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8篇

时间:2023-06-01 08:54:1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

篇1

【关键词】高等院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

高等院校的女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群体,他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而有关研究证明,女大学生具有更鲜明的心理问题或疾患倾向。本文试图从近几年的有关高等院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文献中找出女大学生主要有哪些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做以梳理,希望能为以后有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一、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大部分关于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对象都是高等院校的在校女大学生,没有具体的分类。但有一些研究是针对女大学生群体中单独一种类型所做的研究。比如张小远等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研究;刘斐对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徐建平等对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古丽巴哈尔・卡等对新疆部分高校维吾尔族与汉族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还有关于女大学生所在不同院校,不同专业进行分类研究的,由于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列举了。

在研究方法方面,从以往有关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约各占一半。缺乏质性研究。定性研究的文献模式多为描述性地说明我国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对策,强调一种逻辑上的分析与归纳,没有提出更有针对性和具体的建议。在定量研究方面,数据收集方式主要为量表法和问卷法。其中SCL―90使用最多,其他量表如考试焦虑量表、自尊量表、躯体自信量表、16PF、UPI、MHT都有使用。从以往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定量研究比重相对不够;研究使用的量表也多引用国外量表,缺乏自制量表;对有关如何干预的研究也较少。并且缺乏深入的质性研究。虽然各研究者采取的研究方法不尽相同,但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二、女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及影响因素

汪红烨等在对某高等师范院校一年级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得出结论:认为女生在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症状上比男生表现得更为严重。郑金香等在对女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归因的关系中研究中发现:女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偏高,心理健康状况偏差。蔡菊香的研究发现在统计10项因子中,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得分明显高于其它几项,说明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王敏敏等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中指出从10大因子分布情况看,女大学生在10大因子的每类因子中,45%以上的学生都有阳性症状问题。大部分的研究结果表明女大学生在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性、恐怖和偏执五项因子的平均分数高于正常常模,但总体上属于较好水平。

很多研究者把影响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归为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自身因素。比如,杨静通过分析河南省高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结果认为,专业选择不满意,学习负担过重,人际关系处理不妥,尤其是现实社会的激烈竞争和就业难等一系列情况,对女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另外,女大学生因情感原因引发的问题越来越多,婚前、未婚先孕等现象屡见不鲜,其结果轻则影响学习、出现心理焦虑,重则还会引起轻生自杀。卢晓红通过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发现女生的心态受父母亲文化程度影响都非常大,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更大。总之,女大学生心理问题非常普遍,形成原因也是来自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一定要重视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她们的心理素质。

三、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在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方面,大部分研究都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比如,周萍认为促进师专女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引导她们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引导学生做情绪的主人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还有的学者从教育的角度提出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育体系。在如何克服女大学生成长中自身存在的不利因素方面,奚玲认为学校各部门应重视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胡军华等认为正确对待传统观念、普及生理卫生知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社会支持是解决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途径。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整理与分析,可以看出,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学者们对它的研究正在不断地深入,很多学者提出的建议也对提高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当中仍存在某些不足之处:

(一)在研究方法方面,应加大定量研究的力度,增加质性研究方法。从以往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定量研究在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比重相对不够;而质性研究几乎没有,缺乏深入的研究。

(二)在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范围上,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特殊群体的研究。比如同居对女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人际交往能力对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等等。还要增加纵向研究,用发展的视角来研究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连续性的揭示女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以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在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上,应增加文化的视角以及女性的视角。女大学生地位的形成,传统的观念占主导因素,我们应从文化的视角去看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女大学生产生心理的问题原因,我们只有站在女性的视角去看这个问题,才能比较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汪红烨,姜希.某高等师范院校一年级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健康教育2007年1月第23卷第1期

[2]郑金香,吴真,吉峰.女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归因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第13卷第3期

[3]杨静.河南省高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18卷第3期

篇2

摘 要 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主人,每位大学生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压力,集体生活的不适应,考试、考研、就业等压力都伴随着他们,所以本文就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做了部分研究,通过查阅一定的文献资料,对前辈关于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在前人的基础上给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体育运动的作用、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希望对当前大学生能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体育运动 促进 心理健康 综述

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以及培养人的各种心理品质为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校园生活也丰富多彩,大学生对精神方面的需求也不亚于于对物质方面。校园体育运动不只限于强身健体更能影响大学生心理方面,希望通过体育活动的参与得到更多的精神享受。例如,观看各种体育比赛,优美的体育动作,扣人心悬的竞技比赛等都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还有在现场观看比赛,随着比赛进行的同时,人们可以大声的叫喊,可以尽情的发泄自己的情感,使人们在精神上有一种轻松感。一次成功的射门,一个漂亮的投篮,随着快节奏的音乐跳健美操等,不只是健身,更重要的是给人带来的一种、成就感和心情的舒畅感。这些都是体育运动带给人们精神方面的价值。生活水平越高,人们越是注重体育精神层面的价值。

一、基于大学生心理问题与体育运动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从心理健康角度来看,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大学是大学生人生成长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对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时期,大学生的思维、情感、意志逐渐形成发展、走向成熟,情感与理智、理想与现实、独立性与依赖性、渴望交往与心理闭锁等各种心理矛盾冲突交错,当遇到学习、生活、恋爱、择业等方面的挫折时,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严重者甚至导致精神病、自杀和犯罪。北京市16所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人数分别占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2005年底,浙江省四所高校3564名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结果为:19.6%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6.2%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4.3%的人存在敌对情绪;大学生中有心理问题者高达20.04%。在对全国1.4万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后,统计结果表明约有17%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的负面心理情绪,由于心理问题导致退学的比例约占退学总人数的54.4%。现代大学生对体育健康心理学知识需求比例占50.63,高于对他各类伦理知识的需求比例[1]。上述学者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浙江几所高校2000名在校学生的研究,当前大学生有心理问题的还是比较多,所以应该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把一切隐患消灭在源头。

这些调查结果表明,当前许多学生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障碍或心理缺陷,特别是对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理想现实、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日益严重。一个缺乏心理承受能力与心理调节能力的人,必将影响其生理健康。综合各种症状及特征,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①环境改变造成心理不适及适应障碍。②交际困难造成的心理压力。③对网络产生过于强烈的依赖性。④学习与生活的压力。⑤情感困惑和危机。⑥就业压力。

(二)体育运动作用的研究

体育的作用不仅仅是强健身体。而且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开发智力,能力。所以体育在教育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首先,体育运动能改善参与者的情绪。它能为郁结的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心情郁闷时去运动一下能有效宣泄坏心情。尤其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能被升华或转移。研究表明,参加竞技性比赛,能扩大学生的兴趣,开放性情,增加与他人结识的机会。同时在激烈的对抗中,在努力拼搏的奋斗中,接受成功或失败、表扬或批评的心理锻炼。在与他人交往和冲突中,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受到很大磨练,使学生得以从学习压力、心理伤痛等方面解脱乃至超越出来从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充沛的精力迎接新的挑战[2]。积极有效地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体育锻炼具有降低抑郁、缓解焦虑、提高自尊等作用[3]。上述学者通过文献资料、调查等方法,研究表明通过体育比赛产生的心理状态是大学生向着有益于心理健康方面发展,控制好量与强度使大学生心理向着有益的方面发展。

其次,体育运动能培养人的意志。艰苦、疲劳、激烈、竞争,这些都是体育运动的特点,在参加体育运动时总会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它有助于培养人勇敢顽强、坚持不懈的作风及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与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的道德品质,而且能使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第三,体育运动使人们能正确认识自我。在运动过程中对自己身体的满意可以增强自信,提高自尊;通过竞争可以使自身的社会价值被认可。体育运动暴露了自身特点,从而让人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发挥潜能与长处,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体育运动大多在规则的规范要求下进行,每位运动员都会受到规则约束,因此体育运动对培养人良好的行为规范有着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可以通过医疗监督、心理咨询和家庭教育等多种途径解决,体育运动对治疗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是有独到之处的。相比之下它更直接、更现实、更积极,而且不用任何药物。更不用担心有任何负作用。是其它手段都不能代替的。把体育运动作为改善心理环境、消除心理疾病的手段,使参与者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是当今体育教学的一大特点。课外身体锻炼的运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低度正相关关系,大、中运动量具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效应;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低度正相关关系,既学生对体育课越喜爱,心理健康水平越高[4]。袁老师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体育教育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做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合理的体育运动有助于心理健康。

长期以来,大专院校的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身体素质教育,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对此国家教育部发表了《关于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使大学生认识自身,了解心理健康对成材的意义,使大学生掌握科学有效地学习方法,自觉开发智力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索勇气。大学生要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地消除心理困惑,自觉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提高承受和应付挫折的能力等,把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相结合不仅能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更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上述文章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现在人对健康的认识在不断深化,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保持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体育不仅能帮助大学生健身,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健心,克服多种心理问题。

二、结论

高校工作者要尽可能全面的研究和关注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大学生采取积极应对策略。高校加强心理咨询的同时更多的开展体育运动,鼓励大学生多参与体育运动,使他们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和防卫心理问题的方法,把体育教学、课外指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部分。加强体育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意识,运用好高校的体育资源和心理健康资源,并使其相融合,产生更大的效益,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王守钧.浙江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对体育健康理论需求的调查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5.30(2):236-240.

[2] 刘晓莉.体育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9(2):76-80.

篇3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230-02

一、问题提出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总量的快速增长,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近几年来高校贫困生人数呈逐年增多的趋势。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在我国一般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的贫困大学生约为20%,特困生约为10%,贫困生以来自农村、小城镇居多,非贫困生以来自小城镇和中小城市居多。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人数2 285.15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527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人数166.1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7.27%[1]。2011年中国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投入近900亿元人民币用于大中学生的教育资助,其中包括普通高校的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比2010年增加39亿元,增长5.6%[2]。众多实证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或心理异常表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疾患已经成为高校的普遍现象,这不仅直接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也严重地威胁着学校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探索出有效的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和方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二、贫困大学生的界定

2007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里面给出了高校认定贫困生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当地民政部门调查,填报贫困生数据认定表,以及认定贫困生的程序要求。但是由于我国地区差异较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在具体操作上高校在认定贫困生当中遇到很多困难。2008年,国家加大了对高校贫困生在名额和金额的资助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高校认定贫困生增加了难度。如此相对来说,高校贫困生是增加了,那么如何认定贫困生,在实际工作中,各个高校很难采取统一的办法,由此带来对贫困生特殊群体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偏差。

高校对“贫困生”没有统一的界定,也没有制定贫困生评判的标准。严格界定贫困生和建立相对统一的评判标准不仅能够准确把握贫困生群体对其进行研究,而且对于实际高校学生工作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我们认为界定贫困生可以按以几个指标进行。第一,贫困生必须首先具备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其家庭经济情况真实数据,其年平均家庭收入低于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或高校所在区域消费水平,完全无力支付大学学费、住宿费和最低生活费用。第二,在校思想品德表现良好,学习成绩良好。第三,来自所在班级同学的推荐和监督,日常消费无不良表现。第四,经过班主任、辅导员、学院负责领导的调查,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成因及研究路径

研究表明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心理健康向量表现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是非贫困学生的1.035-5.984倍,根据具体表现形式,贫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自卑、自闭、情绪孤独、抑郁、人际交往消极退缩、学习焦虑、压力大、嫉妒、困惑等等。产生这些不良心理问题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量的社会刺激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威胁越来越大,随之出现的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也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很多矛盾,尤其是贫困生。很多农村的学生进入繁华的城市,心理都会受到强烈的震荡。此外,现在很多人的社会价值观倾向于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缺乏社会公益爱心,甚至看不起贫困者,对贫困人群采取鄙视、厌恶的态度,这些都导致贫困生自卑、敏感性格的出现。

学校环境因素:贫困生在进入高校以后,没有稳定可靠的经济来源,不得不在学习和生活中精打细算,总是处于焦灼不安又难以排解的忧虑之中。贫困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外语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差、学生干部工作、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远不如来自城镇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主要选拔能力强的学生,由此贫困生失去了表现的舞台,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更加重了他们的挫折感和自卑感。贫困生承受着家庭经济压力、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和就业压力,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家庭环境因素:由于贫困的家庭经济条件背景的限制,使贫困大学生过早就尝到生活的辛酸。加上文化资本匮乏的成长环境使贫困生的知识面和社交能力普遍落后于一般大学生,使其在大学里很难融入校园的文化氛围和其他同学的生活圈子。贫困生信任感和安全感的缺乏,随着心理发展会逐渐产生一种无助的性格,难以与他人相处,因而容易产生心理异常。

主观因素:过度的自卑与自我否定是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由于自卑,多数贫困生更多地表现为内向、谨慎、孤独、情绪不稳定,与周围人的接触较少,总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甚至是厌恶自己,容易产生烦躁、焦虑不安等消极的情绪体验。在人格特质上敏感多疑较为突出,这些都是他们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对自己持有不正确的认识造成的。大多数贫困生把贫困当做一种耻辱,把家庭贫困看成无能,丢人的事情,心理引发了心理危机,这种不良的自我认知很可能在其年少时就已经形成,在其成长过程中不良的自我认知是逐步积累的,所以在中小学阶段心理问题并不明显;到了大学阶段,人格特质已经基本定型,同时不良的自我认知也走向极端,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在测量和评价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时,多采用针对不同目标使用不同测量量表的方法。如测试心理症状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抑郁程度的“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自尊程度的“自尊量表(SES)”,测试焦虑程度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以及团体辅导实验等等。在测试过程中记录下贫困生性别、年级、专业、籍贯、家庭经济情况等详细信息。在众多研究中,我们认为以下几点应当特别关注。

(一)研究采用SCL-90对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各因子进行比较,贫困生在SCL-90总症状指数和各因子均值上都明显高于非贫困生和全国常模,尤其体现在强迫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和偏执因子,表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差。对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进行的调查研究,亦得出与其他地区普遍相似的心理特点。

(二)在差异性检验中,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出现“二年级”、“四年级”现象。女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男贫困生。农村、城镇、城市来源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在人际敏感、抑郁、强迫因子上。特困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一般贫困生。是否在单亲家庭长大的贫困生也存在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来自于不同类型高校,不同专业的数据也得出大致相似的调查研究结果。应当根据贫困生心理的不同特点开展与之相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调查发现,25%的贫困生承认“常常自卑”,52%的贫困生“偶尔自卑”,特困生忧郁症检出率高达51%,其中轻度忧郁者35%、中度忧郁者13%、重度忧郁者3%。胡俊武和张小远在贫困与自尊的交互作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中得到了与孔德生、林晓桂等一致的研究结果,认为贫困生自尊水平要显著低于非贫困生和常模水平。特困生当中存在相当一部分的高自尊水平的人。在进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时候,可以针对其自尊水平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尤其是对于处于中、低自尊水平的大学生,应通过提升其自尊程度,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3]。

(四)研究表明:贫困生最大压力构成排列前三位的依次为个人发展、家庭经济、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所占比例较小。贫困认为家庭经济是最大压力的比例高于非贫困生,而非贫困生认为学业压力是最大压力的比例高于贫困生,贫困生和非贫困生面临压力时最愿意求助于知心朋友,其次是父母、男∕女朋友或同学,仅少部分学生选择求助于班主任、辅导员或心理咨询员。贫困生学生均认为积极解决问题是最理想压力应对方式,其次如体育锻炼、放松训练、娱乐等自我方松也是常选择的方式,有少数学生选择听教育讲座和心理热线,仅有极少部分学生选择班主任辅导员求助,希望学校采取合适的方式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超过半数的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希望学校丰富课余活动,另有部分学生希望学校多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以增进心理卫生知识,增强自我应对能力,仅极少数学生希望学校开展减压必修课程、团体心理咨询和其他帮助[4]。

(五)在预防干预措施上,有研究经过团体心理咨询活动的干预,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团体咨询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5]。另有研究认为拥有较高的心理弹性结构特征是高校贫困生能否积极应对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的关键,其中包括自我认知、归因方式、情绪管理能力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等[6]。

四、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

贫困生是高校中的特殊弱势群体,如何解决从经济脱贫到心理脱贫已越来越受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们的重视,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高校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削减造成贫困不良心理的因素,使其健康成长。

(一)改进和完善贫困生资助机制

经济资助是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完善和改进“奖、贷、助、补、减”等为主体的资助机制和措施,改进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的不足,为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创建物质基础。鼓励一些真正贫困基础较差的学生努力学习,争取获得优秀奖学金;完善校园助学贷款制度,建立专职办理助学贷款机构,保证人员,简化办理程序,减少操作难度,加强诚信教育;创造岗位提供勤工助学机会,积极引导,培养贫困生自强自立意识;加强和完善助学金资助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贫困生认定办法,加强和提高主管领导的责任意识和素质,充分调动班级学生、班主任和年级辅导员参与到贫困生认定工作中,防止“假贫困生”争先恐后争取现象,让真正贫困、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受益,改进贫困生公示制度,充分保护贫困生隐私,给贫困生创造温暖资助环境;加强贫困生的感恩教育,正面引导,杜绝享受、依赖思想,使之在获得学校和社会丰厚资助后,懂得感恩祖国,回报社会。

(二)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高校重视贫困生乃至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途径。高校要开设专门针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使之纳入学校教务教学计划,选拔优秀专业教师任教,加强贫困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正确引导贫困生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树立积极的人生理想和学习目标,做一个脚踏实地、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同时,针对贫困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讲座,提供有力的心理咨询服务,如加强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通过采用团队心理辅导训练、团体咨询与个别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展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贫困生能够充分参与,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去感受和体验,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使其健康成长。

(三)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培养和培训。班主任和辅导员与贫困生直接接触,直接影响到贫困生的心理情绪和思想,所以高校加强定期开展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知识和业务培训班,提高其素质,使其端正自己的心态,尊重贫困生,及时掌握贫困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动态,与贫困生多沟通、多交流,深入关心他们,用真心来对待他们,使他们感到温暖和爱,帮助他们构建完美人格;让班主任和辅导员切实掌握一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提高对心理障碍贫困生辅导、救治的师资力量。

(四)建立完备的高校贫困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高校要成立专门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保障高校贫困生心理危机干预体制的正常开展。成立由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学生工作部门、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保卫部门、校医院、后勤服务部门和危机学生所在的学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学生干部组成的危机快速反应救助小组,救助小组在危机突发状况下进行紧急救助,做到快速反应、快速行动,使危机的危害降到最低。建立由高校二级学院(系)领导、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员、分团委书记、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宿舍长、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的贫困生异常情况预警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加强对学院师生的心理健康与危机预防干预培训,充分唤起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使师生都能结合班务日常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提高其对心理危机的识别能力,及时发现有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的学生,及时报告,及时干预。同时,学校要畅通与家庭、社会的沟通、配合渠道,形成联动机制,以便更好地强化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俊武,张小远.贫困与自尊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8,(8)24:1435-1436.

[2]周正红,周生江,张桂青.贫困大学生心理应激的定性和定量研究[J].农垦医学,2010,(6):239-243.

篇4

Abstract: Some of the psychological crisis prove that for impoverished students, the work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drawn more educators'' attention. The paper states the status of normal college impoverished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how to carry ou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impoverished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whether they bear a heavy "psychological poverty" when bearing economic poverty or not?

关键词: 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Key words: teachers professional;impoverishment;college student;mental health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205-01

0引言

师范院校大学生,肩负着未来教师这一职业角色所带来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他们所应具备的心理修养和素质尤为重要。贫困大学生作为师范院校学生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值得教育者的重视。师范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如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如何开展,他们是否在承受经济贫困的同时也在承受沉重“心理贫困”?

1师范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为了解师范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我们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译本,以某师范院校4个年级911名师范专业在校全日制本科贫困生为调查对象,被调查的贫困生均选自学校贫困生信息库。同时抽取933名师范专业在校全日制本科非贫困大学生为参照。

1.1 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9项因子分均值与国内大学生常模比较,其均值均低于国内大学生常模,并达到极其显著差异,说明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良好。

从反映心理健康程度的9项因子中,强迫症倾向、人际关系敏感,抑郁三个因子为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人数检出率的前三位,表明一部分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

1.2 师范专业贫困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处于相同水平统计结果我们发现:只有敌对因子分均值略低于非贫困大学生水平,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9项因子维度平均值无显著差异。说明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处于相同水平。

1.3 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男生优于女生师范院校大学生生源结构与其他院校不同,女生越来越多。根据这一现象我们把性别作为一个维度进行调查研究,我们发现:9项因子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均值女大学生均大于男大学生,其中焦虑因子达到显著差异,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达到极其显著差异。说明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男生优于女生。

2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对策

教育是影响人的活动,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作为一个影响因素必然与其他因素一起作用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所以师范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双重性或师范性。师范院校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师范院校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对于贫困大学生这一群体,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更加值得师范院校教育者们的关注。

2.1 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结果的可操作性在大多数的研究中只有9.1%的研究者在探讨贫困大学生的消极心理特征同时,发现并描述了贫困生积极的心理特征,认为他们具备坚强、独立、勤奋好学、艰苦朴素等优秀的心理品质。研究者在对比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时,强调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并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描述和分析。在研究中,研究者认同社会因素在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心理因素等等,它们都在影响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贫困是否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决定性因素,在进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应提高研究结果的可操作性,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教育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2.2 弱化“标签作用”,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常特别强调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他们单独开设一些课程或心理活动。这实际上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打上了一个沉重的标签,即“贫困引起大学生心理的不健康,越贫困越不健康”。实际上研究表明大多数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良好的,有些方面甚至优于非贫困大学生。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出的特殊性如加以放大,会产生消极的强化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弱化标签作用的影响,培养其健康人格的发展,全方面多维度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掌握知识,学会心理自助,促使其自我意识的统一和成熟,增强自信心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从而使其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

2.3 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差异性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在智力、知识、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同样存在与贫困大学生中。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贫困大学生,他们存在着能力差异、感知觉差异、性别差异、文化背景差异、个性差异、认知差异、教育背景的差异等个体差异,他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可能不同,他们接受心理辅导和帮助的动机有所差别,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差异性。

参考文献:

[1]陶传谱.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初探[J].湖北社会科学,2003(5).

[2]唐咏.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综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3]邓志军.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现状、成因及教育对策[J].教育探索2004(12).

[4]王金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5.

篇5

>> 大学生心理调适与信息素养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公允价值变动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描述性统计分 大学生心理失衡的透视与调适 大学生的不良就业心理调适与预防 大学生心理调适的策略与方法 大学生择业的心理矛盾与调适方法 本溪市9930例城市儿童气质状况的调查统计分析 农村大学生改善家庭发展状况意愿与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大学生心理资本状况调查与统计分析 对Gatsby身份译介的描述性分析 加强基层统计分析的重要性 浅谈统计分析工作的重要性 描述性信息与违约行为的关系研究 2010年海南省大学生身体机能现状的调查与统计分析 广东省技术创新描述性统计分析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与心理调适 大学生择业心理困扰的社会心理根源与调适 基于特征差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统计分析 描述性统计课程的“任务型”教学实践与研究 大学生碎片化阅读与信息素养的关系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景怀斌.自我心理保健若干问题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1998,(4).

[3]王婷,马寅生.近5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3):267-268.

[4]姚本先等.国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趋势及启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12):839-841.

[5]余支琴.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黑 龙江高教研究,2005,(7):77.

篇6

关键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展望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人们成长特征,结合人们生理、心理发展需求提供的一种综合性引导式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主要是以关心和引导入手,让学生们具备健康和正面的思想,在拥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前提下进行各学科内容的学习,并且成为综合性人才。随着综合教育理念的不断拓展,促进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下我国社会教育工作的重点,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展开研究,观察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希望科学合理的展望教育工作未来前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稳定前行。

一、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

本次讨论的重点就是分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通过对教育内容、教育路径,以及教育方式进行分析,掌握目前的教育情况现状。首先,观察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的教育内容问题,必须得到充实的素材支持,保证教学的内容是丰富且符合实际情况的元素。面对当下我国专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分析,教育的内容涉及的内容应该包含对学生心智的引导,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建立社会人际交往关系脉络,引导大学生拥有健康完善的人格。其次,观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路径,可以根据不同的路径内容划分为四个方面。第一种是建立心理健康辅导课程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学习的途径。第二种是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平台,专注为大学生服务。第三种是为大学生建立相对全面的心理健康档案,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第四种是科学定期的带领学生参见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更好的接触社会,实现自身价值。最后,现状中涉及到教育方式的内容。我国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开展取得了相对的成绩,但是还需要不断的努力进取,保证和实践教育生活中的细节联合起来,能够有效的综合并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传递出去,保证教育引导的有效性[1]。

二、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

针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研究,就能够发现其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我国面对大学生展开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理论支持上的缺失,因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的起步比较晚,实际的研究效果没有达成时代进步的要求。其次,我国在大学教育的整体环境中还存在一定体制上的局限,对于大学校园内实际制定的管理制度不能够完善的执行,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再者,我国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先进的信息数据支持,没有良好的环境进行教育理念的交流,缺失了科学的指导性发展建议。最后,由于针对我国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才缺失,也影响了实际研究工作开展的效果,阻碍了工作的进步效率[2]。

三、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展望

当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也不能停滞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并且需要不断的扩充和拓展其领域涉及的内容。革新后的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已经不再局限于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或者是为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创新的工作格局更加重要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化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希望能够从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引导学生争取的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要求学生能够树立正确、全面和健康的心理人格。未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工作展望更希望能够将教育的内容拓展到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中,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和掌握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且积极的面对和完善自身。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更应该侧重于实际的社会实践内容,让大学生了解社会,也愿意积极的参与社会事项,在实际的社会生活空间和环境中成长并成熟。实践的社会经验才是能够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关键途径,也是促进大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必经之路。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展望工作,主要是希望能够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在科学的教育环境中培养综合性人才,让大学生具备创新、独立、健康的心理和生理素质,突破传统教育引导的格局,实现新形势和新背景下的教育工作目标[3]。

四、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的现状,从教育内容角度入手,观察教育实际路径的情况,分析教育方式上的优势与劣势,希望能够达成教育与人才培养事业发展的双赢局面。在实际分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工程中,也不断的发现了存在的各方面问题,积极的解决和应对问题,提出科学的完善建议是必行的教育工作职责。最后针对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研究的展望,希望在此领域不断取得进步,能够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咨询和辅导理念,从关心和引导的角度更好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培养社会需要的全面综合性人才,增加我国社会的综合国力。

作者:史迪 单位:西安航空学院

考文献:

[1]许岱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1,03:220-222.

篇7

关键词 对象特征 大学生 心理干预 模型

中图分类号:B846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日趋紧凑,竞争日趋激烈,心理疾病发病率也进入高发期。这种形势下,作为未来社会发展中坚力量的大学生,肩上承载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严峻的就业形势、激烈的社会竞争、人际关系中的适应困难、家庭经济的压力等因素造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增多。同时,大学生普遍心理健康知识匮乏、抗挫折能力与心理调节能力低下,大学生渐渐沦为“心理弱势群体”,成为心理危机的高发人群。近年来高校频频出现的大学生杀人和自杀事件证明了这一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社会各界和学校的重视。据统计,大学生群体与国内其他同龄青年群体相比,在强迫、焦虑、偏执、抑郁、人际敏感、精神病等方面成高发趋势。相关的调查研究还显示,自杀已经占据15-30岁年轻人死亡原因的首位。2012年的调研数据显示,大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高达25.6%(1581/6176),自杀未遂报告率达到了惊人的1.9%(120/6176)。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极其严峻。同时,焦虑、抑郁、躁狂、人际敏感等类型的心理疾病在大学生中也呈现出“集中爆发”、“频繁爆发”的趋势。

2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阶段在生理发育的过程中属于危险期、敏感期、断乳期,心理结构各部分的发展情况不平衡,自我意识常常模糊、矛盾。造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因素是综合性的,包含了极其复杂的社会和个人因素,通过前期相关文献的研究和实际调研,大概可以归为三个方面。

2.1个体的心理成熟与生理成熟的时间错位

大学生普遍都处于青春期,心理成熟度还远远未达到稳定状态,青春期的个体普遍呈现出情绪波动大、敏感、情感丰富、观念极端、自控力差、渴望与异往又容易陷于鲁莽或羞涩等特征。但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儿童营养水平的快速提高和社会环境的急剧变迁,我国青少年的生理成熟期相较以往却大大提前了。心理成熟期与生理成熟期的错位导致大学生在处理异性关系、角色定位、价值取向、情绪调整等方面问题都产生了极大的困惑。

2.2社会转型与市场竞争导致的心理焦虑

我国目前仍然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计划和市场并存,相互博弈,形成了所谓的“体制内外”的区别。体制内相对安稳的工作环境相比体制外残酷的市场竞争,更得到社会各阶层的青睐。近年来,由于世界性的经济萧条和国内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压力,国进民退的趋势得到了强化。这就使得大学生在面临未来就业抉择时,普遍渴望进入体制内的政府、国企、事业单位等。而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这些单位的进入门槛很高,大部分大学生都只能望而声叹。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在体制内外有别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角色转变产生了障碍,普遍不愿意从社会的呵护对象积极转变成为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者。这种深层次的焦虑使得大学生从大一到大四,始终处于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背景之中,为其它心理问题的出现制造了温床。

2.3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造成的心理调节障碍

由于我国中小学的教育目前本质上仍然是应试教育,大部分的教育资源都投入到了学生的考试能力提高当中。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投入不足。一些学校和家长甚至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就对学生进行各种数学、英语、语文方面的所谓“培优”,而不愿意花费精力对学生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面对升学的恶性竞争,一些初中和高中甚至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缩减为半学期一次,甚至直接取消心理健康教育课,用来进行语数外理化生的授课。在社会大环境普遍浮躁焦虑的形势下,大学前的心理教育无法承担起化解学生心理压力,提高学生心理学认知和调适能力的重担。在高中生进入大学之后,社会的压力开始通过就业、交友、情感等方面直接影响到广大学子。于是,长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产生的恶果开始显现,大学生心理调节能力普遍偏低,为了恋爱、交际、学业而产生焦虑、抑郁、甚至自杀的情况便开始见诸校园。

3大学生心理干预模型的构建

当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时,心理危机的干预成为重要的改变因素。各个高校都通过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等措施来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和自杀事件的出现。心理危机干预能够帮助大学生缓解情绪压力,提高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并能使自己的心理状况恢复到危机前的心理健康水平。当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正在逐步完善,但心理健康危机干预模型的构建,大多还处于研讨试验阶段,制度化、模块化的实践操作亟待建立。

针对当前严峻的形势,根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学生心理工作的多年经验和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创新思维,学院心理工作团队通过精心总结归纳,以模型的方式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处理方案――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特征模型。该模型由四大模块构成,每一模块又细分为三个维度,这些模块构成了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主线。

这四大模块分别是:特征监测与评估模块、干预主客体关系构建模块、跟踪干预与关系长期维护模块和支持与系统更新模块。

3.1特征监测与评估模块

3.1.1课堂与寝室

建立心理普查排查制度,入课堂、入寝室、入食堂常态化,监测学生潜在的心理危机。针对长期逃课、校外住宿、寝室关系紧张(孤僻)或其它特殊情况,高度敏感并详细记录,及时介入,精确评估,尽早诊断。

3.1.2即时聊天工具与社交网站

深入学生的虚拟空间,广泛关注他们的个人主页、微博、QQ空间、好友圈、个人博客等网络平台,对于其在虚拟空间表达出的负面情绪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取得联系,了解情况,发现心理危机源。

3.1.3家长

积极回应家长的来电、来信,密切关注学生与家人交谈或相处中流露出的一些心理问题的征兆。辅导员发挥工作主动性,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共同找出心理危机的根源。

3.2干预主客体关系构建模块

3.2.1了解干预对象与其制造接触

很多心理干预对象都存在较强的自我防御意识,特别是在干预初期。此时,如干预方法不当,就很容易丧失建立信任的良机。所以此时干预的途径选择尤为重要。

3.2.2心理危机转介

诊断出学生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后,按照预定的心理危机干预流程,将当事人稳妥地转介给心理健康工作专业机构,由专业人士对当事人的心理问题做进一步的评估、诊断、治疗。这一点在新《精神卫生法》出台后尤为重要。

3.2.3与干预对象有效沟通

在心理危机关系构建阶段,积极与其家长、朋友沟通,从不同侧面了解干预对象在家庭、朋友圈的情况,可以大大缩短干预者与干预对象之间信赖建立的过程,并做到有效沟通。

3.3跟踪干预与关系长期维护模块

3.3.1观察对象特征变量变化

在前两个模块中,干预者已经对干预对象的特征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与评估。在此后的治疗矫正阶段,干预者应根据对象的特征,制定长期的观察计划。干预者对情绪、习惯、兴趣、身体状况、朋友关系、恋爱关系、家庭关系这七个重大特征变量的变化,高度重视,记录在案。因为这些特征变量反映了个体应对的内容。

3.3.2响应对象特征变量变化

干预者在监测到对象特征的变化之后,要及时向干预对象做出适当的反馈。如变化剧烈,则应在第一时间汇报,并通报心理工作机构。干预者应通过定期谈话、询问亲友等方式,深入了解变化的原因,然后对其进行心理教育与疏导,改善其心理状况,强化其自我调节能力。

3.3.3巩固平等关系

通过长期的监测与互动,干预者应谋求建立长期的平等性互助友谊。根据系统论的观点,长期的单方面帮助难以建立稳定的关系。在长期的沟通过程中,干预者应尽可能创造机会,使单向干预转化为双向互动。这样会可以大大减轻干预者的精神压力,也可以有效帮助干预对象宣泄心理压力。

3.4支持与系统更新模块

3.4.1法律及制度

由于大学生心理危机爆发的复杂性,心理危机干预人员不但需要极强的应变能力,更需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切实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特征模型构建、应用过程中,干预者要遵循法律准则。如新的《精神卫生法》、《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等。

3.4.2应急预案

一套科学、高效、不断完善的心理危机应急预案是模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应急预案应该对模型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制定出详尽的规定,并由专业人员定期对预案内容进行研讨、更新。预案要反应迅速、预防为主、教育优先,切实尊重心理科学和法治精神。同时,还要做好与上级领导部门、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以及医院的衔接。

3.4.3培训与提高

模型的专业化、系统化、模块化要求心理干预实施人员具备丰富的心理知识、出色的工作能力、深厚的专业素养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特别是在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化工作启动以来,心理健康工作将越来越专业,心理健康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要求将越来越高。因此,将职业素质技能培训制度化,为心理干预人员安排充分的培训学习的机会是心理危机干预模型能够高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同时,心理培训与心理讲座等也是系统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李静.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发展研究[J].吉林画报・新视界,2012(1).

[2] 张亚君.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构建[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09.

[3] 张本钰.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发展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4] 宋迎秋,姜峰,林媛.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8(3).

[5] 蒋德勤,姚荣英.大学生自杀行为与生活方式相关性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1).

[6] Egan.G.高明的心理助人者(第一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7] 李金攀,史晓红.大学生心理危机与干预研究综述[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5).

[8] 荆月闵.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

[9] 曾庆娣.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06(12).

[10] 张大均.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8(11).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资本

1.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业负担的加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早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学业的负担、生活的压力、感情上的不成熟、就业压力等众多因素困扰着大学生,直接影响着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导致其陷入焦虑、恐慌等不良心理状态,甚至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在这个大环境下提高大学生心理资本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需要提升自身心理资本,但我国有关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比较少,本文着力于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旨在为大学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各方面压力的能力。

2.心理资本的概念及作用机制

2.1 心理资本的概念

心理资本最早被发现在经济学、投资学和社会学的著作中,是继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之后又一大资本,被认为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心理资本是著名积极心理学家Seligman提出并由Luthans定义为个体积极心理的发展状态[2],具有以下特征:(1)拥有自信或自我效能感,在承担具有挑战性任务时能够做出必要的努力;(2)乐观,对现在或未来的成功有积极的归因;(3)充满希望,一直坚持目标,在必要时重新选择途径来获取胜利;(4)非常坚强(韧性),能够自我恢复,在受挫或遇到困难时坚持、复原甚至取得

成功[3]。张烽将心理资本理论引入到大学生的研究中来,他认为应该从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复原力四个维度培育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充分开发大学生的自身优势和积极心理潜能,最终才能使其在知识经济时代更具竞争优势[1]。

2.2 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

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各个专家对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的意见都不统一。

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各个专家对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的意见都不统一。

3.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现状

虽然心理资本在国内发展的时间很短,但有很多研究者已经对心理资本在大学生领域进行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因为大学生处于发展学习阶段,心理不太成熟,没有对社会深入的接触和认识,在对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不能用很好的心态去面对。而很多研究结果显示心理资本的子维度能够对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3.1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

学业、经济以及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无时无刻不在压迫着大学生,使他们产生焦虑、惶恐等心理问题。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在10%~30%之间[4],大学生人格障碍的阳性检出率在1.23%~30.30%[5],并且据临床证实大部分出现心理问题的大学生都有具有不积极的心态,这正是社会各界关心大学生的原因所在。心理资本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当大学生心理资本各个维度的心理素质表现都在提升时,大学生的各种积极行为、成就动机、幸福感就会升高,伴随着的就是心理健康。孟林、杨慧两位学者在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压力的研究中认为心理资本在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学习压力与心理抑郁的关系以及学习压力与心理焦虑的关系中均起到了调节作用[9]。李东阳采用心理资本量表(PCQ)、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UPI)、症状清单(SCL-90)、人格诊断问卷(PDQ-4)对贵阳市某医科大学2081名大学新生进行测评,得出结论部分大学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人格异常;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资本有密切的联系,并且给出提高大学生心理资本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很大程度的预防和调整作用的建议[6]。

3.2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

伴随着我国高校逐年扩招以及社会就业压力的进一步提升,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难问题,导致大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的不在少数,这不仅是社会的问题、学校的问题,更是大学生切身体验到的压力。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代表人物有励骅等人,他们运用心理资本量表和就业能力自评量表对7所大学的2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大学生人际型心理资本和就业能力在性别和年级上差异显著;当过学生干部的学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资本和就业能力;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心理资本对就业能力有很好的正向预测作用[7][8]。

4.大学生心理资本未来展望

心理资本的提升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及成绩、就业方面的帮助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但研究较少,而大部分学者从心理资本的某一维度去探讨。笔者认为大学生心理资本未来发展有可能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继续完善心理资本在大学生领域的研究,更加深入的研究心理资本对大学生积极的作用,以引起大学生的重视程度;其次,提出完善可行的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的途径。在大学生面对学习生活中的重重压力及心理问题时如何摆脱这些心理困扰变的积极向上呢?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的途径不仅对大学生摆脱心理问题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提升大学生学习成绩,为社会培养更优异的人才;最后,现在国内外对心理资本的测量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主要以国外的测量量表为主。心理资本的测量方面需要更多的去研究,这对于完善心理资本的结构理论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张烽.人力资源开发视野下大学生心理资本培育研究[J].学术交流,2009,186(9):195-197.

[2]Luthans F,Youssef C,Avolio B J.心理资本——打造人的竞争优势[M].李超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1.

[3]甄美荣,彭纪生.心理资本理论及其最新研究进展[J].生产力研究.2011,7:206-208.

[4]马建青.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10年研究的试探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1):57-59.

[5]凌辉,杨艳,张建人.大学生人格障碍症状水平与童年期创伤经历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5):521-523.

[6]李东阳.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8):4761-4765.

[7]励骅,曹杏田.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关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3:54-56.

[8]励骅.心理资本视域中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J].中国高教研究,2010,3:73-7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