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8:53:3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地质灾害 强度评估 面密度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disasters mass intensity activity principle, method an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rom the basic meaning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strength fast measurement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two aspects briefly analyzes the impact of cluster activities of the main geological disasters intensity index and parameters, and reference magnitude of calculation and division (macro) ba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istribution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the bedding face for measuring the density regional geological hazards activity intensity index of the basic ideas and grading standards, and list the two most bedding face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density.
Keywords: geological disasters intensity evaluation surface density
中图分类号:[P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区域群发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活动强度分析评价,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长期以来,在是否需要进行地质灾害活动强度分析评价、如何进行地质灾害活动强度评价等方面还没有形成有意义的共识。但是,不同地区地质灾害活动强度差异是很明显的,包括历史上累计的叠加活动强度和一次群发地质灾害活动强度,不同地区、不同的诱发条件下都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以下,本文就地质灾害活动强度分析评价的原理、指标、计算方法进行分析、阐述。
一.地质灾害活动强度分析评价的基本原理
从物理学的基本定义分析,地质灾害活动强度是指地质灾害事件发生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的大小。例如,地震震级与能量的关系,国际上统一将地震强度的大小用震级(M)表示。地震发生时,震源处急剧释放出能量,并以弹性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地震震级分为9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称为无感地震;2.5级以上的称为有感地震;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称为破坏性地震;4.5级≤M<6级的称为中强震;6级≤M<7级的称为强震;M≥7级的称为大地震。
长期以来,对于一次泥石流、滑坡、崩塌等灾害事件的释放能量的定义,在地质灾害强度等级的划分中,并未得到明确定义、划分,通常是根据灾害物质体积的大小进行规模等级的区分,而需要进行严格定义的灾害内容应是速度与体积。针对泥石流,可分别测量其体积与流速;由于速度相对较快、测量较为困难,且与释放能量成正比,因此山体滑坡、崩塌的强度定义应以体积为标准进行划分。
在一定区域内的地质灾害活动强度指标,其主要包括:距离、体积与速度、数量与频率、面密度与点密度等指标因子。目前由于我国尚未明确统一标准,从而很难对地质灾害活动强度加以描述、量化。根据基本的物理定义进行分析,地质灾害活动强度主要包括发生灾害时,具体活动的数量与频率、速度与规模,严格意义上说,是灾害活动速度、规模、频率的乘积(I=F×V×S)。然而,在实际测量时,若想快速、逐个测定群发灾害活动的速度与体积,需要极为先进的相关配套设备与技术,目前以我国的科技水平与技术方法难以实现。在发生地质灾害后的十天到三十天内,倘若没有及时进行活动强度级别的测定,强度指标也就失去了现实意义。由此,若要实现强度的快速测定,必须进行测量技术的研究、开发,或是针对测量标志进行简化,而技术开发过程较为缓慢,我们可以侧重于测量指标简化手段,分析、探索一个能够快速测定地质灾害强度释放的重要指标,可以地震灾害的震级计算为理论基础,放弃以往测量一次群发地质灾害活动所释放的全部能量,而是针对灾害面波质点运动,测量其最大值。
二.面密度是地质灾害活动强度评估的重要指标
实际在进行地质灾害的测量分析评价时,一次群发地质灾害活动的体积、数量、速度三种指标数据,其至少有两项数据的快速测定难以实现,通常需要搜寻有关事件的相似参数来进行大致的估测评价。地质灾害活动强度的快速测定,对于灾害现场的应急救援有着重要意义。为实现灾害活动强度的快速评估,测量目标的频率可用数量来代替,将体积进行简化更换为面积,而速度可用位移来代替,在外在的环境条件、人为因素相同的情况下,速度越快,位移越大。由于数量、位置可以进一步反映面积,从而地质灾害活动强度评价的主要参数一般为面密度。点密度,也可将其作为参考指标,倘若比例尺图较小,难以进行面密度的测量,或是单一的地质灾害活动规模不超过1000M3,地质灾害活动强度的评价可选用最大点密度作为参考指标。但对于一些超大规模的地质灾害活动,例如我国08年的汶川地震,往往存在点密度失真的现象,灾害活动过程中的大量崩塌、滑坡灾害成复合增长,从而只有采用最大面密度,才能够真实、全面的反映区域地质灾害活动强度。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地质灾害活动最大面密度的快速测量,利用GIS技术与遥感技术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从物理学角度出发,采用与地震等级划分相类似的灾害面波质点运动极值计算,有助于针对不同地区的地质灾害活动强度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降低了地质灾害活动强度等级划分的难度。
三.地质灾害活动最大面密度计算方法与技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GIS技术与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活动强度评估中得到了充分运用。针对区域地质灾害活动最大面密度的快速测定,可通过GIS平台的快速计算、高精度的摇感解译调查来实现。整个统计、分析、计算的过程,通常是在比例为1:10000或更大的图纸上进行。以下,本文列举两种较为实用的计算方法,以确保最大面密度的真实性与全面性。
(一)以统计学栅格原理为计算依据:
在进行分析计算的过程中,以统计学栅格原理为主要依据,充分利用规格相同的栅格,设计步长为2千米、3千米、5千米等。对于一些地质灾害活动分布密度较高的区域,测量间隔可设置为一千米,各栅格内的灾害体积可自由进行统计,通过与栅格面积的相除,可得出相应的灾害面密度,直至最后方可获得最大面密度。此种计算方法相对简单,通过GIS平台的应用,实际的操作较为简便。但其也带有一定的弊端,例如栅格的大小难以确定,从而难以获得可靠的依据。从原则上来看,栅格的步长应在两千米以上,但由于一些单体滑坡的面积大于一千平方米,由此使步长的大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在进行实际的测量时,多数灾害活动区域的最大面密度分布较为集中、范围较小,故步长太大也将失去最大面密度的意义。因此,常规情况下,建议步长应设置在2千米到3千米之间较为合适。
(二)以地貌分析为基础的计算:
此种计算方法,可在灾害区域的地形、地貌分析基础上进行。首先,应选择地质灾害活动密度相对较大的小流区域、自然斜坡区域,针对每个区域的灾害面积进行面密度的统计,对各个不同小流区域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由此得出最大面密度。通过此种方法获得的最大面密度统计结果,其具有一定的地貌、地质依据,从而突显出了明确的地表意义。
在进行实际测量的过程中,上述两种方法都较为简单、方便,两种计算可同时进行,从而能够彼此验证、互相补充,由此确保测量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活动强度评估需要的各项指标,其应用、普及的过程较为缓慢,在此期间需要不断的修改与完善。对于实际发生的灾害活动强度评估,应选用具有针对性的计算方法与技术。在未来,随着新技术与设备的研发,我国地质灾害活动强度的评估将更加准确、全面,在实际的灾害救援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目前我国有许多方法可以进行地质灾害评价,在传统的成因机理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外,破坏损失评价、危险性评价、风险性评价、防治工程效益评价等方法也是进行地质灾害评价的主要方法。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应用前景良好,其发展方向也走向评价定量化、综合化,管理空间化。作为风险管理和减灾管理基础的风险评价,其成果可广泛的在国土资源规划,工程选址,地质灾害方面以及制定救灾应急措施和保护环境上进行运用。
二、地质灾害风险定义及其主要特征
目前对灾害风险这一概念有不同的定义和解释。大部分权威性辞典的定义为“面临的伤害和损失的可能性”;“人们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侵袭导致的人身伤亡、财产破坏与利润损失”。1984年,联全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其定义为:由于某特定的自然灾害对经济、社会、人口所可能导致的损失。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的普遍意义和地质灾害减灾需要,将地质灾害风险定义为:地质灾害活动及其对人类造成破坏损失的可能性。它所反映的是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机会与破坏损失
程度。
地质灾害风险具有一般自然灾害风险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下述二个方面。
一是风险的必然性或普遍性。地质灾害是地质动力活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地球活动不断进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所以地质灾害将不断发生。从这一意义上说,地质灾害乃是一种必然现象或普遍现象。
二是风险的不确定性或随机性。地质灾害虽然是一种必然现象,但由于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多种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所以具体某一时间,某一地点,地质灾害事件的发生仍是随机的,即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发生何种强度(或规模)的灾害活动,将导致多少人死亡或造成多大损失,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地质灾害风险特征是构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基础或出发点。基于地质灾害风险的复杂性,对地质灾害风险认识与评价是一个不断深化、完善的理论研究与技术方法的创新过程。
三、地质灾害风险构成与基本要素
地质灾害风险程度主要取决于两方面条件:一是地质灾害活动的动力条件———主要包括地质条件(岩土性质与结构、活动性构造等)、地貌条件(地貌类型、切割程度等)、气象条件(降水量、暴雨强度等)、人为地质动力活动(工程建设、采矿、耕植、放牧等)。通常情况下,地质灾害活动的动力条件越充分,地质灾害活动越强烈,所造成的破坏损失越严重,灾害风险越高。二是人类社会经济易损性,即承灾区生命财产和各项经济活动对地质灾害的抵御能力与可恢复能力,主要包括人口密度及人居环境、财产价值密度与财产类型、资源丰度与环境脆弱性等。通常情况下,承灾区(地质灾害影响区)的人口密度与工程、财产密度越高,人居环境和工程、财产对地质灾害的抗御能力以及灾后重建的可恢复性越差,生态环境越脆弱,遭受地质灾害的破坏越严重,所造成的损失越大,地质灾害的风险越高。上述两方面条件分别称为危险性和易损性,它们共同决定了地质灾害的风险程度。基于此,地质灾害的风险要素亦由危险性和易损性这两个要素系列组成。危险性要素系列包括地质条件要素、地貌条件要素、气象条件要素、人为地质动力活动要素以及地质灾害密度、规模、发生概率(或发展速率)等要素。易损性要素系列包括人口易损性要素、工程设施与社会财产易损性要素、经济活动与社会易损性要素、资源与环境易损性要素。
四、地质灾害的主要评价方法、内容及目的
1、成因机理分析评价。以定性地评价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活动规模为目的的成因机理分析评价,主要内容是分析历史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活动状况和活动规律,造成地质灾害的确定因素,以及可能造成地质灾害的因素,根据地质灾害活动建立模型或者模式。
2、统计分析评价。统计分析评价的目的是对地质灾害危险区的范围、规模、或发生时间采用模型法或规律外延法进行评价。其内容包括是造成历史地质灾害原因、灾害的活动状况以及活动有何规律,对地质灾害的活动规模、频次、密度进行统计,以及分析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地质灾害活动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或周期性规律。
3、危险性评价。危险性评价是对以往的地质灾害活动和将来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进行评价,以及对地质灾害发生时将产生的危险的程度的给予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包括大小、密度、频次在内的以往地质灾害活动的程度进行客观评价。
(二)对可能影响地质灾害的地形地貌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候条件、植被条件以及人为活动等地质灾害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评价。
4、破坏损失评价。破坏损失评价其目地在于对灾害的历史破坏进行评价,并对损失程度以及期望损失程度进行分析。其评价的内容主要指以下两个方面:
(一)在结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易损性评价的之后,综合地质灾害活动概率、破坏范围、危害强度和受灾体损失等内容进行评价。
(二)对由地质灾害带来的的人口、经济以及资源环境的破坏损失程度进行评价。
5、风险性评价。风险性评价包括了危险性评价和易损性评价的全部内容,对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进行分析,并对不同条件下反生的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风险性评价的目的是对发生在不同条件下的地质灾害给社会带来的各种危害程度进行评价。
6、防治工程效益评价。不同于以上各种评价方法,防治工程效益评价是评价已选定的防治措施的效果,同时对措施进行经济评价和评价其在技术上的可行性。优化分析多种防治预案并存的项目,提高防治方案的经济合理程度,使得措施在技术上可行,达到最优化效益。而防治工程效益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对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效果是否符合经济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评价。
五、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实施过程以及其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分析
1、实施过程分析
一是根据评价区具体条件和风险评价的目的,建立关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评价系统,制定风险分区的原则和和评价应用方法,建立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模型。
二是对基础数据进行全面调查,并结合风险评价需要进行统计分析,对各种基础图件进行编制,建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表。
三是将危险性构成、易损性构成及防治能力三者结合,进行危险性分析、易损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期望损失加以分析。
四是对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人口伤亡、经济损失以及资源环境的破坏综合进行风险评价。
五是对评价区风险的分布特点和形成条件进行分析,在兼顾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提出能减少灾害的建议和对策。
2、发展趋势
作为当前国际地质灾害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是对地质灾害活动与人类社会关系进行全面分析、对地质灾害的破坏效应定量化评价的关键问题之一。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评价上向定量化,综合化、管理空间化的方向发展。主要表现为:
一是由过去的历史与现状分析转变为预测与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二是从单独个体分析走向个体与区域研究相结合分析。三是由以往的定性分析发展为定量分析四是将单项要素分析发展为综合要素评价。五是风险评价与减灾管理相结合取代以往单纯的风险评价理论,风险评价与防治不再独立存在,使得风险评价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建设和减灾管理而服务。
六、结束语
综上,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价有利于对环境进行保护和贯彻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地质灾害一方面是自然因素导致,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的不合理性,因此,对资源环境进行合理开发利用、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或降低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是保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应该不断的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价的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毓川,赵逊,张之一等.世纪之交的地球科学 ———重大地学领域进展[M] .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2]向喜琼,黄润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0 ,11 (1) :38 - 41.
[关键词]滑坡 地质灾害勘查 治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M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266-01
一,关于滑坡及其形成的原因
滑坡指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受到地下水活动、河流冲击、人工切坡及地震等一些因素的影响,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带或软弱面,分散地或整体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分析造成滑坡地质灾害的原因不难发现滑坡地质灾害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滑坡地质灾害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造成滑坡地质灾害的原因不外乎两点:
(一)自然因素,即地貌条件和地质条件引起的滑坡地质灾害。
在湖南省宁远县湾井、九疑山一些山区地带,经常会出现因为地貌条件和地质条件引起的滑坡地质灾害。从地质条件方面来说,岩土类型是引起山体滑坡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松散覆盖层、泥岩、粘土、黄土以及片岩、板岩等,还有一些软硬相间的岩层构成的斜坡同样容易造成山体滑坡。另一方面,在滑坡的过程中,地下水的活动占主要作用,起作用的主要是土、岩,降低土体和岩石的强度,使其产生空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对透水岩层产生一种漂浮托力,从而造成山体的滑坡。最后,地质构造对山体滑坡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当组成斜坡的土体、岩石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的状态时,就会产生向下滑动的趋势。一般来说,对于一些水库、沟、江、河的斜坡、建筑物和山坡的边缘都是比较容易发生滑坡的地方。
(二)人为因素
观察发生的滑坡灾害不难发现,很多滑坡多发的地区都是地壳运动和人类各种工程活动较频繁地区。这充分说明,正是人类的频繁的工程活动引发了滑坡。
人们不符合生态学的活动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过量的砍伐树木,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现象严重,降低了土壤的保水、蓄水能力,在雨季,较容易山洪暴发而导致山体滑坡。第二,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人们在不能或不允许开挖的山体上,开矿、开垦、采石、取石等人为的破坏山体稳定性,使山体地表水改变了流向和路径,加剧了滑坡体的形成。
第三,水库库区、电站长期的风浪和蓄水也加剧了对库区两岸的岸基的侵蚀冲涮程度,导致岸基因崩塌、沉陷而失稳,从而比较容易导致相应的山体滑坡。
第四,修建公路造成的滑坡,在山坡上修建公路改变了山体自然形成,有利于山体稳定的水流流径、地下水和地表通道。让暴雨后汇集大量的地表水,直接冲刷一些地质比较薄弱层或裂缝而导致山体滑坡。
二,对于滑坡的勘查
(一)明确滑坡勘察的目的和内容
滑坡工程勘查的目的在于查清滑坡所在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自然地理、经济状况、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及地震活动等)气象水文及人类工程活动等作用因素,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后滑坡稳定性可能发生的变化,从而评价工程活动的可行性并提出活动方式及应采取的措施或方案建议。对于滑坡的地质勘查的内容是:通过地质调查与测绘、地质钻探、挖探、物探、地下水观测等各种调查和勘探手段,查明滑坡的要素、规模、空间分布范围、成因、性质、类型、水文地质特征、稳定状态与危害程度等。
(二)选择合适的勘察方法
常用的地质勘察方法有如下几种:
第一,钻探。对大中型滑坡,钻探是主要的勘查手段。钻探的主要任务是查明滑坡体的范围、厚度和岩土体组成,采取足够的岩土试样进行物理力学试验,查明与滑坡有关的地下水含水层的层数、分布、来源、动态及各含水层的水力联系等。
第二,挖探。挖探包括井探、硐探、坑探、槽探四种方式。通过挖探,可以直接观察地质情况,详细描述岩性,进行地层划分,了解滑带宽度和延伸方向,确定滑坡边界。
第三,物探。物探手段主要是根据不同地层的物理性质的差异性,了解地层的分布状态和地质构造特点等。物探与钻探、挖探配合使用,可以节省钻探工程量,提高勘查资料精度。
第四,水文地质勘查。滑坡的发生、发展与地下水活动的关系非常密切。为查明滑坡地下水的动态分布,必须进行水文地质试验与钻孔水文地质观测,以测定滑坡各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地下水位、流向、流速、流量及各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三,滑坡灾害的治理
(一)明确滑坡治理的原则
第一,以查清工程地质条件和了解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因素为基础。查清斜坡变形破坏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是最基本的工作环节,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斜坡稳定的主要及次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防治措施。
第二,整治前必须搞清楚斜坡变形的规律和边界条件,变形破坏规律不同,处理措施也不同,要根据斜坡变形的规律大小采取相应的措施。此外,还须掌握变形破坏面的位置和形状,以确定其规模和活动方式,否则就无法确切地布置防治工程。
第三,按工程的重要性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斜坡失稳后后果乐氐闹卮蠊こ蹋势必要提高安全稳定性系数,防治工程的投资量大;而非重大的工程和临时工程,则可采取较简易的防治措施。同时,防治措施要因地制宜,适合当地情况。
(二)采用滑坡治理工程措施
目前常用的滑坡治理工程措施有:
第一,清除滑坡体。对坡高小于15m、坡面长小于50m的小型土质边坡,且其无继续向上及两侧扩展的可能。由于挖方工作量较小,且挖除后可永久消除危害,因此可采用挖除的方法一次根治。
第二,排水工程。排水工程包括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整治滑坡一般应在滑坡体外修环形截水沟将地表水引至天然沟谷。滑体内修建树枝状排水系统,布置时主沟应尽量与滑坡方向一致,支沟与滑向成三十到四十五度斜交。为防止地表渗透,应填平夯实地表,对风化或裂隙地表应采取锚喷防护措施以及灌浆措施,此外还应重视绿化、植被以固定土壤。
第三,支挡工程,即在滑坡体上建造支挡建筑物来增加抗滑能力,以获得岩土体稳定。首先可采用抗滑挡土墙。在中小型滑坡,下滑力不大时,可设置挡土墙或片石垛,并将基础置于滑动面以下的硬层或基岩上,挡墙最常用的形式是重力式挡土墙。其次可采用抗滑桩。抗滑桩是借助桩与周围岩同作用,把滑坡推力传递到稳定地层的一种抗滑结构。
参考文献
[1] 王凤月王振兵.滑坡地质灾害勘查与其治理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02期.
为实现中央确定的把上海建设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目标,加快浦东开发、开放,更好地服务全国,鼓励中央部委和外省、市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来沪投资,注册设立企业,贯彻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服务全国扩大对内开放的若干政策意见通知》(沪府发〔1998〕18号)的要求,现就市外在沪企业购买商品房减半收取交易手续费通知如下:
一、凡中央各部、委、办、局和外省、市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在沪投资,注册设立的企业(简称市外在沪企业),自企业注册之日起的两年内,在本市购买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投资新建的商品房(包括内销商品房或外销商品房),减半收取交易手续费。
二、市外在沪企业在企业注册之日起的两年内,购买本市新建商品房,减半后的交易手续费标准为:“购买的(一般标准)新建内销商品房办理过户时,按成交价格的0.04%向商品房所在地的房地产交易中心交纳交易手续费;购买的内销高标准商品房、外销商品房办理过户时,按成交价格的0.25%向市房地产交易中心交纳交易手续费。
三、市外在沪企业在企业注册之日起的两年内,购买本市新建商品房办理过户时,除应提交《房地产买卖审核工作程序》规定应提交的材料外,还应向房地产交易中心提供市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出具的市外在沪企业的证明,方可减半交纳交易手续费。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P8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105-01
1.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
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初期的慢慢摸索,到现在可以及时、有效地进行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上,依然可以做到:及时周密地部署,相关工作人员及时进行灾后抗战,领导深入灾区进行指导,尽量减轻灾害影响;健全应急支撑体系,应急反应迅速,出台很多相应的灾害防治条例,稳步快速进行防治工作;预警能力提高,预案启动坚决,减少损失,降低人员伤亡率;开展隐患防治工作,我国已经认识到灾害防治工作重在“防”上,重点突出资金安排,技术给予支持,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等
2.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地质条件导致灾害频发,工作量大
我国的地质条件复杂,多山区、丘陵等地形条件,不稳定的地质区域较多;从2010年的四川地震来看,我国的地震强度与发生频率都较高;另外,受经济与科技的影响,居住在山区的农民受地质灾害的影响更加严重;还有,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的地质灾害的发生率更是高于上个世纪。受到种种原因的影响,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工作量大,工作人员还要受到交通不便的影响,更加加大了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量。
2.2 地质灾害防范意识不强
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工作的力度不够,致使一些普通的群众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没有概念,防治地质灾害的意识淡薄,缺少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另外,居住在落后山区的居民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更是落后,甚至还有相信神佛之说的封建思想,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基本没有。另外,在山区建立厂房、开发煤矿、修筑隧道等,在不规范的劈山开路、拦水造坝等行为中,无形中增加了地质灾害的发生率。
2.3 防范工作某些环节薄弱
我国南北地区、城乡之间,经济、技术的差异性大,致使在不发达的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无论是在人员配置上,还是在技术的支持上,都达不到有效防治地质灾害的标准。另外,一些城乡建设工程企业,只注重效率,忽略质量。相关部门对这些违章的、不合格的工程没有给予严格的管理,致使一些建筑在地质灾害中坍塌,严重影响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3.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的应对策略
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失,从2008年以来,单是汶川、玉树、雅安三场地震就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一个个和谐美满的家庭被拆散,同时也给国家的经济带来重要影响。由此可见,地质灾害的危害性,也由此说明,做好地质灾害的治理工作是多么的重要。
3.1 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
①成立专门的地质灾害治理小组在地质灾害的治理要在兼顾全局的基础上进行重点的治理,既要明确治理的目标,又得遵守相关的政策法规。为此,成立专门的地质灾害治理小组进行全局的统筹规划,其他各部门配合好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将预防地质灾害治理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此外,国土资源局等相关部门要在地质灾害的治理小组的规划下,加强地质灾害工作的饿监督治理工作,并且积极从国家争取地质灾害治理的专项资金,保障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的物质基础,为突发性的地质灾害监测、治理及调查等做好保障工作。②编制地质灾害治理的方案相关的部门可以编制地质灾害治理的方案,下发到各机关以及乡镇等贯彻、执行。对于已经发现的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方,做好密切的监督与调查,设置相应的管理负责人,编制一些关于地质灾害发生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的小册子,将其发到该地区人们的手中,并将发生危险应采取的撤离方案及路线等记录其中,帮助人们在地质灾害发生时,做好有序的撤离。③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有助于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规章主要内容应具体体现为:明确地质灾害在防治汛期的值班制度,地质灾害在汛期危险点的巡查制度、地质灾害的险情速报制度、地质灾害治理的监测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监测资料汇编上报制度、异变危险点应急调查制度、地质灾害的预防预报制度、以及地质灾害的预警告示制度和地质灾害治理的奖惩制度,将地质灾害治理工作进行明确的划分,让地质灾害的工作人员做到有章可循,对于表现好的工作人员给予奖励,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
3.2 积极做好宣传工作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要积极做好人们的宣传工作,利用每年的土地日、地球日等特殊的日子,积极进行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的宣传,可以通过网络将地质灾害的相关信息进行宣传,可以制作一些小动漫或者小漫画,吸引大家的眼球,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在电视上播放公益广告的方式,进行宣传,将地质灾害的严重性,以及地质灾害的预防治理的意义通过网络或者视频告知公众。此外,地质灾害治理的工作人员还可以深入到地方,地方的人们对于地质灾害的知识非常匮乏,并且在日常的活动中,可能会为地质灾害的发生留下安全隐患,因此地质灾害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开宣讲会等方式,为一些基层的民众讲解地质灾害的相关知识,并告知其如何做好地质灾害的预防治理工作,向广大群众进行积极的宣传,做好地质灾害预防知R的普及,降低地质灾害的人为诱发的几率。
3.3 经费、科技的有效管理
①建立地质灾害治理专项资金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小组要积极向国家财政争取地质灾害的治理资金,并且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或者拉赞助等方式增加地质灾害治理的专项资金,交由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将其作为地质灾害的治理资金,其他部门或事项都不得挪用,避免地质灾害治理过程中因资金不足而导致被迫停工问题的出现。此外,对于国土资源的调查费用要进行合理的控制。地质灾害的频发,致使地质灾害的治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对经济的要求也就有所提高。因此,必须调整原有的工作模式,加大对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的投入,发挥其积极的作用。②加强科学技术水平的投入科学技术是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研究的技术保障,在地质灾害的研究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的高科技设备,这些设备对于地质灾害的监督和研究预防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科技水平差,就不能准确地对地质地貌进行检测,不能有效地做好地质灾害的预防治理工作。因此,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的相关部门必须重视对科技的投入,看到科技在地质灾害的预防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地质灾害工作的预防治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宣传教育中心.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3 .219-223
[2] 殷跃平.中国地质灾害减灾战略初步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4, 15(2):1-7.
关键词:地质灾害 监测治理 遥感技术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c)-0066-01
我国是一个人口巨多、地大物博的国家,同时也是地质环境较为复杂的地区,尤其以引起地震、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育的自然地质因素非常多。地质灾害存在分布性广、种类多、发生频度高、强度大、破坏性强等特点,已成为我国危害性最大、影响范围较广的自然灾害。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行各业对矿产资源需求总量也在日益增大,华北、华南、西北等多省市已逐步向深部开采阶段发展。矿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存在断层、岩脉纵横交错等复杂情况,加之矿山日常生产中的频繁爆破振动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到矿山生产的正常有序进行,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1]。
1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监测治理必要性分析
随着人居活动范围和程度的进一步扩大增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呈加剧趋势,直接威胁到区域城镇农村居民的人生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高效稳定发展,急需比例尺更大、精度更高、信息数据资料更全、系统功能更翔实的区域地质资料。2003年11月国务院通过了《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并于2004年3月1日起具体施行;2004年4月29日,《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4年至2020年)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组织的专家评审。在2011年到2020年期间,我国将开展第三轮全国地质灾害调查,将完成覆盖全国的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并全面掌握我国陆地和近海区域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危害程度;将围绕居民生命、财产、以及生存环境等进行地质灾害资料调查收集工作,重点开展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1∶50000),以期为各级地方政府制定相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制度和实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提供重要基础数据信息依据[2]。
2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遥感监测技术
区域地质灾害的监测技术较多,基于遥感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手段已从实验阶段逐步走向全面推广的实践适用阶段,其在山区大型工程建设,以及江河湖库等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大区域地质防灾减灾工作中,获得非常优良的应用效果。在地质灾害实际监测过程中,充分利用航天遥感、差分干涉雷达、GPS全球定位技术、以及3S集成技术等进行区域地质灾害的监测治理,是未来遥感对地观测技术一体化系统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监测和治理工程中研发应用的必然趋势。通过对区域地质信息的实时遥感监测,不仅可以达到对监测区地质灾害的动态监控、预测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地质灾害治理前后的遥感影像资料对比分析,实现对地质灾害治理方案和治理效果动态评估功能,为地质灾害监测治理修正提供详细的参考信息,便于制定完善系统的地质灾害监测治理方案体系。航空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中应用的进一步成熟,为区域地质灾害调查与实时监测治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信息收集功能,并结合遥感动态监测技术,可以对待调查区域的地质灾害进行详细系统的调查、信息收集、以及地质灾害种类和危害性的预测评估,进而获取待调查区域详细系统的各项综合信息资料,便于建立区域地质灾害空间信息管理系统,为区域地质灾害的实时监测、预警决策、综合防治、抢险救灾等提供丰富的数据信息资料。
3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对策
采取有力的技术措施,对区域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和综合防治,是一项关系到城镇农村居民人身财产安全,以及工矿企业可持续高效生产发展的复杂系统工作。
3.1 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降低人为地质灾害发生
从大量地质灾害原因调查结果可知,很多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对于矿山采区地质灾害而言,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往往不顾采区地质特点进行工程建设和资源开采,尤其是群集而上的掠夺式、无序式开采模式,导致采区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增加、破坏程度增强。因此,只有提高地质灾害多发区居民和开发商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企业运营经济效益等,与建立完善系统环境保护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制止人为地质灾害的发生。
3.2 预防为主,增加地质灾害监测治理专项资金投入
无论是地质灾害监测、预防、治理,还是救灾以及灾后重建,均需要专项资金作为强有力的支持。从大量研究表明,灾后治理费用往往是前期防治投资费用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因此,在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工作中,要重视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工作,增加区域地质灾害监测治理专项资金投入,努力做好地质灾害前期防范工作,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
3.3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灾后治理措施
在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地段,应及时彻底清除堆积物,并将清理出的碎屑物统一堆放在固定场所,避免松散堆积物在外界力作用下再次滑坡或促使泥石流的形成。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形成的危崖、陡壁等地段,应该采取挡、减、固、排等加固修复综合治理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灾害区发生二次地质灾害。根据泥石流灾害形成的沟道特性和规模,应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工程措施进行灾害治理。对于西北黄土高原常见的泥石流灾害,可以通过以下多种工程措施进行灾害治理。(1)拦沙工程,如修建谷坊、拦渣坝、拦渣堰、格栅拦沙坝等,通过拦截蓄积泥沙,从而减少泥沙下泄量,降低泥石流的破坏程度;(2)修建淤地坝,可以用来拦泥淤地,从而达到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效果。自然淤积平整形成的坝地又可以作为土壤肥沃的高产农田。(3)疏导分洪工程,通过修建排洪沟,导流堤等工程,将泥石流进行人工分流,疏导到荒山沟等区域,从而达到减小泥石流规模,降低灾害破坏程度,达到对泥石流综合治理的目的。
3.4 加强地质灾害预防监测、技术措施、以及综合整治制度体系的研究
地质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破坏和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作,是一个亟待进一步加深研究的内容,要从区域生态环境破坏、新增水土流失量、人为地质灾害发生机理与规律等方面,加深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机理、规律、程度、频率等方面的研究。同时,还要加强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评估和预报工作,为区域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提供重要科学参考依据。
4 结语
为防止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调查、监测预防、预警评估、以及综合治理工作必不可少。只有在地质灾害监测治理实践工作中,重视区域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工作,才能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全面可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任务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以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为重点,健全完善群测群防体系,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加大陕南移民搬迁、地质灾害治理和应急处置力度,搞好宣传培训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全面提高我县地质灾害防治水平,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综合治理、量力而行、分阶段实施的原则;
3、坚持属地管理、各负其责的原则;
4、坚持谁引发、谁治理、谁负责的原则;
5、坚持地质灾害防治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协调推进的原则。
(三)工作任务
1、全面实施我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计划地开展。
2、完善和规范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群测群防体系,严格落实县、镇两级防治点的监测责任,避免因管理不到位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
3、加强巡回排查,及时发现并成功预报地质灾害隐患,密切关注重大隐患点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4、结合减灾安居和移民搬迁工程,加大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的搬迁避让力度。
5、完成全县地质灾害详查工作和创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工作任务,为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全县地质灾害现状和地质灾害预测分析
(一)2011年地质灾害概况
我县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中小型堆积层滑坡、小型岩质崩塌、小型泥石流、少量膨胀土滑坡和岩质滑坡。至2011年底,我县共发生地质灾害险情39起,因预警并撤离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年末列入县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的群测群防监测点249处,涉及全县11个镇1182户、4630人、5679间房屋,目前尚有近5处隐患点未得到专业机构确认。
(二)2012年地质灾害预测
据市、县气象部门预测:2012年汛期降水量为700—850毫米,比正常降水略偏少。7月中旬末与下旬中期、8月中旬初与下旬后期为降水集中时段,有3—4次暴雨天气,是2012年汛期地质灾害高发期。2012年降水特点是:多短时雷雨和短时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易造成地质灾害。降雨期间与降雨后是预防地质灾害的关键时段。
三、201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重点
(一)重点对象
2012年全县重要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对象是威胁30人以上的40处地质灾害防治点(详见附件)。其中:威胁30—49人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26处、241户、988人、1016间房;威胁50—99人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9处、142户、572人、644间房;威胁100人以上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5处、213户、1006人、1597间房。全县危害程度最高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是池河镇良田村砖厂滑坡点,不仅威胁12户、54人的生命和85间房屋、砖厂等财产安全,而且严重危及阳安铁路和316国道的安全通行,是全县地质灾害防治的重中之重。
(二)重要时段
冬、春季冰雪融化时节为滑坡、崩塌高发时段;汛期突发强降雨、长期连阴雨期间及晴后3—7天内为地质灾害高发时段。
(三)重点防范区段
1、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区内为薄层状软弱变质岩附存坡残积土或膨胀土,是汛期滑坡灾害的重点防范区段。
2、矿区地质条件复杂,为崩塌、泥石流、滑坡灾害的重点防范区段。
3、新修筑的山区公路、山区建房,由于劈山开路,依山削坡建房,改变了原始地形和地质结构,仍有部分边坡开挖尚未挡护加固,汛期易发生边坡崩塌、滑坡、泥石流而造成人员伤亡。在汛期,对边坡角大于30度的变质岩强风化地段和新建房屋后檐坎高于房高的建筑,需加强巡视,监测和预防。
四、防治措施
(一)做好监测预警。要结合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创建工作,完善群测群防网络以及相关制度建设,充分发挥群众的相互监测以及监测责任人的监测作用,做到随时监测、随时上报。县气象局、县国土资源局要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加强联合监测预报预警,及时临灾预警信息。当本地有三级以上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时,各镇应及时做好应急防范工作。
(二)做好地质灾害评估。各类建设项目在办理用地手续之前都必须按规定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从源头上防止形成地质灾害隐患。各镇以及县交通、水利、扶贫、旅游、住建等部门要主动做好建设项目的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县国土资源局要加强地质灾害执法监管力度,防止人为引发地质灾害。
(三)做好应急避险。要加强对各隐患点的监测,遇到持续强降雨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危害时,各镇要及时组织受威胁的群众及时撤离避险,并妥善安置生产生活,直到评估危害解除后返回。
(四)做好搬迁避灾。结合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加快地质灾害隐患地区的群众搬迁,搬迁补助指标要优先向这部分人倾斜,从根本上消除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威胁。
(五)搞好工程治理。县国土资源局要积极争取中、省、市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对我县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工程治理。对暂未排除隐患的地质灾害点,应在各镇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实施必要的水田旱作、退耕还林、简易排阻水工程和削坡减载、压脚等工程处理措施。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领导,夯实责任。各镇政府要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的第一主体责任,积极承担本辖区内地质灾害点的防治责任。各镇、各有关部门要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组建成立地质灾害领导机构及抢险队伍;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层层签订责任书,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各工程建设项目业主要坚持开发利用与地质环境保护并重,严格按要求进行建设施工和采矿等行为,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防治,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
一、地质灾害现状
根据年修编的《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及动态变化,我镇现查明各类地质灾害隐患处,以地面塌陷、滑坡和泥石流为主。其中滑坡隐患点个,泥石流隐患点个,地面塌陷隐患点个。
二、防治总体要求及防治重点
按照“以人为本、明确责任、预防为主,治避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调查、群测群防、监测预警,抓好勘查治理、搬迁避让和防灾队伍建设等工作,不断提高全市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减少、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镇地质灾害类型以地面塌陷、滑坡和泥石流为主。
根据《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年)》,全镇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交警队屋边,村, 村, 村。
上述地质灾害隐患是我镇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所在村要在汛期来临之前明确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编制防灾预案,并报镇土管所备案。同时,每个行政村要对本行政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巡查,建立档案,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宣传,落实防灾责任,切实抓实、抓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三、主要任务
(一)重点抓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梅、台汛期,是地质灾害的多发时段和重点防范期。在汛期来临之际,我镇地质灾害应急防治领导小组要组织国土规划、农业水利、交通等相关人员在主汛期到来前,对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内的交通路线、重要基础设施和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一次现场实地检查,提出具体防范意见,落实防灾减灾措施。在整个汛期,镇地质灾害防治小组要坚持汛期值班制度,加强应急值守。严格执行险情巡查、灾害预报、灾情速报等制度。一旦出现险情灾情,要在镇政府统一领导下,启动相应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立即开展应急调查,提出应急处置措施。对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做好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工作,尽最大可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着力强化地质灾害应急体系建设
各行政村要立足于防大灾、应大急,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分工负责、协调一致、反应迅速的应急反应机制。进一步细化本村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操作手册,组建包括国土规划、农业水利、民政卫生等部门在内的应急处置与救援队伍,配备完善应急装备。高度重视基层地质灾害防灾能力建设,加强对农村基层地质灾害监测员应急能力的培训。地质灾害多发的行政村应根据本地实际,把气象灾害协理员、山洪灾害预警员与地质灾害监测员有机地整合,平时加强沟通联系,信息共享。灾情发生时,齐心协力、合作防灾。进一步加强群测群防工作责任制的落实。重点防治区与重要隐患点的监测工作的相关责任人和负责人的责、权、利要逐一落实,并向社会公布。
(三)继续做好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勘查治理与搬迁避让
积极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的勘查治理和搬迁避让。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农村居民点地质灾害隐患,要结合新农村建设、下山脱贫和农村住房改造工程,通过加强勘查治理、有序组织搬迁避让等途径妥善解决。
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按“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治理责任。公路和其他道路建设造成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各级交通、农业、林业部门要在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建账立册,有针对性地加强防范和治理,保障这些道路建设运营安全。铁路、水利、旅游开发等工程建设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按照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落实地质灾害勘查与治理任务。各地要严格施工、监理单位的资质审查,加强治理工程、监理工作的管理力度,确保工程质量。
(四)积极做好山区中小学校舍场址的地质灾害防治
全镇中小学校舍场址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基本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办公室要对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校舍场址,组织编制治理规划,按危害程度进行分类处置,落实各项防灾措施。可以应急排险消除危险的,尽快实施应急排险工程;短期难以消除的,应划定危险区并设立警示标志,编制防灾预案,落实防灾责任人及日常巡查、监测人员,并因地制宜地开展预案演练;需要工程治理的,按要求实施勘查治理工程。学校要加强对教职工和学生的地质灾害预防和救治知识的教育,培养教职工和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五)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实施
目前,我市新一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已公布实施。镇政府要将规划目标和防治任务分解为具体的年度计划,落实防治责任,并实行严格的年度目标考核。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做好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共享和服务工作。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政府和各行政村要站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工作,认真研究、部署、检查、落实。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树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无小事的理念,以新思路、新举措促进地质灾害防治由被动防治向主动防治转变。要建立和完善防灾责任制,政府主要领导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国土资源、气象、水利、建设、交通等部门责任,并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加强监督,落实制度
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有关制度,积极开展地质灾害调查、预警预报,规范地质灾害易发区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强化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及时的调查、勘查、治理或避让。要严格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落实地质灾害治理责任人的治理责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对列入防治方案的重点矿区、交通干线和重点地质灾害隐患防治点,当地政府要加强领导、强化责任。镇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反馈给相关责任部门,由各责任部门按职责要求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