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工程造价市场需求分析8篇

时间:2023-06-01 08:53:3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工程造价市场需求分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工程造价市场需求分析

篇1

关键词:房地产;设计阶段;成本优化

随着房地产业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加之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加强,房地产业正经历着市场调节和政策调控的磨砺。目前,房地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其项目成本控制水平相对较低,一定程度上限制着房地产业的持续性发展。房地产项目成本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获得能力,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1、确立正确的研发阶段的成本观

成本控制在设计阶段(包括选材用料)占有70%~80%的份量,工程阶段(包括合约和实施阶段)占30%~20%。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实际上是一个价值工程问题,其研究确切地说是一项价值研究而不是控制研究。项目运作讲求的是成本、质量与进度的平衡,而非某一个极端,因为其中任何一项都意味着代价,只有三者平衡才能获得最小的代价付出。成本控制对设计人员而言是任务,对成本人员而言应前置而持续,对公司所有员工而言是意识。成本管理活动应把成本效益观念作为支配思想,而不是从简单狭隘的节约和减少成本的观念出发,要从“投入产出比”的分析来看待成本的必要性、合理性。成本管理不能局限于产品的建造过程,而是应该将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分析,以及产品的设计;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

2、建筑设计阶段的成本优化即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

2.1设计管理

2.1.1加强对设计公司的管理与协调

设计成本对于一个项目整体而言,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相对而言,由于设计单位技术水平的高低、出图质量的好坏及设计配合的积极程度而给项目整体工程造价带来的影响则要大的多。因此设计单位的选择应主要依据其设计水平而非收费的高低。在设计单位的选择过程中,对于项目主要设计人员的选择尤为重要。主要设计人员的水平将直接影响设计成果的质量,因此对设计单位的选择首先应为对该设计单位中主要设计人员的选择,以确保最终设计成果的质量。在设计合同中,可以增加要求设计公司提供有关合理设计、控制造价、方便施工及管理的各类建议的条款,尽可能从项目初期的设计阶段开始,就对成本有所控制。

2.1.2建立管理程序与制度

包括完善公司设计标准、坚持设计全过程评审制度、建立专家会议评审制度、内部审核制度化。

2.2技术管理

建筑方案的选择:设计前期方案一旦确定,成本大势也基本确定。结构设计方案入手可以对项目总成本进行较大优化。

结构方案的选择:体系选型与结构布置要合理,合理的结构方案决定主体工程成本造价。

结构计算数据的审核:结构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是对技术指标的审核。

(1)输入信息的审核:核对电算的基本信息如抗震分类、抗震的重要性类别、场地类别、设防烈度、基本地震加速度、特征周期、基本风压、地面粗糙程度、各类荷载数值、荷载折算、梁端弯矩调幅系数、放大系数等等是否有误,有无刻意放大。

(2)输出信息的审核:检查输出信息中各项技术指标是否均衡,尽可能接近规法限值。

(3)细部做法的控制与审查:对细部做法的要求及做法控制对造价的影响也非常大。

新Ⅲ级钢(HRB400)的应用:由于新Ⅲ级钢(HRB400)强度高、延性好可以明显地降低含钢量,因此大量的在一些成本控制较好的项目中广泛采用。

合理归并结构构件:结构平面及构件分类太少含钢量会上升,但分类太多不利于施工控制。细部大样做法构造措施要周密、规范。

2.3其它关注事项

2.3.1成本优化与设计合理周期的确定

结构成本监控过程的分阶段控制要求设计周期尤其是扩初、施工图设计周期科学合理。只有这样,才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多方案的比较,才能保证设计成果准确、安全、经济。

2.3.2结构含钢量限额

由于建筑产品的非标准型、物业类型的多样性,结构的经济性指标很难同工业标准化产品一样采用绝对指标。含钢量指标不是唯一的经济指标,如果过分单一强调含钢量,存在降低结构质量的风险,并对体型规则要求过高,易影响其内部功能布局及外立面的美观,难以保证产品的较高品质。

(1)其它的(建筑学及总图专业)成本限额指标:开窗率、外墙系数、地下室配比等。建筑形式选择的成本风险,复杂的造型必然带来较高的成本。

(2)模型研究规避修改的成本风险规划、户型模型研究作为研究的重要手段,与公司各部门和设计师能够进行更直观、清晰、有效的沟通,意义重大。

3、房地产结构设计的成本优化

3.1首先设立内外装修和安装的成本目标

材料与成本密切结合,在不同的设计阶段确定相应的材料成本标准:

预测成本:在设计前期阶段完成,依据是“产品策划方案”

预估成本:在施工图开始之前完成,依据是“产品扩初设计”,在本阶段应完成主材的材料研究、定型及初步定样。

目标成本:施工图完成之后完成,是招投标的基础及依据。

3.2景观方案的成本优化

景观方案的成本最难控制,景观方案需满足四个方面的要求:满足建造成本的要求;满足营销的要求;满足项目部的要求。即材质选择的本地化和施工工艺的可行性;满足物业公司的要求,要安全、便于管理,后期使用、养护成本低。

3.3施工图阶段的成本优化

在施工图阶段应减少由图纸和材料的失误和不完善而带来的额外费用的发生,同时减少因设计成果不完善造成的施工管理费用。主体施工图设计周期短(建筑面积20万平米体量的建筑,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周期仅1.5个月)、工作量大,发生变更的几率大、变更的费用额较大,应重点把控,据统计国内地产公司由设计失误所带来各项目设计变更占总建造成本的2-10%,其中重复性错误占相当比例。根据某房产开发集团成本部门对长三角的9个项目的统计,变更签证造价为46.04元/平米。若建安成本按1500元/平米计,则失误率为3.0%。为降低设计变更签证率,可以采取的策略为:建立施工图阶段的长期合作伙伴;给予合理的设计周期;完善标准化构造设计;重视阶段成果标准。

4、结束语

房地产建设项目是否成功取决于成本控制,而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是整个工程成本控制的关键,房地产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过程是一个较为系统的工程,淋漓尽致的体现出事前控制思想,能够对控制工程项目成本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因为项目设计阶段成本控制较为复杂,涉及很多的环节和专业,所以我们必须要创造合适的条件,采取相关措施,使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更加系统和科学,从而降低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卢英华.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分析[J].时代经贸,2012(24).

[2]孙国荣.浅谈保障性住房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J].中国房地产业,2012(6).

篇2

关键词: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政府加大了对工程项目的投资,这使政府对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控制成为了政府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整个过程,还对整个工程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应地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造价控制,对管好用好建设资金,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1 政府投资项目造价控制的现状

在现实工作中,往往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结)算、竣工决算相互分离,投资估算由可研编制单位做,设计概算由设计院做,施工图预(结)算、竣工决算由施工单位编制,造价部门审核,对项目的造价控制没有一个“全过程、全方位、动态工程造价的综合控制管理”的管理理念。长期以来,普遍忽视投资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造价控制,归纳如下:

(1)对项目规模缺乏控制

(2)对环境的影响缺乏控制

(3)对资源(水、电力、能源、交通)保护和利用不重视

(4)对成本分析体系不够重视

(5)对成本管理控制体系不够重视

我国现阶段把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审核施工图预算和工程竣工决算上,即进行事后控制。假如项目在经济上不合理,决策存在失误;假如设计方案不是最优,造价师就无能为力了,只能将错就错,被动地反映施工图的工程量。因此,对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的控制是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以上情况,提出几点建议。

2 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方法

2.1 加强项目前期决策阶段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核工作

投资决策阶段是编制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项目建设,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批复投资估算的阶段。据西方一些国家分析,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高达75%~95%。一个项目若出现前期决策失误,不管后期建设实施阶段如何努力,也无法弥补其损失。由此可见,可行性研究在项目建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项目投资决策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是对拟建项目在建设期间从技术上和经济上是否可行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分析和论证,多方案比较和综合评价,使项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施可行。而其中规模的确定,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区及建设地点(厂址)的选择,工程技术方案(生产工艺方案、主要设备)的确定,市场需求分析,环境保护方面,资源利用等,都将使投资发生变化。如:生产规模过小,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单位产品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低下;生产规模过大,超过了项目产品市场的需求量,导致开工不足,产品积压或降价销售,经济效益也会低下。又如建设标准水平定得过高,会脱离我国的实际情况和财力、物力的承受能力;建设标准水平定得过低,会妨碍技术进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因此要认真做好政府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核工作,聘请专家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严谨的科学论证;对方案的深度、技术性、经济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各项指标计算是否正确,估算是否准确,是否环保。将前期工作做精做细,减少决策的盲目性。

2.2 加强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项目投资控制的重点是施工前的投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投资的关键就在于设计阶段。受投资控制责任制度缺失及绩效管理意识薄弱等多因素影响,政府财政投资建设项目长期存在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建设投资总控往往被突破,有些项目需追加的金额数以亿计,追加比例达30%~50%,严重困扰了政府财政资金的支出管理和绩效管理工作,影响了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尤其目前在财政资源有限,地方财政资金紧张的背景下,政府财政投资建设项目迫切要求严格实施限额设计。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是至关重要的,应用价值工程分析设计经济指标,应用多种技术经济比较指标认真审核设计文件;在设计阶段开展限额设计,既要在批准的概算基础上完成施工图设计,又要避免项目漏项或使用功能不合理,造成施工阶段修改设计甚至工程返工,克服“多用钢筋,少用脑筋”,“肥梁、胖柱、密钢筋”等现象;在选择设计标准时,既要满足使用要求又要适度超前,保证项目在一定时期内的先进性和适应性。如地处上海市中心的66层的XX广场,当初,设计院提供了三种结构方案:全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钢筋混凝土结构,造价师根据上海建筑市场造价行情对上述方案进行了造价成本分析,结果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造价上具有明显优势,造价分别比全钢结构节约34%,比钢)钢筋混凝土结构节约28%,同时通过建筑功能和造价方面的进一步探讨,钢筋混凝土结构成为首选。降低了工程造价。因此,合理的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

2.3 实际工程招投标

各级政府相继制定了《财政性投融资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对符合招标投标条件的工程项目,一律实行招标投标。择优选择招标单位、工程总承包单位、代建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设备供应商。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制定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法及与之配套的一系列方法:

(1)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工程量清单由具有资质的超标机构编制,保证了工程量的准确性,改变了以往工程量由各投标单位自行编制,避免了工程量出现少算、漏算或多算、重算的现象。

(2)标前核对工程量:将以往中标后,由中标单位与编标单位核对工程量的做法,改成开标前,由各投标单位与编标单位核对工程量,并将它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的做法,使各投标单位的核对结果得到有效监督控制。

(3)建立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制度:参照美国“米勒法”,中标人应提交履约保函和低价风险担保金,有效地控制了烂尾楼工程。

(4)设备、大宗材料政府采购:设备、材料费一般占工程费用的60%~70%左右,而控制这部分费用的关键是控制设备、材料的采购方式。目前财政性投融资项目一般是采用政府采购,委托有资质的采购公司进行设备、材料采购。由于不同的厂家的型号、规格、功能和报价各不相同,因此需对各个报价作详细的商务分析和技术分析,根据市场的平均价格和具体条件,选择既能保证质量,价格又合理的厂家。并且在合同签订时明确数量变更时价格不变,设备的技术参数变化时如何调整价格,备品备件的价格,这样在发生设计变更时才能对价格进行控制。

由此,改变了以前以最低价作为中标价这种做法的不足之处和由此带来的工程盲目压价、偷工减料、质量差、频繁索赔等一系列问题,减少了招标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规范了招投标行为,避免了招标过程中的暗箱操作、职务犯罪和围标、买标现象。

2.4 加强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

工程建设的实施阶段,即施工阶段,是把设计图纸,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是建设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实现的主要阶段。

(1)依靠监理公司进行造价控制

项目全程应采用监理,监理合同应明确监理工程师在工程质量、工程计量、变更签证、工程款支付、工程预决算、工期等投资控制环节中的责任与义务,以及对控制投资起到时显作用的合理化建议的奖励方法,激励监理工程师关注投资控制。

(2)以合同管理为中心进行造价控制

在签订施工合同时,应根据我国已起草和的一系列建筑法律、法规及《建设工程合同价管理暂行办法》,《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结合工程特点、规模、工期、施工难易程度来确定合同形式,无论采用哪种形式的施工合同,合同中都应明确工程价款是否可调整,调整的依据、调整方式、结算方式以及有关合同价款争议的解决方法,以减少造价控制的纠纷及隐患。项目实施过程中按合同办事,按程序办事。并在法律部门的监督配合下,做到有法必依,保证合同的严肃性,为政府投资项目的造价控制提供法律上的保证。

(3)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工期进行造价控制

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均衡地安排施工进度,广泛推行流水作业,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利用“网络技术的关键路线法”确定项目的合理进度,该计划能使项目的实施具有较高的效率并且工程费用最省,能使有限的资源达到合理的配置。无论施工进度比合理进度的建设周期长或短,都会增加工程费用,这在以往的建设中已经得到证实。

(4)现场变更及签证的造价控制

在施工阶段,严格控制施工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除非施工单位能证明不采取变更措施,项目就无法继续进行下去,否则不批准项目变更。签证资料必须按合同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签证,严禁事后补办,签证资料签字确认后不得更改。一切签证资料应明确实施的具体部位、发生时间、原因、完成的工程量(或工日)、使用材料数量、规格等具体内容。签证人员必须是合同规定的承发包双方的现场代表、现场监理、以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并要阐明自己的意见,加盖单位公章。涉及到工程质量及其它实质性变更,一定要经设计院同意,一定要制定完善的隐蔽工程现场签证制度,认真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每一项隐蔽工程签证。

因此,实施(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效益的重要环节。

2.5 加强工程竣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工程竣工结算是造价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由于政府投资项目的特殊性,结算审核一般由各市区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审核,业主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及时将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资料送到财政投资评审机构进行审核,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应对照施工图,竣工图,施工合同,设计变更,现场签证进行核对,看看手续是否齐全,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是否有重复,是否按合同条款进行结算,还须到工地现场核对竣工图与现状是否一致,才能做到准确无误,材料、设备是否按招标要求进行施工,工期是提前还是推迟,材料调差的种类和范围是否合理,市场价的认定是否符合市场行情,同时,要熟悉定额,掌握各种费用文件,看看工程量是否重复计算,哪些费用可计算,哪些费用不可计算,实事求是地进行竣工结算。对工程质量等级未达到投标承诺,工期拖延,材料以次充好的进行反索赔,根据作者多年从事工程结算的经验,核减率一般在10%)18%范围内,因此,加强竣工决算,对控制造价,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效益非常重要。

3 结论

总之,政府投资工程项目造价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并与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紧密相关。实践证明,做好造价控制,最重要的是要对方案进行优化设计,确定工程项目的规模、建设地点和投资估算,并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可最大限度的节省政府投资项目的费用。同时把控制工程造价的观念渗透到各项措施和各个环节中,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会计服务 信息平台 商业模式

一、会计中介信息平台的界定

会计中介机构是指在会计信息市场中介于会计信息供需方之间,为会计信息的验证、传递、交换提供服务的机构(或组织)。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会计制度得以恢复重建,会计中介机构切合企业的需求应运而生。财务审计作为会计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之一,已被大家所熟知,但广义上会计中介服务又不仅限于此。因企业的规模、行业及需求的不同,特定企业往往需要个性化的会计中介服务。一般而言,会计中介服务包括财务审计、财务外包、资产评估、工程造价和司法鉴定等。

目前我国虽然会计中介机构众多,但尚不存在一个汇总与会计中介机构信息的平台。本文所指的会计中介信息平台即基于此种目的设立,该平台不仅供相关使用者检索与查阅会计中介机构的信息,也为企业与会计中介机构搭建一座桥梁,实现基于此平台的双向自由选择与业务合作。在下文中将首先分析会计中介服务的供需现状,然后逐步探讨创立会计中介信息平台的可行性。

二、会计中介服务供需现状分析

(一)会计中介服务供给现状分析

根据实地调研和中国o光谷会计服务示范基地管理部门的统计资料,截止到目前,本基地内登记在册的会计中介机构共116家,其中证券期货资质事务所14家,占全体的12.1%;其他资质事务所89家,占全体的76.7%;记账机构13家,占全体的11.2%。从以上数据可知,在116家会计中介机构中,证券期货资质事务所和记账机构的数量明显偏少,占全体比重较大的为其他资质事务所,由此可以看出本基地内会计中介机构的分布很不均衡。另据上文对会计中介服务的概括,以上116家会计中介机构并未完全覆盖财务审计、财务外包、资产评估、工程造价和司法鉴定的所有领域,面对光谷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定需求,不一定能提供他们想要的服务。

从会计中介机构规模而言,116家中仅有1家为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武汉分所),全国综合排名前10的事务所也仅有6所(据2013年7月17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的最新资料)。就会计中介机构服务的特色而言,针对中小企业的纳税申报、工商事务、外包财务总监等具体业务也呈现出“大所”不愿承接,“小所”不很精通的现状。另从会计中介机构从业人员持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含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和注册资产评估师等)的人数来看,亦呈现出“大所”过分集中,“小所”零星稀少的现状,行业整体的执业质量难以保证。

综合而言,当前光谷会计服务示范基地所能提供的服务仍较为单一,“大所”和“小所”之间的分布仍不协调,所提供服务的层次与种类不一定能满足于光谷企业园区的全部企业。

(二)会计中介服务需求现状分析

由于光谷企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众多,现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了部分企业,并回收到有效问卷100份。由于光谷片区企业主要涉及光电信息、软件、生物制药和金融服务等领域,在问卷收集过程中亦考虑到此行业分布及比例,故100份问卷样本中含光电信息类企业33家,其中19家为大型企业,占比为57.6%;软件类企业24家,其中8家为大型企业,占比为33.3%;生物制药类企业29家,其中9家为大型企业,占比为31.0%;金融服务类企业14家,其中2家为大型企业,占比为14.3%。从主要会计服务需求而言,光电信息类企业主要需要财务审计和工程造价服务,软件类、生物制药类和金融服务类企业均主要需要财务外包服务;此外,软件类企业还需要财务审计服务,生物制药类企业还需要资产评估服务,而金融服务类企业则还需要司法鉴定服务。

综合以上数据可知,财务外包和财务审计仍是所有企业的共同需求,但对于大型企业占比较多的行业,财务审计成为首选需求;而对于中小企业占比较多的行业,财务外包成为首选需求。另从上组数据还可知光谷企业园区内大多数企业为中小企业,故会计中介服务的主体为中小企业。据问卷统计结果,48%的企业认为当前会计中介机构收费不合理,65%的企业选择会计中介机构的渠道为管理部门安排或私人关系;另外大型企业与会计中介机构长期合作的趋势明显,而中小企业则会不定期地更换会计中介机构。根据中小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反映,会计中介机构在拟定合约价格时并未完全考虑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区别,其服务价格虽低于大型企业但优惠的幅度不大,这明显阻碍了中小企业降低成本,影响其竞争力。

总体而言,在会计中介服务需求市场上,光谷企业园区内的企业选择会计中介机构的范围有限,供需双方在议价等方面的信息不对称在创业型企业和中小企业上体现得尤为明显。部分会计中介机构凭借其规模和行业声誉在某种程度上已形成局部垄断,这不利于本行业的良性发展。

三、建立会计中介信息平台的必要性

根据上文对会计中介服务供需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供给层面与需求层面未能实现良好匹配,即供给层面会计中介机构分布不合理与参差不齐的现状一定层度上不能满足光谷高新技术企业的需求。故在此背景下,建立一个统一的会计中介信息平台不仅在于汇总本片区内的所有会计中介机构,更在于引进片区外的优质会计中介机构。下文将从几个维度阐释会计中介信息平台建立的必要性。

(一)跳出固有选择圈,恢复供需双方的信息对称

从前文可知,大部分中小企业获取会计中介机构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且封闭,其选择范围大多局限于光谷会计服务示范基地所提供的116家中介机构;这一现状导致着企业在商议合约费用时没有主动权,同时也没有渠道享受到最优质的服务。若存在一个独立的第三方会计中介信息平台则可以较好改善此种局面,企业不仅可从该平台了解基地内所有会计中介机构的信息,也可与基地外的中介机构接洽,并基于自身需求做出合适的选择,从而恢复供需双方的信息对称。

(二)打破“大所”的局部垄断,促进行业良性竞争

通过调研和查阅相关资料,在光谷会计服务示范基地登记的116家会计中介机构中,虽然大规模事务所的数量只占其中很小的比例,但其手中却掌握着绝大多数优质客户及资源。从某种程度而言,一些“大所”已形成了局部垄断,小型会计中介机构因而更难开拓市场。一个行业若缺失了流动性和竞争,必然会缺失透明,这对会计中介行业的良性发展是不利的。同时就某些特定会计服务(如财务外包)而言,不一定是“大所”才能满足需求,基于会计中介信息平台,企业可以了解更多其他会计中介机构的信息,这也利于本行业的良性竞争。

(三)帮助中小企业节约成本

成本控制一直是中小企业特别关注的问题,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和收入状况均处于较低水平,故成本控制是中小企业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手段之一。当前中小企业与会计中介机构约定服务价格的方式仍以协商为主,在此模式下,由于缺乏透明化的定价依据和服务定价存在的固有弹性,部分中介机构可能基于企业对于行情的不了解而虚抬价格,这都不利于中小企业节约成本。若存在独立的会计中介信息平台,中小企业便可了解特定专业服务的参照价格,从而提升企业议价能力,节约成本。

四、建立会计中介信息平台的现有条件

(一)政策条件

根据光谷会计服务示范基地管理部门的相关文件,对于基地建设第一阶段的目标有如下表述,“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政府出资建设公共会计服务平台和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公开、公平、公正、高效、市场化的交易,企业得到专业、优质、高效的会计服务,会计师事务所拓展新的市场空间,实现互惠多赢。”由此可以看出政策导向为大力扶持会计中介行业的创新发展,目前主管部门还尚未建立此类平台,故创立此类平台是政策所鼓励的,这是其有利条件之一。

(二)技术条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商业活动从线下转向线上,会计服务行业亦受益于此。在没有网络的时代,企业财务信息的传递只能人工进行,企业在选择会计中介机构时往往会采取就近原则。但在网络条件下,企业财务信息的传递可通过远距离数据传输的方式实现,由此在选择会计中介机构时得以打破地域限制,能在更广的范围内选择自己满意的机构。故借助会计中介信息平台的帮助,企业不仅能进行跨地域地选择会计中介机构,更能跨地域地接受其服务。

五、未来会计中介信息平台的模式与经济效益

(一)可行的商业模式

在前文中已经提到,本文所指的会计中介信息平台实为一个独立的第三方平台,该平台不参与服务企业,但为企业提供会计中介机构信息并提供与其接洽的渠道和场所。从此维度而言,其运营方式与淘宝网类似,故未来此平台若得以建立,可充分参考“淘宝模式”;会计中介信息平台在未来业务开展中可充当独立角色,促进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与会计中介机构的沟通,实现双赢甚至多赢。从目前淘宝网的盈利模式来看,淘宝网虽然自身不卖任何商品和服务,但众多卖家通过这个规模巨大的平台获取可观利润的同时,淘宝网也获得了来自卖家的平台收益。本平台亦可借鉴此种盈利模式,在达到一定规模后,帮助企业找到优质的会计中介机构并节省企业成本的同时,收取少量数额的会员费,从而实现本平台的自给自足与可持续发展。

(二)可预见的经济效益

在可行的商业模式中已经提到,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找到合适的会计中介机构和节省成本是本平台的主要价值之一。另外通过本平台的信息汇总,可将平台内会计中介机构进行系统评级和综合评价,其信息供企业参考。当前中小企业占据了中国企业中的绝大多数,在光谷企业园区情况亦是如此,故有效的会计中介机构评级信息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社会效益也会转换为经济收益。由于本平台汇总了会计中介机构的信息,在达到一定规模时会有大量的数据积累,借此可率先建立起会计服务行业的专业数据库,在满足企业需求的同时也供相关科研机构和院校学术研究之用。总之,平台化的运作方式不仅可从目前的运营模式中获取收益,亦可挖掘出多元化的经济收益来源。

六、创立会计中介信息平台可能存在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一)平台收费标准难以确定

根据本次调研的结果来看,大多数企业对会计中介信息平台的创立抱有兴趣,但对于本平台的服务收费部分企业表现得较为敏感,这一点在中小企业群体中体现得尤为突出。由于本平台建立的目的之一便是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但支付给本平台的服务费却会增加该企业的成本,故本平台的服务定价应小于帮助其节约成本的数额,否则企业通过会计中介信息平台挑选会计中介机构就失去了动机和意义。

但目前的问题在于市场上会计中介机构的服务定价千差万别,大型会计中介机构(如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和国内排名前十的事务所)与中小型会计中介机构(如国内中小型事务所和记账机构等)服务定价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时基于其提供服务的不同,会计中介机构会有很细化的收费规则,但这种收费规则不同的会计中介机构间亦有差异。在向企业推荐会计中介机构时,本平台的服务收费也要随着企业挑选会计中介机构收取费用的变化而变化,故本平台收费难以有统一化的标准,具体标准与尺度还需试运营时充分了解不同会计中介机构的收费后方能确定。

(二)平台创立需付出足量资金

在前文中已经提到,会计中介信息平台提供服务的前提是建立会计服务行业的专业数据库。在构建此数据库时,除投入软硬件设施外还需大量的人工成本,另外维护和更新数据库时也会持续不断地发生相关费用支出;因此前期若要顺利完成构建此数据库,需有足量的资金作为支撑。对于创业期的企业而言,资金的筹集往往都是一个难题,本会计中介信息平台的创立亦是如此。故为防止创业初期资金链的断裂,应充分恰当地估计构建会计服务行业专业数据库的成本,并筹集到足量的资金。

作为一种筹集资金的手段,引入风险投资不失为一种分散风险的方法。另外从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市场上尚无一家从事此类业务的平台或机构,在上文政策条件中也已提到,政府乐见此类平台的建立;故引入政府资金和寻求政府参股也是一个较好的筹资方案,同时借助政府的背景也可以减少政策阻力和保障其市场拓展。

(三)市场需求尚难以估计

由于本次调研涉及到的企业仅为光谷企业园区中的部分企业,其统计范围未能全面涵盖到全体企业,其统计结果与总体相比也可能存在差异。在分析市场需求时,虽然样本中的大部分企业均对此平台和其服务产生了兴趣,但这不一定能代表光谷片区全体企业的需求。另外某些企业对此服务的兴趣并不一定代表将来会一定购买此服务,故对市场需求的估计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作为一个谋求持续发展的平台,只有盈利才能保证其持续发展,而盈利又有赖于市场需求,因此市场需求直接关系到本平台的持续发展。故在本平台试运营阶段时不仅要逐步摸清市场可容忍的服务定价,还应逐步了解市场的总体需求,不断优化和改进服务,使本平台的服务能真正切合市场需要。此外为规避可能存在的亏损,对于估计的市场需求应测算出可实现的收入,从而通过试运营了解本平台现实中的盈利前景,为正式运营提供决策依据。

注释:本文系2012年大学生国家级创业训练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10520079。

参考文献:

[1]方新华.浅析基于SaaS模式的在线会计服务[J].财会研究,2010,09:56-57,60.

篇4

关键词:可行性研究;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

2008年第三季度的全球金融风暴对我国经济增长形成较强冲击,在国内经济进入周期性下滑和国外经济金融动荡冲击的双重作用下,GDP增速逐季下降。房地产作为一个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行业,也受到经济危机浪潮的严重冲击。针对这种形势,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出台了相应的措施,但是房地产行业仍面临严峻的形势。因此,加强房地产项目前期研究工作的重视已是刻不容缓。

著名房地产教育学家詹姆斯・格里克普在其经典论文《可行性研究的合理方法》中提出的“当房地产项目分析师认为,一个项目详细的具体计划在特定约束和有限资源的条件下,具有满足特定目标的合理的可能性,那么这个房地产项目就具有‘可行性’”。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开发的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运用科学的技术评价方法,得出一系列评价指标值,以最终确定该项目是否可行的综合研究。一般来说,可行性研究是以市场供需为立足点、以资源投入为限度、以科学方法为手段、以系列评价指标为结果,它通常要处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确定项目在技术上能否实施;二是如何才能取得最佳的效益,主要是经济效益。

可行性研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作为筹措资金的依据、作为初步设计阶段工作的依据、作为环保部门审查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依据、作为项目后评估的依据。

一、当前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工作不扎实。编制一份高质量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首先需要完成大量的基础工作,需要搜集大量的基础资料。但当前一些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由于受时间、经费、人力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方面的工作不深不透,第一手资料匮乏,过分依赖现有的数据或仅凭主观推测、判断,主观比重过大,严重影响可行性研究的质量。

2、人员素质不高。可行性研究涉及工程技术、经济、房地产开发经营、法规、税务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当前房地产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人员的素质远远没有达到这个要求,他们可能是某一方面的人才,但不能从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编制高质量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3、可行性研究的深度不够。一个深度适宜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体现在:工程实施方案有两个以上方案比选,确定的主要工程数据应满足初步设计的要求,提出的融资方案满足银行等金融部门信贷决策的需要等。而目前可行性研究工作深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定性描述较多,定量计算不足;厂(站)址、主要工艺方案、重大设备选型缺少多方案比选;生产(建设)规模论证不充分;重要数据、参数来源不清,依据不足,等等。

4、重可行性论证,而忽视不可行性分析。目前大部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出来之后项目都是可行的。主要是因为其编制人员都是带着求证项目可行这样一种潜意识去分析和论证项目的可行性,这就必然会更多地关注项目可行的一面及正面的影响,而忽略了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和负面的影响,有时甚至看不到可能致使项目不可行的重大风险因素。缺乏利用逆向思维去分析不利因素对项目成功的影响。

5、风险预测不足,参考依据不够。房地产开发经营的主要风险一般包括宏观经济与政治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资金运作风险、企业风险等,但实践中不少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对以上风险分析显然不足、不透、不深,在投资估算中,没有相应的工程造价的定额、标准;在经济评价中,随心所欲地采用一些过时的财务比率和参数等。

6、方案优化重视不够。方案设计是不可缺少的程序,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但方案设计现在更多的是从技术角度和美学角度出发,对如何提高经济效益还重视不够。

二、做好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建议

针对当前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为了编制高质量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人的素质是提高工作质量的基础。针对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缺乏编制可行性研究方面人才的现状,应有计划、有组织、多渠道地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此外,相应单位还应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培养出既懂工程技术又懂经济、金融、房地产经营管理和税务的复合型人才,适应房地产业发展的需要。

2、突出重点,提高效率。对于不同类别、不同规模的项目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到某一特定的项目,研究的重点也应有所侧重。有关的基础性工作必须扎实细致,重要的基础数据应当可靠、准确,有关项目选址、建设(生产)规模、建设方案应做详细论证比选,同时应特别强调市场需求分析、预测和风险分析。

3、严格审批程序,加大项目管理。按建设程序办事,严格审批可行性研究。严格把好建设项目前期质量关,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各类项目都要做好可行性研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简化建设程序和超越权限,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文件达不到规定内容和深度的,评估单位不予评估,审批单位不予审批。同时,加强开发项目管理,强化质量意识。

4、建立可行性研究数据库。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透明度还不高,可行性研究人员往往难以收集到完整和准确的市场信息(在香港,测量师在分析时,可以从香港土地注册处相当于内地国土房管局,查阅最近成交个案和以往物业的有关资料)。信息的缺失或误差,可能给可行性分析带来巨大误差。在这种情况下,可行性分析人员更需要加强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将市场上分散的信息整理为可用的数据,建立可行性研究数据库。另外,有条件的企业还可加强项目后评价工作,通过分析比较,提取有用的信息,进一步提高可行性研究的实用性。

5、加快专业化及市场培育工作。加快专业化及市场培育工作,推进行业规模化与专业化,是提高可行性研究水平,确保其精度、深度、控制误差的根本保证。当前市场逐渐走向规范和成熟,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成为企业重视、加强可行性研究的外在动力。

6、重视风险分析。投资项目的建设要耗费大量资金、物资和人力等宝贵资源,且一旦建成,难于更改,因此必须重视项目的风险分析和控制。

为了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风险,在可行性研究中,就应重视对项目潜在风险因素的挖掘、评估风险发生的频率、风险发生可能造成的损失、风险的防范措施等。从经济风险分析来讲,这不等同于经济评价中一般意义的不确定分析(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应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变化的可能性,并相应分析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状况,且应多着眼于不利的因素及其带来的不利结果。风险因素具有层次性,应深入分析,以识别最基本的风险单元,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防范风险。风险分析应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定量为主,如果投资者有足够的风险意识,就算借助于敏感性分析的结果,也能知晓项目风险,做出科学决策。如果项目评价及其风险分析都以科学的数据说话,建设项目的决策失误就将大大减少。

7、使可行性研究与设计、施工管理有效结合。设计管理应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同时又必须是对可行性研究的补充,在可行性研究编制过程中,可以听取设计施工等方面人员的建议,减少编制过程中的失误,以提高可行性研究质量。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最新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与经济评价及分析报告书编制实例手册.

[2]张威.可行性研究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J].电大理工,2009.

[3]丁锦萍.关于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几点思考[J].山西化工,2002.

篇5

【关键词】项目成本管控;设计阶段;思路;措施

1、成本控制思路

每一个项目的成立,其规划设计对于整个项目的建造成本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设计费占总开发成本的比重非常小,但整个项目的建造成本至少有80%是由规划设计阶段去确定的。因而项目规划设计管理的成效与项目成本控制有着极其重要的内在关系,在设计管理中忽略成本控制要求盲目追求产品效果,或者因成本控制要求不合理导致产品品质下降甚至不能实现产品功能要求等都是不可取的。就我目前所在单位来讲,这一阶段的成本控制就做得较规范,我们在取得土地后根据初步规划指标编制一个投资估算,初步确定项目的成本和目标利润,以及根据现金流编制相应的内部收益率等动态指标;然后再根据详细的规划指标编制更为精确的投资预算,科学锁定目标成本,据此来指导设计,优化设计管理,强化设计阶段成果审核,把成本效益观念具体落实在规划设计的各个环节工作中,用价值工程理论等主动控制的方法,平衡产品设计和产品成本的协调关系,做到该省的则省,该花的要花,花最少的成本,实现最好的功能,以期取得高效的“投入产出”。例如:对客户有冲击力的外墙立面、绿化等成本不能省,而其他在不影响功能和结构安全的前期下能省则省。

第一点,在将项目开发运营以产品的最终实现为目标的同时,我们需要去树立一个科学的成本观,能够清楚地认识项目成本、质量与进度为核心的运营目标及控制是一个高度关联、相互影响的整体,其目标的实现必须在项目实施前及过程中明确规划、统筹兼顾,规划并保持项目设计运营的成本、质量与进度的总体平衡,也只有三者相互平衡协调,才能实现在各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高效。

第二点,项目投资决策明确了项目运营的各项管理指标,所以我们需要从投资决策阶段开始抓规划设计阶段,执行全程设计以实现成本控制。项目投资决策明确了项目运营的各项管理(包括成本)指标。通过产品各阶段规划设计的不断深入、初步明细,其约束指导后期规划设计及成本管理等各项目标的逐步落实。从而在项目开发的全过程中都强调规划设计的重要地位,将规划设计控制项目成本的理念全部导入到项目设计管理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使成本控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并量化到具体细节中。加强规划设计的成本预控及各开发环节的主动控制,全面体现全程设计成本控制的效能和其核心价值,使成本管理不能仅仅局限于产品的建造过程,而是将成本控制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建筑技术的发展态势以及产品的设计,向后延伸到产品建造完成的后评估、产品的使用维修以及产品处置阶段。例如,我们公司就对石湖华城、姑苏桃花源、吴中印象等小区进行专门的成本后评估,评估全过程成本管控,特别是设计阶段成本管控的效果,积累经验。

第三点,清楚认识规划设计与成本管理的关系目标成本管理是房地产项目成本管理的基础,其管控任务的落实依据项目论证阶段完成的目标成本的估算、项目策划阶段目标成本测算及成本项目拆分,作为设计规划的成本基础及约束条件,设计管理部门应在各阶段设计工作中全面贯彻项目目标成本管理。成本管理部门应在项目论证、项目立项、项目策划、项目设计及工程实施等各阶段中指导、控制、协调配合好项目各项设计工作的成本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使项目目标成本的管理随项目规划设计及实施逐步连续深入、统一平衡整体推进。

2、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方法途径

第一点,设计单位的选择与设计费控制、设计单位技术水平的高低、设计主创人员的能力、设计工作责任心、图纸完成质量的好坏以及设计配合程度等都将会影响工程造价,因而应依据项目产品品质及定位的要求,选择同类经验丰富、具相关或相似经历,且其能满足设计进度计划的要求、配合度较高的设计单位及团队完成项目设计。如在方案设计阶段,可采用方案竞赛或招标的形式,选择方案及其优秀设计主创人员,从人的主观能动因素保证其设计质量。

对于自身的设计管理,应针对具体项目编制详细的规划设计任务书,对项目设计各项工作提出具体的明确要求。如工作进度安排、各阶段图纸表达范围内容和深度、各阶段设计成果指标等,以保证设计成果质量。设计费用成本是控制设计单位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因而在目标成本中,应按类进行拆分,费用标准与产品档次标准相一致,费用支付与设计进度、成果质量、配合程度相配匹,在实际工作中,从一开始就明确设计成本控制的条件,要求设计公司加强其成本控制意识,并明确奖罚措施。

第二点,设计管理流程创新充分发挥设计工作“纸上谈兵”的优势,采取传统工序前置,以局部设计的成本换时间。加大前期设计工作投入,在充分合理设计周期前提下,完成方案、扩初、施工图设计,尽可能将各专业、各阶段、各分项设计交叉进行,提前进行部品工作,在施工图纸完成前完成主要部品定样、选型工作,减少的部品种类、数量,与设备、材料供应商形成战略伙伴关系,达到合作双赢,成本降低目的。

第三点,限额设计的应用,限额设计就是按照研究报告及投资估算、投资预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各分项工程在保证达到目标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分项工程设计及其变更,以保证成本目标不被突破。在目标成本管理体系中,落实各设计阶段的限额控制成本,提高落实设计人员的成本管理要求责任,促使其将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加强工程成本设计环节的分析比较,用科学合理的目标成本限额和用料限额指标,检查设计成果,用制度化的长效管理机制,监督限额设计的落实,保证限额设计的实施。实例大量表明,限额设计是控制工程成本,提高投资效益的有效手段,应大力推行,并不断深化。例如:在越湖家天下高层二期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同设计单位签订设计合同时,就在合同中明确钢筋含量和砼含量、窗地比、软硬景比例等限额指标,使得单位成本减少50-100元/平米。

第四点,设计管理的标准化设计及其管理人员应重视设计,设计人员应掌握一定的成本基础知识,工作的长期性积累,紧密跟踪分析市场市场,准确把握市场变化要求,建立不同的市场产品类型的需求标准模板,以保证各类型设计项目内容、专业的配套完整性。同时,成本部门应建立相应的产品成本指标库,及时提供给设计部门。设计部门根据产品建设及市场反馈意见,建立项目产品各阶段设计成果的标准及设计内容交叉配合的流程标准,使项目按管理计划标准要求,分阶段逐步、按期、全面完善实现,保证设计成果符合项目建造工作要求,避免涉及内容不完整,专业不配套,深度不够而造成的工期延误、质量偏差及成本增加。通过标准化制度建立,使产品设计方法、经验不断积累并完善,专业精度、深度和成本管理效率不断提高。成本部门也应及时对设计方案从成本或收益角度进行评判,提出优化建议。例如:通过成本优化,我们在编制石湖华城高层二期2#地下车库施工图预算时发现钢筋含量和砼含量明显高于同类其他工程。后成本部及时会同设计部门提出成本优化建议,经重新优化设计后含钢量降低至114kg/m2,砼含量降至1.22m3/m2,直接节约成本约400万元。

在吴中印象小区中,原景观设计方案中大量采用石材及方砖等材料,经过方案讨论,在不影响整体效果及使用功能基础上,对原设计面层、基层、材料选用等作出调整,节省成本约70多万元。

篇6

关键词:房建工程;施工材料;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房建工程施工成本主要由施工消耗和经营管理支出组成,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成本是项目管理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而施工消耗所占的成本费用比例中,材料的成本往往占75%以上,因此,施工材料的管理对于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和企业利润的高低等方面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实际工程施工中,材料管理往往流于形式,多表现为粗放式管理,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无形中增加的成本支出,削减了企业利润。

一、房建工程中材料存在的问题

(一)材料采购

材料采购无相关预算或预算应付了事,项目施工前无相应的材料采购计划。依据生产任务和施工进度编制材料预算是项目施工的前提,尽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材料预算并不需要十分精确,需要因时调整,但总体上的采购量,如钢筋、水泥、砂石料等材料并不会有太大偏差,应在某一误差范围内变动,与整体计划不应有大的出入。对钢筋、水泥、砂石等施工材料的采购合同未按有关章程办理,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为采购人员提供了以公谋私的机会,可能会存在“吃回扣”等不良现象。更重要的是,所采购材料质量不能保证,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损害企业利益和声誉。材料验收懈怠,验收入库是材料采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施工质量的保证。而在实际材料验收中,往往存在粗略马虎,或因验收人员为蝇头小利而懈怠,使得材料数量和质量不能保证。

(二)材料存放

材料验收入库之后,在用于施工作业之前,其储存管理是重中之重,也是容易遭到忽视的环节。主要存在问题包括:施工材料随意存放,无计划、无规律,既不利于前期管理,也不利于后期施工;材料型号、规格遭到破损,无法识别;入库材料等级单记录混乱,大宗材料出入库必须有相关记录和标注;存在库管人员私盗材料等违法行为;防火、防潮意识不够,材料安全管理流于形式等。

(三)材料施工

项目施工工程中,材料的管理相对简单,出现的问题也不少,主要表现在材料领用随意、不登记、不回收等。尤其是对某些可回收材料的边角料处理随意,或随便丢弃,造成隐性的成本增加。

(四)材料结算

项目接近尾声或完成后,材料管理主要在于材料的结算核查,这是保证材料成本的有效手段。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材料的结算是由企业财务部门负责,大多远离施工现场,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造成核算误差较大;同时,现场材料管理沟通不及时,造成较多的烂尾账。

(五)管理制度

一个优秀的施工企业具有良好的企业制度,并将之深入施工过程的方方面面。然而,很多企业对于相应的规章制度的建立仅是流于表象,多为做样子,更不论制度的有利推广和实施。施工材料的管理制度受到企业的重视,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材料管理部门繁杂,职责交叉,遇到问题相互推诿、责任不明;材料管理在采购、入库管理、施工领取和结算等环节上严重脱钩,未能统一部署;指定的材料管理制度不能如实执行;出现事故责任人往往不明确等等。

二、加强房建工程施工材料管理的措施

(一)要对建筑材料进行合理采购

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材料管理人员培训力度,最大限度的提高他们的综合管理素质和业务水平,从而建立一支高效的专业化材料管理队伍,不断满足房建工程施工需要,帮助施工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利润。同时提高材料的采购效益,材料管理人员要采集各方面有关材料的信息,对工程材料采购过程和计划进行合理的规划,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下,不断降低房建工程施工成本,满足房建工程施工的需要,提高施工单位的效益。

1.要建立相应的材料采购管理小组,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和机构,有效的降低采购成本;同时采购人员要做好相应的市场需求分析,对采购材料的品种、数量、时间等做好规划和计划,避免盲目性,为房建工程施工做好的相应的准备。管理人员要对当前建材市场进行有效的分析,掌握好市场动态,为施工单位提供及时有效的价格信息。

2、对材料的采购批量进行合理安排。管理人员要在保证满足房建工程需要的前提下,按照既定的采购计划,批量进行材料的采购,保证不断降低成本。首先,要控制好进行材料的采购时机,根据市场情况,确定采购的价格;其次,要对材料的采购批次和数量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最大限度的降低材料的运输和装卸的费用。要不断优化人员配置,对采购人员进行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发挥采购人员的潜能。

3、对材料的消耗进行控制。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量,控制好材料的消耗。在施工过程中药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给各部门和施工小组规定消耗材料的数量,对材料使用数量进行限额规定。同时施工单位要组织相关人员对材料使用进行合理地指导和帮助,对出现不必要的消耗,要及时进行管理和纠正。如果遇到施工的特殊情况,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地调整,进行增加或者减少,保证工程施工顺林进行。因此,为了降低施工成本,施工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材料的消耗。

(二)提高房建施工中材料管理者的素质

第一,房建施工企业应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按照施工材料管理要求对企业现有的施工材料管理者予以长期有效的专业管理培训。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加强对管理者的管理技能"科学管理手法"管理技巧以及责任感等多方面予以培训,以此强化施工材料管理者的对房建施工企业的管理意识。第二,分重点分层次的对施工材料管理者予以培训。主要是指房建施工企业根据不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予以分层,对无过硬的管理技术部门则予以管理人才培养工作,在培训结束后选拔出优秀精干的材料管理者为企业施工材料管理提供良好的服务前提。第三,创造材料管理人员互相交流和再深造条件。主要表现为施工企业安排企业中材料管理者到同行竞争对手中进行管理方法"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态度的学习,从而促进本企业整体效益的提升。

(三)创新房建施工中材料管理的方法

由于施工材料的管理方法主要以施工材料控制管理为主,并通过采购"收发以及保管等多个方面来完成,因此针对房建施工中施工材料管理方法落后等问题可从以下三点进行创新:第一,从施工企业的实际所需出发,减少采购"收发以及保管等多个环节及细节上的成本,并在科学的管理制度下合理的存放施工材料,以减少施工材料在购买后和保管中的二次搬运,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浪费。第二,做好材料使用中的防潮"防火以及防水等工作,在此基础上还应将使用过但未使用完的材料及时放入存储仓库,以避免材料因露天存放而产生的浪费或丢失等情况的发生。第三,施工管理者应直接将施工所用的材料物资运输到指定的施工地点,通过减少运输成本来降低施工材料管理的总体成本,从而全方面的促进房建施工企业的长期稳步发展。

结束语

在房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费用在整个工程投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直接影响到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和利润,因此,施工单位加强对房建工程材料的管理和检测,从而保证房建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进度,提高施工单位经济效益和利润,促进施工单位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银博.施工现场材料组织管理的有效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4,05:28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