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8:35:1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体育课评课优缺点及建议,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 过程性评价模式 必要性 构建思路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255-02
1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体育课程历来都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的开展除了可以使学生学习基本体育技能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敢坚韧的良好品质,对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长久以来,体育都是被看作是“副科、豆芽课”,在教学体系中重视程度比较差,学生们往往也不太在乎,甚至包括教师自身都不由自主的感觉体育课和其他文化课相比,不是那么重要。由于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比较缓慢,依然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层面上。当然,体育课整体的教学方法改进缓慢,也有其他方面原因,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评价方式不合理。从统计来看,大部分中学对体育课的评价,采用的都是一次性的终结性评价,即最终的考试,以百分制的形式给学生评定出分数,这直接就决定了学生在这一学期的学习成果。而这种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最终一次性的发挥,往往其结果会比较片面,不能反映学生整体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方法、情感投入程度,因此,转变体育课的评价方式,是挖掘体育学科内涵,促进体育学科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过程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在某一学段或某一时段的特定的学习行为表现出的价值判断。是一种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方式,它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对学习的动机、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
(l)过程性评价主张内外结合、开放的评价,主张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的交叉和融合,评价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和整合。
(2)过程性评价对课堂教学有回流作用。利用评价的结果来诊断教学中出现的间题,影响教学方向,通过回流使评价与学习过程整合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途径。
(3)过程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深层次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动机和情感态度、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方式,都是一种动态的表现,这是采用终结性的或传统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方式都很难测量和评价的。
过程性评价的功能包括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积极的反思,从而更好地把握学习方式方法;学习的质量不仅反映在学习的效果上,也反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投入学习时的动机和他所采取的策略及获得的效果是三位一体的。
2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模式的构建思路
2.1 评价的内涵和标准
评价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导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模式,就会有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因此,充分的认识评价的内涵,对于开展公平有效的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很长时间以来,教师评价学生仿佛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学生自始至终都是出于被评价的地位上,对自己以及同学的表现,没有发言权。实际上,评价是一种基于了解而产生,越是了解,才越有发言权。我们不否认有的教师很了解学生,但是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可能真正了解的也只是一部分学生。因此,我们所提到的过程性评价中不可缺少的就是相互之间的评价,及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而要想让学生能够更加客观的对自己以及同学平时的表现进行评价,就需要非常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过程性评价的内涵。换言之,教师不仅自己要理解过程性评价,还要让学生了解过程性评价,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在评价中的参与积极性,使评价更为客观和公正。
2.2 设计评价方案和工具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不同,涉及的内容、方法和过程更为复杂,相对应的评价方案也就更具有系统性。当然,不光是过程性评价方案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所有的评价方案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还需要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制定一种最合理的评价方案。评价方案从评价内容、方法和主体上去设计:
(1)评价内容包括学习态度、体能、知识与技能评价、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
(2)评价方法包括定量和定性评价、绝对和相对评价、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
(3) 评价主体包括自评、互评、教师评价还可以家长评价。
从开展情况来看,评价记录(个人评价+小组成员评价+教师评价)―― 总结分析―― 评价记录,循环进行,一般都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例如,在每节体育课中,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学生结合教师的演示和授课,经过自学、合作、探究等过程,自评课堂上学习方法、收获、感悟等进行记录。每月小组进行一次集中的讨论,每个人对自己的表现进行一次评价。同时,结合其他同学的发言,以及日常学习中的表现,也要对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再根据日常的观察,对全体同学进行一次评价,最终将所有评价量化后,进行综合。其中,自己评价40%,互相评价30%,教师评价30%,加权折合成这个月最终的过程性评价成绩。通过“评价―反思―― 评价―反思……”的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做主人,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努力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暴露了自己的不足。由“强迫”变为“自觉”时,学习态度也就渐渐形成了。这需要教师们根据学生的优缺点等实际情况去制定最佳的评价方案。
【浙江宁波·卢广义】:听(看)课之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做好课前预设,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模拟参与课堂中的教学环节;(2)有教案的话,可以预览课的设计,理清教学思路和设计用意;(3)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听课。需要携带必备的材料:(1)听课本;(2)双色笔(常规记录、分别记录课堂中优点和不足);(3)记录纸(记录课堂中的队形变化、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各环节师生的表现、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的解决方法、有教案可直接在教案上记录);(4)课堂观察记录表(体育课堂练习密度统计、学生参与运动深度统计、教师在提示、提问、理答、学生回答情况、技术动作掌握程度、课堂教学行为时间的分配、教师讲解与示范行为);(5)秒表(记录师生的参与时间);(6)录音笔(记录教师的讲解和师生的对话)等。
【陕西西安·周国平】:为了使听(看)课更有针对性,我们在听(看)课之前应做好:(1)思想上:如何能顺利成功地听(看)好本次课,思想是至关重要的;(2)课题上:提前了解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听(看)课之前必备;(3)教学设计及教案上:初步了解教学流程是听(看)课的前提,这样在大脑里有本次课的概念。为了使听(看)课更有针对性,我们在听(看)课之前应携带一些必备的材料:记录本(表)及笔,带录像功能的相机、录音笔等。
【江苏徐州·卢永华】: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曾指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意思是说: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向同行学习,是提高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听课是教师间互动交流、相互学习的基本手段,同时也是学校进行教学研究的一种主要形式。因此,听课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了解上课教师特点和学生特点。要对开课教师有一定的了解,其教学风格是什么,平时上课是如何组织教学活动的,其教学的优势在什么地方等等。由于班级学生年龄和性别的差异,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学习积极性、基础知识的掌握和遵守纪律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只有了解学生的特点才能听出教师是否因材施教。(2)知识准备。听课人在听课之前也要备课,要熟悉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设想或写出几套突破重难点的教学方案。如何规划整个教学的过程,如何调动学生的课堂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听课时才会心中有数,自觉把自己同执教人相比较,看到执教人教学中的长处和不足,从而做到有的放矢。(3)物质上的准备。听课人要选择恰当的位置,既能看到执教人的全部活动,又能看到学生的反应。要准备专用的听课笔记本,写清所听科目、听课时间、执教人、听课人、班级、课题等,以便事后查阅。必要时,还可以准备录音笔,录下整个教学过程。(4)心理上的准备。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不管是听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课,还是听初出茅庐的新教师的课,都要有谦虚的态度。在听课时,要以学习的心态出现在课堂上,不要凌驾于他人之上,不要感觉这课没有亮点,没什么用。在听课过程中,要精力充沛,姿态安然,认真做笔记。要摒弃那种坐立不安、东张西望、低声私语的不良行为。听课还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做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动作。同时要在听课过程中做好课中观察,课中观察应包括对教师的观察和对学生的观察两个方面。
【山东临沂·于松峰】:听(看)课主要是为了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1)提前了解上课的内容:自己先对教材进行分析、熟透,设计一下自己的教学思路与方法,思考如何突破重点、化解难点。这样在听(看)课的时候可以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发现他人处理教材的亮点。(2)梳理自己希望借助听(看)课解决的课堂教学中的困惑:怎样更好地安排课堂教学的结构、针对主教材应设计怎样的准备活动、如何进行合理的分组、场地布置与练习队形的安排、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堂竞赛等。(3)了解执教教师的一些信息:主要了解该教师的专长和课堂教学特点,便于更好地观察教师个人魅力在课堂教学的融入。(4)设计适合自己的听(看)课记录表: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流程设计,其中一定要有本阶段课堂教学的亮点记录处、突破重难点的核心教学手段详细记录处、困惑处或者不同看法处、处理不同需求与个体差异记录处、教学目标达成对比记录处。【江苏无锡·倪晓辉】:听课记录不能全盘接入,应该看闪光之处、灵动之处;简略记录上课内容,详细分析上课教师如何抓住教材,体味课的灵魂。
【山东泰安·董富秋】:记录要突出重点、详略得当、简明扼要,对内容要有选择,文字要精炼。对课中能突出教学艺术的关键点有一个好的“切入”、一个突发事件的巧妙处理、一个场地器材的巧妙摆放、一个巧妙的课中过渡、一个优美的示范、一个好的教法,只要是有创新、有特色就详记;同时还包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自己对问题的思考或见解,以免遗忘。
【浙江台州·cyc2226@126】:听课记录,最好先熟悉上课老师的教案,有教案的人一般只记录大框架,如教学组织、教学流程、练习次数等。没有教案的调研课则详细记录,听课记录是在认真看课的同时进行的,关键要把一些有创新、值得探讨的内容在听课记录的流水账上加星突出,把自己听课时对上课内容的想法(反思)在旁边简单的写上几句,方便在评课或课后交流发言。
【山东·王振强】:听课记录要做到“六有”:(1)“有点”,即体育课的听课记录要有观察主题,最好根据教材内容、授课教师的特色、学生特点以及观察者所需,确定一个“主题点”,并围绕着这个“点”进行采集、分析与提升。譬如实验小学确立“400米跑”这个教材的听课记录要观察的主题是“学生参与学习情况”:一是基于400米跑这个内容的挑战性,学生会怎样参与学习中;二是基于同事曾上过优质课,取得不俗成绩,正是逐步走向成熟、形成自我特色的阶段,我们想通过学生参与学习情况的观察,来反馈这个层次教师的教学特色;三是基于学生是否肯吃苦以及这个年龄段学生好胜心与耐挫力的减弱等特点,我们希望通过课堂观察及其分析,努力找到适合学生的教法、学法等。(2)“有人”,涉及授课教师的特色、上课班级学生的情况等。(3)“有我”,在课堂观察中,要有一个“我的存在”,是“我”的理解,是“我”的分析,是“我”的改进,“无我”的听课记录会缺少鲜明的个性。(4)“有得”,这个“得”通常是一点感悟,一点认识,一点教训。(5)“有境”,即“情境”,情境中的现象与细节描述十分重要。在体育课堂上,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有这样的细节,这就是具体的情境。有了这个情境,分析和建议才有了方向。(6)“有理”,听课记录是需要瞬时或事后分析的。关键是要有自己的理性表述,否则会流于肤浅。
【浙江宁波·卢广义】:首先,听课者在听课时不能带着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听,对课的设计应该理性对待。因为针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都会有所不同,此时若只根据自己的思路听课,似乎缺少了客观、理性的成分。因此,我认为:听课者在听课时应紧密联系本次课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分析、对照各个教学环节能否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课后再深入地理解、体会教学设计的用意,对照自己的模拟施教,取长补短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记录过程中为了不耽误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细节,一般用简单字来记录,课后再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其次,记录的内容可归纳为:(1)对照课时教学目标,分析、记录本课时完成教学目标的程度。(2)记录上课时组织队形的变化,根据教师的施教情况,分析、记录操作时的优缺点。(3)记录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与示范是否得当,从讲解与示范有效性的角度出发,观察、分析课堂上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这是课堂中最直观、最有效的教学方式。(4)记录每个教学环节需用的时间。(5)记录课堂中的一些教学亮点:如教学策略针对性较强,教师语言组织、衔接过渡自然、上课环节系统性强、新颖的教学用具的运用等。(6)记录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师的仪表不端庄、教师组织和队伍的调动、教师的讲解形式(繁琐、模棱两可、过于书面化)、课堂中突发事件的处理等。(7)教学策略的得当性:结合自己的教学策略,与其比较,记录施教教师的教学策略是否得当,不当之处提出自己的措施。(8)记录教学过程中器材的使用(种类、用途、新意、一物多用等)。
【重庆·陈岳祥】:我认为,看课应该从五种视角出发,对作课教师把握“课堂”做剖析,把课评“实”和“适”,从而推动体育课堂教学。(1)教师的视角,是教师与教材交流的过程。(2)学生的视角,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3)学校的视角,是教师与学校文化交流的过程。(4)学科的视角,是教师与学科性质交流的过程。(5)功能实用的视角,是教师与学科功能交流的过程。
【浙江温州·陈宗珊】: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所以首先看课的人要内行才行。对本科生而言,身处学生位,未体教师法。所以学生对教学实践还不够,在课堂中学习的东西,还没有真正转化为自身的教学技能。一个毕业生对技能的掌握应该还较为表面、不深刻、缺乏体验。所以,对于本科生的看课行为,多半是在看热闹而已。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样是好的,什么样是不好的,如何去评价对方的好坏。所以实践可以让本科生建立一个课堂的标准,有了标准去看课,才能有自己的评价。
个人认为,本科生的看课水平培养,可以从小到大,从细节入手,比如,在课堂中,只让学生看某一个教学手段是不适合本次课堂的教学,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如果有,你觉得效果会如何,甚至可以让该生去尝试下。
【山东·王振强】:听课技能的锤炼途径主要有:(1)着力于“问题的诊断”。课堂诊断是听课的目的之一,通过听课记录,我们要抓住课堂教学中的真问题,明确问题的实质,继而研究并努力解决这些问题。(2)注重“经验的提炼”。听课记录,不仅记教学过程,更要进行专题式的长期观察。如,通过分析某位同事课堂教学的特点,总结其成功的原理,便于自己汲取其中的经验与智慧,逐步内化为个人的教学技能。(3)持续于“研究的深化”。听课记录可以对课堂教学中某一问题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比如教师的示范,可以从时机、形式、位置与实效性等切入,经过一个学期的持续研究,挖掘其中的真正内涵,以便改进自己课堂中的示范;还可以研究“人”,比如对某一名师的课堂进行专题的研究,明晰他人,更好地惠顾自我。(4)沉淀于“理念的形成”。比如,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带领他的老师们就“为什么孩子在课堂上的语言如此贫乏”进行课堂观察的听课记录,积累了300多节课堂的观察资料,逐步发现了丰富学生语言的途径,形成了“到思维的源头去”“到大自然中去”等等重要的教育理念。
【陕西西安·周国平】:从点滴做起、细节做起,细节决定成败。听(看)课应从上课者的课前、课中、课后等任何一环节的教学技能技术都得听(看)着,从中不断地学习,找出这样上的理由,并加以总结,提炼其精华。观察上课的细节,特别是技能教学中的一些细节。
【重庆·陈岳祥】:我认为应根据不同的课型与观者来区别对待:作为本科生,首先,听课是持有学习的心态。其次,要明白组织者的目的。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如何达到组织者意图,就需要作课教师对课进行权衡取舍。经过作课教师权衡取舍后,课的连贯性、延伸性就会受到限制。听课者必须努力在教学细节上体会作课教师的意图,否则就会“横挑鼻子竖挑眼,其实不了解他的心”,泛泛而论,甚至曲解活动目的。第三,了解各种作课的意义。作课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围绕某项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课,二是围绕某一活动开展的展示课,三是提高教师基本功的随堂练兵课(包括新教师入行课),四是为参赛竞技的选拔课。这些课教学侧重点都不同。切忌用运动员的心态,用书本上学到的技术动作要求来听课,课堂教学无疑是“教学”优先,但是运动员往往会把技术排在第一位。
而作为研究者,重点是对问题的探讨,针对性特别强,讲究突破性、研究性,我们听课时就直奔主题——研究的是什么,效果如何,这种思想是否可以“拿来”,如果换作我会怎样做。其他方面则次之。
如果是展示课,重点是展示教师对任务(教材)的把握,引导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情况。一般来说,展示课是比较成熟的课,听这些课,我们还是直奔主题——展示的什么,学生对这个活动产生的兴趣如何,效果如何。其他次之。
如果是练兵课,重点在教师基本功,例如讲解、示范是否简明、清楚、协调,能否提高学生练习的质量。
如果是选拔课,综合性就较强,往往是为研究课、展示课做准备,故而对教师自身素养、与学生交流能力、组织教学方法等方面均有较高要求。
【南京·李安成】:我认为提高教师听(看)课技能有三点要求:(1)听(看)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听课教师要想从开课教师那里学得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就必须把自己定位成有心学习者。应提前到达听课学校、提前了解开课者的基本资料、提前拿到上课者的教案,并且对这份教案进行课前全方位学习,从中了解开课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和教学组织方式等等信息。(2)听(看)课要认真做好观察与记录。听课者首先要做到一心一意地听课,全景观看。听开课者如何运用艺术性的语言给学生讲解技术动作,听口令运用与指挥是否准确和得当。同时,看清楚开课者因不同阶段的教学组织要求而不断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示范,有效指导学生学练,机智处理课堂冲突。还要看学生对教者的态度,看学生的学练态度,看教者如何处理教学重点,如何突破教学难点等等。另外,听课者还要在第一时间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触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下来。(3)听(看)课后要反复思考和仔细整理。听课者应主动与教者进行课后思想碰撞,最好是参与评委小组一起评课,以获得全视角的思考与领悟。或者单独与开课教师面对面研讨心得,还有一种就是和其他听课教师进行现场交流。无论是哪一种交流方式,都可以是针对某些教学片段或者教学时刻进行深入剖析。
【关键词】英语课 借班上课
“借班上课”顾名思义,就是借用其他班给其他学生完成自己的教学活动。如今,“借班上课”经常成为优质课、公开课考量教师的重要途径。因为“借班上课”不仅能如实地反映任教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教材的剖析能力,当堂的随机应变能力,预计和生成的能力等,更实现了比赛的相对公平和公正性。
作为青年教师,当面临着要上一节“借班”课时,心里总是有点焦虑。平时依赖的教学习惯用不上了,原本的师生之间的默契不存在了,那些善于积极配合你的学生不见了。我们怎样按照教学思路完成教学目标?我们如何在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摆脱唱独角戏的尴尬,让生硬的教学变得自然流畅?
一、上课前,我们需未雨绸缪
1.备教材,我们需要精心。拿到课题,我们不需要急于想怎么上这节课。我觉得前期备课时,可以有选择地观摩一些优秀课例的视频。在多种课例中寻找亮点,寻找你可以借鉴的地方。别的老师的一个开场白,一个过渡,一个设计,说不定在你脑海里能激起千层浪,获得不少绝妙的灵感。
然后我们再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吃透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借班老师由于对班级整体水平不是特别了解,我们备课时需要多一份精心,做好充分的准备。去年,我参加沿江七市7A unit6 Reading What eat and how we live 优质课评选时,在处理Reading的时候,既有偏基础的判断题,填空题,根据图片问答题,也有设置一定障碍的文字问答题,思维导图和话题讨论。学生可以根据现有水平,有选择地完成Lever1,Lever2,Lever3和Lever4这些任务。我们在设置任务时,绝不能以偏概全,要突出灵活性,不要限定在某一个框框里,要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2.备学生,我们需要细致。由于面对的是不认识的学生,我们对学生不了解,甚至叫不出一个姓名来。那我们能做的是充分了解每个年级段的心理特征,比如初一活泼,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乐于参与到课堂,并且喜欢了解身边的人和事。初三的学生就相对成熟很多,一般的问题激发不了他们的兴趣,所以我们在上课的时候提的问题,抛出的讨论,都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比如,我在常州借班上七年级的那节课时。我获知该学校是一所知名的民办学校,生源比较好。所以设计课时,我会在以课本为基础的前提下,进行深度的拓展和延伸,并且设计多样性的活动。并且针对该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以我美国住家Sam和我的合影来导入,介绍自己在美国游学的生活经历,并且介绍肥胖的Sam饮食生活。在后来的环节中,既有我的学生VCR介绍她的饮食,也有Sam的来电,需要得到同学们关于饮食生活方面的建议。同学们看到我的学生的视频,和Sam的电话求助,都特别感兴趣,他们诚挚地和我的学生进行饮食方面的对比和给Sam减肥方面的建议,整个过程顺畅自然,不矫揉造作。我们在借班上课的时候,如果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我们还是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拉近师生关系,建立默契的关系。当然,在上课之前,我们需要谦虚诚恳地与所借班级的任课老师多进行交流互动,多听听任课老师的意见和想法,多了解整个班级的大体情况,从而可以帮助调整你教学设计和节奏。比如,有的班级比较沉闷,你就需要在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方面进行有效设计;有的班级太活泼,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地局面,那我们要考虑好,如何让他们收放自如。
3.备过程,我们要留有余地。虽然我们在备课时已经把整个教学过程都已经设想好了。但是我们在借班上课时,仍要细心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不断地调整教学手段,我们要持续性的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中传递过来的信息,并根据他们的掌握情况适度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当学生蹙眉时,我们是不是可以及时降低难度,搭起台阶呢,让W生通过老师的引导完成思维的一次次飞跃。我在准备7A unit6 Reading这节课时,先在我们学校选了一个班级进行借班上课。我原本的设想是,通过了解Kitty和Daniel的饮食生活方式,让同学们做6个英文问卷调查,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但由于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比较差,回答问题也是磕磕巴巴的。我上课的时候,就把这个环节换成,让所有的学生起立,要求眼睛闭起立,双手垂下,单腿站立,看同学们能坚持多久。并且告诉他们“If you can keep long,it means you are very healthy. ”当孩子已经坐了25分钟后,让他们站起立做这么一个游戏。学生都非常感兴趣,以至于后面的环节的推进顺畅地出乎了我的意料。后来评课时,听课老师也对我的这个选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让我不禁想到,我们备课时多一个选择,就是多一种可能。如果我们经常基于学生考虑,不那么死板地推进自己所定的计划,真正地落实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有时就算完不成既定任务又何妨?
二、上课时,我们心要热,头要冷
1.与学生真诚互动。我们需要在短时间内与新的学生建立感情,我们要进行“感情投资”。利用好课前五分钟的谈话互动,可以有效地拉近彼此的距离,沟通师生的情感,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点燃学生学生求知的火把。上课请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们可以说“请你”,不要说“你说”。让学生看黑板的时候,我们把身子蹲地低一些,把头侧向一边,这样就不会遮挡任何一个孩子的视线了。请他们回答问题时,不管回答的正确与否,都要给与正面的回应和引导。我们不能只关注那些在课堂中积极活跃的孩子,将其他学生则变成“伴唱”的。因为每个学生在学习方法和策略上的表现不尽相同,他们有各自的不同的认知风格。比如有的学生爱听老师讲解,有的学生喜欢独立思考,有的学生喜欢和别人热烈讨论,有的学生却喜欢独立思考。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兼顾多种认知风格的学生,精心设计问题,兼顾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认知风格学生学习的需要,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给予他们足够的鼓励和尊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有展现自己的机会。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在自己的课上像隐形人般存在,在别人的课堂上却像换了一个人一样。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哪里做的还不够。我们借班的老师,不能因为是借班上课,只关注于自己环节的推进,不要以为心中的答案已定,提问也好,互动也罢,只不过是走过场而已。这样的目标明确,急于求成,往往会给人生硬的感觉,整个课堂也会给人索然无味的感觉。我们需要投入的是真情实感,因为教与学本来就是一种真情的互动。
2.与学生有效互动。我们在借班上课时,有很多老师害怕学生回答不出问题,造成尴尬和沉默的场面,往往会问一些停留在知识点表面的问题,或者只是对知识点的简单重复。这样往往会导致无效和低效的互动。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品质,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还有可能会削弱外校老师的权威性。所以我们设置问题应该以文本为基础,面对学生当下的生活,并自觉地从教师自己的生活体验转向学生当下的生活体验。比如,我听过一节《过去进行时》的借班上课,授课老师设置了这样一个场景:上课开始,她接到了外教Sophia的电话求助,她的项链丢了。然后通过大屏幕显示昨天她各个场景活动的影像。上午她在给学生上课,中午她弹了钢琴和喝了咖啡。下午1:00-2:00她去球场打球了,晚上又和朋友去逛街购物了。看完录像之后,老师的问题是:What was she doing in the morning/ at noon/ in the afternoon/ in the evening?并且帮助Sophia猜测项链有可能是什么时候丢的,最后发现原来Sophia的项链是打球前提前放到了包里。然后授课老师又自然而然地让学生联想到自己昨天或者上周日各个时间段的活动情况,并且进行互问互答,让师生之间迅速了解彼此。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及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且消除了原来的紧张感,又很自然地过度到《过去进行时》的教学中来。试想一下,如果借班老师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对Reading进行Skim或者Scan,恐怕很多学生都会觉得索然无味。
在上课时,面对陌生老师的提问,有些孩子会因为回答不出问题而显得局促不安。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借班上课时,可以适当地采用小组合作方式来进行自主式、探究式的学习。当个别学生对老师所提的问题,不能够理解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同伴交流,以兵教兵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学习,从而提升他在陌生老师面前的自尊心以及后续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表现欲等。
3.突发意外妙解决。一般情况下,我们对于借班上课往往都有充分地准备,但是当意外来临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六神无主还是草草收场呢?有一次,我去听一位名教师的课,课上到一半,竟然停电了,放到一半的视频顿时变成了黑屏,所有人的眼睛齐刷刷地看着那位老师,我心里也不禁想,完了,接下来怎么上呢。那位老师微笑地调整了一下说“I think God wants to play a game with us,never mind . I think we can also have fun.”后砟歉隼鲜Γ通过他精湛的口语,到位的肢体语言,机智地问答,有效地互动,精美的板书获得了满堂彩。这节课让我获益匪浅,我佩服那位老师在遇到突况时的泰然自若。那位老师的话至今还清晰在我脑海里:在遇到突况时,首先需要冷静的头脑,不能慌了自己的阵脚。因为只有冷静的头脑,才能机智地对付突发的场面。
三、结语
有人说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借班上课由于它的特殊性,缺乏师生间长时间的情感互动,和充分了解,总会有一些不足和遗憾之处。所以上完课,我们也要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层面的反应。自己也应该虚心地向听课老师征求意见和反馈,对自己的这节“借班上课”进行总结和反思,充分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让自己更胜任于平时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颜鹏.“借班上课”显艺术,体育课堂现[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7):173-173.
[2]李镇西.话说“借班上课”[J].人民教育,2002(3):42-43.
[3]陈凌霄.教师借班上课时的课前谈话艺术[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6):10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