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8:35:0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农学专业实习,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科毕业实习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措施。根据近年来指导农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和深入生产科研一线所了解的情况,分析了农学类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提高毕业实习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农学;毕业实习;问题;对策
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是建立在农学理论基础上,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近年来,高等学校本科毕业实习质量逐年提高。但是,高等学校扩招导致的人均占用教育资源减少,“三农”问题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亟待解决的课题。目前在农业类本科院校,毕业实习环节存在如下问题:(1)通过对往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毕业实习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对自己帮助最大。然而在校生对待实习主动意识淡薄,对导师依赖心理太重,把主要精力放在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等方面,导致从思想上不重视毕业实习。(2)生产实习环节缺乏有效的监控,导致有些同学在此环节有应付现象。其中,考研学生和工作的学生目标不同,对实习方向的需求也不同,如果统一安排收效较差。(3)在论文答辩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试验做的还不错,但是论文写作水平较差,主要是由于部分学生平时很少浏览专业期刊,知识面狭窄、求知欲不足,对行业缺乏基本的了解,难以应付论文设计及撰写等综合性的工作。这导致学生很难在毕业论文中写出新意和深度的。(4)我国本科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师生比例不足、教师指导学生过多、毕业实习上经费较少、研究命题缺乏创新性等现象,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为了提升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作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对策。
1建立科学的选题机制,提高论文质量
科学的论文选题机制是形成高质量论文的基础。农学类毕业论文选题类型及导师的研究方向应在学生选题前公布,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来选题。比如考研学生采取偏向于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实习,就业学生应偏向于应用实践方面的实习,这类岗位就需要扎实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但无论选什么题,都应重视其在技术方法和农业应用方面的开拓和创新,杜绝照搬前人研究成果,重复别人做过的工作。另外,论文选题难易程度要适中,选题时间考虑到小麦、棉花、水稻、玉米等作物的生长发育周期。
2扩充条件保障措施,增强生产、科研与教学的联系
多方位吸纳实习资金来源,为学生优质毕业设计提供保障。一是,借助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借助校企联合培养本科生的平台,支持一部分学生到企业去完成毕业实习,实行联合培养制度。从而增加毕业生到基层锻炼的机会,学习当季农作物整个生育期各方面的农业知识,了解当地农作物的发生发展规律、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方面的情况,促进生产、科研与教学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融汇贯通,有助于其更好的完成本科毕业论文,也让学生获得了一定基层实践经验,对今后工作的开展十分有益。
3加强科技写作训练,提高科技写作水平
在实习开始前,增加农学类专业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培养学生科技论文检索、阅读、写作的能力,让其结合自己课题查阅资料、写开题报告。通过科技论文的写作训练,提高了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同学们的毕业论文写作水平。另外,鼓励本科毕业生发表科技论文,并奖励一定的稿费,激励学生写科技论文的积极性。
4加强院系的宏观调控,合理安排毕业实习
院系应加强毕业实习工作的宏观调控。负责学生工作辅导员、班主任应该密切配合,经常举办特定专题的学习交流报告会。同时,农学类本科生增加《农学类专业导论》,主要由系主任及相关领域的教授讲课,邀请农业领域的杰出校友来做专题报告,提高学生投身农业科研的兴趣。在生产实习环节采用不同阶段抽查的方式与实习单位联系,关注整个实习动态。在毕业实习阶段,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双向选择的同时,进行合理宏观调控,根据导师的经费数额、职称等方面的条件限制选报名额,达到最优的培养质量。为解决农学类毕业生试验的季节性问题,采取毕业实习提前开始的办法,从大三下学期开始让学生提前选导师,实行导师负责制,提前进入实习状态。如棉花类、水稻类以及相应栽培实验可以在第六学期计划安排;小麦类宜在第七学期安排。这样灵活安排可以使学生熟悉作物的一生,充分了解大田实际情况,为论文数据分析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5探索学生参与评价毕业设计的新模式
现在各个院校基本上都有毕业论文的监控与评价体系,但这些评价方法主要是对毕业论文格式、各种材料是否齐全等形式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不利于进一步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质量。目前,需要探索一套以学生评价为主的体系,通过学生对整个实习过程的效果、毕业论文的发表情况与应用情况、毕业后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突出实习内容的应用性和学生主体地位,对持续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质量起到好的效果。总之,目前我国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科学有效、可操作性强的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质量进行监控已是刻不容缓。我们只有从源头解决问题,才能使农学类专业本科教育中本科毕业论文这一重要环节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魏俊岭,郜红建,张自立.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途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470-473.
[2]禤维言.新形势下农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与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S1):177-178.
[3]徐晓峰.浅议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5):172-172.
[4]胡根海,岳庆玲,周岩.农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3):229-229.
【关键词】农学;毕业实习;问题;对策
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是建立在农学理论基础上,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近年来,高等学校本科毕业实习质量逐年提高。但是,高等学校扩招导致的人均占用教育资源减少,“三农”问题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亟待解决的课题。目前在农业类本科院校,毕业实习环节存在如下问题:(1)通过对往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毕业实习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对自己帮助最大。然而在校生对待实习主动意识淡薄,对导师依赖心理太重,把主要精力放在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等方面,导致从思想上不重视毕业实习。(2)生产实习环节缺乏有效的监控,导致有些同学在此环节有应付现象。其中,考研学生和工作的学生目标不同,对实习方向的需求也不同,如果统一安排收效较差。(3)在论文答辩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试验做的还不错,但是论文写作水平较差,主要是由于部分学生平时很少浏览专业期刊,知识面狭窄、求知欲不足,对行业缺乏基本的了解,难以应付论文设计及撰写等综合性的工作。这导致学生很难在毕业论文中写出新意和深度的。(4)我国本科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师生比例不足、教师指导学生过多、毕业实习上经费较少、研究命题缺乏创新性等现象,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为了提升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作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对策。
1 建立科学的选题机制,提高论文质量
科学的论文选题机制是形成高质量论文的基础。农学类毕业论文选题类型及导师的研究方向应在学生选题前公布,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来选题。比如考研学生采取偏向于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实习,就业学生应偏向于应用实践方面的实习,这类岗位就需要扎实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但无论选什么题,都应重视其在技术方法和农业应用方面的开拓和创新,杜绝照搬前人研究成果,重复别人做过的工作。另外,论文选题难易程度要适中,选题时间考虑到小麦、棉花、水稻、玉米等作物的生长发育周期。
2 扩充条件保障措施,增强生产、科研与教学的联系
多方位吸纳实习资金来源,为学生优质毕业设计提供保障。一是,借助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借助校企联合培养本科生的平台,支持一部分学生到企业去完成毕业实习,实行联合培养制度。从而增加毕业生到基层锻炼的机会,学习当季农作物整个生育期各方面的农业知识,了解当地农作物的发生发展规律、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方面的情况,促进生产、科研与教学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融汇贯通,有助于其更好的完成本科毕业论文,也让学生获得了一定基层实践经验,对今后工作的开展十分有益。
3 加强科技写作训练,提高科技写作水平
在实习开始前,增加农学类专业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培养学生科技论文检索、阅读、写作的能力,让其结合自己课题查阅资料、写开题报告。通过科技论文的写作训练,提高了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同学们的毕业论文写作水平。另外,鼓励本科毕业生发表科技论文,并奖励一定的稿费,激励学生写科技论文的积极性。
4 加强院系的宏观调控,合理安排毕业实习
院系应加强毕业实习工作的宏观调控。负责学生工作辅导员、班主任应该密切配合,经常举办特定专题的学习交流报告会。同时,农学类本科生增加《农学类专业导论》,主要由系主任及相关领域的教授讲课,邀请农业领域的杰出校友来做专题报告,提高学生投身农业科研的兴趣。在生产实习环节采用不同阶段抽查的方式与实习单位联系,关注整个实习动态。在毕业实习阶段,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双向选择的同时,进行合理宏观调控,根据导师的经费数额、职称等方面的条件限制选报名额,达到最优的培养质量。
为解决农学类毕业生试验的季节性问题,采取毕业实习提前开始的办法,从大三下学期开始让学生提前选导师,实行导师负责制,提前进入实习状态。如棉花类、水稻类以及相应栽培实验可以在第六学期计划安排;小麦类宜在第七学期安排。这样灵活安排可以使学生熟悉作物的一生,充分了解大田实际情况,为论文数据分析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5 探索学生参与评价毕业设计的新模式
现在各个院校基本上都有毕业论文的监控与评价体系,但这些评价方法主要是对毕业论文格式、各种材料是否齐全等形式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不利于进一步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质量。目前,需要探索一套以学生评价为主的体系,通过学生对整个实习过程的效果、毕业论文的发表情况与应用情况、毕业后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突出实习内容的应用性和学生主体地位,对持续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质量起到好的效果。
总之,目前我国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科学有效、可操作性强的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质量进行监控已是刻不容缓。我们只有从源头解决问题,才能使农学类专业本科教育中本科毕业论文这一重要环节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魏俊岭,郜红建,张自立.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途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470-473.
[2]P维言.新形势下农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与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S1):177-178.
[3]徐晓峰.浅议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5):172-172.
关键词: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214-02
对普通高等学校特别是省属高等学校农学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上注重“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是目前适应新时期变化,面向农业、农村的基本教育模式。然而,目前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出现了选择和建立基地难度大、长期性和稳定性不够、实习实训效果不理想等诸多问题[1-3],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高校着力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对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进行了初步探索,并根据湖北民族学院林学园艺学院在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实践,提出了对策措施。
一、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以学校为主,但不是学校单方面能完成的建设项目,而是学校与校外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多边合作型共建项目。高校的办学宗旨是追求教学水平、提高育人质量,企业或事业单位追求的目标显然与高校存在着差异,企业更加注重的是追求效益和利润。由于双边合作追求目标的差异,在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中出现困难甚至矛盾也是情理之中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校外合作方存在的问题。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其主体活动是为培养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而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校外单位接纳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学生参与到合作方的生产和工作实践中去,由于大学生的实习实训活动是一种实践、锻炼和学习的“非熟练”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干扰合作方的正常生产活动,导致大学生的参与给合作方在管理、生产、安全等方面增加了压力,致使生产成本提高;另外,为配合学校的实践教学活动,合作方还要抽出部分技术骨干作为实习指导教师,以帮助和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加了合作方的人力资源成本,影响和降低了合作方的生产效率等。这种实习实训活动达到了教学单位的目标和学校的办学宗旨,但它是以增加合作方的成本和降低合作方生产效率和质量为代价的。因此,当学校期望在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时,有些企业或事业单位常常表现为不情愿、不配合、甚至不接纳,这是导致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困难的主要原因。
2.办学单位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水平、提高育人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作为农学类专业其核心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应用型”合格人才。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教育观念陈旧,缺少对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近年来,尽管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索,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方面进行了较科学的设计,特别是对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较深入的改革,但在实际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仍然存在,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理解不够。教学实习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基地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实习教学质量。但部分教师对基地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在建设过程中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②实践教学活动缺少系统、规范管理,降低了校外合作方的配合力。有的专业或课程在校外实习实训前没有制定完备的《实习教学大纲》和详尽的《实习教学计划》;开展实习过程中对实习指导教师在责、权、利方面没有明确的制度或规定,导致在实习实训过程中指导老师责任感不强,管理不严,效果不理想,没有达到实践教学的预期目标。同时还给实习实训合作方增加了负担,影响了实习基地建设的持续性和稳定性。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经费投入不足,降低了基地建设的驱动力。在高校招生人数增加,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下,目前,普遍重视校内教学资源的投入和教学平台的建设。而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尤其是高校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共建的实习实训基地投入严重不足甚至没有投入。学校对基地所在单位只索取不给予,不仅制约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水平和质量,降低了合作方的积极性,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实习实训的教学效果。④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降低了基地建设双方的合作力。高校的优势是人才,是技术,依托人才和技术优势服务社会、服务企事业单位,既是高校的责任,也是促进校企结合、校地结合的关键因素。但目前较多的科研成果、关键技术停留在学术刊物上,或停留在实验室中,未能转化为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生产力。因此,降低了基地建设双方的合作力。
二、农学类本科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湖北民族学院林学园艺学院是一个以农学类本科为主的二级学院,现开设有林学、园艺、园林普通本科专业。长期以来,结合区域资源优势和自身的办学特点,注重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如园艺、林学专业构建了“职业定向式三阶段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该培养模式的指导下,修订了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并对理论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进行了科学设置。在此基础上,为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十分重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本做法体现在以下方面。
1.以互惠互利为基础,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要想建立稳定、长期、可靠的校外实习基地,彼此关切双方的利益是关键之所在。因此我院把重点放在了协调与实习实训单位之间在建设目标上的差异,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各展所长,各取所需。①学院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合作方实行技术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我院林学省级重点(特色)学科多年来形成的技术和人力资源优势,以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平台为契机与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合作,利用自身优势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和开发相应的技术,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帮助企事业单位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互惠互利,形成协同发展的共生体。如我院的“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立在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根据该保护区的业务需求结合我院教学科研需求,在基地建立的理念上采用了“以科研促教学”,在基地建设方式上采用了“共同投资,合作共建”。近年来我们为星斗山保护区进行了植物资源普查、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调查与规划、水杉及秃杉原生母树种群栖息地生境保护规划、病虫害防治等多项工作,为星斗山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和技术支持;2013年我们与星斗山联合申报并启动了“湖北恩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的建设工作,双方真正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共生体。②学院与基地实行人力、物力资源共享。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不仅需要在实践中检验,更需要通过实习来获取本专业的实际工作技能,培养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同时,通过对实习实训单位的了解、与技术人员经验交流、对员工的生活工作状况等全方位的了解,为学生了解社会提供了很好机会。如“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很好地解决了我院《树木学》、《植物学》、《生态学》、《测树学》等多门课程的实习。同时,实习基地的技术人员也是我院师资的有益补充,有时甚至是实习实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③学院与基地实行人才培养成果共享。以实习单位为培训基地,不仅使学校能够实现育人水平的提高,企事业单位也能从中发现人才,选择人才,实现基地共建,培养成果共享。随着企业实用性人才不足和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矛盾的省级发展,学生的就业情况越来越不理性,企业的人才断层越来越严重。通过在实习实训中充分发挥基地的媒介作用,为学生提供了解企事业单位的窗口,为企事业单位搭建挑选适用人才的平台。这既为学生增加了就业机会,又为企事业单位引进后备人才提供了人才库,从而缓解了学生就业和企事业单位人才招聘的双重压力。
2.以综合利用为目标,丰富基地功能。高校在基地建设上应立足于长期合作,选择业务技术强,管理先进、在规模、层次和水平上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且有实力、有远见、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合作方。同时,高校应充分发挥已有的科研技术、专业人才的优势,大力支持合作方的生产、科研工作,建成多专业综合,学研产一体化,长期稳定的基地。这样的基地容纳量较大(至少一次接纳30人),利于以班级或专业为单位开展实习实训;其次,企事业单位内部具较高的管理水平,不仅为学生的学习、生活上提供保障,还能在学生的就业观、价值观方面提供正确的引导;再次,基地本身具有一定的科研基础和研发能力,有利于形成“学、研、产”相结合的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
3.改革校外实习的组织管理模式,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①在管理上采取校企联动,齐抓共管。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沟通协调。二是强化贯彻执行,加强责任意识。由专任教师与合作方技术人员(实习指导老师)共同组建实习工作执行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实习工作的全面开展。学校与企业齐抓共管,共同指导、共同负责。②在实习实训方式上采取集散结合,统分相辅。实习实训在方式上不实行一刀切,根据需要适宜集中就集中,适宜分散就分散。③在实习实训程序上采取过程管理,实行目标考核。过程管理主要是突出对实习实训工作的事前准备、事中监管。事前准备就是要制定周密的实习计划,明确实习目的与要求、形式与时间、内容与考核等;开好实习动员会,宣讲好实习纪律,落实好安全教育。组织专任教师与学院签订《实习责任书》,实习学生与专任教师签订《实习安全责任书》。事中监管一是执行组成员要全程管理,监控实习全过程,二是领导小组成员要定期巡查,既监控学生的实习过程,也督查执行组的管理情况。目标考核采取双层双边考核,双层考核就是既考核学生的实习实训质量,也考核整个实习实训的成果;双边考核就是学生考核由校外实习指导老师与专任教师根据学生实习期间的综合表现对每位学生进行共同考核,综合评定实习成绩。
4.以长效运行为根本,强化经费投入及监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基本上都是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因此,要保障基地建设的长效性,学校不仅要高标准选择合作方,还要加大资金筹集投入力度。这就要求学校要多方筹集资金,我们主要是融合了学科建设经费、课程实习经费和专业建设专项经费共同投入,辅以实习单位资助和学生自筹等方式。在投入管理上我们专门制定了教学实习经费专项管理制度,提高资金监管的透明度,加强对实习经费使用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功效,确保基地建设稳定有序长效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蔡敬民,董强,等.高等院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新思考[J].中国大学教育,2009,(2):77-78.
[2]李桂梅,李科生.立足双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2):75-77.
一、树立为“三农”服务意识,增强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其核心是农村教育问题。站在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实用人才,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人才和为城镇化进程输出经过培训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高度,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加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技能培养,强化养殖业(包括特种养殖)培训和畜牧业、大豆产业、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项目的技术推广,加大推进“绿色证书”教育,不断增强我省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明确涉农教学的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更与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等级上的差别。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办出自身特色。以培养适应县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我国规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保证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以社会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能将客观规律和原理转化为物化形态的、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以适应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需要。
三、坚持“三个结合”原则
1、坚持“教学与生产指导相结合”原则
结合当地季节,气候等因素,教师指导学员进行农业生产。指导内容予以农业生产实例为主,如春季备耕、备种、备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2、坚持“教学与调查回访相结合”原则
在实践指导教师结束田间指导之后,通过电话、网络等媒介进行回访,询问农业生产情况,并及时解答学员提出的疑难问题,必要时派专业教师到实地进行解决。
3、坚持“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原则
应结合农业实践,适时地调整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案。不仅仅是学员关注的课堂技术传授与实践中的“奇法妙招”,而且要把典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涉农专业学员的实习基地,为学员介绍合作社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促发抱团闯市场的激情和想高效益就必须有组织上规模的经营意识,有力地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水平。
四、优化涉农专业实践教学的形式结构。
涉农专业本身就具有特殊性,“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一村一品”的农业生产特点,决定着涉农教学必须突破常规,结合科教支农、科技兴农、科学富农,推动乡镇地方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应学员之所需,教学员之所用,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五、全面实施实践教学体系
实训实习难是困扰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普遍性问题,各职业院校要注重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作法,积极寻找出路,我部结合村屯区域特点以及自身师资情况,采取如下几种教学方法:
1、教师实地指导,开展专业实习
根据村屯区域种养殖特点,选择学员共性问题,实践指导教师在实地进行分析讲解,巩固理论知识,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2、建立家庭式实习实训基地,稳固实践教学效果
涉农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但要有较强的生产实践、推广、实验和管理生产的技能,还应具有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能力。这除了加强和改革理论教学各环节外,还要十分注意加强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生产实践、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学环节。这除了在实验场(站)进行外,更有必要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学员自家地作为家庭式实习实训基地,选派老师定期轮流到实习实训基地去从事于教学、生产、实验和推广等活动。学员也定期去进行生产实践和教学实习的活动。让学生在实习实训的过程中,从设计方案、实际操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和生产、教学管理等方面得到直接的全面的实际锻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实验能力、生产计划能力、生产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
3、实习基地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实践教学环节是涉农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决定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而实习基地的建设。又成为限制实践教学的主要因素。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的内涵建设,已经成功建立了高规格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涉农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更稳定和完善地保障。
六、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
1、实践教师是学院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担任各实践教学管理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教师。应加大力度对实践教师的培养和引进,主要是指导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和指导生产教学的“生产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逐步形成初、中、高级人员的合理师资结构。
【关键词】:农学;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环节。为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各高等学校都努力改进实践性教学体系,把课堂教学、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研以及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的转化。
1 从教学方法上加强专业课程的实践内容
大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必备教学环节是农学专业课程体系其特点是技术性强、实践性强,通过实验内容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实验促进理论课的学习。
改变以往的教学的方法。作物栽培学和作物育种学是农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其特点是实践性特别强,传统的方式是首先讲授理论,然后进行实验和田间参观,课程学习与生产实践脱节,学生动手实践性和参与性较差,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新的教学方式采用生产实践式教学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作物栽培学的授课方法是根据作物生产的技术环节安排教学时间,将作物生产环节分解为整地、播种、中耕管理、收获等环节,在每个生产环节出现时,教师将学生带到生产现场直接讲授;作物育种学也采取与栽培学相似的教学方法,将课程环节分为育种圃建设、杂交、田间选择、考种鉴评等环节,教师针对各环节在田间讲授。
2 提升毕业论文质量,培养学生科研创新精神
毕业论文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在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指导教师队伍水平,要求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师,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而且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必须是科研课题的一部分内容。这些举措的实施,使教师的科学研究活动与大学生毕业论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促进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励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五学期期末开始论文选题,首先由指导教师拟定研究题目或学生自拟题目,学生根据兴趣选定论文题目,学生与指导教师实行双向选择;确定论文题目后,学生进入指导教师的研究室,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完成开题研究报告,进行试验研究。毕业论文的试验在第六、第七两个学期进行,贯穿整个作物生长季节,在此期间学院组织教师进行中期检查
l~2次;第八学期完成论文的撰写和进行答辩,由农学院学科组分派老师按毕业论文写作要求对论文进行评阅,给出评定成绩,此成绩是学生能否参加答辩的重要指标,评阅不合格者,不能参加答辩;合格的论文,将论文返回给学生,学生对照评阅意见与指导教师进一步的进行交流、修改,申请答辩;由至少1名校外专家组成5人答辩委员会,严把答辩质量关,对第一次答辩不合格的同学,一周后进行第一次答辩。 转贴于 农学专业建立了一整套涵盖论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各个环节的规章和制度,取得了明显效果。
3 强化生产实习,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生,不但要学完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通过毕业生产实习,把已经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于生产实践。这不仅是锻炼学生、使学生在综合能力上得以提高的过程,而且可以对教育质量进行综合检验。农学专业在总结多年生产实习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大学生就业等基本情况,对生产实习进行了多方面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3.1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避免生产实习与找工作的矛盾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使大学生在最后一学期,不得不把精力投入到就业找工作
方面。过去安排生产实习计划在时间上与找工作冲突,效果不好。为使生产实习不与找工作争时间,又能提高生产实习的效果,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方式,明显提高了生产实习效果。第一,将实习环节分散到多个学期。如针对耕作技术的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针对栽培技术和育种技术以及制种技术的实习安排在第六和第七学期、针对生产现场和社会调查的实习在第八学期进行。第二,实习采用集中方式进行。如耕作实习、制种实习分别安排在1周里集中完成,春播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的第四周至第七周集中完成。第三,第八学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调查,采用分次进行。现在将生产实习分为3~5个关键环节,每一环节集中3~5天时间集中完成,避开招聘会时间,提高了实习效果。
3.2面向社会,加强同社会的联系
我们把社会义务咨询活动和社会调查,也列为实习内容。通过咨询活动,不仅增加了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也让社会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而且锻炼提高了学生的演讲水平及适应社会的应变能力。让大学生利用生产实习的机会把自己切实地置身于民众之中,面向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从中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这不但是毕业学生未来工作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的责任。
3.3强化实习指导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实习效果
农学专业是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单靠实习单位的技术人员指导生产实习是不够的。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福建农林大学;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077-03
农学专业是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门类,是实践性、技巧性和技术性含量较高的一门专业[1],是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加速生态和环境建设等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学科。实践教学在高等农科类专业素质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智能型农业人才的重要环节[2]。
福建农林大学农学专业始建于1936年,为本校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专业,经过七十多年的建设,本专业于2010年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一直以来,学院都高度重视学生实践环节的锻炼,在建好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同时,先后与校外的各级农业科研单位共建了12个校外实践基地,为实现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基础。然而,多年来,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加,实习基地建设并不能完全满足现有学生的需求,实践教学条件与本专业本科教育对实践教学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部分校外生产实习基地由于经费等方面条件的限制,工作也刚起步,相应的工作机制及合作方式都还需进一步探索与完善。因此,如何通过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让本专业的学生从课堂走向田间,从书本走向生产,使学生树立劳动、生产的实效思想至关重要。
一、新农村建设对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历史任务[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除了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外,更为重要的是智力和人才的支持。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思维的会技术、懂经营、能领导的新型技术应用人才,这些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交际、管理、经营等各个方面的技能。农学专业是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重要门类,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丰富的实践能力[4]。但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实践教学环节更多的是从课程或学科的角度来安排,结果造成学生用在书本知识学习的时间偏多,而进入实验室,进入农村社会参与农产品开发经营、参与实际生产的机会太少。用人单位也反映现在农科院校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写不好工作总结等问题。因此,本专业人才培养急需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以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并结合福建农林大学地方院校的特色,我校农学专业新的培养目标确定为:本专业培养具有农学方面特别是作物生产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毕业后能胜任作物栽培、良种培育、种子生产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和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农业科技人才。根据新的培养目标,我们进行了相应实践教学改革,改革的基本思路如下:
突出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掌握农业生产核心技术为重点,提出本专业的技术能力结构,以此为依据更新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
以实用为目的,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并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出发,打破课程分割并相对独立的传统培养模式,将全部的专业课程实践整合为几个大的模块。
坚持内涵发展,以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为重点,“农科教、产学研”联动为手段,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专业课程与农业生产实际接轨,缩短学校教学与农业企业生产之间的差距。
三、实践教学改革内容及其实施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构建了以“基本技能实践模块、专业技能实践模块和创新创业实践模块”为主要内容,具有层次化、模块化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形成了“学生进校就实践,4年训练不间断”全程阶梯递进的实践教学模式,并确立了校内与校外并重、侧重于校外的多元化实践教学格局。
(一)基本技能实践模块
该模块以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为目标,安排在一、二年级从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一是加强专业基础课程实验课训练;二是新生进科研实验室参与实验操作训练。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方面,除了传统的生物科学类和作物生产基础类实验外,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人才的要求,主要增加了生物技术类实验(见图1),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新技术;其次,学院对农学专业实践进行大胆创新,充分利用科研平台、科研资源、教师及研究生资源,吸收本科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鼓励大学一年级新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利用业余时间加入到老师的科研实验室,跟着学哥学姐们参与一些实验的基本操作,形成了“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的科研团队。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本专业90%的学生在一年级,都有不同程度地进入不同平台、不同课题组开始科研训练,为他们今后在二、三年级申报创新、创业项目奠定了基础。
(二)专业技能实践模块
该模块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要目标。在一年级主要增设《专业基本技能实践A》和《专业基本技能实践B》课程,要求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根据作物种类的不同,结合现代农业机械的使用,完成作物栽培管理全过程,目的是让学生对田间生产实践内容,有一个初步认知。其次,是在二、三年级进行专业课程实验及实习训练。过去农学专业课程的实验课及课程实习均跟随着每门课程走,由于每门专业课程都强调学科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了课程内容交叉和重复,因此,我们对专业课程的实验及实习内容与方式进行了大胆改革与创新。专业课程实验方面,主要是促进课程之间的融合,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强调实验的综合性、创新性。例如,将作物栽培学的水稻不同育秧方式的实验与作物生理生态课程的水分对作物胁迫的实验相结合,探讨不同栽培方式下环境水分变化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再比如将栽培学的水稻生育时期观察与育种学的水稻杂交实验相结合,避免了两门不同课程同时都要对水稻幼穗发育过程的介绍。实验内容改革的同时,我们也进行了授课方式的探索,授课方式打破了传统仅局限于实验室的方式,而改由老师可以直接带学生到地头进行现场教学。专业课程实习方面,打破了以往单一模式,将全部的专业课程实习整合为几个大的模块,每个模块内容由几个不同专业背景的老师及校外专家共同参与指导。具体做法是:在3年级学生学习作物栽培学、育种学、种子学等专业核心课过程中,组织学生到校外实习,内容主要包括,一是组织学生参观先进种子公司的生产繁育基地、农业科研单位、农业生产单位,并要求每个学生参与某些生产环节过程,二是组织学生走村入户实地调查和咨询,通过调查问卷、访谈交流、田间实践等方式了解当地农村的耕作制度,作物布局、新品种推广、土地流转等情况,让学生全面了解种子生产及农业生产全面发展的现状。课程实习改革,加强了校企合作,促进专业课程与农业生产实际接轨,缩短学校教学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差距。本科四年级主要安排毕业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实施,通过论文的撰写全面提升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创业实践模块
该模块以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为主要目标。主要内容有:“一组一分地”创新创业实践,即农学三年级学生每5个同学组成一组,每组同学有一分的土地,每组分配2个指导老师,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种植制度、田间种植模式,安排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对比试验,完成田间管理、作物生育记载,并在作物收获后,独立提交生育动态报告、田间专项调查报告、产量估测报告及生产过程问题分析报告等多项报告。其次是,依托创新和创业项目,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申报创新创业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总结,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加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科研兴趣。
四、主要成效
(一)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通过几年来实践教学的改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实践能力逐步得到了提升。从课堂走向农村,让学生到生产第一线实习,使得学生对基层社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当他们目睹了农村生产水平低,广大农民渴望得到科学技术的时候,深深感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坚定了学农、爱农的信念。最明显的一点是过去将实习生分配到农业企业,很多用人企业直接表态说不要,他们反映说送来的学生还要手把手教他,而且教了还不肯学。这两年情况有了极大改变,学生毕业前就会有很多用人单位来学院联系要人了,2014届农学专业就业率就高达97.33%,名列全校前茅。2013-2014学年,我专业学生参与省级以上学科竞赛16人,学生科技竞赛获奖作品4项。12人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5项,校级5项,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果申请了3项专利,形成了学生参与科研和科技创新活动良好的环境。
(二)促进教学改革及精品课程的建设
专业实践改革促进了课程教学体系的全面发展。一是促进了教学改革,2014-2015年农学专业获得立项的教学改革项目有:农学专业课程实习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科教深度融合视野下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探索、作物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与运作机制探索、应用PDCA模型持续提高农学课程教学质量、教与学反思视野下提高《作物栽培学》课程课堂教学效果的探索等5项。二是整合教学资源,建立起福建农林大学“农学专业课程网站”。三是加强核心课程群的建设,以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改造和提升传统优势学科,建立起了以作物栽培学为主干的“作物生产类”核心课程群。其中,农业生态学为国家级双语课程,农业生态学、遗传学为省级精品课程,作物栽培学校级精品课程。
(三)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教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生源的增加,学院也新增了不少新教师。目前,福建农林大学农学专业专任教师共19位,其中有8位都是近2年从高校分配来的。年轻教师有干劲有活力,但他们基本都是从学校走向学校,普遍缺乏实践经验。专业实践改革实行模块化模式后,要求每个模块都要有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指导队伍,同时加强与地方企业及农业专业户的合作,地方企业技术专家也参与指导学生实践,既推进农科教合作、产学研结合,同时也使得广大师生尤其是年青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四)建成一批高质量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几年来,在校、院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我们逐步完善了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了实验教学、专业实习、科研训练和创新创业计划一体化,为实现创新实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取得显著成效。对校内21亩的教学实践基地进行改造,完善四个本科实践教学功能区,即:①本科实践教学工作区;②课程实验教学区;③设施栽培示范区;④作物标本展示区。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已有的校外12个校外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研究基地原单位合作共建,定期下拨一定的经费,用于改善个别条件较差的校外实习基地住宿条件,完善其功能,拓展其容量,成为学院永久性的教学实习基地。其中,福建农林大学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成为教育部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福建农林大学漳州甘蔗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成为农业部和教育部共建的大学生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参考文献:
[1]唐鑫华,邹得堂,王敬国,等.地方高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9):106-109.
[2]桂萍,王秀琴,郭理,等.实践教学在农科类专业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65-66.
关键词:跨专业生源;补修课;植物保护;地方院校;农业硕士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141-03
2011年,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工作单位,获得了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与学位授予资格。目前,学校在农业硕士类别下设置了植物保护、作物、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信息化4个领域的培养方向。对于该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校在转变教育理念、主动服务需求、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与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适合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三双、四模块、七学段”人才培养新模式。试点工作以“服务需求、突出特色、创新模式、严格标准”为指导思想,引导高等学校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推动科研和教学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依托现有农业硕士平台,本文从科学合理的农业硕士培养定位入手,探讨现阶段植物保护领域专业补修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植物保护领域提出一套与专业相符合的系列补修课程,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具备一定专业实践经验的应用型植物保护人才,满足湖南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一、我校研究生生源现状
自奈夜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改革后,跨专业报考研究生的考生人数逐年增加,同时录取的比例也在同步增加,主要原因有:(1)入学考试科目改革后,考试的科目除了英语和政治外,学校只考两门专业基础课,减少了跨专业考生备考难度;(2)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学生对各类专业有进一步了解后,对喜欢的专业定位更明确,此时想通过考研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3)有些学生追求热门专业,如近年来农学学生就业率开始居于各专业之首,因此选择跨专业考入农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4)大多在职的及少数应届考生仅仅为了获得学位而考研,部分应届考生为了推迟就业,因此选择较容易上线的专业[1];(5)目前我国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大多为2年,少数为2.5年,故因工作或考博需要而跨专业选择学习时间短的农业硕士。基于以上原因,近年来跨专业考生及录取的比例一直呈上升的趋势,跨专业研究生也成为研究生中的一个重要群体。
按照本专科专业与研究生专业跨度的大小,可以把跨专业研究生分为以下三大类:(1)一级学科内各二级学科之间的跨专业考生,如从植物病理学、昆虫学专业跨入农药学专业。(2)相同学科门类下各一级学科之间的跨专业考生,如从园艺学、作物学等专业跨入植物保护学专业。(3)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跨专业考生,如从英语、中文等专业跨入植物保护学专业[1]。据统计,近年来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报考人数中有将近50%的考生是属于跨专业的。也有学者曾对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做过调查问卷,调查发现,跨学科的考生占57.3%[2]。通过对近4年我校植物保护专业考生生源分析发现,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跨学科考生的比例就达60%以上,加上跨一级学科及二级学科的考生,跨专业考生超过80%。我校跨专业考生第一学位的专业有汉语言文学、英语、物理学、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运动训练、公共事业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等。在不同专业之间日益交叉融合、跨专业研究迅速发展和社会问题日趋复杂化的背景下,跨专业研究生培养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跨专业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我校农业硕士属于新申报的硕士点,对校外生源的宣传力度和吸引力均有限,主要以本校的应届各专业毕业生及在职教职工为主,造成生源质量参差不齐。这种跨专业考生学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1.跨专业学生学习硕士专业课程很吃力。非植物保护特别是非农学专业的本科生缺乏对植物保护专业的知识基础,在第一个学习阶段突然面对大量的专业课程学习,显然无法接受、理解和及时消化所学知识。
2.无法在第一、二学段带着目的去学习。学生在第一、二学段面对大量专业课的学习,依然只能像本科生一样被动地去接受知识,甚至不知道课后应该要去学习什么内容,因为学生并不知道以后所要从事的职业和所要研究的课题。
3.获得的实践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学生在每门专业课的校内实践,学习到的只是病虫草害发生的典型案例,而那些以为自己全面掌握了相关知识的学生们,到生产实际中去重新了解和认识病虫害时,才发现两者相去甚远。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们在每门课的教学实习过程中只是看到了病虫害发生发展的一个小的部分,对于病虫害发生发展的实践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3]。
跨专业研究生学习上存在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缺乏系统的植物保护专业知识的学习,而解决以上问题的常用方式为入学后补修部分相关专业课程。
三、补修课程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生教育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我国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它对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特别是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已经是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重要任务。而占有较大比例的跨学科研究生,其学习的好坏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因此,如何提高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我校跨专业考生的来源及存在的问题,对跨学科研究生学习现状及特点形成了全面认识,并根据跨专业考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补修部分课程,并依此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同时引起教育工作者对跨学科研究生的关注并形成正确的认识,也促进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理论的科学化,并为提高其他跨学科研究生的学习质量提供借鉴[4]。
四、现阶段补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经调查发现,学校目前在落实补修课教学工作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导致了补修课的教学质量难以达到预期要求。
1.补修课程组织落实不够。按照研究生管理部门规定,每门补修课程的学习与本科生同时进行。但调查发现跨专业学生在补修课程中普通存在学习课时数不足的现象,学生的到课率并不高,有的甚至直接参加考试以达到拿分数完成任务的目的。造成以上结果,一方面是因为补修课的授课时间与研究生课程、外出实践等存在时间上的冲突;另一方面是由于补修课并不计入学分,仅作为毕业的一个附加学习要求而未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2.学生学习过程中监督不足。相对于研究生学习期间纳入毕业学分内的课程而言,补修课的考核比较宽松。学校对学生的考核只要求提交一份补修的考试成绩,往往不关注平时作业、教学活动、学习小组活动等传统的考核项目,造成学生到课率及是否认真听课全取决于学生的自觉。
3.考试难度低而应付现象多。目前,补修课由本科教师自行组织命题、考试和阅卷,一般多采取开卷形式,考试难度小。学生即使平时不看书、不听课,临时应付一下也能过关,因此天生的惰性使学生对补修课不重视,学习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4.相关文件资料管理不够。补修课程相关文件资料应该包括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过程记录、学生学习情况记录、考试试卷、成绩等,由于管理人员和学生普遍忽视补修课程的重要性,造成目前对学生补修课完成与否的检查往往只有试卷和成绩[5],同时对相关文件资料的保存也降低了要求。
五、解决补修课教学中的问题的几点思路
针对补修课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补修课教学实施办法,在制度上保证、思想上重视、过程中加强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目前补修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方法如下。
1.制度上应保证补修课程有序进行。完善补修课教学实施管理办法。招生人员在新生入学前汇总跨专业新生补修课信息表,要求根据是否跨专业,填写所需补修的课程和免补修的课程,管理人员将此表报教务处审核、签字确认;需要补修课程的学员,按照本科手续报选修课,教务人员组织相关教学,安排补修课考试等一系列考务工作,最后将考核结果反馈回研究生管理部门[6]。
2.思想上应重视补修课程。补修课程的实施,直接关系到绝大多数跨专业学生能否顺利修完专业课程。所以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改变观念,不能因为不计入毕业学分就轻视补修课程的学习。同时管理人员应在新生入学时做好宣传工作,使其从思想上对补修课程加以重视。
3.教学前应加强组织管理。补修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解决跨专业学生突然面对大量专业课出现学习难的问题,所以补修课的开设时间必须在专业课之前,一般是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段,管理人员要在这段时间内做好补修课程的教学安排,不能因故推迟,并与硕士专业课程做好协调工作,避免时间冲突[7]。
4.过程中应注重学习效果。补修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补修课的教学效果,直接体现在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整个过程中。所以,补修课的教学,更应该注重平时的过程管理。任课教师应将学生的到课情况、平时作业完成情况、教学活动参与情况、学习小组活动情况等纳入到补修课的考核中,作为学生课程考核成绩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教学点要建立O管机制,形成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以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补修课程的期末考试,应该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考试命题应该增加实用性、灵活性更强的题目,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做出解答,尽量避免让学生“抄书”。
5.考核上应改进资料管理。研究生管理人员除保存学生补修课程的教学记录、考试试卷和考试成绩外,还应将学生的补修课程进度详细记录在学籍档案中,包括学生参加补修课程学习的时间、取得的成绩情况等,最终作为学生毕业的考核内容[8]。
六、我校植物保护领域跨专业研究生补修课程的设置
我校植物保护领域设置的专业课程有植物有害生物鉴定与监测、植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植物保护技术与应用、农药管理与营销、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市场化运作的原理与实践、农业生物安全、农药剂型加工与残留分析、绿色植保与农药无害化应用、农田杂草、植保机具、农药活性天然产物及其分离技术等。这些专业课程的设置是以学生掌握了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植物病理学、农业生态学、农业昆虫学、植物检疫学、农药学、植物保护概论等课程为基础的。而植物保护领域硕士入学考试的课程包括:植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植物育种学、土壤学、植物保护概论,复试课程为植物化学保护,除农业植物病理学与农业昆虫学外,已基本覆盖所有基础理论课。
目前我校植物保护领域跨专业硕士的补修课程为农药学和植物保护概论,其中农药学的内容与复试课程――植物化学保护相似度很高。植物保护概论为初试课程,而跨专业考生已通过了这两门课程的考试,所以可不再需要补修该课程。综上所述,现可考虑对以下课程进行补修。
1.农业植物病理学与农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与农业昆虫学是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的两门重要专业骨干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能否掌握植保专业知识以及高水平、高质量人才的培养,目前这两门课程仅为同等学历考生的加试课程,而跨专业考生同样需要加强这两门课程的学习。
2.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植物保护领域学生在实践及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实验工作,而对于跨专业,特别是对于不同学科门类跨专业的考生来说,显然不具备进行试验设计及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能力,因此可考虑将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作为跨专业考生的补修课程。
参考文献:
[1]孙淑萍.提高跨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5):60-62.
[2]李中亮.跨专业研究生教育:问题与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3,(Z1):104-108.
[3]蒋琳玺.跨专业研究生学习困境及对策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3,(2):229-230.
[4]王珍珍.跨学科研究生学习状况的调查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3.
[5]王炫.有效分配资源 完善质量保证――关于开放教育基层教学点开展本科补修课教学的思考[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4):25-27.
[6]景姗娜.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学院补修课程教学管理办法探讨[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4,3(19):35-37.
关键词:动物医学;实践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012-02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特色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为此,确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应变能力培养为关键,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与时俱进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是我院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应遵循的原则。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充分体现专业岗位的要求,与专业岗位群发展紧密相关,以此为原则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可分为基础实验技能训练平台、专业岗位技能训练平台、专业岗位实践平台三大步进行构建。混合型体现在教师类型的混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混合、教室与实验室的混合等方面,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教室与实验室的界限,打破原来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传统布局,对实践教学设施进行重新整合,形成一体化混合实践教学模式。
一、兽医专业实践教学基本情况
我校兽医专业实践教学建立了以培养学生扎实理论知识和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基础理论课程是医学专业的基本实验,是对理论知识由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在课程实验中必须掌握医学的基本理论、操作技能、形态观察、临床应用等技能。在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不但要讲授传统实验方法,也要融入新的方法,以便学生毕业后适应现代养殖业对兽医专业知识的要求。综合性实验是我们制定“721”培养模式确定的一个教学环节,我们在所有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教授之后,在学生进入临床教学实习前要开展的一个综合实验性实践教学环节。“九五”期间主要是五大临床课程的综合实验教学;“十五”、“十一五”期间拓展到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在“十二五”我们调整教学计划,把综合实验教学学院统筹管理,制定以传染病诊疗综合大实验和普通病综合大实验两大环节,根据疾病调整教学资源,使我们教学更接近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对临床基本病例的诊疗处理能力。临床教学实习及毕业实习是学生毕业前必须进行的两个实践环节,时长接近一年,要求学生到基层养殖场、兽医站、动物门诊、研究所、药厂、防疫站、动检所等单位,对畜牧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全面接触、了解、解决、分析、总结的实习,最终培养适应畜牧业发展需要、具有超前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现代兽医人才。“十二五”我们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以课外活动的形式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科创实验、拓展训练、企业班等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提前进入社会,了解畜牧业发展需求,从而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目标。
二、兽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情况
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在“十一五”基础上重新调整培养方案,调整教学计划及各课程学时比例,教学内容的重点是夯实理论基础知识、规范实验操作规程、强化综合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临床实习要求和标准,形成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理论教学为主,课程实验、课程综合实验、课程实习、临床教学实习、毕业生产实习实践教学为辅的理论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该系体在保证专业课程理论学时的基础上,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及科研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同时集成、整合、深化已有教学改革成果,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我们在实践教学环节,科学论证,结合国外培养方案,制定符合兽医发展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721”培养模式,即学生有7个学期的课程学习、2个学期的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以及1个学期的专业知识拓展学习。近年来,我们又把大学生科创训练、社会实践调查、专业拓展训练、校企合作实践班纳入教学体系建设当中,形成全方位综合实践训练体系,具体如下。
1.课程实验教学方面,每一门课程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坚实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各门实验课的实验技术和方法作为切入点,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注重基本技能的同时又达到强化理论知识的目的。统筹设置实验课程,精选内容,整体设计实验项目。
2.综合大实验课程,改革原有的以“专业课程”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以“病例”为主线的实验教学体系,实现以传染病综合实验和普通病综合实验为主的综合性大实验训练模式,突破原有生理、生化、药理、病理、微生物、寄生虫、传染病、内科、外科、产科、中兽医等以小实验为单位的实验课程体系。学生在综合性大实验时,各教研室教师集中在一起上课,学生独立对具体病例完成其“发生、跟踪、诊断、治疗、预防、总结”的“5+1”的综合实验教学体系,达到身临其境的实践教学目的。教师只是负责指导,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及时引导,真正体现出综合实验的内涵。
3.教学实习与毕业实习阶段,学生有一年的实践训练环节,在实施过程中注意加强教学与生产和科研的相互渗透,尽可能将科学研究实践中的技术方法转化到实验教学中,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新的实验,使实验教学内容更贴近现代科研实践水平,使学生直接了解和掌握现代生物科学与技术的研究现状、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如新的仪器投入本科教学、新的检测手段和实验方法应用于实验教学内容中。同时,注意“产学研”合作教学,先后与生泰尔、沈阳和丰集团、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及40多家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让学生了解一线生产需要,在实践教学中直接从事企事业生产工作,一方面是教学适应社会需求,另一方面是学生适应社会。同时,还开设了中心创新项目、院内开放基金,让有能力进一步学习的学生通过课题的形式提高实验设计思路,使实际处理问题能力得到锻炼。
三、兽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效果分析
实践教学的效果是我们培养的学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业情况方面得到社会的认可。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每年就业率在省内处于前列,通过数据分析,学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比较扎实,能够在工作岗位或临床实践中有效应用专业知识;二是学生实践能力较强,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基层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都是单位的一线骨干,很多用人单位对我学院的毕业生评价较高;三是学生在单位发展较快,短期内能够得到重用,归功于他们良好的综合素质与创新、创业精神。
2.家长、学生对兽医专业的评价。91.3%的家长对动物医学学院的师资队伍、专业设置、实验室建设感到满意。从学生高考报志愿和学校新生录取情况看,学院生源好,生源质量高,“十二五”期间动物医学专业一批次一次性录满,录取分数线远远高出黑龙江省的控制分数线。
3.在辐射示范方面,动物医学专业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的认可得到了同类院校的认可,现在全国各类农业院校借鉴我院的培养模式,又将四年制培养模式改为五年制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也参照我们的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革。
参考文献:
[1]高利,肖建华,张建涛.适应执业兽医制度考试要求调整本科教学相关内容[J].教育教学论坛,2013,(35):108-109.
[2]肖建华,高利,张建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几点思考[J].大学教育,2013,(11):141-143.
[3]范宏刚,高利,魏萍,肖建华,张建涛,王洪斌.面向执业兽医与官方兽医认证制度的动物医学本科生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2013,(5):16-19.
[4]高利,肖建华,张建涛,范洪刚,王洪斌.适应执业兽医考试制度、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2,(24):44-45.
[5]李景峰,东彦新,胡宗福.动物医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3,28(6):687-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