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8:35:0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学习研讨交流,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为婚姻家庭带来立法关怀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优良家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法典以一系列制度安排,促进家庭和谐,使家庭文明建设成为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民法典在婚姻家庭编中明确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从强调尊老爱幼、子女孝悌,到倡导夫贤妻惠、互谅互爱,再到崇尚家和万事兴等理念,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早已铭刻在人们心中,融入了中国人的血脉。法律的生长、完善,离不开其所处历史和文化的滋养。民法典将树立优良家风确立为民事法律领域的一条基本原则,不仅具有重大社会意义,也充分彰显了民法典本身的中国特色,对于世界民事领域的立法也是值得珍视的财富和经验。
家庭文明建设事关个体幸福,关系世道人心,也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繁荣稳定。民法典对家庭以及构成家庭的夫妻、子女和其他成员,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明确规定“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还重申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婚姻制度,明确禁止重婚、家庭暴力等行为。这些婚姻家庭编中的重要内容,不仅是对一系列婚姻家庭立法理念的法律宣示,更是维护婚姻家庭和谐稳定,依法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有力依据和有效手段。“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呵护好每一个家庭,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供法治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将更加牢固。
家庭也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民法典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尤为重视,在继续强调父母抚养子女义务的同时,将原婚姻法规定的“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修改为“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同时规定“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民法典还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关于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充分落实到收养工作的法律规范中,按照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原则更新了相关规则。保护好未成年人就是保护国家的未来,未成年人保护的原则不仅着重体现在婚姻家庭编之中,而且贯穿民法典的始终。
通过并案方式,将100多件提案通过归类整理提炼,形成20多件重点集体提案,并划分为重点提案建议、专题提案建议、重要提案建议等类型,以分层有序的督办落实委员意见建议。抓住提案“办前恳谈协商,办中全程跟踪、办后结果公开”三大环节,实现提案建议落实的融合监督。同时,通过开展提办双方的评议监督,促进提案监督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二、选择群众关切度高的重点民生部门,开展民主评议部门监督
每年选择1~2家与民生相关度高的部门,组织开展民主评议活动。今年,重点对市民政局和农委进行民主评议。在评议中,既对重点工作推进、为民办实事、队伍建设等进行全面评价,又结合部门职能设立的七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广泛收集委员意见建议,委员参与率在95%以上。评议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委员履职热情,促进部门改进工作、提升效能。
三、开展专项性调研协商活动,实施专题性协商监督
围绕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社会养老保险等工作,开展推进性视察,现场提出意见建议,推动相关工作开展。针对事关政策法规执行、重大决策落实、民生工程等方面情况,组织开展专项集体督查。组织14个镇(区、街道)委员组、174名政协委员,对所在镇(区、街道)的污染防治攻坚情况进行暗访式的集体民主监督,取得良好效果。围绕高质量发展监督评价指标、卫生计生信息化工作等课题,组织20多次会议监督。委员与部门面对面交流讨论,协商中有监督,监督中有建言,有效促进问题的解决。
聚焦重大改革举措、重要政策贯彻执行以及“十三五”时期的重大决策部署,针对科技创新、精准扶贫、“263”专项行动、民生实事等重点任务,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深入思考,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开展专题视察调研30多次,提出《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提高我市科技贡献份额》《推动企业上市挂牌工作》等意见建议,得到xx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采纳。
二、以提案督办为手段,拓展民主监督深度
换届以来,提案工作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收到各类提案595件,立案461件。开展“提案督办月”活动,坚持主席会议成员领衔督办界别提案和重点提案,综合运用视察督办、会议督办、跟踪督办等方法,使督办提案的过程成为实施民主监督的过程,促进了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
三、以专题监督为重点,加大民主监督强度
加大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的专题监督力度。今年以来,紧盯15件为民办实事项目60个分项目的责任落实、项目进度和经费保障,通过走访、视察、座谈等形式,加大督查力度,助推民生实事办好办实。把 “化工、印染行业”整治工作作为专题监督的重中之重。制订《“化工、印染行业”整治专题民主监督工作方案》,政协主席挂帅,分管副主席牵头负责,按月督查,有效促进了化工、印染行业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以民主评议为渠道,体现民主监督精度
围绕xx职业教育、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等工作开展民主评议,将民主评议结果整改情况纳入全市年度绩效考评范围。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加评议工作,搭建群众与评议组的平台。开展“回头看”,进行回访视察,确保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论文关键词: 交流互动式 英语教学 课堂教学
论文摘 要: 传统英语课堂中,学生消极被动是导致英语学习不尽人意的主要因素之一。相反,英语课堂的交流互动,学生的积极参与,能够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两方面做到兼顾,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现代教学论越来越强调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习者不应被看作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认知能力的主体。在英语课堂上,教师逐渐摈弃了原先采用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开始注重英语课堂教学的“交流互动”。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交流互动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例如,有的课堂表面上充满了“互动”,但是没有互动的实质,有的与教学内容脱节;有的学生在课堂讨论中滔滔不绝,却缺乏交流互动中所必须的与他人之间的意义澄清和意义协商。如此课堂“互动”是违反正常语言教学规律的,难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难于改变“哑巴英语”、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局面。
如今,语言学习的交互研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1]Brown认为互动是两个或多个主体之间思想、感情和观点的共同交流,以达到彼此影响的效果。[2]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质就是互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相互交往与沟通,以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以下就是促进英语课堂互动的一些策略与方法。
1.课堂互动活动的设计要有针对性
课堂互动活动设计在活动目标上必须有明确的指向性,教师在课前要充分考虑课堂互动的某一环节是否能帮助解决教学任务中的具体问题,例如教学的某个重点、难点等,是否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等。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那么,课堂活动就有可能流于形式,难于达到预期目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仔细研究教材,找出重点和难点。同时,教师在课前要求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先查阅资料,获取课文的背景资料,等等,有利于课堂互动活动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活动的效率。
2.互动式课堂教学以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
师生的平等关系和愉悦的课堂气氛对课堂互动活动顺利开展非常重要。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积极的情感互动,有利于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与发展,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探索知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客观地认识学生,尊重学生,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3.互动式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英语课堂互动活动中,如果教师滔滔不绝,只注重发表自己的观点,没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主体地位就不会充分体现出来。教师必须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使他们充分发挥在课堂互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例如教师可以多指派性格外向的学生担任一些角色扮演的课堂任务;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可以多安排信息轮流交换任务,或者多安排他们在小组讨论结束时作一下总结发言,使他们在讨论中失去的发言机会得到补偿。另外,教师尽可能设计一些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的课堂互动活动,例如英语故事接力活动,教师为一个故事开头,每个学生根据故事的发展贡献一个句子,使故事尽可能接下去。 转贴于
4.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课堂互动活动成功的关键
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指导课堂互动活动中,教师充当着帮助者、监督者、合作者、建议者、参与者、评价者等多种角色。教师要在活动时间、参与人数、组员结构、任务分配等方面发挥调控指导作用。教师通过课前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不断提问,引出新观点,补充新论据,促使活动向深层次开展。如果学生在活动中迷失方向,教师就要加以引导。另外,教师在活动中要及时对学生的发言作出评价,对学生的独到见解,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当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和疑虑时,教师要及时启发引导。课堂活动结束后,教师要作出小结,对活动的目标进行回顾,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引导学生对问题进一步思考。
5.重视副语言特征在课堂互动中的作用
教师的面部表情、头部运动、眼睛移动和手势等非语言现象,可以对所说的话起到证明强调作用,有时也可以表示话语意义上的细微不同。对这些非语言现象的研究是副语言学(paralinguistics)的研究范畴。副语言也称为身势语(kinesics)。英语课堂活动不是单一的依赖语言的活动,非言语沟通也是有效互动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课堂互动活动离不开大量的非言语沟通,自然得体的身势语能使单调的课堂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助于师生互动。
6.改革考核制度是实现课堂互动的保障
当今英语教学的评价机制还比较单一,往往只重视考试结果,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忽视语言技能的运用和提高。有的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有良好的表现,却无法在期末考试中体现出来。评价体系的单一性使学生只关注语言知识的学习,忽视在课堂互动中语言技能的提高。如果把学生在英语课堂互动活动中的表现纳入评价机制,就有利于评价机制从单一走向多元。教师在课堂互动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自身评价、师生互动评价、生生互动评价、小组互动评价等四种评价形式,定期对师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有利于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其全面发展。
7.反思性教学是课堂互动不断成功的源泉
影响英语课堂互动活动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活动的成功开展并非易事。课堂互动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改革,也是英语教学模式的大胆创新。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大班上课已经非常普遍,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使英语课堂活动的开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英语教师应该进行反思性教学,不断总结经验,解决英语课堂互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推广成功经验,充实自我,提高驾驭英语课堂的水平。
参考文献
会议首先由“视像中国”远程教育发展中心召集人陈圣日老师致辞,陈老师指出“视像中国”项目注重跨文化跨区域的交流和发展,希望和各地专家与一线学校的老师们共同交流在线学习及中学生生涯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经验。
“视像中国”研训总监许波老师向与会人员介绍了项目的发展及在中小学网络课程领域的实践探索。许老师指出,要以全球化、未来化、信息化的视野制定中学生生涯规划课程的目标,培养学生独立决策、领导、协作等多方面的能力。接下来由各学校代表向与会人员介绍一线学校在混合式课程建设方面的实践形态。北京四中的常菁校长分享了北京四中具有开放、合作、个性张扬、尊重学生等特征的“双课堂”实践经验;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的刘飞校长分享了对主题探究式混合课程建设的实践感悟,指出主题探究式混合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等特征,打破了传统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实现了课程资源的整合。
会议的第四个部分围绕生涯课程建设展开。北京教科院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王红丽老师介绍了北京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及实践,并根据自身课程建设的经验提出了对生涯规划课程发展的建议;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陈晨老师从顶层设计、资源整合、战略实施的视角分享了学校生涯规划课程的建设情况;河南大学的梁林梅教授分享了《探索职业:航空篇》网络课程建设和实施的体验及收获;北京师范大学的杨莹同学代表李玉顺研究团队分享了团队在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实践探索。
信息技术促进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召开
本刊讯 6月10日,“信息技术促进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在厦门明珠海湾大酒店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福建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指导,《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主办,厦门市教育事务受理中心协办,福建化工学校承办。会议邀请了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厦门市教育局、福建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的领导,以及教育信息化专家教授和职业院校信息技术应用典型院校代表到会作主题报告。
研讨会由《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总编祁伟主持。厦门教育局副局长任勇,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助理刘学民,福建化工学校校长张永强等领导到会致辞。
在“专家讲座”环节中,演讲嘉宾就“职业教育信息化系统性问题”、”、“社会性网络教育应用”、“创客教学法在职业院校的应用”、“职业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等问题展开研讨。在“学校交流”环节中,常熟理工学院、山东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化工学校就数字校园建设、混合式教学模式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热点问题进行了汇报、交流。参会者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思路受到启发,对教育信息化理解也更加深刻。
6月11日,与会代表还观摩了“福建化工学校混合式教学实践”,实地了解老师们是如何通过混合式教学,做到“教师少讲,学生多学”。福建化工学校混合式教学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信息技术,有效的将“线上”与“线下”的教学有机结合,学生通过课前的“线上”自学,然后由老师引导,在“线下”开展课堂的学习讨论,以此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在我国,本科医学教育阶段至今尚未开设专门的肿瘤学研究进展课程,仅仅讲授肿瘤学,而其内容分散于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的各个专科教学中,如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流行病学、影像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等[3]。各授课教师讲授的内容仅涉及本专业相应肿瘤学知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并且基础与临床联系不强,学生获得的肿瘤学知识较为零散、陈旧,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在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开设有肿瘤学研究进展课程,但是在课程设置中比重过低,在开设肿瘤学课程的医学院校,也多是选修课程,普遍存在课时数不足的问题。而且,课程内容不够新颖,不能强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能系统地启发学生的科研思路,仅仅是重复了本科的课程、学习了几门实验技术。
1.2教学内容陈旧 由于是研究进展课程,因此无法出台统一的教学大纲与教材,需要任课教师根据各自学科范围内的最新进展逐年更换教学大纲与课件,但是很多教师通常只是简单重复之前的学科内容,有的教师甚至重复7、8年前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内容,除了讲述部分和肿瘤学相关的实验,还给学生讲述三羧酸循环等本科就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与研究进展毫不搭边,二维并没有进一步深入和融会贯通,实际上也是一种教学资源的浪费。近年来国际国内对肿瘤治疗与研究的重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肿瘤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此过程中,教学内容并未作出相应的调整,新理论和技术没有有效的整合到肿瘤学的教学中,不能反映当代肿瘤学的发展,并紧固了学生的思想,把一堂生动的研究进展课又变成了死记书本。
1.3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由于教学内容的禁锢,教学方法也无法突破创新。由于课时较少,多数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仍然是老师满堂讲、学生抄笔记、开卷考试的模式,使教与学的效果都非常差。其实当今网络资源非常发达,教师应该注重指导学生的自学能力,来弥补教学时间及教学内容的不足。进展实验课仍以几种常规的实验,如免疫组化、RT-PCR、细胞培养为主要内容,实验之间各个独立、不能融会贯通。在教的过程中如果不融入创新的内容,学生也难于得到创新的启发。
2提高肿瘤学研究进展教学质量的探讨
目前我国肿瘤学教学明显滞后于现代肿瘤学发展,如何适应21 世纪肿瘤学科发展的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从2008年开始教授肿瘤学研究进展这门课程,主讲肿瘤分子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部分,通过与研究生之间进行反复探讨沟通交流、创立了自己的教学方案及教学方法,对于硕士研究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课题思路的启发都有很大裨益。下面笔者对如何提高肿瘤学研究进展教学质量谈几点体会。
2.1增加肿瘤学研究进展课时数 肿瘤学课程涉及范围广、内容多,在有限时间内,教师很难将最新的研究进展讲得清楚、透彻,学生也无法全面掌握。要解决这个问题则必须要提高肿瘤学的教学权重,增加教学时间。更重要的是肿瘤学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为了让课程设置更合理、更规范,更能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在研究生教育中须将肿瘤学研究进展课时数增加,势在必行。
2.2提高教师科研素质,追踪最新研究进展,给学生以最新的知识 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理论上将,讲授进展课的教师应是本专业科研能力较强、较能够接受新知识、新进展的骨干教师。但是目前我国肿瘤学教师资源极度匮乏,当务之急是加强肿瘤学教师队伍建设,对包括肿瘤内科、肿瘤外科、肿瘤放射科医生及科研人员进行系统培养,建立一支以肿瘤学专科医生及科研人员为主的教师队伍。目前的专科医生培训计划是一条可行之路[3]。研究进展课不需要规定的课本,因为课本的知识总是滞后于研究进展,因此,讲授教师要首先对本专业的相关内容进行实时跟踪,通过积极参加国内外相关学科学术会议、查阅最新的高水平英文文献等手段,随时了解、掌握本专业及交叉学科的最新进展,结合个人的课题研究情况讲解,让学生对新知识、新思路有最深入及全面的了解。
转贴于 3教学方法的改进
3.1 提纲式课件
教学内容确定以后, 根据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的主角是教师, 课件所起的应是辅助作用, 不可依赖于课件, 甚至是根据课件的文字照本宣科, 这样就会本末倒置, 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我们改进后的课件是提纲式的, 以标题和图片为主, 简明的文字、连接符号,
3.2 增加图片与视频课件
通过动画、视频、大量的图片等制作生动的课件,并借
助动画、变静态为动态、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地进行演示,使抽象难懂的微观生命过程具体化、可视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理论教学效果。
3.3 引导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进展并进行课堂展示及讨论
学科进展如无边大海,从不同的角度总能有不同的认知,因此鼓励、引导学生课前查阅文献了解相关进展是对授课教师的较大考验和压力,但也是令授课教师能力快速提高的过程,促使授课教师必须对本专业的进展尽可能地去了解,这也是教学相长的具体体现。
3.4 加强实习课的设计性和系统性,增加系统性课题设计内容
笔者在肿瘤细胞、分子生物学教学方面,首先用最短的时间,将基础的实验方法的原理进行讲授,其次,讲近2-3年的实验方法新进展,包括实验中涉及的新仪器、新设备的应用等。通过不断地提出科研问题,例如,“在某某肿瘤中如何研究一个新的未知基因的功能?需要从哪些层面考虑问题?能够用到哪些传统的及新的实验方法?”来促进学生思考,让学生能够将他们刚刚了解的实验技术系统地联系到一起,让学生接收到得是严谨的科研思路,而不是零散的实验方法。学生各抒己见,能够想到的是如首先检测肿瘤组织中其核酸及蛋白水平的表达,观察其与肿瘤之间有无相互关系,其次在细胞水平研究其过表达或者表达缺失对细胞功能的影响,后续的功能实验学生可以列出很多,如果再深入,还可能讨论到表达调控的机制,这都是十分顺其自然的交流,通过学生和教师这种七嘴八舌的课堂交流,很快与能够一起制定好课题计划,当然由于课时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完成这个课题的话,就将关键实验在实习课上重点让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其实这一个流程下来,教给学生的知识非常多,如在讲述核酸表达实验的时候,引物的设计这部分就是对学生如何应用电子资源及网上的各种图书馆是一个很好的启发。这一教学方法深得学生喜爱,也是笔者几年来在肿瘤学进展教改方面能够主管调控的、改进获得最大成绩的部分。
目前,国内外肿瘤治疗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肿瘤学教学却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笔者通过自行调节教学方案及方法,取得了初步成效,当然,在教学中一定要舍得对学生付出,才会收获更多的教学成果,提高研究生的整体水平。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需要各学科教师一起进一步探索总结,寻求更合理、更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临床肿瘤学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肿瘤防治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增益新.肿瘤学(第二版)[M],2003,1
关键词:全英留学生 眼科学 见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178-03
从2006年起,我校开始招收全英医学留学生,去年5月份起全英留学生已经进入眼科学临床见习,作为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我院承担眼科临床见习教学的任务。全英留学生临床见习教学与传统带教普通临床医学生的不同给带教老师们带来了新的课题,我们通过2006级、2007级全英留学生在眼科的临床见习教学实践中,针对见习带教中遇到的各种突出的问题,结合全英留学生的特点,将传统的带教方法进行改革,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其总结如下。
1 全英医学留学生眼科学临床见习的特点
我校2006级、2007级参加眼科学临床见习的全英医学留学生共193人,来自不同的国家,其中来自尼泊尔的有74人;来自印度的有68人;来自斯里兰卡的有20人;另外来自巴基斯坦、孟加拉、加纳的留学生共31人。这些来华的全英留学生具有一些完全不同于国内医学生的特点。
(1)语言障碍是第一位。
一方面是学生和老师语言交流困难,英语是这些留学生的第二官方语言,其英语水平与英语母语国家的学生水平相当。但其英语发音却具有浓厚的方言口音,发音有时晦涩难懂。在教学交流过程中,教师可能听不懂或误解学生的问题,与学生不能充分交流。因此,教师授课易产生挫败感,而学生也可能对教师产生不信任及自身感到自卑。另一方面是全英留学生和患者沟通的困难。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在于实践性,临床见习需要到临床与患者密切交流,准确采集到患者病史的第一手资料并顺利进行体格检查等相关操作。由于留学生和患者之间在语言、文化背景和民族的差异,造成留学生与患者之间沟通困难。见习过程中,虽然有带教老师在旁边翻译,但仍不能做好眼科临床见习中的问诊、查体和病理阅读等工作。加上我院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农村患者,许多患者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有些连普通话都不会讲,使原本还懂得一点汉语的留学生和病人之间的交流更加困难了,医患沟通存在很大的困难,造成留学生临床见习中的很大障碍。
(2)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基础知识薄弱,部分同学自学能力较差[1]。
目前国内还没有全国统一的留学生管理制度,留学生入学门槛低,不少留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不足,不主动预习及复习,不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通常不会主动深入地思考学习上的问题。临床见习操作时,如进行裂隙灯、眼底镜检查时表现出动手能力差,不易上手。
(3)全英医学留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敢于当场提问,喜欢互动性教学,乐于与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沟通,而不太接受呆板、灌输式的授课方式。因此,他们对传统的以“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的教学模式较抵触,纪律性较差,学习积极性也较差,部分学生甚至态度傲慢。因此,课堂气氛活跃,一旦有问题会及时提出,但教师思路常常会被打断,许多经验不够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难以适应。同时由于听不明白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容易产生紧张心理,从而影响了授课的质量和效果。
(4)使用教材不统一[2]。
由于留学生教学是一项全新的课题,许多方法仍在探索中。全英语教学模式决定了要使用英文教材,而国外教材还不能完全符合中国见习教学的需要,目前全国尚无统一的英文教材,部分学生仅仅使用老师的教学幻灯讲义,也有部分学生从自己国家或其他国家购买原版教材,而各个教材侧重点不同,这给见习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5)眼科的特殊性。
眼科学是高等医学教育中临床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必修的内容之一,但眼科属于考查课,内容多学时少,且临床疾病的诊断多依靠专科检查设备,对初学者来讲,不易理解,学习难度大,在短时间内学会眼科专业设备的检查方法也不容易。
2 留学生见习带教模式
由于留学生本身的特点难以适应中国传统式的教学方式[3]。针对中国学生的眼科临床见习教学模式是否适合留学生呢?我们尝试了以下的见习带教模式。
2.1 因材施教
明确眼科临床见习教学目的,精选见习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眼科临床见习小课。
明确临床见习课程的目的是把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际病人,要求掌握问诊的技巧,熟悉眼科临床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复习和进一步理解理论课中的重点知识,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基于眼科学这门属于考查课,内容多学时少,且临床疾病的诊断多依靠专科检查设备,是专业最强的专科之一,这给留学生增加了学习难度。结合留学生的特点,分析眼科学临床见习教学的难点,不要求留学生对所有的内容面面俱到,而是删繁就简,确保重点,为此,我们精心筛选眼科学核心内容,这些内容包括了眼科学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小讲课宜少而精。由于大课时间有限,往往不能涵盖某一系统所有疾病,因此,结合留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在临床见习课的时间内还安排了对大课知识的补充。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我们采取的是小讲课的形式,即由教师提前给出讲授内容,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由组长组织查阅资料,制作幻灯片,讲课也由学生代表完成。我们发现,留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的积极性非常高,不仅主动要求讲授,而且准备充分,幻灯片制作精美,其间可以把主动权交与学生,由他们提出问题,再由其自己解决问题,抛开老师灌、学生听,简单重复课堂内容的见习形式,使临床见习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无论是讲授者还是听课者,都是学有所乐,乐在其中。
2.2 率先实行全英文见习教学模式,充分做好见习带教准备工作
(1)针对留学生的语言障碍,眼科学基础比国内医学生差等特点,眼科学教研室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全英文见习教学(英文课件和英文带教),并制定了相应的教学方案。为了保证留学生在眼科学临床见习教学工作的开展,保证临床见习英文教学的质量,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眼科学教研室指定这次专职带教老师均需有国外留学经历,带教老师必须是英文基础较好、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博士研究生,并在开课的2个月前,已进行了3轮全英带教预讲,为此次教学做好了充分准备,在语言上保证了见习带教工作的质量。在见习带教过程中,我们还鼓励见习带教老师在业余时间多与留学生进行交流,本次带教团队有着完善的梯队结构,由副教授统一指导,高年资医生把关,教学助理高效协调工作,博士研究生彼此协作。我们重视和强调团队的合作精神,从教授到博士研究生无不时时交流着彼此的带教心得,每位带教老师也都尽心尽责的完成科教科老师交给我们的带教任务。
(2)充分熟悉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用英语讲课时也会觉得不如使用汉语那样幽默、生动,可能显得呆板、不流畅,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影响知识的灌输。因此,留学生教学往往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首先,备课的时间很长,备课中需要翻阅大量的不同版本的中文和英文教材,记忆大量的英文专业词汇和内容,并尽量将所要说明的问题以提纲的形式制作为幻灯片。此外,授课前还必须反复多次练习,以期达到最佳的效果。尤其是临床的见习教学,由于临床疾病复杂,病人的多样性和流动性,常常会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兴授课,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 见习方法探讨[4]
2.3.1 改变传统见习教学模式
眼科学是一门直观性很强的学科,疾病的诊断大部分依赖形态学观察,即依赖于肉眼即特殊仪器辅助来完成(如:常用的裂隙灯显微、检眼镜),大部分疾病的体征及治疗均可以用媒体(如:照片、录像、图片)的方式纪录下来加以展示,因此,运用显微镜录像投影、多媒体裂隙灯分析系统、多媒体计算机系统辅助等教育技术,增加了临床见习教学的灵活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眼科临床见习教学效果。针对各种疾病制作教学软件, 把要讲授的内容做成幻灯,列出授课提纲、列出重点、难点和易混淆点,老师授课重点突出也提供了讲课的思路;学生可以看懂幻灯的英文内容,避免因双方语言交流的障碍影响教学质量。此外,由于留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提问,即使做了充分准备,教师也可能在授课过程中遇到措手不及的问题,为化解这种尴尬境况,可组织学生即兴进行课堂讨论,调动课堂气氛,同时思考问题,借助教师和学生的力量一起解决难题。通过这样的方法,教师从最初的紧张、担心,逐渐转为了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同时实施英语教学为主双语教育为辅,留学生以英语为课堂交流语言,带习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以英语教学为主,辅以汉语双语教学。通过英语为主的教学,有利于留学生准确接受理论知识和掌握知识点,而适当的汉语辅助教学则利于留学生学习掌握一定的汉语,方便与中国病人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流,从而有利于病房临床见习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对留学生进行必要的汉语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3.2 个性化临床见习教学
针对留学生基础较差的这些特点,我们加强了老师的单独带教学过程,带教老师对于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反复强调、有意强化,在紧紧把握大纲的同时实行“以图代讲、以手代嘴”的教学方式,重视专业词汇的教学,进行英语与汉语拼音相结合,以学生描述发言为主,老师讲解为辅的教学模式,同时突出了临床病史的询问及临床思维的训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学生的特点,我们不断调整教学方式,以最大限度去适应学生的特点。例如,以往同学们公认“眼球解剖”比较枯燥,本次教学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将理论讲解与解剖猪眼同时进行,带教老师一边授课,一边示范解剖猪眼,学生们同步解剖猪眼,增加了直观性,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兴趣,得到同学们一致好评,获得了非常好的授课效果。我们认为这一教学模式值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借鉴和推广。
2.3.3 分组诊病,集中讨论总结
临床见习不仅可以初步培养学生接触患者的能力,可以巩固诊断学的问诊、查体、归纳病史、描述主述等知识,也是眼科学课堂理论知识得到验证的重要过程,是学生真正走向临床工作的第一步,因而重视临床见习的带教非常重要。而全英留学生又有着不同的肤色、语言,造成部分病人抵触甚至敌视留学生,进一步增加了见习的难度[5]。因此,在见习时学生多分几组,采取小组的形式分组诊病,每一小组的学生以5~6人为一组为宜,由多个教师分组带教,每小组一位普通门诊病人,在诊病前带教老师都要事先和病人充分交流,告知要见习的内容和留学生的状况,征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分组诊病时采取学生主动,教师为辅的方式,鼓励全英留学生与病人交流,由于留学生已在我国呆2~3年才进入临床见习,有些学生对基本交流用汉语已掌握,可推荐2~3名汉语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带头自行问诊,带教老师作必要的翻译,详细地询问病人的病史,尽量通过翻译使其他学生了解问诊过程,完成病史采集,各组带教老师在场指导完成体格检查,让留学生提前亲身体验一个“眼科医生”的角色,这样,留学生兴趣高,进步快,而且能够增强信心,并加快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在这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安抚病人情绪,寻求其理解。留学生完成采集病史及专科检查后,留学生集中于见习课室,每一小组推荐一位学生作代表汇报病史、眼部检查结果、根据自己采集的病史资料总结病史特点,做出初步的诊断是什么,说明诊断依据是什么,哪些不支持诊断的,需要与哪些疾病相鉴别,如何处理等进行汇报,别组的同学均可陈述自己的意见或提出质疑,本组带教老师结合病人的具体实际,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以提问的方式总结本组的病例,必要时专职教授作加以点评。
2.3.4 情景模拟教学法的运用
见习教学始初,与普通学生的临床见习教学一样,我们选择眼科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急症或常见多发病中的真实病人进行诊病教学,但是很快一些问题显现出来。首先语言交流的障碍。患者不懂英文,有的甚至连普通话也不明白,只能依赖于老师的翻译,这也增加了带教的困难和消磨了时间,而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也少,最后由带教老师大片段的重复描述。因此,针对全英医学留学生中文水平差、与患者沟通困难等问题,另外有些留学生初初面对病人出现紧张、不知所措的局面而难于很好地进行医疗实践过程,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改变了教学方式,试行“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小课老师扮演病人学生扮演医生问诊进行病史采集,生动、实时的展现该类疾病的典型症状,同时联合多媒体教学进行典型体征示教。实践证实,同学们对这种教学形式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其一,老师扮演的患者可以直接用英文和同学们沟通,无需再由老师担当翻译进行问诊,因此,对同学们的病史采集能力锻炼很大;其二,教学氛围生活活泼,更易于加深同学们对相关眼病的印象和认识;其三,类似形式十分适合眼科病历书写的考核,避免了因受考核时间限制和沟通困难等原因而导致难以找到适合的临床患者的困境情景教学的优势。这一方法特别有利于提高全英医学留学生的问诊水平和问诊技巧,也更有利于同学们面对门诊真实病人进行初次诊病的过度作用。首先,由带教老师示范情景模拟下的问诊过程,强调问诊的基本内容、方法和技巧,告诉学生应当围绕哪些方面展开问诊;然后,由学生推荐一名同学为主问者,其他学生协助完成问诊,以避免多人同时问诊病人不知道应该回答哪位学生的问题。当学生进行问诊时,担任“病人”的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问诊情况适时引导,逐步展现疾病的发病过程、伴随症状等特点;且可以及时指出学生在问诊中存在的不足,达到很好的互动学习的效果。突出了疾病的特点,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强了学生对典型病例的印象。学生反映良好。轻松简单,重点突出,主动性强是情景教学的突出优势。
2.4 加强医患的沟通,选择好的典型患者
随着我国医疗法规的建立健全,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加上语言的不利因素,留学生与患者的交流日渐困难。带教老师应先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解除患者的顾虑和包袱,尽可能让患者与学生相互配合好,能让见习的同学询问病史和对阳性体征的体格检查。选择好病例后,每次带教前宜与患者、家属沟通,让其明白配合教学的意义,使患者能尽力配合我们的教学工作。只要带教老师精诚所至,所准备的教学病例大都乐意完成教学任务的。在课前去病房,精选典型病例,选择的病例都是目前正在住院的病例,能反映课堂所讲授的理论课内容,并且实验室检查比较齐全。课前准备时,将所选择的病例翻译成英文并将不太熟悉的英语业词汇记在本了上(非常重要),以避免临场尴尬。熟知病情、阳性体征,阳性检查结果,诊疗情况,带教时才能做到胸中有数,点拨有术。
2.5 加强留学生管理
针对部分留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积极性不高,纪律观念不强,上课缺课、迟到、早退等现象,要严格考勤、考核及奖惩制度。良好的考核方法是促进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措施。通过对学生严格考核、评比优秀学生等措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教师要与学生多交流,多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在他们中形成影响力,使他们乐于上课。只要结合留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尊重留学生的意见,教师自身端正态度,充分准备,热情投入,必将进一步提高我校留学生的临床医学教学工作。
3 结语
在接触全英医学留学生学生之前,考虑到存在语言沟通困难和文化差异,我们设想全英医学留学生的带教相比普通的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难度大很多。2年的眼科临床见习教学实践证明,全英医学留学生的教学的确与普通学生的教学有差异,存在不同的难度,但通过灵活运动多种教学方式,根据学生水平因学施教,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小结,活跃教学氛围,加强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寻找出合适的教学活动方式,我们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眼科临床技巧和临床思维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也对带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标。然而,我们尚需进一步探索更适合留学生特点的眼科临床见习教学模式,在今后的见习教学中,我们还将继续积极探索,努力在短暂的眼科见习中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晋辉,屈艺,熊英,等.浅医学谈留学生儿科学教学[J].南方医学教育,2008(3):36-37.
[2] 张文菁,潘小玲.留学生妇科见习带教体会[J].医学教育探索,2008,7(2):184-185.
[3] 陈运清,王金花.提高外国医学留学生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9).
关键词:二次回归试验设计;DCP硫化;配比;力学性能
DCP出现之后,广泛应用于定睛胶、乙丙橡胶、聚氨酯等多种橡胶中,目前我国矿用电缆生产企业使用的过氧化物主要为DCP。对于矿用电缆橡胶护套CM过氧化物交联的机理为:过氧化物从聚合物主链中脱去氢,然后通过自由基加成反应并形成C-C交联键。由于矿用电缆橡胶护套的硫化胶是以直链状的聚氯乙烯为主要原料,因而由过氧化物产生裂变生成烷氧自由基,两个邻近聚合物链的自由基结合, 形成碳-碳键的行为为有效交联反应。当CM用过氧化物硫化时,若用多官能单体为硫化助剂,则可显著增强硫化效果。
CAMV作为助剂有效缩短胶料焦烧时间的倾向。但是对焦烧不产生影响,是代表性的助剂。橡胶的动态硫化中,硫化剂和助硫化剂的关系是助交联剂为促进剂,催化或促进交联剂硫化。DCP、CAMV皆为硫化剂,两者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选择合适的配比是配方设计的关键。文章对过氧化物交联剂和助硫化剂的用量对矿用电缆橡胶护套的原料CM140B力学性能的影响作了实验考察。
1 试验设计方法
矿用电缆橡胶护套的硫化剂和助硫化剂分别选择DCP和CAMV,试验主要考察配合剂DCP(x1)、CAMV(x2)两因素对橡套的主要原料CM140B硫化胶料性能的影响。
DCP和CAMV用量范围:2≤x1≤8,2≤x2≤8;其他配合剂为固定值。
由于考察的因子有两个,试验采用简化的两变量二次回归试验设计,采用三水平,即-1,0,+1。配合剂的实际用量与水平的关系是:配合剂实际用量=0水平用量十水平间距×间距。DCP、CAMV的水平与用量之间的关系见表1。
表1 水平分布及用量
,试验的基础配方为:CM140B(100);炭黑(40);DOP(15);MgO(10)。硫化温度165°C×16min。
2 DCP用量对CM140B硫化胶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将CAMV用量固定在5份,考察DCP用量对CM140B硫化胶料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见图1、2。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DCP用量的增多,硫化橡胶的拉伸强度随着交联键能先增加而减小。随着DCP含量逐渐增加,硫化胶弱键的早期断裂可产生结晶材料,是有利于健康的主结晶取向,所以会有更高的拉伸强度;当DCP用量增加到一极值时,硫化胶料的交联点之间的分子量就相应减小使得交联密度逐渐变大,拉伸强度随着交联密度的变大而增长,出现最大值后继续增加交联密度,有效网链数减小使得网链不能均匀承载,拉伸强度会大幅下降。
伴随DCP用量的加多,CM140B的扯断伸长率降低,这说明扯断伸长率随交联程度的提高而减小。由于交联密度增加到一极值时,过分密集的交联网络会形成应力集中,造成扯断伸长率持续下降。
图2 CM140B的300%定伸应力及撕裂强度与DCP用量的相关性
从上图2可以看出,CM140B的300%定伸应力是随着DCP用量的增加逐渐增大,胶料抵抗变形的能力增高。这说明定伸应力随交联程度的提高而增大。同时,由于CM橡胶的大分子链上带有极性原子,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大,其硫化胶的定伸应力较高,定伸应力增加达到一极值后不再增大。
随DCP用量的增加,CM140B的撕裂强度逐渐减小,也是由于交联密度增加的缘故。分子间的作用力伴随硫化胶交联程度的逐步加大而增加,因而撕裂强度伴随CM140B物理交联点的增加而降低,但CM140B最佳撕裂强度时的交联密度比最佳拉伸强度时的交联密度更低。
3 CAMV对CM140B硫化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实验考察在硫化剂DCP用量固定时,助硫化剂CAMV用量CM140B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图3 CM140B的拉伸强度及扯断伸长率与CAMV用量的关系
由上图可以看出,CM140B的拉伸强度伴随助硫化剂CAMV用量的加多而渐渐变大,扯断伸长率渐渐降低。CM140B的分子链的运动随着交联密度的增加受到局限,形成变形所要达到的力就越大,因而拉伸强度渐渐增加。实际生产过程中必须同时考虑到这两个因素的影响,选择最优的配合比。
由图4可知,CM140B硫化胶的300%定伸应力伴随CAMV用量的加大而渐渐变大,撕裂强度渐渐降低。随着交联程度的提高,CM140B的分子链的运动受到限制,使得撕裂强度逐渐减小。实际生产过程中必须同时考虑到这两个因素的影响,选择最优的配合比。
4 DCP、CAMV变量对CM140B力学性能的影响
DCP、CAMV皆为硫化剂,两者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选择合适的配 比是配方设计的关键。试验中其它配合剂的用量固定,考察DCP、CAMV对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的交互影响。
图5 拉伸强度等值线图 图6 扯断伸长率等值线
图5、图6为其它配合剂固定的情况下,交联剂DCP与助硫化剂CAMV用量同时变化时对CM140B的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的影响。从等值线图中可以非常直观的从图中选择DCP与CAMV的合适配比。DCP与CAMV的用量均在4~5左右时,CM140B硫化胶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非常适合矿用电缆橡胶护套原料CM140B为原料的电线电缆的硫化。
5 结论
5.1 助硫化剂CAMV用量固定时,CM140B的扯断伸长率伴随DCP用量的加大而渐渐降低,只有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随交联程度的提高而减小;CM140B的撕裂强度由于交联密度的增加的缘故,分子间的作用力伴随硫化胶交联程度的逐步加大而增加,因而撕裂强度伴随CM140B物理交联点的增加而降低,但CM140B最佳撕裂强度时的交联密度比最佳拉伸强度时的交联密度更低。
5.2 硫化剂DCP用量固定时,CM140B的拉伸强度伴随助硫化剂CAMV用量的加多而渐渐变大,扯断伸长率渐渐降低。CM140B的分子链的运动随着交联密度的增加受到局限,形成变形所要达到的力就越大,因而拉伸强度渐渐增加。CM140B硫化胶的300%定伸应力伴随CAMV用量的加大而渐渐变大,随着交联程度的提高撕裂强度渐渐降低。
5.3 当交联剂DCP与助硫化剂CAMV用量同时变化时,DCP与CAMV的用量均在4~5左右时,CM140B硫化胶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非常适合矿用电缆橡胶护套原料CM140B为原料的电线电缆的硫化。
参考文献
[1]杨春丽.煤矿移动类阻燃软电缆用氯化聚乙烯(CM)橡皮护套的优化设计.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0.
[2]杨春丽.电缆氯化聚乙烯橡皮护套的BIPB硫化体系试验研究.煤矿安全,2012.8.
[3]林浩.氯化聚乙烯及其硫化体系的研究.新疆石油学院学报,199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