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教师的家庭教育观8篇

时间:2023-05-31 08:35:0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教师的家庭教育观,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师的家庭教育观

篇1

本文所指的“新市民”主要是指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进城农民工中的一部分人通过购房或者个人投资经营等方式把户口迁移到城市,并且以其具有的较高的学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使其具有稳定的工作,能够在城市中稳定的生活,其子女一般出生在城市、落户于城市、生长在城市。对于社会融合的概念问题,不同的学者给予了不同的内涵,但最普遍的理解是把社会融合看成是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或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并以构筑良性和谐的社会为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并不仅仅是移民适应、同化移入地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是城市居民发挥主体性,接纳和接受移民,达到两者和谐的过程。“新市民”作为进城农民工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的小群体,凭借个人的努力,利用开放的人口政策跻身于城市居民行列,显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当然这些人口政策也决定了“新市民”的社会层次。“新市民”拥有相对较高的学历和相对稳定的工作,加之大城市本身所具有的极强的包容性等特点,使“新市民”社会融合的程度较高。但与本地市民相比,他们仍然身处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关于家庭育儿更是处于生育期的“新市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他们自身具有的这些经历以及社会身份与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其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和变化。为了考察这些落户城市的“新市民”家庭教育情况,分别选取了哈尔滨市、北京市、郑州市五个此种类型的家庭,以定性研究的方式,通过访谈、电话、网络聊天、电子邮件等形式,与“新市民”家庭进行深入地沟通,发现“新市民”家庭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而这些新特点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新市民”子女的社会融合。现总结如下,以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新市民”家庭教育的新特点及对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

通过对考察结果的总体分析,“新市民”家庭教育出现的一些新特点如家庭教育观念的潮流化、家庭亲子关系平等化和亲密化、家庭教育文化的多元化及家庭活动集体化等,对儿童的社会融合均产生着较大的影响。

(一)家庭教育观念的潮流化对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

家庭教育观念其实就是父母或家长的教育观念,是指父母或家长在教育和培养子女的过程中,对子女发展以及子女如何发展所持有的基本、整体的观点,而且家庭教育观念是一个深受时代和社会发展变化影响的概念,其内涵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其实,“新市民”本身的发展就是时代进步的一个标志,他们在时代大潮的推动下,从农村走向城市,随之在城市落户,逐渐与城市生活、城市发展融合在一起,他们的教育观念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受城市文化教育的耳染目睹,“新市民”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家庭教育观念日益受城市教育风尚和各种教育传播媒介的影响,出现潮流化倾向。新市民家庭教育观念受“社会性感染”的影响,出现的这种追随潮流的趋向,使他们逐渐抛却或调整自己原有的教育理念。在优生优育方面,认同“只生一个孩子好”,在儿童观、儿童教养方面等迅速的与最新流行的教育理念相适应,基本保持和城市家庭教育新理念同步。在教育行为的选择上更趋向于合理、科学,更趋向于城市认同的方式、方法,因此,这一点在促进“新市民”子女与城市文化、城市生活的和谐共生上具有较大的意义。当然,潮流化也隐含着从众化的意味。在受从众心理、攀比心理、补偿心理的驱使下,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接近或达到城市孩子水平,是“新市民”的普遍心态,并由此背负更大的压力,也失去了原本朴素、简单的农村特色。“新市民”家庭教育观念的潮流化倾向在子女教养方面最突出的表现是:“新市民”用于子女教育投资的消费大大增加。通过对五个家庭的访谈得知,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音乐艺术方面有所了解,一方面出于让孩子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以弥补自己从未受到这方面教育的缺憾。因此,“新市民”家庭大多为孩子购买各种乐器,送孩子上美术班、音乐舞蹈班,甚至为孩子聘请家庭教师,专门对孩子进行辅导。较大的家庭教育投入的动力来自于年轻的“新市民”“超越自己、超越农村”,“不再过苦日子”的普遍心态,希冀通过各种各样专门的培训教育提升孩子未来在城市生活的竞争力,不再像自己一样历经打拼的艰辛和磨难。这种对教育的过高期望,导致新市民不惜代价对孩子施以“英才教育”。这种倾向,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过多占用了孩子游戏娱乐的时间和空间,极大地占据了孩子们在其它形式中进行社会融合教育的时间,从而丧失了和城市孩子进行交流沟通的机会。

(二)家庭亲子关系平等化、亲密化对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父母与幼小子女的关系包括抚养、管教及培育等。据调查,农村家庭亲子关系有如下特点:亲子间的亲密度低,亲子依恋不强,亲子交往的频率低;农村父母对子女有偏爱现象,更加偏爱男孩和排行靠前的孩子;农村儿童对母亲更加信任、依恋和亲近。[3]“新市民”已在城市生活数年,其生育观、家庭观已然发生改变,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子女的独生化,使子女日益成为家庭生活的中心和重心,父母给予子女更多的关怀、照料、陪伴、管理和培养,使亲子关系也日趋平等并更加紧密。亲子关系的平等化、亲密化,使“新市民”家庭逐渐形成新的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家庭教育模式。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亲子教育的基础,只有在关系和谐的状态下,孩子才会尊重父母,接受父母的教育,父母才可以把自己的知识、经验、智慧顺利地传递给孩子。这种家庭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儿童活泼的天性、强烈的求知欲、广泛的兴趣、可贵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和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一些“新市民”家长利用有限的空闲时间带领孩子郊游、参观博物馆等,有的“新市民”家长陪伴孩子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手工制作等,以开启孩子的智能,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新市民”由于过往生活的艰辛,出于代偿心理,在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放弃应有原则,对子女的非分要求也言听计从,一味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子女便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种特殊心理和行为方式,在家里唯我独尊,缺乏对他人、他物的认同感和协作感,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良的教育方法,是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

(三)家庭教育文化多元化对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

家庭文化是家庭成员通过学习与生活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家庭教育文化主要包括家庭教育价值观、家庭教育主体观、学习至上价值观等,它是家庭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对人的发展方向与进程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新市民”均来自于不同省份的农村,年幼时受到农村传统教育文化氛围的浸染与熏陶,虽然在城市已生活多年,但仍不可避免地会带有农村文化的印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是以家庭为本位,中国农村家庭教育也具有这种鲜明的价值追求,“鱼跃龙门”、“光宗耀祖”是其共同的心理诉求。“新市民”虽然已取得真正的城市身份,但在城市家庭育儿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原来农村家庭教育文化,尤其是农村家长制“家风”的影响。同时,“新市民”子女多由农村老家的祖辈带养,因此,农村家庭教育文化对孩子的影响不言而喻。“学习至上”、“教育改变命运”的教育理念落实在孩子教育上,就特别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与智力发展,而忽视甚至漠视了孩子其他各方面的发展。同时,“新市民”身居城市数年,其家庭教育理念和行为必然受城市文化的影响,因此不同的地域文化、城乡文化共同交织构成“新市民”特殊的、多元的家庭文化。家庭文化的多元,使这些自身素质相对较高的“新市民”不断整合各方文化优势,也提升了家庭教育的文化厚度。“新市民”子女从小感知不同的风俗习惯,聆听不同的方言与乡音,领略不同地区的文化风情,对其个性成长及社会性发展都将有所裨益。但“新市民”家庭文化的厚度与其自身文化素质等有很大关系,如果对多元文化整合的能力不够,地域文化、城乡文化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和冲突。表现在家庭教育中,不易形成教育的合力,孩子就会无所适从,失去应有的判断力,使其处在一种“我该听谁的”的忧虑之中,影响其健康成长。

(四)家庭活动集体化对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

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交往活动是儿童快速认识社会、融入社会的一个有效途径。“新市民”远离农村家乡,在城市落户生活,与农村家族式的大家庭相反,“三口之家”是其家庭生活的写照,家庭中的闲暇娱乐时间是父母和子女共同度过的。而且由于“新市民”自身教育观念的提升,比较注重和子女的交流和沟通,比较关注孩子的内心需要。在有关家庭活动内容、形式的选择上,更注重听取孩子的建议,往往是父母与子女共同商量、共同活动,父母与子女之间不仅仅是父子(女)关系,更多的是同伴关系。与一般城市家庭相比,由于城市社会关系的缺少,使“新市民”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新市民”家庭在购物、出外游玩等的家庭娱乐与闲暇活动中,整个家庭共同参与的集体化特征尤为明显。新市民家庭这种家庭活动集体化的特征,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的平等、和谐,使子女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接受教化和熏陶。同时,新市民也有意识地带领孩子在闲暇时间出游、参加社会交往活动,以拓展孩子的视野,增加他们了解社会的机会。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市民”家庭活动的集体化是一种被动的集体化,是在缺少其他社会关系之下的无奈选择。由于其他社会关系的缺乏,“新市民”家庭中每一个人都是相互依赖的对象,而对孩子来说,这种情况更为明显。由于这种集体化特征,使孩子一直生活在成人世界里,必然限制和影响孩子在儿童社会的交往,尤其是和其他城市孩子的交往,也必然影响儿童社会融合的程度。另外,我们也应该看到“新市民”正值事业的上升期,多年的城市生活打拼,十分明了工作对其在城市生活的重要,因此,在“新市民”家庭中,父母与子女集体娱乐、度过闲暇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这使得电视、电脑成为儿童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伙伴,逐渐成为影响儿童社会融合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电视、电脑以直观的方式引起儿童的兴趣,增加了儿童的语言认知,对“新市民”子女的语言认知,尤其是普通话的学习有较大帮助,也开阔了儿童的视野,提供儿童更多的知识信息。另一方面,电视、电脑媒体资源质量缺乏有效监管,内容多与儿童的生活不相适应,过多的与电视为伴,势必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几点思考

通过与“新市民”家庭的深入沟通,发现随着农民工社会身份和社会层次的变迁,对其子女的社会融合也有不同的影响。因此,采取措施创建和谐、共融的社会气氛,整合多方力量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及加速“新市民”自身素质的提升,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一)全方位提升“新市民”的社会融合度及自身素质

在新市民家庭中,年轻的“新市民”父母是家庭教育最直接、最经常、最重要的教育者,他们自身的融合程度及融合经历,必然影响孩子对城市社会及城市生活的认同,因此,要促进孩子的社会融合,必然要首先全面提升“新市民”的社会融合度。为此,第一,政府和社会其他相关部门要继续深化针对“新市民”的落户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使他们顺利地在城市安身且安心地工作与生活;第二,努力营造友好、和谐的社会环境,以帮助“新市民”更快地融入城市社会生活。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父母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其家庭教育的水平和能力,要提高“新市民”的素质,尤其是作为父母的教育素质,关键在于使“新市民”的教育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以使其教育行为发生根本的改变。为此,首先“新市民”要从自身做起,阅读有关教育理论的书籍,借鉴适合于自身的教育方法,同时树立健全的人才观、儿童发展观和教子观。其次,构建社区服务“新市民”家庭教育的体系,为“新市民”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包括身体养育、心理方面的咨询、亲子互动等,以进一步解决“新市民”在家庭育儿中遇到的困惑,提高其家庭教育指导力。

(二)倡导社会融合理念,培育多元、共生文化氛围

社会融合的主旨在于构建良性和谐的社会,其手段在于强调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包容、互相认同。“新市民”与城市文化生活的融合不仅包括自身对城市的认同,而且也包含城市社会对其的包容和接纳。因此,必须调动多方力量加强宣传,倡导社会融合理念,促进“新市民”及其子女与城市社会的共融。首先,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我国各个地域的文化习俗,开阔人们的视野,了解并认同文化差异,学会相互尊重和理解。其次,发动社区开展交谊活动、张贴宣传图画,宣传农民工为城市建设所做的突出贡献,让城市本地居民以和“新市民”家庭结对子、互相串门等方式交流双方家乡风俗习惯,增进居民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了解。通过共同努力,为“新市民”参与城市建设及其子女教育提供良性发展的平台,创建和谐共生的多元文化氛围。

(三)整合多方力量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共同推进社会融合

“新市民”及其子女的社会融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多种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政府、社区、家庭无不在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或阻碍着“新市民”的社会融合,而“新市民”自身的融合经历与城市生活经验对其子女的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这种教育又直接影响其子女的社会融合进程。所以,政府提供有关农民工的落户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支持的大环境,社区相关措施推进的中观环境,幼儿园及其他幼教机构创建的平等和谐的主阵地,以及来自“新市民”家庭的支持,共同形成教育的合力,构造社会支持网络化体系,才是最终推进“新市民”子女社会融合最有效的措施。

篇2

1.个性化教育与家庭式个性化教育的涵义

我们更为赞成美国著名学者卡罗尔的观点,他把个性化教育定义为:是在学习者个性特征与学习环境之间努力达到的一种平衡。也就是说,它是学习者个性特征与所学知识、概念、行为方式、学习环境、激励系统及习得性技能之间的一种合理匹配,而且是一种连续的过程。

所谓家庭式个性化教育,是指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以及情感、智力、生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不上学校(幼儿园),而在家庭中进行的教育。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在家上学”。 反思我们的学校教育,过于追求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脱离孩子生活的教育,把快乐的生命囚禁在书本之中;变味的作业,成为生命难以承受之重;分数下的歧视,给孩子设置无形的藩篱。

“在家上学” 这种教育模式在欧美国家长盛不衰,许多的名牌大学毕业生,他们只有大学毕业文凭而没有中学、小学毕业证书。在家上学的孩子由于能够得到良好的个性化教育,各方面的发展会比在学校里学习的孩子表现的更加优秀,在读大学时,他们的成绩普遍比一直在学校里学习的学生成绩优秀,使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更具有适应性和竞争力。

2.当前家庭式个性化教育面临的困惑

2.1 与学校教育在教学理念上的困惑。

而在家上学不同,每位家长当他们准备让孩子在家上学时,会面临国内外五花八门的教育理念和教材,难以确信自己的理念和选择的教材是否能够真正地适合孩子。比如,有的孩子,一年就学完了在学校里要六年时间才完成的课程,是教材水平太低,或是家长给的压力过大,值得思考。

美国学者Chagan等人研究表明,不同的个性影响认知方式,对学习情境的选择不同,在知觉与思维方面,沉思型的学生倾向于深思熟虑,不急于回答问题,他们乐意在合作的氛围学习;冲动型的学生则较少全面思考问题,凭直觉形成自己的看法,他们更乐意在竞争的气氛中学习。

2.3 家长教育能力的胜任程度。

2.4 对孩子个性发展的影响。

而在家上学的孩子,由于脱离了学校,没有同伴,没有交际,加上个性的不同,社会适应性很难得到较好的发展。有些孩子当遭遇突发性应激事件时,可能会手足无措,产生习得性无助。

在家上学,孩子的资料费、家教费、以及其他与教育培养相关的投资,需要高额的经费支撑,不亚于孩子上贵族学校的经费,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保障,在家上学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少选择孩子在家上学的家庭,一般模式就是夫妻俩一个在外努力工作,赚钱维持家庭生计及教育支出;另一位辞职在家,做孩子的专职培养教师,这样家庭势必就少了一部分经济来源。可以说,一些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是在牺牲着自己的事业、专业和人生价值观。这样的教育,高额的支出,一般的工薪家庭是难以为继 的。

3.1 加强与学校教育沟通与衔接。

因此,家庭教育应当加强与学校教育的沟通,做好学习进度评估,在能力发展和学业进度上与学校互为参照,一旦感觉到家庭教育不能胜任的时候,应当及时把孩子送回学校,继续与其他同学接受相应的学校教育。

在家上学,家长应当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遵循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不要揠苗助长,让教育回归人性化的轨道。事实上,不少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会走入心理误区,:一是盲目攀比,别的家里让孩子学习的自己也不甘落后;二是认为孩子学得越多越好,不仅在课程知识学习上,还要附加学习一些技能,(比如:吹拉弹唱及琴棋书画)。我国南方某市曾经发生这样的悲剧,家长要求孩子六年间参加三十多个兴趣班的学习,导致孩子小学未毕业,已是满头白发,严重影响孩子的自尊与自信。家庭为此付出的经济与精力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目前,选择在家上学的方式也越来越有多元化了,为家庭式个性化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社会支持。在网络的信息交流中,提出了在家上学可以选择的多种模式,对选择在家上学的家庭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主要有:有家长一对一辅导的;有利用网络资源自学的;有家庭互助式的;几个家庭定期给孩子交流机会的;家长委员会制的(集体决定教师聘任和教材选用);还可能会应运而生现代私塾。各种模式的取长补短,不断整合优化,使在家上学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辅助模式,并得以良好的发展。

为了保证青少年受到规范的教育,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出台相应的制度,使得在家上学的教育规范化、有序化,不具备条件的家庭,不能随便选择在家上学。比如,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资质,设立相应的资格证书及认证制度;规定在家上学的学习年限;学习内容与学校教育的教学内容接轨等等。

综上所述,“在家上学”的利弊是显然的,但它的施行,最大意义在于教育观念的更新,它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家长们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重要的是为探索个性化教育的新路子,作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为深化基础教育的改革带来更多的启迪与借鉴。

[1] 张大均. 教育心理学[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

篇3

幼儿的个性道德面貌是各种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人在幼年时期,家庭、父母具有最大的影响力。特别是父母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直接左右着儿童的发展方向。其中品德教育价值观,即家长对孩子品德教育的态度,诸如对品德培养重视的程度、各种道德品质的评价性质等等,都有意无意地制约着他们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和教养行为,并产生着不同的教育效果。调查研究表明,当今幼儿家长在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方面存在着许多价值观方面的问题,并与幼儿园教育、社会要求构成某种程度的不一致或矛盾状态,分析这些倾向,对于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儿童健全的个性和优良品德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幼儿家庭品德教育存在如下倾向性问题:

一、从总体上讲,幼儿家长重智轻德的心态比较普遍

在对幼儿培养上,不少家长片面重视智力发展,忽视品德、性格教育。北京IEA学前项目调查表明,家长对教养机构教育内容期望的9项供选择项目中,选择率最高的是“读书”、“写字能力”的培养(北京市,6岁组地区为41.4%,镇47.02%,乡67.04%),选择率最低的是文明行为(城区2.32%,镇4.16%,乡7.09%),这种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据幼儿园老师反映,许多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今天学了些什么,儿歌会背了吗,故事会讲吗,孩子在班上数第几名,等等。如果老师夸幼儿脑子聪明,智力好,家长满心欢喜;如果反映孩子品行上的缺点,就不屑一听,厌烦,甚至怀疑老师有成见。重智轻德是相当多父母的一种心态。而且随着孩子入学,这种倾向会更严重。当今中小学家长有意识的家庭教育重点往往放在对子女学习活动的管理上,用功第一,成绩第一,已成为家长的一种教育价值取向。以孩子是否考上大学,来判定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成为许多家长的教育信条。

幼儿家长重智轻德的价值观倾向,有其心理的和社会的原因。阿勃勒等认为,“在既不能决定又不能预见子女职业命运的社会里,双亲在其子女的教育上关心的焦点必然首先指向社会所期望的一般能力方面,而这种能力又主要被视为可以用学业成就来测定”。这可以说是家长教养心态的一种社会背景,也是现在以应试、分数作为录取标准的升学制度的反馈。我们认为,重视智育、崇尚智慧、希望孩子受高等教育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但是,如果出于急功近利,仅仅重视孩子的分数,忽视其个性和品德发展是难以造就真正人材的。许多事实表明,有些人既使考上了大学,如果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优秀品质,也难以避免精神的危机和动摇。

二、本应作为家庭教养重点的基本行为习惯培养受到忽视

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教育的内容、重点和方式方法则有所区虽。婴幼儿时期,家庭负有教育机构所无法替代的重大使命,其中之一就是结合日常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以及各种行为习惯,这是婴幼儿家庭教养的重要任务。但是现在的情况却倒了过来,幼儿教师虽强调这个问题,但不少幼儿家长却不太重视。他们认为吃饭、穿衣、洗手、大小便都是小事,孩子日后总要会的,因而很少注意培养。这里主要还是观念、价值观问题。首先,家长没有认识到婴幼儿这个阶段,孩子本身具有学习做事的主动性、可塑性,如果不顺其心理加以培养,自然养成其依赖性。其次,家长对婴幼儿习惯的价值认识不足。婴幼儿时期为个体生活行为开始的阶段,也是各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幼儿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很大,容易接受成人的行为指导,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幼儿的一切变成定型,良好的习惯不但不容易养成,已养成的坏习惯,也不容易纠正。成人应该抓住幼儿期这一培养习惯的敏感期、关键期,使良好的行为方式、行为习惯先入为主,以预防再教育的困难。同时,幼儿基本习惯的养成不仅有益于个体生活,也有益于社会生活和幼儿人格、性格的发展。人类是社会化的动物,不能离开群体而生活,在一定社会里,如果人人都有良好的习惯,社会一定安祥快乐。一个人有良好习惯,别人愿意和他接近,容易获得朋友,受到悦纳,能够适应社会而圆满地生活。另外,基本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对幼儿的性格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幼儿必须亲自去做,如亲自洗脸、刷牙、穿衣、饮食、自动收拾整理房间、自己上洗手间等等,同时他必须长期不断的重复与练习,无形中培养了他自动自发、自信心、独立性、忍耐性,做事井然有序的科学头脑,负责任守纪律,爱整洁的习性,因此基本习惯的养成和幼儿的性格教育有重要的关系。在家里,父母必须抓住幼儿各阶段的发展心理,顺应着他的能力、兴趣和需要,以培养幼儿的各种基本习惯。同时,应注意与幼儿园取得密切的联系与合作,这样才能收到教养的最佳效果。

三、某些传统美德遭致冷遇,新的观念尚未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家庭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有了很大变化,人们对待生活、对待人生、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的道德价值观也随之有了变化。其中有积极的变化,如竞争意识、开拓精神等,也有一些消极倾向,如一些传统的优良品德、基础文明遭致冷遇,新的伦理观念、行为准则尚未健全。在幼儿家庭品德教育中下述问题是需要正确认识并加以矫正的。

1.缺少严格的行为规范家庭指导儿童社会化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使儿童自发的、本能的行为规范化,因而在家庭教育中有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矩,使孩子明确行为的是非,并严格要求其施行是重要的教育原则。观察发现,目前溺爱型的家庭教育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有许多年轻的父母认为对孩子提出严格的要求便委屈了他们,于是常屈从于孩子,放弃教育要求,这是家庭教育的隐患。

无分中外,在传统上父母对子女的管教一向从严。本世纪20年代,因受美国哲学家,也是心理学家的杜威(JohnDewey,1859-1952)所倡导的儿童本位教育观念的影响,从成人规范取向,转而重视儿童本身兴趣与个性的发展。于是在家庭教育上,一度趋于民主与宽容的管教方式。近二三十年来,青少年问题日益严重,其中最明显的特征是,生活无定向,行为无规范。一般认为,青少年之所以缺乏适应社会能力,与其父母的管教方式有密切关系;在急剧变迁的现社会中,父母未能以适度的方法管教子女,致使长大后无法有效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因此,现在父母管教子女的理念发生了变化,改变的取向可以用8个字来表示:管束、冀望、教导、关爱。上述“八字诀”,不只是代表现今父母管教子女的新观念,而且经由心理学家研究证实,凡是遵循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才是具有威信型的父母。据美国心理学家鲍伦德(Baumrind,1968,1971,1973)的研究和解释,只有威信型父母,才能够教养出具有工具性能力(instrumentalcompetence)的儿童。所谓工具性能力,是指儿童在对人对事的行为上,较多表现肯独立、负责任、尚勤奋、重成就等性格特征。鲍伦德调查研究发现,小学低中年级儿童中,凡是具有工具性能力的学童,分析其家庭背景,几乎全是在威信型父母管教下成长的。除工具性能力之外,威信型父母教养出来的儿童,另外也较多表现出友善、助人、合群、自信等特征。以前,心理学家曾担心过,父母严格管束孩子行为,将不利于儿童自信心与独立性格的培养。鲍伦德的研究,澄清了这一疑虑。成长中的儿童,在行为上是需要管束的。除了管束之外,必须配合其他条件,如对孩子管之、望之、教之、爱之四者兼备。

2.过分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西方社会在消费与生活领域内的示范效应对于一般群众和青年人的影响是强烈的、普遍的。高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野蛮消费等各种非理性消费,已成为社会的一种通病。尤其是在城市独生子女家庭中,溺爱孩子、过份满足或即刻满足孩子的欲望和要求已成为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生活中经常可以发现,不少幼儿衣服太多,玩具太多,零食太多,几乎达到了饱和的程度,许多孩子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结果变得不知珍惜物品、浮躁、任性、无克制力。这样的儿童往往追求享受,意志薄弱,很容易成为问题儿童、不良少年。心理学家格罗克(Glueck)在哈佛大学从事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中发现:青少年犯罪和家庭,尤其是家庭环境有着密切关系;青少年犯罪并不是青少年时期的一种新现象,他只是那些来自儿童期的不良行为发展的延伸物而已;从儿童道德发展中存在的“危险性”问题中,可以“预言”哪些儿童存在着成为青少年罪犯的可能。许多事实表明,青少年违法犯罪往往是从追求吃喝玩乐开始的,他们犯错误的特征之一就是表现出过分的物质欲求。如他们有反常的饮食要求,过分讲究饮食的口味,极力想吃好的喝好的,爱吃零食、嘴馋。在青少年时期,由于性成熟过程的到来,有些人为了满足生理和感官的需要,则可能失去理智,染上不良行为。不良青少年的表现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但意志薄弱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为了使孩子经得起青春期的考验,从小培养孩子需要的度量感是必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由斯马达教育中萌发的,继后被洛克、卢梭等所推崇的教育原则——限制物质享受,反对娇生惯养则是一种带有积极意义的教育原则。需要的饱和容易使人心生怠惰而不求上进。人往往是借着一种“欠缺感”和“饥饿感”不断涌现奋斗的意欲而有所作为的。

在商品经济发展,物质比较丰裕的今天,对幼儿的教育应重视传统的尚俭精神。尚俭是为了养德。使他们用理智规范人对物质消费的追求,以抗拒享乐至上主义和拜金主义的诱惑。

3.忽视自立态度的培养儿童发展的方向是由依赖走向独立。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孩子就是做和孩子分离的准备工作,就是帮助孩子离开摇篮,逐步地不依赖父母而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这种目标也正与儿童内在的需要相一致。本来,孩子的天性并不是被动地按他人的吩咐行事,而是主动找事情干的。如婴儿刚刚学会走路,外出时就不要人抱,非要自己走。随着自我意识的萌发,活动能力的增强,孩子很喜欢做事。但是不少大人觉得让小孩子做事似乎就是不疼爱,于是常常照顾过多,包办太多,结果教养出依赖性强的儿童。

幼儿的自立态度或自立性,其重要体现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有初步的自理能力,掌握初步的自我服务技能。对于这个问题,西方社会是比较重视的。在美国有让小孩一个人睡眠的习惯。为了安全起见,他们还常常用一种网围在床的外面。在美国的幼儿教育中,从一岁半就开始培养婴儿的自我服务技能。这是因为美国人十分珍视人的独立性和自力更生精神。他们认为自我服务技能的掌握,可以增强幼儿的独立性和成功感;可以使儿童、家长双方受益,而且还可以巩固和发展民族独立自主的价值观念。现代欧美一些国家,也很重视孩子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和生存训练。14岁的孩子就应当自己去找活干,挣一点生活费。18岁的孩子如果仍依赖父母,就会被人看不起,就连他自己也感到是一种耻辱。正是这种做法,成为保持民族活力的一种重要机制。这种教育观念是值得借鉴的。

幼儿的自立态度应该从小培养,父母不仅要结合其年龄,培养初步生活自理能力,还要提供机会使孩子对适合他的年龄和理解力的事情做出判断和选择。从而使他有某种选择权和决定权。只有通过大量的机会让孩子作出选择或决定,才能使他们从大量的行为结果的反馈中认识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只有当儿童真正地对自己作出的决定负责任,他们才可能变得有责任心。如果孩子在幼儿时期就已经能够对一些小事情有自己的看法,能作出决定,将来在决定大问题上很有可能具有远见卓识和创造性,这也是未来社会越来越期待的性格特征。

过去人们一向认为,独立性是少年期孩子的特征,对于青少年要培养其个性、独立性。可是,较强的判断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是不可能在孩子十几岁时一下子就具有的。在孩子幼年时期,父母就要创造条件,帮助孩子形成与其年龄相应的成熟的自主行为、责任感。否则容易抑制儿童的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而且还会给以后的教育,特别是少年期的教育留下隐患。中国的父母热爱子女、望子成龙远远超过西方,做父母的有极强的牺牲精神来养儿育女,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但是需要警惕和克制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这样才能培养自主、自律、自强之人。

4.忽视幼儿协作精神的培养中国素称礼仪之邦,我国传统文化就特别强调“谦让”、“合作”、“乐群”等行为准则。这些传统的教养思想对于人际交往具有重要的协调功能和积极意义。但是现在不少幼儿家长出于对孩子的保护和“自立”性格的培养,常常表现出不适当的关切以及对攻击行为的纵容。日常观察的典型行为就是,有些家长接幼儿回家常情不自禁地询问孩子“今天谁欺负你没有?”“谁要打你,你就打他!”等等。这表面上是关心孩子,实际上这种语言或暗示必定会造成孩子社会性发展的极大障碍。

篇4

关键词:高职艺术生;心理行为特征;家庭教育方式

艺术高职院校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受艺术专业特点影响,他们又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与特殊性。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此关注很少,缺乏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艺术高职生需要真正地被认识、理解和尊重,从而找到更加适合其身心和谐成长的教育方式,使其最终成为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过硬的优秀艺术人才。

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是家庭,个体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化目标首先是从家庭中获得的,而自尊是社会化的重要方面,应对能力是个体社会适应性和社会技能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家庭教育方式对个体的自尊发展和应对能力具有显著影响,它不仅影响着个体自尊的总体水平,而且影响着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内外研究者从家庭系统内外的诸多因素,较全面地探究家庭教育方式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对于自尊,国外学者提出了本质论,认为自尊是人们在应对生活基本挑战时的自信体验和坚信自己拥有幸福生活权力的意志。国内学者认为自尊即自我价值感。对于应对能力,研究者认为个体的应对水平不同,相应的应激反应水平则不同,从而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不同。

高职艺术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是其步入社会的准备,良好的自尊水平和出色的应对能力是其顺利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基础。众所周知,科学的家庭教育对子女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方式与高职艺术生心理行为方式的关系如何,家庭教育方式对艺术生心理行为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高职艺术生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具有哪些复杂性与特殊性,这是本研究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已有的调查结果中,普通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相当程度的假性自尊,高职艺术生群体虽具有特殊性,但也不乏假性自尊的存在。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荣格曾说过,艺术者具有多重人格气质和倾向,每个从事艺术创作的人都是相互矛盾的各种自然倾向的综合。作为高职艺术院校大学生,他们正是由于多重人格倾向的丰富多彩,才使灵感永不枯竭、常变常新。这种多重人格特征因素对于高职艺术生的应对能力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高职艺术生不同的家庭背景,家庭经济状况以及父母的职业、文化程度等多种因素必然会对其心理行为特征产生影响。

本研究以河北艺术职业学院60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出高职艺术生的心理行为特征与家庭教育方式的关系,从而进行应用对策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提出科学的建议,为高校学生管理部门、文化艺术管理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结合教育方式预测应付方式的复回归分析可以得出在教育方式、自尊和应付方式三者之间,自尊起中介作用,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可以通过自尊对艺术生成熟型应付方式产生影响,父亲的过度保护和母亲拒绝否认亦可以通过自尊来影响艺术生不成熟应付方式的应用。因此,改善艺术类大学生父母教育观念,增加积极教育方式的使用,有利于真正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从而促进其良好应付能力的形成,身心健康的发展,为我国文化艺术发展提供强大的、高素质的、“德艺双馨”的后备人才。

通过本次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艺术生的自尊水平虽然较高,但一定程度上存在假性自尊问题,艺术生面对问题时应付方式是灵活的,但在应付方式的选择中与他们的多重人格有关。由此可见,对于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艺术生的自尊水平真正的提高,应付能力真正成熟起来。因此,应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入手形成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一、家庭教育方面

艺术生的家庭条件往往比较优越,家长为子女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但由于工作繁忙,缺乏与子女的日常交流沟通。而学艺术的孩子,由于长期从事表演活动,使得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表演性的人格特点。总是力求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 对于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挫折避而不谈,使得一些心理问题不易被发现。因此家长应加强与子女的情感交流,以理性的态度来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学会接纳子女不同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对错误的认识和行为给予耐心地引导,并以善意和令人舒心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对子女进行约束的同时,让子女有表现自我的自由,培养子女善于协商的处事态度;在家庭中让子女获得足够的安全感,使其充分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正面支持,从而增强他们对自己的认可程度,认为自己有能力去解决问题,自己有价值,这样他们即使遭遇失败也会充满自信,从而建立稳定的自我价值,形成较高的自尊水平和较强的应付能力。

二、学校教育方面

(一)建立心理咨询室

心理咨询的重要功能是帮助学生找到解除烦恼的金钥匙,使其心态保持平稳。要想做好艺术生心理咨询工作,首先,要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换”,要获得学生的充分信任,让他们愿意向你敞开心扉,进行交流沟通。其次,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找出有心理障碍或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重点的辅导和监护。最后,每天用固定的时间,采取多样的交流方式,如:设立心理信箱,开通心理热线电话,借助互联网开展网络心理咨询等,为不愿面对面交流的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二)在艺术院校开展心理活动课

艺术生天性活泼好动,理论化的心理教育课程往往不能够引起他们足够的兴趣,因此具有实际训练操作性质的心理活动课是在艺术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活动内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等,通过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发泄愤怒、宣泄痛苦、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的心理调节手段,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

(三)提高专业教师的心理教育素质

由于艺术院校多是采取“一对一”专门授课或是小班上课的专业授课模式,所以艺术院校大学生往往与专业教师的关系非常密切,专业教师在他们心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艺术院校中专业教师的素质水平对艺术生的影响非常大。作为专业教师,首先要树立积极的学生观,相信自己的学生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掘;其次要尊重和爱护学生,关注学生的专业成长,相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还要自觉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以良好的人格来影响学生,使学生能够从容地面对生活。

(四)创建具有艺术特色的校园文化。

每一所艺术院校的成长都会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成就,而这些都是无形的财富。因此,在艺术院校有必要开展“校训”“校歌”“校史”教育。通过对学校名师、名学生的真实事迹的宣传, 突出追求“真、善、美”的艺术精神和学校精神,净化学生的灵魂,在学生中形成追求高尚道德品质和艺术真谛的风尚,使艺术生在校园中充分感受到浓郁的艺术气息,从而很好地传承优秀的艺术文化。

三、社会教育作用

艺术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食粮。自古以来,艺术就具有社会教化功能。孔于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巴尔扎克说“艺术乃德行的宝库”。艺术可以陶冶性情、涵养人格、建没道德风尚。在当今社会的艺术生活和艺术活动中,由于利益驱动的影响,那些被大众所推崇的艺术家们,往往一首歌出场费要10万元、一幅画售价在20万元、一笔设计业务要50万元……,这些社会现象和现实问题,强烈地刺激着艺术类学生的神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艺术大学生的金钱观、物欲观被进行了不正确的强化。因此,净化艺术市场,发扬民族优秀传统艺术精神,为艺术大学生步入社会,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是全社会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谈文娟.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信水平、应对方式的相关

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4).

[2]李丽,陈庆良,洪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父母教养方式相关

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20(4).

[3]潘轶群.音乐与非音乐专业大学生人格特质及自尊的比较研

篇5

论文摘要: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具有代表性的资料,对其进行科学测评与理性分析,从而总结出高职艺术生心理行为特征与家庭教育方式的关系,为培养具有较高人格修养和实践能力的艺术人才提供保证,为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及文化艺术管理部门提供参考,从而更好地推动高职艺术教育的良性发展。

艺术高职院校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受艺术专业特点影响,他们又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与特殊性。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此关注很少,缺乏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艺术高职生需要真正地被认识、理解和尊重,从而找到更加适合其身心和谐成长的教育方式,使其最终成为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过硬的优秀艺术人才。

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是家庭,个体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化目标首先是从家庭中获得的,而自尊是社会化的重要方面,应对能力是个体社会适应性和社会技能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家庭教育方式对个体的自尊发展和应对能力具有显著影响,它不仅影响着个体自尊的总体水平,而且影响着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内外研究者从家庭系统内外的诸多因素,较全面地探究家庭教育方式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对于自尊,国外学者提出了本质论,认为自尊是人们在应对生活基本挑战时的自信体验和坚信自己拥有幸福生活权力的意志。国内学者认为自尊即自我价值感。对于应对能力,研究者认为个体的应对水平不同,相应的应激反应水平则不同,从而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不同。

高职艺术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是其步入社会的准备,良好的自尊水平和出色的应对能力是其顺利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基础。众所周知,科学的家庭教育对子女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方式与高职艺术生心理行为方式的关系如何,家庭教育方式对艺术生心理行为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高职艺术生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具有哪些复杂性与特殊性,这是本研究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已有的调查结果中,普通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相当程度的假性自尊,高职艺术生群体虽具有特殊性,但也不乏假性自尊的存在。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荣格曾说过,艺术者具有多重人格气质和倾向,每个从事艺术创作的人都是相互矛盾的各种自然倾向的综合。作为高职艺术院校大学生,他们正是由于多重人格倾向的丰富多彩,才使灵感永不枯竭、常变常新。这种多重人格特征因素对于高职艺术生的应对能力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高职艺术生不同的家庭背景,家庭经济状况以及父母的职业、文化程度等多种因素必然会对其心理行为特征产生影响。

本研究以河北艺术职业学院60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出高职艺术生的心理行为特征与家庭教育方式的关系,从而进行应用对策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提出科学的建议,为高校学生管理部门、文化艺术管理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结合教育方式预测应付方式的复回归分析可以得出在教育方式、自尊和应付方式三者之间,自尊起中介作用,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可以通过自尊对艺术生成熟型应付方式产生影响,父亲的过度保护和母亲拒绝否认亦可以通过自尊来影响艺术生不成熟应付方式的应用。因此,改善艺术类大学生父母教育观念,增加积极教育方式的使用,有利于真正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从而促进其良好应付能力的形成,身心健康的发展,为我国文化艺术发展提供强大的、高素质的、“德艺双馨”的后备人才。

通过本次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艺术生的自尊水平虽然较高,但一定程度上存在假性自尊问题,艺术生面对问题时应付方式是灵活的,但在应付方式的选择中与他们的多重人格有关。由此可见,对于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艺术生的自尊水平真正的提高,应付能力真正成熟起来。因此,应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入手形成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一、家庭教育方面

艺术生的家庭条件往往比较优越,家长为子女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但由于工作繁忙,缺乏与子女的日常交流沟通。而学艺术的孩子,由于长期从事表演活动,使得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表演性的人格特点。总是力求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 对于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挫折避而不谈,使得一些心理问题不易被发现。因此家长应加强与子女的情感交流,以理性的态度来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学会接纳子女不同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对错误的认识和行为给予耐心地引导,并以善意和令人舒心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对子女进行约束的同时,让子女有表现自我的自由,培养子女善于协商的处事态度;在家庭中让子女获得足够的安全感,使其充分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正面支持,从而增强他们对自己的认可程度,认为自己有能力去解决问题,自己有价值,这样他们即使遭遇失败也会充满自信,从而建立稳定的自我价值,形成较高的自尊水平和较强的应付能力。

二、学校教育方面

(一)建立心理咨询室

心理咨询的重要功能是帮助学生找到解除烦恼的金钥匙,使其心态保持平稳。要想做好艺术生心理咨询工作,首先,要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换”,要获得学生的充分信任,让他们愿意向你敞开心扉,进行交流沟通。其次,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找出有心理障碍或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重点的辅导和监护。最后,每天用固定的时间,采取多样的交流方式,如:设立心理信箱,开通心理热线电话,借助互联网开展网络心理咨询等,为不愿面对面交流的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二)在艺术院校开展心理活动课

艺术生天性活泼好动,理论化的心理教育课程往往不能够引起他们足够的兴趣,因此具有实际训练操作性质的心理活动课是在艺术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活动内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等,通过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发泄愤怒、宣泄痛苦、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的心理调节手段,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

(三)提高专业教师的心理教育素质

由于艺术院校多是采取“一对一”专门授课或是小班上课的专业授课模式,所以艺术院校大学生往往与专业教师的关系非常密切,专业教师在他们心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艺术院校中专业教师的素质水平对艺术生的影响非常大。作为专业教师,首先要树立积极的学生观,相信自己的学生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掘;其次要尊重和爱护学生,关注学生的专业成长,相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还要自觉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以良好的人格来影响学生,使学生能够从容地面对生活。

(四)创建具有艺术特色的校园文化。

每一所艺术院校的成长都会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成就,而这些都是无形的财富。因此,在艺术院校有必要开展“校训”“校歌”“校史”教育。通过对学校名师、名学生的真实事迹的宣传, 突出追求“真、善、美”的艺术精神和学校精神,净化学生的灵魂,在学生中形成追求高尚道德品质和艺术真谛的风尚,使艺术生在校园中充分感受到浓郁的艺术气息,从而很好地传承优秀的艺术文化。

三、社会教育作用

艺术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食粮。自古以来,艺术就具有社会教化功能。孔于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巴尔扎克说“艺术乃德行的宝库”。艺术可以陶冶性情、涵养人格、建没道德风尚。在当今社会的艺术生活和艺术活动中,由于利益驱动的影响,那些被大众所推崇的艺术家们,往往一首歌出场费要10万元、一幅画售价在20万元、一笔设计业务要50万元……,这些社会现象和现实问题,强烈地刺激着艺术类学生的神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艺术大学生的金钱观、物欲观被进行了不正确的强化。因此,净化艺术市场,发扬民族优秀传统艺术精神,为艺术大学生步入社会,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是全社会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谈文娟.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信水平、应对方式的相关

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4).

[2]李丽,陈庆良,洪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父母教养方式相关

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20(4).

篇6

【关键字】尼各马可伦理学 幸福 家庭教育

一、什么是幸福?

(一)幸福就是最高的善。

“幸福”这个古希腊字的原始意义是受到良善神的庇护,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吉星高照的意思。所以大多数希腊人都把幸福作为最高的目标。亚里士多德说“每种技艺与研究,同样地,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所以有人就说,所有事物都以善为目的。”那么人们追求事物的最终的目的就是最高的善,可见幸福作为最高的目的也就最高的善。

(二)幸福不是快乐感觉。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多次都谈到了快乐,并对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认为主观情绪上觉得自己快乐那么就可以说是幸福,并且主张幸福在于自己的感觉和把握。但是在希腊人那里,幸福不是主观,而是一种客观的判断,有客观标准去衡量的,是人的一种客观状态。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快乐不是主要的善,但不代表快乐就排除,幸福虽然不等于快乐,但是一个人幸福她一定是快乐的,因为“幸福是最好的,最崇高的,最快乐的”(1009a24)。

(三)幸福就是符合德性的现实活动。

亚里士多德说:“人类的善被证明是灵魂体现德性的活动。”人类的善就是幸福,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两点:第一幸福是活动本身表达的德性,第二幸福是灵魂的一种体现德行的活动。同时,幸福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获得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幸福是符合德性的人的灵魂具有逻各斯部分指导下的现实活动。

二、幸福如何获得?

(一)幸福外因――外在善。

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幸福就是灵魂的体现德行的理性活动。“灵魂之善是最完美意义的善,远高于其他善。”(1098b15)但幸福不是单一的,它是一个复合的概念。亚里士多德确切提出,德性是幸福的主要成分,但不是唯一的,拥有德性不代表拥有幸福,幸福仅有高尚的灵魂厚重的德性是不够的。他还要具备除了德性之外充足的外在善作为补充。

(二)幸福原则――中庸。

亚里士多德提出“正确的”,也就是正确的地点、时间、做正确的事,这是最好的也是中庸的,幸福是拥有德性的,德性又是靠理性指引达到中庸的状态的。因此,幸福的实现就必须遵循中庸原则。可是,要在所有的事情中都能找到中点是非常困难的。我们也只有在理性的合德性的实践活动中才能真正获得幸福。

(三)幸福活动――思辨。

亚里士多德主张:“体现理论理性的生活对于人是最好的,最愉悦的,因为理论理性属于人之为人的(的属性)所以说这种生活也是最幸福的。”(1178a6-10)思辨活动的目标再其自身之中,拥有属于自己的合适的快乐,自足,无暇无忧等所有一切人类的好处都是这种活动的特征。当然,思辨的生活实践起来是有难度的,需要人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有对智慧的崇尚,有对真理持之以恒的追求。

三、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意义。

如今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随之而来的不是人们对于生活满足,而是自我精神的空虚和情感缺失的痛苦,以及灵魂的焦灼与干涸。究其原因,在于人们对于幸福的内涵产生了错误的理解。所以,面对现实我们迫切需要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指导我们正确的追究幸福,作为我们人来说,最早的开始接触幸福是从家庭开始的。那么家庭教育是对一个人品德的形成,人品的塑造进而对幸福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地位。结合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对现代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注重德性活动的培养,追求全面发展教育目标。

随着市场资本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愈发突出,人们误以为幸福就是对于物质财富的不断占有,忽视了精神丰富的现实力量和重要作用。这种错误幸福观深深的影响着家庭中父母,进而对孩子的培养上抛开人的德性来过分重视外在的善目标变成现代家庭教育主流。那么,家庭教育处在孩子最早接受的教育并长时间、稳定的影响着孩子幸福观的发展这一位置,就要求家长要改变“重物质轻精神”、“抢跑”、“进名校”等错误教育观念,注重孩子德性的培养,良好习惯行为的养成让孩子形成全面发展。

(二)以身作则,贯彻言传身教教育原则。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孩子是不会辨别对错的需要有德性的老师去引领。父母作为孩子最早老师,对孩子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家庭小环境中,父母对孩子影响最深教育方式就是言传身教,父母通过自己言行举止表达出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价值观,幸福观长期影响着孩子,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的正确幸福观。那么在家庭中,父母作为孩子的陪伴者,应该与孩子共成长,打破传统模式,和孩子一起学习,激发孩子对知识的追求,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到实践中。

篇7

关键词: 聋哑家庭 幼儿 教育实践 教育反思

聋哑家庭,顾名思义就是无声世界的家庭。从这样家庭里走出来的孩子就是聋哑家庭的幼儿。

上学期我们小班来了一位特殊儿童,叫俞响著,他的爸爸、妈妈都是聋哑人,可想而知,从小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他只会手势交流,连妈妈都不会叫。记得报名那天,面对这样一个不会说话的孩子,是我二十年从教生涯中从未碰到过的,于是在纸条上我写下了一句话:“建议家长把孩子送去诸暨市聋哑学校。”我本想把他给辞了,可由于他父母的苦苦哀求,就像溺水人抓住一根救命草一样,“亲爱的老师,我们没有能力上市级学校,帮帮我们的孩子吧,谢谢你们了……”看着孩子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再看看父母无能为力又抱着一丝丝希望的神情,我和其他老师都心酸了,“那就试试看吧,我们会尽力的”。我写好纸条递了过去,当响著的父母接过纸条时,不停点头,并用双手做“谢谢”的手势,就差跪下来了。

开学第一天,他哭闹着,碰都不要我们碰,再怎么哄他,他都无动于衷,我想这下完了。每个老师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怎么办?怎么办?”可就在这哭闹声中,我突然感觉他的哭声跟正常孩子发出的声音是一模一样的,不像聋哑儿童发出的那种带有一丝恐怖感,我突然眼前一亮:“有救了,”我跟其他老师说:“只要我们耐心引导他,不管他听不听得懂,多跟他说说话,多给他一份爱,他肯定行的。”并且告诉其他小朋友,不能歧视他,一起努力帮助响著开口说话。从此以后,每位老师都轮流开导他,帮助他发简单的音,小朋友们主动拿着玩具和他玩。教学活动中发现响著很喜欢音乐课,只要音乐声响拍手唱歌的时候,他也手舞足蹈“哇哇哇”地叫。两个月过去了,终于听到响著开口说话了,他会说“一、二、五、八”等数字,会唱简单歌曲结尾部分的歌词,到现在他还会在老师分好午饭后连贯地说“谢谢老师,大家请用”等日常用语。全园师生都为他的进步高兴。

一次食堂人员跟我说:“寿老师,外面的人都说要使这哑巴开口说话,这幼儿园的老师功劳可不小啊,你们真了不起”。一句赞扬的话,老师心里真的甜滋滋的,付出再多也值了。

就在前天晚上,响著的爸爸发来一条短信,上面写道:“寿老师,您好!我从我孩子的日常表现上能看出,我的孩子真的和我们不一样,太感谢你们了,辛苦了,老师!”简简单单几句话,使我激动得热泪盈眶。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响著会说话了,面对这样特殊家庭的孩子,我们还做得不够好,我觉得我们可以这样做:

一、入园前

1.明确聋哑家庭孩子的健康状况。

必须通过医学鉴定该孩子的健康状况,重点分清孩子不会说话是先天遗传因素还是后天环境因素。如前者就必须把孩子送到特殊教育机构学习,否则会延误孩子学习时机。

2.落实好家访,进行书面沟通。

入学前要切实进行家访,与孩子父母进行书面沟通,了解孩子的日常活动情况和兴趣爱好,以及周边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二、入园后

1.以信心满满代替消极倦怠。教师应该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家长的合作,进行个别化引导,让孩子发生奇妙的变化。因此,阳光面对是制胜的关键。教师的消极倦怠会影响孩子的教育。

2.坚持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不体罚,不讽刺,不奚落,不责备,让孩子始终拥有自尊和自信。

3.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观察孩子,根据孩子的情况适时调整对策,灵活处理,有效跟进。利用可利用的力量,一起帮助孩子进步,如家长的力量、同伴的力量、社会的力量等。

4.陪着孩子慢慢走。孩子的转变是需要时间的,有的几个星期,有的长达一个学期甚至更长。我们要协同家长和其他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和要求保持一致,始终耐心与孩子一起,陪着孩子慢慢地走,直至孩子改变。

“世间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让我想起影片《地球上的星星》中的伊桑,从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男孩到神情呆滞的他,再到重拾自信找回自我,期间经历得太多太多。一个曾经在幼时获奖的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有极强的绘画天赋。然而伊桑并不是个普通的孩子,天生具有阅读障碍,缺乏流畅的思考能力,对距离、大小等缺乏判断能力,常人能做的事情,他却做不到。父亲的呵斥、打骂,同学的讥讽、嘲笑,老师的另眼相看,当他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仰望天空时――“我多想变成一只小鸟,能在天空自由飞翔”,我潸然泪下,这就是他的心声。可没有一个人能理解、懂得伊桑的内心世界,最后连一如既往爱他、关心他的妈妈也阻挡不了被学校开除,送到寄宿学校的命运。看着爸爸、妈妈和哥哥坐的车子渐渐离他远去时,那双模糊的、无助的眼睛透露出绝望的神情,他开始变得沉默不语,把自己孤立起来,不再对任何事情感兴趣,甚至有想自杀的念头。直至美术老师尼库巴的出现,他从伊桑的家庭环境入手,又了解了伊桑小时候的作品和现在写作的情况,最终发现了根源。为了唤起伊桑的自信心,尼库巴老师在课堂中和孩子们讲述爱迪生等名人小时候也有读、写障碍,老师自己也曾是,然后,利用业余时间和伊桑一起慢慢分析那些会跳舞的字母,游戏开始,在沙盘中先写字母,再用彩笔写,最后用铅笔写,慢慢地,伊桑慢慢克服了读写障碍。终于在学校绘画比较中,伊桑的画胜过老师尼库巴而成为学校年鉴的封面,伊桑简直不敢承受这巨大的成功喜悦,他流着热泪扑进老师的怀抱。画面定格在这一感人又意味深长的画面上,的确,是尼库巴老师将伊桑高高举了起来,不仅举起了他的读写能力,更举起了他的自信,举起了他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力量。

《指南》指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我们的责任是:尽我们最大的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快乐的童年。

我没有说自己有多么伟大,但幼教工作者在起跑线上必须给孩子同样的待遇,不能用另类眼光看那些特殊的群体,正像尼库巴老师那样认真观察、分析、了解孩子,从根本处下手,牵着孩子的手带着他慢慢成长。

记得《诸暨教育》中的《养花与育人》一文说得好:“正是有耐心和期望,“昙花一现”的惊艳才会被遇见,而这不也是我们希望从孩子身上遇到的么?当然,光凭耐心和热情还远远不够,就如给君子兰浇水,还要掌握方法,了解成长规律,否则适得其反,贻害无穷。对喜欢养花的人而言,春天肯定是最好的季节,每日看着花花草草们从冬日蔫困里慢慢苏醒,渐渐鲜活,怎能不对大自然的魔力和生命之美叹服?对于教育者,看着孩子们不断成长,哪能不对生命充满敬畏,对世界万物动念,心生恻隐?”

这就是自然造化的神奇,也是为师者的修行。

参考文献:

[1]虞莉莉.幼儿园教师基本工作教程.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

篇8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提纲,对自己所在班级42名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的主要内容及现实状况

根据张景焕在《家庭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中所阐述的几个方面的因素,从儿童在家中生活环境、家长的教育方式、家长的文化修养和个性、家长的期望与关注四个方面,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家长的文化程度

83名家长(父母亲,其中一名离异)中,高中毕业的38名,占45.8%;初中毕业的41名,占49.4%;小学毕业的4%。应该说都是有文化的家庭,与前些年的家长有很大的区别,有利于对孩子的教育。

2.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期望

鉴于家长的期望对孩子的创造力也会发生作用,因此调查也设计了相关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期望孩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选择此项的家长占32%。

(2)长大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选择此项的家长占68%。

(3)长大能挣钱。无人选择。

3.对孩子在家中一些表现的看法和做法

4.对孩子的哪些方面最为关注

(1)学习成绩,35%。

(2)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21%。

(3)道德品质,18%。

(4)生活与身体健康,15%。 转贴于

(5)爱好与特长,11%。

5.对孩子的调查

(1)有心里话愿意找谁说?①找爸爸妈妈说的占17%;②找老师说的占37%;③找要好的同学说的占46%。

(2)有了困难怎么办?①自己解决的占27%;②找爸爸妈妈帮忙的占13%;③找老师帮助解决的占24%;④找同伴帮助解决的占36%。

二、采取的相应对策和做法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认为,忽视家庭教育的创造教育是不完整的,要全方位地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必须重视家庭教育这一阵地的作用。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相应的对策:

1.把家长请到学校来,参加孩子们的学校活动。

如让家长到学校听课(主要是活动课)、参观学生的创造作品展览、参加学生的演讲活动等。这样做的意义在于:一方面,让家长了解学校是怎样教育孩子的,从中学习到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另一方面,在和孩子们的共同活动中进行情感体验,从而有助于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这样做效果非常好,我们一般每学期至少要举行三到五次,家长们积极性很高。

2.利用家长学校举办家长培训班。

有一些知识和道理还是需要家长明白和掌握的,如什么是创造力、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等。通过举办培训班,家长既明白了道理又学到了方法,觉得教育孩子有“门道”了。

3.举行家庭教育研讨会。

家长通过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有了感性认识,回到家中进行尝试,效果较好。一方面,家长们通过互相交流受到了启发;另一方面,对一些感到模糊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或由老师直接讲解,使问题得以解决。

4.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