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颈椎病的防治8篇

时间:2023-05-31 08:35:0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颈椎病的防治,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颈椎病的防治

篇1

1.伸筋护颈枕 取伸筋草、当归、川芎、辛夷花、葛根、红花、赤芍、桂枝、细辛、白芷、防风、威灵仙、吴茱萸、合欢花各30克。将上述药物研为粗末,晒干后混合均匀,用纱布包裹起来,缝住边缝,装入枕芯中,即成为药枕,每隔两个月换药1次,连续使用3~6个月为一个疗程。此药枕具有舒筋止痛、安神定志、活血化瘀的功效,不仅可辅助治疗颈椎病,而且可防治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病症。

2.菖蒲枕 取通草300克,200克,白芷、红花、佩兰、厚朴、川芎各100克,桂枝60克,石菖蒲80克。将上述药物研为粗末,晒干后混合均匀,用纱布包裹起来,缝住边缝,装入枕芯中,即成为药枕,每隔两个月换药1次,连续使用3~6个月为一个疗程。此药枕具有清热利湿、通窍泻浊、活血化瘀的功效。患者若有颈项酸困的症状,可在此药枕中加入苍术60克, 莶草100克。患者若有头晕、鼻塞的症状,可在此药枕中加入葛根、辛荑花各60克。患者若有肢体麻木的症状,可在此药枕中加入麻黄50克,桑枝、防风、羌活各100克。

3.荷叶独活枕 取荷叶、薄荷、石菖蒲、白芷、厚朴、桂枝、川芎、独活各100克。将上述药物研为粗末,晒干后混合均匀,用纱布包裹起来,缝住边缝,装入枕芯中,即成为药枕,每隔两个月换药1次,连续使用3~6个月为一个疗程。此药枕具有解痉止痛、通窍泻浊、舒筋活血的功效。患者颈项疼痛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药枕中加入僵蚕、羌活各100克。患者若出现颈项酸困的症状,可在此药枕中加入苍术、秦艽各100克。患者若出现颈肩挛痛的症状,可在此药枕中加入白芍、姜黄各100克。患者若出现上肢麻木的症状,可在此药枕中加入全蝎60克,地龙100克。患者若出现上肢活动受限的症状,可在此药枕中加入桃仁、桑枝各100克。患者若患有骨质增生,可在此药枕中加入威灵仙、炮山甲各100克。

篇2

1 平乐正骨“治未病”思想的内涵与优势

“未病”即疾病未生、未发、未传及未复的意思。“治未病”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后世医家将这一思想总结为“治未病”,并认为是医工水平的最高境界。深圳平乐正骨总结“治未病”思想理论可以概括为:未病先防,养生固本;既病防变,医疗干预;病后防复,防微杜渐。这一思想对非脊髓型颈椎病的防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治未病”思想来优化非脊髓型颈椎病的诊疗也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以人们的健康为中心,面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时,防患未然、防微杜渐、防其传变,以及病后防复是“治未病”的主要理念,也体现了中医学中辨证论治和整体观的重要思想。深圳平乐正骨总结“治未病”防治理论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由“以治病为目标的对高科技的无限追求”向“预防疾病与损伤,维持和提高健康水平”转变的要求,也体现了我国卫生方针中“以预防为主,防治中心前移”的理念。尤其在非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防治上运用“平乐小圆枕”“平乐练功”“平乐推按手法”和“葛根祛湿合剂”等自然疗法,具有天然、无害、可长期运用的优点,不仅临床疗效满意,而且充分体现了中医学在疾病防治中的优势与特色。

2 颈椎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1 现代医学的认识 现代医学认为,颈椎病的发病因素主要有:①颈部椎间盘的退变。通过临床研究发现,椎间盘的退变与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生活、饮食习惯都有密切的关系。习惯高枕头睡眠时间达5年以上者,本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在习惯用头顶重物的人群中发病率较其他人群高4倍。颈椎病的发病与身高、颈部粗细、长短没有关系,但与遗传有关。②颈部软组织劳损。颈部软组织的慢性劳损主要和患者的职业、颈咽喉部炎症感染、头颈部的外伤、头颈部先天畸形以及颈肩、腰部周围软组织损伤等因素都有极密切的关系。颈部软组织劳损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也是在临床表现出

多种症状的主要原因。现代医学认为,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有颈部脊椎动静力学平衡失调、半脱位学说、神经受压假说、脊髓受压假说、交感神经性脊髓局部缺血性假说、神经营养障碍性假说、固定假说,以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学说等。

2.2 平乐正骨对非脊髓型颈椎病的认识 《内经》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盛者为行痹,寒气盛者为痛痹,湿气盛者为著痹也。”《杂病广要》记载:“若臂痛不能举,时复转移,或左或右,乃痰瘀所致。”本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笔者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提出颈椎病的诱发因素主要有:①颈部慢性劳损;②长期低头工作;③睡觉姿势不当;④枕头高低不合适。在诊断本病时,除根据临床的症状、体征外,还应结合颈部彩超检查和颈部X线、CT等影像学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在临床上颈椎病包括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和混合型。非脊髓型颈椎病主要包括以颈肩部酸痛,并伴有前臂和手指放射痛为主要表现的神经根型;以颈性眩晕(即椎基底动脉缺血征)和猝倒史为主要表现的椎动脉型;以颈、肩臂痛,肢体麻木,并伴有头晕、视力模糊、耳鸣等症状的交感型;以及上述3型中2型以上的混合型。

3 平乐正骨“治未病”思想防治非脊髓型颈椎病的思路

3.1 未病先防,养生固本 即未病之前,注意饮食、劳逸结合等养生方式,并针对自己的体质采用相应的积极预防措施,控制疾病的发生。近年来,我国颈椎病的发病率剧增,并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防治本病的同时,要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告诉人们要积极预防,主动养生,将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主要措施:①提高养生意识,遵循自然规律。中医学认为,人们应顺应自然界规律并与之保持协调关系,才有助于养生、防治疾病的发生发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长期伏案工作、所处环境潮湿、颈肩部受寒或感受暑湿之邪、加班熬夜等因素使人体的生命节律失去平衡,导致疾病的发生。

②改善工作条件,保持正确姿势。避免长时间伏案工作,保持正确的工作姿势。必要时适当活动颈椎,以缓解颈肩部肌肉的疲劳。枕头高低要适中,一般以10~12 cm为宜。枕头的位置应放于颈肩部,使头部稍微后仰,这样才符合颈椎的生理曲度,以及颈肩部骨与软组织的平衡,一定注意颈椎不能悬空。③颈部适当的功能锻炼。在长时间伏案时,适当地进行颈部功能锻炼,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并使局部肌肉得到“休息”,改善肌肉的痉挛状态。同时长时间坚持颈部的功能锻炼,还可以增强颈部韧带、肌肉等软组织的抗疲劳性能。在对颈椎病的防治过程中配合局部功能锻炼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有药物不可替代的作用。④调节情志。人的喜、怒、哀、乐等情志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需要放松心情、陶冶情志,防止因情志刺激而诱发或加重本病的发生、发展。⑤合理膳食。对于中老年患者,应注意饮食的多样化,荤素搭配。还可以使用一些补肾壮骨、活血化瘀类食物,如黑芝麻、胡桃、木瓜等,预防本病的发生。

3.2 既病防变,医疗干预 “既病防变”的思想早在《金匮要略》就有记载,如“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对颈椎病患者,要及时进行医疗干预,以防止发生严重症状,影响生活质量。颈椎病的发生主要是颈部椎体及附属结构的退变,导致颈部肌肉、韧带、血管及神经等组织的病变产 生一系列的症状、体征。在临床上应针对不同的病情、临床的辨证,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控制疾病的发展。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常采用“平乐小圆枕、功、药、推疗法”,在临床应用中有效预防和治疗了大量非脊髓型颈椎病患者。①平乐小圆枕是根据颈椎的生理曲度和睡觉时的及翻身需求,由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设计改良的颈枕。这一改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颈部曲度和舒适性,便于翻身,并且能够矫正颈椎的反张,减小头颅的重力距,从而缓解颈部伸肌群的疲劳或痉挛,降低颈部椎体的受力,增加椎体的稳定。②平乐练功根据颈椎的活动设计了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顾右盼、昂首耸肩等练功方法,改变了单调的“米”字锻炼法,使患者更乐于锻炼。平乐练功可以消除局部软组织的疼痛、痉挛,从而使颈部神经根的水肿、炎症减轻,使受压迫的神经根得到缓解,最终使患者的疼痛等症状减轻或消失。③葛根祛湿合剂由葛根、木瓜、木香、当归、白芍、黄芩、柴胡、牡丹皮、威灵仙、地龙、川续断、牛膝及甘草等十几味中药组成。以葛根为君药,性甘味辛,具有濡养筋脉、升阳祛邪之功。当归、芍药、地龙等具有活血之功;牛膝、威灵仙、木瓜等祛风湿,补肝肾,辅助君药。柴胡、木香等为佐使,疏肝醒脾。全方具有补气活血、补肝肾、壮筋骨、祛风湿之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颈肩部、上臂麻木疼痛,酸软乏力等症状,疗效显著。④平乐推按手法针对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和病理变化,能够改善颈椎病产生的局部及全身症状,达到未病先防、现病防重、经病防复的治疗目的。其中的许多手法均是为患者自行治疗设计的,左右拍肩、点按风池、扶腮旋转、阳明推经、双手夹颈等手法屡试屡效,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平乐推按手法能理筋正骨、疏通经络、松解肌肉,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组织营养情况,从而缓解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

3.3 病后防复,防微杜渐 《内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风寒湿邪容易侵袭人体的颈背部,引起气血不畅、经脉不通,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可引起本病的复发。中医药在防治非脊髓型颈椎病的复发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在对非脊髓型颈椎病进行有效的治疗之后,应戒除不良的生活及工作习惯,如高枕睡眠、长期伏案工作、头颈负重物及坐车时打瞌睡等。应该养成正确的生活、工作习惯,如看电脑时座位高低应适中,要正面注视,不要使脊柱处于偏斜状态;不卧床看书;侧卧时,应注意枕头与肩部同高;注意颈肩部的保暖

等。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病后的康复训练,并注意颈肩部局部软组织的功能锻炼,如在工作中或工作之余,可以做一些颈部的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动作,或“米”字锻炼等医疗体操。不仅可以缓解颈肩部软组织的疲劳,还可以增强颈部肌肉及韧带的强度,从而增强颈椎的稳定性,对预防非脊髓型颈椎病的复发具有重大意义。与此同时,对于颈部及肩背部的一些扭挫伤或劳损,应及时彻底地进行治疗,防止其进一步形成颈椎病。

4 结 语

平乐正骨“治未病”思想符合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符合“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临床预防”三级预防的主导思想。从“治未病”这一思想出发,对非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收效及早康复的防治结合体系,以控制疾病的发生,阻止疾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治疗非脊髓型颈椎病的一条途径。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提出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可归纳为寒湿外袭,劳损筋骨,气血不和,痰瘀互结,脾肾亏虚,脏腑失调。其中痰瘀互阻证的实质是全身或局部的血液流变性发生紊乱,血液呈异常的浓、黏稠、凝聚状态,微循环障碍;而血液黏滞度增高,是引起颈椎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和病理变化,采用“平乐小圆枕、功、药、推疗法”等治法,符合“治未病”防治理念。

5 参考文献

 柯尊华,王静怡.颈椎病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研究进展.颈腰痛杂志,2014,35(1):62-64.

 Webb R,Brammah T,Lunt M,et al.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 of Intense,Chronic,and Disabling Neck and Back Pain in the UK General Population.Spine,2003,28(11):1195-1202.

 李泽佳,宋敏,唐宝明.基于“治未病”思想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防治思路.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3,21(3):64-66.

 张媛.探讨颈椎病及其治疗的药物应用.中国医药指南,2014,12(8):33-34.

 叶伟,刘建航.交感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亚太传统医药,2013,9(4):57-59.

篇3

关键词 治未病 青少年颈椎病 防治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导致的脊髓神经根或血管受压引起的相关临床症状,症状和症候多种多样,上自头颅,下至腿足,浅始皮肤,深至某些内脏均可有异常表现[1]。通过近年来文献报道和门诊颈椎病患者的就诊情况分析,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出现低龄化趋势[2]。据调查显示:青少年颈椎病患者占颈椎病患病人群10%~20%,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小[3]。已引起全社会和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就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做一综述。

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病特点

现代医学认为颈椎病发病因素主要有颈椎的退行性变,慢性劳损,先天性椎管狭窄,50%以上发病与外伤有关[1]。其主要症状表现为颈部的酸、痛、胀,肩臂疼痛、麻木,眩晕。并伴有颈部肌肉的拘紧,压痛,颈部活动受限,皮肤感觉减弱,肌力下降,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颈试验阳性相关体征。X线片检查可见颈椎生理前突消失或反曲,椎间隙狭窄,双侧钩突增生等病理性改变[2]。

“治未病”思想的核心内容

唐代医家孙思邈则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阶段,并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事之前”。并倡导“发宜常梳、齿宜常叩、耳宜常鸣、腹宜常摩”的养生保健大法。明代名医张景岳对哮喘证治论述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未发时以扶正气为主,既发时以攻邪气为主”,以后就有“发时治肺,平时之肾”之说,至今指导着临床实践。“治未病”思想作为中医防治疾病的理论核心,其科学内涵就是: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就是对疾病预防学和养生学的总体概括,是对人的生命和健康状况进行管理的一种手段和机制。

防治措施

未病先防:针对青少年颈椎病发病的特点。首先,要纠正不良。长期低头伏案学习者,家长要纠正小孩的不正确坐姿,不能驼背、弯腰、低头或偏头长期看书,坚持做到适当休息、劳逸结合。入睡前要调整睡枕,长时间不良的睡眠必然引起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平衡失调。所以睡觉时应选择合适的枕头,一般以6cm左右高度为宜[3]。这样可以使椎间隙内压恢复,避免椎间隙内压持续升高,使后侧韧带松弛、张力降低,与前侧韧带不平衡导致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其次,要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无任何颈椎病的症状者,可以每日早、晚各数次进行缓慢屈伸。左右侧屈及旋转颈部的运动,使颈部肌肉、韧带、软组织得到充分的牵拉放松,使紊乱颈椎小关节以及内在平衡得以调整。最后,要避免头颈部外伤。青少年在体育锻炼时,要充分做好预备活动,避免头颈部外伤。注意保暖。夏季避免长时间受空调或风扇的冷风刺激,冬季注意颈肩部保暖。

已病早治:①手法治疗:让患者靠坐在靠背椅上,术者站于身后,运用拿、捏、揉、按、点等手法使患者局部肌肉放松,在颈部肌肉起始处查找“压痛治疗点,确定治疗部位[4]。一手固定患者头部,一手用拇指指腹点压治疗点,指下有明显团块,按压有酸困沉感且有明显的舒服感,松手后症状明显减轻,每次30分钟,1次/日,10天为1个疗程。②针灸治疗:常用穴位有肩井、后溪、悬钟、阿是穴等。风寒侵袭者加合谷、风池;气滞血瘀者加内关、膈腧;肩痛者加外关、肩;背痛者加天宗。施平补平泻手法,提插捻转,得气后留针,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30分钟,1次/日,10天为1个疗程。③中药治疗:治宜疏风解表,散寒通络,常用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由葛根、麻黄、桂枝、生姜、甘草、芍药、大枣组成,以葛根汤为基础组方,药用:葛根18g,白芍18g,桂枝9g,麻黄9g,赤芍12g,蜈蚣3条,汉防己15g,生姜5片,大枣1O枚,甘草5g。偏颈肩部疼痛,颈部僵板的颈型以原方治疗;偏头痛头晕,欲呕或呕吐,加天麻12g,半夏12g,藁本12g。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30天为1个疗程。中药外治疗法以行气散瘀、温经散寒、舒筋活络为主,如常用的敷贴药、喷剂等。

既病防变:青少年颈椎病早期可出现头痛、项僵、肢体麻木,如若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是不可避免的。会使症状进一步加重,出现头晕、四肢无力、步履不稳,影像学方面由早期的颈椎弧度变直发展为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甚至脊髓变性等,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工作生活。因此抓住颈椎病的发展的主要矛盾,即各种原因造成的颈椎间盘的退变,是指导防治颈椎病的核心理念,而消除矛盾,则成为防治颈椎病的技术关键。

讨 论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导致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如果能在诊治过程中多做些青少年颈椎病预防教育宣传,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病率定会降低。目前西医科学大力提倡预防医学,而祖国传统医学已早在《黄帝内经》中充分论述了预防远远胜于治疗的重要性,所以笔者认为传统医学“治未病”思想的核心理念即:预防,是具有科学性、远见性的预防医学。

参考文献

1 裴的善,汪公才.颈椎病的全身表现[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5):536-538.

2 顾千里,潘子毅.枕颌牵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3,11(1):44-46.

篇4

关键词 大学生颈椎病 蛙泳 颈椎的生理解剖 防治作用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一直以来,国内外颈椎病相关领域专家以及大多数人们都认为中老年人是颈椎病的好发人群。但是,这些年来,随着平板、电视、手机和电脑的广泛普及应用以及巨大的学习、不规范的作息时间以及姿势的不规范和就业压力,致使大学生的学业负担逐渐地加重,然而大学生又没有在早期培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导致颈椎病在大学生人群中越来越恶化。现今,我国大学生颈椎病患病情况及其不容乐观,颈椎病在大学生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适当以及科学蛙泳锻炼可以改善机体的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对慢性疾病的防治作用。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十分多样的治疗颈椎病的科学的非手术的治疗方法,但是通过科学适当的蛙泳锻炼来治疗大学生颈椎病的相关报道并不多见,所以本文探讨了蛙泳对大学生颈椎病患者防治的作用,旨在探索一种更为简单全面、安全可靠的颈椎病预防和治疗方法。

1颈椎病的治疗和预防原理

1.1颈椎病的治疗原则

治疗颈椎病的根本原则,就是让颈椎恢复为原有的正常、稳定的生物力学结构,大部分颈椎病患者他们的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都变直或后凸,所以说治疗颈椎病就是要通过一切手段来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大部分的早期颈病患者通过个人姿势的调整,适当科学的运动锻炼以及合理的作息时间,以及正确的颈肩背部肌肉锻炼,他们的颈椎病都能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恢复。

我们都知道药物治疗仅仅能起到止痛、消炎的作用。还有就是传动中医疗法和物理治疗,它们的作用也仅仅能暂时缓解颈部肌肉痉挛僵硬,促进血液淋巴系统的有效循环,这些方法只是治标不治本,只能暂时缓解病情,可是对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以及颈部肌肉的力量没有任何作用。所以说在我看来,比治疗更重要的是日常正确的身体保健以及合理科学的体育锻炼。

1.2颈椎病的预防原理

首先我们要注意严防急性头、颈、肩部外伤。由于头颈部跌扑伤、碰击伤及挥鞭伤,及其容易导致颈椎和周围软组织损伤,直接或间接引起颈椎病。所以说肩颈部位的软组织慢性劳损是发生颈椎病的发病机理。还有就是我们要主动去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不正确姿势,因为这些不正确的姿势会引起防止慢性损伤。生活中的不正确的站姿、坐姿等是形成慢性劳损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伏案工作和学习的大学生,如果忽视了桌椅的高度与自己的身材高度相适应的原则,不重视业余时间的体育锻炼,时间长了将会增加肩颈部软组织负荷,这样不单单只是引起腰背软组织劳损那么简单,而且有很大的可能会进一步发展,最后导致颈、胸、腰椎关节功能紊乱。

2蛙泳对3种大学生颈椎病防治的理论基础

2.1蛙泳对颈型颈椎病的防治作用

颈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部肌肉像钢板一样,十分僵硬。部分患者可出现短暂性的上肢感觉异常。患者在打喷嚏和咳嗽时颈部疼痛加重。此类颈椎病患者可以进行科学适量的蛙泳来纠正颈椎生理曲度,缓解颈部肌肉僵直。达到对此类颈椎病的治疗作用。

2.1.1水流对颈部肌肉的作用

在进行蛙泳腿部蹬水时,发力部位主要是在腿部,此时人体中轴处于与水平位置,人体向前推进。由于水具有浮力,那么在水的浮力之下,患者颈部也处于水平漂浮和放松的状态。在前进过程中,温和流动的水流对患者颈部僵直肌肉的摩擦,可以起到放松、按摩和刺激的作用,就相当于中医中的手法治疗一样,是的僵硬的肌肉更好的放松,变得不再那么的僵硬,从而起到了放松患者僵直肌肉的作用。

2.1.2抬头换气对颈部肌肉的锻炼

在进行蛙泳手部划水换气时,原动肌主要有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和竖脊肌。它们都进行向心工作。在换气过程中斜方肌近固定,两侧同时收缩使得患者头颈向后仰,助于换气。此时胸锁乳突肌为下固定,两侧胸锁乳突肌收缩使得画着头颈向后仰。然而此时竖脊肌也是下固定,两侧竖脊肌收缩使得脊柱后伸和仰头,利于换气。由此可见,患者在进行循环往复地换气时,很好地锻炼了这3个僵直的肌肉,增强了它们的肌肉力量,符合运动治疗的原理。从而缓解了患者颈部僵直并且增强了患者的颈部肌肉的力量。

2.1.3抬头换气对颈部生理曲度的纠正作用

颈型颈椎病患者的颈部生理曲度变直,患者在进行循环往复地抬头换气时,头颈部持续地向后上仰,完全符合正常人体颈部生理曲度的锻炼标准,很好地抑制了颈部地进一步变直,并且还可以有效地纠正患者颈部的生理曲度。

2.2蛙泳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防治作用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纤维盘的破裂,导(下转第101页)(上接第99页)致髓核向后侧方突出,刺激和压迫了脊神经根,从而引起相应神经分布区的疼痛。所以此类患者说应该谨慎进行蛙泳运动,以免病情地加重。应该在牵引恢复髓核的位置之后,恢复一段时间再进行蛙泳锻炼。

2.2.1水流对颈部的作用

在进行腿部蹬水时,人体中轴处于水平漂浮状态,处于放松状态,很好地缓解了髓核对颈部周围组织的压力。温和流动的水流,刺激并且缓和地冲击着颈部,很好地缓解了周围神经根的粘连,从而减轻了压迫,加速消退神经根充血和水肿的症状。

2.2.2抬头换气对颈部肌肉的锻炼作用

此类颈椎病患者必须在进行牵引之后恢复一段时间才能进行蛙泳。由于经过牵引治疗之后,髓核复位了,在一段时间内很好地缓解了颈部肌肉的痉挛,但是过段时间肌肉会恢复原状。所以此时应该进行蛙泳来巩固疗效。

抬头换气时,患者头向上后最大范围地伸,很好地牵拉到了斜方肌、胸锁乳突肌以及竖脊肌等颈部肌肉。在通过牵引治疗的基础上,不仅缓解了颈部肌肉的僵直,更加有效地锻炼了患者颈部肌肉的肌肉力量,有效地防止了此类颈椎病的再次复发。

2.2.3抬头换气对颈部生理曲度的纠正作用

患者在经过牵引治疗之后,髓核复位,使得神经根免受了压迫,但是这是短时间的,不是长远之计。必须通过针对性地运动来巩固与加强颈部生理曲度。患者通过蛙泳中抬头换气的动作,头颈部持续地向后上仰,可以有效地纠正患者颈椎小关节的错位,恢复和巩固颈椎的生理曲度。

3结论与建h

3.1结论

(1)经过科学适量地蛙泳锻炼,颈型颈椎病患者颈部肌肉得到有效的放松,颈部肌肉不在僵直、痉挛;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正常,向前凸。

(2)在经过科学的牵引复位之后,通过科学适量地蛙泳锻炼,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肩臂疼痛感或刺痛感消失;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正常;锥节变得坚固稳定。

(3)在经过科学的牵引复位之后,通过科学适量地蛙泳锻炼,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头痛症状消失;患者颈部肌肉放松,收缩自如;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正常;记忆力恢复正常或增强。

3.2建议

患者在进行蛙泳运动之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使患者全身肌肉处于预热状态,特别是颈部肌肉。以免在突然进入水中,水温对颈部肌肉的刺激是的颈部肌肉再次痉挛,导致病情的加重。由于患者的颈椎病还没有完全恢复,所以蛙泳运动时间以及运动强度不宜过重,以免病情复发。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颈椎病;护理;治疗

1 颈椎病的概念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椎间关节退变累及神经,血管而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颈椎就是颈段脊椎,由7个颈椎,6个椎间盘(第一,第二颈椎间无椎间盘)和所属韧带构成。上连颅骨,下接第一胸椎。颈椎排列呈前凸弧度,非常的容易引起劳损和外伤,导致颈椎病。

颈椎病的治疗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临床上一般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多为:针灸、艾灸、拔罐、穴位注射、电针疗法、推拿、颈牵引、中药湿热敷等,效果好且患者乐于接受但治疗时间较长。

2 颈椎病的分型

临床上分为六型:

2.1颈型颈椎病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颈椎病,不少人反复“落枕”多属于此型。以颈部酸、痛、胀为主,可伴有颈部活动受限。

2.2神经根型颈椎病

该型发病率最高,表现颈项肩臂疼痛,颈部活动受限及肌肉僵硬。

2.3椎动脉型颈椎病

表现为眩晕、耳鸣、耳聋、偏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2.4脊髓型颈椎病

该型较少见,表现为呈慢性进行性的四肢瘫痪,早期下肢发紧,发麻,僵硬,有踩棉花感。严重者肌肉萎缩、四肢瘫痪。

2.5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主要症状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眼球胀痛、心动过速和血压升高等;

2.6混合型颈椎病

常以某一类型为主,但其他类型的症状不同程度的合并出现。

3 颈椎病的健康指导

3.1饮食指导:

3.1.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倡“早饭要吃饱,午饭要吃好,晚饭要吃少”的原则,切忌暴饮暴食。

3.1.2食物要多样化,以谷类为主。注意营养,合理搭配,坚持每天吃奶类,豆制品,鱼、蛋、瘦肉等。

3.1.3多食蔬菜水果,少食煎烤肥腻之品,适度进食补气养血,滋补肝肾之物。忌生冷寒凉,荤腥油腻之品,禁烟酒刺激。

3.1.4食疗:多食大枣可以养血安神,黑芝麻可以补血养发,香菇可降低胆固醇,黑木耳用于滋补肝肾,桂圆可以健脾开胃等,水梨可以润肺消痰,香蕉可以减轻便秘,山楂可以增进食欲等。

3.2休息指导

3.2.1保持病室通风,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光线柔和。

3.2.2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发生眩晕时要绝对的卧床休息,低枕平卧,尽量不旋转颈部,减少颈部活动,走动时需有人扶持,防治发生晕倒。如在户外应在安全的地方就地坐下,并呼救。

3.2.3选择质地柔软的枕头,形状以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形为佳。要求软硬适中,能自然塑形者为原则。侧卧位时枕头的高度应相当于一边肩宽,仰卧位时枕头不应超过5cm-10cm。

3.2.4卧具的选择:棕绷床、木板床、气垫床、水床、习梦思床等,要求卧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但不能太软,要求平直,不塌陷。

3.2.5防治颈部受凉、受寒,注意颈部保暖。可适当用温热水冲洗颈肩部,促进血液循环。

3.2.6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有血压升高或下降的表现,要注意血压的变化。

3.2.7酌情使用颈椎围领,以减轻颈椎的压力。

3.2.8颈项僵硬、疼痛时可用红花油或麝香风湿油或按摩乳涂擦,按摩局部至发红。

3.2.9颈椎病是一个慢性疾病,治疗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病情容易反复,要尽量减轻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感,保持乐观的心态。

3.3服药指导

3.3.1中药汤剂宜温服。

3.3.2遵医嘱给予镇痛药和扩血管的药物。

3.3.3使用镇痛药要慎用,防止成瘾。

3.3.4遵医嘱按时服药,温水送服。

3.4颈椎病的预防

3.4.1纠正颈部不良姿势:要求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尽量保持颈部及腰部的平直。避免长时间的伏案书写,每30--60分钟向远方眺望片刻,或进行颈部的锻炼,以消除疲劳。可做一个与桌面呈15°-30°的斜面工作板或斜面桌使用,减少颈椎前屈的程度。

3.4.2睡觉时平卧位和侧卧位为最佳的。采取俯卧位是及其不科学的,应该加以改正。颈椎病的药枕也有较好的治疗功效。

3.4.3注意颈肩部保暖,冬天出门时最好穿高领毛衣或带围巾,夏天空调和电扇均不要对颈部直吹。

3.4.4在生活中防止突然回头及颈部用力过猛,避免低头过久和过于劳累。

4.5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加抵抗力。同时配合颈项按摩,用手掌摩擦颈项部,按揉双侧颈部肌肉使其放松,以捏拿时有酸胀痛感为度。

4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4.1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可分为非手术疗法及手术治疗两类。目前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大多数病例仅需非手术治疗,只有少数病例需手术治疗。非手术疗法是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其中一种或二至三种方法,同时施行。如手法按摩推拿疗法;颈椎牵引疗法;理疗;温热敷;药物治疗。

4.2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4.2.1适应证

(1)颈椎病累及脊髓、神经根和椎动脉者,经非手术治疗无效。

(2)原有颈椎病的患者发生外伤或无明显诱因病症突然加重。

(3)颈椎病患者,出现颈椎某一节段明显不稳,颈痛明显,经正规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4.2.2禁忌证

(1)重要脏器如肝肾、心血管系统疾病不能承受手术者。

(2)病程过长,四肢有广泛性肌萎缩.手术对改善生活质量已没有帮助时。

4.2.3手术的目的及意义

临床最严重的就是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尤其是前者。手术治疗的基本目的包括:脊髓、神经组织的减压:受累节段的稳定;恢复椎间隙高度;获得与脊髓相适应的椎管容量。意义:阻止脊髓受压变性继续发展,为脊髓修复创造条件,从而缓解肌力,解除肢体麻木。为此需要把握好手术时机。

4.2.4手术时机

存起病后6个月至1年内对只具有轻度早期神经损害的病例实施手术效果最佳。贾连顺教授等研究了脊髓型颈椎病的自然病史,并对手术的远期疗效进行观察,认为在起病后3—6个月是最佳手术时机.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外科干预的重要意义,指出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的最佳时机是脊髓发生不可逆性损害之前。

参考文献:

[1]李永岩.颈椎病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1(02)

[2]何艳,刘俊,王珊.老年病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体会[J].西南军医.2005(06)

[3]刘玉杰.老年病人的心态特征及其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2010(04)

[4]刘玉霞,张素娟.颈椎病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01)

篇6

关键词:导引功法;颈腰椎病;治未病

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7-0093-03

颈腰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腰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使颈腰椎脊髓、神经根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随着电子商品的普及,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模式发生显著改变,颈腰椎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据调查,我国颈椎病平均发病率为13.76%[2],部分地区可达17.53%[3],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国内发病率为 5%~10%[4]。器质性病变一旦形成想要根治则很难,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身心创伤及经济压力。因此,探寻一种简单、经济、方便、实用的方式来预防和治疗颈腰椎病具有深刻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导引功法锻炼的角度来探讨如何防治颈腰椎病。

1导引功法的起源及运用

“导引”一词始见于《庄子・刻意》,“吹楹粑,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杨上善在《补注黄帝内经太素》中说:“导引,谓熊经鸟伸、五禽戏等,近愈痿辟万病,远取长生久视也”。王冰说:“导引,谓摇动筋骨,动肢节”……。导引是以肢体运动为主配合呼吸吐纳的一种运动方式,长期练习可以养脏腑、练筋骨、通气血、盈精神。人类通过导引功法防治疾病的历史悠久、功种繁多,如《淮南子》中的 “六禽戏”、华佗编创的“五禽戏”、《诸病源候论》中的“脊柱导引法”、明代少林寺所珍藏“八段锦”等均为古人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的典型代表。

2导引功法防治颈腰椎病的特点

导引功法锻炼可使颈、腰椎相应关节、韧带及肌肉得到舒缩、伸展,缓解肌肉痉挛、增强肌力,起到“柔筋健骨、正脊调曲”的作用,能有效预防和治疗颈腰椎病。其次,导引功法锻炼对场地的要求较低,如公园、小区花园、球场等可供选择,甚至在办公室或居室内都可以进行,其可控性强,不需要专业的运动器材,使更多的室内人群在闲暇之余随地进行导引功法锻炼成为了可能。最后,该法防治兼备、经济简便、不良反应少,练习者可根据病情有针对性的练习某一个动作或某一种功法,逐步增加次数及强度,贵在持之以恒!

3常用的几种导引功法

3.1八段锦八段锦是我国古代传统健身方法之一,其歌诀如下: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双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通过习练八段锦可充分活动颈椎、腰椎关节活动范围,拉开椎间隙,同时增强肌肉力量,从而加强脊柱的稳定性。程林江等[5]对18名亚健康态颈部疲劳的在校大学生进行30天的八段锦导引法干预锻炼,结果示干预周期内受试者的颈部疲劳量表及NDI量表评分均呈递减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徐浩等[6]对治疗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配合八段锦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患者,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和6个月后,治疗组与单纯采取常规保守治疗的对照组相比在VAS评分和JOA评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2五禽戏五禽戏是以模仿虎、鹿、猿、熊、鹤5种动物的形态和神态,来达到舒展筋骨、畅通经脉为目的的一种仿生功,由后汉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思想指导下,总结前人健身活动经验所创。该法通过前俯、后仰、侧屈、拧转、折叠、提落、开合、缩放等各种不同的姿势,对颈椎、腰椎等部位进行有效的锻炼,达到畅通经络、调和气血、活动筋骨、滑利关节的作用。如通过鹿戏练习,能补肾壮腰、舒筋活络、滑利关节;虎戏练习能疏通经脉、行气活血、强筋健骨等。方磊等[7]用五禽戏治疗中老年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结果表明五禽戏可显著减轻中老年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的腰背疼痛症状,与常规腰腹康复体操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张鹏程等[8]采用五禽戏练习配合口服颈复康颗粒治疗中老年颈型颈椎病患者,结果提示:五禽戏对中老年颈椎病的康复以及预防有着积极的意义,能够有效减缓颈椎病的发病率。

3.3易筋经易筋经是一种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基础的传统养生健身功法,具有“伸筋拔骨,以形引气,意随形走,柔和流畅”的特点[9]。通过练习易筋经可以放松颈、腰椎部的劳损肌群与韧带,同时锻炼平时较少活动的肌肉,改善椎间盘的受力状态,减少其发生病变的可能性。如通过练习掌托天门势、九鬼拔马刀势、工尾势等能很好的锻炼颈、腰部肌筋,改善关节的活动功能,加强肌肉力量和柔韧性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曲线。朱毅等[10]对腰椎间盘突出源性急性下腰痛患者进行2周的易筋经锻炼,结果提示易筋经组在MRMQ功能障碍记分显著低于骨盆牵引组(P

3.4练功十八法练功十八法是在继承和发掘我国古代的医学遗产,如“导引图”、“五禽戏”、“易筋经”等,依据推拿治疗的临床经验以及按照现代运动医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理论编写而成的[11]。该法具有动作针对性强、动作幅度大、动作缓慢而有劲的特点,是防治颈腰腿痛等病的一套保健医疗体操。如练习颈项争力、左右开弓等可以有效防治颈椎病;练习双手托天、转腰推掌、叉腰旋转等可以防治腰椎病。王琼等[12]将练功十八法联合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结果示2周后及中期随访6个月时治疗组在颈椎活动度及NPRS、NDI水平均优于单纯推拿手法治疗的对照组(P

4小结

导引功法锻炼能有效防治颈腰椎病,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实现社会、医院、患者的共赢,是一种值得推广和普及的有效锻炼方式。其锻炼应始终贯穿于颈腰椎病的预防、治疗与康复的整个过程中。在未病之时,积极、坚持练习导引功法培补正气,提高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防止疾病发生;发病后及时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并同时配合导引功法舒筋活血,促进气血流通,加强及巩固治疗效果,尽早康复;病愈之后,通过习练导引功法培补元气,防止疾病复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明确提出要将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病相结合。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故在防治颈腰椎病的3个阶段中,以“未病先防”最为重要,这是导引功法发挥作用的最佳时期,同时也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特色所在。

参考文献:

[1]任文琪,王锐.从“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谈颈腰椎病的预防[J].江西中医药,2015,03:16-17+27.

[2]田伟,吕艳伟,刘亚军,等.北京市18岁以上居民颈椎病现况调查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12,32(8):707-713.

[3]升,芮永,林研,等.陆家嘴地区金融从业人员颈椎病现状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预防对策的研究[J].脊柱外科杂志,2006,4(3):150-154.

[4]于杰,朱立国,高景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免疫学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4(3):54-58.

[5]程林江,任树军.中医“八段锦”对亚健康态颈部疲劳人群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1:84-85.

[6]徐浩,方姝晨,晋存,等.八段锦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治疗中的应用[J].湖南中医杂志,2015,08:65-67.

[7]方磊,严隽陶,曹彦俊,等.五禽戏对中老年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腰腹核心肌群力学性能及疼痛影响的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5,09:49-53.

[8]张鹏程,兰崴,唐巍.五禽戏对中老年颈型颈椎病患者简化McGill疼痛询问表疼痛指数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0:2763-2764.

[9]张宗豪.易筋经功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9,03:451-452.

[10]朱毅,李凝,金宏柱.易筋经锻炼和骨盆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源性急性下腰痛疗效观察[J].中国运动医学志,2010,03:288-290.

[11]韦俊文,夏双喜.练功十八法简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3,03:62-69.

篇7

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sis)又称颈椎综合征、颈椎退行性脊椎病等,是指因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并引起各种症状和(或)体征的一组证候群,属于中医“痹症”“眩晕”“项强”等范畴。颈痛多见于颈型颈椎病,属于颈椎病发病的早期,主要表现为颈项部酸胀、疼痛、不适、有僵硬感,活动时有异常作响,颈部软组织受凉后症状加重。因其症状轻微、短暂,以局部症状为主,有时呈一过性,易被忽视,因而可能发展成更加严重的其他各型颈椎病。据统计,我国颈椎病患者已超过1亿,发病率约为17.3%,且还在不断增加;30岁以下的青年患者约占患者人数的11.1%左右,低龄化趋势日渐明显。针灸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已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可,Trinh分别在2007年1月Spine杂志及2006年7月CochraneDatabase发表了最新的针灸治疗颈痛系统性文献评价,在分析了最新文献的基础上作者认为:相对于安慰针常规针刺组,有证据说明针灸治疗颈痛确实临床有效,这标志着针灸治疗本病已取得了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故如何拓展思路,对针灸治疗本病的方案进行优化改进,以进一步提高疗效,将是本病针灸临床研究的下一个重点。本病临床治疗的疗效目标可分为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两个方面:“近期疗效”追求的是在最短疗程内缓解患者症状,“远期疗效”追求的是降低本病的复发率。分析国内外文献资料[9-10]显示,目前针灸治疗本病的取穴思维主要局限于局部取穴及循经取穴,“局部取穴”主要采用颈肩部的百劳、风池、大杼、颈部夹脊穴等,“循经取穴”主要采用上肢的外关、曲池、后溪、中渚等。笔者在临床上发现,如果仅限于这样的治疗思路,针灸治疗本病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无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本病以颈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笔者根据中医古籍“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理论,采用心俞、神门等穴,并根据颈椎病为骨骼退行性病变的本质及中医“肾主骨”理论基础,采用肾俞等穴,归纳为“从心肾论治颈椎病颈痛的针灸优化方案”,并与常规方案对比。本研究通过一项单盲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应用国际认可的NorthwickPark颈痛量表(NPQ)作为主要疗效指标,以评价针灸从心肾论治方案治疗颈椎病慢性颈痛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受试者均来自2009年9月至2010年10月广东省中医院针灸门诊,共纳入患者116例,在干预和随访过程中心肾针刺组脱落2例,常规针刺组脱落3例,最终完成观察111例,其中心肾针刺组55例、常规针刺组56例,占总纳入病例的95.69%。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详见表(表略)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低头习惯、曾经治疗情况、中医辨证分型及临床诊断等方面进行卡方检验或方差分析等比较,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均P>0.05),具 有 可比性。

1.2诊断标准依据《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1]颈椎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1.3纳入标准①成年男性或女性,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以颈痛为主诉者;②近3个月有颈部疼痛、僵硬感病史,伴或不伴有肌肉骨骼系统阳性体征,达到平均每月发作1次;③纳入时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大于3分;④颈椎X线片(正侧位)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中X线片的要求,或者MRI、CT显示有颈椎退变或颈椎间盘突出;⑤年龄18~65岁;⑥近3个月内未接受过颈椎病针灸治疗;⑦自愿参加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能配合治疗及随访安排。

1.4排除标准①符合脊髓型颈椎病诊断标准;②患严重其他系统疾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③有颈部外伤史,有颈部骨折或手术史,系统性骨或关节疾病;④畏惧、拒绝针灸者,或近3个月接受过颈椎病针灸治疗者;⑤目前正在接受颈椎病其他治疗;⑥孕妇或哺乳期妇女;⑦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不配合治疗方案安排者。

1.5剔除和脱落标准①受试者在治疗期间自行采用如理疗、按摩、贴敷等对颈痛症状有效的其他疗法;②试验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或严重的合并疾病;③受试者依从性差,未按医嘱进行治疗者;④患者自行退出研究;⑤病人随访期间因各种原因失访。

1.6随机及盲法的实施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设立心肾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把估算的样本含量输入PEMS3.1统计软件包,得出顺序号、随机种子数和分组结果,制作随机卡片,放入不透光信封密封。临床实施时将合格病例按纳入试验的先后顺序对应信封上的序号顺序拆开信封,依照随机卡片上的提示进行分组。本研究已取得广东省中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委员会批件文号为:201103,已于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注册号为ChiCTR-TRC-11001352。

2治疗方法

2.1及操作环境两组受试者取坐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针灸师均具有5年以上针灸临床经验。在实施干预时,室内温度约为25℃左右。

2.2心肾针刺组①针刺:穴取百劳、神门、腕骨,后两穴左右交替取穴,采用0.35mm×25mm苏州天协牌一次性针灸针,直刺10~30mm,每个穴位均采用调气法,即徐入徐出,行平补平泻手法,至得气后留针30min,每隔10min运针1次。②直接灸:穴取大椎、心俞和肾俞,针刺后休息5min进行直接灸,直接灸使用南阳卧龙汉医艾绒厂生产的常规艾绒,制成高1cm、直径约0.8cm中型艾炷。先按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11月1日在日本茨城县筑波市召开的“经穴部位国际标准化正式会议”上制定的穴位国际标准选取穴位,在穴位上涂少量由广州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万花油,用于粘紧艾炷及防止烫伤。将做好的艾炷置于穴位上进行直接灸,至病人言灼痛时用镊子移走,每穴各灸5壮。③埋皮内针:穴取百劳、单侧心俞和肾俞,直接灸后休息5min进行穴位埋针治疗。使用由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的华佗牌揿钉型皮内针,长度为2~3mm,用安尔碘(上海利康消毒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常规消毒穴位,用消毒镊子夹住针圈,对准所选穴位与皮肤呈30°~45°角斜刺揿入,以3M医用胶布固定,直至下次治疗时方取下。

2.3常规针刺组①针刺:穴取百劳、中渚,穴位皮肤常规消毒,直刺10~30mm,每个穴位运针(同心肾针刺组)至得气后留针30min,每隔10min运针1次。②直接灸:穴取大椎、百劳及肩中俞,每穴各5壮,操作方法同心肾针刺组;③埋皮内针:穴取百劳及肩中俞,操作方法同心肾针刺组。本组所使用的针刺针及艾绒、皮内针等器材均同心肾针刺组。

2.4疗程两组均每周进行2~3次治疗,10次为一疗程,5周内完成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并随访3个月。考虑到受试者的依从性及临床研究实践情况,规定至少完成8次治疗即为有效观察病例。

3疗效观察

3.1观察指标NorthwickPark颈痛量表 (NPQ):该量表由9个条目组成,从疼痛程度、症状持续时间、夜间的针刺或麻木感、疼痛对睡眠的影响、对社交活动的影响、搬抬重物、读书/看电视、工作/做家务和驾驶汽车9个方面评价患者的疼痛和功能状态,总分为100分,积分越高,提示患者颈痛病情越严重。本研究使用的NPQ量表为香港浸会大学引进翻译的中文版。根据参考文献[10]报道,认为NPQ得分较前下降5分即为有临床疗效,以此为标准进行疗效评定,换算出不同时间点NPQ得分的4个差异率。差异率=[(NPQ初诊得分-各时点得分)÷NPQ初诊得分]×100%。3.2评价时点NPQ量表在治疗前、治疗5次后、疗程结束后、随访1个月后、随访3个月后,共5个时点进行评价。

3.2统计学处理采用EpiDataV3.1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管理与分析。计量资料(如年龄、病程、量表评分值等)采用均数±标准差(x珚±s)表示,组间及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配对符号秩和检验),多时点评分数据采用重复方差分析(非正态分 布 且 方 差 不 齐 采 用 秩 和 检 验(Kruskal-Wallis));计数和等级资料(如中医证候、诊断分型、低头习惯等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统计检验采用双侧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α<0.05。

3.3疗效指标分析(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点NPQ评分比较(见表4)由表4所示,对各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5次后、治疗结束后、1个月后随访、3个月后随访,共5个时点的NPQ评分进行评价比较,组间评分差异经t检验提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时点组间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提示,各观察时点作为个体内差异因素在不同时点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但作为个体间差异因素的不同干预方法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NPQ得分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图1两组颈椎病患者各时点NPQ评分值变化趋势图(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点NPQ评分差异率比较经方差分析,两组间各时间点NPQ评分差异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综合的情况,可认为干预后和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的NPQ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图略),经治疗后各时点间两两比较及多元方差分析,以不同干预时点作为个体内差异因素,两组治疗均显示随着疗程延长,积分渐降低,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治疗均有效,但两组间差异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可推断:认为心肾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在以NPQ量表评分作为指标的评价中总体疗效相当。

3.4分层分析从以上数据分析可知,两组在以NPQ量表评分作为测量指标的评价中总体疗效相当,故对本研究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不同病程和不同年龄段人群中,两组治疗方案结果有显著差异,具体如下分析。(1)病程分层按本研究受试者病程的具体情况,经探索性分析后,将本次研究的受试者分为病程在7年以内和在7年以上两层。按照不同病程分层对受试者NPQ各观察时点评分进行分析,各层受试者在不同时点的NPQ评分均数水平如表(表略)分别对各观察时点进行比较,经方差分析,发现病程≤7年人群中,两种治疗方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病程在7年以上的人群,在治疗前、治疗5次后及治疗结束后3个观察时点,两种治疗方案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次随访观察时点,则两种方案结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提示在以NPQ量表作为主要疗效指标的评价中,从心肾论治颈椎病颈痛的治疗方法对病程在7年以上人群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而在病程≤7年人群中常规针刺组与心肾针刺组疗效相当。(2)年龄分层参考联合国WHO组织的人类年龄划分标准,将本研究的人群按年龄分为以下几层:青少年18~35岁;中青年36~44岁;中老年45~65岁。按照不同年龄分层对受试者的NPQ各观察时点评分进行分析,各年龄层受试者在不同时点的NPQ评分均数水平如表7所示。由表7结果提示:经方差分析,不同年龄段作为个体间差异因素在治疗后不同时点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不同年龄层患者在干预过程中的NPQ评分存在差异。各年龄段观察值趋势见图4~图6。由表7可知,对治疗前后各观察时点分别进行比较,经方差分析,发现青少 年人 群 和中 青 年人群两 组间差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中老年人群中,除治疗前观察时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外,其余干预后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综合上述分析结果,提示在以NPQ量表作为主要疗效指标的评价中,从心肾论治颈椎病颈痛的治疗方法对中老年人群(年龄45岁以上)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

3.6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包括针刺出现的疼痛、局部酸胀、麻痹等,均未做针对性处理,患者症状在2~3天后自行缓解。

篇8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和心理压力随之加重,颈椎病的发病率日益升高,并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颈椎病可发于任何年龄,其表现常为头颈、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区疼痛,手臂麻木、肌肉萎缩,甚至四肢瘫痪,如果不断加重,还会导致头、颈、肩、腰等相关疾病,轻者头、颈、肩臂麻木疼痛,重者可致肢体酸软无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瘫痪、导致脑萎缩、脑梗塞、脑中风,并可影响胃及心血管,所以颈椎病不仅要尽早治疗,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要及时预防,颈椎病患者要学会自我护理,尽早康复。

1 颈椎病的预防

1.1 正确的认识颈椎病,颈椎病虽然多发于老年人,但其病变过程往往始于年青人,所以要避免诱发因素,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长时间伏案、书写或低头看书等。

1.2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从生活细节做起。

1.2.1 注意端正头、颈、肩、背的姿势,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正确注视,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1.2.2 长期伏案工作时,应定时改变头部体征,及时做颈肩部肌肉的锻炼。

1.2.3 选择合适的枕头,枕头的形状和质地对头颈部的健康关系很大,枕头应是柔软的圆枕,大小超过自己的肩宽10―20cm,高度以压缩后略高于自己的拳高为宜,经常更换睡眠。

1.2.4 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寒冷、潮湿,因为受到寒冷、潮湿的影响可造成局部肌肉的张力增加,肌肉痉挛,增加对椎间盘的压力,使椎间盘突出诱发颈椎病,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

1.3 及早彻底治疗颈肩、背部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

1.4 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工作或工余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

1.5 由于颈椎病是椎体骨质增生,骨质退化疏松等引起的,所以应多食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B和E的食物加以预防,如牛奶、鱼、猪尾骨、黄豆、黑豆等。

2 颈椎病的康复指导

2.1 室内温度适中,过低引起颈部肌肉僵硬,尤其是风寒湿症,更应注意室温与保暖。

2.2 正确的睡姿,一般以仰卧、侧卧位时头颈部处于向一侧极度扭转的,颈部呈紧张状态,易引起颈部肌肉、韧带关节等的劳损和退行性改变,故一般不宜采用,枕高不可过高,约为10―15cm。

2.3 正确的功能锻炼,运动对骨骼肌肉系统有良好的作用,可以延缓骨质的退行性变,增加关节弹性和灵活性,增强肌肉的收缩力,减少颈椎病的发病,除每月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做医疗体操治疗外,还可做头部几个方面的运动,包括前屈后伸、左右转、左右侧屈、绕旋等,重点是头后伸和左右转,每天可进行3―4次,每次10―15分钟,动作要缓慢平稳,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宜,如出现头晕、心慌应停止。

2.4 防止外伤,有病早治,颈部外伤与颈椎病有密切关系,甚至有人提出:损伤性颈椎病的诊断,特别是头颈轻微的扭伤,落枕及严重外伤的继发影响,对产生和诱发颈椎病有一定作用,因此,对于颈部外伤落枕等都要给予及时彻底治疗,实践证明早期治疗效果好,复发少。

2.5 调解饮食,增加钙的摄入,如奶制品、豆类、鱼虾等,多食瘦肉、蹄筋类,以充养筋骨。

2.6 生活规律,精神愉快,避免不良刺激,病程久者,对疾病要有正确认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