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健康人格的培养8篇

时间:2023-05-31 08:34:5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健康人格的培养,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健康人格的培养

篇1

摘 要:随着小学体育新课程改革与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健康概念的定义有了更新的感悟与认识。特别是在针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也更加明白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新课程改革后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儿童成长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情绪;人格

以往体育教育只注重儿童身体健康而忽视儿童心理健康。教师在课堂编排及设计上也很少考虑到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学生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学生的内心感受如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他们学习的动机是什么,很少有人去关注,而是主观地认为只要是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技术、技能、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就达到了学生健康的目的。近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但是现实并非如此。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寻找教学契机,创造教学环境,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中学生解决心理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成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全发展的人。

一、融课堂活动与积极的情绪体验为一体

小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特别是在学习活动中,常常会产生各种情绪体验。经常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高兴、快乐、幸福、满足等可使儿童增强自信心,情绪高涨,精神饱满,既能提高其完成学习任务、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又能增加其心理健康,避免长期体验消极情绪而引发的种种心理障碍。积极的情绪体验会成为学生新的活动动机,使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因此,在小学的教学中,教材和教学方法都要适合小学生的特点。比如课堂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游戏,把教学内容融入这个游戏之中,并调动全员参加,这样就能把那些不合群的学生或者生性孤僻的学生融入到集体当中,让他们在集体中体会到温暖、体会到从未有过的开心,这样有助于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在教学活动中要帮助小学生掌握学习内容,使其经常产生成功的喜悦。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因材施教,对优等生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使其不断产生新的成就感;对差生要给予耐心细致的帮助,对他们的要求不能太高,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鼓励。

二、培养小学生各种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

教师要帮助小学生确定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奋斗目标,切忌期望过高;要引导他们实事求是,不作非分之想,不苛求自己,尤其是优等生或争强好胜的小学生,不要为小事而过于自责,凡事要放宽心,想得开。教师要让小学生保持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对各种活动都倾注热情,积极参与,享受生活的乐趣。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品质,自信是保持愉快情绪的重要条件。教师要教会小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学会悦纳自己、欣赏自己、肯定自己,做到不自卑、不自怜、不自责。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他可爱和可造就的一面,要经常肯定他们,鼓励他们。在教育中要培养小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发展其道德感。通过唱歌、跳舞、体育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小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以发展他们的美感。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小学生的重要特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体育活动,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欢乐,通过课堂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

三、建立学校、家庭一体的培养体系

成L中的小学生随着知识积累的日益丰富,各种能力的不断提高,生理心理的急剧变化,情感体验逐渐丰富。但他们处于半幼稚半成熟时期,矛盾交织,他们的情绪情感还不平衡,不稳定,往往滋生不良的情绪、情感。作为体育教师,首先应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经常和学生沟通,对学生的点滴进步予以关注。其次,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哪些情绪、情感是好的,易被人接受,哪些情绪、情感是不好的,要控制消除。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心理现象,学习调节控制自己的情感,努力培养高尚的情感。教师应耐心地帮助学生分清积极与消极、乐观与悲观、自尊与虚荣、自豪与自傲等不同心理品质的界限,让他们通过合理释放,调节升华自己的情感,减少心理压力和紧张感,引导学生学会多方面、多角度看问题,胸襟宽广,能容人容事,情感丰富。

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健康人格;培养

健康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健康的人格实质上是和谐的人格,从伦理学角度讲即道德的人格。如何培养学员健康的人格,进而把学员培养成家长放心,企业欢迎,社会需求的合格技能人才是摆在职教教育者和管理者面前的头等大事,也是职教的核心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培养学员健康人格的重要性

尽管大多数职教学员都具有较高的人格素养,都能积极向上、与人为善,既具有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也具有追求卓越的崇高理想;既具有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也具有长期拼搏的干劲与动力。但是,由于一部分学员的成长环境、文化层次、心理素质、学习态度等导致这部分学员在心理上和人格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以致有一定数量的学员明显存在着不健康人格的种种心理和行为的迹象。针对这些情况,加强和塑造学员的健康人格也成为职业技术教育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培养健康人格教育是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培养学员的健康人格也是当前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二、培养学员健康人格的方法

1.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员健康人格的培养,必须建立平等、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才能在学员面前具有较高的威信,使学员乐于听他的话、接受他的教育。而且必须注意师生平等,相互尊重,充分相信每个学员的发展潜能,教师要一切为了学员,为了学员的一切,为了一切学员,这样才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2.和谐的班集体

学员健康人格的培养,必须有一个具有平等、和谐、自觉、自律的班集体,几乎随时都在熏陶感染集体中的成员,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每个班级必须有严明的纪律,合理的规章制度,只有健全的班级管理体制,才能使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大家相互督促,取长补短,每个人的正能量就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3.优秀的教师人格

学员健康人格的培养,教师和班主任必须注重自身的人格素养,一位好的班主任、好的教师,他的言谈举止都会在学员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更重要的是教师和班主任的思想、品行、修养、风度,从而影响学员。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篇3

关键词:健康人格培养;阅读疗法;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阅读疗法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作用及途径研究

收录日期:2013年11月30日

大学生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后备人才,不仅要具备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还要拥有健康的人格。人格是个人在生活中以其生活方式和生活风格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自我意识,是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为其他社会成员所接受的,又充分展现主体个性特征的人格模式。健康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特征应包括社会责任感、独立意识、坚强的意志力、和谐的人际关系及创新精神等。

一、阅读疗法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作用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人格具有个性特征,它是个人的性格、气质、心理、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总和。健康人格的形成一方面受社会的、历史的、家庭的文化影响;另一方面有赖于自身的智慧力量、道德力量和意志力量。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既是一个认识过程,又是一个逐渐培养的过程,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杰可逊认为,阅读疗法是把文献作为一种“文化资源”,由读书顾问精选后提供给读者,以帮助读者领悟人生,增强信念,完善人格。前苏联人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阅读疗法所依靠的心理机制主要是指导读者学习英雄,增强信心,磨炼意志,克服困难,战胜疾病。这是一种强调激励的阅读疗法,是一种如火冶炼般的刚性疗法。

阅读疗法是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的创新形式,高校传统的德育工作不易取得理想效果,通过阅读疗法这一方式能够顺利推行,且效果很好。阅读疗法成为高校在德育教育、学生工作、图书馆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等领域的创新品牌,阅读疗法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发挥了促进作用,阅读疗法也获得了良性发展环境。

二、阅读疗法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途径

1、创建阅读疗法网站,宣传正确的价值观。阅读咨询网站是推广、宣传、实施阅读疗法的网络服务平台,也是高校运用阅读疗法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网站设有阅读咨询室、工作团队、专家链接、动态信息、成功案例、阅读交流、书目信息、网站留言、阅读疗法协会等主要栏目。网站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价值导向,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且能够自觉抵制不良因素的影响,磨炼自己的意志,培养健康人格。内容丰富多彩,贴近校园学习生活,能够提供方便快捷的阅读疗法服务,实现实时有效地交流与沟通。

2、悉心指导个案,加强自我教育。阅读指导与咨询是阅疗馆员通过与大学生面对面交谈,舒缓其学习、恋爱、交际、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使他们重建自信。阅疗馆员在与大学生接触、交流过程中,针对生活与学习中碰到的一些问题、遇到的挫折,为其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阅读指导。通过阅读,大学生学会不断地思考,不断进行自我体验、自我觉察,感悟成长。这个过程就是自我进步的过程。

阅疗馆员用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以阅读疗法为手段,帮助众多因孤独、自卑、学习压力、交际困难、精神抑郁的同学走出情绪低谷,摆脱心灵困境。阅读咨询的过程也是大学生通过阅读加强自我教育的过程。

3、推荐阅读疗法书目,提升品质修养。甄选阅读疗法书目、编制阅读疗法书方是阅读疗法服务的核心工作之一。阅读疗法书目就是在实施阅读疗法的过程中,针对读者的心理偏差和问题而开列的文献目录。通过研制发展性阅读治疗书目与临床性阅读治疗书目,能够帮助大学生培养健康人格,提升品质修养。

4、创办阅读疗法刊物,宣传道德规范。《阅读疗法工作通讯》通过阅疗视窗、新闻快讯、新书推荐、悦读育心、成功案例、协会天地、知识讲堂等栏目的设置,成功开辟了我校普及阅读疗法知识、报道阅疗工作动态、推广阅读疗法服务及交流阅疗心得体会的又一有效渠道,对阅读疗法理念的推广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阅疗馆员深入到大学生中去根据他们的现状,满足他们的正当合理需要,以调动其积极性。《阅读疗法工作通讯》大力弘扬主流道德价值,宣传道德规范,使校园道德风气得到净化。

5、开设阅读疗法课程,推进素质教育。通过开放、探究性的课程形式为大学生提供能够产生丰富感受和体验并具有多元解读方式的真实事件、活动和经验,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和态度。阅读疗法课程的实施过程是促进大学生主动建构心理、塑造健康人格的过程。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开展小组合作活动,促进大学生原有经验发生转化并形成新的理解,引导大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体验知识获取的过程,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发展性问题,充分开发潜能,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可持续发展,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阅读疗法课程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推进高校素质教育。

6、成立阅读疗法协会,强化社会实践。大学生是阅读疗法的应用对象,也是参与者、实践者。建立大学生阅读疗法组织很有必要。阅读疗法协会是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的下属学生社团组织,以促进大学生阅读与健康人格培养为目标,协会宗旨是“以人为本,团结互助,提升品位,增强素质”。阅读疗法协会成立后,陆续开展了会员纳新、读书交流、书方推荐、知识讲座、心理电影赏析等丰富多彩的阅读疗法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与人沟通交流,锻炼社交能力,培养爱心,提高团队配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地增强了大学生的自立观念和自立能力,能够磨炼他们的意志品质,能够促使他们处理好奉献与获取的关系。

7、开展阅读疗法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应为大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校园开展阅读疗法活动,如阅读指导与培训、读书沙龙、书方推荐会、专题学术讲座、团体治疗活动、学习参观活动、阅读疗法研讨会、辩论赛、知识竞赛等,用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他们的集体观、荣辱观,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阅读疗法有力地促进了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并使校园文化为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主要参考文献:

[1]郑伟芬.浅谈大学生健康人格特征及教育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7.

篇4

关键词: 技校学生 健康人格 体育教学

大部分技校生年龄在17―20岁,正是一个生理及心理都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且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动机及人生目标模糊,心理特点存在缺陷,与技工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素质要求有一定差距。故对技校生的健康人格培养刻不容缓,而体育课教学在这方面无疑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现代技校生健康人格标准

人格,从心理学的角度可解释为“人的性格、气质、爱好、品德、操行、态度等心理特征的总称”。健康人格是指人格主体的心理品质和行为倾向,符合社会成员所公认的标准。通过分析了解,我们可以归纳出切合现代技校生实际的六条健康人格标准:良好的道德品质;良好的性格特征;良好的社交能力;健康的主体意识;具有崇高的审美情趣;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人格培养就是指塑造健全人格的教育,包括促进与意识倾向相联系的气质、性格、爱好、品德、操行、态度等人格因素健康发展的各方面教育。

二、现代技校生人格现状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技术工人培养的重视,技工学校更加注重对技校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现在的技校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很多学生心理脆弱,依赖性强,忍耐性差。一旦现实与理想产生差距,就容易产生挫折和失望感,以及极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以往传统学校教育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性,而忽视个性差异,使得不少技校生的个体心理发展存在矛盾。

技校生还处于从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阶段,独立生活能力差,对自己缺乏正确和全面的认识。而且易受到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想的冲击,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如自立与依赖,自信与自卑,理想与现实,感情与理智,需要与满足,封闭与开放,向善的愿望与从恶的意念之间的矛盾,等等。

三、在体育教学中对技校生进行健康人格教育的必要性

1.体育学科的性质和任务规定了人格教育应成为体育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新颁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坚持“健康第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标准》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构建课程结构,明确提出了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上应承担的责任。

2.在体育教学中实施人格培养,是教育现实的迫切要求。审视当今的技工学校体育教学,我们会发现在人格教育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如以“教师传授――学生接受”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仍占绝大多数,没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多数课的教学目标仍以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为主,忽视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的要求;教学方法的改革大多以实现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为目的,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方法研究不够深入,等等。

四、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对技校生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

体育教学对技工学校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有着积极作用,不仅可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还有助于重新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增强战胜困难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真正体会到团结合作和体育的拼搏精神,同时也为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高素质技术工人创造条件。

1.对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方面的培养

一是对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在体育比赛及活动中要受到各种规则的制约,一旦违反都将受到判罚。一些体育游戏就要求每个同学都必须严格执行游戏规则,若有任何一人不遵守将满盘皆输;在课堂教学中安排的队列队形教学等都对学生规则意识和纪律意识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是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踏实的态度。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一批尊师敬长、责任心强、做事公平公正、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的体育骨干,协助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借此教育其他学生做事公正,为人正直,言行一致,不投机取巧,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三是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很多运动都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取得好的比赛成绩。如在篮球、接力跑等项目中,个人英雄主义永远都不能取得成功。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他人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取得优异成绩,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与社会价值。

2.对学生身体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

一是增强体质,适应企业的工作要求。通过体育动作的学习及身体素质的训练,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适应性,并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对学生文化科学素质方面的培养

一是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拥有众多的学科作为基础,形成一个较为庞大的学科群,包含多种文化内涵。为此,采用体育教学手段对一些体育现象进行解释,如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等,不但能教会学生体育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其努力学习专业技能及其他基础知识,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让学生明白“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

二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制作体育器材,设计场地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需要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学方法非常重要,老师可以在动作的象形比喻、动作要领的科学性、动作衔接的必然性等方面进行合理引导。

三是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健美操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手脑协调配合能力,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能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4.对学生审美艺术素质方面的培养

一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业余爱好。体育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而且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学生审美意识,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

二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特长。通过选修课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要求,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从而使学生领悟和品出所喜爱项目的艺术内涵,从中发挥艺术才能和特长。

5.对学生职业素质方面的培养

一是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和敬业教育。

学习体育动作要有吃苦耐劳精神,要经得起反复磨炼。而一项劳动技能的掌握,同样也需要多次实践的过程,进而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劳动,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热爱本职工作,敬业爱岗,不要好高骛远。

二是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观念教育。

体育教学主要以操场为课堂,每节课都有大量的场地器材准备工作,这是上好课的基本物质准备,也是向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培养劳动观念、爱护公物教育的有利时机。通过让学生轻拿轻放、不拖不摔、不踢器材,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意识。通过号召学生自觉参加搬运器材,规划场地,洒水扫地,自己动手,亲身参与,使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和主动为大家服务的精神。同时在享受干净运动场所的时候,要抓住时机进行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教育。

总之,提高全民素质,使技校学生全面发展、造就健康的人格,除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积极性,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之外,还需要学校及社会加强对学生个人形成的重视,达到既掌握文化知识,又形成良好健康人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白雪峰.提高厌学体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J].考试周刊,2008,(20).

篇5

一、从关心、爱护学生开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其作用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健康的灵魂。来自老师的关怀,如春风化雨,无声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使学生获得情感满足,进而转化为要求进步的动力。

我们班有一名男同学,他在课堂上总是很难集中精力听讲,好像被什么事情所困扰。课下,我找到他谈话,开始时他的抵触情绪很大,对我的问题总是报以沉默。我感到他的家庭一定存在什么问题,于是我进行了一次家访,从中我了解到他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他从来没有见过妈妈,父亲在外打工也很少回家,他和爷爷生活在一起,生活上比较困难,所以他很自卑,无心学习。我从他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找他谈心,我们渐渐成了朋友。我发现他的字写得很好,于是我开始鼓励他努力写好字,通过他的不断努力,在校书法比赛上取得了好成绩。此后,他的字不仅越写越好,而且学习上也不断进步。看到他的转变,我由衷地感到欣慰。现在,他在学习方面有了明显进步,数学成绩还达到了优秀的水平。事实证明,一个学生能得到教师的关心、爱护、赞许、表扬和鼓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让他们感到温暖和幸福,进而感到生活的美好,从而激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激发他们和困难斗争的勇气、信心和力量。

二、尊重、理解和信任是培养健康人格的基础

小学生的自尊心很强,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班主任应有一颗慈母般的心,相信每个学生在教师和集体的关心下,都会成为有用的人,尤其是对待一些好胜但不能取胜、有上进心但无法战胜惰性的学生,更应该理解他们的苦恼,同情他们的处境,引导他们消除与集体、教师的距离感,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和战胜自我的勇气。

在一次学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一位班主任讲了一个学生成长进步的事情,我觉得她做得很好:她的班级有个学生在课堂上总是无精打采的,课下也是一个人默默地坐着,经常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不好。班主任发现他的基础实在太差了,通过交谈,了解到这名同学也在努力地学,但总学不好,同学们也不愿意和他玩。慢慢地,他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了解了这些情况,班主任立刻将他的位置调到第一排,安排了一个各科成绩优秀的同学和他同桌,课堂上加倍留意他,还要求班干部在课余或双休日轮流帮助他,并教育同学有好游戏多让他参加,让他当上了劳动委员(他的同桌)的小助手,以树立他克服自我的信心。班主任对他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和鼓励,慢慢地,他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对学习满腔热情,在学习上有了很大进步。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信任,能帮助学生战胜自我,不断产生成功感,从而培养学习兴趣,进而培养起自信、乐观的情绪,最终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人格。

三、加强沟通和合作可以使学生的健康人格稳定发展

小学生入学以后,由于环境的变化,在各个方面都会有进一步的发展。作为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等,制定本班的奋斗目标,打造一个具有战斗力的集体。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此外,一个好的集体还要形成良好的班风,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这样,在集体生活中,学生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逐步发展学生的社会情感、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

篇6

一、在课堂上贯穿于思想教育

学校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主阵地,教师的课堂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实施者。如教学“元、角、分”时,可教育学生人民币是国家的财产,代表着国家的尊严,我们应该爱护好人民币;又如教学“时、分、秒”时,以课件出示北京申奥成功人们的喜庆场面为画面,教育学生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学生也可以通过对“时、分、秒”快慢感受后,教师适时地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又如教画长方体、正方体、圆形、利用对称图形及平移图形的特点设计多种组合图形的图案时,让学生享受数学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塑造美好心灵;又如教学大数的“读作、写作”时,介绍一些本地有教育意义的数据,还可以介绍我国的地形地貌特征,如我国地域辽阔,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我国境内有世界著名的大河长江,全长6300千米。体会我国的江山如此多娇;又如教学“应用题”时,可以根据应用题中所反映的日常中的生活、农业、科技、卫生等方面有说服力的数据,通过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班级的凝聚力

多姿多彩的活动永远是孩子们成长岁月中的难忘回忆,利用活动来促进学生养成教育的形成,也就培养了学生的健康人格。例如在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仅让学生了解不同季节的大自然的变化,还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在全校开展的“学习弟子规,践行弟子规”活动,作为班主任,安排学生们天天诵读《弟子规》。弘扬祖国精髓的传统文化;在体育课中可以举行拔河比赛、体操比赛、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等,学生通过参与集体的竞争活动,强身健体,提高团队意识。还可以通过自主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处事的心理品质,克服依赖心理;通过情感训练,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心理品质,防止胆小闭锁心理。

三、帮助学生学会人际交往

目前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平时任性,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经常同学之间会发生矛盾,人际交往的意识淡薄,文明礼貌也显得比较薄弱。针对这种问题,从文明礼仪教育入手,每个学期的开学初是进行教育最佳时期。如:与别人见面要说声 “您好”;跟别人道别说声“再见”;请求帮助,要说“请”;得到关心、帮助说声“谢谢”;打扰了或有愧于别人时说声“对不起”、“请原谅”。别人向自己道歉时应该回话“没关系”、“别客气”等礼貌用语,用好“微笑、招手、点头、鞠躬、鼓掌、请进、敲门”等体态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学生形成健康人格教育时,这些“礼貌”就会深入人心;还有教师要帮助学生与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学生要尊重父母,理解并能体谅父母的一番苦心;教师本身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充满希望和信心;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教师要指导学生恰当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正确地识人和择友,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谐的群体使人感到温暖产生安全感。这样,学生受到鼓舞,就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品德修养。

四、重视对学生的理想教育

篇7

孩子心理过程的随意性很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常常一件事没做完又想着做另一件事,显得做事杂乱无章,缺乏条理。孩子应养成做事有条有理的好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与父母的教育是息息相关的。

1、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

有规律的生活是培养孩子做事有条理的重要前提。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家庭条件,把每天起床、睡觉、做游戏、看动画片、学习及家务劳动的时间都固定下来。教孩子做事时,一定要交代清楚什么时间去做什么事情,怎样才能做好这件事,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做到要求明确,检查及时。

2、培养孩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

父母应该随时留心观察孩子,看看他做事是否有秩序,是否知道先做什么,然后再做什么。通过观察,如果发现孩子这方面能力差,应立即给他指出来,并告诉他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按步骤完成,做完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如果有许多事情要做,必须先安排好顺序。如星期天,父母给孩子提出哪几件事是必须要做的,然后让孩子自己安排可以让他用画将要做的事及先后顺序表示出来。一次次地强化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

3、父母要以身作则

俗话说:喊破噪子,不如做出样子。父母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做任何事情都要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以认真负责对待工作的态度影响孩子,如在家做事时主动勤快,有条理,脏衣服不乱塞乱放,换下来就洗,上班前总是将房间收拾整齐等,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培养孩子做事有条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父母坚持要求,反复强化,不断激励并加以督促引导,就能使孩子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从小培养孩子做事有条理  

孩子心理过程的随意性很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常常一件事没做完又想着做另一件事,显得做事杂乱无章,缺乏条理。孩子应养成做事有条有理的好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与父母的教育是息息相关的。

1、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

有规律的生活是培养孩子做事有条理的重要前提。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家庭条件,把每天起床、睡觉、做游戏、看动画片、学习及家务劳动的时间都固定下来。教孩子做事时,一定要交代清楚什么时间去做什么事情,怎样才能做好这件事,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做到要求明确,检查及时。

2、培养孩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

父母应该随时留心观察孩子,看看他做事是否有秩序,是否知道先做什么,然后再做什么。通过观察,如果发现孩子这方面能力差,应立即给他指出来,并告诉他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按步骤完成,做完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如果有许多事情要做,必须先安排好顺序。如星期天,父母给孩子提出哪几件事是必须要做的,然后让孩子自己安排可以让他用画将要做的事及先后顺序表示出来。一次次地强化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

3、父母要以身作则

俗话说:喊破噪子,不如做出样子。父母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做任何事情都要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以认真负责对待工作的态度影响孩子,如在家做事时主动勤快,有条理,脏衣服不乱塞乱放,换下来就洗,上班前总是将房间收拾整齐等,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培养孩子做事有条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父母坚持要求,反复强化,不断激励并加以督促引导,就能使孩子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从小培养孩子做事有条理  

孩子心理过程的随意性很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常常一件事没做完又想着做另一件事,显得做事杂乱无章,缺乏条理。孩子应养成做事有条有理的好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与父母的教育是息息相关的。

1、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

有规律的生活是培养孩子做事有条理的重要前提。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家庭条件,把每天起床、睡觉、做游戏、看动画片、学习及家务劳动的时间都固定下来。教孩子做事时,一定要交代清楚什么时间去做什么事情,怎样才能做好这件事,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做到要求明确,检查及时。

2、培养孩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

父母应该随时留心观察孩子,看看他做事是否有秩序,是否知道先做什么,然后再做什么。通过观察,如果发现孩子这方面能力差,应立即给他指出来,并告诉他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按步骤完成,做完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如果有许多事情要做,必须先安排好顺序。如星期天,父母给孩子提出哪几件事是必须要做的,然后让孩子自己安排可以让他用画将要做的事及先后顺序表示出来。一次次地强化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

3、父母要以身作则

俗话说:喊破噪子,不如做出样子。父母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做任何事情都要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以认真负责对待工作的态度影响孩子,如在家做事时主动勤快,有条理,脏衣服不乱塞乱放,换下来就洗,上班前总是将房间收拾整齐等,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培养孩子做事有条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父母坚持要求,反复强化,不断激励并加以督促引导,就能使孩子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五招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 

    

    培养孩子不能只注重智力的培养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非智力因素是指不受智力影响的行为、习惯、性格、品德、心理等。据有关幼儿工作者的观察,孩子在3岁以前是否接受过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智力开发和今后健全人格的形成。在3岁前形成的“不良模式”以后是很难改变的。

    家庭被称为“创造人类健康人格的工厂”。孩子的人格健康,不仅关系到儿童身体的发育,而且决定着儿童今后的人生走向。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保证其人格健康发展呢?李广智老师认为父母应从五方面着手培养:

1、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发展心理学认为,心态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未来。良好的习惯的形成,往往在孩提时代。所以从小就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初步的时间和纪律观念。让婴幼儿按时起床、吃饭,如果孩子不配合,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要上班,不能迟到,而不要迁就孩子。适当的约束可以避免孩子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意识。

    2、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对培养孩子健康人格作用巨大。和谐的家庭气氛有助于儿童生活态度积极、主动,他们能自觉地参与到家庭活动中。父母之间的互相爱护、关心、体谅;父母对长辈的体贴、尊重、照顾;父母对孩子严爱适度,有要求,有疼爱,能够使孩子形成自尊、自信、亲切、责任感等积极情感。然而,如果生活在充满不和睦、不健康的家庭环境中,如家庭成员关系不和,经常吵架,在这种环境生活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对人不信任,有的甚至会有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

    父母首先要有健康的人格,才能去影响孩子。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中,家长不仅要努力地为生活而忙碌、工作,回家之后还要面对活泼、好问、好动的孩子,这时请千万打起精神随时随地做幼儿的表率,以耐心的态度引导他们,不要以粗暴缺乏耐心的态度对待他们,让孩子在自由、宽松、平等的家庭氛围中尽情表现自己。

   3、保护自尊心,增强自信心

    孩子虽小,却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愿望和爱好。家长要学会洞察儿童内心世界,要用商量、引导、激励的语气和孩子交流,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而不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不能因为孩子小,而随意斥责或辱骂,特别不要去嘲弄、讽刺孩子。这些都不利于儿童个性健康成长。对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父母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加其自信心,保护自尊心。

4、要培养孩子生活的独立性

    现阶段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每个孩子都是家中的小太阳,吃、喝、玩的条件都是家中最好的。但是由于父母的过度保护,认为孩子只要专心学习就行了,其他的事都由父母包办代替,导致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根本没有生活自理能力。久而久之,孩子过分依赖,长大了容易形成依赖性人格障碍。

    5、注意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和爱心

    交往能力对人的一生是很重要的,现在的孩子没有兄弟姐妹,是家庭的中心。因此容易养成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缺点,也不擅长于与同伴交往,父母要多带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接触,学会与人交往。

篇8

[关键词]高校 健康人格 体育俱乐部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为达成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实行开放式教学,拓展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应使学生有自主选择教师、上课内容、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氛围,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互补,学校与社会互补。”

高校体育俱乐部是现代体育教学发展和改革的产物,是高校中的一种文化现象,符合当代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是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并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需要,是贯彻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一、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有效途径―体育俱乐部

在和学生谈话和交流的过程中得知,对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很感兴趣”、“感兴趣”的学生占有相当高的比例,男生表示“很感兴趣”、“感兴趣”的人数合计占男生总数的近75%,女生表示“很感兴趣”、“感兴趣”的人数合计占女生总数的近72%。这表明学生对体育有较大的亲和力,有较高的主观认知。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观念发生了积极的改变,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通过体育俱乐部开展的活动可以促进健康的心理目标形成。高校体育俱乐部所开设的内容采取自主式选择的方法,学生凭自己的兴趣参加,在参加的过程中就会始终伴有愉悦心情,可以说对身心都会达到放松的目的。由于身体的练习再加上心理情绪的调节,让学生既了解了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又会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通过体育活动基本达到能够调控自己情绪和心理变化。

通过体育俱乐部开展的活动可以促进良好健康的社会适应目标形成:在体育活动中,要学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要体现出良好的合作精神、互助品质和体育道德,能够基本掌握如何获取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等。体育俱乐部的活动在学生交往上也会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由于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内容多样,基本目标是把育人与发展学生个性结合起来,采取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又特别灵活,既要培养学生体育文化素养,还要把终身体育意识和行为能力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体育与健康的目标体系,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通过体育俱乐部开展的活动可以促进和谐人文氛围的形成。体育俱乐部以项目为核心,把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组织起来,大家共同学习、相互切磋、相互交流,俱乐部就成为了学生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在教师进行教学时,要把“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贯穿其中,对于学生和谐向上的团队建立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为学生尽早融入校园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条件,广泛的交往使学生之间原来的班级概念被打破,在交流中让他们进行思想上的碰撞,感受和体验那种合作精神,并从中学会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去思考、判断和分析的能力,从而能够从小集体做起促进整个校园的团结与和谐。

二、高校体育俱乐部开展的有效应对措施

1.成立单项体育俱乐部。新时期的大学生在课余体育文化娱乐活动方面的需求有了新的高度,原来的那种比较传统的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已逐渐满足不了他们了。许多学校在学校体育部门组织的体育竞赛活动中,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使得很多竞赛活动只停留在表面上,而其它有益的课外体育活动难于开展。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要把原来的那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改变。要从好的高校在课外体育活动的经验中进行学习和交流,再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在体育选项课的基础上成立学生单项体育俱乐部,大力发展符合本校大学生乐于参加的健身娱乐项日,创造良好的体育活动环境,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增加参与健身活动的学生人数。

2.俱乐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要想扎扎实实地在学校范围内推广俱乐部活动,困难是肯定会有的。建议成立由学校领导及体育教师共同参与的管理体系,体育部和各部门的学生干部参与组成体育俱乐部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有关活动的规章制度,对俱乐部项目的设置、组织、日程、经费、场地等实行全面的规范化管理,各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确保体育俱乐部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

3.体育俱乐部实行分层次辅导。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年级,体质也会大有不同,因此要对不同运动水平、不同需求的学生进行科学的分层,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教师要精心地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还要制定出科学的考评方法。对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制定出科学的运动处方,并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关注个体差异性与不同需求”,使每位体育俱乐部的成员都能够受益。

4.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发挥教师的潜能。我国体育专业人才教育大多是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虽然高校体育中的学习体育教育的毕业生也比较多,但也都在项目上有所局限性,其所学的专业远远不能满足学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的实际需要。要对高校中现有的教师进行在职培训,以提高业务水平,增加培训的项目数量,解决专项教师不足的需要。

在高校实施体育俱乐部是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结果,即教育思想由知识为中心向“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转移,学校体育也向强调个性能力发展和向终身体育过度的观念。体育俱乐部的实施恰好是符合了这一特点和要求,尤其在教育思想上强调了学生的价值取向,认知发展与情感发展的统一,特别是对学生在培养其人格的良性发展,增加适应当今社会生活的能力上有着特殊的作用,在协调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健康人格的完善统一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

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者,我们在工作中要时刻牢记承载着育人目标的使命,并不断地用其来指导自己的工作,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尝试,去努力塑造和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而作为体育俱乐部这一行之有效的途径,应该让其开展的更加具体,在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中,体现以学生为本,加强合作的团队精神,构筑新时期的和谐课堂,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道纲要.2002.

[2]黄奋,王荣霞.独立学院体育俱乐部之研究与探讨[J].科技信息,2008.

推荐期刊
  • 健康
    刊号:11-2185/R
    级别:省级期刊
  • 特别健康
    刊号:42-1852/R
    级别:省级期刊
  • 健康研究
    刊号:33-1359/R
    级别:省级期刊
  • 大健康
    刊号:12-1452/R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