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8:34:5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薪酬体系优化设计,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4-0081-2
一、薪酬体系优化设计的思路
通过对A公司薪酬体系现状的分析与深入诊断,结合A公司薪酬满意度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面对A公司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认为A公司薪酬体系的优化设计应当以这样的思路开展:
1.从A公司发展的整体战略出发,重新确定新的薪酬体系的基本框架,在这个整体战略的指导下,针对A公司所处行业的特点,制定新的人力资源战略,然后就此开展战略性薪酬决策,最后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全面薪酬模式。
2.对管理人员、基层员工分别施行不同的全面薪酬模式,对管理人员主要实行以年薪制为主的全面薪酬体系,对基层员工主要实行薪点值为主的全面薪酬体系。
3.A公司要做好公司内部的基础工作,科学构建两种不同的全面薪酬体系模式,严格按照岗位薪酬体系和能力薪酬体系不同的设计步骤和设计要求,扎实做好工作分析、严格进行岗位价值评估、进行科学的能力分级定价工作,在此基础上,合理的设计出新的薪酬方案。
4.根据行业特点适当调高固定工资的比例,适当的增加福利支出,越是基层的员工,其相应的调高比例应加大。
5.在业绩考核的基础上,合理的采用各种不同的激励手段,对优秀员工进行大力表彰和奖励。
二、A公司员工薪酬体系优化方案
1.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全面薪酬模式的设计
房地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研发和设计。管理人员作为主要负责人,是研发与设计的核心层面,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团队的表现优劣,所以管理人员的薪酬体系构建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来说,管理岗位全面薪酬工资=岗位基本工资+工龄工资+福利+奖金+股权+津贴。对于A公司而言,其针对管理岗位的全面薪酬体系应当是以年薪制为主的全面薪酬体系。具体结构可以为:管理岗位全面薪酬工资=年薪+福利+奖金+股权+津贴。其中年薪的确定应该分如下三步来完成:构建管理岗位评价指标体系、对管理岗位进行价值评估、对管理岗位进行分级定额。构建岗位评价指标体系可以通过因素点数法进行,确认年薪的薪酬要素,包括五大类:工作条件、工作强度、工作责任、个人条件、知识技能,以此作为评定要素加以评定。集团根据上年度经营状况和本年度工作计划为管理人员制定年度兑现标准,年底用人单位根据本部门管理人员的岗位、业绩等对管理人员年度兑现进行评定。各公司管理人员的薪酬由直属领导决定,并上报总经理批准,同时上报集团人事部备案。
(1)货币形式的全面薪酬
对于货币形式部分,公司可以适当减少岗位基本工资的占有比例,提高奖金、股权的占有比例。这不仅有利于提升短期绩效,更有利于增强长期激励效果。
(2)非货币形式的全面薪酬
公司可以为管理层提供集体荣誉激励(当然也适用于其他间接为公司创造价值的部门)、典型激励。另外,公司也可以为管理层提供大的办公室、校园式气氛、弹性工作时间等等额外津贴,以满足他们的特别需求。而对于中层的研发和设计人员的薪酬主要是指对他们受到的特殊的科学和智力培训支付报酬。公司为其准备了双重阶梯,为其提供了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如下图所示。
(3)福利
除了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公司还要根据自身的效益情况为管理人员提供出国考察、公费进修、与其他相关企业的座谈会的机会等菜单式福利,切实的提高和改善管理人员的福利水平。超额完成任务的高层管理人员可以从3个套餐中各选择一项(共三项)享受,完成任务的高层管理和超额完成的中层管理人员可以从A、B套餐中各选择一项(共两项)享受,完成任务的中层管理人员只能从A套餐中选择一项(共一项)享受。菜单的内容根据公司每年的经营业绩进行调整,以适应当前的形式。
2.基层员工的全面薪酬模式设计
(1)货币形式的全面薪酬
分配方式:工资+年底奖金
工资:月基本工资。根据各部门对公司利润贡献程度大小确定各部门基本岗位的基本薪金,体现出职位价值之间的异同性、差异性。合理提高公司普通雇员的薪金水平并决定一个每年工资水平涨幅的最小限度,确保基本工资逐年上涨,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按照部门认定的工资标准,以现金形式按月支付。年底奖金:奖励性工资。按照业绩考核情况,按月、季不定期给予一定奖励。年终根据全年工作表现,给予一次性奖励支付。
年底奖金评定标准:集团根据上年度经营状况和本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年度员工年度兑现标准,年底用人单位根据本部门员工的岗位、业绩等对员工年度兑现进行评定。各公司员工由直属领导决定,并上报总经理批准,同时上报集团人事部备案。各部门严格执行绩效考核标准,年底奖金的发放要与员工的真实绩效挂钩,防止平均主义。
(2)非货币形式的全面薪酬
一般对于基层工作人员而言,非货币性薪酬通常是基层员工比较渴望“东西”的大杂烩,如: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氖围和工作关系、引人注目的头衔、主管的赞美和肯定等。A公司应当为基层员工尽可能的塑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谐的工作关系,当员工做出一定业绩的时候应当适时予以认可和尊重,并及时予以奖励,哪怕是象征性奖励,如:勋章,奖杯,纪念品,T恤衫等。最后经常性的为员工举办一些能够增进他们彼此之间感情的业余活动,进而增强公司的整体凝聚力。
(3)福利
对于基层工作人员的福利,除了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还为员工提供菜单式方案。根据年终考核等级确定选择福利的内容,凡考核合格的员工都有资格进行选择。优秀等级的员工可以从3个套餐中各选择一项(共三项)享受,良好等级的员工可以从A、B套餐中各选择一项(共两项)享受,合格等级员工只能从A套餐中选择一项(共一项)享受。菜单的内容根据公司每年的经营业绩进行调整。如表2所示。
3.公司薪酬水平的优化设计
(1)对外提高公司薪酬水平的竞争力
公司实施对外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策略,保障公司的各种专业人才的供给。依据薪酬调查(通过专业调查公司),掌握本公司内部之间薪酬水平,目前在市场环境中的位置,依此断定企业薪金所存在的外部竞争力,同时使企业本身薪金作出合理的调整。对于高层管理者和其他核心人员,实行市场领先策略,给予他们高出市场平均薪酬的10%—20%;对于中层管理者和优秀的基层员工,也实行市场领先策略,给予他们高出市场平均薪酬的5%—10%;对于一般的基层员工,实行市场跟随策略,给予他们的薪酬与市场平均薪酬水平持平。具体薪酬水平可参照下表:
(2)对内防止平均主义
第一,基本薪酬的设定需要广泛体现不同岗位的岗位价值,提高核心部门岗位的基本工资。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要认真评估公司内部不同岗位的岗位价值,以此为依据,作为各岗位基本薪酬设定的基础。
第二,奖金的分配要与员工的绩效水平切实挂钩。公司要制定清晰明确的奖金分配标准和绩效考核机制。克服奖金分配过程中主观性和平均主义。
【参考文献】
[1]顾英伟,张志强.企业全面薪酬体系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7(8).
[2]郑海元,王磊佳.企业战略性薪酬体系的构建[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8).
关键词:军人;激励性;薪酬体系;设计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1.051
在新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旧有的军人薪酬体系已不能够满足现代化军队建设的需求。因此,为促进军队的全面建设,必须对军人激励性薪酬体系进行优化设计。
1对军人薪酬体系进行优化设计的必要性
1.1是提高军人薪酬整体水平和外部公平性的要求
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军队建立的主要目的就是保卫国家和领土安全。因此,军人所从事的工作具有强制性、特殊性和危险性等特点。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军队的薪酬也进行了多次的调整,但是,就目前来讲,军人的薪酬整体上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与当地地方人员的收入水平相比,约70%地区的军人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并且缺乏相应的外部竞争。根据军人劳动的特点可知,一是军人在高负荷的军事劳动中容易造成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损伤;二是由于国家和军队对军人有严格的纪律约束和限制,军人不能够从事该职业以外的第二职业;三是由于其主要从事的是军事劳动,而且劳动活动比较单一,军人在转换职业时成本较大,甚至浪费其所投入的人力资源,出现人力资源折旧的情况。因此,必须对军人薪酬体系进行优化设计,在政策上对吸引具有航空航天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方面的现代科学技术人才进行支持,在经济上对军人的人力资本折旧、劳动损伤和超额劳动时间等进行补偿。
1.2是平衡军人薪酬结构和提高内部公平性的要求
从一定程度上讲,所谓薪酬结构,指的是在同一组织内部,根据不同职位或不同技能的薪酬水平所进行的排列形式。在薪酬结构中,薪酬水平是存在一定的等级差别的,决定薪酬极差的标准是有严格要求的,不同薪酬水平之间的差级也是有一定的层次的。就目前来讲,我国军人的薪酬主要包括基本工资和辅工资。在军人基本工资中存在的问题有:其一,军人干部工资整体起点比较低,达不到同级公务员工资水平的30%~56%;其二,由于军人的军职、职责和工资等没有形成有机的联系,军人的职务等级和工资等级缺乏相应的一致性关系,使得军人职务极差数额较小;其三,军人现行的军龄工资与其对国防事业的贡献不相应,整体来说比较低;其四,在军人基本工资中,不能够反应军人岗位的贡献程度。此外。在辅工资方面,虽然通过军人薪酬工资调整,增加了军人的地区津贴和特殊训练津贴等种类,但是,军人的辅工资依然不高。
1.3是丰富军人薪酬激励内容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军队急需培养并引进各种优秀的复合型和技术性等人才,以满足新军革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在从事军事劳动过程中,为提高军人的身体素质、知识储备和军事技能等综合能力,军队现役人员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资本。在军事征募过程中,要在对比其同级部门工资福利收益差别的基础上,以提高军人的待遇来吸引从军人员。为吸引并留用高技术人员,军队要根据其个人能力、贡献程度和努力程度等,增加相应的导向性政策。另外,军事劳动本身具有强制性、迫切性、危险性和高标准性,军人在从事军事劳动时会在精神和心理上存在一定的压力。因此,在提高军人基本工资和薪酬福利等的同时,还要对军人的情感进行管理,注重培养、引进并留用有关军人心理方面的高素质人才,以有效释放军人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
2军人激励性薪酬体系的优化措施
2.1建立健全军人绩效工资评价制度
当前,为更好的提高军人积极性,提高整个军队的战斗水平,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绩效工资评价制度。一方面,要划定全军统一的绩效工资等级,各单位可根据具体的工作绩效标准,按照相关的考核评价办法,采取“对号入座”的方式评定每个军人的工作成绩,并按照有关的审批程序,一次性发放军人的绩效工资。另一方面,军队总部要设置专门科目,根据各单位的工资总额及其具体的分配程序和方式,由各单位按一定的比例向军人发放绩效工资。当然,在执行过程中,要确定其相关的工资标准,对于军人的工作业绩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避免“一刀切”或“论资排辈”等情况的发生。在考核过程中,要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军人的政治思想、军事技能、履行职责、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和遵纪守法等进行综合考核。
2.2建立相关的补偿机制
第一,要建立军人纪律约束补偿机制。
我们知道,军队施行的是封闭式管理。首先,军人每天都受严格的纪律约束和限制,缺乏广泛的人际交往和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信息闭塞,生活方式单一,交通不畅,知识更新慢,相应增加了其感情成本。其次,根据国家和军队的相关规定,军人不能有第二职业,使得军人的收入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最后,军人往往在节假日还要进行正常的演习拉练和执行任务等。总之,军人在封闭式的管理中受到的约束颇多。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要十分注重建立相应的军人纪律约束补偿机制。比如,可借鉴国外的相关机制建设成果,根据我国有关的政策规定,对军人所作出的牺牲与奉献等进行一定的补偿。
第二,要建立军人职业风险补偿机制。
军人的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所从事的军事活动都具有很大的风险。无论是在军事训练,还是在战争中,军人都存在着人身安危。虽然多数军人都受到过专门的军事学习与培训,但是由于其所学内容专业性比较强,大批军人在专业和择业时并没有更多的竞争优势。因此,对军人的职业风险进行补偿,对于激励军人献身国防、降低军人失业风险、解决军人的后顾之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2.3建立并完善军人津贴制度
第一,要建立军人特殊任务津贴制度。
近年来,随着军队职能的增加,军人除了要进行日常的军事训练外,还要对一些危害人类社会公共安全的事件展开非战争军事行动。在抢险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有些军人甚至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建立军人特殊任务津贴制度,就是要对军人特殊的劳动价值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军人的特殊任务津贴应包括任务岗位津贴、人员体能消耗补贴和劳动保健补贴等。其中,任务岗位津贴要以军人在执行特殊任务时的职务等级、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等为依据;人员体能消耗补贴要以军人在执行特殊任务时所消耗的体力和热量以及当地的经济水平等为依据;劳动保健补贴要以执行特殊任务的劳动强度、业务分类、自然条件和风险程度等为依据。
第二,要完善军人岗位津贴和补助制度。
自军队建设以来,军人的津贴都是围绕国家的相关政策而制定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应完善相应的岗位津贴和补助制度。一方面,要根据军人所在岗位的具体劳动,合理确定享受岗位津贴的对象。另一方面,要根据军人岗位的性质和特点等确定其相应的岗位津贴标准。此外,完善军人各种相关的补助制度,有利于吸引并挽留优秀的军人,提高军队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3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必须优化军人激励性薪酬体系。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军人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才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军队建设中来,才能够提高军人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参考文献
[1]宋祖新.军人激励性薪酬体系设计构想[J].军事经济研究,2011,(05):32-33.
薪酬体系作为保险公司内部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内容,其构成的设计应该结合保险公司发展的目标和当前的实际情况,并且与行业的标准相契合。保险公司的薪酬体系一般包括以市场为基础的薪酬体系、以岗位为基础的薪酬体系、以能力为基础的薪酬体系、以绩效为基础的薪酬体系四种。在薪酬管理的过程中,公司可以结合员工的岗位实际综合使用着四种类型的薪酬体系,为员工构建合理、健康、有发展的薪酬体系。
二、薪酬体系的优化
1.薪酬体系的优化原则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构建一个兼顾内部公平性和充分激励性的薪酬体系,做好薪酬体系的优化工作,对提升保险公司这种业务性公司的经济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公司内部人力资源管理重要的管理手段。因此,公司在设计薪酬体系,优化薪酬体系时,必须遵循公平性、竞争性、激励性、经济性、合法性、灵活性的原则,要求薪酬体系的优化能够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导向,能够以市场行业的发展方向为导向,充分考虑保险公司发展过程中岗位的贡献和个人能力的匹配度,形成激励为主、凝聚相辅、稳定为重的薪酬体系。
2.建立公司薪酬体系优化设计模型
对于保险公司薪酬体系的优化工作,首先应该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建立以公司岗位、绩效、能力、市场水平为基准的薪酬体系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以及模型中内容的相互影响关系确定对公司薪酬体系的进一步优化工作。例如在薪酬体系的模型中,以保险市场为薪酬判定的基准,薪酬设计能够提升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以公司的岗位为基准,可以提升员工在公司内部工作的积极性;以公司的绩效为基准,可以提高员工在外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公司经济效益;以个人能力为基准,是将员工的企业技能与薪酬挂钩,有助于员工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保险公司仍然应该综合以上四个方面的因素,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员工的技能与业务水平,综合制定合适妥当的薪酬体系构成。
3.完善岗位评估体系,实现员工个人能力与岗位价值相匹配
在保险公司薪酬体系优化的过程中,完善公司内部的岗位评估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保险公司应该在已有的职务、职级的基础上,提出全新的岗位、岗位序列、职位以及职级的概念和定位,强化岗位评估,进一步细化职位说明书,落实职责与角色划分,使公司内部的岗位职责更加明显,岗位晋升目标更加明确。这种新的岗位评估方式可以明确员工晋升的通道,对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非常大的帮助,能够建立科学、制式化的员工晋升管理平台,积极发挥出员工的个人能力,加强岗位的职业和业务,最终实现保险公司市场业绩的提升。
4.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强化基层与领导之间的沟通
由于保险公司本身的业务特性,其应该积极加强薪酬体系中绩效管理的涵盖比例。保险公司可以完善原有的仅限于年终考评的绩效管理机制,将其分解为月度、季度、年度的绩效考评机制,加强对公司绩效指标的管理,明确和量化绩效考核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符合岗位特点和满足员工个人能力的指标评估体系,对相应部门和岗位的考核指标进行细致的分解,下发到员工个人,并且结合公司的发展目标和年度经营计划,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保险公司还应该强化公司基层与领导之间的沟通,帮助基层员工能够及时明确其现有的绩效目标完成进度以及与期望目标值的差距,制定下一阶段的目标规划。最终确保公司年度目标计划的达成。
5.综合制定公司的薪酬体系,完善员工的福利体系
保险公司应该综合薪酬体系的四种构成类型,以公司员工为中心,建立充分、完整的适合各个岗位和员工不同需求的薪酬体系,并且薪酬体系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随着员工的需要和个人能力做出适当的合理的调整以及变更。使公司的员工都能在这一个体系中根据个人事业的发展方、个人工作和生活的协调比例,寻求适合的薪酬组合搭配以及组合中各种薪酬元素的比例。
三、结语
【关键词】 通航飞行员;薪酬管理;薪酬激励;现状;优化策略
随着通航产业的蓬勃发展,通航企业如何建立适合自身的薪酬管理体系,激发飞行员的积极性,已成为通航企业的“成长烦恼”。本文以CF通用航空公司(简称“CF公司”)为实例,通过对CF公司飞行员薪酬管理体系进行剖析,结合薪酬管理理论,提出一些优化建议。
一、薪酬管理的涵义
薪酬管理,是指管理者对员工报酬的支付标准、发放水平、要素结构进行确定、分配和调整的过程。
全面薪酬管理最早由约翰・E・特鲁普曼(John.E.Tropman)于1990 年提出,认为应把工资、福利、津贴、晋升机会、工作环境、工作成就感、个人因素等薪酬元素统一起来,作为整体薪酬体系来考虑,以满足员工对非货币需求的要求。
现代企业薪酬管理有三大目标:一是吸引和留住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优秀员工;二是使员工安心工作,并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和热情,创造高绩效;三是努力实现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目标的协调。
二、CF公司飞行员薪酬管理现状
1、飞行员薪酬管理现状
CF公司自2010年起,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初步形成了工资总额与公司经营协调发展的动态调节机制。
(1)薪酬结构。工资收入:飞行员的工资性收入主要由基础工资、岗位工资、飞行津贴、基础小时费、岗位补贴、绩效工资、年终奖金等构成,占总收入的80%左右。
飞行待遇:飞行员的收入除工资外,主要取决行小时补贴、安全奖、项目提成等,占总收入的20%左右。
(2)考核体系。CF公司飞行员绩效考核以“业绩为重、兼顾能力和态度”为原则,考核指标分为工作完成情况、制度执行、学习成长和工作态度等四个维度10个考核指标。
2、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CF公司飞行员薪酬管理体系基本符合现代企业薪酬管理理念,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1)薪酬管理体系缺乏战略性。CF公司在制定薪酬体系时,没有进行薪酬调查,只是估测市场大致行情,薪酬水平的确定科学性不足。同时,没有把飞行员的薪酬管理单独作为课题来研究,尤其是未对骨干飞行员的薪酬待遇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严重挫伤了其工作积极性,影响了企业总体战略的实现。
(2)薪酬体系设计缺乏激励性。CF公司飞行员薪酬管理和绩效考核没有很强的关联性。固定薪酬受年资、职级的影响过大,而绩效工资和奖金的发放没有和绩效考核结果严格挂钩,导致动态薪酬静态化,缺乏激励性。
(3)薪酬结构不够合理。薪酬结构一般分为固定薪酬、浮动薪酬和福利薪酬三类。CF公司飞行员薪酬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一是薪酬结构复杂,薪酬科目众多,不够系统;二是福利薪酬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4)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CF公司在飞行员绩效考核方面仍然存在“平均而不公平”的“大锅饭”现象,绩效工资、飞行津贴、年终奖金差距拉不开,影响了优秀飞行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而后进的学员、副驾驶缺乏压力。
从10项考核指标中可以看到,绩效考核偏向于养成教育,对飞行员的考核缺乏KPI牵引,无法将企业战略转化为飞行员的日常工作。
(5)职业发展通道没有凸显。在薪酬管理体系中,CF公司虽然对飞行员的职业发展通道有所考虑,但只是简单地按照民航的标准将飞行员分为学员、副驾、机长、教员四个等级,没有考虑同一等级内部的差异,比如机型差异、技术能力差异等。
三、CF公司飞行员薪酬管理体系优化设计
为了解决CF公司飞行员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企业薪酬管理理论和CF公司实际情况,对CF公司薪酬体系进行优化设计。
1、科学确定薪酬管理策略
(1)薪酬管理应服从于企业的经营战略。目前,CF公司处于转型发展阶段,而资深机长、航线飞行员非常紧缺。在企业经营效益增幅放缓,薪酬总额受限的情况下,可将骨干飞行员的薪酬水平调整到行业平均水平或略高的程度,并考虑企业对飞行员服务年限的期望,以提高飞行员对企业的忠诚度。
(2)建立一套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公司效益增长率相挂钩的薪酬增长机制,将飞行员的个人收入与公司效益增长水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结合起来,发挥薪酬激励作用的同时,让飞行员感受到与企业的共同成长。
2、合理规划薪酬结构
按照双因素理论,固定薪酬属于保健因素,原则上只升不降,否则会导致飞行员的不满意。浮动薪酬属于激励因素。因此,在制定薪酬结构时,要合理规划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比重,提高浮动薪酬比例,以调动飞行员的积极性。
(1)提升绩效工资比例。将现有工资性的津贴补贴科目适当简化合并。比如,将飞行员基础小时费和飞行员特殊津贴合并,纳入绩效工资进行考核管理。
(2)飞行小时补贴对飞行员的收入影响较大,激励效果会比较明显。因此,可以将原有的项目利润提成、安全奖取消,统一合并为飞行小时补贴。
(3) 完善福利薪酬。建立一种以飞行员需求为中心的福利方案。在不给企业增加额外负担的同时,给予飞行员充分的自利,增强福利薪酬的激励性。
3、优化职业发展通道
飞行员在职业生涯中不仅仅满足于收入的增加、福利的改善,而更多地关注职业生涯的发展以及自身价值的实现。因此,要有效地规划飞行员的职业通道。
(1)建立双重职业发展通道。CF公司可将飞行员成长通道规划为两类:一是按照“学员、副驾、机长、教员”从单一机型到多机型的技术成长道路;二是按照“学员、副驾、机长、部门领导、公司领导”从技术到管理转型的发展道路。通过建立管理和技术双重职业发展通道,来满足不同价值观飞行员的需求,使得一部分飞行员希望通过努力晋升为管理者,而另一部分飞行员也能够在专业上获得提升。
(2)细化飞行技术等级设置。按照飞行员技术职称、所飞机型、飞行小时数将飞行员的技术等级进行细分。副驾驶和机长可分为A、B、C 三类。教员可分为初级教员、中级教员、高级教员等。这样,对飞行员的实际技术能力和技术水平有着更为直观的评价。
4、加强绩效考核管理
(1)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对飞行员的考核,可采用关键绩效指标(KPI)来实现。通过 KPI分解,将企业战略目标和业务重点落实到每一个飞行员,促进企业和员工绩效不断提升。
(2)注重考核结果应用。要将考核结果与薪酬管理严密挂钩。对于考核结果优秀的飞行员要进行奖励,比如发放奖金、表扬、安排担任挑战性的工作、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等;对于考核结果较差的飞行员要进行惩罚,比如批评、扣除奖金、处分,甚至淘汰,这样既有利于激发飞行员的上进心和责任感,又能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
5、实施全面薪酬管理
CF公司要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效结合,树立全面薪酬管理理念。
(1)注重培训教育激励。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表明,当人的生理、安全、社交等需求得到满足时,其就不再是激励因素了,而尊重和自我实现变成最主要的激励因素。飞行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当其在薪酬、工作环境等方面得到满足时,大部分人希望不断提升自己。根据一项对航空公司的问卷调查结果,76.2%的人认为企业教育培训不到位。因此,要加强对飞行员的培训教育,通过理论学习、技术培训以及不同机型交叉改装培训,使每位飞行员达到一专多能。
(2)将文化融入薪酬管理。除了硬性物质激励外,柔性的企业文化亦是一个重要的激励手段。通过企业文化培训、敬业模范、文化标兵评选等活动,引导飞行员用业绩来践行企业战略和文化理念。将企业文化纳入薪酬管理,不但使飞行员有归属感,而且能将飞行员和企业绑在一起,使企业不会因为市场效益的波动而造成飞行员的流失。
(3)建立情感激励机制。一是畅通沟通渠道。要建立一整套反映飞行员呼声,迅速反馈飞行员队伍各种信息的机制,来疏导飞行员的民意,及时处理飞行员与企业的矛盾,将飞行员的消极、抵触情绪减少到最低限度。二是注重平时关爱。CF公司应充分考虑到飞行员的婚姻、年龄、家庭等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出差。平时多关注飞行员的身心健康和生活状况,及时帮助解决困难,将人性化管理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个环节。
总之,薪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关键所在。通航企业必须改革自身陈旧的薪酬管理制度,树立全面薪酬管理理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激励措施,提高飞行员满意度和忠诚度,更好地激励飞行员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华.A航空公司飞行员的薪酬管理改进建议[D].硕士学位论文.2012.
[2] 潘俊美.浅析我国民航飞行员的激励问题[J].中国集体经济,2008.3.
[3] 李义东,袁利平.创新飞行人员管理模式努力破解民航发展瓶颈[J].中国民用航空,2005.12.
[4] 陈颉.国有保险公司薪酬体系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10.
[5] 加里・德斯勒(Gary Dessler),曾湘泉.人力资源管理(第10版・中国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论文摘要:近年来,北京电力设备总厂为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战略,不断改进内部管理运营水平,各项管理工作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及薪酬分配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为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目标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但也应看到企业在人力资源架构及薪酬分配体系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影响了干部职工的激励作用和生产积极性,制约着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潜力。从企业人力资源架构及薪酬分配体系现状出发,分析了现实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人力资源变革行动计划的开展,提出了应对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建议,为企业更好的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想法与思路。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架构;薪酬分配体系;优化设计
一、北京电力设备总厂人力资源架构及薪酬分配体系现状
1.企业人力资源架构现状
北京电力设备总厂原隶属于华北电网有限公司,2011年9月起划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3700名职工、近60年历史的大型国有制造型企业。现行人力资源架构主要采用直线职能制+经济责任承包经营制,即总厂层面以职能部门为主,从职能管理角度对各分厂、事业部实施专业业务对口管理;下设分厂、事业部,对分厂、事业部实施经济责任承包制考核,由总厂对承包单位经济经营效益、工资总额等指标进行管控,各分厂、事业部内部设立相应职能管理岗位和直线管理的班组等机构,由各分厂、事业部内部统一调配、管理。
2.企业薪酬分配体系现状
北京电力设备总厂自1993年三项制度改革以来,实行以工资总额工效挂钩及岗位技能工资制为主的薪酬分配管理体制,由上级单位对总厂实行工资总额控制,总厂对各分厂、事业部根据年度经济责任制考核情况实施工资总额控制;各岗位薪酬分配基本模块主要包括岗位工资、技能工资、工龄工资、奖金、各类津补贴等。其中奖金模块的分配模式,对生产技能工人采取计件工资或定额工时制考核方式确定;对总厂职能管理及设计研发人员采取部门经责制考核确定奖金总额、各部门内部考核分配为主,各分厂、事业部职能管理及设计研发人员采取各单位内部考核+专业线季度考核分配方式为主;对营销类人员采取与订货额+回款率指标考核挂钩的分配方式为主;对中层管理人员采取年度考核、集中兑现的方式为主进行分配。
二、北京电力设备总厂人力资源架构及薪酬分配体系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架构存在的问题
总厂实行“划小核算单位”管理以来,人力资源管理配置日趋合理,各单位经营管理活力凸显。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暴露出一定的问题。
(1)职能管理人员队伍相对庞大。总厂实行划小核算单位、各单位承包经营管理体系后,为适应总厂管理需求,各单位均建立起相对完备的职能管理人员队伍,完善了总厂管理职能,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管理人员队伍相对庞大、管理成本升高的局面。
(2)业务流程相关岗位间工作衔接有待进一步加强。划小核算单位后,部分同类产品营销、技术及生产职能分散在不同单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以上职能在衔接过程有可能存在信息沟通不畅、不及时或内部恶性竞争等不利局面,造成总厂经济效益的损失。
2.薪酬分配体系存在的问题
总厂自1993年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以来,极大的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但十几年来由于内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现有的薪酬分配体系已经越来越难以发挥出其应有的保障、激励作用,具体问题分析如下。
(1)岗位等级序列有待进一步优化调整。自1993年三改以来,总厂岗位等级序列并未进行过大的调整,仅对个别人员或岗位的岗位等级进行适当微调,由于近年来内外部环境和形式变化,很多岗位职责发生了变化,现行岗位等级序列已不能完全满足现有管理需要,有待于进一步优化调整。
(2)薪酬模块功能有待进一步优化。岗位技能工资制基本模块主要包括岗位工资、技能工资、工龄工资、奖金和各类津补贴等。其中岗位工资主要体现岗位劳动价值,技能工资等级体现企业对职工技能水平的激励,工龄工资主要保障老职工工龄年功贡献,奖金主要用于激励职工工作绩效表现,各类津补贴主要用于为职工提供福利保障。但是总厂岗位工资及技能工资标准根据1993年工资水平制定,虽然经过历次调整,但总的水平依然偏低,仍很难满足对现有岗位价值和技能水平的保障和激励作用;工资总额调整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与奖金分配相关的考核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3)总厂内部不同单位、岗位间收入不平衡。总厂采取“划小核算单位”管理以来,针对不同类型岗位人员采取不同的奖金分配办法,增强了薪酬的激励效果,激发了职工的工作活力和积极性。但客观上也造成了不同单位或不同岗位间收入差距不平衡等问题。比如:工作性质和职责甚至工作量相似的职能管理岗位,在不同分厂之间收入存在差距,仅因为不同分厂经营效益不同造成;营销人员与技术人员共同协作完成产品或项目招投标工作,却因分配方式不同导致奖金收入存在差距;生产技能人员由于劳务派遣等身份不同而与正式职工产生同工不同酬等问题。
(4)总厂部分岗位薪酬水平与外部市场薪酬水平存在差距。总厂近年来坚持市场化经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通过自身努力发展取得了行业领先的地位,但部分岗位职工整体薪酬水平与同行业同等规模企业相应岗位市场薪酬仍存在一定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总厂人员流失率的升高和部分优秀管理及技术人员招聘的困难,也对在职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产生了打击。
三、解决北京电力设备总厂人力资源架构及薪酬分配体系问题的策略
总厂在人力资源架构及薪酬分配体系上存在的问题,不应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将其割裂开来单独解决,而是应依托总厂人力资源变革行动计划,总体考虑、采用系统方法全面解决。具体解决思路如下:
1.开展工作分析与岗位评价,理清组织机构设置与岗位职责,明晰岗位劳动价值
通过开展工作分析与岗位评价工作,理清组织机构设置与岗位职责,明确业务流程职责分工与工作衔接界面,构建更加合理的组织机构、岗位设置与业务流程体系,促成各部门及岗位实现责权对等、工作量饱满、忙闲程度均衡的理想工作状态,为进一步实现薪酬分配体系的完善优化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组织对劳动要素合理配点、组织各层级职工代表对所有岗位进行打点测评、对打点测评数据进行科学统计分析,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符合现实情况的岗位等级序列,为构建能够更加真实反映岗位劳动价值的岗位工资体系打下良好基础。
2.开展定岗定编、劳动定额及工时定额管理工作,逐步建立岗位竞聘管理制度
应用工作负荷度调查、工作日志写实、同业同规模企业对标等方式方法,结合总厂人力资源现状及总厂实际管理沿革等因素,确定科学合理的定岗定编标准;应用科学的测评方法精确测量各类不同工种、不同产品生产过程的劳动定额或工时定额,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及工时定额管理制度,为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考核分配机制创造基础;逐步建立岗位竞聘管理和岗位轮换制度,促进岗位间合理流动,优化人力资源管理配置,使得总厂人力资源架构与薪酬分配机制能够发挥最大的激励效益。
3.优化完善各单位工资总额确定机制及各类岗位人员薪酬分配机制
每年确定各单位工资总额时,不仅要考虑单位经责制效益考核指标,还应结合定岗定编原则,将员工平均收入水平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尽量缩小同类型单位间工作职责及工作量相似岗位的收入差距。
对于不同类别岗位人员薪酬分配,主要在于奖金分配机制的分类考核、分类管理。对于总厂职能管理人员,建议应在现行季度部门考核兑现奖金的基础上,增设“职级工资制”模块,即以员工原始学历、工作年限、专业技术资格、工作业绩等情况为基础,经综合考虑,为每位职工设定一个职位级别,每个职级设若干档,共设8级职级,当职工学历、职称、工作业绩考核成绩获得提升或工作年限达到一定年限时按一定规则升档或升级,作为提升职工立足岗位、积极进取、爱岗敬业精神的激励工具;对基层单位职能管理岗位人员,除实行职级工资制外,可对于不同单位间工作内容与工作性质相似的岗位尽量拉平岗位工资标准,在定岗定编和奖金分配方面,可参考基层单位生产经营状况和规模大小给予适当倾斜,对于未达到定岗定编标准人数、工作量较大的岗位可在奖金分配系数上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对于营销和技术人员,可考虑参考项目制管理模式,按一定比例配置相关营销和技术人员组成某产品销售项目组,参照订货额、回款率等指标及项目内部分工协作方式,确定奖金分配方案;对于技术研发人员亦可采取项目立项、项目费用承包等方式,灵活制定合理的分配考核方式。
4.逐步建立完善市场化薪酬对接机制及灵活的招聘策略
逐步建立同业同规模企业薪酬市场化调查机制,根据市场化薪酬变化情况,适时调整总厂内部分配结构及相应岗位薪酬分配水平,逐步实现总厂内部各类岗位薪酬分配水平与市场化薪酬水平接轨、甚至略有超越的机制,使得总厂薪酬福利水平更具竞争力和保障、激励作用;对于总厂急需的特殊人才,逐步建立特殊人才引进制度和办法,建立特殊引进人才津贴,为留住人才、激励人才发挥更大效益创造良好条件和基础。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十一五”期间,我们国家的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迅速,整个行业的营业收入每年按照26.3%的平均速度增长,施工图投资额年均增长19%,利税总额每年平均提高27.1%。行业队伍素质、经营规模、经济效益得到大幅提升。“十二五”期间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工程勘察设计是工程建设实施中的重要环节,是具有智力密集、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特点的生产服务性行业。国有勘察设计企业作为我国勘察设计行业的主体,其最大的财富就是“人”,所以如何管理好知识型员工、使他们发挥出聪明才智对高知识型企业来说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大事。工程勘察设计企业的员工大多数是高素质、高学历的知识型员工,独立和自主意识很强,对企业的薪酬要求较高,而企业的薪酬制度不仅与企业全体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同时也对企业服务的成本和产品的竞争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国有勘察设计企业薪酬体系现状及问题
国有勘察设计企业大多是由事业单位改制成企业的,相应的工资制度也由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为企业工资制度,大部分采用传统薪酬体系,传统薪酬体系包括以下三种:一是以岗位为基础的薪酬体系,二是以绩效为基础的薪酬体系,三是以能力为基础的薪酬体系。其中以岗位为基础的薪酬体系使用较多,且仍保留事业单位的吃大锅饭的特点,下面介绍C公司薪酬体系的现状。
(一)薪酬体系现状
以岗位为基础的薪酬体系,是以职位在组织中的相对价值作为付薪依据的,是在我们国家的企业中应用最广、使用时间最长的薪酬机制,故国有勘察设计企业采用以岗位为基础的薪酬体系最多。它要求企业薪酬的设计者从岗位本身出发,根据该职位在企业中的重要程度,对企业利润、企业战略和企业组织发展的影响等各个方面,判断各个岗位应履行的义务和承担的责任,经过综合分析判断,客观公正地对岗位进行定义。
以岗位为基础的薪酬体系的基本思想是:员工对组织的价值和贡献主要体现在其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上。岗位不同,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不同,岗位职责大小也不同。组织应该客观评价员工所在的岗位在组织内的价值,并按照岗位评价的结果给予该岗位的员工与其岗位价值相匹配的薪酬。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同工同酬。鉴于岗位的相对稳定性,这种薪酬制度具有操作简单、管理成本较低的优势。
(二)薪酬体系的特点
C公司的岗位薪酬体系主要适合分工细、工作技术相对单一、专业化程度较高、工作对象相对固定的岗位。如办公室管理人员、行政后勤人员、职能业务人员以及其他工作成果无法量化的岗位等,依据岗位或职位工作操作的难易、职责的大小、劳动强度和工作条件等因素来确定薪酬。注重更多的是岗位职责而不是能力,薪酬往往采用的是传统的工资结构。薪酬等级相对较多,每一个等级浮动的范围较小,相同等级的员工之间的薪酬差别不大,适用于“金字塔形”的组织机构。组织按照自身的职位管理体系管理员工的薪酬,管理简单且成本可控性强,有利于中央集权式控制,但是缺点也相当明显,比如岗位薪酬体系职位等级多、组织机构缺乏灵活性等。
(三)薪酬体系的问题
C公司的薪酬体系存在吃大锅饭的问题,岗位激励作用相当有限。实际上,员工的薪酬并没有真正与效益挂钩,执行的仍然是标准工资,只要大家岗位相同,拿的钱就相同,没有体现个人的能力、工作表现和对企业做出贡献的大小,同时也没有体现出职工的历史累积贡献。再加上这种以岗位为基础的薪酬体系缺乏灵活性,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不畅,无效管理加剧,制约了员工个人知识、技能的提高,可能使员工在晋升、加薪无望的情况下消极怠工,甚至跳槽离职,造成专业技术人员的流失。另一方面,不鼓励员工拥有跨岗位的其他技能,不利于企业对外部经营环境做出快速灵活的反应。
二、优化薪酬体系的思路
结合C公司本身,综合考虑岗位、绩效和能力,在现有岗位工资制度的基础上,借鉴时下流行的岗位薪点工资制度“薪点”和宽带薪酬制度中“职群”的概念,根据企业各类人员需要层次的不同,强化对不同类别员工的薪酬激励功能,可以通过划分职位序列,从员工等级评定和与薪酬挂钩几个方面优化企业的薪酬体系:
(一)优化员工职位序列,构建员工职业晋升通道
1.职位序列划分
职位序列是指根据知识/技能要求,对企业所有岗位进行序列的划分和归类,是与工作内容、特点或者任职资格的知识技能要求相似的岗位类别的通称,主要根据公司战略,并结合组织规模等因素进行划分。具体操作时主要依据岗位的工作内容、性质和任职要求,结合企业的薪酬制度以及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将相似的一类岗位合并成一个序列。根据C公司的特点,可以将员工岗位划分为五大类,生产技术序列、行政及职能管理序列、技术管理序列、技能操作序列和市场营销序列。这样划分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薪酬方面,针对职位序列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薪酬定位和政策,不仅具有灵活和稳定的特点,同时也增强了薪酬的市场竞争力和内外部公平性;二是员工的职业通道发展方面,针对员工的特点、能力和条件及发展意愿,有不同的职位序列可以选择,每个序列内也有相应的上升空间,员工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2.职位序列分层
职位序列层级是在某一个职位序列内对岗位进行层级的划分,具体考虑要素有员工能力现状、评价可区分度和业务成熟度,采用“从理念上区别于传统的岗位体系,从操作上接轨传统的岗位体系”的思路。理念上职位序列的分层与原有的干部管理体系相分离,干部管理仍按照原有体系运行,岗位体系按企业的业务发展需要进行设立和管理。操作上层级的设立,要以管理干部体系(处级、副处级、科级、副科级)、技术干部体系(教高级、高级、中级、初级职称)为基础。
(二)进行员工等级评定,岗位职位级数的升降采用积分制
员工等级评定指的是通过科学的方式评定/评价员工的价值。员工等级评定的本质是将企业对员工所付的薪资与员工为组织所做的贡献和劳动价值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岗位贡献和劳动价值的量化分析,确定组织薪酬等级结构的过程。其中,划分岗位等级是员工岗位评价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其目标是根据内部一致性的原则,构建科学的薪酬等级结构,帮助组织实现分配的内部公平。员工等级评价建议采用员工账户积分的方法即积分制。积分制是以岗位工作责任为基础,以员工绩效为导向,对员工等级以积分的方式进行确定的制度。员工账户积分增加,员工薪酬水平也随之提高,而当员工的积分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员工的等级得到相应的提升,享受相应级别的薪酬和待遇。积分制能够对员工起到有效、及时的激励作用,不仅考虑岗位因素,而且考虑员工的个人表现和绩效,同时技术等级、学历、职称的上升也可以增加积分、提高薪酬。
(三)将企业薪酬体系与员工等级挂钩
在C公司现行的岗位工薪制度中,员工所能获得的薪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经营者的决策水平和企业效益,对员工个人而言,薪酬无法及时体现员工的个人努力和贡献,违背了激励的时效性原则,无法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通过职位序列的划分和积分制评定,建立了薪酬的晋升通道,在企业既有的岗位工薪制度的基础上,可以让现行薪酬制度中不可变的岗位/职位等级系数动起来。企业采用积分制管理的方式不但可以科学地评价员工,还可以有效地激励员工,员工的成长和进步可以带来积分的增加、级别的提升和薪酬的增长;企业通过完善和优化员工行为管理手段,奖励和惩罚统一归口落实到积分上,直接明了,既有激励又有约束,使员工从以往的注重薪酬多少转移到重视创造薪酬本身的过程中去,体会到激励性和成就感,同时通过绩效约束的相互作用,使得员工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选择薪酬体系与积分挂钩的方式,使员工可以达到创造更高的价值以提高薪酬的目的,同时原先薪酬分配上的大锅饭问题也能得以解决。这种方式简单明了、科学有效,具有很强的推动性和可操作性。
三、结束语
国有勘察设计企业(特指C公司)现行的薪酬制度存在吃大锅饭的问题,岗位激励作用相当有限。随着企业业务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结构的变化,亟需薪酬体系进行相应的优化,以适应和支持业务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企业在实施新的薪酬体系时,薪酬部分的方案不能独立设计和实施,然后简单嫁接在先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之上,企业的整个人力资源体系必须统一考虑,与薪酬方案一起配套实施。
参考文献:
[1] 陈亮,段兴民.基于行为的工作绩效结构理论要求评述[J].科研管理,2008(2):134- 140.
随着中国公立医院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一些重点、难点问题逐渐出现,薪酬分配制度的改革就是其中之一。公立医院的薪酬管理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核心内容,而薪酬体系设计是建立现代薪酬管理制度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具有激励性的薪酬体系不但能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员工努力实现组织目标,提高组织的效益,而且能在医疗卫生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吸引和保留住一支素质良好且有竞争力的人才队伍。
二、公立医院薪酬制度优化设计思路
1、对不同的人员要用不同的支付方式
医院在支付薪酬上,对收入较低的一般员工多应用经济性的薪酬;而对于高层次人才,应将经济性薪酬和非经济性薪酬有机的结合起来,如果工资较高但是缺少培训和发展机会,仍然缺乏吸引力和激励性。当员工的需要被满足时,员工就能够被激励,工作就有了积极性,医院也相对受益。反之亦然。此外,有些医院在工资、奖金等薪酬的经济性支付外,还专门为员工的家属提供特别的福利,比如在节日之际邀请家属参加联欢活动、让员工和家属一起旅游、给孩子们提供礼物等等,让员工感到特别有“面子”。对于大型公立医院里的研发人员,根据项目管理法则,可以按研发项目中的若干关键阶段设置多个目标,对按计划完成者实行奖励,而不是按工作时间支付薪酬。另外,将研发人员的部分薪酬与产品的效益状况挂钩、增加加薪机会,使薪酬支付更加灵敏地体现员工的业绩。
2、重视对团队薪酬奖励的支付
医院是协作性较强的团队,要突出科室整体绩效的薪酬引导,促使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同时防止上下级之间由于工资差距过大导致出现低层人员心态不平衡的现象,所以有必要建立团队奖励薪酬。对优秀科室或团队的考核标准和奖励标准,要事先规定清楚并保证科室或团队成员都能理解。具体的奖励薪酬支付方式归纳为三类。一类是以节约成本为基础的奖励,比如将某科室员工节约的成本乘以一定的百分比,奖励给员工所在科室。另一类是以分享利润为基础的奖励,它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分红的方式。第三类是在工资总额中拿出一部分设定为奖励基金,根据团队目标的完成情况、医院文化的倡导方向设定考核和评选标准进行奖励。
3、薪酬设计要结合发展战略
进行薪酬制度优化设计时,要考虑医院的发展战略,而在这其中,对医院的医疗服务定位、医院发展目标实现的经济、技术、设备的保障,以及员工个人发展和医院期望的个人收入等,都应该在薪酬改革中得体现。这种体现不能一成不变,因为医院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薪酬设计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引入宽带薪酬体系进行设计后,应该时刻关注医院发展的需求和变化,根据这种变化,不断的对薪酬制度进行改进和维护,适时地对宽带薪酬的中位线数值及宽带内的薪酬浮动范围进行调整,使之更有助于医院的发展,而不是滞后于医院的发展。
4、注重薪酬支付时间的确定
中国公立医院激励性薪酬支付时间的设计在薪酬支付时间上要注意及时性,薪酬的发放应当及时。但是我们不可能按照小时、按周来支付薪酬,按照每日支付薪酬,给人力资源部门所带来的成本较高,我们也不可能按照年来支付薪酬,按照每年支付薪酬,一是因为人们往往看重眼前利益,激励性就会减弱,二是员工生活需要医院及时付酬。我们采取每月支付薪酬,同时,进行年度考核保持激励的稳定持续性。年薪制的薪酬支付也常采用基薪按月支付,风险薪酬年度支付的方式发放。长期激励如股权激励、预期激励方面,由于我国公立医院的目前的体制问题,实施还有困难。当然,公立医院在薪酬设计中必须规定薪酬支付时间,注意要及时兑现,不能拖时间。奖励方面适当缩短常规奖励的时间间隔、保持激励的及时性,有助于取得最佳激励效果。频繁的小规模的奖励会比大规模的奖励更为有效。
5、建立相应的惩罚措施
要打破医院“只能上不能下”的局面,实践中引入宽带薪酬体系并不是只升不降,关键要与个人绩效挂钩,所以医院要在有效地考核之后,对年度考核成绩差的员工采取惩罚措施,降低原工资级别档次,执行时间可以同于考核周期,。这样,能从正面和反面双重刺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6、加强辅助薪酬和福利的设计
要使薪酬制度发挥全面的激励作用,真正吸引人才,增加员工对医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还离不开良好的辅薪酬和福利的设计。例如针对医院一些特殊人群、有特殊贡献者而设定一些辅薪酬。如:高职称津贴、高学历津贴、科研、论文奖励、医疗安全奖励基金等等,甚至可以设立优秀病历书写奖励。同时,对员工福利的设计则要遵循补偿性、均等性、集体性、特殊性的原则。根据医院自身的特点,进行灵活的形式多样化的福利设计。
一、公立医院改革前薪酬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对薪酬管理重视不足
医院部分领导对薪酬管理者的能力水平不能做出充分的考量与调整,这直接导致薪酬管理优化的滞后。在其决策层,一些领导的年龄较大,思想开放程度不够,他们并不认为薪酬管理者的水平对薪酬管理价值的影响很大,个别人甚至存在任人唯亲、任人惟近的问题。另一方面,从医院的薪酬管理实际来看,薪酬管理重视程度不足,致使薪酬管理行为缺乏动态支持。在某一个职位的职能范围发生变更后,并没有动态评估该职能职位的指标性评价,致使薪酬调整成为一句空话,薪酬管理难以形成动态性跟踪与发展。
(二)薪酬激励机制不成熟
医院在当前建立的薪酬管理制度中,基本是以绩效为导向,以工作年限、工作经验等为隐性指标,激励效果显然不足。在医院工作中,薪酬体系的完善建立,是对员工或团队价值的直接体现。虽然医院在薪酬管理方面不断成熟化,但是绩效考评与市场的链接度、与员工的流动性结合显然不够。在市场发生变化、员工发生流失或新聘等情况时,薪酬管理不能紧跟着进行调查、分析、调整,这使得薪酬激励仅停留在传统阶段,无法紧随政策、紧跟形势,适应新常态,适应新问题。
(三)薪酬体系缺乏公平性
缺乏内部流动机制,城乡医院薪酬福利待遇差距较大。乡镇医院的客户群体大多集中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的经济环境差异较大,因此,职工付出了同样的劳动,所得的报酬差异较大,有些条件好的地区付出的劳动较少,但所得报酬较多;有些经济环境较差的农村地区,劳动强度很高,但所获经济报酬却很少。造成了内部的不公平,薪酬区域上的两极分化影响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二、公立医院改革后薪酬管理体系优化设计
(一)薪酬体系设计的原则
薪酬体系的设计遵循两大基本原则:一是竞争性:二是公平性。本文的薪酬体系优化是针对上文提出的问题进行的,特别是如何构建一套既充满公平性,又充满竞争性的薪酬体系。薪酬体系的设计要体现出公平性、要构建合理的薪酬结构、要设定好绩效考核标准。
(二)薪酬激励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
公立医院改后后,应该更加重视薪酬福利及绩效管理,为此,本文主要从这两方面进行体系优化。
1.薪酬福利管理体系
薪酬总额划分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奖金四个部分,并按照平行导向的理念进行薪酬管理,即依据生活导向确定基本工资,依据管理导向确定岗位工资,依据业绩导向确定绩效工资,依据荣誉导向确定机动奖金额度。根据岗位性质不同,对不同岗位划分不同的薪酬比例结构。
2.绩效管理体系
成立专门的绩效考核机构
绩效考核委员会,负责对全辖员工的考核与评价,绩效管理体系还应包括绩效沟通与反馈、考核结果的确认与申诉等环节,做到了绩效考核的公平公正,调动了广大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三)薪酬激励体系优化方法
1.加强领导对薪酬管理的关注
要想提升领导重视度,薪酬管理者必须将薪酬管理制度革新的价值与看点陈述清楚。在领导的首肯下,积极争取在员工中形成广泛认同。要从资金支持上下功夫,争取多重渠道对薪酬管理体制进行推介、宣传,将企业领导的重视度提上去,医院的发展才更加有动力。此外,在薪酬管理体系中,建议提出让领导挂帅,分属分担某一个部门的薪酬管理工作。在工作中找问题,从问题中提经验,领导的参与,将让薪酬管理更加游刃有余,符合实际。
2.优化动态薪酬激励机制
医院在薪酬体系的建立中,秉持了激励为本的原则,通过对薪酬类别的具体化分类,对应建立考评指标。当然,在薪酬体系中,绩效鼓励的比重太小,影响了薪酬的鼓励性价值发挥。故而,要健全薪酬体系中的激励机制,首先要提升绩效性工资的比重。在原有比例值基础上整体上调10%,作为绩效管理部分。这不仅可以增强绩效考核的驱动力,更能提升员工工作意愿,形成良好的工作积极氛围。其次,要适应新形势、新常态、新问题,不断适应性地调整动态薪酬体系,改善不合时宜的内容,扩大考评面向着利于企业发展的方向。动态化薪酬激励机制的建立,将使得薪酬管理行为更加科学化、理性化、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