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8:34:4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护理常见问题,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胰岛素泵;常见问题;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32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27-01
胰岛素泵作为糖尿病强化治疗的一种先进手段,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使用[1],胰岛素泵治疗是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通过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方式,按照机体的需要设置24小时持续输注微量胰岛素,模拟人体内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从而使高血糖得到控制的一种胰岛素治疗方法。现总结我科使用胰岛素泵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原因及护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科2009――2010年住院期间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的89例患者,其中男54例,女35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34岁,病史2-15年。其中1型糖尿病12例,2型糖尿病76例,25例有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史,64例首次使用。
12方法掌握胰岛素泵的原理及输入装置的安装,按照医生医嘱设置基础量,将89例患者出现不同问题进行分析,计算常见问题的发生率,对问题进行针对性护理。
2结果
21胰岛素泵使用常见问题见表1。
3分析胰岛素泵使用中常见问题及原因
31感染有4例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泵过程中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痛硬结等问题考虑为胰岛素吸收不良及感染所致。其他均为消毒不严格、未及时更换输液装置及部位,贴膜引起过敏。
32植入针脱出①敷贴松脱、透明敷贴过敏、胰岛素泵固定不妥及输注导管牵拉等情况均是造成埋置针脱出的原因,病例观察中因贴膜松脱而脱出的有15人。②植入部位不当。③消毒液没充分晾干时已贴贴膜。④过度消瘦患者皮肤松弛,导致针头未全部刺入皮下。⑤因皮肤瘙痒抓脱。⑥外出或检查时不慎拔出。
33堵管①软管折曲、枕头堵塞、空气堵塞、其中空气堵塞主要包括连接管不紧密及排气未排尽残留气体。②胰岛素刚从冰箱拿出未放置一段时间。③储药器与管道推杆过长会引起阻塞报警,过短会出现马达空转。④注射胰岛素泵皮下软管时患者取坐姿,拔出针芯时造成皮下软管旋转扭曲。
34低血糖①未按时定量进食及未及时调节胰岛素量。②患者不按照医生医嘱自行追加胰岛素量,及操作不规范导致胰岛素用量过大。③注射器活塞被意外推动。④运动不当、不合理进食、食物摄入减少、饮酒。⑤肾功能减退、胰岛素泵故障。
4护理
41感染的护理应用胰岛素泵之前应洗澡,保证注射部位清洁,更换干净的衣服,避免注射部位发生感染[2]。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将药液吸入胰岛素泵储药器中,连接胰岛素泵输液管选用过敏性较低的透明敷贴,严格使用酒精消毒,将软管垂直迅速刺入皮下,贴好保护膜,每天观察皮肤有无红肿、压痛及过敏反应。注射部位有无瘙痒等,每5-7天更换管路及药液。减少户外运动,避免因汗液对注射部位皮肤的刺激。
42植入针脱出的护理穿刺时应取患者平卧位,穿刺部位应避开脐周内5cm处,避开腰带及内衣边线,避开脂肪堆积、瘢痕和以往穿刺过的部位,皮肤经常受摩擦处。如腹部因为手术、妊娠、等原因不能入针,可以在选择其他柔软、方便的部位,如上臀、大腿、臀部等地方[3]。安装完毕后,将装置安置在腰带或口袋中。在胰岛素泵埋置第4天重新消毒后更换敷贴,可以减少因敷贴松脱引起的导管脱出。嘱咐患者外出或检查时应注意导管的脱出,针对患者不慎拔除导管的情况,在妥善固定导管前提下,各班要加强宣教,检查敷贴和导管固定情况。
43堵管的护理植泵前,提前将胰岛素从冰箱取出,在常温下放置4-6小时,待药液温度达到室温后再抽吸药液到储药器中,抽取胰岛素时速度应慢,防止泵容器和输液装置中产生气泡。在秋冬季节,局部温度高于室温,在室温中安装的胰岛素泵在运行过程中仍可能因为温度的升高而出现液体中空气逸出,发生堵管。护理工作中要常规检查输注导管中是否有气泡,排尽导管内空气。机器发生堵管报警时,护理人员首先要查明报警原因,避免不必要的拔管。
44低血糖的护理①提高对低血糖反应的认识。②严格监测血糖,每天测空腹、三餐前后、睡前、夜间两点的血糖。并根据血糖测得的结果合理调节胰岛素剂量及运动指导。如血糖过低时应及时给予含糖食物,意识不清醒的患者应立即给予50%的葡萄糖40ml-60ml静脉注射,待患者清醒后改为10%的葡萄糖500维持静脉滴注。③适当运动,避免运动时间过长或空腹运动,应每天坚持运动,持之以恒,运动时应随身携带含糖物质及糖尿病随身卡。
5讨论
胰岛素泵能模仿人体胰腺的功能,且使用方便、安全、痛苦小,能有效地控制血糖,但同时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为达到最佳疗效,减少危害性,仍需护理人员全面、细致、持续的观察及护理。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胰岛素泵的原理及操作技术,在使用泵过程中,向患者做好各项宣教内容,如卫生宣教,生活宣教及泵使用的各种技术,让患者充分地了解,以减少因胰岛素泵出现的各种问题,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以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徐莉,芦莉华胰岛素泵治疗常见问题的护理应对措施[J]中外医疗,2011(11):172
信息化的护理管理,从理论上能够提高医院护理的效率,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却因为种种问题,使信息化的护理管理优势无法提现,本文浅谈护理信息化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护理 信息化
1 医院护理信息化管理实施的特点
1.1 以信息化的方式存诸病人的数据
医院的护理信息化管理,是以网络的形式对病人进行管理,医院以对病人进行编号、分类、分级的方式存诸数据,这使病人的数据具有规范性、唯一性、指定性,这种管理方式精准了病人数据的描述。
1.2 以客户端的方式得到病人的反馈
医院使用护理信息化管理的时候,在病人入院以后,会给病人一个客户端,这个客户端可能以腕带或其它的方式实现,病人在住院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客户端向护理中心反馈自己的病况,也可以使用客户端提出自己的护理要求。
1.3 以自动化的方式与病人展开互动
使用信息化的护理管理的时候,医护人员会将医护信息发送到病人的客户端上,提醒病人反馈自己的病况。比如护理人员每天要检查病房的数据信息,然后提醒病人按时自助测体温、量血压、测脉搏,提醒病人应当去相关的部门输液、检查等。病人也可以通过客户端申请查阅自己的医疗信息档案,用语音的方式向医护人员咨询医疗、护理方面的问题等。
医护人员可将该记录单发送到病人的客户端中,让病人依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病人填写完后将记录单提交给医护中心,医护人员收到记录单后,能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护理方案。使用这种管理方法,能提高医院护理管理的精确性、自和效率。
2 医院护理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数据记录不真实
从理论上说,护理信息的数据应当准确的反应出病人接受护理的情况,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信息化的护理数据有时却与真实的医护管理情况不一致。比如有些医生给病人灌了肠,而护理信息管理中却未录入该护理情况,为了了解病人的治疗情况,护理人员只好向病人询问与核对。不真实的数据记录会降低信息化管理的效率。
2.2 反馈信息有错误
信息化的护理方式从理论上说能提醒病人自主的接受护理,比如医生给予医护人员医嘱,医护人员要即时将医嘱录入到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中,由管理系统定时给病人提醒信息,可是有些医护人员忘记了输入医嘱,这使自主的护理出现漏洞。
2.3 核对管理不落实
信息化的护理管理要求录入医嘱的程序必须由两位及以上的护理人员完成,一名医护人员录完医嘱以后,另一名医护人员需核对医嘱,直至录入的医嘱与医生的医嘱一致,才可提交记录。然后两名医护人员需留下自己的签名。然而在实际执行时,这个程序有时无法落实。
2.4 操作运行有失误
部分医护人员的计算机水准不够,他们或者不会准确的使用计算机程序,或者操作失误删改了其它的重要文件,这给信息化的管理埋下极大的隐患,因为一旦数据发生错误,甚至数据丢失,医护中心需花费很多的精力才可恢复管理系统。
3 医院护理信息化管理优化的方案
3.1 规范护理运营流程
信息化医护系统出现数据不统一的原因,是由医院没有建立一套严谨的信息化医护管理流程,这使信息化的管理流程与实际的管理不接轨。要让护理信息化系统能够贯彻,医院就必须建立一套严谨的信息化医护管理流程。比如以病人出现疑难杂症,请求医护的流程为例。如果将它的流程定义为病人申请护理人员申报医生会诊讨论已会诊病人确认护理人员归档管理人员砍认归档这个流程,就能杜绝出现信息管理与实际管理不相符合的情况。
3.2 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护理人员的素质如果不高,就会使护理信息化管理系统出现漏洞。医院要以严格考核的方式强调护理人员的素质。这套考核的标准要对护理人员的职业精神、专业素养、计算机素养等全面的考核,如果考核不过关的护理人员需接受医院安排的培训。
3.3 落实护理核对制度
在信息化的管理流程中,医院要落实核对环节。医院可使用护士长定期检查护理签名的方式落实该环节。如果护士长发现有护理人员没有严格的执行核对制度,就要将之列入考核评价内,该考核评价要与护理人员的工资挂勾,使护理人员重视到核对环节。
3.4 建立分级管理权限
由于护理人员并非专业的计算机操作人员,他们对算计机的操作系统可能不太熟悉,如果给护理人员太多权限,他们可能就会涉及到太多与工作无关的数据,一旦他们出现操作失误,就会让信息化护理系统出现问题。所以计算机管理人员要严格划分操作人员的级理,合理分配权限。
4 总结
信息化的护理管理,从理论上能够提高医院护理的效率,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却因为种种问题,使信息化的护理管理优势无法提现,只有提出合理的对策解决这些问题,医院才能更好的用信息化管理系统为病人展开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悦.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3(05).
[2]曾小东,范敏,燕,郑建智,应桂英.护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06).
[3]林小青,林阿珠.信息化环境下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与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2(22).
作者简介
钱宇,女,现为吉林省四平市烧伤整形医院护士。
关键词:妇科护理;常见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185-01
妇科是我国目前医疗纠纷高发的一个科室,护理工作的安全性至关重要。而在如今的医院妇科护理工作中,而出现一些常见问题,包括护理人员问题,护理环境问题以及患者自身的问题等[3],对护理工作的安全性造成了一定威胁。因其科室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考虑到妇科疾病患者均为女性[4],必须要提升妇科护理工作中的人性化护理服务对策,解决现存问题,以此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现笔者将研究结果如下:
1妇科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1.1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常见问题之一即为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部分医院中的护理人员多为刚进入临床工作的年轻护士或实习护士[5],缺乏临床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缺少实践经验。在处理特殊情况发生时,不能准确判断病情及使用仪器或药物解决问题。另外,部分护理人员在面对患者时,缺乏沟通技巧,不能及时解答患者及其家属所提问题[6],使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缺乏信任感等。另有及少数护理工作人员在更换液体方面出现错注、漏住接错液体或发错口服药等情况,这几类问题均能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
1.2患者自身问题
因妇科工作的特殊性,患者均为女性,易对自身病情产生焦虑及抑郁的情绪,在诊治过程中易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延误治疗的进程[7]。另外,部分患者对自身疾病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例如:某些患者在患有宫颈糜烂时,常忽略其病情,待病情加重时,极易演变成宫颈癌[8],危及到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0康。
1.3几种常见妇科疾病的护理问题
妇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即为阴道炎,主要分为滴虫阴道炎、外阴阴道念珠藻病及细菌性阴道病等,在诊治此类病变的过程中,需采集患者阴道的分泌物置于玻片上[9],将其放于显微镜下检查,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常忽略采集的标本勿污染等问题,将标本送至检验科室时,触碰拨片使采集的阴道分泌物受到污染,从而影响了对疾病的判断。另外,对于需要住院的妇科患者,常因长时间不能翻身,而出现压疮,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同时,引起护理纠纷。
2针对常见问题制定解决对策
2.1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加强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提升妇科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主要采取的方法如下:⑴为院内护理人员定期开展护理知识与技能培训,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工作研讨会,也可在院内举办护理知识与技能竞赛[10]。⑵提升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在院内进行模拟病房,模拟特殊病例,以培养护理人员的反应能力及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⑶提升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要求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及疾病类型,及时告知患者与其家属其病情变化情况[11]。⑷要求护理人员能够反复核对所使用药物的名称与剂量,对院内引起的新型药物进行核对,从备药到配药等各个细节明确化,且在书写文书上注意字体清晰,语言简洁。
2.2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
护患之间信息交流的顺畅也可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主要采取的方法如下:⑴使妇科病房环境整洁,通风顺畅,及时跟换所用物品,以此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12]。⑵护理人员需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询问患者病情,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答患者及家属所提疑问,以此减少其焦虑不安情绪[13]。⑶在与患者沟通时,需注意语言及态度的和善,善于采用贴心且温暖的语言来面对患者,时刻行使人性化护理。
2.3加强几类常见妇科疾病的护理质量
针对上述常见妇科疾病诊治中较常出现的问题,院内护理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送检标本中的规章制度操作,明确职责,保证护理人员将送检标本送至检验科室时,注意途中不触碰标本边缘或勿将其他标本纺织一起,避免交叉感染[14]。且对于需要住院的妇科病人,应将放压疮卡挂在床头上,密切注意患者皮肤变化情况,随时记录患者翻身时间、处理措施及皮肤变化情况,并嘱患者或其家属在核对书上签名,以此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3小结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及越高,同时提高了自身法律意识,这就要求我国医疗事业中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越来越高。院内护理人员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口碑,一旦出现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直接影响到了院内的信誉[15]。现笔者总结出一些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并对其进行解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综上所述,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要求护理人员能够认真学习相关护理知识及技能,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以此减少甚至杜绝护患纠纷的发生,保证护理人员可在良好的环境下行使护理人员的职责,此种方法可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改善并推广于临床实践中。
参考文献:
[1]孙玉香.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吉利医学,2012,33(10):2222-2223.
[2]李春侠.医院妇产科护理常见问题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2,8(1):174.
[3]彭侠.浅议妇产科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服务[J].中外医疗,2012,4:170.
[4]王淑秋,宋玉波,顾莲芳等.妇产科护理工作浅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2):97.
[5]张莉,张东红.PBL在妇产科护理实/见习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295-296.
[6]孙迎春,王娜.常见妇产科护理中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2,8(1):184.
[7]田珈宁.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河北医学杂志,2006,9(7):695.
[8]王文,邓泽虎,李才勇.妇产科的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与处理[J].西部医学,2007(6):6.
[9]孙晓红.妇产科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体会[J] .医学信息,2010(9):256.
[10]马萍霞.妇产科常见护理纠纷因素及防范措施[J] .护理研究,2011(1):113.
[11]邓亚丽,李晓玲.妇产科常见医疗纠纷的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 .医学临床研究,2007(1):56.
[12]李华.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 .护理研究,2006(11A):456.
[13]陈梅.处理护理投诉应把握的4个环节[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10):412.
关键词:急诊护理 常见问题 对策探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38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335-02
笔者通过总结我院2008年2月―2012年2月四年以来的急诊护理资料,现将急诊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探讨如下:
1 急诊科护理常见的问题
急诊是涉及多学科参与救助的医学措施,因此,急诊护理要对内、外、妇、儿等多个学科和专科的患者,就要求急诊护理人员需要掌握多种学科的医疗救护知识。并且,急诊面对的多是病情紧急的患者,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有非常娴熟的护理技能。另外,急诊科是医疗活动比较集中的场所,是医院面对社会的一个“窗口”,是抢救危、急、重症病人的前阵地,不仅人员流动性大,急诊护患关系建立时间比较短,而且多数的急诊病人及家属因病情紧急,情绪常常不稳定,医护人员稍有不当则可能导致医患矛盾的爆发,因而也成为医院里容易引发矛盾纠纷的地方。基于以上的特殊性,当前我院急诊科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①急诊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不足,接诊、分诊理念落后,专业技能不够娴熟,对抢救物品的管理不够完善;②对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缺乏足够认识;③护理人员院前急救意识不强,院前急诊出诊效率较低;④护理队伍年轻人员比例较高,综合素质较低,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和能力相对不足,与患者及家属间的沟通能力有待提高;⑤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安全无法保证;⑥急诊护理人员相对不足,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等。
2 对策思考
2.1 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乎护理服务的结果,急诊护理中的大多数问题与急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关,因此,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解决急诊护理问题的重要保证。
2.1.1 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是急诊护理的工作的最根本保证,因此,必须提高急诊护理的专业技能水平。故医院或急诊科应当为护士创造各种学习机会。比如开办业余急救护理课堂,由急诊护理中比较优秀的老护士等进行讲解,提高年轻护士对急诊护理的处理能力,或者让为急诊护士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学习上级医院急诊科室的先进管理理念和设备仪器。另外,还可以通过举行急救理论知识竞赛和急救基本技能的演练竞赛等方式,鼓励护士们不断学习进步。
2.1.2 提高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和沟通技能。急诊科作为处理突发卫生事件的重要科室,当前还没有形成应对突发事件的同,针对急诊护理中新护士多,处理问题能力经验不足,能力不强等问题,应对以加强护士学习着手,加强急救护理学习结合岗位培训和交流,提高他们判断病情做急、准、稳、快。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与护士的沟通技能密切相关。针对急诊中新护士与患者和家属沟通能力不足的问题,要求护士须做好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工作,尊重患者、主动询问、关心患者,诚恳耐心解释患者所提出的问题,尽力帮助解决其困难,用心倾听患者倾诉,多使用具有亲和力的动作,如点头、微笑等,最终在加强自身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的同时,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2.1.3 提高护理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随着医患纠纷的日益频繁,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医护工作的重要议题。首先护理人员应当增强法律意识,要充分掌握相关的医学证据,如对危、重病的护理记录要真实、及时、完整、准确,对病人家庭拒绝接受的救治,要求及时签字等。另外,还应该强化风险意识,注意自我保护,通过加强业务培训,保障护理质量安全,在进行急诊紧急抢救时,不可手忙脚乱或者在家属举止不雅、大喊大叫或谈论与抢救无关的话题,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做好防范工作,另外还应当加强急救物品听管理,确保急救过程的顺利安全。
2.2 培养护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近年来,人本护理,人文护理等护理观念逐渐得到了广大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认同,因此,医护人员应当尽职尽责,完成自身的使命。因此加强护理人员“一切以人为本”和“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用良好的态度,热情的服务,娴熟的技术,多与患者进行沟通,知其所需,解其所惑,为患者提供优质满意的医学服务,从而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2.3 完善急诊科管理制度。针对急诊科患者增多,急诊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的问题,院方或科室应当完善管理制度,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可以通过弹性排班、合理的调配护理人员、有经验的护士和年轻护士合理搭配排班,发送急诊科工作环境,在繁忙时间段加强护理人员的投入,尽量减轻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另外要注意对护理人员紧张情绪的消除,劳逸结合,科内可合理的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一些文娱或活动,调节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3 讨论
急诊医学是当今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接触患者病痛、挽救患者生命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急诊医疗的护理工作质量是反映一所医院护理技术水平的一面旗帜,随着社会的飞跃发展,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生活节奏的加快等,急诊科所面临的抢救任务越来越重,日益增多的急诊人数和相对较少的急诊部门已经是我国当前一个重要的矛盾。因此,如何在高疗效水平和护理服务的同时,尽量减少急诊护理中的各种问题和风险已经成为急诊科护理的重要研究对象。
参考文献
[1] 彭丽珍.急诊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3),1843
关键词:骨科护理;常见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139-02
1前言
现代社会经济、工业以及交通运输行业等各领域均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因此,骨科创伤的患者也越来越多,骨科病的种类日益复杂,病情严重,骨科创伤患者年龄跨度比较大,生活自理较为困难,康复时间相对较长。骨科创伤通常具有突发性及复杂性等特点,同时伴有大面积软组织受损以及器官伤害。骨科治疗中,近几年增加了不少新技术与新项目,业务量激增,加之护理工作者未及时学习以及自身业务水平有限等原因,护理工作难免存在不足,这些复杂的因素均为现代骨科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和挑战,也对骨科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护士长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对骨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处理,而消除护理缺陷、避免护理差错,是安全护理的基础[1]。根据目前我国骨科护理情况而言,绝大部分医院的骨科护理制度欠完善,均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与安全隐患。笔者对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2骨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制度欠完善:骨科护理的相关制度欠完善是导致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直接原因,有关管理部门的监管存在漏洞,部分护理工作人员职业道德低下、法律意识淡薄,也是骨科护理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对骨科疾病患者缺乏责任心,在病发时不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护理问题时常发生。
2.2医院管理不到位:医院在日常管理工作及质量监督工作中存在诸多缺陷,医护人员自身职业道德不高,缺乏自我约束力,质量管理意识不强,若再无有效的管理监督措施,极易出现医院护理工作效果不佳、护理人员编配欠妥等系列问题,给骨科护理带来安全隐患。
2.3硬件设施缺陷:硬件设施存在缺陷,如病房中的各种设备存在问题(床栏不够牢固或者没有床栏、地板无防滑标志及措施、触电漏电或设备使用不当等)也是护理不到位的原因之一,再加上骨科患者自身活动不便,身体虚弱更易出现护理安全问题。
2.4护理人员自身缺陷:护理人员是所有护理工作的执行者,因此他们护理水平的高低是医院护理工作质量高低的直接体现者。护理人员在整个护理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有部分护理人员存在着以下诸多问题。
2.4.1技术生疏:由于大多护理工作人员参加护理工作时间较短,通常只具备一般的业务技术与能力,对基础护理工作做得比较好。但是专业骨科护理技术不足,临床经验缺乏,对事物的综合判断能力较低,因此,在面对突况时容易慌张而未能及时采取相关救治措施,或者出现违反操作规定的情况,导致护理缺陷。
2.4.2缺乏专业知识:护龄较短的年轻护士缺乏全面的专业知识,平时又未及时充电学习,做事盲目,因此不能对患者给予良好的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
2.4.3缺乏责任心:骨科护理工作绝大部分由护士完成,繁忙的护理工作导致护理工作人员数量相对较少,许多护士经常处于繁忙状态,加之大量的夜班工作,使得许多护士身心俱疲,情绪波动比较大,对病人缺乏耐心,部分护士的责任心不强则更易引起骨科护理问题,产生护患纠纷。
2.4.4缺乏法律意识:在以往的传统护理工作中,护士在医疗服务中处于主导地位,护士通常考虑的是如何解决相关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的问题,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大多忽略掉其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缺乏证据收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不注意证据的管理,一旦出现护患纠纷拿不出有力证据。
2.4.5患者自身原因:骨科创伤患者发病具有突然性特点,心理反应较为强烈、情绪波动大,对自己身体状况过于焦虑,会出现恐惧焦虑、痛苦悲观等许多负面情绪,这些不良情绪给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其次,骨科患者缺乏对骨科创伤的正确认识,随着骨科创伤中高龄患者人数日益增多,骨折后行动不便需长期卧床治疗,加之出现并发症,以及高昂的治疗费用,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极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失去信心,不信任医护人员、拒绝配合治疗等,也会导致出现不良后果[2]。
3相关解决措施
3.1完善健全护理制度: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对护理工作的质量进行管理,而对护理工作的质量进行评估评价则是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主要手段。针对骨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制定了相关的制度规定,如《护患沟通规定》、《护理人员职责》、《骨科护理安全措施》、《骨科患者病历书写规范》等。制定上述规章制度,能够规范约束骨科护理工作程序,有效把关骨科护理工作质量。在骨科科室内部建立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各负其责;各组组长需每天坚持检查该组患者基本情况,对护理质量的监控重点应均匀分布在各项操作中,如输液输血、手术前的准备以及急救措施等;护理工作管理者应不定期抽检,每周开展质量评比,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的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极个别问题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每月举行的质量分析讲评中及时指出并加以改正。如在检查中发现违纪违规的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对当事人进行处罚,以告诫其他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对护理安全引起重视[3]。
注射室是医院的服务窗口,护理人员直接和患者接触,也是护理纠纷的好发环节。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地处市中心,患者相对集中,层次较为复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医疗服务有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如何满足患者的需求,在为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的同时又要注重自我规范与保护这已成为我们工作中的重要课题。我院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针对注射室的常见问题采取了相应对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注射室常见问题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在注射室的护理工作中,注射疼痛是护患双方必须面对的常见问题。如何针对疼痛产生的不同原因,正确应用操作技能、技巧,帮助患者避免疼痛、减轻疼痛是护理工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1.1 操作人员未掌握无痛注射技巧
1.1.1 严格按照“两快一慢”的原则进行注射:进针和拔针要快,推药要慢,对不合作的患者尽量在注射前先把患者固定好,避免因患者在注射时挣扎而快速推药造成患者疼痛。
1.1.2 采用按压穴位注射 臂部有一环跳穴,位置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在臂部股内注射操作过程中,用左手拇指采用适中的指力按压环跳穴的同时进行肌内注射,可以显著地减轻患者对注射部们的疼痛感。实践证明,按压环跳穴减轻注射疼痛这一方法对绝大多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
1.1.3 使用改良的皮内注射方法 多种药物使用前都需要做皮内注射试验,而皮内注射是所有注射中患者感觉最为疼痛的一种。我们应用改良后的皮内注射方法如下:选择前臂掌侧腕横纹上三横指中点处(以患者自己的食、中、无名三指为准),按常规消毒皮肤抽取药液,驱尽注射器内空气,左手轻握患者手臂,左手拇指放于消毒范围下端,不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贴紧,几乎呈平行状,维持姿势不动,左手拇指轻轻向下拉紧皮肤,随着皮肤弹性,针尖斜面刺入皮内,放松左手拇指的同时,右手顺势放平注射器,左手拇指固定针栓,注入药液0.1 ml,使局部隆起一圆形皮丘,隆起皮肤变白并显露毛孔。这种方法可以减轻患者在接受皮内注射时的疼痛强度。
1.2 患者紧张,导致局部肌肉收缩,增加注射时的疼痛 部分患者肌内注射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紧张情绪,导致局部肌肉收缩,引起进针难,增加注射时的疼痛。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可以有效地减少注射时的疼痛。针对不同年龄的患者我们设计了不同的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对待听不懂成人话语的婴幼儿,采用以婴幼儿感兴趣的玩具、饰物、食品在旁边逗孩子;对待能听懂成人语言的孩子,则采用夸奖、激励等方法,与患儿建立一种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儿对护士产生信赖感,消除紧张情绪;对待成人则采用与患者谈话的方法来转移注意力,谈话的内容要以患者感兴趣为原则,并且还可以同时把健康宣教的工作完成,取得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1.3 部分药物由于其特性导致注射疼痛加重 如25%的硫酸镁、胸腺肽等药物具有较强的刺激性,注射维生素、黄体酮等油剂类药物时,应选择肌肉较厚,离大血管、大神经较远的部位还会导致脂肪层内,不但药物吸收差,特别是油剂类药物还会导致脂肪液化等严重不良反应。合适的部位和适宜的深度,才能在使药物迅速达到治疗作用的同时减少这类药品给患者带来的疼痛。
1.4 同时注射多种药物 剂量较大,药物集中在一起,不但影响药物吸收效果,还易造成局部硬结,引起局部疼痛,特别是婴幼儿,肌肉层薄,更易产生此种情况。对待此种情况,我们通常采用分药物、分部位注射,这样注射到局部的药量少了,不但避免了硬结的产生,还避免了潜在和少见的药物配伍禁忌。
2 患者的负性情绪及其造成的潜在问题
由于患者注射时间无规律性,而且护理人员存在着缺编的问题,容易出现患者排队等待注射的高峰期。如果让患者久等,一是耽误治疗,二是往往容易导致患者产生烦躁、无助、不满情绪,而这些负性情绪往往又是导致深层次护患冲突、纠纷的潜在因素。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在不增加科室人员编制的情况下,采用了弹性排班,在患者前来注射的高峰期增派1~2名护理人员,缓解了患者拥挤、等待的情况;同时,护理人同的微笑服务、和风细雨般的语言也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
3 注射室常见的法律问题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专业水平;职业道德素质;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3-077-01
0 前言
在如今的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妇产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不高,在妇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责任性不强,没有真正的做到为产妇着想。另外,妇产科医院的管理制度也存在着问题,从而导致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工作态度懒散,由于新生儿需要全方面的护理,而护理人员的懒散的工作态度导致在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着严重的安全上的问题[1]。下面就对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促进妇产科护理工作的进一步的提高。
1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主要是对产妇在手术中的相关护理以及产妇在生产后对产妇和新生儿一系列的护理工作。因此,要求护理人员需要有较高的专业的技能。然而,在妇产科护理中很多的护理人员的专业操作水平并不是很高。在手术的护理中,护理人员要承担着一些注射药物的任务,然而一些护理人员由于业务上不熟或者执行口头医嘱出错等等[2]。将本不应该给产妇注射的药物给产妇注射了,容易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给产妇以及胎儿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甚至是生命的伤害。另外,在对产妇的术后护理和新生儿的护理中,护理操作常常出错,由于产妇在产后身体上比较虚弱,需要进行全面的护理,新生儿出生后免疫力比较差,在护理中更是需要较高的专业技能,从而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安全,但是护理人员专业操作上存在的问题,进而导致在妇产科护理中由于专业水平不高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1.2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
在妇产科护理中,还存在着护理人员责任性不强的问题。由于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低,在护理中不能够设身处地的为产妇和新生儿着想,对于产妇的一些生活上的需求不能尽心尽力的完成,护理态度不好,护理中很少对产妇进行人性化的护理等等,从而导致产妇对医院的护理工作不满意,也容易导致产妇在产后恢复不顺利等等。这些都是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容易导致出现的问题。
1.3 医院管理制度存在问题
在妇产科医院中,医院的管理制度也存在着问题。由于管理制度上的不规范,没有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综合的评定,没有对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的护理态度进行全面的考察,从而出现了整个妇产科护理团队的整体护理水平不高,护理人员在护理中的责任心不强的问题,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医院的管理制度上存在着问题,没有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从而出现了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一系列的问题。
2 护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分析
2.1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水平
针对于妇产科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的情况,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护理专业知识的培训,针对于在手术中以及术后对产妇以及新生儿的一系列的操作要点进行全面的讲述,并且在培训中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等方面进行考核,如果护理人员的考核没有达到标准,需要对护理人员继续进行培训,直到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全面,并且考核合格为止。从而通过这样方式不断的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水平,促进整个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
妇产科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是职业道德素质低的表现,针对这一问题,应该组织护理人员对其进行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通过教育让护理人员能够懂得自身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素质,应该本着怎样的想法进行工作,在护理工作中应该如何对产妇进行人性化护理,如何的针对一些产妇产后抑郁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开导等等[3]。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从而使护理人员深刻的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这个工作时应该抱着怎样的想法去工作,通过对其进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促进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
2.3医院加强制度管理
妇产科护理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很多都是与医院的管理制度有关。医院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不进行定期的考核,容易导致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水平出现问题[4]。医院不对产妇进行定期的调查,不会了解护理人员在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医院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通过定期的考核以及调查的方式了解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并且医院应该实行奖惩制度,针对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表现进行奖励和惩罚,以激励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妇产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从而了解到,在实际的妇产科的护理工作中应该积极的面对所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虽然,在现有的护理水平下可能还存在着护理方面的问题,但是相信护理人员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也一定会有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龚政枫,钱培芬. 临床妇产科护理手册 - 现代医学常备系列[M].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2] 潘占云.妇产科护理常见问题分析研究[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8).
【关键词】 重症患者;留置导尿;护理
ICU患者留置导尿,是治疗排尿困难及观察尿量的基本手段。虽然大部分护士都会运用导尿术,但常因操作不熟练或导尿管选择不正确,造成置管困难、尿路感染等问题。
1 临床资料
我科在2012年1月-9月,共有387例患者因病情需要留置了尿管。年龄3岁-86岁,平均年龄44岁。留置尿管时间2-90d,平均留置8.5d。其中382例首次导尿成功,5例首次导尿失败的患者中2例有尿道外伤史,3例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无1例病人发生严重尿路感染、尿道狭窄等并发症。
2 常见问题
2.1 插导尿管困难 3例老年男性当尿管插至前列腺部时,阻力增强,导尿管无法顺利进入。
2.2 尿路感染 岳素琴[1]对尿管留置的时间与发生尿路感染的关系进行了研究。273例尿路感染病例,留置导尿病例占66.5%。其中留置导尿当天感染率为6%,第二d为9%,第四d为91%。说明尿路感染与留置尿管的时间呈正比。
2.3 膀胱功能损伤 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膀胱一直处于空虚状态,膀胱逼尿肌废用性萎缩,导致膀胱挛缩,拔除尿管后出现尿失禁、尿频、排尿困难、尿潴留等情况。
2.4 尿道狭窄 一般发生于男性,由于尿管长期压迫尿道口,导致局部缺血坏死。尿道狭窄与尿路反复感染、尿道损伤也有一定关系。
2.5 尿管脱落 尿管脱落的常见原因有气囊破裂、固定不妥、患者自行拔出等。
3 护 理
3.1 插导尿管困难 对前列腺增生患者,马风云[2]等认为可先从尿道口注入3-5ml液体石蜡油或1%丁卡因后,再送人气囊导尿管置管,避免疼痛引起躁动损伤尿道,或于术前先麻醉后导尿。
3.2 尿路感染
3.2.1 预防尿路感染的首要护理措施是严格无菌操作,熟练掌握插管方法,避免反复插入,提高首次导尿成功率。
3.2.2 选择合适的尿管。目前常规选用硅胶导尿管,根据尿道内径与尿管直径的关系选择大小适宜的导尿管。成年男性一般选用12-16F,成年女性一般选用16-18F,对于初次留置导尿患者,不宜选用过粗的尿管;对于年老体弱、长期卧床的患者特别是女性,应选择型号较大、管腔较粗的尿管,这样既可以防止漏尿,又可以保持尿管通畅,不易堵塞。[3]
3.2.3 每日清洁尿道口2次,每周更换1次尿管,每周更换2次尿袋,更换尿袋时注意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性。
3.2.4 非必要情况,不进行膀胱冲洗。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鼓励患者多饮水。
3.3 膀胱功能损伤
3.3.1 ICU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拔除尿管后容易出现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的现象。临床上普遍采用热敷、按摩下腹部、压迫膀胱、听流水声等方法。掌握好拔除尿管的时间,尽量在膀胱充盈的时候拔管,有利于患者自主排尿。
3.3.2 在留置尿管期间,针对病情允许,未使用利尿剂等特殊药物的患者,可采取夹闭尿管的方法,每2-3小时开放一次,锻炼膀胱功能,防止废用性萎缩导致的拔管后尿失禁。
3.4 尿道狭窄 定期更换尿管摆放的位置,防止尿道同一个部位长时间受压。如狭窄已经形成,可行尿道扩张术,也可选择手术治疗,行尿道口切开术。
3.5 尿管脱落
3.5.1 插入导尿管前,须检查清楚气囊的完好性,气囊内注水不宜过少。一般成人10-20ml,儿童5-8ml。
3.5.2 除了气囊固定以外,还可将尿管用胶布固定于一侧大腿上,防止尿管移动牵拉导致患者不适。
3.5.3 尽量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可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几率及患者因为不适自行拔出尿管的可能性。意识不清的患者适当约束四肢,防止意外拔管导致尿道损伤。
4 小 结
留置导尿是ICU最常见且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如何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成为护理人员工作的重点。ICU护士应该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根据患者个人情况,研究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最大程度的减少留置尿管带来的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岳素琴.导尿管拔除困难的处理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