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牙周病护理8篇

时间:2023-05-30 08:35:0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牙周病护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牙周病护理

篇1

关键词:牙周病;健康宣教;护理

牙周病是牙科常见多发病症之一,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不仅破坏牙齿组织,引起牙齿疼痛,松动或脱落[1],还可能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牙周袋的形成,口腔异味,进行性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由于牙周病的病程缓慢,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常容易被患者忽视而不及时就诊,使病情逐渐加重,最终导致牙齿丧失。

我科自2015年3月起成立牙周治疗团队,以护理人员为主有针对性地对本科室前来就诊的有牙周疾病患者进行系统口腔健康知识宣教和普及,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牙周病口腔卫生护理宣教体系,对牙周病的防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就开展相关口腔卫生宣教的体会介绍如下。

1 牙周病病因

牙周病是多因素疾病。微生物是引起牙周病的始动因子,堆积在龈牙结合部分的牙面和龈沟内的菌斑、微生物及其产物引发牙龈的炎症和肿胀。全身因素如糖尿病,环境因素和行为因素如吸烟、精神压力等也可成为危险因素。

2 牙周病的临床表现

牙龈颜色的改变为暗红色或鲜红色,牙龈出血,牙龈萎缩,刷牙和进食时出血或口腔异味,严重者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最终导致牙齿脱落。

3 牙周病的治疗方法

3.1刷牙 菌斑微生物是引发牙周病的始动因子,消除菌斑是牙周病基础治疗的重点,最主要的方法是刷牙。可选用刷头较小,刷毛软硬适中的牙刷,要在口腔内便于转到,且能清洁各个部分的牙面。目前,国际上最为推荐的刷牙方法为巴斯刷牙法。巴斯法又叫龈沟清扫法,使用时将刷毛与牙面呈45°角,刷毛向根尖接近牙龈并伸入龈沟,刷毛在龈沟内轻微振动,然后向冠方转动。刷牙应至少2次/d,睡前口腔护理尤为重要[2],刷牙时间不少于3 min/次。

在牙周治疗过程中,要对每一位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口腔卫生宣教及口腔卫生指导,护理人员可持牙型模具面对面教与患者,让患者了解菌斑控制重要性,了解必须每天彻底清除菌斑,才能获得好的疗效,要不厌其烦,反复指导,调动患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洁治术

3.2.1心理护理 由于牙结石一旦形成,通过刷牙是不会去除的,必须进行专业的牙周洁治术来清理。洁治术大多是通过超声波高频振荡去除牙齿表面结石和色素菌斑,洁治过程中会出现酸疼、出血等不适症状;如牙周病严重,造成牙龈退缩、牙间隙变大并充满结石,洁治后可形成较大牙缝,此为牙周病引起,并非洁牙造成。向患者讲解治疗的目的和方法及意义,洁治前在牙模具上向患者演示操作方法和观看操作视频,同时发放牙周病治疗预防彩页小图册,让患者很直观的认识洁治术,并告知患者洁治对牙齿本身没有磨损和伤害,消除其紧张和恐惧心理,积极配合牙周治疗的完成。

3.2.2洁治术 洁治术是牙周病治疗的第一步,也是牙周维护治疗阶段的重要手段。针对单个患者的口腔情况边洁治边进行护理宣教,告知患者每6个月~1年进行一次洁治,是维护牙周健康、预防牙周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3.3辅助刷牙方法

3.3.1牙线 对牙刷不能到达的牙邻面间隙或牙龈处的清洁很有效。取一根长约50 cm的牙线,间距5 cm,两端缠绕于双手中指上,用拇指和食指拉紧牙线,在齿间慢慢的水平滑动;把牙线绕成"c"形包绕牙面,轻轻上下拉动,以"刮除"牙面上的菌斑,每个邻面重复3~4次,包括龈下部位,再放出干净的牙线清洁下一颗牙齿,依次逐个将全口牙齿的邻面菌斑彻底清除,包括最后一个磨牙的远中面,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以免伤害牙龈。每清洁完一个区域的菌斑后,以清水漱口。整个操作全程向患者在牙模具上演示并教会使用方法。

3.3.2水牙线 较与尼龙牙线的小巧携带便捷,水牙线的使用起来更为方便。储水槽内放置纯净水或漱口液,使用时喷嘴对准牙间隙稍向下倾斜,利用水力反复冲洗牙间隙中的食物残渣,减少菌斑、牙结石形成。逐个牙间隙进行清洁。不管是尼龙牙线还是水牙线都是饭后牙刷清洁口腔,然后使用牙线。

3.3.3牙间隙刷 龈退缩导致邻面间隙过大,牙齿邻面外形不规则或根面为凹面时,清除根面菌斑的最佳方法,还可用于根分叉的菌斑清除。根据牙间隙大小选用直径适宜的牙间隙刷,将牙间隙刷刷头顺牙间方向伸入到牙间隙处或根分叉区,做颊舌向移动,每晚睡前刷牙后使用。

3.3.4漱口 要养成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可用清水或漱口液,漱口时将漱口液含在口内,紧闭嘴唇,上下牙齿按正中牙合关系咬合,然后鼓动两颊及唇部,使溶液能在口腔内充分接触牙齿,牙龈及黏膜表面,使漱口水能自由的通过牙间隙。时间不少于3 min/次,含淑2次/d,从而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抑制菌斑、结石和牙龈炎的发生。

4 牙周病系统治疗

洁治术是牙周治疗的最初阶段,牙周病患者还需进行牙周系统治疗,后期的治疗必须由专业的牙周医生来完成。

5 结论

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路芝映等[3]提出,口腔护理同时应进行健康教育,以满足患者口腔疾病保健知识的需求。定期开展相关口腔卫生宣教知识普及,使患者能够早期正确的认识牙周病及牙周病可能引起的全身系统性疾病,促进医、护、患间沟通,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除此之外,要控制烟酒,饮食合理,营养均衡,保持心情良好,向患者介绍牙周病的致病因素、病程及治疗方法,建议患者在治愈后定期作口腔检查[4]。

只有当个人掌握了维护口腔卫生的方法和技能,控制或消除了牙菌斑,牙周病才会远离我们。

参考文献:

[1]陈艳卿,寨淦英.洁牙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25(12):143-145.

[2]孙皎,刘群.日本老年患者口腔护理方法介绍[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77-478.

篇2

关键词:口腔牙周病;心理护理;常规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856.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022-02

口腔牙周病是指发生在口腔牙支持组织的疾病,包括牙龈组织的牙龈病及深层牙周组织的牙周炎两类疾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也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人类牙齿及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心理护理在口腔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抽取我院治疗的口腔牙周病患者,共1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140例口腔牙周病患者,选取对象均符合口腔牙周病诊断标准。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32.1±1.3)岁;疾病类型:牙龈炎40例,牙周炎3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32.8±1.5)岁;疾病类型:牙龈炎41例,牙周炎29例。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方面对比上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智力障碍及精神类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悉本组研究的方法和目的,并被详细告知研究过程,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治疗措施包括手术治疗并配合相应的药物治疗,术前详细了解患者疾病史,了解患者全身疾病及过往疾病史,配合医师做好全身检查,仔细检查口腔情况,了解患者药物禁忌情况,做好皮试。做好口腔消毒工作及器械消毒工作,减少感染现象发生率。叮嘱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严密观察患者患牙恢复情况。介绍手术治疗过程,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实验组患者增加患者心理护理,向患者强调良好的心理状况对病情恢复的影响。①治疗前心理护理:多数患者希望在短时间内能看见治疗效果,患者进行治疗时,经过漫长等待之后见到医师希望能更全面了解自身病情,希望医生能能详细的告知疾病及治疗措施,消除内心疑虑。因此,根据患者心理特征,做好治疗前的心理护理,对年长者及疼痛较为厉害的患者优先治疗,除了耐心、爱心及责任心外,还需要掌握扎实的护理技术,根据患者情绪变化,做好相应的心理辅导,让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治疗时抱着乐观心态,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尽可能满足患者合理要求,减少患者陌生感,提高患者依从性。将手术治疗方式及预后护理多与患者沟通,让患者了解病情发展,缓解患者及家属紧张情绪,树立治愈疾病的自信心,营造温馨的住院环境,利于患者后期恢复。②治疗中的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对病情的了解有限,多数有紧张、焦虑及恐惧心理,针对患者不同性格特征,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性格内向的患者,可以多与其交流,多鼓励患者,部分患者治疗时可允许其家属陪同;对于自尊心强的患者,耐心对待,患者的疼痛忍受力不一样,不可采用过激的语言伤害患者自尊心,引起护患矛盾。患者稳定的情绪及心理能增强疼痛的耐受性,医护人员在治疗与护理中,动作轻柔,采取局部麻醉的方式,进行无痛治疗。③治疗后的心理护理:治疗结束后,告知患者注意事项,稳定患者情绪,告知患者恢复期间不可咀嚼硬物,避免对牙周组织产生伤害。进行口腔健康知识的宣传工作,叮嘱患者定期复查,养成良好的口腔习惯。

1.3评价标准

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口腔疾病得到有效控制,未出现牙齿丧失现象;一般: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口腔疾病基本得到控制;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或恶化,出现牙齿缺失现象。总有效率=(有效+一般)/本组患者总人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问率对比采取x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x±s)表示,对比以P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早期症状不易引起重视,使得牙周组织长期慢性感染,炎症反复发作,不仅损害口腔咀嚼系统的功能,还会严重影响健康。其主要临床表现主要为:牙龈出血、炎症、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咀嚼无力、严重者会出现牙齿自行脱落现象,导致牙齿拔除,影响美观及咀嚼功能,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影响。

篇3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河南省南阳市 473012

【摘 要】目的:探讨口腔牙周病就诊过程中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 年7 月-2013 年7 月在我院就诊的口腔牙周病患者80 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4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为75%,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在牙周病患者就诊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口腔牙周病;心理护理;护理满意度

近年来,牙周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根据口腔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显示,15 岁以下少年中牙石检出率高达67%,中年人牙周炎患病率为14%,老年人牙周炎患病率为22%[1]。受经济、个人认知、社会及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人对口腔科存在恐惧心理,进而影响或者耽误了口腔疾病的治疗。加强口腔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医护人员要结合患者的年龄、心理等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笔者选择2012 年7 月-2013 年7 月在我院就诊的口腔牙周病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2 年7 月-2013 年7 月在我院就诊的口腔牙周病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牙周炎的临床诊断标准[2],将80 例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 例,男22 例,女18 例,年龄15~75 岁,平均为(46.34±7.14)岁,其中21 例为牙周炎,19 例为牙龈炎,观察组40 例,男20 例,女20 例,年龄17~69岁,平均为(44.62±6.04)岁,其中25 例为牙周炎,15 例为牙龈炎,两组在年龄、性别及患病类型等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对照组40 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讲述牙周病病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治疗前心理护理。

(2)治疗中的心理护理。

(3)治疗后心理护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卡方检验。

若P<0.05 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牙周病是牙骨质、牙龈及牙槽骨等牙齿支持组织受菌斑微生物的影响,产生的一系列慢性感染性疾病。牙周病病因通常是局部牙垢、菌斑、牙石等引起的,属于牙周深层组织受损的慢性破坏性疾病,目前还缺乏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牙周病患者在就医时,大多数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即牙科畏惧症,主要是患者对牙科诊治过程或者某些环节存在恐惧心理。其中害怕疼痛是产生牙科畏惧症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他因素也会产生牙科畏惧症,比如注射器、牙钻等,都会让患者产生恐惧感[3]。牙周病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不良情绪便是焦虑,都希望尽快结束治疗,但候诊厅患者比较多,加剧了患者的焦虑情绪,容易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冲突。护理人员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交流,倾听患者主诉,并多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除此之外,护理人员也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尽量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工作。此次研究中,为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不仅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还提高了其对医护人员工作的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其护理满意度较高,两组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将心理护理应用在牙周病患者就诊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 孙克勤. 影响牙周病患者治疗的心理因素及其护理[J].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4(12):77-78.

篇4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同一时间段内收治的70例牙周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对于患者的患病状况需要进行通过的选择。要求:在检查过后,保证其类似的牙龈指数在2mm以上,患者具有较为轻度以及中度的炎症;对于患者的年龄进行规定,避免年龄干涉了治疗的效果观察,患者的年龄需要在18岁以上50岁以下;患者在身体其他方面较为健康,三个月内没有使用抗生素的记录。在分组的原则上,对于其中不同的小组进行男女比例较为平均的划分,随机的将不同的划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文化程度均在高中以上,能够具有较好的认知理解能力。两组资料显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

1.2方法

对于两组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其中我们将对照组使用一般的护理方式进行恢复,而观察组的患者则采用系统性的护理方式进行口腔护理的恢复。分别需要引导患者对于恢复期的健康知识进行认识与了解,并在健康知识认识的基础上,对于患病者的行为进行跟进式的监督与规定;在口腔知识的教育中,需要引导患者对于口腔中牙周病的起因,以及牙周病对于患者的危害进行重点的强调,消除患者对于病患的不正确的认识以及由此而来的态度、心理;需要在行为的指导中综合牙周病的患病原因,对于不同的患者给予个性化的指引,使得患者能够对于保持口腔内部环境的健康进行清除的认识[2]。此外,在牙周病的护理过程中,需要重点的指导患者对于牙菌斑进行认识,能够正确的应用牙刷以及牙线等有效的洁牙工具。在完成对于口腔的基本护理之后,医生需要叮嘱患者及时的进行后期的治疗以及复查等,完成治疗的完整过程,保证病症的恢复。

1.3观察内容

分别的对于患者口腔的牙周指标进行观察,并且对于观察的结果进行及时的记录,参考相关的有效资料对于患者的恢复状况进行认识;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以及推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引导患者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同时,需要积极应用患者在病患中出现的种种状况,使得其能够对于患病的原因认识的更为深刻。

1.4应用的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将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信息进行对比,能够发现其中具有明显的差距,在系统性的护理下,患者的健康意识有所提升,能够在生活的过程中重视牙周健康,同时再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及复查的过程中也更为积极。其中,就患者的就医满意程度而言,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相差达到40%,应用系统口腔护理方式的患者,在恢复的速度上高于应用传统护理手段患者达10%。因此,其恢复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

篇5

[中图分类号] R7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5(b)-0153-02

牙周病合并糖尿病是口腔科常见病,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较低,常伴有牙龈出血及牙齿松动脱落症状[1]。牙周治疗是牙周病的标准治疗方案,但鉴于此类患者情况特殊,应在牙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应的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糖尿病和牙周病健康宣教,促进患者康复。系统化护理是一种常见护理模式,在多种慢性病及合并症中均有较好效果,现将该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为该院门诊接诊的60例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病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为44~65岁,平均年龄为(51.8±12.7)岁;轻度34例,重度26例。纳入标准:①2型糖尿病且确诊时间在1年以上;②血糖控制正常未出现糖尿病严重并发症;③全口存留牙齿16颗以上;④6个月内未接受过牙周治疗。排除妊娠期、哺乳期患者,排除影响牙周的其他疾病。依据就诊顺序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的例数、性别比、年龄及牙周病、糖尿病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为(49.7±13.2)岁;轻18例,重度12例。观察组: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为(53.6±14.0)岁;轻度16例,重度14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两组均配合医生给予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此外对照组给予本科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加上系统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心理护理 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对糖尿病和牙周病的认知水平,又针对性向患者详细讲解牙周炎的主要病因发生、发展及影响牙周炎治疗效果的因素,糖尿病和牙周病的关系。询问患者的生活习惯,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增强患者配合治疗的信心。加强患者预防复发的意识,及时缓解其负面心理反应,告知患者治疗时间、步骤及费用[2]。

1.2.2 口腔卫生健康护理 口腔健康护理是取得牙周病长期疗效的关键,保持口腔卫生是护理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的重点。故教会其正确口腔护理及清洁方法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可借助牙齿模型一对一进行讲授,如示范如何正确刷牙并教会其正确刷牙方法,如BASS刷牙法,圆弧刷牙法,同时告知其每次刷牙时间应至少3 min,刷牙3次/d,饭后及时漱口,配合使用牙线和牙间隙刷,禁止使用牙签,因为牙签消毒不严易加重牙龈炎。可借助录像及多媒体等手段,向患者展示牙线和牙间隙刷的使用方法,告知不及时控制牙周炎导致的损害,使患者主动配合保持口腔卫生,同时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3]。

1.2.3 饮食护理 正确饮食方法在维持牙周病牙周治疗效果上有重要意义。牙周炎患者应食用蛋白质较高的食物,促进组织损伤修复,同时增加机体的抗炎及抗感染能力。足量维生素供给也很重要,要求提供多种维生素,同时根据人体摄入比例补充矿物质,如钙、磷和锌等。鉴于此类患者有糖尿病,故要求给予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糖尿病饮食,重点是保证足够能量供给。同时要坚持饮食和运动治疗控制血糖正常,定时检监测血糖根据血糖调整饮食和运动量。

1.3 评价指标

分析两组干预前后的牙龈指数(GI)及牙龈出血指数(GBI),GI?分标准:0分,正常;1分,探诊不出血但伴有轻度炎症;2分,探诊出血且伴中度炎症及水肿;3分,有自发出血倾向,且伴有重度炎症及明显水肿。将探针轻探至龈缘下约1 mm处,停留30 s后观察出血情况来评价GBI,具体计分标准:0分,不出血;1分,点状出血;2分,线状出血;3分,血溢出龈沟;4分,自发出血倾向。同时采用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的满意情况,范围为0~100分,以60分以下为不满意,60~80分为一般满意,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以一般满意+非常满意计算总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GI和GBI均以(x±s)表示并行t检验,护理满意度以[n(%)]表示并行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的GI情况

对照组和观察组干预前的GI分别为(2.4±0.9)分和(2.2±1.1)分,两组干预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1,P>0.05);干预后的GI分别为(1.6±0.7)分和(0.9±0.2)分,观察组的GI低于对照组(t=5.266,P

2.2 两组干预前后的GBI情况

对照组和观察组干预前的GBI分别为(3.1±1.1)分和(3.2±1.2)分,两组干预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6,P>0.05);干预后的GBI分别为(1.9±0.6)分和(1.2±0.4)分,观察组的GB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17,P

2.3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例和5例不满意,两组的总满意度分别为96.67%和83.33%,观察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牙周病是一种常见口腔疾病,多由慢性细菌感染所致。糖尿病本身为牙周病的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后增加了治疗难度,同时牙周病作为一种慢性炎症,也增加了糖尿病的代谢控制,故加强牙周病治疗对糖尿病患者有重要意义[4-5]。牙周治疗是牙周病的常规治疗手段,但若维持长期效果,需加强口腔卫生健康护理及饮食护理等。该研究根据临床经验,从心理护理、口腔卫生健康护理及饮食护理共3个方面来实施系统性护理,避免了盲目性,且针对性较强[6-7]。

篇6

认识篇 正确认识牙周病

一次,小李在刷牙时,无意中看到牙龈出血了,一向大大咧咧的他以为自己是“上火”,没有在意。但是,在吃水果时,他发现水果上的牙齿痕竟然也有m,并且隐约感觉到牙齿还有些松动。这下小李担心起来,于是去口腔医院就诊。经过医生诊断,原来小李患了牙周病。医生告诉他,牙龈出血是牙龈处于炎症状态的信号,必须重视。

牙周病指的是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上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其分类方法有多种,根据感染的范同和程度,一般将牙周病大体分为牙龈病和牙周炎两大类。其中牙周炎又可分为青春前期牙周炎、青少年牙周炎、快速进展性牙周炎和伴全身疾病的牙周炎。牙周病通常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仅表现为出血和口腔异味,易被误认为上火而耽误治疗。

牙周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可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局部因素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全身因素可影响牙周组织对局部刺激的反应,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局部因素中牙菌斑细菌及其产物是导致牙周病的最主要病因,也是引发牙周病的始动因子,口腔卫生不良、微生物的作用、牙结石刺激,特别是齿龈下牙石危害性最大。全身因素与营养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有关。此外,创伤、不良修复体的刺激也是病因之一。一些医源性因素也可以导致牙周疾病。如牙齿充填(补牙)表面不光滑或牙髓治疗所封药物溢出牙齿之外;牙冠(牙套)边缘不密合,边缘位置不当;存在不良修复的义齿;正畸治疗加力过大、过快,牙面上金属片过于伸向龈下。

总之,牙周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在治疗时不仅要消除注意局部因素,也要考虑到全身的状态,以便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牙周病有哪些临床症状?

牙周病的症状是循序渐进的,早期牙龈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症状会进一步发展、恶化。

牙龈炎病变的范围比较局限,只波及牙齿周围的浅层软组织。牙龈炎主要表现为牙龈充血水肿、缺乏弹性,牙龈探诊易出血,局部有牙垢或牙结石。治疗后,疾病所造成的组织改变可完全恢复正常。但是牙龈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不彻底,会有一部分发展成为牙周炎。

牙周炎病变波及牙龈、牙槽骨、牙周膜。此时,不仅牙龈有慢性炎症存在,而且牙槽,目’、牙周膜也受到破坏。症状上除有牙龈炎的表现外,还有牙周袋形成,牙周袋内可有脓液溢出,牙齿有不同程度的松动,X线片可见牙槽骨呈不同程度吸收。此时,疾病已经进入牙周深层组织,它造成的损害是破坏性的,不可逆转的。彻底治疗后,疾病所造成的组织改变也很难恢复。

牙周病常见的并发症有疼痛、溢脓、口臭、牙周脓肿以及慢性炎症反复发作的渐进性发展的牙周病综合征等。

预防篇 如何科学预防牙周病

“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牙周病除了损伤患者牙周组织,引起牙龈红肿出血、口臭、牙齿松动外,还严重影响患者的全身健康,让患者苦不堪言。由此可见,预防牙周病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加注意。

1.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认真刷牙。我们的门腔中存在着大量细菌,在我们说话、进食时唾液量增加,对牙面有清洁作用;而夜间睡眠时,口腔环境非常适宜细菌的繁殖。因此,每天要刷两次牙,晚上睡前那次尤为重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会让您受益终生。

2.科学饮食,戒烟酒。多食用鸡蛋、豆制品、奶制品、各种蔬菜和瓜果等,尤其是富含粗纤维的食物。不吃过烫、辛辣的食物,戒烟酒,避免对牙周组织的不良刺激。

3.减少各种致病因素。少吃甜食、甜饮料,降低口腔唾液的酸度,减少龋齿的发生率。

4.进行叩齿和牙龈按摩。传统医学提倡早晚叩齿和牙龈按摩。每天晨起或睡前轻轻叩齿数十次,能促进牙周组织血液循环。洗脸时,用食指按摩牙龈,可改善牙龈血液循环,增强牙周组织健康。

5.自我发现牙周疾病。早发现口腔疾病,及时治疗。留意刷牙时牙刷上是否有血迹;吃水果时食物上是否有血迹;照镜子时看看牙龈是否红肿,是否一碰就出血。如果有的话,说明已有牙龈炎。再看看牙齿是否有不同程度的松动或牙龈红肿、有脓,有的话,说明已发展到牙周炎等。

6.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口腔洁治。牙菌斑及其产物是引起牙周病的重要因素,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口腔洁治。通过专业性洁治,去除牙石、大部分色素如烟斑,防止菌斑附着。

治疗篇 治疗牙周炎要趁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牙周炎最简单的征兆就是在刷牙时牙龈出血。健康牙龈在刷牙时是不出血的。出血表明牙周组织已经出现同时有口腔异味、牙齿松动、咀嚼无力等现象,就要提高警惕,尽快去口腔专科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改善牙周炎的症状。

医生先要明确诊断、评估牙周状况,再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施治。

明确诊断:发生牙龈出血时,先鉴别一下是由口腔局部小洁所致的牙龈炎,还是南某些全身因素所致的牙龈出血。明确诊断,排除全身性疾病。

评估牙周状况:对牙周组织的状况及破坏程度先作一番了解与评估,通常包括全口X线片及牙周袋深度测量等,评估后才能拟订治疗计划。根据疾病的程度制订治疗方案及疗程,从而改善牙周组织的炎症状况。

通常牙周病的治疗分四期:

基础治疗期:目的在于选用牙周病常规的治疗方法,清除或控制临床炎症和致病因素,包括利用仪器将沉积在牙面上的菌斑和牙石去除干净,磨光牙面。另外,配合使用一些含漱剂及局部涂擦药物、牙周袋深部结石的刮除及牙根整平术、选用抗菌药控制炎症、咬颌调整等。

手术期:一个月后,比较严重的患部,尤其牙周袋较深之处,需做牙周翻瓣术,方能彻底将结石及病变组织清除。牙周手术是一种局部而又安全的手术,在牙科门诊即可施行。局部麻醉下,将牙龈稍微翻开,把牙周深部的结石、肉芽组织彻底清除,若有骨损失,可配合放置人工骨粉及生物膜,恢复缺损的骨组织,达到重建牙周组织的目的。

松动牙固定及修复治疗期:对松动牙进行固定,修复缺失牙,维持牙列的完整性。

复查治疗期:在经历上述的治疗后,维持成果是极其重要的。除了每天认真做好口腔清洁外,还应遵从医嘱定期复诊,做必要的牙周维护,必要时还需拍片检查,以便医生了解牙周及口腔情况,便于对患者做出进一步的指导。

提醒篇 牙周病与全身健康关系密切林晓萍

随着人们对牙周病与全身健康关系的关注,一些多因素疾病(如牙周炎、关节炎、心血管疾病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牙周炎可以成为某些疾病的危险因素,也可能与某些疾病有共同的危险因素。

牙周病可能引发各种疾病,包括心脏病、糖尿病以及关节炎等等。牙周病是因为没有彻底清洁牙齿,造成牙龈间软组织感染而致。引起牙周病的细菌和毒素会通过血管顺着血液流动至全身而引起其他疾病。

心血管疾病与牙周病研究显示,口腔内的细菌会进入血液循环,导致心脏和动脉受到牙周致病细菌的污染。长期暴露在这些细菌下,动脉慢性发炎,会增加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口腔内的细菌和毒素会使血管中形成血栓。这些血栓可导致动脉硬化、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等。

糖尿病与牙周病牙周病可造成牙周纤维与齿槽骨的破坏,最终使牙齿脱落或被拔除。牙周病也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牙周病的患病率是健康人群的多倍,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较易受到感染。另外,牙周病也会使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不良,血糖控制更加困难,不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及感染的预防。

关节炎与牙周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牙周病的患病率比正常人高许多,并有较高程度的齿槽骨破坏。这是因为牙周病和类风湿关节炎的致病机制较为相似,两者都与机体慢性炎症和免疫反应有关。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其免疫系统会攻击自身关节的细胞,最后导致关节组织不能正常运作。牙周病患者则因细菌引起发炎,诱使白细胞聚集于牙龈发炎处,进而激化噬骨细胞的作用,造成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

孕妇与牙周病患重症牙周病的孕妇,发生早产和生出低体重儿的概率为一般健康孕妇的7倍,这主要是由于母体的牙周感染影响了妊娠时激素的自动调节等所致。牙周病细菌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在牙龈发炎时会释放炎症因子,也会导致孕妇血糖代谢不良。此外,孕妇因牙痛影响进食,导致摄入营养不均衡,进而也会影响胎儿健康。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口腔卫生较差者患肺部感染及肺功能降低的概率也比口腔卫生良好者高出多倍。

答疑篇 刷牙对保持口腔卫生这么重要。那么如何选择牙刷呢?

牙刷是用来清洁牙齿、保持口腔卫生的专用工具,选择得好,能把牙齿刷得干净;选择得不好,不仅不能把牙齿刷干净,还会损伤口腔健康。要根据使用对象买大小合适的牙刷。选刷头小的磨毛牙刷,可更有效地清洁口腔。另外,一把牙刷使用时间最好不超过3个月。时间久了,刷毛内隐藏大量细菌,对口腔保健不利。

冠心病患者同时患有牙周病,这两种病会相互影响吗?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很多,口腔不洁也是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之一。人的口腔中隐藏着较多的病毒,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冠心病患者如果不重视口腔卫生,就会出现口腔疾病。细菌进入血流,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害,容易造成冠状动脉硬化痉挛。

患有牙周病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比未患牙周病的人要高。因此,冠心病的保健不能忽视口腔卫生,并且冠心病患者一旦患上口腔疾病,应及时去医院诊治,以避免冠心病的急性发作。

天天早晚都刷牙,怎么还有口臭呢?

一般来讲,口臭的原因在于口腔卫生不良。抽烟过量、便秘、饮食不当、肝功能不良、烂牙等,都是造成口臭的原因。不妨试试用以下方法消除口臭:①多喝小麦草汁、苜蓿芽汁及大麦草汁,有助于口气清新。②每天补充维生素c。补充维生素c有益于牙龈健康及防止牙龈流血,并且可排除口腔中过多的黏膜分泌物及废物。③用完餐后,刷刷牙齿、舌头,同时使用牙线剔除牙缝里的肉屑、菜渣。④多吃蔬菜,解决便秘问题。若上述的方法还不能解决口臭问题,那么你的身体可能正发出健康问题的某种信号,此时就不是单纯的解决口臭问题,而是需要到医院做检查了。

怀孕前要去口腔科检查牙齿吗?

在怀孕的时候,孕妇整个机体会变得比较敏感。如果口腔存在很多问题或是在孕期忽视了对牙齿的保护,就可能加重原有的疾患或者激发一些新的疾患。不仅会危害孕妇自身健康,还会威胁胎儿的安全。建议牙病患者先治好牙病再怀孕。怀孕前应先做口腔检查与预防性治疗,蛀牙及时补,不能保留的牙根和长不出的智齿及时拔掉,口腔卫生欠佳的通过洗牙等方式去除牙结石,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有智齿且位置不好容易发炎的应先预防性拔除。

洗牙会导致牙缝增大、牙齿过敏,使牙体受到损伤吗?

如果没有好好刷牙,遗留在牙齿上的菌斑会逐渐钙化成坚硬的牙石,这时候就不能用刷牙的方式去清除了,要用硬的器械才能把它刮掉。把超声波洁牙器探头放在牙石上,一会儿就可把整块的牙石震下来。有些人洁牙后会出现牙缝增宽,那是因为存在牙石的缘故。由于牙石的侵害,受压迫的牙龈已严重退缩,牙根暴露,牙齿变得松动,使牙与牙的间隙变宽。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2008年2月~11月来本院就诊的牙周病患者360例,其中男性154例,女性206例。年龄15-68岁,其中大学文化程度(包括大专及第二学历)203人,中学文化程度(包括中专)126人,小学文化程度31人。

1.2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工作单位、文化程度、就诊经历、居住地。问卷内容包括:对牙周病的认知;对定期维护治疗必要性的认知;对牙周维护治疗间隔期的认知。问卷均由患者自行填写,采用人工统计的方法。

2 结果

2.1对牙周病的认知情况360例患者中有151例(41.9%)认为牙周病必须接受治疗,有209例(58.1%)表示对牙周病不清楚,须经过医生的讲解。

2.2对牙周病维护治疗必要性的认知牙周病重建治疗后对于牙周病的维护治疗有51人(14.2%)认为有必要,有119人(33.1%)认为重建治疗后再服药就可以,有190人(52.7%)认为重建治疗后牙周病就会彻底好转拒绝维护治疗。

2.3就诊经历对牙周病维护治疗必要性的认知复诊患者对维护治疗的正确认知率72.5%(37例)明显高于初诊患者27.5%(14例)。

2.4文化程度对牙周病维护治疗必要性的认知根据调查发现文化程度高(大学文化)的患者有37人(18.2%)对牙周病重建后的维护治疗有正确认识,文化程度低即中学、小学的正确认知率为9.5%(12/126)和6.4%(2/31)。可见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对维护治疗的认知能力相对较高。

2.5对牙周维护治疗间隔期的认知

对于3个月需进行一次维护治疗的间隔期,有37.3%(19/51)的患者认为有必要,有45.1%(23/51)的患者表示不清楚,有17.6%(9/51)的患者认为没必要进行这么频繁的维护治疗。

篇8

【关键词】护理干预;高血压;颈动脉斑块;临床分析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2-1777-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高血压是一种由诸多病因引起的处于不断进展状态的心血管综合征,可导致心脏和血管功能与结构的改变(2005年美国高血压学会提出的新定义);高血压是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的危害除与血压水平相关外,还取决于同时存在的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175例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斑块病人,均为我院2006年1~12月在我科住院的高血压病人,高血压伴冠心病56例,伴糖尿病45例。依数据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90例,其中男55例,女35例,年龄40~81岁,平均60.5岁;对照组85例,其中男45例,女40例,年龄41~83岁,平均62岁;两组病人年龄、性别、血压高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病人在住院期间均使用仪器ACUSON Sequoia C512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检查,发现了颈动脉斑块,探查双侧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的内膜硬化程度,斑块的位置、大小、性质及狭窄程度。两组病人均进行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强化的生活方式,并纳入我科的生命网,进行每月1次的健康知识讲座。定期的门诊随访,监测病人的血压、血脂、血糖、体重控制情况,检查每周的体力活动情况,戒烟、饮食摄入及服药情况,半年及1年病人复查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的变化情况。

1.3 颈动脉斑块变化的判断标准,根据斑块的组织学基础及超声声像特点,将斑块分为不稳定斑块和稳定斑块;软斑、混合斑及溃疡斑是不稳定斑块,硬斑是稳定斑块。

2 结果

干预组90例病人有70例(77%)的颈动脉斑块由不稳定的斑块变成了稳定的斑块,有2例病人斑块消失,有3例发生了心脑血管事件;对照组85例有30例(35%)颈动脉斑块也由不稳定的斑块变成了稳定的斑块,25例病人增加了不稳定斑块,有10例发生了心脑血管事件(P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各种因素引起动脉内皮损伤、脂质浸润、炎性介质参与、大量泡沫细胞形成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各种因素诱发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迅速引起血小板聚集、释放和血栓形成,部分或完全堵塞管腔产生急性心脑血管事件[2]。 护理干预就是要消除这些危险因素,稳定粥样斑块,避免或者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护理干预提高了病人的依从性,而良好的依从性则有利疾病的康复,对病人的认知及行为的改变有着积极的影响[3]。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按时服用降压药,避免血压突然增高对血管壁及斑块的冲击力,引起斑块的损伤及血栓形成;高血压病人若能降低血压,达到目标水平,则可以大幅度降低脑卒中、冠心病及其它心血管事件[1]。坚持服用他汀类及阿斯匹林等稳定斑块药物,可使血管内皮一氧化氮合成酶增加,促进血管生成,纤溶活性增加,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减少,白细胞黏附和转移减少[4],达到稳定斑块的作用。戒烟、有氧运动以及体育锻炼可提高病人的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对稳定粥样斑块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提高我国高血压人群的知晓率、治愈率和控制率,我们需要加强一级预防力度,大力宣传健康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从根本上降低患病率,配合有效的、安全的药物及护理干预措施全面提高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质量,改善高血压病人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徐成斌.高血压是心血管病危险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6,9(5):531.

[2] 任宏生.氯吡格雷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6,3:274

[3] 袁 勤.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病人治疗依从性影响的调查[J].护理研究,2005,19(5):786.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