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课堂教学成果8篇

时间:2023-05-30 08:34:5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课堂教学成果,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堂教学成果

篇1

过程管理英语课堂教学教学质量英语是中学教学的重点,备受学生、家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重视。对学生来说,中学英语是学习、掌握、应用英语的基础。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应立足大纲、积极探索,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加强对45分钟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提高教学效率,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一、明确正确的教学目的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要实现怎样的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有怎样的教学目的。传统英语教学主要强调单词记忆、语法讲解、句型操练等,学生的学习脱离应用实际,最终导致“聋哑英语”。要克服传统教学的弱点,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充分认识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使用这门语言进行表达交流。在教学活动中,坚持英语语言学习为中心,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基本功与应用能力的关系。基本功包括语音语调、基本语法及必要的语言基本知识等,扎实的基本功是应用的基础。应用是学习英语的目的,包括听懂、会说、能读、会写,在不断的应用中能进一步巩固基本功;二是处理好听说读写的关系。听是基础,只有听懂了才能理解,说是应用,只有会说才能与人交流。读写是学习英语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四项技能同等重要,不可偏废;三是处理好教学与考试的关系,考试是评价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教学绝不能仅仅为了考试,而是要从培养学生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等各方面衡量。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动机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应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学习英语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思想工作,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意识到学好英语的重要性,懂得英语与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建设、个人发展前途的关系;二是利用学生的身心特点,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三是转变教师本位的灌输式教育,变为学生本位的参与式教学,增加对学生的信度,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说话;四是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多鼓励、少批评,对学生的发言要及时抓住闪光点给与肯定,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愿望和机会。

三、创设教学环境,实施情景渗透

英语是语言学科,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巩固提高。中学英语教材的教学内容及设计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区别于其他学科,尽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创设如打电话、过生日、购物、旅游、问路、看病等真实的交际环境,开展交互式、合作式学习。或者给学生一个题目,开展讲故事、谈家庭、演讲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自然开口说,锻炼口语会话能力。好的活动效果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备课,吃透教材,合理安排课堂内容,优化课堂结构,设计相应的生活情景,精讲多练。充分利用实物、图片、模型等教具和电视、录音机、投影仪、多媒体等设备,增大课堂容量,活跃气氛,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学习兴趣。

四、科学设计课堂提问

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定时的课堂提问能使学生处于紧张、注意力集中的状态,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合理有效的提问还对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发展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但是,教师在提问中,容易陷入几个误区,如问题设计平庸、希望引出特定的认知结果、提问形式单一、按照自己的期望目标判定学生的答案,最终使提问流于形式。“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提问也一样,在“善问”“巧问”的同时,还要善于导疑、释疑,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具体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教材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有表达的欲望;二是灵活采用多种提问形式,包括单个回答、小组讨论、全班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相互补充,开阔思路;三是注重问题的启发性和答案的多元性,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考,而不是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标准答案。甚至可以给学生一些关键词,让学生自己去编一些内容。

五、作业是课堂学习的有效延伸

布置数量适中、难度适宜的作业,能使学生消化和巩固已学知识,又能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每节课讲授的内容、难点和重点,选取典型题目,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英语作业设计要基于学科特点,形式多样,灵活运用,既不局限于教材,也不仅落于书面,可以参照以下几种基本形式:如书面作业主要是强化单词拼写、语法训练,巩固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应用作业主要是要求学生看英语类的阅读材料、影视作品等,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使学生感受语言文化的魅力;预习作业是教师提前说明下节课要讲授的内容,要求学生早做准备,甚至可以划分小组,预先做好场景演练,来缩短进入下节课特定情景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特长。课外活动应以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语言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为目的,提倡重在参与、培养合作精神。教师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如朗诵、唱歌、演剧、英语角、英语班会、读书会、故事会、影视欣赏、英语板报及知识竞赛等。教师要善于诱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并在活动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总之,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是由相互贯穿、相互影响的几个模块构成的综合体系,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全过程控制,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学观念,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学生构建坚实的学习和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张津.初中英语教学探讨[J].成才之路,2009,(10).

[2]谢当牢.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J].课外阅读,2012,(04).

[3]唐扣娟.让课堂教学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J].读与写,2012,(7).

[4]高保英.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提问的质量[J].信息教研周刊,2012,(10).

篇2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机化学;奖惩机制

本科教学是高等教育的根本,要着眼于国家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本科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1]。在本科教学各个环节中,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关系到培养的学生的质量。但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个,却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总理曾提出,要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保持主动性[2]。但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仍广泛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教师为了考试教,学生为了考试学的应试教学,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对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人们进行了长久而广泛的探讨。如讨论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3-5]。但上述教学方式都存在其难以克服的弱点,即只适用于小班授课,而对于石河子大学目前的招生规模和教师的教学压力,上述方法显然是不适合的。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在我们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操作经验,我们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奖惩机制,可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自学能力的提高。

1 什么是课堂教学奖惩机制

所谓的课堂教学奖惩机制,就是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现象,如迟到、早退、睡觉、玩游戏等行为通过惩罚机制约束学生行为,让其认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而对于学习态度认真,学习成绩好,能够带动班级学习风气的同学,则通过奖励机制,建立优良的学习风气,起到带动班级同学学习的积极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并辅以奖励,从而起到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行。

当然,对于具有不同学习诉求的同学,惩罚和奖励机制的效果是不同的。对于学习诉求低,学习较差的同学和学习诉求高,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奖励机制的效果将会好于惩罚机制。而对于学习成绩处于及格线附近的同学,要综合运用惩罚机制和奖励机制,约束其学习行为,保证班级的学习风气。

2 课堂教学奖惩机制的实施效果

在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以有机化学教学为实施对象,探索课堂教学奖惩机制的实施效果。对象班级总共有4个,分别为双班合班。有机化学综合考核成绩如图所示。

从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的综合测评成绩可以看出,两班级的及格率相差不大,但实验班级的整体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级。其中实验班级的总体优秀率达到12.24%,中等和良好率达到57.14%,平均分为72.88分,而对照班级的优秀率仅有2.99%,中等及良好率为50.74%,平均分为70.04分。考虑到班级之间的差异,课堂奖惩机制仍显示了对于课堂教学的一定的积极作用。说明课堂教学奖惩机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约束学生的学习行为,但仍需要在后续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实验班级及格率79.59%,优秀率12.24%,良好率28.57%,中等率28.57%,平均分72.88。

对照班级及格率82.09%,优秀率2.99%,良好率31.34%,中等率19.40%,平均分70.04。

3 结论

课堂教学是高等教育知识传授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获取只是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有机化学的教学质量,因而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当前高等教育中面临的现实性的问题。在本文中,我们提出建立课堂教学奖惩机制,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但从前期的工作中也发现,课堂教学奖惩机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机制设计尚不够合理,课堂效果改善有限,对于部分学习诉求不高,但学习成绩尚可的同学效果不是十分明显,因此在后续工作中,需进一步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周济.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4-8.

[2]在接见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代表时的讲话[R].2005.

[3]李伟.“高等数学”课程实施讨论式教学的几个问题[J].大学数学,2010,26(2):14-16.

篇3

在信息时代和全球化的的今天,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又伴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据联合国有关文件指出,母语,一门外语和计算机技能已成为人们最基本的生存发展技能,鉴于历史原因和网络全球化,英语自然就成为颇受瞩目的焦点。在种种挑战和机遇面前,我们对英语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不仅让英语学习者调整学习重心,而且对英语教学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作为素质教育推行的黄金时期,必然会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点,如何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教育界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有效教学的提出吸引了无数搞教育人士的眼球。这里的“有效”是指教师通过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采用一种先进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者发展。起源于20世纪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经过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教学的核定,引起各国教育学者广泛的关注。

下文笔者将从传统教学,有效教学以及如何开展有效教学等角度做一个简单介绍。

一、传统英语教学

在新课改之前,传统教学可谓是一统天下。即使有创新思路的老师在这个大环境下还是会循规蹈矩,不敢独自开创授课模式,担心达不到教学成果,更是没有同事们的支持。我们应该都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读完初高中的,只能一句话来概括之――老师教的辛苦,学生学得痛苦。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完全不顾学生能力的培养,更不用说针对每个学生提出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尤其是在农村、山区学校,教育资源缺乏,环境条件恶劣,信息不通畅,只是一味的教授学生语法和翻译,甚至连正确的发音都做不到,更不用说定期组织学生们进行英语对话,交际比赛,学生一味的被动接受,学习兴趣逐日下降,更严重影响学生思维的创建。虽然在学习英语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收到的效果却少之又少。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们滋生厌学情绪,潜意识里加大了英语学习的难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这种教学方式很显然是落后的,高效性的英语教学就应运而生。

二、有效的英语教学

与传统的单独教授单词、语法、翻译,不同,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有效的英语教学更注重知识的整体联系,以培养学生能力和兴趣为导向,通过改变教学理念,获得高效的课堂效果。就如教学新单词一样,过去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带领同学们重复去读,通过时间的机械重复来达到记忆效果,这种方法无疑费时费力;而现在的有效教学能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无形中让学生主动的将所学知识有机的联系到一起。再加上一些辅助的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有效性的教学将之前的“一个人的舞台”变为大家共同参与的局面,让更多的的学生参与进来,老师尽量采取各式各样的提问方式,以避免形式单一、枯燥。引入竞争机制,定期总结结果,不仅鼓励了同学,又可以让他们看到差距,激发学习兴趣。

三、如何实现“有效”

这里的“有效”,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老师的有效教学,二是学生的有效学习。针对不同的主体应该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才能一改“老师辛苦,学生痛苦”的局面。我们这里的有效性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说其绝对是因为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现在提倡的有效教学都是希望同学们在课堂上尽可能的多学到东西,而说其又是相对的是因为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层次不同,具体表现为不同学校、不同班级学生的基础不一样,另外就是教学还有走向性问题,不管是获得短期的效果还是要持久的经济效益,为了后续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不同情况,提出具体的要求。

对教师而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与部署。

1. 在教学准备方面 最重要的是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确定即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指导着教学的全过程。作为任课教师,上课之前必须清楚的知道通过本次授课,要让同学们获得哪些信息,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理解能力要教到什么程度,这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其次选择与学习主体想匹配的目标评价。最后,还要安排适当的学习活动,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与提高,很显然,老师必须对活动的组织形式,举办的可行性,每个成员的任务,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把握。

2.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要实现角色的转变,因为在新一轮的课改下,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对老师这个角色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即是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到“平等中的领导者”。学生要善于思考,随时可以对老师的权威提出质疑,因为毕竟老师的知识也是有限的,而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确实无限的,正所谓是“教学相长”。老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提高课堂有效性作为最终目的。老师实现角色转变的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提供舞台,做一个合格的引导者。

3. 在教学方法上 特别要注意优化课堂教学语言,这是提高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教学过程中是要利用语言来沟通的,它是传授知识的媒介,是任何高科技来都无法代替的 ,现在大多学校都引进多媒体教学,很多老师上课就懒得说话,主要靠放ppt课件来传授知识,这种乏味的教学方式带来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但是有效性的英语教学并不像传统的“一言堂”,老师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学生只是做一个听众,昏昏欲睡。,现在的有效性课堂对这方面更加关注,老师的语言尽量要有幽默感,比如说声音洪亮,音调的抑扬顿挫都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尽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好做到与学生“一唱一和”。

4.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这方面涉及到转换主体的问题,之前的传统教学是以老师为主体的,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但是有效性课堂的提出需要转换主体,要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老师起引导,解惑作用。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的,高中生大多处于叛逆期,所以要了解这些学生的心理,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是用老师的权利去压制他们。另外就是善于创设情境,比如本节课我们要学习世界地图(The map of the world),课前老师可以带领同学们制作地图的卡片卡片,然后带领他们一起填写,在做游戏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就能大大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他们的参与度也会随之提高。最后,老师要做到的就是鼓励同学们 奇思妙想,大胆质疑,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教师也就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了组织引导者、参与者。学生的学习也就有“被动”变为“主动”,成为一个会学习的学生。

篇4

首先,大学英语教师选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开讲的要求有如下两点:第一,大学英语教师必须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大学英语教师开讲时要从大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大学英语开讲方式时要考虑到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因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大学生表现出不同的身心特点。所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的教学开讲必须要根据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来进行。第二,大学英语教师必须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一是从大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出发;二是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大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出发是指大学英语教师开讲方式或内容必须建立在大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能被大学生理解,从而顺利地向新知识过渡,这一点尤其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的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其次,大学英语教师运用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开讲的策略有如下几点:第一,启发诱导式。学起于思,大学英语教师开讲时最忌讳平铺直叙。有经验的大学英语教师往往会使大学生不知不觉走入大学英语教学中,让大学生自己发现和掌握知识。研究发现,这类大学英语教师开讲时,善于对大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一层一层地激发起大学生思维的涟漪。第二,开门见山式。这种大学英语开讲方式是指大学英语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开门见山地向大学生说明大学英语教学目的,介绍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提纲挈领地讲清重点、难点,使大学生心中有数,在开始时就紧紧地抓住大学生的注意力,使大学生清晰地感知大学英语教材,这种开讲策略使大学生目的明确,有利于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的学习效率。第三,故意设置悬念式。设置疑问能引发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设置疑问只是使大学生处于暂时困惑状态,进而激发解惑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如果大学英语教师的开讲引起大学生的兴趣,那么,大学生的英语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大学生也就听得津津有味。

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结束的策略

(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结束的要求。要充分发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结束环节的作用,圆满地完成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结束的任务,正确地选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结束的方式,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结束要注意自然熨贴,水到渠成。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结束环节的作用以及方式选择的艺术性、技巧性需要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的教学各方面因素的保证,尤其是实施“结课”环节的时间与内容的保证。首先,大学英语教师要注意把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结束所需的时间。其次,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的教学内容上,大学英语教师要严格按照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计划和把握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力求有目的地调节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的节奏,便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结束做到自然熨贴,水到渠成。我们要防止孤立地就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结束来安排结束,结课时应该使结语照应开头,做到前后呼应。第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结束的语言要注意简炼。结语不可冗长,更不可拖泥带水,应该一针见血,一步到位,这样做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结束环节的意义。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的结束是指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完成一定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后,进行归纳、总结,即将完成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收尾环节。有经验的大学英语教师都懂得,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结束环节与开讲环节一样重要。精彩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结束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结束的策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结束的策略有如下几种:第一,练习式。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结束时,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安排练习,但这种练习不是一般的作业,它既是对大学生学习本门学科内容的情况检查,也是让大学生在练习中完成对本堂课内容的总结。同时,在此练习中,既巩固了大学生所学知识,也有利于形成大学生的实际技能。第二,发散式。发散式的结课是指大学英语教师在大学生理解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另起波澜,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大学生的思维发散开去。第三,图标式。图标式的结课是指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前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及其相互联系制成图标,在大学英语课堂结束时,将其展示,帮助大学生小结,有利于大学生知识系统化。第四,回应式。回应式的结课是指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起始相呼应,所回应的内容可以是开讲的悬念,也可以是文题,也可以是开始的其他提问等等,这些都与理解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知识有关。回应的实质是到结课时,化问号为句号或感叹号,并给以强调,这种归纳结课可以培养大学生对大学英语的总结概括能力。

三、大学英语教师对大学英语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对大学英语课外作业的要求。通常,大学生课外作业的内容包括:预习或复习教科书、阅读有关的课外书籍、完成书面练习;完成口头作业。针对上述内容,大学英语教师在布置大学英语作业时应该注意这样几点要求:第一,大学英语教师要把大学英语作业完成的目的与要求向大学生交代清楚,并规定完成作业的时间,即布置作业要明确。对大学生完成作业可能产生的疑难点,要做适当的启发,但这并不是说暗示大学生如何具体完成作业。主要是为了澄清完成大学英语作业的目的要求。第二,大学英语课外作业的内容与要求要符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与大学英语教科书的要求,包括作业本身的数据、观点、表达方式等要有助于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有助于相应技能、技巧的形成。第三,大学英语教师要注意布置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习题,使大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也可以减轻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负担,避免大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的无效劳动。第四,大学英语教师布置的作业要适当。大学英语教师布置作业时应该综合考虑大学生作业完成所需的时间的适当比例。作业量过少,不易督促和检查大学生的复习和巩固工作,作业量太大,容易增加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负担,不利于大学生生动活泼的英语学习。第五,大学英语的作业的难易要适度。一般地说,大学英语作业的难度以全班大多数学生克服一定困难能独立完成为度,但这不太好把握。比较好的办法是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大学生布置不同作业,即布置作业要有针对性。例如对水平高、能力强的大学生,可以布置一些较难的补充题,对于程度较差的大学生可以指定一些较为容易,或者在最低限度的要求上完成大学英语作业,这样就可以在布置作业上做到因材施教,也更好地达到了布置大学英语课外作业的目的。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大学英语教师不应该盲目地编印各种类型的复习资料、习题汇编,不加分析地强加给大学生练习,这种题海战术既不符合大学英语教学的科学性,又违反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规律。其次,大学英语课外作业的指导。善教者必须与善学者相结合,只有大学生会学、善学,大学英语教师才能取得良好的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只有大学英语教师关心和了解大学生做作业的实际过程,并加以积极指导,大学生学会如何完成大学英语教学作业任务,才能提高大学生的作业的质量,培养大学生的英语独立自学的能力。根据大学生作业活动过程的特点,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做好下列各项作业指导:第一,准备。大学生的大学英语作业是孤立的学习活动,每道作业都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的教学内容有内在的联系,大学生只有首先弄懂了大学英语课上学习的教材内容,才能学会运用知识去理解、分析、计算和解决大学英语教师所布置的大学英语作业题,因此,要使大学生养成先复习功课,弄通大学英语所学的基本原理、法则、规律,然后再做作业的良好习惯。第二,审题。大学英语教师一定要教会大学生注意审题,审题即了解题意。如果能够联系过去解题时用过的思路和方法,就可以把过去不熟悉的题目,变成熟悉的,做到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地回答问题。第三,解题。解题是继审题后把解决的思路和知识表达出来的过程。解题时要想做到保证质量,就要争取做得准而快。

四、结语

篇5

>> 优化物理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析物理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 如何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优化化学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优化化学教学过程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加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于优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的几点思考 优化物理课堂教学过程的几点思考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关注教学评价,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提高初三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反思 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初探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优化物理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优化物理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贺智元")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广大教师竭力探索和追求的目标。只有积极探索,不断总结,通过各种途径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减负高效”的目的。 关键词: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和体会。 一、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 备课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高质量的备课孕育高水平的教学。备课是教师教学的关键一环。事实上,许多时候因备课不充分而达不到理想教学效果。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必须认真做好备课工作,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教师备课的要求(1)体现发展之本,尊重学生差异。 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考虑课堂上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应该考虑这样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放在首位,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使备课的过程成为研究学生的过程,做到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备课,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学设计中提“分层指导,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发展。 这样可以避免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2)体现预设生成,关注解读超越。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体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随着教学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的火花不断迸发,这一切都需要备课不断调整,在调整中获得新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求教师备课既要体现学生的学,又要体现教师的导。既要体现教师的预设,又能体现可能的生成。有时甚至要跳出教材,深钻细研,解读与思考教材,灵活变通教材,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通过教学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2、调控能力的提升。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有效调控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不断变化的过程,其信息交流的畅通与否,取决于教师的调控艺术;信息交流深刻与否,取决于教师的反馈艺术。我们要求教师逐步掌握一些调控技巧。(1)关注并观察学生。 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成长性,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追求学生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立足于整体素质的提高。(2)关注差异,分层教学。 教学中,教师的目标要分层,分层次设计课堂提问,分层次布置作业,帮助学困生建立自己的学习方式。 努力做到随时调控学生的学习过程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备课时要明确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教师要心中有数,要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恰当的方式学习最有价值的内容。二、优化教学策略,凸显主体作用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要想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启发讲解、实验探究、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和策略,借助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

三、教师还必须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 1、培养学生的自我预习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预习新授内容。如物理我们教师可以做好导学案,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己就能解决教科书中的问题。 2、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整理的问题进行交流。已经懂了的互通看法,自己不懂的讨论探讨,真正把时间与空间都还给学生。交流自己在预习中提出的疑难。教师一定要巡视指导,提供帮助。

学生的疑难,小组内没有解决的,提出来求得大家的帮助。组际交流过程中生成的新问题,再次进行讨论交流。

四、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知识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具有情境性。脱离了具体的情境,认知活动的效率是低下的。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有启迪性的学习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学习动力,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学得快、学得活,课堂教学效率自然就高。 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搜集有关的情境素材,包括物理史料、日常生活中生动的物理现象和事实、物理科学与技术发展及应用的重大成就、物理对社会发展影响的事件等。能够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恰当的情境素材,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真实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发现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物理的魅力。

篇6

一、优化物理教学过程的意义

我们所指的教学过程,是指教师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主要包括制定教学目的、编拟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组合教学手段等。优化物理教学是指教师在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用动态的观点,依据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如知识水平、身体素质、心理特征等)和教材内容,运用现代化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去制定教学目标、编拟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组合教学手段等。 优化物理过程,就是要脚踏实地的在教学实践中,既重视知识传播,又重视方法指导、能力培养和心理调整,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我们承认,掌握知识和积累知识固然重要,但在吸取知识过程形成的思想观念、方法及精神、品质和意志,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知识是无止境的,因此,我们的物理教学,不但要“授人以鱼”,还要“授人心渔”,必要时还要“与之同渔”。要尽可能更好地满足未来社会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使学生乐学、好学、善学。

二、优化物理教学过程的内容

1、优化教学目标

不同的教学内容应有其不同的教学目标,要依据教学大纲、教材体系和社会需要,既要确定基础素质的素体培养,又要有能力培养,使学生所收获的不仅是物理知识本身,而更重的是学习物理的方法,例如:“磁现象的电本质”一节,不仅让学生理解磁现象的电本质是:“磁铁磁场和电流磁场一样,都是由电荷运动形成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科学假说的提出要有实验基础和指导思想,使学生了解假说是科学发展的形式,假说是否正确要看其能否解释实验现象,导出的结论能否跟实验相符合,在物理教学中逐渐向学生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发展的道路,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很有好处。

2、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现行教材内容的编排体系只有利于教师教职工,而不利于学生学,造成了教学的强制性。学生学习了不少书本知识,却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将教材内容原封不动地硬“塞”给学生,而是要具备现代化教材观,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注意学习的个体差异,把握教材、使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促使教学内容现代化。

3、优化教学过程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既要让学生学会知识,又要让学生会学知识,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能力。因此,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正确处理知识、方法、能力三者的关系,要设计引人入胜、轻松和谐,具有探索性、启发性、创造性和科学文化氛围的教学情景,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完美结合。充分做到信任学生,实验让学生做,问题让学生提、思路让学生找、错误让学生析、是非让学生辨、异同让学生比,好坏让学生评,最大限度恰到好处地给学生提供自我学习、自我调控的机会,让他们能看见的东西用视觉,能听到的东西用听觉……等,让知识、方法、能力如泉水般地流入学生心田,滋润学生成长,如“感应电流方向一楞次定律”一节,每三人一组,每组备有:原副线圈各一(外面有明显的绕向标志),导线若干,灵敏电流表,电源、电键、滑动变阴器、然后教师发下实验用的讲义,教师重点指出以下几点:

1)什么是原电流、原电流方向、感应电流、感应电流方向;

2)原电流与原电流磁场的方向由学生自己控制;

3)每次实验时应明确其磁通量的变化情况;

4)感应电流方向由灵敏电流表指针的偏向测出,教师应重点指出,电流从哪一端流入,指针就偏向哪一端;

1)在测出感应电流方向后,画出副线圈中的感应电流磁场;

2)根据作图结合实验中的具体条件,找出感应电流磁场与原电流磁场方向间的规律;

3)在实验小组内相互讨论总结出规律,先用自己的语言写文字结论,然后再与课本对照,并找出楞次定律中的关键字句;采用这种方法比传统的讲授法课堂效果能提高35%.

4、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一节,让学生用已有的ε=U+U',I=U/R 知识自己推导出I=ε/R+r ,这样记忆深刻、理解透彻,因此要在汲取各种教学方法精化的基础上,大胆构建适合本校本班教学实际,能真正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多种教学模式,并进行优化组合,绝不拘于某一种教学方法,更不要机械地照搬某种“最佳”教法。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各具特色,但每种教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在知识的传授,人才的培养方面起着不尽相同的作用,只有多法结合,配合使用,才能形成合力,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们要及时了解教学方法的新变化,熟悉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明确其效能,及时充实到教学过程中去。

5、优化教学手段

篇7

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强调“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课程标准强调数学结果形成的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数学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包括基于间接经验的数学知识,也包括基于直接经验的数学知识;不仅包括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法则,也包括直观的说明和启迪。曾经,我们过于关注数学知识技能的教学,将数学课程内容不恰当地窄化为数学的结果,导致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及其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成为认识数学内容的盲区。在数学的知识结构上我们也许只看到数学结果及其内在联系,但从动态的角度看,每一个数学结果都有一个生动活泼的形成过程,并且在这一结果的形成过程中常常蕴涵着上位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此,我们才可能在数学教学中以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为载体,充分展开数学教学过程,实现三维的课程目标。例如,课程标准重视估算能力的培养,要求“结合具体情境”,强调了估算的实际问题背景;要求“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强调了估算的核心策略。这两点新要求,都启发我们要从结果形成过程的角度来理解估算,即估算是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估算则不仅强调对估算方法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还强调方法选择的过程以及其中所蕴涵的近似思想、逐渐逼近的极限思想。

一、教学过程的价值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重视过程,让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全过程,使教学过程本身也成了我们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

1.过程建构知识。

知识的获得通常有两条途径,一是亲身经历,二是接受他人的经验。小学数学学习也不例外。数学学习是一种复杂的活动过程,不同内容的学习要求也不同,有的只要对基本概念、原理简单识记,有的要能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还有的需要对数学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虽然这些要求具有层次性的差别,但都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建构才能达到。如果学生不经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一系列的认识活动,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和比较,将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要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并在这个起点上设计教学过程,使每位学生能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投入到适合自己“最近发展区”的学习中去。

例如,教学“米的认识”,可以充分展开认识1米的过程,帮助学生逐步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1)观察米尺,并在米尺上指一指、说一说,认识1米;(2)同桌合作,剪1米长的绸带,再拉直看看1米有多长;(3)闭上眼想一想,1米有多长;(4)猜一猜1米里面有几把这样长(20厘米)的学生尺,用一些彩纸做的学生尺对着米尺拼一拼。这样组织教学遵循了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在米尺上指出1米,认识1米的长度,是准确地建立米的第一印象;剪1米长的绸带是将尺上的1米具体化,借助绸带这一替代物再次感知1米的长度;闭上眼想想1米的长度,是将动作思维及时上升到表象思维,在头脑中保留1米的长度印象;用学生尺拼1米,进一步将1米的长度具体化,借助已知的长度(20厘米)记忆新知(1米)。

篇8

1、学习内容设计应探索化

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学习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再创造",而探索是学习新知、实现再创造的必由之路,所以在教学中一是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大胆地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剖析教材内容的区别与联系,站在教材之上,重新整合教材,充分暴露教材中的概念、公理、公式的形成过程,暴露解题的思维分析过程和所用的数学思想及方法,好让学生钻进去探索、去感受、去经历和体验,由学生自己把数学知识发现、归纳、总结或创造出来,因此优化数学教学过程最有效的方法是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的探索化,就是使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不断地探索研究,不断地提出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在不断地揭示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再创造学习,而所有这些都是有赖于教学内容设计的探索化。

2、课堂活动应开放化

教师可以实行开放化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真正的"活"起来,给学生创造畅所欲言的机会。具体做法是:一是给学生足够宽松的时(思维时间)空(思维空间),适时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习惯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继而在班级内敢于吐露心声,营造一种探讨自然科学的氛围。二是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尊重学生提出的各种古怪问题,尊重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并及时给予"你的问题真有新意!","你的想法真很独特!"等等称赞和鼓励。

3、学习方式应多样化

建构主义认为:"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以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基于这样的观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处于主体地位,其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是构建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促进者。学生的学习方式应是多种多样的,其动态主要表现如下:

3.1主动参与

实践证明,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亲自操作以及实验和感知,能够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知觉表象,有利于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那些理解难度较大的需要空间想象力的问题。所以中学生学习数学,是以"做"而非"听或看"的方式介入学习,是实实在在地进行着操作、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和交流的数学活动,也就即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做一做、拼一拼、算一算、说一说等活动中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而且对于提高自己从事数学活动的能力、对于促进自身的整体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3.2合作学习

组成学习小组,两人或多人合作学习,互练、互查、互评、互帮,促使学生多向交流中相互督促、交流和借鉴。合作学习是学习过程在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事实上,这种学习更能提高思维的质量和学习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合作性,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进行能动的学习。

3.3师生互动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提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转变角色,要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探索、研究和讨论之中,与学生一起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自己的看法,要以商量的、研究的口气与学生对话,征求意见,比如"我想这样做,大家看行不行?""这位同学是这么想的,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如果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要热情对待,积极回答。这样做,不仅可以有效克服"教师本位"、"教师中心"的弊端,而且可以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自由、轻松、和谐的发展。

4、课堂氛围应情感化

布鲁姆曾说过:"情感是认识的原动力","没有情感的认知几乎是不存在的"。马克思也曾经说过:"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而数学的学科表现的是一个蕴含着丰富情感世界的科学,是认知与情感的天然结合体。因此,数学教学的课堂,不是,也不应该是单纯的认知的课堂,而是具有认知和情感两种素质教育的阵地。实现数学学习过程的情感化,就是要通过教学的艺术性、形象性、鲜明性和趣味性等激发学生兴奋的情绪和兴趣,不断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的求知欲和积极性,使学生不断从事自主的、能动的学习。

5、教师评价方式应多元化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