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8篇

时间:2023-05-30 08:34:54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篇1

摘要: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对内部控制又不重视,造成税务风险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内部审计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是内部审计机构在中国中小企业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部门。中小企业应该重视内部审计在税务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完善内部审计的功能、提高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等措施对税务风险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价。

关键词: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

1引言

根据《2015年全国企业负担调查评价报告》调查显示,税收负担过重是企业反映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希望政府出台税收减免的政策呼声最高。税收负担过重而政府如果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当企业的人工成本、融资成本成为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时,企业是经济人,为了生存会想办法降低成本,而有时会铤而走险通过非法的途径来降低成本。降低税收负担就成为企业降低成本的渠道之一。企业在涉税过程中如果没有遵守国家的税收法律规章制度,会导致企业利益的损失,将给企业带来风险,这就需要对税务风险进行管理。近年来,很多学者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如何最大限度通过管理如纳税筹划等来降低税务风险。罗威在其《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博士论文中提出中小企业税务风险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但对内部审计对税务风险管理如何监督没有展开进一步研究。目前国内研究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文献较少,本文将运用内部审计的有关知识,从内部审计的角度讨论降低税务风险的措施,以此给中小企业管理和控制税务风险提供一些参考。

2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

COSO的风险管理定义是指企业可以有条不紊的管理风险的过程,而这种风险指的是附着在每一个战略组合之上,以实现持续盈利为目标的风险。风险是阻碍企业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企业要实现盈利目标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应对措施。IIA《标准》第2120条规定:内部审计必需评估风险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并对其改善做出贡献。内部审计组织介入企业风险管理已经得到国际内部职业界的普遍认可。

2.1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可以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风险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中心环节,没有风险就不需要控制,税务风险是存在的,企业需要对税务风险进行分析,才能评估风险控制的有效性,而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手段的一种。根据2004年IIA颁布《内部审计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中指出,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中应该发挥核心作用。内部审计以独立、客观的态度对内部组织进行评价和监督,以保证企业管理的需要,控制和化解各种风险,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同时,风险管理的加强能够使内部审计更加明确自身参与企业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税务风险管理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的风险导向决定了其能与风险控制完美结合,从而有效降低企业涉税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审计人员在为企业把脉,审计人员要确保企业识别全部税务风险,进而企业才能管理风险。

2.2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

如果企业税务风险没有控制得当,会导致企业违反法律规章制度,影响企业声誉甚至可能导致触犯国家法律的行为。如何防范和控制风险成为中小企业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从现实意义上看,目前很多企业的管控都侧重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营效益方面,而对税务审计有明显的忽视现象。彭喜阳对全国部分城市的中小企业调查发现,企业税务风险意识淡薄和税务风险管理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足是最基本的问题,税务风险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内部审计的监督,即使少数中小企业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也大都没有开展税务风险管理审计。风险总是存在的,不会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对于中小企业管理者而言,在外界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来防范税务风险成为一项首要任务。由于审计人员和企业的管理者对税务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导致很多企业都是税务风险发生以后才采取措施,但为时已晚。如果企业能够尽早意识到税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及时地让审计部门参与到税务风险管理审计中,必然会大大降低涉税风险,进而很大程度上减少企业的损失,不至于让企业在蒙受损失的同时担负更多的法律责任,这样也会提升企业的信用和声誉,给社会留下较好的口碑,中小企业将实现可持续发展。

3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为引导大企业合理控制税务风险,国家税务总局2009年出台《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2011年出台《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暂行办法》,我国的大型企业开始逐步重视并且进行税务风险控制。但目前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建设情况并不乐观,而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水平明显低。彭喜阳(2014)经过调查发现,几乎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不存在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不将税务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的日常管理,税务风险缺乏内部审计有效的监督和评价。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

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12年对9287家中国民营企业的调查显示,8128家占全部调查数的90.82%没有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有些企业虽然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但是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是为了满足上级单位、法律法规的外部要求。内部审计机构成为企业可有可无的部门。很多企业为了应付税务机关的要求被动地对企业各项涉税活动进行自查,而仅仅为应对税务部门的检查而没有真正让独立的内部审计人员来担当税务风险管理的监督和评价工作。

3.2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功能不到位

笔者调研了福建一些中小企业,对于企业税务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发现目前部分企业虽然设有审计部门,但大多是对于企业采购、招标以及生产等方面进行审计,忽视了税务风险管理审计。目前企业把税务审计作为财务审计的一部分,而对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不重视。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12年的调查,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经常开展的审计项目中风险审计占2.01%、国有企业占2.06%;而开展财务审计民营企业占16.7%、国有企业为23.7%。通过数据分析我们认为企业的风险审计力度不够,内部审计还是集中在财务审计。

3.3内部审计人员从事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专业胜任能力不足

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12年调查: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46.5%是兼职人员、专科学历从业人员占44.0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30.61%是兼职人员、专科学历从业人员占43.53%,由此可见,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偏低,无法胜任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需要复合的知识,因为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和其他方面的审计有很大的区别,税务风险审计不仅仅涉及到风险的控制,更要求审计人员对国家的相关法律条文和财务制度有比较深入了解,因此,对审计人员的要求较高,审计人员需要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够胜任此项工作。但是目前企业的审计人员大多只是熟悉财务知识,对于税务风险管理没有太多的概念,一旦盲目进行税务风险审计,稍有不慎就会触及到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从而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使企业的税务风险进一步增加。

4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应对措施

企业资源是有限的,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资源更有限,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要让企业的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对税务风险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企业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机遇与风险并存,只有那些练好内部控制体系与防范风险管理措施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

4.1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

根据2003年审计署的关于内部审计的规定:企事业组织以及其他单位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企业管理层应重视企业的内部审计建设,企业管理层应该明白内部审计的建立和健全能有效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另外由于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特殊性,企业在完善审计部门的同时应该根据企业经营规模设立专门从事税务风险审计的小组和专业审计人员。要尽快落实税务风险审计部门每个人的职责和义务,成立责任追究制度,中小企业可以在财务部门之下设定税收风险管理岗位,这样能够实现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对于工作人员而言,每个人的责任明确,一旦出现问题,便可追责到人。另外,应明确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参与税务风险管理审计,制定相应制度促使内部审计人员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到风险管理工作中。

4.2完善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功能

如果企业有能力建立自己的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内部审计的职能能够严格地监督和评价税务风险,但是由于企业的管理风险本身是随着企业内部环境和同领域的外部环境不断的发生变化的,所以企业的风险管理是很难摸索清楚的。另外,也由于中小企业内部审计资源有限,导致在企业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过程中要首先抓住重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工作。税收风险管理审计最主要的目的是从事后审计转向事前控制,把风险关口前移,实现全过程审计。这就需要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转变观念,做好各部门的自我约束,提升管理效益。

4.2.1提升企业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和税务风险审计意识

Gilmour认为,管理层把内部审计看做改善控制的资源,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王兵认为内部审计发挥作用,领导的重视是主要因素。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有些是企业主或管理层的故意行为,税务机关要加大税收规章制度和企业合法经营的宣传力度,并加大执法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合法经营的气氛。相关部门(如各级审计机关和各级内部审计协会)加大内部审计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的宣传力度,并切实做好政府服务工作。另外,只有企业主或企业管理层提高税务风险意识和认识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才会有意识地开展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关注风险并积极地开展风险评估工作,这样才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4.2.2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

企业的许多涉税行为是企业的整体层次行为,如果企业进行偷漏税,大部分是企业层面的舞弊行为,而企业主或管理层就不希望内部审计在此方面出具不利的审计报告。由于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容易受到企业管理层的影响或与管理层妥协,内部审计人员即使认为这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涉税风险,但一般会听从企业的安排,这使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根据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有责任提醒企业主或管理层相关的涉税风险,应与企业主或管理层沟通,明确告知涉税风险的后果。税务风险管理审计需要对税务知识、税务法律规章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账务处理了解透彻,这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很高的要求,也容易造成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税务风险管理审计时信心不足。财务人员有时也认为审计人员没有能力来审计涉税业务,财务人员在进行涉税账务处理时存在故意的涉税风险行为,某些涉税不符合相关制度要求,但企业财务人员认为历来都是如此进行涉税处理,或者其他企业也是这样处理,而税务部门也没有提出不同的意见。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基于独立、客观的立场以及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与财会人员沟通,认真分析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4.2.3加强税务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的内部协同度

内部审计在税务风险管理过程中,不能成为风险的管理者而应是协调者。内部审计在开展审计工作时,不但要查出错误,还要保证咨询与服务结合到位;不但要注重结果也要注重审计工作的过程,内部审计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进行协同工作,才能协调各部门共同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防范风险的发生和对企业造成的利益损失。企业内部审计活动的计划要充分反映出企业的风险战略。在企业的管理体系中,税务风险管理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其目的就是要保证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并重。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要和内部审计工作达成一致,确保两项工作协同发挥作用,这也要求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在做好企业税务风险评估和风险暴露的基础工作之上,合理地安排好审计计划,在具体的审计活动中,强调内部审计和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协调一致性。同时,因为企业在风险评估中会涉及到企业横、纵向的广泛层次上的业务,这也需要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和财务部门或风险管理部门共同协作,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其团队合作的力量,共同努力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

4.2.4通过合规性的审计来提高税务风险管理水平

企业进行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需要落实税务岗位责任制,以制度为准绳。COSO-ERM框架提出,内部控制的各风险要素以及整个企业层面都要考虑合规性。而税务风险管理审计最终的目的是发现企业涉税过程中不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章制度的风险,其本质应该是合规风险审计。内部审计应该从管理层的理念及管理风格、企业税务管理风险评估、税务控制活动和监督等几个方面对税收管理的内部控制进行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并通过内部审计的第三道防线来防范税收风险。

4.3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从事税务风险管理审计的专业胜任能力影响

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很关键的一个因素是审计人员是否具备必要的专业能力和水平。特别是风险导向的审计,审计人员仅仅有审计知识是不够的,学习和创新是内部审计人员的源泉。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审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有更高的要求,既具有财会、税收、审计、管理、沟通知识又要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或者通过岗位轮换以提高他们的专业胜任能力。一般的审计人员是不能胜任此项工作的,中小企业可以和高校签订专业人才联合培养协议,对于那些愿意从事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优秀学生,企业可以在其未毕业时进行考查和培养,待其毕业即可快速参与到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审计工作中,不断地给企业的审计人员注入新生力量。

5结语

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最大价值并不在于“监督”,而是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税务风险管理审计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带来严峻的挑战。内部审计在中小企业还不受重视,企业内部审计还集中在财务审计。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在我国企业中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人民网.减轻中小企业税负应多管齐下[EB/OL].

[2]罗威.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3]彭喜阳.我国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问题刍探一基于对长沙、上海、广州、深圳、北京、西安六市有关单位的调查[J].湖湘论坛,2014(2):57-62.

[4]李乾文,李昆.中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研究报告[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26-31.

[5]王兵,刘力云.中国内部审计需求调查与发展战略[J].会计研究,2015(2):73-79.

[6]吴敏慧.关于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思考[J].国际商务财会,2012(12):79-81.

[7]理查德•L•莱特里夫,温特•A•华里丝,格兰恩•E•萨姆那,等.内部审计原理与技术(上、下册)[M].中国审计出版社,1999:51-59.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篇2

关键词:税务风险;风险管理;内因;外因

一、引言

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纵观国际层面,美国的加息预期进一步强化,很多发达国家货币贬值严重,中国经济增长受到了很大的压力。纵观国内层面,我国产业结构转型正处于关键时期,传统制造业产业产能下降,将会对企业下行产生巨大的压力。官方最新数据调查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9%,近6年来增长速度首次低于7%。GDP增长速度放缓,用工成本和企业融资成本的大幅上升,都挤压了企业可掌控的利润空间。基于此,对企业而言,最重要是降低企业的成本和控制风险,尤其是税务风险。据统计,国内中小企业所得税税负率为6.81%,而全国各类企业的所得税税负率平均水平是6.65%;此外,国内中小企业税收占资产总额的负担率高达4.9%,而全国的平均水平仅仅是1.91%。国内中小企业税收负担过重,将大大增加企业的成本,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增加了中小企业生存的难度。

二、中小企业税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1.内部原因

(1)税务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我国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相关研究起步较慢,很多企业都缺乏税务风险管理意识,也缺少处理税务风险的经验和能力。虽然有些企业意识到税务风险的严重性,但是也只是简单的认为只要财务部门处理得当就可以解决,殊不知,企业各个生产运营环节都可能导致企业产生税务风险。例如资金筹备、材料采购、技术研发、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税务风险无处不在,贯穿整个企业的每个生产运营环节。很多企业都认为,税务风险不可避免,只要风险处理得当就可以了,这种认识仅仅处在事后补救阶段,缺乏风险的预知能力。大多数企业的财务人员的税务工作只注重日常纳税申报和及时足额缴税,他们认为只要不偷税漏税就不会产生税务风险,完全忽略了事前识别、风险预警和风险评估等税务工作。

(2)企业内部税务控制制度不健全

目前国内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家族式的企业,企业文化基础薄弱,企业管理意识还局限于家族式的管理,缺乏严谨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体系,内部控制制度基本形同虚设。大部分企业组织结构中基本上都没有设置审计体系,仅仅是用各部门内部管理制度代替,希望能够起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

(3)税务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不足

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是专业能力要求很高的工作,税务工作人员的高主页素质才能保证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有序展开。税务风险管理工作专职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税务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税务处理工作经验,此外还需具备对风险敏感的嗅觉和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据调查,当前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没有设置专门的税务部分或者税务岗位,大多数企业都是让普通的财务人员兼职担任。会计工作和税务工作有很大的差别,普通的财务人员仅仅出于税法的理论知识,缺乏税务处理工作经验,对税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不够深入,税务业务处理能力低,缺乏系统的税务控制、企业税务预算等专业知识。

2.外部原因

(1)税收法律制度设计不完善

我国产业结构正处于转型阶段,当前的税制也在不断完善中,税法法规变化较快,法律规则制度也相对比较复杂。有时候刚理解掌握了当前的纳税制度,可是没过多久又发生了变化,可谓是日新月异,让企业的税务人员计税纳税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可能因税务人员的一时疏忽而没有阅读新的文件,导致企业损失惨重,产生较大的税务风险。面对如此大规模且变化较快的税收制度,企业需要安排税务人员不断进行税法知识,整理和分析相关税法文件,充分理解和把握税收法律文件。税法和财务会计不同的核算方法导致最终的核算结果存在很大差异,财会人员必须转换相关数据才能得到准确的税务数据,给企业带来比较大税务风险。

(2)税务机关执法不规范

当前我国税收管理制度还在完善当中,也存在很多漏洞。一些地方税务执法机关在日常执法中常常以“以地方实际情况决定”为理由而对税收随意进行裁量,没有规范的执法程序。有些税法机关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完全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对某些纳税行为进行裁定,常常出现裁量不当的情况。对同一事项的处理,不同的税务机关或者是不同的税务执法人员的处理方法也会不一致,给广大纳税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也会滋生的现象。

(3)税务机关与企业信息不对称和沟通不畅

一方面,税务机关与企业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制造业企业工作复杂,涉税事项较多,经常会遇见新情况和新问题,而税法有些地方表达不是那么清晰准确,很容易出现税务机关和企业对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理解。其中原因可能是税务机关平时和企业接触沟通较少,很少主动给企业详细解读新的税收政策,也没有及时去通知企业纳税人员接收新的税收细则,甚至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本身也没有完全掌握新出台的税收政策。另一方面,税务机关缺乏高素质的综合人才,对各种税收法律法规掌握深入的人才也匮乏,工作人员缺乏后续学习,知识脱节的现象很严重,甚至很多时候连税务执法人员都不清楚某一税收事项的具体操作是怎么样的,这会导致在执法过程中就出现各种错误。

三、完善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建议

1.树立和强化企业税务风险意识

虽然税务风险普遍存在于企业的每个生产营运环节中,但是税务风险是可控的和可防范的。企业管理者应具有全局意识,高度重视税务风险的管理,而且不能仅仅局限在制度上,也要贯穿于企业管理的战略意识中。企业税务筹划具有特定的目标,但是税务风险并不因此而被完全消除。企业管理者应对风险时刻保持警惕,积极查找风险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可能预防和降低风险的发生。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加强税务风险管理意识,及时学习国家新的税收政策,提高企业税务筹划风险意识。

2.完善企业税务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保障,有利于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确保会计法律法规在企业能顺利贯彻执行并形成一个有效的控制体系,而且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是提高领导者企业管理水平和预防战略错误和的重要保证。首先要建立责任机制,明确企业每个岗位的职责设置得当,企业每个员工都肩负税务风险防范措施。其次,企业不仅要学会集权,而且要学会分权,下方权利,不同级别员工都赋予相对应的权利,相互监督、相互制约,避免权利过于集中而滥用权力,导致税务风险的产生。最后要建立绩效激励机制,奖惩得当,优化企业绩效考核机制,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对于税务风险化解者给予实质性的奖励。

3.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的税务风险管理能力

纳税筹划能力对于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尤为重要。对于刚刚入职的会计人员,企业应重点培养他们的税务业务能力,主要考核他们对税务业务的熟练程度;而对于在职得会计人员,应加强在职期间的继续教育,使他们及时掌握国家最新的税务政策和法规制度。

企业税务风险主要表现为企业因没有遵循税法可能遭受的法律制裁、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害,因此税务风险管理是一项高层次的财务管理活动,税务处理和财务会计处理复杂,税收政策较难把握,对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企业应加强税务风险管理人员关于税务风险应对方法及技巧的业务技能培训,要让税务风险管理人员掌握纳税提醒、纳税评估和税务检查的流程、方法。税务风险管理人员不仅需要专业能力过硬,还需要具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能力、项目统筹谋划能力以及与各部门沟通协作等素质。

四、总结

税务风险管理现状在我国日益严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类企业的竞争,税务风险也随之增高。税务风险的加重,中小企业有的或并没有采取与之相应的措施及对策,企业管理者仍有种放任自由的落后观念,认为其风险并不影响到企业的整体利润。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机制的缺失也是导致企业税务风险加大的主要原因。针对这种现象,企业管理者要有正确的税务风险管理全局意识,加强企业各阶层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企业税务人员应加强个人能力提升,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培养风险辨别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提高会计职业道德修养。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结合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内部税务风险管理要求设置税务管理机构和岗位,明确各岗位职责和权限。税务风险管理组织应设计并建立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确保税务管理工作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参考文献:

[1]张美中.税务稽查与企业纳税风险.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253.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篇3

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纵观国际层面,美国的加息预期进一步强化,很多发达国家货币贬值严重,中国经济增长受到了很大的压力。纵观国内层面,我国产业结构转型正处于关键时期,传统制造业产业产能下降,将会对企业下行产生巨大的压力。官方最新数据调查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9%,近6年来增长速度首次低于7%。GDP增长速度放缓,用工成本和企业融资成本的大幅上升,都挤压了企业可掌控的利润空间。基于此,对企业而言,最重要是降低企业的成本和控制风险,尤其是税务风险。据统计,国内中小企业所得税税负率为6.81%,而全国各类企业的所得税税负率平均水平是6.65%;此外,国内中小企业税收占资产总额的负担率高达4.9%,而全国的平均水平仅仅是1.91%。国内中小企业税收负担过重,将大大增加企业的成本,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增加了中小企业生存的难度。

二、中小企业税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1.内部原因

(1)税务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我国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相关研究起步较慢,很多企业都缺乏税务风险管理意识,也缺少处理税务风险的经验和能力。虽然有些企业意识到税务风险的严重性,但是也只是简单的认为只要财务部门处理得当就可以解决,殊不知,企业各个生产运营环节都可能导致企业产生税务风险。例如资金筹备、材料采购、技术研发、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税务风险无处不在,贯穿整个企业的每个生产运营环节。很多企业都认为,税务风险不可避免,只要风险处理得当就可以了,这种认识仅仅处在事后补救阶段,缺乏风险的预知能力。大多数企业的财务人员的税务工作只注重日常纳税申报和及时足额缴税,他们认为只要不偷税漏税就不会产生税务风险,完全忽略了事前识别、风险预警和风险评估等税务工作。

(2)企业内部税务控制制度不健全

目前国内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家族式的企业,企业文化基础薄弱,企业管理意识还局限于家族式的管理,缺乏严谨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体系,内部控制制度基本形同虚设。大部分企业组织结构中基本上都没有设置审计体系,仅仅是用各部门内部管理制度代替,希望能够起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

(3)税务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不足

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是专业能力要求很高的工作,税务工作人员的高主页素质才能保证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有序展开。税务风险管理工作专职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税务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税务处理工作经验,此外还需具备对风险敏感的嗅觉和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据调查,当前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没有设置专门的税务部分或者税务岗位,大多数企业都是让普通的财务人员兼职担任。会计工作和税务工作有很大的差别,普通的财务人员仅仅出于税法的理论知识,缺乏税务处理工作经验,对税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不够深入,税务业务处理能力低,缺乏系统的税务控制、企业税务预算等专业知识。

2.外部原因

(1)税收法律制度设计不完善

我国产业结构正处于转型阶段,当前的税制也在不断完善中,税法法规变化较快,法律规则制度也相对比较复杂。有时候刚理解掌握了当前的纳税制度,可是没过多久又发生了变化,可谓是日新月异,让企业的税务人员计税纳税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可能因税务人员的一时疏忽而没有阅读新的文件,导致企业损失惨重,产生较大的税务风险。面对如此大规模且变化较快的税收制度,企业需要安排税务人员不断进行税法知识,整理和分析相关税法文件,充分理解和把握税收法律文件。税法和财务会计不同的核算方法导致最终的核算结果存在很大差异,财会人员必须转换相关数据才能得到准确的税务数据,给企业带来比较大税务风险。

(2)税务机关执法不规范

当前我国税收管理制度还在完善当中,也存在很多漏洞。一些地方税务执法机关在日常执法中常常以“以地方实际情况决定”为理由而对税收随意进行裁量,没有规范的执法程序。有些税法机关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完全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对某些纳税行为进行裁定,常常出现裁量不当的情况。对同一事项的处理,不同的税务机关或者是不同的税务执法人员的处理方法也会不一致,给广大纳税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也会滋生贪污腐败的现象。

(3)税务机关与企业信息不对称和沟通不畅

一方面,税务机关与企业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制造业企业工作复杂,涉税事项较多,经常会遇见新情况和新问题,而税法有些地方表达不是那么清晰准确,很容易出现税务机关和企业对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理解。其中原因可能是税务机关平时和企业接触沟通较少,很少主动给企业详细解读新的税收政策,也没有及时去通知企业纳税人员接收新的税收细则,甚至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本身也没有完全掌握新出台的税收政策。另一方面,税务机关缺乏高素质的综合人才,对各种税收法律法规掌握深入的人才也匮乏,工作人员缺乏后续学习,知识脱节的现象很严重,甚至很多时候连税务执法人员都不清楚某一税收事项的具体操作是怎么样的,这会导致在执法过程中就出现各种错误。

三、完善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建议

1.树立和强化企业税务风险意识

虽然税务风险普遍存在于企业的每个生产营运环节中,但是税务风险是可控的和可防范的。企业管理者应具有全局意识,高度重视税务风险的管理,而且不能仅仅局限在制度上,也要贯穿于企业管理的战略意识中。企业税务筹划具有特定的目标,但是税务风险并不因此而被完全消除。企业管理者应对风险时刻保持警惕,积极查找风险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可能预防和降低风险的发生。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加强税务风险管理意识,及时学习国家新的税收政策,提高企业税务筹划风险意识。

2.完善企业税务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保障,有利于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确保会计法律法规在企业能顺利贯彻执行并形成一个有效的控制体系,而且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是提高领导者企业管理水平和预防战略错误和徇私舞弊的重要保证。首先要建立责任机制,明确企业每个岗位的职责设置得当,企业每个员工都肩负税务风险防范措施。其次,企业不仅要学会集权,而且要学会分权,下方权利,不同级别员工都赋予相对应的权利,相互监督、相互制约,避免权利过于集中而滥用权力,导致税务风险的产生。最后要建立绩效激励机制,奖惩得当,优化企业绩效考核机制,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对于税务风险化解者给予实质性的奖励。

3.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的税务风险管理能力

纳税筹划能力对于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尤为重要。对于刚刚入职的会计人员,企业应重点培养他们的税务业务能力,主要考核他们对税务业务的熟练程度;而对于在职得会计人员,应加强在职期间的继续教育,使他们及时掌握国家最新的税务政策和法规制度。

企业税务风险主要表现为企业因没有遵循税法可能遭受的法律制裁、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害,因此税务风险管理是一项高层次的财务管理活动,税务处理和财务会计处理复杂,税收政策较难把握,对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企业应加强税务风险管理人员关于税务风险应对方法及技巧的业务技能培训,要让税务风险管理人员掌握纳税提醒、纳税评估和税务检查的流程、方法。税务风险管理人员不仅需要专业能力过硬,还需要具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能力、项目统筹谋划能力以及与各部门沟通协作等素质。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篇4

>> 浅析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 图们江区域开发项目现状评估 浅析中小企业税务风险原因及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现状研究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探析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 图们江 浅议中小企业税务风险 浅析中小企业税务筹划 大图们江区域合作的法律研究 联想掘金区域中小企业市场 破解图们江困境 图们江区域合作背景下中蒙旅游合作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管理会计在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的运用探析 浅谈中小企业税务风险化解及防范 中小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分析 中小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及防范探析 中国中小企业风险管理浅析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②《我州全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http:///new s_view.asp?newsid=3211.

参考文献:

[1]彭喜阳.我国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问题刍探[J].湖湘论坛,2014(02):57-62.

[2]段光林.风险管理理论对降低税收执法风险的启示[J].税务研究,2008(05):66-69.

[3]大连市国家税务局课题组.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原因及对策[J].涉外税务,2011(06):40-44.

[4]李旭红,马雯.税收优惠与中小企业成长能力的实证分析[J].税务研究,2014(08):79-84.

[5]陈军梅.税收征管、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避税[J].税务与经济,2014(06):68-75.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篇5

0 引言

目前,国外99%以上的企业都属于中小型企业的范畴,这样大的比例使得国内中小企业的税收贡献度也高达60%,可见,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无论是为了促进国家的发展,还是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做好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都势在必行。而且,做好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也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节税增收,不仅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也有利于发挥国家税收调解的杠杆作用,对于优化中小企业的资源结构意义重大。

1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原则

1.1 纳税遵从原则

纳税遵从原则,就是指企业必须按照国家税法的规定,缴纳一定数额的税收,这是国家税务机关与相关执法人员对企业管理的一种行为准则[1]。在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过程

中,应该将纳税遵从原?t作为企业的一项基本原则来对待,并按照该原则设立相关的税务信息收集与学习制度,除了掌握基本的税收实体法以外,还需要对税收程序法进行了解,保证企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涉税事务进行处理。

1.2 系统化原则

系统化原则主要涉及系统规划层面以及系统控制层面。首先,企业需要先进行系统规划,才能进行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同时,系统规划必须以企业整体发展为基础,将企业的持续发展放在首位,而不是单纯的降低企业未来的税负,因为往往税负最低的发展方案与最佳的纳税筹划方案存在较大的差距;其次,企业在执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执行结果与规划存在偏差,此时需要做好系统整体控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校正,才能保证系统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2]。

1.3 制度化的原则

任何企业在进行税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都需要依据一定的制度,才能确保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制度化原则在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中,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企业内部所有涉税事项,例如费用审批制度、业务流管理制度以及发票管理制度,都需要符合相关的制度体系标准;第二,关于企业涉税事项的处理,同样需要参考相关制度,以实现它们的标准化、程序化。

2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税务风险观念不强

作为市场的主体,纳税是企业应尽的义务,同时纳税也是国家对企业的强制要求。大部分的企业认为纳税只能降低企业经济效益,对于企业的发展没有任何作用,所以一直对纳税存有意见,甚至通过各种行为躲避纳税,使得逃税、避税现象频发[3]。在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中,企业往往过度重视企业的生产经营环节,很少有企业会将税务风险管理作为其管理的重点内容,而且关于企业的税收问题,基本都是财务部门进行处理。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不论是企业经营者,还是业务沟通者,都严重缺乏税收意识,仅仅依靠财务人员对企业税收问题进行管理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税收风险。

2.2 企业办税人员业务素质低下

通常情况下,一个企业的税务风险,会随办税人员的综合素质而不断变化,也就是说,如果办税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企业的税务风险当然就会降低,而如果办税人员的综合素质低,企业的税务风险自然就会提高。据统计,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中,办税人员是综合素质都相对较低,不能完全掌握税务、财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即便没有偷税的主观意识,但是却不能完全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税务工作,同样影响了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质量。

2.3 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信息的不对称

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税务机关没有做好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工作,尤其是一些新出台的税收政策,纳税人对其缺乏必要的了解,无形中很容易违反这类税收法律法规,让企业陷入税收风险之中。

2.4 国家税收政策和征管方面的影响

国家的税收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需要遵从的税收政策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样一来,就增加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难度,稍有不慎,中小企业就可能陷入税务风险之中。此外,我国税收法律法规层次相对较多,加上地方法规具有极强的复杂性,一旦中小企业对税收政策理解不够,同样会造成增加企业的税务风险。

3 完善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建议

3.1 树立和强化企业税务风险意识

我们必须承认,中小企业的每一生产环节,都存在税务风险,但这并不意味着税务风险的不可避免性,相反,只要企业做好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就能够轻松应对税务风险。不过,这需要企业的管理者提高对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将其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企业税务风险贯穿与整个企业当中,相关管理人员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做好税务风险预警工作,一旦发现税务风险,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税务风险的发生率,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3.2 完善企业税务内部控制体系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保障,有利于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确保会计法律法规在企业能顺利贯彻执行并形成一个有效的控制体系,而且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预防战略错误和徇私舞弊的重要保证。首先要建立责任机制,明确中小企业每个岗位的职责设置得当,让企业每个员工都肩负税务风险防范责任;其次,中小企业不仅要学会集权,而且要学会分权,对不同级别员工赋予相对应的权利,相互监督、相互制约,避免权利过于集中而滥用权力,导致税务风险的产生;最后要建立绩效激励机制,奖惩得当,优化企业绩效考核机制,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对于税务风险化解者给予实质性的奖励[4]。

3.3 提升涉税人员的工作水平,并定期排查税务风险

中小企业办税人员直接与企业税务工作接触,其能力水平的高低,对于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加强中小企业税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办税人员的工作水平。首先,对税务人员进行财会知识教学,确保税务人员及时了解最新的财会知识、税务政策;其次,督促税务人员加强自身的道德建设,认真学习相关的《税务职业道德》,避免税务人员为了一己私利实施偷税、漏税等不法行为,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最后,对中小企业内部进行定期税务风险排查,一旦发现潜在风险,及时采取应对策略,尽量避免中小企业出现税务风险。

3.4 营造良好的税企沟通机制

企业税务风险的大小或多或少会受企业与税务机关联系程度的影响。但是,如果企业能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加强同主管税务机关的联系不失为降低税务风险的良策[5]。一方面,当税收政策发生变动时,企业可以迅速从税务机关了解到最新的税收政策,并向税务机关咨询最佳的税务处理方式,在降低税务风险的同时增加企业效益。另一方面,当企业和主管税务机关在对有歧义的税收规定存在不同理解时,由于企业同税务机关较好的关系将有可能使税务机关在行使税法解释权时偏向企业利益。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篇6

[关键词]管理会计;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策略

1引言

S着2014年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颁布,管理会计无论是从实务上还是从理论上都进入了新的时代。在现代企业制度已经成熟的今天,管理会计对提升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帮助企业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至关重要。

当下不同的经济体发展不均衡,集中体现在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大企业的管理水平差异很大,不可否认的是,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因为中小企业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所以研究中小企业的管理会计的应用问题显得意义深远,不仅能够帮助中小企业自身实现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健康发展,而且对社会的进步也起巨大作用。税务风险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风险,影响税务风险的因素有财务人员的素质、企业内控制度、企业监督机制等,当下中小企业存在财务造假、逃税避税问题,失信现象频繁,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2管理会计与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内涵

在研究管理会计如何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时,首先要明确管理会计、中小企业税务风险及风险管理的内涵及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首先就管理会计而言,作为会计发展至今新的分支,和传统的财务会计是存在本质区别的。我们知道,财务会计的核心功能是核算和监督,其最终的成果就是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管理会计的功能则是发挥管理的作用,其使命是为管理层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对企业战略规划,未来的发展节奏影响甚大。

所以,管理会计要对企业未来面临的风险进行前瞻性的判断、预测和评估,必要时建立预警机制。中小企业的风险是中小企业经营中未来出现损失的不确定性,中小企业税务风险就是企业在涉税事项中面临损失的可能性,具体来讲就是当中小企业违反国家税法,财务造假,逃税避税而造成被税务机关出发而缴纳罚款造成的损失,包括物质上和名誉上的损失。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就是要将引起上述损失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管理,以减少未来企业因为涉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

3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特点及产生根源

31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的特点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因为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而产生。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的管理不规范,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大多表现在主观上的非故意性、金额的不正确性和税种的不完整性。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源自两个方面:第一,从监管环境来看,因为中小企业的数量很大,规模却很小,分布上很分散,国家或地方税务机关难以对中小企业实施全面的管理,尤其是税收方面,税务机关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中小企业的税务缴纳进行指导和教育,造成中小企业不知道交什么税、交多少税,这就为未来的税收惩罚埋下了隐患;第二,就中小企业自身而言,由于中小企业大多难以支付高额费用聘请高水平的税务咨询机构和专业人员,而日常纳税意识常常缺失,造成难以做好税务筹划,甚至不知道缴哪种税,该缴多少,出现了“不该缴的缴了,该缴的不缴”等混乱的现象,造成税务风险一直存在。

32中小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根源

结合上面的分析可知,中小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根源有内因和外因,需要注意的是,内因是根本因素,外因只是在内因基础上发挥效应。为此,要控制水务风险,就需要完善中小企业内控制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以此控制税务风险的发生。

首先,中小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是其产生税务风险的外部因素。这些外部因素虽然不是根本原因,但是却无形中促使了税务风险的发生,而且这种外部因素不以企业意志为转移。具体包括市场的竞争环境、税收方面法律法规的制定及及其完整性和适用性、地方税务机关的管理水平、地方的产业政策、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对中小企业税务风险产生潜在的影响,并且难以防范。

其次,从中小企业自身来分析,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大多缺乏纳税意识,没有建立内部控制机制,管理者往往一支独大,财务人员往往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这些内部因素一方面造成企业不愿意纳税,另一方面造成企业不知道怎么纳税,这是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的根源所在。

4运用管理会计工具管理中小企业水务风险的策略

本文认为,将管理会计思维运用于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可以有效地防范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的发生,促进中小企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在运用时使用杜邦分析法,以企业涉及的业务为起点,层层分析,识别企业涉及的哪些税种、税率分别是多少,如何计算并正确纳税,税收成本多少等问题,并做出良好的计划和控制。

41对中小企业涉税业务事项进行全面的分析

全面分析和评估企业的经营业务、事项是管理会计的核心,是税务风险管理的起点。而对中小企业的经营业务或事项进行评估就能明确哪些业务交税,哪些业务不交税。企业的税收源于企业的经营业务,这就是涉税业务,要对这些经营业务的税收进行评比,同时要做好非经营业务的税收评估,如企业捐赠行为,固定资产变卖行为等,也会涉及所得税缴纳的问题。

42做好税务筹划,对经营业务或事项进行本量利分析

本量利分析是管理会计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要将其充分应用到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中去,并在此基础上做好税收筹划。我们知道,税收是在企业生产经营基础上产生的,不是税务机关制造的,经营业务通常要缴纳税,显然税收会减少企业的利润,影响企业的业绩。所以,控制水务风险,要充分应用管理会计中的本量利分析,考虑税收对企业业绩评价的影响,做好税务筹划,通过合理避税提升企业的业绩,同时要避免不合理的避税行为,不然就容易加大企业的税务风险,变成违规偷税漏税行为,得不偿失。

43分别就中小企业经营业务或事项涉及的税种、税率进行分析

鉴于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就是不知道缴什么税和怎么缴的问题,所以,要针对企业的业务逐项分析应该缴纳什么税,按照什么税率缴纳,这样就能避免多缴纳和少缴纳的问题,规避了税务风险。这是中小企业实现税务风险管理和制定风险管控措施的关键步骤。

44做好税务决策、规划和控制

管理会计的重要思想是财务决策、财务规划、绩效与控制,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也可以借用这种思想,进行税务决策、税务规划与控制。首先,中小企业要做好税务决策。中小企业要结合自身的规模,充分考虑经营业务涉及的税种、税率,结合企业的经营目标和财务决策,决定企业的经营业务类别和相应的纳税事项,税务决策就是企业经营决策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要根据实际的经营业务做好税后缴纳的筹划和控制,要在考虑企业业绩评价的同时不触犯税法的底线,实现对税务风险的有效控制。最后,中小企业要做好发票、合同等业务凭证的管理,这是控制企业税务风险的基础手段。

45对税务风险管理进行外包

前面提到,中小企业不同于大企业,一般没有能力也不愿支付高额的费用聘请专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人员,因为这样将给企业带来沉重的固定人力成本,加重企业的财务负担。另外,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集中爆发在税务机关征收税金时,这个时间通常是在年末或者月末,平常的税务风险不够明显。为此,企业可以在年末或者月末对集中出现的税务风险进行管理,由于没有专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人T,可以聘请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中介机构完成税务风险的管理,这样一方面可以借助他们的专业能力短期内完成税务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另一方面也可省去聘请专业税务风险管人员需要支付的固定人力成本,提升企业的业绩水平。

参考文献:

[1]于增彪,桑向阳为什么业务流程管理总是败多胜少――基于一个管理会计的视角[J].会计研究,2014(6):10-13

[2]王中林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思考[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9):112-113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篇7

    中小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有着不同的税务风险及其直接成因。[1]在初创期的中小企业,资产规模较小、涉税业务较简单、内部控制体系往往不太完善、信息不太灵通、市场销售亟待扩大,因而将主要精力基本上都放在业务开拓上。此时企业的主要税务风险是:(1)税务基础工作欠缺、会计核算混乱、合同签订或者其他凭证取得或填制不规范,导致多缴或少缴税、未按期申报纳税、错过税收优惠机会等税务风险;(2)未能深入、全面地了解和理解相关税收政策、不具备合理纳税的能力、甚至没有合理纳税意识,导致税务风险。

    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销售快速增长,企业规模迅速扩张,管理逐步走向规范,筹资成为当务之急;企业虽然开始了重视内部控制、财务管理和对税的管理,但主要精力大多放在筹资、投资和市场管理上。同时受初创期遗留问题和思维定式的影响,此时企业的主要税务风险是:(1)会计核算不健全或不准确,导致多缴或少缴税、错过税收优惠机会等税务风险;(2)未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和理解相关税收政策,不具备合理纳税能力,导致税务风险;(3)开始尝试“纳税筹划”,但因对税收优惠政策理解不系统不透彻、业务设计不合理,其“纳税筹划”往往成为额外的税务风险成因。

    处于成熟期的中小企业,业务稳定,管理较为规范,会计核算比较健全,企业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成本费用的控制,税费管理被提到重要日程,但人才有限。此时企业的主要税务风险是:(1)开始热衷于纳税筹划,但由于人才有限、经验不足,所设计的纳税筹划方案往往成为额外的税务风险成因;(2)束缚于以前的“成功经验”,不能及时适用新税收政策或调整经营,经常落入“税收陷阱”。

    处于蜕变期的中小企业,一般将主要精力放在业务调整、资本运作等重大变革上。此时企业的主要税务风险是:(1)对企业变革事项所涉及的税费法规不能及时、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对税务风险估计不足,因而经常出现多缴税、漏缴税、加重日后的税费负担、造成日后的税务纠纷等税务风险;(2)将面对大型企业在各个生命周期所要面对的各种税务风险。

    处于衰退期的中小企业,面临市场竞争、库存积压、亏损、偿债、人心涣散等多方面的压力,因而将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到新的盈利模式或增长点上。此时企业的主要税务风险是:(1)制度流于形式,经常有意无意地出现税务违法行为;(2)盲目投资、非正常地压缩开支,基本上不会考虑税务风险;(3)欠税。

    我国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的最终成因

    已有研究文献大都基于机会主义、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三大传统风险成因理论,将企业税务风险的成因分为外部成因和内部成因,并将外部成因归纳为税收法制不完善、税收执法不规范、税收政策多变、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信息不对称等,将内部成因归纳为企业税务风险意识不强、纳税专业水平不够、缺乏相应的内部控制、会计核算不健全等[2~3]。笔者摒弃直接基于传统风险成因理论而展开分析获得企业税务风险成因认识的研究范式,基于本人长期从事企业税务咨询实践工作的经验体会,将中小企业税务风险形成的主要根源归纳为以下四项:

    (一)缺乏税务风险管理文化。多数高管都认为纳税是不可控制的,无研究税收政策和税务风险的风气和习惯,税务“了难”思想和消极守法意识严重;涉税事项处理未做到制度化、程序化和标准化。在这样的企业文化氛围中,企业各管理层很难有学习税收法规、研究税政策、防范税务风险的意识、动机和积极性,税务风险也就在各部门、各经营环节中不知不觉地产生了。

    (二)有限理性和内部机会主义[1]。税务风险虽然最终爆发于财务部门,但实际上主要产生于企业各个部门相互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博弈中,尤其是决策部门与业务部门、关键相关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博弈中。其产生机理是:研究税收政策、在制订和决策业务方案时考虑税费因素,都需要花费较大的成本,但方案的收益是客观不变的。如果企业的考核激励机制没有照顾好这一情况时,某个部门研究税收政策和考虑税费因素,尽管有利于企业整体收益提高,但很可能会减少本部门的收益。因此,在企业没有统一安排的情况下,各个部门一般都会选择不研究税收政策和不考虑税费因素,例如,销售部门在组织营销和签订合同时,往往只考其销售业绩,而不考虑销售方式等对企业整体税负的影响;生产技术部门在设计产品、组织生产时,往往只考虑产品性能和生产成本,而不考虑不同材料构成和不同生产工艺对企业整体税负的影响。

    (三)欠缺相关知识。多数高管都简单地认为税务风险产生于财务部门,而看不到其产生于企业各个部门、各个业务环境的实际根源。多数关键岗位人才都不具备必要的税务风险管理能力。例如,财务人员的工作基本上只是记账报账、申报纳税等简单工作,没有、也不会从税务风险管理的角度参与企业对经营活动的预测、规划和控制,主要表现在:在筹资中缺乏对债务融资利息费用抵税财务杠杆效应的充分认识;在投资决策中大多忽略了对税务风险的识别和估计,从而招致投资失败,常见的案例如以房地产为主要资产的企业并购等;在日常管理中不熟悉抵税和税前扣除的具体要求,从而导致税务风险,例如不知道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会议费的具体要求,结果会议费被分解认定为业务招待费和宣传费等。

    (四)组织机构不完善和内部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首先,治理结构是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最高层次,但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往往不完善,或者名存实亡,这就给有限理性决策和内部机会主义引发税务风险提供了温床。其次,财务和风险管理制度、以及税务风险考核和监督机制,是重要的税务风险控制机制,但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往往不健全、考核和监督机制不存在或不合理、风险管理制度更是较少存在,业务方案和交易合同大都未经过税务风险审核,因而其内控体系难以有效控制税务风险。例如,因企业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有些财务人员由于工作失误,导致企业多纳税或者承担其他重大的税务风险,事后即便是自己发现了这些问题,也由于害怕被处罚而不作相应的调整,任由错误继续发展。

    加强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基本对策

    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税务风险及其产生原因,参照COSO-ERM框架和《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的建议,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提出以下税务风险管理对策,以期能帮助我国中小企业建立适当的风险管理机制。

    (一)建立包含税务风险管理文化的企业文化。首先要求企业老板带头重视税务风险和正确认识税务风险管理,要求企业高管层营造良好的税务风险管理气氛。其次要求制定与企业风险偏好相一致的税务风险管理目标;要求将税务风险管理深入到企业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将涉税事项处理和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还要求重视专家咨询、尤其是外部专家咨询。

    (二)加强税务风险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关键管理人员的整体税务风险管理知识水平。首先,要对全体员工普及相关税务和风险管理知识培训;要加强对关键管理人员相关税务风险管理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其次,要将税务风险管理目标传达到各个部门和全体员工,并做好说明工作,使全体员工、尤其是关键管理人员充分理解各级税务风险管理目标、实现目标的意义、途经与措施等。

    (三)构建高效的税务风险管理组织,完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减少企业内部机会主义倾向,提高各部门和人员的决策理性。首先,企业治理结构是税务风险管理的最高层次,因此应当尽量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明确企业治理结构各层面的税务风险管理责任。其次,要设立专门的税务风险管理部门或岗位,给予其相应的权限与职责,由其整合管理企业的税务风险。第三,要建立健全税务风险管理制度,规范税务风险管理流程,确保相关记录和信息完整保存。第四,要建立各个部门和各个员工的个体效益与企业整体效益相统一的考核与激励机制、以及相应的内部和外部监督机制,确保这些机制能够有效减少、及时发现和纠正税务风险管理中的错误和舞弊行为、以及其他机会主义行为。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篇8

中小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有着不同的税务风险及其直接成因。[1]在初创期的中小企业,资产规模较小、涉税业务较简单、内部控制体系往往不太完善、信息不太灵通、市场销售亟待扩大,因而将主要精力基本上都放在业务开拓上。此时企业的主要税务风险是:(1)税务基础工作欠缺、会计核算混乱、合同签订或者其他凭证取得或填制不规范,导致多缴或少缴税、未按期申报纳税、错过税收优惠机会等税务风险;(2)未能深入、全面地了解和理解相关税收政策、不具备合理纳税的能力、甚至没有合理纳税意识,导致税务风险。

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销售快速增长,企业规模迅速扩张,管理逐步走向规范,筹资成为当务之急;企业虽然开始了重视内部控制、财务管理和对税的管理,但主要精力大多放在筹资、投资和市场管理上。同时受初创期遗留问题和思维定式的影响,此时企业的主要税务风险是:(1)会计核算不健全或不准确,导致多缴或少缴税、错过税收优惠机会等税务风险;(2)未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和理解相关税收政策,不具备合理纳税能力,导致税务风险;(3)开始尝试“纳税筹划”,但因对税收优惠政策理解不系统不透彻、业务设计不合理,其“纳税筹划”往往成为额外的税务风险成因。

处于成熟期的中小企业,业务稳定,管理较为规范,会计核算比较健全,企业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成本费用的控制,税费管理被提到重要日程,但人才有限。此时企业的主要税务风险是:(1)开始热衷于纳税筹划,但由于人才有限、经验不足,所设计的纳税筹划方案往往成为额外的税务风险成因;(2)束缚于以前的“成功经验”,不能及时适用新税收政策或调整经营,经常落入“税收陷阱”。

处于蜕变期的中小企业,一般将主要精力放在业务调整、资本运作等重大变革上。此时企业的主要税务风险是:(1)对企业变革事项所涉及的税费法规不能及时、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对税务风险估计不足,因而经常出现多缴税、漏缴税、加重日后的税费负担、造成日后的税务纠纷等税务风险;(2)将面对大型企业在各个生命周期所要面对的各种税务风险。

处于衰退期的中小企业,面临市场竞争、库存积压、亏损、偿债、人心涣散等多方面的压力,因而将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到新的盈利模式或增长点上。此时企业的主要税务风险是:(1)制度流于形式,经常有意无意地出现税务违法行为;(2)盲目投资、非正常地压缩开支,基本上不会考虑税务风险;(3)欠税。

我国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的最终成因

已有研究文献大都基于机会主义、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三大传统风险成因理论,将企业税务风险的成因分为外部成因和内部成因,并将外部成因归纳为税收法制不完善、税收执法不规范、税收政策多变、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信息不对称等,将内部成因归纳为企业税务风险意识不强、纳税专业水平不够、缺乏相应的内部控制、会计核算不健全等[2~3]。笔者摒弃直接基于传统风险成因理论而展开分析获得企业税务风险成因认识的研究范式,基于本人长期从事企业税务咨询实践工作的经验体会,将中小企业税务风险形成的主要根源归纳为以下四项:

(一)缺乏税务风险管理文化。多数高管都认为纳税是不可控制的,无研究税收政策和税务风险的风气和习惯,税务“了难”思想和消极守法意识严重;涉税事项处理未做到制度化、程序化和标准化。在这样的企业文化氛围中,企业各管理层很难有学习税收法规、研究税政策、防范税务风险的意识、动机和积极性,税务风险也就在各部门、各经营环节中不知不觉地产生了。

(二)有限理性和内部机会主义[1]。税务风险虽然最终爆发于财务部门,但实际上主要产生于企业各个部门相互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博弈中,尤其是决策部门与业务部门、关键相关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博弈中。其产生机理是:研究税收政策、在制订和决策业务方案时考虑税费因素,都需要花费较大的成本,但方案的收益是客观不变的。如果企业的考核激励机制没有照顾好这一情况时,某个部门研究税收政策和考虑税费因素,尽管有利于企业整体收益提高,但很可能会减少本部门的收益。因此,在企业没有统一安排的情况下,各个部门一般都会选择不研究税收政策和不考虑税费因素,例如,销售部门在组织营销和签订合同时,往往只考其销售业绩,而不考虑销售方式等对企业整体税负的影响;生产技术部门在设计产品、组织生产时,往往只考虑产品性能和生产成本,而不考虑不同材料构成和不同生产工艺对企业整体税负的影响。

(三)欠缺相关知识。多数高管都简单地认为税务风险产生于财务部门,而看不到其产生于企业各个部门、各个业务环境的实际根源。多数关键岗位人才都不具备必要的税务风险管理能力。例如,财务人员的工作基本上只是记账报账、申报纳税等简单工作,没有、也不会从税务风险管理的角度参与企业对经营活动的预测、规划和控制,主要表现在:在筹资中缺乏对债务融资利息费用抵税财务杠杆效应的充分认识;在投资决策中大多忽略了对税务风险的识别和估计,从而招致投资失败,常见的案例如以房地产为主要资产的企业并购等;在日常管理中不熟悉抵税和税前扣除的具体要求,从而导致税务风险,例如不知道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会议费的具体要求,结果会议费被分解认定为业务招待费和宣传费等。

(四)组织机构不完善和内部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首先,治理结构是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最高层次,但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往往不完善,或者名存实亡,这就给有限理性决策和内部机会主义引发税务风险提供了温床。其次,财务和风险管理制度、以及税务风险考核和监督机制,是重要的税务风险控制机制,但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往往不健全、考核和监督机制不存在或不合理、风险管理制度更是较少存在,业务方案和交易合同大都未经过税务风险审核,因而其内控体系难以有效控制税务风险。例如,因企业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有些财务人员由于工作失误,导致企业多纳税或者承担其他重大的税务风险,事后即便是自己发现了这些问题,也由于害怕被处罚而不作相应的调整,任由错误继续发展。

加强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基本对策

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税务风险及其产生原因,参照COSO-ERM框架和《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的建议,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提出以下税务风险管理对策,以期能帮助我国中小企业建立适当的风险管理机制。

(一)建立包含税务风险管理文化的企业文化。首先要求企业老板带头重视税务风险和正确认识税务风险管理,要求企业高管层营造良好的税务风险管理气氛。其次要求制定与企业风险偏好相一致的税务风险管理目标;要求将税务风险管理深入到企业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将涉税事项处理和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还要求重视专家咨询、尤其是外部专家咨询。

(二)加强税务风险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关键管理人员的整体税务风险管理知识水平。首先,要对全体员工普及相关税务和风险管理知识培训;要加强对关键管理人员相关税务风险管理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其次,要将税务风险管理目标传达到各个部门和全体员工,并做好说明工作,使全体员工、尤其是关键管理人员充分理解各级税务风险管理目标、实现目标的意义、途经与措施等。

(三)构建高效的税务风险管理组织,完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减少企业内部机会主义倾向,提高各部门和人员的决策理性。首先,企业治理结构是税务风险管理的最高层次,因此应当尽量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明确企业治理结构各层面的税务风险管理责任。其次,要设立专门的税务风险管理部门或岗位,给予其相应的权限与职责,由其整合管理企业的税务风险。第三,要建立健全税务风险管理制度,规范税务风险管理流程,确保相关记录和信息完整保存。第四,要建立各个部门和各个员工的个体效益与企业整体效益相统一的考核与激励机制、以及相应的内部和外部监督机制,确保这些机制能够有效减少、及时发现和纠正税务风险管理中的错误和舞弊行为、以及其他机会主义行为。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