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多元文化的价值8篇

时间:2023-05-30 08:34:4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多元文化的价值,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多元文化的价值

篇1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引导;多元文化

作者简介:苏丽萍(1970-),女,山东省兖州市人,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科研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4-0060-02

目前,高职教育受到各个国家的普遍认同,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其三大职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源的提高比物质资本的增加对经济增长起到的作用要重要的多。这更加凸显了高职教育事业的重要性。

我国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和责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特别是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有了长足进步,然而,(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政治、经济改革,处于“转型期”背景下的高校教育面临巨大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尤甚。在当前全球化和后现代的语境下,充斥着各种文化和价值观,传统的单一主流文化和权威社会影响渐微,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要在这种多元信息、多元价值竞争中取得胜利,无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

一、多元文化与全球化—无法回避的教育背景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愈来愈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导致了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势必意味着主导价值观念的号召力下降。这是目前各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无法回避的背景条件。

所谓“文化多元主义”,C·W·沃特森在《多元文化主义》中将其定义为一种历史观和公共政策,也定义为一种文化观和教育观。文化多元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观,核心是承认文化多样性及其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影响;作为教育观,则要求学校帮助学生了解、尊重和欣赏其他文化,消除对其他文化的误解和歧视,正视文化冲突。由此可见,多元文化主义对文化的评价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是经济全球化和后现代话语背景的产物,并依托此背景不断强化。

“全球化”的定义有很多,常规意义上的定义大多基于外在物质层面的表现,即认为全球化就是国家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在政治和经济上相互依存,形成全球意识。全球化涉及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通过全球化,世界各国都得到了实在的利益,中国也在全球化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然而,如果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全球化的意义不单体现在政治、意识形态的分歧上,而且渗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此框架下,我们可以认为全球化就是国外各种领域的文化价值观念在商品、传媒的裹挟中渗入并扩展的过程。全球化的背景下,来自全世界的产品和信息带来各种不同的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并随着传播和运输手段的现代化而充斥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迈克·费瑟斯通在其所著的《消费文化》中,对全球化背景中的文化形象进行了分类,认为一种形象是某一种文化向外扩展至它的极限,并不断吸纳和整合其他文化,最终这种文化遍及全球,成为主导文化;另一种文化形象则是不同文化的浓缩,以前相互远离的事物现在彼此接触并共存一处。不同的文化不经过整理融合,一味叠加,导致文化变得过于繁杂庞乱,没有清晰的组织原则和处置模式,无法形成统一的信仰原则、指引方向和实践知识。”可见,第一种文化形象带有霸权意味,第二种文化形象更加贴近现实。

促成上述第二种文化形象形成的原因,除了全球化背景之外,还有所谓的“后现代”。 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相当复杂,在建筑学、文学批评、心理分析学、法律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领域都有不同侧重的表现;但表现在不同研究对象和领域中的“反叛”特征却是相似的,具体表现为对权威、传统和一致的反叛。在后现代主义话语中,失序、破裂、消解成为一种常态,而通过一种主流价值与传统实现社会的团结成为奢望。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后现代主义话语似有超越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书中“玛格丽特·米德将特征概括为“全体社会成员以目今流行的行为模式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而在后现代主义话语中,这种流行却绝不会是传统和固有的约定俗成。

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人生中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对新鲜事物的理解甚至认同都相对容易。在上述背景之中,大学生群体面临的不仅只是信息、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带来的迷茫,还有在认知、评价态度方面的无所依从。

二、困境分析—迷茫与压力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压力是非常严峻的;而准确的分析问题的表现形式和把握问题的本质是我们寻求解决之道的前提。由此,在多元文化视阈下,理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压力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

教育过程本质上可以概括为教育主、客体之间以一定教育方法和手段为依托的互动过程。很显然,欲图完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需要“整合”功能的发挥;或者说,单纯某一方面的努力(或某一方面努力的缺失)不足以很好地完成教育任务。由此,我们对当前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困境的分析可以通过以下思路:主体压力—客体困境—互动障碍。

(一)主体压力

一般而言,教育主体方面的压力主要源于传统教育手段和方式相对现代教育观的不适应。在多元文化和全球化的教育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模式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即教育的效果大幅降低。因此,我们基本认为,改变传统的教育手段是当前教育主体面临的主要压力。

1.根本压力。教育主体面临的根本压力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高,二是高校缺乏将教师与学校各部门、各位教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进行相互整合的平台。这种压力的存在,主要源于我国高校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如教师的整体思想政治素质水平不高,呈现严重的良莠不齐现象;又如,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资源不足,无法形成对主体的协调、整合,发挥整体的优化作用。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源于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文化背景。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导致了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当前社会呈现出更多新思想、新观念,如自由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不仅对思想尚未成熟的学生观念造成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位居神圣职位的教师,甚至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思想政治体制走向,使得社会教育体制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变得趋于形式化和功利化。因此,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水平和教育观念,以及学校的整合能力将是教育主体面临的最根本压力。

2.表层压力。我们在前面提到,教育主体面临的表层压力就是教育手段和方法的更新。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需要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及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转变传统的教育手段和方式,以便高效地完成教育任务。如何转变教育手段和方法是教育主体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尤其是伴随当前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教育客体进行学习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传统的教育方法明显落后于当前教育理念的发展速度,教育主体很难通过一些传统的校园宣讲、社团活动等方式来高效率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如何和互联网等新媒体进行互相融合,创造出新的、富有吸引力的、便于被接受的教育方法,将是每一位教育主体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客体困境

换一个角度,我们站在受教育者,即大学生角度来分析其面临的困境。很多极端的评论都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表现得忧心忡忡。对“80后”、“90后”的种种表现给予了“垮掉的”“物质主义的”等标签,对“90后”甚至有“脑残”的蔑称。但是,面对着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不能也不应该采取悲观的态度。毕竟,我们在2008年的雪灾、地震和奥运等事件中,看到了他们积极的表现和工作中的责任。我们姑且脱离这种简单评价的困境,站在青年大学生成长这个更高的层次。在这里,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就变成了:在思想政治学习和塑造过程中,大学生群体遇到了哪些问题?然后涉及到是该如何破解的问题。由此,我们暂且将大学生思想政治优势和积极因素放在一边,采取“问题取向”;再结合本文对相关教育背景的分析,我们可以将这种“客体困境”概括为:

1.信息、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带来的迷茫。在当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的主流价值观念受到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社会整体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以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落后三方面的综合影响,出现了多元化的学校价值观。因此,学校的价值观取向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取向,使得当前大学生群体中的价值观取向呈现多元化形式。大体表现为三种,即坚定支持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坚决反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和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保持中立的模糊态度。其中,前两种价值取向在学生群体中占少数,多数学生的价值取向处于模糊状态。这种现象是学生在多元化的价值观念面前感到迷茫的表现,不利于他们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

2.认知、评价标准方面的无所依从(认知、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带来的无所依从)。与价值观多元化对应的,是价值观选取标准的多元化。根本上,诸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是由其本身的说服力决定的。随着改革尤其是开放地不断深入,长时间相对封闭环境中才会有的主流价值观念独领的场景已然较难回归了。而主体面临上述“压力”却没能很好地找到解决之道。面对着思维活跃、对新思想和观念抱有极大热情的青年大学生群体,相关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没能体现出足够的吸引力。传统教育方式在传统相对封闭环境中能很好地扮演其应当的角色,而新环境中,影响力的式微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造成了大学生群体在面对纷繁复杂地价值观冲击中的无所依归,混乱而迷茫。从而,出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客体的互动障碍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互动障碍

教育过程以及预期的教育效果应通过教育主客体的良性互动来实现。互动出现问题,教育初衷就不可能沿着预期的路径实现。在我们这里的研究主题中,由于教育主体现有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不能满足客体在内容和吸引力、说服力方面的要求,从而会出现整个教育过程流于形式的危险。即使完整地甚或超值地完成了教育过程,效果却很难保证。可想而知,没有“成就感”的努力是不会持久的,如此“恶性互动”会一点点侵蚀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处在客置的大学生群体求知而不得,只能压抑其对价值观方面求知的渴望,在混乱和迷茫中无所适从。

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的过程只有通过主客体之间的积极互动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成功完成教育的任务。如果教育的主客体中的任何一方表现出互动的消极怠慢性,将会导致教育的实现不再具有其真实意义,变得更加富于形式化。通过上述对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存在的困境分析,我们认为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教育主客体之间存在教育主体的教育手段落后于教育客体对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方面的要求,出现比较严重的互动困境问题。这样的教育形式如果长期存在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会侵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且也会压制大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得他们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体制下,变得更加迷茫和无所适从。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看到:时代的变迁已经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带来地严重冲击。寻求解决之道,刻不容缓。

三、脱离困境—如何引导大学生取“正确”的一瓢饮

面对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念的时代背景,及其带来的大学生思想政治过程中的问题,我们应何去何从?如果采取消极放任的态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势必遭到更大地冲击。采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应对,是毋庸置疑的。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欲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缓解主、客体之间互动的障碍,保证教育效果的实现,工作更多地应该交给教育主体来完成;而具体的方向选择,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教育主体的再教育

教育主体作为学生政治教育中的主要传授者,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教育主体面临的主要困境。对于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在高校教师的准入门槛标准中,将思想政治素质水平的比重提高;第二,对高校教师进行再教育,让他们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水平;第三,在教师的绩效考核中,将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其中的一项评价指标。

(二)教育方式的革新

作为教师主体面临的表面困境问题,教育方式的改革也变得刻不容缓,因为它作为一种教学途径,对教育方式的有效实施起到重要作用。对于教育方式的革新方面,我们认为可以采用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集体活动教学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并在教学中融入当前的时事或者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将教育做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只有这种新鲜的、有吸引力的教育方式才能被当代大学生所接受,让大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中获得更多新知识的同时,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主体联合

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除了作为教育主体—老师的努力之外,还需要与教育相关的其他组织和部门的通力合作,实现多元环境下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之所以会提出以上观点,是因为当前的大学生教育背景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应仅限于学校内的老师教育,还应拓宽到父母、相关网络媒体和社会等方面的教育。多元化的文化背景,拓宽了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常规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唯一方式。因此,来自相关网络媒体和社会各界的教育能否正确有效,离不开与之相关的社会各组织和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以上的观点只是从比较宏观的角度对当前存在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并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然而,问题的解决是需要具体方式的落实来实现的,因此还需要其他学者在后续的研究中,结合具体现实,寻找解决问题的具体之路。同时,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将会促进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向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英)C·W·沃特森.叶兴艺译.多元文化主义[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篇2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引导;多元文化

目前,高职教育受到各个国家的普遍认同,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其三大职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源的提高比物质资本的增加对经济增长起到的作用要重要的多。这更加凸显了高职教育事业的重要性。

我国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和责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特别是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有了长足进步,然而,(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政治、经济改革,处于“转型期”背景下的高校教育面临巨大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尤甚。在当前全球化和后现代的语境下,充斥着各种文化和价值观,传统的单一主流文化和权威社会影响渐微,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要在这种多元信息、多元价值竞争中取得胜利,无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

一、多元文化与全球化—无法回避的教育背景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愈来愈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导致了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势必意味着主导价值观念的号召力下降。这是目前各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无法回避的背景条件。

所谓“文化多元主义”,C·W·沃特森在《多元文化主义》中将其定义为一种历史观和公共政策,也定义为一种文化观和教育观。文化多元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观,核心是承认文化多样性及其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影响;作为教育观,则要求学校帮助学生了解、尊重和欣赏其他文化,消除对其他文化的误解和歧视,正视文化冲突。由此可见,多元文化主义对文化的评价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是经济全球化和后现代话语背景的产物,并依托此背景不断强化。

“全球化”的定义有很多,常规意义上的定义大多基于外在物质层面的表现,即认为全球化就是国家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在政治和经济上相互依存,形成全球意识。全球化涉及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通过全球化,世界各国都得到了实在的利益,中国也在全球化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然而,如果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全球化的意义不单体现在政治、意识形态的分歧上,而且渗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此框架下,我们可以认为全球化就是国外各种领域的文化价值观念在商品、传媒的裹挟中渗入并扩展的过程。全球化的背景下,来自全世界的产品和信息带来各种不同的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并随着传播和运输手段的现代化而充斥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迈克·费瑟斯通在其所著的《消费文化》中,对全球化背景中的文化形象进行了分类,认为一种形象是某一种文化向外扩展至它的极限,并不断吸纳和整合其他文化,最终这种文化遍及全球,成为主导文化;另一种文化形象则是不同文化的浓缩,以前相互远离的事物现在彼此接触并共存一处。不同的文化不经过整理融合,一味叠加,导致文化变得过于繁杂庞乱,没有清晰的组织原则和处置模式,无法形成统一的信仰原则、指引方向和实践知识。”可见,第一种文化形象带有霸权意味,第二种文化形象更加贴近现实。

促成上述第二种文化形象形成的原因,除了全球化背景之外,还有所谓的“后现代”。 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相当复杂,在建筑学、文学批评、心理分析学、法律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领域都有不同侧重的表现;但表现在不同研究对象和领域中的“反叛”特征却是相似的,具体表现为对权威、传统和一致的反叛。在后现代主义话语中,失序、破裂、消解成为一种常态,而通过一种主流价值与传统实现社会的团结成为奢望。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后现代主义话语似有超越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书中“玛格丽特·米德将特征概括为“全体社会成员以目今流行的行为模式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而在后现代主义话语中,这种流行却绝不会是传统和固有的约定俗成。

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人生中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对新鲜事物的理解甚至认同都相对容易。在上述背景之中,大学生群体面临的不仅只是信息、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带来的迷茫,还有在认知、评价态度方面的无所依从。

二、困境分析—迷茫与压力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压力是非常严峻的;而准确的分析问题的表现形式和把握问题的本质是我们寻求解决之道的前提。由此,在多元文化视阈下,理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压力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

教育过程本质上可以概括为教育主、客体之间以一定教育方法和手段为依托的互动过程。很显然,欲图完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需要“整合”功能的发挥;或者说,单纯某一方面的努力(或某一方面努力的缺失)不足以很好地完成教育任务。由此,我们对当前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困境的分析可以通过以下思路:主体压力—客体困境—互动障碍。

(一)主体压力

一般而言,教育主体方面的压力主要源于传统教育手段和方式相对现代教育观的不适应。在多元文化和全球化的教育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模式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即教育的效果大幅降低。因此,我们基本认为,改变传统的教育手段是当前教育主体面临的主要压力。

1.根本压力。教育主体面临的根本压力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高,二是高校缺乏将教师与学校各部门、各位教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进行相互整合的平台。这种压力的存在,主要源于我国高校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如教师的整体思想政治素质水平不高,呈现严重的良莠不齐现象;又如,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资源不足,无法形成对主体的协调、整合,发挥整体的优化作用。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源于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文化背景。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导致了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当前社会呈现出更多新思想、新观念,如自由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不仅对思想尚未成熟的学生观念造成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位居神圣职位的教师,甚至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思想政治体制走向,使得社会教育体制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变得趋于形式化和功利化。因此,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水平和教育观念,以及学校的整合能力将是教育主体面临的最根本压力。

2.表层压力。我们在前面提到,教育主体面临的表层压力就是教育手段和方法的更新。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需要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及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转变传统的教育手段和方式,以便高效地完成教育任务。如何转变教育手段和方法是教育主体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尤其是伴随当前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教育客体进行学习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传统的教育方法明显落后于当前教育理念的发展速度,教育主体很难通过一些传统的校园宣讲、社团活动等方式来高效率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如何和互联网等新媒体进行互相融合,创造出新的、富有吸引力的、便于被接受的教育方法,将是每一位教育主体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客体困境

换一个角度,我们站在受教育者,即大学生角度来分析其面临的困境。很多极端的评论都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表现得忧心忡忡。对“80后”、“90后”的种种表现给予了“垮掉的”“物质主义的”等标签,对“90后”甚至有“脑残”的蔑称。但是,面对着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不能也不应该采取悲观的态度。毕竟,我们在2008年的雪灾、地震和奥运等事件中,看到了他们积极的表现和工作中的责任。我们姑且脱离这种简单评价的困境,站在青年大学生成长这个更高的层次。在这里,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就变成了:在思想政治学习和塑造过程中,大学生群体遇到了哪些问题?然后涉及到是该如何破解的问题。由此,我们暂且将大学生思想政治优势和积极因素放在一边,采取“问题取向”;再结合本文对相关教育背景的分析,我们可以将这种“客体困境”概括为: 转贴于  1.信息、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带来的迷茫。在当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的主流价值观念受到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社会整体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以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落后三方面的综合影响,出现了多元化的学校价值观。因此,学校的价值观取向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取向,使得当前大学生群体中的价值观取向呈现多元化形式。大体表现为三种,即坚定支持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坚决反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和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保持中立的模糊态度。其中,前两种价值取向在学生群体中占少数,多数学生的价值取向处于模糊状态。这种现象是学生在多元化的价值观念面前感到迷茫的表现,不利于他们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

2.认知、评价标准方面的无所依从(认知、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带来的无所依从)。与价值观多元化对应的,是价值观选取标准的多元化。根本上,诸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是由其本身的说服力决定的。随着改革尤其是开放地不断深入,长时间相对封闭环境中才会有的主流价值观念独领的场景已然较难回归了。而主体面临上述“压力”却没能很好地找到解决之道。面对着思维活跃、对新思想和观念抱有极大热情的青年大学生群体,相关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没能体现出足够的吸引力。传统教育方式在传统相对封闭环境中能很好地扮演其应当的角色,而新环境中,影响力的式微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造成了大学生群体在面对纷繁复杂地价值观冲击中的无所依归,混乱而迷茫。从而,出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客体的互动障碍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互动障碍

教育过程以及预期的教育效果应通过教育主客体的良性互动来实现。互动出现问题,教育初衷就不可能沿着预期的路径实现。在我们这里的研究主题中,由于教育主体现有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不能满足客体在内容和吸引力、说服力方面的要求,从而会出现整个教育过程流于形式的危险。即使完整地甚或超值地完成了教育过程,效果却很难保证。可想而知,没有“成就感”的努力是不会持久的,如此“恶性互动”会一点点侵蚀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处在客置的大学生群体求知而不得,只能压抑其对价值观方面求知的渴望,在混乱和迷茫中无所适从。

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的过程只有通过主客体之间的积极互动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成功完成教育的任务。如果教育的主客体中的任何一方表现出互动的消极怠慢性,将会导致教育的实现不再具有其真实意义,变得更加富于形式化。通过上述对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存在的困境分析,我们认为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教育主客体之间存在教育主体的教育手段落后于教育客体对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方面的要求,出现比较严重的互动困境问题。这样的教育形式如果长期存在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会侵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且也会压制大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得他们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体制下,变得更加迷茫和无所适从。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看到:时代的变迁已经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带来地严重冲击。寻求解决之道,刻不容缓。

三、脱离困境—如何引导大学生取“正确”的一瓢饮

面对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念的时代背景,及其带来的大学生思想政治过程中的问题,我们应何去何从?如果采取消极放任的态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势必遭到更大地冲击。采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应对,是毋庸置疑的。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欲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缓解主、客体之间互动的障碍,保证教育效果的实现,工作更多地应该交给教育主体来完成;而具体的方向选择,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教育主体的再教育

教育主体作为学生政治教育中的主要传授者,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教育主体面临的主要困境。对于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在高校教师的准入门槛标准中,将思想政治素质水平的比重提高;第二,对高校教师进行再教育,让他们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水平;第三,在教师的绩效考核中,将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其中的一项评价指标。

(二)教育方式的革新

作为教师主体面临的表面困境问题,教育方式的改革也变得刻不容缓,因为它作为一种教学途径,对教育方式的有效实施起到重要作用。对于教育方式的革新方面,我们认为可以采用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集体活动教学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并在教学中融入当前的时事或者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将教育做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只有这种新鲜的、有吸引力的教育方式才能被当代大学生所接受,让大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中获得更多新知识的同时,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主体联合

篇3

【关键词】多元;城市青少年;价值观;客观因素

中学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价值观问题也是中学生发展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传统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主要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育,灌输社会要求的主导的价值观,因为主导的价值观无处不在,而其他价值观很少有自己的传播渠道,难以与主导的价值观相抗衡。并且它以知识灌输为主要特征,强调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它对于我们人类文化的传承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特别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这种教育方式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是教育能否有效的前提。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青少年原来所处的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外来的价值理念也随之以空前的规模涌人,多种文化和价值观冲突与融合的机会增多,电脑网络和各种媒体逐渐普及,文化的多元化已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尤其在人口密集城市中影响更大。同时由于青少年还未成年,思想不成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能很好地处理通过各种渠道得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因而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尤其对城市中的青少年价值观的负面影响是最直接的。

一、青少年价值观存在问题的表现

(一)追求物质享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西方文化的流入,现在很多青少年追求名牌与个性,尤其是在城市中生活,最先受到潮流文化的影响,前卫消费急剧攀升,超前消费的苗头日渐凸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业,消解着他们的优良品质,销蚀着他们的进取精神,使他们极易走进“追求物质享受,忽视精神文化汲取”的误区,甚至诱发攀比、跟风、盲目从众、浮躁等不健康心理,从而表现出明显的浮躁化消费心理。

(二)精神信仰危机

西方的商业性文化、功利性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冲击着传统的民族国家观,淡化着人们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观念,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部分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使他们的政治意识、民族意识淡化,甚至对民族的前途命运失去信心,给当前的价值观教育带来很大挑战。

(三)道德素质滑坡

大部分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导致了一些青少年强调自我,追求功利,拜金主义。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在心理上更倾向于个人主义。更有严重的主张唯利是图,为一己私利不惜毁损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二、影响城市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客观因素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对于多元文化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应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只有自上而下的重视,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对于青少年来说,学校教师传授的信息已经不是信息的唯一来源,课堂的教育也不是他们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径。价值观教育,它不同于智力教育,智力教育主要引导受教育者认识世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致力于分清问题的真假。教师只要进行一定的理论“灌输”,就可以达到目的。但是价值观教育,它是思想教育的核心范畴,它是要在事实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受教育者认识、判断和选择价值理念、价值规范和价值取向的标准和方法。因此,最重要的是熏陶式的教育。对于学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作为体现青少年思想观念、伦理道德、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一种文化形态,能显现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知识普及作用,对生活在其中的学生起着不可估量的隐性教育功能,使学生无论走在校园的任何地方,都能感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例如一些文化名人像、文化讨论角的设立、宣传栏、板报的设计等等,使这些文化建设体现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在多元的价值观中进行正确选择。

(二)强化教师本身人文素质的培养

教师作为学生最直接的接触者,教师单纯的“灌输式”的说教已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容易引起青少年的逆反心理。首先从态度上实现双方平等对话。师生之间不能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应是一种平等关系,师生双方必须学会倾听对方的价值观。教学语言要尽可能地活泼幽默、提问和发言要尽可能地亲和宽容等,这样才会使青少年在兴趣激发、情感升华和心灵体悟中将必要价值观内容内化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和价值观体系中。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而应该结合国际国内的形势和时事,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和疑点问题进行引导教育,及时准确地更正他们在思想和认识上的偏差与误解。因此,作为教师应积极引导青少年吸收西方文化中符合时展要求的先进的价值观念,与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不断融合,帮助他们确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需要的价值观念,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课程安排教育只有与课外生活情境教育相统一,课堂内的价值观知识才不是由一系列单调抽象的文字堆砌起来的枯燥符号世界,例如新加坡学校组织了譬如升降旗仪式、文体活动、尊老敬贤活动、植树活动、清洁活动、文明礼貌月活动等等丰富的课外辅导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营造良好的价值观教育氛围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积极的价值体验。价值观教育与青少年日常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们要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价值观教育必须走进生活,因为现实生活是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也是人的一切科学知识和实践行动的基础。让价值观教育成为一种包含着对学生生活、生命、人性等的关爱、呵护和现实化的活动,重视内容的选择,使其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精神和生命。对于城市的青少年来说,更应该多开展乡村游走活动,多到农村体验生活。

(四)发挥家庭教育的榜样作用

由学校通过安排课程教学来完成价值观教育的责任也是容易产生实效的。但是如果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仍然靠学校孤军奋战,我们就不难发现,即使学生在学校准确理解了应该掌握的价值观内容,但倘若他回到家庭或进入社会后看到家长和他人坚守的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而且还发现自己在学校所掌握的价值观内容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用不上,践行那些价值观时甚至还会受到家长和他人的讥讽或羞辱,这就容易使学生怀疑学校价值观教育的正确性,时间一久,缺少了家庭的配合和支持的学校价值观教育无法实行。家庭是青少年从小长大的地方,家庭环境对青少年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形成有深远影响。在家庭中,父母的行为是最直接的榜样,著名的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父母想要孩子具有什么行为,首先应该自己起到表率作用。所以家长作为孩子价值观的引导者,应发挥榜样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裴娣娜,文喆.社会转型时期中学生价值观探析[J].教育研究,2006,(7).

[2]张鸿燕.新加坡德育途径与方法浅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3).

[3]傅晓华,匡促联.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挑战及对策.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10).

[4]王苏敏.对于价值多元化背景下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4(2).

[5]丁燕,巩克菊.多元文化视域下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述评[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2).

[6]杨雪英,朱凌云.论文化的多元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J].中国高教研究,2006(6).

篇4

所谓价值取向是指一定的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电视剧文化价值取向是指“在内容与形式等各个层面上对社会需求的满足及与其发展的适合、接近和一致。”(曾鸿、王静:《国产电视剧文化价值取向浅谈》,载《当代电视》2005年2期)一部电视剧取得高收视率,一方面是因为制作精良或者内容出奇制胜,更重要的是因为其表现了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升华了观众的精神世界,完成了应有的大众传播的导向性责任。

当代多元的文化发展,导致中国电视剧文化价值取向呈现多元性。北京大学彭吉象教授提出:“在当今中国社会里,主流文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以及外来文化、民间文化、地域文化、后现代文化等等多元并存,使我国当代文化真正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态势,”(《机遇与挑战——电视专业化频道的营销策略》,彭吉象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因此将当代中国电视文化分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外来文化、地域文化、民间文化和后现代文化,这种分类方法同样适用于电视剧文化分类,以下按照不同电视剧文化分别探讨多元的中国电视剧文化价值取向问题。

一、主流文化电视剧文化价值取向

现代的主流电视剧,即主旋律电视剧。主旋律电视剧的立意大都是从当前的国策、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人生导向的重大主题上繁衍出来的,起到指导人生的作用。主旋律电视剧要求体现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潮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基调昂扬,能够激发人们追求理想的意志和催人奋进的力量。例如建国六十周年之际,大量的献礼题材电视剧是此类电视剧的代表,《解放》、《开国前夜》、《苍天》、《监察局长》等。作为主流文化的代表,这类电视剧在90年代创作出了许多优秀作品,后来由于在形式上灌输说教,一度被大众冷落,通过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使主旋律电视剧也尽量大众化,向大众接受心理靠拢。主旋律电视剧的发展策略是采取艺术地表现主题的方式,既有严肃的思考,又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以期完成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价值,对受众进行意识形态塑造的功能。

二、精英文化电视剧文化价值取向

精英文化的电视剧,在数量众多的中国电视剧中,是极少见的。在电视剧艺术的探索中,一度也有这样的作品,但是很快电视作为大众媒体的特性凸现出来,这样的电视剧虽然可以成为研究电视剧的典型教材,但是却不符合大众和电视的收视习惯。《我的团长我的团》是近年精英文化的代表,观众评论其“企图承载教化色彩”、“感觉像坐在小剧场看实验话剧”,过于先锋派的叙事方式令大多观众表示无法接受。相反专家学者却对其给予高度评价。对于《我的团长我的团》的评价两极分化明显,正说明了精英文化在大众化、泛娱乐时代的尴尬。电视剧创作应该追求精英文化,追求对社会的深刻反思与道德批判,但不是用极端的艺术手段去表现精英文化才是正确的。理解和继承精英文化的评判精神对电视剧创作精品是有帮助的,尤其是精英文化的精品意识,应当成为电视剧创作者的创作准则。

三、大众文化电视剧文化价值取向

大众文化在今天被理解为娱乐文化,所以大众文化电视剧即是以娱乐观众为主要目的电视剧,大部分电视剧都是大众文化电视剧,它们填充了观众的休闲娱乐空间,放松观众身心。从某种程度来说,这种娱乐型的电视剧是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必然结果。对于主流文化价值取向而言,大众文化电视剧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大众施以最迅速、最广泛的价值观影响,但是另一方面其娱乐化倾向过于严重,向市场妥协而丧失了艺术品格。当一种题材无意间火了之后,一窝蜂地跟拍效应,就是大众文化倾向最明显的负面影响。这种电视剧将是电视剧产业发展的重点目标,不论题材也好,手法也罢,对于此类电视剧的研究应该深入到文化价值的最深层面——精神内核。因其在创作上最灵活、最靠近市场需求,所以应该将对市场需求的导向问题也纳入到电视剧创作者的思考范畴中。中国电视文化不断向大众通俗文化转型,在这时代更应该注重一种道德理性精神的回归,培养大众的责任心和道德感。

四、外来文化电视剧文化价值取向

这里的外来文化电视剧指的是深受国外文化影响,模仿国外电视剧拍摄的电视剧。很显然,在拍摄此类电视剧时,其文化价值取向从开始就不是中国的,但是碍于表现内容是中国的,于是在原作基础上做出中国式的修改。这几年中国电视剧深受美剧、韩剧影响,跟风之作数量不少,但是基本上都是一些不太成功的嫁接,不中不洋,例如《丑女无敌》、《回家的诱惑》等。这类电视剧往往只将国外的故事挪到了中国,人物塑造、故事情节非中国化,缺乏真实性基础,其价值取向并不真正是中国的,以至于其传扬的是外国文化而非中国文化。

经济的全球化、大众媒体的强大力量,促进了文化的全球化,又带来世界文化同质化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一部分电视剧创作者迷失在外来文化中,误以为电视剧创作可以将外国电视剧从形式到内容全盘接受,所以拍摄了上面提到了外来文化电视剧。这种电视剧通过炒作等手段,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吸引部分受众,但是其文化价值取向的水土不服,只会对受众产生不良影响。电视剧创作者要正确面对全球化,深入思考中国电视剧所应秉持的文化立场,以创作表现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故事内容,紧随时代精神,把握优良传统文化,用优质的电视剧回馈观众对电视剧的喜爱。

五、地域文化电视剧文化价值取向

地域文化电视剧是指按照具有鲜明特色地域文化的地区进行分类,甚至一个市或者县也可以发掘自己的地方文化。这主要是指电视剧的本土化,以地域文化为受众认知基础的文化策略,包含了当地独具特色的人文习俗、语言乃至思维方式。如上海方言电视剧《孽债》、《老娘舅》等,四川方言电视剧《山城棒棒军》、《傻儿师长》等。很多地区都将创作地方文化电视剧作为一种有效的文化宣传手段。然而电视剧本土化不等于文化复古,也不能过于传统化。如何对这类电视剧文化价值取向进行引导,这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做到细致而不狭隘,吐故纳新,在反映地方真实文化的基础上,宣扬全局观、科学观,将地方文化价值取向导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是此类电视剧首要思考的。

六、民间文化电视剧文化价值取向

民间文化“是相对官方文化、精英文化而言,由众多普通百姓自发形成的一种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文化形态。它往往更多地释放出下层民众的情绪,与民风、习俗、生活方式紧密相连。”(王玉玮:《当代中国电视文化民间化倾向探析》,载《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4期)民间文化电视剧的代表是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化仍然保留在农村中,例如电视剧《刘老根》,描写了东北农村的文化习俗,既在新旧思想的冲突中推进改革思想,又宣扬了东北的二人转艺术。民间文化电视剧,其价值在于一方面保留了优良的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间的碰撞、融合过程。然而民间文化同样也有藏污纳垢的一面,不乏存有封建思想的残余,因此在真实反映民间生活的同时,要用主流的文化价值取向对其加以引导,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七、后现代文化电视剧文化价值取向

后现代文化本身并不符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所以即使有所表现,也往往是隐藏在电视剧中,一闪而过。若是电视剧打算通篇以后现代文化为核心,则会选择荒诞的艺术形式。例如《武林外传》,其打破时空及传统的表演方式,采用情景喜剧的篇幅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告诉观众故事是荒诞的。但是后现代文化并不代表就是违背道德、扭曲的文化,相反,后现代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人物的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仍是真善美。这种后现代的电视剧形式很符合当代青年人的审美情趣,除了《武林外传》一炮而红外,《魔幻手机》这部后现代魔幻电视剧,在2008年中央八套的收视率排名第一,足见此类电视剧的魅力。

近年来火爆的穿越题材电视剧,与网络剧(包括改编源自网络小说、网络游戏的电视剧)天生带有后现代的特点,“它所构建的必然是一个超现实的虚构社会,它并不是创新型的产物而是一种文化的再循环,不可避免带有媚俗的特性。”(刘菁:《论穿越题材作品的后现代性》,载《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6期)

在电视剧产业大发展的时刻,重视电视剧文化价值取向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必要的立足点,并且要将对文化价值导向性的重视扩展到每一种电视剧类型中。“媒介承担着传递人类文化的责任,媒介的价值体系和伦理观念会对大众产生深刻的影响。”(《数字时代的中国电视》,彭吉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310页)今天,单集制作费用超过一百万的大制作电视剧越来越多,可以说电视剧创作者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有了更好的创作精品的物质保证。在这个时候,需要创作者保持清醒的认识,认清电视剧文化价值取向问题,自觉担负起文化传播的社会责任。

篇5

【关键词】 图书馆 多元文化 价值观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均有独特的文化历史,多元化是中国文化的特征之一。随着我国与世界的交流愈加频繁,中国文化一方面主动吸收世界的先进文化,另一方面主动创新发展自身,多元化态势明显。文化多元化导致了价值观多元化。社会的价值判别标准多样化,人们陷入了一种价值判断困境。有学者指出,现在至少存在着三种价值判断体系:原有的、不定的、新生的[1]。原有的价值观不断受到冲击、挑战,不定的价值观尚未受到普遍承认,新生的价值观又未被广为人知,文化多元化导致了价值观多元化。

图书馆价值观是图书馆和社会共同一致的认识和行为准则[2],价值观多元化格局令这些认识和行为准则变得模糊,给图书馆管理带来了困难。曾有学者对图书馆价值观进行研究,但这些研究多基于传统社会背景下,针对多元文化背景的研究较少。本文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价值观理论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现行图书馆价值观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价值观建设对策。

1 相关理论

1.1 图书馆价值观的含义

有什么样的需要论也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论,价值的种种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需要来解决[3]。价值是指事物的一种属性,这种属性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图书馆的价值一方面在于其典藏的书籍文献、档案及其他类型的数据信息和图书馆员所拥有的专业技术知识,另一方面在于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服务。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立场、态度、行为与观点,是衡量事物价值的标准。人们相信什么、需要什么、坚持什么,追求什么,是价值观所持有的内容 [4]。图书馆价值观反映人们对图书馆的信念、希望与追求,即人们对图书馆价值的观念和定位[5]。图书馆价值观既可以是图书馆人所拥有的,也可以是对社会大众而言的,最理想的情况是双方的图书馆价值观相吻合,图书馆价值观决定了图书馆的基本价值取向,“为人们自由、平等、便利地利用信息和知识服务”应该成为当代图书馆的主流价值观[6]。

本文认为图书馆价值观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对于图书馆和馆员,图书馆价值观是指图书馆职能、使命的理念和观点;第二,对于社会大众,图书馆价值观是指图书馆所应具有的作用。

1.2 多元文化的含义及其对图书馆价值观的挑战

文化包括有形和无形两方面,有形的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的音乐、艺术、语言文字、文献等,无形的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的风俗习惯、宗教、人种特征和社会制度。有形和无形的文化指导着一个人的思想与行为,人的思想和活动则是价值观的具体表现,价值观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是文化的深层次体现。

从地域和空间维度来看,多元文化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民族或部落的所有文化;从时间维度来看,多元文化是指文化在同一社会中所经历过的变迁。多元文化强调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平等对待。从我国漫长的历史来看,各民族文化、各区域文化相互辉映,互不可取代;从我国现今社会来看,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草根文化与精英文化、小众文化与大众文化等存在且将长期存在,加之外国文化的渗透,我国社会的多元文化格局愈加复杂。

多元文化给图书馆价值观带来了挑战。在单一价值观的社会里,人们往往只遵循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观念,社会价值永远放在第一位,人们的需求相对简单。从馆员角度来看,由于他们没有过多的个人要求,往往习惯于机械地遵照着图书馆制度行事;从读者角度来看,传统的图书馆只需做好单一性的读者借阅工作即可,即使服务质量较差、服务种类单调,人们也未必意识到问题所在。在多元文化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取代了过去单一性价值观,客观的重要性变得较弱,每个人都从自身出发思考问题,需求变得多元化。多元化的需求会令人们陷入价值取向的困境,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图书馆管理问题。

2 多元文化背景下图书馆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2.1 价值主体冲突

价值主体冲突主要体现为图书馆的社会本位价值观与馆员或读者的个体本位价值观的冲突。

第一,在市场经济日益繁荣的社会环境下,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发挥个体的能动性,满足个人的利益需要。图书馆员有生存、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但图书馆有服务社会大众,满足大众文化需求的公共社会责任,于是公益、自由、平等的社会本位价值观与馆员的个体本位价值观产生了冲突。

第二,图书馆的资源是有限的,在社会本位价值观的指导下,图书馆的目标是公共利益最大化。但在个体本位的价值观影响下,当读者的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产生矛盾时,读者可能会将个人利益置于公共利益之上,于是图书馆的社会本位价值观与读者的个体本位价值观产生了冲突。

2.2 价值取向冲突

不同的利益主体有不同的价值观,呈现为价值取向的不同,由此产生了价值取向的“一元”与“多元”的问题。

价值取向的一元化具有普遍的规范功能,是人们共同的目标追求。例如,在面临图书馆的对外事务,馆员会自觉地团结起来共同维护馆的形象和利益。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是不同利益追求的表现,对于图书馆和馆员来说,既要建设群众满意的图书馆,又要实现和维护自身各种利益;对于读者来说,既要遵守公共图书馆的相关制度规范,又要追求自身各种个性化需求的满足。这些多元的价值取向,往往令人无所适从,从而陷入价值取向冲突。

2.3 价值选择的决策问题

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发生冲突,就面临着价值选择的决策问题。

第一,从馆员角度来看,不少图书馆员对于图书馆建设也有不少的理论和见解。然而就我国来说,仍然有许多不利于非盈利非政府部门发展的因素存在,因此如何做,做什么便成为难以决策的问题。图书馆和馆员可能会将决策标准定在短期的利益追求上,而忽视了长期发展,导致了功利主义,进一步凸显了价值选择的冲突。

第二,从读者角度来看,当读者的个人利益受到规限时,受个体本位价值观影响,一些读者往往会通过一些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来满足个人需求。如读者会偷偷地将笔记本带入参考书库作记录之用。对此图书馆应该是加强监管力度,还是修改章程,加大参考书库的开放力度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呢?

3 图书馆价值观建设的对策

3.1 加强核心价值观建设

核心价值观是居于主导地位,是基本价值标准。强有力的图书馆核心价值观,能主导图书馆馆员的理念,能在读者大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品牌,能将大家的思想在不放弃个人利益的前提下统一到一起。如果图书馆提出一个能让多方认同且遵守的核心价值观,有助解决社会本位价值观与个体本位价值观的冲突。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价值观已不能满足多元文化馆的发展要求,本文提出多元文化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包容、博爱。

第一,对于图书馆来说,自由是指图书馆要以更开放的姿态面向社会,让读者能自由地在图书馆中得到信息,让馆员有一个更宽松的工作环境;平等是指馆要平等对待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和馆员;包容是指馆在资源分配、制度制定、服务提供方式上要顾及弱势或亚文化社群;博爱是指馆要关怀每一个参与图书馆的馆员和读者。

第二,对于馆员来说,自由是指减少对读者的不合理干预;平等是指平等对待每一位读者;包容是指对于要更有包容心去对待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博爱是指要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图书馆事业,热爱读者。

第三,对于读者来说,自由是指大众的利益。读者在馆内应时时顾及大众利益;平等是指平等地对待馆内其他读者;包容是指更加包容图书馆、馆员或其他读者的一些行为和现象,多从他人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博爱是指热爱图书馆的环境,与馆员、其他读者和平共处。

要全体人员共同认可核心价值观,单靠官方的提出与宣传并未足够,还须在核心价值观和馆员和读者的个人本位价值观两者中找到共通点,努力将三者结合起来。例如进行馆员服务质量调查,将调查结果作为馆员职业发展和绩效工资的依据之一;将图书馆的未来发展与馆员的职业发展联系起来,努力建设员工的归属感;加强对馆员的继续教育,使馆员对核心价值的认识得到加深,并在日常读者服务工作中努力实践;将“自由、平等、包容、博爱”作为对外品牌进行图书馆宣传,同时加强读者客户关系管理,既搞好图书馆公共关系又能对读者起到教育作用。

3.2 尊重和研究读者文化、馆员文化,构建和谐的图书馆

多元文化提倡各种类型文化的共存共发展,平等地看待每一种文化。因此,面对不同的馆员和读者,图书馆管理者并不能加以扼制或排斥,而应尊重和研究他们,通过各项管理方法去消除冲突,构建和谐的多元文化图书馆。

持有相似价值观的读者形成了读者群,他们在阅读兴趣、对图书馆认识、个性化服务需求、图书馆服务感知上有共同的地方,形成了独特的读者文化。首先,图书馆和馆员必须去理解研究这些读者文化,只有理解了构成原因、存在情况和特点,才能开展读者服务工作;其次,图书馆和馆员必须去接纳这些读者文化,才能够提升服务质量;最后,还应努力将不同的读者文化与图书馆串联起来,使读者文化与图书馆文化得到融合,在允许不同读者文化存在的前提下,共同遵守同一图书馆文化。

面对不同馆员,首先,图书馆应该民主地对待馆员文化,承认馆员的个体利益,尊重馆员的价值取向,使馆员价值观与图书馆价值观取得协调;其次,馆员文化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只有这样的馆员队伍才能以健康的形象展示在读者大众面前,敢于创新、自觉学习、文明讲礼、品行高尚是不同文化背景的馆员所应共有的,图书馆也应努力地培养这种员工文化;最后,馆员间应该是团结协作的。只有在对话的环境中,馆员的思想才能得到交流,好的价值观才能指引不良价值观,从而抵制不良行为,使馆内的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图书馆应该应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加强馆员队伍的凝聚力建设,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均能在和谐愉快的环境中工作。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等.当代中国价位判断体系的转型[J].社会学研究,1995,5.

[2]纪清华.浅议图书馆的价值观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第19卷第9 期,39-41.

[3]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观若干问题的思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3.

[4]陈章龙,周莉.价值观研究[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3.

篇6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D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025-01

自改革开放至今的四十多年里,在世界范围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我国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也逐步迎来了社会文化环境的多元并存和自由发展的繁荣面貌,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而这其中,最能影响到的便是校园文化。大学作为高等教育阶段,也系统包含了传统和西方文化、精英和大众文化的并存发展。现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接班人,未来作为一股中坚力量投身于经济和文化建设。当前的多元文化发展,势必影响到价值观正在逐渐形成的大学生。因此,积极引导校园先进文化发展,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对于将来社会建设具有深远影响。

当代大学生在主流价值观方面是积极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不夹杂着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在随之而来的职业选择时,由于个体人格类型、职业目标、自身需求以及兴趣爱好的不同,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在美国职业发展理论中,霍兰德从人格和兴趣角度探讨了两者对职业观的影响[1,2],萨帕则从个体家庭、学业等方面分析,认为职业选择和发展是前进和动态的关系[3,4],这些理论从宏观的社会就业环境和微观的个体社会性特征对职业选择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1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及职业选择倾向现况

美国、日本的学者及社会团体早在1960年和1973年便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进行了调查[5],我国也于上世纪80年代左右开展了相关研究。本文以张国兵和潘莉莉等人的研究为例,综合统计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近年就业选择偏向于个体的才能、兴趣及发展,体现了大学生以实现自我价值和收入追求为标志的就业取向,当代大学生对地理环境、工作氛围日益重视,对职业价值评价的标准逐渐变得现实化和具体化,表明了大学生的务实观。在职业选择时首要考虑的因素中,大多数看重个体发展,而选择对社会贡献的比例占少,约18.77%。另外,当代大学生在对工资待遇和工作压力之间关系的权衡当中,约54%被访者选择“压力较大,待遇较高”,约22%选择“压力不大,待遇一般”,约15%选择“压力很大,待遇很高”,10%左右的被访者则选择“没有压力,待遇较低”,这反映出大学生更多的偏向于待遇追求,也更多的表现出对所选工作压力的承担。综合来说,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主要体现出主体个性化、判断功利化的特点。

2多元文化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现如今,随着信息化发展、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文化相互渗透融合作用,我国社会的思想和文化建设也在稳步发展。在这新的背景下,大学生主流的思想现状是积极进步的,但多元文化发展也使得当代大学生的职业观呈现出新的特点,需要认识到的是,改革开放在带来经济跨越式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的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对于职业判断的不同程度功利化便清楚的反映出这个现象,就业时更多的把经济收入、工作稳定以及期望在大城市发展。另外在大学生群体中,某些现象则呈现出过热的态势,如眼下的研究生热、公务员热,这也间接反映出职业价值观发生一定的偏差。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对多元文化带来的影响,可以归纳出以下结论:首先,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组织形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对于职业观的影响较大,个体特性和个人价值开始受到重视;其次,包括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在内的社会文化冲击和融合,带来不同于主流观念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观,这体现在青年大学生群体范围内,各种中西方文化观念差异和冲突,使得大学生在面对个体发展和社会贡献时产生困惑;最后,包括校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内的教育环境,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也起着重要影响。

3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完善职业价值观教育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对就业的倾向,以及网络信息的发展,大学生的就业机制和就业途径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国家在大学生就业市场建立、创业扶持和就业预警和保障机制等方面都日益重视,新形势下也需进一步完善。另外,对社会主导文化的建设、正确树立职业价值观也显得势在必行,要使得大学生对就业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分辨何为真正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性的竞争意识,及时调整就业方向,同时努力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理论水平、文化素养和工作能力。立足实际,以人文本,正确认识个人集体观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加强社会主流文化和良好文化和引导作用,提升校园文化品质。面对眼下多元文化的发展和由此带来的冲击,高校应更多的宣传符合国家主流价值观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准则以及集体意识,引领当代大学生良性发展。

小结:在当前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当代大学生在对价值观的认识上,尽管有外来文化和思维的冲击,但更多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以宽广的胸襟,容纳和耐心引导大学生文化发展和价值观认识,同时培养大学生在文化建设中的先导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校园文化并得到良性发展,另外要经常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正确认识个人和集体观念,形成符合社会需求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海玲,王利山.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及其价值分析.[J].职业时空, 2005, (22)

[2]Holland JL. The occupations finder.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1996

[3]孙彤,李悦. 职业设计与优选人才.[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5, (33)

篇7

关键词:休闲时代 太极拳 休闲文化

前言

太极拳是中国体育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十分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强调身心兼修,以求健康长寿的文化特色,其文化内涵与当代休闲理念如出一辙。我国学者胡小明认为:“太极拳是休闲的,人类在21世纪跨入休闲时代的进程中,最能得到世界性认同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当属太极拳。”本文从休闲的角度探讨太极拳所蕴涵的休闲文化以及在休闲时代的价值,期望在休闲时代太极拳能与过度注重“追求极限”的西方体育文化相辅相成,共同为人们的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1.休闲时代来临的必然性

著名的未来学家格雷厄姆・莫利托在《全球经济将出现五大浪潮》一文中认为,到2015年,人类将走过信息时代的高峰期而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许多学者也提出并论证了21世纪将是休闲的时代。

从闲暇时间的角度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工作时间不断减少,空闲时间越来越多。从20世纪最后20年至今,许多国家陆续出现了休闲时间超过工作时间的情况。我国从1995年开始实行5天工作制,并在1999年实行春节等长假以来,人们的余暇时间也大幅增加,人们对休闲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从人们经济收入的角度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社会财富的创造即使在劳动时间日益缩短的条件下仍然不断得到提高。人们的收入得到了很大的增加,而收入的增加给人们创造了休闲生活的经济条件。从人们的价值观看,人们的价值观经历了从现代化到后现代化、从物质主义到后物质主义的变化,人们愿意花时间和精力进行休闲活动。在收入和休闲权衡的问题上,美国劳工部曾做调查表明:平均每个工人准备放弃他的4.7%收入以换取更多的休闲时间。

从以上三个维度分析可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以及人们价值观的转变,21世纪休闲必将成为一

个时尚的话题,休闲时代的到来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2.休闲时代背景下太极拳的文化内涵重构与多元价值取向

2.1太极拳的休闲文化内涵重构

伴随休闲时代的来临,传统的太极拳的文化内涵也在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不断碰撞与吸收中得到了很大的拓展。当西方体育为利益驱动而严重异化的时候,当人们沉迷于不健康的休闲中不能自拔时,代表东方文明的太极拳及其文化将为人类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积极、健康的导向。太极拳的文化内涵也在人们的不断加深的认知中进一步得到深化和拓展,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融入自然,天人合一。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认为:“中国文化关注的对象是人。”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太极拳文化的一大特色。太极拳着重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在许多思想家看来,人与人、人道与人道、人性与人性是相通的,自然和谐理念和“天人合一”思想是太极拳所反映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髓,是一种先进的自然观、人生观。太极拳要求人与自然建立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保持一种良性的生态平衡。它是对征服自然错误理念的反思和纠正,继而追求一种人与自然共存共处、和谐发展的新型关系。在太极拳习、练过程中,要求在意念上使自己的身体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就是这种“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天人合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达到宇宙、自然、人、物的和谐与统一,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的观念始终贯穿在太极拳的思维模式与实践规范之中。在充分体现并追求“天人合一”的过程中,人们可以以祥和、恬静的心态去追求身心和谐统一、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这种和谐不仅可以排遣忧虑,抛却浮躁,还可使人的身心上升到一种轻松自在的境界,对陶冶人的风仪和内在心境是颇具裨益的。这与休闲时代人类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是符合人类未来价值趋向的休闲文化方式。

2.1.2宁静致远,松静为本。

太极拳通过身体的文化符号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质。其基本活动理念便是松静为本、动静相兼、以静驭动、动中求静。太极拳以其行云流水般柔和舒畅缓慢的身体动作,去表达生命中“动中求静”、追求永恒的意念和要求。其动静方式体现了传统中医关于“动以养形、静以养神、不当使极、持之以恒”的基本原则。在修心养性方面,它按照穷通易变、宁静致远、返朴归真的方式,去体悟那空灵神妙和大化流行的大道,以求得精神上的超越和自由。太极拳仪态上的要求是“神舒体静、意气腾然”,这就是“宁静致远、返朴归真”的结果和表现。从人生之修习的角度讲,修习太极拳要求一种虚怀若谷、恬静无欲的平和心境,表现为“安静闲活、虚融淡泊”。在摆脱了激烈竞争、紧张节奏的工作之后,练太极拳使人进入一种无干扰、无欲念的宁静之中,会获得神清心静的情感,去感知人生的另一面。太极拳“贵柔主静”的思想与精神,将为人类身体文化的发展带来启示,符合人类未来休闲价值趋向。

2.1.3形神兼备,内外兼修。

“形神兼备,内外兼修”是武术的基本特点,同样也是太极拳的基本特点。太极拳运动的最高境界是外在的“形”与内在的“神”的“合”,《陈鑫太极拳论分类语录》中有“心静身正,以意运动”。内外兼修可以培养人的精神面貌,对塑造稳重、成熟的性格具有一定的作用。太极拳用意练拳,行拳练气,虚静其心,以心行气,将气与心结合,以人的思想、精神、心理状态为修炼的基础,既蕴含生命本原论,又涉及道德精神论。太极拳休闲既能够给人带来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同时能够通过文化熏陶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因此,太极拳休闲是一种文化塑造,是一种“成为人”的状态。这与休闲研究中关于“休闲是人的生命的一种状态,是一种‘成为人’(becoming)的过程,是一个人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存在空间”的观点是一致的。

2.2休闲时代背景下太极拳的多元价值取向

2.2.1太极拳作为一种休闲健身方式的生理学价值。

太极拳要求修习者要清静用意、精神内守、意动身随、形神兼备,要有较强的自控力。因此,经常从事太极拳运动可以使人体各个肌群相应的运动神经中枢之间,以及运动神经中枢与植物神经中枢之间达到高度的协调。这种有规律的调节过程能改善各种分析器的功能。坚持太极拳锻炼,对神经衰弱、失眠、头晕、记忆力弱,以及由神经系统功能障碍造成的其他疾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太极拳在运动过程对血管与淋巴管能起到良好的机械按摩作用,保持气血通畅。经常参加太极拳锻炼的人,其心肌纤维增粗,心壁增厚,心脏收缩力增强,心血容量及每搏输出量增加。同时,太极拳的练习又要求全身肌肉的放松,从而反射性地引起血管舒张,从而减轻心脏负担,有利于身体健康。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明显提高心肌的机能,对心、脑血管系统的疾病会起到良好防治作用。

太极拳的运动方式是“一动无有不动”。从“内气”的舒通到外形的变化,从五脏六腑到四肢百骸都寓于动中。“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上下相随,快慢相间、内外结合,节节贯穿,可使人的运动组织器官都得到活动和锻炼。长期练习太极拳,不但能保持骨骼、肌肉应有的弹性和韧性,使各关节周围组织的营养状况得以改善,而且对关节变形、肌肉萎缩等病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2.2.2太极拳作为一种休闲健心方式的心理学价值。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活动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太极拳练习要求身体各部位均放松,精神意识集中,呼吸自然协调配合。主张以意为主,以力为辅;圆活连贯、轻灵沉着的“身动”;不急不躁、不张不狂的“心静”;气沉丹田、以意导气的“气敛”和朴实无华、自然随意的“神舒”,这使太极拳具有调整心态平衡、修心养性的作用。太极拳认为“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其重在养心,要求清静,泰然处世的自足心态,通过自我意念控制,使身体和精神获得最大限度的放松。太极拳修炼到一定层次,每一次演练都不是简单的重复比划,而是追求对自然、人生的自我感悟,内心世界的自我净化与升华。

因此,长期习练太极拳,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培养沉着从容、温和冷静、耐心细致、做事有恒、意志坚强、乐观进取等优良心理品质。把太极拳作为休闲选择有利于消除、缓解现代生活给人们带来精神紧张,情绪烦躁,思绪紊乱等不良情绪而保持一种健康、平和的心态。

2.2.3太极拳作为一种休闲文娱方式的社会学价值。

“社会化”指的是一个人从生物体变成社会人的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的瑰宝,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修身养性等价值功能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得到了积极的拓展,其追求“中正和谐”的精神内涵和“内外兼修”的健身理念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太极拳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影响,其道德文化体系中承载着广泛的中国社会的道德文化要求。汲取太极拳文化中符合时代要求的道德文化精髓,通过太极拳休闲活动渗透到修习者的思想观念中去,可使修习者在追求轻松闲适、恬淡自然的休闲方式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积极的、健康的休闲太极拳和谐的文化思想观。因此,太极拳对于人尤其是青年人来说,在促进其社会化方面有很大帮助。

在今后的几十年里,中国将步入老龄化国家。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就成为老龄社会中的重要问题。太极拳这种动如抽丝、静若处子、行如流水、轻若浮云、强度适宜、内外兼修的拳术,十分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是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最佳选择之一。

3.积极拓展太极拳的生存空间,发挥太极拳的休闲文化价值的对策

休闲时代的来临,对于太极拳乃至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来说都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与挑战。虽然太极拳的休闲文化和恬然的运动形式与当今时代人们所追求的休闲内涵是一致的,但我们不能无所作为、裹足不前。我们必须积极迎接挑战,为太极拳的发展做好准备。

3.1积极创立太极拳休闲俱乐部。

体育俱乐部模式是促进体育项目正规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在《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提出:积极稳妥地发展各类体育俱乐部,鼓励和支持各系统、行业、社会组织及个人组建各种类型的体育俱乐部,扶持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主的群众性体育俱乐部。这为发展太极拳休闲俱乐部提供了政策支持。多年来,我国城镇居民聚居区存在着一些松散的太极拳组织。这些组织和太极拳辅导站避免不了向俱乐部模式逐渐过渡。发展太极拳休闲俱乐部,一方面,要反映出太极拳浓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要给人们创造一个古典、优雅的休闲氛围。通过俱乐部为习练者提供习练场所、太极服装、音像资料、教练、组织参与竞赛表演等服务,可使人们在俱乐部不仅收获练习技术带来的健康和拥有归属感,而且受到太极文化对人情操的陶冶。

3.2加强宣传,树立太极拳的休闲文化品牌。

太极拳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记载和表现了中华文化天人合一、松静为本、内外兼修等中国先哲对精神世界的内省和追求,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大优秀品牌。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影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太极拳,让人们对太极拳及其文化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通过宣传不仅让大家知道以太极拳作为休闲运动好,还要让大家知道太极拳作为休闲运动为什么好。此外,在宣传时要注意太极拳术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减少太极拳推广工作中的障碍,为更多的国际友人认识、了解、接受太极拳提供便利条件。只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太极拳、体验太极拳,太极拳的休闲文化品牌才能树立起来,进而为太极拳的良性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语

太极拳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松静为本”、“内外兼修”的思想,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统一,强调伦理道德和修身养性共修的方式以求健康长寿等的文化特色,这与休闲时代人们所向往的融入大自然,享受宁静氛围,追寻身心健康的休闲生活理念极为相似。不仅对习练者有着“修身养性”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对其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

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角度分析,太极拳显示出其重要的多元休闲文化价值,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和社会的和谐。因此,我们应积极拓展太极拳的生存空间,使更多群众从中受益。通过在群众中大力倡导、广泛宣传太极拳运动、发展太极拳休闲俱乐部等多种方式来树立太极拳的休闲文化品牌,使其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宣兆凯.论以可持续伦理为基础的休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9:14-16.

[2]马惠娣.21世纪与休闲经济、休闲产业、休闲文化[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

[3]马惠娣.休闲――文化哲学层面的透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59-64.

[4]周兵等.休闲体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楼嘉军.试论休闲发展的趋势及其对策[J].旅游科学,2004,3:45-48.

[6]隋克.对中国太极拳价值的新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04,4:428-430.

[7]阮纪正.太极拳的文化内涵[J].岭南文史,2002,2:38-41.

[8]游敏惠.当前我国休闲文化发展的几个误区[J].山东社会科学,2006,2:133-135.

篇8

关键词:文化 通俗音乐 审美

通俗音乐在西方称为“popularmusic”,泛 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它有别于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亦称流行音乐。通俗音乐一词,最早见于19世纪的演出报道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通俗音乐通常包括爵士乐、拉丁美洲的伦巴和探戈等歌舞音乐、电影音乐、音乐剧、世界流行的地方性音乐(如美国新民歌、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歌曲、法国小曲、黑人灵歌、夏威夷音乐、中国的时代曲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通俗音乐的名目更为繁多,除了上述类别之外,又加进了摇滚乐、乡村与西部音乐、黑人的灵魂乐与布鲁斯、迪斯科、怡情音乐,其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变种等等。

通俗音乐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文化商品化的产物,是大众文化的重要样式,在大众文化消费市场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是大众音乐消费的主流。作为人类文化形式的一种,通俗音乐对人众文化的走向,特别是大众主流文化的走向起着价值引导作用。也就是说通俗音乐具有极强的价值导向性。文化性和商品性是通俗音乐的两大特性。而要实现通俗音乐的价值导向作用,前提需要文化消费大众接受和认同通俗音乐这种文化产品。欲使文化消费大众接受和认同一种文化产品就要使这种文化产品的审美气质主动适应文化消费大众主体的多元的审美心理需求。

通俗音乐的审美价值取向是指通俗音乐作品在使人们获得审美经验时所引发出的审美趣味趋向。它是区别于严肃音乐和民族民间音乐以及其它音乐艺术品种的一个最本质和最重要的审美指标。其主要表现为:大众性、叛逆性、娱乐性与新颖性。

1.大众性 所谓“大众性”即是蕴含于通俗音乐之中的一种先天的“平民意识”。这是一种与高雅音乐和主流文化截然相反的艺术品格。其主要崇尚和主要表现的是普通下层劳动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真情实感。平民性意味着通俗音乐不需要过分的形式美和过分的斧凿与雕饰,其本质追求,是希望酣畅淋漓、朴实无华地宣泄与表达劳动人民内心的积淤和渴望。所以说,一切真正有价值的或者说有生命力的因素,往往都还来自于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的生活与情感、创造与智慧。如:《纤夫的爱》、《常回家看看》等。

2.叛逆性 所谓“叛逆性”是指表现在通俗音乐之中的一种强烈的需要表现出的“叛逆性格”。这是一种长期遭受生活挤压和文化遗弃的思想与情感的迸发,是一种对命运不公平的抗争,是一种心理被伤害的呐喊。叛逆性既是劳动人民争取自我存在价值的一种抗争,同时又是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华的一种展现。如:《一无所有》、《无地自容》等。

3.娱乐性 所谓“娱乐性”是指包含在通俗音乐之中的一种浓厚的“商业性”气质。它既是取悦欣赏者的手段,又是通俗音乐赖以生存的目的。娱乐性意味着通俗音乐不需要过多地关注、思考或表现社会生活的重大题材,也不必对所表现的对象作过多的哲理性思索。在很大程度上,娱乐性追求的是演出收人,是暂时的使“自我”以及欣赏者获得注意转移或精神解脱。如:《回娘家》、《梦里水乡》等。

4.新颖性 所谓“新颖性”是指通俗音乐在表现手法和表现风格上所具有的比较“时髦”和别具一格的“前卫”意识。它要求通俗音乐必须借助于“夸张”或“媚俗”的表演方式来适应和满足都市生活、商业生活和现代生活的需要,同时必须能够借助于化妆、服装、灯光、音响、舞蹈表演不断地与观众进行交流等等手段,来创造独特的视听氛围以及其它可能使观众获得的感官刺激。如:《忐忑》、《说唱脸谱》等等。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