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08:32:3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物料管理工作规范,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居民用户发展:2万户。
2、天然气销气量:2.5亿立方米。
二、重点工作:
1、进一步加强工商市务发展工作。确定2016年为工商市务拓展年,由客服部、工商市务部牵头,生产、设计、工程、工程公司等部门全力配合,认真做好客户发展流程的优化工作,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在进一步挖潜原有客户的同时,继续加大中小商饮、煤改气、工业客户的发展工作。
2、进一步加强工程管理工作。确定2016年为工程管理提升年,由工程管理部牵头组织,认真做好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新材料使用、结算、施工监理考核等项工作,确保2016年工程管理工作有质的提升。同时,按照集团相关要求,港华作为东北区域唯一一家精工行动试点单位,2016年要重点推进精工行动相关工作,由工程部、工程公司协同配合,按照集团相关要求,高质量如期完成投产。
3、进一步加强安全隐患整改工作。确定2016年为安全隐患整改年,由客服部、安险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认真做好居民、工商客户、生产设施隐患整改工作。同时要继续加强客户安全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宣传安全用气常识,有效增强用户安全意识。另外,公司2015年HSE考核达到的优秀水平,但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要求公司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HSE内部考核,力争下轮创特优单位。
4、进一步加强供销差控制工作。确定2016年为供销差控制年,由生产部牵头,客服部、计量中心、管网中心、富区分公司、昂昂溪分公司、压缩分公司等多部门协同配合,认真做好供销差控制工作,保证同比水平不下降。
5、进一步加强绩效管理、员工培训工作。确定2016年为绩效管理、员工培训创新年。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利用利物浦公司提供的项目成果,认真做好成果应用工作,提升绩效管理水平。同时要充分借助各种媒体和多功能培训方式,加强员工培训组织工作。
6、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系统和设备管理工作。确定2016年为信息化系统完善年,通过港华交易宝的支持,技术部组织相关部门认真做好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工作,确保信息化系统可靠、稳定,发挥投资效益。同时技术部门要认真做好公司各种在用设备的管理,并对分公司进行技术支持,有效提升设备管理能力。
7、进一步加强物料管理工作。确定2016年为物料管理规范标准年。由物料部负责,充分利用保障基地的优质硬件设施,继续提升物料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争创“五星级”仓库。
8、进一步加强设计安装人性化工作。确定2016年为设计安装服务年。由客服部、设计所、工程部等部门协同,在确保燃气安全和符合相关国家规范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分户安装和设计人性化工作,有效提升客户满意度。
【关键词】SAP系统 物料管理 物流 MM模块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133―01
一企业物料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企业对业务的管理中,物料管理是属于业务管理的基础与核心部分,其中工作流程的管理与控制对于企业能否形成高效的运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也是直接性的。这也是当前众多企业在应对产品种类繁多情况下,无法形成统一的策略进行采购,销售,对外招标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也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上的浪费。这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自然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同时由于零配件因订单多样少量因素,也会造成料帐不符等情况。另一方面,市场需求变化大,如果没有一个很好地策略对各种情况做出合理的分析,就容易导致仓库管理凌乱,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发生。企业物料管理作为企业的轴心业务,要确保其他方面的业务能否保持良好的运转,物料管理工作的好坏就起着直接的作用。因此,解决企业物料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是当前势在必行的,这个信息平台所发挥的管理作用在未来也将对企业的管理带来巨大的影响。
二SPR系统MM模块流程的概述
SPR系统作为企业管理是由三层式主从结构构成,从而使用关联式资料库来整理各部门的资料。其中主要分为六大模块:
(1)企业管理系统
(2)销售运筹系统
(3)生产规划系统
(4)物料管理系统
(5)财务会计系统
(6)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以采购、库存管理为基础是SAP系统MM模块整体解决方案的最基本结构。通过需求确定、货源确定、订单处理、订单跟踪,收货和库存管理、发票校验等流程使得整个业务管理能够集成到一个统一的系统平台上进行控制,同时SAP系统物料管理模块也是一款与财务管理、项目管理、设备管理等其他业务进行着数据充分共享的信息系统,其被简称为MM模块,也是EPR后勤系统最重要的部分,为企业提供了物料管理的全面解决方案。其中涉及到了工厂的采购,仓管,财务等部门,MM模块以工作流程为导向的处理功能对所有采购处理都有着最佳化的特点,可自动评估供应商,透过精确的库存和仓储管理降低采购和仓储成本,与发票核查相整合,并和SAP系统里面的其他模块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MM模块在其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三MM模块在物料管理上的实施与运用
可以说,MM模块中这几部分的互相作用,有序的完成,从而有效地在物料管理上的实施。在采购库存管理上,其组织结构由集团,公司,工厂,库存地点和采购地点,采购组组成。那么,MM模块能够解决的问题和完成的功能是什么呢。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在实施SAP项目中,要有一个系统地完整的物料管理流程设计。要与各部门充分沟通,结合SAP系统特点对流程做进行调整和,从而规范各级使用人员的操作。还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多从本企业人员实际情况出发,对资源的有效整合。在系统规范和管理规范允许的前提下,应尽量简化和优化SAP系统流程。从而提高效率,提高企业的物料管理水平和完善制度。其次,还要再不断的实践中,不断地规范管理流程,结合本企业之身的实际情况作出先对应的调整,让本企业的员工在不断地认识和磨合MM模块制度的同时,更好地投入自己的角色,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做到角色与流程相结合。
第二是物料需求计划。在企业的生产生活中生产作业中需要大量的物料。生产这些不同物料所需的料品也是大不相同的。在MM模块中。从产品结构人手,建立起一个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元素包括销售件、采购件和加工件,把企业生产中3个主要核心业务的信息系统地组合在一起再通过系统的分析。各部门之间不再是孤立的状态。
第三,MM模块对库存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库存信息与财务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之间是存在着直接关系的。因此,业务财务状况的好坏也会通过MM模块反应出来。在以往,很多企业对于物料的管理只会采取简单的记录,对入库,存储、发货并没有形成计划管理的结合。而这对于物料库存管理便带来了众多的问题。如无法说明库存物料的品种、数量、存储时间是否合理,更无法说明库存物料在数量上是多是少等问题。所以通过SAP系统MM模块的运用,使得库存管理与计划管理能够相结合,从而实现对库存数量的有效控制。
第四SAP系统MM模块与财务模块的集成。在与财务模块的结合中通过对物料逐个定义价值。同时建立物料分类,物料价值通过物料分类与会计科目相对应。建立了物流和资金流的静态集成关系。MM模块与财务模块的集成对于减少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起到了非常大帮助,同时能够将业务数据进行及时的更新,再反应到财务模块当中去,这对于减少人为的工作量方面也是有着众多的帮助。因此,通过SAP系统MM模块与财务模块的集成,不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
最后,经过对报表的分析,对所需要的信息进行统计。MM模块提供了各种采购与库存信息的标准查询和报表统计功能,如果还无法满足你上面的需求,需求者还可以通过自己设定的方式,按照要求格式开发的所需的统计报表。从而满足不同的需求。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阐述与分析,概述了企业物料管理工作的现状,提出了目前企业物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SAP系统物料管理模块(MM模块)功能的分析,阐述在物料管理上的实施与运用从而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优化企业物料管理水平。在转变经营理念,提高经营水平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Norber Welti著简学译《成功的EPR项目的实施――SAP》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
[2]韩世明SAP公用事业解决方案简述电子信息化2004年2月
[3]苗君《关于通过ERP系统提升采办管理水平的问题和建议》中国经贸2010年
[4]罗鸿等《EPR原理设计实施》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一月
建筑施工中的现场物料管理水平来讲仍存在许多物料控制管理问题。本文简要探讨了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物料管理的几个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物料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以房地产业为主的建筑市场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建筑企业自身的发展却没有因此而得到蓬勃发展,仍旧处于低水平的管理阶段。建筑施工中的现场物料管理水平来讲,虽然在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并且形成了一定的管理经验,但施工过程中仍存在许多物料控制管理问题。本文简要探讨了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物料管理的几个措施。
一、建筑施工企业物料采购与供应管理对策
在建筑项目建造过程中,大多数的工程造价成本都来自于物料成本,因此,如何控制好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物料管理,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提高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对建筑企业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1. 建筑施工企业物料采购与供应现状分析
就目前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在物料采购与供应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许多方面的管理误区。首先,企业进行物料采购的目的比较模糊,对物料采购的风险存在认识误区。企业进行物料采购过程中,对于采购风险与采购成本之间的关系,存在较为片面的理解,即成本低的风险小,其实也不尽然,采购成本低的不一定符合建筑条件,很可能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返工”现象,造成材料的浪费。其次,对于材料管理和材料的采购方式,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建筑工程材料纷繁复杂,品牌甚多,许多建筑对材料的采购没有采取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使得在实际采购工作中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而对于已经采购的材料,进场后,部分重点的进行管理,极其容易造成材料的无端损耗,造成材料的浪费。最后,建筑企业对于施工剩余材料以及闲置物料的再利用关注度不够。一般来说,工程施工完毕后,一定会剩下一些施工物料,例如电缆、施工机具、各种建筑材料,施工企业往往就让这些剩余物料存留库房,不去做其他管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 建筑施工企业物料采购与供应管理对策
(1)明确采购目标: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的采购部门,必须熟悉建筑材料市场,并且具备有找到材料供应商的能力,并且能够有分析不同供应商之间的优劣的能力,并且选择最适合工程施工的供应商的能力,并为施工建筑提供不间断的物料供应服务,保证施工有序、正常的进行。对于建筑材料的供应管理,一般采用供应管理库存的方式,并且使用标准化的物料,保证物料的质量达到建筑标准水平。
(2)监理物料采购竞标制度以及供应商评审制度:为了促进供应商的准入制度以及不断优化建筑企业的物料供应商体系,建筑企业应该建立供应商评审制度,严格对供应商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审,包含供应商的信誉、服务、提供物料的价格、质量等级等等,并且保证审核的透明化和公开化,拒绝暗箱操作,对于大宗的物料采购,可以选用采购竞标制度,并且对采购行为进行严格的规范和监督,实现物料采购的规范化、程序化以及公开化,提高建筑工程的物料质量,为建筑工程严把材料质量关。
(3)建立剩余闲置物料管理制度:为了提高剩余闲置物料的利用率,建筑企业应该组织闲置物料的调剂工作,待工程竣工验收之后,对各项目的物料闲置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出可行性的调剂方案,并通过多方合议,最终确定闲置物料的利用。
二、施工过程物料管理对策
1. 施工现场物料管理闲置分析
目前许多建筑企业的物资部制定的物料管理办法过于笼统和老套,对物料管理的理解并不是十分清晰,从而错误定位了物料管理的实际意义。具体在实际施工现场的物料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对于施工现场的物料管理没有进行单独的制定管理体系,对现场物料管理的职责划分也不明确;另一方面,许多建筑企业对于物料管理的实际效果没有设置评价和统计标准,无法形成可操作性的现场施工物料管理办法,使得施工现场的物料管理流于形式。
2.施工现场物料管理的特点
在施工现场,物料管理的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对于施工作业层的物料使用容易出现矛盾,这是因为在建筑施工中的生产现场,许多不同的工序实在同一个作业面进行的,对于某些相同物料的使用存在一定的矛盾。其次,对于施工区域内的不同施工队伍使用的物料管理混乱,负责不同分项工程的施工队伍在整片施工区域内容易出施工机具混乱、物料混杂的现象,从而引起施工队伍之间的纠纷,扰乱施工进度。
3. 施工现场的物料管理措施
(1)制定现场施工物料管理制度,理顺施工现场物料管理流程,并完善相关的评价制度和奖惩分配体系。项目经理需要根据工程进展的情况,并在服从公司物资管理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应在各施工单位进场之前,与各分包单位强顶物料使用管理协议,并且明确双发之间的权责,根据该单位施工过程中使用的物料,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于施工现场物料管理流程的确定,需要根据施工整体的平面布置图进行统筹规划,将各类物料分门别类的放置在正确的位置,需要注意如下几点:模板放置区必须尽可能的避免在模板使用时经过人员集中经过的路线;堆料场所应能存放供应间隔期内材料的最大实际需用量;堆料场所应尽可能靠近使用地点及施工垂直运输机械能起吊的位置;临时仓库的设置应尽可能符合防潮、防雨、防水和管理要求,要有防火设施;临时仓库必须对各施工段的距离相近、交通便利、装卸方便、地势高、结构牢固,等等。
(2)建立现场组织管理机构,按照施工现场物料管理组织机构图,实现逐级责任制管理。组织现场管理机构,对于施工现场的材料进场,严格按照进场材料标准进行抽样检查,并记录备案。同时,物资部也需要设置专门的监管岗位,对各人员的现场管理工作进行监管,同时对进场的物料质量、数量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和监督。
三、优化结构,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的降低,能够更大程度上的节省建筑工程的造价,一般来说,物料采购的运输成本包含在材料价格以内,由供应商负责,但服务质量差强人意。因此,建筑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经济发展,依托国内迅速崛起的物流企业,通过组建自身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优化物流结构,降低物流成本,从而降低工程造价,进一步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ERP 生产物料管理 重要作用
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其内部生产物料管理制度也在一步步完善,目前诸多企业在生产物料管理中应用了ERP系统技术,该系统技术可以说实现了生产物料管理的革新,为生产物料管理创造了一个规范统一的管理环境,其对企业生产中的主数据进行统一标准与规范,为生产物料管理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一、ERP在生产物料管理中的应用特点
在生产物料管理中运用ERP系统技术,首先,它能够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与编排,实现流程系统内外的固化操作,降低了生产流程执行的随意性,大大提高了生产工作效率,对企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其次来讲运用ERP系统能够对物资数据进行集中化管理,其主要对供应商、擦起购项目及物料等环节中的数据进行统一化管理,保证各类数据的准确性与唯一性,精确的数据能够为生产物料管理但人员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有利于生产物料管理人员更好的开展物料管理工作。再者而言,利用ERP系统,结合物料标准化及物料采购目录等相关数据显示,能够快速确定生产物料采购策略及物料采购的方式,避免了由于人为干预而造成采购失误等现象的发生,从而给生产物料管理埋下安全隐患,优化了整个生产物料采购的总流程,是生产物料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另外ERP系统技术在生产物料的流程设计中,它能够由自身系统明确物料管理及相关部门的工作内容及责任以及物料管理中的关键点,大大提高了物料管理的工作效率及时效性,该系统实现了物料管理的专业化分工,使物料业务数据快速精确的传递给所需部门,规范了生产物资管理整体流程。
ERP在生产物料管理中的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它之所以在生产物料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是由于其本身的功能性优势决定的,利用ERP系统中的功能模块能够有条理的对生产物资管理中的主数据进行全面统一维护与管理,使企业整个生产物资管理过程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它解决了传统生产物料管理中的物料编码不一致及通用化水平较低等状况,打破了传统生产物料管理中的局限,ERP在生产物料管理中的应用可谓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数据是生产物料管理中的重要依据,直接关系着生产物料管理中的实施好坏,而ERP正满足生产物料管理这一需求,对企业生产物料数据进行统一化标准化管理,并对一些不必要的物资业务数据进行及时清理,优化了生产物资数据的时效性,保证了企业实际业务与ERP系统数据的一致性与可靠性。
二、ERP在生产物料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
ERP在生产物料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重要性在生产物料管理中不容忽视,上述已经全面阐述了ERP在生产物料管理中的应用特点,其本身的功能性决定了其在生产物料管理中的作用,以下是笔者就其在生产物料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的总结:
(一)规范业务主数据管理
在生产物料管理中应用ERP系统技术,能够实现供应商及物料主数据等内容的统一管理,使整个物料业务流程趋于规范,统一。避免了大量物料积压的状况,加快了企业资金的有效运转,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物料主数据是要是为物料分类提供标准和依据,由于企业在生产运营中要用到多种类型物料,必须对其进行分类,才能保证生产用料的正确性,从而保证商品的生产质量,在对物料进行分类编码时需要以物料主数据为参考,利用各类物料的特征来进确定物料编码,确保物料编码的唯一性,避免一种物料多种编码的状况,若出现该状况会导致物料在分类及使用中的混乱,从而影响企业整个生产过程。
供应商主数据主要包括了供应商地址、名称、购料商向供应商订购中所使用的货币、联系人、支付条款等因素,ERP系统能够对这两大类主数据进行规范化维护与管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及数据分类的规范化。
(二)规范了物料采购整体流程
生产物料在采购中需要进行需求计划填报、审批、电子化投标及合同签订等流程,以此来确定生产物料的类型,物料类型主要包括生产物料采购、固定物料资产采购及库存物料采购。在生产物料采购之前要制定与实际生产所需物料相符的采购策略,而利用ERP系统可以固定采购策略,一般情况下采购策略有三种,分别是统招统签、统招分签及第地市自主采购,不仅如此该系统技术还对物料采购方式进行了统一规范,生产物料采购方式主要有招标采购、询报价采购、竞争性谈判采购、直接采购及框架协议采购,使整个物料采购流程实现电子化操作,减少了人为失误,可以说ERP在生产物料管理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生产物料管理带来了诸多便利。
(三)使库存管理更为科学
ERP在生产物料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原因在于它的多重系统功能给生产物料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益,它不仅规范了生产物料的整体流程,还提高了物料的利用率,减少企业生产开支,为企业创造了诸多利益价值。其在库存管理中也凸显了其优势,在库存管理中应用ERP,能够实现物料现场发货整体流程,使物料收发在ERP系统中一步完成,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体现了ERP的经济性特点。ERP在库存管理中作用主要表现在物料的入库及出库,利用ERP是实现物料库存规范入库出库的重要途径。不仅如此ERP还可以对物料盘点、物料报废、报废销售及物料转移等流程进行合理规划,保证了物料的有效利用与处理。
(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在生产物料管理中运用ERP可以控制企业生产中对物料的使用,减少不必要的物料浪费,ERP具有对供应商档案管理、信誉维护及物料采购相关部门的审核功能及权限,使整个物料采购制度更加完善,企业生产相关部门可以清晰直观的对物料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最终确定供应商及物料采购价格,实现了物料采购策略的多样性,使物料采购人员有更多的选择权。另外在生产物料管理中实施ERP战略,不仅降低了物料采购风险,还有效避免了库存管理中的串户及错户现象,使物料数据管理更加方便快捷,为物料管理及时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数据,为企业生产创造经济效益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总结
ERP在生产物料管理中的作用不胜枚举,充分发挥其本身的多重功效,实现了生产物料管理的规范化与统一化,使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衔接的更加紧密,提高了业务办理速度,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企业生产物料管理中具有较强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关键词:ERP;企业管理
早在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通过对库存物料随时间的推移而使用和消耗规律的研究提出了订货点的方法和理论,并将其运用于企业的库存计划管理。订货点法是根据历史记录和经验来估测未来的物料需求。随后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IBM公司的管理专家约瑟夫•奥利佛博士首先提出了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一种新的管理理论――物料需求计划MRP理论。
一、ERP的内涵
ERP是一个集合企业内部的所有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和控制,以达到最大效益的集成系统。它的核心是面向供应链的管理思想,载体是综合应用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型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网络通讯等信息技术,按照ERP管理思想设计的软件产品。它在企业资源最优化配置的前提下,整合企业内部主要或所有的经营活动,协调企业各管理部门围绕市场导向开展业务活动,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全方位地发挥足够的能力从而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生产计划及管理、物料管理、销售与分销等主要功能模块。
二、物料管理概述
1.物料管理的概念
为了产品销售,所有需要列入计划、控制库存、控制成本的一切“材料”即称为物料,这里材料的含义是相当宽泛的,其范围包括原材料、配方成分、配套件、标准件、毛坯、副产品、联产品、在制品、产成品,还包括设备备件、工艺装备,甚至能源也可以属于物料,这是一种不能库存的物料。实际上在ERP中通常使用的物料清单(BOM),其中最基本元素就是物料。物料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一项最基本的不可缺少的活动。物料管理就是科学的、系统地计划、协调控制企业各部门的活动,以经济、有效的方式地在合适时机向企业各部门提供合适数量和质量的物料。
2.物料管理的具体内容
物料管理工作的范围从采购计划接收物料原材料入库出库配套产品计划与控制产成品入库发货或销售售后服务等。在物料系统中,输入的是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输出为产品,系统目标是在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库存成本。物料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物料需求,物料采购和库存控制三大部分。物料需求计划是企业制定物料采购的基础,物料采购计划的制定又要受物料库存状况的反馈控制。下面是三者的关系图:
(1)物料需求
要分析物料需求结构,首先需了解产品结构,而销售产品是直接由市场或客户订货确定的,它处于产品结构的顶层,相应地,对销售产品的需求也处于需求结构的最高层,又称为“独立需求”。销售产品的形成要依靠处于产品结构下层的零部件、配套件、毛坯、原材料等完成,因此可以说对销售产品的需求决定了这些下层产品的需求,称为“相关需求”。根据以上分析,说明独立需求的管理是相当重要的,独立需求一旦确定,则可以根据产品结构计算得到相关需求,从而制定生产计划。
(2)物料采购
物料采购计划是企业根据物料需求计划和库存情况,结合市场供应状况而制定的。一般采购时要确定最优定购量(即经济批量),按该定购量进行采购是可使库存成本最低,同时又能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物料采购通常有定量订货和定期订货两种方式,定量订货是指当库存降至一定水准时,便以既定的数量去采购,这种方式是用于属于买方市场的大部分物料。定期订货是制定后的时间和周期预先确定,订货数量根据库存情况临时确定的订货方式。ERP系统将给采购管理的日常工作带来质的变化。关键将放在如何降低成本上。
(3)库存管理
传统上对库存管理的理解是对物料的进、出、存的业务管理,但这种理解在ERP系统中是不全面的。“库存”是指以支持生产、维护、操作和客户服务为目的而存储的各种物料,而“库存管理”就是“与库存物料计划与控制相关的所有业务”。库存管理工作应该包括物料的存储、收发、使用及计划与控制等相关的各个方面。库存管理子系统通过对库存物品的入库、出库、移动、盘点等操作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帮助企业的仓库管理人员管理库存物品,以达到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杜绝物料积压与短缺现象,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保证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目的。
三、ERP系统下企业物料管理方案探讨
1.建立适应ERP管理系统的物料代码体系
物料信息作为ERP等管理系统的核心基础数据,如何给它以准确、直观的标识和描述,使之成为组织内统一的信息交流语言,形成统一的物料信息代码体系就是重要前提。物料代码已经成为沟通部门之间信息交流的共同语言和不同数据库信息链接的纽带,它在处理订单、产品结构、生产提前期、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跟踪在制品状态及物资管理状态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但是,代码体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给企业物料管理带来很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革。
(1)成立公司代码管理小组。由公司标准化室负责全公司物资代码的编制原则和方法制定以及代码体系的系统维护和管理,物资管理部、采购部和设备部等在统一的代码编制原则指导下对所管理的物料制定详细的编码细则,并对物料进行物料代码的编制,发送到公司代码管理小组,经代码唯一性查对后由小组启用,各部门应随时将出现的情况向代码管理小组局域网反馈。
(2)制定制度和流程,规范原始信息及信息传递渠道。造成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是信息的定义和表达不规范、不准确而引起的。因此我们从制度和流程上,对各种原始单据、报表及其他信息载体中的各种基础数据和信息进行规范,并制定企业标准。
(3)加强对相关人员进行组织代码体系的使用和维护以及ERP管理系统的基础应用知识培训,加强各部门员工的沟通和交流。
2.建立车间物料管理与过程监控系统
基于很多企业车间物料管理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建立一套“车间物料管理与过程监控系统”,配以相应的硬件网络,对车间物料及其加工过程进行智能化的管理。本系统能实现车间生产现场物料工艺参数的实时采集、修改和查询,实时监控整个物料加工过程和物料流动情况,保证物料加工过程的安全性。
同时,通过使用本系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减轻工作人员负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浪费。单位领导通过系统网络能够在控制中心,而不必亲自到达生产现场,就可以监控物料的加工状况以及物料在生产线上的流动情况。
3.加强物料管理信息化建设
物料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在对企业现有管理高度适应的基础上,实现了物料管理系统与财务信息系统的高度集成;在对物料业务流程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对物料计划、库存资金的实时监控,实现对资本性支出成本、维护成本和往来业务的实时控制;为生产部门、财务部门科学管理物料业务、精确掌握物料数据提供了有效的工具。通过多年的实际应用和不断改进,物料管理信息化可在不改变业务流程和部门分工的前提下,帮助企业以信息化手段实现“规范物料编码生成、强化物料需求计划管理、灵活安排物料资金使用、规范物料业务处理、实时完成物料财务稽核、实现物料管理与财务管理的一体化应用”的管理目标。
4.适时做好库存量控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ERP项目促进了企业工作,确定了库存量控制和储备资金。相关主管部门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减少库存:严格车间、班组的采购计划管理,提高计划准确率;及时对库存结构进行分析、调整;把技术管理与供应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对遗留下来的超储积压配件,单独建账管理;对内平衡调剂利用,对外广招用户,折价销售处理;财务部门要不定期地会同机动、供应部门对车间的物料管理进行抽检,同时实行严格的料单领用制度;财务部门要制订严格科学的责任绩效考核制度并认真落实;总公司、各子单位、各相关责任部门每个环节、每个主要责任人都要在减少库存的工作中担当角色,使减少库存同时又避免缺货的目标成为公司范围的计划。
参考文献:
[1]李津军:ERP物料管理. 管理信息化[J],2000(9).
[2]陈 婷:远光电力ERP物料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电力信息化[J],2007(5).
【关键词】:施工管理问题创新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几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步伐不断加快,施工生产流动性大、环境条件多变、不确定因素多,配合关系复杂,需要依据真实情况,科学地组织各生产要素,不停地调整各方面的协作关系,做到人力、物力、财力的最佳组合,因此,加强施工管理十分必要。
一、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施工管理组织体系不规范
目前我国很多的建筑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不够健全,通过从技术管理、服务功能、人才结构以及组织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我国仅有少数的建筑公司能够按照国际的标准的管理模式进行项目的经营管理,并且有一部分的企业的项目管理组织体系中没有设立项目运行部门、质量控制部门、采购部门以及施工经营管理部门等一些建筑项目建设中需要的管理部门,仅仅设立二级的机构项目承包部门。甚至有的企业单位内部没有设立相关的程序文件、作业工作手册、施工标准以及资源优化支持体系等,并且施工项目管理组织体系不完善。整体上,施工企业缺乏一个能始终贯穿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的管理组织。
2、招投标、合同管理方面的混乱现象
当前建筑业中行业保护和地方保护主义的现象比较普遍,在招标的过程当中存在明招暗定、招标人以及投标人暗中串标。在预审的阶段由于受人为因素干扰,在某些环节和评标组的监督不力的情形下,容易出现投标人串标、围标等等现象,有的甚至串通其它投标单位挂靠投标。更有招投标为了迎合业主的需求,违反招标相关规定。另外,有一些项目由于招标人条件苛刻,中标企业在施工过程偷工减料造成工程质量低劣。有的投标企业为中标在标书中承诺的管理人员、机械设备等应有尽有,但到真正施工时难以到位。
3、施工工序不科学
一个有质量保障的建筑必然是根据科学的施工工序进行构建的,而许许多多劣质工程的产生往往是由不合理的工序造成的。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为了经济效益盲目抢进度,不依照科学的工序进行施工,经常使工程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有时甚至直接导致建筑倒塌。科学的施工工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步骤之一,但是当前的建筑施工管理制度正缺少对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以及对施工工序活动效果的监控。
4、物料管理不全面
物料管理可以说是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最繁琐任务,建筑工程施工中所用到的施工材料种类繁多、规格不一、性能各异,如果存放不妥善,取用不合规定,分类不明确,将直接导致施工材料的浪费、物料性能降低,进而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目前,多数工程施工中,各种物料的离散性较大,随意进场,制约了物料管理的全面性、有效性。
二、建筑施工管理创新思路
1、大力推行标准合同示范文本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建筑市场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所以在工程管理上,我们还是要与先进国家多学习。积极与国际惯例接轨。尤其是在合同管理方面,必须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快速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照我们的经济体制的需求来完善合同管理模式。目前在推行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是以FIDIC文本格式的基本思想为参考,并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较过去使用的合同文本,无论内容和形式都有较大的改进,更适用于建筑市场的健康、良性的发展。
2、提高设备管理重视程度
施工设备管理工作必须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做支持,因此,施工企业要加强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使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有迹可循,有章可依,使施工设备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避免管理漏洞的出现,提高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在设备管理人员上岗之前,要做好相关培训工作,帮助管理人员了解企业各施工环节的设备种类,使管理人员有初步了解,便于相关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企业要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工作监督,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做好相关工作记录,并定期进行检查。企业要将工程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质量纳入考核标准,便于对施工管理人员的监督和考核,从而确保施工设备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完善物料管理
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因素,建筑材料价格影响着工程经济性,建筑材料的性能、质量、使用影响着工程施工质量,因而施工现场管理中既要做好物料采购又要完善现场物料管理。首先,采购前要对建筑材料市场进行调查和了解,充分了解每类材料的价格、质量情况,要选择价格合理、质量上乘且能保证及时供货的材料厂商;其次,应对候选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的材料才可进场投入施工;再次,要完善现场物料管理,制定严格而明确的物料取用、存放规定,要对各种材料的库存、取用情况作详细的记录。
4、坚持技术手段的创新
坚持技术手段的创新是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在技术层面的基本要求。能否采用科学、先进的技术手段,是决定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水平上台阶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大力进行技术手段的创新,摈弃那些落后的技术手段,积极采用先进的、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技术手段,提高施工管理的自动化水平,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建立自动化集成系统对建筑施工进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建筑施工管理的技术含量,进一步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加强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工作,在建筑行业上,是一项重点工作,安全工作的好坏是直接影响某一个企业名誉和这个单位的管理工作的素质。因此,在施工管理工作上, 一定要把安全教育工作放在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首位,若忽视了施工安全的管理,那是最大的隐患,是最大的危险,是施工管理工作中最大的错误。而且安全管理的好坏会牵连到人的生命,所以安全是企业中的命脉。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做足安全措施,对所有的进场人员要做好安全教育与宣传工作。要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让他们自觉遵守安全规则,执行安全措施,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生存和工程的效益。同时,严明的质量管理制度是实现优质施工的保证。严格工程材料的采购使用,各类工程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进入现场的工程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并应符合设计规定要求,需复试检测的建材必须经复试合格才能使用。
6、创新施工管理
施工管理的创新,关键在于技术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又是对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以及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的运用。当前一些建筑企业还在沿用旧的做法,把合同明确的范围做为项目、把项目定义做为合同而后进行管理,项目经理因合同的产生而产生,又随合同的终止而终止。不能将项目的动作与企业发展联系,建筑施工企业同数个进行的项目施工企业、企业与项目、项目与职工之间很难协调统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在建筑企业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有施工管理的不断创新才能推动建筑企业不断发展。
结语
施工管理离不开“管”和“理”。要管好人手的分配,也要“理”顺施工的程序。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需要全员参与,全员控制,做到工程开工前有策划,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经验制定预控措施。要不断掌握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工程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方面,不断地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晓宇. 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0).
[2]周卿. 浅析如何加强建筑施工管理[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0).
关键字:项目工程;现场管理;策略;问题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市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究其原因,一方面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有着一定关系,另一方面与国民对建筑工程的需求增加有着极大关系。对于项目工程建设来说,现场管理是整个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现场管理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决定了工程建设质量的好坏。有效的、全面的现场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极大的提升项目工程的建设质量,同时还能最大限度降低建筑企业的施工成本。由此可见,建筑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项目工程的现场管理工作,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项目工程现场管理的特点,然后分析了项目工程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阐述了项目工程现场管理的策略。
一、项目工程现场管理的特点
(一)基础性管理
对于项目工程建设来说,现场管理是整个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基础性管理工作。建筑企业必须要严格按照合同中的各项要求完成管理目标,确保施工现场中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现场管理工作涉及的基础性管理内容有很多,比如计量工作、会计工作、标准化工作、巡视工作、原始记录、定额工作等,这些工作虽然繁杂,但都与整个项目工程的建设密切相关。
(二)动态性管理
对于项目工程建设来说,现场管理工作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项目工程的建设进度不断变化。在施工现场管理中,不论是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施工材料,还是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条件、人力资源等都处于动态变化中,这就要求现场管理工作必须要时刻关注各方面的变化,及时对管理工作做出正确的调整,以保证现场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综合性管理
对于项目工程建设来说,其现场管理涉及的内容众多,涵盖的范围极广。既有关于生产要素的管理,又有关于目标性的管理;既包括技术性管理,又包括经济性管理;即有行政方面的管理,又有法规性的管理。由此可见,项目工程的现场管理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管理工作,必须要采取系统性的管理方法方能保证其管理的高效性。
二、项目工程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物料管理工作未落实到位
在工程施工中,物料管理占据工程施工费用支出的60%,可见其份量。对物料进行管理是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中,最为繁琐的环节。主要因为物料的种类多、性能各有不同、规格不一,所以在存放之时需要特别谨慎、小心,一旦放置不稳妥,未区分类别、不按规定取用,直接会导致工程物料性能大打折扣、材料浪费,对工程的施工进度造成极大的影响,导致无法满足工作质量所需。现在许多工程中依然存在离散式的物料管理模式,工作人员可随意领取、进入仓库,无法将物料管理的有效、全面实施到位。
(二)人员管理工作还待加强
由于在建筑工程中,设计环节存在诸多因素,需要的工序特别繁杂,因此,需要的工作人员也相比其他环节要多,这样的情况,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就提出了考验,增加了艰巨性。目前,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自身素质普遍较低,专业素养、文化素养等各个方面,都明显参差不齐。有些施工人员对工程施工的流程、技术要求不甚了解,没有经过专业的岗前培训,管理人员松懈,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极易出现工作人员违规操作,继而造成工程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
(三)技术管理工作亟待严格化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施工的关键点较多、覆盖面广,因此,对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是工程至关重要的关键所在。但是,现在施工项目工程的现场中,管理人员在技术知识上严重缺乏,对施工材料的性能不了解,新工艺、新技术未掌握,工程设计图纸未了解。这些一系列的问题,直接导致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技术管理不到位,未严格实施现场技术控制,易造成严重的违规操作现象,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不可估量。
三、项目工程现场管理的策略
(一)加强对于技术、人员方面的管理
施工方案、计划、现场管理等,都必须要建立在合理、科学的基础上,对设计方案、技术要求等进行充分的了解。在工程开工之前,应该组织管理人员对图纸、技术进行熟悉,使其能够充分了解到设计意图、技术要求;对实际施工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技术交底做好之后,对所有施工人员实施全面的技术培训,对新材料、工艺、设备的应用,应该详细讲解。根据施工合同要求,来制定出相应的基础规范指标,对施工的验收制度、验收标准,进行明确界定,配合质检部门,对工程进行质量检查。
提升项目人员素质,应该要从以下方面做起:首先,实施职业道德的教育模式。通过道德教育的渗透,让项目人员,对现场管理工作的实施意义有充分的认识。具备责任心之后,才能对管理工作积极配合。其次,人员配置合理化。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所涉及的技能多种多样,各个岗位上都需要专业素质较强的专业人才。培养技术骨干、选择高素质人才,才能提升工程质量。管理人员也需要具备优良的品格,优秀的业务素质。
(二)现场管理的“5S”活动
“5S”活动是指根据工程现场各生产要素所处的不同状态进行整理、清扫、素养、整顿、清洁,它是现今很多项目工程建设在现场管理中所采用的一套极为有效的管理措施。具体而言:(1)整理:根据项目工程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将合理与不合理、需要和不需要等内容区分开来,及时处理项目工程施工中不需要以及不合理的人、物、事等内容。(2)整顿:在整理的基础上对项目工程施工现场的人、物、机等进行优化配置,确保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保证施工建设的安全和质量;(3)清扫:及时对项目工程施工现场中的物品、设备以及施工场地进行打扫和维护,确保施工现场的干净整齐、清洁卫生、无污染、五垃圾;(4)清洁:它是前面三项工作的深入,通过清洁工作消除项目工程施工现场中各种故障的根源,使施工设备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使施工现场的生活环境更为整洁,使施工工作井然有序;(5)素养:建筑企业要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素质,督促其养成良好的文明施工习惯,强化其遵纪守法的意识。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进步的今天,项目工程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极为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只有不断加强对项目工程的现场管理,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曹晓红.浅谈施工现场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意义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6).
[2] 张洁旭.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施工管理的建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8).
[3] 周焕忠.新时期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探讨[J].建筑遗产 ,2013,(15):174-174.
[4] 华斌.探讨在项目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房地产导刊 ,2013,(20):284-284.
关键词:ABC分类法;物料关联性;排列号;类标号
一、引言
自从20世纪末,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提出ABC分类法(ABC Classification Method),该方法就一直称为现代库存管理的奠基石。但随着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及联合采购(Joint Procurement)等新业务需求的出现,原有经典库存分类管理理论的固有弊端随之显现出来,这就需要探讨出新的管理方法来适应现有业务需求。传统的ABC分类法之所以不能满足现阶段业务的需要,笔者认为很大程度上是没有考虑物料之间的关联性,无论是MRP中设定产品结构各层次物料的从属还是联合采购,都需要建立物料之间的关联性,本文通过在原有ABC物料分类方法的基础上考虑物料之间关联性创造出新的分类方法满足企业库存管理的需要。
二、ABC分类方法及其局限性
1.ABC分类法简介
ABC分类法其核心思想是重点管理少数财务价值高的物料,体现了“二八原则”,又名重点管理法。其管理思想是从数量众多、关系复杂的物料中,通过分析、比较物料的价值高低并排序,分类归集,根据其不同价值的类别分别加以管理的方法。其具体方法是按年度资金占用量将现有库存物料分为三类,如下表所示:
2.ABC分类方法的局限性
ABC分类法是一种经典的库存分类方法,在国内外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践中能做到主次分明,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但在长期的企业实际运营中也发现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分类需求:
(1)没有考虑物料间的关联性
ABC分类法只是从单一的库存价值维度将所有物料分为A、B、C三类。由于每个企业的经营目标需要不同物料的组合共同完成,因此企业中这些物料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比如物料储存可按照同一温度要求、码放层数、物料种类、危险级别等分类管理。但企业按单一的价值分类后,对ABC类中不同种类物料采取不同的库存管理方法,这样使原本存在关联关系的各种物料相互独立,从而割断了关联物料之间的关联性。
(2)关联物料难以关联管理
关联物料关联管理的前提是找出关联物料的集合,在ABC分类法中很难直观找出关联物料,以及之间的关联关系。如果按同一产品的BOM(Bill of Material,物料清单)信息作为关联信息,但这些关联物料又可能出现储存要求不同、运输方式不同、结算条件不同,因此应引入多种关联维度,优化订购模型,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减少库存损耗。然而实际工作中,关联物料的识别还是依靠物料管理人员的经验,制定的采购计划也没有做到科学合理,因此管理十分困难。随着人员流动的加剧,新任员工很难较快地熟悉这些关联物料信息,因而在管理中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增加不必要的管理成本。
(3)联合采购难以实施
在按价值维度的ABC分类管理中,不论是按数量采购,还是按时间采购,都是以单个物料作为对象来采购的,只是不同类别的物料采用不同的采购策略而已。随着企业对物料之间联合采购探索的日益深入,发现联合采购策略能够更好地降低采购总成本,尤其是订购频率低的物料和订购频率高的物料组合订购,能够大大降低采购成本。而ABC分类时,不同类别物料采购频率差异较大,联合采购不同种类的物料能有效降低采购成本。然而,现阶段的ABC分类法割断了物料间的关联性,联合采购模型难以实施,因此需对其进行改进。
三、改进后的ABC分类方法
1.改进后的ABC分类法的思想及原则
在原有ABC分类法的基础上,加入不同物料之间的关联性信息,整合仓储、采购及生产环节的业务流程,突破传统以物料库存价值进行简单分类的局限性,降低物料管理成本。
改进后的ABC分类法需在原有分类的基础上遵循以下原则:
(1)价值性原则:即按物料资金占用量进行分类,这是物料分类最基本的原则。
(2)关联性原则:物料分类时考虑物料间的关联关系,并根据企业业务流程集约化原则,对各种物料按不同的关联标准进行分类,以利于的物料管理,降低企业总成本。
(3)稳定性原则:即每种物料的类别在一定时期内应具有相对稳定性。变更物料时,操作简便,对其他物料无影响或者影响尽量小。
2.改进后的ABC分类法具体介绍
该分类法是在ABC分类的结果上进行的,具体方法为:
首先,针对A类物料,按总价值排列次序对其进行编号,已编号的物料与其他有关联的A类物料不予编号,形成的连续编号称为A类排列号。假设A类中a种物料与B类中的b种物料及C中的c种物资具有关联性(a、b、c=1,2,3...),则将原A类中的该种物料归为AA类,Ai,A称为类标号i=1,2,3...a;将原B类中的b种物料归为A,并按其在类别中的价值排列大小分别记为Ai,B,i=1,2...b;将原C类中的c种物料归为A大类,并按其在类别中的价值排列大小分别记为Ai,c,i=1,2...c。
重复以上A类编码步骤,对除已归入A大类的B、C类物料外的B、C类物料按照关联关系排列次序进行编号,编号时对已编号的有关联的物料不再予以编号,以形成B类排列号。假设B类中d种物料与C类中的e种物料具有关联性,则将原B类中的d种物料与C类中的其它e种物料都归为B大类,并按其在类别中的价值排列大小分别记为Bi,B(i=1,2・・・d)、Bi,C(i=1,2・・・e);
再次,将C类中已归入AB大类后余下剩余有关联关系的物料归于C大类,并按以上方法对其进行标号,记为Ci,C类。
最后,将余下的未进行编码即无关联关系的A、B、C类物料分别进行编码,分别记为Ai,m、Bi,m、Ci,m。
可见,在原ABC分类法的基础上,现可将所有的物料划分为AA,AB,AC,BB,BC,CC六类,并赋予每一种物料一个类标号。另外,还可对AAABACBBBCCC分类的结果进一步细化,在类标号后标注关联关系,如为同一生产厂家,可标注1;如为装量规格,可标2;同一运输、储存方式,可标注为3等。
四、改进后的ABC分类法即AAABACBBBCCC分类法的优点
ABC分类法只能从价值维度把物料分为ABC三类,而改进后的AAABACBBBCCC分类法按价值和关联度把物料AA、AB、AC、BB、BC、CC六类,分布如下:
这样现有的AAABACBBBCCC六类考虑关联度后可分为第一类AA、AB、AC,第二类BB、BC,第三类CC,这样既考虑了价值又考虑了关联度。
1.可快速定位关联物料
AAABACBBBCCC分类法不但对物料进行了分类,还赋予每种物料一个类标号。通过类标号可以查找该种物料所属的类别,快速定位与其相关联的所有物料,获得这些物资的价值、关联关系等详细情况。如上方法中C类标号Ai,c代表该种物资所属的类别为AC大类,它与所有类标号为A类的Ai,A、B类的Ai,B(i∈(1、2、3....))的物料具有某种关联关系。
2.方便关联物料联合采购
通过类标号定位出具有联合采购特性的关联物料信息后,企业便可具体分析采购信息,建立科学的联合采购模型,计算出关联物料的EOQ(Economic Order Quantity,经济订购批量)。在企业安全库存不足时,发出联合采购的采购点避免人为计算,以减少用于分别采购重复支付的固定费用,如:运输、仓储费用等,降低企业的采购总费用。
3.有利于实现业务流程的系统化管理
随着业务流程的精细化,越来越多企业的日常业务流程选择计算机管理系统管理。物料管理系统是其中的代表,计算机系统通过识别类标号查找物料类型自动匹配已建立好的对应的该类物料订购模型,并运行模型对应的程序计算其数量和订购点。而需要更改采购策略时,只需修改采购模型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减少人员工作量;因此提高了数据运行的准确性,不同知识技能的员工也能快速高效的完成物料管理工作。这样的分类为物料管理的系统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减少了人为失误的管理风险。
4.有利于规范工作流程减少人员更替的影响
由于AAABACBBBCCC分类法能快速定位出关联物料并更利于系统化管理,因此在人员更替时,新员工不需要太多时间专门熟悉物料之间的关联性,只需懂得基本的计算机操作,便能胜任物料管理工作,保证工作流程顺畅。可见,该分类法减少因数据传递不畅而增加的风险,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减少员工处理数据信息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信息的管理成本。
五、结束语
AAABACBBBCCC分类法是对原有ABC分类法的一种改进,考虑了物料之间的关联性,为企业的联合采购、系统化运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何具体归类特定物料集合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关联物料之间的维度,需要相关人员不断摸索,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数据模型。另外,在该分类法中如何建立适宜的物料各环节的管理模型以有效降低企业的采购、库存费用等,还需要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1]朱荣艳.基于核心因素细分的Y公司库存管理优化方法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2]王锡莉.ABC分类法在企业库存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艺,2009,(5).
[3]邵蓉.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在系统分析中的应用[J].辽宁化工,2002,(9).
[4]丁雪,施文.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制造企业原材料库存控制[J].价值工程,2008,(7).
[5]杨方燕,郭刚.基于ABC分类的安全库存化算法研究[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4,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