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08:32:3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基础文学,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投资不是难事 《失恋33天》是反类型
电影中国:这次《等风来》制作费多少?
滕华:制作费是不到4000万吧。我根据每个项目不同的特点,会有一个正常规模的制作预算,只是我没有一个规划,我一定要拍一个什么制作过亿或者说怎么样的一个片。《等风来》将近4000万的制作费是因为在尼泊尔拍,这么多人去尼泊尔转三个城市,在国内还要拍。主要是这个方面的钱。
电影中国:这次对你来说,找钱投资什么的就不是难事了?
滕华:是啊。没觉得,我自己是一直也没有什么特困难的事。
电影中国:是跟《失恋33天》是一个投资方是吗?我看你这次报道说是?
滕华:对。
电影中国:大家会觉得你对类型片特别的娴熟?
滕华:其实我完全从来没拍过什么,除了早年间拍过类型片。《失恋33天》特别不类型,是一个完全反各种类型的,或者是反爱情类型的这样一个电影。你像哪有一个爱情电影是上来讲失恋的。好多失的人恋一直把我们归到爱情类型,其实这个电影从头至尾没一分钟出现过爱情的部分。中国有一点特点,就是你做一个东西成功了,他就特别希望归一个类。归类之后,他会把这个东西,再拆成一二三四部,他就会觉得照着这样去做,有这么一个类型套在上面,就能成,这个是我能理解的,但是,实际情况肯定不是这样的。
电影中国:你不是按照某一个模式或者范式来做。
滕华:对,一定不是,因为失恋完全是反着的。有一些后来来中国的美国公司,他们挺有兴趣的跟我探讨,为什么失恋这样的一个完全反类型的电影,能在中国成功,他们觉得在美国也很难做这样的一个反类型的可能性。我也没法说,跟他们说这个很可笑的一件事,这个电影在中国被定义成为一个爱情类型的电影。
关注年轻群体演员?植入广告不道德
电影中国:怎么知道井柏然,他算是一个年轻群体关注的演员。
滕华:看过《全城热恋》华谊首映式的时候,我还跟刘若英说的:好像凑了好多演员,台的好多人,那个年轻小孩演得挺好的。当时对他有印象,《等风来》出小说的时候,我觉得是井柏然。所以先定的井柏然,再围绕井柏然想的时候定了刘亚瑟演李热血,但是搭景团和摄影团有好多是非职业。就觉得定倪妮还是其他的这些演员,做选择的时候觉得在这么一群人里面,有一个专业演员太怪,因为其他人都不是专业学表演。突然搁进这儿一个人还是挺奇怪的,再加上倪妮的整个气质还是特别符合程羽蒙的那个感觉。所以我还是定了这次整体都是一群没有正规学过表演的,这样一群演员来演的戏。
电影中国:之前你有说过,你原想还是要选白百合。
滕华:原来是有过这样的计划,确实是因为时间档期的问题,电影筹备的时间太长了,尼泊尔各种困难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所以时间一托再托,直到把人家档期给托没了。其实我仔细一看。把白姐(白百合)扔进这么一个演员群体里面,她可能也会有点使不上劲。因为有的时候我还是要了解演员,在一个方式方法上,大家可能就会差好多。
电影中国:这次非要选尼泊尔吗?
滕华:好多人都问我说你非去尼泊尔不可吗?说泰国不行吗。我说好像不行吧。因为一定是一个物质条件比我们差好多的一个地方,但是整体的幸福感可能比我们要大得多,其实当时把鲍鲍(编剧鲍鲸鲸)忽悠去尼泊尔的时候也是处于这个想法。
电影中国:你是你自己去过是吗?
滕华:没有,我只是看到网上的一个排名,说是幸福指数特别高的一个地方。
电影中国:同档期的《私人定制》广告植入是8000万。你的电影,广告商也还挺喜欢的。
滕华:没有啊。冯导在这方面确实是非常厉害。我不行,像我的电影,广告商一般都兴冲冲的来,一问到演员的时候都撤了。我的电影一直以来植入广告特别少,而且钱也跟冯导差得简直少一个零吧。
电影中国:你会控制广告这种事吗?
滕华:会,我会说首先我的态度是不配合。在此前提下,如果有一些非常合适的或者是不经意能够出现的东西的话,我是可以让他们在电影里面的,因为我觉得(植入广告)这个本身没有什么道理,观众是买票进来的,你说电视剧多多少少好一点,加点什么广告,就加点吧。但是电影这种都是花了钱进来的,你还给人看广告,这事就不是特别道德的一件事。
注重编剧的作家高度?全国都在《等风来》
电影中国:《等风来》是先有想法,然后让鲍鲸鲸先写了小说,或再改成剧本。为什么不直接写剧本?
滕华:我坚持让鲍鲸鲸先写小说,其实我跟六六(著名编剧)合作也是让她先写小说的,从来都是。我觉得她们不是编剧,实际上是一些作家,我需要让她们保持一个作家的思考模式、角度和高度。编剧是一个工种,是一个在电影电视剧当中工作的状态。如果把有一个东西直接让他变成一个编剧的角度去想的话,会失去好多作家角度上写的东西,所以我自己的作品,依赖文学性特别强,不光是说买不买小说这一回事,而是我所依赖的文学性在于他的内在文学基础和他的文学性高度。
电影中国:就在你来说,编剧的工作是占了一个作品好坏的百分之几啊?
滕华:至少50%。
电影中国:有没有关注到大家都说2013年是新导演年,怎么看?
滕华:没功夫看。我真没那么多时间管国内电影市场的事。
电影中国:《无人区》你看过没有?
滕华:我还没呢。《无人区》我跟我老婆俩人去电影院门口,我说我看《无人区》,我老婆当时白我一眼说,这仨男的脏了吧叽的,里面肯定连个女都没有,说不看。我说那您要看?她说我要看《四大名捕》啊。我说这个,她这男女选择的时候,会有这样的问题。就只能陪着她先去看《四大名捕》。
电影中国:你是欠了人情债还是什么?最近好多监制。
滕华:没有,好多监制都是喜欢。就是那个事还挺好玩的。而且我主要是创作上,因为别的事也没需要我帮助,不太需要。
电影中国:上映之后,会关心票房吗?
滕华:我不讨厌,大家关心是大家的事,跟我也没什么关系,我不是特别关心。
电影中国:你对自己还是挺自信的?
滕华:我觉得反正没给人赔好多钱就行吧。谁也不知道电影的事,谁也不敢担保什么电影不会赔,一定赚这都是瞎掰,电影一定有很大的风险或不确定性才对。
电影中国:你会紧张吗?
关键词:语文;态度;兴趣;习惯;语感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就得注重端正其学习态度,培养其学习兴趣,使其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不断积累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
一、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1.学生学好语文,态度最重要
学生只有首先知道语文的重要性,才会端正自己学习的态度。
语文教育的意义在于试图改变一个人的性情,让人变得更有教养,更富情趣,更具亲和力,更懂得生命的崇高,更能理解、尊重和珍惜生命,更能悲悯、宽容和善待自然、人、事,当然也包括自己。一句话,语文教育就是努力让人变得更像人。我们生而为人,并做着一个人应该做的各种各样的事情。语文教育痴想着一种更为理想的状态,提供一个人文、心理和情感的背景,让你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哪怕是一声叹息,都自然流露出一种特殊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素养。
2.学生必须对文字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是很有道理的。无论做什么事,兴趣是最重要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于学习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对于兴趣的重要作用也有精辟的论述,他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正说明了“好”和“乐”是一个人追求真知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的作用不容小觑。
如果学生暂时对语文并不感兴趣,这没关系,可以从“0”开始。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可以去背诵、抄录一些精彩的片断、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以及相关的课外知识等。日积月累的学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许某一天,学生会突然发现,原来成为一个见多识广、知识渊博的学生就是如此容易。当然还可以让学生参加一些关于语文方面的活动,比如演讲、征文等,都是增进学生语文学习兴趣、锻炼语文运用能力的不错选择。爱因斯坦说过:“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种结果社会价值的认识。”“挫折是强人的一笔巨大财富,弱者的万丈深渊”。可以想想,正因为发现了缺陷,我们才会有兴趣去弥补,才会有能力做得更好。
如果说学习兴趣是基础的话,那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一位技艺超群的建筑师。
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并非朝夕之间便可达到。但只要能正视学生的实际,从教育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教学捷径,努力发掘有利因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自会在潜移默化中产生。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罗伯特・吉尔伯特说:“首先,我们养成习惯,然后,习惯造就我们。克服坏习惯,要不你就会沦为它们的奴隶。”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质量的好坏。叶圣陶先生也认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由此可见,学习习惯是多么的重要。而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还得靠自己去养成。
怎样才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呢?我们不妨从学习实践及文章作品中去领会。《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就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把它自然融于我们的教学活动之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则又给我们敲响了要“学”“思”结合的警钟。“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有许多的名人都对学习做出了总结,我们不妨一试,但不可盲目。
如果说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位独具匠心的建筑师,那么,好的学习方法则是精美实用的建筑材料。
1.培养阅读习惯
要让学生会读书,读好书,就不仅要精读,更要泛览。语文里的好多东西不是推理得出来的,常是不见就不识,不记诵就不行的。读什么?一是读与课文有一定联系的课外读物,包括同一主题或题材、同一作家、表现手法相近的作品,使阅读构成相对完整的课内外结合的阅读体系。二是可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并结合运用“精读”“泛读”等方法,去读书,虽无目的性,但可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增加文化积淀和提高文学修养。就像陆九渊“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的“不求甚解”法;坡的“八面受敌”法,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读书
方法。
2.培养听话习惯
要让学生学会听。要学得好,必须学会听。听还得要听出问题的关键,不能把重点疏忽。听,要集中注意力,做到“专心”“择要”。只要认真听了,并且认真按照老师所说的那样做了,语文水平的提高,语文成绩的提高,都将指日可待!
3.培养说话习惯
要让学生会说话、表达。会说话,就得理出条贯层次,分出轻重先后。会表达,就得拿捏好语言运用的分寸,有时要切中肯綮、击中要害;有时要妙用修辞,形象生动;有时又要委婉、曲折、谦
敬……平时与人语言交流都要留心,做到“有序”“得体”。语文是学习语言与学习其他各科的工具。没有语言,我们就不能一起交谈。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知道怎么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将自己的观点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
三、重视语言和语感的积累
学习语文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长期的积累,才能使语文学得更好。古人有言,人生五十岁以前周游世界,认识社会;博览群书,积累知识。积累需要大量地阅读与背诵。当我们空闲的时候,多读点好的书籍或文章,这不仅能丰富知识,还能陶冶性情。不过,不能只是读,还要思考。读时应准备一个记录与摘抄的本子,以便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将遇到的好的句子抄下来,并不时地看看,让它们变为自己的东西。当遇到疑点、难点时,也要记下来,与旁人讨论,听取别人的看法。这样才会有所长进,水平才会提高。
读诵的多了,便有助于形成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的敏锐感受力,是读者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合到语言文字上去的结果。语感,是一种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应用和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的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加强语感的培养,要特别注重以下几点:
1.积累生活经验,联系生活体验
(1)培养语感必须联系生活经验。(2)要多多参与生活实践,注意观察生活,注意积累生活经验。
2.以课文的言语为对象,具体地领悟表达形式的独特性
为了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应当把课文的言语当作学生语感的对象,即将聚焦对准课文的言语。
3.在读书实践中培植语感
将所感受到的言语对象转化为语感的主要途径是读书实践。继承借鉴传统的经验,重视读书并通过长期而严格的读书训练语感,是最有价值、最基本的经验之一。
学习能力也是渐渐培养和积累的。语文功夫的形成必须依靠平时的积累。与其抱着侥幸的心理等待着“奇迹”的出现,还不如踏踏实实地把功夫练到家。
学习语文是一件富有乐趣的事。只有当投入其中才能发现它的博大精深。作为华夏子孙,必须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作为语文教师,必须为学生的语文学习之路垫石铺路,为学生的语文水平大厦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以及社会转型,人文学科和基础学科遭遇冷落,社会对文学的热情、兴趣都发生了变化。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也遭遇到了一些困难,如何突破这一局面,使中国现当代文学成为学生喜爱的一门课程,这是目前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一个考验。
一、改革教学内容
现阶段,随着教育素质的改革,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向计算机、英语和各种技能等应用型学科上,文学类课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让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走出困境,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革教学内容势在必行。
(一)走出重“史”的教学误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其他文学教育(如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其独特之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安排一般是在大一开设现代文学,大二开设当代文学。对于课程内容选择,目前大多数二级院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为主,辅予经典作品研读,在以文学史为本文由收集整理背景的基础上,从现代政治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影响、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冲突、本土文化的反思与张扬,以及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中勾勒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发展的脉络,深入掌握各时期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这种教学方法也正合了目前使用较广泛的以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思路,该书所采用的结构方式是目前较为通用的方法,分别按各个时代的小说、戏剧、散文、诗歌四大体系来划分,但这样一来,利弊也很明显,“这种结构方式条理清晰,便于讲述,但流弊甚多,因为这种结构方式是学者自己制造的模式,它不符合文学史的实际发展规律,割断了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作家三者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不利于学生感性的理解、把握混融一体的‘文学’历史”。
一般来说,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首先是要教给学生一些基础的文史知识,培养他们对现当代文学的审美感悟,从而提高他们鉴赏、分析、研究现当代文学的能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传统授课也往往突出“史”,以“史”来带动作品,这也是教学内容的一个方法。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提出把对作品的鉴赏地位提升到在“史”之前,支持这一观点的有复旦大学的陈思和教授,他在2008年6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方法与教材”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学术界流行宏观研究,轻视对作品本身的阅读,带来文学审美能力的缺失等问题。”如此看来,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忽视了文学作品所能带给人们的审美作用,而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赏析,从而达到一种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性熏陶的目的已成为许多学者的共识。诚然,文学史的教学是必要的,但文学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文学知识,更在于学生如何获得和提升文学审美能力、文学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也是一直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努力的方向。为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我们应该将“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加强对作品的阅读欣赏,从长期以来的生硬的讲“史”的模式中解脱出来,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丰富想象力审美的空间。
(二)增开选修课。过去,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一般采用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分开的授课方法,授课时数分别为现代文学两个学期,即为一个学年,当代文学两个学期,也是一个学年,总课时是216节。近年在教育部缩减理论课程,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原则指导下,许多高校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调整为三个学期完成,一般为现代文学两个学期,当代文学为一个学期,总课时为160节。虽然课程时数的调整压缩是为了适应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该课程内容的减少和教学质量的下降,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课时压缩的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并保证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按照教学培养目标的要求下,力图发挥出更大的传授、引导作用,并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增开选修课无疑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为了应对课时紧张,部分院校选择采用增开选取修课的办法来缓解这一难题,以朱栋霖、朱晓进、龙泉明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为例,《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台港文学、新时期文学等部分内容可独立出来开课,原因是台港文学和新时期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长河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但从区域和时间上看又有着相对独立性,而独立课程的效果是,既可以为现代文学史的课程减压,也可以使独立出来的内容有更充分的分析和讨论的时间。以往港台文学和新时期文学部分的教学,老师们为了赶课往往是点到为止,或干脆放弃,这样并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若能将这部分内容独立开课,则可有更充分的时间给学生独立思考和体会,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外,还可针对目前较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开设一些实用性的有关现当代文学的后续选修课。根据各高校所在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性,开设一些本土优秀作家的作品研究,为本土文化的推广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如广西高校可根据目前备受关注的北部湾沿海地区的特点,考虑开设“广西北部湾作家群创作研究”,与地方文化相结合,将学生的视野与现实社会相结合,升华当代大学生的爱乡情怀和民俗文化情感;针对当下崛起的较为前沿的女性作家的研究,可考虑开设“女性文学研究”或“广西女作家作品研究”,毕竟,女性的文化视觉与男性是有差异的;针对本科学生大学毕业后有可能到中学教书的特点,可考虑开设“中学鲁迅作品研究”或“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等,作为选修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避免其中有可能生产的消极被动接受,从而为主干课程的顺利实施准备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学生可以在选修后续课程的过程中扩大和巩固主干课程的知识和内容。
二、改进教学方法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避免生搬硬套死记硬背,这就需要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
(一)设立专题讨论,强化师生互动。在传统教学中,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惯以“一言堂”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这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况且,长时间的聆听会使学生产生疲劳感。为让学生参与其中,可在课堂上准备一二个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在激烈的讨论中,既解决了问题又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2010年广西高校现当代文学研讨会在广西师范学院召开,温儒敏教授在会上说:我们在课堂上不要求学生给出什么标准答案,只要学生在课堂中能围绕某个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那么,我们这节课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确实,与其让学生在被动中强记,不如让学生在主动中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教学目的服务,提高学生的文学接受能力和文学审美能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本身就是一门研究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是收集各家之说,将材料进行重组,再加上个人在某个领域中研究的见解,直接传授给学生,这对于文学鉴赏来说是非常有限的。这样教授的结果,学生仍是被动的接受式,学生得到的是一套套的理论和“空洞”的话语,这势必造成学生一定程度的依赖,从而缺乏独立性和创新性,这与我们所期望的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相去甚远。况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想要做到巨细无遗、面面俱到地对文学理论及作品作较为系统的教学也是不可能的,毕竟,首先时间上就不容许。这种情况之下,若能设立专题讨论,重点突出某些作家作品,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对问题的主动探求的欲望,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氛围,又能深化教学内容,从而能加强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课堂教学力求知识饱满丰富,由浅入深。开设专题讨论同时也要求教师要不断充实、更新自身的学术研究水平,并以学术研究作为课程开展的支撑,逐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研究,从而拓展学生眼界,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悟,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规划视野中的文化学分析
框架要有效地从文化学角度来研究课程规划,就要在此方面有一个相对明晰的文化学分析框架,尤其是要明确课程规划的文化学研究范围。这个框架既要比较完整地反映文化学的框架,又要基于课程规划的视野。就当前我国的情况而言,这两个方面都还需要努力。(一)文化的大致范围对文化之范围的界定是一件很棘手的事。罗威勒(A.Lawrence)曾说:“我被托付一项困难的工作,就是谈文化。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形状。我们想用字来规范它的意义,这正像要把空气抓在手里似的:当我们去寻找文化时,它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以外,它无所不在。”[5]许多相关学者都努力去界定文化的范围,但大家的看法很不一致,其中许多人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方面去界定文化的范围。笔者认为,需要用一种“集中弥散”的思维方式去认识文化的范围,这种思维方式基于如下事实: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明确的自身的存在中心,同时又弥散性地与其他事物关联在一起,正因为这样,任何事物都既有其特殊性同时又与其他事物广泛地联系着。文化也不例外。按照这种思维方式,并基于文化的复杂现实和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类精神,同时这种人类精神又弥散到人类的一切活动及其产物之中。因此,文化的范围大致包括两大层次:一是文化精神,即长期地积淀起来的人类精神,这是文化范畴中的集中的层面;二是文化形式,即积淀了人类精神的各种活动及其产物的形式,主要包括器物形式、行为形式、制度形式、语言形式、文本形式、思想形式、社会心理氛围形式等[6],这是文化范畴中的弥散的层面。(二)课程规划的文化学研究范围由于文化的范围极其广泛,课程规划的范围也很大,即涉及到课程的各个方面,因此,课程规划的文化学研究范围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五大方面:1.课程文化的基本理论研究课程文化,简单地说即积淀了文化精神的课程现象。文化的首要层次是文化精神,“文化精神是一种文化的核心、本质”[7],它渗透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文化精神渗透于课程现象并在课程领域积淀时,就形成了课程文化。课程文化的基本理论研究包括以下几个具体方面:一是课程的文化性质;二是渗透于课程领域的文化精神,尤其是渗透于课程领域中的价值观念;三是作为课程精神之一个重要层面的课程理念,即课程的深层的、基本的观念。这三个具体方面是整个课程研究需要注重的,也是课程规划研究所需要注重的。2.课程文化的历史变迁研究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是文化的历史变迁,因为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是在社会历史中形成、传承与延续、创造与发展的,课程文化也是如此。课程文化的历史变迁研究相当复杂:从地域范围来看,既包括中国课程文化的历史变迁,也包括外国课程文化的历史变迁(尤其是西方课程文化的历史变迁);从课程文化的内容来看,既包括课程精神与课程理念的历史变迁,也包括课程形式的历史变迁,所谓课程形式即课程规划、课程标准和教材(学材)等,这里尤指课程规划。课程规划的文化学研究应该有历史的视野,应该体现历史性的延续与发展。3.课程文化的比较研究世界各国具有各不相同的课程文化,这些不同的课程文化一方面源于整个社会文化的区域差异,另一方面又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区域差异产生着重要影响,同时,它们构成了全世界丰富多彩的课程文化现象。我们应该从课程文化的国际格局中来审视各国过去的课程规划,构建各国未来的课程规划,并达到关于课程规划的跨文化理解与交流,因此,课程文化的比较研究显得相当重要。4.课程规划文本的文化学阐释到目前为止,各国都已出现了大量的课程规划文本,而文本形式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对这些文本做文化学阐释,具有重要的意义。课程规划文本的文化学阐释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课程规划文本之称谓的文化学分析;课程规划文本之内容结构的文化学分析;课程规划文本中体现的文化价值的分析;课程规划文本中体现的课程精神、课程理念的分析;课程规划文本涉及到的各类文化形式的分析。5.课程规划的文化使命研究人总是在文化中生存和发展的,文化是体现人类生存与发展状况的首要标志和一个根本性的条件,为了保障和改善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就需要在文化的生成、延续与更新上下大功夫。同时,人类是需要进化的,而人类进化的最重要的条件是文化的进化。那么,如何实现文化的生成、延续、更新和进化呢?在此,最重要的途径是教育,而要使教育在此充分发挥作用,就要在课程规划上对此有充分的体现。因此,课程规划的文化使命是我们需要加强研究的。
当前中国课程规划面临的文化学问题
从文化学角度来研究课程规划,一个重要的宗旨是发现和解决课程规划所面临的文化学问题。应该说,课程规划所面临的文化学问题是复杂的,因不同国家、不同时代而异。在当前的中国,课程规划所面临的文化学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一)中华文化振兴问题中华文化具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到后来,中华传统文化走向衰落,尤其是19世纪上半叶,中华传统文化步入龚自珍所说的“衰世”,即“俄焉寂然,灯烛无光,不闻余言,但闻鼾声,夜之漫漫,鶡旦不鸣”[8]的状态。后,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之下,中国一直处于全面的中西文化冲突之中,在这种冲突中,中华传统文化一直处于劣势,到目前,中华传统文化只剩下一些碎片。中华传统文化的衰落,引起了无数中国人的伤感和忧虑,也引发和强化了无数具有民族责任感的中国人振兴中华文化的梦想。当前,人类又迎来了文化全球化时代,中华传统文化既面临进一步消失的危险,又面临振兴的机遇,在此背景之下,振兴中华文化这种文化理想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理想之一。从文化学角度来看,课程规划应该承载人类的文化理想,在当前的中国,即为中华文化振兴的理想。(二)文化继承与创造的关系问题文化的历史存在有两种基本的取向:一是继承;二是创造。德国思想家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阐明了这两种取向:“人被分裂成这两种倾向,一种力图保存旧形式而另一种则努力要产生新形式。传统与改革、复制力与创造力之间存在着无休止的斗争。这种二元性可以在文化生活的所有领域中看到,所不同的只是各种对立因素的比例。”[9]中华文化振兴应该以文化继承为主,还是以文化创造为主呢?对此,不同人有不同看法,其中,张岱年先生提出了“综合创造论”[10]的主张。笔者的主张是:同等地重视文化的继承与创造,将继承与创造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第一,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课程规划中,是重继承而轻创造的,现在应该改变这种做法,大力加强创造的取向,走向继承与创造之间的均衡;第二,继承为创造提供基础和源泉,而更高的目标是创造,而且在课程规划中,应该以创造有力地拉动继承,因为,文化创造能有效地激发人的创造本能,激发个人的强烈兴趣,又能促进民族和人类创造力的发展,促进人类文化的高度丰富和高度繁荣。(三)多元文化问题当今的文化格局具有鲜明的多元性,而且这种多元性趋势还在加强并深刻地影响着学校教育,因此,多元文化问题是当代中国课程规划面临的一个重要文化学问题。就中国而言,这又包含如下几个具体问题:其一,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如何参与国际社会致力于保持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其二,如何保持和优化国内多元文化的格局?其三,“去殖民化”是当前课程革新的一个重要趋势、一个重要理想[11],中国的课程规划如何真正体现这一趋势和理想?其四,在多元文化背景之下,课程规划如何体现和增强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的跨文化理解?(四)文化整合问题在当今极端复杂的文化局面中,文化整合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所谓文化整合,是“指各种文化因素或文化成分在功能上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有机文化整体的过程”[12]。在课程规划中,文化整合的必要性基于如下几点:其一,文化整合是教育促进和谐社会形成与发展所必需的;其二,文化整合是教育促进中华文化振兴所必需的;其三,文化整合是教育培养人格健全、尤其是价值观念健康的学生所必需的。在课程规划的视野中,文化整合主要包含以下四个层面:其一是中西文化的整合;其二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整合;其三是各地域文化的整合;其四是各种组织文化的整合。就课程规划而言,这四个层面都包含着各种文化成分的整合,其核心是形成一个有序的文化价值体系和文化形式结构,并将此简化,以适合于学生的高效学习。
课程规划视野中文化学研究的特别注意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 培养 学生 文学基础 作用
小学语文学习在培养学生文学基础中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最基本的文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与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赏析水平。基于此,笔者以下就这些作用做出以下几点分析。
一、概述小学生的文学基础培养
从广义来讲,文学基础这个概念十分广泛,其包含了中西方文学、古近代以及现代文学等等内容。而就小学生的文学基础来看,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认知水平较低,因而不可能为其进行系统全面的文学培训,但是我们可以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掌握基础文学知识,并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由此可见,学生文学基础水平高低与学生的综合能力高低有着决定性的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的文学审美意识文化素养的要求也变得更高,加之文学基础作为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形成基础,因而必须奠定坚实的文学基础,特别是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文学基础的培养更为重要。因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文学基础,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文学基础,在培养学生基本语言文化运用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水平。
二、浅谈小学语文学习在培养学生文学基础中的作用
小学语文学习在培养学生文学基础中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最基本的文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与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赏析水平。
(一)帮助学生形成最基本的文学基础知识
在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虽然很多学科都能传递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但其产生效果最佳的则是小学语文。尤其是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站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精心编排了教学内容,且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极其吻合,因而在小学语文学习中,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精心讲解教材内容中的字形字义、修辞比喻、历史文化,通过小学语文学习就能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识,从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从泛到精、从篇到段的阅读,帮助学生吸收文字蕴含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文学基础,加上细致分析,就会提高小学生的文学基础。例如人教版教材中的《少年闰土》(小说类)、《春夜喜雨》(诗歌类)、《草船借箭》(寓言故事)等等具有代表性的课文,不管是在文学基础知识的传递方式还是思路都具有较强的相似之处,经过教师的精心分析,从而对小学生掌握文学基础知识取得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的成效。
(二)提高学生的写作与表达能力
写作与表达能力是奠定文学基础之根本,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写作与表达能力,才能形成良好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学技能。因而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和表达能力,既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职责所在,同时还是提高小学生文学技术水平的必经之路。经过小学语文学习,在提高学生的写作与表达能力的同时为学生奠定坚实的文学基础。
(三)提高学生的文学赏析水平
所谓文学赏析水平就是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也是学生形成文学基础的重要环节。这是由于文学作品与欣赏和品位紧密相连。在小学语文学习中,作为语文教师应帮助学生读出文学作品中作者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和领略文学作品中的精神内涵,以便于更好的掌握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实现与文学作品作者与意境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而语文课程恰恰可以有效的使学生形成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教师可以深入开展语文佳篇赏析课程,通过对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的思路、布局、修辞等诸多方面的文学价值都可以用来赏析,并通过进一步的赏析文学作品,让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文学作品包含的深层意义,更加有效的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进一步来达到有效理解和培养学生自主赏析文学作品的能力的效果,学生学基础扎实则逐步形成文学素养。
三、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学习对小学生文学基础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文学基础,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文学基础,在培养学生基本语言文化运用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水平,帮助学生形成最基本的文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与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赏析水平,为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学具有基础性作用。文学是龙头。一首千年前的古诗,让人一辈子受益;一部经典名著,可以感动无数人。尽管当前文学已不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轰动效应,但她在各种文艺样式中仍居于龙头地位。有人说,现在已进入全民写作时代,这种景象,在电视、电影等其他大部分艺术门类中都难以见到。文学是艺术之母,这是谁也不会否认的。文学还是上游。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创意产业,如果没有作为上游、作为第一道工序的文学作支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受到读者的喜爱后,迅速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动漫,形成一条文化产业链,获得了可观的综合效益。人们所熟知的英国女作家J・K・罗琳创作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被翻译成70多种文字,在全球200多个国家累计销量达到3.5亿册,成为当今最畅销的出版物。
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作家。作家是文化内容和创意的提供者。内容为王、创意制胜。没有内容,一切都无从谈起。优秀的作家,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文化品牌。人们一提到英国,就会想到莎士比亚;一提到俄罗斯,就会想到托尔斯泰;一提到法国,就会想到巴尔扎克、雨果。鲁迅之于中国,泰戈尔之于印度,川端康成之于日本,都是如此。作家是民族的良心。伟大的作家,因其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对土地、人民、祖国的热爱,对人类最真实灵魂的书写与表达,而成为一个民族的良心,成为民族核心价值的承载者和传播者。
在当下纷繁喧嚣的文化语境中,文学界没有理由妄自菲薄,也没有理由无所作为。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学自信,更好地发挥文学的基础性地位和自身的独特优势,加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宏大交响,这是作家的责任。为此,首先必须推出一大批既有文学价值又不乏市场潜力的文学精品。作家靠作品说话,出精品力作是文学界永恒的主题。要提倡思想性、文学性、可读性的统一,提倡作家既重视作品的思想艺术含量,也重视作品的接受面。其次要创新工作方法,造就一批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文学名家大家。作协应该成为催生作品的摇篮、孵化作家的基地、服务作家的大本营。面对身份个体化、写作全民化和传播网络化的文学现状,有必要对作家的组织方式和服务手段进行创新,将更广大的文学写作者纳入我们的联系服务视野。同时,对于那些名家大家,要予以充分的尊重、珍惜。要想方设法提高作家的地位,维护作家的权益,扩大作家的影响,使文学名家大家享有民族精英的荣誉和尊严。此外,还要搭建平台,架起桥梁,充分释放文学的产业效应。文学走向社会,赢得市场,一方面需要作家有自觉的意识,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创作、出版、影视戏剧生产联动机制,架起沟通作家与出版影视机构之间的桥梁,完善优秀文学作品的转化衍生机制。这需要有一批具有专业水准和公信力的评论家、文化记者,利用传媒在国内外宣传推介优秀作家作品,还需要建立作家经纪推广机构,进行点对点的服务,让作家更顺利地从书斋走向文化市场,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关键词:中国文学;基础教育;重要作用
一、中国文学作品在日本基础教育课的教学作用
(一)对语言文字的启蒙教育
日本小学的国语教育的主要目标还是在于对于学生语言基本能力的培养,其中一大要点就是对汉子的掌握,同时这也是日本基础教育的难点,需要把握小学生成长的心理特点,特别是从性格上激发其学习的欲望,特别是增强学习毅力和爱好,为今后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而中国文学作品能够满足不同阶段学术学习的需求,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往往具有普适性。
(二)培养学生的读解力和鉴赏力
中国古体诗和散文在教学中,一方面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读解力的同时,也能够打开学生的文学世界,特别是基础阶段中的唐诗学习,让学生感悟到不一样的艺术境界,许多文学作品中都附有中国文学专家石川忠久等的解释文章。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的同时,也在培养观察和思考的方法。
(三)激发学生对汉诗兴趣与读书热情
调查中发现,学术在学习基础文学作品时,都会感叹汉语唐诗的博大精深,特别崇敬的是中国的古典诗歌,包括教育工作者都对中国古典诗歌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一方面是因为古典诗歌的语言含义最深刻,同时对于字句的斟酌及其考究,这也对于学生的专研能力的培养也是一次洗礼。
(四)深化学生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
日本的基础教育改革中非常强调的是“能力教育”和“心灵教育”,所以在小学阶段中《国语》教材的“格言与故事”一章中出现了许多包括《韩非子》《礼记》《战国策》的典故。在日本的教育界也一致认可了我国典故、格言、名人的哲学思想对于帮助学生认识世界、洞察世界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在历史、社会、综合的学习课程中也不少中国文学的内容。
二、文学在日本基础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一)外在价值
这里提到的“外在价值”值得是中国文学在日本基础教育认知和教育方面的作用,中国文学作品中大量的内容都是关注社会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时,首先关注其思想内容,一般不会对主题内容进行“科学”式的分析,往往首先都是有一个感性的认知。这都浓缩了中国文学作品中反映的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日本的文学基础教育非常注重对历史文化的教育。就拿日本本土为学为例,平安时代日本文学特征以宫廷文学、女流文学为文学主体,反应了平安时代丰富的物质基础,以及学生对当时主流社会生活方式的认识,加深了对社会变迁的认识与理解。
(二)内在价值
内在价值反映的是中国传统文学在日本基础教育中所内涵的精神价值,这在当今的日本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因为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学习是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受到文学作品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内在价值同时也体现在日本的文学基础教育中,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接受来自中国文学体系下全新的审美意境,凡进入审美境界的阅读,阅读者都是批判性的愉悦的,对于文学作品的赏析有一个全新的意识。这是符合日本基础教育中的人文性和素质教育客观要求的,所以在借助中国文学促进学生的审美教育作用的时候,需要重视对于学生审美意趣的培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指导学生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充分体会上千年前古人的审美境界,而不是停留在枯燥的背诵和反复记忆,把古文看作是一种值得玩味的语言,充分获得来自中国传统文学的精神享受。这是日本基础教育中需要着重强调之处,就是抓住中国传统文学中的精神内核,不背离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兴趣的目标。
三、结论
综上所述,日本的基础教育中,我国的传统文学不经在基础文学的启蒙、审美方面发挥作用,同时也在兴趣培养、世界观形成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后者往往是教育工作者容易忽视的地方。中国文学的学习不讲价只是局限于三字经与唐诗,同时也在于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是当前日本基础教育中容易忽视的。
参考文献:
[1] 李爱文.中国商务日语教育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展望[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1(04).
其实占老师在文章中提到的问题是很多高校日本文学课程面临的共性的问题。对此有很多老师提出对授课方法进行改革及探索。日本文学课程不管是基础型还是拓展型都需要学生有一定扎实的日语语言功底,所以各高校日本文学课基本都安排在高年级的课程中。基于学生对日本文学失去兴趣的现状,本文以培养日语专业学生的日本文学兴趣为目的,探索在低年级的基础日语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学知识的教学模式及方法。
一、日本文学的重要性
日本文学作品的阅读对于日语学习者尤其对大专院校的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它的重要性有几点。首先日本文学作品的阅读是对日语学习者日语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检验。各个阶段教科书中学过的词汇及语法在文学作品中或按部就班被应用或被赋予新的意义活用。初读文学作品只要读懂大致即可,不必死磕每个词的意思,所以有时课堂上理解不了的用法在文章的故事情节的带动下会豁然开朗。其次培养阅读习惯可提高阅读能力。不仅仅是日语即使是我们本国的语言经常阅读的人和很少阅读的人写文章的水平是完全不同的。多读日本文学作品不仅提高写作的水平同时可提高阅读及理解能力,为通过日语水平测试打下牢固的基础。再有就是日本文学作品是日语学习者了解日本文化了解日本人思想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于泳老师在《高校日语专业中的日本文学教学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一文中阐述道:文学作品其实就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总和,它能够直接反映出来的就是一个民族的思想。“书中自有颜如玉”,作者在写作的时候不仅仅表达他自己的思想意识,同时自觉不自觉的把日本自然历史政治等等相关的信息都融入到作品中。所以一部小说就是一个了解日本社会的小型的窗口。不同的作品反映不同的主题,作者看社会的视角不同折射出的社会问题也是不一样的。而张冬梅老师在《跨文化研究: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的新视角》一文中指出:在对西方文学的解读中开启学生的心智,使之学会走出自己,了解前人的情感,理解他人的心灵,也学会走进自我,认识自己,从容地去面对今天纷繁复杂的生活。我觉得不仅仅是西方文学,日本文学也是同理的。总而言之,杨绛说过“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多读日本文学作品对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但是正如李春雨老师在《谈日本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中所说的那样,“学生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学对语言学习和语言沟通等方面存在的重要影响”,提高学生对日本文学阅读的主动性也就非常重要了。
二、基础日语教学中日本文学知识导入的可能性
首先介绍一下高校专业日语基础日语教学的情况。现在初高中学习日语的生源越来越少,几乎每个高校的日语专业学生都是零起点,即初高中一直学习英语受欧美文化的熏陶比较大。这样文化背景的转换使得学生对日语产生好奇心,急迫想了解日本文化的欲望增强。同时也由于这个原因,大学一二年级的课程基本都是基础日语教学课程。主要有精读课和视听说课。也就是说日语专业的学生几乎有一半的时间在接受基础日语知识的教育。对于大四就开始半学习半实习找工作的他们来说一二年级是相对稳定的集中学习日语的时间。虽然各高校在积极不断地尝试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但是基础教学的特点要求内容上仍然以词语说明语法解释课文的理解等为重点。教学时间长,学生心理安稳,学生对日本文化兴趣浓厚,教学内容简单固定,这些低年级的基础日语学习的特点都为日本文学知识的灌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基础日语教学中日本文学知识导入方法的探讨
1、精读课中的导入方法
关于精读课教学中的日本文学知识导入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一年级的上学期,另一个就是一年级的下学期和整个二年级的一学年。刚刚在前文提到日语专业的学生基本上是初高中学习英语的考生,所以一年级的上学期是他们刚刚接触日语的时期,这阶段的日语学习主要是发音练习。刚刚掌握了假名的书写及辨认就进入课文,蜂拥而至的大量词汇和文法让学生云里雾里。这时期再大量导入文学知识只能让学生顿失学习日语的信心和兴趣。这个阶段老师可以利用发音时词汇列举的机会把日本作家作品的名字作为词例使用,发音的同时再讲一些相关的文学知识或作家轶事,这样会让枯燥的发音阶段变得活泼生动,文学的概念也渐渐深入人心。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求知欲望相当强烈,适当的推荐已译成中文的有意思的日本文学作品也是可行的。最关键的应该是一年级下学期及二年级整个学年,这个时期是集中讲解基础语法及词汇用法的时期。
2、视听说课中的导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