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08:32:2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个人素质培养,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革命歌曲;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5-0152-03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等内化为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包括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如何思维和学会掌握必要的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一个和谐的人格。最重要的是人要借着教育获得对于事物和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悟。”因此,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防止出现大学生“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无论对人才培养还是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革命歌曲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根植于华夏大地,是民族文化发展和升华的结晶,特别是那些感染力强、思想内涵深刻的革命歌曲,是一部部生动的中国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在大学生中大力传播革命歌曲,会使其爱国主义情感得以升华,道德情操得以陶冶,人文素质得以提升。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分析
(一)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人生观、价值观模糊,理想迷失 受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现实和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对人的生存价值与意义等问题的认识开始虚化。他们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将来有一个好工作,很少有真正的信仰和明确的理想;一方面,他们对当下的现实强烈不满,另一方面,又找不到改变现实的有效途径。
缺乏社会责任感 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亲人的特别爱护,学校教育又只注重知识灌输,导致一些大学生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放弃了“责任”。他们嘲弄传统的价值观,认为自己对社会的发展没有责任,而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生活,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态度。
人格意识矛盾,心理不健全 社会变革带来的文化转型、价值混乱、人格分裂在深层次上影响着大学生人格的培育和合理构建,具体表现为大学生独立意识与个体依赖性的矛盾、开放意识与自我封闭的矛盾、评价意识强与个体自律意识弱的矛盾。
(二)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
社会文化多元的负面效应 市场经济的发展往往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从而导致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滋生。市场经济的推广给大学生思想意识带来的最大冲击就是商品意识的泛化。把学问当作一生追求的志向、把精神追求置于物质之上的情趣和境界被淡化。
学校教育存在弊端 其一,应试教育导致教育急功近利。应试教育体制造成人们过度重视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学生一心死读书、死背书,忽略了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人文关怀。其二,功利性的专业设置导致人文氛围的缺失。在市场经济冲击下,高校课程设置中人文类课程比重减少。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系统模式,人文素质培养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使学生难以接受到系统、科学的人文教育,这势必妨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信息污染带来困惑 当代大学生的信息渠道不仅仅限于课堂、报刊、杂志,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把人类社会不可逆转地带入信息网络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都在冲击之列。网络并非一片净土,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当代大学生在其影响下,价值观的困惑和矛盾大大增加。价值判断的困惑严重挫伤了他们进取的热情,他们在认同与失落之间彷徨。
高职学生个体的内在原因 在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首先,我们不能忽略个体的内在心理自我调适能力对文化的选择性、解释性、领悟性、创造性。由于学习目标的功利性,使一部分大学生不愿耗费更多的时间接受人文知识的熏陶和教育。其次,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心理素质不稳定,情绪波动大,语言行为过于偏激,经不起挫折的磨炼,接受不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不同时期革命歌曲在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
革命歌曲的传唱以独有的形式显现出其他任何方式都不能揭示的人性状态、社会风尚和文化理想。这些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更具生动性和形象性。不同时期的革命歌曲在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早期的工农歌曲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对民族的热爱。歌曲的传唱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党史和精神。以《黄河大合唱》为代表的抗日救亡歌曲的传播,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回归,激发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革命歌曲的传唱,有助于当代高职学生坚定信仰,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新时代的赞歌,有助于陶冶高职学生的情操,开阔艺术视野,形成大学生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
以革命歌曲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路径
(一)开设《音乐鉴赏》课,提高高职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中国自古以来都很重视音乐与心性情感的和谐发展。音乐由于特殊的传播形式和作品本身所包含的丰富的社会伦理内容,再加上音乐作品的特殊表现形式,而使音乐教育在对高职学生的现代社会伦理及道德品质教育中凸现其功效。音乐欣赏带给欣赏者的感染和震撼是其他艺术形式取代不了的。尤其是优秀的革命歌曲,它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已超越了音乐本身。在促进民族文化进步与发展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欣赏者的言行举止。革命歌曲的传唱在我国所起到的社会作用,对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音乐家冼星海曾说过:“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学生被美妙的音乐形象所感染,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革命歌曲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和美妙的旋律,使学生在浓浓的气氛中受到情感的陶冶,为铸造高尚的灵魂和锤炼健全的人格打下较好的基础。
注重作品选择 重视选择不同时期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革命歌曲,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理想信念,增强民族自豪感,拓宽艺术视野,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例如,我们在欣赏和教唱《国歌》的时候,告诉学生这首歌表达的是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和前仆后继的精神,最重要的就是那种不惜“把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的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精神。
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音乐欣赏课一般是教师简介作品背景及作者生平,然后让学生初听作品,感受形象,分段欣赏作品,分析作品的音乐要素及表现作用,熟记音乐主题。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一讲到底,学生被动听讲、简单欣赏,并没能真正参与音乐欣赏活动。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可能真正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不能有效地走进音乐,深入体验音乐。要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音乐欣赏全过程,必须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加强教学环节中的“情”“境”交融,开发教学内容中的情感资源。在教学中要做到“动”“静”结合,促进学生审美兴趣的持续发展;“视”“听”结合,完善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形象思维;“听”“说”结合,调动学生能动性,培养学生创造力。
(二)以教育者人文素质提升为重点,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
革命歌曲的教唱是个温馨的过程。通过对音乐作品共同的感悟、体验、演绎,师生间所建立的既是亲密的合作关系,又是互动的师生情谊。同时,合唱能使学生在健康的文化娱乐氛围中,以最放松的方式,通过演唱经典歌曲,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操。在歌曲排练过程中,学生能够慢慢地学会关注他人、相互倾听、紧密配合,师生间的凝聚力无形中便得到了提升。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教育者的日常行为和生活准则以及教育者的人格魅力等对受教育者都有明显的暗示作用。教育者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注重自己的文明行为,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这些隐形的教育力量对受教育者有着明显的启迪和暗示作用。教育者要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扩大知识面,学习优秀的文化传统,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确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个人修养,以自己的言行为大学生在人格上做出良好的示范。
(三)以公共政治理论课为平台,以革命歌曲为载体,加深高职学生对革命歌曲背景的了解和感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有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政治功能、构建大学生精神家园的思想功能和引导大学生由知到行转化的德育功能等。高校政治理论课无论在教学内容和教育目标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性与人文性的矛盾,这一对矛盾的存在,既限制了思政课“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和“两力”(吸引力、感染力)目标的实现,也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思想理论作用的发挥,更严重制约着大学生整体道德水平的提升。
实践表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将人文关怀的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新时期、新阶段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解决高校思政课政治性与人文性矛盾的根本途径。而革命歌曲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与特定的历史事件相联系,深刻反映着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承载着丰富的革命知识和精神内涵,融政治教育价值和人文教育价值于一体,是解决高校思政理论课政治性与人文性矛盾的重要载体,并能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解决思政理论课的“三贴近”和“两力”问题,大幅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在政治理论教学中,每节课传唱一两支革命歌曲,同时讲解其诞生的背景,师生共同回顾歌曲产生的历史,一起体验革命歌曲所承载的精神,一起交流分享彼此心灵的感动,共同挖掘其政治性教育和人文性教育价值,这种形式能将显性的与隐性的德育因素相融合,基本理论知识与个性发展规律以实践活动的形式整合,实现了学术性知识与体验性知识的有机结合。而师生之间的歌曲互动,既增强了师生寻求共同价值追求的认同感,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和谐校园建设做出贡献,还可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为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政治思想和人文素养基础。
因此,以公共政治理论课为平台,以革命歌曲为载体,根据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标,结合的具体教育内容,有选择地把不同时期、不同内涵的革命歌曲引入课堂,恰如其分地实现两者的融合,是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新思路,更是充分、有效发挥革命歌曲政治教育、人文塑造双重功能的绝佳选择。
(四)创新学校文化,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在革命歌曲传唱中对高职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精神陶冶
组建合唱团等文艺团体,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 在合唱团组建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通过发声练习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合作意识,通过作品排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合唱作品《游击队之歌》以革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手法,以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艺术方法,塑造了游击队员保家卫国的战斗场景和游击队员出生入死、不畏强敌的英雄形象。特别是歌曲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和美妙的旋律使学生在浓浓的气氛中受到情感的陶冶,为铸造高尚的灵魂和锤炼健全的人格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将革命歌曲融入校园文化,促进其陶冶价值的现实转化 校园文化的互动性、渗透性和传承性决定了校园文化具有长久的魅力,能够激发大学生奋斗的激情,唤起大学生对理想和信念不懈的追求。将革命歌曲融入校园文化,并且打造成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校园文化,将更能发挥革命歌曲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在“五四”、“七一”、“一二九”等特别的日子,坚持举办参与面广、影响力大的“革命歌曲拉歌会”、“革命歌曲唱响校园”等活动,用革命歌曲唱出的价值和精神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高地,能抵消多元文化和消极校园文化的冲击和影响,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把学唱革命歌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感恩教育,让学生在歌声中重温历史,明确目标,树立正确的“三观”,融入学校文化,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对培养军训中连队观念、班级观念都具有较好的作用。把唱革命歌曲作为毕业生的感恩教育的重要内容,使毕业生在优美的曲调和铿锵有力的节拍中,重温历史,振奋精神,为文明离校和顺利适应工作岗位打下感情基础。
革命歌曲所蕴含的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在当代大学生中以革命歌曲为载体,以合唱这种独具魅力和思想内涵的艺术形式,充分挖掘革命歌曲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可以陶冶情操,坚定为理想和事业勇于奋斗、不怕牺牲、大公无私、团结奋进的精神,更可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提升,在实践上还能产生巨大的行动力量,这也是革命歌曲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所独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陆小玲,董焰.音乐审美素质教育[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1).
[2]胡家祥.审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杨睿.人文素质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影响和制约[J].素质教育论坛,2007(2).
[4]周海宏.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对普及严肃音乐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分析[J].人民音乐,2001(3).
[5]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社会文化多元的负面效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往往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从而导致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滋生。市场经济的推广给大学生思想意识带来的最大冲击就是商品意识的泛化。把学问当作一生追求的志向、把精神追求置于物质之上的情趣和境界被淡化。学校教育存在弊端其一,应试教育导致教育急功近利。应试教育体制造成人们过度重视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学生一心死读书、死背书,忽略了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人文关怀。其二,功利性的专业设置导致人文氛围的缺失。在市场经济冲击下,高校课程设置中人文类课程比重减少。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系统模式,人文素质培养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使学生难以接受到系统、科学的人文教育,这势必妨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信息污染带来困惑当代大学生的信息渠道不仅仅限于课堂、报刊、杂志,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把人类社会不可逆转地带入信息网络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都在冲击之列。网络并非一片净土,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当代大学生在其影响下,价值观的困惑和矛盾大大增加。价值判断的困惑严重挫伤了他们进取的热情,他们在认同与失落之间彷徨。高职学生个体的内在原因在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首先,我们不能忽略个体的内在心理自我调适能力对文化的选择性、解释性、领悟性、创造性。由于学习目标的功利性,使一部分大学生不愿耗费更多的时间接受人文知识的熏陶和教育。其次,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心理素质不稳定,情绪波动大,语言行为过于偏激,经不起挫折的磨炼,接受不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不同时期革命歌曲在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革命歌曲的传唱以独有的形式显现出其他任何方式都不能揭示的人性状态、社会风尚和文化理想。这些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更具生动性和形象性。不同时期的革命歌曲在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早期的工农歌曲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对民族的热爱。歌曲的传唱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党史和精神。以《黄河大合唱》为代表的抗日救亡歌曲的传播,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回归,激发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革命歌曲的传唱,有助于当代高职学生坚定信仰,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新时代的赞歌,有助于陶冶高职学生的情操,开阔艺术视野,形成大学生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以革命歌曲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路径
开设《音乐鉴赏》课,提高高职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中国自古以来都很重视音乐与心性情感的和谐发展。音乐由于特殊的传播形式和作品本身所包含的丰富的社会伦理内容,再加上音乐作品的特殊表现形式,而使音乐教育在对高职学生的现代社会伦理及道德品质教育中凸现其功效。音乐欣赏带给欣赏者的感染和震撼是其他艺术形式取代不了的。尤其是优秀的革命歌曲,它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已超越了音乐本身。在促进民族文化进步与发展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欣赏者的言行举止。革命歌曲的传唱在我国所起到的社会作用,对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音乐家冼星海曾说过:“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学生被美妙的音乐形象所感染,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革命歌曲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和美妙的旋律,使学生在浓浓的气氛中受到情感的陶冶,为铸造高尚的灵魂和锤炼健全的人格打下较好的基础。注重作品选择重视选择不同时期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革命歌曲,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理想信念,增强民族自豪感,拓宽艺术视野,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例如,我们在欣赏和教唱《国歌》的时候,告诉学生这首歌表达的是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和前仆后继的精神,最重要的就是那种不惜“把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的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精神。改革教学方法传统的音乐欣赏课一般是教师简介作品背景及作者生平,然后让学生初听作品,感受形象,分段欣赏作品,分析作品的音乐要素及表现作用,熟记音乐主题。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一讲到底,学生被动听讲、简单欣赏,并没能真正参与音乐欣赏活动。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可能真正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不能有效地走进音乐,深入体验音乐。要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音乐欣赏全过程,必须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加强教学环节中的“情”“境”交融,开发教学内容中的情感资源。在教学中要做到“动”“静”结合,促进学生审美兴趣的持续发展;“视”“听”结合,完善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形象思维;“听”“说”结合,调动学生能动性,培养学生创造力。
以教育者人文素质提升为重点,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革命歌曲的教唱是个温馨的过程。通过对音乐作品共同的感悟、体验、演绎,师生间所建立的既是亲密的合作关系,又是互动的师生情谊。同时,合唱能使学生在健康的文化娱乐氛围中,以最放松的方式,通过演唱经典歌曲,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操。在歌曲排练过程中,学生能够慢慢地学会关注他人、相互倾听、紧密配合,师生间的凝聚力无形中便得到了提升。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教育者的日常行为和生活准则以及教育者的人格魅力等对受教育者都有明显的暗示作用。教育者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注重自己的文明行为,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这些隐形的教育力量对受教育者有着明显的启迪和暗示作用。教育者要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扩大知识面,学习优秀的文化传统,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确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个人修养,以自己的言行为大学生在人格上做出良好的示范。
怎样有效地促进学生优良人格的形成呢?
一、加强认知教育,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人看待人生、看待自然现实和社会现实的总观点,是调节和控制行为的最高层次的参照系。人格,实质上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上的展现。人在现实生活的需要受阻、工作失误、思想出错、人际关系失调等无一不与人生观、价值观密切相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推动优良人格形成的精神动力,也是构成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格教育中如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其人格健康发展的动力机制。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里斯认为:“认知障碍是一切人格障碍的根源”。为此他创立了“认知疗法”,把它作为预防和拔除人格障碍的根本方法,强调要加大认知力度,帮助人们确立真正内心的理性观念,形成坚定的认知信念和认知准则,这才是解决人格障碍的根本。因此,应高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性教育和认知训练,可通过课堂教学、理论讲座、专题报告、社会调查与研究等形式,使他们学会正确地观察、分析和理解客观事物与社会现象,学会冷静、稳妥、积极的态度审视人生、认识环境和对待生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是培养学生人格素质的奠基性工程。
二、培养学生自尊、自重、自强不息精神,促进学生自我肯定
人格特征中最核心的要素就是自尊、自重、自强。这是对高尚人格渴望与追求的最重要的内部动力。现代学生人格结构中普遍性地少了锐气,多了情性,其原因就在于缺少自尊、自重、自强精神。一个对自身价值持积极肯定态度的学生,必然是志存高远,以欢快、充实、进取的态度和行为去从事生活,对待人生。为此,应采取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自尊、自重、自强精神,可通过组织有针对性的创造活动、志趣活动以及有助于个人特长发挥的活动,激励、扶植和推动学生去获取成功,使他们从小就充满自信心、自豪感、成就欲。
三、积极组织交往活动。拓宽学生心理空间
人格培养,学校和课堂是主渠道,这是不容置疑的。但仅靠学校和课堂还远远不够,需要在更广阔范围内组织学生进行交往学习,让学生在广泛的交际往来中感受时代脉膊,体验友情的美好,懂得协作的重要。健康的人格总是离不开交往的,离群独居,必然心胸狭窄;互不沟通,往往滋生疑虑心理和对立情绪。为此,一定要注重学生社交意识和交往能力的培养,可有计划地组织一些文娱联欢、体育竞赛、通讯联络、旅游参观、社会调查等活动,从中增强他们主动社交的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交习惯,锻炼其社交能力,为他们形成良好人格奠定基础。
四、合理组织竞争活动,培养勇为人先精神
竞争意识是克服人格缺陷的一剂良药,是推动个体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动力。有了大胆开拓、勇为人先的竞争思想,各种可能发生的人格障碍就会缓冲化解,甚至烟消云散。为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注重向学生传播竞争思想,使学生具有竞争观念;另一方面要合理组富有竞争性的活动,如学科竞赛、学风竞赛、评等评优、升学教育等,使学生受到竞争的熏陶和训练。
五、增强学生人格建构意识,引发学生自我完善
人格培养是强化与内化的统一,需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需要学生具备强烈的自我建构意识,主动发挥能动机制去分析自我,攻克自我,再造自我。人格的塑造过程,说到底,实质是个体心理结构的自我组织过程。学生只有具备了自我建构人格的明确要求和强烈愿望,并主动寻找自身人格中的弱点,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去克服这些弱点,教师的指导与教育才能卓有成效。为此,应努力设法增强学生人格建构意识,使他们懂得优良人格是个体主动建构的结果,并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自我建构的有效方法和技巧。严格解剖自我,然后选择有针对性的座右铭来激励和督促自己改造自身人格。我所教班级学生约有75%的人喜欢写下自己喜爱的座右铭,内容涉及到积极进取、自信自强、严谨治学、道德修养、勇于奉献、少说多做等方面,无疑这些名言警句对学生人格的改造是有帮助的。还可指导学生以写日记、周记方式来自剖人格弱点,提出人格自我改造的设想和措施。指导学生针对自身弱点有选择地投身实践活动从知行统一的角度来完善人格,也是一种积极重要的自我建构方式。
关键词:中职生 素质 就业机会
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为职业学校培养人才提供了特别好的机遇,培养技能型人才成为职业学校的重中之重。培养技能型人才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一个人成才的基础
一个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真正热爱所从事的工作,才能干一行,爱一行,才能有所发展,有所成就。而现在的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上不良的思想意识和风气的影响,认为当工人没有发展前途,因此不愿意学技术、当工人。我们必须从思想认识上让学生明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要让学生知道“工人伟大,劳动光荣”,只要用心学习,技术精湛,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如李瑞环同志由于钻研技术,自学成才,大胆创新,在普通岗位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绩,被誉为“青年鲁班”。又如许振超、李素丽等也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成为行业之星的。只要在平时的工作中认真学习,爱岗敬业,用心做事,技能人才一定会有前途。
二、吃苦耐劳是成才的必要条件
一个人不论干什么,只要有努力奋斗的精神,就会有所成就。作为中职生和未来的技术工人,要想学到精湛的技术,就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用心学习自己的专业,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反复练习, 掌握技术并熟练操作; 虚心请教,钻研理论,练习技术。把自己锻炼成社会需要的人才,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为自己赢得美好前程。
三、大胆创新才能成为佼佼者
学生要在学好基础理论、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不断摸索探究,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同时,还要了解本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不断学习,继续深造,不断积累经验,丰富自己的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使自己成为行业能手、技术专家。
四、勇挑重担成为领导者
一个人要想成为优秀人才,就要敢于承担责任,敢于负责,敢于大胆实践,勇于开拓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作为中职生,要潜心钻研技术,把自己有关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的新东西在实践中付诸实施。在学习和实践中,承担责任和义务,踏实工作,认真负责,不计较蝇头小利,为所在单位创造更大的价值,那么,就会为单位领导所重视,有更多机会深造、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样学生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逐渐成长为单位和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成为某一单位或者某一部门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如我国光伏行业里著名的民营企业家黄晓明,从最底层干起,一步一个脚印,钻研技术,大胆创新,最终成为我国光伏行业快速发展的先行者。
五、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全面发展
在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依靠人的智慧和知识的今天,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生产发展、社会进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而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知识结构的要求愈来愈高,对知识技能共性的要求也愈来愈多。因此要想成为某一行业或单位的中坚力量,技术能手,学生在付出超于常人的辛苦同时,还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潜心研究所学内容,掌握系统的理论体系,把所学的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清楚,形成知识系统。在学校提供的实训基础上,大胆尝试,主动向老师请教,向同学学习,通过反复的实践、尝试,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成为有文化、懂理论,高素质、强技能的劳动者。
关键词:课堂教学;丰富活动;自我管理;校园文化;德育教育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注重德育渗透
1.努力挖掘学科教学德育资源
学科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教师应将德育资源的挖掘和运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文科教学中,把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教育应放在首要地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同时,注重教材与现实政治、经济、社会的结合分析,帮助学生更深刻了解人生、认识社会、感受现实,增长生存、发展和成功的生命智慧。在理科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创设情境,注重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真知,在实践中品味成功,在思索中激活思维,使学生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获得人文素养、道德素养的提升。
2.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教师需要以社团活动、课外活动为平台,科学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发开设德育课程,如生命教育课程、生涯规划课程、责任培养课程、意志训练课程、创新实践课程、审美教育课程。此外,还要结合本地的历史,将一些先进人物的事迹写进国旗下的讲话稿,对学生进行责任培养教育;每周安排一节心理教育课,开设“心馨空间”心理咨询室,排解学生心理困扰,指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以丰富活动为载体,注重德育体验与感悟
“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学校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德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提高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
1.节日、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
如:母亲节、教师节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迎国庆歌咏比赛、元旦文艺演出等,寓教于乐,适时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
2.礼仪常规教育活动
学校必须把礼仪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狠抓学生的行为习惯。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让学生从小事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校要推行形体礼仪进课堂,并利用晨会、周一下午的主题班会时间,通过开展“拒吸第一支烟”“文明礼仪伴我行”等活动,进行礼仪常规教育。
3.体育艺术教育活动
每年要举办两届学校运动会、艺术节、校园读书节,成立多种学生社团,如:“海之梦”舞蹈队、“我最摇摆”现代舞表演队、未来之星篮球俱乐部、毽彩飞扬的花样踢毽等等,丰富校园生活,展示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陶冶学生情操。
4.科技实践教育活动
人文素养是多层次的,教师要将技能训练作为提高学生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到技能学习的重要性,通过日训练、周评比、月联赛的方式,不断强化技能,从而引导学生扎实学艺,积极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形成苦练技能的良好局面,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彰显学生的人文素质。
5.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要每周安排一个教育主题,充分利用周一的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站、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德育阵地的作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素质。
三、以自我管理为主线,注重道德实践
1.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在政教处组织下,实行班级轮流值班制,时间为一周。值周班每位学生都承担全校卫生、纪律、学习、安全等方面的管理职责。值班期间,每位值班学生根据各自职责进行检查督促。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的立体管理格局,让学生在参与学校具体事务的管理中,提升管理能力,培养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意识。
2.让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管理
在班主任组织指导下,实行值日班长制。班级每位同学负责一周的班级管理事务,班级工作由值日班长日通报、周总结,班主任每月举行最佳值日班长评选,学期末进行表彰奖励。值日班长制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班级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
3.构建星级学生和技能特长学生评选、百分制评价、“学生个人成长信息系统”评价体系
星级学生评选从日常行为表现、各类竞赛获奖等方面进行过程评价,同时关注特长学生的发展,通过评价和表彰使更多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百分制评价从学生学习成绩(包括特长发展)和品德成绩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建立学生成长信息系统记录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让学生在自我反思、自我完善中健康成长。多元评价体系,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的结合,极大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四、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注重德育熏陶
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以构建“宁静、典雅、阳光、和谐”为宗旨,因地制宜、精心设计。让一景一物、每堵墙壁、每个角落都起到教育作用。教学楼每面墙壁都要会说话,这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此外,楼梯间、走廊上要分别镶挂不同的宣传版、诗词欣赏、名人名言和温馨的提示语,使人赏心悦目;教室内则设计精彩纷呈的展示栏,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就连厕所也要装饰一新,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学校必须坚持德育为首,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积极探索新时期职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丰富学校内涵,加快形成办学特色,努力把学校办成学生、家长、社会心目中的高质量、高品位、信得过的品牌学校。
参考文献:
一、大学语文对提高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改善理工科学生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对一个人很重要,它是一个人的极为重要的素质。孔子就非常重视思维方式,有一次他跟子贡讲:“你以为我是学得很多才懂得这样多的吗?”子贡说:“对,我是这样认为的。”孔子说:“不对,我是‘一以贯之’,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可见,思维方式十分重要。理工科教学往往偏重于原理的学习、演绎的训练,常常进行数字的运算。因此,思维方式表现为缜密,逻辑性强,而人文科学更多地运用归纳的方法,在思维特征上表现为形象性、具有跳跃性,特别是人文科学更需要想象与直觉。例如小说、诗歌、戏剧等艺术形式都是用形象表现思想的,很少从原理出发,很少用演绎的方法。因此,从思维结构上讲,人文学科的训练,极有利于理工科学生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所缺乏的直觉思维。直觉、想象、归纳、类比这类思维方式是呈发散状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发散性思维对于人的创造力具有开拓意义,创造力与发散性思维是成正比的。大学语文课的内容都是形象性极强的,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极有好处,因此,理工科院校开设大学语文,在完善学生的思维结构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而这一点又是极为重要的。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塑造崇高的民族精神。
任何一个伟人,都同他的国家、民族息息相关、同呼吸共命运,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没有爱国情操,再聪明的人,专业再好的人也不会给他的国家、民族贡献什么。所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是十分重要的且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大学语文课本中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历史上众多的爱国形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些是怎样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每当读到这些篇章的时候,有谁能够不为他们的爱国精神、民族气节感动吗?所以,大学语文以其独有的特点,在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锤炼学生崇高人格、提升精神境界、塑造民族精神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3.培养非智力因素。
关于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1995年,美国出版了一本《情感智商》,作者戈尔曼在大量证据的基础上指出:情商对一个人事业成功、生活幸福所起的作用远比智商要大。其实,情商讲的就是非智力因素,就是一个人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有效地控制自己,正确地认识别人,正确地认识个人、集体,增强自己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等。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要教给他们一些具体的知识,同时还要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中国人是最重视与人相处的,所以在这些作品里,这方面的观点、见解很多,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达而达人”。所以,大学语文在增强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二、如何发挥大学语文在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大学语文在提高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那么,如何更好地发挥这种作用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方面。
(1)选择思想性强并且学生感兴趣的作品来讲。
大学语文所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但很多学校都把它作为选修课,而且课时极其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取舍、精选。选取那些思想性强的历代优秀作品来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受到教育。这些作品饱含作者热爱祖国、同情广大受苦人们的思想感情,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高尚的思想境界,从而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把作品和作者的生平、当时的历史背景结合起来讲。教学实践证明,文史结合的教学方式是学生比较喜欢的。
(2)选择贴近现实生活的内容。
譬如很多学生,特别是理工科的学生常常有读错、写错、用错字的现象,这对将来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在大学语文课上,结合学生,讲一些字的特点、构造理论等内容,不仅有利于他们改正常写错字的不良习惯,更使他们对中国汉字有个全新的认识,同时对汉文化也有所了解。如果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如作业等,让他们自己学习字词,并养成习惯,这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2.教学方法方面。
(1)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性。
以往的大学语文往往采用以讲授为主,甚至单一讲授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置学生于被动,往往束缚学生的思维,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而且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科学的教学方法就是指在达到教学目的的前提下,因教学内容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目的是让学生有更广泛的参与空间,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有效地实现大学语文改善理工科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目标。
①广泛地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不再把所有的问题都告诉学生,而是启发和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很多,例如设计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定向思维。设计一些具有探讨价值和意义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讨论的方法也是充分可行的。
②运用多媒体教学。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往往功课很忙,让他们拿出大量的时间阅读众多的优秀作品,有时不太现实。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看一些优秀作品的录像。教师可以把大量的影音资料放在大学城空间里,学生可以很方便地播放观看。看影像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看过之后,教师再结合片子讲讲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等,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当然,以观看录像的方式欣赏作品,对作品的理解肯定是不够的,但在不可能阅读作品的情况下,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③读书汇报方式的运用。读书汇报从某种角度上说,应该属于讨论的一种。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加之世界观的成熟,对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就大家普遍读过的某篇作品、某部书,请有代表性的学生把自己的见解陈述给大家,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同时,在众人面前组织语言、陈述见解,这本身就是对学生心理素质、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而这些素质是适应社会所必需的重要素质。
(2)注重授课艺术,增强课堂感染力。
关键词:独立学院 素质结构 课程改革 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是政府投资办学的模式,高等教育几乎于义务教育。而我国人口多、经济基础薄弱,教育投资力度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甚远,高等教育规模过小,造成升学竞争激烈等一系列问题。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决定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各地纷纷采取适合本地区的教育改革措施,新制二级学院由此产生。为了保证二级学院的健康发展,2003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首次将“由普通本科高校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称为“独立学院”,并提出“六个独立”的办学要求和“积极发展,突出一个‘优’字;规范管理,突出一个‘独’字;改革创新,突出一个‘民’字”的政策。2008年2月,教育部审议通过《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独立学院的设立、组织活动、管理、监督等。
以机械类人才培养为例。我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对机械类人才的需求发生较大改变。其中生产一线的技术人才尤其缺乏,但大量的本科生又无法胜任。原因是:这些本科生在学校学习的通识知识,在生产一线无法发挥出来;而一线生产需要的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他们又缺乏。另外,本科生大多不安于在生产一线工作。如何培养适应一线生产要求、满足现代化制造业大生产管理需要的机械类人才,是独立学院教育教学定位、教学改革的关键。下面分析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素质结构以及相应的课程改革,谈一点我们的研究和想法。
1、独立学院人才素质结构概述。
1.1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等四种类型。学术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和发现新原理,研究客观规律,将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原理和学科体系;工程型人才则主要从事将科学原理及学科体系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技术型人才主要从事将设计方案与图纸转化为产品;技能型人才则主要依靠熟练的操作技能来具体完成产品的制作。
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有办学时间较长的重点普通本科院校,它们主要是培养学术型人才和部分工程型人才;高职高专院校主要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和部分技术型人才;地方普通高校和新建本科高校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是培养工程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在这些院校中又可分为二本和三本(本A和本B),它们的培养重点也就有所区别,二本院校多为办学时间较长的地方本科院校,它们主要培养工程型人才和部分技术型人才;三本多为新办本科高校(以民办或独立学院为主),它们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和部分工程型人才。由此,我们可以将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为: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本科人才。
1.2 独立学院人才素质结构。人的素质是先天固有品质和后天培养的融合体,主要是指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受后天教育影响,通过自身的认识和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素质包括知识、智力、能力、心理、品德五个部分,这五个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形成有机整体,即素质结构。基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其培养人才的素质结构主要由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心智结构三大部分组成。
1.2.1 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把获得的各种知识在自己的头脑中按一定的连结方式所形成的知识体系结构,或者说是一个人的知识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构成情况和组合方式。知识结构是素质结构的基础,包括知识的储存及管理、知识的获取两部分。
①知识的储存及管理。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知识更新加快,大学生必须掌握足够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不是凭空的,是在一定的知识上并将知识重新组合而实现的。知识的储存是高等教育之基本。知识的储存是以广博的公共基础知识为基础,使人才具有“后劲”;以学科知识为主载,厚实的学科基础知识为专业发展确定了方向;精深的专业技能知识,集中力量发展专业特长。知识的自我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这个管理主要指学生对知识的再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应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符号、图像、编码等)对已有知识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形成自己正确的观点和知识系统。
②知识的获取。知识的储存是有限的,且随着时间的流逝,知识在不断地更新,所以知识的获取能力极为最要。大学生应培养阅读能力、倾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信息检索能力,以有目的和指向性地获取所需知识。
1.2.2 能力结构。知识是原料,能力是加工厂,没有足够的能力就不称其为“人才”。独立学院人才定位为生产一线技术人才,这样对应需要具有资源的使用和支配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技术和设备的运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时间、资金、人力等都是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应合理评估、计划分配、使用这些资源;大生产时代更需要人们的团队合作,应能够融于集体、诚信为顾客服务、坚持以理服人并勇于建议、调整利益并与队员交换资源以达成意见一致;生产一线,设备和技术的运用处理是必须的能力,需熟练掌握操作工作设备的手段和程序;必须理解生产运行方式,监督并纠正系统偏差,能预测系统发展,提出系统改进意见并设计相应的新系统。
1.2.3 心智结构。知识是原料,能力是加工厂,心智结构可比喻为企业方针。只有三者有机结合才能生产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产品。心智结构只要指个人的心理和品质,大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力;应自信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责任感;具有敬业精神;自律性强,能正确评价自己;正直、诚信、遵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
2、独立学院机械类人才素质结构培养相适应的课程改革建议。
2.1 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目前,教育研究机构和各独立学院的决策层对于独立学院的办学目标基本上达成共识――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以人才培养方案的文字形式体现,各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均以“培养生产一线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课程体系,却大多还是在母体高校的相应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做些修修改改,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还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2.1.1 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的课时比例。很多学校明确规定了三大块的课程比例,如40%、40%、20%为一类;45%、35%、20%为一类;50%、35%、15%为一类;45%、40%、15%为一类,各校都不一致,而相对较多的是最后一类。在此推荐独立学院机械类专业采用40%、35%、25%的课程比例。这样较为适合独立学
院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生知识的接受能力,能够在广博的公共基础、厚实的学科基础的前提下,强化精深的专业方向设计和操作技能训练。
2.1.2 实践课程的界定。在机械类课程体系制定中,大多为了强化实践能力,要求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约为4:6。那么如何界定实践课程?金工实习和生产实习是标准的实践课程;《大学物理》、《工程材料》、《电工电子》、《测试基础》等课程中的实验课划分出来也是实践课程;大量的应用软件课程的教学,如果配置有课外上机时数,那么计划学时就应该界定50%为实践课程:如果课内完成全部教学,就可以界定60%-70%为实践教学。
2.1.3 知识的整合。在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强化专业技能训练,这样多少会对基础课程有些冲击。那么如何保证广博和厚实的基础呢?需要对各科课程进行整合。如:将传统的机械类专业的《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学》、《金属切削原理》、《切削刀具及材料》、《金属切削机床》、《机床夹具》等课程进行整合为《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两门课程;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创新设计》等课程整合为《机械设计基础》和《机械产品课程设计》两门课;将《材料学》、《材料成型基础》、《塑性成型原理》、《金属材料热处理》等课程整合为《工程材料基础》和《材料综合实验》两门课程。通过知识的整合,将重叠知识和应用性低的知识去除,增补新知识,保证在有效的时数内,提高教学效果。
2.1.4 课外学分的类型和评定。独立学院的教育目标中强化能力的培养。能力培养不仅需要课程教学,还需要课外的各类活动来实现。那么课外学分应包括哪些?如何来评定学生的成绩?课外学分应该包括:假期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专业竞赛等内容。课外学分评定应由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报告、活动作品、论文、获奖情况等材料作为评定依据。
2.2 课程教学改革。
2.2.1 教学内容的处理,强化能力培养。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实现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抓住课程的核心,提高对知识自主获取的能力,并能与相关课程知识有机结合。
2.2.2 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实践教学是各独立学院强化的教学环节,由于实践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的限制,大多将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流于形式。如:做一些传统的验证实验,看看结果,抄份实验报告就完成了;到实训中心每个工种开动其设备就算完成了;到校外企业待上2周,交份见习报告就算完成了。其实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的关键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也就是理论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并以课题操作作为考核主要依据,尽量让学生自行设计实践操作过程,认同不同的真实的实践结果。这样就需要大量的双师型教师来实施教学,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2.2.3 多元化评价体系。长期以来,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形式为考试,而考试大多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更有甚者,老师还要出复习提纲,这样一来,很多学生平时不学习,等考试前强背一周就能过关,记忆好的甚至还可以得高分,拿奖学金。独立学院应力是考试制度改革,采用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以开卷考试、论文、设计大作业、答辩、项目任务等不同形式来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3、结束语。在四年有限的时间内是无法学到无限的知识和养成完备的能力的。所以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教育改革,通过合理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结构,合理设计知识和能力结构,加强技术实践训练,在有限的时间里培养出较高水平的技术型后备人才。完成人才的“粗加工”,尽量接近社会和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减小“精加工”余量,使人才更快更好地“成才”――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英语教学;人文素质;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229-02
受“重专业,轻人文”思想和“就业至上”现象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强化了对“专门人才”的培养,却弱化了对“人”的培养。我国高等教育不但承担着把大学生培养成专门人才的使命,而且要把大学生培养成遵守道德规范、有理想和健全人格的“四有”现代公民。为实现此目标,人文素质教育——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受到重视,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它是推进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体现在人的言谈、举止、气质等方面。它主要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是关于人类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辞源》解释是:一切知识从本质上说,都是人文知识。人们提起人文知识通常指的是文学、历史、艺术等相关知识。人文知识涵盖的范围较广泛,是人类文明的优秀硕果,也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内容。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而成的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就形成了人文精神,它主要涉及思想道德、信仰信念、价值观念、人格境界等方面的素质和修养。人文精神是对人文知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人类文明的核心。人文素质教育是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完善人格的教育,注重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是使受教育者学习人文知识并将其内化为一种品质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英语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
(一)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教育改革发展“二十字”工作方针,即“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高等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能力。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
我国的教育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直是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且重理轻文现象严重。在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大环境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学生把提高自己的科技素质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甚至有学生产生了只有科技是知识的误区,忽视了文化素质的培养。学校在各方面建设中,也对高科技的实验室等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忽视了人文教育的投入,这就愈发使人文素质教育备受冷落。另外一方面,教师人文素养的欠缺也成为发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绊脚石。高校重视培养教师的专业业务水平,却忽视了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直接影响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回归人文素质的培养是社会的需求,社会需要的是技术过硬同时又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新人才。
(二)两者结合的必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承载着该民族丰厚的文化内涵,反映着该民族的社会文化特征。对于外语的学习和运用也脱离不了外国的文化。但是,大学基础英语教学一直见最后把重点都放在学生英语技能和应用等方面的培养上,很少重视其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忽视了学习语言的过程是提高人文素养的最佳契机。人文素质教育的本质首先在于人文精神,但人们对于人文精神的认识,由于人们所处的环境、角度、对问题的判断与价值等的不同,有着不同认识,至今没有统一的看法。人文素质教育也尚未和英语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思考的空间。大学基础英语教学给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人文素质教育给大学基础英语教学改革带来新的切入点。
三、大学英语教学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策略
(一)改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自身人文素质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必要条件,教师只有在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的前提下,在人文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才能把人文教育落实到大学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并渗透于各个方面。教师是教学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在教育教学理念上,变单一外语知识传授为“外语知识传授+人文素质培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更新观念,改善思路,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更加重要。而且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其接受能力最强的一个时期,在这一阶段丰富除专业知识以外的各方面的文化知识,有助于学生们形成正确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另外,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栋梁之才,有理想有文化,也是大学教师的职责之一,而人文素质的提高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因此,要想要求学生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先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知识,教师做得好,才能言传身教。用精深广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循循善诱的态度来吸引学生,同时提升个人魅力。所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师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关键问题。
(二)选择教学内容,合理实现人文素质教育
外语教师在保证英语教学的同时加大讲解相关文化知识的比重,在点滴中渗透人文教育是普及人文知识的合理选择和有效途径。我国现阶段的英语教育已经从小学开始,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不断线地学习语法和词汇,到了大学阶段,这些已经不再是学习的重点,已经引起不了学生的兴趣。那么在教学中加入文化元素,例如东西方文化习俗对比、宗教背景解读、优秀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评析和鉴赏等,引起学生兴趣,对“学生对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普遍现象,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在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普及了文化素质教育。
教师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必须依托具体的语境和教学内容,根据所学习材料,有意识地深层次挖掘其中蕴涵的人文教育资源,介绍相关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民俗风情等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成语典故的来历等,例如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圣经故事都是典型的西方文化故事,也是学生很感兴趣的内容,在教学中融入类似的相关知识,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实现了文化的传承。适时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教育意义更为深远。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结合英文教材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展开加入其他文化知识的讲解,从中西文化对比入手引入文化讲解,既引起学生兴趣,又赋予英语教学更多的人文内涵和文化底蕴,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并使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再是空中楼阁。
与此同时,还可以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外延性拓展,推荐一些书籍,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布置任务,在课堂上扩充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推荐相关书目,优秀的经典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思考,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增长他们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研读其他国家的文化精髓,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提升文化品位。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人文素质教育
科技的迅速发展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如教学网络平台的使用就为英语教学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媒介手段,它拓展了大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空间和渠道。可以在英语自主学习网络平台上开辟人文素质教育板块,专门介绍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节日庆典,文化典故等,用声音、图片和视频配上文字说明来传达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增加学生阅读的信息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实现文化的传承和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另外,还可以开辟平台上的答疑窗口,网上沟通和交流,提高答疑度,简化答疑方法,实现一对一的帮助。
结语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素质教育应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通过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基础英语教育的相结合,在对学生进行社会必不可少的英语教育的同时,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操,为培养有素质的公民添砖加瓦;并且节省专门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人力物力。在基本功扎实的教学团队支持下,让枯燥的语言学习变得兴味盎然、多姿多彩,并形成大学英语基础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的特色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柴海英.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0,(2).
[2]刘润清.英语教育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