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8篇

时间:2023-05-29 08:32:2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篇1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的发明、新的技术、新的材料、新的工艺层出不穷,社会在科技的带动下飞速发展,而创新又使这个速度不断加速。毫无疑问,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当代的主旋律。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将会在更高的层次和更广泛的领域直接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因此,大力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努力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特别是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时代要求。

一、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现状

1. 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得到重视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内大部分高校纷纷转变教学模式,将鼓励创新、科学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突破口。结合国内高校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战略定位,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被提升到空前的高度。不少学校都在教学体制和培养方式上做出了较大的调整,在“量身定制”创新人才的新型培养模式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培养不断地融入到传统的专业教学领域,为更多的具有科技创新潜力的学生提供了人性化的个人发展通道,较好地实现了传统学位教育与新型创新培养之间的有机结合。

2.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环境得到改善

近年来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投入在客观上大大改善了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环境。众多高校积极争取,将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放到一个有机的系统中,大力推动,齐头并进。部分高校将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将毕业设计和发明创造相结合,鼓励学生较早地参加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去,为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部分高校通过保送研究生、硕博连读、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等优厚的条件吸引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在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兴趣的同时也为学校选育了又培养潜力的科研人才。

与此同时,许多高校注重产学研一体,注重和外部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也加强了科技人才培养的合作。与社会更加紧密的联系,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脱颖而出,其中不乏成功将参赛作品转化为市场产品的项目,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大学生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3. 大学生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形成

目前,我国高校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方面稳步推进,已基本形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体系。首先是大力加强了重点学科的建设,并以教学带动科研,加强了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其次是加大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的力度,通过高水平创新型师资的教学经验和培养示范,突出创新人才及教育队伍的建设;第三,围绕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推进高校的体制创新。尽管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国内高校均已积极开展各类创新型教育教学,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已初步形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充分发挥了示范效应,基本形成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格局。

二、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

1. 固有教育体制的制约

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在过去三十年的改革进程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果,然而在核心的高考制度和学位制度方面,还缺乏更大的突破。以传统科目成绩为主要导向的高考制度限制了大部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之进入大学学习后也难以转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创新思维难以形成。另一方面,现行的高校学位授予制度也仅对大学生的专业学科学习成绩进行了要求,并未考核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致使大学生在疲于应付繁重的专业课程学习的情况下,无暇锻炼自身的创新素质和能力。

2.创新师资队伍的不足

目前国内高校对高水平师资的引进和评价标准大都停留在教师自身的科研水平上,而对教师育人观念、育人本领缺乏有效的考核办法。从而致使大部分教师始终坚持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和科研的助手,并未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必要的机会进行创新尝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教学内容方面改革创新的力度不足,旧有知识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和蓬勃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以教师、教室、教材和考试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还仍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占统治的地位,以致现代信息和传播的技术不能较好地得到运用,无法充分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能较好地结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增强研讨科技的兴趣和能力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失去了创新的文化氛围和外部环境,只能被动地吸取知识。

虽然近年来国家通过宏观层面的政策支持引导高校引进了大量海外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但是由于师生之间缺乏良性的交流和互动的通道,或者新进的高水平师资缺乏国内教育经验,使得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优势始终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3.创新活动形式的单一

实践性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其对巩固理论教学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转化运用能力等创新素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国高校现有的创新活动形式大多形式单一,如“挑战者杯”之类的创新竞赛,和“提前进入实验室”之类的科研能力培养,并未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特性,未能将学生拥有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充分考虑,尚不能“量身定制”地为学生打造具有针对性的,与其职业生涯发展通道相一致的创新培养方案。

三、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对策

1. 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要彻底解决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问题,关键在于要推动切实可行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应该建立和完善高校自身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在办学体制方面,需要在积极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经验、引进国内外优秀教育资源的基础上,重视结合本土特色,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实践道路。与此同时,要坚持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及手段,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教育培养的体系,即:培养目标与内容体系、途径与方法体系、管理与评价体系及其具体实施方案。

2.重视师资引进和队伍建设

目前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推进高水平科技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引进工作,高校应该借此有利条件,结合实际需要和学校自身优势,选聘适合的人员作为创新师资。注意将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定位、学生特点等于新进教师交流沟通,鼓励新进教师突破传统,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注入到传统的教育文化中,按照“重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应用、个性化”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科学分析能力、设计制造能力、工程应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等并制定培养方案实施的主要措施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培养特色。

3. 优化教学内容和培养形式

新时期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树立问题意识,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教学相长的和谐关系。肯定并正视传统教学内容的不足,着手改善,不断优化。包括从教材建设和课程配置两个方面优化创新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开放性地选择教学场地和教材,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用实践检验真理,充分发掘每位学生的创新素质能力,结合学生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制定人性化、个性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吴贻春,刘花元.论创造型人才的培养[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21

[2]庄寿强,戎志毅.普通创造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

[3]刘宝存.创新人才理念的国际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3.5:6-11

[4]王晓阳.大学社会功能的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0

[5]顾建民.整合教育:美国研究性大学重建本科教育的新范式[J].教育研究,2002.5:57

[6]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2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7]刘澎心.创新素质结构分析及其在现代人才结构中的地位[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3):107-110

[8]王莉芳.创造型人才的特征及其培养途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5:104-105

篇2

依靠科技进步是气象事业发展的法宝和成功经验,是提升气象业务服务水平的关键。因此,要着力强化气象科技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内在动力,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增强科技创新活力、成果转化的能力和中国气象事业的国际影响力。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的积极推进,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也取得明显进展,科技创新对气象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彰显,而气象事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也愈加迫切和强烈。目前,我国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与气象大国地位不相称,尚不能满足气象业务服务发展的需求,许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各类科技资源的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渠道不畅,科研与业务有机结合的政策环境和机制措施有待完善;实质性部门合作、协作机制尚需加强;部门内国家、区域、省级科技力量的布局、分工、合作的格局和机制不够完善;尤其是气象人才培养不足,科技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领军人才相对缺乏、创新团队建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制约我们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气象科技创新人才的涵义

总的来讲,科技创新人才具有以下四个特点:首先,有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稳定的研究方向,精通本专业的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了解相邻学科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其次,具有极为敏锐的观察力,能够从本源上发现重大问题,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及时发现他人没有发现的东西。第三,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对事物做出系统、综合分析与准确判断的能力。第四,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善于创新的能力[1]。气象科技工作必须突出行业特色、立足部门职责,紧密围绕国家发展需求和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要,以增强气象业务服务能力为目标,以解决气象业务服务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为重点,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着力提高事关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核心领域。

三、高校气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针对切实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这一问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一要加强人才培养管理政策研究,制定更适应新形势发展、更具针对性、更科学合理的气象人才体系建设体制机制;二要注重人才培养,重视现有人才的分类管理,为人才发展提供宽松良好的环境;三要加强与相关高等院校的沟通合作,实现人才培养端口前移,既培养业务服务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又注重培养更适应事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由此可见,高校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注重对气象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1.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首先要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提高教师的水平,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及科技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模式。在对学生的培养中加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设计能力、实验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技能技法等等。在世界科技水平总体领先我国的形势下,采用国际化培养方式是快速培养造就大批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高校可以访问学者、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博士后等形式,邀请或接收国内外相关气专家学者进行科研合作,提升教师科研、教学水平,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2]。

2.分化人才培养层次,培养复合型气象人才

气象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以科学研究、发展气象学科知识为取向的高层次学术型气象人才,同样也需要大量以气象业务实践工作为取向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理论的突破和技术的进步集成合力才能推动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3]。如高校在进行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既需要尊重研究生学术研究的纯粹性,也要保证人才培养的适用性,从而满足现代气象业务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技成果的支撑。气象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不同层面的需求。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提高服务能力和天气预报的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水平是气象事业发展亟需解决的根本问题[4]。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的时候还应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3.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相结合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和企事业单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结合点,使高校教育由高校向社会延伸,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的兼顾的契合点。根据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的需求,结合院校气象相关学科的建设实际和发展需要,加强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培育和建设工作,进行气象基础、气象应用基础研究,为气象科技创新夯实基础。高校除承担研究、教学等工作外,还应加强气象科技创新推广示范等方面的工作。

4.加强科技服务型人才培养

篇3

关键词: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公共人才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10-0085-04

一、引言

无论是工业经济时代,还是知识经济时代,对科学技术的掌握及运用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而科技创新人才的总体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其国际科技竞争力的高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知识、科技、产业创新的加速发展,科技创新人才的竞争越来越被提高到国家和地区的战略高度。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是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成效的关键。

美国关于创新人才培养与开发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开始出现科研集体和一些专门的研究机构。20世纪80年代后,北美、西欧、日本及东欧一些国家,都发展起具有本国特色的创造学研究体系,分别从心理学、性格学等角度对创造性思维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思路。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前苏联、英国、加拿大等国家也取得了积极成果。前苏联在全国和各地区建立发明家组织,激发人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法,培养造就大批创新人才。英国则通过设计方法讨论会,研讨关于创新设计的理论和方法[1]。

中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了进行创新理论研究的学术团体和研究组织。到1998年6月,中国政府和科技界构建和启动了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教育振兴的国家创新体系。国内关于创新人才培养与开发的研究中,对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建设研究比较系统和全面的是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一些专家学者组织的“北京市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课题组,他们对北京市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建设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文魁、吴冬梅(2008)的《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报告》和边文霞(2006)的《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实证研究》两篇文章分析了人才对北京市宏观与微观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各因素的满意度与需求度,并通过对有显著性差异的项目做差异性分析,指出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应完善之处[2][3]。而课题组成员宋克勤(2005)在《国外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一文中分析了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在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建设方面的重要措施,总结了国外在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建设方面的一般特征[4]。一些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科技创新人才和宏观环境建设的某一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善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的意见建议。还有其他一些专家学者也对科技创新人才的企业环境建设进行了研究,以企业为出发点,对企业所营造的微观环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壮大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措施。另外,国内各省市(如上海、深圳)在科技创新人才资源的培养与发展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科技创新人才的界定

科技创新人才是中国特有的名词,国际通用的概念是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在理论上是指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生产、促进、传播和应用活动的创造性人力资源。

目前,中国研究者对科技创新人才定义大同小异。其中对科技创新人才概念研究比较全面和深入的是刘敏、张伟,他们在《科技创新人才概念及统计对象界定研究――以甘肃为例》一文中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对科技创新人才进行了界定。狭义科技创新人才是指直接参与、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及为科技创新活动服务的所有人员;广义科技创新人才是指科技人力资源,包括现在和潜在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5]。科技创新人才不仅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而且具有较高的创造力,是创新型和科技型的复合型人才。其具备的个体特征为:相应的专业特长和较高的个人素质;较强的个性与独特的价值观;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和团队合作精神[6]。

三、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2010年9月国务院发表的《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披露,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的人才资源开发取得了积极进展,人才资源总量不断增加,人才素质明显提高,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使用效能逐渐提高。“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科技计划(基金)、“百千万人才工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重大人才项目,培养造就了一支具有较大规模和较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引进了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但是,针对国际国内的形势特别是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中国人才培养面临严峻挑战,目前,中国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总体状况分析

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

1. 科技创新人才规模相对较小。相对于中国人力资源绝对总量而言,中国科技创新人才的相对数量还明显不足。截至2008年底,中国总人口达到132 802万人(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其中,劳动力资源105 789万人;城乡就业人员77 480万人,全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1 400万人。相对而言,中国研究与发展(R&D)折合全时人员196.54万人年,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59.34万人年,博士后研究人员7万人年[7]。中国经济社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因此,需要迅速发展和壮大科技队伍。

2. 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缺乏。在科技人才队伍中,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十分短缺。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8],仅处于中等水平;创新能力不足,成为影响中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在中国科技人才资源中,尤其是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做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战略科学家、尖子人才和领军人才尤为匮乏。

3. 科技创新人才流失严重。薪酬福利、工作环境、基础设施以及科研条件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促使中国的人才外流现象十分严重。近十余年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累计数量达到114.1万人,回国人员只有30.3万人,累计回归率只有26.5%,个别年份的回归率只有15%。中国重点大学一些在该学科内最优秀的学生中60%~70%留学国外,但学成归国的人数却很少[9]。人才的大量外流,不仅浪费了中国投入的巨额教育培训经费,而且这些掌握关键技术,在科、教、研领域能够创造高附加值的知识经济领域的人才一旦流失到国外,将会对中国的科技产业甚至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另外,如何引进尖子科技创新人才是中国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工作不得不面临的难题。

4. 自主创新投入不足。高水平的R&D投入是一个国家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2007年,G7国家(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和意大利)R&D投入占该国GDP的比重,美国为2.68%,日本为3.44%,德国为2.54%,法国为2.08%,英国为1.79%,加拿大为1.88%,意大利为1.13%。世界排名前三位的以色列、瑞典和芬兰甚至达到4.68%、3.60%和3.47%,而中国仅为1.44%(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6%)。中国自2000年开始,在1.0%的R&D投入基础上逐年上升到2007年的1.44%,已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上游水平。但是,绝大多数发达国家近年来的R&D经费投入都在2%以上,可见,中国的R&D投入较低,科技创新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10]。

(二)理论研究与成果转化现状分析

国内关于科技创新人才的研究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由于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缺乏成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尚处于积累阶段,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问题:

1. 局限性。相比较于国外的研究,国内关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的研究起步较晚。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发展的研究,不论是环境研究,还是对策研究,国内专家学者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而关于微观层面的研究比较缺乏。一是现有文献关于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向――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涉及国家层面、省级行政区域层面和行业层面,研究多集中于农业领域;微观环境涉及组织层面,研究则主要集中于高校。二是在对策研究方面,部分文献一般停留在政府层面进行对策研究,而对企事业单位如何开发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没有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较少提出系统化的具体方案。三是真正有理论依据的定性研究和规范的实证研究较少。

2. 科技创新人才及其研究成果的数量大于质量。由于目前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人力资源的管理机制尤其是激励机制建设不完善,一些科研人员往往难以专注于科技创新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将更多精力关注创新成果的数量而非质量,影响了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具体表现在:一是国际论文数量虽多但质量不高;二是国际专利产出极少,产业技术国际竞争力处于严重弱势;三是应用型及产业化人才明显少于学术型人才;四是能够把握世界科学前沿、做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尖子人才匮乏。

(三)中国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现状分析

1. 企业尚未成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的主体。企业应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但长期以来,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集中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而企业的研发人才非常少,且专业技术人员占企业全员的比例较低,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中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不仅缺乏,而且流失严重。而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能力的薄弱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差,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2. 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存在障碍。企业在创新理念、管理机制、组织结构等方面存在不足,从而阻碍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创新意识不强。大多数企业缺少对研发和创新足够的重视,自主创新和研发意识较弱,而更多地关注如何扩大市场份额以增加销售收入。二是承担技术新风险的能力低。由于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小,资金少,筹资渠道少,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比较低。三是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长期战略性规划。中国企业大多不具备长远的发展战略,没有建立推动自主创新的机构和组织,没有制定长期的自主创新规划以及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四是科技创新人才的选聘、培养、评价以及激励等机制不完善。

四、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对策

(一)理论研究方面

一是国内专家学者应该注重在具体领域(行业和个体组织)和城市的科技创新人才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出来的成果应贴近实际,具有实用性。二是注重对科技创新人才微观环境建设的研究。推进企事业单位科研工作站点建设,支持科研成果与企业和社会的对接转移,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三是国外对创造性人才的研究形成了各种科技创新人才理论,建立起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论,还编制了大量测量工具,为研究的客观性、可操作性及可验证性提供了有力手段,值得借鉴学习。四是建设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加强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通过人才交流,促进创新人才的相互交流和信息沟通。通过国内外人才合作项目,发展和完善各种形式的科技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鼓励科技创新人才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

(二)公共管理方面

1. 创造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有利环境。国家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及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创造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有利环境。一是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尤其是提高R&D的投入强度,促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二是完善公共人才服务体系的建设,重点建设科技创新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技术平台以及科技人才数据库等。三是建立健全各类人才管理机制,包括科技创新人才的评价、激励、保障机制和其他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人才自由流动制度等。

2. 吸引和培养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一是加强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是实施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政府应鼓励企事业单位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通过共建科技研发平台、联合实验室、开展合作教育、共同实施重大项目等方式,培养引进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二是建立健全市场化的教育培训体系,包括人才服务与培训机构、社会中介培训机构等各类社会教育机构。三是打造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建立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强化人才、智力引进的政策措施[11]。

(三)企业微观管理方面

1. 完善科技创新人才管理体系。一是创新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改革传统的人才评价方法。二是建立健全鼓励科技创新人才创新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坚持向关键岗位和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倾斜的政策。三是在人才培训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国家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各种社会技术交流、专家论坛等形式开展培训工作,既要注重培训的内容,又要注重培训的层次,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水平,鼓励和支持员工的创新活动。四是在薪酬福利方面,为员工提供基于工作表现和个人能力发展的薪酬体系,鼓励人才跨部门、跨团队进行广泛参与和广泛合作,以激发创造性。五是在绩效管理方面,以创新能力和工作业绩作为主要衡量标准,进行科技创新人才职称的评聘、成果评奖等。六是为人才制定科学的、个性化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注重科技创新人才的发展。

2. 创造理想的工作环境。理想的工作环境,可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施展才能的空间,不仅可以提高人才的忠诚度,而且可以促进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成果的产出与转化,进而实现组织的创新与发展。一是满足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科技创新人才追求自我实现,自我管理能力较强,企业应丰富工作内容,增加工作挑战性,不定期地为科技创新型人才提供各种形式的培训。二是营造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推动创新的工作氛围。企业应淡化领导者角色,引导员工敢想、敢说、敢做,敢于创新,乐于创新,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三是打造舒适的外在环境。积极打造健康舒适的环境,如舒适的办公室、功能齐全的健身房、弹性工作时间制、不定期的企业活动等。

3. 构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具有促进企业员工持续学习、不断提高适应和变革能力的功能。学习型组织强调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队学习,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拓展与外界信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才能不断突破极限,实现科技创新。一是以企业文化为载体,倡导组织成员“全员参与”、“系统思考”、“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二是建立灵活的扁平式组织结构,促进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三是开发企业内部信息交流系统,促进知识的共享、互动与创新。四是建立和完善奖励学习与创新的激励政策。

参考文献:

[1]王彦梅.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对策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07.

[2]文魁,吴冬梅.北京市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3-9.

[3]边文霞.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实证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2):34-40.

[4]宋克勤.国外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3):29-33.

[5]刘敏,张伟.科技创新人才概念及统计对象界定研究――以甘肃为例[J].西北人口,2010,(1):125-128.

[6]刘志宏.科技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路径的战略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6):66-69.

[7]国务院.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EB/OL].news.省略,2010-09-10.

[8]钟响,黄绪华.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开发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8):124-125.

[9]龙应贵.发展中国家人才外流现状及中国对策[J].当代世界,2010,(8):59-61.

篇4

一、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规模与现实需求不相适应。**知名度不高,与周边先进地区如上海、苏州等地的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由创新驱动推进的重要时期,快速建设中的现代化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正在凝聚产业优势。在这一时期,需要一大批各领域各行业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发挥智力支撑和科技引领作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制约因素。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及时调整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战略思维,从供给导向转到需求导向,从按计划培养转到按需求培养,逐步建立一支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战略不够。在资源、资本、信息、人才跨国界、高频度流动的现代社会,人才竞争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激烈展开。人才竞争的国际化,客观上要求高层次人才工作需具备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在人才的培养和开发方法上要善于与国际接轨,建立与国际学术科技前沿的合作交流机制。培养一批进入国际科技前沿、与国际同行交流密切并具有较大影响的科技大师和创新型人才,把握住引进海外高科技人才的关键点,同时要切实加强本土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战略,加速人才成长,形成具有队伍结构国际化、人才能力国际化、人才活动国际化的人才资源优势。

二、要推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实现战略观念上的转变

在新形势下推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既需转变理念,首先要突出强调以下四个方面观念上的转变:更加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以高层次人才带动关键优势产业,以人才的集聚与培养引领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更加重视企业创新人才的开发培养,落实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在保证基础研究的同时,加强应用型研究,突破和掌握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应用型核心技术,实现产学研更紧密结合;更加重视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的国际化,充分利用国际人才市场,广揽英才,建立健全学术科技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更加重视公正透明的人事制度建设,破除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过程中的制度性障碍,建立公正透明的人事制度,特别是要建立让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

人才资本提升战略是提升**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建成科技创新体系,优化配置和使用效益的关键,是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主体战略。加快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能力建设力度,不断提升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倡导和加强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终身教育,提升现有人才素质,增加强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人才资本。加快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主动融入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实现高层次人才的智力共享。

三、加快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举措

1、加快培养跨学科、复合型、战略型创新型人才。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科技和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把培养各领域的领军人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大对高层次学术团队的扶持力度,加快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的跨学科、复合型、战略型的领军人才。

2、健全完善符合企业特点的人才选拔评价标准。要充分运用各种激励杠杆,将人才培养与企业创新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健全完善符合企业特点的人才选拔评价标准,注重技术创新、产学研结合、成果产业化及其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使之成为承担产业关键性共性技术研发和引领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努力形成一支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企业创新人才队伍。

篇5

关键词:创新团队 团队建设 创新能力 质量工程

随着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迫切要求高校改变过去那种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模式,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首位。此外,随着全球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学科之间相互交叉和渗透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科研活动已经由传统的“单兵作战”向“团队协同作战”转变。因此,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必须切实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提升创新能力培养水平,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输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1、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现状

20世纪90年代后,国内许多高校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例如,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科研基金,建立创新实验班,开展各种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活动,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资助计划等,为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

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不够完善,有效运行机制不够成熟,评价和奖励机制不够科学,对创新机制和创新文化精神的培育不足,广大师生的主动参与不够等。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这些创新活动基本上是少数尖子生参与,绝大多数大学生无缘于此,参与面越来越窄,不利于在大学生中实现创新活动的普及深入,形成不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氛围,从而使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总体水平大打折扣。

为进一步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2007年教育部启动了质量工程,明确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了适应社会对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旺盛的需求,不断推进质量工程建设,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机制和方法,提供更多的学生创新培养平台,不断完善创新人才激励和评价机制,进一步做好学生创新团队的全面普及与重点扶持工作等。

2、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举措

通过加强大学生创新实验室、校内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开放实验室建设,为学生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并通过以项目为导向的创新科技活动、竞赛活动等方式组建学生创新团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并将在相应教学活动中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激励措施、评价机制,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创新人才的团队式培养模式。

2.1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实践平台建设

提供丰富的创新实践资源,寻找合适的载体,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1)加强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建设。

创新实验室是学生创新团队以及本科生开展科技项目实验研究的平台。专门设立指导本科生创新实验的指导老师和强大的技术支持小组,帮助本科生进行本专业的科学和教学研究,同时鼓励他们在交叉学科、跨专业等领域进行自主创新,提高综合创新实践能力。

安排专人负责实验室和实验仪器的开放与管理工作,并建立配套的实验室管理措施。由教研较为丰富的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提出研究课题或由学生自己提出可行的课题,将课题题目公布,然后由学生自由选择,查阅文献、组织讨论和整理材料,提交解决方案并进行实验,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

(2)加强大学生开放实验室创新平台建设。

开放实验室充分利用了实验室的设备、资源,延长了实验室的利用时间,方便学生自主灵活参与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实验内容的多样化、方法的灵活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求知欲、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加强开放实验室建设是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开放实验室要做到时间开放、实验项目开放、实验资源开放、指导教师开放、实验对象开放等全方位开放,使其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3)建立新型教研工厂,开展多层次的创新科研活动。

新型教研工厂实际上就是一个完整的生产线,学生可以近距离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更重要的是,学生利用这样一个平台,可以将基础研究平台开发出的产品或技术应用到中试生产线上来,解决放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利用教研工厂开展科研项目的研究,利用设平台可以更好地使科研项目与企业对接。教师也可以把科研项目和企业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作为实验项目向学生开设,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能通过该平台进行科学研究,学生能通过该平台开展科技创新、工艺改造与设计、设计竞赛等,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2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创新实践载体建设

通过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有了更好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平台。有了好的创新平台,还必须有好的更多的创新载体,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实践机会,不断加强创新能力。除了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科技创新外,有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和带动作用,以教师的创新带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增强。

(1)以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带动学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学校为了提升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应组建一引起教师科研创新团队成员一般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教师。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可以作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根据团队研究方向和学生兴趣,组成不同的学生创新小组,通过参与教师科研创新团队的科研项目的研究,带动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培养具有高素质创新人才。

(2)以教师重点科研项目为载体培育创新人才。

教师承担的基金项目或横向科研项目,可以吸纳本科生参与,在项目内部成立学生创新团队。学生创新成员不要限于打杂,做一些边角工作,要切实参与到项目的主体活动中来:参与项目研究方案的制订、修改;实验方法的讨论;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的解决;定期的项目组内研究进展报告;项目的结题验收或产业化对接等等,多方面、全方位得到锻炼。

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发动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每年至少提供1项创新研究项目,为学生科技创新不断提供新的创新实践机会,有利于广大学生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

2.3加强大学生创新团队的激励与运行管理

(1)制定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办法,保障创新团队的活动。

“创新团队”是一个群体的模式,因此需要把一大批学生都吸引到我们所设计的创新团队活动中来。组建创新团队时按“宽进严训的原则,制定宽松的创新团队准入条件,成立完善的团队组织机构,建立卓有实效的管理制度,保障通过创新团队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组建学生科技创新教师指导小组,为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提供技术支持。

为了给学生创新团队参加实践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要成立以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创新能力强的教师为主的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小组,加强与学生创新团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指导,做好技术保障工作。

(3)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保障创新团队稳定发展。

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和科研工作,引导学生将参与创新实践的成果写成研究论文或申请专利技术,根据成果的类型和层次,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学分奖励或精神奖励。

(4)要确立长期的创新团队任务。

创新团队的任务决不能停留在一个活动、某个阶段的层面,要设立近期、中期、远期的系统目标,做好跟踪调查,完成长期研究,实现团队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5)不断凝练先进的团队理念。

通过对学生创新团队的深入研究,要形成先进的创新团队理念,深刻挖掘其理论价值、实践意义,总结摸索学生创新团队的组织原则、发展原则、形成规律、与教学科研以及各部门的关系等。

3、结语

高校要以推进质量工程为契机,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素质以及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着眼于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通过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和提升创新能力培养水平,顺应时代对创新人才的呼唤,为创建创新型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玥,张祎.以创新和实践构建开放性实验室[J]. 黑龙江:科技促进发展. 2010(3):279.

[2]段远源,张文雪.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1-23

篇6

关键词:科技创新;土木工程;人才;改革

21世纪是一个改革创新的时代,21世纪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面对世界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各个方面都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在刚刚落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改革创新已经成为时展的最强音。国家进行改革创新需要人才,需要创新型的人才,这是本文提出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要。促进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一直是高校建设的重要方面,这既是促进学科发展的举措,又是顺应时代潮流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做法。对于土木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只有科技创新活动,才能不断的增强和引导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和人员逐渐的具备创新的意识和素质。

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意义

我们社会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社会的进步也是不断加快,促进社会快速发展直接力量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对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固然重要,但是科技的进步所依赖的载体是人才,没有优秀的创新人才科技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创新型人才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意义,创新型人才是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另一方面,就学生自身而言,学生只有具有了创新的能力和意识,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国家的方方面面都在进行着深刻的变革,大学生必须不断的适应时代的变革,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不断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注重创新活动的体验,以此来训练自身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说培养创新人才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促进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活动体系

通过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是顺应时展潮流的方法和方式,高校为了达到该目标进行了很多的努力和探索。这些努力和探索首要的任务就是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只有我们建立了相关的创新活动体系,才能保障我们的科技创新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这是我们进行创新人才尤其是对于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

(1)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

对于土木工程专业而言,该专业有着十分鲜明的专业特点,进行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科技创新活动,必须依托完善的硬件设施,这是我们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前提。具体的硬件设施和条件有很多,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建立相关的科技创新活动实验基地,为我们培养土木工程专业的创新人才提高物质保障。

(2)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在进行土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之中,无论是依靠科技创新活动还是其他方式,都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只有有了制度的保障,我们的科技创新活动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最终实现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3)增强对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引导

进行人才培养,举行科技创新活动,这里的活动主体是学生,因此,要想实现我们培养人才的目标,就必须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必须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相应的科技创新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动脑,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完成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终极目标。

(二)以科技创新竞赛为载体,营造土木工程专业科技创新氛围

我们要适时举办科技创新竞赛,引导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身历其境的感受创新的过程。让学生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营造土木工程专业科技创新氛围,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创新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和掌握创新能力,实现我们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三)科研与创新相结合,培养创新人才

大学生需要进行相关专业的科研,完成自己的课程论文或者毕业设计,尤其是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平时的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将科研和创新活动相结合,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这是一举三得的举措。

结论

社会需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我们要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就必须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不断的引导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积极参加相关的科技创新活动,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农垦伟宏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篇7

当前社会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学校在人才培养上肩负着沉重的压力。如何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成为各大高校的重要课题,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焦点。然而,创新人才具有什么样的素质特征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前提。关于科技创新人才的标准已经有不少研究,如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斯提出的创造型人格十大标准(非智力)包括:独立性强、自信心强、敢于冒险、具有好奇心、有理想、不轻听他人意见、易于被复杂奇怪的事物所吸引、具有艺术上的审美观、富有幽默感和兴趣爱好广泛又专一。[3]但是真正符合以上全部标准的人并没有,靠标准来定义科技创新人才是顽固的、死板的、缺乏灵动性的。科技创新人才突出的素质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当代科技创新活动,从广度到深度,从目标到任务,都是极其复杂的。科技创新活动经常涉及到多学科专业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科技创新人才必须要专深的本专业知识也要有广泛的外专业基础;既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又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越广博、结构越合理,对当代科技创新活动的适应能力就越强。所以,一方面,科技创新人才既要具备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也要具备一些科学的方法论知识,并且懂得运用创造性的技术和方法。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人才还需要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认识发展的全过程。科技创新是一个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在已有水平基础上求新求变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二)高水平的智能素养和灵活的思维能力当代科技创新也日益凸现出它的高度智能性特征,科技创新活动的探索性、创新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决定了它实质上是一种高层次的智力活动。智力主要由专注力、观察能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构成。任何优秀的科研成果和创造发明都不是短时间内完成的,都是经过长期专注于问题的研究,由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反复求证,不断创新的结果。科技创新人才善于发现问题、捕捉求新求变的机会也不是凭空而降的,是浓厚的兴趣、长时间的观察研究、良好的记忆和必胜的自信心等作用的总和。从一定的意义上说,科技创新的过程,不论是问题的发现和提出、实验的设计和进行、科学假说的提出还是新技术方案的构想及验证等,都需要科技创新人才综合地运用各种手段和工具,通过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等各项思维的加工,充分发挥和运用各种智力因素的过程。因此,作为当代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的科技人才应当具有持久的专注力、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等智能素养。

(三)求新求变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独立的务实精神当代科技创新活动多是指向人类未知世界和未至领域,这些活动具有高度的探索性和创新性,科技创新人才要有积极的创新意识和强烈的创新动机,要勇于对传统的理论与方法、观念与权威进行怀疑、批判和突破。一方面,在通向未知和未至的世界里,没有具体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开辟的平坦道路可以顺延,充满了无知和坎坷,甚至充满了怀疑和阻扰。科技创新人才应该独立判读,不盲从,不轻信,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同时又遵循科学规律,在创新的道路上独立自主,坚持己见。另一方面,越是艰难越是考验,科技创新人才要乐于接受困难的挑战,具有坚韧的永不服输精神,勇于冒险,吃苦耐劳,敢于面对并勇于克服挫折和失败,坚持求实的科学态度,善于运用科学规律和方法,不骄不躁,理性对待自己的错误。只有那些勇于探索和敢于攀登的人,才有可能在未知和未有的科技创新领域达到光辉的顶点。

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师资存在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向大众阶段过渡,研究型高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人才培养的工作重点。在我国,高校拥有全国2/5的两院院士,2/3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4的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63%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36%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校已成为国家知识创新活动的核心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4]。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高等职业教育,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使命,把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高职院校显得格外突出。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师资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特别是大批高学历的青年教师正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教学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据统计有的学校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已达到48%。[5]青年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可是,纵观我国高职院校现状,青年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不尽人意,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也存在问题。

(一)教育视野局限书本新一代年青教师大都具有较高的学历,他们一直呆在学校,从本科一直读到硕士、博士。一方面,很少参与其他院校、地区或者国家的合作项目,缺乏教育的国际化视野。另一方面,普遍认为能够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即可,关注科技前沿较少,所以缺乏教育的时代性特征,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往往比较陈旧。

(二)科学研究脱离实践青年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由于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没有真切地体会具体岗位上的专业特点和行业特征,在教学上,对知识的感悟和讲授往往是凭自身的理解,很难结合实际工作加以解释和运用。在科研上,也多是研究路线的简单布置和研究方法的简单运用,很难通过认识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提高认识。因此,青年教师的科学研究往往显得空洞乏味,科研成果也乏善可陈。

(三)师资培养方案不健全首先,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往往是将职称标准往人才等级高低上套,教师一门心思追求职称的晋升而忽视其他领域的参与和努力。其次,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度不健全,没有一套系统完整的教师培养规划,重视短期成果考核,忽视长期系统培养,缺乏针对青年教师的激励机制和职业规划。第三,重视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科研技能,忽视教师的创新能力培养,缺乏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计划和活动。

三、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途径

创新人才的培养依靠创新型教师,教师在创新方面应当比学生有更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并能将创新素质融合到教育教学与管理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一)明确定位,提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责任感科技进步和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发展教育和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问题摆在了突出的战略位置。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决定了学生质量的高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师是关键。首先,教师是创新的引导者。教师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还应该经常投身于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实践来引导学生,并根据自己在实践中的所悟所感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脱离死板枯燥的理论学习,为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打开一个窗口。其次,教师是创新的开拓者。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形势,要求教师善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启发式教学、问题探讨、课件制作、实地调研、组织开展活动等方式的补充与配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高校发展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要尽早树立起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责任意识,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为己任,努力培养自身各方面素质,提升自身相应能力,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自身不断进步。

(二)培养科技创新素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执行靠教师,教师科技创新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决定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成败。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教师应该具备尊重个性、宽容异议、追求真理的良好品格;具有广博精深的知识功底和追逐学科前沿的追求;具有善于发现、思考问题、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开阔的思路和强大的思维能力。不断提升教师的科技创新素质,应该成为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中一个努力方向。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新手段和新方法被应用于各行各业,教师如果仅仅局限于书本和课堂,就无法更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遑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在提高教师科技创新素质的同时还应大力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1.跨学科交流与合作。科技创新的多学科交叉特点决定了科技创新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一学科或者某一专业,拥有多学科知识基础的人才更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成果的产生。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学校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学科交流与融合,定期举行学术交流活动,创建学术交流团队,鼓励青年教师参与跨学科项目的研究,鼓励青年教师建立创新教学研究队伍,在教学科研的开展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倾斜。这这些过程中,青年教师不但可以增长知识、拓展视野,还可以积累许多其他学科的教学研究方法和手段。2.开展进企业活动。下企业锻炼活动的开展能够密切地加强企业与学校、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联系,及时掌握社会人才需求以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推动教学改革。同时,通过实践,青年教师能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方法、提升专业素养,并通过深入的认识更好地指导实践,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所以,学校一方面要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鼓励教师开展校企合作项目研究。通过实践,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更紧密地劫后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等事件活动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要创建技能培训基地,输送学生实习实训的同时也给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学习锻炼的平台,积极促成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科技应用一体化以及专项实践技能的提高。3.产学研用结合培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引导教师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开展技术研发、促进成果转化、实现互利共赢的共同愿景。产学研用相结合为专业教师提供在企业学习与实践的机会,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更好地更新教育理念、丰富专业知识、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技能,为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扎实基础[6]。建设产学研基地,创建高校与企业共建合作创新平台,开展科技项目合作,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建立学校、行业与企业合作的研究机构,以科研促产业,以实践促科研,良性循环。4.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搭建中外合作办学平台,选派一定数量的青年教师赴发到国家或地区进行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拓展国际视野,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视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内外优秀大学或科研机构进修学习,参加学术研讨会。聘请专家名师开展讲座,增强其与青年教师的交流。从思想意识到专业素养各方面对青年教师产生正面积极影响。5.传帮带方式方法的创新。也叫“老带新”或者“师傅带徒弟”。“师傅”指的是有丰富经验的老老师,他们教学经验丰富,研究能力较高,对教育教学规律有着较深的理解和把握。“徒弟”指的是教学科研缺乏经验尚不成熟的新进教师或者青年教师。师傅和徒弟结成一对,师傅通过“传、帮、带”,促进徒弟快速成长。学校应当组织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传帮带活动,并对这项活动进行追踪考核,确保活动效果,并对表现优秀者给予一定的薪酬奖励。

(三)帮助青年教师进行职业规划很多青年教师都没有也不会进行职业规划,学校也很少关注青年教师的职业规划,但是,如果学校能关心教师的职业规划并促成其进行并执行了科学的良好的职业规划,无疑给青年教师带去了被关爱感和归属感。这无论对教学、科研或是人才培养都会产生积极影响。职业生涯设计的中心内容是针对一个人的事业而言的,主要包括制定奋斗目标、行动计划、时间安排、阶段性自我检查、出现问题后如何改进等问题。根据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青年教师的潜在能力,帮助青年教师制定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成长目标,全面分析教师的个人特点,确定其发展重点。明确的目标将为青年教师发展指明方向。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社会呼声下,学校要组织青年教师按步骤有计划地分别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计划,包括政治素养的提升、业务能力的提高、技术能力的加强、教学科研能力的成熟。职业规划一方面为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和成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也为学校了解青年教师的发展愿望,指导青年教师把学校发展和个人发展结合在一起,形成情感上的统一和依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而提升整个学校的凝聚力,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

篇8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一、科技创新人才的内涵

科技创新人才,指具有科技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也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掌握创新方法和形成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创新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科技创新人才应该是知识结构广博、好奇心强烈、想象力丰富、人格高尚的人才。创新能力的形成必须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科技创新人才应在掌握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能够广泛涉足其他领域,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奉献新的知识、技术、工具、工艺、产品。从整个社会的发展看,所有知识的获得、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工艺的更新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没有广博的知识积累,创新就是一句空话。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内容和动力,是创新行为的起点。只有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才会有创新思维,创新行为才能进行。在一个以社会和经济改革为主要动力的迅速变革的世界里,更重视想象力。好奇心是产生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前提之一。只有具备好奇心,才能推动个体去不断寻求、发现、创新,达到对未知的理解和现实问题的解决。科技创新人才应拒绝思维定式的束缚,勤于不断探求未知,敢于怀疑既有现状的不足,不断提出新的见解,追求新的突破。科技创新人才必须严于律己,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创新活动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一项创新往往是经过长期努力的结果,甚至是无数创新人才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创新人才必须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经历失败的打击,百折不挠,愈挫愈进。只有具备这些品质,才能在艰难的环境中或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乐观、坚韧的态度,保持创新的热情。创新人才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具有与人合作的精神。竞争与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趋势,人们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任何个人的进步与成功很难离开合作。很多创新活动都不是某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往往需要多个人的合作与努力。缺乏自主创造力和利他倾向的人很难和别人合作,离开了合作,就难以弥补自身的缺陷,增强自身的力量。因此,创新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真诚的工作态度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养成宽厚和善良的性格,树立利他意识和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增添自身的人格魅力。只有具备这些品质,才能在合作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发展的需要

人类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和技术的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是影响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创新能力的竞争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是我国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进行知识传播的主体,也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及知识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唯有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培养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并实际地参与科技创新,才能获得社会的承认和接受,赢得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美国高等教育学家布鲁贝克(John.S.Brubacher)指出,高校走出象牙塔已经是一种历史趋势,必须平衡纯粹的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又要服务社会。其实,无论是追求知识抑或服务社会,本质上都是创新。高校的创新,理应同时并重两种指向的创新。我国高校历来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采取种种措施,利用各种渠道为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提供机会。这些措施虽然有所成效,但发展不平衡,主要在于一些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强,课程内容滞后,教师缺少独到见解,弱化了创新能力的生成机制,创新活动效果不佳,缺乏创新成果。高校竞争,最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是参与奉献创新成果的竞争。高校把握机会,培养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奉献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才能赢得竞争,获得发展的机遇和空间。否则,难以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并失去竞争的优势和社会的支持。从国际环境看,我国要适应世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迫切需要培养造就科技创新人才。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水平上,表现在技术进步和创新速度、质量和水平方面。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科技创新的能力。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技创新人才实力的竞争。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努力营造适合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主动适应国际竞争的要求。

三、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与生活和工作环境密切相关,其所需要的环境是指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时所需要的条件,社会环境直接影响其创新活动的进展。社会文化环境是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是科技创新人才形成创新意识与发展创造力的重要背景。不同文化环境及由此产生的不同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观念和创造力具有深刻影响。应当鼓励和包容创新,以及具有创新的价值观念。没有这样的价值观念,科技创新、工作创新、机制创新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多重性质,既有“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思想渊源,亦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创新的思想观念。因此,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适应科技创新人才的文化环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创新活动必须拥有一定的政策环境保障。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激励了创新人才的工作热情,保证了创新活动的实施。但是,有时实施力度不足,机制不健全。因此,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相关政策。比如,分配制度是创新人才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应当是在保证创新人才基本收入的同时,对从事前沿性基础科学研究的人才,政府给予特殊政策。同时,重视提高创新人才的经济收入,使其具有舒适的生活环境,保证创新人才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我国创新人才流动有时还存在障碍和壁垒,部门之间人才流动不畅通。因此,必须重视人才流动制度的建设,将之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为此,必须为人才流动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给人才流动以法律保障,使人才流动规范化和法制化,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些地区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仍不完善,在人才晋职、评优、评奖等方面仍然存在重学历、重辈分的现象,忽视了人才的实际能力和贡献大小。在人才使用上,公平、公正的竞争激励机制未完全形成,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对创新人才的精神激励。因此,要完善对创新人才的精神激励政策。认识到精神激励是重要的激励方法之一,能给创新人才以精神支持,使其在进行创新活动时,免除后顾之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要完善驱动创新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倾斜政策,提供个人价值得到充分承认和尊重、个人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和赞赏、个人贡献不会被忽略的氛围。要制定对创新人才的保护政策,逐步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通过政策倾斜,真正使创新人才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创新活动必须有一定的投入环境支撑,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创新人才成长的投入环境建设,以巨大的科技投入保证创新人才创新活动的进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基础条件以及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相对薄弱,存在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应当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

四、高校在组织建设管理中,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贯穿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每个环节,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高校在组织建设管理中,尤其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和科技创新人才的竞争,在社会的各种资源中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作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尤为突出。高校作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高等教育的教育观、人才观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的首要标准和核心能力,要成为新世纪的创新人才,就必须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大力提高创造能力。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工作的一般方法,能够正确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合作精神以及一定的组织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创业精神,了解科技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参与跨学科的研发创新工作。高等教育要建立起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自上而下转变传统观念,建立起新的人才观,把具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充分理解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高校创新环境因素众多,优越的实验条件、与同行之间的交流机会、拥有研究自、承担和参与富有挑战性的研究项目等,都是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养成创新精神和掌握创新方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创造开放、流动、竞争、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氛围,同样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应多方面听取学生意见与建议,保持信息公开和资源共享,使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拥有良好的硬性环境和软性环境。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高校还应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使大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应当为大学生提供专项经费用于大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为大学生设立创新基金,鼓励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同时,应当面向世界办学,在教师招聘、人才引进方面与国际接轨,努力与世界一流高校保持同等水平,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优良的教师队伍。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学术大师,以多样化的形式扩大国际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一些高校的教学评价过多注重量的考核,忽视质的把握;注重表面,忽视内在;注重知识传授的环节,忽视特殊能力的培养和考查,尤其是对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尚没有一个科学可行的机制和办法。教学方法过死,对大学生的评价主要以课程考试分数确定优劣。这些现象束缚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因此,必须改进教学评价制度,既要重视量的考核,也应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五、结束语

总之,高校应当深刻认识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物质及精神上的支持,以培养出国家发展所需要的科技创新人才,为社会进步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陈晓季.关于培养高科技创新人才的几点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1(06).

[3]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高士琦.将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放在重要战略地位[J].党建研究,2001(05).

[5]宋克勤.国外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0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