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08:32:1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城乡建设发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 ,增减挂钩 ,城镇化
Abstract: the land is the foundation of human existence,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many people and little land is the basic structur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people to further escalat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increase or decrease in China put forward the value of policy.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increase or decrease peg through analysis on the process of the small towns development increase or decrease the impact of the peg,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further discussed.
Keywords: urban and rural land for construction purposes, increase or decrease in the hook, urban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增减挂钩政策对我国城乡建设用地的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个政策也意味着中国传统的农村模式将要被打破。中国农民数量众多,如何解决其中产生的矛盾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国内的学者们主要从增减挂钩政策的理论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其实施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还有从实例中分析这一政策对城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意义。
我们就以A省B县为例来看一下其实施的过程。
A省B县位于总面积是1344.5平方公里,现辖4镇6乡、445个行政村,共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万。境内多是山地丘陵。荒山占总面积的56%;丘陵占35%;平原洼地仅占9%。农民居住分散,房屋规模小,而且年代比较久远。“空心村”现象比较严重。2005年,国家出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以后,为建设新农村,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该县的增减挂钩工作正式开展。
在实施过程中,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组织工作领导班子,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提出解决办法,保证不损害农民的利益。然后资金上要有保证,对农民造成的损失要尽快的赔偿。还要科学选点,把房子破旧和空闲宅基地多的村居选作项目区,同时要广泛的征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由规划部门聘请专业的队伍进行考察,规划。通过这一系列精心的准备,这几年,该县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农民收入。拆迁后复垦出的耕地面积增多。改善了村容村貌,使废弃的宅基地得到了重新利用,使村庄得到了重新的规划。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进行。村民们集中居住。硬化路面6777余平方米,安装路灯34盏,整个项目区达到了田、水、路、林、村、房的综合整治,缓解了用地与发展的矛盾,为一些企业和城镇建设用地提供了保障。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对小城镇的发展既存在挑战也存在机遇,首先我们先看一下存在的挑战。
这一政策是在2000年初步提出的,到2005年正式下发试点地区的文件,中间经过了五年,时间较短,而且在我国并没有实例供我们参考,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这一政策主要是在城乡结合部来进行的。通过对农村建设用地的整合,组合成拆旧建新区,合理的分配复垦为耕地和用于城镇建设用地的比例。我认为其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统计台账、规划图中的数据不一致,这对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带来了困难。数据的不一致会导致实施过程中误占农户的耕地或正在使用的建设用地。造成一些纠纷等。
(2)对实地考察的不够深入,一些地区敷衍了事,规划图不能很好的反映出当前的土地利用状况,图中显示的居民点现在或许是农地。这样就违背了政策中只对“农村居住点和工矿废弃点进行整理的原则”。
(3)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占好地补劣地的问题比较严重。把好地占用为城镇建设用地,整理出的劣地复垦为耕地。导致耕地质量差,甚至出现无法耕种的现象。使耕地补偿得不到完全的落实。复垦的耕地质量往往低于被占用地的质量。
(4)被占用地的村民的权益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例如,农民搬迁入楼房集中居住,农户必须承担水、电、煤气、采暖费和物业管理费等支出,特别是居住在城市规划区内的居民,需要从农村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购买基本的生活产品的方式,居住成本和生活成本至少要上升一倍以上。
(5)资金不到位。资金的不到位使得对农民的补助也不到位。农民得不到妥善的安置。土地整理的成本较大,政府财政收入无法承担这一巨大的开支也是增减挂钩政策实施中的一大阻力。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强行拆迁的现象。脱离了政策本身的积极意义。
增减挂钩政策无疑是对小城镇的发展有利的,能够促进我国的城镇化。在这一政策中小城镇的机遇有:
(1)有利于土地的保护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增减挂钩政策能很好地把农村荒废的土地整理出来,分配好耕地与建设用地的比例。既盘活了农村的存量建设用地又拓展了城镇的建设用地,缓解了建设用地扩张对农用地的压力,保持耕地的总量平衡。
(2)有利于城镇化的发展。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正好可以推进新农村的建设,把村民居住用地集中到一起。实行小区化的管理,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全面到位。这也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3)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为农民建设高质量的住房,促使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为城镇建设注入新的力量。减少农民的数量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找到一条新道路。
(4)有利于农村产业经济的发展,促进土地更为高效和集约使用,吸引企业入驻,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同时为周边小城镇提供丰富的粮食等消费品。
我认为小城镇要快速的发展就要迎接这些挑战,解决好存在的问题。问题不解决,增减挂钩政策将得不到农民的支持,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必将放慢速度。对于小城镇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同时要抓住这个机遇,规划好城镇建设用地。加快城镇化的步伐。解决问题的对策有以下几种。
1.提高基层土地管理者的专业素质, 加强管理。应该对基层土地管理者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使土地统计台帐,统计簿的格式正确,数据准确无误。
2. 资金筹集一定要到位。资金可以通过三个渠道取得:①通过收取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筹集部分资金;②通过收取耕地开垦费筹集部分资金;③政府拿出本次整理新增城镇建设用地部分出让金用于项目实施。
3. 在进行挂钩规划的编制过程中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为底图。结合标准分幅图以确保对农村居民点和工矿废弃地整理,同时附上拆旧地块的影像资料,保证拆旧的是废弃地、不合理的农村居民点等。
4.在挂钩过程中要将市场化机制和政府的主导性作用相结合。因地制宜,适时创新和探索一些新的模式;另一方面,对于条件成熟的地区,我们要对整理模式进行市场化运作。
5.利用村庄闲置地安置不占用耕地,对土地实行生态、人文保护。在土地整理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同时要注意有选择地保留民族、民俗等文化遗产和建筑,做到土地整理与文化建设相统一。
6.充分尊重集体土地产权,加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设,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在整理过程中,要给予农民实惠,注重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并保证农民生活质量不降低,对于整理过程中对农民造成的损失要给予公平的补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狠抓不懈。
参考文献
[1] 关于推进全区农村枚区综合改革重点工作的方案[J]. 内蒙古政报. 2006(06)
[2]朗腾苏布达.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地区贫困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3] 吕寒.“挂钩”,不仅是为了指标——对江苏省太仓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的思考[J]. 中国土地. 2009(05)
1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内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的需求量相应增大,城镇建设范围不断扩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指标屡屡被突破。然而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建设发展却要不断侵蚀耕地,为了保证耕地红线不被突破,也为了满足建设用地的需要,我国政府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下简称挂钩) 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土地集约利用的要求,采取科学的工程技术手段,通过将若干拟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 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最终实现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的土地整理工作。挂钩中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出的耕地可以按照要求,置换为建设用地周转指标,按照土地规划的要求,在城镇建设用地区内,布置指标确定的建设预留地。同时,项目区也必须在规定的年限范围内整理复垦出相应面积的耕地,完成建设用地周转指标的置换归还。
2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现状
“先占后补”问题。为追求经济增长、业绩、利益等,部分地方相关部门在挂钩项目实践中,经常是未申请用地而先征地,在上级进行相关检查时才补办手续,或申请用地和实际用地不符,实际开发比申请的要多。
仅追求周转指标使用,耕地占补不平衡。目前,部分地方政府为缓解城镇扩张压力及在自身利益驱使下,存在建设指标“未批先用”、试点范围擅自扩大、复垦耕地质量不达标、周转指标归还不及时等问题。在实际增减挂钩实施中重指标轻复垦、“占优补劣”现象也普遍存在,导致耕地补偿落实不到位,耕地质量得不到提高,严重影响粮食产量,与挂钩政策中的“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要求相矛盾。
项目区资金落实困难。资金是增减挂钩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和关键,资金若出现短缺将导致项目难以推进。目前,增减挂钩项目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但由于该类项目从拆迁安置到耕地复垦所需资金量巨大,单靠政府来筹措足够的资金非常困难,从而影响挂钩项目的稳步实施。从目前试点的具体情况来看,确实存在由于拆迁、补偿成本过高,政府财政费用无法承担,导致增减挂钩工作开展受阻的现象。
农民的合法利益不易得到保障。一是由于增减挂钩项目的实施主要由政府主导,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地方政府只关注城镇的发展建设和行政目标的完成,而忽视农民的意愿和利益诉求。加之目前公众参与机制尚未健全,上下信息传递不顺畅,农民的意愿难以得到重视。二是为集约节约用地,政府在增减挂钩项目实施中常将被拆迁农民统一集中安置,这会增加部分农民的耕种距离,导致耕作费用提高,而这一部分费用在补偿中较少得到体现。三是虽然在增减挂钩规划中要求的是项目区要先建后拆,但在实际中常由于资金的短缺而先拆后建,导致被拆迁农民得不到妥善安置。四是为实现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政府往往会采取迁村并点、入住高楼等整理模式,但这并不符合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生活费用。
3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发展对策
完善增减挂钩管理办法。现阶段依据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虽然在挂钩工作的原则、责任、管理、报批等方面都做了相关规定,但具体详细的操作办法还未出台。因此,对于实施细则、操作办法、资金筹措管理、拆迁补偿标准和方式等方面要进一步研究,以期做到项目实施主体明确、责任义务落实、监督到位、验收严格。
挂钩项目区选择要先易后难,有序推进。 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人文风俗、自然条件等方面都存在差别。因此,开展增减挂钩,不能盲目选取项目区,而应综合考虑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城镇化进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方式、资金投入能力、各项规划的进展情况,尤其是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基础及拆迁、补偿意愿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推进。同时,挂钩项目区选点布局应当举行听证、论证,充分听取当地农民的意见。
提高公众参与程度,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首先应加强关于增减挂钩政策法规和实施过程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对增减挂钩的意义及其开展过程有更深入理解,提高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在项目方案确定实施前,组织当地民众开展座谈会,将项目方案中预计实施会发生的如旧房拆迁、安置补偿、新居建设、整治后土地用途等情况进行公告,充分征求农民意见;对于存在争议之处,根据各方意见修改方案后再进行意见征询,直到方案完善后进行实施。另外,增减挂钩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要保证整理项目的透明和公开,农民可组织检查小组或由村委会负责,随时监督检查项目实施情况。
合理确定增减挂钩整理潜力。进行增减挂钩潜力确定时,要充分考虑现实潜力,而不仅局限于理论潜力,使项目区的增减挂钩可行性分析更加准确合理。首先,要充分考虑土壤、地下水、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限制等因素,全面系统地修正现行的潜力测算方法,从而得到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整理潜力。其次,潜力分级除了要根据整理增加耕地系数来确定,还应考虑诸如地形地貌、生态效益、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多管齐下,多渠道融资。就目前实施情况来看,增减挂钩项目资金的筹集仅依靠政府主导式的投入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利用多渠道筹措,可采用如下方式:把收取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等专项资金整合使用;建立异地挂钩机制,实现地区间的用地指标平衡,耕地开垦费用由指标使用地区承担;以土地出让预期收益向金融机构贷款;制定优惠政策、建立激励机制,引导个人、企业等参与项目投资。
一、客观分析经济发展落后的现状及其原因
西部欠发达地区普遍受发展基础、地理位置、资金人才及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临时以来。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与发达地区相比差别明显,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观念滞后,发展主动性、发明性欠缺。受激进观念影响,很长一段时间仅满足于对自然资源的低水平开发,市场经济意识不强,发展的主动性、发明性不够,不能很好地发挥、挖掘自身优势和潜力,没有形成区域性特色产业群体。加之新形势下,受交通、资金、人才、电力和城镇化等瓶颈制约,短期无法突破的影响,使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状态,城乡之间的经济差别不时拉大,二元经济结构突出。二是产业失衡,经济转方式、调结构迟缓。产业结构直接反映一个地区资源配置与生产力布局的合理水平。县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层次偏低的问题仍十分突出。三是财政弱小,自我促发展、保增长力弱。四是平台欠缺,新型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缓慢。县和县以下的中小企业发展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劳动就业、推进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由于县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发展非常缓慢,年底,产值过亿私营企业仅锦帛钰一家,同时作为非农就业主体的乡镇企业临时处于萎缩状态,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极大地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缓慢,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功能发挥不明显,仍然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五大瓶颈之一。
二、充分认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构筑县域经济发展平台的关键因素。城镇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中心平台作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只有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才干使县域相关各行业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集聚效益,形成本区域的主导产业优势,增强竞争力;同时集中人、财、物力进行县域内水、电、路以及居民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由此促进经济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城镇化水平太低,肯定制约激进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因此,新形势下抓住城镇这一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和交汇点,努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就可以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而促进县域经济不时壮大。
实现劳力转移促农增收的重要手段。像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偏多,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居住分散,严重制约经济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通过发展二、三产业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尽量实现农民就地转移,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可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发明条件,聚集能量,有效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城镇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生活服务的中心,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沟通城乡交流的中介。推进新型城镇化,一方面促进乡村文明向农村辐射,引导农民获取新知识、树立新观念、形成新习惯,使其生活方式和文化意识得到更新,为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县与县以及县域范围内城乡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更大范围内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提供平台,促进县域经济的全方位开放。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超前谋划,科学规划。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就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区域城乡体系规划、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各地的产业基础、经济结构、交通条件、资源禀赋、地理环境、民风民俗和城镇布局,科学制定出能发挥地方优势和特色的县城、乡镇、行政村三级发展规划体系。
重点突出,合理布局。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要依照全县功能区划分,通过合理布局、重点发展中心镇,增强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促进农村人口、生产要素向强镇集聚,全面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使城镇真正成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平台。
凸显特色,增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实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关键在于搞好定位,整合商业元素,培育支柱,发展特色经济,建设特色型城镇,增强城镇化建设的经济实力。城镇建设上要与农业结构调整、乡镇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为农服务的思想。同时,要结合乡情镇情,确立主导产业,并强力培育和开发,通过完善的市场体系,建成资源型和特色型的城镇发展格局。根据各地的区位优势、民族风情、自然生态旅游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第三产业,从而增加城镇建设的经济实力。
关键词:管理体制法规制度动态管理维护运行
莱芜市城建档案馆在地下管线档案动态管理方面经过十几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和维护运行机制,实现了地下管线的动态管理,为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地理信息基础数据服务。
一、建立了五位一体的城建档案管理体制
莱芜市城建档案馆成立于1988年,1992年,我市升格为地级市后,城建档案馆随之升格为地级市城建档案馆,为正科级全额事业单位,同时挂市城建档案管理处和市建设信息中心两块牌子。1999年,为了更好的开展地下管线档案的管理工作,我市在城建档案处、馆、信息中心合一的基础上,又成立了企业性质的市城市规划测绘院、市城市建设信息咨询服务中心,与市城建档案馆合署办公,实行一套机构,五块牌子,建立了五位一体的城建档案管理体制,理顺了地下管线档案管理程序,为地下管线动态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二、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法规制度
2000年,以莱政发〔2000〕24号文颁发了《莱芜市城建档案管理办法》,从法律上对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范围、城建档案馆应负的职责、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管理措施以及违反城建档案法规的处罚等做了明确的规定,为莱芜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和动态管理系统的建立与运行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为贯彻执行建设部第136号令,更好地推进包括地下管线等管线工程档案的管理,2007年6月,以市政府文件印发了《莱芜市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莱政办发[2007]46号),将所有管线工程(包括地上地下管线工程)档案作为管理对象,对城建档案馆的职责进行了调整完善,城建档案馆具体负责管线工程的收集、保管和利用,同时负责对管线工程施工许可手续的办理、管线工程的测绘和竣工测绘验收等工作,建设单位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必须到城建档案馆办理管线施工许可手续方可施工,实现了市行政区域内的所有管线工程档案由市城建档案馆统一管理,为进一步推动管线工程档案的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实现了地下管线综合动态管理,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管线管理工作的实践中,我们逐步形成和制订了一套管线管理程序,具体情况如下:⑴申办规划许可证前,到城建档案馆查询并购买地下管线图⑵档案馆进行管线工程会审⑶规划部门发放规划许可证⑷档案备案(签订档案移交合同)⑸档案馆发放管线施工许可证⑹竣工测量(竣工后,覆土前)⑺移交档案。
首先于1999年,组织开展了莱芜市莱城地形图测绘及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利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建立了莱芜D级、E级两级大地控制网和黄海四等高程水准测量网;对莱芜市市域范围内共计2200平方公里的地形进行了调绘,编制了1:10000地形图100余幅;利用全数字测图方式,组织测绘莱城地形63.65平方公里,形成了规划区范围内比较齐全的1:500、 1:1000地形图档案;探测了当时全部的地下管线、地上管线各400余公里,绘制了详尽的综合管线图1000余幅,形成管线普查档案资料400余卷;此次普查,第一次从真正意义上建立健全了莱芜市包括地下管线在内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档案,也为今后动态管理的数据收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研究开发了国内领先的城市地理信息动态管理系统。在上述普查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国际先进的GIS软件ARCGIS作为平台,开发了城市地理信息动态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快速实现数据采集、管理、统计分析、图幅拼接、图上漫游、生成变比例尺地形图、三维显示、无级缩放等功能,系统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签定,2002年被山东省政府授于科技进步三等奖。城市地理信息动态管理系统已成为我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基础平台,系统的应用,有效地避免了规划不准、盲目施工、挖断管线等重大事故的发生。
第三,不断完善和更新地理信息系统数据,保证地下管线档案的现势性。近几年,随着莱芜市规划区域的不断扩大,莱芜市城建档案馆也加大了地形图和地下管线等管网数据的测绘和录入系统的力度,使地下管线工程档案数据始终反映现状、跟上发展,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了优质的地下管线工程档案数据资料。随着市区的不断调整与扩展,2006年新测北片区张家洼40平方公里,2007年新测南片区高庄45平方公里,对雪野水库至莱钢调水专线51公里进行了专项测量并输入系统。2010年,对规划区内约70平方公里进行了控制点布控和地形图普查测绘工作,在测区范围内新布设E级GPS控制点66个,四等水准测量106公里,共计补测面积30平方公里,2011年,对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所有管线重新进行统一普查测绘,完善和更新地下管线数据库。截止目前,城市规划区合计共测约150平方公里,管线约1600公里。
四、形成了较为有效的动态管理和维护运行机制
一、 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四种意识”
我们结合自身实际,围绕着树立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危机意识,加强干部的宗旨观教育,努力建设善于领导科学发展、奋发有为、堪当重任的领导班子,打造改革创新、真才实学、求真务实、公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一是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对每一位党员干部的最基本要求。要深刻理解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我们的职责是向人民负责。每位干部、每位公职人员,都要注意把责、权、义务、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心里多装着人民群众,多想着自己的责任义务。
二是牢固树立责任意识。要热爱本职、爱岗敬业,把做好本职工作当做事业来追求。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不能眼高手低,要尽职尽责,不能不作为,更不能乱作为。对于分管的工作,要有“守土有责”的精神、独当一面的能力、追求卓越的目标,要敢于负责、敢于担当,不懈怠、不推诿,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
三是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要以党的事业为重、以工作大局为重、以团结和谐为重。要正确处理“公”和“私”、“大局”和“小局”的关系。
四是牢固树立危机意识。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距离;与周边省份的发展速度相比还有距离;我们的能力和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距离;我们的作风,也还存在着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因此我们的党员干部一定要有危机意识,有危机意识才能有竞争意识。要时刻牢记“两个务必”,保持艰苦奋斗和戒骄戒躁的优良作风,不能追逐名利、贪图享受。要克服“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的心态,永不满足、永不懈怠,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要敢于创新、敢于突破,自觉站在时展的潮头思考问题,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二、抓住重点,在优化房地产业发展环境上求突破
河北省委、省政府把清理房地产业审批和收费,作为优化发展环境的“第一刀”,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在思想上、工作上迅速跟进,全程参与、全力做好这项工作。
一是态度坚决。多次召开党组会、厅长办公会进行专题研究,强调厅机关、市县各部门必须做到带头清、带头减、带头提高审批效率。此次清理精简的房地产开发行政审批、审批用章、收费,建设系统分别占到65%、46%和58%。
二是核查认真。厅法规处全员参加,8个职能处室专人负责,夜以继日地配合省政府审查组进行清理核查,反复调研论证。我们负责的《审批流程图》先后修改38稿,高质量按时提交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省政府电视电话会后,我们立即向全省建设系统发出通知,提出五项具体要求。同时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按照全覆盖的原则,对全省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审批、收费情况开展拉网式督查。
三是带头落实。我们对所有行政许可的审批时限,全部压缩了50%以上,并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要求,研究建立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服务制度。针对精简行政审批和收费项目较多的情况,认真研究转变管理方式,做到精简审批但不精简责任,下放权力但不放松监督。
三、完善制度,在“服务窗口亮起来”上下功夫
一是着眼于戒庸争先,改进和完善干部考核制度。按照目标细化、任务量化、责任硬化、进度时段化的要求,对干部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把工作进位争先作为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努力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二是着眼于提高机关工作效能,大力推进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以“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将厅属单位全部纳入标准化管理,重点抓好行政许可标准化、后勤管理标准化、固定资产标准化、重点工作动态考核标准化。加强机关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行政审批电子化、审批过程透明化。积极建设省级城乡规划信息系统、住房保障信息系统,初步建立建设系统网上统计体系,促进了工作由繁到简、服务由窄到宽、效率由低到高的转变。
三是着眼于提高服务水平,加强行政审批窗口建设。我们提出了“符合受理条件的材料按时转接率100%,争取实现工作零失误、服务零投诉、打造省直一流窗口”的目标。目前,已在窗口设置了饮水机、触摸屏、阅报栏和等候区,将办理事项、依据、条件、程序、时限、结果等内容进行公开。窗口工作人员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实行工作A、B、C角制度(A、B角审查,C角复审),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四、深化改革,在提高住房保障能力上见实效
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肩负着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和住房保障的重要职责,群众关心、领导关注。加大改革力度,研
究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拓展发展空间,多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实事,是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总的要求和目的。为此,我们把改革贯穿工作始终,通过改革创新,在实践中锻造作风,在破解难题中提高能力。原建设厅在机构改革中更名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后,我们从四个方面加大了改革力度,即强力推进城镇住房保障体制改革,构建以廉租住房为主的城镇住房保障新模式;强力推进规划设计体制改革,构建开放竞争、选优选佳的规划设计市场新机制;强力推进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构建政府主导、功能强大的城建投融资新体制;强力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构建责任明确、管理精细的城市管理新体制。为此,我们研究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制度。大幅提高实物配租比例,增加廉租住房数量,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投资、有限产权、自主认购的廉价房保障新方式。
二是加快旧住宅小区、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步伐。旧住宅小区改善重点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统筹规划、综合整治,达到住用安全、设施齐备、环境整洁的宜居目标。棚户区改建和城中村改造,研究制定鼓励政策,全方位招商引资,推行货币化补贴,努力做到先安置、后拆迁,同步解决好城中村村民社会组织形态和个人身份的转变。
三是落实促进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拉动房市回暖。引导房地产企业开辟中小城市市场,扩大房地产市场总体规模。
【关键词】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发展;趋势;对策
近年来,特别是北京房地产市场调控以来,昌平区房地产开发业发展过程出现了新变化,做为区域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主管部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积极引导和调控房地产市场走势,逐步实现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目标,按照昌平区建设宜居城市的要求,充分考虑区域内居民工作、生活质量服务,切实依法行政,提高决策水平,推进住宅产业化,进一步完善住房建设标准,积极探索资源节约、环境良好、服务便捷、套型结构比例合理的高品质居住区,推进区域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强化规划标准体系建设,着力推进严格管理程序和控制项目建设规模。
一是保证居住区良好的生活环境,高效集约利用土地,科学合理地确定规划控制指标。鼓励公共交通沿线和站点周围居住用地合理的高强度开发;二是根据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严格管理程序和控制项目建设规模; 三是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范,在土地出让前,要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将规划各项强制性指标作为土地出让前置条件,落实到住房建设项目中。
二、强化公建和配套设施同步建设,着力完善配套标准体系。
提供便捷的居住生活服务,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保证居住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合理设置和优先建设;加强分类指导,针对不同的居住人群提出科学、合理、适宜的配套指标。鼓励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集中综合设置,提高使用效率。相关指标如:绿地、景观、停车配套指标等。
三、强化提高建设标准,着力改善住宅使用功能和提升居住区宜居水平。
应对区域居住需求多样化趋势,执行各类住房适宜的建设标准,保障不同群体差异化的基本居住需求;居住区和住宅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坚持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体现区域特征、特色,加强居住区规划设计和住房户型研究 。形成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健康安全的人居环境。
四、强化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加大住房保障力度,着力实现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廉租住房建设,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建立科学合理的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加强年度审核、动态监管;二是抓好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加强建设、销售、流转全过程管理,切实发挥经济适用住房的保障作用,解决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 三是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 探索建立政策性租赁住房制度,解决“夹心层”群体的住房困难,并将保障范围逐步覆盖到引进人才、处于婚育阶段年轻人等群体。 四是按照区域发展的实际、人口调控的目标,切实做到全覆盖住房保障权益。五是切实做好政府保障性住房资金的落实工作,稳步加大财政预算对保障性住房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多渠道筹集用于保障性住房的资金。
五、强化区域内住房市场的宏观调控,着力建立在宏观调控下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稳定住房价格。
一是保障政府对市场的调控能力,确保政府掌控土地一级市场,加强对房地产开发用地的监管;二是切实发挥税收调节作用,完善房地产税收体系。引导建立符合国情市情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三是完善住房金融体系,严格房地产开发贷款报审程序和审批标准,加大对利用银行贷款囤积房源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六、强化保障人民群众住房的合理需求,着力优化住房供应结构。
根据居民住房需求的变化情况,综合考虑自住型需求和投资型需求、初次购房需求和改善购房需求、本地人口购房需求和外来人口购房需求的不同状况,按照“符合区域实际、统筹城乡分布、兼顾综合考虑”原则,合理把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一方面加强政府的调控和保障作用,另一方面协调好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的比例关系。适时适度调整住房供应比例结构,引导适度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七、强化推进新城就业与居住均衡发展,着力调整住房空间布局,促进小城镇住房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确保中心城人口承载力与新城实施建设的有机结合,建立新城建设与区域大建设的良性互动关系,采取有效措施,合理调控中心城住房建设规模。大力发展存量住房市场和租赁市场,缓解住房供应结构性矛盾,实现中心城住房价格的基本稳定。
二是建立新城产业发展、就业结构、人口调控与住房建设良性互动机制,促进新城就业与居住均衡发展,高水平实施新城住房建设。按照高标准、高水平、高起点建设新城的要求,确保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和环境设施先行建设,进行“简约、厚重、时尚”的城市设计要求,提高新城建设用地投放质量,加强规划控制和土地储备,保障新城良好的住房品质、健康的居住环境和方便快捷的生活服务。
三是优化住房项目类型空间布局,细化各种类型住房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综合研究,完善保障类住房与商品住房的配建机制,促进各种类型住房在相对分区基础上的混合布局。
八、强化住房市场秩序监管,着力营造主体诚信、行为规范、监管有力、市场有序的房地产市场环境。
一是加快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预警预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房地产信息披露机制。加强统计信息的有效整合,加强数据的解读,提高房地产信息市场透明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市场理性发展。
二是建立市场动态监测机制。加强对房地产项目土地出让、规划审批、项目开工、项目竣工、项目销售全过程的动态跟踪和监测分析,及时发现房地产市场的新动向、新情况、新问题,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和精细化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贯彻执行规范房地产市场的法规和政策,规范市场交易秩序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建立房地产交易诚信机制,发展和规范房地产中介服务,逐步建立起诚实守信的房地产市场环境,切实保护居民住房消费,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九、强化住房建设管理,着力推动建设住房市场管理的长效机制。
一是切实加强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居住区配套服务设施的管理机制建设; 二是建立符合区情的住宅建设模式,探索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推动相结合的方法和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住宅产业化体系,形成节能省地型住宅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三是加强老旧居住区的整治和管理,通过改善环境、完善功能、维修养护、节能改造等措施,延长住房使用寿命,提高住房使用效能,避免大拆大建和盲目拆除,节约资源;四是规范发展物业管理业,积极探索业主委员会与社区委员会有机结合的管理机制,建立规范诚信和谐的物业管理市场,全面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质价相符的物业服务,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十、强化职责分工,着力促进区域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住房问题是社会问题,政府各有关部门应严格按照职责分工,建立联动机制,明确责任、协调分工、相互配合,开展与住房建设有关的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研究,建立健全实施机制,制定完善管理办法。
十一、强化宣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着力树立正确的住房消费观念。
加强住房节约文化建设,全面推广符合区域实际的住房消费模式。
参考文献:
[1]《昌平新城规划(2005-2020年)》
[2]住建委、统计局相关部门分析
[关键词]民生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1 ― 0090 ― 02
[收稿日期]2014 ― 09 ― 20
[基金项目]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决策咨询项目《城乡一体化条件背景下齐齐哈尔社会生态与民生保障建设研究》阶段研究成果(编号:QSX2013―03ZD)。
[作者简介]韩智伟(1990―),男,吉林前郭人。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与民生建设
民生问题是关乎人民群众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是时展所要求的特定内涵。近年来,国家决策和社会群体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试图通过以这种理念的创新和实际行动来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问题,以此转变传统城乡之间相对的二元结构发展模式,促使城乡之间在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上实现一体化的发展态势,消除城乡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由此所产生的与之相关的民生问题,为加快民生建设步伐提供充足的保障。
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这种模式的设计目标在于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民生问题,减少城乡之间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摩擦和碰撞。其主要概念表述为通过结合城乡之间内在和外在的相互联系,在共同地域范围内相互统筹和综合规划,重新分配整体的经济利益和公共资源配置,促进各自地域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经济利益和公共资源得以平等地共享,从而进行自身优势上的互为补充,使得城乡发展能够有机集合,共同促进城乡之间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以此来推进国民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
这种设计理念对民生建设来讲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通过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载体,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切实有效地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程中所反映的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体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重要性。从设计的内涵上来讲,针对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内部建设和外部环境进行了深刻地改造,这种改造对于城乡整体建设的发展思路、观念创新、生产方式等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并将其反映在民生建设的方面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乡在不同领域上真正地实现一体化的模式,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从设计的价值上来讲,城乡一体化建设充分地体现出公平元素的价值理念,这种价值原则地深入体现并贯彻始终,使城乡居民能够切身实际地感受到公平的理念,使其参与主体能够处于平等的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地实现了城乡之间在政策上以及待遇上的无差别对待,有效地解决了当前民生问题中关于城乡居民如何做到同等对待的重点难题。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地提出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在国家结构的内在组成部分中由于失衡所引起的民生问题,作为民生建设的重要载体,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打破原有封闭的地域结构以及对立的经济局面,逐步实现城乡之间的全面结合,缩小彼此之间存在的严重差距,重新整合城乡之间自身的经济利益,合理分配彼此之间的资源和利益划分,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强生态环境的共同保护,从根本上真正实现城乡建设在发展模式上的一体化,加快了民生建设的步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利的保障和支撑。
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对民生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政府决策和社会媒介对民生建设的高度关注,使得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显著地提高,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完善提供了充足地保障。因此,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城乡之间由于差别对待所产生的矛盾与摩擦,客观上推动了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当前我国社会民生中所产生地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
从近些年来的统计数据上来看,通过分析得出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水平正在逐年地增高,不同地域之间的城乡联系十分地密切,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程度,有效地解决当前社会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社会矛盾激化与对立的现象。例如,在产业布局的规划上,在大部分地区经济运作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对农村经济的扶持程度,甚至在公共资源的分配比率上也在不断地向农村经济倾斜,农村的经济结构不在由以往传统的单一的农业为主,而是逐步发展工业领域和服务行业,促使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合理的分配和布局,扭转了当前农村经济社会落后的局面,有效地解决了当前农村经济水平落后的民生问题。
由于充分发挥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合理规划和布局的作用,使得城乡之间的融合在不断地有所改进,加之政府决策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倾斜程度较之以往逐年增多,使得很多领域的开发和研究项目逐渐地完善,且针对农村的公共资源比重投入的程度明显增多,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覆盖程度明显地扩大,减少了城乡之间经济基础的差别对待,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态势过多的呈现两极融合的现象,这对于民生建设来讲有着极其显著的成效。
此外,转变了以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足,有效地解决了民生问题中关于生态环境的矛盾。由于以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足,使得在以往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很少关注对生态环境领域的保护,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态环境的不同程度地破坏,甚至一些地区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过分利用生态资源,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致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阻碍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脚步,也使民生问题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现如今,更多的社会主体开始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缓解了民生方面在此问题上的冲突,同时减少了以往过多以粗放的形式来追求当前利益的产业布局和利用手段,使我们的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程度逐渐的加大,因此生态环境保护对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社会民生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上来看,生态环境与城市之间这两种因素的融合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也是社会民生需要噬待解决这两者之间相互冲突的重点问题。要使当前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能够得以更好地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之下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居住方式的合理规划,必须慎重考虑针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从客观上改善城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必然关系,从而才能更加有效地稳步推动城乡之间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加快民生建设的步伐。
三、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与当前社会所产生的民生问题
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这项国策能够进一步地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目标,缩小城乡之间在经济总量上的差距,消除当前我国社会中反响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因此,要想加快民生建设的步伐,必须从根本上充分发挥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所产生地积极作用,才能更好地解决当前阻碍社会进程中所出现的各项民生问题。
(一)完善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机制
加快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能够充分地发挥资源的有效配置作用,从根本上完善公共资源的分配机制,合理地利用城乡地域空间的布局,整合双方自身的优势,有效地进行彼此之间的相互融合和互为补充,使之最大限度地实现城乡之间在发展与合作上的公平对待。因此,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是解决城乡之间协调发展最为有效的措施,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由于城乡之间差别对待所产生的民生问题,从而改变以往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的不合理的规定,并从根本上做到统筹全局,实现城乡之间地良性互动。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能够促使分配机制在政策领域内实现平等对待,这在整体上表现了城乡之间整体性的发展脉络,有效地解决了制度无力乏术的问题,使得城乡一体化建设能够互为补充全面发展。尤其在利益配置和资源分享上,使得城乡之间的在划分上能够平等的对待,消除以往城乡之间在居住、就业、社保、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差别对待,从根本上为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制度性的保障,以及有效地从总体上密切加强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计民生问题中比较突出的矛盾,有效地减少了城乡之间在 差别对待中所引起的各项摩擦,从而更好地加快了当前社会的民生建设。
(二)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打破了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得到了政府决策的高度关注和社会的广泛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城乡之间不协调的发展态势,农村经济的增长幅度逐渐地走向正常的发展态势,稳步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步伐。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不仅从根本上调节了农村的产业结构,使得农村的产业结构呈现出合理布局的局面,而且从根本上加强了农村的基础产业建设,扭转了当前农村基础产业薄弱的环节,使得农村的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从根本上得以很好的转型并走上正轨,从而更加有效地推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此外,由于人口结构分布的不合理,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比重过多,致使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过渡的进程比较缓慢,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俨然成为当下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劳动力无法发挥自身的价值,投入到当前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当中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负担。因此,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有效地扭转当前农村社会剩余劳动力比重过多的局面,转移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增强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前景,解决了当前民生问题中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从而更加有效地加快了民生建设步伐。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我国社会进程中所产生的民生问题,减少了社会进程中比较突出的矛盾,有利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此外,在客观环境下,能够促进城乡之间的相互融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形态,这对城乡之间的发展格局是一场至关重要的变革,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意义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加快我国当前民生建设的步伐,从而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 考 文 献〕
〔1〕孙刚印,刘志琰.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内涵及其政策建构〔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0,(03).
〔2〕汪波.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几点思考〔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02).
〔3〕崔传义.城市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切入点〔J〕.中国城市经济,2009,(04).
关键词:城镇建设规划;发展构想;城市化建设;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4-0007-0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急剧膨胀造成自然资源的严重消耗与浪费,加之当前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地资源不断遭到破坏,给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可谓危机四伏。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城镇建设规划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 城镇建设规划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虽然城镇建设规划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
方面:
第一,城镇建设规划方案对城镇建设的现实指导意义非常差,建设规划方案难以有效落实。在这样的条件下,城镇建筑结构布局非常不合理,因建设规划滞后而导致其严重缺乏规范性,甚至部分城镇建设规划过程中因资金、资源短缺等原因,而导致城镇建设规划极不合理。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部分部门单位、群众对当前的城镇建设规划缺乏正确的认识,加之资金不足、利益的驱动,导致城镇建设规划过程中参与人员过多,增加了财政支出,也对地方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第二,上级管理部门对地方城镇建设规划缺乏有效的管理或者管理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不仅上级管理部门对地方城镇建设规划缺乏有效的管理,甚至部分城镇建设规划负责人还兼任着另外一些职务,因此导致建设规划监督不利,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当前我国城镇建设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比如,很多的大型工业企业在城镇落户时,在办理土地征用手续过程中均受到了城镇管理部门程序的制约,然后到规划建设管理部门进行补办手续,因此导致城镇建设规划无序化,难以实现城镇建设规划预期目标。
第三,城镇建设规划自身的档次有待进一步提高。实践中,由于受资金和各项资源的影响,导致当前城镇建设规划档次非常的低,很多城镇公共基础建设严重滞后,比如城镇道路建设规划等。有新房无道路、有路无排水设施的现象非常的普遍,因此导致城镇建设规划档次非常的低,而且相关绿化设施不配套,导致城镇居民实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2 加强城镇建设规划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城镇建设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应对:
第一,建立健全城镇建设规划编制体系。通过建立健全该体系,可以对城镇规划建设实施科学的安排与布局,并以此为指导,对当前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各项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合理的优化与配置。同时,应对选择较好的交通条件的地区发展区域经济,尤其要选择那些地理环境相对比较优越的区域来发展城镇;对于交通条件比较差、前景比较渺茫的区域,如果没有补救的方法,则建议放弃对其投资规划。
第二,不断加大对城镇建设规划的投资力度。实践中,可以通过加大对城镇建设规划的投资力度,引进高素质规划人才,将城镇建设规划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性工作对待,以确保城镇建设规划工作能够有效地落实到实处。同时,还要定期地对规划人员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规划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城镇建设规划评审机制,加大对各种违反程序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加强户籍管理内容改革,不断扩大当前城镇居民的实际规模,并在此基础上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的保险、养老、医疗以及失业问题。
第三,通过不断完善当前的城镇建设规划系统,全面提高规划水平。从本质上来讲,城镇就是城乡结合点,同时也是某一区域范围的中心所在,因此应当合理地确定城镇规划建设规模、职能,对城镇建筑结构布局进行优化,对城镇规划建设进一步完善。通过完善城镇建设规划系统,将理论、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城镇建设规划管理规范,以提高规划水平。
3 城镇建设规划发展构想
从实践来看,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系统严重失衡,因此为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在城市建设规划过程中,探寻城市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实施生态化城镇建设规划。
第一,加强城镇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配合。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城市病的不断加剧,这是人与自然抗衡的结果,当其超越生态环境自身的容量与承载能力时,便造成了上述结果。基于此,城镇建设规划过程中,应当从城镇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角度出发,体现和谐观。生态城镇建设规划过程中,还要将城镇布局与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比如将树木、海洋等引入到城镇建设规划中来,努力创造一个贴近自然、宜人居住的生态环境。
第二,提高城镇规模与生态环境容量之间的集聚度。在分析以往发展水平的基础之上,对某一时期可能出现的的规模以及城镇人口的变动情况要详细地了解和全面地掌握。在对影响城镇生产与发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某一时期的合理的发展仅预测,同时还要意识到城镇人口变化受诸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城镇建设规划应当与该地区的环境容量相适应,而城镇的环境容量取决于各种自然条件因素,因此应当从自然要素的角度对城镇的可承载能力进行研究。
第三,要不断加大城镇园林绿化的建设规划力度。在当前国内城镇建设规划过程中,绿地规划是其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通常都是在总体规划基础上利用边角或者破碎带,实施见缝插绿作业,即在原始规划图上完成实现人均绿地面积与当前的城市绿化覆盖率等硬性指标。从城镇生态建设规划的角度而言,应当对不同的城镇绿化布局进行定量研究,以确保城镇绿化建设规划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平衡性。
4 结语
城镇建设规划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关系着城镇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应当加强重视,以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卓玛措.关于城镇规划建设相关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0,(10).
[2] 王斌.浅谈我国城镇规划建设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2010,(23).
[3] 项建瑞.县级城镇空间拓展的规划对策[J].价值工程,2010,(36).
[4] 邢延刚.城镇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2).
[5] 曹鼎臣.刍议城镇规划建设中的基本要求和对策[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版,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