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08:32:1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公司培训机制建议,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各位代表:
我受大会主席团委托,向大会汇报公司七届六次职代会筹备工作情况。
__年*月*日,公司七届职代会四次联席会议闭会后,工会即将代表提出有关建议和意见以书面形式提交行政领导,督促有关部门落实。半年来,公司各级积极贯彻会议精神,并落实了职工代表提出的有关建议。9月份,领导班子调整后,就着手对七届六次职代会工作进行了为期三个多月的分阶段部署。
首先,为了进一步完善企业各项管理工作,公司组织有关人员专程赴内蒙、山东、河北、台山等地学习兄弟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并组织专题宣讲会对广大干部进行宣传,使大家深受启发,收益非浅。
第二,针对当前焊接现状和管理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两项调查共收回问卷344份,收到建议110份。通过调查不仅从客观上摸清了公司存在的一些问题,而且从主观上也使广大职工对企业发展提高了认同感和增强了信心。
第三,组织公司中层干部召开管理工作研讨会专题对公司资金管理、承包管理、培训管理、外包管理、班组建制等关系到企业发展的问题进行座谈。参加座谈会的干部不单纯谈问题,而且更注重于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有许多通过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思路已被充实到本次经理的行政工作报告中。
本次会议,即七届六次职代会的主要议题是:全面适应市场经济,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提交本次大会审议和讨论的文件有:《公司行政工作报告》、《20__年公司劳动保护安全、环保技术措施计划完成情况及20__年度劳动保护安全、环保技术措施计划报告》、《20__年度公司职工福利基金使用情况及20__年度职工福利基金收支预算情况报告》、《20__年度公司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汇报》、《20__年度职工统筹费交缴情况汇报》、《20__年七届职代会专门小组工作情况汇报》、《20__年度公司立功竞赛暨创建优秀公司工作规划》等七个文件。
为开好本次职代会,公司工会和各基层工会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自去年11月份起召开公司、基层二级民主恳谈会,在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广泛听取了近200人次的职工意见和建议。工会召集公司党政主要领导与部分青年知识分子进行民主恳谈。工会将恳谈会中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以书面形式报告公司领导。
二是去年12月4日,召开年内职代会专门小组第二次例会专题研究职代会闭会期间的民主管理工作。规章制度、工资福利、民主评议、厂务公开、集体协商五个专门小组对20__年工作进行了总结。
三是人力资源、安全保卫等有关部门对20__年《集体合同》履行情况进行了自查。
四是闵行分公司召开了基层职代会,对本部门20__年度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并对20__年工作做了规划。
同时,以公司工会为主的大会筹备小组和有关部门认真配合,积极工作,按要求完成文件起草工作。工会按照职代会有关规定,对本次职代会的具体工作与基层工会主席和职工代表组长以及有关职能部门进行了多次协商和安排。
本次大会分预备会议和正式会议两个阶段进行。
20__年12月26日预备会议前,工会将本次会议的文件发到每个职工代表(包括列席代表)手中,以便代表们按时参加分组讨论审议。20__年12月27日至20__年1月5日,预备会议期间,职工代表对大会文件进行了专题学习讨论。在民主恳谈会和预备会议讨论审议文件的过程中,职
工代表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有以下五点:1、成本管理问题。
公司要切实推行资金集中管理和资金使用预算及申报制度,加强成本控制。对内要从车辆的使用、通讯费、办公费等方面要采取预算管理和费用包干管理,控制“出血点”。对外要完善外包单位的结算工作,降低招投标成本。
2、承包管理及经济责任制问题。
公司在施工管理上应采取凭《施工任务单》结算制度。项目承包管理制度要有可操作性,项目施工中要切实落实专人做好承包的各项基础工作,在承包管理的执行过程中要完善相应的监督机制。
3、培训及人才培养问题。
公司要完善职工自我培训的激励机制,无论单一岗位培训,还是多工种技能培训,从企业“要我学”变为职工“我要学”。公司应从机制上和措施上鼓励职工提高技能。
4、外包管理问题。
外包队伍和材料供应商的选择,除了有公司各部门进行会审外。还应采取各种渠道把他们资质等级、工作实绩、物供价格、职业素养等综合能力实行公示制,让职工评定并知晓。
5、班组建制问题。
完善班组机制,要从提高企业战斗力的高度上去认识。作为项目、工地要理顺班组机制,把班组建设工作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
关键词:学习型企业 实践 探索
杭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老国有企业,从60年代建厂到80年展,从90年代转制到集团公司,在跌宕起伏中前进。1996年至2011年间,产值、利税年年创历史记录,职工收入年年上升。回顾历程,靠市场站稳脚跟,靠创新促进发展,学习型企业的实践和探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内涵和要求有三点,即实质、关键和根本要求。实质就是要在组织内确立一种理念,营造一种氛围,形成一种机制;关键就是把职工教育作为组织管理的先进形式贯穿于企业改革、生产、经营、发展的各时期、各环节、各方面;根本要求是使企业各级领导、各类职工逐步实现全员、全面、全程的学习培训,使企业及企业内部的各个层级、各类单位逐步成为学习培训、交流沟通、共享知识、密切协作的最佳组织形式。
1990年彼得?圣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学习型组织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即“创造”、“持续创造”、“创新创造”。创新创造的源泉就是“学习”、“持续学习”。学习型企业的效果最终反映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益、综合竞争的实力与全面发展的后劲上。
二、学习型企业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企业提出了持续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六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并努力实践之。
1.在领导认识方面
公司领导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职业教育法》、《劳动法》、《浙江省职工教育条例》、《杭州市职工教育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组织实施职工教育的法定职责,并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制订了相应的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程序》、《职工培训暂行规定》、《技术工人培训暂行规定》、《职工外出培训规定》、《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实施办法》、《职工职业发展管理办法》、《内部培训师管理办法》等规定。公司二级管理层领导能够带头学习,争做学习型的企业领导。
2.在发展目标方面
公司有明确的发展战略目标和鲜明的企业文化标示。公司制订了“十一五”“十二五”人才资源开发规划,以提高人才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激发人才活力,增强人才凝聚力。为实现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齿轮传动装置先进制造基地、“十二五”再造一个杭齿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公司的企业文化标示是“忠诚、奉献、团结、第一”。公司每年都有适应公司和职工实际需要的职工教育规划,并且全部列入公司总的发展规划、计划之中。上述中的公司发展战略目标、文化标识和职工教育规划、计划都是经过职工代表讨论,共同形成的。
3.在运行机制方面
(1)建立健全实施职工教育、组织职工学习的领导机构和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公司人力资源部是职工教育培训的主管部门,根据不同的教育培训对象和内容,实行分工负责的职工教育培训实施方法。党委工作部主办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人力资源部主办技术工人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知识、技术业务培训;质量部、综保部主办安全、质量等方面内容的培训;科协、工会、团委各群众组织配合完成职工教育培训;各分厂、部门承担并实施职工的各项培训。
(2)建立健全有利于职工持续学习及团队学习的组织形式和学习系统。党政工高层领导每周半天集中学习,中层领导每月两个半天的分组集中学习,职工每周一小时的班组学习。并通过办学习班、专题讲座、技术比武、拜师学艺等方法,利用《今日杭齿报》、《杭齿工运》、闭路电视、广播、黑板报等宣传教育媒体等,使学习落到实处。
(3)建立健全全员学习、团队学习的激励约束制度和政策措施。一是企业新产品开发奖励机制。它由技术中心牵头,面对全公司科技开发人员,以开发新产品为主要方向,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对申报的新产品,经评审确定,并投入生产和营销之后,按产值或利润计奖。未投入生产和营销的按成果等级计奖。二是科技成果和双革四新成果奖励机制。它依托公司科学技术协会的“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由科协牵头,面对全公司管理和操作人员,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应用,达到工艺改进、质量改进、操作技能改进、老产品改进和装备技术改进为方向,每年对申报的项目进行专家评审,并按不同的评定等级给予奖励。三是合理化建议活动。依托公司工会的“合理化建议活动”,由工会牵头,面对全公司员工,以降成本、增效率、促发展为宗旨,以“短平快”为要求,献计献策,群策群力,并对每个合理化建议进行分析、分类,落实到相关部门,反馈到建议人。对其中可以实施并出效益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合理化建议5103条,已经实施1376条,创造效益(包括节约成本)上千万元。四是公司每年开展中青年专业技术带头人和职业技能带头人评选活动,科协和工会分别牵头,人力资源部参与评选,评上人选享受500元/月津贴。每半年考核一次,如不符合带头人标准,立即解聘;每五年召开科技大会,表彰奖励科技创新奖,奖金总额每次高达500万元;每年设立岗位成才奖励,按不同的学习内容与结果,予以奖励和表扬;对具有专业技术资格(职业技能)并受聘者,享受专业技术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薪点工资和聘用津贴;按月度和年度进行合格职工达标、经济责任制、班组验收、职工绩效评估等考核管理等等,从而逐步实现学习与工作相融合、学习成果与待遇相关联,育人与用人相统一的激励约束机制。
【关键词】激励机制 薪酬制度 考核制度
一、引言
在当今人才竞争的时代,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尤为重要。激励机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确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杰克・韦尔奇、张瑞敏、柳传志等的成功王牌都是对员工潜能的真正激发。
成都快易社会经济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型私营企业,处于起步阶段,尽管激励机制发挥着一定作用,但是面临的行业内外部竞争环境却不容乐观。因此本文从该公司激励机制的现状出发,对公司激励机制进行调查分析。
二、公司激励机制的调查分析
(一)问卷设计
通过借鉴相关文献资料,设计了调查问卷。本调查问卷主要从薪酬制度、晋升制度、培训开发制度以及考核制度四个方面对成都快易社会经济咨询有限公司的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成都快易经济社会有限公司的员工,调查方式是发放网络问卷。
(二)样本基本情况
问卷共发放6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问卷回收率为83.33%。由于成都快易社会经济咨询公司是小型私营企业,因此回收的50份有效问卷仍具有很大的代表性。
在被调查者中,女性占比58%,男性占比42%;年龄集中在40岁以下的年轻人群体,占比90%;员工的学历集中在本科及以上,占比68%,表明公司员工的整体文化水平较高。
对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发现:64%的员工比较满意自己的工作;但有36%的员工不满意现在的工作,其中有8%很不满意,这说明员工工作满意度还有待全面提高。
(三)公司制度的调查分析
1.薪酬制度
薪酬制度对员工的激励性评价:86%的员工认为薪酬对其有激励作用。同时从薪酬结构层次、薪酬内部公平性、薪酬外部竞争力、相关生活福利项目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数据表明70%以上的员工对公司薪酬层次结构是满意的,50%以上的人不满意薪酬的内部公平性与外部竞争力,以及相关福利项目方面。表明薪酬制度透明性欠缺,福利方面激励差。
2.晋升制度
在晋升制度的调查中,约50%的员工比较了解晋升标准。在调任方式上,48%的员工认为根据公司的用人需求,38%的员工认为取决于个人能力。表明公司在晋升、调任方面,需权衡以上因素的利弊,做到真正的公平、公开、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培训开发制度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公司在培训形式上面存在很多问题,84%的员工认为培训方式单调乏味,不能吸引员工,发挥到培训的最佳效用。在对职业规划前途认知方面的调查中,66%的人有一定打算,但是缺乏明确的规划,还有13%的人完全没有规划。
4.考核制度
基于绩效考核,对员工工作压力的调查发现,62%的员工感觉工作压力较大。针对考核效果,76%的员工持一般态度。对于公司绩效考核完善建议,40%的员工认为公司有必要加强绩效面谈。
5.激励机制体系
在公司目前的激励机制体系下,82%的员工未能完全发挥自己的能力,只有14%的员工在工作中竭尽全力。在激励机制的发展方向上,公司员工更希望得到挑战性的工作、职位提升、福利完善这几方面的激励。
(四)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薪酬制度方面,缺乏外部竞争力,薪资调整完全根据公司经营状况来决定;薪酬透明性欠缺,公司实行保密工资制度,引起员工的不满;福利激励较差,缺乏非货币利激励。晋升制度不健全,且公平性较低。在培训开发方面,培训方式单一,缺乏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与引导。在考核制度方面,绩效考核定位模糊,面谈不到位。此外,激励方式的针对性较弱,员工满意度低。
(五)完善公司激励机制的建议
1.完善薪酬制度
公司在进行薪酬调整时,辅以外部调查形式。即了解市场同行业竞争对手的薪酬水平、薪酬结构体系等,来对比分析本公司薪酬水平的合理性。通过调整公司薪酬水平,使之与市场平均水平相一致,提高薪酬的外部竞争力。
密切联系员工,提高薪酬制度体系的透明度与公开度。薪酬定级要做到公平、合理、公开,让员工理解并接受公司与薪酬有关的制度。此外,采取公开薪酬的方式,让员工对薪酬的公平性做出合理的判断。
完善福利项目,提高福利项目的激励水平。要根据员工的特点与需求,增加公司的福利项目供员工自由选择,提高福利项目的灵活度。
2.健全晋升制度
严格执行公司晋升标准,增强民主监督,确保公平。在对符合条件的晋升人员资格审查,可以让不涉及参选的员工进入监督环节,增加晋升的公平度与透明度。对于滥用权力,的领导行为要进行严厉处罚,营造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
3.优化培训开发制度
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实效性。根据培训对员工的有利程度、经济实力等因素综合分析,采取合适的培训方式,做到灵活多变、效率最佳。引进案例分析、模拟练习、管理游戏、角色扮演等具体培训方式,充分发挥员工潜能,提高工作的满意度,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与责任感。
4.改进绩效考核制度
重新定位,完善考核的程序。考核内容包含德、能、勤、绩,考核标准采取实例、数据,考核过程要求民主、公开、透明。注重绩效面谈,形成有效沟通。考核期间,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考核后,通过面谈以反馈考核结果;结果出来后,领导及时做进行绩效面谈。最后将绩效面谈的结果落实到行动计划中,帮助员工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具有激励性的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1]赵正阳.我国中小企业员工的激励机制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15).
[2]钱毓锋.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及运用[J].商场现代化,2012(4).
让新员工了解公司所能提供给他的相关工作情况及公司对他的期望
让新员工了解公司历史、政策、企业文化,提供讨论的平台
减少新员工初进公司时的紧张情绪,使其更快适应公司
让新员工感受到公司对他的欢迎,让新员工体会到归属感
使新员工明白自己工作的职责、加强同事之间的关系
培训新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提供寻求帮助的方法
使新员工迅速投入工作,降低离职率.
二.公司整体培训:
致新员工的一封信
企业简介
企业标识
企业文化及愿景
企业十年宣传片
企业组织结构图
各部门职能及各分公司简介
关于企业
企业人才观
工资体系
福利体系(补助,资金,假期,提成,优惠,培训,俱乐部,竞聘机制,沟通机制)
办事“指南”
智能化办公系统应用
沟通交流机制及方式
各经理邮箱列表
转正及离职办理流程
培训费及工装费
着装规范
卫生制度
值班及脱岗处罚
安保条例
服务二十条
服务二十条处罚条例
考级制度
回答新员工提出的问题
三、培训流程
到职前:
l致新员工欢迎信(附件一)
l让本部门其他员工知道新员工的到来(部门经理介绍)
l准备好新员工办公场所、办公用品
l准备好给新员工培训的部门内训资料
l为新员工指定一位资深员工作为新员工的导师
l准备好布置给新员工的第一项工作任务
到职后:部门岗位培训(部门经理负责)
1.到职后第一天:
到部门报到,部门经理代表全体部门员工欢迎新员工到来
介绍新员工认识本部门员工
部门结构与功能介绍、部门内的特殊规定
新员工工作描述、职责要求本部门faq
讨论新员工的第一项工作任务
派老员工陪新员工吃第一顿午餐.
2.到职第五天:
到人力资源部报到,进行新员工须知培训(课件二)
3.到职后第六天:
一周内,部门经理与新员工进行非正式谈话,重申工作职责,谈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回答新员工的提问。
对新员工一周的表现作出评估,并确定一些短期的绩效目标设定下次绩效考核的时间
4.到职后第十五天
部门经理与新员工面谈,讨论试用期一个月来的表现,填写评价表心形卡片:说出心里话.建议,意见.疑问.无论是否合理,都应积极回应.不冷落
5.到职后第三十天
人力资源部经理与部门经理一起讨论新员工表现,是否合适现在岗位,填写试用期考核表,并与新员工就试用期考核表现谈话,告之新员工公司绩效考核要求与体系。
6.见习官制度:
转正后前三个月为观察期,(观察项目见表).符合标准留用.不符合标准.继续试用或劝退.
四、新员工培训反馈与考核
岗位培训反馈表(附件三)(到职后一周内)
公司整体培训考核试题(培训后)
新员工试用期内表现评估表(附件四)(到职后30天部门经理填写)
观察期考核表(转正后前三个月由部门经理填写)
五、新员工培训教材
入职培训课件,员工手册.本部门faq.服务二十条.
六、新员工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首先在公司内部宣传“新员工培训方案”,通过多种形式让所有员工了解这套新员工培训系统及公司对新员工培训的重视程度
每个部门推荐本部门的培训讲师
对推荐出来的内部培训师进行培训师培训
给每个部门印发“新员工培训实施方案”资料
根据新员工人数,公司不定期实施整体的新员工培训
培训四步骤:
第一步:使员工把心态端平放稳(首先调整心态,让他把心放下)
迫不及待地向新员工灌输自己的企业文化或职业技能,强迫他们去接受,希望他们能尽快派上用场,而全不顾及他们的感受。新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总会顾虑:待遇与承诺是否相符;会不会得到重视;升迁机制对自己是否有利等等。首先会肯定待遇和条件,让新人把“心”放下.与新人面对面地沟通,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鼓励他们发现、提出问题。另外还与员工就如何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升迁机制、生活方面等问题进行沟
通。让员工真正把心态端平放稳,认识到没有问题的企业是不存在的,企业就是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的。关键是认清这些问题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还是机制本身的问题,让新员工正视内部存在的问题,不走极端。要知道没有人随随便便跳槽的,往往是思想走向极端,无法转回时才会“被迫”离开。
第二步:使员工把心里话说出来员工虽然能接受与自己的理想不太适应的东西,但并不代表他们就能坦然接受了,这时就要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你连员工在想什么都不知道,解决问题就没有针对性。所以应该为他们开条“绿色通道”,使他们的想法第一时间反映上来。给新员工每人都发了“合理化
建议卡”,员工有什么想法,无论制度、管理、工作、生活等任何方面都可以提出来。对合理化的建议,海尔会立即采纳并实行,对提出人还有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而对不适用的建议也给予积极回应,因为这会让员工知道自己的想法已经被考虑过,他们会有被尊重的感觉,更敢于说出自己心里的话。
新进员工受到的待遇与招聘时的承诺不太符合,产生不满,这种不满情绪原本并不算什么大事,只是员工出来乍到时很自然的一种反应而已,但不能很好的消除这种不满,就会造成了新员工情绪激化.
第三步:使员工把归属感“养”起来,这时就要帮助员工转变思想,培养员工的归属感。让新员工不当自己是“外人”。
创造感动,对新工关心到无微不至的程度,为新员工过日子,经常与新员工沟通交流.发现他们生活中,工作中的问题,帮助解决.
2.用企业先进事例鼓舞新员工.
3.让他感受到团队的温暖,力量.
一个成功的品牌不仅要取得用户的认可,还要取得员工的认可,使员工能够长久地凝聚在品牌周围,最终形成员工对企业自身品牌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建立健全良好的运行机制、营造一种员工普遍认同的文化氛围。使企业宗旨、企业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员工的一言一行中去。企业文化是由组织的核心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等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是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公司特色的使命、愿景、宗旨等,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1.1靠企业文化凝聚人心
为了适应行业执业要求,吉林梦溪公司把企业文化提升到保证企业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努力实施“文化育魂”战略,坚持用创新的思维和发展的观念对企业文化进行提炼,形成全体员工的共同信仰和追求。近几年,先后总结提炼出“追求卓越,永续发展”的企业宗旨、“始于用户关注,终于用户满意”的服务理念、“管理一项工程,取信一家用户,交下一批朋友,占领一方市场”的经营理念、“企业声誉事大如天,员工责任重于泰山”的员工价值观等富有自己特色的理念体系。同时,公司大力加强文化理念的宣贯工作,指导各分公司和项目部结合自身特点推进项目文化,树立了良好的服务形象、管理形象、行为形象、视觉形象和环境形象,真正将企业文化融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生活,融入到员工的一言一行之中。公司将这些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落实到每一项实际行动中,并结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先后开展了“基础工作管理年”、“项目执行年”、“人力资源管理年”、“精细化管理年”、“三基工作管理年”、“品牌建设管理年”、“管理提升年”等特色活动,不断推进公司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丰富企业文化内涵,使其成为引领企业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
1.2靠科学的选拔机制挖掘人才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科学、完善的选拔、使用人才机制关系到企业兴衰成败。因此,如何从近千名员工中挖掘人才显得十分重要。公司高度重视并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尤其是公司近几年招聘的大学毕业生,与薪酬待遇等物质需求相比,他们更关注企业的成长性、个人的职业生涯是否顺畅、公司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上升空间。公司建立了较为科学、完善的人才选拔、使用、考核、退出等机制,只要是具备相应条件,都可以通过选拔机制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公司每年坚持中层管理岗位公开竞聘制度、述职考核及民主测评制度等,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并为公司选拔、储备后备人才。对于普通工程师岗位,公司组织开展了星级工程师考试、答辩、考核等工作,评选出近百名星级工程师,并专门订制了标有“星级”的工作服,在鼓励员工的同时,宣传、树立了吉林梦溪工程师的风采。公司逐步完善后备人员考核、推荐机制,选拔优秀青年员工进行培养、锻炼,加快青年人才的培养步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后备人才储备。
1.3靠全面的考核制度提升素质
员工绩效考核是一个不断制订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PDCA循环过程,是了解、评价员工的综合素质和现实表现的最有效手段。公司十分重视员工的绩效考核工作,提出了专业工程师必须要“专业技能过关、作业指导书执行过关、计算机操作过关、廉洁自律过硬”的“三过关、一过硬”要求。公司每年开展专项活动,有针对性地制定考核方案,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把员工的现实工作表现、工作业绩作为考核重点,同时对其“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察。通过考核,帮助员工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找到差距,并帮助员工一起进行改进、提升;通过考核,建立员工绩效考核档案,将员工日常考核评价、作业指导文件执行督导评价、执行公司规章制度、是否服从分配等情况,纳入员工考核档案,并与员工个人职业升迁、薪酬、奖惩、淘汰置换等进行挂钩,促进员工快速成长。
1.4靠专业的培训体系实现双赢
培训是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对企业而言是一种无形投资,对员工而言是一种无形福利。通过培训可以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公司一直都坚持开展员工专业技能培训工作,形成了公司总部和项目部的两级培训体系。公司总部由公司的技术专家负责授课,各基层单位通过视频网络参加,由各基层单位领导负责进行培训后的考试、考核,保证培训的实效性。各项目的培训由专业组组织进行,具体内容由专业组长负责,也可以请公司技术专家、项目总监、总代等进行授课。公司持续强化员工取证培训管理,积极组织员工参加国家级资质考前培训辅导,并对考试通过人员予以相应的奖励,鼓励员工取证,提升公司队伍竞争力。
1.5靠多面的沟通平台构建和谐
沟通的效果决定了企业管理的效率。有效的企业文化沟通,有利于员工了解、掌握公司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所面临的形势任务,统一全员的思想和行为,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心。公司特别注重对员工思想的疏导,建立了多方面、多渠道的内部沟通平台,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坚持各级领导深入现场调研活动、每周调度会、QQ交流群、意见箱、网页论坛、《梦溪报》、后勤服务组等,员工可以很方便地了解公司各项政策、制度,可以多渠道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公司各级领导、各部门积极深入一线与员工进行座谈,详细了解、倾听员工的诉求,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征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并邀请员工家属代表到公司进行座谈。对员工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公司组织专题会进行讨论、逐条落实,及时与相关单位、个人进行反馈,确保活动成效。同时公司坚持将领导深入现场调研工作常态化、日常化,对员工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落实、回复。公司专门成立后勤服务组,坚持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对困难员工家庭、春节期间不能回家的员工家庭等,做到必访必到,了解员工家庭情况、存在的问题等,及时提供相关帮助,有效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
2结语
外董来源渠道较少
现阶段,外部董事来源渠道较少。2004年,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企业外部董事管理办法(试行)》,担任外部董事的基本条件是具有10年以上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资本运营、科研开发或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的工作经验,或具有与履行外部董事职责要求相关的法律、经济、金融等某一方面的专长。从全国董事会试点实际来看,外部董事来源主要有:央企和地方国企刚退休下来的领导和在职领导;党政机关经济管理部门刚退休下来的领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等。部分省市国资监管部门积极拓宽外部董事选聘范围,从机关选派业务骨干到企业任外部董事。
国企刚退休下来的领导大企业经营管理经验丰富,素质高,责任心强,对国企运作比较了解;党政机关刚退休下来的领导对国家经济政策比较熟悉,但有的缺乏企业管理经验;专家学者比较敬业,能较好地发挥专长,但履职时间难以保证,获取企业信息渠道不畅,对企业了解不深,不熟悉国企运作,在董事会上难以发表有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机关干部担任的外部董事对企业情况比较熟悉,业务能力较强,能较好代表出资人意见,但因为不取酬,责权利严重不统一,责任追究难以落实,完全凭党性自觉履职,且机关日常事务性工作较多,履职时间难以保证。
对此,可以拓宽外部董事来源渠道,建立人才库共享机制。现阶段,由于外部董事来源少,遴选到企业需求的外部董事有一定难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设规范董事会工作的进程。因此,首先要将选聘外部董事作为一项常态性工作,面向全球、全国公开招聘,建立外部董事人才库。二是探讨建立外部董事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各级国资监管机构间的联系,积极探讨外部董事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人才互换的有效途径。三是建立外部董事资格认证制度,规范选聘程序,严把外部董事入口关。
日常管理、培训薄弱
日常管理是目前外部董事制度的薄弱环节。大部分省市重视对外部董事的选聘,但外部董事上任后,除了要求定期上交年度履职报告、每年组织一次座谈会等外,缺乏对外部董事的日常管理、培训及考核。
目前,大部分国资监管部门没有专门的机构为外部董事提供诸如信息报送等沟通服务,一般是任职公司负责与外部董事进行沟通联系,递送公司相关运行情况。据了解,仅有上海市成立专门部门(市管国有企业专职董事监事管理中心)为外部董事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国资监管和企业运行的相关信息。
建议加强对外部董事的培训力度,健全培训机制。外部董事虽是某一领域专家,但由于经历和知识等背景不同,对外部董事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认识不清。因此,要加强对外部董事的培训,健全多层次培训体系。一是构建多层次培训体系,加强与培训机构、中介机构、高等院校等的合作,有条件地建立专门培训基地,对外部董事进行定期培训。二是健全外部董事培训机制,注重任职前培训,加强日常培训,并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三是制定科学的课程设计,任前培训注重提高外部董事对建设规范董事会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加深对董事会职责定位、运作方式及外部董事责权利的理解,日常培训注重提高外部董事对国资工作情况的了解,熟悉国资发展情况及经济发展形势,提高专业业务能力及科学决策水平。
还应加强对外部董事的日常管理,健全支撑机制。外部董事大部分是兼职,不在企业坐班,一般规定外部董事一年内在任职公司履职时间不得少于30个工作日。为保证外部董事及时掌握公司运行情况,需建立外部董事资料阅读制度,成立专门工作机构或委托相关部门定期向外部董事报企业的月报,及时报国资系统重大事项等,解决外部董事对企业情况不熟悉甚至对行业情况不熟悉的问题,提高其履职能力。
另外,国资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外部董事履职的管理,外部董事除了如期报告个人履职情况外,重大事项也要报告,尤其是在多元股权结构的国有控股公司任职的国资委外派董事,重大事项在董事会召开前要报国资监管部门,并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发表意见。
评价落后激励不畅
现行外部董事的薪酬主要以年度固定报酬为主,由年度基本报酬、董事会会议津贴、专门委员会会议津贴组成。各国资监管部门根据所监管企业的实际情况,规定了不同的薪酬标准。如国务院国资委在确定央企外部董事薪酬时,考虑了外部董事在董事会的任职(是否担任董事长、副董事长、专门委员会主任)、履职时间、所在企业规模(即承担的责任)、与企业负责人薪酬的比例等4个主要因素。仅担任外部董事职务的,按照企业规模分为三档,年度基本报酬分别为8万、6万、4万,董事会会议津贴是3000元/次,专门委员会会议津贴是2000元/次。各省市国资监管部门规定的外部董事年度基本报酬未与企业规模挂钩,且低于央企外部董事的薪酬。如湖北省国资委规定外部董事年度基本报酬不超过4万,由国资委根据外部董事的考核评价结果确定,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会议津贴分别为1000元/次、600元/次;山东省外部董事每在一户企业任职的年度基本报酬是5万,兼任董事长的增加3万,兼任副董事长的增加1.5万,兼任专门委员会主任的增加1万,董事会会议津贴是3000元/次,专门委员会会议津贴是2000元/次,每年会议津贴不超过3万。
外部董事年度基本报酬由国资监管部门支付,会议津贴由企业直接支付。国务院国资委、北京国资委等已将外部董事的年度基本报酬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山东、湖北、湖南等省市目前是由任职公司根据国资委确定的标准将外部董事年度基本报酬划拨到国资委指定的账户,由国资委统一支付。
【关键词】存货;内部控制;改进建议
0.导论
内部控制制度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1.金杯电工公司存货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金杯电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杯电工),是湖南省最大的电线电缆生产企业,其前身成立于1999年9月,2004年5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12月成功上市。
1.1金杯电工存货的内部控制流程
金杯电工公司总部、各事业部目前使用用友ERP―U8软件对公司的供应链和财务进行管理。
1.2金杯电工存货内部控制环节
一是存货采购环节。公司总部的采购方式包括邀请招标采购、竞争性询价谈判采购、合约采购、定点采购和自行采购。二是存货验收入库环节,利用用友ERP-U8软件进行控制。三是存货仓储管理环节。要求仓管员不定期巡查,做好防火、防霉、防爆、防潮等工作。四是存货出库退库环节。各部门根据生产经营计划领用材料,办理领用手续,相关主管领导签字批准。五是存货盘点环节。仓库存货由仓库人员和财务部门一起盘点,在产品和废料由生产部门和财务一起盘点。六是存货报废处置环节。废品仓库保管员登记废品库存明细账。
2.金杯电工存货内部控制的问题
存货采购环节。金杯电工公司总部的集中采购量大,有严格采购程序,对采购方式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其余物资由各事业部自行采购,各事业部采购程序较总部要薄弱。
存货验收入库环节。一是入库的复核工作不到位。在原材料采购入库环节中可能出现订单存货单价与结算发票存货单价悖离。二是产成品及废线入库不及时。
仓库保管实施不规范。仓库保管人员定期巡查的控制活动,由于没有明确的操作规范,落实不到位。
存货出库退库环节。先材料出库违背先进先出原则。其次,存货出库复核程序不到位。第三,存货调拨审批手续不严谨。公司对销售出库单与调拨单的开具存在混淆不清的现象。
存货盘点环节。存货盘点小组结构构成存在缺陷,一般只清查存货数量和重量是否账实相符,即只重视财务方面的盘点、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对对存货的质量作出正确评估。
存货报废处置环节。报废存货价值认定较主观,公司对报废存货的价值认定也存在漏洞。
3.金杯电工公存货内部控制问题的原因
制度流于形式。执行不到位是内部控制效果不乐观的直接原因。公司管理层把精力注重在制度的制订上,却不太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公司内,不按流程办事、越权审批的案例时有发生。
信息沟通渠道过窄。各事业部之间缺少沟通渠道。虽然公司利用用友ERP-U8软件对供应链和财务进行管理,但是ERP系统是相对独立的,金杯电工公司各事业部及子公司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此外,总部管理层与事业部之间的沟通渠道有限。
内部控制监控不力。金杯电工公司总部对存货内部控制进行的监督、检查机制存在缺陷。第一,总部对各事业部存货内控流程的抽查工作不到位。第二,总部对事业部的考核指标,缺少对存货周转相关考核指标,不能很好地提高各事业部强化存货内控的积极性。
4.改进建议
4.1存货内部控制各环节的改进建议
一是存货采购环节。加快供应商信息共享建设,能够提高总部管控效率。还要规范供应商选择控制。供应商选择应该集中,同时供应商的选择程序应该规范。
二是存货验收入库环节。要加强存货入库复核工作。针对订单存货单价与结算发票存货单价悖离,产生由人为原因造成的暂估价与结算价的出入问题,以及仓库管理员只关注入库数量而忽视单价的问题,建议要加强针对仓库保管员的培训力度,同时采取有效的监督手段。
三是存货仓储管理环节。采用 ABC分类法定期检查存货。原材料中主材的管理可以参考最佳库容量的办法,实施严格的检查制度,降低安全库容量。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的管理,由于其价值相对较低,可以扩大安全库容量,减少对其的订购次数。
四是存货出库退库环节。一是对存货出库的审批和审核制度进行改进。二是建立自用原材料发出追究机制。
五是存货盘点环节。应改进盘点小组结构。建议在盘点过程中,增加一名质检部门工作人员负责对盘存存货的质量等进行监盘。
六是存货报废处置环节。公司应当完善存货报废处置环节的控制流程,明确存货处置的责任、审批权限和程序。首先,应当明确存货处置的责任,审批权限和处置方案。
4.2存货内部控制执行方面的建议
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提高执行力,最重要的是要全面提高内控人员素质。针对内控人员素质提高,首先,要提高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其次,可以定期举办一系列专项技能培训班,注重提高培训的系统性和实效性。最后,要关注员工的切身利益,促进薪酬分配制度改革。
优化信息沟通机制。加快 ERP 系统在总部与事业部之间的信息共享建设,让总部管理层能够即时地了解存货相关动态,反映存货当前问题。
5.结论
加强对存货的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资产管理的重点之一。本文从存货流转环节分析金杯电工存货内部控制,结合电线电缆制造行业的生产特征,分析每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整体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流程分析,参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提出了金杯电工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各环节的优化建议。从公司整体层面分析,提出了完善存货内部控制执行方面的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会计研究,2001,(2):10-14.
[2]张立萍.内部控制缺陷认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内部审计,2011,(2):48-49.
[3]张川,沈红波,高新梓.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师评价与企业绩效.审计研究,2009,(6):79-86.
1 县级供电公司人力资源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1. 1 问题1:用工结构失衡,人员配置结构性超缺员现象普遍
以某县公司为例,机构编制与人员配置存在着总量超员、结构性超缺员的问题,呈现“三多三少”的特点(用工总量多,可用人员少;辅助人员多,生产人员少;城区人员多,乡镇人员少)。
对策与建议:①加强“三定”管理。对超员单位、超员岗位实施岗位竞聘、择优录用,建立优胜劣汰企业家管理机制与配套制度,清算公司岗位及人力资本档案,核定人岗配置与人岗匹配标准,进一步使超编机构人员向缺员机构流动。②增加缺员单位长期职工大学生分配数量,并加大相关技术人才引进;坚持分级分类管理的原则,严格管理、控制定员,配足配齐生产岗位人员,确保定员向生产一线倾斜,逐步解决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问题。③加强农电工培训开发力度。一方面农电用工总量多,但素质参差不齐;另一方面随着新设备、高科技不断应用于电网建设管理领域,为适应业务转型、职责整合的新形势、新要求,因此有必要加大农电用工的培训预算和培训实施力度。④强化农电用工管控。全面控制农电用工总量,对农电用工进行规范化的制度管理,全员竞聘上岗、加强考核,淘汰不胜任的员工,使农电用工长期保持人员少、技术硬、活力强的局面,以达到长期职工与农电用工搭配合理的动态平衡。⑤组织各单位进一步完善《农电用工人力资源管理办法》文件内容,建立健全农电用工管理制度,完善农电用工绩效考核和考勤制度,建立岗位交流、岗位竞聘等制度,并结合国网、省公司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十项制度,促进农电用工有序流动和退出。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全面提升农电用工管理水平。
1. 2 问题2:内部人力资源配置方式过于单一,流动渠道不畅
目前,国网公司内部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方式有六种(岗位竞聘、人才帮扶、劳务协作、临时借用和挂职(挂岗)锻炼、组织调配的方式),尚未全面延伸到县级公司层面。县公司人力资源配置方式比较单一,内部人员调动经过总经理办公会决定后,由人资部通知员工直接调动,员工和用人部门只能被动接受。这种人力配置方式导致用人部门不满意员工,或员工也不了解甚至不愿意从事所调动的岗位的问题。
同时,县级单位人员流出过多,人才引进困难。以某县公司为例:近三年,新进大学生11人,长期职工调出42人,自然减少2人,解除劳动关系1人,退休人员28人。
对策与建议:①落实《某县三新农电公司员工岗位异地交流轮换管理办法》,加强城乡轮岗交流,并将轮岗经历作为干部任用考核和年度绩效评估的参考因素。②分阶段逐步落实岗位竞聘、人才帮扶、劳务协作、临时借用和挂职(挂岗)锻炼、组织调配方式,盘活内部人力市场存量和流通渠道。③加强人才发展机制及配套措施,做到人尽其才、人岗匹配、岗酬匹配。
1. 3 问题3:农电用工的薪酬绩效“大锅饭”管理思想严重
一方面,不同地理和经营环境之间的薪酬水平差距不显著;另一方面,同一站所内不同岗位间的薪酬差距很小,薪酬未体现员工业绩和能力差异。
对策与建议:①扎实推进公司岗位绩效工资管理配套考核工作。全面实施人力资源“三全”管理和薪酬分配机制建设,按照《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岗位绩效工资管理办法》文件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全员岗位绩效考核实施细则,规范农电用工岗位绩效工资套改实施办法,按各层级岗位完善考核制度、考核指标、分配制度,不断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加大薪酬向生产一线、关键岗位、优秀人才的倾斜力度,员工工资收入控制在高、中、低三个档次,比重拉到全年薪酬的1/3左右。②建立以岗位为基础的薪酬体系,以岗位贡献价值作为薪酬分配的依据。必要时可以引进专业的咨询机构,对岗位的责任大小、任职要求、劳动强度、劳动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③进一步细化业绩指标。以省公司“全员绩效管理深化年”活动为契机,继续开展营销和管理专业指标量化工作,通过指标量化技巧培训,班组长研讨的方式,对各专业的指标进行全面梳理,健全量化指标体系,并对绩效结果进行强制正态分布,体现绩优者多得,绩差者少得或不得。
1. 4 问题4:人力资源专业管理人才匮乏
因客观条件限制,县公司人资管理员相当部分一直从事人事管理工作,他们在管理思想、方式、方法上仍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上,即以事为中心。当然,与县公司层面“人少负重”也有一定关系,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强调的是以人为中心,将人作为重要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和管理。
对策与建议:①加强现有人资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及批次,使之逐步采纳及应用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理念。②加强业务学习,引进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机构,带动公司人力资源专业管理队伍提升。③在职长期职工中采用竞岗机制,将有能力的、有责任心的优秀员工选配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来,解决人才稀少问题。
1. 5 问题5:全员、全额、全口径的“三全”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农电用工超员较多,减员难度较大,关系公司安全生产和队伍稳定。社会化用工管控力度有待加强,全民支援集体企业借工手续需要进一步规范,各类劳动用工矛盾和风险面临较大压力。
对策与建议:①“全员”管理重点是将市、县公司含集体企业各类用工全部纳入人力资源计划,规范全员劳动合同管理,全面清查主业和集体企业各类用工总量,从严从紧管控。②“全额”管理重点是全面规范薪酬福利费用等人工成本支出,实行一本账管理。加强ERP系统人员信息维护力度,做好各类用工人员档案、合同及相关资质的管理,并实时更新,切实做到人、料对应,留有痕迹,有据所查。③“全口径”管理重点是健全人力资源配置标准和总量管控机制,建立健全全员人事档案和管控信息,实现公司系统各类劳动用工和各项收入管理的全覆盖;并从制度上管控劳动用工混岗情况,明确人员所属岗位,避免交叉用工现象的发生。
1. 6 问题6:农电用工转岗工作压力巨大
随着新设备、新科技不断应用于电网建设管理领域,2015年,公司将全面实现营业集抄全覆盖,营配贯通与农配电网改造进一步延伸,从事低压营业管理面临着业务转型、职责重新整合的形势。
对策与建议:①加强农电用工转岗培训,充分利用培训基地资源,根据农电用工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由浅入深地帮助转岗人员掌握新知识,不断增强农电工转岗学习的信心和动力。②加强乡镇供电所管理能力,做好相应绩效管理机制,以所管班、班管员的机制对转岗人员进行管理,并逐级做好绩效管控,使转岗人员对工作产生积极情绪,提高动力和积极性。③积极做好转岗人员分配工作,结合实际,综合考虑人员分配问题,不可一刀切,应循序渐进,确保农电用工队伍稳定。
2 结 论
当前,“三集五大”体系已全面建成,按照公司推进“五位一体”协同机制建设要求,县级公司应重在实际抓落地,高效协同地推进县级公司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