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中小学国学教育8篇

时间:2023-05-28 08:21:3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小学国学教育,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小学国学教育

篇1

【关键词】中小学;推广;国学教育

作者:郭春光

一、中小学推广国学教育的实际意义

(一)道德价值的层面

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们的人格,提升着孩子们的素养。如孝亲敬长,诚实守信,谦恭有礼等。同时,灿烂的文明,也能使孩子对祖国更有感情,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培养和塑造出具有民族意识、经世致用的下一代。比如中国传统文化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生活中要尊师重教,尊老爱幼,要知道怎样做人做事,等等,这些好的传统如果失去了,那我们的道德秩序就容易混乱。国学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例如《论语》、《孟子》,按梁启超的说法,“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们全社会形成共同意识,中小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只有了解它才不致和共同意识生隔阂。一个人辨别是非的能力应该从小就开始,过了青春期,道德观、世界观就已经基本形成了,这时候才开始进行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教育就太晚了。中小学尤其是小学可操作空间比较大,年龄段合适,考试的压力也相对小一些,因此是国学教育的最佳时间。

我们是正处于文化变迁之中,现在的孩子生活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更多的是在流行网络语言,确实存在如何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国学的精粹成为学生们可以享用一生的精神财富,真正学会如何做人。

(二)人生意义的层面

有人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其目的大致有四个层次,即个人道德素质的全面养成、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核心是崇尚“和谐”。这既是一种哲学原则,也是一种社会秩序和理想,是和当代社会追求个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家庭幸福、国家安定、世界和平相一致的。国学提倡理想人格的追求,这与西方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是截然相反的。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从优秀传统文化中传承而来,这些需要从对孩子的教育开始,他们是我们的未来,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未来。国学对克服工具理性的片面膨胀所导致的人文精神的萎缩或失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国学师生和谐关系

国学可以启迪孩子的天性,亦作用于成人。国学,教给了老师和孩子们更多的宽容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合构而成。在这种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循人伦而以和为本;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重体验而以乐为本。处于这种精神熏陶之下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意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患意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路向和“天人合一”的终极理想。同时,古代知识分子十分注重以“内省”来提高道德修养,并且主张通过自身的体验而体验到快乐。也正是因为此,“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循人伦而以和为本,重体验而以乐为本”成为传统人文精神的体现,对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有指导作用。

二、如何在中小学推广国学教育

(一)国学课程进课堂

目前,国学的内容其实在正规教育中存在得很少,语文课有一些,历史课有一些,更多地是侧重于现代科技内容。把传统文化经典教育正式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尚须时日,因此推广国学教育,首先要解决课程的设置的问题。

在课程设置上,应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经典书篇来诵读,在1-6年级作为单独的课程列出来,而7-9年级则渗透在语文的教学中。另外通过开设国学兴趣课,包括书法、武术、民族舞蹈、象棋、古筝、国画、剪纸等,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门课程进行学习。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学校发展等都应围绕国学展开。有必要建立学生成长的评价体系,要求孩子们做“仁义礼智信,勇勤俭廉洁”的君子,让每个孩子都能“积跬步,致千里”。

(二)重视校本教研,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众所周知,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校本教研,国学教育成功与否和教师有很大关系。学校开展以国学教育为主题的校本研究,教师须先行一步。只有教师比学生先学一步,多读一点、多背一点,懂鉴赏方法,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也才能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学校应该用科研促教研的方式不断的探索出科学化、专业化的国学研究道路,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国学教育的水平。全体而言,可从教师进行培训――骨干教师上引路课――全员教师推进课――教师的集体研讨等环节入手,反复实验,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授课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为学校的国学教育不断地注入底蕴,争取使国学教育在可持续性发展的轨道上不断前行,真正的达到枝繁叶茂。

(三)国学教育必须注入现代元素

如何摆脱枯燥、晦涩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领略国学的精华?我认为,必须给国学教育注入现代元素。如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伴有古乐,并辅以动画片演绎,既有古代寓言,也有外国故事,让孩子们在逼真的环境里追思古人,陶冶性情。此次培训,北京二中课间播放世界名曲的做法令人印象深刻,每次课间播放一首世界名曲,一天下来,就有六七首,一星期一轮换。一学期下来,学生能听数百首世界名曲。这一做法值得国学实验学校借鉴,如在校园音乐中每天播放古典曲目,让学生在音乐中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四)采取较灵活的体制,多方协作

篇2

    论文摘要:作者针对中小学语文中国学系统化教育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加强国学教育的必要性,并对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国学教育的系统化提出了建议。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学,它是这个国家国民生存、生活、思维方式的抽象与概括,是该国家国民智慧的结晶。作为华夏子孙,研究国学、提倡国学,是责无旁贷的事。而要普及国学,就必须振兴发展国学教育。今天,“国学热”渐起,让人们开始关注国学的同时,却也暴露了许多巫待解决的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以保证我国国学教育的持续发展,我认为,应当让今天的国学教育系统化,尤其要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落实加强[1]。

    1、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加强国学教育的必要性

    中小学阶段历时长,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学生从6、7岁娃娃长成一个个健壮的青少年。所以说,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接受知识教育、性格养成、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性格决定命运”,说明这个阶段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个体一生的发展,是他人生当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而国学教育可以很好地引导他们了解并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古代圣贤的先进思想,并受之熏陶,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培养良好品格,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中小学阶段是我国的九年义务制教育阶段的主要过程,这种强制性规定就决定了这种教育的最大普遍性;它的历时长,就使得接受教育者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所以说,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发挥其他阶段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国学教育要大规模推广,实现全民国民教育,那就必须紧紧地抓住这个主要的受教育群体,并加强落实。

篇3

关键词:国学 国学教育 存在问题 对策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7) 04-0187-02

引言

我国的国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华夏文明优秀智慧的结晶,学习并发扬国学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必然使命。当前,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门的不断开放,民众的传统价值观正遭受冲击,拜金思想、未富先奢、人情冷漠等一系列的社会现象强烈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在这种文化变迁的背景下,国学的教化意义被人们重新认知,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显得尤为必要,新课改以来,国学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中小学国学教育中,却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针对目前中小学国学教育之现状,对中小学国学教育采取行之有效之举措显得尤为必要。

一、什么是国学

随着当前 “国学热” 的日渐兴起,冷静、客观认识自己的传统,准确定位国学概念尤为重要。章太炎于上世纪初给“国学”下的定义是“国学即国故,就是本国固有学术的意思”[1]。张岱年也提出了类似的“国学”定义。“国学是中国学术的总称。总起来说,中国传统学术包括哲学、经学、文学、史学、政治学、军事学、自然科学以及宗教、艺术等等”[2]。当前纳入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国学教育,就是指与上述阐释之国学相关的一切教育活动,包括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和民族技艺的传承发展。

二、我国中小学国学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近年来,国学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力图用国学经典来重塑中小学学生的人格,继承和发扬中华的优秀传统,这是一种正确的抉择,但当下中小学的国学教育之乱象,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1.课程选材不尽合理,课程内容安排随意性强目前的教育体系尚未正式纳入国学教育,课程选材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比如有的学校直接把《三字经》、《百家姓》、《论语》等经典原文直接拿来作为教材使用,这种零散化、随意性地实施国学教育的方式很难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传统价值观。此外,从学理的角度出发,国学教育不仅应包括传统经典阅读,还应该包括更为丰富的中华民族的民粹类内容。但调查发现,不少学校在课程安排和内容的选择上比较随机、随意,由语文教师在教学进度允许的条件下对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介绍,国学课程资源就是“儒家经典”,于丹讲述《论语》,学生就跟风赏《论语》,易中天《品三国》,学生就被安排读三国,这些存在的现实问题映射出了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弊端,指出了其症结所在。2.对国学教育的当代价值认识不足,没有将文句诵读与精神移植结合起来国学到底该教什么,该如何教,这不仅仅是教学层面的问题,还关乎人们对国学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的根本看法,也就是传统之于当下和未来意义何在[3]。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及其家长,老师和校长们并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回答。因此,制约我国中小学国学教育发展的首要问题是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对国学教育的价值与作用认识不足。将传统的文化和精神尽可能烙印在学生心灵深处,熔铸于日常行为之中,这是国学教育的目的之所在。但部分学校仅仅让学生咿咿呀呀诵读文句,忽视对文句的精神实质进行适当点拨和教化,忽视将国学的内蕴要求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相融合,最终没能将文句诵读与精神移植结合起来。

3.师资水平限制发展,没有细分国学中的精华与糟粕就当前中小学国学教育实际情况而言,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自身对于国学经典内容没有一个深入精辟的理解,有的教师甚至将国学中的精华和糟粕混为一体,比如有的学校把《三字经》、《弟子规》等的大段文字,不加分析和筛选就让学生去诵读,结果里面的一些宣扬君君臣臣、因果报应、命运天定的东西也成天让学生挂在嘴边;也有一些教师自己对国学经典内容相当熟悉,却不知该如何向学生传授,这 样的师资力量一定意义上就限制了国学教育的发展,而师资是小学国学教育的主导因素,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和成败。

4.对国学经典的曲解或附会解释导致失去本真国学教育能否很好的施行,国学的注解是否合理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部分国学经典因缺乏相关资料,教育者对一些似是而非的内容往往缺乏必要的深入考究,经常从自身的经验出发对材料做出解释,而这样往往导致文章被曲解或附会。如《论语・里仁》有,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有必有方”。有很多人仅按前半句理解为“父母健在,不出远门”。正确完整的意思是“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告知去处和理由”[4]。这里表明孔子既强调子女应奉养并孝顺父母(远游就做不到了),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奋斗。还有“床前明月光”里的“床”,并非指睡觉的床,而是井栏;“天子呼来不上船”,船指“衣襟”,上船就是见驾前系好衣襟。

5.对国学教育缺乏深入研究及政策支持,教育主体之间未形成教育合力

国学教育要收到良好成效,有赖于良好的学校教育,但也与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分不开。目前的国学教育有关部门在原则上是提倡支持的,但却无相应的制度措施,各部门或学习各自为战,由此造成中小学国学教育在人力、财力的重复和浪费。家庭对国学教育是持赞成态度的,但是家长们鲜有对国学经典内容进行深入精辟理解的,更不用谈如何能向孩子们讲述清楚、塑造孩子们的人格,从而是成中小学国学教育主体之间不能形成教育合力,造成国学教育的单向化倾向。

三、我中小学国学教育可持续发展之对策

篇4

[关键词]国学;传统文化;学校

一、国学的内涵与意义

国学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它不仅包括中华几千年积累流传下来的经典,比如“四书五经”,《老子》、《庄子》、《史记》、《汉书》、唐诗宋词,还包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娱乐方式等各种学问。广而言之,国学不仅包括文献实物,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我国民族建筑、服饰饮食、琴棋书画、医疗戏曲等。虽然,从“四书五经”到唐诗宋词,到中国人做学问形成的一整套独特的思想、史学、文学等理论和训诂学、考据学、音韵学等方法证明,国学不但是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学问,而且是开放的、随时代而进步的学问,但国学永远是中国文化的主体,永远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寄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国学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知识共同体,它融汇着中国数千年的思想学术、典籍制度、百行百艺、族群民俗,蕴涵着国魂、国脉、国宝、国本,是中国人的尊严和根基所在。因此,国学的当代价值,集中体现在它是中华文化的主心骨,文化对话的身份证,文化旅游的精神家园,应成为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明确纲要标准,把握国教重点

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指明了方向,确定了教学重点,并采用分段式推进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从汉字、古诗、故事、传统节日、生活习俗、传统礼仪、民间艺术,开展启蒙教育;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

因此,从小学教育开始,学校就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国学启蒙,使他们走好奠基人生价值的第一步。当前,在国家未出版统编国学教材的情况下,我们应积极从开发“学校课程”入手,把国学教育与现代教育有益地结合起来,编写学校“国学教材”和“中小学课程标准”,完成《指导纲要》的教育任务。

三、编写教材和教学文本

目前,学校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在不同的学段、相关学科都渗透了古典诗歌、诗词、古文、天文、地理等优秀传统文化,对国学来说,是星星点灯的体现,对一名学生来说,从小学入学到大学毕业16年的学习时间里,学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仅仅是沦海一粟。学校是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要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有教材,必须开设课程,学习国学经典才有系统性,才能更好地作为知识渗透到学生脑海中。

笔者学校编写了相应的教材,并分别为小学和初中制定了《课程标准》,按年级确定了学习目标和内容,配备专任课教师,每班每周2课时,强化教师的责任心,使教师有时间、精力和兴趣来阅读国学典籍,学习国学,提高自身素质,胜任经典教学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有兴趣学习、体会和践行经典精神,在师生中建立起教与学的素养,知行合一,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这些教材内容呈现形式灵活多样,不但有原文有感悟,有提纲有实践,是以拓展阅读为主的综合性学习。而且图文并茂,层次分明,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每册专题单元都配有单元导读,穿插了与文本内容相匹配的意境图;每篇课文在正文的适当位置都穿插了与内容相匹配的图片,令人耳目一新。每个问题的呈现方式均配有青少年喜欢的图案,配有引领学生一起学习的智慧小博士,和学生一起聊一聊、写一写、议一议,使学生一触即发,自由表达。在文字表达、图片呈现、版式安排等方面轻松、活泼,充满趣味,增加亲切感,实现了从“教材”向“学材”的转变。

教材学习方式突出拓展学生阅读视野。以学生发展为本,拓宽学生学习领域,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学习生活,为学生自我感悟、自我解读、自我成长搭建了平台,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学校在国学教育中,一方面要依托文本,更要重视海量阅读,从读书中扎扎实实地读出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神,通过字词句篇的辨析理解研究深刻体会、感受,得到收获;另一方面加强实践,通过“演讲”和征文、经典诵读比赛、团少活动、庆祝活动、纪念活动、道德讲堂报告会、民间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走出去请进来,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所想有所感,用知识和能力解决成长道路上的疑惑,实现知行统一,将国学深化于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学校国学教材的开发,既满足了广大师生渴求知识的热忱,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引导师生走进国学的殿堂,以国学精神洗涤了师生的心灵,用传统文化精神滋养了我们的精气神,同时,也促进广大教师较系统地学习国学广博而深邃的内容,促进了传统文化科研型教师专业成长,增强了师生学国学的氛围,促进了学校德育教育全方位开花,提升了学生精神世界的核心价值。

四、培训教师,提升教师队伍水平

《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内容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要躬身传承,对全体学生要有无声的感召力,要强劲有力地引领,站在行家里手的高度承担起国学的启蒙教育,使国学教育从蒙学起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血脉相传。因此,教师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一是教师通过学习国学经典的教育理论、教育信念、教育责任、教育情怀和教育胸襟这些滚烫的词组,强而有力地、灿烂而持久地指引着、激励着、推动着自己在国学教育工作中创造出非凡的育人业绩。二是教师要用国学经典引领自己的精神成长。通过学习国学经典,不断感受国学经典的博大,领悟国学经典的真谛,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更好地适应传承国学经典过程的需要。三是教师要用国学经典提高自己的学养,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使自己远离平庸、远离俗气,多一份高雅的气质,多一份诗意的教育生活。四是教师要通过参加教师成长计划、支持计划和中小学教师各个级别的国学专题培训等,提升自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质,提高中小学教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力,成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引领者、实践者、推进者,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干教师。

五、建立考核机制

篇5

关键词:国学教育 小学 教学 渗透

小学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承担着国学的传承与发展的双重责任。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同时还要注重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人们开始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小学阶段,我国就十分重视学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因此可以说学校教育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国学教育理念的提出

教育学生的优秀品格,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实来看,由于学生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的个人涵养、综合素质,与教学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在社会中,一些人急功近利等不健康行为,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发展。像学生性格极端、心境浮躁,教师抱怨学生不听话、难管等情况是数见不鲜。因此,打破原有德育工作的模式,在德育中渗透国学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与涵养。这是基础教育阶段中德育工作的需要。同时,在小学教学中提出国学教育理念是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学生的阅读量、阅读面作出了新的要求。

二、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意义

首先,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学生从小就了解到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树立起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从而使得学生长大后面对文化冲击时,不忘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其次,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国国民素质。人的行为规范与约束,不能仅仅依靠法律来实现。还需要良好的教养。中国儒家文化中强调礼、孝文化,尊老爱幼,诚信守信,知行合一。从小让学生接触到这样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严格自律,提高自身的素养,免受到外界不良的影响。第三,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有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在国学传统中,其精髓是以人为本。人类处在社会这个大群体,难免会遇到不尽人事的问题。这时人的态度与人格的健全与否至关重要。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

(一)加强汉字的学习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基础,是国学教育的基础。汉字,其实是一部文化史。汉字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甲骨文,到小篆、隶书,再到宋体。在汉字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等先进手段,生动地给学生展示出来。这样就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门”字的甲骨文“”,形状两扇门。从文字的形体与意义去认识汉字,能够带给学生快乐。再如金文的“”,上面像两只手,意味着合力办学。再往下,像一所房子的形状,房子里有“子”。意思可以理解为在房子里学习。于是“学”最初的意思是学习,后来还有学校的意思。在教学生汉字的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地融入书法等传统文化。在课堂上注重训练学生的汉字书写。教师对其中的偏旁、笔画顺序、间架结构等都要做严格的要求,从而为学生写得一手好字打下基础。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汉字的魅力,激发对国学的兴趣。

(二)加强语言储存

读书可以浇灌人的心灵,提高人的品位。在小学教学中,我首先调查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与书为友。尤其要注意唐诗宋词与名言警句的积累与储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唐诗宋词与名言警句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让学生用传统文化,懂得传统美德。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结晶,对学生情操的陶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名言警句是宝贵的教育资源,能够给人以启迪。在充实学生精神世界的同时,提升他们的素养。

(三)打造国学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与生命,它体现着学校的内涵。可以围绕儒家经典,利用学校的主体墙,展现运动剪影、现代绘画、山水国画,使之成为内容丰富的国学。同时,还可以打造国学文化走廊,体现师生的剪纸、刺绣、书法等作品。向全校师生展现国学的内涵,展示了国家教育的成果。通过这些充满内涵的国学校园文化建设,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熏陶了学生的品行。当然,也可以开设国学的课程,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

结语

国学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国民素质的提高以及人格的健全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在小学教学中要不断探索教学经验,渗透国学教育,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品行良好的“四有”人才。

参考文献:

[1]沈青.别给国学教育穿靴戴帽――小议小学国学教育[J].成功(教育).2009(11)

[2]顾建德,喻志杰.对当前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几点看法[J].基础教育研究.2009(14)

[3]陈晓锋.传承优秀文化点燃智慧之光――小学开展国学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02)

篇6

一、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称谓的“双轨制”

“健康教育”这一称谓在我国属舶来品,其对应的英语表达为“Health Education”。由于“health”这个单词既可译为“健康”,也可译成“卫生”,基于认识的不同,翻译时常将“卫生教育”与“健康教育”混同使用。学校健康教育最初的称谓也是“学校卫生”或“卫生教育”,有汪有龄1901年译介日本三岛通良著《学校卫生学》为据。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如20世纪30、40年代各省市成立的专业机构中,有13个省市称“健康教育委员会”,10个省市称“卫生教育委员会”。全国性学术团体的名称亦是如此,1935年成立了“中国卫生教育社”,1936年成立了“中华健康教育学会”。又如高梅芳先生在《推进中国卫生教育之曙光》一文中提到:“世界卫生教育权威者瑞纳教授之来华,给予我国卫生教育上的若干影响。教授为有名的健康教育建设者,首创美国之健康教育运动,在近代学校卫生之发展史上有着极大的功绩。”在这段话中,作者称瑞纳教授为“世界卫生教育权威者”及“有名的健康教育建设者”,可见当时卫生教育与健康教育是常用的同义词。也偶有“健康促进”“卫生健康教育”之称,如“南京市婴儿健康促进会”“《我们怎样进行低年极的卫生健康教育》”。称谓上的“双轨制”延续至今,只是“健康教育”的提法日益为大家接受和使用并逐渐占据上风,中国知网显示:2013年以“健康教育”“卫生教育”命名的文章分别为3433篇、22篇。

二、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的历史脉络

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新旧中国两个历史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⒈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的萌芽

我国学校健康教育萌芽于19世纪中后期近代新式学校的兴办,如1881在天津水师学堂的章程中已规定“遴派官医一名住局”,“如学生偶有患病,在堂医治,准父兄前来看视,医药由局预备”。“官医”即我国早期设置的校医。江南水师学堂则规定:“学生遇有疾病,由学堂官医诊治发给药费,疾重验准给假回家,痊日来堂,不给药费”。学堂供给学生三餐,“夏月澡水亦由学堂备办”“学生房内洒扫添灯等事,均由听差伺应”,反映学校已有这些卫生工作的安排及要求。1898年我国岭南学堂正式将学校内医务人员称为校医,学校编制中设校医职位。1902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中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每百人应有食堂、浴所、养病所”“学生所用几案椅凳,务与学生之身体相配”“学生因困于疾病应于剔退出学”等。

这一阶段我国的健康教育基本上以学校为阵地,以学生为目标,以校医为主力,如1915年颜福庆会长在“中华医学会”成立大会上就有“中国医生从此登上了中国卫生教育的舞台”之语。次年中华医学会卫生部、中国博医会卫生部、中国青年会卫生科,联合成立“卫生教育联合会”,组织卫生教育工作,也以学校为主要目标。

⒉学校健康教育的形成与兴起

学校健康教育成型于20世纪20年代,具体表现在健康教育的意义渐渐被教育界和卫生界所公认,围绕此问题进行的工作和研究也日益增加。如1922年葛资博士主持在庐山举办学校卫生夏令营;许多学者致力于撰著、编译学校卫生及健康教育书刊。步入20年代中后期,学校健康教育发展加快,重要标志是:

⑴各地学校健康教育机构的成立。1928年春,中华医学会内成立卫生组,其章程要求“为促进各学校教员之卫生知识,开展教育工作,实施有系统之学校卫生”。1929年冬,北平市成立了学校卫生委员会。1931年南京市成立了健康教育委员会。1933年北平市成立了中小学健康教育委员会,建立健康教育研究会。1934年9月教育部组织中小学卫生教育委员会,制定中小学卫生教育实施方案。1935年中华卫生教育社在镇江成立,倡导卫生教育工作。1936年卫生署召开学校卫生技术会议,并成立“中华健康教育研究会”等。

⑵学校健康教育列入教育部门颁布的法规。官方以法规的形式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正式课程,标志着学校健康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方面以1934年教育部颁布的《师范学校课程标准》最为典型。该课程标准中有:健康促进、疾病认识及预防、学校环境卫生、乡村环境卫生、健康教育等5个部分,共49个子项。

⑶高等健康教育专业的设立。早在1931年中央大学就设立卫生教育科,学制四年,其教育目标明确规定为“培养学校健康教育师资”。

此外,这一时期有关学校健康教育的论文日益增加,一些刊物还发行了健康教育专刊,如《教育杂志》1926年发行了“性教育专号”,《教育丛刊》1934年第1期为“心理卫生与健康教育专号”;《公共卫生》1935年第2期为“健康教育专号”等。在这些专号中,约90%的篇幅均论及学校卫生教育,可见当时国内的学校健康教育仍然是健康教育的基础。

如前所述,此间虽已正式使用学校健康教育一词,但“卫生教育”与“健康教育”混同使用的情况仍十分普遍,20世纪30年代各省市所称的“健康教育委员会”和“卫生教育委员会”在职能及开展活动方面几乎完全相同。故而在研究这一阶段的健康教育工作时,可将卫生教育与健康教育作等量齐观。

篇7

关键词:财商教育;青少年;财商素养

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激增,金钱文化的迅速发展,人类正被包围在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当中。“如何处理个人与金钱、财富的关系”这一命题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并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另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更是要求每一个公民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能力与之提高。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现代人的一种核心素质――“财商”。财商(Financi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简称FQ),这一概念由美国的罗伯特.T.清崎和莎伦.L.莱希特于20世纪80年代撰写的《富爸爸 穷爸爸》一书中首次提出,被用来指一个人正确认识、应用财富及财富增长规律的能力,亦可称为财务智商或理财智慧,被广泛认为是现代人实现成功人生的关键。财商教育也被广大教育家列为青少年的“三商”(智商、情商、财商)教育之一。

为了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许多国家越发重视对青少年的财商教育。如,美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把财商教育列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人生幸福计划”,并在2005年颁布了《将财商教育与学校课程整合》的白皮书,为中小学生开设了精彩纷呈的财商课程。英国的学校在儿童5岁时就对其进行以“善用金钱”为主题的理财教育,并在2007年增设了一门针对11~16岁学生的“经济与财政能力”课程。法国,在儿童6岁时几乎每所学校都开设了与理财有关的家政课。以色列对学生的延迟享受教育、创业教育等财商教育内容在全世界更是享有盛名。邻国日本和新加坡也非常注重对孩子进行以“勤俭节约”为主的财商教育。泰国教育部也把“节省、压缩多余的费用”“适当开支”等理财内容纳入了德育教学计划中。中国台湾地区更是决定把财商教育作为2013年高考必考内容……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把对青少年的

财商教育提到了决定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

反观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财商教育几乎处于缺失状态,这

必然导致严重后果。2011年8月4号,中国平安了全国首份《中国平安国人财商指数报告(2011)》,结果显示,我国人民财商平均得分仅为60.1分,表现出了“高态度、缺知识和低行动”的特点,与西方发达国家相距甚远。我国青少年财商低下的现状更加令人担忧:畸形消费、炫富攀比、诚信缺失等现象突出;“啃老族”“月光族”“卡奴”“房奴”成为现代一些青少年的代名词;理财能力、生存能力和创业能力等更是严重缺乏。《世界奢侈品协会2011年官方报告蓝皮书》显示,我国奢侈品的主流消费群的年龄降低,中国新富们普遍存在着炫富、不成熟消费的心理……这一切都

在警醒我们广大教育者:应把财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来。

2011年4月6日,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会将“中小学财商教育实验与探索”定为国家一级课题,并指出其中一项子课题研究内容为“中小学教材中渗透财商教育的实践研究”。这其实给广大教育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们指明了探索的方向――财商教育与中小学基础课程整合。

提高青少年的财商是我国素质教育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命题。这不仅关系到青少年个体的健康发展,还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我们广大教育者应主动承担起这一重要责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对青少年进行财商教育,提高青少年的财商素养,为青少年一生的成长奠基。

参考文献:

[1]罗伯特.T.清崎,莎伦.L.莱希特.富爸爸 穷爸爸[M].南海出版社,2011.

[2]周华薇.美国人的少儿理财教育:从三岁开始实现的人生幸福计划[M].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

[3]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05.

[4]杨长江.中国孩子的金钱教育[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5]康民,李晓波.平安中国首份财商指数报告[J].中国保险报,2011(1).

篇8

尽管世界各国教育制度有异,但教育无国界,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那种“老死不相往来”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了,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开放与资讯非常发达的时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教育国际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将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我国本土化的教育实践嫁接与融合,如何做到洋为中用,为我所用,是我们需要思考与解决的课题。为此,对于中小学校长来说,教育国际视野理应成为其“必修课”。教育的国际视野究竟从哪里来呢?笔者以为至少有以下四条基本路径。

一、从研读著作、浏览期刊和网上“冲浪”中吸取养料

阅读是拓展我们教育国际视野的主渠道之一。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等主编的《国际教育新理念》、陶西平先生主编的《基础教育国际化丛书》、钟启泉教授等主编的《现代日本教育课程改革》、冯增俊教授主编的一套《新世纪国际基础教育丛书》、范国睿教授主译的《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等都是提升我们教育国际化眼光的必备书目。

近年来,海外的华人学者在推介国外教育方面也非常活跃,旅居美国的学者薛涌著有《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等著作,在国内曾任中学教师后又赴美从事中学教育的王文女士著有《零距离美国课堂》,旅居日本的唐辛子女士在《羊城晚报》开辟有专门介绍日本基础教育的专栏,这些海外华人学者的书籍与博文为我们提供了他们观察国外教育的视角,值得我们去研读。

浏览比较教育类的期刊,为我们走近国外教育打开了另一扇门。《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世界教育信息》《上海教育·环球时讯》《中国教育报》的“环球周刊”等报刊无疑拉近了我们了解国外教育的距离,这些报刊各具特色,大都涉及外国教育思想、理论与思潮、改革前沿动态等,开卷有益。

浏览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教育部官方网站及世界主流媒体网站中的教育专栏,是我们瞭望国外教育的主要窗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世界经合组织(OECD)等官方网站时常一些世界教育政策走向文件、公告一些发达国家教育发展权威数据对比分析报告,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关注,它们为我们思考自身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照。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教育部官方网站,是我们了解这些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信息源。

这里要特别推介部分世界主要媒体有关教育类的网站,它们值得我们每天花点时间上去逛逛,主要有美国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教育周刊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英国的卫报、独立报和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日本的朝日新闻、读卖新闻和世界日报;澳大利亚的悉尼晨报;加拿大的环球邮报等。

二、从短期考察、短期培训中获得国外教育第一手资料

如今,我国每年都派出不少各级教育行政官员、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中小学骨干教师赴先进发达国家做短期考察或参加短期培训。虽然考察与培训时间短暂,也许只能走马观花式地了解到这些国家教育的皮毛,但我们还是要边行边思,不能只满足于眼看耳听,还需要及时地把观察到的国外教育的特色以考察报告、教育随笔等形式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后与同行分享。

朱永新教授因工作关系到过不少国家考察教育,在考察过程中他把所看到的点滴都做了分门别类的记载,出版了《外国教育观察》一书。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带领教育家书院首批兼职研究员曾对美国教育进行考察,回国后出版了《差异,差距———中国校长美国考察笔记》。

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广州市南武中学陈祥春校长在考察中做有心人,他们在考察完美国教育后分别出版了《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和《中美基础教育名校行思录》,这两本书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美国教育并做出了他们自己对美国教育的思考。

2010 年底唐彩斌、张颖等老师有幸参加了我国教育部组织的首期14 名中小学和高校骨干教师赴英国里丁大学教育学院接受培训,受训之余,他们深入英格兰中小学进行观察、学习、交流,收集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出版了《零距离英国教育》一书,作者基于对英国基础教育细致入微的观察,全方位地解读了英国基础教育。

1997 至1999 年,笔者有幸被教育部公派留日研修,近些年来又数次赴日本中小学考察交流,把在日学习与考察日本中小学所闻所感,编写成了《亲历日本教育:一位留日教师的点墨走笔》一书,即将出版。此书将为那些意欲了解当下日本基础教育改革的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提供别样的视角。

三、在扮演“影子校长”角色中体验与感悟国外教育

近些年,我国一些教育行政部门为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面向未来的中小学校长“领军人物”,分批选派部分骨干中小学校长至发达国家进行“跟岗”交流学习。

2008 年5 至6 月,上海市教委推出了“上海———加利福尼亚影子校长项目”,派出了以上海建平中学前校长程红兵领衔的一行10 人,赴加州不同的中小学及幼儿园当“影子校长”,历时35 天。

这十位校长、园长沉浸加州期间,眼观美国校长高超的管理艺术,目睹美国学生绚丽多彩的校园生活,饱览令人眩晕的课程设置,加之他们与美国人同住同吃(HomeStay),这样零距离地与美国教育接触,加深了他们对美国教育的理解。程红兵校长回国后发表了一系列探讨美国教育的文章,展现了他眼中真实的美国教育图景。一同扮演“影子校长”的上海控江中学张群校长出版了《美国高中教育掠影》,全面呈现了他对美国教育的体验与感悟。

四、在聆听国外教师演讲中与国外教育零距离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