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人事管理工作措施8篇

时间:2023-05-28 08:21:2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人事管理工作措施,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事管理工作措施

篇1

关键词:机关事务管理单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F24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081-01

在机关事务管理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激励机制处于重要的地位,起到整合单位内部人才结构调整、建设单位文化、培养才人、营造良好的内部人才运行环境、塑造单位形象、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催化剂作用,是提升单位核心价值的保障。

一、机关事务管理单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机关事务管理单位人事管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科层制,还没有实现高效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人力资源管理没能适应发展了的机关事务管理单位服务功能的需要。以职务职称作为资源分配的依据,一评定终身的老办法,不可能实现和服务功能相匹配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统筹规划,效能考核,岗位选任,培训提高,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潜能的效用。

机关事务管理单位进难出难,职业终生制,使一部分已经不再适应变化了的工作任务的人员成为冗员不能有效剥离,人浮于事的现象无法解决。人事岗位编制制度在制约了人员流动的同时也制约了生产要素和服务要素的流动。奖金补贴等货币激励机制形式过于单一,这种激励机制又依附于层级制,人人有份的大锅饭加重了人浮于事的弊端,严重地影响了工作效能,增大了人力资源成本。薪酬激励功能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以职务职称作为评定工资的标准,并不能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服务的量和质的差异和贡献的大小,不能有效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建立和完善机关事务管理单位人力资源激励方式

建立和完善机关事务管理单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是机关事务管理单位改革成败的关键。这一改革涉及机关事务管理单位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稳定,需要谨慎行事。在国家的主导下,制定完备的制度和法律保障改革有序进行,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建立科学完备的考核体系和适应机关事务管理单位发展的人力资源配置体制。机关事务管理单位现行的评价考核体系是对人的考核,和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考核制度有着本质的差异,后者是对适应岗位能力的考核。机关事务管理单位大多是知识型、智力型、技术型的工作岗位,岗位都有特定需求和技术要求,岗位间存在着差异性,对特定岗位的工作职能、岗位条件、工作效能科学定制可量化的指标,来考核任职者的适应性和工作效率,通过岗位目标管理,实现公正客观的绩效评价,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实现岗位人员优化配置。

2.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激励机制。机关事务管理单位以往的物资刺激机制并不能完全体现职工的全部需求。机关事务管理单位人才密集,机关事务管理的成功更能够满足人才的心理需求。因此,为人才搭建机关事务管理成功的平台,使他们在自我奋斗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和单位机关事务管理的发展有机融合,更具有激励作用。建立一个尊重人才、关心人、爱护人、理解人、倡导团队精神、公正公平的对人,并做出符合实际评价的良好的软环境,酿造催人奋进积极向上的单位文化,这种软实力是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不竭的力量源泉。根据职工的不同能力和特点结合工作实际需要,定制和实施培训计划,提高职工道德水平、职业操守、团队精神、专业技术水平和适应工作能力,实现晋升的夙愿;建立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奖励制度,激励职工努力工作的敬业精神和奋发向上的创造精神,满足职工的情感需求。

3.机关事务管理单位工资改革是实现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改革的关键。我国的机关事务管理单位承担着不同类别的社会公益服务职能,各项工作任务都含有相当高智力、技术、技能特点,人们常说的“隔行如隔山”就是这种特点的真实写照。用整齐划一的技术职称表示技术层级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也有无法体现个体之间智能、技术、技能、贡献大小的差异的缺欠。而这种差异是很难量化的,机关事务管理单位工资改革难度源于此。但是薪酬激励功能是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核心。实现机关事务管理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已经成为了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共识。社会层面的共识是,目前机关事务管理单位大锅饭,并没有真实反应优秀人才的劳动价值和社会贡献,对这些人是不公平的。实施绩效工资,可以改变和缓解这种不合理现象。体制内也有实施绩效工资的需求,很多的优秀的人才已经厌烦了通过收受红包和回扣来实现劳动价值的忐忑不安的生活,他们也希望社会能够对他们的贡献给予合理的回报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和科学研究的机关事务管理中。

机关事务管理单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确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国家的主导下有序推进。很多机关事务管理单位本身也在探索实现各种激励机制相互配合的综合性激励机制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果,推动了机关事务管理单位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篇2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前期基础

我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生,现有16个教学班,学生597人。建有经营与管理综合实验室、经营决策与战略沙盘模拟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ERP实验室等8个实验室,实验、实训场所面积满足教学需要,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基本满足教学需求。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与长沙通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10个单位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依托行业,突出应用,探索校企共建专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考核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将教务、团学、招生就业等部门工作和毕业实习教学、毕业论文指导、就业指导等人才培养环节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

1、基本思路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论文、“双师”型教师培养等方面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深度合作,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和新机制。2、基本原则1)服务企业原则。学校组织人员深入企业调研他们的人才需要、标准、技术需求等,想他们所想;一定要关心企业的发展,并与他们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这是顺利打开校企合作大门的前提和基础,这也决定着合作成败和成功率的高低。2)校企互利原则。学生在企业实训过程中企业有重点培养,优先选拔留用和淘汰的权利,这个是企业的利益。而学校的利表现为:学生就业率的相对提高、能够享受更的待遇以及企业提供的较好的实训质量等。因此,校企双方互利双赢,这是与企业实现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的基础。3)统一管理原则。校企合作是双项活动,校企双方的利益与责任必须高度统一,必须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检查考评。事实上,只要坚持高度统一,师徒教与学、理论知识与企业技术需要、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应用、以及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才能很好的实现。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

1、校企合作环境建设

专业以行业或者企业群为背景,建立“生产中育人,在育人中生产”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来实现校企环境、文化的深度融合,形成大学专业建设与企业人才培养的共生关系。构建校企合作的便捷通道,明确校企双方可提供的资源、空间;制定和完善管理体系,以及相关的激励政策和办法,形成学校和合作企业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和的制度和环境。

2、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行业专家与专业老师共同探讨,广泛求证,确定了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导向,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掌握扎实的管理、经济方面的基本知识、理论及方法,具备企业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产品营销、经营管理等工商企业运营管理各环节的基本能力,拥有适应生产业发展的工作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素质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3、“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肩负着重要使命,而应用人才培养质量不仅取决于“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推进,更重要的是取决于适应改革发展和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因此,为实现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热爱教育工作、教学经验丰富、了解社会需求、团结向上、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是必备的。按照“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培养师资”的原则制定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一系列鼓励政策、措施:①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力度,重点引进高职称、高学历及经营丰富人员;②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培训和教研科研活动,每年制定并落实专业教师轮流到国内外高等院校进修,吸收国内外先进的专业建设理念和经验,及时了解专业的发展动态,追踪学术前沿,掌握先进的科研成果和工商管理经验;③鼓励专业教师到国内外公司企业学习、参加各种学术会议,鼓励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在合作企业中参与决策;④在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的同时,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鼓励青年教师到相关大型企事业单位带薪挂职锻炼,以加强师资梯队的建设,保证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⑤并积极聘请校外相关单位与企业的专家来校兼职授课,定期聘请企业高管给教师做讲座。⑥初步推进教育国际化工作,拓展教师队伍国际化视野。

4、实施“3C”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学校“三重一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企业经营与管理各岗位人才从业技能的实际需求,逐渐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工商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3C”是指学院、ERP顾问公司、顾问公司的客户公司。“ERP顾问公司是指为客户公司提供全方位的ERP的实施、企业管理问题分析诊断、管理能力提升等管理服务的公司;客户公司是本地制造企业。ERP顾问公司可以为师生提供丰富的管理实践素材,客户公司可以为师生提供实践教学环节,从而使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对理论知识运用到管理现场实现无缝对接。

5、积极开发一体化教学课程

篇3

关键词 人事档案 高校 创新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发展,高校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的激烈,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落脚,必须充分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而人事档案的管理就成了开发工作的基础部分。改进工作也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敢于创新。利用高校人事档案资源,为人尽其才提供有力保障和服务。

1高校人事档案的重要作用

建国后,各校组织人事部门配专门人员,补充人事档案素材,人事档案的工作逐步走向正轨,取得了很大成绩,为学校的人事工作正常开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后来,对人事档案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冲击,档案损坏严重。1980年,召开干部档案会议。1990和2005年又分别召开三四次干部档案会议,人事档案又有了新的进展。重新整理了档案的材料,使得内容更充实,真实,更加条理化。由于人事档案是人事选人依据,所以越来越受有关部门重视。

2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创新必要性

(1)管理理念不创新。近几年,人事管理的封闭式比较强。大都根据人为经验收集材料,认为保管,传递好保密就是人事档案管理的所有工作。没有意识到学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其实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大的服务。因此,在管理方式和档案内容等进行创新改造缺乏认知和动力,也缺乏主动意识,这些都制约了人事档案管理作用的发挥。

(2)人事档案管理队伍综合素质需要加强。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需要各种措施来加强管理队伍的力量。人事档案管理的人手有些缺乏,多由人事部门的人员一兼数职。许多工作人员都是非专业人事,缺乏专业知识,如果内部的学习机会不够,动力不足,外出进修的时间也少。种种因素都会阻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进展。

(3) 档案的记录没有重点突出。一直以来,人事档案多都是记载个人的经历和学历过程,各项考核的奖罚等信息,这些内容和空洞的评价术语比较多,而相对于一些技术特长,专业技能,科研成果和业务能力,工作业绩,重大任务表现等具体内容体现的非常少。人事档案形同虚设,这样造成人事人员在选人用人的时候认识的比较片面和肤浅,即使耐心查阅简历,也难以找到对需求岗位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人事档案很难发挥应该起到的价值。

(4) 信息化水平低,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大部分处于手工和半手工状态,人事档案仍以纸质为主,没有进行数字化处理录入数据库系统,也没有专门的人进行管理。网络的利用率不高,无法真正的实现资源共享,对相关情况的查询带来极大的不方便!

3人事档案管理的改进措施

(1)创新理念,流程规范,是做好人事档案工作的保障,应健全我们的人事管理制度,多收集一些保管和使用权限的制度等等。

(2)坚持以人为本,优化我们的服务质量,提高各大高校的人事档案有足够的利用价值,档案管理应用到各方面。服务质量的优劣影响人事档案的内容,也会影响到它的利用价值。

(3)加快信息化建设,尽快实现数字化,系统化。随着我国信息技术,通信,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网络环境的发展,作为主要信息资源的档案也很快向信息化转变。因此要认清档案管理工作发展大趋势,学好用好计算机,在平时应用当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真正成为档案信息网络管理员。再者,充分开发人事档案,研究档案管理的软件,实行动态管理,维护,探索电子档案的新途径。利用网络,形成开放式资源,建立全国联网和区域联网管理系统和查询系统。

(4)开发人力资源是将人的智慧,经验,能力,创造性和学识进行发掘,培养和利用。高等学校通过实现人才强效,其关键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学校人力资源密集,承担起了人力资源培养任务的责任。人力资源的培养指标将是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国家培养大批人才的重要环节。高校非常重视教师和其他管理队伍建设,推出引进新人才政策,开发人力资源,根据自身优势和对市场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合理配置,有意识和重点的培养有前途,有潜力的管理和科研人员,创造条件培养成各方面的专家,以此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知名度。人事档案在开发人力资源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学校的人才得到更好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且有效的服务。

(5)研究人才使用规律,指导人力资源建设。造就更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掌握人才成长规律,指导人力资源开发,实施人才强国。哪怕平庸的人,也能通过人力规律的指导,发掘它某一方面的潜能,提高人才的培养水平。

(6)人事档案管理创新出新思路。

①变分散为综合,将高校人事档案纳入档案综合治理,成立独立的档案工作部门,将各类档案统一管理。

②档案材料报送,这样能保障人事档案的全面准确,综合治理档案材料报送制度,在校属各单位明确档案员,收集,递交各部门档案文件,及时递交归档,经常对档案材料进行查缺补漏,对缺少的档案做好登记,记得催要。

③充实档案内容,与国家机关人员类似,我们高校的档案也应该重点放在反映每个人的工作业绩,在科研和教学活动的具体表现,全面客观反映教师业务的水平和教研能力,业绩档案是人事档案的重要补充,收集教职工实绩材料,这样也可以增加高校人事的信息含量,增强人事管理的活力。

④采用信息技术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努力实现资源共享,用更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管理人事档案,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保障,档案信息数字系统为前提,以资源共享,数字化系统取代半手工状态为目标,快速完成各种检索,查询,数据统计。计算机技术在高校人事管理中被广泛运用,提高了办事效率,一些政审材料,既可以由当事人书写,也可便捷电脑打印。但是,不能仅停留在单机的管理水平,行业内部的局域网和广域网,这是档案计算机管理和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

⑤认真整理,确保档案的全面和真实性,整理应做到分类有序,目标清楚,每卷档案都是完整,真实,实用的。用合适的,耐用的材料将纸质的档案存档。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技术,开发适合本校情况的管理系统,将原始纸质档案录入,根据权限不同,不同的人可以进行不同范围和程度的查阅。这样有两点好处,第一,降低了对档案原件使用,减轻了上面所说的磨损,有利于对档案的保护。第二,提高了人事档案的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推进了信息化建设的进行。需要注意的是,要确保系统的信息和纸质信息是一致的,最好是专业公司的人事管理系统,这样以后有什么升级需要会更容易些;然后要注意防止病毒的侵入,绝不能让数据丢失,防止网络黑客入侵。

4结语

21世纪,高校也同样进入了一个人才竞争的时代,那我们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与学校发展战略有机结合,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为我们的高校竞争提供持久的,有力的人才资源。就当前情况来看,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的改革工作已经可以提上议事日程。创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我们实施人才强校的重要支撑,它对我们战略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就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 张丽娜.全面加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J].改革与开放,2009(8).

[2] 杜娟.浅谈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举措[J].山东纺织经济,2010(8).

[3] 钱奕忠.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与人才强校战略[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篇4

一、思政工作在企业人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目前,很多企业在开展人事管理工作时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困难,虽然针对出现的问题企业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并且也吸取了各优秀企业或者国外企业的管理经验,但是取得的效果不甚明显。实际上,就我国企业人事管理方面而言,要想使其得到长效的发展,就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的效仿,考虑企业员工自身的需求和企业发展的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这就要有效的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制定,开展管理工作,而是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对自身的管理技巧和方法加以丰富和创新,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提升企业员工的凝聚力

在企业人事管理中提升员工凝聚力对企业在管理中起到根本作用,强化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员工更细致地认识到企业发展理念与企业文化。随着目前企业多样化的发展,各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这就为企业员工增添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从而也使得员工流动性问题也逐渐增多了,为企业的稳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但是,在企业人事管理中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工作的开展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也尽显人性化的一面,使员工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自身的工作,提升各个员工的责任心和职业素养,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员工的凝聚力,留住企业的人才,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企业发展来说,保持长久的利益才符合企业稳定发展的特点,这也是企业在人事管理中的重点之一,提升企业员工稳定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保障企业长久稳定发展的基础。在现阶段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成为了人才的竞争,所以,留住企业人才、引进人才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在企业人事管理工作中,引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可以提升企业发展的稳定性。借鉴许多思想家政治家的理论,认为人对心理的需求已经超越对物质的需求,所以在企业人事管理中,要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发挥员工自身价值这一方面,使员工提高自身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分析

(一)面临的工作对象比较复杂

现阶段,社会的发展趋向于多元化,而各个企业也受到多元化的影响,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对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都做出了适当的调整,而且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这就使得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了适当的改变,其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向也变得相对比较复杂和全面,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就像一些企业中,存在的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由于这一现象而使企业内部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退休、养老、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变得比较复杂。

(二)企业内部思政员工政治观念不足

在许多企业中,存在着一些搞思政工作的人员却不懂思政,对许多国家大事和实时动态完全不关心,对于当前的企业形式也缺乏独特、清晰的见解,没有对企业的信仰,缺乏对国家的归属感。这就导致了企业一些思政的员工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能够综合地来看问题,在面对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关系的时候,不能有自己的判断,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时候更没有明确的向导。

(三)企业内部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相对落后

在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的相比较下,企业内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无论是在内容、手段乃至方法上都有一定的落后性,没有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面对复杂的形式和环境,思想政治工作落后的状态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在面临问题的时候缺乏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落后的企业思政工作方式,不仅造成了人才的流失,而且也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三、依靠思政工作做好企业人事管理的措施

(一)强化员工的培训

开展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培训不仅是提高员工专业素质和操作水平的需求,更是提高员工职业道德和企业认同感的重要措施。在当前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训一方面要将统一员工思想与行动,提高员工思想觉悟;另一方面要将企业文化、经营理念、业务技术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同时还要加强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在企业人事管理的工作中,要加强企业政策宣传,全面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提高其主人翁意识。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还应扩展到企业管理阶层当中,加强执行与沟通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教育,全面提高企业决策的人性化。

(二)突出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企业的人事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都以人为核心要素,强调的都是人的管理,因此要将以人为本贯彻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以人为本就是首先要将企业的生产计划、发展规划与员工的思想状态、心理状态保持一致性;其次,在制定人事制度和发展规划时,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能,最大化激发员工潜质,使其在岗位上做出最大化贡献。

(三)结合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员工日常工作依所处的大环境、大氛围,在人事管理工作中要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首先,将具有代表性的思政教育方针上升到企业文化的高度;其次,要以企业文化建设充实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详细阐述廉政文化、服务文化等内容,利用企业文化的熏陶作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强调在潜移默化当中提升员工的思想觉悟,达到人事管理的效果。

(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化

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化就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到人事管理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当中,在绩效管理、薪酬管理、职业技术鉴定、教育培训等工作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加强业务能力培训,切实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术;其次,设立敬业爱岗典范,以优秀员工个人事迹和模范典型提高感召力;最后,在人事管理的规章制度中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设立专用规范,保证人事管理工作的先进性、完备性和可行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相关部门的执行力。

篇5

(一)财务管理的概念

财务管理是指在特定的法律法规框架内,为了实现确定的战略目标而对企业进行的投资、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运动以及利润分配进行规划、安排和控制的过程。和企业管理的其他手段一样,系统、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对规范经营活动,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和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管理实践的历史证明,财务管理活动是决定企业经济效益优劣的重要而关键的因素。

(二)财务管理的内容

随着业务领域的拓展和企业运作模式的变迁,财务管理的外延越来越大。从参与企业财务活动一系列组织过程的角度看,财务管理活动包括不同渠道资金的筹措、不同项目资金的投放与最终分配等内容。从处理内外不同关系的视角来看,财务管理活动的范畴从内向外延伸,又包含了一般企业与专业性金融机构、债权人和债务人、投资人和政府等。除上述内容之外,财务管理的业务内容还有很多。如与企业有各种业务往来的各种实体之间的财务关系,以及企业与内部员工之间的各种财务关系等。

二、财务管理的职能

(一)资金管理功能

资金是企业得以存续和发展的前提。换句话说,任何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基于一定数量的资金。在企业运营过程中,财务部门配合业务部门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和数据,基于对市场和企业的分析判断,从金融市场筹集资金,根据分析预测定向投放资金,利用数量有限的资金投入,发挥资金的杠杆原理,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简而言之,资金的筹措、运用和分配就是财务管理中的资金管理功能。

(二)成本控制功能

成本的高低变动与企业的经营成果呈反向变动,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耗费的成本越多,经济效果越差;成本支出越少,剩余的利润就越多。财务人员身处成本管理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依据各种财务管理规定,在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资金需要的前提下,通过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产品成本、期间费用、研发费用等项目的控制,通过对职工薪酬福利、劳动保险支出的严格管理,缩减、杜绝各个环节不合理的支出,在减少或降低企业各种成本的基础上合理增厚企业利润,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管理监督功能

要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转,必须要有一套完备的管理监督制度。财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企业日常运作和项目资金运用的数量、范围和途径进行监督,确保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使用合理合规,引导、保障企业始终朝着预期的战略目标前进。监督功能的有效发挥,还有益于企业充分利用各种内外资源,最大程度挖掘自身潜能,用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成果。

三、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集中管理企业资金

企业活动从组织、生产、销售整个过程纷繁复杂,参与部门众多,相应的资金使用环节和部门也很多。如果各部门各自为政,采取分散的方式管理资金,必将难以统一协调调度,出现财务风险的概率将大为增加。为了充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发挥监督职能,降低可能的财务风险,企业应采取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具体来说,可以进行组织结构方面的变革来达到目标,即成立资金结算中心,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资金结算中心可以对多头账户实施有效监控,统一调度企业的各种资金,发挥结算中心的蓄水池功能。实施集中管理,可以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奠定良好的资金基础。

(二)推行预算管理制度

目前,绝大多数企业采用的资金管理依然局限于生产过程完结之后,此时,即便发现资金使用存在弊端也已经为时于事无补。因为紧缺的资金已经流失,负面的影响已经产生。针对这种现象,为了避免发生资金损失,企业必须未雨绸缪,全面推行资金预算管理制度。财务部门要按照预算要求,确保资金合理流动,让资金在运动中实现最大程度的增值。

(三)加强流动资金管理

一般而言,企业净流动资产数量愈多,预示着其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企业在资金市场筹措资金和在要素市场购买原材料等要素时发出的信号就是企业信用等级较高,偿债和付款能力较强。这样,企业筹资和购买其他要素的成本和难易程度也随之降低。因此,企业应加强对流动资金的分析、预测和控制,将流动资金的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关键和重点,贯穿于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流程。要随时关注、掌控流动资金的流动方向,确保企业保持足够的支付和债务清偿能力。

(四)实施目标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管理是一种锁定成本的管理模式,是在资源数量确定的情况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企业要实行目标成本管理,一是要深知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厘定合理的目标成本。二是要将企业总的目标成本逐步分解细化为便于实现的分目标成本,以增强执行者达到目标的自信心。三是要为目标执行者创造良好的实施氛围,便于其积极主动参与企业目标成本管理制度。

篇6

我国保持了多年的低生育水平,有的地区已逐步过渡到零增长,但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出生缺陷人口累积增加、社会老龄化步伐加快以及人口管理系统信息化水平较低等问题十分突出。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形势给人口工作带来的新变化,与时俱进,转变只重视降低人口出生率的观念,提高对人口问题丰富性和多层次性的认识,正确处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优化人口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以发展寻求解决人口问题的新思路,提出新举措。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综合治理,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趋势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该项指标为108.5,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为111.3,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已达到116.9,严重地高于国际公认的正常值(103—107)。我们建议:(1)各级政府要把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由政府主管领导亲自抓,计划生育和卫生两个部门共同负责,其他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要采取有效措施,疏堵结合,奖惩结合,逐步建立健全有利于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利益导向机制。(2)要加强对B超使用、实施中期以上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的管理,完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非法实施胎儿性别鉴定或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的违法行为。要把农村作为治理的重点,根据不同情况,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切实加大有效治理力度。(3)国家启动“保护女婴健康工程”,制定具体的目标,设计可行的、可操作的方案,建立项目机构负责协调、指导、培训、检查和评估。加强宣传教育,努力建设有利于社会性别平等的社会环境。

二、关注出生人口质量,实施出生缺陷救治工程

目前我国承受着规模较大的出生缺陷人口的负担。根据有关部门调查推算,我国每年实际增加出生缺陷人口大约有50~60万。如此逐年积累,后果十分惊人。我们建议:(1)国家在计生工作中,实施出生缺陷救治工程,充分利用多学科的优势,将社会干预、技术干预、政策干预和法律干预结合在一起,满足育龄夫妇生一个健康孩子,减轻出生人口质量低下对社会经济和家庭造成的压力。(2)在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指导下,以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战略方案和有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国情,形成我国出生缺陷救治的战略框架,以社区参与、干预技术和措施、信息传播和优生教育为手段,以服务网络为载体,以法规、规范为保障,以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建设我国出生缺陷救治体系。

三、应对老龄人口高峰,营造老龄文化环境

进入21世纪,我国已迈入老龄化社会,现有60岁以上老龄人口1.3亿,到2020年将增加到2.3亿。人口老龄化,已成为21世纪我国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我们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未雨绸缪,把解决老龄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尽早纳入法制化轨道,以法规制度和政府行为作保证,积极应对老龄人口高峰的到来。我们建议:(1)国家实施“健康老龄人口工程”,把它纳入国策,在政策、法规、经费、人员等方面给予重点考虑。建立健全老年法律体系,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基础上,尽快出台具体实施细则,强化依法管理和执法监督。(2)将老龄工作列入政府职责,改革现行的老龄机构设置,增加基层编制,保证区县、乡镇和社区有专职工作人员,统一管理老龄人口工作。(3)要按老龄人口数量自然增长比例增加经费的投入,努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积极发展老龄文化事业,有计划地在城乡兴建示范老年文化活动设施等,开展科学健身文化活动。

四、加快人口系统信息化建设,提高人口管理工作效率

篇7

[关键词]职业学校 班主任 常规管理 管理措施

近十年的职业学校班主任经历,我认识到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员要有不同的管理办法。所以,对每一个班级的管理,我心里都有一个恒定的目标:那就是能使班中每一位学员做人做事进步,能使家长满意放心,能尽最大能力配合学校学生管理。下面是我作为职业学院班主任所采取的常规管理办法及点滴措施。

一、制定量化管理方案,加强学员的日常管理

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纪律涣散,要管好带好这样的学生,我认为抓好纪律是头等大事。因此,我在接手每一个新班时,就结合学校的管理制度,制定了适合本班更具体的管理方法,分奖则和罚则两部分内容。并制定了班级情况周报表,将每周班级情况登记在周报表上并予以张贴,然后结合班级管理条例的具体细则,将违纪学员的扣分和受奖学员的奖分情况记录下来,以备平时或年终评比优秀学员作准备。这些第一手的资料也是我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的必备资料。

二、通过每周主题班会,加强学员的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自尊自强意识,树立“我能行”的观念

我充分利用每周主题班会对学员进行思想、纪律、学习、卫生等各方面的教育工作,正确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员的集体观念。由于各种原因,有相当多的学生心理自卑感很强,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一次主题班会上提出“我很棒,我能行,我相信自己能做好一切”的口号,要求每个学员把这句话和自己的座右铭写一个小字条,贴在桌面上最醒目的地方;号召学员读伟人传记;每天写两条名人名言,这样可以使学员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强化自己对自己的信心,用名人的言行来时刻激励自己,让学员坚信自己每一天都是最棒的,并向着更棒的方面努力。

三、抓好班级干部建设,形成互相监督,层层监督的班级管理局面

首先,通过全体同学民主选举选出本班的班委和团支部,负责管理班级和团的日常工作。并从中选出五名品学兼优的学生组成班为常委会,并与每周主题班会前召开一次班为常委会会议,如实总结上周本班情况,并提出下周本班需要进行的具体工作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反馈给我进行处理。第二,以自律为主,设立每日值班班长,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班委、团支部、自律委为核心的层层监督的班级管理局面。

四、重点关注特殊生,以点带面带动班级管理

有了好的班干部队伍,就会及时将本班的一些情况反映上来。自然就会产生一些“特殊生”,我把他们叫“特殊生”,是因为这些“特殊生”并不仅仅是后进生,有好多违纪现象发生在他们身上,如上课说话、睡觉、看小说、课后打扑克、上网吧,甚至夜不归宿。针对这些“特殊生”,我是特别关注的。首先及时了解情况,和他们个别谈话,及时和家长联系,较为严重的决不姑息,汇报学校及时处理,通过重点关注,使我班的每一位“特殊生”都形成了一个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习惯。

五、加强与学员的沟通,更近地走进学生心理,及时掌握每一位学员的思想动态

现在的学生思想是很活跃的,特别是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压力小,没有升学任务,大部分学生思想上根本不重视学习,有一部分学员或因为初中老师对他们的不良看法,或因为家庭的变故和不良引导,他们思想上有了一定的障碍,对老师和不熟悉的朋友关闭了自己的心灵。为了走近学生的心里,加强与他们的沟通,我要求学员每周给自己做一个自我鉴定,主要包括:本周自己认为做得最棒的事是什么;本周自己认为做得最糟糕的事是什么;鼓励和自我鼓励;批评和自我批评;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我想对老师说六项内容。这样做一是为了我能更多地了解学生,二是让学员每周有一个对自己的正确评价,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借以鼓励和约束自己。

六、通过各种特色活动和专题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使学生在一个快乐、上进的环境中成长

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对我们职业学院的学生来说,我认为德育教育更是重中之重。我们这些学生,不是不会做人做事,而是在生活中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这种引导应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让每一名学员切实参与进来,从实践中去体会如何做人做事。为了使学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上学期为例,我在班上主要开展了如下系列活动:

1.抓住节日的契机,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先从爱身边的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1)老人节期间我带领学员到老年公寓亲身践行了一次敬老爱老、为老人做一件实事好事、为老人提供一次服务的活动;倡议全体学员回家为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或爸爸妈妈洗一次脚。(2)感恩节期间,我们班举行了以感恩为专题的系列活动。共分四大部分内容: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国家。让学员先从身边的人、身边的小事开始感恩,再推而广之到国家,在每一个主题活动里,我们设计了各种有特色的活动,如回家为父母做一件实事、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如何处理朋友关系、答记者问、成人宣誓、到监狱参观、走上社会进行环保、到贫困山区“手拉手”等,通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系列活动,学员的思想有了逐渐的升华。(3)在平安夜晚上,我们举办了“烛光里送平安”晚会。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深了学员间的友谊,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2.开展“诚信”系列教育,引导学员诚信做人做事

号召全班学员或上网或通过书籍搜集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故事或名家名言名篇。通过他

篇8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问题与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的一项较为特殊的教育模式,其学校学生的年龄普遍偏低,且学校招收的范围较为广泛,学生的文化层次整体不高。所以中职班主任的责任是尤为重大的。从现在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来看,很多学校都存在着学生文化层次不高、学生行为不规范、缺乏纪律观念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中职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的难度在加大。班主任是中职学校的基层管理者,管理并且教育好学生是班主任的基本责任。因此,作为中职院校的班主任,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坚持将人文教育作为教育的根本路线,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出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并且关心、呵护、欣赏每一位中职生,促使每一位学生都健康积极地成长。

1.影响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因素

1.1学生因素。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难度加大,与现今中职生的素质水平有一定的关系。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民办教育机构的不断发展,众多素质水平低、基础差的学生进入到中职院校中[1]。由于中职生源的素质降低,使得中职班主任的管理难度也随之加大。

1.2家长因素。一些中职学生的家长对中职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依据有关调查指出,有一部分的家长将孩子送往中职就读,其真正的目的并不是期望小孩能够在中职学习到什么,而是将小孩送到中职院校就读之后,学校就能帮自己看管小孩。在这种想法的引导下,就会表现出相对应的行为,例如对于小孩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并不是很关心,同时也不积极配合学校或者是教师的工作,进而使得中职教育面临着“两难”的困境[2]。

1.3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社会的就业形式极为严峻,且社会上的企业或者是单位对学历极为注重,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同时也对中职学校的吸引力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面对这样一个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并且缺少学习的动力的群体,不管是采取怎样的激励和管教方式,都无法发挥其作用。

2.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中职班主任的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由于招生数量的下降,中职院校的在校生数量越来越少,学校的发展规模也就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中职学校的师资力量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再者中职学生管理难度在不断增加,使得中职学校的班主任结构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一是中职学校班主任呈现年轻化,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难度增加,同时学校的老师数量有限,使得班主任的工作一般由刚加入学校教育工作的年轻人员担任,而年轻教师却没有相应的管理经验;二是班主任的工作能力表现不足,许多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没有对自己的职责范围深化理解,而是在实践中更多地表现在对学校政策、思想等地宣称功能[3];三是班主任的学历层次不高、专业素质不强。班主任学历一般集中在中专或者大专学历,而且他们的知识结构并不是具备教育管理专业,他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更多地表现的比较随意,没有教育目的性。

2.2部分中职班主任缺乏正确的学生观。中职班主任在行使管理权时普遍存在传统落后的思想,他们认为老师应该处在学生管理首要地位,学生应该严格听从老师的指令,教师在学生面前应该保持严肃的态度,总体来说此种观念影响班主任的学生管理理念。

2.3受网络信息传播影响较严重。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发展,互联网已贯穿至人们生活工作各个环节,并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管互联网对学生广泛收集有用信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部分消极信息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严重损害了学生思想、身心健康。同时,对于正值青春期的中职学生来说,其对外界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接受能力较高,一旦接受了网络中各种不良信息,使其产生盲目崇拜、跟潮流现象,必然会对其一生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会引发其违法犯罪行为。

3.加强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

3.1优化中职班主任的管理。第一,中职院校和教育机构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中职班主任的业务培训工作,通过培训来不断提高中职班主任的管理能力、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以此来适应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保证班级管理的有序进行。培训的内容应涵盖思想教育、业务知识、管理能力等方面[5]。其中培训的方式也需要多样化,如派班主任到学习班参加培训,聘请专家到中职院校给中职班主任进行培训,班主任利用互联网观看教育专家的视频讲座等,以此来提升班主任的业务水平。第二,健全中职班主任的管理制度。现在很多中职学校的班主任管理方面都出现了一定的混乱,班主任人数不定量,有的班主任只是学校内部招聘的,没有编制,这就容易在管理上产生一定的混乱,所以应该完善中职班主任的管理制度,根据学校实际配备合理定量的班主任人数,对班主任待遇进行科学具体规定。

3.2充分尊重学生。在从事班主任这一工作过程中,首先必须做到的一个事情就是:尊重学生,将自身的地位与学生放在同等的位置,并且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展开深入的沟通与互动。在思想意识上,中职班主任不可对学生有所偏见,或者是“看不起”学生。此外,学生与教师所处的时代背景是不一样的,因此,中职班主任在与学生交流时,应该注意彼此之间的时代差异,不能从自己的角度上去看待学生的行为。班主任应当从学生所处时代出发,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此来确认自身应当采取何种方式与学生相处。

3.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信息时代下,最快获取资料、信息的手段非网络莫属,学生也越来越喜欢利用网络来获取各种资讯。但是,就当前的情况而言,丰富的网络资源是一把“双刃剑”,对学生有好也有坏。中职班主任应当对中职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能够正确的利用网络资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结论

中职教育与其他教育机构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作为中职班主任应该要更加注意班级管理方式。细心地观察学生,能对自己的管理方式改善起到一定的辅助。心平气和的面对工作中的困境,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育行业,积极探索以及改进工作方法,高效改进管理方法,为社会造就大批的社会人才,引导学生正确的向自己的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1] 杨易.浅谈如何做好中职班主任[J].电脑迷,2013(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