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8 08:21:2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房地产目前状况分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房地产行业的盈利模式分析
外界一直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争议不断,房地产行业是否像外界传言的那样存在暴利,房价的涨跌到底有何规律等等,人们总是对此类问题追问不停。其实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并不是通过暴利来获取利润。目前,房地产开发商面临的窘境非常多,除了有经营的窘境之外,还有规模及其制度的困境。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还是处于上升期间的,在确认收入成本等各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当前,我国的民用建筑所使用的收入确认方法还比较落后,再加上很多房地产行业都收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导致发展速度比较慢。所以,大多数的房地产开发商主动成立了自身设计、监理及其建筑机构。但是由于我国的行政管理单位在很大程度上都限制了房地产开发商进行这种自我交易,所以导致这种方法实施的时间比较短,取得的成效并不明显。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对自身充满自信,并且坚持认为,储备性的土地能够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我国一些比较大型的房地产开发商会积极储备战略性的土地,甚至不会顾及到企业的财务状况。我国现有的房地产企业的组织架构还只限于项目式的,该种组织架构并不会随着企业的扩大而扩大。
通常,某个房地产公司在竞标中竞得一块地之后,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成立相关的项目,因此,这一项目公司的财务报表就可以比较直接反映了该项目盈利与否。不同的房地产项目规模不一样,其开发过程总的来说不会低于两年,正常情况下都是三年之久。并且,一个正常的项目,真正进行预售也是已经在项目开始施工之后大概一年的时间进行,一旦超过这个时间,这个公司的资金周转就会存在很大问题。同时,当项目进行到交房环节之后,就表明这个项目的主要的工作基本已经完成了,也就意味着这个公司可以有效地开展其他的项目。在房地产形势较好的情况下,项目预售之后的半年时间内就可以完成大部分的销售,此时的回款速度也会比较好,但此时离交房来说一般都有很长一段时期,而现有的收入确认方法的时间段主要 是在交房的这个阶段来进行收入确认,交房之前所收到的房款,一般只能记载为预收账款之列,成本在存货中反应,长此以往,房地产项目一般会陷入一个循环中,也就是第一年项目立项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工程建设,第二年达到预售条件进行预售并回款,第三年完工交房并确认收入;在财务报表中反映的也就是第一年处于亏损状态,第二年虽然有大量的现金流注入,但是不能确认收入,也还是处于亏损状态,第三年虽然可以确认收入了,但是现金流没有了。有的项目比较多的房地产公司,财务报表上的收入只是以前年度项目的收入,现金流却是目前的项目的现金流,两者并不对应。所以单单看房地产行业的财务报表分析并不能很直观的看出该公司的现时盈利情况。
二、房地产开发的预售制度及其完工确认收入法
1、我国的房地产行业供求现状分析
国家对房地产行业采用预售制度,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解决房地产行业资金短缺不足,降低房地产行业门槛、增加商品房供应以活跃房地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处于供大于求的阶段,但是也会根据开发商的具体情况有一定的差别。信用好、有实力的开发商开发的楼盘,销售状况会好于信用不好、实力差,或是定位不准的开发商开发的楼盘。在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中,供求关系一直是一个矛盾的集合点,对于供给方来说,我国政府部门的土地控制影响着供给量;但是对于需求方来说,影响其购房需求的主要因素很多,例如人均可支配的收入、城市的人口比例、房子的价格等等,对房地产的需求都会造成影响。分析我国人均的实际需求之后发现,我国人均住房需求普遍是比较低的,这是因为大多数的住房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不高,购房的能力有限,因此对于成本较低、价格较低的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的需求比较大。但是从房地产企业来分析,目前建造的多以高档商品住宅为主,成本和价格都比较高,人均负担较高,购房承受的压力太大,所以更多的消费者偏向于选择成本价格较低的住宅,这也就导致我国目前房地产行业供大于求现象的发生。
2、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预售收入确认法分析
(1)完工确认收入法
房地产公司若是选择将房屋完全建造好之后再开始售卖,那么承担的资金压力就比较大,因此更多的房地产企业更愿意采取预售制度,帮助企业解决自身的资金周转,减轻自身的资金压力。一般是项目达到了预售条件,就开始进行预售,目前,我们所使用的预售机制只是根据商品销售的收入确认条件,并不能真正的来确认收入,仅仅只是用来确认为是预收帐款,只有完工交房之后才能进一步确认收入,这也就是我们一直所说的完工确认收入法。
(2)完工确认收入法适用的原因
分析我国现有的情况来看,房地产开发商来进行确认收入是要遵照销售商品的收入确认条件来进行的,也就是说,要严格满足我国相关的规定来确认收入。单单就从我国目前的现实状况来看,所实行的商品预售难以满足真正的需求,很难在第一时间就及时的确认收入,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是在流动负债表中列支而已。
现在,我国选用的房地产预售收入确认法,主要是依照销售商品的原则来进行确认的。根据这一原则,在没有转移商品的风险及其收益的情况下,若是开发商对商品进行比较有力的控制,那么将会很难满足收入确认的条件,因此,在完工之前要确认收入基本不能立即做到。只有在正式交房之后,才能确认收入。我们所采用的完工确认收入法因此极易造成业绩波动及其财务指标不真实,不能及时的反映出目前现有的房地产市场的真实有效的情况,以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也很难立即反映出来,财务报表不能直接反映出它本身的作用,严重的影响到投资者的决策。
(3)完工百分比法运用的前提条件
房地产开发企业所使用的完工百分比法主要是要根据合同完工的进度来进行收入和费用确认。其中,使用该种确认方法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要确保资产负债表能有效地进行费用估计。其中,具体的表现方法体现在以下方面:能够可靠的估计出固定的造价合同,并且合同总的收入能够可靠有效地进行计量;能够可靠地估计出成本加成合同的结果,也就是说与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能够清楚地区分和可靠地计量。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运用百分比法进行会计核算的优势所在
第一,选用完工百分比法进行核算时能有效的整合房地产企业收入和成本匹配原则。与其他行业的公司相比,房地产企业主要的会计收入特点体现在成本计算上。项目结构复杂,成本高,建设周期长,从立项、到建设、交付等才算一个项目真正完成。我们怎样才能更准确、真实、客观地反映会计信息,这是大家一直讨论的重点所在。
现在,我国很多大型企业都是依照《企业会计准则15号―建造合同的》明确规定来进行收入和成本确认的,选择该种方式是可以在能准确有效的估计出施工合同结果的情况下,选择使用完工百分比方法来进行收入确认成本,很多企业就可以直接利用资产负债表来进行收入确认。对比之前所提到的完工确认收入法,若房地产公司采用完工百分比法,其优点之一就是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为投资者做决策提供帮助。完工百分比确认收入主要是根据不同的阶段的不同比例来结转收入的,能够清晰地体现出生产的成果。我国有明确的规定,房屋的预售是有条件的,一般会受到开发方的实力、土地的权属、建设方的资质以及建设进度等的影响,但是一旦符合预售的条件且预售已经发生的时候,说明该项目的成本已经大部分发生了,且对于购房者而言由于预售时房地产公司已在房交所对购房者进行了网络签售,除非购房者退房,房地产公司没有办法对已网签房源进行二次签售,这说明购房者不论房地产公司是否交房,对网签的房屋已有了完全的权利。因此在这个时候来确定收入是完全可行的,也是符合权责发生制的。
各个企业单位在使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时,不同的会计期间的各种会计表格不会有特别大的幅度波动,并且财务指标也不会受到很大影响。一旦总的成本及其其他的各种投资的净利润处于一个合理的阶段范围时,所确认的收入的差别也不会特别明显,所以利润率也不会有很大变化。
一、房地产行业的盈利模式分析
外界一直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争议不断,房地产行业是否像外界传言的那样存在暴利,房价的涨跌到底有何规律等等,人们总是对此类问题追问不停。其实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并不是通过暴利来获取利润。目前,房地产开发商面临的窘境非常多,除了有经营的窘境之外,还有规模及其制度的困境。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还是处于上升期间的,在确认收入成本等各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当前,我国的民用建筑所使用的收入确认方法还比较落后,再加上很多房地产行业都收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导致发展速度比较慢。所以,大多数的房地产开发商主动成立了自身设计、监理及其建筑机构。但是由于我国的行政管理单位在很大程度上都限制了房地产开发商进行这种自我交易,所以导致这种方法实施的时间比较短,取得的成效并不明显。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对自身充满自信,并且坚持认为,储备性的土地能够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我国一些比较大型的房地产开发商会积极储备战略性的土地,甚至不会顾及到企业的财务状况。我国现有的房地产企业的组织架构还只限于项目式的,该种组织架构并不会随着企业的扩大而扩大。通常,某个房地产公司在竞标中竞得一块地之后,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成立相关的项目,因此,这一项目公司的财务报表就可以比较直接反映了该项目盈利与否。不同的房地产项目规模不一样,其开发过程总的来说不会低于两年,正常情况下都是三年之久。并且,一个正常的项目,真正进行预售也是已经在项目开始施工之后大概一年的时间进行,一旦超过这个时间,这个公司的资金周转就会存在很大问题。同时,当项目进行到交房环节之后,就表明这个项目的主要的工作基本已经完成了,也就意味着这个公司可以有效地开展其他的项目。在房地产形势较好的情况下,项目预售之后的半年时间内就可以完成大部分的销售,此时的回款速度也会比较好,但此时离交房来说一般都有很长一段时期,而现有的收入确认方法的时间段主要是在交房的这个阶段来进行收入确认,交房之前所收到的房款,一般只能记载为预收账款之列,成本在存货中反应,长此以往,房地产项目一般会陷入一个循环中,也就是第一年项目立项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工程建设,第二年达到预售条件进行预售并回款,第三年完工交房并确认收入;在财务报表中反映的也就是第一年处于亏损状态,第二年虽然有大量的现金流注入,但是不能确认收入,也还是处于亏损状态,第三年虽然可以确认收入了,但是现金流没有了。有的项目比较多的房地产公司,财务报表上的收入只是以前年度项目的收入,现金流却是目前的项目的现金流,两者并不对应。所以单单看房地产行业的财务报表分析并不能很直观的看出该公司的现时盈利情况。
二、房地产开发的预售制度及其完工确认收入法
1、我国的房地产行业供求现状分析
国家对房地产行业采用预售制度,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解决房地产行业资金短缺不足,降低房地产行业门槛、增加商品房供应以活跃房地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处于供大于求的阶段,但是也会根据开发商的具体情况有一定的差别。信用好、有实力的开发商开发的楼盘,销售状况会好于信用不好、实力差,或是定位不准的开发商开发的楼盘。在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中,供求关系一直是一个矛盾的集合点,对于供给方来说,我国政府部门的土地控制影响着供给量;但是对于需求方来说,影响其购房需求的主要因素很多,例如人均可支配的收入、城市的人口比例、房子的价格等等,对房地产的需求都会造成影响。分析我国人均的实际需求之后发现,我国人均住房需求普遍是比较低的,这是因为大多数的住房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不高,购房的能力有限,因此对于成本较低、价格较低的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的需求比较大。但是从房地产企业来分析,目前建造的多以高档商品住宅为主,成本和价格都比较高,人均负担较高,购房承受的压力太大,所以更多的消费者偏向于选择成本价格较低的住宅,这也就导致我国目前房地产行业供大于求现象的发生。
2、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预售收入确认法分析
(1)完工确认收入法
房地产公司若是选择将房屋完全建造好之后再开始售卖,那么承担的资金压力就比较大,因此更多的房地产企业更愿意采取预售制度,帮助企业解决自身的资金周转,减轻自身的资金压力。一般是项目达到了预售条件,就开始进行预售,目前,我们所使用的预售机制只是根据商品销售的收入确认条件,并不能真正的来确认收入,仅仅只是用来确认为是预收帐款,只有完工交房之后才能进一步确认收入,这也就是我们一直所说的完工确认收入法。
(2)完工确认收入法适用的原因
分析我国现有的情况来看,房地产开发商来进行确认收入是要遵照销售商品的收入确认条件来进行的,也就是说,要严格满足我国相关的规定来确认收入。单单就从我国目前的现实状况来看,所实行的商品预售难以满足真正的需求,很难在第一时间就及时的确认收入,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是在流动负债表中列支而已。现在,我国选用的房地产预售收入确认法,主要是依照销售商品的原则来进行确认的。根据这一原则,在没有转移商品的风险及其收益的情况下,若是开发商对商品进行比较有力的控制,那么将会很难满足收入确认的条件,因此,在完工之前要确认收入基本不能立即做到。只有在正式交房之后,才能确认收入。我们所采用的完工确认收入法因此极易造成业绩波动及其财务指标不真实,不能及时的反映出目前现有的房地产市场的真实有效的情况,以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也很难立即反映出来,财务报表不能直接反映出它本身的作用,严重的影响到投资者的决策。
(3)完工百分比法运用的前提条件
房地产开发企业所使用的完工百分比法主要是要根据合同完工的进度来进行收入和费用确认。其中,使用该种确认方法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要确保资产负债表能有效地进行费用估计。其中,具体的表现方法体现在以下方面:能够可靠的估计出固定的造价合同,并且合同总的收入能够可靠有效地进行计量;能够可靠地估计出成本加成合同的结果,也就是说与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能够清楚地区分和可靠地计量。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运用百分比法进行会计核算的优势所在
第一,选用完工百分比法进行核算时能有效的整合房地产企业收入和成本匹配原则。与其他行业的公司相比,房地产企业主要的会计收入特点体现在成本计算上。项目结构复杂,成本高,建设周期长,从立项、到建设、交付等才算一个项目真正完成。我们怎样才能更准确、真实、客观地反映会计信息,这是大家一直讨论的重点所在。现在,我国很多大型企业都是依照《企业会计准则15号—建造合同的》明确规定来进行收入和成本确认的,选择该种方式是可以在能准确有效的估计出施工合同结果的情况下,选择使用完工百分比方法来进行收入确认成本,很多企业就可以直接利用资产负债表来进行收入确认。对比之前所提到的完工确认收入法,若房地产公司采用完工百分比法,其优点之一就是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为投资者做决策提供帮助。完工百分比确认收入主要是根据不同的阶段的不同比例来结转收入的,能够清晰地体现出生产的成果。我国有明确的规定,房屋的预售是有条件的,一般会受到开发方的实力、土地的权属、建设方的资质以及建设进度等的影响,但是一旦符合预售的条件且预售已经发生的时候,说明该项目的成本已经大部分发生了,且对于购房者而言由于预售时房地产公司已在房交所对购房者进行了网络签售,除非购房者退房,房地产公司没有办法对已网签房源进行二次签售,这说明购房者不论房地产公司是否交房,对网签的房屋已有了完全的权利。因此在这个时候来确定收入是完全可行的,也是符合权责发生制的。各个企业单位在使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时,不同的会计期间的各种会计表格不会有特别大的幅度波动,并且财务指标也不会受到很大影响。一旦总的成本及其其他的各种投资的净利润处于一个合理的阶段范围时,所确认的收入的差别也不会特别明显,所以利润率也不会有很大变化。
四、结语
【关键词】银行信贷 供给 需求
一、研究背景
银行信贷活动能通过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影响住房的价格,信贷投向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供给结构。住房开发和住房的购买都离不开银行信贷的支持,尤其在我国近几年的现实经济条件下,房地产开发商的自有资金普遍不足和房地产的平均价格一般超过普通公民的平均收入的十倍以上,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信贷资金的投放就成为房地产市场得以表现欣欣向荣的一个主要推动力。
二、理论依据
从理论上讲,银行信贷会受到利率的影响,一般而言利率上升,会影响到房地产开发商的建设成本,同时也会提高购房者的成本(包括购房的机会成本和贷款成本)。而银行信贷的增加不但会增加房地产的供给而且也会增加房地产的需求,因此通过分析银行信贷对于需求和供给的相对影响就可以说明银行信贷对于房地产的供给和需求的哪一方面更加显著,从而国家可以通过相应的利率政策进行调控,以此来稳定房地产市场的价格。
三、模型变量说明及模型设定
(一)房地产的价格P
房地产的价格是直接反应房地产市场宏观经济状况的一个变量,透过房地产价格我们可以了解该市场的整体运行状况。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稳定房地产价格的方式对房地产市场的运行状况施加影响。
(二)房地产的供给S
房地产市场市场的供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房地产市场的正常运行,房地产市场的供给过剩就很有可能导致房地产市场的经济泡沫,因此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也是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大部分来自于银行信贷,因此政府可以通过有效的控制对房地产市场的信贷投放就可以很好的控制房地产市场的供给量。
(三)房地产的需求D
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主要有刚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两种,即所谓刚性需求是指满足人们居住需要而产生的对房地产的需求;投机性需求是指为了从未来房地产的价格上涨中获利而产生的对房地产的需求。鉴于对于刚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并不能有效的区分,而且无论是刚性需求还是投机性需求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于银行信贷的,因此在此我们将其统一归为需求一类。
(四)银行信贷L
一般而言,银行信贷与房地产的需求会呈现正相关关系,与房地产供给也会呈现正相关关系。鉴于此,政府可以通过有效的控制银行信贷投量影响房地产市场价格,借此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五)模型设计
为了分析银行信贷是如何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以及设定一个合理的银行信贷投放量在此我们需要设定供给模型、需求模型、银行信贷与供给的模型、银行信贷与需求的模型。
(六)模型说明
根据供给与需求的规律,房地产价格与房地产供给呈现正相关关系;房地产价格与房地产需求呈现负相关关系;银行信贷与房地产的供给和需求均呈现正相关关系。
四、模型理论分析
根据供给模型有:S=α1+β1P;需求模型有:D=α2-β2P,其中α1、β1、α2、β2均大于零且α2>α1。联立上述两个模型可以均衡的价格和供给量为,即此为房地产市场的均衡供给量和均衡价格,然而由于银行信贷的影响这一均衡供给和需求以及均衡价格会产生变化从而会影响到整个房地产市场的运行。
另一方面,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供给的影响关系为:S=α2+β3L;银行信贷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的影响关系为:D=α4+β4L(其中L表示银行信贷投量,并且α3、β3、α4、β4均大于零),通过这两个模型可以知道,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供给影响程度为β3L,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的影响程度为β4L,故原来的供给曲线变为:S′=α1+β3L+β1P(S′-β3L=α1+β3L)即同样的价格条件下供给增加了β3L;需求曲线变为:D′=α2+β4L+β2P,即同样的价格条件下需求增加了β4L。在此条件下的均衡价格为:。由于在需求和供给变动前均衡价格为:,故由于银行信贷的影响而是价格上升的幅度为:P*′-P*=。
再者,由于银行信贷对于房地产市场的价格的影响关系为:P=α5+β5L,即银行信贷对房地产市场的价格的影响幅度为β5L,若政府限定维持房地产市场稳定的价格的变动区间为a~b,即a
而在目前我国国内,由于房地产市场呈现上涨趋势,即P*′-P*大于零,又因为β1、β2、β3、β4均大于零,所以β4>β3,即银行信贷对于需求的影响程度大于对于供给的影响程度,从而说明我国目前国内的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处于高为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需求拉上的。同时在这种情况下由a
六、结论及政策说明
通过上述分析,国家可以通过设定银行信贷的适当投放容量来稳定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并且可以透过相关的数据估计信贷投放容量的安全区间,即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操作区间。
由于利率会影响到银行的信贷投量,即当利率上升时,由于借款成本的上升,银行信贷会普遍下降;利率降低,则会促进银行信贷投量的增加,因此,国家可以通过中央银行调整基准利率的办法影响银行信贷从而稳定房价,防止房地产价格的高位上涨而导致的泡沫。
参考文献
[1] 薛磊.房地产信贷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J].广西金融研究,2006(4)
关键词: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
自2008年金融风暴以来,国际经济遭受重创,各国都用各种方式刺激国内经济,以期早日走出困境。我国也运用刺激内需来维持经济稳定,房地产市场也经历了繁荣时期。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银行信贷风险增大,对贷款审批尤其是房地产贷款审批要求更加严格。据了解,目前中国第三大信托公司――中融信托及旗下中融资管对房地产项目也在2015年开始对房地产项目要求更高,只接一线城市的房地产项目。这对二线城市的房地产来说无疑是融资途径的雪上加霜。
一、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现状
广东GDP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其房地产行业也在全国房地产行业中处于优势地位,其规模和数量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以广东的房地产企业为例,根据广东房地产网站的数据显示,目前广东房地产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于国内银行的融资和客户的定金及预付金。央行的分析报告表明,房地产企业的融资70%来自于银行,15%来源于定金及预付金。从融资结构上看,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方式相对单一,银行贷款融资占据这主导地位,其他融资渠道相对缺乏。从财务杠杆上看,目前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于75%,加上经济增速放缓,房产销售时间变长,导致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比其他行业都高。从债务期限结构上看,银行对中长期的房地产企业贷款收紧,对房地产开发的城市和地段的考量因素增加,以及对开发商的要求提高,致使很多房地产企业无法从银行的贷款渠道取得融资。
二、导致房地产企业融资困难的因素分析
房地产企业的自身原因:房地产企业融资困难,首要因素还是在于自身的不足。企业基础薄是重要的一点。大部分的中小房地产企业资金实力弱,自有资金少,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在管理上,中小房地产企业管理漏洞较多,并且管理水平偏低,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导致中小房地产企业的经营不稳定。在向银行申请融资中,上述因素往往成为银行考量的贷款安全的第一因素。
第二,影响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困难的另一个因素是信用评级和信息公开程度。按照目前国内的评级,大部分中小房地产企业的信用评级在3B或以下,在资金管理上不严格,容易出现抽逃资金、资金链断裂导致无法偿还贷款等情况。这样导致企业的信用受到很大的影响,大额资金很难进入中小房地产企业。另外,由于中小房地产内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和信息缺乏公开透明,造成三方(主要是指中小房地产企业、投资者、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和银行难以了解到中小房地产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导致投资者和银行在做投资决策和房贷审批中更加谨慎,甚至为了资金安全,宁可放弃投资。
第三,社会大经济环境也是影响中小房地产企业能否顺利取得融资的重要因素。以银行为例,2015年国内经济增速一再往下调,各项经济指标都下滑,很多企业经营都在亏损,银行贷款无法按时归还。因此,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飙升。中小房地产企业由于其规模小、资本金少、信用风险高、经营不稳定和信息不透明等因素,导致银行在贷款过程中,更多去考虑企业的自身状况和是否有充足的抵押和更强的还款来源。尽管政策在调整,放宽个人购房条件和个人购房贷款要求,以此促进房地产的资金回笼,缓解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压力。但对于银行来说,这并没有缓解银行对房地产企业的惜贷政策。
第四,融资渠道单一是房地产企业融资困难的另一因素。目前国内的房地产融资主要是银行贷款,辅之以房地产信托、房地产基金和少量的直接投资机构。房地产信托由于目前刚性兑付要求,结合目前的经济状况和房地产企业经营状况,对房地产项目要求更加严格。一线城市的冷门地段的项目都难以收到青睐,更别说二线城市,甚至三四线城市的项目能从房地产信托公司融入资金。而房地产基金和直接投资机构本身数量少,资金量有限,对抗风险能力不足,从而在项目选择上慎之又慎。
三、拓宽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的探讨
针对上述的多种因素造成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困难,本文对拓宽房地产企业,特别是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提出几点探讨建议。
第一,内外兼修,转变观念。打铁还需自身硬,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同样适用。房地产内部管理的不完善就是其融资困难的软肋。完善经营模式、管理模式,规范财务管理,公开公司经营状况信息,留住房地产方面的专业人才,结合自身的发展,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
转变观念,主要是要转变经营观念和融资观念。房地产企业,尤其中小房地产企业需要发展壮大,需要根据自身实力,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切勿操之过急,亦要防止把所有希望寄托于上市后融资扩大的过于远大目标上,以免导致等不到春天的到来。经营上,许多房地产企业仍然停留在单打独斗的观念上。然而,团队作战才是未来的主流。中小房地产企业倘若能与大房地产企业甚至是上市房地产公司合作,在虽然利益上有所减少,但这样的抱团方式能减轻中小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压力,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改善经营状况。在融资观念上,银行贷款是房地产企业的最传统、最重要的融资方式。在经济形势和政策形势不向好的情况下,银行贷款收紧,一批批的房地产项目因无法实现融资而放弃。房地产信托、房地产基金已经在国内开展多年,其融资门槛相对银行来说会低一点,可操作性强,亦可作为融资的可行渠道。单一的融资渠道已经不符合发展的趋势,需要多渠道的组合融资。而这前提,就是要改变原有的单一融资观念,才有可能去实现新的融资方式,谋求企业的未来。
第二,政府为房地产企业创造融资政策环境。作为市场的设计者、守护者和监督者,政府有责任让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政府出台了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和“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的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融资担保和撮合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另外,政府鼓励银行设立专门的房地产产业基金,财政拨款,对产业基金贷款进行贴息。这样对于中小房地产企业来说,政策上更加方便,融资上也有更加便捷的房地产产业基金对接,同是还可以减轻资金成本压力。
第三,鼓励房地产企业发展直接融资渠道。与间接的融资渠道相比,直接的融资渠道具有准入手续少,资金成本相对低的优点。发展直接融资,是房地产企业的不二之选。其一,房地产企业直接对接投资机构,可实现房地产金融脱媒,减少中间环节和降低中间成本,从而直接降低总的资金成本。目前可引入的直接投资机构有各大企业的房地产投资部、企业间成立的投资基金和海外的投资基金等。其二,房地产企业也可以通过发行房地产企业债来实现企业的融资。企业债是最直接和成本最低的融资方式,需要有专门的担保企业为融资的房地产企业做担保,放宽审批权限,简化手续,建立多层次的债权交易市场,提高债券的流动性。除此之外,还需要完善房地产企业的债权评价体系,促进房地产企业的良性发展。
第四,发展房地产联合开发融资渠道。房地产联合开发是指多家房地产企业共同开发一个项目,尤其是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牵手大型房地产企业,进行同一个房地产项目建设。大型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信用评价相对高,取得贷款容易并且资金成本较低。中小房地产企业在开发项目时,主动与大房地产企业联合开发,吸取大房地产企业的优点,弥补自身的不足。在融资、管理和技术上,都能有所提高。
结合以上分析,房地产融资,特别是中小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面临的困难不容忽视,倘若能与国家政策相结合,结合自身需要,拓展多渠道融资,还是能在一定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题,为企业的发展取得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
进入新时期,伴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房地产市场迎来了大发展时期,给房地产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但是,与此同时,由于房地产企业的投资规模大、资金占有量大、资金使用周期长,使企业的会计核算面临比较大的问题。如果会计核算不到位,工作环节处理不恰当,不仅对房地产企业的投资 项目的资金使用造成影响,同时有可能影响到房地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加强对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研究,积极探寻相应的解决对策,对规范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管理、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现代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不仅包括传统的经济活动结束后的资金记账、结算、报账等过程,同时也新加入了会计核算之前和核算过程之中的经济内容。而从目前国内房地产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一)会计科目的设置不合理
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核算存在的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其会计科目的设置极不合理,且行业内的会计科目也比较桓銮。目前,我国的新会计准则对金融、石油、银行等各个行业都设置了专业的会计科目,但是却没有设置针对房地产企业的专属会计科目。各企业都是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来设置会计科目,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成本费用项目包括土地征用及差钱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开发间接费等内容。工程的费用项目繁多且涉及的会计内容十分复杂。例如仅开发间接费用就包括工程管理费、资本化借款费用、营销设置建造费、物业管理完善费、行政管理费等内容。开发间接费用核算与工程项目的开发直接相关,但是它所包含的费用项目不能明确是属于哪一特定的开发环节的成本费用支出,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还不够完善,不能对各项费用的属性进行明确,有时造成在对开发间接费用成本进行核算时找不到项目费用的出处。会计科目的混乱给房地产企业后期的资金成本核算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此外, 由于一般的房地产项目的建设周期都比较长,项目建设要分成好几个阶段,项目要通过验收到竣工结算的时间跨度大,而各不同阶段的建设单位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不统一,无疑极大地增加了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量,使得工作人员进行梳理账目、核算等竣工结算的工作时间大大增加。
(二)缺乏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披露
现代企业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是保证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是要保证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准确、真实。房地产企业一般都是大投资、大规模的项目开发,企业需要承担更大的投资风险。不仅需要面对土地开发风险,同时还要应对市场和政策风险。在如此高风险下,要求房地产行业拥有更加充分的风险披露。但是,从目前我国的会计制度的发展状况来看,针对房地产行业的金融政策和会计体制还不是很完善,使得房地产企业的会计信息风险披露得不到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房地产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载体是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表,主要包括了企业的利润表、资产负债情况表、现金流量表以及企业所有权的变动情况表等。从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报表来看,目前,房地产企业财务报告中的信息披露存在比较严重的虚假信息情况。这主要是因为许多房地产企业出于为自身的利益以及其他目的的考虑,而在财务报告中对一些项目的会计信息进行蓄意的造假的行为,使得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失真。房地产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失真对房地产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发挥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虚假的会计信息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资产和负债情况,使得房地产企业有可能因为突发的事故、金融风险等状况而陷入危机。
(三)房地产企业的收入确认核算复杂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房地产项目都是先有开发商自行开发出来,让后再向外售卖,加之不少购买者都是采用分期付款来购房。折旧使得房地产企业的项目收入变得比较复杂。目前,房地产企业的商品开发销售一般包括自行开发后进行销售以及房地产企业在开发之前先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按照客户的要求来进行开发。这两种销售方式的收入确认不太一样。第一种销售收入的确认比较复杂,这主要是由于房地产开发的周期长、投资大,商品的价值大等特点,这使得其商品的销售收入一般通过预售以及分期付款等方式来进行确认,这种确认方式时间长、手续繁杂,存在一定的变数。而第二种商品销售方式的收入确认比较简单,一般就是按照建造合同的规定来进行收入的确认。房地产项目的效益回收时间长。此外,由于目前对房地产企业的收入的界定还比较模糊,并没有一个定性化的解释,这使得一些不良开发商采取投机取巧的方式来帮助房地产企业掩盖其存在的问题。例如通过财务会计报表作假等方式来误导使用者等。
二、改善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对策
(一)设置科学、合理的跨级科目
改善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核算问题,首先就要从设置科学、合理的会计科目来着手。房地产企业应该综合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以及企业自身的项目开发数量、规模等各方面的内容,设置能够满足项目开发的会计科目。如果企业的下属单位不需要采用独立核算,那项目建设就不需要再设立另外的间接费用的账目,只需要在总账目下分开子账目,这样能够简化会计核算的流程,节省会计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企业应该根据具体的项目需要来建立必要的台账,主要包括销售台账、合同管理台账、物业管理台账、工程付款台账、所得税管理台账等,并且对不同的会计核算对象设置不同的账目卡片,将真个项目的成本费用记录清楚,保证竣工结算的真实、准确。
(二)完善房地产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
加强房地产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企业应该在广泛搜集各种信息的基础上,对各类企业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筛选、分析、核对及整合,尽可能地提高信息的有效性和有用性。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加强房地产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一是加强对土地成本信息披露。土地成本是房地产企业项目开发成本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土地资源的优劣也决定了房地产项目在日后的发展前景,因此,在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报告中要对土地成本以及土地的储备量等信息进行专门的披露注释。二是项目全过程的资金信息披露。要对企业项目的各个分项目的现金流量的信息进行过披露,包括项目的设备资金成本、工程建设资金成本、工资成本等现金支付信息都要有所披露。三是项目的质量保证金信息披露。根据房地产项目建设的高风险性,对项目的质量保证金信息进行披露也是必要的,根据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保证金制度,以此来帮助房地产企业有效地规避建设风险。四是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信息交流系统。加强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信息交流系统的建设,主要应该从这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加强房地产企业内部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即实现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信息交流渠道的通畅。二是建立外部信息沟通系统,主要是指通过行业组织、业务合作企业、市场调查、市场反馈、媒体组织、国家监管部门等渠道来获取相关的信息。
(三)加强房地产企业收入核算的确认
对新会计准则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对房地产企业的项目销售的收入的范围进行确认是完善房地产企业收入核算的基础。房地产企业的收入核算需要从法律标准和财务标准两方面来予以明确。房地产企业的销售收入不仅仅是房屋出售所获得的收入,同时还包括转让土地所有权以及出售相关的配套设施所获得的收入等。至于其他不符合法律规定和财务标准的收入是坚决不应被允许的。房地产企业要把握好这个标准。此外,房地产企业的项目收入应该是在工程的竣工验收且完成房屋使用权的移交后,才能最后对销售收入进行确认。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核算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房地产企业建设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加强房地产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探寻完善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对策成为有效控制房地产企业经营风险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真正解决好企业的会计核算问题,才能实现房地产企业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魏艳.浅析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08)
[2]李晓凤.试论强化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具体措施[J].企业导报,2012(01)
[3]林风华.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12)
关键词:住房结构;人口状况
1.引言
房地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本世纪初至今,我国的房地产业总体呈现快速甚至火热发展的局势,并受到业内外人士广泛关注。但过热发展的结果就是全国多地陷入“空城”状态。与此同时,城市中仍有大量的“刚需族”没有自需住宅。因此政府和房产企业当务之急是如何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发展。
2.文献回顾
学者夏大慰主编的《产业组织学》中指出:所谓结构,通常是指构成某一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方式及其特征。而市场结构往往是概括为:在特定市场中,厂商或产品在数量、份额、规模上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式。所以,在本文中笔者认为,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结构是指:在房地产的供应市场中,商品住宅中新建住宅和二手住宅,以及按住宅面积划分的住宅与需求类型在数量、份额和规模上的比例状况。
在对房地产的研究中,国外理论集中于对房地产周期的研究,他们认为:房地产周期波动从根本上说是由供求变动决定的。
在供求关系上,国内学者刘祥锟等认为现阶段刚需族逐渐成为楼市的主力军,地产商应该聚焦于刚需族,分析“刚需族”当前的购房境况,并找出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在房地产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国内学者张友志等认为人口、家庭收入及消费是影响城镇住房供应结构的重要因素。学者孙明哲认为人口状况是影响房地产需求的重要因素,他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构建出历史数据,同时预测出未来人口规模,发现:2020 年以后,中国人口规模均呈快速衰减趋势。
3.对房地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分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表明:目前住宅市场的供应,无论是存量还是增量都已经远远超过需求,但是城市中还是有大量的人群没有自己的住宅,除了房价的因素外,合理的住宅供需结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对目前的市场现象进行分析:
3.1现有住房结构状况及其影响
城镇住房供应结构的分类和现状分析:
我国城镇住房结构按市场化程度划分:由高到低可分为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保障房。但是这些住房供应的群体和现状都不同,主要表现为:经适房和保障房面向中低收入群体,但是它们的建设持续萎缩,而且位置偏僻且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它们的分配更是受到严格的控制和限制;商品房面向中高收入群体,由于开发商的趋利行为,住宅市场的大户型和豪华型占据较大比例,小户型住宅开发量较少。所以整体来看,商品房价格持续偏高,即使存在的普通小户型住房,单价价依然是普通消费群体难以承受的。所以相对整个住房需求市场来说,住宅供应市场的户型结构和价格并不合理。所以,我国城镇住房建设虽取得斐然成绩,但是供应结构并不均衡。
3.2人口状况及其影响
中国人口状况,主要是指现阶段中国人口年龄的结构状况。从中国房地产发展的30多年来看,能够构成房产市场的有效需求者就是:有劳动能力的、具有较强住房需求的人。通常表现为20岁到50岁的消费人群。但是,中国现行的年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中国的人口红利即将消失,“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在此,我们借鉴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的2006年―2013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和来源于马忠东、吕智浩、叶孔嘉的数据来做定量和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65岁以上人口在不断增加,而且增速都在3.5%左右,说明中国的老年人口不断增多,老年抚养比不断增加,总抚养比也不断增加。由上图可以看出2010―205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在不断上升,25―34岁人口在不断下降,35―44岁人口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总之,上述表和图意味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总体需求和未来需求在不断减少。
定性分析:
笔者对以上图表分析得出房地产市场总体需求和未来长期需求在减少。原因在于:人口老龄化使得社会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对房地产的消费需求降低。同时,青壮年人口规模降低使得刚性需求总体减少。
3.3借鉴欧美发达国家预测我国房地产发展趋势――郊区城市化
从我国房地产发展的主要集中地―城市―来看,商品房需求的对象主要是城镇居民,所以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必然要受到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对城市化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先于中国几百年,基于城市化发展的相似性,中国可以借鉴欧美城市化的发展的经验。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大致分三个阶段: 一,城市化兴起的准备阶段: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开始涌入城市; 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工业发展推动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开始出现密集的城镇;三,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城市中大量的产业和人口向外转移,出现了大城市边缘的郊区城市,也就是逆城市化现象。[8]
对比欧美城市化进程的三阶段,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处于第二阶段的后期,准备向第三阶段发展,所以我国政府和房地产上应该充分注意城市化的发展趋势:逆城市化。所以,我国房产企业要预先根据这个趋势,在住宅建设的位置和户型方面做出调整,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推动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4.结论与建议
房地产业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产业之一,对我国社会发展非常重要,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的现状的不合理性,分析得出市场供给超过市场需求,而且总体需求和长远需求还在不断减少,所以面对目前已有的大量的存量房和增量房以及未来增量房,我国的政府和房地产商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消化存量和调整未来供应。(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杜好晨,房地产业市场结构与价格竞争行为研究[D],西安建筑科大学,2010:24
[2]刘祥锟,汪 洋,曹 锐,王子豪,房价下行趋势下“刚需族”购房境况分析[J],时代金融,2012(7):285
[3]张友志,顾红春,我国城镇住房供应结构问题的初步研究[J],基建优化,2007(1):85-87
[4]孙明哲,使用六普数据对中国未来人口规模趋势的预测――兼论未来 50年中国人口规模衰减的程度[J],北京社会科学,2014(5):85
[5]中国城市年鉴社,《2014年中国城市年鉴》,郑州:中国城市年鉴,2014
【关键词】土地资源配置 房地产市场 土地资源配置要素 房地产市场运营状况
一、前言
由于土地和房地产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因此它们共同促进城市发展和经济进步。而且房地产市场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人民生活当中,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房地产市场不仅关系到的国民经济是否持续健康的发展,更具有支柱性作用,它的微小波动,都可能导致国民经济巨大的波动。而土地资源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房地产市场的运行。合理的规划利用土地,执行完善的管理机制,可以更好的控制土地供给总量,调整土地供应结构。
二、土地资源配置要素
土地资源配置的要素可根据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分类,目前主要是通过土地利用的总体数量,土地利用的位置,土地利用的方式,土地开发的时间,这些方面进行分类。并且通过考察房地产市场中商品房用地,土地储备数量,供应时机,供应结构等基本要素来进行讨论研究土地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其中,土地储备是指通过合理合法合规的收购获得的土地,这是经过地方政府所规划同意的。土地供应则是按照经济的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在需要一定数目的土地时,政府所确定的可供应的土地数量。土地储备数量是指可调配的总数量。土地供应时机则是政府根据市场需求投入到市场中所需要的供应土地的时间。
三、房地产市场运营现况
我国土地辽阔,但是人口众多,人均占有土地面积稀少,因此在20世纪建国初期,我国就实行了土地公有政策,通过国家政府依法调控和转让土地,进而进行住宅制度改革,形成了目前的房地产市场。目前我国的土地市场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土地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有些地区违法出让土地,有些地区随意指定土地利用规划,在用地结构上,供给结构极其不合理,商品房空置,住宅房不足,同时,国家的土地规划法律不完善,调控机制不均衡,导致了各地房地产市场很不均衡。因此,只有合理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才能减轻这种变动导致的交易价格波动,从而影响房地产市场,进而稳定房价,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均衡运作,同时有利于城市和经济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土地制度主要分为三部分,土地收购、储备和供应三个环节。基本都是通过招标、拍卖、挂牌使用权的用地方式进行分配供应。这样的一种市场供应方式,本是我国政府希望尽可能的减少国有土地资源流失,增加地方收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但是,这种方式在达到目的的同时,也给整个市场带来了不好的影响,由于其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一些地方官员,不法商人就钻空子,相互勾结,产生了“囤地”现象,使得地价升高,从而带来房价飞涨,逐步形成了恶性循环。由此可见,土地资源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有利也有弊,只有合理的调配资源配置,才能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房地产市场和土地需求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土地供应面积也发生了变化。当前我国的土地供应主要来自于征用农用地,闲置地回收,但是这样的日子早晚会终结,土地是农民的根源,不可能无止境的征收农用地。但是目前土地交易价格不断攀升,说明需求仍然十分旺盛,相反土地供应却跟不上需求,这严重影响着未来的房地产市场。由此可见,合理的调配土地资源配置是十分重要的。
四、土地资源配置政策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中的作用
目前,我国以合理的土地规划和土地供应这种市场调控手段,调节着房地产的投资和供应,进而影响着整个市场的供应结构。通过引入供给,规划,储备数量等土地资源配置要素,土地税和金融政策,这些核心手段等调控房地产市场。目前,这种种影响着房地产市场行情的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例如:通过增加土地税,土地成本的提高,进而提升房价;通过提高保有税,迫使商品房销售加速;通过增加流转税,减少土地供应量。此外,还有通过银行放款给房地产开发商,放宽了土地抵押贷款,使房地产开发量减少;降低贷款利息,促进房屋销售。无论从供方,还是需方,通过土地资源配置政策,都在影响了房地产市场。目前土地资源配置政策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一是对房地产的供应结构调控,二是对房价波动进行调控,三是对房地产的投资进行调控。
但是,由于房地产市场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不论是经济金融还是社会人文,都会起到一定影响。而且土地资源配置政策自身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拥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整体调控中也只能起到少量作用,在真实购买和房价上,仍然心有余而力不足。
五、土地储备规模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通过前面土地资源政策在房地产调控中的作用分析可知:政策调控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影响很大,属于政策性市场。房地产市场的规划在国外已经相当成熟,通过税收、城市规划、行业监督等措施既能很好的进行市场调控。我国可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通过变动土地政策带动土地交易,进而影响房地产市场。要想通过土地要素影响房地产市场,土地储备的规模需要达到一定的程度,但土地资源十分稀缺,大量的储存土地要耗费的资金太大,还降低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土地储备规模的确定通过定期补充和预警监控这两种模型。定期补充一般储存较长一段时间需要使用的土地,进而定期补充土地使用量。不许监控,成本低,定期检测即可,投资者能进行预期规划。该模式适用于有大量土地资源的地区以适应不长的土地供应周期,不适用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预警监控模型预先设定土地储备的最低警戒线,低于警戒线时,开始着手准备土地。这一模型适合我国的土地资源情况。确定土地储备规模警戒线的一般原则为:首先,确保土地市场的需求;其次,要考虑土地的获取成本和时间;还要考虑土地的储存成本。综合考虑以寻求总成本的最低点,进而通过土地储备规模对房地产的市场进行调控。
六、结语
本文讨论了土地资源配置的因素,包括土地供应,土地储备,土地供应时机,土地储备数量等,从现在的房地产市场运营情况探讨了其重要作用。同时本文也从政策方面探讨了土地资源配置对房地产市场具体的影响,经过仔细分析研究,我们发现土地资源配置对于房地产市场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只有更好更高效的利用土地资源配置才能更好的发展房地产事业。
参考文献
[1]施灿彬.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J].价格理论与时间,2004,(9):41-42.
[2]孙国锋.基于“短边规则”的房地产市场非均衡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0,(5):42-46.
[3]吴红华.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J].温州大学学报,2001,(3):22-25.
【关键词】 房地产业; 财务风险; 预警分析; 风险防范
一、引言
房地产业是个资金密集型行业,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由于我国房地产业起步晚、基础差、规模小,其企业行为远未实现规范化。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断攀升,企业承受着巨大的财务风险,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如何有效防范和降低财务风险已成为很多房地产企业求生存、谋发展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建立房地产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以便企业管理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少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威胁,对房地产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研究在国外开展较早,Altman曾运用多元变量分析法对企业的财务困境进行预测,提出了多元Z值判定模型;Coat和Fant使用神经网络系统对这些模型进行了修正;后来,Kahya等提出了一个使用时间序列累计和Cumulative Sums(CUSUM)统计方法的财务困境研究模型。在国内,吴世农、黄世忠较早介绍了企业的破产分析指标和预测模型;周首华等利用Compustat PC Plus会计资料库中的4 160家公司数据为检验样本建立了F分数模式;陈静(1999)、张玲(2000)、陈晓(2000)等采用国内A股市场数据对此命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研究领域,龙胜平、张丽丽、郦大海、李建中分别利用各种预警模型对财务风险进行了分析。但由于部分公司通过操纵利润、弄虚作假而导致财务指标不准,使得仅采用财务指标作为判别依据进行预警与防范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基于此,本文通过引入非财务指标采用Zeta模型作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分析,以期提高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二、房地产企业财务状况与财务风险类型
(一)财务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开发较晚,公司自有资金十分有限,房地产开发对资金的巨大需求使得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向来比较高,表1为我国部分大型上市房地产企业2010年和2011年的年报数据。从表1中可以看到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普遍在60%以上,房地产企业负债经营现象严重,资金结构不合理。
(二)财务风险分析
1.非系统性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是由特定经营环境的变化引起的不确定性而对个体产生影响的特有风险,源于房地产企业自身特有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资金结构是否合理、财务管理水平高低等,都使得房地产企业面临较大的非系统性风险。
2.资本运动风险
(1)融资风险。房地产企业资金需要量大,房地产项目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流。目前房地产企业的资金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和预售房款,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断落实,银行对房地产企业的贷款及居民购房按揭贷款受到更多的限制,这使得房地产企业融资困难;同时借贷融资也导致房地产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偏高。
(2)投资风险。房地产项目投资所需资金量大、回收期长、周转率低,项目还需要一些建设条件,加上房地产企业本身缺乏对风险的预测,使得房地产企业从投产到回收乃至产生利润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3)资金营运风险。资金营运是指企业将所有的资金通过流动、优化配置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以实现资本增值的目标。房地产企业项目周期长,政策法规、供求关系、利率等各种环境会发生变化,加大了企业变现风险。
(4)收益分配风险。我国房地产企业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的,目前尚未实现规范化,也没有完整系统的企业规划,因此在分配上往往缺乏合理的分配策略,收益分配缺乏稳定性和多样性,分配行为不规范易受政策条件的限制等。
三、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一)宏观因素
1.外部环境复杂多变
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行业,国家为了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常常运用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各项政策来对房地产行业进行宏观调控。目前,针对国内房地产业过热现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进行抑制,一次比一次严厉,针对性更强。另外,自2007年爆发次贷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急剧下滑,金融危机逐渐演变成经济危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市场经济的剧烈震荡势必对中国企业造成巨大冲击。
2.项目开发经营周期长
房地产项目从规划阶段开始,要经历市场调研、可行性研究、征地、拆迁、安置、建设施工、物业、绿化、房屋销售等多个阶段,项目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财务风险也随之变大。
(二)微观因素
1.企业财务风险意识淡薄
目前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及企业经营者对财务风险普遍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风险防范、预警意识不强,不能从根本上把握风险的本质。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中,经营者对房地产行业的市场定位、发展趋势很难把握,造成他们对财务活动中资金的筹集、运用、投资等各环节的控制更加困难。
2.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
出于财务杠杆以及各方面利益的考虑,房地产企业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会有各种举债行为,导致债务资金比例过大,特别是对银行信贷的依赖程度较高,一旦资金链发生断裂,房地产企业财务将陷入困境。
3.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
长期以来,国内房地产企业内部缺乏一套全面系统的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奖惩和激励政策不完善,内部各部门以及人员之间权责不明,导致在资金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
四、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选择与预警分析
(一)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选择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选择,应遵循全面性原则、逻辑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敏感性原则,同时还应结合房地产企业自身特点选择能够衡量房地产企业财务目标以及财务风险的指标。房地产企业财务状况复杂,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多,一方面要选择能直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财务比率指标,另一方面也要有能够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非财务指标。
借鉴国内外的实证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房地产企业实际情况,笔者选择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现金流量、发展能力作为评价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财务指标,具体内容参见表2。
相对来说,非财务指标难以量化,但是引入非财务指标能更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这里选定如表3所示的非财务指标。
(二)我国上市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预警分析
1.预警模型选择
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比较多,本文选用Zeta模型作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分析。Zeta模型实际上是一个多变量线性函数模型,通过对企业多个财务比率进行汇总,求出一个总判别值来预测企业财务风险。Altman、Haldeman和Narayanan曾运用Zeta模型对1969—1975年间53家破产企业和58家非破产公司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Zeta模型用于预测五年和一年的财务危机的企业精度分别为70%和91%,而且越接近财务危机发生的时间,预测精度越高。其模型如下:
Z=6.56X1+3.26X2+6.72X3
+1.05X4
其中:X1为营运资产/总资产;X2为留存收益/总资产;X3为息税前利润/总资产;X4为股东权益/总负债。
判别标准为:Z
2.财务风险预警分析
运用Zeta模型对表1中所列的我国部分上市房地产公司2009年至2011年的财务数据进行测算,得出如表4所示的财务预警信息,从中可以看出样本企业的财务处于安全状态,但2011年与2010年相比,所有公司的Zeta值均下降了,表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已经开始显现,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状况开始变差。
五、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宏观防范措施
1.关注政策变动,加强投资环境监测
我国房地产起步较晚,市场不规范,与发达国家相比,受政府政策影响更大,所以房地产企业应时刻关注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变化,特别是政府对房地产开发的态度、政策动态。通过对各项政策的关注和研究,既有助于房地产企业确定正确的投资开发方向,预测投资环境,继而预测未来,又有利于房地产企业根据政策变动及时调整投资策略,有效控制企业的投资方向,防范投资风险。
2.制定合理的税务筹划策略
房地产行业是个周期长、税费多的行业,制定合理的税务筹划策略对企业成本控制、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房地产企业首先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会计制度中收入、成本、费用、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记录方法,然后再制定合理的税务筹划策略;选择合适的存货成本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销售收入确认时间、坏账准备的提取等会计政策进行纳税筹划。要完善会计核算工作,注重税收筹划方案的整体性,达到合理避税、降低成本的效果。
3.加强房地产企业之间的合作
目前,房地产市场发展不平衡且区域性较强,在市场份额和土地供应都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合作走异地扩张和开发之路,利用优势互补增强综合实力。现在房地产销售不畅,资金回收慢,联合买地、共同开发能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强企业现金流的稳定性,尤其是将合作市场投向二、三线城市,潜力巨大。因为目前二、三线城市正值迅速发展时期,受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影响比一线城市滞后,通过合作转战二、三线甚至三、四线城市是房地产企业分散财务风险的有效路径。
(二)微观防范措施
1.增强财务风险意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房地产企业要提高自身的财务风险意识,特别是财务人员,要善于发现问题,抓住非正常的经济现象,深入分析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财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财务管理技能、水平,学会对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分析利用,改变以往依靠经验或者主观判断进行决策的习惯,根据企业客观情况和外部环境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2.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多变的经济环境,房地产企业应从自身出发建立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对房地产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监控,通过对企业风险的识别、计量、防范、控制等进行监督管理,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及时消除不良隐患。
3.基于企业发展战略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房地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发展战略规划,以战略为依据,以价值链分析为前提条件,以平衡计分卡为手段,以作业成本管理为基础构建现代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寻求降低各项活动成本的方法,优化企业的管理流程与作业流程,对房地产企业防范财务风险十分有用。
4.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资金结构
银行贷款在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受政府宏观政策影响大,导致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增大。因此房地产企业应积极寻找多元化的筹资组合来规避风险,如寻找风险投资者、天使投资者进行股权融资,推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吸纳民间资金、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探索各种投资组合,优化资金结构,降低财务风险。
5.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虽然一些房地产企业已经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不容乐观,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职责不明,相互配合不协调,运营效率有待提升。房地产企业要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及内部管理要求,修订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及流程汇编,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涵盖经营管理相关环节的内部控制体系,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丽丽,姜丽莎,王小红. 房地产业财务危机预警分析[J].财会通讯,2010(4):141-143.
[2] E. L. Altman. Financial Ratios,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
ruptcy[J]. The Journal of Finance,1968,23(4):589-609.
[3] P. K. Coats,L. F. Fant. Recognizing Financial Distress Patterns Using a Neural Network Tool[J].Financial Management,1993,22(3):142-155.
[4] E. Kahya,A. Ouandlous. P. Theodossiou. Serial correlation,non-stationarity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of business failures prediction[J]. Managerial Finance,2001,27(8):1-15.
[5] 吴世农,黄世忠.企业破产的分析指标和预测模型[J].中国经济问题,1987(6):8-15.
[6] 周首华,杨济华,王平.论财务危机的预警分析——F分数模式[J].会计研究,1996(8):8-11.
[7] 庄佳.房地产企业财务困境预测模型研究[J].经济师,2008(11):274-275,278.
[8] 龙胜平,郑立琴.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J].求索,2007(6):18-20.
[9] 郦大海.基于Z3值模型的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J].财会通讯,2010(8):137-138.
[10] 李建中,武铁梅.基于因子-logistic模型的房地产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89-9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