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8 08:21:2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教育观的概念,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体;教育;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9—0063—01
一、“童蒙求我”——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易经》“蒙”卦的卦辞说:“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金锦芳先生认为:发蒙者与蒙者的关系亦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强调童蒙求我,不是我求蒙昧的童子,实质上等于说,教育的成功与否,主要看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论语》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就是对“蒙”卦的继承和发扬。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新课改倡导的这种学习方式,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是不能被淘汰的,但与以前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教学中唯一的角色。
二、“君子以果行育德”、 “蒙以养正”——中国教育概念的精髓
“君子以果行育德”。意译为:君子应该用果断的行动,培养教育人们的德行。这一句道出了教育的真谛,这应该算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块里程碑。“蒙以养正”出自《易经·彖传》,金锦芳先生认为:蒙需要得到养,方能保持他的天真纯正的品行。养蒙,这是圣人之功。养蒙与发蒙,含义是一致的。对于蒙,最理想的做法,莫过于时其可发而发之,不可发而置之,养其本质,待其自胜。“蒙以养正”作为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教育思想的共同渊源,不论是孟子的“我养我浩然之气”,还是荀子的“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都是“蒙以养正”的具体体现。新课改目标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健康的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新课改决不能忽视德育教育,若以牺牲德育教育为代价的课改,无疑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我们应围绕新课改目标,在教学中力求学科与德育目标有机结合。
三、“包蒙,吉”——有教无类,面向全体学生
“包蒙,吉。”是“蒙”卦“九二”的爻辞。金锦芳先生直译为:“能够容纳所有蒙昧的童子,是吉祥的。”这就是说,学生的材质不一,不能一概而论,教师采取包容全体学生的态度,就会是吉祥的。后来孔子说的“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就是“包蒙,吉。”新课改要求:积极消除教育差异,特别要积极接纳边缘群体,让每一个人依法接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消除性别差异,确保女童及妇女受教育的权利;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和青年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这正是对周易“包蒙,吉”的全面阐述,也是世界近现代教育史的主旋律。新课改示范校洋思中学提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就是从现代科学教育的角度对“包蒙,吉”最好的诠释。“包蒙,吉”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两种不同的表述,虽然各有内涵,但比较之,不难发现,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从人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活生生的人,它们都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本质的观点。
四、“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关键词:终身教育;图书馆员;学习
中图分类号:G259.2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7(C)-0177-01
在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1994年在罗马召开的首届全球终身学会上,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为会议准备的报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这是对“终身学习”,也是对“终身教育”概念的最准确和最深刻的阐释。
终身教育的观点是本世纪60年代由法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家保罗・郎格朗提出的,他认为“数百年来,社会把人的一生机械地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前半生的时间用来积累知识,后半生一劳永逸的使用知识,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他提出教育应当贯穿于人的一生,成为一生不可缺少的活动,它并不随着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因此,他要求建立一个新的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应当使教育从纵的方面贯穿于人的一生,从横的方面连结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使今后的教育在每个需要的时刻,随时都能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
终身教育思想提出了教育应该是贯穿于一个人生命全过程的教育观,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认为:在迅速变革的时代世纪、终生教育应该处于“社会的中心位置上”,终身教育成为进入21世纪的关键所在。该委员会进一步指出:终身教育从时间上讲,它与人的生命共始终、从空间上讲,与人生的所有都有联系。这种称之为“大教育观”即启蒙教育、学校教育、继续教育在终身教育的思想覆盖下建立起来的教育,才是顺应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一、终身教育――是时展的需要
在信息社会中,经济、科技与社会的发展变化不但是永恒的,而且变化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我们不能指望一种教育和一定阶段的教育为社会成员服务终生。学习不再是人生某个阶段的一次性努力所能解决的,一劳永逸的在校学习已成为历史。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每个人必须随时接受最新教育,必须持续不断地学习,才能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生存、发展并获得成功。终身学习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是某一阶段被动的学习,而是主动地使学习成为所有人终身的行为习惯和自觉行动。图书馆员在新世纪的社会环境下,必须选择终身学习。
二、终身教育――是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各种阶段性成果的频频问世,网络化浪潮向社会各个角落的迅速蔓延,图书馆员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较为直接与激烈的冲击,在处于信息化、网络化浪潮中心的美国,图书馆界的形势更是显得异彩纷呈,图书馆员的职业与角色在发生剧烈的更替,图书馆员的心态也在产生重大的变化,为了察明美国图书馆员职业角色的变化情况,美国图书馆权威刊物《图书馆杂志》进行了依次广泛的大规模的调查活动,1000多名图书馆员做出了回应,他们都反映了事业上发生的巨大变革,并认为技术是其首要推动因素。这次调查表明,图书馆员们正在参加大范围的职业培训,有73%的公共图书馆,69%的学术图书馆员以及68%的专门图书馆员都表明参加了一些形式的继续教育。图书馆开展的教育活动以Internet培训为最多,其次是计算机与管理培训。新知识的不断涌现,图书馆员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不学习就有被淘汰的危险。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充分认识学习是生存的需要,是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图书馆员的必然选择。
未来的电子图书馆是一个高智能、集成化的网络电子信息资源系统,图书馆不再是独立的个体化藏书机构,其文献资料也不是单一的印刷型藏书模式,而是一个藏书体系不断电子化、数字化、集多种文献载体于一体的信息资源保障系统。信息检索手段的先进化,文献传递的网络化,资源共享的全球化将是下个世纪图书馆最基本的特征。同时,其自动化管理系统,信息检索系统,参考咨询与服务系统越来越高智能化。同时,图书馆员还应具有创新能力,积极开拓进取的精神,成为既精通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有关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适应信息时代图书馆的变化,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三、终身教育――是读者对图书馆员期望的需要
在传统的图书馆中,馆员的服务是被动的,主要限于书刊的借借还还。进入信息时代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必须从被动转为主动,图书馆员不仅只是信息中介者的角色,更重要的是能协助读者以有效的方式获得所需信息,要起到“网络知识导航员”“决策咨询信息分析员”的作用。针对读者的期望要求,馆员应及时学习有关知识、技能,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读者服务工作。
总之,终身学习是21世纪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机制是图书馆立足于信息社会的重要保证。图书馆员只有通过终身学习才能成为开拓型、创造型、复合型的人才,才能紧跟时代潮流,促进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海林市图书馆
参考文献:
[1]樊秀萍.馆员素质:制约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主体因素[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2):75―77.
[2]尹新源.终身学习与图书馆[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1):18―19.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改革;教师观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074-02
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是中国基础教育在新时期的迫切需要,根植于学生个性发展,旨在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历程中,接受传统教育教学思想所认为的:“教师是思考力的培育者,不是知识的注入者。”①教师要有现代教育的发展观,教学过程要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不仅关注学生在课堂实际教学中的表现,更注重他们未来的发展可能性。对于教师而言提升教学水平和能力,提出“积聚底蕴,提升内涵”的要求。教师们应突破框架,抛弃违背教育规律、落后的传统理念,尽快树立与新改革模式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现代教育观。创设新模式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主导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激发他们的自我发展意识。
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教学模式转变的教育模式探索
一直以来,对于我国教育模式的探讨只要是课堂内容的分析和填充,也就是重视一节课中的知识含量,从事基础教学的教师们最关心的、思考最多的是对于知识记忆的加强和扩充,学习社会文明文化成果,以一对多的教学模式、繁琐应试的知识传授仍然充斥着课堂。枯燥低效的教学方式,让教师和学生深陷“教得累、学得苦”的怪圈之中而不能自拔。在“课堂转型”、“高效课堂建设”、“减负高效”等呼声渐高的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越来越成为衡量教育教学改革的“第一标准”,没有触及课堂深处的改革,游离于课堂之外的改革,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有效的改革。在其中大多数的教师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学生生理心理情感、个人价值观塑造、自身创造性培养等等各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上课就是教师本人进行知识输出,而学生作为输入方,接受了多少,很难确定,这种教学形式,简单单一,却相对方便统一,在面对升学率、高考、教师晋升等等压力下,给基础教育施加了太多的工具性和目的性,而我们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就是更新新的教育理念,是重新建立教学模式体系,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创新型的后备军,整个改革涉及到教学理念的转变,课程安排的调整,重新确定教学标准,甚至于涉及到课程内容的变化与增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以人为本,以健康向上的思想意识形态引导学生、科学正确的方法塑造健康的人格性格,全面地普及最新的科技文化知识,让学生真正得到全面发展,也为我国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培养栋梁之才。
二、基础教育改革下教师观念的重新认识
教育观念是教育思想、教育教学模式、教育策略、教学目的等诸方面的集中体现,它反映出教育发展的方向。在基础课堂教学上注重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注意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经历,丰富课堂与第二课堂活动,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才能适应新形势下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学生主体的意识,始终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在传统的课程环境中,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课堂教学的安排部署以及任务分配都是在教师的提前设计和指导下循序渐进地展开。一切为完成课时服务,学生受制教师的思想指引,失去了自主参与、自己体会、自己内心感受的机会。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肯定会让学生将学习当做任务,敷衍了事、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还远远不够,而在改进的教学理念中,基本出发点是个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特别是程度好的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认同,处于发展中,希望自己被关注、得到肯定并得到尊重和认可。其次,教师课堂教学理论与实际操作的转变,逐步提高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有效性。教师要根据教学完整的知识体系,经过对课堂分析,运用适当的教具,则是为了使抽象概念更直观更形象的展现。要注意教学实施与学生吸收的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科技媒体技术增强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教课过程的感染力;要注意现代教学技术应用的有效性,不要无目的地罗列和机械照搬教学课件。对于每一门教学要结合最新的信息知识、要使得教学内容具有时效性、有效性,向利用新发展的网络技术和数字化仪器促进师生互动交流等形态发展,实现学生思维的创新。教师要允许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有反复、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过早地给学生作断定。在学习方式改变过程中面向全体,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创设多种机会主动学习,充分发挥评价的调整改进和激励功能,使每一位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通过评价—反馈—改进的机制,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状态,使自己获得可能获得的最大发展。再次,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理念,注重师生民主和教学互动,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成为学生指引者和支持者,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指导者,首先自身要兼顾学习心理、教育以及各个方面的知识,在渊博的知识中扩大学生视野,增强学习兴趣,师生之间要建立起信任、诚实的关系,保持信息畅通,体现民主的学习氛围,营造和谐课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对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别,可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讨论、辩论活动,活跃他们的思维,教会他们识别是非真假判定的标准,这样才能做到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最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清晰的自我认识,对学生全面发展进行正确的积极的总结。对于学生的问题,在教育过程中要耐心和积极分析,不要让学生悲观;要多给他们自我展现的机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对所有的优点和进步提出公开表扬、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我认同和肯定。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不单纯以分数高低评价学生的好坏。塑造学生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与习惯,是增强与巩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基础。因此,从教学中培养学生适应各种困难环境、面对疑惑具备追求真理的勇气和经受失败锻炼的毅力、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能采人之长、补己之短,而不是畸形发展的性格特征,增强自身人格魅力,再加上明确的学习目的,刻苦认真,踏实稳健,而学生成材成功的可能性必然会大大增强。这样的教学模式才会给学生充足的学习动力,加强学生自我认识、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教师的教育教学观要彻底更新,用新的教学理念彻底洗脑,最大限度地把学生放在课堂中自由呼吸,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教师的教学理念正确了,对新的时展的教学模式有了全面深刻的思考后,才能使初等教育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轻松全面,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注释:
①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7岁即投身于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参考文献:
[1]舒志定.教师角色辩护——走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课程改革; 教师教育观念; 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020-001
近年来,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在全国上下得到普遍重视。一方面它给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还没有完全地确立起来,长期形成的、滞后于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观念,还在制约我们去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对素质教育简单化、片面化的认识,使得素质教育步履艰难;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适应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生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学生多样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做的是及时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那么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转变呢?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师要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因此,教师首先必须认真学习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逐步改变以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来武装自己,武装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认真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
新教材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加宽了,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身知识储备能否适应这一变化,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是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难题。过去教师上课,更多地依赖“教参”,如今的“教参”已经不能拿来直接上课了,教参中除了案例,绝大部分是启发教师的思维,给教师一个思索创造的空间。比如,数学教师用书主要指明教学目标,对关键地方稍作介绍,其余只作提示,不作硬性规定。教师在感到没了框框的同时,也感到了压力和拓展知识的自我需求。新课程为教师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保证,教材成为作者、编者、教师、学生之间共同对话的桥梁,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为无论教材如何更新,总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教师教育智慧的发挥,知识的不断更新,对教材的不断拓展与补充、创新,才能使教材显示出它的生机与活力。教师要转变角色,不再是课程被动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积极促进者,鼓励教师凭自己的学识、经验和个性来分析处理调适教材,应是课程改革一个新的突破口。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联系学生的实际,根据其特点增删教材,调整教法。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不同,他们所接触到的事物就有所不同,这就使得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学生具有了各自的特点。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学生,各有各的特点,有些内容对某些学生来说是熟知的,容易理解的,而对另一些学生来说则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增删,替换例子等,这些都需要教师有宽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阅读功底。
三、教师要转变角色
新课程基本理念指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应该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
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同时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和性向。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摆脱旧课程体制下的束缚,重新激发自身活力,并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催化剂。
因此,教师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因而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在教学中,要尽量地给每位学生同等的参与的机会。要尽量公开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在实施奖励时,要做公平、公正、公开,不可有不同的对待。要常常了解学生的意见,看看他们是否察觉到了教师在期望上的偏差,随时审视,随时修正。教师要爱学生,要相信学生,要树立“无差生观”。有一位校长说得好:“每个学生都是一轮初升的太阳,有的尽管现在还暗淡无光,只是一时被云雾遮住了,一旦冲出云雾就会光芒四射。”
总之,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教师。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新课程改革才能的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丛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一、提升工作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造成教师无力感的根本在于教师已缺乏了对工作的热情。教师对工作的热情,即教师对学生的“热心”和“感情”,意味着教师信任学生、关心学生、接纳学生,能倾听学生的心声,将学生的想法、意见与建议主动地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与工作中;并且在这整个过程中,教师是投入了自己的感情,带着真心、诚心、信心、爱心来教育学生,与学生相处的。这种热情主要表现在:上课时,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富于表现力,能够运用不同的音高、音量与节奏等来控制教学的进程;同时,富有创造性,能够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起兴趣点,使其跟着教师的思路完成教学目标。当然,教师的热情也包括其对学生能力与水平的肯定与认可,坚定地认为学生能够有效地完成任务。到了课下,有工作热情的教师主要表现为:注意将学生的学校生活与课余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与行为习惯,关爱学生、呵护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与困难,使其感受到爱的存在。
刚上班时,老教师总提醒我,“进教室,一定不能给学生笑脸,否则以后就收拾不住了”。因而每当走进教室之前,我总会在门口稍作停顿,把笑容藏匿起来,确定面部表情已经冷却下来,才径直快步迈向讲台。课堂上,我依旧是一副严肃、严谨的面孔,很少讲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话题,注意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在教学过程中,我从来没有关注过课堂问答中的那些错误和欠妥的答案,总是让其匆匆而过。虽然我的提问对象是全体学生,但在整个教学中,我真正关注的却总是少数学生,这些问题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一些学生觉得自己无能,形成“在学习上没有能力”的想法。一年之后,我突然发现对历史科目真正感兴趣的同学已经很少,且学生们考试的优秀率不高,甚至连作业都不能按时完成,我顿时觉得束手无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慌乱与无助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我意识到自己其实是在将教育教学当作一项任务去完成,而没有将自己的真心与热情投入进去。找到问题的根源之后,我决心重新出发,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征程中去。
接手新初一,迎来一批纯真、可爱的学生,我每天带着微笑进教室,信任、关注每个学生,想办法记住他们的名字,在课堂上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因人而异地进行教学。过了一段时间,在课堂上我已经能够轻松地点名提问,在与他们进行眼神交流的时候,总能感受到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在跟随着我。而且,课堂上的互动总是轻松自如,大家会为了一个问题而各抒己见、争论不休,等争论有了结果,大家时常会会心地点头,表示已经掌握了这个问题。在活动课上,同学们积极表现,各展才能,声情并茂地表演课本剧、绘声绘色地讲历史故事等,对学习历史兴趣高涨,甚至有些同学还去买课外讲解资料,进行拓展训练。最终,他们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到了下一阶段的学习,而我从中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教学的乐趣,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找到激起学生内心火花的办法。只要用心去做,教师的热情就隐含在我们的语音、语调和肢体语言中。我始终相信,充满热情的教育和教学能把求知的兴趣和求知的信仰传达给学生,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信念,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恩。
二、设定目标,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
“如果你认为能行,那你就行”是一句商业成功的信条,这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同样适用。测试表明,当一个运动员想象他正在击球时,他肌肉中的化学物质就会立即发生相应的变化,正如他真的在赛场上击球一样。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潜力的教师会在言谈举止中流露出对学生的坚定信念,他会把积极的态度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斗志。当然,这不能仅仅是空谈,而应在具体教学中给学生设定目标,用“成功来鼓励成功”。当学生取得成功,就会增强他的自信心;当学生具备了一种持久的学习愿望时,他就能够克服困难,克服自身的惰性,充满信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为他知道,只要他努力了,成功就在前方等待着他,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得非常好。这样的学生不会厌学,不会对学校、教师和同学充满怨恨,对他来说,学习本身已经成为一件值得期待的美好的事情。
在我身边就有这样的成功案例。我所带的六班,从初一开始每次考试总评都是第一,英语、数学等多门功课都在年级名列前茅,之后,我和班里的学生就逐渐开始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到了初二,四班换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当班主任。一天,年级组长拉着我说:“不要掉以轻心,四班班主任把你们班的期中考试成绩贴到墙上,逐个比较,是决心要超过你们班了”。我心想:“想超过我们六班,差得远了……”初二期末考试改完试卷后,四班班主任拉着我去教研室看成绩对比分析,我好不情愿地跟他去了,心想超过我们班是不可能的。但是令人惊讶的是,两个班成绩竟然不分上下,且四班大有超过六班之势。
随后,我与这位老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她说,刚接管这个班时,班级总成绩排在年级倒数后几名,班里学习氛围差,大多数学生都安于现状、不求进取,几个调皮的男生上课经常捣乱,不完成作业,还影响其他同学学习,严重影响班风。针对这个现象,她一方面在全班树立起“勇争第一”的意识;另一方面,对后进生“恩威并施”,让他们进入学生会,但对其严格要求。最重要是让他们感觉到做学生干部,首先自己要学习好,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针对她所教的物理学科,她上课时有意识地提问他们,且每天放学后,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帮助他们消化当堂课的疑问,解决练习题中的难题。持续了两个月之后,这些学生的期中考试物理成绩都及格了,这对他们来说是莫大的肯定和鼓舞,她趁机在此基础上向他们提出了更高的学习目标。慢慢地,上课时,他们开始集中注意力,不再捣乱了,其他同学没有受到干扰自然也用功学习,所有学生都在比纪律、拼学习,班级班风、学风好了,整体成绩都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新教改改变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思考主体目的核心
“新课改”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简称,其目的在于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体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的快速更新和适应社会的应用需要,教育教学管理的结构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重点教育向整体教育提高,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推进,文化单一教育向素质整体教育迈步,因此,原有的课程结构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要,原有的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教育需要,原有的教育理念已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实施新课标新教改改革,寻找探索素质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改变教育教学管理方式,已势在必行;新课改并不是人们简单理解字面意义上的课本改变和课程改变,相比较之下课程的改变,新课改强调的是素质教育,其目的性在于既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又为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创设空间,还注重科学教育科学发展的引导。因此,新教改下改变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从教育教学管理的主体、教育教学方式的核心、课程结构改革的目的等三个方面来学习、思考和改变。
一、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教学管理改变的主体
新课程改革中,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与教育教学管理,增强课程和教育在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新课改面临的最大压力是广大教师实施适应新课改的能力,主要是把握课程的教学能力、学生接受新课改的心理和效果、教师和学生在教育与学习过程中的配合、融合与提高以及效果显示的综合指标。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树立起全新的“学生”、“教学”、“质量”、“评价”四大“观念”。
其次,教师要积极主动学习、领会新教改的相关知识,树立终身从教,终身学习的意识,博览群书,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指导教学,不懈追求新知识,了解新事物,更新、提高、拓宽知识结构、知识水平、知识面积,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最后,教师要积极探索、创新教法与学法。在不断学习充实的过程中,了解、调查、总结、研究,综合教与学的适用性、合理性与科学性。
一种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而教育观念的改变本身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因此,新的教育改革的实施中,成功与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法的设计和学生学法的指导上。
一是学生要在学校与教师的指导下,认识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优越性和发展性,改变思维方式和学习理念。
二是学生要在自身思考中自觉学习新课程改革相关的知识,更新理念,改变由单独文化升学追求向多元素质结构方向全面发展。
三是学生要经常性地受教师指导并向教师请教,了解教师在新教改中获得的宝贵经验,掌握自我个性、特长及素质文化的需求。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体现着教师教育的自觉性、丰富性和探究性;同时学生也体现出学习的适宜性、实践的主动性和探究的科学性。
二、引导和培养是教育教学方式改变的核心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排除了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和单纯接受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求、勤于动手。为学生构建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育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结合社会和科学发展的实际,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知识。课程内容既要体现其时代性,又要反映其知识性,还要强调其选择性,更要包括其基础性,以满足不同层次、爱好、特长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团队意识和个体发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这样做的目的有利于①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②掌握基本科学方法;③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应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教学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和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三、发展和需要是课程结构改变的目的
新课程改革中的课程结构改变,与以往课程相比较,从发展和需要的目的出发,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新课程改革后的课程将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实现以单科考试到学分管理,模块学习的改变;课程由必修和选修构成,并且相应地增加了社会综合实践的课程,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中在所增设的课目中,有机地结合了文化知识,体育锻炼、思想发展、社会实践等四大板块,综合性地突出整体素质同步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学概念 教学
数学概念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学生学好数学最重要的一环。但在教学中忽视数学概念的生成过程,已成为当前数学概念教学中的突出问题,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问题一:教师重解题技巧,轻概念生成。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在教学中重解题、轻概念,尤其忽视对数学概念的教学。认为概念教过了,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接下来便是赶紧解题、反复磨题,却忽略了概念的可操作性特点,像对数、函数、圆锥曲线等定义,在定义中蕴涵了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学生对概念模糊不清、一知半解,从而严重影响学生对后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阻碍了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和思维能力的提高。问题二:学生重死记硬背,轻整体理解。学生认为概念学习单调乏味而不重视它,对基本概念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在没有真正理解概念的情况下匆忙解题,使得他们只会模仿教师解决某些典型题型,掌握某些特定解法,一旦遇到新的情况、新的题目就束手无策。
如何走出概念教学的误区?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笔者根据数学概念高度抽象的特点,谈一些浅显的做法。
一、提高学生学习概念的兴趣
概念学习是数学理论的学习,比较枯燥,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要注意问题的提出方式,讲解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加快学生对问题的感性认识。对此教师可以在讲解的时候多引入生活中的事例,讲解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将课件做的充满动感和时代特色,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了;也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探索和发现事物的规律、特点和使用范围;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亲自体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从自己观察到的事物的现象上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教师的教学方式可以不拘一格,灵活的运用各种适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
二、教师要深入细致地对新课程标准进行解读
对于高中数学教师来说,应该做到能“整体把握课程”。目前我省高一、高二的数学教师都进行过岗前培训,这些培训都是从系统的高度去解读课程,来指导教学,这些培训代替不了教师自己深入细致的研读课程标准和教师自己的思考分析和判断。教师只有认真研读、揣摩课程标准,深入细致地进行纲标对比,才能了解高中数学的基本脉络,在头脑里构建一张无形的整个高中数学的知识结构图,将所有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
三、教师要善于抓住数学概念的本质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具有确定研究对象和任务的作用。数学概念则是客观事物中数与形的本质的反映。数学概念作为建构数学理论大厦的基石,是导出数学定理公式法则的逻辑基础,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前提,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例如在讲授逻辑用语时,“若p则q,p是q充分条件”。教师的讲授就不能仅满足于形式上讲授充分条件的逻辑关系,应该进一步思考充分条件在数学中的意义。我们知道判定定理是寻求一类事物成立的充分条件,这种思维在数学思考时经常用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梳理一下学过的判定定理,体会充分条件的作用,对于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也是一样。讲授常用逻辑用语,一旦脱离数学的内容,就失去了讲授常用逻辑用语的意义。
四、挖掘内涵与外延,理解概念
内涵和外延是构成数学概念的两个重要方面。数学概念的内涵是反映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外延是数学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全体。充分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助于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有些概念由于其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等原因,很难一步到位,需要分成若干个层次,逐步加深提高。“磨刀不误砍柴工”,重视概念教学,挖掘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三角函数的定义,经历了以下三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1)用直角三角形边长的比刻画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2)用点的坐标表示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由此概念衍生出:(1)三角函数的值在各个象限的符号;(2)三角函数线;(3)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4)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5)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等。
五、重视从本质上融会贯通,从系统的角度分析概念
揭示概念这间的区别与联系,使新概念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概念建立联系,把新概念纳入到已有概念体系中同化新概念。教学中,应将相近、相反或容易混淆的概念放到一块来对比讲解,从定义、图形、性质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对比,从而正确理解把握概念。如:方程与函数、函数与反函数、正统与余弦、等差数列与等到比数列、直线与有向直线、线段与有向线段、平行直线与平行向量、定义与性质等等。另外,许多概念本身就必须相互联系在一起学习。如函数概念是与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单调性、奇偶性、极值等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又如数学中的六个“距离”概念:两点之间的距离,点到直线之间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两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两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这六个“距离”的共同点是:“距离”都是指两点之间的线段之长;不同点是:相应的两个点的位置取法不同(点间的距离是它们之间的线段长度,点线指到直线的垂线段长,平行线指两线间的垂线段长,点面是指点到面的垂线段长,平行面指平行面间的垂线段长,异面直线指的也是他们之间的垂线段长不过它们的交点不在同一平面上。
总之,要搞好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教师必须要在仔细研读、揣摩课程标准,整体把握高中数学课程的基础上,抓住数学本质,从容不迫地实施有效的教学。教师在概念教学中要根据新课标对概念的具体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概念教学设计,把握概念教学过程,真正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内心的体验和创造,以达到认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概念本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瑛.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若干尝试与探索[J].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2009,4.
【关键词】教育观念
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典型的主体与客体的交往关系,教师始终处于控制与主导的地位,学生处于服从与被控制的地位。素质教育的提出意味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关系,提倡尊重幼儿,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幼儿,根据幼儿的需要、兴趣和能力,提供更多的选择,发挥幼儿在学习与发展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加强教师对个别幼儿的了解,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互动和教育。作为教育的主导者,教师的传统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要发生很大的转变。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进行必要的角色调试以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大潮。在这种关系中,教师身上所承载的文化、经验,不是居高临下的倾泻,而是平等的对话;不是灌输而是分享。活动成为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发展过程,课程成为师生相互作用的有机生态系统,在这过程中充满了自然与和谐,充满了创造与快乐。
作为新时期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幼儿教师如何改变原有观念,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是我们年轻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我园也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了一系列的园本教育改革,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研究,初步形成了有园本创造教育特色的课程方案,在制定、实施、完善课程方案,初步尝试了师幼共同建构课程,变刚性计划为弹性计划,变教师设计课程为师幼共同建构课程。在此谈一下一下几点做法。
一、 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为师幼共建课程奠定基础
兴趣是幼儿自觉学习和发展的动机力量。兴趣使幼儿敢于动手,使活动得以维持,儿童没有兴趣。就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更无从谈起幼儿的主动发展。兴趣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动力,只有幼儿对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去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我们要培养幼儿对广泛的兴趣,使幼儿能积极地参与各项活动,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1、 培养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
按照皮亚杰的说法,幼儿是在活动中运用感官,不断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能动的吸引环境与教育的影响,通过自身的同化顺应、不断平衡才获得发展的,因此说幼儿是积极的主动发展的主体。幼儿发展是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中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充分的利用自然、社会中的教育资源,发挥幼儿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广泛兴趣。为培养幼儿对环境的兴趣,我们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自然环境,带幼儿走入大自然,大社会,通过亲身体验、感受获取知识、经验,使幼儿对周围环境产生浓厚的兴趣。秋天来到了,我们带幼儿来操场、社区找秋天,在进行“环保小卫士”的主题时,我们收集资料通过视频观看让幼儿了解未来的环保城市的构想蓝图,激发幼儿做“环保小卫士”的兴趣;在认识家乡的名牌产品时,我们发动孩子收集家乡的名牌产品并大胆在集体面前分享自己的成果从而激发孩子爱家乡的情感,如:在进行主题活动“春天来到了”,我们带幼儿走入大自然,引导幼儿搜集关于春天自然环境变化的经验,在幼儿充分感知后,为幼儿准备各种不同的材料供他们选择来剪、贴、画、折、讲等,从讨论到一起欣赏整个过程都是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因此特别感兴趣,也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通过带幼儿走出去,开拓了幼儿的视野,激发了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为课程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2、 培养幼儿对探索、操作活动的兴趣。
幼儿的发展是周围环境交互作用中主动建构的过程,幼儿是好动的,他们是通过各种感官直接获取外界的信息,从而认识世界。幼儿只有通过自己亲身的操作,在玩玩、做做、试试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中获得各种经验与技巧,既动了手,同时又活跃了思维,加深巩固了对事物的认识,同时也是幼儿主动发展的机会。因此,要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主动探索,从而获得发展。要激发幼儿探索、操作的兴趣,就要使幼儿对操作材料产生好奇心,好奇心是幼儿固有的天性,是一切探索活动之源。它推动着幼儿去了解周围事物并产生疑问,促进他们去探索、操作、发现、尝试。例如:玩水时,幼儿对小船进去水会沉下来。产生了好奇,看见自然角里的植物向有光的方向生长产生兴趣;发现秋天里,对小蚂蚁忙着搬粮食产生好奇心;对用磁铁做成的‘跳舞的小孩’,为什么会移动产生了兴趣等。当幼儿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后,我们就因势利导,引导幼儿提出的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操作、发现,与幼儿一起动手搜集相应的材料,提供一些废旧材料、自然材料,让幼儿在做中学,在玩中想,使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去进行操作,在操作中获取知识,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当幼儿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找到答案,好奇心得到满足,发现事物的奥秘时,成功感就会油然而生,将激励他们主动的参与操作,探索活动,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 把幼儿的生活经验作为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
1、 依据幼儿的生活经验选定主题:
在传统的分科、单元教学中,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是预先选定的。在主题教学中,主题的确定有预成和生成两种形式。不论那种形式,确定主题时都要考虑:活动是否有价值,材料是否容易收集,孩子是否能实际操作。
2、 根据孩子的生活经验调整教学内容,形成弹性的课程目标。
主题实施过程中,我们预先设置的活动并不一定适合孩子,他们可能并不敢兴趣,而对他们自己发现的问题,幼儿常常怀有很大的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经常在预成的主题教学中加入生成的内容。在主题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所在,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适时删除个别与孩子生活经验相差甚远的预成活动内容,增加孩子探究出来的生成活动内容,并调整课程目标,使适宜的课程目标为幼儿新经验的形成和身心发展提供土壤。
3、 为孩子不同的生活经验提供展现的空间。
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成长经历,造就了不同生活经验的孩子,他们是能自己认识、思考、发现、幻想和表达世界的完整的各具个性的人,我们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他们,而应尊重他们的个性。赞赏他们不同的表达方式。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心灵世界,我们只有了解每个孩子的生活经验,才能在教育中遵循《刚要》促进幼儿主动性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幼儿真正富有个性的成长。
三、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进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1、启发点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同时,幼儿是一个个体,个性不一,能力有别,知识经验缺乏或认知策略不当,探索容易停留在表面或陷于困境,无法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探究。所以,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的适当引导。即在适当的时机进行点拨,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提出问题,起铺垫导向的辅助作用。
(1)、当学习活动出现困惑时,教师提出问题给予适当的点拨。幼儿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会对学习失去兴趣,教师及时给予点拨能为幼儿扫清参与学习的障碍,以鼓励幼儿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学习。“点拨”不是传统的讲授方法而是强调幼儿的主体性,注重启发式,在幼儿踮着脚且够不着的情况下教师给予点拨。如:在一次制作蜻蜓活动中,聪聪选用了透明塑料薄膜来制作蜻蜓的翅膀,选用小木棍做蜻蜓的身体,然后用胶水固定,几次都没固定成功。他开始表现出极度的焦虑,失去学习的兴趣。这时我对她说:“我们平时除了用胶水来粘贴还有哪些东西也可以用来粘贴的?”经我的启发,他找来了双面胶、透明胶,通过不断的尝试,解决了难题获得了成功。教师的适时介入,给予点拨又一次引发幼儿继续学习的兴趣。
(2)、拓展升华激活幼儿参与学习的兴趣。在活动中,教师可运用语言创设环境,启发幼儿想象与创造,使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推向新的。如:绘画有趣的蜗牛活动中当幼儿绘画了一只蜗牛的主体后,我提出有趣的启发性的语言:“你画的这只蜗牛是蜗牛一家中的哪个成员?蜗牛宝宝和爸爸、妈妈在做什么?蜗牛宝宝为什么哭了?谁来帮助它?”等等。幼儿在这些语言的启发下,思维得到拓展,出现绘画创作的,幼儿边说边画其乐无穷,非常快乐。
2、大胆放手,给幼儿自主学习的空间
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多方创造条件,为幼儿主动探索提供时间与空间,让幼儿与环境、与同伴、与老师等之间进行多维互动,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努力去发展,探索新知,学习新知,同时也学会学习,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蔬菜》主题活动中,我带幼儿到菜地去观察,让幼儿参与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及蔬菜的图片,让幼儿参与布置“蔬菜世界”环境。幼儿在“蔬菜世界”探索活动中,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自由探索;我除了引导幼儿用眼观察、用手触摸、用鼻子闻,并鼓励幼儿剥开豆荚、剥去芋头的皮、切断莲藕等方法“解剖”蔬菜,还引导幼儿边观察边与同伴交流讨论。在探索过程中,我大胆放手,为幼儿提供了自由探索过程的机会,幼儿通过自身的积极探索,获得了有关蔬菜的名称与外形特征以及内部构造等知识。幼儿说:黄瓜摸上去会刺刺,黄瓜闻起来有点香味,空心菜的梗中间有个洞,莲藕切开有许多洞洞,芋头唉穿一件衣服,四季豆长得像泥鳅,青椒长得像灯笼,中间是空的,里面有很多籽,辣椒不小心弄到眼睛时,眼睛会难受的……这是多么生动,真实的体验啊!
3、 建立对话关系,亲幼儿促发展。
在与孩子们的交往中,特别是实施“探索型主题活动”以来,我发现与孩子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教师给幼儿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而现在的我和孩子们之间基本保持平等、自然的关系,形成了“同伴、朋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幼儿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老师的指令,而是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对话的过程让幼儿与老师共同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理解、合作、有爱。班上,有一位孩子由于父母比较忙,难得与孩子亲密。因此更是宠爱他,家中的爷爷奶奶更是如此,样样事情都由着他,让他养成了许多不良行为:自私、霸道、好强过火、情绪极不稳定,稍不称心就打人,搞破坏,我们对他的行为感到头痛,经常对他进行批评教育。由此,他对老师有一种抗拒、对立的心理,总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受老师喜爱的人。为了消除他与我的距离,我真心地和他试着做朋友。他喜欢唱动画歌曲,特别是日本奥特曼的有关歌曲,唱起来还真是一流。针对他的特别,经常提供和利用有利时机,让他在集体面前表现、展示,树立他的自信,提高他在同伴中的威望。在角色游戏中,他想做理发师,我看见了忙走过去请他帮我理发,我一边夸他手艺好,一边向其他小朋友介绍,大家都来理发,他不由地对我笑了一笑,流露出感激的目光。在自由活动时,我也经常也他聊天、讲故事,使他明白一些简单的道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我们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缩短了师生心灵之间的距离,本来不怎么乐意与老师交流的他开始主动来找我,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我。我也总以温和的眼神、和蔼的微笑、赞许的点头给他送去温暖,从而为他营造一种更加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由此可见,建立对话关系,亲近幼儿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关键。
4、建立互动关系,师生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