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6 08:53:3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计算机基础课堂,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中职学校;课堂教学;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2-0190-02
计算机在当今社会占据重要的地位,它正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正如纸和笔,离开笔,纸则毫无生机。倘若离开计算机,各行各业则有如被当头重击,举步维艰。在中职学校,作为各专业必修课的计算机基础课,更显示出其尤为重要的学科地位。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搞好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长期以来,中职学校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给计算机基础课的课堂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困绕。因此,提升中职学校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的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中职学校刻不容缓的任务。为了保证我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紧跟时代的发展,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下面谈一谈我对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的课堂教学的看法。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的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
近年来,尽管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职业教育的地位并没有因此而确立。社会上仍旧普遍认为,初中毕业升高中,考人大学是成才之路,而进入职业学校完全是没有考入普通高中的“迫不得已”。因而,中职学校现在面临生源的文化素质较差,并且严重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在中小学的学业都没能认真完成,有的学生甚至连键盘和鼠标都不会用,使得计算机基础课的学生基础严重参差不齐,阻碍了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既让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的学生不乏发展拓展的空间,不断增强学习兴趣,又能激发基础薄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成为当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缺乏学习兴趣和自制力
多数学生在以往的九年义务教育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在中职学校仍旧延续以往的学习态度,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想混一张毕业文凭。这种“混日子”的学习状态导致课堂教学很难顺利进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是中职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研究方向。此外,还要增强学生的学习自制力,否则,兴趣动力难于长期坚持。
(三)教学模式的改革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得学习成果的检测都要通过理论考试来验证。按教材先讲授大量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会给学生造成计算机很难学,抽象的误觉,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磨灭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厌学。因此,我们不能单单一味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态度,更应该首先改变我们自身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计算机基础课的课堂教学模式
综上,面临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的课堂教学的现状,要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的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
(一)理论与实际完美结合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的理论教学都是在教室进行的,尽管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丰富理论知识,可学生对于枯燥的计算机硬件理论还是觉得犹如天书,提不起兴趣。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上正津津乐道地拿一台演示机讲授计算机硬件知识,一个学生竞问我:“老师,什么时候上机呀?”顿时,全班响应。我才恍然大悟,自认为借助计算机,已成功地演示硬件的组装并讲授其功能,还是让学生兴趣不浓厚,并且听完就忘。我尝试着改变了教学方法。计算机基础的前几堂课都要讲授理论知识,我则在第一次课就把学生带人了机房,学生立刻提起精神。首先让学生开机,过程中让大家仔细观察机房的设备,导出硬件由哪些设备组成,并简介其功能。让学生打开桌面上的软件,同时讲授常用的软件归属哪类。学生再不是死气沉沉地听我讲,而是参与其中,并主动提出一些感兴趣的问题,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既讲授出了知识点,又增强了学生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据此,我深刻意识到,既然是计算机课,就让我们的学生充分地与计算机亲密接触吧,做到在用中学,在学中用。
(二)浓缩知识点 计算机基础课主要讲授了几大常用软件的使用,Windows、Word、Excel、PowcrPoin工等。对于每种软件,知识点都比较繁杂,教师可以把一类知识点归类并串联到一起,这要求教师必须精读教材,精通知识点。比如,讲Windows操作系统,直接归纳为七大操作:选定、新建、删除、拷贝、移动、重命名文件和更改文件屙性。一次实际操作课就可以让学生完全掌握其精髓,并且让学生觉得计算机操作其实很简单,既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其自信心。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
所谓“任务驱动法”就是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内容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的学习。在实施这一教学方法时,要做好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的设计。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任务的选择要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最好使学生充分感觉到学有所用。比如:在Word2003的图文混排中,给学生一些素材,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份班级板报。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每个学生都利用已有素材,力求与众不同,各具特色,并在设计探索中,既复习了已学知识点,又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决定他们的完成任务结果不同。社会上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在不同情况下也需要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办事风格的人。这也应是我们职业教育所不断追求的目标。
2.案例教学法
在计算机基础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案例的选择很重要,案例题材来源非常广泛,最好采用跟学生专业相关就业岗位的题材,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的案例让学生兴趣浓厚又容易接受,这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在设计案例时,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参与程度,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思想贯穿始终。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鼓励学生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开阔思维、创新与实践的空间。通过跟实际专业相关联的案例探究,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不仅掌握了操作知识点,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一帮一学习机制的贯穿
我国计算机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论知识、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特点是比其他学科的内容更新快、实践性强,但是在教学中要有一定的硬件进行支持,而相关的教师也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与熟练的操作技能;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作用是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及操作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在毕业后就可以立即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进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二、高职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面临的形势
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学生在入学前对计算机的使用只限于初步的应用,而与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的教学目标相差甚远,尽管在计算机教学的普及下,我国各地的中小学也已经开始加入计算机课程,但是仍没有显著的效果,究其原因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教学方法不当,大多数的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最终只能是事倍功半。
二是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当,对有兴趣的课程就学,没兴趣的课就不学,长此以往,不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是教学条件有限,教学设备少,学生人数多,致使学生在上机时无法得到有效的练习。
三、高职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堂的改革目标应以培养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素质为中心,因此,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堂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并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可以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此成为认知的主体。
四、高职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1.改变教学模式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当下的一种潮流,高职院校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课堂上融入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学生要在教师的引领下主动获得知识,并且可以运用自身的理论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学习问题,重点的教学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精神。具体操作方法有以下三点:一是利用媒体完善课堂教学,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能够熟练掌握基础操作;二是根据不同的专业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还要对W生的兴趣、就业前景进行深入的分析,确保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三是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只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才能提高计算机课堂的教学效果。
2.完善改革的操作方式
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中,完善改革的操作方式共有三种:一是实现任务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可以在教学时注意问题的引入方式,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二是实现情境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在计算机课堂上融入一些图画、声音等,进而全面调动学生的五官,以此使学生在视听中形成强烈的探究欲;三是积极交流或探讨,实现协作学习,学生可以在共同探讨中加深理论知识的印象,并形成一种创造性学习思维与批判性学习思维,教师可以对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正确的指导,以此增强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随着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的不断完善,对计算机基础课堂进行改革已经是必然趋势。在现阶段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堂中,教师不仅要掌握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方法,还要学习计算机教学的新观念,进行全面的推广,进而促进我国的教学事业。
参考文献:
[1]孙 彬.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路径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26):133- 134.
【关键词】全纳;计算机基础;课堂设计;分层教学目标
如今计算机操作能力已经成为中职毕业生所必备的职业技能,计算机基础课程也已经成为公共基础课,成为每位中职学生所必修的课程。作为中职计算机教师在计算机课堂教学设计中可以融入全纳教育理念,课堂设计应该适应学生的需要,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位同学参与课堂活动,从而学有所获。
接下来笔者以浙江省职业技能教学研究所组织编写的《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程》中的“江郎山宣传海报”一课为例,介绍运用全纳理念的课堂设计过程。
奥苏伯尔指出:“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才可以有效的设计课堂教学目标,制定有效的教学案例与过程。
课堂设计前的学情分析
笔者在《江郎山宣传海报》课堂设计之前进行了简单的学情分析,根据收集学生之前课程的知识点自我评价,以及以往课堂上学生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分析判断学生对《江郎山宣传海报》所需要的知识点掌握情况为:熟练20%,较熟练60%,不熟练20%。另外,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普遍不强,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在后续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
学习小组分组
课前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分组基本按照分层搭配的原则,根据学情分析的结果,分为组长一人,另外三人。组长为学习较主动,掌握情况好的同学,在课堂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小组协作锻炼了同学们的交流合作能力,组长可以作为“小老师”,对其他同学进行辅导带动的作用,同时,组长在帮助其他同学的过程中巩固了知识的掌握。
教学目标的设定
要想教学目标能够最终达成,在设计时,教师要尽可能地考虑到每一个学生,根据之前进行的学情分析,考虑到熟练、较熟练、不熟练三个层次的学生,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都能得到有效的课堂学习,达成学习目标。笔者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层次:基本目标、提高目标、拔高目标。多目标设计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获得成功,程度差的同学越来越有信心,进而向熟练层次迈进,熟练的同学也不会因为教学目标相对简单而失去课堂学习的兴趣。值得指出的是,学生层次的划分是动态的,不同的知识点,不同的时间,完全是流动的。学生享受学习的权利完全是平等的,受到尊重的。
情景导入
首先,利用播放江郎山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对江郎山有直观的认识。接着,抛出问题:“假如你是景区工作人员,有哪些手段进行宣传呢?”引导同学们的回答,在众多答案中将同学们的视线引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利用word制作宣传江郎山海报。最后,让学生们思考,如何使用我们之前学过的排版技巧完成海报的制作。
知识点精讲
展示《江郎山宣传海报》设计样稿,点出制作思路――利用图片素材与文字的混合编排,图文并茂地展现江郎山的美景。同时,讲解文字与图片,艺术字之间的混排方法,主要涉及图片的环绕方式,图片的编辑,艺术字与图形的编辑,分栏等知识点。
布置目标任务
本堂课提供三个递进式的任务,要求一般的同学完成任务一,较好的同学完成任务二,掌握情况好的同学完成任务三。任务一:按照书本的任务要求完成。任务二:在完成任务一的基础上,要求对文中图片和页面整体外观进行适当的美化。任务三:在任务二的基础上利用变化的图形和较复杂的艺术字形式进一步丰富页面。任务一、二给出样稿,要求同学按样稿中的案例中效果完成,任务三给出参考效果,供学生参考,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按自己的想法设计。
学生实践环节
学生领取任务后,开始制作。教师在教室里巡视,指导学生完成任务。教师要求组长担起责任来,对组内同学进行督促和辅导,鼓励小组成员多向组长请教,成员之间互帮互助。在此环节教师要特别留心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情况,发现有同学开小差要及时与其沟通,帮助其回到项目训练中去,力求每位同学投入到项目任务中。
辅助手段的使用
全纳教育认为,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产生困难,这就需要特殊的教学手段。中职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低,遇到问题不愿主动提问,虽然已经进行了分组,组长会关注组内同学的完成情况,但是仍然需要辅助教学手段,保证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愿意去求解,同时有渠道解决。Adobe Captivate软件则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教师将基础性的任务一完整的制作过程加讲解利用Adobe Captive完全录制下来,做成演示课件分发给学生,供学生参考学习。这种辅助手段提供给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个新途径,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这种辅助手段非常适合操作类的课程的课堂,在实际的课堂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品展示
让每个小组由组长组织内评,在此环节小组成员间相互点评,相互分享,选出最好的作品,然后进行展示。教师在展示的作品中随机选择三组请其他小组的学生点评。这种做法给了学生展示的舞台,引入了分组竞赛的形式,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小结评价
教师以正面肯定为主,对学生们的作品进行适当点评,就部分知识点加以补充或强调,对全堂课学习情况加以小结,还可适当布置一点包含容易、较难、难三个不同档次的分层课后练习让学生自行选做,鼓励学生挑战自己。最后教师将学生课堂完成的作品收集,课后进行分析整理,作为本课程学生长期综合评价体系。在后续课程中,小组组长的轮换以及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安排设计都可以参考之前课程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充分体现了全纳教育的教学理念。
运用全纳理念设计的计算机基础课堂极大面向全体学生,树立了人人平等的思想,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合作竞争学习氛围,每位同学都参与到有效的课堂学习中,充分保证了每位学生享受学习的权利。
【参考文献】
[1]姜涛.美国全纳课堂科学课程的教学策略与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9(5).
【关键词】翻转课堂;计算机基础课程;应用
1教学设计原则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学设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从学生角度设计出更加易于理解的知识点,激发学习的情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练习。在视频制作过程中,考虑学生观看视频的情感因素,设计视频时长要控制在8~10分钟。利用翻转课堂实现差异化与个性化的教学原则,在进行学习设计时,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方式来了解学生计算机基础的基本学习情况。按照学生的知识掌握的情况,有梯度地设计教学任务,给基础较差的同学提供浅显易懂的实例练习,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给基础较好的同学提供有一定难度的实例练习,增强探索意识,提高创新和应用能力。为活跃课堂气氛,通过有效的课堂互动交流,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翻转课堂中教学反馈评价应用于教学的每个环节中,课前学习教师在线指导收集问题,课上现场交流观察中反馈问题,课后分析学生学习情况,采取辅导帮助。
2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以计算机基础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课程的主要内容以Excel的学习为例。基本知识技能:通过对Excel应用软件的学习,了解Excel软件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和日常应用,采用理论讲解、实例训练、交流学习等方式,掌握Excel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电子表格的创建、保存及管理,单元格格式的基本设置,常用函数的含义及使用方法,图表的创建,美化表格并打印等。过程与方法设计:在课前学生先观看教师录制好的教学视频,通过视频按照操作完成课前基本知识练习。在学习中自主探索Excel软件的功能,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的学习问题带到课堂上,以小组方式展示交流讨论,巩固与强化训练。情感与价值观设计: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沟通协调能力,有利于学生间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
(2)教学对象。调查分析运用翻转课堂模式开展教学,笔者所在高职院校学生大多对学习理论知识兴趣低,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自信心和上进心。针对基础条件比较差、学习主动性不高的问题,在教学设计中结合实际,以设计简单班级课程表格、值日表格等基础性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Excel。
(3)课程内容。通过案例实施“学生综合信息管理表”,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由浅入深实施操作。①设计意图:学生综合信息管理表是管理学生基本信息的基础性表格,也是学生在校期间经常使用的电子表格,学生非常熟悉,每个班级都会有这样一个表格,了解Excel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②课程目标:基本知识技能——可以针对课程涉及基本理论知识自学,观看视频自学Excel工作表的创建、保存及基本操作,掌握单元格格式的设置,电子表格美化并打印。过程与方法设计——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教师亲近教学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方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小组汇报总结,评价和反思教学的有效性、时效性。情感与价值观设计——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相互交流完成实例的练习,并按照学习要求完成小组作品,在作品展示中,提高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
(4)教学策略设计。①课前准备。运用集中练习了解学生整体的Excel操作水平。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对翻转课堂的了解。学习任务单贯彻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学习任务单明确学习目标。在制作教学视频与任务单时,考虑学生的差异化特点,有层次地设计好学习任务内容。②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在任务目标的指引下,通过播放教学视频、练习例题完成课前自学任务。带着问题到课上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通过交流激发学习的兴趣,在教师的帮助下不断提高水平。③教学反馈与评价。通过课前自学,学生向教师反馈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过程中要多肯定学习的成果,鼓励学生多提建议。在课堂上,通过观察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积极点评,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学习,优化学习的方法。教师在总结中,提出下一次学习的任务和目标。
3翻转课堂的作用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学过程,可以及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对教学工作评价分析,能够查找分析出教学活动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提高。运用作品的考核成绩,根据教学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的修订教学设计,调整教学的方式。
关键词:慕课;“计算机基础”;翻转课堂
1慕课简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界兴起了“慕课”,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s,MOOC),最早2012年在美国发起,迅速发展到世界多个国家,慕课拥有大量的优质课程资源,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知识分享。慕课翻转课堂是运用现代技术将传统课堂知识传播顺序进行颠倒,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用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质量[1]。
2“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近几年使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出现新的问题。“计算机基础”是高校公共基础课程,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模式单一,理论课与实践课缺乏衔接等。“计算机基础”是重要的技能性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为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通常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但很多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仅改变以往的教学形式,将教学内容通过PPT展现,未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实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仍处于被动听课状态,难以发挥其主动性,师生交流沟通较少。将教学内容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教学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学生难以完全掌握,实践中往往不知道如何操作。“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办公自动化等,教学内容知识点多、课时有限,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通常重点讲解难点内容,有些内容无法细致深入讲解,知识内容独立性强,学生难以快速掌握[2]。目前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中小学普及计算机基础教育,学生进入高校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甚至有些学生能熟练操作计算机。但高校招生面向全国,学生入学时计算机应用能力差异较大,在高考制度下,部分中学大量压缩计算机课时,导致高中毕业生计算机基础差异较大。
3“计算机基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高校学生课余时间较为充足,学生有较多的课外时间自主学习,有利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中学阶段学生学习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为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目前高校网络设施基础建设较为完善,学生的智能手机基本普及,能支持学生随时进行网上学习。但高校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学习自觉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设计。“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校的公共基础课,教学目标是将“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为学生喜欢的实用课程,符合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课程中一些知识点较为简单,学生可以通过课前视频自主学习掌握。课程内容包括很多模块,如Word,PPT等,每个模块知识点不同,课程操作性较强,学生可以通过课前视频自主学习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操作练习[3]。翻转课堂教学中课前知识传播非常重要,主要由教师录制课程相关视频文件供学生观看学习。应用慕课平台使学生通过手机上网观看视频,完成必要知识点的课前学习。教师随时查看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相互交流,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指导。经过课前视频学习后,学生对课堂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以往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听教师讲课,很少有时间练习计算机技术操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缩短讲授时间,通过慕课平台总结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遇到的普遍问题进行讲解,留下大量的时间供学生操作练习,“计算机基础”课程需要大量的操作练习才能掌握技术知识,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较少进行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讲解课程内容,学生进行练习的时间不足,课后学生练习没有电脑等设备无法完成上机操作,“计算机基础”课程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基础技术,学生缺少足够的练习无法达到教学目标。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后上机操作练习转移到课堂完成,教师对学生学习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课后主要进行学习反思,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基于慕课的计算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
慕课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可以实现包括学习进度管理、在线交流答疑等全面的教学过程,翻转课堂实践表明,不能将其作为简单的网络视频自学,课堂教学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课外线上学习需要教师的帮助,需要有支持翻转课堂的教学平台。基于慕课的特点,选择慕课平台进行计算机基础翻转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慕课在线教育平台操作权限分为管理员与师生,学校管理员账号下可以创建教师的信息,需要按固定格式导入学生信息,管理员账号下主要操作有用户管理、内容管理、课程管理等[4]。教师先创建课程信息,包括课程图片、课程片花等,课程内容信息可以加入知识点讲解,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可以进行章节进阶设置,要求学生学习时长达到一定进度才能进入下一章节,为每章节设置测试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教学组织按照慕课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展开,教学评价采用慕课在线自动评价方式,为课程设置五章的翻转课堂教学活动。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活动与传统教学不同,主要包括重新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与学生慕课平台自学进度分析,主要的部分是教学视频制作,将知识点分为计算机理论知识、PPT操作、Word操作等章节,操作题知识点以案例为主,每章内容包括不同的讲座视频,每个讲座视频3~5min。学生通过学号登录进入平台,操作方式分为网页版与客户端版,网页版登录账户后选择“我的课程”进行学习,可以查看学习状态、笔记等信息。为方便学生进行移动在线学习,平台设置移动客户端,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登录账号,实现与网络平台相同的功能,方便学生进行手机移动学习完成课程内容。学生选择相应的内容学习,平台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方便学生下次登录继续上次学习。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发表提问,看到其他学生的提问,并进行相互讨论。课程教学组织按照慕课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课程评价采用慕课在线自动评价方式,教师登录平台后可以查看学生的自学状态,包括学生的学习时长、作业完成情况等,教师通过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数据能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目前慕课在线测评主要是选择题、填空题等题型,可以评价语言知识性内容,但无法满足应用技能的考察,慕课平台教学只能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辅助手段,需要教师进行课堂应用技能评价[5]。
5“计算机基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反思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基础 有效教学
计算机基础已成为中职学校各类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中职各专业学生提升综合运用计算机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如何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并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及学生专业特点来改进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是中职计算机基础学科教学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是实现有效教学的起点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中职学生又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学生对于学习不怎么感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抱有浓厚兴趣,学生就能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使得学习事半功倍。反之,若学生对学习内容兴趣寥寥,则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课堂上不与老师配合,启而不发,事倍功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充分挖掘教材实现有效激发兴趣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做深入细致的研读,而且要自觉地广泛涉猎有关知识,增加一些知识“背景”,并把“背景”内化,变成对教学有益的东西,这样知识在学生眼前就不再是孤立出现的一株植物,而是有着背景作映衬的一幅图画。如在讲认识硬件中央处理器(CPU)时,给学生介绍一下中国自己研发的“龙芯”;讲windows XP操作系统时,介绍一下微软总裁比尔盖茨、中国红旗Linux操作系统;讲计算机病毒时可介绍一下98年给全球计算机造成重大损失并改写计算机病毒定义的CIH病毒及作者等。通过介绍这些名人、趣事不但能使学生兴趣高涨、兴致盎然,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二)创设情境实现有效激发兴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认为:“学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情境,对于学生主动探索和知识建构有重要的作用。教学时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专业的问题情境,让书本中的知识与生活实际、专业知识有机的结合,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比如在信息获取一课中,结合班级举行圣诞晚会,创设一个为圣诞晚会精衫举行收集一些节日、音乐、图片等资料的情境。在Excel表格格式化一课中,可从为财会专业学生创设一个模拟某公司财务人员,美化一张公司财务报表的情境。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和专业的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考,探寻各种解决方法。这样学生感悟到计算机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意愿。
(三)巧设悬念实现有效激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惑,认识就会失去平衡,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求知欲的促使下,学生便产生兴趣,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讲Excel自定义序列填充时,进行师生输入全班学生名单的比赛,教师使用自定序列的填充5秒钟内就完成了,而学生快的也才输入了3个学生名单,慢的一个都未能完成。为什么老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输入全班同学的名字呢?给学生留下疑问,从而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这个问题上来,认真听老师讲解自定义序列的填充操作方法。
二、有效的课堂活动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课常教学活动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是学生认知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如何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一)有效课堂活动必须基于学生全身心的参与
评价一堂课是否有效,学生的参与情况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学生的参与不能仅仅停留住认识的参与,还应有情感参与、心理参与、身体参与,即全身心投入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呢?教师应当充分创设能让学生全身心参与的情境,设置能让学生全身心参与的任务。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还应精心组织,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与“思维火花”,并积极引导学生全身心的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二)有效课堂活动必须基于学生的协作学习
学生的协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是有效教学的一种课堂组织方式,协作学习有利于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建立互相尊重的良好关系。小组协作学习可以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和发现的知识和技能,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这点对计算机学科教学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计算机的操作可以有多种方法,在课堂上老师不可能面面俱到的讲解各种操作方法,并且学生也不一定喜欢,但通过学生小组协作过程中的对话、讨论、争辩后形成的操作方法,比教师的讲解更有效、生动,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三)有效教学活动必须基于有效的任务驱动
有效的教学任务除了要考虑如何完成知识的传授,达成教学目标外,还应考虑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如在财会专业学生学习Excel格式化表格一课中,可以预设三个任务,任务一:格式化一张财务报表中的字体、字号、行高和列宽;任务二:格式化一份功课表在一张16K的纸上,并要求有边框和底纹;任务三:用Excel制作一张中国象棋棋盘图。其中任务一是结合学生专业设置的现有发展区的任务。任务二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最近发展区的任务,是让学生明白格式化表格意义的任务,也是学生协作学习任务。任务三是结合生活,体现计算机服务生活的拓展任务。三个任务的设计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全身心的参与到教学中,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三、有效的评价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教学评价不是为了把学生分出等次,而是为了检查学生学习,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参与教学的过程和态度、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和途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间协作学习的能力等。评价方式可采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根据任务要求,先由学生自评,再由同学进行评价,在学生互评的环节中,台上台下的学生可对存在的意见和分歧进行讨论,通过交流与争辩,加深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这样的评价为学生提供和反馈了学习的成功与不足,着眼于学生的后续发展,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
四、有效的反思是有效教学的支撑
反思就是老师任完成课堂教学实践后,对整个课堂教学理性的剖析与总结,是老师提高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课后反思一下: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有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激发出来?学生参与教学了没有?教学目标达是否达成?教学过程中师生是否有效的互动?教学过程这样设计有什么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
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有效教学的支撑,唯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理性反思,才能在反思中挖掘潜能,提升教学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提升课堂内涵,真正实脱有效教学。
综上所述,我们要根据中职学生的自身和专业特点,结合计算机基础学科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创设情境、组织教学、积极评价、课后反思等几个方面着手,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余文森. 有效教学十讲[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杨良群,扶长青.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8(6).
[3]李子华.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2006(12).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们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能,并更好的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便成为我们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所要探索的问题。
1.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地位
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任何专业都必须开设的课程,并且进行全省统一考试。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在学校接受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先导课程,也是计算机应用的重要课程,着重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对于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简单的理解就是,计算机基础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个“工具”,是一个每名同学都应该熟练驾驭的“工具”。
2.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师应考心理过强
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属于省级统一考试科目,学生考试成绩成为很多学校检验授课教师业务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应考心理过强,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分数的提高上面。教学的目的已经偏离“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宗旨。
2.2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化
面对全省统一考试,教师与学生向分数全面倾斜的情况下,导致了很多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很多学生在统考中成绩优秀,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过程中遇到计算机问题,仍然束手无策。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即使成绩合格,甚至优秀,我们的教学也不算真正的成功。
3.课堂教学的改革措施
3.1资源利用合理化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也应该发生变化。传统的黑板粉笔模式应该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为了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给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带来的弊端,我们可以引入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该系统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教育平台,这是一种全新理念的多媒体应用软件。它不但能够实现传统教学的全部功能,而且还能实现传统教学所不能实现的独特功能,对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参与感、真正实现双向互动式教学、推进教学信息化有很大的作用。
3.2教学方法多样化
随着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面临着从内在理念到外在方法的改变。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条件等,应该灵活恰当的选用教与学的方法。
(1) 任务驱动教学法
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因此,采用以学生发展为本,以“问题一一探究”为中心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和探索创新精神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就将任务布置下去,这样效果更好。因为在开始学习教学内容之前,学生还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完成这个任务,因此在开始教学之前将教学任务布置下去他们就可以通过学习有关知识,获得能力,最后完成任务。教师在此期间不断关照所布置的任务,关注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学生和内容难点,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获得完成任务所必需的知识、能力等直至最终完成任务。对于学生来说,他只要接受教师在课堂中给予的一个个小任务,研究它、解决它、体会它、总结它,最终升华,就可以由简单的小任务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2) 分组练习教学法
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由于多种因素而导致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根据差异可按照学习水平进行分组学习,在教学的前期可将一些掌握较好的学生分成几组,掌握较差的分成一组,掌握较好的几组学生相互竞争,自我学习,掌握较差的一组在练习时由教师进行亲自辅导,排除困难。在教学的中期按照优势互补原则把班级成员进行重新分配组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尽量合理组成在协作、竞争等能力方面水平均等的小组,小组人数以4~6人为宜,一般选掌握较好、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为组长,小组长不但要积极主动参与合作交流、讨论,协助老师落实小组任务,调动组员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要经常组织开展组间竞赛活动等。在教学的后期对各小组进行测试,做到及时发现问题,逐一解决。
3.3问题设计趣味化
问题设计不当,学生学习起来目标指向不明,自然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如何设计课堂问题?首先,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问题的难度应以水平较高的学生经过思考或讨论或稍加提示点拨可以答出为上限。但应该重点考虑中等水平学生,这样低水平的能有所提高,中等水平可以复习巩固,高水平的可以进行基础强化。其次,所提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紧扣教材训练要点。第三,设计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让答案具有多维性,力争引起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精神。这样的提问,既紧扣了教材,又给予了学生充分施展自己创造才能的机会,对于学生的自我锻炼、自我提高大为有利。 第四,科学地确定问题的指向,要问有所答。
3.4作业布置生活化
作业是学生学习基本材料后的实践材料,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前提与基础。因此,课后作业的布置非常重要。
“生活即教育”,学生们的学习内容从根本上应该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延,也应该是生活的外延。把作业仅仅封闭在课本内,一切为了课本服务,切断学生于社会、与家庭的联系是不可取的。因此,布置作业应该把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连接各科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让作业生活化、社会化。
生活化计算机基础作业设计要做到趣味性,实用性、创造性,让计算机基础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在生活中学习计算机,使用计算机。教师在完成课标的基础上,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课余作业,作业内容要紧密联系生活,使学生可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同时掌握知识技能。这样作业布置来源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信息时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对国内教学改革产生一定的影响。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内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文章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分析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方式,以此促进翻转课堂在当代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摘要:信息时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对国内教学改革产生一定的影响。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内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文章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分析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方式,以此促进翻转课堂在当代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1学习资源准备
1.1微视频资源
“微课”是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的学习资源包,“微课”的核心内容是精心录制、制作的课堂教学视频(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学习),同时还应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文字素材、图片素材、PPT课件(知识点的汇总以及案例操作的提示)、学习任务单(任务的要求)等辅教学资源。“微课”的主要特点: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而精,资源容量较小。因此,非常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上实现移动学习。
1.2学习任务单和辅助学习资源
除了视频资源外,本课程依据学习者需求、学习内容还设计了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学习任务单和辅助学习资源。学习任务单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资源(学习资源以文件夹的形式存储),明确自己怎么去学,学什么,学了后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学习任务单主要包含主题的学习要求,学习方法,课后巩固案例,课堂案例等,主题知识资源主要通过PPT课件、文本、图形、声音等多媒体形式展示教材内容,主题案例资源主要收集和制作与课题相关的各种课件、文本、图形、声音、视频、课堂案例等资源,为了便于知识的巩固和开拓视野,学习能力较好或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利用拓展资源继续更深入的学习。
2学习过程设计
根据对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分析,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理念,经过对翻转课堂内涵、模式、案例等的研究,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前自主学习、课中成果展示、交流合作与评价、课后巩固拓展四个阶段,教师在每个阶段扮演多种角色去引导、帮助、监督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2.1课前准备
教师在学习者、学习需求和学习内容的分析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案例中包含的知识细化为相对较小、较完整且相互关联的知识点录制成视频资源、设计出学习任务和相关学习资源共享到微信群、QQ共享群、微博等网络共享平台。
2.2课前自主学习
课前学习是翻转课堂的关键环节,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设计了以下四个子环节:一是明确学习任务环节:教师学习任务到QQ群或微信里,学习者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任务。二是自主学习环节:借鉴自学资源,根据学习任务,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三是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完成自主学习后,根据小组成员的反映的学习难点,通过QQ群或微信群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组内成员相互交流沟通,共同解决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小组内先通过交流与讨论,小组长同时负责定期督促与检查小组成员的任务完成情况。最后,每个小组将各个成员的疑难问题汇总。四是师生互动: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则可以通过组内讨论解决,也可以通过网络向其他同伴或教师求助。教师则需要对学习者自学过程中的疑惑与问题进行及时解答。
2.3课后巩固拓展
学习的过程不仅存在于课堂,还应持续于课外。①知识的补救。收集并整理学生的作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及作品点评,这些资源可以长期保存,并将这些资源分享给学生,如果课下还想继续学习的学生可以利用拓展资源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形成一种持续性学习。②对整堂课的评价。评价的科学合理才能使学生学习的相关环节得到真实可靠的数据,从而提升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3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方案的设计是对整个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规划。目前职业学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上,主要还是以传统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中期成绩+期末成绩为主,传统的考核评价模式单一落后,所以传统的考核方式并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适应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的需要,老师应该更加看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此过程中的表现而不是注重最终的成绩和结果,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情况、课堂交互、合作表现情况以及最终对计算机实践操作的掌握情况作为参照。
3.1小组合作评价
(1)自评:学习者的自评要客观公正,自评内容包括掌握知识的程度、任务完成情况、小组合作情况、课堂出勤情况等。(2)互评:为了学习者更好的参与小组活动中,提高小组合作精神,在进行互评时一定要客观公正,评价的内容包括学习者从对小组做出的贡献、小组活动参与情况及和小组其他成员讨论问题情况等。(3)教师评价:为了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教师需多注意观察学习者的表现,通过学习者提交作品情况、小组合作情况以及课前自主学习情况等多方面对学习者做出客观、综合的评价。
3.2课堂参与表现评价
课堂参与表现评价包括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课前自主学习、学习者出勤情况、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评价。最终学习者的课堂参与表现评价主要由教师通过记录每个学生的考勤次数,观察学生回答问题和参与积极性的表现情况和学生完成作业情况构成。
3.3技能抽考和期末测试
根据成都市职业学校技能抽考大纲要求,技能抽考采用的测试方式纯实践考试。结合职业学校的特点,为了综合考察本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实际动手能力的掌握情况,期末考试采用的测试方式以实践为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