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6 08:53:3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课堂教学改进,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绿色课堂;自身能力;数学理念
在新课改下,教学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应该以培养同学们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重视同学们的个体提升,而这些都是非常符合绿色课堂教学的。所谓绿色课堂其实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按照同学们的个性任由他们发展,根据他们的自身条件制定出符合他们的教学方案,然后采用合理的方式督促他们成长,这种课堂跟传统的教学课堂有着很大的不同,传统的教学一般都是在教学理念下进行学习活动,但是这种活动都是受到理念的限制,必须在固定的框架内进行。在活动中,只是一味的追求同学们的熟练程度而并非自身学习的能力。而绿色课堂所要表达的就是在新的理念下改变传统的教学,在课堂中可以更好的去实施这样的新理念,从而给同学们更大的帮助,让他们个性成长[1]。
一、绿色课堂教学的实施步骤
1.课下准备阶段
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老师在课下一定要做足准备,以课程标准为出发点。在教学中,可以把同学们分为不同小组,然后根据每个同学的情况进行角色定位。再进行小组分配后,可以根据他们学习中的情况及时调整,而这样做的前提就需要老师了解每个同学的个体情况,掌握他们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像传统教学一样,把关注点放在成绩上。在新课程实施之前,要对课程的要求进行精心策划,帮助同学们在学习中可以提升到另一个高度。老师在布置任务的时候也可以根据小组的情况进行安排,把这些任务深入到新课程理念中,让同学们可以尽快地适应这样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绿色课堂教学。
2.绿色课堂教学阶段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按照新课程的教学特点,用新理念来组织好整个课堂。新理念与传统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差异,它主要是要求老师按照小组分配这样的方式来布置和完成教学任务,然后根据同学们的完成情况进行汇报,让各个小组之间进行反思和分享他人成果,在这种方式下,老师就需要不断的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顺应同学们的发展情况[2]。例如:在进行《多边形面积计算》教学中,老师可以提前分配好小组,然后让他们去认识不同多边形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并且根据前期所学到的知识进行面积计算【西师版五年级上册】。在整个计算中不断巩固前期知识,根据他们所计算的结果进行小组汇报,最后老师才来讲解指导,并总结出:不管在遇到什么不同类型的图案,只需要把他们划分为平常自己会计算的图形,然后进行这些图形面积相加即可。
3.绿色课堂汇报阶段
其实课堂汇报这个阶段并不是在于同学们学到多少知识,而是检验同学们是否已经理解到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性,让他们可以展现自我,感受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从而更加主动,以这样的方式来激励整个团队,汇报的时候,老师可以任由他们自我发挥。例如:在学习《测量长度》时,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小组进行不同课题的设立,让他们通过小组讨论和研究,如:一把尺子是()cm?,一张桌子是()m?【西师版二年级上册】然后让同学们进行实际测量,根据他们所测量的结果进行汇报。让小组自我阐述在整个测量过程中是怎样进行的,在分工上又是怎样安排的。
二、不同年级绿色课堂教学的推进
1.低年级绿色课堂教学
在低年级绿色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对刚刚步入小学阶段的同学们进行“走心式”的聊天,因为他们的注意力都还沉浸在小学之前,对于新课程的适应能力非常的弱,老师就需要采用这样的方式来把绿色课堂教学方式渐渐浸入其中[3]。在低年级教学中,对于认知方面的课程非常的多,教学的内容还是比较偏向生活,老师应该把握好课堂的节奏,对于新课程的要求一定要贴切实际,让同学们能真切的感受到这样的问题是存在的,从而对数学产生百般的兴趣。例如:在进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中,老师就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如:王同学的妈妈今天买了5斤土豆2斤白菜,请问王同学的妈妈一共买了多少斤的菜?让同学们回想与自己母亲买菜的情形,并计算出答案【西师版一年级上册】。让同学们通过这样的生活化计算来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这也是老师把生活和实际联合在一起的最佳方法。
2.中年级绿色课堂教学
经过前面三年的学习,同学们已经进入中年级学习,对于数学学习的规律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并且在学习中也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但对于新鲜事物的理解仍然存在一些问题[4]。老师就需要对绿色课堂进一步的深化,掌握每个同学的特点,把教材和学生直接联系在一起。中年级学习是给高年级学习打下基础,这也是一个过渡阶段,对于解决问题的能力会逐渐提升,这时需要老师在反复教学中不断的研究,不仅仅是对教材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研究,让教学更加贴近生活,从而构建绿色课堂。
3.高年级绿色课堂教学
在高年级的学习中,他们随着年龄的增加对自我学习提升的意识也会越来越强,他们的改变越大,老师所作出的调整就会越多。对于前期的探究、求证和后期的应用都会反复的练习,基础不扎实的同学就会在学习中遇到很多的困难。没有对前几年学到的知识进行积累,特别是在面临即将毕业考前,由于受到内部的压力,在总复习的时候,都会觉得举步维艰,这对构建绿色课堂有着一定的阻碍。老师在绿色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应该把一些公式和理论联合实践,从另一个方面去缓解他们在学习中的压力,减少绿色课堂教学的影响[5]。
结论
根据以上的阐述和分析,在绿色课堂教学理念下,一定要展开一个特别的教学模式,这种解放天性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同学们把学习和生活更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老师也可以更深入的进行课程研究,让同学们真正的感受到绿色课堂的存在,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绿色课堂重蹈传统教学的覆辙。
参考文献
[1]郑艳艳.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资讯,2009,32:232+234.
[2]张丽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探究[A].联合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昌平区教育委员会、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专业区域中心.可持续发展教育专业区域中心国际论坛论文集[C].联合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昌平区教育委员会、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专业区域中心:,2007:8.
[3]赵国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138+140.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性 教学方法 教学激情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单位时间或者一定的时间内,教师发挥教学的最大作用,在最大化的程度上,产生最大化的教学效益或者效果。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要认真思考教学各环节,并落实在课堂改进,以提高课堂教学。
一、确立合理科学的目标,指引教学
教师要认真研读文本,挖掘作品的内涵,感受作品的意义,体会人物的品质,品读文章段落语句的含义,并根据教师的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实现,好的目标能很好地牵引课堂教学的航向,就像衬衣的领子,拎好领子就能够拎好一整件衣服。
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效率
好的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设计好教学过程,在教学设计中体现突破重点、难点,并逐层设计好课堂教学步骤,对于课堂教学中可以深化和挖掘的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认真准备,有针对性地解决难题,只有教师做了充分的准备,才能设计好教学设计,才能为课堂教学的高效实施做好保证,这一切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和有效过程的重要保证。
三、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实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教师要运用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并学会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多样地巧妙运用,糅合使用,这样,教师会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积极民主合作的课堂,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师智慧地使用课堂教学方法后,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得到保证。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力方法。
四、用教学激情助长学习激情,演绎热情
课堂教学要想发挥更高的效果,需要教师的努力,保持学生的最佳学习状态,这需要教师保持教学的激情,体现在课堂上,就是朗读的激情、讲解的激情、评价的激情、鼓励的激情、点拨的激情,在教师的激情作用下会帮助学生找到最佳的听讲和学习的感觉,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是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是高度认真专注的,是高度投入和参与的,如果通过教师的激情教学就能够激发出学生学习的激情,那真是太有益处的教学收获了。所以,为了从根本上彻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的激情很大程度上就是最有效果的一剂药方,一种课堂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五、精当的课堂练习,促进学生提优
我们追求高效益的课堂,就必须细化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其中,学生的课堂练习是教学的巩固、提高和反馈。教师要深刻审视课堂教学中的练习,精当地设计,让题目更精选精讲,全面提高课堂练习的训练效果,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高效性,用切实有效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训练效果,保证训练的持续作用力,让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提高,学会解题,学会灵活运用,学会举一反三,学会灵活机智地分析题目、解决难题,增强解决困难的勇气、意志品质、能力和水平。
六、鼓励互帮互助,合作学习
关键词:数学课堂;有效课堂;中职学校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情境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尤其是在中职学校,由于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太扎实,学习动机也调动不起来。如果把课本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创设学习情境,积极调动他们课堂的主动参与性,相信会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听过同事的一节数学课,其所讲授的内容是“补集”这一节。对于全集、子集、补集这些概念,该老师并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用身边的事与物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现在全班同学看作一个全集,戴眼镜的同学看作子集,不戴眼镜的同学看作补集,现在请同学们马上找好自己的位置。这么一来,全班同学都参与了活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贴切,也真正掌握知识点的应用,更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了数学理论之用处,从而也收到很好的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空间图形”的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时,可具体联系身边事物一教室,点线面的各种位置关系的例子均可在我们教室环境中体现出。教师创设学习情境,学生由被动式的接受变为主动式的自主学习,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从而加强课堂的有效互动。可见,教师积极去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情境,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二、加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师总认为将课堂宝贵时间交给学生,会影响教学效果。这种观点仅仅一味地灌输,而忽略了教育的效果。教学实践表明,只要教师充分信任学生,在课堂中多留点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交流学习,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无限学习潜能。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大幅提高。
课堂进行自主探索与小组讨论,让学生的学习态度更自主,他们也乐于交流和展现自己的思考答案,这种互动也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曾有机会到一学校参观学习,听一节数学课“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整节课的设计上都是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小组讨论为主,题型的设计都是以身边事物有联系的。如,在讲授加法原理这一知识点时,引用的问题:某天桥有东西南北四个入口,当你从一个入口上又从另一个人口下,请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小组交流讨论。小组代表也各抒己见,某些学生的见解也让老师感到“意外”,甚有学生借助数型结合思想进行解释,课堂气氛活跃非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
三、结合多媒体技术,采用新颖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例如,在讲授“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常规的教学中,教师只能通过形象的语言描述,由于课堂时间的约束,画图也受限制,图象性质也得不到体现,学生只有通过机械的死记硬背这些性质。现在数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改变了这种局面。首先,利用本校数学教师自行开发的数型器软件,制作函数的图象,根据参数a的取值不同,得到不同的图象。最后利用软件来探究指数函数的性质,学生在电脑上进行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总结得出结论,最后派小组代表回答。
四、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精神
【关键词】课堂 教学 秩序 改进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及素质教育的提升,课堂改革越显重要,课堂教学是教育的重大环节,毫不夸张地说,一切教育组织管理和改革工作,最终必须落实到教学变革上。如果教育变革没有在课堂上取得真正的进步,那么所有的教育工作将要大打折扣。
在课堂教学中,为什么有些学生的求知欲会下降,创新思维受到压抑,以至出现厌学,辍学现象?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老师。创建真正有序的课堂,从而提高课堂的质量和效益,是摆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问题。
1.注重问题行为的改进
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对这样的场景一定不会陌生,教师在讲台上讲得绘声绘色,学生却各行其是,开小差、说话、传纸条、有的甚至发出怪声音等。有的课堂很安静,教师在讲,学生在听,有的课堂,学生能随着教师的讲解、提问,随声附和。然而表面看来安静、整齐的课堂未必就是有序的课堂,无序的课堂并不能单纯由通常所谓的"课堂秩序"来衡量。安静和整齐可能意味着有效也可能意味着学生思想的游离或不同学生的思维度断然消极的"整齐划一"。以一种有形或无形、有声或无声的方式偏离课堂目标的引导,如此问题充斥课堂,将使课堂教学质量下降。现实中,教师对课堂问题处理不当,无视状态,由此引发课堂问题形成的产生,蔓延深化造成学生的厌学、辍学,甚至出现极端行为,厌学是造成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什么有厌学行为呢?我认为,教学不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是导致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厌学"实际是学生不愿意花费过多的努力来获取认识意义所在或不感兴趣的东西。
要改变这一现状,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1 改变学生饿求知欲望。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进到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引导探究新知识的第一线,让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思考问题。在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从正面培养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1.2 共同参与、全员发展。面向每位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探究新知的实践活动中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注重学生思想的变化,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产生与教师交往的勇气和意愿,进而主动地去参与学习。
1.3 思维的多元发展。改变学生思维的方式,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改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大力挖掘学生潜在的因素,恰当处理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教师要创设情景,探究思考环境,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让他们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等操作中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让学生得到多元发展。
2.课堂秩序的改变从学生需要入手
为改变课堂引力问题的出现,许多教师只注重管理课堂的策略,没考虑学生的需要。其实,只有注重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并把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才有可能建立充满秩序的质量和效益并存课堂。关注学生的需要不仅要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不仅回学习,还具有独立的思维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
3.注意信息反馈的搜集和处理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1―0022―02
每年,省市区都要举办各类教学技能比武。教学技能比武对展示教师教学技艺,推动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作用不言而喻,其过程本身出现的种种问题,也衬托出区域课改的现状。下面,笔者就技能大赛谈谈对区域课堂教学的点滴思考,与同行共勉。
一、问题分析
1. 农村教师成长脚步游离家园的“关照”。教学技能大赛是个人教学智慧的展示,也是区域课改工作的集中反映。从参赛中不难看出,个别农村学校参赛教师游离于学校之外,孤独地来,孤独地去,学校方面给予的帮助十分有限;而城区学校参赛教师的背后则有一个团队的支撑,从课的设计,流程的把控,到教师的课堂行为,都经过反复打磨。“孤独行走”构成了农村参赛教师真实的“境遇”,反衬出这些农村教师职业成长的基本色调。一个学校如果忽视了教师个体的发展,或者说忽视了教师的职业人生,这对于教师自身发展和学校发展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没有教师的专业成长就不可能有学校的发展。
2. 教育行为远离教学伦理的“田园”。尊重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发展是课堂的基本伦理。从课堂看,教师“一言堂”仍是课堂的主色调,师生之间有“交”而无“往”,课堂呆板、枯燥、乏味。就教学设计而言,个别教师与“陌生内容和陌生的学生”相遇,无从下手而刻意回避,有的教师在“用一课时还是两课时”上纠缠不止,教师还没有从教材的“圣坛”上走下来,谈不上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更谈不上整合资源为我所用。就课堂提问而言,教师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有的教师刚提出问题即让学生回答,有的学生还没回答问题,屏幕上已经出现了答案,提问是假提问,讨论是假讨论,这些表面上的互动,都是实质上的“独奏”。就课堂语言而言,不难发现,教师并没有多少自己的话,说来说去说得都是别人的话,个体性课堂语言始终没有到场,完全是一种舍我其谁、“真理”的言说姿态。就课堂评价而言,教师还是使用“真棒、很好、不错”之类的习惯性的话语。另外,“字”是教师形象的“代言人”,有的教师书写不规范,标点叠加,字距行距宽窄不已,字体大小不同,让人看了很不舒服。“细节决定成败”,课堂本身没有细节,面对鲜活的生命,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另一个生命言行举止的“复印机”,应该引起警惕。
3. 探索实践脱离教学理论的“养分”。笔者曾参与过一次初中教师的技能大赛,其中设计了答辩环节,从答辩中能够看出,个别教师对基本的教学理论缺乏认知,对新课程传播最广的两个标志性提法――三维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一知半解,有的教师对诸如孔子、陶行知等教育家的基本教育观点知之甚少。“人之无根,行之不远”,由于答辩不尽如人意,个别上课好的教师最终还是名落孙山,让人扼腕叹息。
二、 对策和建议
1. 让阅读行动成为改进课堂品质的“活水”。教育的“成色”要看教师,教师的“成色”要看课堂。要让教与学的设想找到可以着陆的“根基”,就必须打开教师理论视野的“窗口”,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怎样教”的问题。新课程浑身上下都打着丰富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烙印,只有将这些理念转变成自己的教育观念,才能促使教与学的行为发生质变。如果不从根本上构建自己的教学主张,改变课堂教学流于形式的现状,那么其必然会滑向“喂”学的深渊。“教育是行者的宗教”,教育需要从理念设计层面深入实践操作。所以,在当今社会,教师应该在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提升教育理论素养,开发、锻造自我的“源头”,以“活到老学到老”的生存姿态去找寻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教育“活水”。如是,课堂才能充满自信,充盈灵气,教学探索才不会是墙头的芦苇,无根之树,教师才能走得踏实,才能走得更远。
2. 让每一个生命成长成为改进课堂行为的灵魂。“天地之性人为贵。”在人和物的关系上,人永远高贵,同样,关照人、促进人、发展人是改进课堂教学行为的灵魂。教学技能大赛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来检验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就是引导教师明确一个道理:同一个内容,可以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同一个目标,可以有不同的实现路径。不同的教师可以有不同的风格,但有一样始终不能改变,那就是必须围绕“为了学生的发展,促进生命成长”选择合适的形式和路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生命需要爱护、需要关怀、需要呵护。好的课堂从根本上而言是“立足人的发展”,是实现生命的对话和抵达交流的现场,总的来说,课堂就是为了生命的成长。因此,教师所做的任何一次好的改变都应获得掌声。“不甘平庸、勇于实践”的精神是当前教学改革最稀缺和最珍贵的资源,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个体创造性的投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促进生命的觉醒、成长,这是课堂改进的魂,是必须坚持的。
3.让爱与激情成为兑现课程价值的底色。教育不是强加,不是强迫,不是灌输。课程的价值是基于生命真诚的交流而发生的“人”的精神世界的逐渐丰润,逐渐生长。所以教师应用一双充满爱的眼睛来看待生命的成长,用最朴实的爱来兑现课程的价值。课堂有两个基本着眼点,一是立足个人的发展,二是立足社会的需要。人是鲜活的生命,生命需要爱护和关照。长期以来,课堂是“钢化”的,缺少爱的味道,缺少爱的方式,教师一本正经,一是一、二是二,学生一动教师就慌张,就连鼓掌也是“一切行动听指挥”。不论是优质课还是常态课,个别教师把学生训练得像个机器人似的,其眼光异常“犀利”,死死盯着学生(特别是特殊学生)的一举一动,这样的课堂还有趣味吗?学生是人,教师也是人。因此,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情感定位,给学生一点爱,把课堂看得平凡一点,也许一个手势、一句智慧的玩笑,都能使课堂焕发别样的生命力。可见,教师要俯下身倾听,蹲下来对话,相信学生,尊重差异,让“学与教”回归到应有的立场上――“儿童的立场”。我们相信,一个教师如果对学科教学有十足的热爱,他的课堂就会有百分之百的激情;教师只有在课堂上挥洒自如,课堂才充满无限的魅力和情趣,生命才能自由地舒展和成长
4. 让“尊重、关怀”成为滋润教学气质的“源头”。课堂是一个小社会,好的课堂一定是合乎道德的课堂,课堂中的每一个生命可以自由呼吸。不难看出,教师在课堂教学无意中的言行举止,甚至是教学方式的选择,都有很深的原学校文化的“烙印”。在改进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课堂文化重建,要大力营造充满德性化、人性化、生命化的课堂。只有尊重的课堂,才能唤醒生命尊重的自觉,只有关怀的课堂,才能使得生命自由绽放,也才能出现生动的互动、真诚的对话,只有“学与教”的文化因子合乎道德的基本要求,课堂才能散发出探究发现的惊奇,也才能孕育发现的冲动,洋溢创造的光辉。
一、创设“真实”情境,改进课堂教学
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的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的主题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与交流”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恰当情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面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障碍与困难进行及时指导诊治,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唤起对数学的热爱,达到高效深堂。
二、实施“数学化”教学,改进课堂教学
数学课要实施“数学化”教学,最根本的是使学生在具体与抽象的结合过程中,提高数学知识水平,掌握数学技能与方法,并运用这些数学知识、技能以及思想方法,来观察、比较与识别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并在猜测、验证的实际经历过程中,建立数学模型,或是找出其共性与规律,形成数学的抽象与概括,也就是学会数学化。
1、联系生活学习数学
教育和心理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习才会激发兴趣,学生才能积极地开展思维。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数学的根源在于普通常识。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而是一种“旧知识”,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经验的总结与升华。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与教材内容发生交互作用,建构学生自己的数学知识。比如,以讨论学习数学在生活中的用途引入新课,如何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应聘工作、工资问题,环保问题,资源问题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经验 中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自然而然地学习数学新知识,在课堂练习这一环节中,可以组织学生用游戏的方法练习,学生可以放松身心,活跃思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里感悟了数学的奥妙,在浓浓的生活气息中理解数学名词的内涵。
2、自主互动学习数学
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课堂要有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等活动的机会。例如,推导抽象的公式和法则时,可以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等直观方法来帮助理解。教师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以及大量演练练习题的教学模式,多设计一些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知识。比如讲授“轴对称图形”时,出示松树、衣服、蝴蝶、双喜等图形,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具有的性质,自己得出轴对称图形这个概念。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直觉、数据处理等思维过程,能力得以提高。
3、善于思考学习数学
研究数学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是直观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三个方面的结合。数学思考应贯彻于整个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从“数学现实”出发,在教师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促使学生强化思维过程,经历与感悟、体验、反思知识的形成过程。
4、发散、质疑学习数学
1.1法学本科教学目标的再审视
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近年来陡然增加。这样的压力不仅仅反映到我们的毕业生身上,同时也给开办法学本科的高等院校不小的压力。一时间有学者讨论法学本科教学与司法考试的关系,有学者讨论引入美国或其他国家的教学方法改进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还有学者讨论法学本科的存废。似乎法学本科教学到了不得不改的境地,不改则即将没有生存的空间。然而,作为学校教学来讲,法学本科教学的目标是既定的,即在通识教育框架下培养法律学者(LegalAcademics)、法律实践者(LegalPracti-tioners)和具备法律知识的人(CultivatedMenandWomen)。这样的综合性教学目标给我国高校的法学本科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高校在这些目标中踌躇,在没有合适的教学方法的时候也就很难有一个平衡和清晰的定位,以至于有西方学者指出:大学无法实现前两者目标,因为其都要求进行专门的、有目的培养和教学,故最终往往只能培养出具备法律知识的人[1]。
为了满足国家教育整体发展的需要,我国高等院校的法学院不得不逐步调整法学本科的教学活动,以适应社会对于法学本科生的要求。这就要求学校将培养法律学者与法律实践者的两项目标给以清晰的认识和支持,在现有的条件下,探索出一条适应我国高校法学院具体教学操作的本科教学模式,从而改善目前的法学本科教学,积极培养具有更高水平和更为专业的法学本科生[2]。
1.2商法学课程教学法变革的必要性
首先,发展中的商法学要求改变目前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培养法律学者和法律实践者的客观要求。在法学本科的教学中,商法学是作为教育部指定的法学类主要课程为学生开设的,其课程内容主要涵盖商法总论、公司法、票据法、证券法等诸多商事法律部门。长期以来,在各个法学院商法学课程教学中,传统课堂讲授的形式(Lecture)成为传播商法学知识的主要方法。然而,近几年,随着国家商事立法、司法以及诉讼活动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在商事法律实践中涌现了大量优秀的实践经验和杰出的司法判例,但这些宝贵的知识财富却与我们的课堂教学没能有机整合。学生没有能够有效借用这些丰富的资料改善被动学习的教学局面,以至于很多时候没有能够在现有条件下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目前商法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小的遗憾。
其次,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的商法学学科特征要求我们积极引入新的教学方法[3]。实践性是商法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商法学课程的安排必须回应商法实践,解决商事法律的实践性问题。商法学是一门来源于商事法律实践的科学,其产生的源泉是随市场发展而纷繁变化的商事法律关系。而商法学所要教授的内容既要包含这些纷繁变化的商事法律关系中的相对稳定、不变的一般规律,又要包含用于指导商事法律关系发展的具体法律规则运用,使大学本科学生建立对于商法学的基本认识。对于商法学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是需要大量的实例来实现的,而现实生活中又有如此丰富的商法实践活动,诸如票据法律问题、股权纠纷、关联交易、公司僵局等等。面对这样的需求和实际供给,应该说商法学的实践知识传播和设置是具有天然的条件的。因此,最为理想的商法学课程应当是一门在教授经典商法学理论知识的同时给学生带来近似的或尽可能真实的商法实践感受,让他们从课堂讲授的被动方转变到人、或当事人等的角度,去主动思考一个商事法律问题的解决途径,从而使学生在商事法律基本理论的理解上更为深入和透彻,扭转目前商法学教学中丰富的实践资料与呆板的教学法之间的尴尬局面。
2对3种教学法的评析
2.1传统课堂讲授(Lecture)
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做单向的知识传播,阐明基本的法律概念、法律制度并介绍有影响力的案例的课堂讲授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各国的法学教育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在商法学教学中存在的必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课堂讲授可以使一个主讲教师面对可能上百人的学生,其第一优点就是高费效比。综观国内外高等院校的法学本科教育,课堂讲授是学校最为推崇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资源中,教师一直是最为宝贵的。一个有着丰富教学经历的教师更是难得。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使更多的学生受益,法学院就不得不以课堂讲授为主要形式来解决极少优质教师与大量学生之间的矛盾。在国外法学院课堂讲授也可能是学生获取权威教授传授知识的唯一机会。例如在英国的许多法学院,往往几百人聆听一个权威教授的讲演,而这些教授都是在其国内极具学术影响力的,学生们以能够听到他们的讲授感到幸运。
其次,课堂讲授可以很好地向学生展示主讲教师的思维方法。一堂好的课堂讲授总是可以向学生展现主讲教师的精妙的思维和逻辑,传授对于一些学术问题的特定的思维方式、方法。对于本科生来讲,学习如何思考或者说像法律人一样思考是极为重要的。商法学的入门学习离不开教师通过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而形成的课堂讲授,特别是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商法学理论的学习更需要通过课堂讲授来具体阐明。同时,教师的讲授向学生展示了最为直接的学习经验和感受,可以较为容易地起到对学生的入门教育的作用,使得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时候不至于一开始就陷入错误的思维方法之中。
然而,如果一味地将传统课堂讲授作为商法学的教学方法,而忽视其他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则必然导致传统课堂讲授的缺点无法得到克服。毕竟在任何课堂讲授中,不可能做到每句话都引人入胜。传统课堂讲授的主要缺点就是学生被动学习且学习效率较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决定了教学的成败。如果一个优秀的教师仅仅在课堂上以流利的表达、准确的语言、精彩的引证向学生阐述了知识,而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未能积极调动,课前、课后不愿意主动学习和思考,对于课堂讲授的内容只是机械的记忆,那么,这样的学习是低效的。商法学的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就要依赖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有意识地发现生活当中的现实商事法律关系,并运用在课堂讲授中所得到的知识体系去分析和解决现实中所遇到的法律问题。
2.2案例教学(CaseMethod)
案例教学是普通法国家法学院在教学中所采用的一种主要的教学方法。与传统课堂讲授所不同的是学生在课前需要阅读指定的某个或一系列案例,教师在课堂上围绕这些案例来进行分析和讲授,而并不依赖一般的课堂讲授逻辑和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有着大量的固有优点,但是其同时无可避免地带来许多固有的问题[4]。
首先,这样的教学方法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克服了传统课堂讲授法中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该方法在英美国家的法学院教育中被长期广泛地使用。它主要有如下优点:①使学生对于法律问题的理解更为具体而真切;②使学生自己思考和解决法律问题,并形成自己独有的方法;③使课堂气氛活跃,因为所教授的案例一般都非常的有趣;④从法官判案的角度增强学生对除了法学观点之外的其他可能影响判决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的理解;⑤使教师不得不每年更新教案已增加新的案例作为教授内容。
其次,案例教学法也同时产生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①案例教学综合消耗很大,往往为了讲授一个法律问题而不得不让学生查阅整个案件的发展及审理经过,有的判决书甚至超过百页,不仅仅教师在引述的时候困难重重,学生更是花费大量宝贵的时间;②学生往往因为对知识体系不熟练而无法形成自己对案例的看法与观点;③案例教学法往往无法在分析案例的时候给出完整的或更为全面的并与案例相关的知识体系;④案例教学法对学习相关立法活动来讲是不够的;⑤案例教学由于在案例的分析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无法深入讨论法律问题背后的哲学、道德以及社会学背景;⑥案例教学法无法涵盖所有的知识体系,在案件不能涉及的地方留下了疑问;⑦如果学生不去阅读案例,就不可能很好地开展案例教学。
需要指出的是,英美法学院的案例教学并不是不着边际的教授任意案例。在普通法国家,所用于教学的案例往往就是具有约束力的法律。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只是因为自己的法律体系的特点而不得已教授案例,而并非出于对于教学法的多样化的目的。我们在选择案例教学的时候最为棘手的问题是我们的判例罕有约束力,即一个案例讲授之后对于今后实践指导的价值被自身法律体系的特征大大降低。虽然所讲授的案例在学理上具备相对的指导意义,但是,对于司法实践来讲,从根本上不具备英美法案例的指导意义和效果[5]。案例法教学的缺点以及我国案例没有约束力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告诉我们,案例教学不可盲目照搬。
2.3诊所式教学(ClinicalTeaching)
诊所式教学法是美国法学院流行的教学方法,主要依赖学生参与真实的法律实践工作,在日常法律实践中学习基本法律实践技能。作为目前法学教育中最为昂贵的一种教学方法,通常一位教师仅能指导2~3名学生[6]。诊所式教育在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改革中广泛地被许多学者纳入了考虑范围。
诊所式教学法的主要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通过真实法律案件的接触,使得法学院学生在学习法学理论的时候有机会接触实践经验,通过对于法律实践活动的参与进一步深刻地理解抽象的法学理论;另一方面,有专职教师贴身辅导,就法律实践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可以避免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很好针对个别学生具体问题的情况出现[7]。可以说,如果时间允许,成本方面忽略不计,诊所式教学是最为有效和成功的教学法。一方面,它能够克服传统课堂讲授中学生被动性问题;另一方面它也不是案例教学那种仅仅局限于对书本案例的分析,而是针对鲜活的案件、真实的当事人进行教学,其良好的效果可见一斑。
然而,结合我国目前法学本科的基本情况考虑,简单复制美国法学院的诊所式教学是不妥当的,并且是不切实际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美国法学院都是学士后教育,其学生的年龄、学识以及社会阅历等诸方面都较我国本科生强,具备较强的参与法律事务的基本能力;其次,美国法学教育历来以精英教育而自居,其法学教学方法往往不惜考虑成本去培养优秀的律师,而我国的本科教育面对的是众多的学生(特别是在扩招以后),更强调通识教育,强调基本的法学素养的培养,而并非以专门培养优秀的律师为己任;再次,诊所式教学无法与我国法学院的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其小规模的精品教学模式实在难以同我国法学本科教学基本模式相契合;最后,美国的诊所式教学符合其判例法法律体系的客观要求,学习法律以判例为起点,而在我国,案例没有形成具有约束力的法律体系,因而大量依赖真实案例是无法使学生很好掌握每一个判决背后的法律原则的。
3发展适合我国商法学教学的改进型课堂讲授法
3.1立足于课堂教学
通过对上述3种基本教学法的分析,我们认识到不能简单模仿西方国家法学院的做法,而应当在做出相应的改进和取舍之后批判地继承西方法学教育的经验。因此,商法学的教学必须整合几种教学法的优点,开拓出适合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符合我国目前法学教学需要的改进型课堂讲授法。一方面,目前的商法学教学要想完全引入案例教学和诊所教学还受到诸如法律体系差异及成本核算等重要客观因素的制约,因而短时间内不可能在我国法学教学中广泛推广;另一方面,传统课堂讲授法本身的缺点及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是可以在吸收案例教学法和诊所教学法的优点的基础上得到改进的。如果完全否定传统课堂讲授法的积极作用,推行英美国家法学院的教学方法必然将导致所引入的教学法水土不服,无法适应我国法学本科教学的需要,并且还会不恰当地增加教育成本,最终威胁到我国法学院的发展前景。
在目前大量招收法学本科生,且生师比严重紧张的前提下,应当建立一种适合我国法学院本科教学并基于课堂教学的改进型课堂讲授(ModifiedLecture)教学法。其主要模式并不在于外在教学形式的变化,而是紧密依托课堂讲授的基本形式,在可能的范围内,将问题解决型案例教学法以及灵活的教学形式与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相结合。这样的改进型课堂讲授法将有力回应社会对于法学本科教育的改进的需要,同时又不至于使教学改革脱离我国本科教育的实际资源配置基础。
3.2充分利用现有案例资源
英美法学院的案例教学是将整个课堂围绕案例的事实和法律展开,分析案例的相关法律问题,并以案例为线索来梳理法律知识体系。我国引入案例教学应当注意,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尽可能地选择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实事相对简单并且有一定的教学趣味的典型案例。以商法学公司法部分为例,在实践中,各级各地人民法院有着大量的公司法案例,但根据目前我国案例的官方汇编形式,《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应作为首要依据。因为在司法实践中其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虽然它不能被裁判文书直接援引,但却为相关案件的处理提供了权威的业务指导。经过笔者筛选,其中的公司法案例有16个,其中6个对于公司法教学以及司法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①当然,在教学需要的情况下也可以选取各地高级人民法院及中级人民法院的终审判决,这类判决的数量较多,可以成为案例教学资源的有力补充。
3.3综合运用灵活的教学形式
改进型的课堂讲授法还需要辅之以分组讨论(GroupDiscussions)、角色扮演(RolePlays)、给定任务(TaskAssign-ments)等灵活的教学形式组织和丰富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8]。这样的综合运用有利于课堂教学形式的活跃和多样。通过预先将学生分组,每组设定案例中的不同角色,分别分析在法律关系中所处的法律地位,由学生在课堂上扮演设定的案例中的角色为自己阐述法律理由,这样可以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学习的能动性。在商法学的教学中,这样的分组和角色扮演是非常可行的。
再以商法学公司法的讲授为例,一般的公司法律问题可能涉及公司的内部法律问题和外部法律问题。就其内部法律问题来讲,主要涉及股东与公司之间的法律问题。以其内部法律关系的问题解决为例,就可以由学生来分别扮演某公司的一个特定的组织机构董事长及其法律顾问,而另一些学生扮演与董事长观点相左的股东。教师需要在开始之前提示案件的具体情况及双方要解决的法律问题,而后“董事长”需要就自己的法律问题咨询自己的“法律顾问”。同时,与此案相关的“股东”也需要自己的“法律顾问”提供咨询。双方可以根据自己在案件中的地位及具体情况,引用相关的法律规定阐述自己的主张及理由。在学生完成活动之后,教师要对其进行鼓励性评述,同时,也要附带指出每个角色陈述的法律理由中的问题并给出更好的建议。
一、建立思想品德学习互助小组,让他们积极开展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二、让学生体验思想品德课的美感和价值
教学设计尽可能地从实际问题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需要吸引学生。体验思想品德课的美感和价值,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明确学习思想品德课是有用的,有趣的。
三、创设新课导入情境,引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开端的好坏,也许并不能决定人的一生,但是良好的开端一定会让你受益无穷。一个个开端,是成功的呼唤,希望的蕴涵。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一个好的新课导入,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效果。我们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歌曲欣赏、讲故事、小品表演、看电视短片和诗歌朗诵等多种新课引入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怀着期待的心理进入新课的学习。
四、改进授课方法
1.讲授概念力求明确,授课中既要突出重点和难点,又要注重知识的过渡转换和衔接。
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进行发散式思考,并通过比较对照分辨异同的过程找到解题思路,启发学生课堂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进行每课一题练,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每节课增加一题练环节,在开始上课的前10分钟进行,使课堂教学结构改造为“题练―复习―引入新课―进行课堂练习―布置作业―总结反思”。
五、实施开放性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
1.让学生活动起来,激发学生兴趣。活动可分课堂内和课外的活动,思想品德课“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活动中让学生受到教育,运用知识和提高能力。课堂上适时讨论,交流。
2.开展活动课,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清明节,开展扫墓活动,开展“拒绝诱惑,珍爱生命”的主题班会活动,举行“让青春闪光”的演讲赛。
六、明确学习目标,分层学习
学生的课前预习和学习兴趣的产生密不可分,教师在授课前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实际指导学生,对基础不同的学生,事先提出分层学习目标,设计预习提纲,给学生一个预习的方向,练习也分层次安排布置。
七、进行正面激励,使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
对表现变化大的和成绩提高了的要多激励,特别是问题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增强信心、体验快乐、感受成功。
八、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和纪律教育以及意志品质方面的要求和培养,同时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保证课堂有序、有趣、持续地进行。
九、及时反馈,及时调整
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和错误,采取及时反馈、引导和纠正的措施。
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设置疑问
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些精致的小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可活跃课堂气氛。例如我在讲九年级全册“制度维护公平”时,先运用多媒体展示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让学生自己设置几个问题,找出不懂的疑点。先自己解决,然后小组相互交流,讨论。大家马上就活动起来了。最后将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交大家一起解决。
十一、应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激趣
通过多媒体和远教资源的辅助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讲“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时候,可运用多媒体播放《》和《骆驼与羊的对话》片段,让学生结合书中文字介绍,自己去理解、去体会、去感悟,这样轻松自然地把理论转化为认识,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境界,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十二、教学渗透幽默,让学生体验学习思想品德的快乐
老师可以用幽默谐诙的语言寓教于乐,使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我们在教学中巧妙地使用幽默技巧,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还可以采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优美感人的语言,形象的漫画等方式教学。如教材中的幽默小故事,漫画等都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使学生产生探索问题的欲望,而这种欲望正是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教师讲授要具有幽默感、风趣,适时激起学生的兴奋点,可以使原本紧张的气氛变得轻松,使原本不愉快的场面变得愉快,使不良情绪得以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