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5 10:48:5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学道德经的感悟,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而学生参与“积极的情感活动”、受到“情感熏陶”,必须以感悟作品的情感为前提,只有让学生走进作者心灵的深处去触摸作者心灵细微的纹理,才能在这份贴近里感受到作者的呼吸、作者心灵的律动,进而在这忘我之境里使学生的情感和人生经验得到丰富,才能“享受审美乐趣”,最终提高语文素养。那么,散文教学中怎样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恰如其分地感悟作者的情感呢?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途径与方法。
一、在时代背景中感悟情感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对作品的认知决不能只局限于作家及作品本身,而应该把其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中去考量,才能最恰如其分地感知作者、领悟作品。
1.联系写作背景。白居易说:“文章合为事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文学逐渐担负了“文以载道”的社会责任并加以传承。可以说,每篇文学作品的背后,都有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其光芒反照到作品之中,就是作者特有的价值思考与情感诉求。循着这条脉络,我们就能把握与理解整个作品。但每一个具体的文本传递给读者的信息都是有限的――它不可能是作者思想和那个时代的全部反映。在阅读散文时,引入相关背景资料,能够拓宽学生视野,合理把握作品情感走向,促进学生准确地体验、感悟。如果脱离作品时代背景进行解读,往往会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产生许多障碍,学生对文本无法产生感悟和共鸣,从而曲解文本价值。黄厚江老师在教学《老王》时,在引导学生多角度感悟老王与作者的内心之后,又把他们俩放到的时代背景之中,让学生感受到“老王这样不幸的人,却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坚守着善良,坚守着真诚,甚至坚守着对文化人的敬重,是多么难得和可贵。”让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来读老王,来读杨绛,来读《老王》这篇散文”,从而更容易有准确的把握,有更丰富的收获,也更加精准地把握了作者在文中那复杂的情感表达。
2.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时代背景还折射在作者的人生经历之中,所以有些散文还可以从作者的人生经历中去把握住作品的情感走向。例如严华银老师在教学《黄鹂》时,就引入了作者当时正在经历的人生困境,让学生由主观性的阅读,过渡到实证性的阅读。严老师这样做不仅是教学的实际需要,也是引导学生明白,阅读散文不仅要注重文学作品本身,还要关注作品之外的因素,这样才能真实地感悟作品的深层内涵。
3.联系作者的心性情怀。时代背景也包括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作者由独特的经历而形成的独特的个人心性与情怀。文如其人,作者的文字不仅反映着他的思想,也折射出他独特心性下作品特有的风格。教学中,可以通过感受作者的情怀去理解文字的风格,进而走进作者独特的情感世界。黄厚江老师教学《葡萄月令》时,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汪氏散文的特点之后,话锋一转,抛出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呢?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葡萄月令》来呢?”然后,用汪曾祺女儿的文章来让学生了解汪曾祺乐观中恬淡的个人心性,从而让学生明白:“汪曾祺之所以这么乐观,在这样的生活中还充满爱,确实是他的恬淡的人生态度决定的。所以只有这样的汪曾祺才能写出这样的“葡萄”来,只有这样的汪曾祺才能写出这样的汪氏散文来”。
4.联系作者作品的一般特色。对某一作者的某一特定作品,教学时还可以联系作者作品的总的风格、特征去解读,从大处把握,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领悟情感。如陈钟梁老师在教学《合欢树》时就把课文放到史铁生散文总特色的背景之下去引导阅读。陈老师的这节课灵活运用一个复线推进的结构,一条线索以10岁、20岁、30岁及30岁后的时间为经线带学生感受母爱;一条以王安忆对史铁生作品的三段式评价为纬线带领学生体会史铁生散文的特色。前者引领着教学的走向,后者给课堂增加了厚重。这两条线索一纵一横,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让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同时能够更好地走进课文,去感悟史铁生那复杂的情感世界。
二、在拓展阅读中感悟情感
有的课文,学生单从课文获得的信息往往不能充分地理解与感悟文章的内容,学生体会作品中所蕴涵的作者感情、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是比较困难的。这时,教学就不能只局限于课文,而应当作横向拓展或纵向延伸,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给学生架设一条理解的桥梁。这样,既增加了教学的深度与学生思维的厚度,又交给学生一把感悟的钥匙,让学生顺利感悟情感,触类旁通。
1.作者的其他作品。一个作家的作品之间常常会有风格上的一致性,并且在情感上有千丝万缕的相通之处,因此,教学中适当拓展一些相关的作品的阅读,或举一反三,或启迪领悟,会让学生对所学课文的理解与感悟有一个非常好的催化作用。严华银老师在教学孙犁的《黄鹂》时,还引用了孙犁写的《说赵树理》以及《文虑》中的片断,对课文形成一个非常有力的补充,让学生对作家当时所处的复杂险恶的社会环境有更深入的认识,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把握作品的主题、获得不同的感悟起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2.与课文有联系的其他人的相关资料。有些散文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及语文经验之间有很大的落差,如果能借助一些相关的资料,给学生以相应的补充和解释,就可以扫清障碍,很好地弥补这个落差,从而让学生顺利走进文本,准确地去理解作品、感悟情感。这方面最经典的一个课例是陈钟爬鲜Χ浴逗匣妒鳌返慕萄АT谡饨诳蔚慕萄е校陈老师分别引入了王安忆对史铁生散文的评价、鲁迅《故乡》的表现手法以及列夫・托尔斯泰的故事进行拓展,引导学生了解史铁生散文的特点,以帮助学生走进课文,感悟情感。
三、在品赏文字中感悟情感
王荣生老师说:“作者的人生经验,通过精准的言语表达出来,也存活于这些言语中。唯有通过对言语的体味,我们才能把握作者的独特经验,才能感受、体认、分享散文所传达的丰富而细腻的人生经验。”文字就是思想,是解读课文的入口。文本的思想情感,只有借助于作者独特的文字才能表达出来,因此,文字是思想情感的表现形式,要想感悟作品的情感,必须通过细细去体味作品语言的滋味,感受语言背后作者的人生情调,品析作者精准的言语所蕴含的意的表达,才能明白其主旨,较好地领会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郑桂华的《安塞腰鼓》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找出一些特别能传递奔放之情的句子,发现它们在句式上有哪些特征?说一说它们的表达效果?”探究文章语言的特点,感受语言的形式美,从而去品味文字奔放、张扬的情调,去发现文字的精细和美丽,去感受作者文字的独特之处,进而去读懂作品,领悟情感。
四、在朗读中感悟情感
中文是一种富于韵律感的文字,作为披文入情的重要途径,自古以来,朗诵教学历来为许多教育名家所推崇,成为是我国语文传统教学经久不衰的教学方法。郭沫若说:“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散文的阅读,更适合于在朗读中借助于再现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形象、领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从而感悟语言文字背后所表达的情感意蕴。
朗读与对情感的感悟其实是一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学生由朗读语言文字而得来的那种对情感的领悟还会激发出学生反复诵读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对语言形式与思想意蕴的感受更加细腻,进而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
王荣生老师在他的《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与路径》中提到的一个课例,就是朗读对于学生感悟情感之重要性的极好诠释:“有位教师在上《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开始范读,入情入景,学生感动得热泪盈眶。随后,她指导学生朗读,学生反复朗读了几遍课文。教师问学生,还需要讲吗?学生齐答:我们懂了,不需要讲了。”
教学中,要注意朗读有各种不同级别的层次,教学的不同阶段,应该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从而让学生对作品情感的领悟不断深入。
五、在生活情境中感悟作品的情感
作品是社会的反映,也是生活的反映。阅读作者的散文,就是阅读作者的生活,阅读作者在特定生活情境里的独特的生活感受和情感表达。散文的阅读过程,也是作者与读者两种生活对话的过程。只有充分调动起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去深切感受,让自己的人生经验与作者的人生经验进行链接,才能顺利地进入作者所表述的情景中,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运用谈话、故事、表演、歌曲等形式,预设各种生活情境,营造一种生活化氛围,以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让他们在生活的情景中能够更快地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
例如在教学鲁迅的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可以用谈话来创设生活情景:“同学们,你童年最喜欢最经常去玩的一个地方是哪里?你为什么喜欢它?谁来与同学们分享一下你那份童年乐园里的快乐?”这种生活情境的感情基调与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基调是一致的,因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情感。
六、在作品的“留白”处挖掘情感
艺术是相通的,中国画中常用一种“留白”的技法,而文学作品中也常常有这种类似的技巧。文学作品中的这种留白,常常给人一种言虽尽而意无穷之感。许多时候,为了留有回味和意蕴,造成一种意味深长的效果,作者的情感不宜或不想直白地表达出来,故意在作品中留下一些欲说还休的空白之处,而作者幽微的情感,正是隐藏在这里。挖掘它,有利于激活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去找出作者心灵最深处的矿脉,从而建立起与作品和作者沟通的桥梁。
如王安忆的散文《我们家的男子汉》中“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一段的最后是这样描写的:“他推开那些妨碍他的手,抓住一双最得力的,跳进了车厢,淹没在济济的人群里了。”送走了一出生就陪她伴她生活了四年的小侄儿,这时,作者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她会有什么反应呢?她会怎么做呢?教学中,如果以这“留白”之处为突破,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里去,就会感悟到作者对侄儿那份深入到骨子里的爱。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深刻体会到:课改,改到深处是课堂,课前必先改课,课改必先改己。我校实施道德课堂建设活动以来,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深挖细研,坚持每天深入课堂,通过道德课堂教学观课议课指导活动,通过观课议课三个阶段,进一步对课堂把脉问诊,以提高道德课堂教学实效,促进道德课堂在我校生根结果。
1 目标明确,简单明了
合乎道,至于德。那么什么样的课堂符合道德课堂的标准。怎样把细化标准、解读课标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在第一阶段我们紧紧把握三点:本节课中,(1)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教师要回答的是学生的课堂学习目标问题: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2)你怎样把学生带到哪里?教师要回答的是学习策略和学习过程问题。(3)你如何确信你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教师要回答的是学习效果的评价问题。回答不好这三个问题,一定不是一节好课。
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让老师明确这堂课的目标、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手段。学校领导走上讲台,为全体教师上一节示范课,组织教师对示范课进行讲评。我们还通过推门听课,各个讲评。邀请外国语小学业务校长王娟老师和骨干教师对我校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观课评课。让专业引领走进课堂,走进每一个教室,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观课评课的受益者。
2 对照量规,先学后教
一年来,我校教导处经常深入课堂教学常态下道德课堂教学指导。通过“常态观课定向议课查看学情检测效果”的方法,采取听、看、评、议、研等多种形式,对教师常态下对道德课堂驾驭能力和教学效果作出科学合适的评价。让老师对照道德课堂诊断观察表评价量规,查出不足,安排有效的课堂教学,使教无定法的课堂班的井然有序,有依可循。
在四年级的靳沛娟数学课上,老师以简短而又明了的导课引入后,学生开始从口算题中探究积的变化规律,课堂上学生学习激情高涨,师生互动解决问题后,成功经历知识历程的学生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在二(二)班赵银娥老师的《欢庆》一课,引领学生自读课文,结合十月一日祖国妈妈的生日,让学生体会诗句所表达的真挚感情。在听课过程中,通过参与学生讨论、检测学生学习效果,以观测真实状态下的道德课堂教学效果。
听课结束,围绕道德课堂教学“以生为本体验生活合作交流真实高效”,笔者带领教研组、任课教师针对所听的课进行了常态道德课堂教研评课。充分肯定了道德课堂的成功之处,认为教师在课堂上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指导,找准道德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挖掘每一分钟的学习潜力,努力构建“师德学德,课有所得,一课一得”的高效道德课堂。同时举行道德课堂观摩活动,选出优秀教师参加新郑市教研室举行的比赛活动。赵沛、白晓燕和李娜等老师在新郑市小学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3 妙趣自然,蛙声一片
去年10月份,在新郑市导学法培训班开幕式上,田宝华局长就道德课堂给我们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随着道德课堂的推进,教师们课标解读更加深入本质,不能仅停留在用课堂诊断观察表的条条框框去调整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跳出框框去教学。随着教师常态课一年的锤炼,教师教学处理不再盲动,教学艺术不断提升,能够寻找到符合自己的教学路数,能够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能够进入到“师亦生,生亦师,师生相长;兵教兵,兵练兵,兵兵互动”的百般自然万分清新的境界。
关键词: 化学奥赛 夯实基础 培养思维 提高素质
高考录取形式越来越多元化,虽然大多数学生参加全国高校统一入学考试被录取,但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其他形式获得在高考成绩基础上的一些分数优惠。学科竞赛获奖是高校比较认可的一个硬性指标,部分在学科上有特长的学生可以在学科竞赛上有所突破,为自己在高校录取中获得优势创造条件。化学作为一门与实际生活连接比较紧密的学科,大多数学生对化学比较感兴趣。这样进行化学竞赛辅导就有广泛的学生基础。在平常化学竞赛辅导过程中,我认为通过以下途径对学生、教师有比较大的帮助。
一、化学竞赛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但在学生逐渐转变为专职学生,越来越脱离生活实际的现实情况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将成为一句空话。化学竞赛可以作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新平台。化学竞赛培训,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心理承受能力、爱国热情等具有重要作用。
1.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一个人成才的基础,科学素养的提高是后天努力和培养的结果,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兴趣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前提,要在化学学习中逐步提高科学素养,对化学感兴趣是首要条件。化学竞赛具有兴趣性、竞争性和创造性的特点,符合中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参加化学竞赛是学生自主选择的,他们会以极浓厚的兴趣自觉参与,而不需要教师的督促。高昂兴趣与积极的主动性同在、与热情同在,他们可以放弃一些休闲娱乐的时间,兴趣浓厚时,甚至废寝忘食,有这样的状态,学习效率非常高。通过对参加辅导学生的跟踪调查,参加化学竞赛的学生都主动阅读过课外化学读物,做过一定量的化学竞赛试题,积极收集和整理过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并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正确的解释。这对于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厌恶学习为快乐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勤奋上进的优良品质都很有好处。学生在参赛过程中经常研究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会积极思考,并互相讨论,擦起思想的火花,促进思维碰撞,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既提高了抽象思维能力,又培养了相互协同精神,而相互协同精神是现代中学生最缺乏的基本素质之一,还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因此,通过竞赛这个平台,可以充分开发参赛学生的智力潜能,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虽然许多参加竞赛的学生将来并不以化学研究为职业,但他们在参与化学竞赛的过程中获得的洞察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将受益终生。
2.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适当的压力是学习持续前进的原动力。化学竞赛题目难度大,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压力,而参与化学竞赛并不是冲着一定要获奖的,学生有压力但不会成为心理负担,参与化学竞赛活动恰好可以适当锻炼心理品质。化学竞赛活动经验告诉我们:竞赛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胜心、自觉的求知欲望;竞赛要有坚强的拼搏意志、冷静的头脑、灵活的应变能力;竞赛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不服输的精神,必须好强而不逞强;竞赛要有很强的自信心,而不是盲目乐观,要善于调整竞技状态,平抑临考前的紧张情绪,相信自己肯定能行。要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直至成功。在整个参与化学竞赛活动中获得的上述经验,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3.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学生在私下总是谈论,为什么我们国家总是无法获得诺贝尔奖,这些看似杞人忧天的漫谈,其实是对学生进行爱国热情教育的很好契机。化学竞赛涉及内容比较前沿,谈及相关知识容易引起学生思想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埋下爱国热情的种子,转化成努力学习的动力。化学竞赛活动中,教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他们做人。在辅导过程中,在精讲理论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经常通过介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勤奋求实、献身科学教育。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他潜心研究制碱技术,打破了帝国主义对制碱技术的垄断,我们应该发扬他那种不屈不挠、勇于拼搏的精神,学习他那勇于实践、不断进取、无私奉献、执著爱国的高贵品德。
二、化学竞赛可以提高化学教师的能力
化学竞赛是基础教育阶段高水平的智力竞赛,竞赛题的许多知识来源于课本,又远超出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有许多知识来源于大学一、二年级,甚至大学三、四年级的知识。这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对教师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教师由于习惯了常规的基础教学,对大学知识有所遗忘,已经不成体系。教师在平时教学工作之余,要重新拾起大学课本,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加速知识更新,不断提高素质。这不是一两个教师能胜任和承担得了的,需要一批批甘为人梯、富有理想、乐于奉献、事业心强、勤学好钻、勇于带领学生拼搏的教师。
参考文献:
该模式的整个行程以“读”贯穿始终,把握好“读”的指导,是此模式成功运行之所在。通过近几年的课堂实践,我觉得在“读”的方面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把握好读的层次性
读的训练要讲究层次性和梯度。从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到逐步脱离拼音正确地读,再到连词成句读得通顺、流利,最后做到有感情地读,每个年级的训练重点是不同的。在进行读文指导时,就应根据学生年龄实际和年级要求逐步训练。如:在进行一年级教学时,对读的训练只讲究让学生把字音读正确,到了二、三年级,则提出把语句读通顺流利,慢慢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这样训练,学生不觉得难,很容易达到读书的标准,使孩子们的读书兴趣会越来越浓,有利于后面的进一步高标准的训练。
二、让学生实实在在读书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改变课堂没有读书声的局面,让学生实实在在读书,使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1、保证读书时间
在语文教学中,不让学生读好课文就实施教学,往往会出现许多令老师心烦的尴尬情况,如让学生读书,不是咬音不准,吐字不清,就是音量不大,如蚊虫嗡嗡,不是读得不连贯,语不成句,就是读无表情;请学生回答问题,因为读得少思得浅,又无所疑,对课文无任何感触,因而一问三不知;让学生发表一些见解吧,因为课文没有读好,理解不深,说的也只能是问题表面的一点皮毛。这就是没好好读书,没有充足时间读书得的恶果,所以,只有让学生读充分了,才会使教与学协调,使学生积极、快乐地学习。
见于上述原因,在实施“读文感悟”教学模式时,更要给足读书时间,这样学生才有疑可生、有文可悟。学生们在充足的时间内潜心读书,从容思考,定能读懂文章,有一些自己读中悟到的见解,然后教师再实施“教”的过程,只需很短时间重、难点便迎刃而解。如教学《手术台就是阵地》时,虽然学生读了一两遍后便有少数学生提出疑问,发表看法,但我并不急于教学,而是让学生再次用心读书,直到大部分学生都有了自己的见解,再指导学生交流质疑。这节课只讲了十分钟,其余时间均为不同层次的读书时间,学生们便轻松地体会到了白求恩临危不惧,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可见课堂上毫不吝啬地给予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同样是读课文,一次次形式都不一样,学生就在读中悟理,读中悟情。
2、明确读书要求
弄清读书要求后再潜心读书,是语文教学成功之所在。读书应有一定条理性,教学时要依据学生自身的能力,结合课文内容,提出明确的读书要求,使学生对文章层层深入、步步理解、慢慢感悟。如:在学生初读时,要提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文章大概内容等要求;在初步感知后,让学生再读文章时就让学生边读边想,看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质疑后的读就要带着问题来读书,边读边想边画边议;在对文章有所感悟后再读书,就应该把自己的感受用朗读表现出来。由于每次读的要求不同,学生有新鲜感,学习的兴趣也浓,更能自觉地投入到这样的训练中来,这样读好读懂课文就成为很容易的事了。
3、合理运用多种方法读书
“读”的方式很多,有默读、自由读、分角色朗读、诵读,还有赛读、浏览等。不同的读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对完成学生目标有很大帮助。如在初读时,让学生自由读是最好不过的了,这时的学生对课文只是一个初步认知时段,而每个人的读书程度有所差异,让他们自由读有利于读通文章。在精读感悟时,默读则是最好选择,现代教育心理学表明,默读主要是视觉与思维相结合的一种理解活动,有利于思考问题,潜心会文;当然设计朗读的形式也要为全体学生服务,而不是几个朗诵家的表演,可根据文本的特点,还可采用分角色朗读,如《白杨》一文中两个孩子看着车窗外的白杨时的对话;《坐进观天》一课,故事性强,又新奇有趣可尝试表演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文章包含深情,需要强烈的渲染气氛,可使用全班齐读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当学生对文本的朗读达到一定的水平时,可比赛读、挑战读……
不同的读书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能使整个课堂气氛愉悦、宽松,使学生有更多、更好的方式揣摩语言,体会蕴含,这样才真正使“读”落到实处。
三、借助多媒体促读
多媒体借助现代化的声光手段,动画技巧,音响效果来表现教材内容,使教材形象具体、生动有趣,(多媒体以它五彩缤纷的生动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旁白,悦耳动听的音乐,为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教学时合理运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接受信息,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丰富学生的表象,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到读书活动中。
并且在读书感悟时,恰当使用多媒体,将原来枯燥不易理解,不易感悟的语言文字形象化,让学生入情入境,感悟语言文字,提高读书效率。如:我在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我播放配有优美音乐的录像,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象。然后问学生:“此时此刻,漫步这般景象之中,有何感受?”学生议论纷纷,情绪受到了感染,我再引导学生读诗,学生个个兴趣盎然,读的有滋有味,这种诗画对照的方式,为学生的朗读创设了环境,也让学生在诗的意境中受到美的熏陶。
四、尊重学生个别差异
论文关键词:道德经,关联理论,最佳关联
1引言
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在提升自己在国际上经济地位的同时,更要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道德经》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在西行的过程中,受到越来越多翻译家的重视,尤其是在崇尚世界和平的今天,西方学者也在汲取的它的精髓。可是,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对《道德经》原文的理解对于外国人来说是有难度的,因此就对《道德经》的翻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解决这种文化的差异性,关联理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在它翻译实践中所起的指导作用。本文拟从关联理论出发,探究如何更好的翻译《道德经》,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尽微薄之力。
2 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是西方语言学家Sperber 和 Wilson 基于Grice 的关联准则在合著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1986)中提出的认知语用学理论。他们认为,语言的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即说话者提供关联性的最大信息,明白无误地或含蓄地示意, 听话者则挑出关联性最大的假设做出合理的逻辑推理,从而理解说话者的真实意图。[1](69-73) 关联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交际与认知,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提出语言交际是按某种思维规律进行推理的认知活动。关联理论认为,人的认知以最大关联(maximalrelevance)为准则,而语言交际则以最佳关联(optimalrelevance)为取向。因此,关联理论的核心原则就是最佳关联原则。
关联理论的翻译观认为最佳关联,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言语交际行为,是与大脑机制密切联系的认知推理过程,它不仅涉及语码,更重要的是根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推理所依据的就是关联性。[2](P124)
关联性取决于两个因素:处理努力与语境效果。译者处理努力越小,关联性越强;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越强。但是,读者想要得到的不是最大的关联性(即以最小的努力得到最大语境效果),而是最佳关联性杂志网。[3](7)正如格特在他的著作《翻译与关联》(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书中所解释的:“关联论的主要观点是人类交际关键在于创造一种对于最佳关联性的企望,即听者企望他试图进行的解释能以最低的加工成本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也就是说,听者不用花费不必要的努力便可以得到足够的语境效果,[4](30)因此,最佳关联性不仅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也是翻译研究的原则标准。
为了实现最佳关联,译者要进行两个明示-推理的过程。在第一个过程中,译者根据原文作者提供的信息及相关语境,在关联原则的指导下,找出原文暗含的意图,得出原文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在第二个过程中,译者在关联理论的制约下,充分估计读者的企望,并把原作的意图传达给读者。[5](203)只有这样,译者才能在译文中保持原文的最佳关联性,让读者能够不用花费不必要的努力得到足够的语境效果,充分的理解原文。
诗歌是文学表达的最高形式,它通过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深刻的内涵,中国的古典诗歌尤为如此。《道德经》作为古典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不仅记录着老子对人生的感悟,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众所周知,不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诗歌,诗歌的本身都是感情和思想的表达,这也是中西方诗歌的相通之处。因此,为了中西方文化更好的沟通与交流,学者们致力于诗歌的翻译。关联理论也认为诗歌是可译的。
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诗歌的翻译实际上是一种明示-推理的过程。译者首先根据诗歌原文的明示,推断出诗歌暗含的交际意图,再根据语境假设,考虑读者的认知语境最佳关联,为读者提供最充分的语境效果,让读者不费力的理解诗歌。总之,诗歌的翻译要以最佳关联原则核心。下面就以《道德经》之九章为例,阐述关联理论框架下的诗歌翻译。
3关联理论视角下的《道德经》之九章的翻译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下之道。[6](20)
译文一:
Fill your bowl to the brim andit will spill.
Keep sharpening your knife andit will blunt.
Chase after money and securityand your heart will never unclench.
Care about people's approvaland you will be their prisoner.
Do your work, then step back.
The only path to serenity. (Stephen. Mitchell译)
译文二:
It isbetter to leave a vessel unfilled, than to attempt to carry it when it is full.
If youkeep feeling a point that has been sharpened, the point cannot long preserveits sharpness.
Whengold and jade fill the hall, their possessor cannot keep them safe.
Whenwealth and honors lead to arrogance, this brings its evil on itself.
When thework is done, and one‘s name is becoming distinguished,
to withdrawinto obscurity is the way of Heaven.(James Legge译)
译文三:
One should stop indue time rather than fill it to the brim.
When a point iswhittled too sharp, its sharpness cannot remain long.
When a hall isfull of gold and jade, nobody can keep them long;
When a man ofwealth and rank is arrogant, he is looking for a calamity upon himself;
When one succeedsand subsequently retires, he follows the true way of heaven.
(辜正坤译)
之所以选取《道德经》第九章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在这段话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短语,可以让中国读者重温中国古老文化的魅力,第二,只从字面来看,《道德经》之九章的原文有些地方的表面含义是不太容易理解的,所以译者只有经过明示-推理的过程,让译文符合读者的期盼,即译文能够很好地把最佳关联性再现给读者才能让读者明白其精髓。
《道德经》第九章主要阐述了当一旦得到的东西已经很丰富了,就不要贪得无厌,不如停下来,你所占有的金钱地位多了,别人就会眼红,终究是不能“长保” 的。人一旦发富发贵,往往会骄傲自大,这样反给自己栽下祸根。人一旦有所成功,就得知足。懂得功成身退,就把握了自然的法则。
明白了原文的含义,再来分析这三特点鲜明译文版本。译文一使用了五个英语中的祈使句和一个名词短语,语言是最简练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最忠实原文。可是他把“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翻译为Care about people's approvaland you will be their prisoner,即在意别人的赞扬,终将会成为别人的俘虏,与原文的含义有点远,而且“富贵”也没有翻译出来,再看他最后一句“功遂身退,天下之道”的翻译,他译为“先做事业最佳关联,再后退,这是通往宁静、安详的唯一之路杂志网。”把“道“意译为宁静,安详,显然与原作者的暗含的意图有出入。尽管译文一的译者付出很大的努力,可是在由于他在第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从文字的表面找出原作者暗含的意图,没有实现原文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也就无法在译文中呈现出最佳关联性,因此影响了读者对原文的理解。译文二和译文三其实看起来有几分相似之处,他们都把原文按照英语的语法规则还原成了完整的句子,这样的处理显然更符合外国人的阅读习惯,因为英文诗歌几乎都是完整的句子,从这点看来,译文二和三是更符合译文读者认知语境,这是他们的共同点,其实他们也是有不同之处的。译文二的句子要比译文三的句子更复杂一些,换句话说,就是译者的处理努力有点大,处理的努力越大,关联性就越弱。同样来分析他对最后一句的翻译,他把它译为一个人事业完成,享有盛名了,再回到默默无闻就是天道。他的翻译显然比译文一更好的把握了原文的含义,而且读者理解起来会容易一些,满足了读者的企望,实现了最佳关联性。和四在处理努力上明显比译文一要小,从这点上来说,关联性显然增强了。译文三的特点是可读性很强。首先,译文四忠实原文,这得益于译者处理努力小,自然关联性就强。其次,译者用了相对容易理解的词汇,例如说在对最后一句的翻译上,他是这样翻译的,当一个人成功之后,退休,他遵循的是天道。很清楚,这样的翻译不仅忠实原文最佳关联,而且易于读者理解。最后,译者使用了四个带when…, …结构的排比句,结构更加紧凑,读起来不仅朗朗上口,而且译者又选择了符合读者认知环境的词汇,让不同层次的读者不太费力就理解了原作者的意图,实现了译文与读者之间的最佳关联,达到了翻译作品交流和传播文化的要求。所以,译文三是最通俗易懂的版本,这也是包括耶鲁大学在内的很多美国大学选择这个版本的《道德经》为参考书的原因。
4 结语
翻译是原文、译者和译文读者三元之间的交流活动,在关联理论指导下的翻译,如果能够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即译者根据原文的明示信息推断出原作者的暗含的意图,再评估出读者的认知环境,提供充分的语境效果,实现最佳关联,让读者轻松的理解原文,翻译活动就是成功的。在翻译《道德经》这样的中国古典名著时,只要在译文中能够再现最佳关联性,翻译的效果就达到了,从而推动中华文化走向国际,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何自然,冉永平.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J].现代外语,1998,(3).
[2][4]Ernst - Augus Gut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Context[M]. Oxford: Blackwell,1991.
[3]林克难.关联翻译理论简介[J].中国翻译,1994(4).
[5]王晓晓.关联视角下的翻译[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6]老子著,辜正坤译.道德经[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关键词】企业;传统文化;员工管理;研究
一、传统文化是新时期企业员工管理的急切呼唤
(1)企业员工管理要更多体现民族文化品格。回顾20世纪70 年代《财富》杂志所排出的世界500强企业,可以发现大约三分之一的公司已经销声匿迹。究其原因,无不是不健康或不健全的企业管理文化造成这些企业无法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企业员工管理方面,老祖宗创造了很多智慧,我们完全有理由、有责任让中华传统文化瑰宝重现异彩,把背景性格各异个体凝聚成团结战斗群体,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2)企业员工管理道德教育头等重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道德”二字是几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纲领所在。“道”,即自然规律;“德”,即遵从;“道德”即遵从规律。企业文化的根源缺失正在于仅教人做事而没有教人做人,即教的是“术”而非“道”。偏离了“道”的企业只推崇商业模式,追求利益最大化,以致出现所有人都不愿出现的结局。这是当今业界最应该反思的。大道至简,朴素的传统文化蕴含了做人的哲学道理,道德教育才是企业文化灵魂所在。(3)企业员工管理问题需要传统文化去解决。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员工管理问题已经不能用现在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所解决,迫切需要传统文化的出现。例如:针对企业工作人员不诚信问题,可以利用《弟子规》作为教材开展教育,帮助他们清除心灵污垢,恢复人的本善之心,促进社会和谐。针对企业工作人员功利思想严重问题,可以利用《道德经》作为教材开展教育。
二、企业员工管理引入传统文化方法探析
(1)要组织好员工的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坚持先教做人,再学做事,将传统文化作为职业培训重要内容。员工培训导入传统文化,一进厂就由专职教师讲授《弟子规》、《道德经》、《孝经》原文。其次,要开好分享会扩大学习效果。公司每月至少举办一次传统文化背诵比赛或力行传统文化感悟演讲会。再次,要拓展延伸涉猎相关内容。(2)要营造好员工学习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首先,以经典格言佳乐熏陶人。企业要从《弟子规》、《论语》等传统文化经典中,有针对性地摘选格言佳句,制成标语牌匾张贴悬挂在车间、宿舍、走廊、餐厅等工作生活场所,使员工们抬头可见、随时可读。室内外弥漫着《孝敬父母》、《感恩一切》等善音雅乐,用沁人心脾的旋律荡涤灵魂。其次,要定期举行“道德模范”推荐评选活动。再次,企业要经常组织员工参加社会爱心活动。(3)主要领导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己才能化人、上行自然下效。企业主要领导在塑造组织文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他们的个人魅力和言传身教就是一种无声号召和导向,会对广大员工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
三、吸收传统文化精髓进行企业员工管理的具体建议
(1)完善薪酬福利保障机制,把员工当家人。坚持职工利益优先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与员工签订正规劳动合同。落实“五险一金”待遇,每月按时足额发放工资。改革薪资结构和薪酬分配制度,完善待遇保障机制和薪资激励机制,形成“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薪酬体系,让员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2)健全民主参与机制,视员工为主人。坚持把企业家倡导与员工主体地位紧密结合,把企业核心理念和员工价值取向渗透到管理制度之中,使员工自觉认同并落实到行动上,让企业文化真正体现员工共同的理想追求、统一的价值理念和自觉的行为习惯。完善工会、团支部、妇联、关工委、政工会、职代会等民主参与机制,让它们发挥企业与员工间连心桥作用,积极维护员工各项民利。(3)强化教育培训机制,助员工成能人。在新员工岗前培训中,除进行传统文化学习、军事化训练外,企业应派高管进行企业发展、企业文化、操作流程、品质管理等方面培训,让新员工更快更好地了解企业、融入企业。(4)注重人文关怀,塑员工做贤人。企业应视员工为家人,设置各种文化小组,如:美术、摄影、球类、健身等,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体活动,定期举办艺术节、运动会及各种评选活动,使之成为员工繁忙生产中的精神调节剂。
总之,传统文化的营养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企业员工管理中引入传统文化的思维、内容、方法不失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创新和大胆尝试,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加强行业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已迫在眉睫。
参 考 文 献
[1]侯景新.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2-1
关键词:中学德育;人文关怀;心理疏导
教育的根本目标应是使人成为“人”,在这里“人”更多指的是社会意义上的人,个体的社会化过程离不开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心理学研究证实:道德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1]中学德育就是要造就有道德的人,有道德的人是“整体的人”、有生命意识的人,从而促进“有道德”社会的建设。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中学德育的发展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示与思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文关怀关注个体多层次、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心理疏导关注人们相关问题的解决,心理疏导是人文关怀的载体,同时其又采取以人为本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将解决人们的实际问题与思想问题有机统一起来。
一、当前中学德育存在的缺憾
(一)升学压力导致学校、家庭与社会关注存在偏离
人才的基本标准是德才兼备.德是排在第一位的。关于德、智、体育的“危险品、次品和废品”的比喻形象说明了德语的重要性。在中学的教育实践中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已经深得老师、家长的认同,但是在实践操作上却存在严重的反差。学校精力投入最大的还是“语、数、外”等学科,学生、家长最为关注的还是各门主科成绩的高低;中、高考更为重要的是考试成绩,而不是综合性评价(学业水平测试、思想品德水平)的结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是哪所学校出了高考状元?高考本科达线率是多少?在全社会普遍追求外显的升学指标氛围中,德育就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局面,让位于“升学压力”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就更不用说产生多高的德育效益和价值了(糜海波,2005)。
(二)德育理念与实践的巨大反差导致中学德育收效甚微
尽管近几年中学德育教材在贴近生活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面对富有差异的学生,统一的教材还是与学生接触到的实际生活存在一定差距,过于理想化和成人化使中学生难以产生认同感;此外教材只注重道德信念的树立和培养.缺少培养学生是非辨别能力和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方法,实践指导价值不大;学生接受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接受,一旦碰到与所学道德观念相违背的现象.学生的道德观念就容易产生改变,很难正确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冲突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生长期道德生活的结果,学校课堂教育与学校生活只是个人生活的一个很小部分,对于学生日常交往和社会生活来说,中学德育很少关注,而社会和家庭又把德育的重担压在学校.希望学校能承担所有德育任务。德育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学校、家庭、社会全面配合必不可少。
(三)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缺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无论城乡网络的可得性大大增强。网络社会中人人都有发言权,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自由地进行选择和取舍,教育对象也不再是消极的接受者,可以主动进行信息搜集从而获得教育和知识。因为网络的虚拟性,人们的交流沟通可能更为主动和坦诚,表达的观点和情感更为真实、直接。正是因为网络的虚拟性、交互性和平等性等特征,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学生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相对于网络的高速发展,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却表现出明显的缺位: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更多的是侧重于各类技能的掌握、知识学习与网络游戏的冲突、网络传播道德等等。网络在促进个体个性化发展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强调个体的责任感,实现网络德育与现实德育的无缝对接,形成完整的德育生态系统。[2]
二、中学德育的科学发展趋向
(一)中学德育目标普适化
全球化背景下,中学德育不免会受到全球文化多元性的冲击,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世界”人,已经成为德育工作思考的问题,中学德育目标和内容的普适化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例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教育和具有全球本位特征的生态环境道德、科技道德教育等。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生态环境伦理、经济伦理、科技伦理、网络伦理等关乎人类共同利益、具有普适化特征而又极具时代特色的德育素材,逐渐走进家庭、走进学校、走进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它们将成为我们中学德育中丰富而具体的实践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培养有责任感的学生应当成为中学德育的重要目标。富有责任感的个体人格才有可能是完善的(Costa.&McCrae,1992),中学生不仅要对规范负责,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可能是一个对自己置身于其中的种种关系持积极负责态度的人。只有人人都能对自己负责、彼此负责,才能形成一个健全的社会。学会负责,是学习和做到在作出满足个人需要和愿望的决定时,应该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以及对影响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等有全盘考虑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德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并培养其选择的能力,才能培养出负有责任感的个体。
(二)中学道德价值取向多样化
众多研究已经证实,中学道德价值取向存在多样性。[3][4]德育工作者在德育实践中就应注意德育一元价值取向和多元价值取向的有机统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蓬勃发展中,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性质,必须体现社会主义主导道德的一元性。但是我们也不应忽视社会成员多元道德价值取向存在的现实合理性,在德育中给予其应有的地位。这样既立足于中学生道德实际,又不放弃主导思想的正面引导,能较好反映时代特征和当代中学生的特点,顺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需求。因此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个呈现出不同层次的、使每个中学生经过努力都能企及的目标体系时,中学德育方可有实现自身最佳效益的机会。
(三)中学德育内容生活化
德育生活化主要指学校德育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积极开发利用富含价值引导功能的现实生活资源,让学生道德品质 的形成过程回归生活,通过感性、实践的方式.让受教育者去经历、去感悟、去建构自己的价值理想,培养积极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从而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5]它启示我们科学开展德育工作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现实活动出发,采取它强调道德教育直面生活中的问题与困境,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本身来进行积极的启迪与引导.让学生通过生活的体验来理解社会的道德要求。
德育生活化关注人现实生命的需要,关注完整的人,因此就必须要充分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德育的有效性有赖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程度.德育生活化应该重视学生心理变化这一事实.并根据他们心理发展的水平与规律来确定德育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才能保证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
三、中学德育效益的提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一)加强人文关怀,重视德育主体参与
1.中学德育要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以人为本”的德育
“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我们对德育主体进行充分的人文关怀。我们传统德育强调对人的约束,使人机械地按照道德规则行事、做人,完全以“内容为中心”,忽视人的个性发展,忽视人千姿百态的差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关注人的幸福追求;我们的学生不但是道德的构建者、设计者,更是道德的享用者。在德育实践中我们应该开展人性化的德育,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促进其个性自主和谐地发展。这样德育才真正能成为对学生的一种解放。
2.树立“大德育”理念,推进德育生活化
从道德的产生看,道德是为了化解生活矛盾、调节各种关系而出现的,德育既是社会要求,也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生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中学德育实践中,首先,应围绕中学生学习、交往、日常生活等进行道德教育,以此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其次,注重德育的实践性,变学生被动受教为主动求教,变外力为内力,变自发为自觉,通过开放式德育、体验式教学等方式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6]
3.实现道德主体充分参与
长期以来中学生只能无条件地认同既定的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未被真正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不能主动对各种道德价值取向进行自我选择。在价值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学生有自己的道德思维能力与方式,中学生在接受学校德育教育时.已接受了社会、家庭成员的某种影响。积累了一些道德经验.具有主体意识.具有能动、积极的反作用.能接受或改造外在的教育影响。如果教育者所施予的教育影响和学生的思想状况一致.就会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即学生对某一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能够认同与接纳;反之,就有可能漠不关心或产生逆反心理,就有可能对教育采取拒绝和排斥的态度。中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极参与的德育实践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平等参与,就自己对某些事物持有的观点、看法和理解进行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在交流和沟通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能力。教育者要善于创新,以情感为纽带,以体验为手段,吸引学生参与到道德实践活动中.增强德育的真实感和亲和力。
(二)研究学生德育心理,积极开展心理疏导、素质拓展等活动
中学德育研究已经有了一个普遍的共识:德育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7]在中学德育实践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其实就是心理教育的内容,因此研究中学生的德育心理,并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与素质拓展活动,应当成为中学德育实践的新方向。我们可以引入和借鉴心理教育的方法和原则,结合各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推动中学德育的跨越式发展。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和思维品质中的独立性、批判性迅速发展.使他们对于任何事件都愿意进行自我分析和判断.不愿接受现成的观念和规范,因此各种抽象的、教条式的说教最容易引起反感;此外随着信息的发达、生活空间的扩大.交往范围的扩展中学生与社会其他成员的接触交流越来越多.这会使他们反思学校德育所存在的问题,如果我们不关注这些变化,可能会更大程度上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我们应根据他们心理发展(道德发展)的水平与规律,通过心理疏导、团体游戏、素质拓展等方式实践合适、恰当的德育内容。
(三)高度重视,学校、家庭、社会合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如何提高中学德育的效益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在当前我们要高度关注网络生活给中学德育所带来的挑战。“艳照门”、“人肉搜索”、“网瘾”、“网恋”等事件的发生,引起来德育工作这的深思:我们的德育工作面对网络为何会如此不堪一击?网络的不可控性消弱了学校德育的可控性,网络的虚拟性在给了学生畅所欲言的表达机会的同时,也为肆无忌惮地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提供了空间,良莠不齐的网络内容对分辨能力不强的中学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同时丰富的网络内容也对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当前乃至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学校要主动占领网络德育这块阵地,加强德育工作者的网络素质建设,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强化网络法制教育,培养学生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法律观念;家庭要从父母做起,不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同时充分发挥亲情教育的优势,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社区、社会各界应该主动配合学校专项治理校园及周边网络环境,保障和促进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L.科尔伯格著. 道德发展心理学[M]. 郭本禹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蒋业华.论德育生态视野下的网络德育[J].学术论坛,2007(08):177-180.
[3] 杜时忠.学校德育实效的调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02):12-19.
[4] 黄洁娟.广州市中职学校德育活动的调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7:1-27.
[5] 赵惜群. 德育生活化理论探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03):25-27.
关键词:信息技术 国学经典诵读 教学研究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146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浩如烟海。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它在一代又一代人中传颂着,见证了民族灵魂的薪火相传,滋润着华夏儿女的心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和光大革命精神,回溯源头,传承命脉,‘国学’是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可见,让广大学生从小接受中华经典美文熏陶,不仅可以使学生从中感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提升。
在教学实践中(以小学低学段为例),我
尝试通过多媒体运用到国学诵读中,进一步促进和提升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阅读观察能力、创造性思维以及文化素养。
一、借用歌曲,古诗新唱的方法积累语言
根据课本教学内容和意境,利用多媒体播放适当的音乐,能为课堂注入无限的艺术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给古诗词配上节奏,即兴来一段说唱,或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深情吟唱,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经典文化的同时受到音乐的感染。
如《静夜思》教学中,当学生听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缠绵的歌声时,学生会真切地体会到远方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的场景。又如,在学习杜甫的《绝句》时,随着轻快的节奏和悠扬的歌声,学生可以从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情真意切地感受到诗人面对一派生机的春景时心情特别舒畅……借用歌曲,让学生随着音乐节奏产生心灵的共鸣,引发审美愉悦,可使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起来。由此可见,古诗新唱的方法无疑给诗文的背诵带来了一缕新的春风。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特点,把古诗词的学习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把诗词配上自己喜欢的旋律,定期以歌唱比赛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诗文积累。
二、巧借多媒体图画,提升学生阅读观察的能力
古人有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是有形诗,诗是无形画,自古诗画同源。由于图画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因此将古诗词语形体化,这样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能够清晰理解诗意,深刻领悟意境。
古诗所选配的插图,每一幅都是诗情浓郁,气质浪漫,真可谓“诗情画意,相得益彰”。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把这些插图展示出来,以此增添教学过程的生动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如在教学杜牧的《山行》时,教师可先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观察所配插图:整个画面以红色为主调,展现山路、人家、白云和苍劲的树,停车观赏枫林的诗人。学生在欣赏完这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之后,反复朗读、体味,就会理解诗人所要表现的“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主题。
三、通过多媒体感悟意境,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多媒体的演奏情境,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从而进入诗歌中所描述的场景,表达诗歌的境界。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古诗《村居》中就有这样的诗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如此生机盎然的景象,单就字面的感知理解是不够的。教师可让学生通过配乐朗读、听录音、看图画等方法,结合自己的生活,展开联想,想象诗中各种景物所描绘出的画面:早春二月的村庄周围,绿草如茵,黄莺飞舞,微风的吹拂下,河堤两岸的杨柳轻轻摇摆。放学归来的孩子们在这美丽的春色中快乐地放起风筝。形态各异的风筝在空中翩翩起舞……就这样,在悠扬的音乐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创设意境,唤起学生的情感,把学生带入情境,反复吟咏。相信,学生早已被诗中的美景所陶醉,再次拉近了与诗人的情感距离,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提升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国学经典蕴含着强大的道德能量。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许多经典的诗文立意深刻,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将得到不断提升。《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学生,就是给学生开启了一扇与历史名人对话的大门,与圣贤为师为友,帮助他们更好地塑造人格。
诵读经典古诗文,可以帮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准则和方法,使人性格温和,举止文雅,修养得以提高。如在教学《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时,我会结合讲解内容插入“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的动画视频。学生在欣赏视频的同时会静静思考、慢慢体会这些故事所告诉他们的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个做人的准则。此外,我还会适时地播放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视频,如二十四孝的视频、感动中国人物的视频,还会播放孝亲歌曲的视频,如《感恩的心》《烛光里的妈妈》等。
学生在这些国学经典的浸染下,会潜移默化地用圣人的言行举止来规范自己,心地向善,进一步提高修养,真正做到“读千年美文,做少年君子”。
总之,在多媒体这双斑斓的翅膀下,“诵读国学经典”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它用自己的独特魅力唤起了学生创造的灵性,奏响了学生心中诗文的琴弦,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语文课堂也从此更加充满灵动和生机。
参考文献:
[1]熊春锦.国学道德经典导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2]彭雪卿.经典诗文诵读策略研究与实践[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
[3]郁忠华.创新理念,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经典诵读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