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农业虫害防治8篇

时间:2023-05-25 10:48:4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农业虫害防治,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业虫害防治

篇1

关键词水灾;蔬菜;水稻;病虫害;防治

近期,我省部分地区连续遭受大暴雨和洪水缺堤袭击,农业生产受到很大的影响。为最大限度减少水灾带来的损失,促进农业生产恢复正常,现就灾后蔬菜及水稻病虫害防治提出以下措施。

1蔬菜病虫害防治

1.1及时排涝,施肥促壮

水灾过后,土壤肥力流失严重,要加强水肥管理,施足底肥,注意喷施叶面肥,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及微肥,使植株迅速恢复长势,增强抗力。

1.2抓好病虫监测预报及应急防治

水灾后作物极易暴发病虫害,尤其是病害,切忌麻痹大意,应在做好蔬菜病虫监测的基础上,对作物有针对性地及时施药保护,预防病害,象抓好灾后卫生防疫一样抓好此项工作。当前,蔬菜上发生的主要病害有:瓜类霜霉病、白粉病、疫病、炭疽病,茄科青枯病、炭疽病、褐纹病及豆类锈病、十字花科黑腐病等。发生的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美洲斑潜蝇、瓜绢螟、黄守瓜等。要根据防治对象及主攻目标,有针对性地选用高效低毒或生物农药开展应急防治。防治病害可选用使百克、植保灵、百菌清、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杀毒矾、粉锈宁、瑞毒霉、铜帅等药剂,防治害虫可选用虫螨克、绿青兰、安泰蛾英宝、安泰杀虫葳、功夫、抑太保、B T 乳剂、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等药剂。

1.3抓好杂草防除工作

在园的密生蔬菜可选用高效盖草灵、威霸、精稳杀得、拿捕净等芽后除草剂进行防除;沟边路边杂草可用草甘磷、农达、克芜踪进行防除。对未受洪涝灾害的菜区,也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蔬菜病虫监控工作。

2水稻病虫害防治

通常水灾后水稻白叶枯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较往年发生偏重。因此,要加强病虫测报,及时防治,保苗保穗。

2.1白叶枯病的防治

防治对象田以易感病品种为主。

(1)合理施肥。要大力提倡配施氮、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在肥料的用法上,应是基肥足,追肥早,慎施粒肥。特别是追施氮肥,切忌过迟过重,以防植株徒长贪青;否则诱发病害可能性加大。

(2)科学管水。坚持湿润灌溉为主。当秧苗活棵后,结合耘草落水轻烤,分蘖末期重烤到田面出现鸡爪裂。发病的田块要落干田水,但不能重烤;否则,会加重发病。要特别注意,白叶枯病菌可随水传播,应实行排、灌分开,严禁串灌、漫灌。

(3)加强大田喷药防治。水稻在孕穗至始穗期,加强田间检查,见到田中出现发病中心,即要喷药封锁,并适当加大喷药范围,防止扩大蔓延。如果全田出现零星病叶或中心病团较多时,应全田喷药,大发生时防治2次,每次间隔7~10d,用20%川化-018(叶枯宁)可湿性粉剂,轻病田用药2 250g/hm2,重病田用药3 750g/hm2,对水750kg/hm2喷雾,施药后遇雨就补施。一般有中心病团田块遇暴雨或台风过境时,特别是淹水后,病害迅速发展。因此,必须抓紧时机,在风、雨过后或水退后立即喷药防治。

2.2稻瘟病的防治

药剂防治如下: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 125~1 500 g/hm2,对水750kg/hm2,在病菌侵染前施用,可充分发挥其药效;40%富士一号乳剂1 125~1 500g/hm2,对水750kg/hm2,发病前施用才能收效。

2.3纹枯病的防治

防治对象田以杂交稻和单、双季晚稻为主。防治指标一般是中、晚稻分蘖至拔节期,发病率20%~25%,抽穗期30%~40%,可与稻纵卷叶螟防治混用兼治。

药剂防治如下:井冈霉素1 500~1 875g/hm2,对水750 kg/hm2,喷在稻株下部叶片上。该药对水稻安全,残效期长,且耐雨水冲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g/hm2,对水750 kg/hm2;3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1 500g/hm2,对水750kg/hm2;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500g/hm2,对水750kg/hm2。

2.4二化螟的防治

防治对象田以孕穗中稻、杂交稻、分蘖期迟的中、单季稻为主。防治指标一般是分蘖期枯鞘丛害率达10%,拔节至抽穗期枯鞘丛害率0.5%,齐穗后枯鞘丛害率1%。

药剂防治如下:25%杀虫双乳剂3 000g/hm2,对水750 kg/hm2,均匀喷雾;50%甲胺磷或40%乐果乳剂1 500 g/hm2,对水750kg/hm2;50%杀螟松乳剂2 250g/hm2,对水750kg/hm2。

2.5稻纵卷叶螟的防治

篇2

一、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意义重大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由具有一定植保专业技能的人员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服务组织,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手段,对病虫防控实施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这一新的服务方式是适应农村经济形势新变化、满足农民群众新期待应运而生的,是建立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发展势在必行的紧迫任务。

(一)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病虫害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灾害,减轻病虫害损失,增加产量的潜力很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耕作制度的变化,农作物病虫害呈多发、重发的态势。特别是水稻“两迁”害虫、小麦条锈病、蝗虫、草地螟和玉米螟等重大病虫,具有发生范围广、暴发性强、传播快、危害重的特点,对防治时效性和防治技术要求高。通过专业化防治队伍实施统防统治,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控制病虫危害,实现“虫口夺粮”,这是防灾减灾、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

(二)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纵观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都是通过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的。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和城市转移,农业生产者老龄化和女性化的问题日见突出,对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力不从心,难以做到科学安全、经济有效地控制病虫害。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采用先进、高效的植保机械,不仅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防治效果,更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三)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业生产者安全的有效手段。病虫防治的技术要求高,多数农民缺乏相关的植保知识,导致盲目、过量用药,不仅破坏农田生态环境,而且容易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和施药者安全事故。通过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可以实现安全、科学、合理用药,有利于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可追溯制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利于农药废弃包装物的回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减少施药人员中毒几率,保护施药者人身安全。

二、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植保理念,以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依托植保公共服务机构,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强化服务、规范管理,大力发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服务组织,努力提高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和病虫害统防统治水平。

(二)主要原则

政府扶持:整合资源,拓宽渠道,加大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投入,大力扶持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提高服务水平。

群众自愿: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加强宣传引导,引导农民自觉加入专业化防治。

因地制宜:要根据各地生产实际、病虫发生特点,积极稳妥地发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

循序渐进:可先在粮棉油等大宗作物重大病虫上开展试点,通过示范带动,逐步将专业化防治推广到其他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上。

(三)目标任务

按照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目标和要求,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目标和任务,到2009年,全国粮棉油高产创建示范片全部实现病虫专业化防治;到2010年,粮食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覆盖率由目前的5%提高到10%;到2020年,粮食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覆盖率提高到50%。

三、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措施

(一)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的领导。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把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作为服务“三农”、满足农民群众需要的大事,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强领导,重点支持,积极推进。要制定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制定促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具体措施。要主动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媒体进行汇报宣传,争取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配合,确保推进专业化防治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

(二)加大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投入。各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争取政策,拓宽资金渠道,加大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支持力度。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设立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专项补贴,主要对专业化防治组织及相关组织管理进行补贴,扶持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各项病虫防治经费补贴,努力提高重大病虫专业化防治的覆盖面。要制订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领域,探索企业共建、联建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服务组织的模式,促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组织服务组织的快速发展。

(三)引导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有序发展。目前,各地探索形成了农作物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多种组织形式,包括专业合作型、企业带动型、大户主导型、村级组织型等。要认真总结经验,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模式,通过政策引导、部门组织、市场拉动、企业带动等途径,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对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运行机制、实行规范化管理的专业化防治组织进行重点扶持,通过建立示范区,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方法,促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健康稳定发展。

篇3

一、西北地区病虫害发生情况 

西北地区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代表地区,西北地域辽阔,属于半干旱自然气候,种植的农作物种类繁多,是国家农业经济链中的重要一环。西北地区农业产业发达,但同时病虫害危害情况也较为严重,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该病虫害的主要类型:黄萎病、白粉病、叶霉病等。农作物发病的原因主要表现为:蚜虫、斑潜蝇、白粉虱等。新疆整体降雨量少,因此空气湿度很难控制,这也是大面积病虫害发生的次要原因。 

二、病害传播途径与防治措施 

1.空气中传染 

新疆设施农业病害发生的原因为:在不同时间段的日光照射后,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变化较大,为空气病害的传播提供了条件,因此病害传播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高湿。所以,可通过开窗换气、膜下滴灌、取暖加温等措施改变设施内的湿度,抑制病害的发生。在较低温度条件下也会发生病害,因此需要加强日光温室内温度与湿度的监控管理。 

2.防治措施 

为了防止农业病害的发生,可以在病害频发的区域种植一些具有较强抵抗力的作物,同时人为创造农作物生长的适应条件,降低作物病害发生频率。如果没有抗病性较强的作物品种,可以优先选择一些相对抗病性较强的作物作为代表种植,也能够降低病害发生率。采用烟剂、熏蒸剂等剂型对相对密闭环境中的栽培作物防病也有一定作用,在傍晚进行喷雾增加室内湿度,使保护设施密闭一夜,对防病效果较好。 

3.土壤传染性病害及防治措施 

如果大棚内种植的农作物种类较少,并且采用连坐的栽培方式,那么土壤传播病害的可能性就会升高。在病害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生态防治,能够有效的降低病害的危害程度。通常用增施有机肥与轮作的方式提高地力,人为创造有益微生物繁衍生息的土壤环境。除此之外农作物病害还可以通过种子进行传播,因此种植过程中需要对土壤进行无菌杀毒,使土壤不具备病害发生与传播的条件。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在夏季进行土壤深翻后曝晒,消毒效果较好。还可以对种子用药剂浸种、干热法、种子包衣等方法消毒。 

三、设施蔬菜中的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 

大棚内种植农作物也会受到虫害的影响,室内虫害的主要类型有:菜蚜虫、蔬菜叶螨和棉铃虫。 

1.菜蚜防治 

可采用天敌控制措施,菜蚜虫的天敌为草蛉与瓢虫,所以可以选择适当增减草蛉与瓢虫的数量,来控制菜蚜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以瓢虫为例,一般情况下,一只瓢虫一天可以吃掉200只左右的蚜虫。所以温室内蚜瓢比例在为200∶1以下,就可控制菜蚜的为害。应用无公害且显效的有效防治技术黄板诱蚜或银灰色反光地膜驱蚜技术诱杀菜蚜。化学防治方面:使用吡虫啉、蚜必治等药剂,要严格按说明控制使用剂量。 

2.蔬菜叶螨防治 

对叶螨虫对豆瓜类作物的危害较为严重,红蜘蛛应该在5月份以前进行消灭。 

农业防治:红蜘蛛越冬的杂草在越冬前彻底清除,深度耕翻土地,将越冬的红蜘蛛压在17~20厘米深处的土下将其杀死。化学防治:使用赛白净、阿维菌素、克螨特等专用杀螨剂。 

3.棉铃虫防治 

若发现新的虫食痕迹和虫类,通常附有卵和龄幼虫。通过杀虫灯或通过BT生物杀虫剂严密捕杀。虫蛀果要及时摘除,控制虫害的扩大。 

四、植物病害植物病害分为生理性病害与病理性病害。 

1.病理性病害与生理性病害的比较从发病特点、与土壤肥力和土壤类型的关系、与气候条件的关系三方面比较。 

(1)发病特点病理病一般有明显的发病中心;生理病无发病中心,以散发为多。 

(2)与土壤关系病理病与土壤类型、特性大多无特殊的关系,但与肥力水平有关,通常有以肥田多发的倾向。生理病与土壤类型、特性有明显的关系,土壤类型不同。发病与正常截然不同,不同肥力的土壤都可发生,但以瘠薄土壤多發。 

(3)与天气关系病理病一般以阴霾多湿的天气多发,群体郁蔽时更甚。生理病与地表面湿度关系不大,但土壤长期干旱或渍水,可促发某些生理病。 

2.生理性病害发生的原因 

农业设备具有固定性和多栽培利用率的特征,所以农业种植人员通常会对自然生理性病害缺少防治措施,从而使蔬菜的生理性病害发生的频率升高。蔬菜生理性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设施地相对较稳定,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和种类单一,对种植土地经常性的重复利用,使土壤中的养分缺失严重,氮磷钾比例严重失衡,土壤内部稀有元素减少,不能满足农作物日常生长所需营养需求,因此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病害威胁。农作物种植区域的温度、湿度控制工作管理不到位。 

3.生理性病害的表现蔬菜的歪果、裂果、畸形,非病理性的减产。蔬菜的黄化,焦枯,生长衰退,植株生长受抑制等。 

4.生理病害的防治方法 

植物的生理性病害大多是由于缺素所致,用农药是无法治愈的,只有采取给土壤补足植物所需要的多种矿质营养元素,即实施“全营养施肥”的方法才能得到解决。有些是温度影响的,在温室作物的各个生长时期,严格按照作物所需的温度控制设施内的温度可以防止有些生理病害的发生。 

五、结语 

总而言之,重视设施农业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利用有效的农业管理技术对农作物进行日常的监测与管理,才可以从根本上提升新疆设施农业农产品的质量,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性,提升农产品的经济效益。现代化社会发展中,农业种植业应该结合科技手段,推广绿色种植理念,实行健康防治技术,既保证农民的成本收益,同时也可以促进西北地区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峰,王春景,韩大勇,王力. 浅谈设施农业病虫害监测与防治[J].西北农业科学,2015(01)33-35. 

[2]徐芳.设施农业发展与蔬菜病虫害防治策略[J].现代农业科技,2016(24)182-183. 

篇4

1.1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借助于积极的生物以及代谢产物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防治的一种技术,生物本身的存在或者是生物代谢的产物能够抵御这些农作物病虫害。例如在生态系统中,每一种生物都有其天敌,由于这种现象的出现,因此大自然才处于平衡的状态。而生物天敌具有抑制农作物病虫害增加的能力,因此病虫害天敌的引入对于农田虫害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生物防治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2个方面的问题。在生物防治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保护农作物病虫害天敌的工作,做好保护工作就是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对病虫害的控制。农药在我国农业是不可避免的使用,采用生物防治技术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因此减少农药的使用是未来我国农作物的发展趋势。

1.2化学防治技术化学试剂发展以来,就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而我国长时间以来,农药对于农作物的防治就是我国农作物病虫害最主要的技术。农药的使用在不同区域存在不同的效果,但是对于农药防治而言预测预报的准确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农业防治之前,需要对田间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和发生的规律,这些是作为病虫害防治的依据,在了解到这些数据以后,采用网络测报方式,对病害进行积极防治;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使用农药是否对粮食安全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以及农药是否会危害环境,同时农药的混合使用是否会产生较大的副作用;农药在使用的过程中要保证合理性,严禁出现随意使用农药,农药需要在有效期内进行使用,方能达到防治效果。

1.3物理机械防治技术物理机械防治通常是指借助物理机械设备与工具等来进一步加大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力度。新时期下,机械光学以及放射物理等是比较常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2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建议

2.1采用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技术都是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发展,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也是这个道理,要想对农作物病虫害取得更好的效果,引进先进的技术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且最大程度的发挥新技术。例如在农作物病虫害生长繁殖问题是昆虫研究中非常重要的课题,在繁殖期采用措施进行扼杀,无疑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2.2不断完善农药产品市场长期以来,我国都在使用化学试剂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防治,这是因为化学实际能够在短时间内发挥较好的功能,但是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农药乱使用的现象屡见不鲜,从而导致了预期效果和理想效果相差甚远,甚至会出现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要加大农药生产和监管力度,提高农民科学使用农药的能力,保证农民利益。

2.3做好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作用新型农药对于我国农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新型农药能够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对于环境以及对于粮食的污染较小,因此需要积极的普及对新农药在广大农民之间的使用。做到这一方面的工作时,需要注意的是进行正确的引导,结合病虫害的知识,做好示范点的推广,方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

3结束语

篇5

关键词:农业;病虫;防治;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43 文献标识码:A

1 全球农业现状

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资源与环境危机,人口数量日益剧增,根据联合国 2001 年的统计,世界人口在过去的 30 年中,大约每十年增加 100000 万人。世界人口 2000 年为 606000 万人,2006 年为 650000万人,预计 2015 年为 720000 万人,2030 年为 830000 万人,2050 年为 930000万人。庞大的人口数字造成了除了人均占地空间的日益减小,更重要的是对赖以生存的农业作物的迫切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矛盾也日益显现出来,环境污染、气温上升以及水土流失等,这些不良现象导致了全球粮食供应不足,再加上农业自身的特点,极易受病虫危害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的生存,维护好生态平衡,各国先后都提出了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全球农业的不乐观现状迫切希望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够早日步入正轨。

2 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人类发展的历程中,农业发展可以概括为3个阶段:原始农业、现代农业及有机农业。原始农业是以自然经济为背景的一种低端农业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模式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依赖于自然规律,再加上这种生产模式的生产能力非常有限,因此产量较低,经营模式粗放。现代农业模式就是当今已经发展的模式,依靠各种化学物质去除病虫,提高产量,这种模式为世界粮食产量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种模式造成的危害也是巨大的,药物残留、生态失衡,一系列的影响让人们开始向新的模式发展。有机模式是指在动植物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这种模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这种模式生产的有机食品生产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之中,是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结果。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 必须高度协调地发展,人类需要在遵循和合理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从事农业的生产,这样才更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继而有利于国民经济建设发展。

2.1 病虫害防治

农作物的病虫害是农业生产和发展的一项重要生物灾害,病虫危害直接威胁到农业生产安全、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因此植物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好坏意义非常重大。根据农业专家的观点,现代农业种植的各种作物,只能收获到总产量的60%~70%,实际上很多情况下只能达到50%甚至更少,而如果没有植物病虫害有害生物的为害,全世界的作物田间产量可比现在增加20%~30%。由此可见,植物病虫害防治作为农业生产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必须为农业生产的最终目标服务,但是由于农业生产本身是一个自然的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过程,这就要求实现生态的效益和经济的效益的最优化,这决定了病虫害的防治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了农业可持续的发展。

2.2 耕地资源大量流失

当今社会,耕地资源越来越少,尤其是这几年,各地没有意识到耕地的潜在价值,大量占用土地用于商业用途,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管理,不完善的农业土地产权制度,以及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造成沙漠化严重、土地流失,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此,在走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耕地资源大量流失现象需要引起注意,更需要及时采取合适的措施,确保农业的健康发展。

3 病虫害防治措施

3.1 统筹管理

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互相平衡,病虫害综合治理是可持续植物保护的本策略。有效的保护有机农业物,去除病虫害,可以采用一定原则,即:当病虫的危害数量增大到一定的程度,超过评定值时,根据资料分析,当它造成的经济损远大于防治付出的代价,以及此病虫危害甚重的情况下,才可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如果出现不显著的病虫密度,将容忍这种情况现。只有这样,才可以更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有机模式。有机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不同,不是以破坏单一利益为基础,而是以特殊的方式获取自然资源,需要在保护资源环境中开发,同时在开发有机农产品中保护资源环境,从而建立良好的有机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够很好的保护土壤、水源、物种和环境,继而保持和发展土壤肥力。

统筹管理即需要全方位的考虑问题,除去病虫不能只顾当前的利益,从而忽略了未来的发展,需要采取最优化的措施,尽量采取非化学的措施,尽量不破坏生态坏境。病虫害的防治从多角度考虑,既要考虑化学性,又要考虑生物性、科学性,比如选择性作物及品种、科学的种植制度、保护益虫天敌等,不到万不得已,不得使用化学物质除虫。

3.2 维持生态平衡

大自然本身有自己的运转节奏,正因为如此,大自然才可以繁衍生息数10亿年,大自然中很多物种是相克的,因此物种多样化,更容易使得大自然循环稳定,健康稳定发展。通过增加农田的物种多样性,保持原来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充分利用物种间相生相克的自然规律,及时的减轻植物病害的危害,这样可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和环境污染,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最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一种植物的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种植其他植物,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治病虫害问题。大自然的植物之所以繁茂,就是基于赖于系统结构的复杂程度以及系统内物种的多样性,因此,治理病虫害问题,不能主要利用化学防治,需要更好的维持生态平衡。真正做到使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措施由偏重化学防治向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3.3 技术创新

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很多行业开始将人类的文明成果用在自己领域,病虫害防治工作也可以将崭新的文明成果用在自己领域中。利用电子计算机的优势,结合数学分析理论知识,可以建立起一些病虫害预测及治理系统。通过将病虫害危害信息、植物本身特点及其他因素作为考虑对象,经过算法处理,这样可以提供病虫害发生程度的预测,并且可以相应地提供最优防治策略,以期能够达到最佳经济效益,更好的治理病虫害,从而可以更好的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4 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其他问题采取的措施

4.1 耕地资源大量流失

农业中由于农田的水利工程不配套以及落后的灌溉方式,导致耕地土壤盐碱化大大加重,造成更多耕地资源流失,针对于此,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大力宣传耕地流失的危害,减少耕地资源的流失。

4.2 低碳经济理论

随着社会工业的发展,大量的二氧化碳排入到空气中,造成全球日益变暖,而大量的二氧化碳和过高的温度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因此,需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5 总结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国对粮食的需求非常庞大,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需求,我国相比其他国家,更迫切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针对于此,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更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严智燕,廖桂平,高必达.植物病虫害防治中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5(5).

[2]陈征,英黄.农业病虫害防治决策系统的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1997(1).

篇6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园艺栽培;农业

0.引言

在农业园艺植物栽培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所带来的危害,而这些危害会使得植物的生长受到不良影响。如果对这些不利因素不进行控制的话,会让农业产品的产量降低,从而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而昆虫危害就是主要的不利因素之一。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的蔬菜害虫有两百种以上,而常见的水果害超过了七百种,另外小麦害虫、水稻害虫、玉米害虫、大豆害虫均超过了两百种,正是因为这些害虫使得我国农业产值受到了很大的损害。为了提高我国整体性的农业经济效益,保障农民的收入,病虫害的防治将是关键一环。通过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治,让我国的农业得到更好的收益,这将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1]。

1.园艺栽培中病虫害产生的原因

园艺栽培中病虫害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园艺中的植物品种不够丰富,过于单一,这就从侧面上降低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让生态系统不能够对抗害虫所带来的危害。(2)由于在园艺栽培中会利用到一些栽培技术,而这些技术的使用会使得园艺的土质受到影响,这也让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这样就会让病虫害程度加深,严重制约到了植物的生长。(3)园艺环境较为温和,这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但是也为部分害虫带来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这就让害虫能够更好的繁殖,从而加深了病虫的危害程度。(4)在害虫的防治过程中仅仅是通过农药来进行防治,这种单一的化学手段如果使用周期较长会引起害虫的变异,并让害虫产生相应的抗药性,最终导致农药失效。与此同时也会使得病原菌发生致病性变异,这会加速植物的病变程度[2]。

2.如何有效防治农业园艺栽培中的病虫害

2.1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通过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来对农业园艺栽培中的病虫害进行防治。在冬季到来之前,需要对枯枝和虫枝进行处理,这样将能够有效地对害虫虫卵进行处理。在晴朗的天气下,可以对土壤进行适当的耕作,并对土地进行深翻,这样将能够更好地杀死虫卵,并且破坏害虫的生存环境。在园艺管理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让树势得到强化,这样可以让植物自身的抗虫能力变强。并且根据植物的特性来选择对其周围的生长环境进行处理。某些植物需要在干燥的环境中才能够更好地生长,这就需要将其放置到向阳处;而有些植物需要在潮湿的环境中才能够生存,这就需要将其放置在阴暗处,并注意灌浇。另外还要对栽培土的PH和湿度进行动态的控制。在化肥的选用上也要慎重,特别是在化肥的使用量上要进行严格控制。合理的施肥将能够使得植物长势良好,这样就有效地减少害虫的危害程度。另外还需要进行相应的轮作工作。一些害虫以及致病微生物都是在地表层进行生命活动,如果园艺种植过程中仅仅是种植少数品种,这将让害虫得到良好的生存环境。上述情况还会对园艺土质带来一定程度的危害,会降低土壤的肥力,这样就会使得植物整体性的长势被影响,一旦植物长势下降,就会使得病害虫繁殖速度加快。而通过合理轮作可以改善土质,让土壤肥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这样可以降低病害虫以及病原微生物的寄生性,也就能够有效地控制植物病害情况[3]。

2.2减少农药防治,加强生物防治

在病害虫的防治过程中,农药是必不可少的。在一定时间内,农药对病害虫防治确实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长时间使用的话,则会让害虫出现相应的抗药性,并且可能出现变异,这时候农药的效用会明显降低。因此在病害虫的防治中需要将农药与其他防治手段进行有效地结合来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引进害虫天敌就是一种良好的生物防治手段,比如说螳螂、瓢虫以及一些鸟类都能够给害虫带来一定的杀伤力,这样就能够让防治效果更进一步。在引进天敌的同时,还需要对这些天敌进行有效地保护,加强天敌的繁殖,让整个园艺栽培圈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环境圈。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农药的使用进行严格的控制,尽量少用甚至不用。在农药的使用过程中,不仅仅会杀死害虫,也会对这些益虫和天敌鸟类带来很大的影响,更会让整个生态圈受到破坏,这对于园艺栽培产品的生长是很不利的。

2.3选取优良品种进行种植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园艺栽培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以杂交技术、生物诱导技术、遗传技术进行品种改良,这样将能够带来更好的育种原始材料。再利用基因剪切技术对品种的基因进行点缀,以此来增强品种的抗性。另外还可以向国外引进优良品种进行移植和嫁接,以此来提高植物的综合性抗病害能力。

3.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3.1炭疽病的防治

炭疽病一般侵染植物的叶片和其他幼嫩部分,会使得叶片出现卷曲和黄化,从而造成叶片脱落。其主要防治方法如下:要保持环境洁净,对病花病叶要及时去除;加强水肥管理,保持适宜的湿度;在上述基础上进行药物防治,防止致病真菌在植株间传播。

3.2灰霉病的防治

灰霉病会使得植物的茎、叶、花出现腐烂,长出灰色霉状物,其主要防治方法如下:控制植物生长环境的湿度;对病花、病叶要及时处理并烧毁;用50%可湿性托布津粉剂800倍至1000倍稀释液喷雾或浇灌7天至10天喷雾一次,预防1次至2次。

3.3根腐病的防治

顾名思义,根腐病会让植物的根出现腐烂,同时病变还会进一步扩散,最后让整个植物死亡。其主要防治方法是:保持基质良好的排水环境,对介质和栽培环境进行消毒;恶霜灵和代森锰锌600倍至800倍液喷雾,1000倍液灌根,7天至10天定期用药[4]。

4.结语

在农业园艺栽培中病虫害的防治的过程中,需要采用综合防治方法才能让园艺栽培作物得到更妥善的保护,这样才能够构建出一个相对稳定、和谐的生态圈。另外在使用药剂手段进行防治的时候,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同时改进药物的使用方法,利用一些天然的植物分泌素来作为防范手段,这样将使得天敌能够得到良好的保护,以此来提高防治的效果。 [科]

【参考文献】

[1]设施园艺病虫害远程诊断和早期预警系统构建与应用[J].植物保护,2011(01):112-113.

[2]陈学英.设施园艺害虫可持续控制措施[J].中国森林病虫,2012(06):122-123.

篇7

1、发生为害时间早。今年稻飞虱迁入的时间较常年早10—15天,虫源越冬地东南亚国家(如越南、菲律宾)及我国的广西、广东等地的稻飞虱不但发生期提早,而且虫口基数是常年同期的10多倍。目前,我县早稻田块稻飞虱虫口密度之高,发生期之早,若虫比例之大等都是多年来所没有的。

2、重发生的病虫种类多。早稻一代二化螟全县普遍重发,且有的乡镇损失较大。特别是蚕桑主产区,由于养蚕正忙,有的无暇顾及防治一代二化螟,造成枯心率高达10—15%;叶瘟在中优974等品种上呈现急性型病斑,且已有发病中心,并开始座蔸矮缩,发病中心的病叶率高达95%以上;稻飞虱百丛虫量一般为500只,高的达5000只,且若虫占85%以上,不少田块的虫量已超过防治指标;纹枯病年年重发,季季重发;稻象甲在部分乡镇的中稻秧田中为害较重,断苗率高达8—15%。

二、早稻穗期重大病虫灾害发生趋势预测

根据我们农业部门的田间调查、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结合苗情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预计我县早稻穗期病虫害发生趋势为重发生态势,其中稻飞虱大发生已成定局,穗瘟暴发成灾极有可能。其主要依据有三点:

1、病虫基数高,大发生征兆明显。稻飞虱发生为害期早,虫口基数高,若虫比例大;叶瘟有急性型病斑,有发病中心。

2、气候有利,大发生条件具备。目前不但病虫基数已具备大发生的可能,而且气候条件也非常有利,据气象部门预报,6月12—15日,全县有4天明显降水过程,而此时正值早稻破口初期,所以穗瘟暴发流行极有可能,而暴雨又会使稻飞虱大批迫降我县,增加稻飞虱的虫源。

3、穗期植株茂密,苗情有利。穗期正是穗瘟、飞虱和纹枯病等重大病虫发生的高危期,植株高大茂密,防治困难。农户习惯一亩一桶水,兑水量严重不足,药液喷施不均匀,不能到达飞虱栖息的稻丛基部和纹枯病发生的部位(稻丛中下部)。

三、下步建议

(一)当务之急是打好早稻穗期混合用药保穗战。打好早稻穗期“混合用药保穗战”工作应切实注意以下四个技术方面的问题。

1、明确主攻病虫。这次混合用药保穗战役的主攻病虫为穗瘟、稻飞虱、纹枯病,同时,兼治纵卷叶螟及二代螟虫。

2、把住关键时期。全县要在6月15—25日期间,把住早稻破口抽穗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做到先破口的田块先用药,后破口的后用药。对稻瘟发生严重的田块,还应在齐穗期再施药防治。

3、选择对路农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农民宣传、推广未经试验或经试验防效不佳的农药,以及内吸性不强的农药,如造成防效低下,大面积失收的,将依照《江西省植物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从严处理。为确保防效,维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各乡镇可统一使用以下高效对路防治药剂:

⑴防治穗瘟:瘟失顿(75%三环唑)、山野瘟清;

⑵防治稻飞虱:虱红、净杀星、艾美乐、山野飞、追命;

⑶防治纹枯病:20%井岗霉素粉剂;

⑷防治纵卷叶螟及二代螟虫;虫灭灵、赛打、螟路、螟跑、敌螟唑、螟清。

4、科学混合用药。在水稻破口抽穗初期一定要全面施一次混合保穗药。每亩可用瘟失顿30克(或瘟清80毫升)+净杀星24克(或虱红、艾美乐2克)+20%井岗霉素粉剂50克+赛打(或虫灭灵、螟路)70—100毫升(或螟跑30毫升)混合兑水45公斤,均匀喷雾。稻瘟发生重的田块,齐穗期应再亩用富士一号100毫升兑水45公斤,均匀喷雾一次。

(二)进一步加大行政推动和技术指导的合力,确保“混合用药保穗”战役的全面胜利

1、加强乡村两级的行政推动。重大病虫害的防控历来是“七分行政,三分技术”,如果没有行政力量的支持,就是再好的防治措施也是枉然。所以《江西省植物保护条例》第二十条明确规定:“乡级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传递农业有害生物预报防治信息,组织当地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实施防治。”为此,我们必须发扬2005年“水稻病虫害防治年”的成功做法,依托乡村干部网络支持,继续实施病虫情报进村入户工程,实行干部送达农户,农民签收回执,以明确各自责任,督促防治工作的落实。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一切宣传舆论工具进行宣传。农技站和各村委会要办好病虫防治宣传栏、墙报,县植保站要将病虫情报送到报社、电视台进行报道,各镇闭路电视也可以进行播放。早稻面积大的乡镇要采取出动宣传车、鸣锣警示等形式进行宣传告知农民。再是,要采取“统一组织,统一时间,统一方法,统一药剂”的四统一方法,运用行政手段,实行统防统治,力争把病虫害损失降到最低,确保早稻丰产丰收。在7月底8月初和中旬左右,还要分别打好一晚和二晚的穗期混合用药保穗战。

2、加强防控病虫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县植保站要进一步搞好病虫监测预警工作,当好领导参谋,及时编发病虫情报,继续实施“行政+技术”双管齐下的措施,指导农民开展科学防治;乡镇农技站植保员要深入田间调查,面对面地指导。每周四向县植保站报送田间病虫调查实况。农业局政子成员和技术干部划片包干,明确专业技术人员的包乡责任。会议结束后,农业局所有专业技术人员都必须下到所分的乡镇,进村组、入农户、到田间指导农民科学防治。

篇8

论文关键词:草莓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 及时摘除病老叶,集中烧毁,彻底清理残枝病叶,消灭病源。选用抗病品种。定植时去除病苗。进行地膜覆盖或果实垫草,防治果实与地面接触,越冬前和越冬后各进行1次去底叶工作,把老叶、枯叶清除干净,集中烧毁。发病重的地块在采收后全园割叶,然后中耕除草,施肥,促使及早长出新叶。实行一年一栽制。避免灌水过多,露地草莓注意雨季排水,要起垄栽植,防止土壤湿度过大。适当稀植,控制植株过旺生长,保证通风透光良好。保护地采用高垄滴灌栽培管理技术可降低发病率。

2.生态防治 保护地栽培,可在开花和果实生长期加大放风量,使棚内湿度降至50%以下,将棚室温度提高到35℃,闷棚2小时,然后放风降温,连续闷棚2~3次,除了防治灰霉病等病害外,对白粉病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3.生物防治 用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或2%武夷菌素水剂2000倍液防治草莓炭疽病、草莓褐色轮斑病、草莓白粉病等。

4.物理防治 用黄板诱杀蚜虫、白粉虱。用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金龟子、蝼蛄、地老虎等害虫。在田边、地梗上撒石灰或草木灰防治蛞蝓。

5.主要病虫害的识别要点与防治方法

①草莓蛇眼病 又称草莓白斑病、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多在老叶上发病,叶片受害出现紫红色小斑点农业论文,以后逐渐扩大为直径3~5毫米的圆形病斑,中央呈棕色,后变为灰白色,边缘紫红色,略有细轮纹,似蛇眼状。病斑发生多时,常连成大型斑,至叶片枯死小论文。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或选用等量式200倍波尔多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10天喷1次,共2~3次。

②草莓灰霉病 对草莓开花后危害最严重。病部产生褐色或暗褐色水渍状病斑,有时病斑略具轮纹,湿润时叶背出现乳白色绒毛状菌丝团。花瓣变为暗褐色,病斑常环绕叶柄、果柄,以后蔓延枯死。果实发病,病菌先侵害小果,与土面接触的果面先发病,后沿果梗蔓延到花序梗,干腐枯死。侵害已转色的果实时,初期出现油渍状褐色小斑点,湿度大时迅速扩大,浆果腐烂,果肉变软,密生灰霉。

防治方法 花序显露至开花前,选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等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1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份散粒剂15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5%恶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等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保护地栽培时,每亩用20%腐霉利烟剂80~100克,或45%百菌清烟剂200~250克,分放5~6处,傍晚点燃,闭棚过夜,7天熏1次,连熏2~3次,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③草莓白粉病 保护地栽培发病较重。叶片受害,在叶背面长出薄霜状白粉,随病情加重,叶缘逐渐向上卷起呈汤匙状,后期呈红褐色病斑。严重时叶缘萎缩、焦枯。果实受害,果面覆盖白色粉状霉层,果实发育停止、硬化、畸形农业论文,着色不良,丧失商品价值,严重时果实腐烂干枯。

防治方法 苗期防治要彻底,防治此病以石硫合剂效果最好。大棚覆膜前要细致地喷1次药,把草莓植株附着的病菌彻底消灭。还可选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等喷雾防治,或选用40%多硫悬浮剂300~400倍液,在开花前每隔7~10天喷1次。保护地可采用45%百菌清烟熏剂200~250克/亩或腐霉利烟熏剂灭菌。

④草莓病毒病 主要表现为叶片失绿、畸形、生长量减少、植株矮化、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等现象,严重引起毁灭性灾害。其主要类型有草莓斑驳病毒、草莓轻型黄边病毒、草莓皱缩病毒、草莓镶脉病毒病等。

防治方法 搞好蚜虫的防治。加强田间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毒能力。在田间如发现病株要立即拔除烧毁,减少侵染源。

⑤草莓炭疽病 主要为害葡匐茎和叶片。为高温性病害。分为局部病斑和整株萎蔫两种。葡匐茎、叶柄和叶片发病时,发生近黑色的长圆斑、纺锤形或椭圆形局部病斑,病斑呈溃疡状,并向下凹陷,病斑包围叶柄或葡匐茎一周时,病斑以上部分枯死,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出肉色霉菌。有时叶和叶柄上产生污斑状病斑。整株萎蔫的,只有1~2片幼叶白天萎蔫下垂,傍晚恢复,但几天后即枯死,维管束不变色。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选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喷雾防治。

⑥草莓枯萎病 多在苗期或开花至收获期发病。心叶变为黄绿色或黄色,有的卷缩呈波状产生畸形叶,病株叶片失去光泽,植株生长衰弱,在3片小叶中往往有1~2片叶畸形或变狭小硬化,且多发生在一侧。老叶呈紫红色萎蔫,叶片枯黄,最后全株枯死。维管束变褐色至黑褐色。

防治方法 田间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集中烧毁,从6月中旬开始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防治小论文。

⑦草莓叶枯病 又称紫斑病、焦斑病,为常见叶部病害。叶面上产生紫褐色无光泽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形病斑。病斑多沿主侧叶脉分布,发病重时整个叶面布满病斑,发病后期全叶黄褐色至暗褐色,直至枯死。

防治方法 在秋、春低温期,选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喷雾防治。

⑧草莓褐色轮斑病 属世界性草莓病害。被害叶片初发病时出现红褐色小点,以后不断扩大呈圆形或椭圆形斑,中央呈褐色圆斑,圆斑外缘为紫褐色,病斑最外缘为紫红色。发病后期在病斑上分生出褐色分生孢子器,并呈不规则的轮状排列,多个病斑连在一起使叶片组织坏死。在叶尖、叶脉侵染发病时,叶组织呈“V”字形坏死。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选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7%高脂膜乳剂200倍液加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喷雾防治。

⑨草莓芽枯病 又叫草莓立枯病,普遍发生。主要为害花蕾、幼芽和幼叶。幼芽呈青枯状,叶和萼片形成褐色斑点农业论文,逐渐枯萎,叶柄和果柄基部变成黑褐色,叶子失去生机,萎蔫下垂,急性发病时植株猝倒。开花前受害,使花序失去生气并逐渐枯萎,茎基部受害皮层腐烂,地上部干枯易拔起。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可选用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10%立枯灵水悬浮剂300倍液,从显蕾期开始,7天左右喷1次,共喷2~3次。设施栽培,可用5%百菌清粉尘剂110~180克,分放5~6处,傍晚点燃,闭棚过夜,7天熏一次,连熏2~3次。

⑩蚜虫 发生初期,可选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11白粉虱 发生高峰期,选用12%噻嗪酮乳油1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王迪轩,夏正清,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蔬菜局,41300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