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5 10:48:3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产品设计开发阶段,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家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是公司持续创造业绩的核心。一位国际知名的电脑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对此的看法是:“总是在担心不能开发出最好的产品,从而不能获得足够的订单,所以,就不停地追逐世界领先。我不知道这是一个好的战略还是灾难。”
持续而稳定地推出新产品及产品改善,在许多商业领域已逐渐成为生死攸关的大事。在新产品设计开发方面投资的停滞,将使公司面临失去市场的风险,并使公司不得不面对越来越激烈的低端市场价格竞争的压力。
在新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的财务管理,是平衡“错失良机”和“误入歧途”的艺术。
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众多商业领域的公司逐渐发现,采用成本加成方法(成本导向)来为新产品定价和营销越来越困难。例如,1993年梅赛德斯的CEO Helmut Werner宣布,此后所有梅赛德斯的产品将采用价格导向的方法,来为新产品设计开发制定目标成本。这个方法在低端车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然而,在丰田最先成功实践这一低成本差异化战略之前,在代表着高质量的高端车市场领域,这一方法被看做是不合时宜并且没有必要的。
新环境下的成本管理
早在2000年以前,“用今天的设计,控制明天的成本”已成为各大咨询顾问的佳话。然而,通过对管理会计在新产品设计和开发环节的决策支持方面的研究表明,从产品设计阶段才开始聚焦成本仍然太迟。
众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使得新产品设计开发流程的管理和技术发生着转变。电脑科技的不断发展为新产品设计开发提供了新的工具。如电脑辅助设计、电脑辅助制造、质量功能的配置,以及缺陷模式分析等变得更全面、更容易。电脑科技的强大力量使得新产品数据管理和产品生命周期系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进步都帮助公司在产品设计前及战略和概念定义阶段(见图1),就可以相对精确地了解产品在技术和财务方面的目标的具体情况。
以下是五个显著的趋势,它们从根本上正在改变着新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的成本管理:
1.开发速度。更全面的整合的及分布式的数字系统,极大地压缩了新产品设计开发的周期。
2.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使得新产品设计开发中,所有内部和外部的参与者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不断加强,这些参与者包括供应商、协作网络、合作伙伴和客户等。
3.公司从原来的一个接一个的产品开发模式转变到了基于产品开发平台的系列产品的开发模式。这一趋势成倍地提高了新产品设计开发项目的成本、复杂性和风险。
4.模块化的产品结构被应用,以帮助降低风险、提升定制化水平、实施外包和简化产品组装。
5.解决方案。公司越来越普遍地将其产品和服务绑定在一起,为客户提供更加整合的和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包括各种服务。如出租服务,它可以帮助早期的客户减少对创新产品的抵制。解决方案对竞争对手来说通常难以复制,并且收入流更易预测,比销售实物产品的收入更稳定。
这些年来,以上趋势在不断地改变着新产品设计开发活动的财务管理。在我们研究的公司中,对一个主要项目的最初的战略和概念定义阶段,通常包括5个阶段,也许会耗时15个月左右。每个阶段在开始前必须要得到该业务部门的产品战略委员会的批准,甚至在某些关键的阶段,必须得到母公司产品战略委员会的审批。
目标设定阶段的成本
目标设定的流程是一个互动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过程,包含了所有新产品设计开发的参与者之间广泛和深入的沟通。要管理好三类相互影响的目标成本:设计和开发成本(研究由母公司来负责)、生产和组装的成本、购买成本和使用维护成本(如图2)。提高生产和组装效率的目标,相当于生产成本不变而增加售价。
目标设定的流程是把战略目标和竞争力基础分解到各个运营环节的首要方法。一个平衡的目标设定是战略和概念定义阶段的关键成果,它包含了大量的数据、信息、经验和判断。
在战略和概念定义阶段要充分考虑竞争的因素,这又大大地提升了目标设定流程的复杂性。对于一个汽车制造企业来说,对每一类成本的远景规划可能会涉及一个要运行14年的平台、一代持续7年的车型、一款持续生产18个月的车,以及将持续25年的售后服务。因而,在为这些做规划时,不得不考虑它们发展的步伐、出现的时机、核心技术的演变等情况。可能的车型设计结构还要满足快速、经济地适应技术和规定发展的需要。灵活性的价值很难被量化,但它是在规划和设计阶段永远不能忽略的部分。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成本),需要有一套整合的流程来支持。
目标成本和价值工程的主要工作,大多由设计师和工程师来实施,他们向负责新产品设计开发财务管理的管理会计报告。成本和价值的工程师们在内部动态而激烈的争论中,起到了关键的平衡作用,使得新车型既能满足为保证其优良“血统”而要达到的工业和工程设计的目标,也能满足财务方面的要求。像其他公司一样,高端汽车的制造商会尽量避免在低端市场的激烈竞争,它们不会功利地制造廉价的仅作为运输工具的车,它们要制造能代表客户追求高品质、高品位的“移动的艺术”。所以,工程师要具备特殊的洞察力,来评估那些为了追求艺术而超出功能性的特征对于品牌和顾客的成本和价值。
同步的财务管理
管理会计在这一过程中的主要职责是将所有内部和外部项目相关的参与者联系起来,使得技术设计和开发的目标、商业计划和可能性评估等满足财务的标准,包括投资回报率、销售利润率、毛利、成本、价值、现金流和风险等指标。
在整个战略和概念定义阶段,四项重要的与财务管理相关的活动也在同时地进行,而不是在此阶段之后另行处理。这四项活动包括:投资评估、风险管理、成本和价值管理及绩效评估(如图3)。
同步进行的四项财务管理活动很好地支持了循环的协商流程,以在技术上和财务上得到所有内外部参与者对各项目标的赞同和承诺。
技术和商业环境的动态变化意味着,对新产品设计开发的技术和财务目标,围绕着的是一大堆相对不确定的数据和预测。然而,对这些不确定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正像英特尔前任主席Andy Grove说的,“当春天来到时,之所以表层的雪最先开始融化,是因为它们曝露在最外面。”分析的信息对从嘈杂中分离出有用的信号是非常有帮助的。
信息和财务管理系统不断搜寻者那些有可能迅速转变成机会或威胁的微小变化。在战略和概念定义阶段进行的财务管理,更像是将竞争力和新产品设计开发的战略目标,“翻译”成运营目标。尽管重点已从计划转移到了对其后阶段的控制,但在方向上它仍然是偏向预期的,而不是回顾的。
技术纬度方面的财务管理是非常复杂且有挑战性的。此外,在所有与新产品设计开发相关的、拥有不同职能背景和视角的参与者之间,不断地协商直至达成一致的过程,以及对各项目标―成本、利润、销售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率等达成承诺,其中的困难和艰辛都是令人畏惧的。
管理会计的角色就是帮助整合这一流程。最重要的是设计和使用这一财务管理系统的人员,要对新产品设计开发流程有深刻的理解,同时,对各方面参与者之间(工业设计、设计工程师、制造工程师等)各种可能的冲突和视角的差异也要有深刻的理解。
一部车从简简单单的功能性到臻至完美的艺术性,中间有太多重要的细微差别,这些差别都有其成本和价值考量。对于一个设计者而言,一个细微的线条改变都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但对没有受过训练的旁观者而言,很难看出这些细微的变化,一般的会计可能看不出这些细微变化的财务合理性,购买者也许察觉不到某一处细小改动,然而,所有这些细微的变化却造就一个全新的设计。
对产品创新的决定和各种定制化产品的财务评估,不仅要求对这些细微变化有敏锐的感知力,同时,还要对顾客需求有深刻的理解。
Abstract: Produc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quality is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Product design determines the innate quality, and design determines the cost of products. Produc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phase is the best prevention stage of the process operations, therefore, companies shoul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design and development phase, using the best design programs to produce customer and business double satisfactory product.
关键词:设计与开发;先天质量;预防措施;最佳设计方案
Key words:design and development;innate quality;preventive measures;the best design program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3-0054-01
0引言
产品的工艺设计与开发在整个设备生产运营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弄清设计开发的概念。设计和开发概念是:将顾客、法规等要求转换为规定的产品图样及质量特性和产品实现过程规范的一组过程。这里包括将产品的要求转换为设计要求,并确定实现设计要求的原理方案、结构方案、参数及容差的过程,即全部产品设计过程。
在整个产品生产运营周期中,设计和开发的影响是及其深远的,不仅会影响设计阶段本身的结果,而且会对后续的加工、装配、使用、销售和服务带来巨大的影响,企业在贯彻ISO9000标准中,特别是在贯彻ISO9001标准时,在整个质量体系要求的20个要素中,要算“设计控制“这个要素的工作量最大,几乎要占贯彻ISO9001标准的20%以上。从中,也不难知道设计控制在质量管理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设计和开发的作用如下。
1企业经营的核心
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前途和命运。生产的设备所呈现的技术水平、质量水平、生产效率及利润,首先取决于产品设计阶段。特别是对于工程项目来说,其成败关键在于设计阶段。由此可见,设计在企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产品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产品设计质量决定了产品“先天质量”
产品生产运营过程包括: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设计和开发在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处于最初阶段。最终产品质量的优劣、能否满足顾客需求首先取决于设计和开发的质量。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包括市场调研、研究和开发、设计、制定规范、试验验证、审核确认等环节,是实现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质量水平的前提。究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按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的理论,约有80%左右的质量问题是可以在设计阶段发现并予以消除。产品质量(包括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先天不足”必然导致“后患无穷”,不仅会影响到产品本身质量,还会直接影响到生产管理秩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应是质量管理的起点,是质量管理体系在产品实现过程中的首要一环。对设计开发阶段严格加以控制,把质量问题的隐患尽可能在设计阶段就加以排除,确实是解决产品先天不足的上上策,是产品顺利生产、热销的关键,是企业”质量求效益”的有力保证,同时也是“预防为主,不断改进“的现代质量管理思想的体现。虽然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通过周密策划、严格控制力求避免“先天不足”,但实际上,对于一些超出现有经验的产品,技术上难度大的产品,一时不能完全控制住的现象是相当多的。这就要求设计相关人员及时研究产品标准、规范与客户要求的差异,研究本企业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差异,及时修订标准及规范,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3产品设计开发决定产品的成本
据统计,产品成本的70%~80%取决于产品设计。对于工程项目和大量生产的产品来说,真可谓“设计一条线,落笔千万金”。设计所采用的原理方案简易与复杂;结构的合理性;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水平;容差的合理确定;能耗、材耗水平;材料价值及其利用率等都直接影响着产品成本。设计过程中,既不能一味的追求质量而不考虑成本,也不能只考虑节约成本而不考虑质量,这都是客户所不希望和接受的。这就要求设计人员不断研究质量水平与成本水平之间的关系,寻求最佳折衷方案,以满足质量要求的低成本满足客户的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
4优良产品设计开发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
产品质量的好坏,设计开发是关键。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发现质量缺陷越早越好,问题发现的越早付出的代价越小;问题发现的越晚付出的代价越大。
产品设计过程中的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然而,要做好这种预防除了丰富的经验之外,尚需全面开展FMEA(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活动。特别是采用新的原理、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时,应经过充分的验证和试验,需要格外慎重,做到万无一失。
为了得到优良的产品设计,得到最优方案是关键。如何得到最佳设计方案呢?这就要求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首先要加强设计的评审工作。设计评审是设计控制过程的一部分,是设计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为了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设计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设计评审是早期预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现代产品发生的故障中,最严重的缺陷往往都产生于设计本身造成的先天不足。为了尽可能地把设计缺陷消除在设计过程之中,提高设计质量,必须运用设计评审这样一种有效的控制手段,以利于及早采取纠正和改进措施。设计评审可以在设计过程的任何阶段进行,在任何情况下该过程完成后都应进行。在设计的适当阶段,约有计划地对设计结果进行正式地评审,并形成文件。每次设计评审的参加者应包括与被评审的设计阶段有关的所有职能部门的代表,需要时也应包括其他专家。这些评审记录应予以保存。
总之,产品设计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这里只简单的阐述了几个方面。实现满足客户要求的设计方案不是唯一的,如何获得最佳设计方案是关键。最佳设计方案要从技术经济角度综合考虑,以实现产品预期的技术经济指标。可以引用成熟的方法来优化各种参数和容差,发挥集体智慧、团队精神以及专家系统的建立来解决原理方案和结构方案设计问题。设计优化可以在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从而达到客户与企业双赢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国 北京 100840)
【摘要】本文对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对产品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过程进行了介绍和论述,对设计过程中7个阶段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重点论述了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三者的关系。
关键词 设计和开发;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
1 分析背景
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是企业的重头戏。ISO9000系列标准中的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的7.3条款,对设计开发过程提出了一整套控制要求。企业根据自己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特点,按照这些控制要求去做,就一定能设计出符合期望的产品。但是,标准仅仅是提出“要求”,并没有告诉我们如何去实现这些要求。那么到底怎么做才能符合标准规定的这些要求,使设计开发活动得到有效的控制呢?
在ISO 9001:2008标准中,倡导以“PDCA”环来实现“过程控制”。并对设计开发活动提出了以下7个方面的控制要求:设计策划、设计输入、设计输出、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设计更改。其中,“设计策划”体现了“PDCA”过程方法中的“P(策划)”,“设计输入”和“设计输出”体现了“D(实施)”,“设计评审”、“设计验证”和“设计确认”体现了“C(检查)”,而“设计更改”则体现了“A(改进)”。整个设计开发活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PDCA”循环。下面对标准规定的7个方面的要求做出说明,并着重分析 “设计评审”、“设计验证”和“设计确认”三者的关系与区别。
2 设计策划
根据标准要求,开展设计开发活动,必须首先进行“策划”。策划必须确定设计开发所要经历的各个“阶段”。“阶段”并不等于上面所说的“方面”。“阶段”可能涉及时间上的先后,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可以认为它是“设计开发”过程内的更小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输入和输出。
设计策划还必须规定开发活动参与者的职责和权限。当开发项目由多个小组联合完成时,还必须明确这些小组之间的接口关系。
3 设计输入
设计输入确定了所设计的产品应该达到的功能、性能、技术指标和法律法规要求(包括技术标准),以及产品设计所依赖的其它信息。
设计输入中的这些要求多源自与顾客签订的合同。但在许多情况下,“顾客”并不能完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要求,在合同里描述的往往仅是最主要的要求。企业在签订了这样的合同之后,若直接将合同要求原封不动的下达给设计开发人员,这样设计出来的产品,肯定无法符合顾客的期望。因此,企业必须附加一些自己的要求、希望在设计中予以实现,例如考虑产品的前瞻性,在技术上做某些“预留”。这些都可能不是合同中规定的,但也应纳入到设计输入中去。
设计输入文件应由设计人员编制,并对其准确性及有效性负责。合同、订单、顾客提供的标书可以作为设计输入文件的附件或被引用,但不能将其作为独立的设计输入文档。
4 设计输出
设计输出是在确定产品的技术要求后输出的图样、规范、规程、设计说明书、使用说明书、软件、报告等。即:为提交顾客或供采购、制造、安装、调试、检验和试验及服务等过程所使用的最终整套技术文件。设计输出的内容、深度和格式应满足各设计阶段有关规定要求:
1)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
2)包含或引用产品验收准则;
3)规定对安全和正常使用至关重要的产品特性;
4)设计输出文件应具有明确的标识和可追溯性。
5 设计评审、设计研制、设计确认及三者间的关系
“设计评审”、“设计验证”与“设计确认”是标准规定的、设计开发过程中的三个质量控制点。这三个控制要求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不同的。为了便于描述“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三者之间的关系与区别,我将它们合并到一起讨论。
5.1 设计评审
“设计评审”强调的是通过评审“发现问题”,发现那些对于达到既定目标而言,不适宜、不充分、或者无效的情况。为此,它将贯穿整个设计过程。参加评审的人员,也应该是与所设计的产品或该项设计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除了设计人员,还可能有采购人员、生产人员、储运人员、产品维护人员等,甚至包括顾客。
评审的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不拘形式。与会者可以发表与产品设计相关的任何意见。因为参与者面广,可以收集到与产品有关的、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甚至会发现比现有方案更好的方案。这是“设计验证”所达不到的效果。
对某一个阶段而言,评审点可能不止一个。在确定了本阶段的设计输入时,就应该做一次评审,以发现是否有遗漏、是否合理、是否有互相矛盾之处等。如有,则应补充或修改,并再次评审,直至满意。只有对阶段输出进行评审和验证以后,才能决定是否应该进入下一阶段。
5.2 设计验证
“设计验证”强调的是:设计输出是否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也就是说:先要将比对的标准,即该阶段的“设计输入要求”摆在那里,然后拿该阶段的“设计输出”与其一一对照,如果发现存在不满足的情况,即判为“未通过”验证。要特别注意的是:“验证”,必须有一个用作比较的、明确存在的“标准”,这也是“设计验证”与“设计评审”、“设计确认”明显不同的地方。
还要说明的是:“设计验证”活动必须由获得授权的人员来做。授权人员不应怀疑设计输入的正确性,而应严格按设计输入的要求进行验证,也不得擅自增加或减少规定的要求。而且在完成验证后,必须做出是否“通过”的结论。
5.3 设计确认
“设计确认”虽然很重要,但也最不容易做到位。往往有人认为:我们设计的产品,每个阶段结束后都进行了设计验证,而且也都符合合同约定,也不违反法律法规,这不就等于设计确认了吗?还要确认什么呢?
由于设计开发的产品都是当下还没有的“新”产品。在确定“设计输入”时,信息来源主要是与顾客签订的产品合同,而合同的那些功能、性能和技术指标要求,仅仅是从使用角度提出来的。加上顾客对产品技术了解的局限性,会造成预期的使用环境、工作条件以及所要实现的功能,只是一种“想当然”,会存在不完整的、不恰当的情况。虽然可以通过识别和判断加以补充或修改,但仍然可能有所遗漏。
而“设计确认”正是用来解决此类问题的。 “设计确认”要确认的是所有的(书面的和隐含的、明确的和尚不明确的)产品要求,应该使产品在实际使用环境下运转或运行,目的是确认产品是否能够正常使用并能达到预期的各项要求。完成了“设计确认”,也标志着当前开发活动的结束。
6 设计更改
开发完成的产品,将会投入生产,还会有检验、测试、试验、搬运、贮存、包装、运输,以及现场安装、调试、验收、维护等环节。每一个环节也都可能会发现产品因设计而产生的各种问题。因为这些环节的工作依据都来自于设计输出,这一类问题必须通过“设计更改”来解决。
“设计更改”的对象相对于其提出点,可能会跨越一个甚至多个设计阶段。例如,从产品使用现场提出的设计更改要求,可能涉及某一设计阶段的设计输出,甚至最初的设计要求。
“设计更改”必然导致某个设计阶段的设计输入的变更,从而造成该设计阶段的“返工”,为该阶段策划的评审、验证工作(如果有的话)也必须重新做过。如果这种更改影响到最终产品,还必须进行必要的“确认”。
如果所更改的设计,已经投产或已交付使用,还应当评审这种更改会不会对现有产品产生负面影响。
7 结束语
本文重点分析了产品设计阶段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三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了设计的控制过程就要严格按照质量保证体系的准则进行,才能有效保证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克勤.产品设计过程的进度管理研究[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 产品设计安全评价
1 绪论
产品设计开发尽管是一类工程型活动,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基础问题,德国学者在20世界70年代就提出了“设计就是科学”的论断。多年来,世界各国学者和组织在不断地探寻各种提高产品安全性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先后提出了并行设计、健壮性设计、公理设计、可靠性设计、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以及TRIZ理论等多种设计理论方法。这些方法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了产品某些方面设计的要求,对提高产品设计质量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国内外也建立了一系列的系统安全大纲,大纲中也对产品安全性的控制与管理做出了规定,制定了条款。至此,该领域的研究集中到产品在设计阶段就将全生命周期中某一特性纳入其中的理论研究、技术与方法开发方面,并形成了将现代产品设计理论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研究热点。
2 基于现代设计方法的产品安全性设计
在产品寿命周期的早期进行分析是最有经济效益的,因为在这时通过设计更改来消除或控制危险是比较容易的。参照GJB900—1990的要求,装备在研制、生产过程中主要开展的安全性分析做工包括:在论证阶段编制初步危险表(PHL)和开展初步危险分析(PHA)、安全性要求分析(SRA);方案阶段开始分系统危险分析(SSHA);工程研制阶段开始系统危险分析(SHA)、使用和保障危险分析(O&SHA)以及职业健康危险分析(OHHA)。
安全性设计是通过各种设计活动来消除和控制各种危险,提高现代系统的安全性。在安全性分析的基础上,即在运用各种危险分析技术来识别和分析各种危险,确定各种潜在危险对系统的安全性影响,设计人员必须在设计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保证所设计的系统具有要求的安全性。安全性设计是保证系统慢则规定的安全性要求最关键和有效的措施,它包括进行消除和降低危险的设计,在设计中采用安全和告警装置以及编制专用规程和培训教材的等活动。
由于生产厂家主要是把追求最大利润作为开发产品的原始动力,仅仅考虑到产品实现的功能,或者是根据用户的需要,设计一些相关的特色。厂家往往是追求短期最大利润,未考虑企业本身和人类的长远利益,因此产品开发存在很多不足,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下表分析了面向生产厂家的开发模式的弊端[1]。(见图1)
3 面向生产厂家的产品开发模式的弊端分析
传统的产品开发模式仅仅是从厂家或者个人局部利益出发,没有或很少考虑到全局、全人类的共同长远利益。这显然与当今人们越来越高的以人为本的需求相冲突。基于安全性设计思想的产品开发模式,是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过程出发,接合当前先进科技成果,将安全性设计思想充分、动态、全过程地应用到产品全生命周期——产品论证、方案设计、工程研制、生产制造、使用维护和回收处理各阶段,制造出高效、安全性高、性能稳定、适合现展需要的产品。
4 建立安全性评估体系模型
就产品设计阶段,安全性评估活动而言,是在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的适当阶段,针对一定的安全性目标,在相应的产品集成信息、评估技术方法以及人员组织保证的支持下,就产品设计方案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所进行的系统的评价活动[2]。安全性目标信息是安全性评估活动的依据,一般包括市场用户需求信息、产品过程安全性需求信息等。上述几方面的原始信息往往是比较笼统的定性描述,不便于分析处理,因此需对上述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和提炼,形成系统的、有层次的、有条理的指标体系,以便于在安全性评估活动的后续阶段中进行处理。同时,需将相应的安全性指标与评估对象(即产品设计方案)中包含的安全特性信息相关联,使后续的安全性评估活动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
评估体系模型如下图所示。将评估体系模型所包含的因素分组,每一组作为一个层次,可分为三个层次。(见图2)
5 评估体系模型
由此我们得出,评估体系模型是由产品安全性目标信息、安全性指标信息和安全特性信息构成的体系,是用来描述安全性目标、安全性指标、安全特性信息的层次关系以及相关属性信息的层次模型。产品设计阶段安全性评估体系模型应能满足产品设计各个阶段安全性评估的需要,兼顾产品设计的先进性、适用性、可行性和经济性,实现对产品设计阶段的产品安全性进行多层次、多视角的全面评估。
参考文献:
汽车设计开发粗略地分为造型、详细设计和样车试制这三个阶段。通用汽车专家团队总结出:“在汽车设计开发中,如果问题提出越早越多,则开发成本越低、周期越短,如果问题提出越晚越多,则开发成本越高、周期越长。”例如,在设计阶段,利用三维尺寸分析软件以及RSS(RootSumSquare)计算建立尺寸分析模型,将DTS(DimensionalTechnicalSpecifi-cation)的公差合理地分配到各个总成、分总成、单件,并体现在GD&T(GeometryDimension&Tolerance)上,各零件厂家依照标准加工。此种方式在设计阶段对后期可能出现的问题预警,并且在设计初期解决,使得后期多次的设计变更、模具更改、夹具调整得以规避,从而降低了研发费用,缩短了开发周期,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增加了产品的竞争力。又如,人机工程导入产品虚拟设计阶段实时地、并行地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尽早地优化产品设计,实现产品开发的同步进行验证产品设计。反之,人机工程不参与虚拟制造的开发,在零件开模之后实车进行验证,发现问题再由产品工程进行必要的更改,如此的开发过程相比同步开发,开发质量明显降低,成本显著提高,并且会带来更长的开发周期。如果能够让汽车开发团队尽量早并尽量多地提出问题,将能够降低汽车设计开发的成本和缩短开发周期,这就要求问题管理贯穿到汽车设计开发全过程当中,特别是造型阶段和详细设计阶段需要鼓励大家尽早地多提问题和快速解决问题,防止问题落到样车试制阶段才发现和提出来,这样解决问题的费用就高,解决的时间周期就比较长。对应汽车设计开发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汽车开发团队需要及时和尽早地提出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造型阶段,大家需要针对造型的整体风格、造型分缝的大小、造型圆角的工艺可行性、造型零件分区的合理性等等作出评审,并提出和解决问题;在详细设计阶段,大家需要对零件结构的合理性、总布置的可行性、结构刚度等的CAE分析合理性、公差分析通过率等进行评价,并提出和解决问题;在样车试制阶段,大家需要对工装与零件的合格率及匹配度、工艺布局的合理性等进行现场验证和评估,并提出和解决问题。因此,问题管理需要贯穿到汽车设计开发全过程中,才能为快速解决问题提供可靠地保证。如果在某个阶段忽略问题管理,则会使问题提出和解决的速度下降,势必造成汽车设计开发工作迟缓,从而导致汽车设计开发成本的增加和周期的延长。
2问题管理的系统化、体系化、流程化
汽车设计开发的问题管理是如此重要,大家需要把它系统化体系化流程化,这样才能确保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工程师人员能够按照统一的规则来完成相应的工作,尽早并快速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管理系统化是指针对某个专业领域的问题管理需要系统化,这样可以防止由于主观因素等原因造成问题的遗漏。例如钣金件设计冲压成型性分析过程中需要考虑哪些要点,冲压成型性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需要有一套系统化的管理办法,这样不会因为年轻工程师经验不足而遗漏掉某个分析环节的问题。问题管理体系化是指在某个设计开发阶段的问题管理需要体系化,这样可以防止整个开发团队问题管理进度不一致造成问题解决效率低下。例如在详细设计阶段,造型、感知质量、总布置、冲压、尺寸、总装、涂装、车身工艺和工装等问题都会形成问题清单进行管理,但是如果整个项目组没有对这些问题管理进行体系化地管理,会造成某些区域问题解决周期较长,从而影响到整个开发的进度。进一步说,在详细设计阶段,假如只重视了造型、感知质量、总布置、冲压、尺寸、总装、涂装、车身工艺和工装问题这些清单的解决效率,忽略了冲压清单的解决效率,会形成整个车型开发项目进度的短板,延误项目的进程。因此,在某个设计开发阶段有必要对各专业提出的问题清单进行体系化的管理,整体推进问题解决状态,尤其是推动低状态问题的快速决策和解决,确保整个开发周期满足项目的要求。具体做法可以如下:对所有这个清单的总体状态做出把控,并在整个开发团队内共享相关的信息,例如及时该车型开发项目问题解决总体状态表,对低状态问题予以推动等等。问题管理流程化是指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关闭需要形成相应的流程,这样可以使团队成员遵循既定的工作规则,避免因为流程不清晰而造成工作的推诿,影响工作效率,从而导致项目延误。对于汽车产品,它的特点非常明显,比如零件众多、特征复杂及材质多样等。这些特点会导致各种感知质量问题。其中,《整车静态感知质量工作流程》就对静态感知质量问题跟踪管理等进行了详细的定义,如在某个开发阶段由静态感知质量工程师进行问题状态管理,问题响应需要问题责任区域在问题清单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等等。这样其中的各种角色就能够明确工作的时间节点和工作内容,对于问题提出、解决和关闭都按照这个统一的流程来执行,分工与合作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工作效率高,问题解决的速度快,从而缩短汽车设计开发的周期。
3问题管理需要专人负责制并常态化
汽车设计开发过程中,各阶段的问题侧重点各不相同,各专业模块各有特点,这就需要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专人负责制地管理,并使其常态化,进行常规化、持续化管理,直到项目完成。例如冲压同步分析问题清单就需要有冲压工程背景的冲压工程师来管理,从第一个问题提出到最后一个问题关闭期间,都需要专人跟踪推动,并在汽车设计开发团队里形成常态化的管理模式。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使问题一提出来就能够传递到对应的产品工程师处,并且由提出问题的冲压工程师与该产品工程师密切沟通,共同讨论问题解决的对策,产品工程师再将达成共识的对策落实到具体的产品结构中,冲压工程师再次分析产品数据,验证其冲压成型性,直到问题关闭。例如,冲压工程师做冲压成型性分析后,发现左/右前轮罩外板加强板钣件成形时,在拐角处有开裂现象,立刻将此问题纳入冲压同步分析问题清单跟踪。他找到对应的产品工程师,并一起寻找问题解决的对策,经过双方沟通达成“在此拐角处增加缺口,向内凹5mm,并局部修改产品特征”的修改意见。产品工程师修改此零件3D数模,落实该措施,最后形成新的产品数模,提供给冲压工程师再次分析,结果满足冲压成型性分析,问题关闭。
4问题管理需要分散与集中并行
在汽车设计开发过程中,对于某个专业领域提出的问题,我们以单一问题清单的形式来管理,由问题提出区域来跟踪管控问题的进度和状态,这就是分散管理。但是由于在整个汽车设计开发过程中,不仅仅涉及到某个专业领域,而是跨多个专业领域,这样的问题就相对比较复杂,需要集中管理。例如,总布置遇到的问题大多数是跨专业科室的,需要集中管理和决策。进一步举例如下,发动机舱布置作为整车开发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汇集了整车各专业设计因素,集材料、性能、安全、加工、装配、维修、成本及美观等诸方面于一体,充分展示了整车的设计水平,尤其需要多个科室协同进行相关问题的处理和决策。又如,产品工程师在设计开发某个零部件时会遇到与下游科室零件搭接的问题,也需要集中协调和管理。再如,产品设计不满足制造需求,属于跨产品工程和制造工程区域的问题,也需要集中管控,召开专题会议上升决策等,避免由于专业角度不同而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妨碍问题的快速决策和解决。另外,在某个设计开发阶段,同时会存在有多个专业领域的单一问题清单,这些清单即使有专人管理,也需要集中汇总状态和做总体控制,这样才能确保整个汽车设计开发的进度不因为某个专业领域问题解决效率低下而拖后腿。
5问题管理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以上措施再完美,离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无法发挥作用。因此,在汽车设计开发过程中,必须要发挥开发团队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问题管理才能够卓有成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解决问题,首先就是要形成一致的目标,以解决问题的结果为导向,把大家的意识统一起来,这样行动起来大家参与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发挥出来。例如为解决“轮罩与裙板图示处配合不美观”这个感知质量问题,感知质量工程师、造型工程师、产品工程师形成一致的目标,就是要彻底解决该问题,使轮罩与裙板图示处的配合能够满足感知质量的要求。这样大家目标一致之后,无论是在讨论方案、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大家心无杂念,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解决当中,一心一意做好各自的工作,直到问题关闭,目标实现。其次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我们需要在整个汽车设计开发团队里倡导出一种相互学习相互欣赏共同提升的工作氛围。只有这样,大家才会主动提出问题来共同讨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大家一起集思广益,共同促进问题的解决,从而推动整个汽车设计开发项目向着既定的时间节点和成本目标、质量目标迈进。
6结束语
一、项目负责人接到正式研发任务通知后,编撰《研发项目建议书》、《产品设计开发计划书》和《设计和开发输入清单》。开始组织项目组实施项目开发计划。
二、按《产品设计开发计划书》要求,编制《技术设计任务书》,供初步技术设计评审。《技术设计任务书》要求列有:
1)根据产品的性能、主要结构、系统等方面进行的理论计算过程。
2)确定的产品结构、工作原理、技术性能等方面的设计说明;
3)根据价值工程论证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性价比及成本估算;
4)产品总图或总装示意图及适用标准依据;
5)试验标准、条件及设备等。
三、按《设计开发评审报告》申报初步技术设计评审。在初步技术设计评审中,对《技术设计任务书》的设计方案、结构性能等技术经济指标的先进性、合理性与可行性进行全面、系统评价。项目负责人要做好评审后的整改和复评前的准备工作。
四、初步技术设计评审通过后的图纸设计工作包含全套图样目录、各类汇总表、试制鉴定标准及报告和产品说明书,供图纸设计评审和产品试制验证。
五、按《设计开发评审报告》程序做好产品制造过程中的阶段性评审及整改;按《设计开发验证报告》验证结论及跟踪结果做好试制鉴定后的整改及图纸修订和工艺文件补充工作。还要做好产品的标准化工作,为产品正式投产做好产前准备。
六、根据《研发项目建议书》和《产品设计开发计划书》制定的设计目标,执行《设计开发评审报告》和《设计开发验证报告》程序,完成产品研发设计任务同时,做好包含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装箱单及产品安装图等在内的全部产品设计文件的完善工作。
七、项目负责人做好产品设计研发文件的归档工作。归档设计研发文件要求:
1、完整的设计研发过程文件;
1)研发项目建议书
2)产品设计开发计划书
3)设计和开发输入清单
4)设计开发评审报告
5)设计开发验证报告
2、完整的设计研发技术文件;
1)技术设计任务书
2)图样目录
3)汇总表
4)工艺及验证文件
5)试制总结
6)使用说明书
7)产品出厂检验单
8)装箱单
XX产品设计开发工作计划书(二)
制定产品设计的目的是用文件的形式,把对于在设计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员、设计进度、 所需零配件、相关资料等问题作出的安排记载下来,以便根据本计划开展和检查本产品进展工作。
编制内容要求如下:
1 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产品设计计划的目的,并指出预期的读者。
1.2背景说明:
a.待设计的产品名称;
b.本产品的客户、开发者、设计要求等;
c.产品造型结构设计完成后的跟进。
1.3定义
分析产品的功能、材质、表面处理、装配方式、包装方式、可行性分析等。
1.4参考资料
列出用得着的参考资料,如:
a.本产品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
b.属于本产品的其他参考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标准。 列出这些文件资料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2 产品概述
2.1 工作内容
简要地说明在本产品的开发中须进行的各项主要工作。
2.2主要参加人员
扼要说明参加本产品开发工作的主要人员的情况,包括他们的技术水平。
2.3产品
2.3.1文件
列出需移交给客户的每种文件的名称及内容要点。
2.3.2服务
列出需向客户提供的各项服务,如附件采购、后期手办及模具跟进。
2.4验收标准
对于上述这些应交出的产品和服务,逐项说明或引用资料说明验收标准。
2.5完成产品的最迟时限
2.6本计划的批准者和批准日期
3 实施计划
3.1工作任务的分门与人员分工
对于产品设计中需完成的各项工作,从可行性分析、设计、手办、测试,包括文件的编制、审批、打印、分发工作,按层次进行分解,指明每项任务的负责人和参加人员。
3.2 接口人员
说明负责接口工作的人员及他们的职责,包括:
a .负责本产品同客户的接口人员;
b.负责本产品同本单位各管理机构,如合同计划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质量管理部门等的接口人员;
c.负责本产品同各分合同负责单位的接口人员等。
3.3进度
对于可行性分析、设计等工作,给出每项工作任务的预定开始日期、完成日期及所需资源,规定各项工作任务完成的先后顺序以及表征每项工作任务完成的标志性事件(即所谓"里程碑")。
3.4预算
逐项列出本产品设计所需要的劳务(包括人员的数量和时间)以及经费的预算(包括办公费、差旅费、机时费、资料费、通讯设备和专用设备的租金等)和来源。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作为互联网金融的组成部分之一,众筹商业模式为工业设计领域中的独立设计师、中小企业(公司)、微创机构等带来了无限的发展可能。对于产品设计开发而言,众筹是有力的工具,如何通过众筹模式实现产品设计创意、发挥设计效用,如何利用众筹模式完成产品的创新,是当今设计师和设计理论研究应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
关键词:
众筹;商业模式;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与开发
在国内外工业设计的发展进程中,近十年间的变化特别值得关注。首先,产品设计由硬件转向软硬件相结合,智能化装备成为当下设计的主流产品。如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可穿戴设备、智慧城市等。其次,由原先单纯的产品式创新转化为服务系统创新。如从OEM到OBM、从ODM到OSM模式上的变化,促使品牌系统、商业模式创新和工业设计协同发展。再次,由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封闭式创新转为开放式创新。在“互联网+”为主题的时代,众筹、众包等基于大数据测试的商业开发模式正逐渐颠覆传统的产品设计与开发过程。
一、众筹商业模式的概念及其产生背景
近些年,互联网受众对于“众筹”一词较为熟悉,因为搜索“众筹”一词就会发现它的模式已经渗透进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作为一种商业模式,众筹起源于美国,其核心是依托众筹平台(中介机构),连接筹资人(项目发起企业或个人)与出资人(大众投资人),即筹资人在众筹平台注册并通过相关资质审核后,借助众筹平台向出资人投放项目信息,从而募集零散的小额资金或是其他物料支持。在项目筹资的初始阶段资金由众筹平台掌握,若在预期时间内达到募资额度,则表示筹资成功,该笔资金将被众筹平台转拨至筹资人账户,成功实施项目后,由筹资人以物质或非物质成果回馈给出资人。众筹平台在整个众筹活动中主要是起到接受与评价项目创意、管理出资人信息、监督筹资的使用、帮助项目顺利运营并公布项目实施成果等作用,其盈利主要依靠从筹资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用。假如众筹项目在预期时限内未筹集到募资金额,其前期筹资将会被众筹平台返还至出资人,筹资人可选择重启新一轮的筹资活动或直接宣告项目筹资失败。众筹商业模式根据其开展的复杂程度以及涵盖利益相关者的数量与法律环境,可以被细化为三种运行模式:其一,捐赠或赞助,即无偿的投资模式,出资人通过网络平台直接捐赠或赞助小额资金,例如一些公益机构搭建的网络平台进行公益募捐活动。其二,预售,即物质或非物质成果在未实施完成之前,就在众筹平台上进行推广宣传吸引出资人出资,一旦被投资后,会在计划实施期限内收到成果。其三,借贷与股权投资,这种模式涉及到金融交易等问题,在实操和法律层面上都是较为复杂的,其与预售模式的区别是回报方式为现金或股权,它更适合于中小企业的融资。
二、众筹商业模式推动工业设计的发展
近几年,工业设计行业的迅速发展在国内催生了越来越多勇于创新、创业的独立设计师。然而,这些人在创业之初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资金问题,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那就意味着在产品创意设计实施过程中或多或少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妥协,表现最突出的就是成本控制方面,被迫选用一些价格相对低廉、背离设计初衷的材料来呈现自己的设计方案。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提出,围绕互联网平台的不断创新发展,众筹互联网商业模式以其新型的融资方式,不仅在解决资金方面发挥作用,而且提供给独立设计师在产品开发早期熟悉消费市场、了解用户需求、降低开发初期风险和资金压力等便利。
(一)构建沟通平台
设计师借助众筹商业模式,将自己的产品设计项目展示给支持用户,并由支持项目的用户付出少量的资金扶植项目开展。在整个环节中,既满足了设计师资金需求,又为用户提供了其所需求的优秀项目。由此可见,众筹价值就在于为上述两者提供一个对接的平台,一个沟通的渠道,使他们各得其所。
(二)完善反馈机制
众筹平台可以为筹资者在一定程度上预先进行市场反馈验证,检视设计项目是否如筹资者预期的那样被用户所推崇,这在较大程度上预防了项目运行初期可能出现的产品设计定位失误。同时,在筹资过程中,通过对产品设计方案进行图文结合或以视频虚拟等方式展示在众筹平台上,既可以达到对产品前期宣传的目的,起到较好的推广作用,又可以在产品还没有正式投产之前进行展示宣传,从未来用户中获取宝贵的改良建议,这对于筹资人来说具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可以在产品面世前做最后的优化改良。
(三)助力实体化
产品设计项目的开发从最初的创意阶段一步步深化到最终产品的实体化生产,其中涉及到制造材料及工艺、结构生产制造等方面问题,对于某些设计师而言,将会面对这些综合生产研发能力的挑战,很有可能因为设计师无法打通相关的资源通道,导致产品在实体化生产进程中出现问题,进而使得生产出的产品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单从商业模式看,众筹平台就是以融资为主要目的,但也不难发现,除了筹集资金外它也为各种物质或非物质资源的对接提供了一个快速且有效的平台,能够帮助产品设计项目快速顺利地生产制造出来,最大化减少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未知失误。
(四)功能可持续发展
一个众筹设计项目的成功实施也只代表着这一产品项目成果的实现,拥有了第一批忠实用户(众筹出资人),后续产品的销售目标、运营模式、服务体系、品牌推广等问题才是项目中更为重要的环节。然而现代众筹平台的功能也绝不仅仅停留在筹集资金这么单一的层面上,而是具备整合市场整体资源的综合能力,它可以对产品项目进行整体包装、媒体公关、深入推荐、渠道对接等,使项目享受类似“绿色通道”般的定制化服务。这些综合性的举措能有效帮助产品设计项目走向正轨,由概念阶段顺利步入市场销售阶段,到达用户手中。众筹平台的这些功效为创新、创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三、众筹商业模式接入产品开发过程的意义
单从产品设计开发而言,传统的产品设计开发其成功率在20%左右。对于一些中小型产品设计制造企业而言,普遍存在重设计、轻资产、少抵押的状况,这与传统金融机构的要求存在着落差。与此同时,产品设计成果的知识产权在评估、抵押到交易流通环节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这就造成了企业主要资产的真实价值不一定得到银行的认同。而众筹商业模式则可以有效规避上述问题,借由互联网高效、便捷的信息推广特点,将大众闲置资本与产品设计制造企业进行最为直接的对接,只要产品设计创意的物质或非物质成果能引起出资用户的认同就能够得到资金支持。具研究统计,产品设计开发案例中60%的失败源自于初期产品设计概念的模糊致使后续产品设计定位阶段出现失误,也可以理解为是某种层面上的盲目性。较为传统的产品设计开发过程是一种后置式的交易活动,开发实施者难以预知真实的市场需求,而以众筹商业模式接入的产品设计项目属于前置式的交易活动,可通过众筹平台真实地评估用户期望,提前预知真实的市场需求,在较大层面上可以起到防止项目失败的作用。众筹商业模式是聚集分散的设计资源,凭借公众的集体智慧实施创新、创业活动的有效途径,它为筹资人和出资人合作完成设计创意提供了可能,产品设计由封闭式的自主创新转向开放式的众创合作模式。参与众筹的出资者可以借助众筹平台对产品设计开发过程提出有价值的优化设计方案,在产品还未进入实体化试产阶段时,出资者的这些反馈建议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同时起到为产品设计项目进行前期的宣传造势,并收集到产品的需求、价格信息以及潜在用户的数量和特征等信息,为完善产品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众筹商业模式下产品设计开发策略
(一)增强产品设计项目的开发合理性
目前,每一款产品设计项目在进入众筹平台时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运行规划,其中包括确立明确的目标人群,预期的募资金额,对出资者的回报界定合理的档次。规划中的每一阶段都需要有详实的方案,不能只是抽象的描述,而且一旦某一环节出错势必影响设计项目开发的整体进度。在产品设计项目进入众筹平台之前对设计定位中的核心人群要有清晰的认识,在后续的筹资进程中,需要以这类人群为明确的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项目宣传、展演,更好运用设计心理学的内容分析消费者心理,以点对点、点对面的模式获得有效的影响力,更加广泛地吸引更多出资者。
(二)设计附加值需被出资者认同
在我国,设计一词往往被认定为一件设计产品、一种商业行为,用户更多的是看到其商品属性,就产品自身而言,其设计价值却并未完全显现出来。究其缘由乃是用户对产品设计附加值的不认同,其消费心理仅停留于对产品使用功能的单一需求,而忽视了设计价值。纵览国内各大众筹平台,现行的产品设计项目筹资金额的分配、回报档次的界定等问题也是造成设计附加值不被认同的原因之一,出资者的人数随着募资金额的增加呈现递减趋势,据此可以看出出资者对于产品设计的支持目的存在差异,其中有一部分出资者是为了单纯的回报而投资,而真正是为一个好的产品设计给予支持的还是众多出资者中的少部分。
(三)提升产品设计项目的知识产权意识
对于产品设计类项目来说,由于国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同时众筹模式的实施过程是有一个限定的时间来验证新产品设计方案能否被出资者认同才能得以开发,而在这样一个募资的时间期限中由于新产品的设计内容被放到众筹这样一个开放式的平台上,其项目设计创意是否会被快速模仿就摆在了筹资人面前。为了防止此类问题的发生,众筹平台要制定相关的项目保护举措维护项目募资者的权益,在其平台宣传、展示项目过程中采取部分展示的办法,保护项目核心技术内容,也可根据项目筹资周期分级对出资者开放项目浏览信息。另外,需要在国家内部环境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态势适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宏观上提升整个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四)改善互联网信用环境
近年来,由于我国对于互联网环境的监管不够严格,致使网络诈骗事件屡见不鲜,同为互联网组成部分的众筹平台也深受影响。信任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也是众筹平台连接募资者与出资人的基石,这就需要众筹平台作为中介机构强化众筹项目的监管力度,从初期的项目评价审核,到通过评审的项目顺利完结,控制项目的质量和流程,防止烂尾项目的出现,尽量规避可能出现的信用问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募资者与出资者的流失。通观全局,众筹商业模式经过不断完善,各种众筹平台将呈现良性的发展态势,其业务种类必将逐渐细化,市场分工也将更加明晰。筹资者与出资人都会在得失之间逐渐成熟、趋于理性。对于我国工业设计行业的发展来说,尤其是独立设计师、中小企业(公司)、微创机构等,众筹模式为他们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力促进了设计商业化发展,帮助筹资人转换自己的产品设计价值。而对于设计而言,在众筹时代,每一个设计师的作用可能会被减弱,设计变成开放式的大众参与行为,而设计也能够让众筹模式变成一种工具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推动我国工业设计行业的整体发展。
作者:王莹 单位:湖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范家琛.众筹商业模式研究[J].企业经济,2013(8)
2.盛佳,柯斌,杨倩.众筹:传统融资模式颠覆与创意[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3.魏来,郑清.玩转众筹[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4.张立群,.众筹模式下创意设计共同体的建构路径研究[J].学术界,2014(5)
5.子萱.美国众筹模式:让梦想照进现实[N].中国文化报,2013(1)
内建模型将质量的愿望融入到汽车产品的设计开发使用中,通过质量工具的合理使用,大尺度的提升汽车产品设计开发的质量,同时可以将汽车实际使用的质量不断的提升,促进汽车企业的进步和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质量工具;企业设计;应用
0引言
设计开发的质量主要的影响到整个生命周期的质量,在开发时间、成本和质量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整个研制的过程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加强汽车的设计开发的质量对提升汽车的使用舒适度、降低成本、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完善汽车产品设计开发的质量已经成为汽车企业降低成本、挖掘利润、缩短产品交货周期、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1汽车质量工具类型
1.1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
这种质量控制方式是一种结构化的方式,主要是用来测试客户的满意程度对产品的影响。产品质量策划的目标是促进人员之间的沟通,使得设计的目标可以按照相关的步骤完成,有效的产品质量策划依赖于公司高层管理者努力的达到顾客满意的范畴,实施产品的质量控制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引导资源,使得顾客更加的满意设计,对需要更改的部分及时的进行调整,降低成本,提供更加优势的服务。
1.2FMEA潜在失效模式后果分析
这种质量工具主要是确保在产品和开发的过程中潜在的考虑问题并将问题进行阐明的方式,是一种将跨职能小组集中文件化的方式。这种风险评估方式重点是对产品设计的过程和功能进行控制,变更审核,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谈论,对潜在的每一个阶段的各项问题进行解决,但是这种质量工具仅仅涉及到生产的领域,对非生产的领域不涉及。
1.3MSA测量系统
这个质量工具主要是对测量的单元进行量化或者对被测的特性进行评估,使用的工具主要是使用仪器或是量具、标准、方法、加剧、软件等对环境进行假设,将整个生产输出的数据进行测量,过程中对实际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从而确保结果的正确性。
1.4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
生产零件批准程序规定了生产零件的一般规格要求,包括生产和散装材料。主要是正确的记录顾客的设计记录和所有的规范,同时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设计的潜能,在实际的使用中按顾客的需要进行生产,使得其可以符合顾客的基本要求。
2汽车产品开发阶段的质量工具使用
2.1QFD系统
在汽车进行概念开发的过程中,主要的工作是进行目标的确定,工作方案的确定和生命周期的使用,将设计目标的市场定位、竞争的情况以及价格和主要的设计亮点进行确定,对工程质量的保证、设计方案的执行和可行性的报告进行讨论。汽车是奢侈品,也是一种高新技术的产品,其要求的较多,需要具有舒适、方便和快捷等多种性能,因此在这个阶段技术设计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对各项技术进行掌控,整个产品的研发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这个阶段主要需要引进QFD和DFSS。首先DFQ技术主要是在项目的前期进行,需要进行调查对客户的需要进行收集,集中分析以后在设计中进行使用,对汽车的设计进行改进。
2.2DFSS系统
这种系统主要是为了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缩短开发的周期,在实际的使用中具有较高的实际使用价值。在进行实际的操作中,可以根据QFD确定顾客的基本需求,同时对DFSS确定的系统进行改进,使得前期的设计更加的优化,提升客户的满意度,不断的创新生产技术和技巧,及时的发现设计中的各项漏洞,解决矛盾和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加稳健产品的参数,实现最优的组合。本次优化采取DFMEA分析,结构设计由于车身钣金在近90°这个问题进行测试,根据RPN值>60时,项目风险得到控制,但是在弯角部位进行模拟时,最终RPN值=216,模式失效。通过风暴活动,设计小组的CAE模拟和车身钣金的快速样件模拟,最终确定RPN值=24,为该设计的基本模型。
3产品开发阶段的质量工具进行初步
在进行产品的项目整体的规划时,需要对项目的总体框架设计,产品进行到研发的阶段,在进行概念的研发中对总体的方向进行把握,数据在进行研发的过程中主要的特点是零件多、系统复杂、界面的交错较多并且开发的时间紧迫,为了确保每一个开发环节的交付准时,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前期工具的引进,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引进FMEA模型,但是这个需要在产品的之前进行,这样更加容易将产品的各项特质进行控制,减少后期的危机。在进行模型的使用时,对每个节点进行系统的跟踪和检查,保证质量的稳定,在进行的过程中做到事先预防,提升总体的质量。
4产品试验阶段和投产阶段的质量工具
产品数据在设计和完成阶段,整个的开发流程到产品的使用流程,需要进行各种试验,这样才能在最后的销售中建立优势,达到法律和客户的要求。零部件的测试需要特别的进行关注,在产品的投产之后,产品就从试验的阶段转入到生产调试阶段和试生产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各种出现的问题进行统一的调整和改进,最大化的发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入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通过标准化的生产将系统中的质量研究进行统一生产、统一质量标准。同时还可以引进质量工具DRBTR,进行生产和完成以后的质量保证。现阶段进行产品验证的目的是将试制零部件的隐患进行挖掘,不要把实验当成简单的判断方式,而是进行判断的手段。在进行实验以后需要判断试验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隐患可能出现的原因,对客户造成的影响。为了避免将这些问题变为现实,需要在进行测试的时候将问题一眼看出。但是面对一些难以发现的系统问题时,需要引进FMEA潜在失效模式后果分析,通过这个模型可以将失效的原因和失效模式进行模拟,这样可以对一些潜在的危机进行衡量,确定危机出现所产生的后果,并及时的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同时做好实验学习和总结活动,形成整个质量的完整把控。
5结束语
自从在汽车企业内部将内建质量模型进行推广以后,在汽车质量提升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对生产的平台进行了一定的改装,进入到持续的完善阶段,新车的质量明显的减少。这样的革新,体现了技术的飞速革新和质量工具的效果,在汽车生产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作者:丁殿龙 单位: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孙丽丽,章敏,南江华.质量工具在汽车设计开发中的集成应用[J].上海汽车,2013,08: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