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护理沟通的技巧8篇

时间:2023-05-24 08:52:1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护理沟通的技巧,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护理沟通的技巧

篇1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8)10-0164-02

护患沟通是指在对患者进行医疗救护过程中,护士在与患者及患者家属之间交流病情信息、护理信息、患者思想感情的过程。在护理工作中如何提高沟通技巧,并加以规范,形成特定的护理文化。[1]因此,提高沟通的技巧其实质是一种调动医院护士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为中心的新的护理管理模式,才能使护理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深深体会到良好的沟通技巧是需要终身学习才能具备的技能。现将护患沟通的技巧做如下报道。

1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沟通的重要开端

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起着先入为主的作用。自然大方、端庄得体的仪表风度往往带给患者以信任和安全感。当患者刚刚来到医院,陌生的环境,对疾病的担心等使患者有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情。如果护士在患者入院时能起身迎接,主动问好并做自我介绍,进行入院介绍,让患者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这将是护患沟通的良好开端。

2 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技术水平是护患沟通的基础

知识是护患沟通最基础的背景因素。护士知识的缺乏可能会引起患者的不信任甚至反感,从而影响护患之间的交流。[2]如患者提出疑问,护士应给予正确肯定的回答。切记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会使患者失去信任,产生沟通障碍。熟练掌握护理操作基本技术可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信任,例如静脉穿刺能够做到一针见血。

3 语言沟通是护患沟通成功的关键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情感和信息交流得重要工具。语言技巧是护士必备得技巧之一,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二者对有效沟通是同等重要的。多使用安慰性、鼓励性的语言,并注意语言清晰,语速、语调适中,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减少专业术语的使用。其次,宣传资料是进一步完善护患沟通的重要手段,也可以增进患者对疾病康复相关知识的了解。发放患者意见征求表、患者满意度测评表等有利于护理工作的改进。[3]

4 非语言沟通是护患沟通成功的保障

在护患交流过程中,微笑是最美的语言,护士真诚的笑容可以感染每一位患者。护士镇定、从容不迫的笑脸,能给患者以镇静和安全感。在临床工作中,有的护士与患者沟通时表情冷漠,虽然同样为患者做了许多工作,却得不到患者的尊重、理解和认可,从而不能被患者接纳,最终不能得到沟通的最佳效果。同时护理人员也应该是积极的倾听者,能够领会患者的谈话内容,沟通时需耐心倾听患者及家属的叙述,不要途中打断话题,仔细体会病人的“弦外之音”,了解并确认患者要表达的真正意思。当患者焦虑或悲伤时,护士适当保持沉默,表示认真地倾听,同时沉默可以给护患双方思考和调适自己的机会。

5 换位思考是护患沟通的重要桥梁

换位思考就是要求护士站在患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关心病人的痛苦和对健康的担心,体谅患者在医院生活上的不便和经济上的困难,设身处地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让患者及家属满意。[4]患者有自己的隐私和感情需要。沟通中不应涉及隐私问题,这个界限对个体和群体间交流同样有效。只有彼此间都注意这一问题,才能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6 体会

沟通的深刻内涵在于护患之间必须超越“你”和“我”,成为我们。这就是沟通的升华、沟通和谐所在,只有这种升华的沟通、和谐的沟通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发挥沟通最大的效能。[5]护患沟通既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也是一门艺术。良好的护患不仅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而且能够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化护理理念,满足患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清静.护患沟通的艺术及意义 [J].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6):663~664.

[2] 田凤欣.谈入院评估中的护患沟通技巧[J]. 中国医药导报,2007,4(27):54~55.

[3] 姚建芬.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 现代护理,2008,5(6):137~138.

篇2

关键词:整体护理;病房;护患沟通;技巧

中图分类号:TU2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包括所有的被人们用来给予和接收信息的符号和线索。沟通可分为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以人体语言(非语言行为) 为载体进行的信息交换称为非语言沟通。在临床护理实践中, 护理人员常常需要应用适当的沟通技巧去收集患者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等多层面的健康资料, 以制定护理计划并同时建立和发展良好的护患关系。然而很多情况下, 护理人员往往把重点只放在语言沟通技巧上而忽略了非语言沟通技巧的应用, 从而使护患沟通的有效性大打折扣。由于非语言沟通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又可跨越语言不通的障碍, 所以, 往往比语言性信息更富有感染力。因此, 护理人员有必要掌握一些非语言沟通的知识并在临床工作中运用适当的非语言沟通技巧以增加护患沟通的有效性, 从而提高整体护理的水平。

一、护患沟通的重要意义

语言在护患沟通中非常重要,在临床工作中,掌握语言沟通的技巧注意使用语言时的规范性和灵活性,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对于护患关系的和谐起着积极作用,可以促进护患关系的融洽,减少护患矛盾,达到让患者满意,在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

护患关系是护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护患之间的沟通及交往,在护理工作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是护患关系是否融洽的重要条件,也是医护工作人员的文化修养及护理水平高低的标准。在护理工作中,应当使用恰当的言语、精湛的专业技能,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在医疗护理活动中,护士要积极配合医生的诊治,也要顾及患者的情感需要。多一些问候和关怀,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紧张、焦躁的心情,使患者轻松的配合各项医疗检查及护理操作。要求护理人员要不断的完善自己,掌握和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业务水平,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护士服务的对象是患者,护士的沟通技巧与患者情绪变化密切相关。语言的作用至关重要,所以护患关系的质量对改善医疗环境起着极其深远的作用,而护患之间沟通则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关键。

二、整体护理模式病房护患沟通的技巧

1、 认真倾听

认真倾听不仅是指听对方谈话的单纯过程, 包括生理。认识和情感的过程, 如患者向我们护士谈其疾病的发病过程中, 护士应集中注意力, 耐心聆听其有用信息部分, 并在倾听过程中表现出乐意听讲的语言, 如点头、身体前倾并发出一些表现注意听讲的声音,如“嗯”、“哦”。总之, 认真倾听既可表示你的同情心,让病人感受到重视,心理上得到满足,又可以了解其需要, 收集完整的资料, 制定出适合病人的护理目标和措施。

2、整体护理中的语言交流

与病人进行交谈时, 针对不同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的病人选择不同的语言, 如对文化层次低,不懂医学的病人, 尽可能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便于病人理解; 对文化层次较高,想了解医学知识的病人, 我们讲些医学哲理及疾病过程, 帮助病人掌握有关知识。在收集病人有关资料时, 我们首先礼貌称呼对方, 然后自我介绍, 说明交谈的目的, 在交谈中使用“护士文明用语”, 特别注意用好称呼语, 问候语, 尊重语, 请字当头, 谢不离口, 常说对不起, 使病人感到亲切。同时在交谈中注意语言的准确性, 科学性和教育性。通过积极的语言沟通, 既能解释病人的疑难问题, 消除思想顾虑, 又能激励和指导病人, 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3、整体护理中的非言语沟通

与患者非言语沟通是指护理人员利用大方得体的仪表(包括着装打扮、气质风度)和和蔼亲切的体态语言(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形态、语调语速、手势、眼神) 等影响患者, 使其尊重、信任医护人员及其护理工作并愿意合作治疗疾病。作为护士, 更应以美的形象从情感上征服病人, 使他们保持良好心境, 以利于恢复健康。事实上, 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态度特别在意, 护理人员的耐心、友好、善良和周到的护理服务, 更能体现对他们的关怀和尊重, 有助于他们积极合作治疗。

仪表: 仪表是非语言沟通的首要因素。护士端庄的举止言行、良好的气质风度、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可使病人不安的心情得到安慰。着装整洁, 仪表大方,不浓装艳抹, 可显示出护士精力充沛、自信, 给病人安全而受尊敬的感觉。露于帽沿外卷曲的头发、艳丽的高衣领、咯咯作响的高跟鞋、浓装艳抹等, 都与护士工作的性质和病房幽静的环境很不协调。服装的脏、乱、破会使病人产生不信任、害怕和厌恶的感觉。事实上, 患者更愿意接受面容形体好、端庄大方、言语流畅悦耳、动作敏捷的护士的护理服务。

体态语言: 体态语言是通过人的姿势、步态、面部表情、目光等传达的信息。轻柔的动作、友好的表情、端庄的仪表等都有着丰富的内涵, 和动听的言语一样, 在交流中起相当大的作用。护士和病人都可以从相互的姿态、眼神、表情、动作中感觉出温暖、理解、安慰、厌恶、焦虑不安等各种情感信息, 其作用比言语传达更强烈和真实。如急重症病人表现出紧张、恐惧的神情时, 医护人员从容、镇定的护理和坚定、鼓励的目光可使病人情绪逐步稳定, 并积极配合治疗。在治疗

过程中, 尤其是急重症患者除有焦虑、紧张、恐惧的心理外, 还会出现“童心复萌”现象, 这是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安全需求。此时护理人员可以握住病人的手。这一简单的体态语言, 会让病人体会到护理人员的关心, 使他们感到安全, 从而缓解紧张情绪, 有利于疾病治疗。相反, 一些不良体态习惯会给护理工作带来消极影响。如: 走路慢慢吞吞、一步三扭、边走边哼小调, 就显得懒散、怠慢与失职。护士在工作中大惊小怪或有意躲避病人或家属的正常接触,都会给病人带来不快与痛苦, 从而影响护理工作者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 影响护患沟通的有效性。

4、关心和帮助患者

患者的心理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患者转归和康复, 在实际工作中与患者接触最多的是护士, 最了解他们的是护士, 患者在陌生环境别需要温暖和帮助。护士要针对不同病情、不同性格进行心理护理, 使护患双方在感情上、心理上相互沟通, 促进彼此了解, 使患者对护理人员心诚悦服, 达到积极配合治疗恢复健康之目的。

5、注意控制情绪

护士不应向患者发怒, 要设法控制自己的心态, 以唤起患者的治疗信心, 增加其安全感。切忌把不良情绪带给患者, 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 激化护患关系, 这正是护士良好的教养和美好心灵的表现。

总之, 整体护理模式中护患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广大护理工作者要进一步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不断学习和运用护患沟通技巧,以便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洪兰. 加强护患沟通 减少护理纠纷[J]. 中国医药指南, 2008,(19)

[2] 王冬梅. 护患沟通不当而引发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J]. 中国民康医学, 2006,(16)

[3] 邵小丽, 姚春艳, 姜亚波. 浅析护患沟通对预防护理纠纷的作用[J]. 吉林医学, 2006,(10)

篇3

【关键词】 护理人员;护患关系;沟通技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工作内容也由疾病护理转变为整体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良好的护患沟通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有效快速的解决患者的需要。

1 方法

1.1 提高护士伦理素养,和谐护患关系。护士良好的伦理素养是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剂,它对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有着重要作用。在护患关系中,护士具备优秀的伦理素养,其实质为尊重关爱患者。护士在工作中应理解、同情患者,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把患者作为一个有自尊、有各种需要的整体的人去关心。强调患者在实现自我健康中的自主性、主观地位和主动精神,护患双方在护理过程中具有同等的主动性和权利,护士的每一个护理行为都要得到患者主动地参与和支持,藉此在护患之间形成以平等与合作为基础的最佳护患关系模式。

1.2 管理者重视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为了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必须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培养。邀请相关教授讲座语言艺术的课程。同时提供护理人员外出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以拓宽知识面,了解护理学科的新进展、新观念,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沟通技巧。

1.3 因地域的不同,在少数民族地区,护理人员要努力学习民族语言,做到与少数民族的正常语言沟通,减少不必要的误会。有沟通障碍时,可更换懂民族语言的护理人员进行沟通,也可以通过比较易懂的方式,比如采取字画等。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1.4 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理论水平,操作技能,积极主动的深入病房与患者交流。通过与患者的日常交流可以有效的了解患者的情绪、思想以及病情,从而做出相应的评估,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1.5 护理人员努力提高自身的沟通技巧,要加强沟通技巧理论的学习并与实践相结合。深入病房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及情绪的反应,要设身处地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将心比心地去理解患者的感受。以真诚的态度帮助患者。在对待患者时,要热情主动。

1.6 护理人员要正确的评估患者接受信息的状态和能力,了解患者的病情。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沟通,提供信息时要注意用简单、明确的语言,通俗易懂,尽量不用医学术语。对于比较特殊的病人,如听力障碍、视力障碍及婴幼儿等,应该有熟悉的家属陪伴。

1.7 护理人员要学会自我情绪的调解,正确的对待和处理个人问题,努力做到主动摆脱不稳定情绪。学会放松,把刺激情绪转换为力量用到工作上,培养果断、沉稳冷静的工作作风。

1.8 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1)外环境:沟通场所要安静、明亮,利于患者的视觉感受;清洁、无异味刺激、室温适宜、舒适,有利于沟通的持续。(2)内环境:护理人员要注重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以良好的心境进行沟通,不要流露出匆忙、勉强甚至厌烦的情绪,以免对方失望,使沟通失败。

2 结果

2.1 良好的工作环境,护理人员的自我情绪的调解,使护理人员的工作更加主动、积极、团结、协作,提高了护理质量。

2.2 护理人员在操作时有礼貌的称呼患者,熟练的操作技能,运用适当的语言,消除患者的焦虑,在工作中主动与患者交流等,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3 讨论

3.1 调查显示护理人员沟通能力各不相同,不同职称护理人员也有差异,再加上护理人员忙于自身的因素,如涵养、责任心,知识面的局限等,沟通能力有明显的差异。

3.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护理工作存在较多的隐患。年轻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对患者的感受、心理情绪反应较为忽略,护理人员忙于治疗性的操作,没有足够的时间与患者沟通。

3.3 正确的收集病情资料,加强动态观察,并综合分析,及时作出判断,积极找有效的解决办法,与患者交流有针对性、实用性。运用这样的手段,提高护理质量,可减少护患矛盾。

3.4 尊重患者,建立良好有效的护患沟通。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其生命价值,这是医学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是护患关系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建立在互相信任、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的,而沟通则为 其搭好了桥梁。

3.5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掌握并灵活应用护理沟通交流技巧,不断提高观察、理解、判断信息的能力,可以获得护换双方良好的心境,改善护患关系,使治疗护理得到落实,病人的合理要求得到满足,从而提高整体护理水平,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孙秋华,增进护患关系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18(10);594-595

[2]许慧清,和谐护患关系的若干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6);7-8

[3姜安丽,护理学的伦理基础[J].新编护理学基础,2006.4(1);109-110

篇4

【关键词】急诊科;医患纠纷;医患沟通技巧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282-02

医患关系成为当前极为敏感的一个社会关系,近年来随着人民大众法律与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现有医疗体制信息不对称弊端逐渐被凸显,医患纠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医患纠纷不仅影响医院正常诊疗活动的顺利开展,还可能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急诊科是医院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与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患者与家属出于对病情的担忧,难以克制自身情绪,易激惹,急诊科发生医患纠纷的几率较高;急诊科对护理质量、效率要求较高,和谐的医患关系有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保障护理效果,避免不良结局,总之,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急诊科顺利开展诊疗护理活动的重要保障[1]。本文旨在对急诊科护理中医患沟通技巧与关键环节进行总结探讨。

1急诊科护理中医患沟通的关键点

1.1 急诊科护理中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急诊科收治患者以急症、危重症为主,患者随时都可能出现病情恶化、进展等不良变化,面对这种随时可至的死亡,患者及其家属往往心理波动较大、负面情绪较多,易激惹、沮丧、悲观,良好的沟通不仅有助于从心理上给予患者及其家属抚慰、支持,甚至可作用于生理,提高患者耐受、减少不良信息对患者与家属的刺激,避免不良结局。此外,良好的医患沟通,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有助于促进急诊科护理活动顺利开展,从而保障护理效用,提高治疗水平。

1.2 急诊科护理中的医患沟通障碍

1.2.1 护士沟通障碍

急诊科护理工作繁重、职业压力大,护士普遍存在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在护理过程中更注重完成护理操作,对医患沟通重视不够。部分护士语言表达能力、职业态度欠佳,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时态度生硬,甚至缺乏基本的礼貌礼节,易引起后者反感。

1.2.2 患者障碍

急诊科患者多为急诊、危重症,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难以适应从健康至患者的身份变化,常伴有不良情绪如抑郁、焦躁、紧张等,对护理工作难免吹毛求疵,若护理质量、内容不能满足心理需求,便会产生不满;部分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医院环境缺乏了解,对医护人员正常的行为活动易产生误解,进而产生医患纠纷。

1.2.3 患者亲友

患者亲友与患者关系密切,对患者病情较为关心,加之对疾病缺乏足够的了解,其焦虑情绪往往较重,对临床护理工作质量要求较高,若护理稍有疏忽,便可能造成护患纠纷,若患者结局不良如死亡、残疾,甚至可酿成暴力事件[3]。

2 急诊科护理中医患沟通技巧

2.1 注重沟通的及时性

急诊科收治急症、危重者较多,患者及其亲友对疾病发展、治疗情况比较关心,此时应及时获取有效的信息并传递给患者及其亲友,此外还需及时排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强调医院的权威性、医师的专业性,增强患者与家属信心,但切忌下承诺。

2.2 注重语言得体

急诊科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言语的得体,恰到好处的运用尊称,让患者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的感受,有助于平复患者心绪,获取患者及家属谅解。

2.3 善用职业语言

(1)安慰性语言:①当患者抱怨、诉说苦衷时,应耐性倾听,并给予言语安慰,排解患者抑郁;②当治疗或护理结局不良时,应视情况给予患者鼓励、安慰;③部分患者此时情绪剧烈波动,可能需要安静的环境,此时让出一片安静的空间。(2)赞美性语言:①赞美性语言可促进患者配合完成护理内容;②对患者坚强的表现给予赞扬有助引导患者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③当患者病情好转时,及时鼓励可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3)将专业化的护理语言转变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如用药剂量可直接用片数的多少表示;向患者解释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护理操作时,应着重强调操作的必要性与作用,而不是讲解其原理。

2.4 注重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构成是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急诊科临床护理来说,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语言障碍、听力障碍,此时非语言的沟通便可发挥关键作用。

(1)仪表:仪表包括得体统一的着装,体现护士职业的专业性、严谨性与纪律性。(2)手势、触摸:①手势常配合口语,特别是对伴有听力障碍患者来说,手势有助于强化语言内容,增强即视感;②触摸是护士向患者表达关爱、态度的重要方法,但应结合患者年龄、性别、文化习俗灵活应用。(3)面部表情、眼神:真诚友善的目光可向患者传递积极的信息,有助于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促进后者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应注重直视,切勿左顾右盼。(4)体态与位置:护理中正确的体态、位置不仅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还能体现职业与道德修养,标准的站立姿势为双腿挺直、双臂于自然下垂,收腹挺胸,双目平视,于工作中不能随意倚靠、举止懒散,切忌轻浮。(5)沉默:沉默也是表达自身态度、感受的方式之一,有时在护理中保持沉默,将注意力集中在护理操作上,可让患者感受到护士严谨、认真的态度(6)职业素质:娴熟的护理操作、应对突发事件的沉着冷静不仅是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还是护士自身的职业素质的无声体现,有助于增强患者及家属的信心。

3小结

急诊科护理中医患沟通效用直接影响开展护理工作的效用,医院欲提升急诊科整体医患沟通效用,应注重通制度化、规范化,促进护士不断充实、提高自身沟通技巧,抑制护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沟通技巧;手术室护理;护理效果

本次筛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1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沟通技巧护理及常规护理,效果确切,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重点筛选

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1例,以不同护理方法为依据分组:护理组41例,男(24例)/女(17例),年龄20~69岁,其平均年龄(37±5.78)岁,手术类型:3例行妇科手术,10例行骨科手术,7例行胃肠科手术,21例行肝胆外科手术;参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21~70岁,其平均年龄(38±6.54)岁,手术类型:5例行妇科手术,8例行骨科手术,10例行胃肠科手术,17例行肝胆外科手术。比对两组手术室患者以上资料后,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为:护理人员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并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健康宣教、术后健康指导等。1.2.2护理组:予以沟通技巧护理,方法为:①选择合适的沟通时间:护理人员要选好沟通时间,以保证沟通有效,与患者构建一份优良的护患关系。而且,护理人员在进行巡视时,需耐心地与患者沟通,且仔细讲解疾病的症状、手术室环境、术后不良反应等,这样能够使患者较好地了解手术室状况、疾病知识,以提升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最终改善手术室护理效果。②做好心理沟通护理:术中护理人员仔细查看患者病情变化,患者一旦产生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均需立即安抚,且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安全性、手术治疗成功案例等,并以肯定的语言多鼓励患者,从而提高配合度。③准确把握沟通技巧:护理人员需把握和手术患者沟通的技巧及尺度,尽量以亲切、温和的态度沟通,使患者可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系及温暖。因患者对于手术治疗效果并不明确,心理情绪并不是很稳定,易悲观、消极,很难配合医师开展治疗工作,所以护理人员需保证沟通语言的随和、分寸恰当,使患者得到较多的认可,缓解抵触情绪,最终提升治疗信心。④合理利用非语言沟通技巧:护理人员对手术室患者开展护理工作时,可借助非语言的方式沟通,如:护理人员运用肢体语言与患者进行适当的身体接触,且加强与患者间的目光交流,从而缓解其陌生感,强化护理效果[1]。

1.3观察指标

此次研究选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仔细记录下两组护理满意度,内容为:以百分制进行计算,分数≥86分,即非常满意;分数介于65~85分,即一般满意;分数<65分,即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选择SPSS18.0型软件,文中计数资料选择“n/%(例数/百分比)”表示;经客观比对两组手术室患者“护理满意度”,若研究结果表现出差异性,(P<0.05)。

2结果

予以不同护理方法后,护理组41例:26例非常满意,14例一般满意,1例不满意,满意度97.56%(40/41);参照组40例:19例非常满意,12例一般满意,9例不满意,满意度77.5%(31/40),(P<0.05)。

3讨论

临床救治各种外科疾病时,主要以手术方法为首选,尽管此种方法可提升手术效果,但术中常会引发很多不安全因素,患者常会在术中产生紧张、恐惧等消极心理,从而影响手术质量。因此,在开展手术室护理工作时,选用安全、有效地护理干预措施非常有必要,且沟通技巧护理作为手术室护理的一个核心环节,以理解、关心手术患者作为重要的护理手段,以便缓解其术前压力,改善术中各项指征,最终临床手术质量[2]。

据相关资料显示,护患关系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会造成很大影响,因此,手术室护理期间,需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护理氛围,从而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最终提升护理满意度[3]。鉴于此,护理人员对手术室患者进行护理时,需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基础上,以沟通技巧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例如,护理人员需选择最佳沟通时间,友善、亲切地与患者多加交流沟通,并耐心地为患者讲解手术室内的基本环境、术后不良反应等,且灵活使用身体接触、肢体语言等方式,拉近与患者间的距离,从而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

此次研究予以不同护理方法后,护理组“护理满意度”97.56%,高于参照组77.5%,(P<0.05)。由此表明,沟通技巧在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有效应用,对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其及早康复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综上所述,临床未改善手术患者的病情,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建议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施以沟通技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增强护理满意度,可推荐。

作者:尹宝兰 单位:山东省莒县人民医院急诊外科

参考文献

[1]徐政秀.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患者预后改善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3):1003-1006.[

篇6

[关键词] 急诊输液;护患沟通技巧;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826.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8(c)-0150-02

急诊输液室是各医院工作的前沿阵地,具有病种复杂、患者停留时间短、用药品种繁多以及患者人流量大的特点,所以急诊输液室成为各个医院中最容易发生医患纠纷的科室[1-2]。为了缓解这一压力,同时从根本上提高急诊输液室的服务质量,加强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沟通的有效性,本院组织急诊输液室的护理人员进行护患沟通技巧的培训学习,使其在急诊输液的治疗过程中能够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效果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50例急诊输液患者,男性83例,女性67例,平均年龄(44.53±12.14)岁,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急诊输液室进行常规静脉输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具体方法如下:护士要注意自身的仪表妆容,以给患者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这是护理人员个人修养的体现,同时也是保持良好护患沟通的基础;医护人员保持亲切和蔼的微笑和热情的接待,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恐惧与紧张感,从而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降低注射后疼痛;护士要充分尊重患者,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言语[3],对患者进行呼唤时要使用恰当的称呼,如果护士态度生硬会使患者有被轻视的不良感觉,对于连续到科室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护士要尽量记住患者的姓名,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应用护患沟通技巧时,要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选择恰当的语言,尽量多采用鼓励性和安慰性的语言,提高语言的艺术性;要重视非语言沟通技巧的应用,在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要多采用坦荡、鼓励性的眼神,恰当地使用肢体语言,注意细节性的安抚动作,要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不要打断,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对于产生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的患者,护士要积极主动地进行接待并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4-5]。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焦虑因子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主要用来评价患者与护理人员沟通的过程中,是否是由于护理人员的沟通方式问题,而使患者出现退缩、心神不安等问题,其得分越高,说明患者与护理人员沟通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越多;焦虑因子主要用来评价患者在进行治疗时,是否出现烦躁、易怒、不安以及紧张等不良情绪,其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焦虑情绪越重。②患者纠纷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结果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焦虑因子与人际敏感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实验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与患者满意率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护患之间良好的沟通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同时能给予患者充分的安全感与信任感。沟通效果的优劣与医护人员的沟通技巧有密切的关系,娴熟的沟通技巧可以在充分掌握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既能在治疗时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又能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对疾病的控制和预防有重要的作用[6]。医护人员在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必须注意语言艺术与肢体语言,以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本研究两组患者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与焦虑因子得分比较的结果显示,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后,护患之间的主观纠纷明显减少,主要原因可能是采用护患沟通技巧后,患者没有明显的压抑或愤怒的情绪。在急诊输液科室,患者的就诊经验较少,所以治疗前心理负担比较重,会出现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因此在治疗前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能够降低患者由于过度紧张而造成的输液意外[7]。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患者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护患之间的沟通技巧对于急诊输液工作至关重要,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妹,周兰姝.护患伙伴关系的发展以及对我国护理工作的启示[J].护理学杂志,2011,26(6):39-40.

[2] 钟娟,谢小华.急诊输液护理中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7):110-112.

[3] 游丹丽.护患关系分析及改善护患关系的建议[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10):956-957.

[4] 高岚,薛艳,俞秀艳.护患关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护理论著,2011,33(13):218.

[5] 黄丽红.护理人员对护患沟通认识现状及实施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8,22(8B):2087.

[6] 刘丽娟.浅谈护患关系在精神科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6):2051-2052

[7] 陈惠芳.基层医院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全科护理,2011,9(3):631-632.

篇7

关键词:临床护理;病患沟通;技巧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0-136-01

现代的医学发展很快,但是医患之间信任反而逐渐减少,这不仅不利于患者康复,也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护士与患者的沟通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显得非常有必要。良好的沟通可以让患者积极接受护士的护理,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对患者的病情恢复很有帮助,甚至能让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临床护理中与病患沟通的重要性

1、患者的需求

现代的护理要求除了专业的护理知识和经验,更注重的是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这是拉近护患之间距离的有效途径。护士每天都要与患者接触,而且护士在患者面前代表的是医院,只有护士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才能逐渐消除社会上对医生和医院的偏见,改善医患关系[1]。如果护士能设身处地地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患者的焦虑和担忧,并通过与患者交谈、介绍医院情况为患者排除紧张的心理,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这将对患者的康复非常有益处。医院不仅仅是治疗患者的身体疾病,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这就需要护士在配合好医生治疗的基础上,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适时适当的给予心理疏导。心理疏导的最主要方式就是与患者进行沟通,沟通能促进护患之间的感情,无形中增加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同时也可宣传健康常识。

2、护理工作的基础

沟通中往往会涉及到许多护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护士要与患者沟通并获得患者信任,就必须在患者面前展现出专业的护理水平。从这个角度说,沟通也是护理工作的基础,只有理论知识扎实,并且实践经验丰富的护士才能在与患者沟通中做到驾轻就熟。护士在与患者的沟通中其实也是把所学知识传授给患者,这要求护士本身必须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和高水平的护理技巧。护士的责任是护理好患者的机体疾病,同时也要兼顾患者的心理需求。入院患者的心理一般比较脆弱,如果护士能在工作中对患者多一份关心,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可以减少患者的不安,同时可以提升医院的形象。比如护士对病情危急的患者要根据医生诊断结果有针对性的与患者沟通,否则就难以达到沟通的真正目的。

二、临床护理中与病患沟通的技巧

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多的人,而且护士是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护理,因此护士的一言一行对患者的病情恢复有重要的影响。护士与患者的沟通除了语言之外,还包括眼神、环境等非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时时刻刻存在于患者的周围。护士不仅要掌握与患者的语言沟通技巧,还要给患者营造一个轻松的养病环境。

1、语言沟通

护士的工作需要患者的配合,因此先要让患者从内心接受护士的护理,温柔的语气、甜美的微笑以及对患者合适的称呼都可以消除患者的戒备心理。同时医院对患者而言是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作为医院的工作人员要在患者入院后及时帮助患者熟悉医院的各种规定和格局布置[2]。

(1)护士与患者交谈时,要照顾患者自身的情绪,特别要注意患者急躁、消极的情绪,通过分析病情帮助稳定患者情绪,同时也要照顾其他在场患者的情绪。还要注意的是,患者对医学知识不精通,护士在交谈中不能掉书袋,要把病因病理和医生的治疗方法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以便患者了解自身情况。

(2)交谈中的倾听未尝不是一种沟通手段。患者难免有些不好的情绪,比如对治疗的担忧、对病情恢复的焦虑,作为与患者接触最多的护士在这时候可以当一个倾听者。倾听中,护士要耐心仔细地听患者诉说,并适时给予回应,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或者就患者的担忧说出自己的看法。患者如果在诉说中感到护理人员的不耐烦,就会打断他的说话思路,患者的负面情绪也就无法发泄出来。多数患者的这些情绪都是由于思虑过多造成的,通过诉说和别人适当的劝说可以得到缓解,从而从心理上接受生病这个事实,并配合医生的诊治。

2、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是通过护理过程中的肢体动作、眼神交流、面部表情来传达信息的,它虽不似语言那般直接,却时时刻刻存在病患的周围[3]。要想让患者完全相信医生,就必须从护理的小细节方面做起,比如热情主动地为患者换洗床单,按时打针送药,搀扶行动不便的患者等。非语言沟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亲切的笑容:微笑是最温柔的语言,护士与病人接触时面带笑容会让患者更愿意接受护士的安排,病房里病人难免有些愁容,护士的微笑就如同春风般,会给患者带来清新的空气。

(2)触摸:治疗过程的痛苦可能会让一些比较脆弱的病人难以承受,甚至哭泣,护士这时候不是急于安慰,而是陪在旁边,给患者以轻柔的抚摸。这样患者可以感受到护士的关心,又不至于尴尬。另外,在治疗过程中,护士有时候也需要对患者的隐私部位进行检查或者抽取样本,护士在检查中要有保护患者的隐私意识,同时检查动作最好要迅速、准确,以减少患者的排斥心理。

(3)合适的空间效应:护士与患者的接触不是一定要近距离接触,过近的距离反而让病人不舒服甚至反感,因此护士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与病人合适的距离。比如给病人做检查时可以选择较近的距离,这样才能准确知道病人的身体状况,而在平时交谈中则可以保持一定的距离。

(4)眼神:眼神的交流可以传递出细微的情感,传递许多用语和手势无法准确表示的信息。护士一个坚定的眼神可以增强患者的信心,一个柔和的眼神可以让患者感到关怀,语言加上眼神的交流才能让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更有效。

(5)仪表:患者能从护士的仪表、行为举止和语言态度看出医院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水平,如果医院护理人员仪表整洁、护理技巧娴熟,态度热情,病人也会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护士的工作;反之,就会影响病人对医院和医生的信任。

(6)环境因素:患者与医护人员的沟通也与环境因素有关,医院如果环境条件不好,且对病人的隐私保护不周,患者自然不愿意多与护士进行交谈。缺乏交流就会导致医生对病人的身体情况掌握不全,医生也就无法为患者制定适合于患者自身的治疗计划。

三、结论

由此可见,护士与患者的沟通在治疗过程中确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护士的本职工作是护理病患,只有切实了解患者的需求和身体状况,才能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服务。同时,沟通能减少误会,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纪红,赵文慧.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3(19):125-126.

篇8

    随着人类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人们的健康意识、观念都发生了变化。患者及家属的自我保护意识、维权意识、法律意识逐渐增强, 加之社会上的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护患关系日趋紧张, 尤其是在儿科这个高风险的科室更为突出。有效的沟通能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 减少护患纠纷, 同时还能满足患儿及家长的身心需要, 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1 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应用的必要性儿科做为医院一个独立的科室, 有着不同于其他科室的特殊性。儿童是祖国的未来, 也是家中的小皇帝, 情感表露直率而单纯, 当其生病住院时, 对护理技术操作有不合作的举动。护士既要配合医生医治小儿机体上的疾病和考虑小儿心理需求, 又要顾及多个家属的情感需求, 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儿心理特点和患病小儿不同的心理反应, 给予恰当的护理。儿科护理工作较成人护理更复杂。就儿科而言,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 患儿家长对孩于的保护意识也不断地增强, 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 护理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 为了把护理纠纷消灭在萌芽之中,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我们发现许多纠纷发生的原因均与护患沟通不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而真正属于护理差错或护理事故的纠纷是微乎其微, 为此, 如何提前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 做好护患之间的沟通就显得极为重要。

    2 沟通的方式2.1 语言式沟通 就是使用语言表达, 以微笑、或喊叫的方式发言表达, 以达到沟通的目的。儿童在6岁后能逐渐使用带有较为完整思维的语言, 适合应用语言式沟通。

    2.2 非语言式沟通 非语言式沟通又称身体语言沟通, 指表达者应用姿态、动作、脸部表情、姿势改变以及反应等进行相互沟通。6岁以前儿童语言能力差, 很难与其进行语言沟通,加上智力发展尚未达到能对抽象事物全盘了解, 所以和外界沟通大多用非语言式沟通。

    2.3 抽象式沟通 抽象式沟通即以游戏标志、照片、欣赏能力、衣着选择、绘画作品等形式表达沟通。这种沟通方式适合年龄跨度大, 以年长儿更为适用。

    3 沟通的技巧3.1 开场白不可用闭锁式的问答, 用开放式的问答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有利于进一步沟通。如可问: / 你吃药的反应如何? 类似的有: / 是什么?/ 如何?

    3.2 为争取患儿合作, 避免用不要/ 不可以/ 不行等生硬的调语, 正面接触产生的效果最好。例如发现患儿在吃蜡笔时, 应该对其解释: 蜡笔是用来画图的。而且不要说:/ 不可以吃蜡笔等。

    3.3 指导患儿对抽象事物进行正确选择时, 可用正向直接接触。例如让患儿脱掉上衣做胸部听诊, 应避免说: 您愿不愿意脱掉大衣呢? 此种问法会使患儿觉得可以不脱上衣。而应该说: / 帮您脱掉上衣, 以便听诊您的胸部, 要不要帮你脱呢?

    3.4 对于年幼患儿, 不要认为其听不懂大人的语言, 当其不配合护理时, 说一些生硬尤其是带有情绪的话语、不良的议论和表情对幼儿产生的影响是难以预料的。

    3.5 当患儿家人在场, 对护理及沟通的过程表示不同意见或不满时, 最好先避开患儿与其亲人的沟通, 再与患儿沟通, 以免其无所适从。

    4 在治疗性游戏中沟通的技巧4.1 鼓励患儿亲人加入游戏, 在游戏中与患儿、护理人员三方共同接触。同时评估玩具的安全性, 并依据病情和环境确定活动量。

    4.2 运用患儿发展的理论而并不是健康儿童的理论来判断、解释和分析其行为。

    4.3 鼓励患儿正确表达害怕、焦虑、一般感觉和各种问题。

    并允许患儿因压力而引起的不成熟行为。

    4.4 在游戏中可注意观察患儿下列行为: 开始与他人的接触方式; 了解与同龄儿童问的社交情形; ? 观察其活动力、注意力是否集中, 对挫折的忍受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了解患儿对抽象名词的认识程度。

    5 讨论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 护理模式已由/ 以疾病为中心/ 以患者为中心/ 整体护理转变, 与患儿进行良好的沟通是现代医学模式中儿科整体护理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广大儿科护理工作者关注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 1].

    作为患有疾病的儿童, 除了得到常规的诊疗保障外, 在诊疗过程中, 儿科护士应给予其社会、心理上悉心照顾, 避免暴力性强制护理, 以达到既能使患儿协调合作诊疗, 又能维护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因此, 要完成这种生物2生理2社会医学模式的医疗护理, 与患儿进行良好的沟通就显得极其重要。值得提出引起广大儿科护理工作者注意的是, 游戏在沟通中具有重要意义。游戏可以达到以下目的:协助患儿认识自己与沟通者的感觉; 使患儿获得沟通的新知觉; 让患儿将注意力转移到游戏, 以减轻沟通者因护理操作带给其的焦虑感; 能协助护理者顺利告知患儿住院中各项具有伤害性的治疗过程; 透过游戏可利于护理者对患儿性格进行评估, 采用适宜的沟通手段。因此, 游戏作为一种沟通手段应得到高度重视。

    语言沟通始终贯穿整个护理工作中, 护士要善于引导患者说话, 关键是看护士对患儿是否有同情心。同时护士应通过敏锐的观察力, 根据患儿好动、好玩、活泼、情感表露直率而单纯、注意力易转移的特点, 在稳重大方的同时与他们做做游戏、讲讲故事取得他们的欢心, 成为他们的好朋友, 要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 不要训斥患儿, 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在护理操作前还可运用激将法、对比法, 给他们讲一些同病相怜的小动物的故事, 用虚构动物的勇敢, 换取他们的勇敢, 从而达到沟通的目的[ 2] .总之, 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的/ 心脏沟通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有很大影响, 儿科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要充分运用沟通技巧, 并在工作中不断完善, 达到护患、护陪间高度的心里相容, 增加对护士的信任感, 从而保证护理质量。

    参 考 文 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