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09:01:3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历史学科的价值,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就历史学科来讲“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
一、教学内容处理上:挖掘情感载体、凸显情感目标
历史教学载体主要包括学生、教材、教师、教学设备等等。历史教育中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实现必然对教学载体也有要求。那么,如何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目标和教学载体的有机结合呢?
第一是学生。历史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终极目标还是立足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和道德主体的完善。但是,学生既是一个有待教育的群体,也是我们不能忽略的单独个体。因此,我们在教育中要抓住学生群体的特点,也要对每个学生的需要和个人认知有明确的认识。
第二是教材。在一般的教学活动中,历史教材是我们进行历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基本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教学载体。但是,并非只要学生熟读教材,教师照本宣科就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回应,更难以实现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目标。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必须注重开发能实现学生情感教育,态度培养和价值观塑造的教材资源,注重引导学生在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变迁中去感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寓德于学”。
第三是教师。历史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赋予教师更多的教学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将自身对历史的感悟和情感予以发挥,让学生浸蕴到历史的情感和人文氛围中促进学生个体情感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转变我们的教学方法,更好地让学生形成进步的历史感。
二、教学过程层面: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化该目标的实现
历史学科的特殊性在于它具备了其他学科难以媲美,贯通古今,横亘中西,得天独厚的材料优势,在一堂堂历史课中,有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就看教师如何把握教材,进行运作、挖掘和取舍;如何诱导学生开启新思维、拓展新思路。
1.要选择恰当的切入点
教师在研究分析教材时,要从知识点中挖掘出情感教育的切入点,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优良道德品质和弘扬人文主义精神的教育等方面来组织知识点的传授,安排整个课程的教学活动。
2.要善于运用典型案例
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避免老生常谈,以免学生提不起兴趣,甚至过多的灌输反而激起学生反感。典型案例教学方法就是要改变过去常规的角度,从侧面衬托典型的教学方法,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要恰当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如:参观教育基地、讨论会、辩论会、观看电影、视频等影像资料。通过这些教学手段可以创设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可以在感知历史的过程中,激感,形成价值观。
4.创设生动的问题情节
将问题隐含在富有启发性的情境之中,历史是最生动的伦理学教材,它不是用说教的方式强加于人,而是通过生动的、鲜活的人、物来加以说明。下面就“同课异构”的前提下研究一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实现。
2012年,本人在明光有幸聆听了凤阳周小平和明光陆开军两位老师的《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示范课,上课之前,两位老师都通过分组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周老师首先播放一段电视上张裕葡萄酒公司的广告,引出新课,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陆老师首先播放了有关张謇的一段视频,一下子使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历史求知欲。随后周老师通过图文结合法、问答法、史料分析法、讲述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手段和方法完美地完成了这一课的教学。下面周老师是通过这样的具体教学过程来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的:
英雄人物篇:状元实业家――张謇
自主学习,结合书本讨论问题回答。
1.请为张謇制作一张名片。
2.有人说张謇是“失败的英雄”,你能说明理由吗?
3.张謇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摘要:如何转变教学观念,如何把握历史教材,如何确保课堂的时效性这成为了高中一线历史教师工作之余常谈的话题,本文仅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对新课程背景下历史学科集体备课的价值探求,既是实施高中新课程的呼唤,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以实例为切入点,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关键词:高中历史 集体备课 价值取向
所谓集体备课,是指相关教师群体在相互协作的基础上,通过集体合作对授课内容进行提前进行准备和策划。高效课堂的目的就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集体备课优化教学方案,以达到增强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目的。作为中学一线的历史学科教师,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要在短短的高中三年之内,使学生掌握跨越古今、涵盖中外的历史知识,并且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乃至人生观,就必然需要转变观念、提高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是完成上述教育教学任务、成就高素质教师的必要环节之一。但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老师讲什么,学生就记什么。教师,尤其是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靠一本教参备课已基本能应付,甚至有人提出教师不用教案也可上课,更谈不上集体备课的实效性了。这实际上是忽略了合作的力量,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从实践层面看,高中新课程背景下,没有集体备课的课,不可能是一堂好课;没有集体备课的教学,是一种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新课程改革赋予历史老师集体备课价值新的取向,集体备课能使新课程观念得到落实处 ,帮助专业老师专业素质成长。
一、集体备课是贯彻高中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保证
一方面,新课程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他们不再死记硬背教材上那些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或结论,不再盲目地跟着教材、教师转了。换句话说,学生的思维不再可能被限制在教师备课所能掌控的范围之内了,尤其是新课程的历史教材打破了通史的编写体例,而按专题体例编写,学生将会提出更多的问题或困惑。面对着可能突如其来的问题或困惑,仅凭教师个人的备课显然力不从心。另一方面,“一纲多本”要求加强集体备课。“一纲多本”是新课程的亮点,也是一线教师实施新课程的难点。由于教材编写者对课程标准解读不一,因此教材选择的内容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甚至结论也不同,如对的评价,不同版本的表述差异很大。究竟哪些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哪些可以删去?哪些又该适当补充?补充到什么程度?增删不宜,可能导致教学任务完成了,但教学质量却下降了;或者课堂容量过大,教学任务完不成。显然,加强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研读是教师把握课堂教学效能的关键,而仅凭个人的力量是难以驾驭的。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也许集体备课的实效不一定如此,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只要能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其备课质量一定比“单兵作战”强,至少能起到增强教师处理教材、实施新课程信心的作用。
二、集体备课是学生“减负”的需要
迄今为止,新课程的资源相对较为匮乏,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教材大部分只给结论,有的甚至不给结论,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呢?它需要教师从课外收集大量的课程资源加以补充,科学取舍,有针对性地遴选典型的素材并提交给学生,这样才会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此外,除教案外,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许多教师还精心准备了课件。试想,如果每节课都如此,教师的负担明显就加重了。而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既分工又合作,实现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和效果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积聚教学资源和方法、减缓学生压力的作用。同时,由于新课程教辅材料不配套,只有通过集体备课,精选习题,补充乡土教材资源,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集体备课是新课程下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
新课程下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呼唤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师掌握的相关教育知识和技能不再是以知识形态,而是以行为方式来呈现。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除了外出学习,更多的是靠校本教研,而校本教研主要有三种形式: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矛盾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所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主要靠自己。而课堂是展现教师专业水平的最佳场所,一些实践性的、无法预见的、从未见过的教学情境对教师是一种强大的激励力量;再加上集体备课、交流反思等必要环节,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智慧,通过自身的理解、内化、反思和提升,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动,并不断呈现出新的跨越的态势。所以笔者认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呼唤集体备课。
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认为,经验+反思=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是有反思性的思考者和实践者”。历史教师的重思辨、重批判的思维特点,从客观上讲需要群体智慧的融合和协作。新课程的实验工作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而当新课程理念在遭遇实践挑战时,教育理论家们、政策制定者们也显得爱莫能助。即便可行,面对着繁重的实施工作,我们也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充电”,究竟谁能成为我们实践中的专业引领?是我们的同事、同行,还是我们的学生?从新课程实践看,老教师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但容易被传统的框架束缚,且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面明显不如中青年教师;中年骨干教师年富力强,经验丰富,但他们是传统课程下的既得利益者,观念转变在某种程度上更难,以至于有人认为新课程最大的阻力主要来自于这一部分人;年轻教师精力充沛,易于接受新事物,但在教材的处理、知识体系的构建方面,明显不如老教师。因此,实施新课程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唯有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扩大交流,才是我们的出路,这也是当前课程实施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富有成效的方式。
总之,集体备课是新课程实践的客观需要,是让学生减负、让课堂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也是新时期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陈旭远.新课程新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教材[M].长春:东北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3.
[关键词]情感个人价值观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
首先,需要我们搞清楚的是,为什么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取代“思想教育”目标呢?概括讲:
第一、基于我国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改变。以高中教学为例:在2000年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而强调,“普通高中教育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审美情趣和身体心理素质。”而在2003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提出要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特别强调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人才目标的改变是基于时代的变化,国际竞争的激烈,以及国民素质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第二、基于对基础教育中历史课程的重新审视。由于历史的原因,历史课程更突出其政治性格,因而“历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性”,更强调政治教育,改革中的历史课程更强调“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而思想情感教育目标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片面强调政治教育的局限,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
其次,我们要明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在我国的心理学者作中,一般把情感定义为: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一个人当前面临的事物,常常与自己已形成的思想意识(包括:需要、态度、观念、信念、习惯等)之间发生关系,对这种关系的切身体验或反映就是情感。”态度是社会价值观念是由人们对那些基本价值的看法、信念、信仰、理想等构成,是人的精追求的目标。就历史学科来讲,情感不仅指历史学习热情兴趣,还包括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爱国主义情感、健康的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态度不仅指历史学习态度,还包括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乐观、宽容,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价值观作为一个比较宽泛和抽象的概念,它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以及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听到学生在抱怨:历史课好沉闷,历史课就是讲故事,没有一点兴趣;老师中也会经常听到:历史课是不被重视的,相对于语文、数学、英语等而言是副科,无论花多少时间都没有多大效果。造成历史教学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原因其实就在于我们没有把真挚的情感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去,也没有把学生的情感调入到他们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来
一、在教学中挖掘情感,调动学习积极性
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第一幕,新课的导入设计得好,就能唤起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启发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么如何在第一幕中就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呢?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各种图片、音响、文字等各种资料展现给学生,起到很好的作用。在讲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第五节《》。这场战争被史学界认为是中日大型战争之一,但是它毕竟离我们的生活已经有110年,学生在情感上难以产生认同感。应用多媒体视听教材可以缩短学生与历史的差距,使之目睹“历史的真实”,这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如可以用投影打出一些历史人物的肖像,使学生感觉到这些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是活生生的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名字而已。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的情感教育的因素,在这里,我们做老师的不要把自己当成神圣的“牧师”,把学生当成“羊群”而不是自主的人,一味的“说教”、“驯化”,往往使情感教育适得其反。相反地,如果不是借助具体的“历史”让学生自己感知,而是用空洞的说教或对反面历史人物一味谩骂,那么情感培养的实际效能就值得怀疑了。
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其内在情感的反映,不同的情感态度,不同的人生观,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除家庭、社会的影响之外,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价值观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
二、引导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我们的学生在对屈原与谭嗣同等人选择死的问题上的态度几乎是一边倒,认为屈原、谭嗣同太傻,而岳飞、文天祥等人又被学生评价为非顺应历史潮流。这些问题如要一分为二的来分析,也都无可非议,但学生不一定都是站高望远地看待历史,这其中隐藏着一种令人担心的现象,我不久前听一节政治课,主题是“见义勇为”,但从现场上教师的引导以及学生对案例的分析作答,几乎是一致的,虽也不是什么袖手旁观,但做法却都是报110,只有极个别学生选择智斗。这也许是源于课本内容的导引,因学生原本就是未成年,属于被保护对象,从这一角度来说,也是站得住脚的,但是如果这些教育一旦在学生的思想中形成一种固定模式,那么见义勇为永远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完全可以考虑换一种教学思路,先论见义勇为,再谈加强自身保护。换句话说,就如《今日说法》暑假栏目中组织小学生讨论“见义巧为”的问题一样,不论是政治课还是历史课,都应把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作为已任。
三、和平时期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1 支架式教学简介
1.1 什么是支架式教学
在教育上所谓支架,是指教师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提高现有能力的支持的形式。这种教学策略来源于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最邻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教育者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按照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建立支架,通过“支架”不断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
1.2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分类
支架式教学模式分为范例式支架(在学习新知识之前为学生提供范例以参考和借鉴来启发学生)、问题式支架(用不同层次、角度、深度的问题搭建起的学习“路线图”,“路线图”将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学习的逐渐深入而强化)和建议式支架(当学生遇到困境时,教师提出恰当的建议)。
1.3 支架式教学的基本环节
1.3.1 搭脚手架
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1.3.2 进入情境
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1.3.3 独立探索
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开始时先由教师启发引导,适时提示。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继续攀升。
1.3.4 协作学习
进行小组协商、讨论。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1.3.5 效果评价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支架式教学模式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教师的指导(或干预)的逐渐减少,最终使学生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基于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物理课教学
设计
2.1 支架式教学模式应用于课堂的学情分析
在以往初中理科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是教师讲授或演示实验,学生被动接受,再通过习题巩固。支架式教学应用于物理课的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再逐步放手使学生学会探索。
在学习摩擦力时,要求学生掌握摩擦力的发生条件、方向、影响因素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在通过学习摩擦力知识,培养探究能力。因此以问题为切入点,通过问题的不断深入搭建起支架,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进行学习,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二力平衡的条件,以及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学生将在此基础上,对摩擦力的性质进行探究。
2.2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
2.2.1 创设情境 搭建支架
教学生一个小魔术:让学生拿出两本书,相互一页一页的交叉叠放(课堂上也可多几页交叉),然后请同学拉开这两本书,当学生拉不开时,问学生:“是什么原因使这两本书拉不开”?进而引出摩擦力的概念。
2.2.2 搭脚手架
支架一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方向。
支架二 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支架三 在生活中是如何改变摩擦力的大小来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的。
这三个支架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逐次递进的,在教学中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和个体差异性,在三个支架之间搭建更加细化的分支架。这里将会更多的应用到问题式支架。
2.2.3 学生独立探索
在学生探索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分别在桌面上、铺毛巾的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课本,并在书上加一定的砝码匀速拉动,比较前后读数的变化,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引导学生得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老师在这里以建议式支架为主,加以问题式支架。通过这种脚手架,不断地把学生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
2.2.4 协作学习
在探索“生活中是如何改变摩擦力的大小来服务我们的生活的?”这个问题时,首先用到的是范例式支架,分别展示在生活中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应用实例。然后可让小组合作进行讨论,联系我们的生活实践,举例在生活中通过什么方式增大摩擦来为我们服务,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减小摩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最后总结组员的发言,派代表进行汇报。
2.2.5 效果评价
这一环节由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组成,让学生在各小组之间进行评价,发现自身和其他小组的优缺点,便于互相学习。同时老师也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探究结果进行一定的点评和总结。
一、支架式教学的涵义
“支架式教学”是在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基础上提出的教学模式。简单的说,即通过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步从教师转移到学生,最后撤销支架。此理论是由维果斯基的“辅助学习”作为基础。维果斯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最初常受外在文化的调节,而后才会逐步内化为学生真正的心理工具。
支架式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既要使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或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能够进行信息加工的主体,又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变为帮助学生进行主动建构意义的引导者。而且,它具有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功能,那么教师应彻底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向关注学生个体经验的转变。与此同时,支架式教学具有暂时性和可调节性。
二、支架式教学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 预热。这是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把学生引入某种问题情境并提供可能获得的工具。
在讲授运动时,先给学生看奔腾的水流、飞驰的火车等动画,让学生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奥妙,然后请学生尽量说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运动。一开始可能只有几个学生轻声说了几种运动,教师听到后要马上加以肯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会儿,他们想象出各种各样的运动情景:大到天体的运动,小到原子的运动;远如云彩的飘动,近如自己身体的运动;快如飞机、宇宙飞船的运动,慢如蚂蚁的爬行……
这个过程中,以影像资料为媒介支架,以范例、问题以及向导为表现形式,激发他们进一步开展自主性知识探究,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开展。
2. 探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由教师为学生确立目标,让学生进行探索尝试,尽管探索的问题可以是开放的,但教师对探索的方向有很大影响。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启发引导,提供解决问题的模型,也可以给学生一定的反馈。
在预热的基础上,继续对学生进行提问:乘坐在同样一列火车里的甲、乙两名乘客,并排坐在一侧,当火车向前运行时,甲看到的乙是运动的吗?这样便引入了参照物的概念。马上又问:这列火车从北京开往长春,运行了500km,同学们能知道它所在的位置吗?如何才能知道呢?是否有同学可以试着描述一下其全程运行情况呢?以此来引出路程、位移以及速度等物理概念。
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同学会不知如何作答。但这恰恰是物理课堂教学中支架式教学的核心应用,教师在提供问题的原型后,逐步让位于学生自己的探索。
3. 独立探索。教师让学生独立决定自己的探索方向和问题,选择自己的方法进行探索。此时,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探索不同的问题,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登,最终完成自我管理、自我探索的任务。
在前面的探索基础上,有个别学生提出了对平均速度的疑问,主动去翻阅教材、网上查阅资料、带动其他同学探讨问题。观看百米运动员的比赛视频,学生讨论观众和裁判员分别是怎么比较运动员的运动快慢的,再由时间不同运动路程或位移不同提出运动快慢统一的比较标准。比赛中各个阶段的运动快慢不一,得出位移比时间只是粗略的描述运动员的运动快慢,得到平均速度概念。
第一,它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到课本知识以外的东西。历史学科是一门拓展性极强的学问。除了教材内的知识外,仍有取之不尽的课外知识素材可以进入学生视野,信息量越多,整个学科的知识体系构建就越完善。在学生能接受的前提下,丰富其知识的接触量,这是使历史学科的知识传承趋于理想化的客观要求。
第二,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重要切入点。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课堂探究,这是历史新课程的核心要求之一。把学术观点作为问题素材引入学生探究学习中,这是简便易行的操作方法。人教版初中教材中,有诸如“动脑筋”之类的探究活动,其实很多问题都是学术观点;高中教材中不少问题情境的设置也是来自于学术观点。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高中各版本教材对于结论性学术观点的引入已经持慎重态度,很多历史事件在陈述完毕之后并没有下历史结论和评价,这就为高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术观点组织问题探究提供了空间和条件。
第三,它满足了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生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满足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事实上,很多学生对历史感兴趣并不是基于我们教师所想象的那么高的境界和目的,而是基于真实而质朴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进入了历史学习的殿堂。历史学术观点的争议性、奇特性、多样性以及建立在历史事实基础上的想象力,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学术观点的吸引下,学生情不自禁地去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史识,从而推动了历史学习。
第四,对于历史学科的发展而言,这有可能培养出极个别对历史特别有感悟的学生,并使这些学生发展成为专业的历史研究人才。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历史学习在于了解和掌握历史的基本线索、特征和主要的事件及人物,使学生具有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基本的人文素养。但是,也应该注意发现和培养那些对历史学科有特殊兴趣和才能的学生,尽管这类学生的数量是极少数,但是其意义却是十分重大的。学术观点的引入,是发现这类学生的极佳手段。很多历史学家就是因为在中学时期受到了某种历史观点的启发而对历史结下不解之缘,从而投身于这项事业的。
第五,学术观点的引入对于高三学生的高考复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的历史高考试题学术化倾向十分明显,很多较为前沿的历史学术观点开始逐渐渗入高考试题。部分学术观点性质的试题往往成为学生获得高分的障碍。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史观、法国布罗代尔的年鉴学派史观、英国汤因比的文明史观在高考中的渗透就特别突出。因此,向学生适当地介绍这些历史观点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也十分有利于学生的高考应试。应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学术观点的引入已经成为确保高考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同时,这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历史学术观点的引入,对于教师是一个十分严苛的考验。因为学术观点浩如烟海,如果不加取舍地将各种千奇百怪的学术观点随意引入课堂,那么教师将无法驾驭和控制课堂局面,无法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学术观点的引入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精神,必须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盲目引入,极有可能导致混乱。
笔者认为学术观点的引入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其一是适当性原则。即学术观点必须同所讲授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引入的量要适当,不能随意联系,无故攀扯。否则,历史课堂教学将如脱缰野马,无中心和边际可寻。例如在学习前苏联解体时,教材中已经将其解体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阐述,这些观点对于中学生掌握前苏联解体原因已经足够。而教师在这里又引用当代西方学者关于前苏联解体原因的大量新观点,进而又谈到战后美国及西欧经济发展原因的各种观点乃至美国冷战获胜原因的观点,就显然偏离主题,过于冗杂了。无论怎样的学术观点引入,都只是对课文主干教学内容的适当补充,不可喧宾夺主,用学术观点来代替教材内容。历史教学在中学阶段有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特定的历史教学内容,大量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的主体内容。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认知能力所提供的承载学术观点的能力也是极为有限的。过多地充斥学术观点会导致学生学习的混乱,学生因无法应对和理解各种前沿的历史观点而使学习陷于无所适从之中。缺乏主体精神统领的历史信息和观点,容易导致学生对历史产生虚无缥缈和支离破碎的印象,无法形成积极完整的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有益认识。
其二是拓展性原则。即所引入的学术观点应该对所讲授的主要内容起到突出强化和拓展的作用,以加深和扩展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例如在讨论明朝中后期张居正“一条鞭法”改革以白银征收赋税的原因时,学生一般可以从教材中得知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白银普遍流通,进而使国家以白银征收赋税。这是史学界公认的观点。但教师还可以告诉学生,此时世界范围内新航路开辟,美洲白银大量流往欧洲,中国与欧洲贸易又使这些白银的一部分流入中国而导致中国白银总量增加,从而为中国国家税收征收白银提供了保障。将这一学术观点介绍给学生,不仅丰富了学生对普遍使用白银原因的了解,而且能引导学生把中国历史上的事件放在世界史环境中来考虑。又如在讲授战国封建制度的确立时,可以将西周封建说、秦汉封建说等其他关于我国封建制度确立时间的观点介绍给学生。这些观点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丰富学生的课外历史知识。
其三是启发性原则。学术观点犹如一颗投入学生平静脑海中的石子,使学生通过对学术观点的了解,产生对历史事物的探究欲望,激发其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明朝中后期的历史时,可以向学生介绍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告诉学生该书以明代极为普通的一个年份万历十五年即公历1587年为切片,通过对这一年里明朝几个重要历史人物的描写和分析,揭示了明朝后期的历史特征和历史走向。其所阐明的学术观点就是:中国古代社会的衰落开始明代万历年间。这就启发了学生对中国古代社会何时走向衰落的思考,学生也很有可能自觉地在课外阅读《万历十五年》。
历史学术观点的引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理论学术界已经得到公认的观点;另一类是属于有争议的学术观点或较新较特殊的科研成果,而这些观点或科研成果不同于一般传统的观点,它对于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具有很好的开拓作用,有助于暗示学生从全新的角度来构建知识,并确立广泛学习各类知识的观念。
如黄仁宇在其“大历史观”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即中国传统社会的弊端在于不能对国家财富进行有效的数目字管理,这就使整个国家的财富处于分散或隐匿状态,这是中国迟迟不能进入近代社会的原因。他还列举了北宋王安石变法的事例,认为该变法是在农业社会背景下试图对国家财富进行数目字管理的最早尝试。但是,它严重超越了时代,故而决定了它的必然失败。这个观点在高中生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的时候,是完全可以向学生介绍的。
又如,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学术成果和观点也可以择机引入课堂。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历史学家和天文学家联手研究,把先秦史籍中有关日食的记载用现代天文学测算技术加以推演,从而一举突破了长期困扰史学家的夏商周历史断代问题。天文学家和历史学家通过《竹书记年》一书中“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的日食描述记录,结合现代天文学,推算出“懿王元年”为公元前899年4月21日,而由这一年的确定,几乎推断出所有的夏商周确切的公历纪年。该研究成为断代工程最精彩的一幕。该工程研究的一些主要成果:夏朝约开始于前2070年,商朝建立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都约在公元前1300年,武王伐纣为前1046年等等,这些观点已经被中学历史教材所引用。这些学术成果和观点的引入,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启发性。这一科研项目,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科技测年等多个学科,直接参与的专家学者达200人。这是一个需要综合性知识才能完成的科技攻关项目,单凭一个人或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是不可能完成的。这种转换历史视角的全新的研究方法可以从一般历史学家所忽略的细节中发现历史事物之间的重要联系。学生感受到,方法和视角的转变可能引起历史研究的巨大进步,多学科综合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案例式立体教学法;泌尿外科;教学
案例式立体教学法指将案例教学与立体教学相结合,形成一种科学性的教学模式[1]。其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教案和课件,为学生展现立体化的临床资料和病例[2]。为进一步探究案例式立体教学法的效果,在本研究中对安徽省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教学,并对比传统教学方法,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安徽省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98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名。对照组男26名,女23名;年龄21~26岁,平均年龄为(24.5±1.1)岁;观察组男28名,女21名;年龄22~27岁,平均年龄为(24.9±1.8)岁。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实施案例式立体教学方法,具体如下:(1)进行教案和课件的设计,挑选典型泌尿系疾病的案例,设计制作为多媒体课件,并且插入适当的教学视频、图片以及专家意见等,在课堂上采用问答式讨论的模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有效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利用网络相关知识,让学生结合病历简介进行网络学习。(3)搜集病历的相关资料、视频、图片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向学生展示泌尿系疾病“仿真患者”的特点、特征情况。结合课堂传授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病历情况,对虚拟患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讨论,最后拟定出个性化治疗方案。
1.3评价指标
(1)统计两组教学后理论考试成绩,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和病历分析两部分。(2)采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对两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对教学方案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3]。
1.4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理论考试成绩
观察组基础知识、病历分析和总成绩分别为(57.3±3.35)分、(39.2±2.14)分、(95.1±2.34)分,对照组基础知识、病历分析和总成绩分别为(43.1±3.22)分、(27.9±2.62)分、(72.4±3.0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及对教学方法满意度
观察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对教学方法满意度分别为95.92%(47/49)、100.00%(49/49),对照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对教学方法满意度分别为77.55%(38/49)、71.43%(35/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评价体系;和谐统一
学生评价是高中化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通过评价,教师可以及时获得教学过程各个方面实施情况的信息,发现自己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并根据获得的信息修正、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可以作为考察学生掌握程度、能力水平或学习水平的依据,也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研究表明,测验内容、评价标准往往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标准,左右着学生努力的方向,学习的重点和学习力量的分配。因此,学生评价对高中化学课程教学的实施起着重要的质量监控和导向的作用,只有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价,才能使教学成为一个系统的、循环往复不断提高的可控过程,才能引导学生朝着正确方向努力,逐步向教学目标迈进。
一、多元智力理论与高中化学课程学生评价
(一)多元智力理论的内涵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Gardner在《智力的结构》(Frames of Mind)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力的概念。他认为,人的智力有七种紧密关联但又相互独立的智力组成,它们是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后来,他又补充了自然环境智力和存在智力。
Gardner指出,每个人都至少具有前述八项智力,只是具体到每个人身上,表现有所不同罢了,如某一项或几项智力表现相对突出,而其它几项稍差。正是这些不同使得每个人的学习类型及智力类型具有独特性。人与人的差别,主要在于所具有的不同智力组合,传统上我们所认为的“差生”,只是由于其语言智力或数理逻辑智力表现不够好,但他在其它几项智力方面的表现却可能相当出色。同时,Gardner认为,如果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教育,每个人都能使自己的八项智力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不存在智力水平高低的问题,只存在智力类型或学习类型差异的问题。
以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Gardner对传统教育评价理论的不足进行了探讨:
(1)主张进行与学习过程相一致的“情境化”评价。对个体的评价应该在更接近他们的“实际工作情况”条件下进行,使评价成为自然的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强制外加的内容。
(2)认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发展。评价要能够展示个体的智力特征差异(强项、弱项等),能敏锐反映学生的发展阶段和轨迹,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未来学习方向的一些建议,使其更好的发展。
(二)多元智力理论对高中化学课程学生评价的启示
1.评价应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是教学还是评价都是为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服务的,所以,在教学评价中要注意面向学生,把保证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前提。实际上,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不可能全方位地评价每位学生,鼓励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与合作,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模式是值得倡导的。这样,教师由评价的权威成为评价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由被动的被评价者变成评价的主动参与者, 不再处于过去的被动状态,而是处于一种主动的积极参与状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提高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同时有益于学生认识自我,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
2.评价方式应具有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点
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方式及阶段性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以统一的评价模式或评价标准去对所有的学生做出的评价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除了测试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各项技能的掌握情况外,还要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如评价学生的兴趣态度、学习习惯、学习策略、自主能力、合作精神等,设计出多元化的评价方案,为教和学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和综合性的学习信息。
3.应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
教学和学习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我们应采用与学习过程相一致的情境化评价,将评价渗透到学习的每一个阶段,对学习者一定时期内,在知识、技能、情感、策略等方面的进展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估,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监督。传统评价的单一分数只代表学生在某一方面特定测验上的一次表现,而不是学生学习及发展的真实情况。
二、结语
学习受评价推动的观点已为心理学界所公认。一方面,肯定的评价一般会对学生的学习起激励作用,学生的进步得到认可,心理上获得满足,从而会强化其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否定的评价往往会使学生产生焦虑,而适度的焦虑则能成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因,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所说的那样,当紧张和焦虑处于中等水平时,学习进展最好,而有关学习进步的反馈数据应当有助于保持这种紧张。因此,评价是改进教学,提升学习效果的有力手段,反馈,调控,改进,应是评价工作努力的方向。教师要客观分析、认真研究评价结果,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并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提出建议,给予指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孙海蓉.多元智力理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肖莉.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学生评价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