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初中学习习惯培养8篇

时间:2023-05-23 09:01:2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初中学习习惯培养,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中学习习惯培养

篇1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当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习惯后,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能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受益终身.”目前来说,特别是农村初级中学的学生,其数学学习的习惯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果可以切实从学生和教师这两个方面来重点展开习惯的纠正与培养,成效会是显著的.

一、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现状分析

笔者调查的对象是广西贺州一所农村初级中学,这个中学的学生都来自于农村家庭,不存在择校行为,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这次调查以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运用统计方法将相关的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和计算,以确保真实反映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现状.

在问卷调查中,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学习计划的制订执行情况调查,课前预习准备情况调查,课中学习情况调查,课后复习情况调查,以及考试情况调查,通过多方面的调查,笔者发现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存在以下问题.

1.学习计划制订执行普遍不受重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学生而言,有计划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不仅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更是学生实现学习目标的保证.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如何能够恰当安排好各项学习任务,不仅有利于保障学习的有序进行,更有利于学生对自身实行学习管理,并能阶段性地对照和检查自己的学习掌握情况,以克服缺点,发扬优点,不断进步.

调查中,笔者发现,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计划的制订执行并不理想,认真制订计划并坚持认真执行的仅仅占有11%,占据15%的学生坦言根本没有学习计划,其学习处于一种盲目随意的状态.

2.不重视课前预习

数学是一门抽象和理性的学科,如果学生在课前就注重预习,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会取得较好的课堂学习效果.但是预习习惯往往很容易被学生忽视.有不少学生甚至存在着这样的心态:预习没有用;看不懂没关系,反正老师上课会讲;或者认为自己根本没有时间预习数学.

3.课中学习精力不集中

高效的课堂效率是保证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重要环节.目前来说,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形式是听课.如果学生能够集中精力提高课堂效率,那么很快就能在教师的启发、帮助、指导下,减少困难、少走弯路,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

但是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全神贯注听课,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经常在课堂中开小差,人在教室心在外,或者被动听课,看着很顺从,其实只顾听讲,不去思考,也不重视对知识的理解,跟老师不知道如何交流.

4.课后复习和作业巩固不认真

课后的复习和作业的独立完成,是巩固所学的新知识的保障,也是强化和掌握新技能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数学学习,关键在于解决一个“懂”字,只有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才能做到“学以致用”,并通过课后及时复习等活动来完成作业.但是不少学生首先在思想上没有意识到课后复习的重要性,对复习存在误区,有的学生认为作业来不及做,已经没有时间去复习了;有的学生认为复习就是做大量的习题,有的学生认为复习就是把老师讲过的知识点再看一遍,缺乏正确的复习方法;有的学生只是看看知识点,看看例题,不会进行归纳和总结.

二、方法与建议

综上可知,在农村初级中学的学生中,其数学学习习惯存在诸多问题,那么,针对这些现状,如何才能进一步提升农村初级中学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

1.树立科学的学习习惯培养原则

笔者认为,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学习习惯培养的原则,坚持主体性原则和适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学习习惯的培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需要确立学生是主体的意识,同时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教学暗示良好学习习惯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产生自我心理需求,激发内在学习动机,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明确坚强的意志,也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必要前提.

适当性原则是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养成在训练中得到收获,在体验成功中找到乐趣.

2.加强思想教育,充分认识到习惯的重要性

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依靠自身严格的要求、坚强的意志,以及努力的实践.农村初级中学的学生首先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养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并逐渐形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教师应该循循善诱,启动学生坚强的意志去自觉培养、努力实践.

3.充分重视教师的榜样作用

初中阶段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行为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极容易受到教师的影响.因此,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必须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充分重视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也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良好的习惯包括:情绪、语言、仪表、板书、解题等.此外,青少年的模仿能力较强,在校期间,极其容易受到教师的影响,潜移默化之间,不断模仿教师的行为形成自己的习惯.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为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提供榜样.

4.反复训练以形成习惯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也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因此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①要想改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基本方法是严格要求、反复训练.教师应该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制定严格的纪律,约束学生的行为.鼓励学生朝着积极的方面努力,善于暗示和提醒学生不做违反规定的事.根据笔者的调查研究,农村中学的学生在课后多数都缺乏学习的自觉性,父母对此又疏于管理,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并通过反复训练,以形成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5.合理设置限时作业

篇2

课题负责人:龙鹏举

课题主研者:牙丽娜杨凤娥陈光平黄蔚琳韦秋花罗彩莲牙祖毅班华跃

韦邺韦荣文黄雅珍韦丰年覃玉朗覃燕明韩丽娟

本课题组经过调查和研究,结合学校发展的要求,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出以下的对策和建议。

1、运用激励性评价方法,促进初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激励性评价方法有多种表现方式,例如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激励性评价方法、分层激励性评价方法、情感激励性评价方法等。

(1)语言激励性评价方法

语言激励性评价方法,就表现形式而言,包括及时评语、学科评语、作业评语、试卷评语、口(周)记评语等多种评语形式。该评价方法适用于学习习惯形成俄各个时期,是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

应用该评价方法时,应注意:其一,语言,提倡谈心式的第二人称,要尊重、真诚,切忌辞藻华丽,无针对性。其二,内容要具体、明确,并能符合学生的独特个性和I兴趣、爱好、特长以及独特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其二,结构应采用“肯定加鼓励”的模式。以肯定作为评语的切入点,以鼓励、引导为主旋律。对学生的评价要以尊重他们的自尊为前提,在鼓励中可以为学生找出他们所存在的问题,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如:“你的这篇文章开头两段写得很好尤其是最后一段写的更逼真!中间一段要是写得再简练一些会更好”。

(2)分层激励性评价方法

分层激励性评价方法,是建立在尊重学生发展差异性基础上的,按不同标准和等级进行评价,使被评价者得到不同层次发展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更注重学生发展的过程,更关注学生的发展状况。

在同一个班级,如果用同一标准所有学生的学习习惯,会使发展水平较低的学生,因达不到标准,不能得到好的发展性评判而失望,也会使发展水平较高的学生,因标准偏低,没能展示自己的实际情况而不满足。有的学生只处在第一层不自觉的学习行为状态(上课时根本不听讲,尽作小动作),有的学生则处在第二层自觉学习行为状态(上课时认真听讲,大胆设问,从不同的角度、层面考虑问题,寻求一题多解),对这样的学生,就不能用同样的评价标准,应根据学生各自的情况分层设定标准。对学生学习习惯还处在较低阶段的学生,要求不能过高,要让他们从点滴的成功中获得自信,完善第一层,接近第二层;对学习习惯处在较高层次的学生,应提高更高的要求。

另外,还可采用个体差异的评价方法,即将评价对象的现在与过去比较,或评价对象个体的一个方面与若干个侧面进行比较,对评价对象发展的变化进行评判。分层激励性评价是一种以评价对象个体发展变化为参照点的评价类型,它不与其他对象横向比较,易于反映评价对象在原有学习习惯的基础上发展变化的状态。

进行分层激励性评价时,切忌不要用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学生学习习惯进步快慢的标准,同时应注意各科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协调配合;作为班主任应保持与各科教师及时沟通,最好为每个学生建立学习习惯档案,这样可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水平上取得不断进步。班主任、各科教师、家长对学生的要求一定要一致,否则,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不利于学习习惯的养成。

(3)情感激励性评价方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情感需要,教师用什么标准评价学生的好坏,不仅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而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态度,所以情感性激励评价方法对有不良学习习惯的学生而言显得尤为重要。这种评价方式,以肢体语言为最佳,如赞许的点头、会心的微笑、期待的目光、亲切的抚摸等。

应注意该评价方法产生良好作用的时机:一是受教育者的情感和思维进入状态;二是实施时的环境氛围浓重。只有这样,才能使被评价者得心灵受到震撼,评价才会越真诚、越实在、越动人、越有效。

我在我校初一年级听课时,一位语文老师利用情感激励性评价方法的例子。班上一名学生语文成绩属于中上等,但该同学最大的特点是不爱说话,朗读水平差,连很短的语句也不能完整朗读。只要语文教师让他朗读课文,他就用各种方式抵触。根据这种情况,这位有经验的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先与他一起预习,最后达到熟练朗读这篇课文的程度。在班级正式上课时,下面坐着很多听课老师,课上不仅多给他发言的机会,还让他大声朗读整篇课文。整节课他的表现非常好,再加之老师不失时机地表扬激励,“您的朗读非常有感情!”,并走到他面前轻轻拍拍他的肩膀。该学生在下课后非常兴奋,首先走到老师跟前,小声说“我以后一定要在课前熟读课文”。后来这位老师告诉我,这个学生不仅课上大胆发言,而还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因此,如果我们选择好时机,很好地利用情感激励性评价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多方面创设条件,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充分认识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大力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学生习惯养成的理论书籍、刊物和文件,增强教师指导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与训练的自觉性,在学校掀起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热潮。

尽快制定学生学习习惯操作规范并贯彻于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同时各学科教研组还要结合新课程理念和本学科特点,制订各个环节具体的学习方法,如如何指导学生预习、如何指导学生复习、如何指导学生听课、如何指导学生笔记、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等等。

(2)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必要的条件。要加强校园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继续开设早晚自习课,增设研究型课程,大力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给学生习惯养成提供时间和空间上的保证。

学校要象抓教学质量一样抓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要高度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一要制定习惯养成的规划和保证措施;二要作为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子以落实;二要通过科研的方法将习惯养成中难以落实的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四要通过检查和评比促进习惯养成工作的落实。教研组也要作为一项长期的工程常抓不懈,要作为教研工作的重点,搞好落实和检查。

篇3

一、农村初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实际情况

通过对农村初中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发现,他们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不善于合理安排时间,缺乏有计划学习的习惯;②缺乏预习和课前准备的习惯;③没有形成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④不善于做笔记,有的甚至没有作笔记的习惯;⑤不善于使用工具书,缺乏查资料和课外阅读的习惯;⑥上课精力不集中,沉迷于幻想的习惯;⑦学习懒散,缺乏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⑧不善于温故知新,有的甚至没有自觉复习的习惯……这些问题既造成了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使他们很难适应终身学习和今后工作的需要,势必影响到他们一生的发展。

1、学生不良习惯的原因分析。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归因分析研究:

(1)学生自身因素。现在的初中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一部分学生从小就养成了懒惰,怕吃苦、不爱动手动脑,没有平时的点滴积累,良好的学习习惯肯定难以形成.

(2)学校教师方面的因素。青少年时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由于青少年身心都处于快速变化的阶段,自制能力不够,做事常不能持之以恒,需要教师经常旁敲侧击地进行跟进、督促.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有相当一部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是知识教育重于方法与能力教育,对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教育的指导跟进督促不足是造成良好学习习惯难以形成的一个重好原因.

(3)家庭因素。现在农村很多学生的父母都外出务工了,留在家里的学生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居住在亲戚朋友监管。作为监护人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戚朋友等也由于他们本身文化水平低,对孩子教育缺乏应有的知识,通常把重点放在“吃饱穿暖、不出安全事故”上,对于孩子的学习通常是不过问,顺其自然,长此以往,随着问题的日积月累,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逐步丧失,因此大多数农村学生的学习成绩都较城里学生差。

二、培养良好学习惯的重要性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不夸张地说,良好的习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影响人的一生。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人受益终生 。

三、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 良好的学习习惯内容。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有观察思考方面的良好习惯、时间安排方面的良好习惯、课前预习方面的良好习惯、课堂听讲方面的良好习惯、使用工具书查阅资料和课外阅读方面的良好习惯、总结归纳系统复习方面的良好习惯。。。。。。下面就如何培养农村学生这些良好的习惯逐一进行介绍。

1、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

(1)观察周围事物,以发现它们共通性与差异性

(2)观察老师在课堂讲课中一言一行、轻重缓急的观察以便更好的理解知识掌握重点。

(3) 在平常的练习中观察、发现知识间的规律与联系以便更系统地掌握知识结构与体系等等。

(4)在观察中认真思考,边观察边思考。

2、养成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惜时如金,讲究效率的习惯.

(1)学会制订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天、周、月、学期计划).

(2)做事按事情的轻重缓急有先后次序之分.

(3)学习时应专心致志、力争一次性做好、讲求质量与效率.

3、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1)通过看注释等、读课文,从音、形、义三个方面熟悉生词和词组。

(2)细读课文,初步掌握大意。

(3)了解新知识和已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4)理出内容和知识等方面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5)利用课后练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养成正确又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

(1)听的习惯。---“五到"就是指耳、眼、口、手、脑都要动起来,多种感觉器官并用,多种身体部位全部参与听课活动,眼到是指看课本、看老师的表情、看板书、看优秀同学的反应。口到是指口说,包括复述、朗读、回答问题。手到是指做笔记、圈重点、批感想、做练习。脑到是指动脑筋,心力集中、积极思维。 耳、眼、脑、手、口齐用,做到侧耳静听,以目助听,以思导听,以写促听。做到边看边听,边思边听,边记边听,专一聆听。①一边听,一边看,以听为主,以看促听。听老师对课文的分析,听老师的提问,听老师的总结等;看老师的板书,看老师的挂图,看老师的演示等。老师的板书是整堂课的要点,它用简洁明了的词语或短句将知识要点写在板书上。②边听边思考、边理解、边记忆。一般可从这些方面思考:教材的重、难点在什么地方,老师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老师讲的自己是否真正懂了,老师讲的与自己想的有什么不同,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有何异同……以思促听,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③要抓住教师讲课内容的重点。要善于抓住教师讲课中关键的字、词、句,注意老师如何导人新课,如何小结,抓住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④听课必须记笔记,借助符号帮助自己记录,以利长期记忆。如重点语句可打着重号、波浪线或加三角号,疑难问题可打问号,只要自己懂得、自己习惯用的各种有利于记忆的符号都可运用。⑤积极参与,积极举手发言。

(2)说的习惯。①准确把握“说“的状态、注意说话的仪表仪态。②确定话题。③清晰的思路:说谁?说什么?怎么说?都是说话之前应该想好的,有条理、有重点。④注意语速、语调。生动,有感情。⑤注意说话的词语规范,一是说话时应该尽力避免使用方言词汇;二是尽力避免使用不规范的词语。⑥紧扣话题,言简意赅。

(3)大声朗读、背诵的习惯。①读书坐姿端正,书本与眼睛的距离适度为30~35厘米。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正确,就是读文章时,要读准字音,要用普通话语音朗读,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拉腔唱读,按照标点符号掌握停顿的位置和停顿时间的长短。

流利就是读得自然、流畅、有适当的速度,区别各部分间的轻重缓急。

最重要的还是要读得有感情。首先在朗读时,对每一句话里的关键字、词或短语,都要读重音影响我们情绪的字、词或短语,要读重音。特别要注意具有鲜明形象的形容词、比喻词以及重叠词等更要读重音。其次,注意停顿。

朗读时停顿时间的长短,一般应根据标点符号而定。逗号停一拍,分号和冒号停两拍,句号停三拍,删节号或段落结束停四拍。但有时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显示某一语气,停顿的时间可以变化,

朗读时还要注意语调。语调就是通常所说的腔调,也就是说话时声音的高低、强弱和快慢。

③应背诵一些精彩的段落与词语。

(4)写的习惯。①书写姿势正确,格式、词距、标点规范。②书写工整, 字迹清楚,作业整洁,卷面整洁,格式正确。

5、养成上课认真听讲和认真思考的习惯。---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做好笔记,努力做到当堂理解、记忆。

(1)做好课前准备:预备铃一响,马上进教室,书本放好,安静端正坐好.

(2)上课要集中注意力。

(3)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主动提问,积极参与,踊跃发言。①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看老师演示、板书和表情、动作,仔细想老师提出的问题和讲解的内容,认真做好笔记。②可以尝试在老师没有作出判断、结论之前,自己试作判断、试下结论。看看自己想的与老师讲的是否一致。找出对与不对的原因。。③注意听同学们的发言,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积极参加课堂上的讨论活动。④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演示、读书、写作业等任务。⑤要力求当堂理解。⑥要抓住一节课的知识内容和学科特点的关键。

6、养成独立完成作业和自我检查、自我改错的习惯.

(1)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完成作业。

(2)先复习后做作业、先审题后作答。

(3)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追根问底,不懂的一定多方求证弄懂。

(4)在解题、讨论或研究问题时,能突破条条框框的约束,不墨守陈规,能从不同角度多方面的思考问题,寻求出创造性的解题方法。

(5)书写工整, 字迹清楚,作业整洁,卷面整洁,格式正确。

(6)作业做完后还应仔细检查.对自己没有100%把握的题重点检查. 7)、注意教师的批改,及时找出错误原因订正错误。

7、养成练后反思、课后复习、单元总结的习惯.

(1)练后反思: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①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②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③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④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⑤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

(2)课后复习,把握每课知识要点、重点。①重温课本,理清脉络。②归纳整理,把握重点。③比较异同,抓住关键.④遇到问题,主动请教。⑤认真实践,力求熟练。

(3)单元总结:每一单元学完后,要利用列提纲、绘图表等手段,对这一单元的知识点、重点、难点进行归纳整理,拉知识线索,提纲契领,将知识浓缩,比较记忆. 每次考完后,都要对试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总结,整理错题集找出缺漏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二)培养农村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1、培养农村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应坚持的原则

(1)教师主引导、督促,学生主反复强化训练。由于农村学生特殊的环境导致了他们获得有关学习方法的知识、信息较少,在学习过程中又得不到他(她)们家长的及时指导,对于何为良好的学习习惯知之较少,因此首先要求教师要善于借鉴、分析、总结、归纳出一些较好的学习方法、技巧,然后向学生介绍,传授给学生,再由学生进行反复强化训练,消化运用。

(2)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原则。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长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强化训练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学生长期坚持不懈,教师也要经常督促,整个过程充满着对意志的磨练。

(3)坚持共性与个体差异相结合的原则。学习方法、习惯有共通性的东西,但也因人而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过程中还应结合个体差异区别对待。

2、培养农村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1)由教师将学习方法习惯的知识内容融合于每堂课的内容中在课堂上进行讲授、试范,课堂上引导。

(2)对于已经传授的方法习惯教师要在日常中随时指导、督促、检查。

(3)建立学生交流机制,定期让学生对良好的学习方法习惯进行讨论、交流。举办学习习惯方法的交流会,用学生的真实感受现身说法

篇4

1. 课前预习的习惯

明确要求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技能的运用来预习,引导并培养学生积极主动预习的好习惯。教师应让学生明确预习的内容、重点、难点,并完成相应的预习效果检测题。第二天的课堂上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如词义辨析、词汇的固定搭配及重点句型。比如我会用激励性的话语鼓励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扎实有效的预习,谁能很完美地说出可用来表达建议的句型?”做了充分预习的学生会争先恐后地站起来抢着表达。让学生在体验“成功感”、“喜悦感”和“被羡慕感”的同时也能带动一部分被动学习的学生。然后教师针对学生预习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加以点拨,重点讲解。从而达到精讲多练的课堂效果。对于学生的展示情况一定要予以评价,量化。通过这种“先学后教”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其学习英语的兴趣。要反复给学生强调不能为了预习而预习,而是要通过预习联系到以前学过的旧知识,达到新旧知识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作用,在听说读写的言语技能的训练中发现新的问题,哪些知识自己不明白,要勇于、善于质疑以便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听讲,对于不懂的,要勤于向教师、学生请教或探讨,这样学生会渐渐养成在整个预习过程中都很投入,全面动起来,积极思考起来的良好学习习惯。

2. 养成背诵、持之以恒的习惯

背诵就是对知识的识记,英语学习是一个反复记忆、反复练习、反复使用的过程。许多学生花大把的时间来背单词,可是许多情况下,效果不是很明显,不久就忘,也不会实际运用,以至于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信心。鼓励并要求学生在记单词时要音、形、义放在一起记。单词要放在句子、文章中记忆。在将近二十年的教学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英语课文背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英语课文背诵是学习英语的一种有效方法,是知识输入的一种有效方法。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进而为阅读理解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我十分注重对学生在英语课文背诵方法的指导,首先通过查生疏单词的音标,或者跟读录音、教师来扫除语音障碍。其次,带动学生一起朗读、思索,分析较长的句子,依据语法规则、固定句型、时态结构等来断句。要避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死记硬背的现象,这就要求学生深刻理解课文,领会课文的思想内涵,思想道德教育及作者的逻辑表达。掌握常考的语言点以及用来表达思想的交际用语。

良好习惯的养成起初有必要强制性执行。在培养学生的背诵能力时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组,由小组长在规定时间,限制的次数中抽背其他学生,而小组长由教师抽背。常抓学生的早读和晚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必要时采取灵活的调整和有效的措施,英语课文的背诵绝对有很好的效果,对增加学生对语言点的积累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3. 积极参与,上课专心听讲,会做笔记的习惯

语言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密度大、容量多、活动多,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要点,每个人都必须认真做好笔记。教师讲课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得学生专心听讲,即学生在课堂上能集中注意力、精力,不做与学习无关的动作,能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教师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化的直观教学,特定的情境设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备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讲课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学生能听懂、易接受,注意随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要培养学生边听边动脑筋思考的习惯,主动参与 pair work(小组活动) role play(角色扮演)等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生需要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饱满的学习热情,认真听讲,确保听清、听懂、听透,而且要时刻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教师也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比如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4. 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

“温故而知新”。德国的心理学家艾宾斯浩的遗忘规律说明,学习的知识都会发生先快后慢的遗忘,一些记性好的学生因为能经常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上进行复习,从而形成了惊人的记忆力。而我们的英语学科的特点就是大量的记忆。但是很多学生对所学知识记不住,并非脑子笨,而是不善于复习,或复习不透彻。课后把所学知识像放电影似的在脑子里过一遍,看能想起多少,然后翻开书,笔记本,查缺补漏;再者钻研教材、读教材,“咬文嚼字”来吃透教材,通过多做题来巩固知识点,看参考书来拓展知识,最后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其系统化,条理化,进一步补充笔记。积极地开动脑筋,使知识能更好地在头脑中“安家落户”,教师尽量不要布置重复性的,对巩固知识毫无价值的作业,复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可以布置一些听、读、背诵、写的作业。

篇5

初中阶段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以及学生良好数学习惯的养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作为初中数学老师,我们要掌握一定有效的培养方法,以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数学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解题以及培养数学思维的必要途径。我们必须及时总结相关的培养方法,引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由此,我对如何培养学生的一些数学习惯,做了有关分析。在本文中,我将就培养初中数学学习习惯的方法与策略进行一定的分析,并予以相应的举例,将之与各位老师和同学分享,希望能帮助到学生有效学习初中数学知识。

首先,培养学生分析讨论的习惯,从讨论中学结数学知识

数学学习中,很重要一部分是对学过知识的的分析论证。我认为师生间的讨论,以及学生直接互相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分析学习数学知识。只有通过讨论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知识理解的误区,并及时予以纠正总结才能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我在课堂中倾向于采用提出某些代表性例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我的问题进行回答,有任何问题与我进行讨论分析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我可以很好的看到学生理解问题中的某些问题及时纠正,同时也可以在一种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另外,我同时也采取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开发学生的思维。同时这种讨论的方式,可以养成学生遇见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优良方法。现在我将举一些课堂实例。

例:如图所示,己知四边形ABCD中,AB=DC、AC=DB 求证: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此题是有关“梯形’,知识内容的一道数学问题,此题的日的和意图是让学生在问题解答中,掌握梯形问题辅助线添加的基木方法、这时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根据梯形知识性质,该问题可以采用几种方法进行解答?”接着让学生进行探讨活动,学生在相互讨论活动中意识到,此题实际是考查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要证明四边形是等腰梯形,一般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一是作一边的平行线,证明平行四边形;另一种就是通过证角相等,证明AD∥BC,最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讨论结果进行问题的证明。通过这种师生讨论的形式我们帮助学生学会解决四边形问题中的一些典型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思考的好习惯。

又如,在讲授三角型相似这一章时我在课堂上给同学留下一些课堂讨论问题。“问题一: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吗?为什么?问题二:两个等腰三角形一定相似吗?为什么?问题三: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吗?为什么?问题四: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吗?为什么?问题五: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吗?为什么?”这些问题,在学生刚刚接触三角形相似问题时会是学生的困惑。在同学的讨论过程中可以认真的思考问题,养成这一习惯对日后接受数学知识分析数学问题都是很有好处的。

其次、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好习惯

初中阶段的数学,很多时候已经不是那么简明易懂。仅仅依靠课堂的讲课与练习,是不能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达到大纲要求的。对此,我认为,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以及课后复习的习惯。课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理解新知识。学生在课前,可以有重点的预习内容,将自己预习时的困惑标记出来,这样在课堂上有重点的听课。这种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同时也使教学更加清新。而课后复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消化吸收知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是学生是可以接受课堂新内容的。但是,如果脱离了课前的预习,我发现,学生对掌握的知识会变得生涩,所以,我认为,我们要帮助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倾向于采取一些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预习以的习惯。

例如,在介绍与轴对称有关的相关知识前,我会提前留下相关课堂作业。让同学自行预习轴对称的有关性质,并通过阅读书本和网络等作为参考,自己动手画下几个轴对称图形。通过这种预习我发现,在课堂上同学们可以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困惑,并提出有关的问题。这种教学,有利于我们在课上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所在,同时能更好的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起到帮助。在我留下几个课堂作业后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养成自己在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这不仅对初中数学教学有利,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建立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而针对课后复习,我则通常为学生留下相关知识点的练习内容。只有学生自己肯动手做题,养成课后复习的好习惯才能学好数学。其实课后练习不在多,而在典型。作为老师,我们的责任是帮助学生挑选出典型例题。这样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在学生做题的同时从一道习题中了解并掌握这类题的典型做法,并能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例如,在讲一元一次方程时,我们都知道,一元一次方程是学生日后数学学习中的重点。因而,我在课后经常为学生总结相关的典型例题。下题是一元一次方程中的一简单而典型的应用例题。

例:甲、乙两车长度均为180米,若两列车相对行驶,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共12秒;若同向行驶,从甲车头遇到乙车尾,到甲车尾超过乙车头需60秒,车的速度不变,求甲、乙两车的速度。

解:二车的速度和是:[180*2]/12=30米/秒

设甲速度是X,则乙的速度是30-X

80*2=60[X-(30-X)] 有X=18

即甲车的速度是18米/秒,乙车的速度是12米/秒

篇6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 良好习惯 培养

农村初中英语《义务教育英语教科书》是具有中国特色比较鲜明,语言地道,好教易学。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现结合农村初中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现状,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农村初中英语良好学习习惯对英语学习的作用

《辞海》中对“习惯”的解释为“由于重复或多次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自身需要的行为方式。在学校教育中,我们主要引导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教师的任务就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从教育本质和教育目的两方面,对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曾作过以下精辟的论述:“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中小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习惯”;“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习惯。”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交际工具学科,要掌握英语,除了需要学习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还得练就扎实的听、说、读、写基本功。英语学习必须要有大量的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训练。通过我们课题研究,要学好英语,就必须掌握英语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二、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状况

现实生活中从事任何活动都需要培养一定的活动习惯,英语是一门外国语,对它的认识和了解缺乏深刻的社会语言环境,那么“养成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就更为重要,因为绝大多数中国学生是在汉语语言环境中学习英语的,与学习汉语的条件相比,真是差得太远了”。而且,在学习中一旦形成了不良习惯,不易被发现和纠正。“初中学生学了四年英语,由于农村专业英语教师不多,且学生不用考试,学习英语的习惯还是一张白纸,也是进行良好习惯训练的好时机。”

根据我们课题研究调查和观察,目前中学生英语学习习惯方面的状况令人担忧,学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比如书写句子时,写一个单词就随手打一点,如she.loves.her.mother;还有的学生喜欢把两个单词连在一起,如ihave a book onthe dest;或者把一个单词写成两个“单词”,如engli sh is ve ry import ant;或要么字迹潦草、无法辨认,要么斜体、圆体、手写印刷体三体混用,要么句首字母不大写、标点符号与汉语混淆等。还有朗读英语不是大声地读,而是在小声地读或默读;课堂上不少学生,尤其是女学生怕羞,怕被别人笑话,不敢大胆开口,大声说英语,大声朗读,回答问题时几乎听不见;学习生词不是按音标去拼读,模仿录音和老师的读音,而是用汉字注音,并按照注音的汉字来朗读课本上的“英语”。

三、培养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

根据我多年来的教学体会,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主要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在这里讲的教学过程是指学生的整个中学求学时代。学生只有时刻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英语学习,而且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真正实现这个目的。叶圣陶先生说:“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实践,换一句话说,那不仅是知识方面的事,心里知道怎样怎样,未必就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怎样做去,才可以养成好习惯。”无疑,它给我们提供了正确的教学导向――在教学中,只有仔细观察,才会发现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不良习惯。可以针对存在问题及时提出要求,告诉学生为什么要改进,怎样去改进,并且还要采取强制措施,以免不良习惯发生。

(二)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英语学科的特点,从接触英语的第一堂课起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因此,我们英语教师就必须形成正确的教学观念:初一是学英语的基础阶段。“六年看三年,三年看入门”或者说“六年成败,在于入门”都是强调初一入门阶段的重要。初一学生的听觉敏锐,模仿能力强,而且他们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必须趁“热”打铁尽最大的努力,下大力气,高标准,严要求,抓好学生的书写关、发音关,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形成了一个好的开端。同时,在课堂上教师要坚持用英语进行教学和利用电化教学、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浓厚的英语气氛中学习,初步培养乐于听说的习惯。

(三)加强课后辅导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英语要大量实践,就必须突破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和以45分钟课堂为中心,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英语学习课内外一体化。向45分钟要质量是有限的,在课余,通过师生交谈、考试、测验及平时作业等途径,反馈教学信息,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存在问题,达到预期效果。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学生认知水平、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需要,补充形式多样的语言材料,开展课堂活动,如猜谜语、做游戏、讲故事、演短剧、师生自由会话,形成宽松的英语学习环境,开阔学生的英语学习视野,丰富英语知识,加大语言输入量,逐步提高学生自身的英语知识素质。

(四)严格要求,持之以恒。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严格要求和经过长期的训练,要重视开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还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有计划地提出不同的要求。一旦提出某种要求后,就要咬住不放,狠抓到底。发现学生的不良习惯时,就要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以严要求,丝毫不能放松。在严格训练的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多以正面教育为主,多表扬,少批评。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会时时受到不良英语学习习惯的干扰。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只有自觉地、坚持不懈地改掉不良习惯,才能达到整个目的。领悟能力有高低,习惯的养成时间有长短,有的学生有时还会有反复,因而教师要因人施教。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需要学生长时间自觉养成听说读写习惯,更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结合教材,为学生创设语境,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参考文献

[1] 马俊明.中国著名特级教师学思想录中学外语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篇7

摘要:初中数学是学校教学的一项重点学科,同时也是一项基础学科,是学生学习高中知识的一个桥梁,做好初中数学教学,对于学生更好的学习本阶段知识以及以后的学习生涯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着想,尽自己努力将数学叫好,而想要做好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是关键的一步,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本文笔者就自身的一些教学经验以及学习心得入手,简要谈一下我的一点教学体会。旨在为更好的做好初中数学教学贡献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

关键字:初中 数学 教学 学生 习惯 培养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是从事学习的第一步,特别是新课改以来,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应该对于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自己的认知,比如哪些是已经明白的,哪些是不清楚的,哪些是需要重点学习的,哪些是可以简而带过的……而想要明白这些,课前的预习是必不可少的。数学知识往往彼此之间有很深的联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对于学生自觉的复习之前的知识、预习新的知识、自觉的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着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教师可以在上节课结束的时候预先导入下节课的知识,以便让学生在课下及时的预习,比如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之后,我们就要及时的引导学生:我们已经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相关性质,那么现在就有一种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那么它有什么独特的性质吗?大家可以在课下自己先看一下,什么是等腰三角形呢?它有哪些特点呢?它和轴对称图形有什么联系呢?下节课我们就要讲到,同学们先预习一下,看到时候谁发现的多,谁能够理解的透彻!以此来激发学生进行新知识的预习。果真,在有一次上课的时候,很多同学就发现了等腰三角形的很多特性,比如顶角角平分线和底边垂线是一样的,两个底角的角平分线和顶角的角平分线相交等等……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合作能力是现阶段人们社会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能力,同时也是学习过程中的一项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不仅可以让学生相互之间交流学习心得、学习技巧,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品格以及交流能力,正所谓“你有一个想法,我有一个想法,大家交流一下就有2个不同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可以很好的达到这样的效果,实现学生学习的多元化、趣味化。在笔者看来,作为教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习惯,就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有活力,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讲的就是没有合作学习的后果,而教师作为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就应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在课上或者课下给足学生时间让他们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合理监督与引导,以免有些学生趁机开小差或者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另外教师也可以创造独特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能够相互之间配合完成某项任务,让他体会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再者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之间相互的进行学习,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

三、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学习习惯

数学是一项发散思维很强的学科,对于学生的扩散思维、逻辑思维能力也有独特的要求,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习惯,以便在培养学生做好数学学习的同时在生活中也养成多角度思考的习惯。学生学习的目的重要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任何问题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多面性因此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必须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比如一个数学问题的提出后特别是代数中的应用题、几何中的推理题要善于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寻找不同的解题方法做到一题多解,另外还可以尝试一题多变做到知识融会贯通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严谨而周全的的思维习惯,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的前两个要素:一是“努力追求”、二是“充分发挥”。前者要求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力去追究,后者是要求努力去发挥一切有利条件的作用这二者都离不开“努力”。

四、培养学生及时总结的习惯

数学知识的主要特点之一是知识间存在着紧密的、必然的联系而教材中的每一章节的知识是相对分散、相对独立的。要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必须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良好的归纳总结习惯同时要让学生经常养成回顾知识的习惯才能对数学中的概念、性质理解和掌握。教师要教会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对所学知识进行总体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容易混淆的概念作对比理解

第二、每学完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结构化、系统化、规律化。

五、培养学生认真的习惯

学好数学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认真,认真审题、认真思索、认真总结:认真审题是指在测试、检查时要先弄清楚题目给出各种信息有关的条件和要求解答的问题,并把题目形象化、具体化。不仅要弄清楚显露的已知条件,还要努力发觉隐含的已知条件;不仅是弄清楚要求解的显露的问题,还要弄清楚要求解的隐含的问题。只有弄清楚已知条件和问题才能正确解题。认真思索:在解题过程中,要依据题目中题设和结论,寻找它们的内在联系,由题设探求结论,即“顺藤摸瓜”。或从题断入手,根据问题的条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即“追根溯源”。或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得到解题的全过程。认真总结:测试、检查后的总结,主要是对就测后的回顾与分析。通过回顾和分析,能查清缺陷的知识和薄弱的环节,使数学知识更加巩固和完整;对失误原因的寻找,能改进学习方法,明确努力方向,使以后的测试、检查取得成功。

习惯的形成需要通过长时期不断反复练习的过程,它与一个人的意志密切相关。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不仅要有起始时的决心和信心,而且还要有坚持不懈贯彻这个决心和信心的意志。 同时还应该学会控制、克服惰性、懒散、拖沓等不良的学习行为。不控制、克服数学学习中的不良行为,就不可能有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数学学习习惯 关键因素 良好习惯 现状 学习成效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是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育提出的要求。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就不能无视这种差异,而应因人定标、因材施教。在"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教育观下,我们必须认清应试教育下存在的问题,不是填鸭式教学,不是被动式学习,而是学生主动去动手、探索、实践、获得知识过程。初中数学知识固有的特点:初一知识点多、初二难点多、初三考点多。而农村初中学生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比如学校的教育、家庭的环境等影响,普遍表现出学习习惯较差,并且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本文就如何培养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和如何打好基础,谈一谈个人几年来在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一线的做法和体会。希望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环境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一、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1、生源基础差,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被动化。农村中学一般都是镇属初级中学,许多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些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心不在焉,课后作业马虎甚至不做。根据调查,大多数学生回家缺少监督,学习不自觉,基本不复习。练习、作业中同样的问题一错再错,反复更正评讲但收效甚微,事倍功半。

2、求知欲不强,缺乏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及个性。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获得自信和更多的成功感,是新课改下数学教学目标中极为关注的一方面,而这一点在数学教学中往往得不到体现。受周边社会环境的感染及影视媒体的影响,相当部分的学生缺乏忧患意识,缺乏竞争意识,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整天无所事事,作业练习马虎应付,抄袭了事。

3、学生学习方法落后,缺乏科学的学习习惯。根据调查了解,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升上中学后仍然沿用小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由于学习科目、内容、要求的明显变化,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大多数学生解题时不遵循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过程缺乏逻辑性,对知识不会灵活运用,对方法不会归纳总结。

4.、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风格两极化。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借鉴,课改后许多教师对新理念的认识不够深刻、全面甚至出现偏差,要么教学方式两极分化,要么教学方法今天改明儿变,学生无法适从。

5、对学生评价观念落后,过分关注考试成绩。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深远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关注结果,轻视过程,忽视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状况,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间接造成教学活动重心的偏移,最终势必影响数学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三、课堂上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课堂上数学学习的习惯主要是注意听讲习惯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不管学习新知识还是解决问题,都是从注意开始的,注意是产生学习的前提.尤其是数学,比其他学科似乎更需要专心.注意能力的强弱极大地影响着数学活动的效果,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注意听讲的习惯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

针对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的习惯,在调查中发现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注意听讲习惯的培养应从两个方面进行.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进而升华为有意后注意,培养学生注意听讲的习惯.如在进行《分式基本性质》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先设计如下问题:......。对于以上的问题,学生是熟悉的。而对于等问题,学生是新事物,即可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为解决等问题,我们探讨分式的基本性质时可以从学过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入手,引导学生向有意注意转化。

培养注意听讲从两个方面培养:

①注意听讲习惯的培养要符合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研究表明,注意的稳定性随年龄的增长会有一个明显的变化过程,注意的稳定性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是有差别的.例如将注意集中在教师授课内容上的时间,小学生为15-20分钟,中学生为20-40分钟,现在的小学生实行的是"快乐教学",不要学习成绩,可是到了初中还是要中考,是和成绩挂钩的,小学的数学教学是玩中学,注意听讲不是主流,所以,在初中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听讲时很重要的.

②注意听讲习惯的培养关键在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注意的稳定性,除了"严格要求"这种强制性的手段外,比较积极主动的方法是,利用学生天生具备的好动、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激发学生的兴趣.数学是一门建立在公理体系基础上,一切结论都须要证明的科学,学生学习数学必须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初中阶段,学生容易对数学产生厌烦的学习心理.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指导学生写数学笔记:在课堂的教学中,适当的给学生时间记录课堂上的主要内容、知识点、例题: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堂笔记起到了对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便于学生课后进行系统的复习和进行阶段性复习。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一段时间,不是立竿见影和一蹴而就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每一个细节上抓起,每一点,每一滴上抓起,不能只抓一时,而是应该在学习的处处方面都要认真的注意每一个问题。而数学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更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能滞后。

参考文献

[1]唐伟红,《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张奠宙、李士琦、李俊,《数学教育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