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09:01:2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科技人才培养,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年底上大学网上公布的一个关于《上大学网中国百强企业最爱的大学排行榜》,对2008-2012年5年来中国百强企业走进校园招聘宣讲的频率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显示,2012年中国大陆前100强的上市公司,90%以上每年都会选择到国家985、211工程大学进行校园招聘。
其中电力行业百强企业最爱的大学包括:华北电力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昌大学、江西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四川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北京化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等。
当前,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结构问题日益受到教育界、工程界、经济界的普遍关注。工程科技人才在积极、稳步地进行规模发展的同时,更需要强调提高质量,由外延扩张为主向内涵发展为主转变,并将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的主线。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是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工程的建设者,是工程科技新突破、发展新途径的引领者和开拓者,是国家发展的宝贵战略资源。抓紧并持之以恒地培养造就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是提高工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要全面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求作为基准,遵循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成长规律,用教育培养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不断发展壮大工程科技人才队伍,努力形成创新型人才不断涌现的生动局面。研究表明,我国未来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具有如下特征:
1.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需求的多样化。
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除了传统的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类型的工程科技人才仍然需要之外,更加迫切需要的是具有多样化特点的工程科技人才队伍、多种类型的人才。新的工程技术的发展和人才类型的划分对研究分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工程科技人才通常有以下两类:
(1) 学术型(研究导向型) 人才:他们在理论基础上发展新技术,其成就表现为发表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是工程科学方面的学术型人才;
(2) 应用型(专业技术型) 人才:他们将理论与技术实践相结合,其成就表现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是工程技术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中国当前对上述两类人才仍然十分需要,但是,中国未来的发展还迫切需要其他类型的工程人才,如:“理论+技术实践+多专业知识交叉”型,是进行技术交叉、科技集成创新的人才;“理论+技术实践+创新设计”型,是产品创意设计、开发新产品的人才;“理论+技术实践+创业与市场能力”型,是工程管理与经营人才。
2.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需求的普遍性和多层次性。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简称FH)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特别是工程师及相应层次的职业人才为目标,以规模小、技术应用性强、就业率高见长,人才培养强调面向应用、面向实际、面向未来,培养的是掌握科学方法、擅长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人才。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在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中名列前茅。据1996年《Manager》对德语国家(瑞士、奥地利,包括苏黎世大学在内)的技术大学进行排名,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排行第七,在所有参与排名的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中排位第一。[2]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自2005年起实行三年制学士和一年制硕士培养方案,学制四年,分为预学期和7个正式学期,包括:基础阶段、专业基础阶段、专业阶段等三个阶段;共同学习和专业学习两个学习过程;预实习、工业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等实践环节。首先是12周的预实习,即预学期,主要是为了认识实践。进入到正式学期后,分为三个学习阶段:第一个是基础阶段,包括第1~2学期,完成校级平台的基础课程,主要是自然科学基础课。第二个专业基础阶段,包括第3~4学期,主要完成系级平台针对所有专业及专业方向的共同技术基础课。需要注意的是,在第3学期有一个阶段考试,只有通过考试的学生才能进入专业学习。埃斯林根大学也以此为界,把所有课程分为1~3学期的共同学习过程和4~7学期的专业学习过程。第三个是专业课阶段,包括第5~7学期,这个阶段需要完成工业实习以及各专业方向的特有模块。第5学期是4个月的工业实习,第6学期是实践教学模块和各专业特有的限选课模块,而第7学期则是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见表1)特别说明的是,进入到专业学习过程后实践环节比重较大,包括项目制作Ⅰ、项目制作Ⅱ、工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占据专业学习过程总学时的一半以上。而且第4学期的项目制作Ⅰ,属于课程设计;第6学期的项目制作Ⅱ,属于创新设计;而第7学期的企业毕业设计,属于综合训练。显然这些实践环节被精心安排为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美国的工程科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麻省理工学院(MIT)为例
麻省理工学院是美国排名第一的工学院。1994年,该院院长乔尔•莫西提出《大工程观与工程集成教育》的长期规划,指出工程教育需要从“重视工程科学理论的分科教育”向“更多地重视工程系统及其背景的教育”转变,确立了大工程教育理念,其课程体系设置也充分体现了大工程教育观。MIT的课程体系包括必修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领域课程、非限制性选修课、信息交流课、实验和提高类课程等六类课程。每类课程都有明确的学分规定(见表2)。必修课和信息交流课是所有科系的学生都必须上的。MIT注重通过对课程结构的规定达到一定的培养要求,规定相当具体,比如要求学生学习8门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课程(HASS),达到32个学分。而HASS课程又分为文学类、语言、思想和会准则类、视觉艺术和表演艺术类、文化和社会研究类、历史类等五类。8门课程中的3门必须选自这五类,且其中一门必须选自第一、第二或第三类。另一门必须选自第四或第五类。第3门可以从前两门课所在类以外的三类中挑选。MIT的各类选修课程都有大量的课程做支撑,虽然必修课的人文类课程只要求选修8门,但人文社科学院却开设了几百门课程供学生选择。专业领域的课程也是如此,许多科系要求学生在几十门专业课程中选择不少于3个专业方向的专业领域课程。此外,MIT还有种类繁多的项目课程,包括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本科实践导向项目、独立活动期项目;有注重学生研究能力培养的本科生研究导向项目、大学二年级学生研究型课程;[3]还有为学生提供综合的、跨学科知识背景的联合课项目、媒体艺术与科学项目;着重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实验研究小组项目等等。
三、美、德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1.美国的启示:学科壁垒与课程综合化问题
中国高校近年来很注重借鉴美国课程模式,从重基础、宽口径,加强工程能力培养的改革,到近来提倡的创新教育、素质教育,通过综合化的高等工程教育课程培养具有大工程意识和技能的工程师体现了美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观念。“大工程教育”是美国工程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主流思想。他们认为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社会文化、环境、道德等其他方面的因素。由此呼吁工程教育回归其本来涵义,把工程教育改革建立在学科基础上,更加重视工程实际以及工程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此,工程教育不仅应该让学生学习工程科学的知识和理论,还应该“让学生接触到大规模的复杂系统的分析和管理,这不仅是指对有关技术学科知识的整合,而且包括对更大范围内经济、社会、政治和技术系统日益增进的了解”,[4]这就要求工程教育的内容应重新进行调整和综合,打破学科壁垒,把被学科割裂开来的工程再还原为一个整体。这就要求高校以跨学科的视角进行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学科之间合理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宽厚的工程知识背景。现在的课程群建设只是把相关课程机械地集合在一起,并没有整合教学内容形成新的课程,甚至没有建立课程之间真正的联系。有些学校人文课程的开设还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几乎是想开什么课就开什么课,有什么教师就开什么课,没有挖掘工程科学内涵本身所具有的人文精神,或是把人文教育作为一种科学体系来考虑。[5]比如,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工程专业的通识课程平台的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体育、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军事理论。美国的通识课程门类丰富,充分展示出科技与人、社会之间的关系,真正体现了融合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工程专业教育为一体的大工程教育思想。美国的通识教育以庞大的选修课作为支撑,这不但是学生达到通识的必然基础,也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提供条件。从麻省理工学院的培养工程科技人才的模式来看,美国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有四个特点值得借鉴:第一,为学生规定必须学习的基础知识课程。这些课程可以为工程领域内的一些专业提供更为广阔的专业知识,可以为学生在选择某一工程专业之前提供探究工程领域内各种问题的机会。第二,以庞大的选修课程作为支撑,为学生提供综合知识背景。比如麻省理工学院规定学生必须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和信息交流等方面的19门课程,各类课程都有大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第三,通过灵活多样的项目课程、实验课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第四,注重学生个性并促进其创新能力发展。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知识结构、兴趣特张选择不同的课程和学习路径,自行组织课程和学习内容。比如MIT的实验研究小组。
2.德国的启示:三段论课程模式与课程实践化问题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受早期苏联的影响,习惯于从科学性和系统性组织课程内容和学习,这种学科课程思维模式根深蒂固,使得我国大部分工科专业课程体系存在几个难以改变的问题:一是课程体系保持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的三段论模式;二是学科壁垒仍旧没有打破,课程在学科内单向进行;三是工程实践课与理论课的矛盾未得以解决。[6]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也存在这种情况。2009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工科专业的课程体系由4个平台2类课程组成,即通识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以及实践教学平台四个平台。选修课和必修课两类课程见表3。这在结构上看起来是开始实行“平台+模块”式课程,但是具体的课程设置却没有改变:通识课程平台是以往的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学科基础课程平台是以往的基础必修课和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课程平台是以往的专业必修课及选修课;实践教学平台也是以往的实践教学。尽管结构改变,但整个课程体系的实质仍然是以往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论模式。德国埃斯林根应用大学的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也是三段论模式,然而德国的工程教育模式在世界上享有独特的声誉。这是由于它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紧紧围绕工程实践性这个中心。德国工程专业的课程开发源于对企业现状、对技术与产品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并邀请一定的企业界人士共同参与设计,政府是企业与大学之间的纽带;工程专业的大学教授被要求至少具有5年以上的工程实践经历,教师教学与工业界形成了自然联系的网络,在学生的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践训练之间存在较好的结合。[7]与德国相比,我国工程教育具有“缺乏与工业界的紧密联系”的先天不足,由此造成的“工程化”不足问题严重影响教学、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尽管一直呼吁“要加强实践”,但很多院系仍是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正确性与严密性而忽视工程技能的培训,实践教学经常被作为理论学习的附属品,实行“弹性”学时。[8]然而,实践是工程教育的根本。因此,要将阶梯型课程结构改变为渗透型课程结构,也就是将实践环节融入理论课程中,在理论课程教学中渗透实践内容;要按照循序渐渐、螺旋式上升的认识方法,由模拟型向实战型、验证型向创造型、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化,精心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要坚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3.德国与美国的启示:实践课与理论课的平衡
1人才培养困境形成的原因
造成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制度方面的因素,也有个人利益的考虑,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重工轻农政策实施的结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为了赶超欧美发达国家,我国曾以牺牲农业为代价,优先发展重工业,强行推进工业化,这种违背规律、“拔苗助长”的战略反过来又造成了农业的严重滞后。目前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仍然存在着“重工轻农”的冒进思想;或者认为农业产值比重下降必然伴随农业产出绝对量的减少,在实际工作中,不注重保护农业的发展,反而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盲目追求农业产值比重下降和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或者急功近利,认为发展农业是费力不讨好的事,不如发展非农产业见效快,而且发展非农产业更有助于增加自己的政绩,因此表面上做“三农”文章,实际上把大量的人、财、物和精力用在发展非农产业上等等。所有这些“轻农”思想,必然会削弱政府在农业科技发展及成果推广中的主导作用。然而,由于农业仍处于弱势地位,农业资金的积累还非常有限,农户经营的分散化和对农业科技需求的不足,使得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只能作为公共物品由政府来提供。其次,农民趋利行为发展的结果。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经济发展的长期落后,城乡差距越拉越大。为了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水平,农村劳动力自主自觉地大量向外转移。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高素质劳动力流失现象非常严重。根据江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公布的信息,农村外流劳动力受教育程度高于流出地农村总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截至2011年末,全省农村户籍外出从业劳动力1798.91万人。其中,男劳动力占64.4%,女劳动力35.7%;18-45岁的青壮年劳动力占92.3%;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5.3%,59%的人具有初级工以上技能[10]。显然,由于流出农村的劳动力绝大多数具有男性化、高素质和青壮年的特征,必然使得留在农村本土的劳动力形成女性化、老龄化和低素质的特征,因而导致农村人力资本十分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11]。农民较低的文化、技术素质,加上传统习惯的阻碍、怕冒风险等原因,造成他们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极其低下。再次,传统农业经营模式抑制的结果。当前江苏农业生产仍以传统的家庭承包制为主,土地经营规模较小。2010年江苏农村居民户均人口3.68人,按乡村人口计算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4亩,户均耕地面积只有4.74亩[5]106-107。面对如此小的农户生产规模,新技术的采用会引起家庭农业生产成本的激增,而技术具有规模效益递增的特征,规模越小,技术带来的效益就越不显着,只有大规模地采用新技术才能使农业效益大幅度地增加。因此,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使得农户不具备承担技术创新主体的重任。一般的农业工作者无需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就能实现现阶段的农业生产活动,采用技术的主动性差,必然导致其技术需求的减少。以往研究表明,农户受教育程度、户均耕地面积等因素与农户技术服务需求有明显的正相关[12]。同时,因农业收入与非农收入之间存在差距,农民并不将农业生产作为主要的增收来源,而只是将其作为经济窘迫时可以退守的保障。由于江苏农业在企业化经营和社会化生产方面不发达,其科技创新主体长期局限于国家科研教学单位,由此连带形成单一创新目标(粮猪增产为主);且因政府投入十分有限,也只能局限于单一目标,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当然是无法加快的。最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不完善,使得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目前,江苏省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其工作涉及到政府各部门、农业科研机构、农业大专院校、农业科技企业和农户等。上述这些组成要素之间相互关联、密不可分,有机地构成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但是,这些单位均各自依托于一定的培养机构和教育资源,在管理、培训、指导、服务等方面相互之间缺乏沟通,配合能力差,造成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缺乏统一的长远规划、明确的培训目标和一致的任务,保障措施不够明确,培养资金和资源难以科学合理地配置到位。同时,我国目前还没有类似农协性质的自助组织,自下而上的信息渠道是不通畅的;又因政府和科研人员对农民的实际生产问题了解不够细致或了解不到位,农民对新技术的要求很难客观反映到研究计划中去,农业技术创新供给与需求之间缺乏有效的双向交流与沟通,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农户不能有效地参与农业技术创新计划的制定、实施与评估过程,由此导致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计划与农产品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变化不相适应,人才评价机制常常表现在理论层面,农业类课题结项成果多数以论文形式表现出来,未能真正用于农业生产实践,这就难以确保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符合农民的需要。
2培养江苏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手段
鉴于江苏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困境及其形成的原因,笔者认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具有准公共品的属性,政府需要在创新人才培养中起主导作用,并积极引导多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是加快实施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政策,多渠道筹集人才培养资金。以工哺农、以城带乡是为了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加快创新人才培养。一方面,继续增加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农业技术创新成果从研发到推广再到生产都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支持。同样,政府财政也是农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资金来源,其规模与分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业技术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由于各地受地域和自然条件的限制,省地方财政应根据工业在所有产业中所占比重,相应地制定农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扶持政策。对工业欠发达、资金较薄弱、农业比重较高的苏北和苏中地区应做出一定的财政转移支付,以弥补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另一方面,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按照建立以工哺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的要求,总结省内外部分地区、部门和企业以工哺农的经验,从江苏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考虑企业和社会承受能力,探索向企业、经济组织征集专项资金的办法和措施,恢复征收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筹集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专项资金,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并用规范的方式建立和完善以工哺农、以城带乡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的长效机制,不断拓宽资金筹措渠道。二是实行农户家庭规模化经营,把农户收入增长与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结合起来。熊彼特认为,足够大的企业更有利于技术创新。因此,为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作用,需要改革和完善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以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为中心,推动土地的适度集中,以达到一定的经营规模,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科技在土地等农业资源中的作用,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中的规模效益、品牌效益、社会效益,促进农民多元化增收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土地进行合理流转集聚的过程中,将农民增收与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从事农业科技活动的人员数、农业科研机构的经费支出以及农业科研机构的业务费支出,对农户人均家庭经营收入有显着影响[13]。因此,培育农村土地经营的产权主体———农户,使其拥有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和让渡权,从利益上驱动农户采纳新技术,激励农户把不断使用新技术作为获得新收入的手段,合理引导农民的趋利行为,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质量。三是夯实农村人力资本基础,重视乡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技术创新的发明、开发、推广和生产应用的进程。一方面,要以激励机制为切入点,培养一批“草木才子”。
有效整合全省科技培训资源,建立以农林院校、研究所等为依托,以科技、人事、农牧、蔬菜、劳务、林业、科协等单位为管理主体,以乡村农业科普协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网络,通过定期举办农业科技专家讲座,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讲解等有效的培训方法,培养一批具有农村根基的乡土科技创新人才。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聘和管理使用考评制度。鼓励和支持学有专长的乡土科技人才参与农业技术承包、科技培训和科技项目实施工作,并一视同仁地纳入地方科技进步奖励基金范围给予表彰奖励。与此同时,可以每年评选十大农民科技能手,单独给予表彰奖励,并将特别优秀的农民技术员特聘技术职称,享受相关政治和工资待遇。四是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确保培养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符合农业实践的需要。“在社会所有制度安排中,政府是最重要的一个。政府可以采取行动来矫正制度供给不足。”[14]传统农业科技体制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应改变过去那种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做法,将农业研究与推广、农民和市场紧密结合起来。第一,政府作为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引导者和政策制度的供给者,应从总体上把握人才培养的方向,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营造一个适宜的、有利的外在环境。第二,提倡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农业科研机构、农业大专院校是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源头,是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主要培养者,承担着国家基础研究和重大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任务。特别是农业科研机构,在现阶段及今后一定时期内仍将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因此,既要打破科研与教育之间的行政性分割,发展横向联系;又要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进行合理分工,建立纵向协调。第三,重视农业科技企业和农户的诉求。作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需求者和使用者,农业科技企业和农户也是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主体。基础性人才的培养可以由政府从整体上进行安排,而应用性人才应由农民根据市场的需要来诱导科研机构进行培养,使培养的人才切实符合农业发展的需要。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个层面的广泛关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能源政策,如《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指出,“维护能源资源长期稳定可持续利用,是中国政府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中国能源必须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安全有保障的发展道路,全面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明确规定“中国能源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国际合作、改善民生’的能源发展方针,推进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努力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11年,中国《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这一首部能源科技专项规划,确定了勘探与开采、加工与转化、发电与输配电、新能源等四大重点技术领域,全面部署建设“重大技术研究、重大技术装备、重大示范工程及技术创新平台”四位一体的国家能源科技创新体系。面对能源领域的重大发展基于,各科技专业出版社纷纷加快能源图书的选题策划。
科学出版社作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一直以来在我国科技图书出版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所出版的各类科技类专著和教材在行业内具有极佳的口碑。为了进一步配合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科学出版社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科学院的领导和指导下,专门成立能源与动力分社,集中一批专业力量,专著能源图书的出版、推广和发行工作,加大对能源领域政策、技术的宣传,助力我国能源科技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一建立基于能力的宽带薪酬体系,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
薪酬战略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把薪酬体系和企业的经营战略联系起来。因此在
进行薪酬体系设计时,从薪酬策略的选择、薪酬计划的制定、薪酬方案的设计、薪酬的发放及沟通,均应体现对企业战略、核心竞争优势和价值导向对人力资源尤其是对激励机制的要求,否则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核心价值观将得不到贯彻。对于符合企业战略和价值趋向的行为和有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行动在薪酬上予以倾斜,以强化员工的绩效行为。根据北京烟草行业发展战略,采取宽带薪酬结构。
二实行动态薪酬分配
目前公司实行的是“一岗多薪、动态管理、岗变薪变”的薪酬体系,此薪酬体系能很好地反映员工的各方面技术水平,对创新型人才有着特别的激励作用。此激励和约束机制,强化竞争,充分调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对此,更进一步发挥薪酬激励创新型人才的作用,公司可以按照不唯身份,不唯资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及责、权、利对等的原则,实行岗级工资制,逐步拉开工资的差距,建立岗级、薪酬对应表。按岗级定工资,实行易岗易薪,体现岗位和劳动的差别。
(1)根据公司的实际用工情况,将薪酬级别按照员工职级、岗位和职称分成若干岗级,每一岗级对应若干档次,岗级、档次越高,薪酬水平越高,且高一岗级最低档次的薪酬水平须高于低一岗级最高档次的薪酬水平。
(2)合理设定岗级及档次薪酬差距。既要考虑差距的公平性,又要考虑其激励性,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科学设定岗级和档次间的薪酬差距。岗级越高,承担的责任越重,工作的差异性也就越大,相应的岗级、档次薪酬差距应该越大。
三建立公开、公平、公正,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选拔用人机制
目前,公司普遍存在着人才流失的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公司的发展。尽管公司的经济效益相对较好,但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人才外流的状况。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赢得胜利的关键在于人才的管理。人才是公司生产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谁拥有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公司管理、技术、营销等方面的人才,谁就能够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企业作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核心是对人的管理。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决策、指挥和控制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如果没有高素质的人正确合理地支配和使用企业的设备、物质,就不能使它们起到应有的作用。
对此,公司要把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创造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环境。同时,还要建立权、责、利明确的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为人尽其才提供制度保证。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型人才配置体系,关键是要彻底打破依靠指令性配置员工的单一模式,建立开放的、与市场接轨的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对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要尽快实行聘用制,对核心技术的创造者应按其贡献大小,积极探索按要素参与分配。
四培养准精尖人才队伍
IBM前任总裁沃森曾说过:“你可以接收我的工厂,烧掉我的厂房,然而只要留下我的人,我就可以重建IBM。”作为中国烟草企业,从烟叶生产管理和科研到卷烟市场营销,从信息化建设到物流配送,从企业内部管理到企业整体运营,员工是众多资源中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他们个人素质及能力的高低、积极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而面对当前科技的日新月异,信息化时代的不断飞进,公司不仅仅要注重对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时要针对性地培养创新性的人才,培养专精尖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挖掘员工潜能,优化创新性人才的激励机制。如此,公司才能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发展壮大,而不是固步自封。
五激励型薪酬制度实施的保障对策
第一,建立动态的绩效管理体系,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创新型的员工有较高的职业忠诚度,要求评估系统由以往关注员工工作态度转移到工作业绩上来,能够对工作给予客观公正、全面准确的评价,让员工及时了解自己的业绩情况,从而更好地调动工作积极性和热情。
关键词: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美国;德国;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杨婧(1984-),女,湖南新化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人事处,助教;蔡立彬(1967-),男,海南琼山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教授。(广东 广州 510225)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科“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学科共建项目(项目编号:GD12XJY1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037-03
就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而言,国际上已经形成公认的美、德两大基本模式。美国工程教育属于通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学科领域内的通用工程科技人才,整个培养过程注重批判思维的课程理念、跨学科的课程组织以及层次性的课程设置,通过对有关技术学科知识的整合以及经济、社会、政治和技术系统的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德国工程教育属于实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它以培养适用性较强的高级工程科学与工程人才为目的,其突出特点是工程实践性的全程体现,培养过程重视工程实践教育的质量、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致力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人”。而中国的工程教育习惯于从系统性和科学性出发组织课程及内容,尽管近10年来的改革主线是“以学校各院系的专业为基础,逐步实现专业课程的基础化、综合化和精简化”,[1]但其典型的学科课程观念未得到根本转变。本文以德国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为实例比较分析了两种典型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在几个关键问题上给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一些启示。
一、德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以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为例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简称FH)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特别是工程师及相应层次的职业人才为目标,以规模小、技术应用性强、就业率高见长,人才培养强调面向应用、面向实际、面向未来,培养的是掌握科学方法、擅长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人才。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在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中名列前茅。据1996年《Manager》对德语国家(瑞士、奥地利,包括苏黎世大学在内)的技术大学进行排名,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排行第七,在所有参与排名的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中排位第一。[2]
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自2005年起实行三年制学士和一年制硕士培养方案,学制四年,分为预学期和7个正式学期,包括:基础阶段、专业基础阶段、专业阶段等三个阶段;共同学习和专业学习两个学习过程;预实习、工业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等实践环节。
首先是12周的预实习,即预学期,主要是为了认识实践。进入到正式学期后,分为三个学习阶段:第一个是基础阶段,包括第1~2学期,完成校级平台的基础课程,主要是自然科学基础课。第二个专业基础阶段,包括第3~4学期,主要完成系级平台针对所有专业及专业方向的共同技术基础课。需要注意的是,在第3学期有一个阶段考试,只有通过考试的学生才能进入专业学习。埃斯林根大学也以此为界,把所有课程分为1~3学期的共同学习过程和4~7学期的专业学习过程。第三个是专业课阶段,包括第5~7学期,这个阶段需要完成工业实习以及各专业方向的特有模块。第5学期是4个月的工业实习,第6学期是实践教学模块和各专业特有的限选课模块,而第7学期则是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见表1)
特别说明的是,进入到专业学习过程后实践环节比重较大,包括项目制作Ⅰ、项目制作Ⅱ、工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占据专业学习过程总学时的一半以上。而且第4学期的项目制作Ⅰ,属于课程设计;第6学期的项目制作Ⅱ,属于创新设计;而第7学期的企业毕业设计,属于综合训练。显然这些实践环节被精心安排为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美国的工程科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麻省理工学院(MIT)为例
麻省理工学院是美国排名第一的工学院。1994年,该院院长乔尔·莫西提出《大工程观与工程集成教育》的长期规划,指出工程教育需要从“重视工程科学理论的分科教育”向“更多地重视工程系统及其背景的教育”转变,确立了大工程教育理念,其课程体系设置也充分体现了大工程教育观。MIT的课程体系包括必修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领域课程、非限制性选修课、信息交流课、实验和提高类课程等六类课程。每类课程都有明确的学分规定(见表2)。
必修课和信息交流课是所有科系的学生都必须上的。MIT注重通过对课程结构的规定达到一定的培养要求,规定相当具体,比如要求学生学习8门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课程(HASS),达到32个学分。而HASS课程又分为文学类、语言、思想和会准则类、视觉艺术和表演艺术类、文化和社会研究类、历史类等五类。8门课程中的3门必须选自这五类,且其中一门必须选自第一、第二或第三类。另一门必须选自第四或第五类。第3门可以从前两门课所在类以外的三类中挑选。MIT的各类选修课程都有大量的课程做支撑,虽然必修课的人文类课程只要求选修8门,但人文社科学院却开设了几百门课程供学生选择。专业领域的课程也是如此,许多科系要求学生在几十门专业课程中选择不少于3个专业方向的专业领域课程。
此外,MIT还有种类繁多的项目课程,包括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本科实践导向项目、独立活动期项目;有注重学生研究能力培养的本科生研究导向项目、大学二年级学生研究型课程;[3]还有为学生提供综合的、跨学科知识背景的联合课项目、媒体艺术与科学项目;着重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实验研究小组项目等等。
三、美、德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1.美国的启示:学科壁垒与课程综合化问题
中国高校近年来很注重借鉴美国课程模式,从重基础、宽口径,加强工程能力培养的改革,到近来提倡的创新教育、素质教育,通过综合化的高等工程教育课程培养具有大工程意识和技能的工程师体现了美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观念。
“大工程教育”是美国工程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主流思想。他们认为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社会文化、环境、道德等其他方面的因素。由此呼吁工程教育回归其本来涵义,把工程教育改革建立在学科基础上,更加重视工程实际以及工程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此,工程教育不仅应该让学生学习工程科学的知识和理论,还应该“让学生接触到大规模的复杂系统的分析和管理,这不仅是指对有关技术学科知识的整合,而且包括对更大范围内经济、社会、政治和技术系统日益增进的了解”,[4]这就要求工程教育的内容应重新进行调整和综合,打破学科壁垒,把被学科割裂开来的工程再还原为一个整体。这就要求高校以跨学科的视角进行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学科之间合理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宽厚的工程知识背景。
现在的课程群建设只是把相关课程机械地集合在一起,并没有整合教学内容形成新的课程,甚至没有建立课程之间真正的联系。有些学校人文课程的开设还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几乎是想开什么课就开什么课,有什么教师就开什么课,没有挖掘工程科学内涵本身所具有的人文精神,或是把人文教育作为一种科学体系来考虑。[5]比如,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工程专业的通识课程平台的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体育、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军事理论。美国的通识课程门类丰富,充分展示出科技与人、社会之间的关系,真正体现了融合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工程专业教育为一体的大工程教育思想。美国的通识教育以庞大的选修课作为支撑,这不但是学生达到通识的必然基础,也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提供条件。
从麻省理工学院的培养工程科技人才的模式来看,美国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有四个特点值得借鉴:第一,为学生规定必须学习的基础知识课程。这些课程可以为工程领域内的一些专业提供更为广阔的专业知识,可以为学生在选择某一工程专业之前提供探究工程领域内各种问题的机会。第二,以庞大的选修课程作为支撑,为学生提供综合知识背景。比如麻省理工学院规定学生必须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和信息交流等方面的19门课程,各类课程都有大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第三,通过灵活多样的项目课程、实验课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第四,注重学生个性并促进其创新能力发展。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知识结构、兴趣特张选择不同的课程和学习路径,自行组织课程和学习内容。比如MIT的实验研究小组。
2.德国的启示:三段论课程模式与课程实践化问题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受早期苏联的影响,习惯于从科学性和系统性组织课程内容和学习,这种学科课程思维模式根深蒂固,使得我国大部分工科专业课程体系存在几个难以改变的问题:一是课程体系保持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的三段论模式;二是学科壁垒仍旧没有打破,课程在学科内单向进行;三是工程实践课与理论课的矛盾未得以解决。[6]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也存在这种情况。
2009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工科专业的课程体系由4个平台2类课程组成,即通识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以及实践教学平台四个平台。选修课和必修课两类课程见表3。
资料来源:仲恺农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汇编(2009)。
这在结构上看起来是开始实行“平台+模块”式课程,但是具体的课程设置却没有改变:通识课程平台是以往的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学科基础课程平台是以往的基础必修课和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课程平台是以往的专业必修课及选修课;实践教学平台也是以往的实践教学。尽管结构改变,但整个课程体系的实质仍然是以往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论模式。
德国埃斯林根应用大学的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也是三段论模式,然而德国的工程教育模式在世界上享有独特的声誉。这是由于它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紧紧围绕工程实践性这个中心。德国工程专业的课程开发源于对企业现状、对技术与产品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并邀请一定的企业界人士共同参与设计,政府是企业与大学之间的纽带;工程专业的大学教授被要求至少具有5年以上的工程实践经历,教师教学与工业界形成了自然联系的网络,在学生的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践训练之间存在较好的结合。[7]
与德国相比,我国工程教育具有“缺乏与工业界的紧密联系”的先天不足,由此造成的“工程化”不足问题严重影响教学、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尽管一直呼吁“要加强实践”,但很多院系仍是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正确性与严密性而忽视工程技能的培训,实践教学经常被作为理论学习的附属品,实行“弹性”学时。[8]然而,实践是工程教育的根本。因此,要将阶梯型课程结构改变为渗透型课程结构,也就是将实践环节融入理论课程中,在理论课程教学中渗透实践内容;要按照循序渐渐、螺旋式上升的认识方法,由模拟型向实战型、验证型向创造型、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化,精心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要坚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3.德国与美国的启示:实践课与理论课的平衡
德国工业大学的课程体系有两个思想渊源,一个是洪堡大学崇尚理论研究的教育思想与巴黎理工大学强调技术科学理论体系化的结合;另一个则是源于十八九世纪德国重商主义的坚定信仰,即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以为国家带来财富。在这两个思想基础上,德国工业大学形成了既重视理论研究又密切联系工程实际的传统。今天,德国工业大学里的课程结构可能就是一种在理论和实践两极中寻求平衡的结果。学生必须圆满完成基础学习和主科学习,方可认为受到了理论及实践两方面完美的教育。[9]德国工业大学的基础学习主要包括自然科学,意在发展学生的科学知识基础。基础学习的技术以通过前期考试为准。前期考试主要是检验学生是否在总体上理解了所学的基础科学知识。通过了前期考试方能进入主科学习。主科学习包括听课、实验室工作、小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这一阶段的可选课程不管是书目和种类都是大量的,实践环节比重也较大。研讨课及项目设计的题目要求很高,是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锻炼和考查,它们来自并将用于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往往通过项目设计与工业界接触亲身体验未来的工作环境。最后的主科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专业领域的学习和研究的程度。我国也可以借鉴此法,分别考查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效果,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平衡。
实际上,作为世界上最为典型的两种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德国模式强调统一的必修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严谨务实的精神;而美国模式注重工程科学基础,强调多学科交叉、可选择性、主动性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德国模式重技术,以“术”为主;美国模式重科学,以“学”为主。而今这两种各具特色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互相向对方靠拢的趋势。可认真研究二者之长处,结合本国本校的实际情况处理好“学”和“术”,也即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李元元.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比较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与MIT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6):3.
[2]朱方来.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课程与教学体系的启示——以德国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汽车工程系为例.[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54.
[3]赵婷婷,买楠楠.基于大工程观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分析——麻省理工学院与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6):100.
[4]赵婷婷,买楠楠.基于大工程观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分析——麻省理工学院与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6):95.
[5]孙健.综合化与实践化——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110.
[6]刘吉臻.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思维转向:工程化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43.
[7]赵晓闻,林健.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35.
[8]朱红,李雨竹.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73.
卓越工程师型水利科技人才培养要求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要求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要求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大力发展产学研合作,是卓越工程师型水利科技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一、卓越工程师型水利科技人才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
1、共建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综合环境,它不同于高校的实验课程,是综合性、体验性、实战式的实践能力培养环境。卓越工程师型水利科技人才培养必须亲身体验水利工程真实环境,开展实践和研究性工作,这是高校无法给予的,因此,通过产学研合作共建实习基地,接受水利科技人才长时间的实习,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水利科研项目研究
以科研项目为载体的培养模式,紧密结合水利行业的生产实际和技术问题进行科技攻关,是培养卓越工程师型水利科技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目前这种合作方式在博士、硕士培养中应用广泛,但如果能将这些成功经验应用到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上,这需要大力发展产学研合作,挖掘更多的水利事业科研项目,吸引水利科技人才参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3、培育高水平师资
在培养创新型水利科技人才的过程中,教师起着重要作用。学校要采取校企教师双向流动机制,聘请企业科技专家做校外导师,鼓励教师脱产进入水利行业进行挂职锻炼,对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卓越工程师型水利科技人才产学研合作培养存在的问题
1、师资问题
教师是高校的灵魂,是高等院校卓越工程师型水利科技人才培养途径的核心和瓶颈。市场对水利科技人才的需求需要教师去传授,高素质的创新水利科技人才需要教师去培养,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需要教师去创造。师资问题是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创新型水利科技人才培养达不到目标的根本原因。
2、产学研合作创新教育效果不理想
目前创新型水利科技人才的培养日益受到高校重视,建立了不少产学研合作实习基地,采取了丰富的学习形式,如实习、实验、课程设计、讨论、报告和讲座等,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如:实习基地建设重签约、轻利用,校外培养过程考核不严格,水利产学研合作单位距离远,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实际开展数量比率低等。由于产学研合作条件有限,许多实习、实践流于形式,创新教育考核、管理过程不到位,致使创新教育效果不理想。
3、创新教育受益学生比率低
我国水利科技人才培养大部分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仍然采用传统式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各类水利纵向、横向科研项目是很好的创新教育形式,也有许多教师吸纳了学生共同参与,但往往只有部分博士、硕士能够拥有这些锻炼机会,而每年博士、硕士毕业生仅占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的 15%,即唯有让大多数水利学科本科、专科学生接受创新教育,并进行创新实践,才能说做好了水利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卓越工程师型水利科技人才产学研合作培养的长效运行机制
1、组织机制
产学研合作组织机制是对产学研合作进行组织、管理、考核的组织机能,是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型水利科技人才的组织保证,其职责是负责合作协议签订、合作管理、沟通信息、学生考核等。我国大部分产学研合作的推广和发展主要依靠个体企业需求拉动和教师个体推动两种模式,在政府、高校、企业三大产学研合作主体中,普遍缺乏专门的产学研合作组织机构。我国虽然对产学研结合日益重视,但由于长期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导致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成效非常一般。因此,在政府、高校、企业、研究机构等相关产学研合作主体中都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全面负责推广、促进和管理产学研合作工作,这是产学研合作水利科技人才培养产生良好效果的必要保证。
2、利益分配机制
利益分配机制是指在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各主体按一定的原则,分配、调适相关责任和义务。产学研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型水利科技人才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利益因素有关,如果只是一味的付出,不能给各主体带来合理利益,产学研合作势必难以长期存在。利益机制是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动力和维系产学研合作良性运转的根本。因此,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必需条件。
如果产学研合作是科技成果转化或委托开发形式,利益分配机制必须解决好成果定价、专利归属、成果享用等利益分配方式;如果产学研合作是共建实习基地或是借助企业资源实现创新人才培养,对高校的利益是创新人才的培养,但对企业产生的利益明显不足,因此政府必须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扶持相关企业开展这方面的产学研合作,如直接给予配套资金支持、税费减免等,否则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只能停留在协议和形式上。
3、沟通机制
产学研合作的运行和发展必须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现实的市场环境中,有众多的企业需要高校的人力资源和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同样高等院校迫切需要众多的实际科研项目和真实的创新人才培养环境来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与创新人才培养,这需要建立专门的沟通渠道和平台,便于科研工作者、高校、企业进行信息沟通;二是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通过便捷地沟通渠道进行信息交流,及时解决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消除障碍,提高产学研合作的成效;三是建立专门的中间机构从事产学研联姻工作,缩短企业和高校之间的距离,解决校企对接问题,促进产学研合作深入发展。
4、考核机制
为促进产学研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型水利科技人才的持续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尤其重要,包括对参与产学研合作学生考核、政府部门从事产学研合作专门组织和人员的考核、高校推动和发展产学研合作的专门部门和人员的考核、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企业考核。合理的对产学研合作的相关主体进行考核,对发展产学研、明确责任和义务、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长期高效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5、保障机制
产学研合作本质上是一种交易行为,各主体在产学研交易过程中有受益,也有责任和义务,为使这种交易有序、健康发展,政府、高校、企业建立相应的制度,组织、协调、规范、激励、引导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显得十分必要。相关单位可以从宣传产学研合作,营造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社会氛围,构建统一的管理机构、协调机制、服务平台等保障机制等方面,确保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长期发展,并产生实质性效果。
四、结论
我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在观念上得到了足够重视,但在实际开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分析产学研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型水利科技人才的开展形式和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长期高效运行的四大机制,以供政府、高校等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关键词】建设工程领域 人才培养 形势 对策
建设工程领域一般包括土木专业(工程民用建设、地下工程、建筑材料、道路交通工程)、建筑专业(工业设计、城市规划)、工程管理专业、水利水电专业、港口航道专业等,涉及社会和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百姓的民生。目前,建设工程领域已成为投资的主要方向,将需要大批宽基础、高素质、懂技术、善经营、适应广、勇创新的创新型人才,这种形势也为土木、水利、建筑等建设工程领域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环境。只有做到精心准备条件、瞄准抢抓机遇、打造精英团队、培养创新人才等要素,才能在新的世纪拥有新的成就。时代呼唤中国建设工程领域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1.建设工程专业领域科技人才队伍的现状
1.1 建设工程专业领域科技人才队伍的整体评价
1.1.1 规模庞大,专业人才数量充足。突出表现为,目前国内培养该领域专门人才的学校数量大、相关专业设置丰富、从事相关专业学习的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多。我国正拥有着一个数量庞大的建设工程专业领域人才的队伍,但是,高素质的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的比率相对较低,这种情况很难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1.1.2 结构合理、后备力量储备充足。目前国家初步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金字塔”状的人才梯队,而青年人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显示出强大的优势和生命力,合理的引导、开发、利用青年一代人才的创新潜能,将为行业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1.1.3 善于合作,团队意识较强。合作是目前人才队伍呈现出的显著特征,当代创新人才的“团队”建设情况要优于以往历史上的各个时期。无论在各个层次的人才队伍里,“创新团队”都以小组协作的形式,让人员的优势和资源的优势实现了重组和互补,这让人才队伍充满了向心力和凝聚力。
1.1.4 深入交流,对外联系显著。专业人才在从事工程学习、研究、实践的基础上,还具有社会公关活动的技能和能力,包括交谈、联络、协调、合作等方面的技能,这种交流体现在国际交流和国内专业团体间交流的参与,日益深入的对外交流开阔了专业人才的视野,丰富了专业人才的知识贮备。
1.2 建设工程专业领域科技人才队伍的专业评价
1.2.1 人才队伍具备较为完整的文化基础与工程基础知识结构,即在理论修养和计算能力等方面有严格的高水平的训练。目前,建设工程专业领域人才的专业口径在不同程度的拓宽,这些得益于以“大土木”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以建筑工程专业为基础向路、桥、港、坝、海洋工程等若干领域拓宽。人才队伍加强学习经济与管理课程,使毕业生由结构设计和施工两个主要出口,变成结构设计、施工、经济与管理三个出口并重。人才队伍也具有一定量储备的社会科学知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文学、美学、科技方法论以及体育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但是,尽管是在目前国内“大土木”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土木、建筑、水利人才队伍的专业知识储备有所改善,与发达国家专业人才队伍相比还是不够完善的,我们培养的专业人才队伍的知识储备还不能完全做到立足于我国当前、面向世界未来的生产建设要求。人才队伍从自身的学习兴趣出发,选择知识,独自支配的时间相对教少,是直接影响人才知识储备科学程度的主要原因。
1.2.2 人才队伍具备较强的工程分析、系统工程和社会工程的知识层次,即他们具备了较强的分析能力。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储备,能够让他们在接触到实际问题的时候达到独立思考,制定方案的目的。但是,目前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是人才队伍从事局部的分析工作多,而对整体的(系统或社会的)综合的决策思考少。这样往往使他们的一些工作长期陷在小圈子或死胡同中,越走越窄,浪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到头来,实际收效甚微。而真正能够做到在系统工程和社会工程的水平上去思考、规划、衡量、安排自己的长远的、整体的研究工作的人才,所占的比例约占10%—20%。
1.2.3 人才队伍具备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即他们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投身于各种类型的工程实践锻炼。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文化基础课、专业课的理论学习都能够适当的结合实验、座谈和讨论,在专业课学习的过程中还穿插着较大比重的测量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这些实践内容的安排让人才队伍在扎实理论的基础上提高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包括运算技能、试验测试技能、实践操作技能等。但是分析我们在人才队伍的培养过程中,实践环节与发达国家相比,比重是相对较小的,如英国的大部分高校在本科学习的四个学年中,专门拿出一个学年进行实践活动,这种实践能力的强化对于人才培养的效果可想而知。
1.2.4 人才队伍具备了不同层次的科学研究水平,即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他们锻炼了一定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创新思维。在人才的本科培养阶段,一些学科前沿的热点问题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兴趣小组、实验等环节,渗透在学生学习的内容中。同时,各个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竞赛,如数学建模大赛、结构设计大赛、建筑模型设计大赛、水利学竞赛等广泛地吸引着学生参与的热情,激发了他们研究问题的主动性。在研究生培养阶段,他们能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研究课题和生产项目,科研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通过这些锻炼,他们具有了获取信息的技能和能力,包括获得、存贮、交流信息的技能,如文献检索技能、写作表述技能、英语的听、读、写、译的技能以及国际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的技能等,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