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骨质疏松的防治措施8篇

时间:2023-05-23 09:01:1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骨质疏松的防治措施,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骨质疏松的防治措施

篇1

关键词:髋部再发骨折 视力障碍 骨质疏松 危险因素

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已成为骨科临床中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其致死、致残率较高[1-2]。与此同时,髋部骨折术后髋部再次发生骨折的情况也越来越常见,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例沧州地区骨质疏松性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老年髋部再发骨折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伴有内科疾病、术后康复锻炼及抗骨质疏松治疗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从而为老年髋部再发骨折的预防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创伤骨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沧州地区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共200例,其中男性70例,女性130例;年龄60~96岁,平均年龄(74.22±8.53)岁。髋部再发骨折患者16例为观察组,未再发髋部骨折患者184例为对照组。初始骨折类型中,股骨颈骨折83例,行半髋或全髋人工关节置换;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17例,行股骨PFNA或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所有患者进行为期术后2年的系统随访,以同侧或对侧再发髋部骨折为结局终点事件。本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非外伤或轻微外伤引起髋部骨折患者(年龄≥60岁),诊断经X线片或CT检查证实。(2)髋部为初次且单侧髋部骨折。(3)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4)患者或家属已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1)因肿瘤或感染等因素所致病理性骨折。(2)围手术期内死亡或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者。(3)不同意参加术后随访者。

1.3 观察指标

临床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骨折类型、术后是否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及早期指导性康复锻炼等;患者术后是否谵妄,伴有内科疾病情况如高血压、脑卒中、视力障碍(白内障,高度近视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膝骨性关节炎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独立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应用单因素、多因素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再发骨折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髋部再发骨折率为8.00%。两组脑卒中、视力障碍、糖尿病、术后缺乏康复功能锻炼及未进行骨质疏松治疗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术后谵妄、高血压、冠心病、膝骨性关节炎等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再发骨折组与未再发骨折组相关因素比较

2.2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再发骨折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脑卒中、视力障碍、糖尿病、术后缺乏康复锻炼和未进行骨质疏松治疗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再发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再发骨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加速,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4],但髋部骨折术后髋部再发骨折的相关研究报道并不多。目前国内针对髋部骨折术后再发骨折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较少,尤其是农村地区。目前公认骨质疏松是再发骨折的强预测因素[5]。而针对老年骨质疏松的患者,其最终的治疗目的是避免发生或再次发生骨折。因此明确再发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早期筛查再发骨折的高危人群,制定相应有效干预措施,降低患者再发骨折的风险。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沧州地区就诊我院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结果显示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随访2年内髋部再发骨折的发生率为8.00%。有学者研究报道髋部骨折术后患者髋部再发骨折的发生率在4.4%~15.1%[3],亦有学者报道髋部再发骨折率在5.7%~8.4%[4-5]。本地区髋部再发骨折发病率与上述相关报道基本一致。有研究显示合并内科等疾病是再发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尤其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眼科视力损害[6]。在本研究中,结果统计分析脑卒中、视力障碍、糖尿病等疾病在两组间差异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是老年髋部再发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而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等在两组间差异未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国内学者安雪军等[7]发现,糖尿病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髋部再发骨折无相关性,但本研究显示糖尿病是髋部再发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这可能是因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并发症,与视神经病变,视力减弱,行动不便,易发生意外有关。研究发现,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发骨折的类型与初发髋部骨折类型基本相似,尤其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类型中。相关研究发现,这与患者本身内在因素有关,长股骨颈(>5.4 cm)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短股骨颈更易发生于股骨粗隆间骨折[8]。本研究分析认为这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多数行内固定治疗,卧床时间长,粗隆部骨量较股骨颈部骨量丢失严重相关。一旦轻微外力或跌倒,容易引起粗隆间再发骨折,发生率较高。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早期行髋关节置换,能够尽早下地活动,降低了因卧床引起的骨量进一步丢失。

本课题研究中注意到伴有脑卒中的老年患者往往认知能力下降,并且存在一定程度的行走平衡能力障碍,行走不稳,容易发生跌倒,增加髋部骨折的风险。本文诊治患者多为沧州地区农村老年患者,卫生医疗条件较发达地区差。在农村,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往往缺乏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同时此类患者往往伴有1种或多种基础疾病,行动协调能力欠佳,容易发生跌倒等意外导致再发髋部骨折。术后指导患者合理的护理康复锻炼,随访宣教,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9-10]。本研究中发现,术后予以适当的有针对性的康复锻炼指导,患者髋部再发骨折发生率会降低。另外,本研究发现骨折术后患者在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后较未抗骨质疏松治疗患者发生比例降低,说明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后患者骨量丢失减少能够降低髋部再发骨折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临床中不仅仅关注髋部骨折本身,更应全方面关注患者,积极抗骨质疏松和基础疾病治疗,给患者及家庭个性化指导性建议,改善生活方式,预防骨折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培训,许庭珉.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围术期处理策略[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0,9(6):401-403.

[2]唐佩福.老年髋部骨折的诊治现状与进展[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0,22(3):197-199.

[3]来红,徐灿达,汤样华.老年股骨近端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对侧骨折的原因分析[J].浙江医学,2020,42(18):1965-1967,1972.

[4]陈晓斌,张建政,赵建文,等.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30天内死亡风险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0,39(7):813-816.

[5]吴迎春,刘丽丽,杨群.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后对侧髋部再骨折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20,33(5):75-79.

[6]中华护理学会骨科护理专业委员会,陈亚萍,佟冰渡,等.老年髋部骨折综合管理与二次骨折预防的专家共识[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0,22(6):461-469.

[7]安雪军,徐宝山,王小健,等.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对侧髋部骨折发生因素的Meta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0,22(1):60-66.

[8]吴晓天,潘福根,付文芹,等.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骨折危险因素的荟萃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27(2):149-154.

篇2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300例社区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其中男130例,女170例,年龄50~81岁,平均年龄(61.8±4.4)岁;体重40~64kg,平均体重(45.9±6.6)kg;病程30~335d,平均病程(177.3±4.9)d;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管理方法

B组患者对发现疾病、认识疾病、防治疾病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进行宣传教育[3],A组患者对发现疾病、认识疾病、防治疾病采用健康管理方法进行宣传教育,具体方法如下:(1)消除引起骨折的非骨骼因素。改善着装,使行动方便;日常活动注意安全,避免摔倒;配备良好的照明设备,营造良好的居室环境;高龄老人外出要有人照顾;选择适当的锻炼方法,以免摔倒受伤;调整药物,保持较好的精神状态。(2)预防骨质疏松症。应注意锻炼身体,改善骨代谢,保障良好的骨结构;注意营养均衡,获得足够的钙剂,保证骨量。(3)治疗骨质疏松症,预防再次骨折情况的发生。多食奶制品、蔬菜、虾皮、豆类等含钙食品;充足的日照和适量运动,如体操、慢跑、散步等;采用双膦酸盐、钙制剂、中药、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雌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4]。(4)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健康问题讲解。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社区骨质疏松患者骨质疏松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具体防治措施实施情况(每天坚持实施防治措施为良好,每3d实施防治措施1次为一般,每5d实施防治措施1次为差)等。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x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骨质疏松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骨质疏松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分析,A组患者骨质疏松相关知识掌握总了解率93.3%显著高于B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具体防治措施实施情况分析

A组患者具体防治措施良好、一般总实施率为96.7%均显著高于B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骨质疏松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疾病,以骨强度下降、骨量减少、骨骼脆性增加、骨微结构破坏、容易导致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的高危因素有:遗传因素,低峰值骨密度的子女是骨质疏松易患人群,应早加以预防;营养因素,长期的蛋白质营养缺乏可导致骨基质蛋白质合成不足、钙剂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体重与骨密度成显著正相关,低体重是骨质疏松的主要危险因素,烟、酒及咖啡因的过多摄入均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它能够通过加速凋亡破坏新骨,导致骨量丢失和骨折风险增加;疾病因素,雌激素减少是骨质疏松重要发病因素,慢性肝肾功能不全、胃大部切除、慢性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也可导致骨质疏松;运动量少,应适量运动,可以获得较高的峰值骨量,减少老年时期或延缓绝经后的骨量丢失。骨质疏松的健康管理包括维持骨骼的正常发育和生长,保证达到合理的峰值骨量,减少因其他继发因素和年龄增长所致骨量丢失,保证骨骼结构的完整,预防骨折[5]。对已患骨质疏松症者应积极进行促进骨生成的药物治疗,抑制骨吸收,加强防碰、防摔等措施;对中老年骨折患者应积极进行手术,从补钙、早期活动、心理、营养、体疗、理疗、止痛等方面加强骨质内固定,遏制骨丢失,促进骨生长,提高免疫功能及整体素质综合治疗[6]。本研究显示,A组患者采用健康管理方法进行宣传教育后,骨质疏松相关知识掌握总了解率、具体防治措施良好及一般总实施率均显著高于B组,应用效果更加明显。

篇3

我们曾在上海市3 500名35~75岁中老年妇女中作过调查,了解她们掌握骨质疏松知识的情况,调查结果并不乐观:①有30%的人不知道骨质疏松会引起骨折。②有半数以上者虽然已经认识到骨质疏松的危害,但没有积极主动地采取防治措施,对预防认识不足。③多数人对骨质疏松的防治仅停留在补钙这一点上,而对补钙以外的其他防治措施知之甚少。

由此看来,开展对骨质疏松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的宣传十分必要。这里将调查题分成一般知识(14题)和具体知识(12题)两部分,建议读者自己也做一下,然后再对照答案。如回答一般知识题的正确率低于50%、具体知识题低于30%,表明你的掌握程度为“差”;如能正确回答一般知识题达50%~80%、具体知识题达30%~60%,表示你的掌握程度为“一般”;如能正确回答一般知识题达80%以上,具体知识题达60%以上,说明你的掌握程度为“较好”。

一般知识(14题)

1. 妇女与男子谁更容易患骨质疏松?①妇女②男子③两者差不多

2. 妇女绝经与骨质疏松有关系吗?①有关系②没有关系

3. 骨质疏松是否会引起骨折?①会②不会

4. 骨质疏松病人骨骼中主要缺少什么物质?①钾②钠③硫④铁⑤钙⑥锌

5. 骨质疏松病人最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是:①腕骨、脊椎骨、股骨②颅骨、膑骨、胫骨③骨盆、跟骨、鼻骨

6. 缺钙的妇女可能有哪些症状?①肚子饿、胃痛、大便多②出虚汗、腿肚子抽筋、腰背酸痛③头痛、恶心、呕吐④胃口差、喜食酸食、吃饭无味

7. 下列哪些食品中含钙量最高?①骨头汤、蹄膀汤、葡萄糖②奶及奶制品、豆腐、鱼 ③水果、烤、果冻

8. 补钙时要不要加维生素D?①要加②不要加

9. 患哪些疾病时容易发生缺钙?①感冒、咳嗽、发烧②腹泻、胀气、便秘③胃及小肠有病、经常服用泼尼松(强的松)、地塞米松

10. 哪种情况有利于钙的吸收入骨?①多运动②多睡觉③多喝水

11. 即使没有骨质疏松症状,是否也应该采取补钙措施来预防?①是②否

12. 下列奶制品中何种含钙量最高?①牛奶②普通奶粉③高钙奶粉

13. 妇女一般多少岁后开始进入更年期?①40岁②50岁③60岁④70岁

14. 妇女的平均绝经年龄大约在何时?①40岁②50岁③60岁

具体知识(12题)

1.诊断骨质疏松最有价值的测定项目是什么?①血钙②X线片③骨密度

2. 妇女一生中最佳补钙时机为何时?①绝经前②绝经后③70岁以后④月经初潮前

3. 一天中补钙(包括高钙食品和钙片)最佳时间为何时?①清晨②饭后③临睡前

4. 中老年妇女一天钙的需要量是多少毫克?①50~100②100~200③600~800④1 000~1 200

5. 人们每天从饮食中大约能获得多少毫克钙?①50~100②100~200③300~500④700~900

6. 中老年妇女一般每天应补钙多少毫克?①50~100②100~200③600~800

7. 补钙食品会增加患肾结石的危险性吗?①会②不会

8. 有骨质疏松者应该坚持长期补钙吗?①应该②不必要

9. 绝经后妇女补充雌激素对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症有帮助吗?①有②无

10. 长期单纯补充雌激素会增加患某种妇科癌症的机会吗?①会②不会

篇4

前不久,57岁的吴大妈,在金华市中医院骨科门诊室里,经过相关检查后,被确诊为腰椎压缩性骨折。这已是她近来第二次骨折,腰背疼痛是她的老毛病了,前一次发生腰椎压缩性骨折后,她被确诊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躺了一个多月后,身体好转,就没有复诊。没想到,前两天在转身用力开窗户时,又骨折了。

据金华市名医、市中医院骨科主任包茂德介绍,骨质疏松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很多中老年人都会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患骨质疏松的男女比例约为1∶5,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大,女性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将急剧上升。尤其是绝经后的妇女,为严重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这是因为绝经后的女性失去了雌激素的保护,其骨量处于快速丢失阶段,如果不及时补充钙质,加强健骨运动,很容易发展成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往往来得无声无息,通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当出现骨折时已是严重阶段,应多加注意。其最主要的症状是全身骨痛、无力,特别是腰部、骨盆、背部持续性疼痛;最明显的症状是脊椎压迫性骨折,出现身高变矮及驼背现象,腰背痛会持续加重;骨头因疏松而变薄,变脆弱,可能会在转身、打喷嚏、开窗、持重物等日常活动中发生骨折。如果打喷嚏、咳嗽或轻轻一碰就会骨折,说明骨质疏松已经非常严重了。并非所有患者都有疼痛现象,所以有些患者到了骨折时才知道自己得了骨质疏松症。

“骨折是骨质疏松的最大危害,也是老年人致死、致残最常见的原因。”包茂德说,万一骨折及时治疗是上策。如果不寻求积极治疗,再发骨折的风险会大大增加。有统计数字显示,首次骨折后,二次骨折的风险会增加4倍,而发生第三次骨折的风险增加6倍。虽然每次骨折后,骨密度检测相差不大,但骨折后骨的微结构损伤严重,骨骼强度大大下降,这就是很多老年人会发生多次骨折的原因。

相对来说,骨质疏松治疗周期比较长,西药以用药为主,结合补钙等基础治疗,而中药则主要用补肝肾强筋骨的方法,中西并举,更有利于缓解和改善症状。

篇5

世界卫生组织对骨质疏松的定义为:由于骨量减少所导致骨骼微细结构发生破坏所导致的骨强度降低、骨骼脆弱而易发生骨折的骨骼系统疾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则强调,骨质疏松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

 

人骨骼中的骨量自出生后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约在35周岁时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减少。当骨量流失严重,骨骼呈现疏松、脆弱且易骨折的状况,也就是患了骨质疏松。除了人体骨骼自身的代谢因素,饮食结构异常,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某些药物的使用等也会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女性,尤其是经绝期妇女,较男性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这是因为她们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加速了骨量的流失。

 

疼痛:最常见的症状

疼痛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骨质疏松疼痛时无关节红肿、积液,四肢关节活动均正常。骨质疏松骨痛与平时患者的负重活动量及气候、温度变化亦相关。骨质疏松最大的危害在于骨折,当有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时,患者表现为急性疼痛,并且可能有局部肿痛等症状出现,但在此之前有一个很长的临床前期,期间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骨痛,包括腰背及四肢关节酸痛乏力等,患者往往因此来就诊,医生也往往因此诊察出骨质疏松。

 

因此,若较长时期内出现腰背及四肢关节酸痛乏力,且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患者应想到骨质疏松的可能,并尽快到医院确诊,及时止痛,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西医:用钙剂、降钙素、骨肽等

西医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有许多药物,目前较常用的有激素补充疗法,雌激素加上黄体素,可以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阿伦磷酸盐有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作用,同时具有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的效果;降钙素借着皮下、肌肉注射或鼻孔吸收,对于停经5年以上的骨质疏松妇女有效,可恢复骨量,有直接的镇痛效果;钙剂和维生素D联合用药有较好疗效;骨肽制剂,是临床新出现的用来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品,对骨质疏松亦有效。

 

但是目前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效果不是太好,且起效缓慢;多数药物需长期服用(只要停止药物治疗,骨质流失速度会开始加快),价格昂贵,老年人经济上难以承受;某些药物还可能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骨质疏松的治疗应当在医生的严密指导下进行。

 

中医:辨证服中药加理疗

中医将骨质疏松归属“骨痿、骨枯、骨痹”范畴,认为其发病机理为肾虚及脾虚,针对病机采用补肾壮骨、益气健脾、活血调肝的治疗法则。常用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左归丸、右归丸、补肾益寿胶囊、归脾丸、逍遥丸、龟龄胶囊等中成药,也有一些经久不衰的中药效方,经中医师辨证后患者可在其指导下服用。服用中药比较安全,且有较好疗效。

 

另外,针灸、推拿、理疗和中药熏洗外敷可有效减轻疼痛,缓解症状。但应到正规医院的针灸推拿科、康复科、理疗科诊治,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采用相适应的针法和手法进行治疗。所采用的治疗方法都以患者感舒适为原则,是一种对缓解疼痛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骨质疏松预防为主

上述方法虽然可以缓解疼痛,阻止骨质疏松继续发展,但它们均无法使疏松的骨骼恢复正常骨量,已被压缩的脊柱椎体亦无法恢复原状。因此,应以预防为主,中年以后,尤其是绝经后妇女,适当补充钙剂,增加户外活动和日照时间,加强体育锻炼,均有助于减少骨量丢失。还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例如保持正常饮食和作息习惯,避免烟酒过度和熬夜,适当补充饮食中的蛋白质、钙盐及各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D。另外,要重视居家安全,避免摔跤跌倒。

篇6

关键词:中年妇女;骨质疏松症;运动处方;骨质疏松

【中图分类号】G632

近年来,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呈一种升高趋势。我国有骨质疏松患者6000-8000万,美国每年因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120万,日本65岁以上老人中有1/3患骨质疏松。[1]据了解,目前我国4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达16.1%,60岁以上人群为22.6%,80岁以上人群,50%的人患有此病。而中国50岁以上的妇女中,两人中就有一人患骨质疏松症。[2]

1993年第四届骨质疏松大会关于骨质疏松的定义确认为:骨质疏松是骨量减少和骨组织显微结构退行性改变为特征,骨脆性增加、易发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是一种涉及到全身骨骼系统长期、持续的丢失骨所形成的疾病。主要改变有:

1.骨组织量减少。这是最基本的病变,其特征是骨量减少只导致单位骨体积内的骨组织含量的减少,即骨密度降低,留下的骨组织的化学组成并没有改变;

2.骨的微结构异常。骨量逐渐减少,先使骨变薄变轻,骨小梁变细。骨的继续减少使一些骨小梁之间的连接消失,甚至骨小梁也消失。这种情况在人的中轴骨表现较为清楚。中轴骨即脊柱,其椎体内部由海绵样网状结构的松质骨构成。当骨小梁消失,可使孔隙变大,原来有规则的海绵样网状结构,变成不规则的孔状结构。这就破坏了骨的微结构;

现代医学认为,中年以后,无论从体力上还是从脑力上,一方面是稳定而健全的时期,一方面又进入了某种生理的衰退过程。祖国医学认为:“《灵枢天年篇》说:”“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英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素问阴阳名家大论》中也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随着人体各项机能的下降尤其是中年妇女,骨骼和肌肉的功能开始逐渐减弱,骨密度降低,关节软骨再生能力缺乏,脊椎骨骼压缩,背部和下肢各部的肌肉强度减弱,骨骼中的矿物成分增多,骨软骨发生纤维性变化或钙化,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而骨质疏松症导致骨骼受力不均,或骨质脆弱、机体产生修复性反应而形成骨刺,这种骨质成份异常分布的结果,会引起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症往往是骨折、骨坏死、骨折不愈合的内在原因。骨质疏松症可产生骨痛、驼背、身材变矮、骨折乃至致残等后果。它严重的影响了中年妇女的身体健康。

对于这种疾病尽管人们提出了种种防治措施,如补钙、激素补偿疗法等等。但效果因人而异,有的甚而造成更加不良的后果。科学研究表明,唯有运动锻炼才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适当的运动对骨骼系统有良好的刺激作用。一定的应力刺激所产生的生物电能帮助钙离子沉积于骨骼,防止骨质脱钙,促进骨的代谢。同时还可牵伸肌肉、韧带及关节囊,防止肌肉萎缩。起到保持运动功能,减少骨折的作用。[3]运动使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浓度增加,从而增加骨钙含量[4]。运动可以使睾酮与雌二醇能促进骨的蛋白合成,骨基质总量增加,使骨盐沉积保留、骨质增厚、骨骺融合,从而促进骨的生长发育。根据中年妇女的生理特点和运动能力在运动方式上采用:

1.有氧耐力运动有氧运动的方式如慢跑、快走、踏车和登台阶等,可直接起到刺激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作用。

2.肌力的训练肌力训练可防止由于年龄增长引起的肌力降低,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肌力运动有以杠铃、哑铃为代表的等张运动和用力对抗抵抗物而不发生移动的等长运动,以及需要专用设备的等动运动。上述的运动方式能增加局部肌肉耐力,局部肌肉会有相应的增长,还能提高机体的协调功能。骨质疏松的患者推荐进行以较轻承重为主的综合运动方案,可增强附着骨骼上的肌肉群。患者做变换的活动,可影响骨表面曲度所施加的负荷,它与骨的重建有关,因此运动能增加凸面面积,刺激成骨细胞活性,并增强骨骼所承受应激的能力。当然这些运动要根据个体潜在能力,应从最小负荷开始并逐渐增加,以使患者有足够的时间来适应。

3.平衡和灵活性训练是预防跌倒的重要运动方式,如健美体操、舞蹈、太极拳等。现介绍一套防治骨质疏松的运动处方:

关于骨质疏松症20周运动示例

注:1.运动量化是骨质疏松症运动处方的关键。针对个体运动能力的差异,进行此运动处方时的运动强度可以参考以下指标:(1)保持最大心率(HRmax=220-年龄)70-80%即;30-39岁;140-160次/分;40-49岁;120-146次/分;50-59岁;118-139次/分。(2)中年人一般不超过160次/分。

2.上表中的有氧课程可根据自己爱好选择;如健美操、太极拳、秧歌、扇子舞等。

参考文献

[1]新闻晚报2003-09-01

[2]章晓霜,高顺生.运动对骨质疏松的影响《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3]《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08月13日第十一版)

篇7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护理;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254-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长寿,我国人口老龄化使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因此所引起的疼痛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于2011年1月-2013年9月收集的5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通过P V P的治疗,加上精心护理,耐心指导功能锻炼,使患者术后可以早期下床活动, 避免骨折患者长期卧床所致的一系列并发症发生,大大提高生活质量。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50例,男性32例,年龄60-88岁,平均69岁,女性 18例,年龄52-80岁,平均70岁.,其中L1椎体24例,L2椎体10例,L3椎体10例,T10椎体1例,T12椎体5例,主要症状为骨折相应部位及腰背部疼痛,直立,行走困难,无明显脊髓损伤。X线和M R I检查,确诊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1.2 手术方法 局麻,取俯卧位,在C型臂X光机监视下定位病椎椎弓根,将调好的骨水泥在C型臂监视下注入椎体内。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常出现腰背疼痛,活动受限,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对疾病知识缺乏,怀疑椎体成形术的效果,这时责任护士应该让其了解骨折治疗全过程,告知患者手术是安全,有效,损伤少,恢复快的高科技方法,并介绍同病种患者治疗成功的案例,使患者对疾病有所了解,对治疗充满信心,从而消除思想顾虑,主动配合治疗。

2.1.2 术前准备 术前仔细检查,明确诊断。备皮更衣,指导患者床上大小便及轴线翻身等。遵医嘱备好药品(2%利多卡因1支,碘海醇1瓶)及腰穿包等送患者去手术室进行手术。

2.2 术后护理

2.2.1 患者术毕返回病房时,平卧6小时,目的是确保骨水泥充分凝固,同时压迫伤口止血。术后交代注意事项,心电监测6小时,鼻导管吸氧。

2.2.2 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观察大小便情况及双下肢感觉活动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有无渗液等炎症反应。术后一过性发热及疼痛加重是术后常见症状[1],以局部疼痛加重最常见,经休息或服用止痛药用后疼痛缓解或消失。

3 功能锻炼指导

3.1术后视患者的情况及时、循序渐进地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佩戴腰围下床活动。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次数由少到多,动作幅度由小到大,锻炼时间由短到长。

3.2 术后由护士指导患者进行锻炼,术后第一天直腿抬高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术后第二天在护士的帮助下佩戴好腰围下床活动,若无不适,可以自由活动。术后3-5天,教会患者做5点式或3点式或拱桥式或飞燕式腰背肌功能锻炼。对于肥胖者,脊柱后凸严重者及合并有严重心肺疾病的不适合做飞燕式腰背肌功能锻炼[2]。

3.3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时,交代注意事项,做好健康宣教。定期回院复查。患者路途遥远,需乘车时,最好取侧卧位,坐车返回时佩戴好腰围。起床之前先带好腰围,躺下后再解下腰围。3个月内避免弯腰负重。指导患者适当的户外活动,可以接受充足的阳光,增加维生素D,有利于钙离子的吸收。另外,老年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应长期服用抗骨质疏松的药物,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类豆类等。如病情允许可适当练习太极拳等适宜运动,以增强平衡能力,降低骨折的危险[3]。

4 结果

本组50例经皮椎体成形术全部成功,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2-24h内即可翻身下床活动,胸腰背部疼痛完全缓解者40例,术后72h才完全缓解者7例。3例术后疼痛缓解不明显。术后常规摄片,原压缩椎体高度恢复20%-50%,无骨水泥渗漏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一个月后均做随访,疼痛完全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5 讨论

P V P技术是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所引起的疼痛的一种治疗方法,对于骨质疏松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今后仍存在再骨折的危险。本组有2例在术后一年发生临近椎体再骨折,主要原因是骨质疏松造成的,因此在椎体成形术后,应继续抗骨质疏松的治疗。对于严重骨质疏松者因采用钙片加阿法骨化醇及降钙素及阿伦磷酸钠联合用药治疗,配合户外活动,功能锻炼,对骨质疏松患者有很好的防治措施,加上精心护理,耐心指导,使患者术后可以早期下床活动, 避免骨折患者长期卧床所致的一系列并发症发生,大大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俸伍凤,经皮椎体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4).

篇8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影响因素;横断面调查

[中图分类号] R6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2-0013-02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一种随增龄而骨量减少,骨显微结构异常,骨脆性增高,仅因轻度暴力或非创伤因素导致的骨折,又称脆性骨折。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因骨质疏松而发生的骨折日益增多,以脊柱骨折、髋部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多见。我国已在北京、广州等少数地区调查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病率[1]。但国内尚缺乏不同区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因此我们对广州市萝岗区老年人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初步调查。了解该地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病率,为其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取广州市萝岗区街道和村庄各两处,每处随机抽取登记居住的≥50周岁以上老年人群中150人为调查对象(均为本地常住10年以上者)。本研究选取广州市萝岗区东区街道、夏港街道和火村、刘村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排除糖尿病、慢性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长期使用药物者以及有严重创伤病史或肿瘤病史者。

1.2方法

调查表内容包括:①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50周岁,每10岁为一个年龄段)、出生年月、文化程度、职业、身高、体重、女性填写绝经年龄、饮茶、吸烟、饮酒史。②骨折情况:一生中骨折次数、部位及原因等。③骨折家族史:父母的骨折情况。④过去跌倒次数及发生情况。⑤过去的运动及劳动强度、睡眠时间等。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对各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描述性分析,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采用χ2检验,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广州市萝岗区居民骨质疏松性的发病情况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城镇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为23.2%,农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为30.4%,χ2=4.03,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镇和农村男性发生骨折总数50例,骨折率为17.5%,女性发生骨折数为110例,骨折率为35.4%,χ2=24.30,P < 0.01,男女性发生骨折风险具有明显差异,且随着年龄的增加,骨折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2.2 广州市萝岗区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通过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重要影响因素(P < 0.05),另外吸烟、饮酒、既往骨折及跌倒次数与骨折发生成正相关;女性绝经年龄、运动及劳动强度、饮茶、睡眠时间成负相关(OR < 1)。

3 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逐年增加[2],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骨质疏松有多种原因引起,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由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而被患者忽略,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疾病认识程度的提高,骨质疏松的临床检出率越来越高[3]。骨质疏松的发现多数是因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生骨折,因此本研究选取了广州市萝岗区城镇和农村四个地区的597位当地老年居民展开本次流行病学调查。

城镇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率为23.2%,农村骨质疏松性骨折率为30.4%,P < 0.05,提示农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城镇,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这与居民的健康行为有关。城镇居民具有一定的健康意识和相关知识,采取了适当补钙等方法适当改善骨质流失,而且城镇医疗服务系统相对完善,拥有相关的临床医师的指导,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城镇和农村男性发生骨折率为17.5%,女性骨折率为35.4%,P < 0.01,结果显示男女性发生骨折风险具有明显差异,据统计,美国绝经后妇女预期有1/4将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这可能与老年女性患者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带来的快速骨质流失有关。观察年龄与骨折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发现骨折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5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骨丢失逐渐增加,骨质疏松逐渐加重,骨折风险加大,因此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亦逐渐增加。同时通过对人群调查问卷的具体分析,发现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因素多样[4],其中性别和年龄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重要影响因素(P < 0.05),吸烟、饮酒、既往骨折及跌倒次数与骨折发生成正相关;女性绝经年龄、运动及劳动强度、饮茶、睡眠时间成负相关(OR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一类与年龄、性别关系密切的疾病[5],在临床工作中要做到对老年女性的格外关注,同时对于吸烟、饮酒等正相关因素进行避免,达到临床预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万,章岚,谷忠德. 衰老的生物学特征与运动健身效果的国外研究进展[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1):38-43.

[2] 屈波,潘显明,权毅,等. 成都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特点分析[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8,14(10):733-735.

[3] 郝永强,郝光亮,戴克戎. 上海地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特点研究(附5923例分析)[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7,13(3):197-200.

[4] 崔同海,顾建华,浦敏珠,等. 太仓地区部分老年骨折的发病特点分析[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7,13(12):868-87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