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8篇

时间:2023-05-23 09:01:1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

篇1

1乡镇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

全省除六盘水、毕节2个地区(州、市)有独立的煤炭管理局外,其它6个地区(州、市)、县(区、市)、乡(镇)大多数均无专门的煤炭管理部门,地、县两级煤矿管理部门均由乡镇企业局兼管,多数只有煤炭管理科,没有安全监察科,全省产煤乡(镇)在机构改革中,大多数乡(镇)煤管站已撤销,由乡(镇)社会事务管理站兼管。在三级煤炭管理部门人员中,大多数为聘请临时的管理人员,少数为事业编制人员,煤炭管理人员一般1~3人。

1.2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缺乏

地(州、市),县(区、市)、乡(镇)三级煤炭行政管理部门大多数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在聘请的管理人员中,虽有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和近年分配来的大、中专毕业生,仅有书本知识,没有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因此,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是全省乡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最大隐患,也是管理严不起来和安全事故隐患整改落实不到位的主要原因。在聘请的管理人员中,以前的工作均从煤矿管理费中开资(含事业编制人员),现今上级部门已不允许收取煤炭管理费。由于有的煤炭管理部门财政紧张,工资待遇低,工资发放不能按时到位,煤矿安全技术管理人员不安心、缺乏积极性,缺乏创新热情,不能主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煤矿安全检查责任心不强,有的安全检查人员不懂,查不出问题。有的未尽心、未尽责,煤矿

安全检查工作存在死角。

1.3对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心中无数

全省地、县、乡三级煤炭管理部门的领导大多数均不是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说他们也想把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搞好,管理的力度也比较大,但没有人知道怎样才能把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搞好,没有长期打算和远期目标,对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心中无数。有的煤炭管理部门的领导对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管理混乱,流于形式,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责任意识从上至下呈现层层衰减,逐级弱化趋势。

1.4领导调动频繁

1998年“关井压产”以来,全省地、县、乡三级煤炭管理部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调动频繁,至今,大多数均全部更换。由于煤矿是地下作业,技术性强,危险性大,工作环境差,煤矿井下作业点受水、火、瓦斯、煤尘、顶板、运输、有害气体等灾害的危害,新领导又不是专业技术人员,难以胜任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对乡镇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只停留在一般工作布置上,管理、监督和责任制也只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会议上。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的问题仍然相当突出。

1.5煤矿安全检查和安全隐患整改落实不到位

有的煤炭管理部门未按照目标责任书要求对煤矿检查到位,有的只有检查,没有落实,有的未建立安全隐患检查和安全隐患整改跟踪落实档案。没有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发的《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要求找差距,抓整改。煤矿安全意识淡薄,存在着“侥幸的心理”等。

2对策及建议

2.1从人的因素上消灭安全隐患

从全省乡镇煤矿发生的安全事故和存在的安全隐患来看,可以说都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到位和人为造成的。这就充分说明了决定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好坏因素是人。所以,要搞好煤矿的安全生产,首先要从人的安全因素上消灭安全隐患。根据全省各级(地、县、乡)煤炭管理部门安全技术管理人员较少和无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的实际,建议各级煤炭管理部门配备1名主管煤矿开采技术和安全技术管理的工程师,负责指挥和指导本辖区内的煤矿开采技术和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对目前所有不是安全技术管理的人员全部组织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煤矿安全执法证书者方可从事煤矿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因此,只有消除人的安全隐患,才能消除煤矿安全事故隐患,才能有效地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2.2建立健全煤炭管理机构

建议地、县级设立煤炭管理机构和煤炭监察机构,重点产煤乡(镇)设立煤炭管理站。根据本辖区内乡镇煤矿的实际,配备足够煤矿开采技术和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人员,从事煤矿开采技术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并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层层分解,处处落实和把关,变领导负责为全员负责,变领导关心为大家关心,真正的形成一级向一级负责的良好局面。地、县级煤矿管理部门和重点产煤乡(镇)配备一名主管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总工程师,负责指挥和指导本辖区内的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煤矿安全生产才有保障。

2.3聘用合格的领导干部

作为煤炭安全生产管事部门的总工程师或主要分管领导是各级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指挥者,必须具备丰富的采矿工程专业理论和独立解决采矿工程专业技术领域重要技术问题的能力,以及采矿工程专业相关科学技术专业基础知识的技能,有丰富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在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方面能撰写有重要价值的技术报告或提出重要价值的建议和意见。熟悉国家煤炭安全生产管理的有关规程、规范、法律、法规、以及方针政策,并应用到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实践中去。要从指导方针上、措施对策上有“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飞跃,要知道如何扭转该辖区内煤炭工业的投资环境和提高对外开放的整体水平;要知道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国内外商家的投资环境和符合国际惯例的法制政策环境 。要能够为今后该辖区内煤炭工业的发展和推广介绍引进国内外商家的煤矿建设项目、煤炭深加工利用项目、煤炭洁净技术(选煤、型煤、水煤浆、煤炭高效燃烧、煤电、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煤炭脱硫等技术)项目,要能够为将来煤炭工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2.4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素质

随着国家对乡镇煤矿开采技术要求的提高,那些传统的煤炭开采方法将被先进的符合现代化的开采技术所取代,先进的煤炭开采技术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人来管理,因此煤炭安全生产技术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专业化。所以提高各级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全省各级煤炭管理部门今后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依靠科学的进步和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才能促进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才能把煤矿安全事故降下来。

篇2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建议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主要要通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学理论以及先进的知识运用,形成安全科学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模式,有目的有组织的进行整个安全管理。因此,在安全通风管理中,严格贯彻煤矿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于本地区的煤矿安全管理形成系统化的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综合的管理措施,对于整个技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 简述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体系缺乏整体性

在整个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中,每一个管理体系都应该是紧紧相扣的,要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构建相互作用的系统化管理模式,形成全面的信息传输渠道,但是,在当前的一些管理中,由于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同,在整个安全管理中没有严格的按照煤矿安全的规章制度来进行整体探究,也不利于在整个制度化的实行中进行全面的优化设计,对于提升整个工程的整体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1.2 技术运用的不够科学

在当前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中,尤其是从事故发生的原因来看,技术上的落后也是一个难点问题,尤其是顶板事故发生现象的出现,在受到煤矿基础地质条件的影响,特别是在矿井巷道布置不合理,支护构建不到位的基础上,就会带来通风不畅,不利于通安全的有效管理,在一些瓦斯爆炸事故中,加之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配检员配给不足,检查不及时等,就会造成井下爆炸现象,有的还出现有“三违”现象,这样在通风状况不良好的背景下,就会给整个煤矿通风安全的危险系数增加,尤其是在技术运用过程中,没有结合煤矿的整体实际情况,蛮目的采用相应的技术跟进,就会给整个企业的安全操作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2 探讨改进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建立严格的通风安全检查制度、定期进行通风检查

通风安全大检查是实施行为监督、技术督促及实施安全评价的重要手段,能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也是对职工进行教育的过程,内容包括管理措施检查和技术检查。检查中要抓重点工程、关键部位和带有普遍性问题,查领导、查思想、查制度、查措施、查隐患,查出来就改,重大隐患要限期解决,检查结果要向主管部门报告

(1)定期化验井下空气成分。检查用风地点的进风空气成分是否符合新鲜风流标准,检查回风流空气中是否有火灾的指标气体等

(2)检查其上各分支分路是否有堵塞、支护断面变形,若有应及时处理;

(3)定期测定井下风量和风速;

(4)局部通风检查按部颁的质量标准及检查评比办法每月检查一次;

(5)定期检查通风构筑物质量和漏风量,看其安设位置是否合理。

2.2 实现通风安全管理质量标准化

质量标准化主要包括技术标准化和管理标准化两部分。质量标准化工作就是围绕通风安全管理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制定、贯彻执行通风质量检查标准的活动,使所有的安全技术施工、通风安全管理活动要达到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和文明化的要求。质量标准化的任务是贯彻执行通风质量检查评比标准。要从一道风门、一道密闭墙、一台局部通风机的安装做起,从各个工序、每个环节和每个岗位上进行质量管理。要求变事后检验为事前的预防和过程控制。加强质量计量工作是执行和提高管理质量的前提之一。对所有的通风安全仪器和设备,特别是瓦斯检查仪、监测探头和测尘仪等仪器仪表应定期检验、测试,使其性能良好,视值准确。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质量检查、评比和监督是质量标准化的重要保证。质量检查就是依据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采取一定得测试手段对施工过程、结果和管理目标进行检查,确保各项工程质量符合标准。

2.3 完善顶板的技术管理

在顶板管理上,一是必须督促企业配齐配足专职顶板管理员,明确其具体的工作职责、工作时间、工作范围,分片分段加强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二是企业的操作工人必须按照作业规程,做到敲帮问顶、支护到位、成排成行,充填必须足实接顶。在通风瓦斯管理上,一是企业须按照“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方针,全面制订企业的瓦斯管理方案,并严格按方案操作;二是瓦斯监控系统监控的范围、地点、时间必须按规程进行;三是加强通风设施的管理,特别是要抓好碛头掘进通风管理,防止瓦斯突然集聚;四是企业必须配齐配足瓦斯检查人员和瓦检设备,并严格按照规程加强瓦斯检测,坚决杜绝瓦斯事故的发生

2.4 融入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加强通风安全的计算机管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煤炭工业部下属的各大矿务局及大型煤矿结合各自的具体情况,在有关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协助下,研制了一批有价值的应用软件,取得了一定得经济效益,但就整体而言,目前的各局、矿的计算机管理工作尚属初期阶段。计算机用于通风安全管理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通风安全数据库。建立和使用好通风安全数据库、图库、模型库是矿井通风安全现代化管理的标志,是利用计算机定期进行通风系统模拟分析及现代化管理的依据。通风安全数据库主要有:通风系统、通风报表、瓦斯管理、防火和防尘管理等。二是通风安全计算机辅助决策。借助DSS或专家系统可实现对矿井灾害的救灾方案预演、优化和科学的决策。

3 结语

在矿井通风安全管理过程中,还要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加强系统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的基础上,提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为整个煤矿井下通风系统提供坚实的帮助,并在配合整个安全通风技术的创新中,秉着有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创新技术革新模式,为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提供强大的支持。

参考文献:

[1]余新海;跨越式发展中政府有效干预的制度分析――现象、理论回顾和新的审视[J].财经研究,2003(03).

[2]谢旭阳,杜红兵,周心权,杨漫红.基于INTERNET的煤矿安全信息管理系统[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1(03).

[3]李希建.煤矿安全管理系统的SD模型及其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3 (01).

[4]黎宏.论单位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J].法学评论,2000(04).

篇3

【关键词】煤矿通风 安全管理 作用

一、引言

在煤炭的日常生产过程中,安全问题一直都是工作的中心,一通三防工作成为其中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资源短缺现象的越来越严峻,中国煤矿事业的开发也日益加剧,因而由于对速度的过高追求导致煤矿在开采过程中粉尘、火灾事故、瓦斯爆炸等灾难性后果市场发生。这些事故的发生对于煤炭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为了煤炭开采行业的顺利发展,预防不幸事故的发生最根本的方法便是完善煤矿的通风技术。做好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首先要确保通风系统的安全运行,将通风工作扎实做好,不仅要在思想上认识到通风的重要性,还要了解风机运行的状态,提高通风系统的工作效率,确保通风量。在通风的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为今后能够更好的为通风安全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同时也是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二、矿井通风作用

煤矿通风就是讲空气通入进井下,从而提高煤矿中的氧气含量,并且将煤矿中的有毒气体排出通风。煤矿的生产属于地下工作,它的特点就是工作环境的复杂,在空气流入煤矿中会带入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在这个过程中矿井中的空气成分就会慢慢地发生着变化,同时又受到地热的作用影响,井下的温度和空气的湿度也会发生变化,影响工作的环境,所以必须对煤矿进行通风。通风的作用就是为矿井提供新鲜的空气,保证井下工作人员正常的呼吸;排出或冲淡工作中产生的粉尘和有毒有害的气体,确保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改善矿井的工作环境,对井下的气候和环境进行调节;在发生安全事故时有效的通风,能为救灾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煤矿通风安全管理

(一)思想上有足够的认识

我们都知道煤层中有很对的有害的气体,在煤矿的开采的工作中,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涌出,同时伴随着高温和电火花,很容易就造成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对煤矿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威胁。针对这些问题,简历一套合理科学,而且安全可靠地煤矿通风系统能有效的改善矿井的工作环境,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对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有着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煤矿通风能排除工作中涌出瓦斯量的80%―90%,能排除机械和环境热量的60%―70%,对工作面的粉尘排除量也有20%―30%。所以我们在思想上在通风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上要有足够的认识。认识通风系统的构建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二)合理运用通风方式,减少风量损失

煤矿的开采系统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有机体,通风只是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但是也有重要的地位。在制定煤矿通风的方式时,要对矿井的实际情况进行仔细的了解,仔细的勘察地质因素和开采条件,在布置开采区时也要充分的考虑巷道对煤矿通风系统的影响,在每一个环节都要保证系统的有序进行。现在的煤矿产中通风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抽出式一种是压入式。抽风式就是把通风的设施放在出风井的附近,利用风硐把它和出风井筒链接起来,同时封闭出风口。抽风式就是将煤矿中的气体抽出,因为抽出的空气大多是瓦斯,现在大都采用防爆型电机进行抽风。压入式就是将地面的空气压入井内,将井内的空气气体排出。现在在煤矿的工作中常采用中央式和对角式的通风方式,中央十的通风井和回井是在井田的中央。对角式的通风系统的进风处在井田的中央,如果回风井是在边界时,通风的方式就是对角式。混合式则是两种通风方式的综合,在矿业的飞速发展中逐渐的成为主要的通风方式,也是效果最好的通风方式。

(三)切实做好通风机的日常维护

作为通风工作者,要深知自己的责任,通风的安全直接的影响煤矿的安全和旷工的人身安全。在除了认真学习相关的煤矿安全知识外还要了解主要的通风常识,通过日常的检查真正的做好通风设施的维护,从而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进行。在具体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定期检查通风设施并认真做好检查记录。检查内容要做到全面,包括连接螺栓是否牢固、风门的零件是否齐全、轴承温度是否正常以及油是否需要补充等等,同时也要及时关注水压表与电压表的工作状态。只有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的工作,才可能确保煤矿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充实矿井通风系统的改造

因为通风系统的构建很复杂,只是依靠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作为技术支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具有局限性。最近几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系统被使用在通风的系统改造中,并为通风系统的建设起到了促进其发展的作用,在防灾减灾的工作中效果明显。同时现代化的计算机操作极大的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失误。计算机的可视化程度高,能对通风系统直观的表述,能极大的简化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在救灾时能做出快速的反应对具体的情况及时的做出决策。因为煤矿的巷道设置,以及煤矿井下的气候不断的改变,现代化的计算机软件能对及时的感应相应的变化,通过处理再将信号传给主控设备,最终经过分析得到真实可靠的数据,并作出反应。对一些新的软件,在应用时要对之前的系统进行科学的分配,实现通风工作的指导,及时的针对出现的问题作出调整,进而使通风工作系统趋向合理。

四、总结

生产效益与安全问题紧密相连,良好的安全管理措施是获得高效生产效益的前提与保障。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煤矿企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煤矿生产行业的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使得其不得不将安全视为整个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没有安全作为保障,煤矿事故将频繁发生。煤矿的发生与通风工作的质量息息相关,为了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就要根据矿井内的实际情况,建立良好的通风系统,同时建立健全相关的安全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肖成侠,陈全.HAZOP 在煤矿通风系统安全风险分析中的应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3年11期

篇4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投资主体多元化,办矿形式多样化,特别是一些非煤企业涉足煤炭开采,给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带来新的课题。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52号),根据近期煤矿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国家煤矿安监局决定对中央企业投资控股煤矿的安全管理现状进行一次专题调研。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专题调研的主要内容

(一)中央企业投资控股煤矿的基本情况。

1.中央管理非煤企业在进入煤炭开采业之前的主要经营范围。

2.中央企业直属、独资和控股煤矿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模式。

3.中央企业总部与直属、独资和控股煤矿的隶属关系、所有制形式、管理体制。

4.中央企业直属、独资和控股煤矿生产矿井的生产经营情况;在建和规划矿井情况;矿井主要灾害及防治措施、从业人员素质及培训等情况。

5.中央企业投资控股煤矿的其它基本情况。

请填报附表1.1、1.2和附表2。

(二)中央企业投资控股煤矿的安全管理状况。

1.中央企业投资控股煤矿的安全生产现状。

2.中央企业直属、独资和控股煤矿内部安全管理体制、机制。

3.中央企业直属、独资和控股煤矿内部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及构成情况。请填报附表3。

4.中央企业直属、独资和控股煤矿"十五"以来发生的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煤矿事故明细。

(三)中央企业投资控股煤矿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和措施建议。

1.中央企业投资控股煤矿接受相关部门安全监管监察和行业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包括:安全工作的体制机制、监管监察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2.中央企业总部对所投资控股煤矿安全管理方式方法及所存在的问题。

3.中央企业投资控股煤矿自身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4.中央企业投资控股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在哪里?是否存在"盲区"?

5.对做好中央企业投资控股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建议意见。尤其在体制、机制、监管等方面有什么建议?如何更好地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

二、专题调研方式

在书面调查的基础上,适时选择部分中央企业投资控股的有代表性煤矿进行实地调研,从而为下一步出台加强相关工作的意见做好准备。

三、工作要求和时间安排

篇5

1控制论的基本认知

1.1控制论的内涵及发展

控制论是研究在系统内部总体对其下个监管部分的调控功能的科学理论[1]。控制论大部分被应用在安全管理方面,而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控制论指导相关部门必须要明确事故的安全负责人和领导者,深入了解需要控制的系统内部各项工作的工作情况和需要控制的具体对象。除此之外,还要对实际工作中的工作人员、相关设备和工作数据等基本资料有一个基本的掌握,在已掌握的信息基础上建立专门的安全控制小组,制定严格的安全事故负责制度和工作规范,对员工的工作定期进行绩效评价,最终在控制理论的指导下实现科学化的安全管理。控制论从创立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截止到20世纪50年代末,历史上将其称为经典控制论,在经典控制论的理论体系中主要解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残留问题,即机器自动化问题。而第二阶段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被称为现代控制论,现代控制论的研究范畴要远远超过经典控制论,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机器控制,而是转向多方面的社会因素控制,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维持至今,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现代控制论中的科技成分大大增加,还在原有的基础上荣誉了运筹学、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等新的知识体系。

1.2控制论的原则

控制论主要有六大原则,分别为闭环控制原则、分层控制原则和分级控制原则、反馈原则、动态控制原则和等同原则[2]。闭环控制原则指的是在控制论应用于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在系统的工作环境内部明确控制对象和控制的最终目的,并在现有基础上对需控制的对象进行评价,同时保留评价结果直到控制完成后的最终绩效评价。分层控制原则指的是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控制论的应用要分层次进行,类似于阶梯状的演进方式在系统各机构内部进行递进式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协调各控制对象的需求和最终目的。分级控制原则指的则是在安全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的控制要有侧重点,分清楚控制力度的轻重,不仅仅要注意整体的控制,还要注意每个部门的个体控制。反馈原则指的是在系统内部各部分的工作数据和收集的信息必须及时地向上级反馈,且反馈的信息必须先经过系统内部的核实确保其真实性后才能纳入整体的控制体系之中。动态控制原则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称之为自动化原则,通俗来说就是系统内部需要控制的部分在允许的条件下都能实现其对自身的自动化控制。等同原则是控制论中最重要的也是必须遵循的原则,它要求不论是在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的控制因素都必须大于系统中的被控制因素,这样才能确保系统内部控制因素对被控制因素的控制。

2我国煤矿业发展现状

目前在我国煤矿开采业中,85%的开采方式都是以下井挖煤为主,且在能够开采的煤矿中,50%的煤矿是瓦斯含量相当高的高危矿井[3]。由于工作人员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瓦斯的涌出量就会越来越大,对煤矿的安全管理造成了相当大的阻碍。据社会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国家已发现的煤矿中携带自然爆炸危险的煤矿占总煤矿的51%,严重阻碍了我国煤矿业的发展进程。不过,相比于十年前,我国现阶段煤矿业开采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安全管理上也提高了安全系数,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也减少了20%左右,发展前景良好。

3控制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3.1建立全国性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小组

控制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最重要的就是其法律基础。在控制论的指导下,中央政府认识到了控制煤矿安全因素的重要性,颁布了《煤矿安全管理办法》,从法律上给予控制论的工作以支持[4]。不仅如此,中央政府还组织建立了全国性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小组,对全国范围内的煤矿安全进行统一管理,先保证总体运行的有序性,再在总体之中找出存在问题的个体,有针对性的下到地区进行安全控制。在全国性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小组的管理工作中,监督的力度必须要大大增强,对于现有的煤矿安全管理中违背《煤矿安全管理办法》的地方提出改进建议,如果不知悔改,则必须要予以警告,严重者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或暂时关闭该煤矿,直到安全管理工作达到要求后方可继续工作。

3.2建立全国性的煤矿安全监测网

控制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首先体现在国家在“安全第一”的总控制原则的指导下建立的全国性的煤矿安全监测网[5]。健美全国性的煤矿安全监测网,可以全面的掌握国家各个城市各地区的煤矿分布和开采情况,对于曾有过安全事故的二次煤矿进行严格控制,并掌握每个煤矿具体的开采数据和安全信息,建立煤矿安全信息网,辅助安全监测网的工作。不仅如此,安全监测网还具有对安全事故的及时发现和处理功能,借助互联网的远程遥控功能实现远距离的现场救助工作,尽最大可能地减少因安全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

3.3建立煤矿安全应急组织系统

在全国性的安全监测网的基础上,为了更细致的管理煤矿安全,贯彻落实控制论的基本要求,国家还应该建立煤矿安全应急组织系统[6]。建立了基本的应急管理组织后,明确组织内部各工作人员的职能和负责对象,使得安全事故负责人落实到个人,切实提高工作人员在事故突发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事故处理能力。除此之外,还应该建立包含了国家、省、市的分级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了解各级别组织机构的管理职能和管理对象,对全国范围内的煤矿合理的划分到各个省市的管理体系中,保证对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控制。

3.4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不仅要从硬件上实现对煤矿安全管理的控制,还要加大对“软件”的建设力度。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低也是诱发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控制论的分层原则要求管理者在对外部安全监管工作结束的情况下加强内部的管理与控制,而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的提高正是内部管理的最直接表现。因此,煤矿管理者在进行员工招聘时就必须把好质量关,聘请优质员工,保证其的专业操作技能达到了国家规定的要求,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出现。不仅如此,在工人上岗前还要对其进行岗前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煤矿工作的危险性和工作过程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控制论的指导下,管理人员还应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岗后培训工作,定期开展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7]。

3.5加强对煤矿安全知识的宣传

只有做到了上述几点后,加强对煤矿安全知识的宣传才能起到应发挥的作用。在人们的专业素质和相关管理系统都建立完善后,对煤矿安全知识的宣传能够使人们更深一层地了解到煤矿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煤矿事故对每个矿工家庭可能带来的巨大打击,才能从根本上树立安全管理意识,规范工人的操作行为。加强对煤矿安全知识的宣传,将煤矿安全知识提升到人类社会必备的知识体系之中,是进行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做高标准。

4结论

篇6

聚精会神搞监察,一心一意谋安全是煤矿安全监察的题中应有之义,而要真正做到聚精会神搞监察,一心一意谋安全,就必须正确处理好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若干重要关系,切实转变监察观念、创新监察模式、提高监察质量,依法实施科学监察。

一、正确处理监察数量与监察质量的关系,切实提高监察执行力

监察数量与监察质量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对国家监察而言,监察质量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监察数量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因为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是一个精干的机构,法定职责多、执法对象多和监察力量少、机构层级少这“两多两少”的客观条件决定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不能强调监察数量,只能用有限的监察力量在提高监察质量的前提下来强调监察数量,同时通过适度的监察数量不断提高监察质量,而不能因强调监察数量而忽视了监察质量。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成立初期,为了熟悉煤矿情况、锻炼执法队伍、提高执法水平,对煤矿实施覆盖式的多矿次监察是必要的。但是,到现在为止,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已经走过八年多的艰辛历程,对煤矿情况基本了解、熟悉,监察执法也已经走上规范有序的轨道,此时应该适时转变监察观念,把监察重心从监察数量上向监察质量上转移。要树立“精品监察”的观念,通过少矿次、高质量的监察找出找准煤矿安全上的深层次问题,并对症下药,向煤矿企业下达高质量的执法文书,向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提出高质量的监察意见和建议,并在督促监察指令、监察意见和建议执行落实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不断提高监察执行力。

二、正确处理安全监察与事故查处的关系,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安全监察是通过主动的监察执法来促使煤矿改正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其根本目的为了减少事故,特别是遏制重特大事故,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事故查处是通过事故查处以查明事故原因、惩处事故责任人、提出防范措施、教育相关人员来促使煤矿企业、相关政府及部门吸取事故教训,加强管理、改进工作,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安全监察和事故查处是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两大最根本性的法定职能,是国家监察两个最重要的执法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安全监察是主动性的监察执法。事故查处是被动式的监察执法,是一种特殊的安全监察。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组织事故查处时,不能就事故查处事故,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做到事故查处和安全监察紧密结合。通过事故查处找准煤矿企业及相关政府和部门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下达执法文书和监察意见,通过监察执法来确保事故查处时下达的监察指令和监察意见落实到位,特别是事故防范措施落实到位,以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三、正确处理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定期监察“三项监察”之间的关系,切忌望文生义、以偏概全

目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文件没有给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定期监察进行明确的定义。根据笔者的理解,重点监察是指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重点地区、重点矿区、重点企业实行的安全监察。专项监察是指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侧重于某一项专门的监察项目(内容)对煤矿实行的安全监察。>:请记住我站域名/

重点监察突出的是“监察的重点对象”。就煤矿企业所有制形式而言,它既对重点乡镇煤矿实行监察,也对重点国有煤矿实行监察。就煤矿所在的行政区划层级而言,它既对重点产煤乡(镇)实行监察,也对重点产煤县(市、区)、重点产煤市(州)和重点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监察。

专项监察突出的是“侧重的专门项目(内容)”。能够作为专门监察项目(内容)很多,如煤矿一通三防情况、煤矿防治水情况、煤矿非法违法生产情况、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持证条件具备情况、煤矿建设工程“三同时”情况、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情况、煤矿事故责任追究落实情况、煤矿事故防范措施落实情况等等,都可以作为专项监察的侧重监察内容。

定期监察突出的是“监察的定期时间(频率)”。目前,法定的定期监察只有《国有煤矿瓦斯治理安全监察规定》(22号局长令)规定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国有煤矿实行定期监察:“一、有高瓦斯区域的低瓦斯矿井,每年监察不少于1次;二、高瓦斯矿井,每年监察不少于2次;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每年监察不少于4次”。

实际上,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和定期监察既是不同的,又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从实施监察的不同角度确定不同的监察方式。重点监察是从监察的对象上考虑问题、专项监察是从监察的项目(内容)上考虑问题、定期监察是从监察的周期上考虑问题。相同的是:“三项监察”统一于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同一监察执法活动。对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而言,重点监察中有专门监察项目,而且往往是定期开展的。专项监察的对象往往是重点监察矿井,也是定期开展的。定期监察的对象更是重点监察矿井,并且一般都是围绕专门的监察项目进行的。比如22号令规定的对国有煤矿的定期监察,就是对国有煤矿这样一个特定的重点监察对象实行的以瓦斯防治情况为专门监察项目(内容)的周期性监察,它既是定期监察、也是专项监察、更是重点监察。又如20__年4月__煤矿安全监察局组织对郴州市、耒阳市开展了以打击和查处矿山非法(违法)开采为专门监察项目(内容)的“春雷行动”,针对的就是__省的重点产煤市郴州市和重点产煤县耒阳市这样一个重点监察对象,它的专门监察项目(内容)就是打击和查处矿山非法、违法开采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和定期监察这“三项监察”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那种把三者割裂开来、说“三项监察”是三种完全不同的监察是对安全监察的形而上学的理解,是望文生义、以偏概全地理解79号文的本意,是不正确的,也是十分有害的,必须立即纠正。

四、正确处理安全监察与安全许可的关系,做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安全监察和安全许可都是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法定权利,安全监察可以对煤矿实施现场处理和行政处罚,安全许可则可以决定煤矿企业能否施工和生产,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能否上岗作业。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以安全监察为手段,促使煤矿改正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促使煤矿相关人员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达到安全许可条件后方可颁发相关许可证。安全许可证颁发后,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必须通过安全监察这个手段对其进行管理,发现其不再符合安全许可条件时,要采取相应的暂扣、注销、撤销、吊销等措施,促使煤矿企业及相关人员持续达到安全许可条件。相反,在安全监察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其不再符合安全许可条件而没有采取相应的暂扣、注销、撤销、吊销等措施,那就是安全监察的失职。因此,安全监察是安全许可的重要手段,安全许可对安全监察起规范和约束作用。

五、正确处理国家监察与企业负责的关系,促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代表国家对煤矿企业实施安全监察,体现的是煤矿安全监察的国家意志,具有法定强制力,因此煤矿企业必须接受和配合国家监察的依法监察。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是行政执法机构,煤矿企业是行政执法对象,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与煤矿企业的关系是监察与被监察的关系。国家监察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负责的主体责任落实 到位,但不能取代企业负责。企业负责既要对企业本身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更要对执行国家监察的监察指令负责。如果不执行监察指令,将面临警告、罚款、停产、吊证、关闭等一系列的行政处罚,因此,国家监察就是通过行政处罚来促进企业负责的主体责任落实到位,从而减少事故,保障煤矿安全。

六、正确处理国家监察与地方政府、地方监管的关系,形成监察监管的强大合力

国家监察是指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代表国家履行煤矿安全监察职责,地方政府是指有别于中央政府的省、市、县、乡等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地方监管是指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代表地方政府履行煤矿安全监管职责。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支持和协助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法对煤矿实施安全监察”。“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及时向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通报煤矿安全监察的有关情况,并可以提出加强和改善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由此可见,国家监察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监察与被监察的关系。国家监察代表国家对地方政府“是否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察,并以“提出加强和改善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作为唯一的监察手段。“及时向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通报煤矿安全监察的有关情况”则是国家监察的法定义务,而“提出加强和改善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既体现了国家监察的义务,更主要的是体现国家监察的权力,它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因为国家监察是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代表国家(即中央政府)履行法定职责,“加强和改善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一经国家监察提出,地方政府就有义务采纳和落实。对地方政府而言,采纳和落实国家监察提出的加强和改善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本身就是对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最好的“支持和协助”。

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的关系则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统一的关系表现在四个方面的同一性:一是目的相同,都是为了预防煤矿事故;二是有共同的行政相对人--煤矿;三是有共同的法定职责,都负有对煤矿实行安全检查并负责查处煤矿安全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的职责;四是有共同的检查内容,都是检查煤矿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煤矿安全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

二者对立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国家监察的行政相对人比地方监管多。除煤矿企业外,国家监察的行政相对人还有地方政府,因为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可以对地方政府提出加强和改善煤矿安全管理的监察意见和建议,而地方煤矿安全监管机构则没有这个职能。二是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对煤矿的安全检查方式不同:国家监察的方式是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和定期监察,地方监管的方式是日常性的监督检查。79号文还把“监督煤矿企业事故隐患的整改并组织复查”作为地方监管的“六大职责”之一,可见79号文在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对煤矿企业进行安全监察的频率的要求是不同的。三是根据79号文规定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因此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的关系又是检查与被检查、指导与被指导、促进与被促进的关系。四是在事故查处方面的职责不同:国家监察负责组织事故查处,地方监管只是参与事故查处。

因此可见,国家监察、地方政府和地方监管这三者的作用都不可偏废,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国家监察向地方政府通报监察情况、提出监察建议,可以促进地方政府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地方政府支持和配合国家监察对煤矿企业依法实施安全监察,可以提高监察效果;国家监察对地方监管进行检查指导,可以帮助地方监管提高监管效果,从而形成监察监管合力,达到遏制煤矿事故这样一个共同的目的。

篇7

关键词: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管理模式

一、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内容

所谓精细化管理,从管理学的维度来讲,就是充分地利用企业的所有资源,通过组合、协调来保证企业的综合生产效率,以科学手段进行最为精心、精细的操作,减少企业的各项开支,最终达到增大企业资金利用率目的的管理理念[1]。而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是对于煤矿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量化、细化,明确每个岗位的作业标准,分清职责并落实到人,规范每一个人的行为,对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有害因素进行有效控制,最终形成人在安全做事,事被安全监管的局面,是一个将责、权、利三者统一的管理过程。具体而言,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是细分煤矿的安全目标,再根据部门职责、岗位职责,落实安全目标,并同时对落实目标的情况进行考核的管理过程。整个管理过程的重点在于时刻注意将安全管理深入到煤矿生产的每一个步骤以及每一个人身上,实现全员、全过程、无延时的管理。

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精细操作。对于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制定详细并且科学的操作规范,要求工人严格按照操作规范精细操作。二是精细控制。对于煤矿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管,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三是精细核算。对于安全监管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严厉的处罚,并将处罚细化到每一个人的身上,最好与工人的收入挂钩。四是精细分析。对于煤矿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依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找到根源所在,从源头上控制此类安全隐患的再次发生。

二、煤矿安全管理的问题

2.1一线工人的安全教育不到位

对于一线工人的安全教育工作,是煤矿安全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工作环节。基于对近几年煤矿生产事故的调查,发现大多数伤亡事故所涉及的工人都是文化水平较低。加之,煤矿用工制度的多样化,短期工、合同工等所占的用工比例较大,他们很难适应现有的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学习,导致一线工人对于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安全意识浅薄。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知该如何应对,只能任由事故恶化发展。

2.2制度不健全

一些煤矿的安全管理者在制定安全管理的制度时,一味参考其他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并没有因地制宜,没有依据所在煤矿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2.3监管不全面

一些煤矿企业仍然在采用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组织结构不科学,监管人员与装备不齐,安全监管机构人员执法不严、不实。

三、构建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模式

3.1组织结构的精细化

改变组织结构是实现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的第一步,组织结构的精细化能够使每个层级、部门甚至是每个人更加明确自己的安全责任。精细化管理要求在组织机构方面实行精简化,去掉一切多余的环节和人员,实现从纵向减少层次,横向打破部门壁垒,将层次细分工、管理模式转化为分布式平行网络的有效组织结构。

3.2职责的精细化

管理职责的精细化、明确化,是确保整个煤矿安全管理过程的根本。在整个安全管理体系中,关于职权的规定应该涉及以下几个层面。首先,企业管理科制定《各级人员岗位职责》及《岗位说明书》等,明确矿级领导、科级管理人员、基层队(班)长职责及其权限。其次,应当明确规定各层级、各部门人员在整个安全管理体系中的职责及权限,并形成相应的正式文件,学习贯彻执行。最后,所有承担管理职责的人员应当对于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与改进进行承诺。

3.3考核的精细化

安全考核的结果与工资挂钩,具有激励作用。煤矿企业的各层级、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目标与考核标准,以一级考评一级的原则,根据考评周期考核各岗位所完成的安全管理指标情况,考评结果与员工的工资、评优评先、职位晋升等直接挂钩。安全考核的精细化能够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使煤矿的安全绩效考核工作更加全面、具体。通过精细化考核,能够及时发现日常工作中容易出现甚至是容易忽视的问题,它有利于管理体系的完善,使得安全管理制度更加系统。同时,也是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使员工的安全意识以及安全操作行为在考核中不断得到加强与改进。

四、结语

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对煤矿企业组织结构的精细化,把安全职责最终落实到个人层面,并根据严格的规范标准进行精细化考核,最终切实实现对煤矿的部门及个人层面进行严格的监管,从源头上控制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篇8

关键词:煤炭工程安全;管理研究;参考与建议

1.前言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煤炭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以及产业发展路径方面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截至2013年,我国的总体产煤量已经达到了世界总产煤量的20%,但总体死亡率却达到了世界煤矿安全事故总人数的80%,这也显示出了我国煤矿工程安全管理形势的滞后性。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特别是中小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较差,管理工作存在诸多的漏洞,内部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素质较低,这是造成煤矿伤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的一些煤矿事故发生的较为频繁,造成后果十分严重,总体安全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管理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煤矿工程安全管理方面的投资力度还需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核心问题必须要始终坚持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两手抓,坚持煤矿安全与职工素质为主体,坚持改善煤矿安全施工环境,最大程度防止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2.煤矿安全管理体系概述

2.1安全管理与煤矿安全管理体系

对于煤矿工程安全管理研究问题,首先要对安全管理的定义进行简要的概述,安全管理的基本定义是指管理者在对安全生产进行的计算、组织、指挥、协调以及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主要是涉及保障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保证与提升企业的基本经济利益,从而促进整体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与发展。煤矿安全管理体系主要是在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目标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系统及全面的方式方法,对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各阶段、各环节进行组织与明确,从而形成一个具有相当职能权限及任务组合的有机体系。从本质上而言,安全管理的目的要实现总体环境的和谐与统一,达到降低安全责任事故及维护工程安全的根本目的。

2.2事故管理的模糊与风险性

由于煤矿工程安全管理问题涉及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不确定等因素,一些意外事故的风险性时刻存在着,由于缺乏对复杂环境的科学、系统的认知,在探知理论与事故的原因上不能简单地以事故发生、发展以及破坏的整体过程,难以从根本上总结安全事故发生的症结所在,从而导致在事故调查结果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综合考虑事故所涉及的风险性问题对于解决煤矿工程安全管理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作用,特别是近年来有关部门通过对安全管理体系框架的研究,制定与完善了我国煤矿工程安全管理体系,有效地降低了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今后解决煤矿安全管理中的漏洞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意义。

3.煤矿安全管理方法研究

3.1安全信息与监控系统的建立

上文提到,正是由于煤矿安全状况的复杂性与模糊性,再加之安全事故发生的过程中往往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与突发性,因此,传统的安全管理手段安毅从根本上适应市场经济形势下煤矿安全管理的完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信息与监控系统,首先要研制与开发出一整套安全数据系统,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建立起相对的伤亡事故数据库,对事故发生率进行可行性预测。同时,在安全监控系统方面,需要将先进的计算机系统应用其中,以便较好地建立起安全框架信息,从而及时监控安全信息隐患。此外,安全管理部分还需要提供准确无误的安全信息服务,进一步完善信息网络系统框架,通过静态管理、动态管理以及过渡管理,逐步掌握与预测安全信息的汇总趋向。

3.2重大隐患问题的监控与管理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我国工业生产的需要与工业实际发展水平的限制,在煤矿工程的安全监控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尤其是一些私营中小煤矿企业由于资金、技术以及监管的欠缺,往往不能达到对于一些重大事故隐患的及时监控与管理。因此,需要从经济与技术两个角度综合进行投入,加强对重大安全事故的辨析与控制,加强对重大事故的控制与技术分析的研究,根据煤矿事故相应的特点,加强对重大危险源头的控制与监管。同时,需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督促企业切实开展安全评估责任检测,防止因事故源监管不到位而造成的事故隐患。

4.煤炭安全管理的主要解决对策

4.1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设

对于煤矿工程安全管理问题,各级政府、企业及工程技术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规定与技术规范,严格按照煤矿安全有关规定,坚持从安全与技术的角度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建设。在具体制度举措上,需要加强安全检查工作的落实,将事故隐患责任明确到个人,将安全生产与企业的经济利益进行挂钩,充分发挥群众对于安全隐患的监督作用,同时,对于一些关键岗位、特殊工种需要定期进行岗位培训,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操作流程,认真将安全生产工作作为企业重点工作狠抓落实。

4.2事故风险管理

一般而言,事故风险管理需要将原有的一般应用管理运用到另外一个相对完整的资源或组织中,以便最大程度上合理降低管理成本,减少事故损失及后续不利的影响。只有在先进的管理模式的指导下,才能最终将事故的风险发生率控制在最小的范围。综合而言,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包括事故的原因、概率及模式,要对其进行深入地研究就需要将事故发生的概率模型进行结果预测。对于煤矿工程安全管理的事故风险管理可以运用结构相对可靠的评价性模型进行定量预测,以便对其参数变化进行总体决策。对于事故的本身而言,需要进行更为完善的风险管理,需要进一步提高事故安全风险控制的投入,这一过程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决策水平及减少决策发生的风险性。

4.3安全管理的程序化与法律化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条件下,不断加强重大伤亡事故的分析、调查、评价以及分析等工作,有利于从市场的角度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在制定安全管理程序化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安全监察责任体制进行调整,要对安全监察机构进行管理,进一步强化基层安全监察工作,有关职能部门需要从责任管理的角度出发,加强煤矿的基层安全监察工作,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小私营煤矿企业,需要重点对其进行安全监察。此外,为了从事故的源头解决与排查事故隐患,需要对一些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煤矿进行坚决关闭,对一些长期不进行事故隐患排查的煤矿从法律上制定严厉的处罚措施,坚决从源头上消灭事故隐患,切实保障企业与员工的基本利益。

5.小结

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要始终坚持管理与技术并重的措施,始终坚持对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重视,从源头上抓起,建立起风险管理机制,从法律与制度的角度规范煤矿工程安全管理机制。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事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事关国家安全减灾水平的提升,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各级监察部门及有关煤矿企业必须要切实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建立起良好的企业安全体系,建立起高效的安全监察监督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事故的发生。本文对于煤矿工程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对其基本概述、形成的机制及解决措施提供了探索,对预防与控制煤矿安全管理事故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煤矿山外包工程安全管理暂行办法[J].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2013,22:18-2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