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09:01:1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中体育教育,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我国教育界发展中的体育教育发展来看,体育欣赏已成为高中阶段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新趋势,体育欣赏与传统的体育教学不同,它打破了以往的“操场体育”和“比赛体育”,将体育从形式化转变为心灵上的,注重对学生体育思维的培养以及体育能力的开发。针对高中阶段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是否需要实施体育欣赏作为出发点,进而探索体育欣赏在高中体育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
体育欣赏;高中体育;应用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是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处于一个上升阶段,但是受到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高中阶段的学生将所有的身心都集中在应对高考上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发掘。这种片面性的教学模式阻碍了高中生正常的发育和学习,为了改善这种现状,将体育欣赏应用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中体育教育实施体育欣赏的必要性
体育欣赏具体是指观赏者通过一系列的审美活动欣赏体育运动的这一具体形象过程。高中阶段是学生在学习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但是受国情影响,高中阶段的学生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文化课程上,全心地投入到高考中,因此,体育教学在高中阶段被一次次压缩,学校不注重体育教学,因此,也不会将资金过多地投入到体育设施中,因此,高中学校的体育教学场地、设备不足,教学活动形式单一的现象屡见不鲜。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都担心过多的体育活动会影响学生最终的高考水平,因此,无限制地压榨体育学习时间,最终会导致学生普遍身体素质差,并且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在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三的学生,其体育时间基本上被文化课程占用,高中学生根本接触不到体育活动,更谈不上体育欣赏。因此,加强体育欣赏在体育教育中的开展已经十分必要,应用体育欣赏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体育知识,培养其体育审美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更好地应对学习压力,从而提高高考准备质量。
二、体育欣赏教育在高中体育教育中的应用途径
1.内容上的应用突破
高中阶段的学生不同于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在学习生涯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育欣赏,而且还体现在性别差异上,例如,女生就比较偏向于健美操、休闲体育等节奏感比较强的运动,而男生更加偏爱一些竞技性的球类运动。针对这些差异就需要在进行体育欣赏的时候注重高中生年龄特点合理安排,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将健康理论知识教育和体育欣赏教育相结合将体育的健康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让高中生掌握正确的体育动作和技巧,培养其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意识,让高中生加深对体育健身的知识和认识。(2)将实践课教学和体育欣赏教育相结合体育课程与一般文化课程之间存在差异,对于体育教学而言,实践性十分重要,在教学课程中体育教师通过语言和一些肢体动作的示范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体育的动作要领,在与体育器材的实际接触中展开理论欣赏,同时可以借助媒体教学方式来弥补实践课程中的不足,两者的结合有效地提升了体育教育的效果和质量。(3)将体育明星与体育欣赏教育相结合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于体育明星都有一种敬仰之情,因此,明星效应在高中阶段的作用是无穷的,很多高中学生会因为喜爱一个体育明星而喜爱上该项运动,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和这一特点,充分利用“明星效应”,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逐渐消除其心理负担。
2.教学方式上的突破
对于高中阶段的教学手段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直接讲授方式这种方式主要以教师为主体,而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的学习压力和学习任务繁重,其在学校中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对于体育学科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实际实践,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利用各种媒体渠道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高中学生去了解体育的知识和欣赏魅力,完成体育欣赏教育的目的。(2)间接欣赏方式这种方式的实施同时也可以为学生适当地缓解学习压力,通过一些大型体育比赛的观看以及体育讲解员的解说来间接地接收一些体育方面的信息和知识,在比赛观赏中提高自身对于体育动作等方面的欣赏。(3)两者的结合在学生观看完有关视频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解说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体育项目的实际情况。体育欣赏区别于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是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体育思维和体育素养的一种教育方式,但是高中阶段的体育欣赏教育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教育工作,需要体育教师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的创新,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体育教育,最终实现体育欣赏在体育教育中的完美应用,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
作者:杨伟建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中学体育组
参考文献:
摘 要 针对高中学生学习负担重、体育热情不高等问题,笔者提出了体育教师们对学生的“厌学”与“忽视情绪”要“动之以理,晓之以情”,提倡在教育过程中充分施展情感教学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高中 体育教育 情感教育 研究
一、高中体育教育中存在的困境
首先,师生们面对着传统“科举制”与“应试教育”的“后遗症”。“成绩决定一切,高考一考定终身”的谆谆告诫一直萦绕在学生们的耳边;相反,如果成绩考不好,还会增加老师、父母、朋友与同学等的各种压力,包括父母的责骂、老师的不疼爱、学习成绩很好的朋友与同学的“冷视”,等等。而且,一般人们将个人成绩下降归结为“好玩”、“不务正业”等原因。此外,学校排名是某一同学成绩优劣的评价指标,也是学生们经常能感受到的“压力源”。其次,学生们的学习任务本来就重。高中学生不仅面对着满载亲友考上好大学、成就自我的压力,而且,高中的学习负担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每一个学期至少要学六门课程,高一几乎要“通学”高中所有的课程(总共八门),高二固定学习的有六门,同时还要准备其他的会考科目。最后,体育热情不仅是由以上两个原因造成的,而且也归咎于身体与心理的原因。这些原因包括:学生身体的体质差(特别是女生),学生们更热衷于其他方面的活动(包括玩游戏、看小说等)。以上种种原因会致使学生们对体育课、体育老师有别样的看法――体育“无用论”、“时间浪费论”,更有甚者,会因为体育潜质不好与较强的自尊心而自卑;而老师是高高在上的“教官”,也是以上种种问题的“罪魁”。
二、体育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对策
(一)情感教育的概念界定
所谓“情感教育”,一言以蔽之,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教学。具体说来,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情感要素来激发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围绕学生的兴趣将体育实践与课堂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情感教学的对策
1.做好体育老师的本职工作,着力落实“寓教于乐”的教学实践
古板的体育达标训练往往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作为专职的体育老师,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改善教育质量:
首先,应着重改善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即学生上学的“主要”而不是“唯一”目标在于考试,在于得到最高的成绩结果。恰恰相反,“劳逸结合”的“求学”与“教学”思想、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心理健康。笔者作为龙水高中(乡下高中)一位高一与高二的体育老师,曾暗查以前所带三个班(共计120名学生)的学生对体育与学习的相关看法,发现:一天约有30%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一般为全班前10名)都相对热衷于体育运动,既包括跑步、散步、跳绳(女生为主)等简单的体育运用,也包括打篮球、踢足球(男生为主)等激烈的运动项目;同时,总人数中约有35%的学生经常进行体育(一般为差等生或者体育生)活动。此外,将近85%的学生都认为体育活动可以“减压”,能提升学习的“精神状态”;另外15%的同学对此不表态。此外,令人惊奇的是,依据高考数据,每个班五名到十五名之间的“外向”学生却有1/4的同学能在高考中脱颖而出,考出惊人成绩。因此,体育老师应该在体育授课中以“锻炼身心”为最终目标,强调体育有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其次,要依据学生心理与身体的实际情况进行体育训练。体育任课老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体质、体育潜力、个性倾向、合群度等因素来规划学生的体育训练强度――即对于具有体育潜质的学生要鼓励他们进行体育竞赛,激发他们的体育好强心与荣誉感,从而激发其内在的体育潜质;对于一般为了锻炼体魄、提升精神面貌的同学,体育教师要多鼓励他们进行持续的锻炼;而对于不怎么热爱体育锻炼的学生,体育老师要运用“硬性”的惩罚措施与“柔性”的情感引导方法来动员他们参加体育活动。此外,对于学生的学期测评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条件来评比。
最后,体育教师要充分运用体育权威的优势,大力引导学生们主课知识与体育知识相结合。例如,运用人与人之间的体育游戏来释义“万有引力定律”等。
2.营造“师生情”的教育情感氛围
采取小组合作教学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内部对问题进行探究学习,表面上像是延缓了教学的效率,但是由于新课改所提倡的体育教学的目标,不是给学生灌输的知识越多,取得的教学效果就会越好。因此,更应该从学生总体发展的角度去考虑,应该利用一些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发现以及解决问题和获得知识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学生在遇到较为复杂的问题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由于在进行内部讨论与研究时,增强学生的表现欲,学生们更加希望自己的观点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在激烈的讨论过程中不仅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并且还使学生在探讨问题的同时能够真正理解教学的目标。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另外,在进行小组合作时,学生在进行讨论和质疑的过程中对其创新意识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合作精神,对于学生今后与人交流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都提供了较大的帮助。
2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对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在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是学生获取体育课程信息的全部,教学的内容必须具备时效性和科学性,并且还要将男女同学分开,教学的内容不易过难,但也不能过于简单。教学内容应该生动有趣,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起到锻炼的作用,同时必须在教师的能力范围之内,符合实际的气候环境和以及体育器材的情况,进一步优化教学的内容。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教学的效果,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年龄特点以及接受的能力等方面考虑。要求教学的内容必须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促进作用,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必须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合理改造教学的内容。
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体育教学要想做到高效,必须具备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这也是体育教学的前提条件。这里的教学资源主要是指教学的场地以及教学的器材。高中体育教学主要有两种形式,分别是室内和室外教学。室内主要讲解体育相关的理论知识,而室外则是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运动技巧为主要内容。没有完善的体育器材,不仅使学生得不到锻炼,并且还会给教学的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学校必须及时地引进体育教学的器材,供学生锻炼使用;其次,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可以自制一些体育的器材和道具,使体育器材发挥巨大的价值。
4结束语
【关键词】创新 现代 课堂 教学 意识
新课程改革倡导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的改革,首先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改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育观念支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要在体育课中开展创新教育,必须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质量观,从转变观念人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摒弃机械重复、单调的教学方式,代之以充满情趣的创造性学习,把它作为开发人创造潜能的重要课程。因此,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要跟上形势,转变旧的教育观,接受新的思想,勇于实践,开拓新的教学、教育思路,体育课是一门实践性、理论性很强的综合学科,体育课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注重学生的技能的训练。因此体育课中的教学创新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根据创新教育的主要特征,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与培养进行如下阐述。
一、创新教育注重智力的开发
智力就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智力是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总和。较为统一的认识是:智力是人脑功能的表现,是人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人的智力发展虽然主要依靠智育来完成,但人体发育智力的器官机能却有赖于体育活动。在教学中利用图解观察、练习中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要让学生了解想跑得快,跳得高,应懂得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人体的形态结构,从而使学生选择跑步、弹跳的最合理姿势和科的学用力方法。教师要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在进行讲解示范和辅导时,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上需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积极开动脑筋。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感知,加深理解,从而获得学习上迁移和反馈的积极作用。在以往的教学中还应重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实际上,学生学习知识,除了依靠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外,还要受到兴趣、情感、动机、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创新教育虽然仍将传授知识、授业解惑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它已不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终极目标了。在创新教育中,教师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能够处于主动学习的最佳状态。
二、创新教育是多样化的教学
1 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这些模式有的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有的取向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有的取向于教学安排,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追求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过程;追求从生理改造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追求从学会到会学之间水平的提高。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说明各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
2 做好体育教学项目的优化和选择。我们知道。体育教学项目的选择对于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注重对教学项目的优化和选择。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我们一定要选取积极向上,有利于相互协作的活动项目。只有在团队的协作和交流中,我们才能够感受到彼此之间的重要性,懂得互相支持和互相关怀,这对于人格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关键的作用。例如。我们举行篮球比赛。他就在很大的程度上要求队员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如果孤军混战的话就很难取得好的成绩和胜利,而我们通过这些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引导和暗示,他也在一定的程度上避免了自私、自闭心理的出现,树立阳光的心态和关怀协作的意识。总之,重视体育教学制度的创新对于青少年来说要符合他们的需要。让他们在训练中得到乐趣,这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于业余体育训练的兴趣,有利于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所以一定要在中学的体育教学中加强创新,而不是训练科目的简单重复,这样只会让学生感到业余体育训练的枯燥,变得没有激情。甚至是不愿意参加。
1高中体育教育实施欣赏教育的必要性
体育欣赏主要是指通过观赏者做出的一系列审美活动,以形成对体育运动内涵予以全面欣赏的过程。针对于高中体育教育阶段,此时为学生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但由于在高考的重压下,致使高中体育课程的课时予以压缩,加之学校所提供的体育场地不完善、运动器材不全面,从而达到体育课程上活动形式较单一。并且高中体育课上的理论教学几乎被教师忽视,仅进行较简易的体育课外活动。高中阶段时,学生家长无一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业有成,由于求成心切,进而害怕因体育课程学习而耽误文化课程的教学时间,进一步导致学生压力过大。据相关调查表明,大部分高中体育课程多被文化课予以替代,学生几乎没有可用的途径以获取必备的体育知识,更加无法理解体育欣赏的深层含义。然而,在高中体育课程中开展欣赏教育已变得较为重要,此类教育方式的开展不仅能对学生的知识面予以拓宽,能够培养高中学生的体育审美能力,有效调节其心理素质,进一步满足高中学生能力的需求。
2欣赏教育在高中体育教育
中的应用途径无法否认,高中学生基本已具备一定体育欣赏能力,且此种能力依据男女性的兴趣取消不同所呈现出的程度亦不相同。女生多喜欢健美操、表演等休闲性较强的体育运动,而男生则喜欢足球、篮球等竞技性较强的体育项目,这样就需教师在进行欣赏教育时依据学生的个体特征予以合理安排,具体而言需从以下几方面予以突破。
2.1内容上的突破
教师在进行欣赏教育时,需将书本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与欣赏教育进行结合,实行健康第一的主要指导思想,充分将体育课程的内涵予以体现。在提高高中学生对运动技能及运动知识掌握的前提下,对其所缺乏的心理健康、社会相关知识予以普及,以达到提高高中生学生体育健康意识的目的,促使其养成较优的体育运动习惯,以实现身心健康的最终目标。例如,教师在教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时,需将其中的内容与健康意识予以结合,在进行体育欣赏教育时,可通过讲授健身器材、项目、场所、文化娱乐等知识,将其与实际发生的体育健康活动予以相连。通过文字与图片相配的生动讲解,使得高中学生能够了解更多的健身知识,加深其对体育深入感受。
2.2实践上的突破
教师需合理的将实践教学与欣赏教育相结合,在进行体育实践课程时,教师应充分通过语言、肢体等方式以达到演示、示范的效果,使学生能够对体育运动项目有较全面的认识,从而达到提高其对运动技能掌握水平的目的。然而就目前而言,较多数高中体育中的实践课程常受实践教学场地的控制,运动器材亦少于学生人数,使得学生难以对运动技术进行全面掌握。因此,就需要体育教师对实践的内容予以突破,即为积极开展体育理论欣赏课程;充分的利用多媒体等新型技术,以使学生了解实践课中所使用运动器材的相关知识以及练习方法等。通过上述措施的实行,可有效激发高中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进而促使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提高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进一步达到欣赏教育的教学目的。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进行俯卧式跳高时,可先通过实践教学的演示,以使学生对此项运动予以大致的了解,再通过在室内使用多媒体课件对具体动作技术进行演示,加上教师详细的讲解,可有效加深高中学生对此类运动项目的理解。而此时,再将学生带至室外进行实际,可获得较优的效果。
2.3教学方法上的突破
现如今,高中体育教育中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分为2种类型。(1)直接讲解型:高中阶段学生多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其主要任务为学习文化知识,进而忽略了体育活动,多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含有一定的疲劳感。因此,教师可通过图片、动画等方式,将相关体育欣赏知识直接呈现出来,使高中学生得以直接性的对体育的起源、发展以及历史演变予以了解;(2)间接欣赏型:教师可在课堂上播放大型体育赛事,不仅可使学习紧张的学生得以放松,还能够让其在随着解说员的解说进而提高对比赛的关注度,进一步使其了解此类运动的相关规则。同时,通过运动员于比赛时所呈现出现身态及其勇敢、乐观的心态,亦会对高中学生造成极大影响,从而达到提高体育知识与审美教育的双重性目的。例如,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课下通过网络搜索对中国竞技体育史上闻名于世界的标志性女排赛事予以观看,学生在感叹运动员技艺高超的同时,还可对其展现出的顽强拼搏精神予以了解,促使学生获取心灵的洗涤,进而达到将体育与美育相结合的目的。
3结语
(一)现代教育要求高中体育教育专业生自主学习
高中体育专业教学与现代教育整合主要从教学理念上整合,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通过原有知识来构建新型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将教育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之中。当前的教学要以学生作为主体,老师则作为教学的引导者,通过先进的教育技术牵引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体育专业的教学中老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得他们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出属于自己的学习节奏。现代教育技术要求体育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实践操作,老师可以通过选择的案例来促使学生们对案例准确而全面的理解。
(二)现代教育对高中体育专业教学的策略分析
通过现代的教育可以实现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现代教育主要使得学生建立起自主学习的流程,使得学生能够认同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动作分解,然后再由学生进行自我锻炼学习,从而达到学习的目标。最后学生再进行学习的目标反馈评测,即学生对学习到的体育动作进行矫正完成正确的体育动作学习。另外学生在学习体育专业时,不断学会解决动作学习过程中的技能难题,确保学生能够学习到准确的体育动作,从而解决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动作不规范的问题。所以现代教育可以在体育专业教学中实现两种目的,一种是完成任务目标,另一种则是对基础学习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评价上的整合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对体育动作要领进行教学评价,检验动作的掌握程度以及教育应用水平。可以通过网络、虚拟计算机来模拟比赛竞技场景,对学生学习的体育动作进行检验,从而形成对教育效果的评价。运用网络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进行第一时间通报,使得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可以对自己的动作进行及时反馈,然后采取纠正措施不断提升自己的体育成绩。老师在进行评审作业的时候可以根据教学的评价进行自动的生成、输出评价的结果。
二、现代教育对高中体育教育专业生教育的对策
(一)提高对同学们专业思想教育的关注程度
学校有必要预先针对不同年级的同学,有目的地通过调整课程安排、改革专业教学方法等途径强化同学们的专业思想意识,倡导全体师生共同参与,转变同学们的专业观念,提高学生们对于高中体育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让专业思想教育渗透同学们高中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帮助更多的同学树立坚定科学的专业思想。
(二)制定系统科学的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服务机制
学校可以通过在同学们中间开展新生入学专业思想教育、人生职业规划讲座、专业教育实习、日常心理与就业辅导等工作,并设立相对系统、专业的专业思想教育服务部门,为培养同学们的专业思想提供切实的支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对高中体育动作要领进行教学评价,检验动作的掌握程度以及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可以通过网络技术、虚拟计算机技术模拟比赛竞技场景来对学生学习的体育动作进行检验,从而形成对教育效果的评价。
三、总结
关键词:应试教育;体育教育
一、在应试教育中,体育教育仍未摆上应有的位置
我国的教育方针明确地提出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非常强调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素质教育包括强壮健康的身心素质、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广博的科学文化素质、精湛的业务技术素质等。在诸多素质中,身体素质是其它素质的物质基础。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发育成长的重要阶段,迫切的需要通过体育教育、体育活动来使他们茁壮成长。
然而,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学生肩上的书包变得越来越重,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基础教育呈现出应试教育的明显特征。它重少数,轻多数;重智育,轻其它;重分数,轻能力。其直接后果就是影响了素质教育的进一步落实和体育教育在学校学生中的广泛开展,不利于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同时使高中入校新生的体质越来越差,心肺功能与视力严重下降。南开大学曾多次对入学的新生进行体能测试,身体素质达标率连年下降。
应试教育的客观效果,使得体育教育不能摆到德育、智育的物质基础的位置,不能摆到是人一生发展基础工程的高度。它不可能让学生挤时间去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外活动,学生本人虽然心理愿意(青少年的本能),但不敢也不能拿出些时间搞课外运动,家长也只好督促自己的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所以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是自然的。应试教育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传统教育能够给人们带来的期盼是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因此,国家与社会都在努力加速教育制度的改革进程,为中国的学生提供更多种类的可供选择的教育模式。
二、改善高中体育教育的措施
体育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国教育方针重要内容。它是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的。要改善体育教育,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就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抓起。本文重点谈高中改善体育教育的措施。高中要通过培养体育意识改善体育教育学校教育对于一个人体育意识的形成至关重要。应该说,一个人的体育意识的培养也是应从娃娃抓起的行为,然而,相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真正能从科学的高度认识到其重要性的,恐怕应该是从中学到大学阶段,而大学阶段是体育意识形成的关键。并且随着个体的生理、心理的基本发育成熟,大学阶段是个体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样也是能否对体育教育产生正确而科学认定,并形成良好体育习惯的重要时期。高中学生的体育意识,通过调查与研究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1)加强思想教育
要想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就应当有意识地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学校体育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中。体育课本身不但可以增强体质,而且可以锤炼人的意志品质,它要求学生不仅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并且要求学生具备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使他们在运动中提高对体育的认识,同时提高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责任感,体会体育运动所带来的乐趣,激发参加运动的激情,增强集体荣誉感。
(2)充分发挥学生体育协会的组织作用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一方面要做好组织发动工作,发挥体育协会对大学生的感召力与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要针对学生的活动兴趣进行因势利导,增设符合学生兴趣的选修课,以满足学生日益发展的个性需要,使竞技项目群众化,使活动人数大大增加。
(3)通过体育教学,通过学生自学、自练,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意识
学校体育不但是直接为增强学生体质服务,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锻炼的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从而最终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体育教学不但要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过程;而且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体育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和思想性不断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使学生逐渐认识到体育运动的必要性,从而自觉自愿地加入到体育锻炼的行列,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
(4)以体育竞赛来激发学生的体育意识
体育竞赛是促成学生体育情感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竞赛本身就是一种参与,就是运动实践。由于竞赛不同于一般的参与,竞赛参与往往是全身心的投入,所以培养学生体育情感的效果比一般的参与要好得多。体育竞赛还有利于磨炼学生的意识。因此,体育竞赛不仅是技术与素质的较量,也是智慧、谋略与意志品质的较量。而这种较量又是出于参与者的自觉自愿,因而,参与者都能尽最大努力,所以效果也最好。
(5)利用宣传导向作用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实践证明,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的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宣传的导向作用。在对高中学生的引导教育中,只有加深对体育运动的认识,才能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而唯有实践才能使学生加强体育情感;也唯有实践,体育意识才会产生和发展。
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这个氛围不仅包括学校,也包括家庭与社会,体育意识的养成,应该是体育教育及各界的使命,尤其需要新闻传媒的积极介入。因为,良好的体育意识将促使终身锻炼习惯的形成,它是人一生发展的奠基工程,一形成将伴随终生。我们深信,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国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高中的体育教育、体育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国的体育活动,就会广泛地开展,而体育教育的不断改进,将促使我国体育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加润国.中国儒家教史话[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
赏识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它对提升高中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在高中体育课中渗透赏识教育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一个重要的前提
体育教学活动必须要有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的紧密互动才能够有效实施,只有教师和学生为了共同的体育教学目标,共同参与,彼此交流,才能有效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最终达到体育教学理想的目标。在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围绕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而进行,教师是传统高中体育教学实施中的主角,在教学的实施中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学中应有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很好的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在教学中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不高。这样的高中体育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缺乏吸引力的,高中体育教学的课堂气氛压抑,学生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感到无趣,教师在高中体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感到无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比较紧张,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中渗透赏识教育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也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赏识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例如,在开展足球教学时,如果只是采用那种机械的讲述学生对于足球教学很难产生参与的积极性,足球教学的效果也不会好,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提升教学效率,经常要组建一些足球技巧训练的合作小组,这时教师要与学生打成一片,作为各个不同小组的一员参与到学生足球技巧的合作训练中,这种互动与交流,让学生产生一种平等、亲近的体验,在拉近师生距离的同时,也构建了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合作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进步要及时肯定,学生的足球学习热情也会因此而得到充分的激发,这样的师生关系构建是开展赏识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
二、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是赏识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
在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对于评价环节缺乏应有的重视,即使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有评价的环节,也只是流于形式,评价的内容相对单一,评价的方式比较落后,在评价的过程中只重视评价的结果,对于教学过程中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则很少关注,对于学生具有的优点关注度也不高,这样的评价方式是不受学生欢迎的。不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激励的作用,相反,还会影响学生参与体育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有的学生甚至因为评价的方式不合理而产生了抵触情绪,这样的评价方式是阻碍赏识教育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利于赏识教育的有效实施。因此,要想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发挥赏识教育的实效性,就要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合理评价机制的构建不仅要关注学生体育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科学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体育技能与体育知识,也要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以及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所体现的人文素质,通过这样的评价活动才能够真正对学生产生激励的作用。与其说这是一个评价的过程,不如说这是一个赏识的过程,这种综合的评价使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在体育学习中都能得到很好的赏识评价,这种合理的评价方式对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合理的评价机制是实施赏识教育的重要途径。
三、要赏识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关注全体学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教学理念,在传统高中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活动只是针对那些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对于体育学习能力较弱,体育成绩不好的学生则缺乏应有的关注,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喜欢采用那种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缺乏分层次的教学内容,这就形成了冰火两重天式的教学局面,一方面,能够适应这种教学进度与教学方式的学生体育素质发展得越来越好,另一方面,缺乏关注的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感受不到来自教师的积极评价与赏识,对于体育学习逐渐失去了信心,开展这样的体育教学活动对这部分学生来说是缺乏吸引力的。因此,要想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赏识教育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关注每一个学生,教学活动的内容选择,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要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相适应,要因材施教,发挥每一个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潜力,激发每一个学生参与体育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教师尤其要对那些体育学习存在困难,参与体育学习活动信心不足的学生格外关注,要以赏识的目光关注他们,发挥他们体育学习中所具有的优势,尽量消除他们身上存在的不足,以赏识的态度促进他们的体育能力不断发展。高中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的开展,对促进高中体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是非常必要的。
四、要用真诚的爱作为教学高效实施的重要驱动力
在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只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表现,对于学生的情绪、思想和生活实践缺乏应有的关注,教师不懂得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要知道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是高中体育教学赏识教育实施的基础。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与教学中,要像学生的亲人那样去关爱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在教学中注意观察不同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实际帮助学生切实解决这些遇到的问题,教师要具有真诚的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教师的赏识、关注、关心,以教师的爱的力量作为每一个学生内心深处的强大驱动力,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空前高涨,这对于高中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要做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哪怕学生身上只有一点点优点,教师也要给予真诚的赏识与鼓励,让强者通过教师的鼓励与赏识变得更强,让弱者通过教师的赏识得到更快的进步。例如,在开展韵律体操教学时,一些学生在做动作时往往信心不足,但是,偶尔在某一个动作上做得却很到位,这时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个时机,对学生进行激励:“你这个动作做得真漂亮,你其他的动作再加把劲,比这个动作做得会更棒。”在这样的赏识语言的激励下,原本对于体操训练不感兴趣的学生逐渐对体操训练也产生了兴趣,这对高中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是非常有效的。
五、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高中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中,教师只是用语言开展赏识教育,单纯进行语言激励,虽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如果没有更多的成功体验,最终学生还是对体育学习缺乏信心,体育学习的实效性也不会有显著的提高。因此,要想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就要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存在的不足及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让学生通过这些有效的教学措施,获得更多成功的学习体验,这是赏识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最佳方式。
开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赏识教育的研究对促进高中生体育素质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相关的工作开展依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极具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