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8篇

时间:2023-05-21 08:14:4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学习道德经的感悟,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

篇1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34-01

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体验、感受、讨论、领悟,小部分时间给教师进行点拨、引导,这符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规律,促进了思想品德知识的有效转化。道德认识来源于主客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内心的矛盾、冲突,学生在不断体验内心的情感中构建道德经验。同时,在体验过程中学生对亲近感、认同感、自豪感、内疚感等道德情感产生切身体会,然后通过讨论、感悟、反思形成道德信念,并在特定的条件与环境中,在道德信念的支撑下将已有的道德经验外化为道德行为,从而实现思想品德修养的提高。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对此进行探讨。

一、在师生双边体验过程中创建生态课堂

新课程提出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原有道德经验,从学生的积累与教学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方案,解开教材的束缚,创设道德体验的开放性情境。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强调“体验”、“生活”、“情境”并不是抛弃科学的理性思维,学生的理性思维和自身体验是分不开的。人的体验过程蕴含着众多的思维冲突、修正和重建,也就是说,主体必然要经过反复的思索,不断的琢磨才能获得真切的感悟,甚至是一种“顿悟”。强调感悟反思是学习的基本规律,所以,课堂上教师不能以知识权威的面目出现,不能按备课时设定的目标和方式在不曾了解学生道德经验的基础上去实施教学,要给予学生自由感悟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在讨论与思索中探究。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在体验学生认识的基础上实行动态指导,适时点拨,可用“请说得更具体些好吗?”,“还能从别的角度来谈谈吗?”等问题来激发学生的继续探索和体验,可用“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这种追问让学生展示自身思维过程,给予自己更透彻的剖析,同时也给他人更多“豁然开朗”的启示。在此,教师体味学生的感受,这是一种双边体验过程。

二、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体验式教学评价体系

尊重并提升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的内在要求,与此相适应。体验式教学评价更重视过程的价值,更重视每个学生的内在价值,使学生依据教学评价来对自我进行调整,不断完善体验方式,引向新的学习,其核心是承认差异,促进发展。

整个体验式教学评价体系应该包括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两方面。静态评价主要以书面测试的方式进行。当然,考试制度有其所固有的缺陷和弊病,尤其是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书面测试更是成为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但是,书面测试作为对学生认知领域的一种终结性评价,它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有着其他评价方式所不具备的客观性、公正性,因此,书面测试方式还应采用。但是,书面测试不应停留在简单考查学生对知识的重现或记忆方面,更应该考查学生整合知识的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意学生参与体验、探究活动而发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以往传统的教学评价重视了认知目标的评价,而忽视了情感与价值观的评价;重视了一些所谓的客观性测验,如选择题、判断题,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学生是如何获得答案的却没有任何要求,注重了结果而忽略了得出结论的过程。其实,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过程与情感交流是相互交织的,教学目标具有多维性,它不仅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而且还包括体验性目标。因此,书面测试的命题应注重开放性,用显现社会热点的题材密切思想品德课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和分析,通过情境题、材料题的设置了解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形成。比如,在八年级上册的考试中拟题:我校张某某同学暑期放假时外出,骑自行车于机动车道并逆向行驶,与迎面开来的汽车相撞,不治身亡。我校特发“天堂里的舞者”纪念版报,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生命的理解和对张某某早逝的感受。张某某的案例发生于学生身边,此类材料题易于学生引发真实的情感体验。在卷面上,问题的提出多采用与学生交流的方式,增加对话性题目,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进入问题所创设的情境中,与试卷融为一体。总之,命题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体现学生年龄特点,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当然,由于书面测试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认知领域进行的一种终结性评价,它所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但对学生的体验过程、努力状况和进步程度等却难以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且,书面评价的鉴别、甄选功能比较强,而激励、发展等功能比较弱,这种不足的弥补就要借助于动态评价系统。动态评价系统以表现性测试的形式进行。表现性测试评价是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教育界提出并构建的,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给出问题答案和展示判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表现性测试评价有两类,一是体验探究活动评价;二是课堂表现评价。体验探究活动评价一学期可以搞2次左右,要求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收集整理能反映自己体验成绩的材料,由学生自己、同学、教师、家长、社区等多元主体进行评价。评价过程强调学生自主实践与情感体验,评价的标准是质性的、模糊的,主要评价学生参与实践的态度和过程,重视学生内心的感受和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感受、体验、反思、践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悟,对道德的构建,对行为的策划。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鼓励其坦诚观点,促使其个性化发展,这对形成学生良好的思品课学习态度、构建民主和谐的思品课堂和提高思品课堂实效性能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道德经 老子 无为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2.062

“无为”作为老子重要的哲学思想,被广泛应用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于“无为”的含义,不同学者也有各自不同的观点,本文尝试着从“无为”即“无违”这一观点出发,谈一下对“无为”的理解,指出其对教学工作的启发。

1 无为,即无违

1.1 “无为”强调的是“无违”

老子生活的时代,战火连天,苛政繁多,一派“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的衰败景象。在老子看来,这衰败之象是统治者肆意妄为造成的,他在《道德经》第七十五章就明确提到:“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面对这种局面,老子提出了“无为”的思想,希望统治者能效法“圣人之治”,能“治大国如烹小鲜(道德经《第六十章》)”,以维持社会的稳定。本文认为,当时社会衰败动乱的根源并不是统治者的“政事之多”,而在于其“政事之乱”;老子提出的“无为”,重点也不在于强调统治者要少管少做,而是在强调宇宙万物自有其“道”,治国也有“治国之道”,统治者不要违背这个 “道”,不要乱管乱做、肆意妄为。因此,“无为”之意,更多的是在强调“无违”。

1.2 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顺势而为

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对道的“无违”,它形容的是一种对“道”自觉遵循的状态,强调的是“顺势而为”。“道”被老子视为“天下母”(《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是宇宙万物的根源。万事万物依道而生,依道而长,这就是一种“自然”的状态。人不去破坏这种“自然”的状态,对“道”顺应,就是“无违”,这种无违就是“无为”,也就是一种不去违背事物“自然”状态的做法。人如能做到对“道”自觉遵循,就能在做事时得心应手,就像船在江中顺流而下,表面看上去虽无刻意作为,但其实一举一动都合乎于道。

2 无为的内涵

2.1 无为,是源于心中“有道”

“无为”之“无”,“无”在自然而然,“无”在对“道”近于本能的应用,其背后,则是因为心中“有道”。“道”谙熟于心,才会对“道”有深刻认知和自觉应用,才能无声无息、自然而然有所作为。但“道”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所在,需要我们去观察、总结、感悟,需要我们去常想、常做,认真想,认真做。首先要认真想,要“致虚极,守静笃”,在心神安定,清明无杂念时才能“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看清事物的本真状态。此外,“道”需认真体悟,更需要认真践行。明白了道只是第一步,只有反复的实践将“遵道”内化成一种自觉行为,才能做到真正的自然无为。这个内化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完成的,而是需要人在高度自律和反复练习之中才能习得。因此,老子说“上士闻道,而勤行之”。

2.2 无私才能不逾矩,才能真正“无违”

老子曾感慨,“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经》第七十八章)”,说“柔弱胜刚强”这个道理天下都知晓,却无人能真正做到。本文认为,这其中原因就在于天下人的“私心”。大家即使都知道“柔弱”比“刚强”从长远来看要好,但由于人的私心,没有人愿意舍弃眼前的利益,去守住“柔弱”,而圣人刚好相反,圣人“无私”,因此才能不被私心杂念所困,才能对“柔弱”、“刚强”无分别心对待,安心守住“柔弱”。

其实,“柔弱”、“刚强”只是事物的两种状态,无所谓好坏,并不需要厚此薄彼,甚至从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柔弱”更能代表事物成长的状态,充满希望和生机,“刚强”,则预示着事物成熟且趋于衰败,所谓“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世人自以为抓住了“刚强”就赢得了优势,其实是违背了“道”呈现出的规律,最后往往会事与愿违,空欢喜一场。而圣人则刚好相反,耐心静守“柔弱”,看似“处众人之所恶(《道德经》第八章)”,其实是遵从了“道”,反而最终能得到好的结果。这就“无为(违)而无不为”的道理,也是本文对“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事(《道德经》第七章)”的理解。

2.3 无为,还体现在无违于“人性之道”

无为,不仅体现在人对自然规律的遵从上,还应体现在对人情、人心的了解和体谅上。“道”是宇宙之间的最高法则,他蕴含在万事万物之中,人类的情感、心理活动自然也在其中。真正的智者在为人处事时,是圆润豁达的,洞悉人情而不被人情所困,聪慧睿智却又不使人有压迫感,正如老子所言“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具有一种很积极稳健的特质。因此,当同时面对“善者”和“不善者”时,圣人就可做到一视同仁,无区别的对待,即“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这就是一种“无为”,在这种“无为”背后,是得道之人对“人性之道” 的深刻认识和遵从。

3 无为思想对课堂教学工作的启示

3.1 教师应注重规律“惟道是从”

“无为”思想要求人们应认真悟“道”,行“道”,应和“道”所呈现的规律保持一致,也就是“惟道是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作为人类最具有特色的自觉活动,更是一门要求教师高度遵循规律、“惟道是从”的科学。教育之道,即教育规律,它内容极其丰富,蕴含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具体到教学工作,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存在,如评价导向规律,内因决定规律,成长差异规律①等等,这些规律是客观存在于教学活动全过程的,如不遵守这些规律,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要对这些规律不断学习、反复实践,将其内化成自身的自觉行为,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做到不违背规律,不违背教育之“道”,从而做到“无违而无不为”。

3.2 应重视教育功利性和非功利性的统一

老子一直重视“有”和“无”的关系,他认为“有”和“无”同出而异名,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既互根互用又相互转化。《道德经》第十一章指出“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由此想到的是教育的功利性和非功利性之间的关系。教育对社会乃至个人的功用,简单来说可以分为功利性与非功利性两个方面,其功利的一面体现在学生通过教育学习实用知识和技能,获取就业的机会,进而为社会提供服务,创造价值。教育的非功利性则体现在对学生价值观、人文素养、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甚至是生活情趣的塑造上,通过教育每一个“个人”,对整个社会的伦理教化、风气引导、知识传播、文化传承等发挥作用。教育的功利性和非功利性是不可分割的。功利性是实现教育非功利性的工具和手段,非功利性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既要重视有形的、具体的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3 教师要善于行“不言之教”

“圣人处无为(违)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第二章)”,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身教重于言教,感悟强于说教。应用到教学工作中,一是体现为教师要重视学生自身对知识的学习能力,要善于用“不言之教”引导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内化。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只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而传统教学以知识灌输为主,教师在课堂上可谓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教师之“言”越多,需要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就越少,因而教师“多言”未必有益于学生学习。根据“不言之教”思想,教师要把教学的目标定位为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使其成为独立的学习者,②因此,教师要把功夫用在课下,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设计,寻找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但在课堂上,却要学会少言,甚至不言,要懂得“留白”,留机会给学生思考,从而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是教师要善于利用、创设看似“无言”的教育情景。自然环境、社会舆论、学校景观、校园文化,甚至是课堂氛围、教师个人的言行,都会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这种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它淡化了学生“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避免了学生对说教的厌恶和应付,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对于这种的教育形式,教师不仅应该充分利用,而且应该去维护和创造,这是对教师“不言之教”的更高要求。

3.4 授课过程要“图难于易”,顺势而为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指出,“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说的就是解决难事,要从容易处开始,做大事,要从细节着手。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说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情、学情,熟悉对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以便选择合理的角度去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反复讲也听不懂,反复解释也不理解的情况,这时需要教师“以学生心为心”,对学生的“学情”有准确的把握,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认真观察,仔细体会,找准教学的难点,找准学生对某个知识点难以理解的症结所在,而后才能从容易、细微处着手,化难为易,化繁为简,顺利帮助学生解决难题。

3.5 教师要善待每一位学生

“无为”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还应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上。一是教师应用一颗“无私之心”,对品性、资质乃至生活背景各有不同的学生,一视同仁,“无分别心”对待。二是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之间在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自律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帮助每一位学生顺利学习,快乐成长。

注释

篇3

《道德经》强调要尊重自然法则,顺势而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就是规律,规律从自然而来,只有遵循自然法则,人才能有所为。违背了自然规律,必然会受到惩罚。工业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到今天才被大家认识。教育也是这样,只有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儿童成长的规律,顺其天性,因材施教,才有成效。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欢迎大家参阅。

道德经心得1《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同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后,庄子强调少私寡欲,以静养神,这是道教静中养生的思想理念。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净心,净处人生方向。

“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贵重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就从视、听、味、嗅、触、物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

道德经心得2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道可道,非常道”、“上善若水”、“无为而无不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等经典名句,它们都出自《道德经》。这些智慧能量满满的文字,渗透在中华文化中传递千年,历久弥新,哪怕随手翻出来一两句琢磨一下,都能有所收获,这就是《道德经》的魅力所在。

无为,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之一。历史上也曾有很多解读认为无为的思想过于消极,是不思进取。其实,老子倡导的无为并非目的,而是一种常人很难企及的状态,是“为”到极致才能达到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这种“为”与“无为”之间的转化就像阴阳两极的关系,是辩证的客关规律。

大家都知道,金茂上海环沪事业部有着非常好的跑步文化,偶尔设置一些小激励,每周完成3次5KM以上跑步打卡任务,可以获取精美小礼物。从“为”的角度来看,单次5KM对于不常锻炼的人来说是需要一点毅力来完成的,如果要追求速度,那更需要下一番功夫才行;但对于跑半马甚至全马的大神级人物来说,完成单次5KM不在话下,就像普通人走路一样,不用刻意,轻松完成,那么这种状态就有点接近“无为”了。

又比如,我们地产开发是一个综合性很强、涉猎面很广的行业,由于工作中交集繁多复杂,所以对流程的规范性要求也很高。大家都走过流程,很多流程第一次走,不是因为?a href='//xuexila.com/aihao/zhongzhi/' target='_blank'>种植缓瞎娣抖淮蚧兀褪怯捎谙呦鹿低ú坏轿欢贾伦卟幌氯ィ行┥晕⒏丛拥牧鞒桃锤础罢厶凇保桃舛拔保拍芡ü笈?a href='//xuexila.com/duhougan/' target='_blank'>读后感·随着工作熟练度的增加,我们走流程前已经懂得做好线下沟通,流程规范也早就心中有数。这时,走流程这项工作不再需要刻意而“为”就可以顺利完成,这种工作状态也可以说是离“无为”近了一点。

结合上面的小案例我们更容易理解,老子倡导的“无为”,是“为”到极致才能到达的一种境界,俗语中的“熟能生巧”、哲学三大辩证法规律中的“量变引起质变”理论也都具有类似的概念,这些概念强调的不是结果,而是具备这种能力的状态。

所以,《道德经》带给我们的不是虚无缥缈的消极不作为,而是向世人揭示一种客关规律,对人的作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目标——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志,关于道德问题前人有很多思考,下面我想谈谈自己对道德问题的一点感悟。

道德与本性

关于道德与本性,先秦时代就有三种不同的论断: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以及告子的性不善不恶论。探究这三种观点的不同主要是在于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这三种观点都有片面性,但也有可取之处。

我以为论本性无分善恶,同情、怜悯、嫉妒、残暴等等都包含于人性之中,只是有些本性更容易导向善的方面而有些却很难。所以,道德的形成要有一个导向善的助力,这个助力就是教育。

道德与教育

原始氏族社会是否存在着道德的意识?这个问题是复杂的,氏族社会的基础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而原始社会是以群居为生存形态。氏族社会的首领是德律的一种权威,原始人无鉴别的能力,有一种群体从众的心理,这正是道德的一种强制性。而这种强制性的接受会使人在道德权威的阴影下形成一种固守旧俗的状态。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教育,教育程度越高对道德的重视程度越高,对道德的认识更清楚,向上的善念也会越多,从而产生与时俱进的新道德。

道德的内在精神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对于道德的界定也不同,所以把风俗、习惯或是外在因素作为判断道德的标准是不确切的。虽然道德的外在充满不确定因素,但道德内在的原理与精神是确定的,即道德要适应时代环境,道德要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利。

情绪是推动个人道德发展的动力。孔子曾说过:“克己复礼”,克己实则是对自我情绪的一种节制,但这种节制并不等于完全的压抑与消灭情绪,而是要把坏情绪转化为好的情绪。

情绪也分为个人情绪与社会情绪,在群体压力下个人情绪可能会受到社会情绪的影响,如果完全放弃个人情绪而遵从社会情绪,那么社会就不会发展。正如杜威说的:“文明进化的历史是特立独行之英雄的历史。”

过度的私心和欲望是道德发展的阻力。

每个人都有私心和欲望,过度的自私和欲求会破坏道德的发展,但适当的私心与欲望是道德发展的动力。比如你现在帮助一个人,表面上是出于你对她的同情,其实潜意识里你是有私心的,如果当自己陷入困境的时候,希望受自己帮助的人也会给予同样帮助,这是一种互助的私心。

道德经心得3《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著作。又称《老子》,被道教作为重要经典收入道藏。共81章,分上、下篇。此刻通行本上篇言道,下篇言德。其中有不少和生活有关的处世哲理,乍眼一看不觉什么,当真的去结合生活中那些或大或小的经历,才感到哪份如--般的玄奥。

道德经虽不长,却也有很多的方面,哲学、政治、军事及人生诸方面都有不少的论述,自我多少能理解的,能产生感悟的,其实并不多,道德经给我最大得感悟,便是在它的一个“虚”字。就好像数学中的0一样,讲究的是处下,是低调,是一无所有,其实却意味着∞的存在,有句话叫机会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虚”便是这样的一种准备状态,手上不固执的占有什么,才能随时拿起什么。

当0做为分母时,整个式子的结果便是∞。它告诉我们生活要留有空隙,以坚持灵动,就像画画留白一样,一幅画的成功,不在于它画出了什么,而在于它没画出什么,在于它隐含了什么,同样,一次人生的珍贵,不再于一个固定的形式,路线,而在于,再于那存在于未来不可琢磨变数,那份能经过自我不断奋斗而产生的改变。。。

诸多经典,若是每一天都翻来覆去的看,纵然熟悉,却也会有枯燥,放下,再拿起,才是趣味无穷,小别胜新婚。对于道德经,犹有这种感觉。

道德经心得4一本《道德经》,一生做人的智慧。

做一个真实的人:人的一生,总会遇见形形的人,有的人能说会道,有的人不善言辞。有的人甜言蜜语信手拈来,有的人沉默寡言却内涵丰富。说着悦耳动听却不走心的话远远比不过说着逆耳忠言却溢满关怀的语言来的动听。"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说明了与其华而不实,不如朴实无华。由衷而出的信言远远好过满嘴奉承的美言。做一个真实的人,求真务实,实事求是。

做一个善良的人:公道自在人心,善良的人不辩解,以理服人才是他们的追求。花言巧语善辩之人一味辩解,忠厚老实善良之人从不诡辩。一个人越强调什么越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越是解释越是掩饰。"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与其强词夺理,不如以理服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忠厚老实,以理服人。

做一个聪明的人:脑袋聪明的人知识大都不怎么渊博,因为他们觉得聪明就是资本。知识渊博的人都不怎么聪明,因为他们知道脑袋聪明不如内心聪明。睿智高于聪明。与其聪明没有内涵,不如有内涵地活的聪明。而"明"就告诉我们要有一颗洞察世事的心,自明,明他,明事,明礼,明人生。而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自明,只有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正确,才能内心明达而自明明他。"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猎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使人睿智使人聪明使人深刻。做个聪明的人,明明德,明归止。

做一个懂得奉献和付出的人。给予是一种美德,奉献是一种品质。一味的索取只会让人生之路越走越窄。虽然奉献有可能失去些什么,但是人总要明白有时候失去是另一种方式地得到。可能失去了"物质",但是却赢得了"精神",给予的帮助越多,得到的内心满足感越多。读书笔记当然奉献与付出不是毫无保留地,一味的付出不计回报并不是可取的。懂得付出和奉献的度,适可而止就好。做一个懂奉献的人,乐于助人,温暖他人。

做一个为而不争的人,顺其自然,踏踏实实,努力过就好,要明白“越努力越幸运”,但也要懂得非己莫强求。得到了好好珍惜,得不到不去强求,失去了顺其自然,快乐就好……

安静中体会生命的美好,修养自己,如此安好……

道德经心得5我们一直在寻找适合中国的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研究出最完美的的社会人文构造了,只是没多少人去钻研罢了。

——题记

老子在《道德经》留下了许多治理国家的方法,或许有些人认为老子有愚民主义的方向,但在我看来并非如此,而是老子毕生摸索出了完美的社会模型。

在《道德经》第八章中,老子首先提出上善若水的思想,老子善用一些生活中常见,而又不会引起争议的事物来引喻一种态度或表达一种道理,如同天、地、人、万物。老子谈水,不谈水对人或万物的帮助,而独辟新径地谈论起了水的“不争”,水是世界上最柔和的事物,就算有东西挡住了它,它会从它的周边流去,而不会与事物本身相争持;它不论最后通往何处,哪里有路它就会往哪里去,或许通往地狱,亦或许一去不返,但它依然义无反顾。文末有一句话:“夫唯不争,故无忧。”因为你什么也不去争,自然什么也不会失去,这里的不争绝非不思进了,而是善于谦让,在同等机会下让利于他人,或自知不如而退让。其实到最后,你依然会得利,因为不争,所以多了许多朋友,就有了更多得利的机会,正是“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试问,若所有人都能做到“不争”,那社会又如何能不和谐,天下又怎会不安定呢?人们不去争利,互相谦让尊重,又如何建立起隔阂。社会学中提到了两种不同的社会构造,一种是个体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另一种是个性感性导致集体理性。似乎比起理性而言,感性是个贬义词,但试想,所有人都想着自己手头的那点利益时,都想着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更大的利益,在中国社会中这种现象叫做“坑”式欺诈,而这样一个个体理理性的社会,它的最终集体显现出的形态便是集体混乱。但若如同老子所言,每个人都去谦让,或许有人称之为迂腐,有人称之为愚笨,但最后所呈现的却一定是一个和谐的集体。

篇4

老子,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71?477年间,原名李耳,字聃,是中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他写的《道德经》虽然文辞简炼,所蕴含的道理却至深至远,千百年来不知启蒙了多少人的心智。可见,老子对人们影响深远啊!

书中的老子多次提到水,而《道德经》中也不乏对水的赞扬:“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我觉得,水的精神是可贵的,水的力量看似柔弱而又十分刚强。正如老子所说:“真正强大的不是刚强而是柔弱啊!”

因为水很柔弱,它没有争斗的心愿,所以它能够滋润万物,使万物茁壮成长。它从不轻视低的地方,总是往低处流。难道这种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波澜壮阔的大海是由无数的水滴汇成的,滴水还可穿石,这是水的力量。海上的波浪永不厌倦地拍打着礁石,无私的水永远滋润着万物,这是水的精神。

水从不争强好胜,它能忍让一切。石头挡住了它的去路,它会绕开,继续奔流。它又是那样谦虚,总是往低处流,从而汇成了江河湖泊。然而水又是那样的刚强有力,能载舟,亦能覆舟。

篇5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道德实践,不断提升师生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根据市委文明办《关于转发〈关于设立道德讲堂的通知〉的通知》( 文明办〔2012〕41号)精神,经研究,决定在全市各级文明学校设立“道德讲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形式的“道德讲堂”,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新载体。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应充分发挥学校已有的国旗下讲话、校会、班会等的积极作用,以整合提升或新建相结合,突出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内容,全面推进建设学校“道德讲堂”。以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和着力培养志业精神、塑造大爱师魂为主要内容,通过对教职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倡导“三心教育”(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奉献社会、提升自己”为主要内容,通过对在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吸引和拉动学校、家庭、社会成员共同参与道德建设,努力达到“教育一代人,引导两代人,影响三代人”的目标。

二、运作模式

(一)讲授内容。围绕“四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内容,突出“五类”(诚实守信、孝老爱亲、敬业奉献、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先进典型,至少每个月要安排一次道德建设的内容,实现讲堂的经常化运作。可以请宣讲员、先进典型上讲堂讲事迹,或请普通民众上讲堂讲道德故事、道德感悟;也可将传统节日与思想道德建设有机结合,强化传统节日的道德渗透,开展富有特色的节庆道德教育活动;还可突出道德文化建设,结合《弟子规》等道德经典诵读,引人崇德向善。要结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的持续深化,组织“美德少年”、“阳光少年”等身边典型讲述美德故事。

(二)组织形式。根据各自实际,探索运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有效形式,要以组织讲述为基本形式,综合运用学唱道德歌曲、播放道德短片、诵读道德经典、穿插道德点评等方式,引导广大学生共同感悟道德、洗涤心灵。

(三)宣讲队伍。要积极挖掘教师队伍中的宣讲人才,同时,充分发挥校外辅导员、美德少年等先进典型组成认真负责、素质过硬的宣讲队伍。各学校间要通过整合资源、交流座谈等形式,实现共建共享,不断提高宣讲员队伍素质。

(四)场地选择。“道德讲堂”可综合利用各类已有阵地,按照“就近就便、覆盖合理”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宽敞、明亮的场地建设“道德讲堂”阵地。

(五)环境布置。在场所布置上要从桌椅摆放、背景设置、墙面悬挂等方面努力营造一种庄重、融洽、热烈的环境氛围,特别在背景板或相关条幅上要显著体现“道德讲堂”字样,以强化品牌宣传。

(六)机构制度。组织领导机构健全,“道德讲堂”有负责人,有主持人,有兼职宣讲员,有学习制度,有宣传内容安排,每月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寓道德规范于其中的具体活动。

三、其他要求

(一)各校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道德讲堂”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系统化的领导责任体系。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抓部署、职能部门抓落实的组织架构。各校开展活动情况将作为推荐评定各级文明学校的重要依据。

篇6

关键词:老子;精神还乡;出路;道;智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014-01

荆楚玄妙的自然地理和放浪的人文精神孕育出自然恬淡的道家流派,作为鼻祖的老子仰观宇宙自然、天地万物,俯瞰古今千载、社会人生,终于找到万事万物依托的本源,安身立命永恒不变的根基――“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近日有幸读到王凯博士精妙无双的新著《老子释解》,顿感飘逸,如春风拂面,追随着作者一如既往流畅清新的文字,仿佛又回到童年纯洁无暇的故乡。作者对老子幽深玄妙的智慧有着敏锐的领悟和体验,对老子精湛的语言有着深沉的洞察和品味,对老子博大的精神有着独到的体会和见解,作者献给我们的是他和老子心灵相沟通的灵魂对白,既玄妙无双,又诗情画意,让读者在品味哲思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意识的呼唤,灵魂濯洗的拷问,不自觉地踏上诗意的小径,寻觅精神还乡的出路。

王凯博士之前,不少大家学者都为《老子》一书做过注解,但《老子释解》的问世,为《老子》的注译释解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全方位、多层面地对老子及其思想做出精确的解读。细读《老子释解》一书,我认为其独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篇章结构经过精心编排,撰述思路独辟蹊径。王凯博士在其新作中,对老子及《道德经》的释解别出心裁地从五个方面予以展开――原文、注释、今译、分段解读以及阐述。原文部分,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可靠的文本;注释部分,意在为读者扫清阅读障碍;今译部分是为了给读者提供李俊杰原文的参照;分段解读,目的就是为读者提供层次清晰的线索;而阐述部分,则在于对老子《道德经》各章的主旨进行准确细致的概括,做更深入的阐释,并对以往学术界中存在争议的问题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种自出机杼的撰文方式,最大程度的扫除了读者在阅读中国古老文献典籍时的障碍,综合历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去粗取精,并结合自己独创性的研究成果,可谓条理清晰,思维缜密。

其次,内容创作蕴情别致新奇,思想阐发严谨细腻。与以往注译研究老子及《道德经》的著作不同,《老子释解》更加细致新颖,几乎囊括了古典文献译注过程中所要注意的所有方面。加之作者本身慧眼独具的领悟欣赏水平,细腻生动的阐发论述,能够带领读者深入老子思想心灵的隐秘之处,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流连忘返,在宁静与喧嚣中物我两忘。尤其是阐述部分的撰写,凝结了作者对老子其人、其书、其思想的深刻体悟,用既形象生动又凝练婉曲的语言进行论说,让读者既有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之感,又有默然无声、寂寂深沉的领悟,可谓作者最具独创性的成果,也是本书最大的价值之一。

再次,语言流畅、侃侃而谈极具风度;振聋发聩、哲思曼妙令人遐思。王凯博士在新作中坚持了他一贯的语言风格,文笔流畅,文风清新,深受庄子逍遥自适人生态度的熏陶,文若行云流水,恣肆。同时又凝练冷峻,通达客观,深受老子冷静洞明文体风格的影响,文章寂静深沉,发人深思。相信任何一个领略过王凯博士《老子释解》风采的人都会深深折服于博士敏锐精准的感悟和论述,在以往学习研究的基础上对老子及其思想有更加深入的体察和领悟,并在原有积累的基础上注入更新鲜的灵感,为原有的理解范围开拓出更广阔的视角。

王凯博士著书,不仅仅是为了寻求知识,也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透过他的研究成果引发我们的思索。而作为道家经典的《道德经》流传千载,经久不衰,充满了奇思妙想和深刻哲理,不管多么古老,仍然会不断给以人们新的启示,带领人们踏向无尽的智慧之初。王凯博士以《道德经》作为注译研究的对象,可以说用心良苦。正如海德格尔所说:

也许“道路”一词是语言的原初词语,它向有所沉思的人们道出自身。老子的诗意运思的主导词语是“道”(Tao),“根本上”意味着道路。……但“道”或许就是产生一切道路的道路……为一切开出它们的路径。一切都是道路。

老子论道,其实就是为人类指明一条可以安身立命的本真的生存道路。王凯博士将古老晦涩的文献译注并加以释解,目的就在于让广大读者更清晰地从源头领悟中华智慧之精髓,引导困惑的人们在一片喧嚣声中觅寻精神回乡的出路。在嘈杂的世俗中,人类的精神家园正在隐退,王凯博士通过对老子及其思想的研究,试图普及一种沉静升华的人生风骨,让人们在习悟中获得灵魂片刻之诗意,精神渐次之回归。我们深信,王凯博士的这部《老子释解》必能带来更为深沉的精神享受,带给人们更为有益的收获。

篇7

事实上,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比较系统的哲学书籍应该是我们中国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道”和“德”结合而生下的孩子就是哲学了。

《道德经》可以说无所不包含,绝对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可是我们是不是捧着这仅有的五千言,就自满自足了呢?

不幸的事实就是这样,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对祖宗留下的国学经典只有顶礼膜拜,墨守成规,正如对国学中医一样,那些小学没毕业的中医名家们,在西方的医学发展到换心地步的同时,依然还在背诵着几千年前的口诀:“心主神明”呢!

自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师徒们提出了有关形而上学,知识论与伦理学,奠定了哲学讨论的范畴之后。西方的哲学家们就从没有间断过继续科学而系统地发展他们的哲学。

尽管往大了说,哲学主要是思想方法,它并不完全取决于知识内容的新旧,可是,没有内容的哲学是空洞的,难道一天到晚开口闭口“阴阳”两个字,就说明你懂了哲学吗?这谁都会说,不是吗?!!

前段时间有个人批判我的《老子解读老子》,他说我解释的太具体,已经不是哲学了,我就纳闷了,哲学到底是什么?难到就是“辩证”或者“阴阳”两个字?又或者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玄而又玄的几个字?又或是“回归自然”几个字?

恕我冒昧,这些玄之又玄的字其实等于没有说,你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猪者见猪,狗者见狗”,君不见现在的人们已经光着身子搞什么行为艺术,要求“回归自然”了吗?当然,更有甚者,竟然开始吃人肉了。

虽说“阴阳”两个字致广大了,但是哲学也是需要尽精微的,就拿我们大家都知道的《相对论》来说,“相对论”的思想古已有之,老子《道德经》里的“长短相较”不就是相对论的思想吗?还有伽利略的相对坐标系变换不是相对论的思想吗?但是,内容完全不同了,伽利略是以时间作为两个坐标系的不变量,而爱因斯坦是把光速度作为了两个坐标系里的不变量,已经完全改变了我们的时空观念,你难道说,这不是一种进步吗?!!

我毫不客气的讲,中国在基础理论领域是零的原因,就在于道德的沦丧,今天,我们所拥有的知识是古人无法比拟的,任何在历史面前裹足不前的人,我想都是愚蠢与懦弱的。

进步是个永恒的课题,因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与问题受到了人类自身的局限性与宇宙无限的矛盾。正如我在《论真实》这篇文章中所述:“我以为我们应该多学习,多感知,然后去思维,去判断,这样才能无限逼近真实。”这种逼近就是不断的超越,不断的创新。

古今中外对《道德经》的解释往往只是片面地追求客观性,寄希望于原著完全真实的再现。毫无疑问,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再现,因为,古人与我们所处的社会、文化、历史等等背景都不相同,我们有了不同于古人的“视界”,从某中意义上来说,解读实际上就是不同“视界”之间的碰撞和交融,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人类的文化才有可能进步和发展。

篇8

关键词:品德课堂 “任督”二脉 体验

每当我翻开《品德》课本,一种无奈与揪心立上心头。这里的每一页都在诠释成长中需要塑造的种种品质,每幅图都在诉说着生活中需要养成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尽在这打开与合上之间讲述着什么是道德。而我如何演绎《品德》课本呢?

“品德学科的教学是一种德育过程,是个体品德社会化和社会道德个体化的统一过程。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有目的的或者有选择性的道德的社会传递与个体道德体验相统一的过程,它既要有社会正向价值的传递,同时又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建构,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能力,形成完整的品德结构。”寥寥几行,将品德课堂阐述得清楚,给我指明前行的道路。

如何打通这“任督二脉”呢?贺麟先生明确提出,道德信仰的养成“主要是基于具体的生活、行为、经验和阅历,而很少处于抽象的理智的推论”。更何况《品德》课本呈现出的“美德”、“品质”不是概念性的,而是与特定行为相联系的鲜活的、具体的品质。譬如,在生活中人们对勇敢这一美德的学习,不是学习什么是勇敢,而是体会到某种行为是勇敢的。

正如新课标所说的: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体验”可以打通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任督二脉”,培养孩子的道德认知,引导学生的道德情感、态度,乃至于行为。在平日的课堂上,开始实践。逐渐地,我发现了……

一、品德课堂,需要“体验”

科尔伯格认为,个体道德发展的动力既不是来自他的先天成熟,也不是来自他的后天学习,而是来自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随着个体承担社会角色的机会的增多,个体的道德经验不断结构化,不断同化吸收和调整平衡新的道德经验,从而使个体的道德结构产生新的质变,飞跃到新的发展水平。

正如刘惊铎在《道德体验论》中定义的那样,体验成为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之一,它是一种图景思维活动,也是一种震撼心灵、感动生命的魅力化育模式。借鉴苏联学者瓦西留克《体验心理学》中关于体验的界定,体验便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活动。

所以,教师创设这个体验环节:师生共同拿出代表地球面积的白纸,依照“70%以上的面积覆盖着水,但海水占地球水资源的96.5%,可供我们使用的淡水仅占3.5%,在仅有的3.5%的淡水资源中,极大部分的淡水冰冻在地球两极,还有一部分是地下水。剩下的可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仅占0.3%”这段话,一步步地剪裁着手中的这张白纸。这样,学生切实感悟到认知对象的价值和认知内容的涵义,进而自觉地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二、品德课堂,体验是回归

杜威曾说过:“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的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

譬如《媒体连着我和你——生活中的电视》课例中,如何实现让学生科学地看电视这一教学目标呢?教师创设了以下环节:请同学们根据《南通电视周报》,编排一周的少儿节目收视指南。这一创设,直接把学生从课堂推向了现实生活,把课堂学到的知识、明白的道理直接落实到行动上,实现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一理念。

三、品德课堂,体验是延伸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

《走进广告世界》一课中,“学习自己动手设计一则公益广告”是在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提升,不仅要求学生对公益广告有正确的认识,而且还要求他们会设计公益广告。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学生们自己动手,设计一则公益广告,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因为有了“体验”的创设,学生品德的形成有了推动力,孩子多层面地体验着各种感受,品德也就这样内化为学生个人的道德行为。

经过实践,我发觉体验让孩子爱上了品德课,体验让教师厘清了品德课堂的内含。打通品德课堂“任督二脉”的方法,我想大概已经找到,那就是体验。

参考文献:

[1]贺麟.贺麟新儒学著作辑要——儒家思想的新进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2]高德胜.生活德育论.人民出版社

[3]杨九诠,李铁安,成尚荣.义教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丛书.教育科学出版社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