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合同智能化管理8篇

时间:2023-05-19 11:20:1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合同智能化管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合同智能化管理

篇1

关键词:路灯节能改造 数字化智能 管理系统 城市照明 前景

中图分类号:F4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6-0-01

随着我国城市的现代化发展逐步完善,城市照明建设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路灯以及人力管控照明系统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不仅会造成能源浪费,而且难以满足城市夜景美化与科学控制,因此,对城市路灯节能改造与应用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显得迫在眉睫。

一、城市路灯节能改造

1.节能改造方法

(1)严格按照照明标准设计。城市道路照明系统在进行节能改造设计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照明标准,在确保路灯照明标准符合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尽量遵从节能原则,对不同道路的路灯照明等级进行划分,让光能的利用实现最合理化[1]。在进行城市路灯节能改造时,必须制定多种执行方案,然后结合不同因素对所有方案进行综合考量,在保证道路照明标准不降低的基础上,选择电能低消耗、照明高亮度的最佳方案,进一步确保城市路灯照明系统趋向节能、经济。

(2) 路灯开关时间的合理化。为了实现降低电耗、节约能源的目的,城市路灯照明系统的开关时间要进一步合理化。在进行城市道路照明系统的设计之前,应该对城市不同道路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针对不同的特点去设定开关时间的不同。同时,道路中的人行道与机动车道的路灯开关时间应区分开来,因为通常城市的后半夜,人流与车流都相对较少,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基础上,路灯设计时应适当降低照明亮度,一般做法就是在后半夜将机动车道的照明灯关闭一半。这样一来,照明亮度的降低,有效地节约了用电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路灯的节能。此外,在使用了功率转换型镇流器之后,后半夜车流较少时路灯灯泡的用电功率会自动降低,也是一种有效节能的方法。

2.节能改造前景――节能灯泡

在过去设计的城市道路照明系统当中,基本上都存在用电量巨大的现象,随着能源价格的不断上升,仅仅由路灯照明一项带来的电费支出就已成为当地政府的重担。路灯照明需要用电,而电是由煤炭电厂燃烧发出而成,浪费电能实际上也等同于向大气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健康。投入使用节能灯泡则会大大降低用电量,自然也就减少了对资源的消耗,缓解了环境污染。同时,节能灯泡的使用寿命会比传统灯泡要长,从而降低了更换的频率,维护成本也随之降低。

节能灯泡目前主要有两种:紧凑型荧光灯和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灯,@两种节能灯泡各有优缺点,但都能够提高用电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并且光照强度、照明效果都有了更好的提升,使得行人行车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此外,节能灯泡的体积也比传统灯泡要小,使得路灯在造型方面有了更多发挥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城市照明路灯的美观性。

二、城市照明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

1.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的功能

目前城市照明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所具备的功能有如下几点:①系统中装有中央监控装置,该装置可对整个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控制,根据效果需要对所有照明设备进行调节,效率高且效果好。②系统中设置有自动与手动的切换开关,方便灯组开关的手动操作与自动操作。③系统中具有应急灯组管控设备,即便出现供电故障,也可立即启动应急处理。④系统可对灯具启动时间、使用记录、使用寿命等数据进行记录。⑤系统具有自我保护机制,且可以具有场景预设、定时调节、亮度调节、软启动关断等功能。⑥系统设有其他系统连接端口,方便综合管理平台进行管理。除了这些智能化控制之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的功能将逐步完善且强大。

2.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前景

(1)照明时间与照明亮度的精准控制。一般情况下,城市照明系统中的设备按照功能分类可分为道路照明设备与景观照明设备,其中景观照明设备会根据景观所在的环境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预设管理,而道路照明设备的管理相对会更加复杂,下面笔者主要针对道路照明进行详细地阐述与分析。所谓道路照明,主要目的就是要保障行人与行车的交通安全,尤其是要控制好夜晚与恶劣天气发生时的照明时间与亮度。倘若照明时间不够或者亮度不足,都很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特别是路况复杂以及事故多发路段。城市中心路段以及人流量大的路段,倘若照明设备时间开启过晚或者关闭过早,不但会带来交通安全隐患,还有可能带来治安问题。但是出于节能考虑,路灯开灯时间过早或者关闭过晚会造成一定的能源浪费。因此,照明管理工作人员与城市照明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研发人员应通力合作,对城市高低峰期的人流与车流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在人流车流相对较少的时间段,采用降低照明度或者启动半夜灯等方式去节约能源 。此外,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还提供感光链接,可以通过对光线强度、角度的感应,去实现对路灯的开关控制,提高道路照明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道路照明与景观照明的精准管理。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可充分感知城市道路中的车流信息,从而实现对灯光的精准控制,在确保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关闭无效照明,达到节能的目的。与道路照明不同的是,景观照明注重的是对环境的美化效果,为了及时确保景观与照明系统中间的协调性,可应用LED照明给人们带来更好的视觉享受。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现如今的城市照明需求来看,并时间越久、亮度越高就是最佳的照明方案,在进行城市照明系统的规划设计当中,一定要考虑到节能减排的问题,选择节能型灯泡进行路灯的节能改造。此外,随着城市照明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的逐渐成熟,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照明效果,还充分体现了节能减排的理念,并且在物联网的基础上,将整个城市覆盖在现代化的通信设备与通信网络当中,向感知型现代化城市迈进。

参考文献

[1]王荀.城市LED路灯节能改造项目风险管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

篇2

绪论

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提高,促使了家庭实现了生活现代化,居住环境舒适化、安全化。这些高科技已经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人们生活习惯,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楼宇智能化管理系统也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

楼宇的智能监控,是指以建筑为平台,以集中监视、集中控制、集中管理为目的,将各种监控设备与系统通过组合或集成,构成一个综合性安防技术防范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是安防系统的主要部分,也是智能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传统楼宇监控系统相比,现代监控系统多应用传感器识别技术及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这种系统将更合理、更高效、更快捷的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人们人身财产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推广智能楼宇技术,对于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智能楼宇系统集成的发展主要分为两种趋势:将安防系统、楼宇自控、消防系统的数据整合,交由统一平台进行管理;还有一种将楼宇自控、安防、消防、信息设备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集成起来,形成IBMS系统,一个平台控制5个系统。

目前,监控系统在智能楼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监控系统涉及电学、通信学、信息学、光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和领域,是比较复杂的一个综合性技术。本章仅就有关应用问题进行简要介绍。

一般监控系统组成原理如下:

(一)系统组成原理

智能楼宇监控系统是针对独立楼宇的安全防范技术,主要通过门禁监控和视频监控来确保住户的人身财产安全,同时通过住户自我监督防范来确保整个楼宇的安全。

(二)监控系统结构

门禁系统是新型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它综合了各类自动识别技术和现代安全管理措施为一体,它涉及电子学、机械学、光学、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诸多技术。它是解决楼宇出入口实现安防管理的有效措施。

(三)门禁系统结构

1、密码识别技术

密码识别:通过检验输入密码是否正确来识别进出权限。

这类产品又分两类:一类是普通型,一类是乱序键盘型(键盘上的数字不固定,不定期自动变化)。

普通型:

优点:操作方便,无须携带卡片;成本低。

缺点:同时只能容纳三组密码,容易泄露,安全性很差;无进出记录;只能单向控制。

优点:操作方便,无须携带卡片,安全系数稍高

缺点:密码容易泄露,安全性还是不高;无进出记录;只能单向控制。成本高。

2、卡片识别技术

卡片识别:通过读卡或读卡加密码方式来识别进出权限,按卡片种类又分为

・磁卡

优点:成本较低;一人一卡(+密码),安全一般,可联微机,有开门记录

缺点:卡片,设备有磨损,寿命较短;卡片容易复制;不易双向控制。卡片信息容易因外界磁场丢失,使卡片无效。

射频卡

优点:卡片,设备无接触,开门方便安全;寿命长,理论数据至少十年;安全性高,可联微机,有开门记录;可以实现双向控制。卡片很难被复制。

缺点:成本较高

3、生物识别技术

生物识别:通过检验人员生物特征等方式来识别进出。有指纹型,虹膜型,面部识别型。

优点:从识别角度来说安全性极好;无须携带卡片

缺点:成本很高。识别率不高,对环境要求高,对使用者要求高,使用不方便。

视频监控系统是安全防范系统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防范能力较强的综合系统。视频监控以其直观、方便、信息内容丰富而广泛应用于许多场合。

4、视频监控设备的现状

数字监控录像系统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PC机组合的计算机多媒体工作方式;另一类是嵌入式数字监控录像系统。

①计算机多媒体方式的数字监控录像系统

数字视频压缩编码技术日益成熟,计算机的普及化,为基于PC机的多媒体监控创造了条件。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a、PC机的多媒体监控主机综合了视频矩阵、图像分割器、录像机等的众多功能,使系统结构大为简化。

b、由于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多媒体远程网络监控不受距离限制;

5、视频监控系统基本功能要求

(1)视频监控系统(cctv)应提供独立的网络数据库和独立的网络系统,支持通过基于TCP/IP的局域网,或者通过Internent从远程通过登录综合安防管理系统的Web页面对系统监控和管理;

(2)较强的扩容性,要求有足够的设计冗余;

(3)将强的兼容性,可兼容第三方产品;

(4)产品成熟,稳定性高,适应7×24小时工作;

篇3

【关键字】城市商业综合体(以下简称综合体) 超高层 公共安全防范

一、 城市商业综合体特点

典型的城市商业综合体中建筑类型多样,业态规划复杂,几乎囊括了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商业、办公、公寓、酒店,其中商业中还包括零售、餐饮、卖场、KTV、影院等,而办公及公寓大多以超高层建筑为建设蓝本,酒店大多为国际知名品牌的五星级酒店。基于以上原因,一般大型的城市综合体往往并定义为商业中心或者城市中心,人流量远远大于其他地方,且出入人员复杂,这就留下了种种安全隐患,因此该类型项目,对安防防范有着更高的要求。

二、 智能化安全管理系统规划

1. 安保平台规划

综合体安防系统的安全和管理非常复杂,不是单一手段或单一系统所能奏效的,必须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特点和相互间的关联全面考虑。本文综合考虑综合体的特点、需防范的区域和功能,巧妙灵活地设置不同的防范系统,基于人防、物防及安防特点,将人防、物防、技防三者相有机结合;建设以视频监控系统为中枢,以入侵报警和门禁为核心,并结合车辆管理、保安巡更为辅助手段构成整体纵深防护体系的安防系统。结构图如下:

2. 纵深防护体系建立

2.1 本类项目安保系统应严格按照国标、地方及当地技防办的要求,配置包括视频安防监控、入侵报警、门禁管理、电梯控制、住户对讲、车辆管理系统等,并结合电子巡更和保安无线对讲系统,实现人防与技防的有机结合,提供给项目一个综合性的保全。

2.2 纵深性

体现在防护区域的设置,分层次、分重点进行考虑。从区域入口处开始加强对人员及车辆的防护,通过公共区域的防护加强对进入室内的人员及车辆的管理,重点加强建筑群内部的通道、工作区及重要机房/用房的监视。

3. 人、车、物的综合性管理

3.1 人员管理

综合体内各业态内部工作人员多,且日常客流量大,针对进入大楼的人员管理对物业公司安保管理来说任务繁重。因此必须制定一套既能方便内部人员快速进出,又能良好管理外来客流,结合地下室以及地面层出入口的人流进出分析,以及结合不同业态的管理特点,利用监控、报警、门禁,电梯控制统、可视对讲及电子巡更系统等手段且又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3.2 车辆管理

本类项目车辆管理主要包括地面、地下车库车辆出入管理、车位区域划分、车位引导、反向寻车、满位显示导、快速通道管理、图像对比等功能、车库内部设施建设等。

(1)出入口管理

本类项目地下车库基本都超过4个车库出入口,在地下车库出入口设置车辆管理道闸、防砸车装置、对讲设备、车位数量显示设备等,实现对进出车辆管理的管理。

根据地方管理特点,还可考虑出入口采用远距离读卡+车牌识别管理系统,并且与交通卡进行兼容。

(2)停车区域划分建议

考虑到本类项目地下停车场较大,且酒店、办公、SOHO 以及商业为共用地下停车场。从便于停车的角度出发,应根据各业态区域、交通流线等制定合理的停车位划分。

(3)车位引导

考虑到本类项目地下室较大,停车位多,且根据业态不同,使用性质不同,既有SOHO 公寓及办公的固定停车区,又有商业及酒店的临时停车区。而针对外来客人的车辆停放必须提供优质的停车引导功能,以方便访客可在最短的时间内停放好车辆。

(4)刷卡寻车

智能刷卡寻车系统采用“刷卡定位模式”,利用停车场内分布于各个区域的刷卡定位终端,进行刷卡定位。定位精度更高,可靠性高。当车主返回停车场后找不到车辆所停放的位置时,可以通过在电梯间的液晶触摸屏或查询终端进行查询,系统即可显示车辆所在的位置区域,以及从查询地点到车辆所在区域的最近路线。

根据当前技术的发展,以及考虑与出入口远距离读卡+车牌识别的管理方式形成无缝衔接,还可以采用视频引导及反向寻车系统,但成本会略为提高。

3.3 物流管理

大楼物流管理主要包括进入大楼物流管理和出大楼物流管理两大部分。管理内容主要通过上述提到的人员、车辆管理得以实现。针对办公及SOHO 公寓相对封闭的管理模式,建议增加设置专门邮件收发室,并且设计电子信报箱系统。

4. 安防系统电源备份设计

针对本类项目智能化安防系统前端区域设备的供电需要,如网络交换机、报警探测器、监控摄像机等,要求提供UPS 供电解决方案。电源在整个安防系统中起着重中之重的作用,为了系统的畅通及万无一失,要求配电系统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管理性。建议采用模块化UPS 不间断电源为高可靠UPS 系统,并采用模块N+1备份,可用性高达99.999%,故障点较少,功率冗余灵活,且易于后期扩展,安全度较高。

5. 消防安全设计

作为城市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理所当然成为项目建设过程当中的重点。而火灾的严重性决定了人们脱离火情现场的成功率。烟气的刺激性和毒性是制约脱离火情现场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于燃烧中产生的烟,毒,和腐蚀应该重点的关注。因此本文考虑以上理由以及大多数综合体项目的特点,并参考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要求,建议系统电缆采用低烟无卤及阻燃线材进行设计,保证大楼内部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另,作为包含超高层的综合体项目,应急疏散与引导尤其重要,针对本类项目在紧急状态下的人员疏散需要,建议应在疏散通道内设置广播音箱,并且疏散通道的广播分区应与相应避难层或地面层同一广播分区。在紧急情况状态下,通过疏散通道的广播可将相关人员引导至相应的避难层或地面层,实现人员的安全疏散。

6. 设备防雷击设计

安全防范系统中的所有设备均为电子信息设备由于这些系统和设备耐过电压能力低,雷电高电压以及雷电电磁脉冲侵入所产生的电磁效应、热效应都会对系统和设备造成永久性损坏。因此,根据GA/T670-2006《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建议本类项目应在机房防雷接地建设的基础上针对大楼弱电井垂直主干、前端弱电设备考虑一体化的综合防雷方案。

三、 结语

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不仅须建设以上智能化安防系统,还应在系统建立之后制定良好的应急预案。

为应对各类事件,建筑智能化系统在信息共享,通讯,指挥和协调,紧急处置、预警和预防机制方面能发挥显著效益;管理者通过安全防范系统(SAS)及时了解并记录现场情况,使用通讯自动化系统(CAS)能多方式联络楼内外支援,办公自动化系统(OAS)能最快的为外部支援人员提供大楼内部结构等基础信息。

参考文献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2005年版)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年版)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08

[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6]《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50348-2004

[7]《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9]《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GB50395-2007

篇4

关键词:电梯弱电系统管理;建筑行业;监控;智能化

一、电梯弱电系统的技术管理走向智能化的建议

在整个电梯弱电系统中,都存在着技术管理技术,在对技术进行管理的时候,需要根据电梯弱电系统工程的设计要求,对其安装方面、线材规格及调试工艺来进行合理化的监督与管理。具体工作应按照以下方法来加以实施,使得完成对建筑行业中监控梯应用弱电智能化的管理控制。

1.对监控施工设计图进行设计与深化

在对施工设计图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根据相关的流程来进行。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来对图纸的目录进行确定,在图纸的目录当中,需要把图号、图幅及图纸存在的内容标注出来,并且对于图号来说,需要对其进行连续的编号,对于空缺的图号,需要标注出来,并做到相关的说明。另外在图纸目录当中,需要其能够对图纸的完整性都做到反映出来。其次做设计图例与设计说明工作,在此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各个子系统表示出来,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的标准与需求来加以实施,对于子系统的功能与其他的施工要求都要对其标注出来,并且还需要对图纸中存在的一些特殊的图形及图例做到相关的说明。第三就是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制定材料表,将系统中所使用材料的规格及其品牌数量都有效地标注出来。第四就是关于系统图的制作,在此过程中,需要对系统的原理图及其构成与配置,还有系统的供电方式及设备的区域与分层的联动与逻辑关系都要将其表现与说明出来。另外对于电机设备的监控点与其工艺流程方面的监控器等机电设备都要进行严格的编号。第五就是在平面管线图的绘制过程中,需要对于电梯弱电系统有关的设备的位置及安装方式,线槽及管路的规格、走向及标高方式等都要标示出来。第六就是在室外管线图中,需要对室外弱电点管线的埋设高度及线路坐标等方面的工作也需要进行标注出来,另外对于管线与管线之间存在交叉及平行的坐标,都要对其存在的位置标示出来。第七是关于控制室布置图及弱电井布置图,在这个图中,需要做到对弱电井内的管路布置与线槽,控制室内操作台及显示屏存在的位置都要标示出来,另外还需要对电井内的电源及控制室内的电源方面存在的要求加以实施。然后对于设备配线连接图中,像电视监控系统控制室内的设备及控制室内的连接都需要做好。最后就是要做到对安装大样图进行设计与绘制完成。

2.监控系统安装工艺管理电梯弱电系统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安装工艺管理电梯弱电系统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很强的技术性,要想做好对弱电工程监控系统实施过程的技术管理,就要将安装设备及其技术、工艺等各方面的条件都能够有所保障地实施。在监控系统安装的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控制,对于施工过程中存在不符合相关标准及要求的状况,都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进行修改及整治,并且对存在的问题将其记录下来,最后将其存在于技术管理的档案之中。

3.在施工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安装电梯弱电系统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数据来完成

在安装监控系统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的施工技术文件来实施,对于电梯弱电系统的实施过程中,其技术文件包含了对设计及图纸的说明,对相关的技术标准及产品也要进行说明,另外对于各个系统来说,都需要根据相关的标准来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另外在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及时向工程的管理人员提供一份比较完整的技术文件,对于技术文件的管理来说,需要在其收发、复制、修改及保管等一系列的过程中都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使其能够得到科学化的管理。

二、实施智能电梯弱电系统工程需要做到对其协调性的有效控制

对于安装智能电梯弱电系统的监控系统来说,是具有很高的综合性的,因此在完成此项管理工作的时候,需要做到具有一定的协调性,能够让施工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能够做到依据其进度来完成,使其能够得到协调性的管理。具体包含了施工组织管理与项目进度管理。

1.施工组织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施工组织的管理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的要求来对项目进行管理,需要建立起一个组织机构来使得项目的顺利实施能够得到保证,另外就是在项目实施的现场中,还需要完成组织管理及组织设计方面的工作,使得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够对生产功能及目标的要求得以实现。施工组织管理要合理安排整个电梯弱电系统施工期间的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调试工程师和安装人员的人数和这些人员进场的时间,并要与施工进度高度结合,分阶段组织施工队伍,以期保质保量完成此阶段的施工任务。

2.项目进度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项目进度管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完成的就是将项目的结构进行划分为各个子系统与工作包,继而来对具体活动加以实施。在对项目进度进行制定的时候,需要根据相关的网络图标来进行绘制,来对工作中所存在的目标标示出来,使得各项工作来实施的过程中都能按照相关的次序来进行,另外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对项目所使用的资源类型及数量进行统计,使得成本预算得以实施,使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做到有效的控制。其次就是在弱电工作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于施工部门来说,需要对项目的相关实施数据进行收集,并且还要将工程实施的进度进行预测出来,然后制订相应的计划,使得各个施工单位能够依据计划来对工程加以实施,使得工程可以得到正常实施与完成。

三、在智能电梯弱电系统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对质量管理进行控制

要保智能电梯弱电系统的质量管理得到控制,需要在设计、

篇5

关键词: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智能化管理系统

0引言

近年来,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建设蓬勃发展,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新建了一批现代一体化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综合客运交通枢纽的建设目标。然而,由于在信息系统建设时对一体化运营考虑不足,多数国内建成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难以实现真正的“一体化”。

1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概述

1.1枢纽的定义

从词义上讲,“枢”本义为门上的转轴,可引申为重要或中心的部分;“纽”为器物上可以抓住而提起的部分,可引申为有关全局的关键。“枢纽”在《辞海》中解释为“比喻重要的地点、事物的关键之处”。

1.2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及管理活动

在以往研究中,对于客运交通枢纽功能的划分较为模糊且层次不清。为此,本文对综合客运交通枢纽的功能进行了清晰的界定。将其划分为核心功能和附加功能两类。核心功能指枢纽的交通功能,而除交通功能以外的其它功能则统称为附加功能。

1.2.1核心功能

⑴换乘“换乘”就是人员转换运输工具的行动。枢纽功能中“换乘”定义为旅客在不同种类交通方式之间转换的过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同种交通方式间的转换,涉及旅客再次安检及检票(如浦东机场转机时,从一号航站楼至二号航站楼转机),亦视为换乘。上述定义的核心在于,旅客转换交通工具的过程中,是否会通过枢纽公共区域。⑵集散广义上“集散”可以说是客流从需求点到枢纽的汇集和从枢纽到需求点的分散。而枢纽的“集散”功能则特指车辆及旅客步行从枢纽外汇集到枢纽;车辆及旅客步行从枢纽到需求点的分散。故而集散可分为车流集散和旅客集散两类。即除换乘以外的枢纽其它交通活动。

1.2.2附加功能

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在其交通功能实现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人流的集散,而旅客的大量集散必然会衍生出除交通以外的许多需求,从而产生了枢纽的附加功能。总结起来,现代综合客运交通枢纽一般还担负着一定的商业、旅游及公共服务方面的附加功能。

1.2.3管理活动

综合客运交通枢纽的功能实现必须依赖于有序、高效的管理措施,即通过多种管理活动,以提高旅客集散和换乘效率、乘客满意度,保障枢纽安全、高效、有序的运输过程,最终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零距离换乘”。结合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功能,将其管理活动总结如下:⑴客流组织客流组织功能主要包括组织旅客有序乘车,诱导乘客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为乘客提供票务、候车、行李托运和提取、信息咨询以及检票等基本服务。⑵停车服务停车服务指的是为公交、出租、长途以及社会车辆的停车服务,包括停车诱导、停车服务、寻车服务等,同时也需要为机场大巴、旅游大巴提供相应的服务,方便到达旅客的快速疏散。⑶旅客信息服务为旅客出行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以满足乘客出行和中转换乘的要求。主要包括路径导航、换乘查询、运营信息、商业信息、旅游信息等⑷设施设备管理对枢纽服务设施设备进行统一管理维护,实时监控其运行状态,为旅客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⑸周边道路交通诱导对枢纽周边道路进行实时监控,与市内交通信息平台对接,获取市内主要干道交通信息。通过对进入枢纽及驶离枢纽的车辆道路拥挤、通畅信息以及路线诱导信息,实现枢纽周边交通诱导功能。⑹应急管理实时监测枢纽内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异常状况并迅速确认处理,维持枢纽内的运行秩序。⑺行业管理综合交通枢纽行业管理部门涉及政府部门、交通指挥中心、行业管理部门,枢纽管理部门在日常管理中需要与这些部门进行信息共享以及对行业发展进行规划等。

2信息需求分析

构建综合客运交通枢纽的智能化管理系统,首先应对其信息需求进行分析。信息需求的产生源于系统的服务对象。枢纽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服务对象可以分为管理者、旅客、车辆三类。其中管理者通过使用枢纽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枢纽运营管理、协同调度、应急指挥等枢纽管理业务,也为旅客、车辆提供相应的信息化服务,枢纽智能化管理系统还需要向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提供支撑其行业管理的交通信息;旅客通过枢纽智能化管理系统获得所需的服务,实现自身的乘车、换乘、商业、资讯等信息化服务;车辆通过枢纽智能化管理系统获取所需的服务,实现车辆停车诱导、路线诱导等信息化服务;同时,服务提供者(枢纽管理者)与服务对象(旅客、车辆等)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有利于提升枢纽运营管理、乘客服务水平,促进枢纽智能系统的健康发展。

3系统功能模块分析

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智能化管理系统需要满足两方面的要求:①各服务对象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信息需求;②枢纽管理活动的实现。所以,在分析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时,需综合考虑上述两方面内容,需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方面,需要从服务对象信息需求产生的角度,分析业务流程,得出相应的功能模块;另一方面,需要从枢纽管理活动的角度对其功能模块进行检验及完善。

4系统状态

作为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在运营过程中应该存在两种状态,日常状态及应急状态。由此可知,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运行也应存在两种运行状态,常态模式及应急模式。常态模式下,枢纽人流到发均衡,故而系统运营目标是为枢纽内旅客提供满意度最大的信息服务;应急模式下,枢纽目标是引导枢纽内旅客的快速消散或到达指定点,故而应以枢纽系统最优为目标,通过日常运行监测、应急指挥、多交通方式协同管理等手段来实现;这两种模式状态是相互转换、相互联系的。日常运行监测发现突发或异常事件,系统自动触发应急模式,同时,应急模式下需要多交通方式协同调度的支持。系统状态转换如图1所示。

5结语

近年来一直不乏对于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智能化管理系统的研究,然而,在系统的分析中往往脱离了枢纽的功能及服务对象,从而导致在智能化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中逻辑不清,思考不全面等。同时,由于未考虑枢纽的实际运营状况,对于智能化管理系统不同状态间的切换也缺乏考虑。

作者:王书玲 杜豫川 刘新 单位:1.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林国鑫,罗石贵,苗聪.综合客运枢纽信息系统需求分析和框架体系研究[J].公路,2012(5).

[2]田苗,丰伟.综合换乘枢纽信息协调平台建设框架研究[J].铁路信息化,2011(5).

[3]覃,龙俊仁,宗传苓.深圳市福田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11(5).

篇6

[关键词]智能化 多媒体教室 现代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141-02

前言

多媒体教室的应用是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体现,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科学化、现代化的教育模式不断得到推广,对于学校教育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能否通过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以及教学设备的良好辅助,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对知识的记忆、强化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是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智能化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的应用对于提高多媒体教室的使用效率、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以及促进教学手段的创新都有着很大帮助。

一、智能化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的优势

通过智能化系统对多媒体教室进行管理相较于传统多媒体教室管理方式有着很大的优势。智能化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在应用中具有更强的系统性与稳定性,在管理效率方面也较传统完全依靠人工管理的方式更加优越。

1)在管理方式上,智能化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管理中心主计算机利用网络进行多媒体设备的控制管理,避免了因教师找不到管理员、拿不到控制台钥匙而影响上课的情况,进而减少了教师因课程不能及时开始而影响教学过程中的时间安排,影响课程的进度的情况的发生,同时,由于自动化智能化的管理技术的应用,使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可以通过远程操控来进行,从速度上远远快于传统的人工管理的方式,在降低管理人员工作压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多媒体教室管理的效率。

2)在多媒体教室及设备的监控与检修上,管理中心可以通过监控系统对各个多媒体教室的情况进行实时的了解,并且可以对多媒体设备的各项状态进行有效的监测,在故障检测时,也可以通过管理网络对多媒体设备进行体检,有效辨别软硬件故障,准确的进行故障维修,免去了管理员奔走各个多媒体教室检查设备的劳顿,减少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3)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利用上,智能化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在网络的联通性上更具优势,由于专用网络的覆盖,多媒体教学资源可以快速地进行搜索、下载、储存、传输以及拷贝等操作,并且可以将多媒体教学课程的实况通过网络进行共享与转播,以便对课程教学方式的分析与交流。同时可以将好的多媒体教学课程视频以及教学课件作为教学范例,进行整合、储存与管理,建立教学资源库,方便教师对课程的分析以及教学资源的借鉴,也可以作为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的参考资料。

二、智能化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的构建

目前高校所建的多媒体教室按控制类型来分可分为两类:1)是单机型的多媒体教室,这类多媒体教室的中控没有网络控制功能,无法实现远程控制和管理,已基本淘汰;2)另一类是网络控制型,这类多媒体教室的中控是网络型的,可利用校园网络或专网来实现总控室对各个教室的远程集中控制和管理,一般都建有网络化的集中控制系统,这类系统主要的功能是对教室中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如远程控制开关计算机、投影、功放、VGA信号切换、幕布升降等,同时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教学实况直播、远程录制以及远程监控功能,既免去了管理员奔波于教室间的麻烦,又能有效地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

3.1 多媒体教室专用网络系统的建设

智能化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的主要优势就在于它的网络控制系统,由于多媒体教室在日常使用与维护中,同时涉及到的多媒体教室及设备较多,并且还会涉及到系统监测、信号通讯及电脑间数据同传拷贝等操作,因此建设专用的多媒体教室网络系统,对于多媒体教室的功能性的有效发挥很有必要。在一所院校内,多媒体教室的分布范围往往并不集中,不同教学楼中都设置有多媒体教室,并且同一教学楼中多媒体教室的分布也较为分散,因此在统一管理上存在着困难,如果缺乏统一的专用的网络管理系统,就要在各个教学楼设置专门管理人员,这样很难实现对众多多媒体教室及设备稳定高效的统一管理维护。

局域网建设是多媒体教室网络管理系统建设的一个主要环节,通过光纤布设作为局域网的主干,连接教学楼与个多媒体教室,保证局域网系统覆盖全部多媒体教室,使多媒体教室间实现互通,保证每个多媒体教室中的计算机都能快速访问到网络资源,并通过统一的管理中枢对所有多媒体教室进行实时监控与管理,对于多媒体设备也可以通过中枢系统进行统一的控制。局域网的建设也要求网络系统的交换机要有足够强大的功能,并且要对交换机的布置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以保障局域网的正常运作,以及多媒体教室的有效利用。

多媒体教室网络管理系统中很多环节以及不同设备对IP地址都有所需求,IP地址规划不合理很容易造成相关设备IP地址冲突,无法访问网络资源的情况出现,因此在网络系统建设中除保证基础设施的质量以及网络设备的功能性发挥外,加强对IP地址的规划也是网络系统建设的重点。

3.2 智能化多媒体教室系统的建设

多媒体教室的应用中,多媒体设备是主要的教学辅助工具,教学设备如何配置是智能化多媒体教室的功能性发挥程度的关键。由于智能化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是以网络控制为基本控制方式,因此多媒体教室系统的建设也应充分利用网络管理带来的便利,加强对网络资源与局域网高速传输功能的有效利用。在多媒体设备的选购与配置中,注重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网络适用性,提高多媒体设备在教学应用中的便捷性与高效性。[1]

在多媒体教室中,可以通过计算机、投影机、电动幕布、视频展台、DVD、话筒、功放、音箱等设备的配合使用来实现会声会影、精彩纷呈的多媒体教学。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提供的便利条件,改变教学方式,调整课程时间的分配,将传统教学中写大量板书与笔记的时间节省下来,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检验学生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准确判断教学的效果。同时在教师的备课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素材,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与信息搜索的便捷性,是备课过程变得更加轻松高效。

3.3 智能化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的建设

对于多媒体教室的智能化管理,主要是通过多媒体集控中心完成的,多媒体集控中心的建设是智能化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建设的核心部分。在多媒体集控中心,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监控大屏幕及多画面分割系统利用主计算机对所有媒体教室的实时情况进行监控与管理,多媒体集控中心不仅能够接收到各多媒体教室的图像数据,还能实现声音信息的采集与接收,并且可以通过对摄像机的远程控制,调整摄像机的角度与焦距,实现对多媒体教室的全方位了解与管理,并且减少了对课程教学的影响。同时,网络系统的有效覆盖以及与多媒体设备的连接也方便了管理人员对设备电源开关情况、使用时间等状态的监测。

3.4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对于多媒体教学的开展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多媒体教室的有效应用对于收集教学资源有很大的帮助,将好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建立教学资源库,教师在备课与进行课程研究时,可以利用教学资源库快速找到需要的课程资源,可以使制作课件,课程评估以及试题编写等更加方便。

由于网络数据信息容易保存、方便复制拷贝,因此在现代多媒体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课件可以重复使用,也可以拷贝给其他教师进行参考或直接利用,教学过程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室中的摄影机等设备进行录制,对于课程中的问题可以通过观看课程录像进行分析,效果较好的课程也可以当做课程范例保存与使用,并且可以通过网络方便的进行教学方面的交流。对于提升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加强优秀教学资源的推广与使用,以及促进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创新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的功能实现不同地区的学校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合作教学以及课程研讨,对于提高现代教育教学的质量有着积极地意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室管理的现代化与智能化,是提高多媒体教室使用效率,提升多媒体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通过对网络资源以及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建立起高效的智能化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不但能够帮助学校改善多媒体教室的管理水平,也有助于学校的教师资源与教学资源的优化,节约多媒体教室管理的人力物力成本,将资源的配置更多投入到教学质量的提升上来,对于学校的发展以及社会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篇7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多潘立酮; 复方消化酶; 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 R5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6-0022-02

临床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类型中,消化不良占有较高的发生几率,包括器官性和功能性两种,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功能性消化不良以早饱或餐后饱胀、上腹部烧灼感、疼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案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1]。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5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多潘立酮和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分析两种方法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5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男61例,女39例,年龄21~72岁,平均(49.5±2.3)岁,平均病程(2.6±0.4)年。均以反酸、持续性上腹痛、胃部灼烧感、恶心呕吐、早饱等为临床主要表现,经钡餐透视、B超检查和胃镜检查排除消化性溃疡等气质性病变,并排除肝、肾、心等重要脏器严重疾患者。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10 mg/次,3次/d,餐前15~30 min口服,1个疗程为1周,共用2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消化酶治疗,1粒/次,3次/d,共用2周。

1.3 效果评价标准

显效:经药物治疗后,上腹灼热感、腹胀、反酸、呕吐、恶心等临床症状消除;有效:经药物治疗后,上述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基本消失;无效:经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并观察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显效28例(56%),有效21例(42%),无效1例(2%),临床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显效25例(50%),有效17例(34%),无效8例(16%),临床总有效率为84%。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诱因较多,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以上腹反复发作性、持续性不适、早饱、呕吐、胸骨后疼痛不适、恶心等为主要表现,而全身或局部器质性疾病均不明显,持续时间≥3个月。众多诱因中,以精神因素最为常见,抑郁或精神紧张状态下,胃的分泌与运动减弱甚至停止,肠蠕动在灰心、抑郁时呈抑制状态,抑郁或焦虑心理可导致体内某些植物神经功能改变和激素分泌改变,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生。同时,温度环境变化、不良饮食习惯均为诱发本病发生的因素,且幽门螺杆菌感染也为主要致病因子之一。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存质量。采取适当方案治疗时,可有效控制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预后良好,但若诊治延误,极易出现低蛋白症、维生素缺乏等并发症,故需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治疗。通常应用对症支持方案,需依据个体化、综合性治疗原则[2-3]。

临床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时,需积极采取常规对症支持方案,以使患者生命体征及各项身体指标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维持[4]。多潘立酮可增加消化道动力,为一种促动力药,抗呕吐功效较强,为受体拮抗剂范畴,可选择性地阻断多巴胺受体,对消化道功能的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可辅助应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复方消化酶含有淀粉酶、木瓜酶、胃蛋白酶、纤维素酶等成分,功效可同时发挥,对机体的食管消化起到促进作用,除使肠内气体有效驱除外,并可疏肝利胆,提高生活质量[5-7]。复方消化酶为患者食物消化后的胃排空加以辅助,使入肠道未消化食物的比例减少,复方消化酶的酒曲酶蛋白、脂肪酶等胃溶颗粒,可促进胃部消化,加强胃动力[8-10]。在应用多潘立酮的基础上联用复方消化酶,可促进新陈代谢及食物消化,改善病情,获得理想效果。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50例中,临床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50例中,临床总有效率为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功能性消化不良在采用多潘立酮治疗的同时,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使预后明显改善,具有较高安全性,患者较易耐受,对保证良好的生存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岩,王学清,张宁,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及焦虑状况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11,25(7):428-429.

[2]聂放.多潘立酮加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5):3054-3055.

[3]谢鹏雁,王化虹,张忠兵,等.多潘立酮和法莫替丁缓解慢性浅表性胃炎症状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25(4):446-447.

[4]Dorssman D A.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 and the rome Ⅲ process[J].Gastroenterology,2006,130(5):1377-1390.

[5]刘小玲.复方消化酶治疗不同病因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4):99.

[6]李紫红.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90例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5):612-613.

[7]柯美云,孙晓红,钱家鸣,等.复方消化酶治疗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实验[J].中华消化杂志,2008,28(3):179-182.

[8]孔海潜,刘建平.铝碳酸镁和多潘立酮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0,19(9):198-199.

篇8

【关键词】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过去6个月内至少3个月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等其中一项或一项以上症状。功能性消化不良在西方国家人群中患病率为l5%~25%,年发病率为0.8%。临床常常采用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常常收到良好效果[1]。笔者自2008年1月-2009年1月选择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采用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月间门诊就医的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诊断标准符合《2009年内科消化诊断指南》的中诊断标准[2]。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男23例,女27例,平均42.3岁;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平43.5岁。2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

1.2治疗方法:观察组口服多潘立酮lOmg,一日三次,饭前20-30min口服;阿米替林10mg,一日三次。对照组单纯给予多潘立酮lOmg,一日三次,饭前20~30min口服。1个月为一疗程。

1.3疗效评价标准:①痊愈:上腹部疼痛、烧灼感、餐后饱胀、早饱等症状完全消失,观察4周后无复发;②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停药一周内复发;③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该组总例数。

1.4统计学分析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09,P

2.2不良反应 观察组发生一例女性病人的泌乳反应,没有出现腹部痉挛、口干、皮疹、头痛、腹泻、神经过敏、倦怠、嗜睡、头晕等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腹痛、腹泻症状发生。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欧美的流行病学高查表明,普通人群中有消化不良症状者19%-41%,我国某市一份调查报道,FD占该院胃肠病菌专科门诊患者的50%,FD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构成 相当高的医疗费用,因此已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主要的医疗保健问题。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主要是以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为表现,但经过检查并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的一组综合征。医学上将这类患者从广义上统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naldyspesia,简称FD)[3]。常以某一个或某一组症状为主,在病程中症状也可发生变化,起病多缓慢,病程经年累月,可持续性或反复发作,不少患者有饮食、精神等诱发因素。需要重视的是,首先要排除器质性病变才能建立功能性疾病的诊断[4]。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主要是对症,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相结合,首先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烟、酒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避免个人生活经历中会诱发症状的食物,并根据患者不同特点进行心理治疗,必要时可予以适量镇静药。其次是对症予以药物治疗,抑制胃酸分泌药一般用于以上腹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促胃肠动力药一般适用于上腹胀、早饱、嗳气为主要症状患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FD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可能性有效。通常患者治疗后症状可以好转,但饮食不注意或休息不好就容易复发[5]。

多潘立酮是一种具有抗呕吐作用的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不易通过血脑屏障而进入大脑。因此几乎不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选择性阻断多巴胺2(DA2)受体,主要作用于周围神经系统。由于DA2受体也同样是胃肠道的主要受体,因此DA2受体拮抗剂可减少多巴胺介导的胃平滑肌松弛。在胃肠道中,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作为一种促动力药,能增加消化道的动力,抑制恶心、呕吐。阿米替林为临床最常用的三环类抗抑郁药,其药理作用是阻断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在神经末梢的再摄取,从而使突触间隙的递质浓度增高,促使突触传递功能而发挥抗抑郁作用。其抗抑郁作用相似于丙米嗪,可使抑郁症患者情绪提高,对思缓慢、行为迟缓及食欲不振等症状能有所改善。疗效欠佳而伴随精神症状明显者常用的有三环类抗抑郁如阿米替林治疗[5]。

研究结果表明,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可显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上腹胀痛、早饱、餐后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观察组痊愈38例,有效9例,无效3例。对照组痊愈29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X2=5.09,P

参考文献

[1]胡家露,樊代明.内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00

[2]刘新光.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胃动力异常[J].中华消化杂志,2010,22(5):44-45

[3]郭建强,谷成明.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新进展[J].中华内科杂志,2009,40(1):58-6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