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高血压治疗有效方法8篇

时间:2023-05-18 15:41:5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血压治疗有效方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血压治疗有效方法

篇1

【关键词】磺酸氨氯地平;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硝苯地平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在绝大多数患者中,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占我国总高血压患者总数的95%以上。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在老年人群中呈逐年递升的趋势,成为了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 

        本研究选择119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先报倒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的选择选择2008年8月到2010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119例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和对照组(硝苯地平组)。其中男性67例,女性52例;年龄分布为68.9±10.9岁。所有研究人群均符合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和分级[1]。 

        1.2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价治疗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治疗方案: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次*d),连续服用8周;对照组(硝苯地平组)治疗方案:采用硝苯地平10mg/次。3次/d,连续服用8周。若治疗2周后无效则加大药物使用量。疗效评价;显效为舒张压下降值≧10mmhg并且降至正常值或舒张压下降≧20mmhg;有效为舒张压下降值<10mmhg并且降至正常值或舒张压下降10~20mmhg;再或收缩压下降30mmhg以上;无效为以上两个评价标准均不符合。 

        1.3治疗控制与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3.0进行数据双录入,以保证数据的质量。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统计方法为配对t检验和x2检验。 

        2结果 

        2.1研究人群一般资料分析    对研究对象年龄,性别,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比较发现,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和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研究人群一般资料分析 

          

        2.2研究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治疗前后比较    对研究人群收缩压和舒张压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比较发现,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研究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效果分析    对研究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进行比较发现,治疗组总有效例数为58例,占93.6%;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47例,占82.5%,两组总有效率之间存在差异(p<0.05),见表3。 

        表2研究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治疗前后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3研究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效果分析[n(%)]  

          

        注: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4研究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治疗后不良反应分析    对研究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治疗后不良反应分析发现,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为2例,占3.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为14例,占24.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研究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治疗后不良反应分析[n(%)]  

          

        注: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表现为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的综合征,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研究显示长期高血压不注意控制可影响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功能衰竭,它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因而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其他器官的并发症,因而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2]。 

        临床常见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为硝苯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等,其中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其可以选择性抑制钙离子跨膜进入平滑肌细胞和心肌细胞,对平滑肌的作用远远大于心肌[3]。其与钙通道的相互作用决定于它和受点结合和解离的渐进性速率,因此临床药理作用逐渐产生,持续时间较长,利用率高[4]。本论文选择119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进行患者研究。对研究人群收缩压和舒张压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比较发现,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采用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相对于硝苯地平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加强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中华心血管杂志,2004,32(12):1060-1064 

[2]王蕾,刘悦.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62例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1):102-103 

篇2

【关键词】 血脂康;阿托伐他汀;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和高血压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冠心病是由动脉粥样化以及血栓形成的疾病,发病时,患者出现休克,严重者还有可能失去生命[1]。高血压病患者发病时会出现昏厥等现象。这两种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高血压是冠心病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控制好血脂的含量是防治冠心病的重要措施,其主要的治疗药物是他汀类药物,但是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为了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近年来对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法与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做了研究与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47例;最小年龄53岁,最大年龄82岁,平均年龄(65±1.3)岁;最短病程2个月,最长病程9个月,平均病程(6±1.3)个月。观察组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最小年龄52岁,最大年龄83岁,平均年龄(66±1.1)岁;最短病程3个月,最长病程9个月,平均病程(6±1.5)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病程以及其他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 法 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法,每天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次,每次15毫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之上再服用血脂康胶囊,每天2次,每次2粒。两组患者均以治疗3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高血压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

1.4 疗效评判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者的高血压临床症状消失,且患者的舒张压(DBP)下降≥15mmHg,且在正常值的范围内。有效:治疗后,患者的高血压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患者的舒张压(DBP)下降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P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冠心病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脂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好转。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冠心病治疗效果比较(x±s)

2.2 两组患者高血压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高血压症状均有所好转。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0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00%,两组结果相比较,差异明显(P

表2 两组患者高血压治疗效果比较[n (%)]

3 讨 论

冠心病和高血压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两种疾病,尤其以冠心病最为严重。近年来,相关研究显示,大多数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冠心病,这两种疾病一起发生,更加不利于患者的生命健康。老年人是高血压与冠心病的高发人群,治疗本身就存在这很多危险因素。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给患者降压,还要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这是一项艰难的挑战。现在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口服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可以防止高胆固醇以及动脉粥样化。它属于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还原剂抑制剂,可以在降脂的同时还能够起到降压的作用[2]。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免疫、改善心室重构等重要作用[3]。所以它经常被作为联合用药的基础药物。血脂康是一种天然的他汀类中成药,具有控制血脂的作用,它的主要成分是红曲,红曲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活血化瘀、软化血管等作用,而且,血脂康还加入了多种他汀类成分、氨基酸成分以及微量元素,因此还具有调节心律失常、疏通心脑血管的作用[4]。笔者的临床试验表明,这两种药物联用,能够相辅相成,发挥作用,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郑伟民,周有华,赵汉儒.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J].海南医学,2013,21(22):3306-3307.

[2] 李京倡.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理应用,2014,8(3):174-176.

篇3

【关键词】钙拮抗剂;高血压;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232-02

高血压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慢性病,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将近全球高血压患者1/5,且患病率还在呈现逐年增长,严重威胁到我国人民的身心健康。高血压发病人群多见于中老年人,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钙拮抗剂属于降压药物,降压效果稳定且持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患者的心、脑等脏器疾病。因此,本文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8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分析钙拮抗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男48例,女32例;年龄48-83岁,平均年龄(59.34±4.87)岁;病程4-12个月,平均病程(3.64±1.48)个月。其中合并高血脂26例,合并冠心病34例,合并糖尿病14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6例。80例高血压患者均进行了心电图、肝肾功能等检查,符合高血压相关标准。排除标准:对药物过敏,严重肝肾功能损伤以及患有其他严重疾病患者。

1.2 一般方法

在80例高血压患者停止服用降压药物1周后,清晨服用剂量为2mg的钙拮抗剂药物。在患者服用药物的1周后若血压水平仍在正常水平以上,则可大剂量的服用钙拮抗剂药物,清晨服用剂量为4mg-6mg,1次/天,6周为一个疗程。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其他药物的服用影响本次研究结果,患者服用钙拮抗剂药物期间禁止服用其他降压药物。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患者在服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100%。

1.4 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效: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下降在20mmHg或10mmHg以上,但患者的舒张压已经降至正常水平;②有效:患者的舒张压下降在10-19mmHg以上或10mmHg以下,但患者的舒张压已经降至正常水平;③无效:患者舒张压未降至正常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 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方差( )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对比以P

2 结果

2.1 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

80例高血压患者中,显效46例(57.5%);治疗有效为28例(27.5%);无效6例(7.5%);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

2.2 高血压患者不良反应

在80例高血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为12例(15.0%),12例患者在经过治疗和护理后均恢复正常。

2.3 高血压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压和心率比较

高血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24小时动态血压以及昼夜动态血压中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血压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压和心率比较

时间 24h动态血压(mmHg) 昼夜动态血压(mmHg) 心率

(次/min)

舒张压 收缩压 舒张压 收缩压

治疗前 152.6±9.9 88.6±9.1 153.7±9.8 89.1±8.5 76±16

治疗后 131.2±9.5 79.5±7.3 141.7±9.3 80.6±5.8 72±13

T值 13.95 6.98 7.94 6.23 1.74

P值

3 讨论

钙离子能有效地调节人体内的细胞活动以及反应性,并在人体机体的多项活动中有所参与,如肌肉的收缩以及血小板活动等,影响着人体的心脑血管功能。但人体细胞内的钙离子超标,则会导致患者的机体诱发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疾病[1]。钙拮抗剂能够有效地减少人体细胞内钙离子在浓度,降低血管周围阻力,促进患者血管扩张,从而显著地降低患者血压水平[2]。钙拮抗剂能有效地减弱患者心肌的收缩力,能扩张患者冠状动脉以及外周小动脉,从而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心脏供血能力。在降压的过程中,还能改善患者重要脏器的血流量,并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钙拮抗剂除了具备显著的降压效果外,也能逆转患者左室肥厚、延缓动脉硬化发展、避免心肌梗死、降低脑卒中风风险、保护肾功能、调节患者的糖脂代谢等作用[3]。

从本次研究中我们得出,采用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在80例高血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为12例(15.0%),且出现不放反应的患者在经过治疗和护理后均恢复正常。在高血压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压和心率比较(表1)中,高血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24小时动态血压以及昼夜动态血压中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采用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患者能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此种降压药物安全、高效,值得大量地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徐胜勇.钙拮抗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2012,32(3):269-273.

篇4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066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并影响全身重要脏器的结构与功能。心脑血管的发生和死亡与高血压有关,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关键。故对高血压的有效防治备受关注,近年来,在高血压治疗中,降压达标最为关键;而联合用药可以使更多的患者血压达标。2009年5月~2011年5月采用卡托普利、硝苯地平、双氢克尿噻及美托洛尔4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高血压患者360例,从而获得良好效果,并使患者获得更大益处。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360例,男200例,女160例,年龄40~80岁。全部患者均符合《200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

方法:联合用药是将卡托普利片25mg,3次/日;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1次/日;美托洛尔片12.5mg,2次/日;双氢克尿噻片12.5mg,2次/日。

结 果

在360例高血压患者分析中发现,本组采用4种常用的一线降压药物联合应用于患者。结果治疗2个月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血糖、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差异。心电图有明显ST段压低的较前上移约0.05mv,治疗前有明显头晕、心慌、乏力、气短、夜眠差的患者治疗后上述症状均有明显减轻或完全消失。故SBP平均下降10mmHg,即可以使患者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风险下降30%,中风死亡风险下降40%。证明了降压治疗可以使中风发生率下降30%~40%,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下降20%~30%,心血管死亡率下降30%~40%[1]。其中高血压发病的多元性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人体的血压受到自动调节、肾上腺素能机制调节、盐机制调节以及体液、激素机制调节多方面的影响,因此高血压的产生也就有可能与其中一种或多种机制有关,且相关的程度彼此不一,在临床上则表现为抗高血压治疗疗效极大的个体差异,以及单药治疗较低的降压达标率。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治疗通过干预多种升压机理,提高了抗高血压治疗的疗效。同时,多种药物以较低剂量的联合应用,减少了因高剂量产生的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甚至在药物的联合应用中可以将彼此的不良反应进行抵消,从而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目前的高血压指南明确提出一般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140/90mmHg,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130/80mmHg。为了降压达标,5大类降压药物都可作为抗高血压治疗的初始用药;但对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的患者根据循证医学的证据,对2级及2级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建议将联合用药作为起始治疗[2]。新版ESH/ESC指南对起始治疗采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益处做了如下描述:①两种药物小剂量联用,避免应用单药全剂量时出现不良反应;②对于血压非常高的患者,联合治疗可以避免寻找有效单药治疗的徒劳,或减少器官损伤;③固定剂量复方降压制剂将两种药物制成一个药片,简化了治疗并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④联合两种药物起始治疗,可使患者血压尽早达标。

讨 论

为使血压尽早达标,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应用2种或更多种的药物联合。联合用药是当前及今后高血压治疗的主要趋势,今后几乎8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都需要联合用药治疗。绝大部分Ⅱ级(BP 160/100mmHg)或Ⅱ级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即使Ⅰ级高血压,但同时合并3项危险因素或已有靶器官损害,或有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或伴有临床心血管病的高危、极高危患者;60~65岁以上的收缩压较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超过目标血压20/10mmHg的患者。均需联合用药才能使血压达标。并能减少许多因大剂量单一用药造成的不良反应,疗效确切,且能兼顾患者并存的其他疾病,对于控制血压,尤其是中、重度高血压非常重要。这是治疗高血压、防治并发症和改善预后的必然需要。另外理想的降压疗效,良好的依从性,最终将有效降低或逆转因高血压产生的靶器官损害。而且目前的抗高血压药物主要分为对血管容量系统的影响,及对神经、体液系统的影响,对不同系统起作用的药物进行联合治疗,如利尿剂与ARB则通常能取得更好的降压疗效。能使高血压患者在长期治疗中具有更好的依从性,而患者的依从性对成功的降压治疗是至关重要的[3]。鉴于高血压发病的多元性,以及大型临床研究的荟萃分析,联合应用不同类型的降压药能够通过叠加效应,有效降低血压,降压效果比单药剂量加倍的效果要强5倍。5种主要降压药物-噻嗪类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均可作为起始和维持药物。

综上所述,2种或2种以上的降压药物联合应用的优点在于,不同的降压药物,其作用机理可以实现互补;降压达标率高,不良反应少;患者长期用顺从性好,有效保护靶器官并可较为显著地降低死亡和心血管事件。只有将血压长期控制住,才能减少脑卒中、心脏病、肾脏病、周围血管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8-31.

篇5

关键词:高血压;药物治疗;临床体会

高血压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知晓率低、控制率低的特点,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研究指出[1],高血压的病理损害可引起脑卒中、闭塞性心血管疾病及肾功能衰竭,是人类病死、病残的重要原因,为高血压患者应用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可改善预后。本文比较长效药物及短效药物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 收集2012年6月~2013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2级、3级的患者100例,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全部患者符合WHO制定的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2],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肾并发症患者。实验组:男女比例26:24,年龄42~76岁不等,平均(63.2±2.5)岁,病程1~20年不等,平均(10.2±2.5)年;对照组:男女比例27:23,年龄43~76岁不等,平均(63.3±2.6)岁,病程1~20年不等,平均(10.2±2.5)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存在可比性(P>0.05)。

1.2一般方法

1.21对照组 联合应用短效降压药物硝苯地平、卡托普利治疗,硝苯地平片剂量为10mg,3次/d;卡托普利片:剂量为25mg,3次/d,用药8周后评价疗效。

1.22实验组 联合应用长效降压药物甲磺酸氨氯地平、盐酸贝那普利治疗,甲磺酸氨氯地平剂量为5mg,1次/d;盐酸贝那普利剂量为10mg,1次/d,用药8周后评价疗效。

1.3疗效评定 参照《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评价治疗效果,若血压≤130/85mmHg,或DBP下降≥20mmHg或SBP下降≥30mmHg,为显效,若DBP下降10~19mmHg或SBP下降15~30mmHg,为有效,若均不符合以上标准,视为无效,计算并比较治疗有效率。

1.4数据处理 借助软件SPSS1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数据,χ2检验,以[n(%)]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入选病例均顺利完成8周的降压治疗,经临床统计,实验组30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高血压治疗有效率为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15例显效,22例有效,13例无效),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两组数据差异存下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高血压治疗效果比较 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实验组(n=50)

30(60.0)

12(24.0)

8(16.0)

84.0%*

对照组(n=50)

15(30.0)

22(44.0)

13(26.0)

74.0%

χ2值

6.544

P值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

3.讨论

高血压为临床常见病,近年来,人们生活条件有所改善,高血压患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人们病残、病死的重要原因,长期、有效的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可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病率,降低死亡率,近年来,临床上降压药物层出不穷,如何选择抗压药物已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普遍关注。

实现血压达标,降低心血管病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是治疗高血压的基本目标。临床上可选的降压药物较多,主要包括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受体阻滞剂、利尿剂五大类,无论何种药物,都以控制血压、预防或减轻靶器官损害为目的。本研究中,联合应用短效降压药物硝苯地平、卡托普利治疗为对照组,联合应用长效降压药物甲磺酸氨氯地平、盐酸贝那普利治疗为实验组,结果显示,实验组30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高血压治疗有效率为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P>0.05),近似于相关报道[4],提示长效药物在高血压的治疗中效果优于短效药物。

甲磺酸氨氯地平为钙内流阻滞剂,可选择抑制血管平滑肌和心肌,阻滞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外钙离子经细胞膜的钙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可扩张周围小动脉,降低前后负荷,减少氧需求量及耗能,扩张冠状小动脉,增加心肌供氧。盐酸贝那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在体内转换成苯那普利拉生效,可阻止血管紧张素Ⅰ转化成血管紧张素Ⅱ,减低由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一切作用,减少醛固酮分泌,增高血浆肾素活性,降低周血管阻力,最终产生降压效果,盐酸贝那普利也能降低心脏负荷或肺毛细血管嵌压,降低肺血管阻力,最终改善心排血量,增加患者运动耐量,延长患者运动时间。大量研究结果证实,盐酸贝那普利可提高心输出量,促进肾小管对钠和水的重吸收量,特别适用于高血压及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磺酸氨氯地平、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可产生较佳的协同作用,获得较佳的降压效果。

综上所述,甲磺酸氨氯地平、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值得各级医院进一步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付亚丽. 高血压病非药物和药物治疗的临床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5(33):520-521.

篇6

【关键词】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疗法;社区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2.013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and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ect by combined therap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ommunity hypertension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20 community hypertension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for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Western medicine. Comparison was made on blood pressu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s 95.00%, which was higher than 83.33%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Hypertension; Combined therap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ommunity

高血菏粲诹俅采铣<的心血管疾病, 临床特征以血压异常增高为主, 容易诱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 但临床上尚未出现高血压的根治方法, 仅能通过给予患者降压药物以控制患者的血压, 属于维持治疗[1-3]。如何有效控制血压是高血压治疗的关键, 而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血压控制中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4], 本次研究为了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 选取了2013年1月~2015年12月共12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比较, 分别实施常规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 所有患者均被证实为高血压, 均在本社区医院进行签约治疗, 排除其他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此次研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且符合伦理学要求。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60例。对照组:男27例, 女33例, 年龄最小51岁, 最大79岁, 平均年龄(65.07±11.62)岁, 病程3~7年, 平均病程(5.03±1.89)年;观察组:男28例, 女32例, 年龄最小51岁, 最大80岁, 平均年龄(65.79±11.86)岁, 病程3~8年, 平均病程(5.67±1.8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 降压药物选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33022, 规格:10 mg), 1次/d, 给药剂量为30 mg/次。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 药方选用天麻钩藤饮, 药材组成为天麻10 g、钩藤20 g、夜交藤15 g、川牛膝15 g、桑寄生15 g、杜仲15 g、益母草15 g、石决明30 g、黄芩10 g、茯神10 g、栀子10 g, 水煎, 取200 ml为一剂, 分早晚服用。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

1. 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情况进行比较。

1. 4 疗效判定标准 血压控制效果根据血压监测情况进行判断, 可分为良好、尚可及无效[5]:良好:收缩压降低幅度>2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降至正常水平范围内;尚可:收缩压降低幅度为10~20 mm Hg;无效:收缩压降低幅度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y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95.00%, 高于对照组的8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血压均明显降低, 且观察组血压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均未出现因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的患者。对照组有4例患者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 其中2例头晕、1例口干、1例乏力,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观察组有5例患者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 其中2例头晕、2例口干、1例乏力,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 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速度普遍较快, 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 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出现增高, 成为全球范围内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3]。高血压主要是指血压持续处于高水平状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 属于慢性疾病, 很可能因血压长期增高而导致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6-9]。临床上治疗高血压尚无根治性方法, 故临床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以控制血压为主, 而采取何种治疗方法可更加有效的控制血压尚有待临床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目前, 临床上治疗高血压普遍采用降压药物, 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 但治疗高血压时不仅要考虑降压作用, 在达到降压效果的同时还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靶器官, 进而全方面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状态, 促进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10-13]。近几年, 中医学随着公众的重视而不断发展, 中医学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也逐渐广泛, 其中, 中西医结合疗法作为中医与西医进行有机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疗法, 西药治疗可快速发挥药效, 但其对临床症状的改善不及中药, 中药的药效发挥则相对较慢, 但其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二者相结合, 可取长补短, 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14, 15]。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选用的中药方剂为天麻钩藤饮, 药材组成为天麻、钩藤、夜交藤、川牛膝、桑寄生、杜仲、益母草、石决明、黄芩、茯神、栀子, 具有平肝熄风、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的功效, 主治肝阳上亢证, 适用于治疗高血压疾病, 组方严谨、配伍合理[1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95.00%, 高于对照组的8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 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可有效促进患者血压控制在稳定水平, 且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 倪宇艇.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的切入点及策略探讨.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10(5):601-602.

[2] 王清海, 陶军, 陈利国, 等.高血压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建议.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 13(5):664-666.

[3] 王新.中西医结合在社区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探究.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 6(5):122-123.

[4] 马成福.高血压的中西医结合诊疗进展.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25(6):1240-1242.

[5] 明华, 杨征西.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的疗效观察.中国社区医师, 2016, 32(15):113-114.

[6] 曹曙波.中西医结合对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治疗效果观察.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 22(4):83.

[7] 程广书.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治疗高血压75例.中医研究, 2012, 25(3):15-17.

[8] 黄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现代医药卫生, 2015, 31(4):588-589.

[9] 黄飞劲. 社区高血压治疗中中西医结合应用价值探讨.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26(19):4358-4360.

[10] 李宏玲. 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12):231-232.

[11] 冯晓东. 社区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探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4):111-112.

[12] 张亚兰, 徐超, 李艳. 中西医结合在社区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社区医学杂志, 2013, 11(15):31-33.

[13] 章铃淋. 高血压患者社区治疗干预的应用效果初评.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9):98-99.

[14] 冯建辉, 龚文波. 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高血压临床观察. 新中医, 2015(1):58-59.

[15] 马婷. 高血压病病人社区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人人健康, 2015(24):163.

篇7

一天傍晚,下班走到楼下看到她和邻居几位大娘聊天,问她:头痛见好了吗?她说,更重了,饭都做不了了。我问:你的血压高不高?她说是低血压,才60、90。我又问:最近测了吗?答没有。这时邻居家住一楼的大妈说家里有血压计,说着就回家拿出来。一量高压(收缩压)160mmhg,低压110mmhg。结合她以前的血压情况这个血压太高了。她当时也紧张得不得了,我一边安慰她一边领她急忙到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检查的结果和我测量的是一样的。

医生给开了0号的降压药,嘱咐怎么服,整个看病过程就完成了。这个经历使我想了很多,高血压患者现在真的很多,但治疗上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医生治疗的方法单一,只要是高血压的患者就用降压药,也不对患者进行追踪,也不管患者的愈后如何。高血压的治疗不是一过性的行为,需要医患的沟通和医生对此病的认识程度,这决定了患者的愈后如何。医学发展到了今天,很多医生对高血压的治疗还停留在原始的水平,在这里和大家一同回顾高血压治疗经历的几个阶段:

最初只有少数几种药物,如复方降压片、降压0号片、罗布麻片等,发展至今已有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l)、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CCB等六大类100余种。高血压的药物治疗从上世纪50~60年代的“套餐疗法”,70~80年代的“序餐方法”(阶梯方法),发展至90年代以后的“自助餐疗法”,完全实现了从单药治疗向多药联合治疗的转变。

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

近年来,几种较为有效的中药制剂已被许多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已成为常规降压方法和治疗原则。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1)降压西药+降压中成药或按摩、针灸。(2)降压西药+活血化瘀中成药或单味中药。(3)降压西药+食疗、中药药膳。

“群防群治”“同病异治”

我国高血压治疗经历过“群防群治”,即千人一药、千人一方的阶段,它在我国高血压治疗中起到过积极和肯定的作用。随着对高血压基础研究和流行病学资料的掌握,尤其是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高血压相关基因及其多态性被人们逐渐发现和认识。因此,个体化、种族化的“同病异治”方法被临床医生采用,成为高血压治疗的又一个重要原则。

药物或非药物治疗改良生活方式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如音乐疗法、限盐、控制体重等,一直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是重要的治疗方法。虽然原发性高血压占大部分(约90%),但近年研究表明,继发性高血压中大部分是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因此改良生活方式已成为有效防治高血压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措施。

单纯降压治疗多靶点治疗与预防并重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高血压治疗的认识局限于降低血压。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通过大量基础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人们发现高血压会导致心、脑、肾、眼底和外周血管等靶器官损害。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必须逆转靶器官损伤和保护重要的靶器官。因此,合理选择有心、脑、肾等保护作用的药物也很重要。

篇8

【关键词】 高血压; 分层干预; 社区老年患者

Analysis of Layered Intervention Effects in Community Elderly Hypertension Patients ZHANG Yu-rong.Baoding Fifth Peoples Hospital,Baoding 071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layered intervention in elderly Hypertension patients.Methods To select 80 cases of patients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put them into different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blood pressure and risk factors.Then gave layered interventions to different groups,and record changes of their blood pressure.Results Before the layered intervention,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were (155±25)/(95±25) mm Hg,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yered intervention it dropped to (125±25)/(75±25) mm Hg.Total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rate was 52.50% before layered intervention,and it increased to 83.75% after the intervention;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9.001,P

【Key words】 Hypertension; Layered intervention; Community elderly patients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高血压的患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据统计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患病率达到50.0%左右,甚至达到了60.0%,但是治疗率仅为30.0%左右,血压有效控制率徘徊在7.5%周围[1]。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是高血压治疗的关键,同时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升高的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是高血压治疗的最终目标[2]。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病情一般比较复杂,常常合并有许多其他的疾病,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老年性痴呆等;这些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常常较缺乏,患者的依从性较差,故血压控制较困难。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随机抽取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的80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探究分析在社区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分层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0月~2010年10月,随机抽取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的80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58岁~83岁,平均69.5岁,病程6个月~8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的诊断标准[3]。80例患者中24例Ⅰ级患者,36例Ⅱ级患者,20例Ⅲ级患者;其中低危患者8例,中危患者16例,高危患者20例,极高危患者36例;68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的并发症。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随机抽取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的80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最近3个月血压变化情况和高危因素进行分层,根据每层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分层干预。低危层10例,每月测一次血压,每3个月专科医生门诊随访,每6个月查一次肝肾功、心电图、眼底等相关性检查;中危层14例,每月测2次血压,每1个月专科医生门诊随访,每3个月查一次肝肾功、心电图、眼底等相关性检查;高危层54例,每月测4次血压,每两周到专科医生门诊随访,每1个月查一次肝肾功、心电图、眼底等相关性检查;所有患者在社区全科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生活、饮食、运动等调整,并记录血压变化,记录的表格由社区的全科医生编制,指导患者填写[4]。

1.2.2 观察指标 记录社区医护人员实施个体化降压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肝功、肾功、心电图等。并记录临床症状,药物不良事件及各种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

1.2.3 疗效判定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缓解或消失,血压得到很好控制;有效:症状体征减轻,血压有所下降;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血压无改善或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5]。

1.2.4 统计学意义方法 记录患者分层干预前后血压控制的情况,并进行卡方的统计学检验,P

2 结果

在医生的指导下、护理人员的协助下社区80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顺利进行了分层的个体化降压治疗,经过规范化服药、行为生活习惯的调整,降压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分层干预前后社区老年性高血压患者人数、性别、病程、原发疾病、临床表现等经调整,统计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具有可比性。分层干预前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55±25)/(95±25) mm Hg,分层干预治疗以后降到(125±25)/(75±25) mm Hg。分层干预以前降压效果总有效率为52.50%,干预以后升高至8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01,P

3 结论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当血压控制不佳,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较严重的有心功能衰竭、脑出血、肾功能损害、偏瘫等。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不能完全治愈,其治疗目标是将血压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引起患者器官功能障碍,或者其他的高血压并发症。在降压治疗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有患者的血压波动比较大,降压效果不明显,或者降压效果维持的时间较短,患者的依从性较差,这些常常会给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的影响,故降血压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是高血压治疗的关键所在[6]。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直都在对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进行干预,形式多样,包括健康教育、合作管理、行为干预、心理干预等[7],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对于老年性高血压患者主要是想联合社区力量,通过社区干预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尽量避免器官功能受损[8]。本研究中通过采取分层干预的方法,将患者根据自身血压变化和高危因素等进行低危、中危和高位的分层,再有针对性的进行分层干预,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健康宣教、知识普及、行为以及心理的干预,最终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高血压相关知识也得到提升,血压也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分层干预的收效较显著。

综上所述,随着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将血压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是治疗的关键,结合患者血压变化和存在的高危因素,采取分层干预,能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最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共识专家委员会.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专家共识.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16(5):4-6.

[2] 张红梅.高血压社区干预研究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3(14):84-85.

[3] Vermeer S E,Koudstaal P J,Oudkerk M,et al.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silent brain infarcts in the population-based Rotterdam Scan Study.Stroke,2010,16(12):1795-1797.

[4] 郑刚,王静,李斌,等.老年高血压临床特征及治疗对策.华夏医学,2010,26(7):823-824.

[5] Japanese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JSH 2004).Hypertens Res,2011,21(1):30-32.

[6] 邓瑞,田莉梅.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分层随访干预的效果评价.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6(3):351-353.

[7] 王薇,赵冬.中国老年人高血压的流行病学.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0,11(11):1130-113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