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7 09:56:4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沟通交流的基本方式,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探讨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训练途径,为培养高素质的护理应用型人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选择大学二年级(04级、05级)的学生,通过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学生理论小讲课、社区健康教育、临床见习、特殊人群沟通交流实践、大学生科研课题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实践训练,并随机抽取04级、05级200名学生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效果调查。结果:认为对自己沟通交流能力有较大提高的: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占62.5%、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71%、学生理论小讲课占31%、社区健康教育占55%、临床见习占62%;在参与效果调查的200人中,认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有提高的占80%,能主动交流的占60%,增强了与陌生人交流信心的占96%,认为没有提高的占7%。结论:通过实施以上综合项目的实践训练,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提高。
【关键词】 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实践
人际沟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需要,是人际交往的一种基本形式和手段,也是为人处世的一门艺术。随着社会发展,护理工作内容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服务对象对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广博的文化知识,精湛的护理技术、灵活的沟通技巧,已成为现代护士必备的素质条件[1]。作为高等护理教育,对学生沟通交流的教育,虽然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大部分仍停留在理论讲授的层面上,缺乏实际的训练,对沟通交流理论如何应用于实践缺乏一定的认识。为此,在2005年3月至2007年12月间,我们课题组成员对2004级、2005级护理本科学生共计321名,实施了沟通交流能力的实践练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具体方法及内容介绍如下:
1训练对象与方法
1.1训练对象护理本科二年级的学生,2006年为2004级本科1~3班;2007年为2005级本科1~3班,共321名。
1.2训练途径 通过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学生理论小讲课、社区健康教育、临床见习、特殊人群沟通交流实践、大学生科研课题七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实践训练,填写训练程序记录单。
1.3训练方法实验操作的角色沟通训练、讲授教育训练、临床实践训练、大学生科研一对一实践训练等。并随机抽取04级、05级200名学生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效果调查。
1.4辅导教师要求由承担沟通交流课程的教师、临床带教老师担任。(临床教师须事先进行相应内容的培训,且在临床护理中护患关系反应较为优秀,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者)
2训练内容
2.1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要求学生在实验课的操作训练中,将模型当作整体的人来进行护理,评估患者,做好操作前解释、操作中指导、操作后嘱咐几个环节,设置服务对象个性特征注重语言的组织,词句的选择,充分体现整体护理观思想。在小病历的考核中,沟通交流能力作为考核的项目之一。
2.2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由组合,自行编写设计临床案例,知识技能可涵盖多门课程,由学生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来表现,表演小组根据角色的分配及要求,案例的特点演示,充分发挥其各自的沟通交流能力,可以是护士与护士间,护士与患者间,护士与家属间,护士与医生间等。演示结束后由教师进行专业技能、角色适应、沟通交流能力等方面的点评总结。
2.3学生理论小讲课在《护理学基础》教材中选择合适的章节内容,安排学生小讲课,提前几周让学生自愿报名后书写教案及讲课提纲,组织进行试讲,教师负责修改直至达到教学目标,学生登台讲课,全程进行实况录像。讲课结束教师给予点评。
2.4社区健康教育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选择健康教育的主题,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确定社区、健康教育对象,利用周末假日,联系到社区实施完整的健康教育过程。结束后小组进行总结。
2.5临床见习中沟通交流的训练沟通技能的完全掌握,必须通过实践,临床就是真实的情境,到临床与病人直接沟通是最贴近实际的训练方法。学生从大二开始,专业课中就有大量的临床见习课,学生进入医院,融入病区,与患者、家属、医生进行面对面的接触,是锻炼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通过制作沟通交流记录程序[2],让学生自愿报名,分别按要求完成特定对象的沟通交流过程,每学期见习结束后师生共同总结,提出评议。
2.6特殊人群沟通交流的训练分别选取各病区中不同性格、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病情的患者(包括女性、儿童、老年危重者、慢性病、情绪患者以及残疾者),进行沟通交流训练,填写记录程序单,定期进行总结评议。
3结果
3.1 调查问卷反馈2006年12月针对2004级本科学生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收回100份。2007年12月针对2005级本科学生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收回100份。调查效果见下表。表1 2006年学生沟通交流能力效果调查总结表2 2007年学生沟通交流能力效果调查总结
3.2其他效果反馈在参与效果调查的200人中,认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有提高的占80%,能主动交流的占60%,增强了与陌生人交流信心的占96%,认为没有提高的占7%。
4讨论
4.1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该项训练方法平均有62.5%的学生认为有很大提高,传统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更多注重技能操作练习,实施沟通交流训练后,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护理观,引导学生注重沟通意识,强化将模型当整体人来护理,符合当今护理的发展思想。技能操作练习中,让学生有问有答,锻炼其口头的表达能力,为此在技能考核中还增加了沟通交流的考核项,对沟通交流能力表现突出的学生允许额外加分。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欲望,收到一定的效果。
4.2综合性设计性试验:该项训练方法平均有71%的学生认为有很大提高,这是一个训练学生沟通交流能力较好的优秀方法,不仅是多课程多技能的综合设计练习,而且学生可根据自己设计的临床案例,分配角色,在设计的情境中表演,学生的精彩交流、正确的技能操作不仅为直接参与者带来成功的体验,也给观摩者以启发,表演结束后,教师与其他学生的点评又是一次再提高。
4.3学生理论小讲课:该项训练方法平均有31%的学生认为有很大提高.这项方法最主要的是锻炼学生教学的能力,在教学中口头语言的表达,身体语言的运用,以及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培养锻炼自信心方面效果是比较显著的,但由于参与学生数受教学限制,故普及性相对差些。
4.4社区健康教育:该项训练方法平均有55%的学生认为有很大提高,这项方法是学生沟通交流能力提高较大的,在理论小讲课中虽然也锻炼学生的教育能力,但由于环境在教室里,学生始终感觉不是完全的“主人”,进入社区中就不一样了,从环境的选择、教育对象的确立,制定教育计划,组织教育材料、明确教育方法,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每一次教育活动结束,学生都是满载喜悦,一种成功、一种价值溢于言表,这种途径提供了学生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的过程。
4.5临床见习课中的实践:该项训练方法平均有62%的学生认为有很大提高,大二学生以往进入见习课,除了讨论病例外,没有其他的见习内容,所以大部分学生一进入病区除了看病人、看病案外别无目标,我们通过制定学生与患者沟通交流记录程序,选择了五种类型的特殊人群进行沟通交流练习,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的收获是颇丰的,不仅锻炼了沟通交流的过程,更重要的是针对特殊人群体验了一些沟通交流技巧的选择应用以及这些技巧的微妙作用。
4.6另外还有两项实践训练是通过大学生科研课题的形式来进行的,这种方式也比较好,在研究阶段都要求课题组学生走出学校,进入社区,锁定特定的对象进行资料的收集,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还培养了科研意识,两项课题分别在2006年、2007年通过大理学院科技处验收,其中2006年的《大理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护理需求的调查》获一等奖,文章在2007年大理学院学报第4期正式发表;2007年的《护理学生与残疾人沟通技巧研究》获二等奖,收录于2007年大理学院大学生优秀论文集。
5建议
从发放的效果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我们选择的训练途径及方法对护理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提高有较显著的作用,特别是两年相比,第二年的效果优于第一年,这与指导老师的能力密切相关。除了以上的训练途径外,还可建议再开展沟通交流能力的一些竞赛活动等。
参考文献
1 刘经蕾.实用护理人际关系与沟通[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
2 陈松.建立”护患交流记录”提高学生沟通及写作能力[J].护理管理杂志, 2003,1(1):31.
3 殷磊.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
4 高颖.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沟通能力[J].护理研究,2006,4(4):919920.
一、网络交互工具在学生思想工作中应用的基础
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网络交互工具主要有电子邮件、BBS、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可以提供即时的文字、图像、语音、视频等多种格式的媒体数据的异地交互,使人们方便地进行沟通交流,是近年来互联网中最为流行的网络通讯工具。
1.庞大的网络学生用户群和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的广泛运用提供了应用保障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统计中心透露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8年,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3亿,成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在网民职业统计中,位居首位的是学生,其中又以高校学生群体最多。笔者利用公共选修课时间,对我校12个专业近1500名学生展开了随堂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学生都有上网经历;100%的学生在腾讯QQ注册有QQ号和有固定的电子邮件信箱;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在0.5至4小时之间,人均日在线时间约为1.5小时;网络应用主要通过即时通信工具聊天、玩游戏、查看新闻、搜索资料、收发电子邮件。
可见,网络已经日益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大学生获取、交流信息和进行人际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很多教师都有上网的习惯。这些都为利用网络交互工具开展学生思想工作奠定了基础。
2.上网聊天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人际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
从中国互联网信息统计中心的统计数据和调查结果来看,我国网民网络应用的主要活动之一,就是利用网络即时通讯工具聊天,学生群体更是热衷于上网聊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在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学生进入大学后,随着他们自我意识的迅速增长,参与社会意识的逐渐提高,以及情感需求的增加,他们希望被关注和参与社会活动,加强与他人沟通交流,表现自我。但是由于独生子女的教育不当和成长环境造成的后遗症,他们大多自尊心强,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缺乏集体观念,甚至有自闭倾向,他们往往不能勇敢地去面对现实,而把这种本能的需求转而寄托到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中。在网络世界中,由于空间距离的存在和虚拟性特点,人际交往过程中不需要考虑太多的问题,没有了面对面的不安和顾虑,大学生们与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判若俩人。他们积极表现自己,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言词犀利地发表观点;他们交流沟通的对象不仅仅是同学、朋友、熟人,还包括从未谋面的陌生人,从中他们寻求到了某种满足和安慰。可见,当代大学生在内心深处实际上是存在参与社会、与他人沟通交流、表现自我的渴望,当他们取得成绩、获得成功时,希望与他人分享,得到鼓励;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则希望有人分忧,得到疏导和安慰,而网络的虚拟世界正好适应了这种需求。
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庞大的网络学生用户群和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的广泛运用,以及当代大学生更热衷于选择网络方式进行交流的特点,为网络交互工具在学生思想工作中的应用实施提供了可能的条件。
二、网络交互工具在学生思想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在“利用网络交互工具,促进师生交流,创新高校学生思想工作”的应用实践中,笔者选择了腾讯QQ作为与学生的网络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因为,腾讯QQ普及率非常高,是网络聊天交流的主要工具,学生基本都注册有QQ号,教师只需要在计算机上安装好应用软件,然后把自己的QQ号公布给学生,并将联系的学生加为好友即可开展工作。
使用QQ聊天功能与学生沟通交流、开展思想工作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使用QQ的一般文字聊天功能与学生进行点对点的交流,这种方式带有一定的私密性,比较适合一对一的个别交谈;二是利用QQ软件中的群功能,实现点对面的交流讨论。“群”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多人交流服务,是为QQ用户中拥有共性的小群体建立的一个即时通讯平台,群主在创建群以后,可以邀请朋友或者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到一个群里面交流讨论、进行群聊。进入群的每一个用户都可以与主持者或者是其他用户进行交流讨论,并且交流讨论的内容是在群内的所有用户都能看到和参与的。教师可以通过腾讯QQ软件建立学生思想工作群,邀请学生加入到群中,在教师的主持下,对共同关心的问题发表意见,开展讨论。群聊的方式比较适合带有讨论性质的话题,能够实现一对多人的相互交流。腾讯QQ软件还具备语音聊天功能,比较适合文字录入速度较慢的师生使用。互动式语音功能的应用,不仅能让学生亲耳听到教师的声音,而且极大地方便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能增加亲切感,从而有效促进师生交流。
三、对应用效果的分析总结
开展“利用网络交互工具,促进师生交流,创新高校学生思想工作”的应用实践以来,笔者在自己的QQ上创建了两个学生群,加入群的学生近两百人,其中约30%的学生经常与教师在网上进行交流,进行过网络接触的学生就更多。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能够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在学习、生活、情感、就业等方面对学生给予指导。此方法在学生思想工作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首先,运用网络交互工具开展学生思想工作,由于采用了当代大学生们喜欢和乐于接受的交流方式,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同感。在学生心目中,上网聊天一般都是年轻人的爱好,作为师道尊严的教师常常持反对态度,认为上网聊天是不务正业,学生应该专注于学习。而教师主动运用上网聊天的方式与学生沟通交流,打破了他们的心理定式,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双方的信任感,这就为有效开展思想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由于网上交友聊天是以互联网作为交流媒介,谁也见不到谁,个人的身份也可以是虚拟的。网民中有句流行语――“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谁”,就充分反映了网络交际的主要特点。网络的空间距离和虚拟性,可以放松学生们的精神,能够减轻学生与教师面对面时的紧张和不安。教师以网友的角色出现,一改教师高高在上、单调乏味的工作方式,交流更具平等性。在网上没有了平日的拘谨与心理负担,学生更能够敞开心扉,述说自己的困惑和所碰到的问题,寻求教师的帮助。
同时,运用网络交互工具与学生建立联系,还能有效帮助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长期跟踪及指导。目前,在高校的学生工作中,学校和教师与学生的联系,主要渠道是电话。但在实际工作中,学生的电话号码经常变动,特别是学生一旦毕业离校,他们在校时所使用的电话号码几乎全部更换,给学校在就业信息、毕业生就业统计和跟踪等方面的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而学生的QQ号码和电子邮件信箱一般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并且学生在离校后因查找就业信息等原因,还会保持经常上网的习惯,因此教师很容易在网络上与学生取得联系,实现对学生的长期跟踪和指导。
【关键词】 高职 课外沟通 师生交流
一、高职学校专业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现状分析
基于麦可思中国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抽样调查数据,在不愿意推荐母校给亲友就读的2010届大学毕业生中,有12%是因为“师生课外交流不够”。该调查遍及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覆盖2093所高校、分部、分院,其中高职高专院校1009所(包括本科院校的高职高专部)。其实,在高校除了辅导员(班主任)或直接从事学生工作的高校教师与学生尤其是学生干部沟通交流较多外,其他任课教师(包括专业教师)除了课堂教学外,几乎与学生没有沟通交流。很多学生反映,只有在入学教育时、每周的班会和例行点名时才能和老师交流一下,更别说与其他专业教师的沟通与交流了。除了上课,难觅专业教师的踪影,即使有些学生主动找教师交流探讨,也要在课后即时请教,否则一些无需坐班的教师就回家了,想要与教师交流就只能是下次上课时了。
以上种种就是绝大多数高校师生关系的真实写照,这对于学生自觉性高的本科院校来说,可能关系不大,但对于自觉性不高的高职高专学生而言,缺乏与教师的沟通交流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业和大学生活。很多高职学生认为自己是高考的失败者,进入高职学习是不得已而为之,还有学生认为自己从来就不是优秀学生,进入高职学习是顺理成章,他们对学习、对生活、对社会、对未来缺乏热情,甚至迷茫而困惑,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帮助、关心和爱护。
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生能否成才不仅取决于课堂教学效果,更需要教师与学生的课外交流与引导。如果专业教师带着PPT赶场上课,课上口若悬河,课下人走茶凉,影响的不止是师生关系,还有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会牵涉到学生的在校体验,以及对母校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因此,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的高职专业教师,应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利用一切机会接近学生,抓住机会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而积极的师生交往不仅有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也有利于学生的顺利成长。
二、造成高职学校专业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严重不足的原因分析
1、部分高职专业教师办公条件差,缺乏基本办公配置,教师坐班时间少
很多高职学校长期以来没有生均拨款,办学经费有限,教师办公条件较差。有些学校考虑到普通专业教师无需坐班,根本没有为其配备电脑等办公设备,甚至专任教师大多没有专用的办公室,教师无法在学校备课。这养成了广大专业教师有课来校上课,无课回家备课的习惯。除了学校会议、每周固定业务学习的时间外,很少能看到专业教师在学校办公,导致师生间普遍缺乏交流。
2、高职学校师生比过低,专业教师严重不足,教学工作量繁重
高等教育大众化后,高职学校大量扩招,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招生就业好的品牌高职学校更是如此。教师数量增长远远赶不上生源迅速扩大的速度,造成部分高职学校师生比严重不足,广大专业教师教学工作量大增,再加上教师有科研、育人、社会工作量等各种绩效指标,使得广大教师工作压力大,缺少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时间和精力。
3、部分教师缺乏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意识
教师应加强师德修养,塑造完整、健康、和谐、美好的人格,提高学术修养和人格魅力,熏陶感染自己的学生,不但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还要提升学生的品格与情操,这就是“立德树人”。而主动与学生沟通,加强师生交流,正是教师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就是“言传身教”。但是,很多高职教师忽略了这一点,他们满足于课堂教学效果,满足于学生技能的提高,而忽略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忽略了立德树人的根本。
4、现有育人工作任务缺乏具体衡量指标
很多高职学校把育人工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引起广大教师对育人工作的重视。比如鼓励教师兼职辅导员工作,把是否当过班主任作为评聘职称的必要条件,这有利于教师加强学生管理工作,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但是由于缺乏细化标准,育人工作往往很难界定。特别是对于已经当过班主任,又没有职称评聘要求的专业教师,育人工作很难具体量化,与学生沟通交流与否及其交流程度很难考核。
三、改善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现状的对策
师生沟通交流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建立在沟通交流基础上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更主动地参与学校内外的教学活动,增进他们的知识与才干,可以做到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因此,选择师生间合适的话题和交流方式,拓宽师生间交流的领域和渠道,是高职教师应该关注并身体力行的重要内容。
1、课堂上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
课堂是师生间、生生间对话、交流、探究的大舞台。高职教师尽管对课堂教学较重视,但课堂教学中的交流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量不足,二是质不高。课堂上真正与教师互动的学生极少数,一般是学生干部和个别成绩好的学生。交流的话题主要是课堂内容或课本知识,学科以外的内容交流得很少。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把课堂真正还给每个学生,使所有学生在高度平等、和谐、民主的交往互动中,开放心态、张扬个性、释放潜能。教师在教学中应主动创造各种条件,构建激励每个学生高度参与的机制,让学生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当学生不能流利回答问题时,教师应多多启发和鼓励,循循善诱,进行引导,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发言水平,增强其学习能力。
2、制定师生课外交流计划,加强师生交流管理
高职学校可以采取措施加强师生交流,比如要求每个专任教师制定每学期师生交流计划,公布师生交流时间安排。每位教师的师生交流时间向所有学生开放,对专业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提出具体量化指标。师生交流内容是非限定性的,可以探讨与教学相关的问题,也可以讨论学生关心的其他问题,如个人的职业生涯、学习计划、兴趣爱好、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实习就业等内容。
高职学校在考核教师育人工作时也可以增加一些量化指标,比如育人工作增加访谈一定数量学生的指标,并有跟踪记录。可以制定教师与学生访谈表,将访谈时间、访谈内容和学生签名、学生联系方式等纳入填写内容,便于学校抽检。
3、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学习辅导中心和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等活动中心,搭建师生交流平台。
为了密切师生联系,促进教学相长,高职学校可以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大学生学习辅导中心、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等活动中心,定期安排相关专业教师进行指导,搭建师生交流平台。高职学校为这些活动中心提供配套的办公、会谈、查阅资料等设施。比如大学生学习辅导中心可以根据学生需要安排教学名师、学生喜爱的教师及特色课程教师,最好能涵盖所有专业教师,定期进驻中心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该中心除了为师生交流搭建平台外,还可以通过个性化教育方式来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心理咨询中心则安排有资质的教师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疏通和积极干预。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安排有创业经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创业就业规划与指导。总之,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师生交流平台开导一些心里有疑问的学生,为学生补习功课,或者指导他们就业创业。学生可以和教师预约面谈,一对一地交流,除了本专业知识以外,还可以就专升本、专业技能竞赛等问题深度咨询教师。
4、通过实施专业“导师制”,促进高职师生交流
高职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知识的建构性,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平等性,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促进者和协助者,而不是绝对领导者。部分高职学校实行“导师制”,即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到固定专业班级当学生导师,指导学生专业学习、实习就业、创业、职业生涯规划等,直至学生毕业就业。导师不同于辅导员或班主任,他侧重于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引导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了解行业动态,掌握专业技能,顺利就业创业。导师要深入所带班级,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关爱学生,使学生逐步克服一些心理障碍,同时还要多与学生交流,给学生创造宽松、平等、自由交流的氛围和环境,引导其成人成才。
5、构建教学网络平台,促进师生课外交流
针对目前高职学校师生交流不够,特别是师生课外交流不足的情况,在当前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推动下,可通过构建教学网络平台来促进师生课外交流,既有助于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可以增加师生感情。
构建教学网络平台,专业课程以“精品资源共享课”或“微课”等形式实现课程资源上网,为教学辅助提供一个快捷、有效、统一的一体化交流平台,整合教学资源共享、课程信息、课程答疑、课程考核等具有高实用性的功能。教学资源共享分为教师课程资源和课程相关资源;课程信息指师生课程信息、教学资料,以便信息资源共享;课程答疑指网上提问、解答、讨论、浏览,对有价值的问题归档;课程考核则通过测试、讨论、进阶等方式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微信、QQ、教学博客等移动终端与学生互动,将互动从课堂延续到随时随地,实现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拓展师生交流渠道。专业教师可以利用实习实训带学生到企业调研,指导学生参赛,建立专业协会等各种形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关键词:高职;英语;实践应用;教学策略
随着全球一体化国际趋势的基本形成,企业间的国际合作日益频繁,我国社会人才的需求体系也出现了。除了专业的技能技术和知识能力之外,英语的实践应用、沟通交流能力成为了当前社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能力之一。但是,就我国高职学生的素质能力结构现状而言,他们虽然在专业技能技术和知识能力方面较为过硬,但在文化知识方面,尤其是英语实践应用能力方面还非常的薄弱。所以研究英语教学策略,增强高职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刻不容缓。
一、从心理角度出发,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我们常讲“态度决定一切”,所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对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成绩以及英语实践应用能力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一部分高职学生不重视英语学习与实践,因为他们认为在今后的就业过程当中几乎不会应用到英语,所以只在专业技能课上投入了学习力度,导致英语知识以及实践应用能力严重不足。还有一部分高职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就是背单词、记语法,认为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应对考试就足够了,这种错误的英语学习态度对于他们的英语实践应用、沟通交流也完全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因此,首先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他们认识到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具备过硬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对于他们的成长就业、职业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使他们能够如同学习专业技能课一样,对英语专心学习、勤于实践。
另外,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通常都较为薄弱,所以很多人在英语学习上即使有欲望,也缺乏自信心,在口语实践、沟通应用上更是开不了口,畏惧各种因素,害怕同学笑话、老师批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英语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应当从多角度出发,与学生构建起和谐的关系,在学习上、生活上不断给予他们学习英语、实践英语的鼓励与信心,这对于增强学生的英语知识能力、实践应用能力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注重教学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当前,全球一体化的国际趋势已经基本形成,这使得人才市场的发展空间愈加广阔,同时竞争也愈加激烈。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高职学生要想安稳就业并获得长远的职业发展,就必须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素质。
高职的英语教学材料应当最大限度地贴近社会生活,以实用性为最主要的原则。与高校方面的英语教学有所不同,高职英语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侧重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沟通交流能力,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就业打下基础,所以要做到“实用、够用”。就英语教学而言,单词、语法只是一种让学生提高自身英语沟通交流能力的手段,而并不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通过词汇与语法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并培养他们通过英语获取信息、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教师应当以教材内容为基本指导,调整教学材料与教学方法,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社会生活,比如模拟各种生活、职场对话,阅读、写作各种来往信函、工作材料、信息广告等。
三、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
新的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体现个性,丰富教学内容,加大信息密度,同时也能提高信息传播速度,在教学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多媒体课件的信息是多元化的,不再是粉笔加黑板的课堂。通过多媒体系统的录入、编辑,可以把声音、图像、文字相结合的教学内容显示给学生,使学生非常直观地接受听觉、视觉等多方面的刺激,将客观事物直观形象地再现于课堂,把传统枯燥的静态画面变为现代化的生动的动态画面。课文朗读、动画画面、背景音乐的有机结合使整教学过程更加生动、直观,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立体教学环境当中,学生的听说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便会得到显著的提升,而且也可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四、构建沟通交流、合作学习的环境
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班级学生集中讨论、交流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同样是提高学生英语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这种群体协作、研究交流、知识技能互补的学习方式,还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合作学习,即是通过关注学生情况和实际情景,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让他们在相互讨论、学习的过程当中得到启发,并强化其自身的英语实践应用、沟通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余琳.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与测评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3,(01):183-185.
[关键词]研究生 导师 关系 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研究生教育是基于本科层次上的更高层次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渠道,是我国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人力资源。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研究生招生人数、在校人数规模不断扩大。从教育部网站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009年硕士生在校人数比1998年增长了101.3万人,是1998年的7.98倍;2009年博士生在校人数比1998年增长了20.7万人,是1998年的6.26倍;2009年在校硕士、博士研究生140.4942万人,是1998年的7.61倍,我国在校研究生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二,研究生教育被称为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
在校研究生数量大幅度增加,但2009年的研究生导师比1998年仅增长了17.4万人,是1998年的3.65倍,与同期在校研究生数量增长7.61倍相比,增长速度慢一半;1998年的研究生导师与平均指导研究生人数比例为1∶2.8,导生比最高峰是2005年的1∶6.6,2005年之后导生比基本处于1∶5.8左右。1998年以来,导师数量增长缓慢,研究生导师平均指导的研究生人数增长快速,出现了生多师少的状况;研究生思想呈现多元、复杂趋势,师生严重冲突现象时有发生。在研究生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的今天,师生关系问题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与重视,广东地区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关系如何?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本课题组对广东6所高等学校的导师和研究生两个纬度进行了调查和访谈。
二、研究方法
1.样本。本次调查对象包括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两类人群,对导师和研究生都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研。研究生调查对象是广东省内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6所高校(3所部属高校,3所地方高校)的研究生,分布在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农林科、经济学科六个学科门类,涉及一、二、三年级的博士、硕士研究生。
2.材料。本研究采用课题组自行编制的“研究生与导师关系调查问卷”,分为研究生问卷和导师问卷。问卷围绕在大众化教育下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主题进行设计,涉及师生关系的认知,导师对研究生资助状况,导师和研究生交流的内容、方式、频率和时间等。问卷是在个别访谈的基础上,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设计的,初次设计完成后在小范围内做预调查,经过修改后在大范围内做调研。共发放研究生问卷600份,回收553份,有效回收率92.17%; 发放导师问卷350份,回收345份,有效回收率98.57%。
三、结果与分析
在大众化研究生教育阶段的今天,研究生导师可能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对有些问题的认识与行为还停留在非大众化研究生教育阶段,这与研究生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有可能产生冲突,由此产生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多方面的认识与判断的差异性。
1.导师与研究生对师生关系的属性认识存在明显差异。调查结果显示,导师认为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中,师徒关系和家长与子女关系是主要关系,占70%以上,朋友关系、普通师生关系是次要关系,占24.1%,老板员工关系占4.7%;研究生认为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中,普通师生关系和老板员工关系是主要关系,占50%以上,师徒关系、家长子女关系、朋友关系是次要关系,占不到50%。可见,非大众化教育阶段,师徒关系占主导地位,而大众化教育阶段,导师认为师徒关系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师生关系已经动摇,研究生心目中的师生关系呈现出多元复杂关系,这是大众化教育的结果。
2.导师资助现实与研究生资助期望值存在较大差距。调查结果显示,导师给研究生资助最多的是每月100~200元,超过60%,其次是每月200~300元和每月300~400元,合计超过30%,每月400元以上的很少,未超过10%;研究生期望最多的是每月300~400元和每月400~500元,合计超过70%,期望相对较多的是每月500元以上的,超过10%但未超过20%,期望最少的是每月100~200元和每月200~300元的,合计刚超过10%。可见,导师资助现实与研究生资助期望差距较大。按照每1名导师带6名研究生计算,每月导师大约需要给研究生的资助为1200~2400元,每年每名导师需支出2万元以上。很多高校实行超指标费等措施,导师还需要一大笔费用支出,实际上导师的支出费用很大,这是大众化的结果。但研究生期望导师给自己的资助增加一些,导师给每名研究生增加一些资助,就需要增加很多费用,导师无法承担,这与大众化相矛盾。
3.导师与研究生关注的内容存在显著差异。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导师与研究生沟通交流的主要内容是课题或学位论文等学术方面话题的占50.7%,关于就业和能力发展等综合素质方面内容沟通交流的占23.7%,关于人生经验和恋爱婚姻等人生成长方面交流的占24.0%,其他方面话题仅占1.6%;而研究生希望导师给予自己课题或学位论文等学术方面指导的仅占17.5%,希望导师在就业和能力发展等综合素质方面给予指导的占60.1%,关于人生经验和恋爱婚姻等人生成长方面的占21.7%,其他方面话题仅占0.7%。可见,由于大众化教育时期,导师带的研究生比较多,无暇顾及研究生的方方面面,只能选择导师本身比较熟悉、擅长的学术方面给予指导,这是大众化教育过程中导师的选择结果;而大众化教育时期,研究生面临的重要选择是就业,只能选择与就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提高作为研究生阶段的重要学习目标,由此希望导师在这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指导,这与大众化相矛盾。
4.导师与研究生喜爱的交流方式存在明显差别。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喜欢与导师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占92.1%,非面对面交流方式仅占8.9%;导师喜欢与研究生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占52.9%,非面对面交流方式占48.1%。可见,超过90%以上的研究生喜欢与导师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其中单独面对面交流方式为最喜欢的交流方式,座谈研讨的面对面交流方式为一般喜欢交流方式,只有不到10%的研究生喜欢非面对面交流方式,这与大众化相矛盾;导师喜欢与研究生面对面交流和非面对面交流方式基本上各占一半,导师对于面对面交流和非面对面交流方式的喜欢程度的差异未超过4%,但面对面交流方式中,导师更喜欢座谈研讨的交流,比面对面单独交流方式喜欢程度多一倍,这是大众化的结果。
5.导师与研究生对交流频率的期待有明显差别。调查结果显示,50%以上的研究生希望每周有1次以上机会与导师沟通交流,这是研究生的主流想法,而只有25%的导师目前组织与研究生交流每周1次,导师与研究生两者之间相差25%;接近30%的导师目前组织与研究生每学期交流1~2次,而只有不到15%的研究生期待每学期交流1~2次,导师与研究生两者之间相差13.3%。可见,从每周、每月和每学期的导师与研究生的交流频率来看,导师的主流做法是每月1次,这是大众化的结果;而研究生的主流想法是每周1次,汇报研究工作进展,这与大众化相矛盾,导师的主要做法与研究生主流想法相差较大。
6.导师的招生动机与研究生的读研动机存在明显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读研动机中对科学或学术研究感兴趣占14.8 %,为了就业来读研的占70.7%;硕士研究生对自己将来的设想中就业的占67.1%,继续深造的占14.0%,接近80%导师招收研究生目的是补充充足科研劳动力的需要。可见,绝大部分研究生读研动机表现为以就业求职为主要动机,科研兴趣为次要动机,研究生就业求职的主要动机比科研兴趣的次要动机高50%以上,多数研究生只把拿学位作为人生的组成部分,少数研究生把博士、硕士期间的知识学习当作人生目标的组成部分,这是大众化的结果;大部分导师招收研究生主要动机是补充充足科研劳动力,这与大众化相矛盾。
四、结论与讨论
1.导师与研究生的沟通差异影响师生之间关系。在研究生大众化教育阶段,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数量较多,客观上限制了导师在学生个体上所能投入的时间与精力总量,导师身份多元化和师生比过高客观上造成的师生间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的减少。
在研究生大众化教育阶段,导师与研究生双方的关注点各不相同,喜欢的交流频率和方式也不尽相同,双方很难充分沟通交流。如果沟通交流长期不充分,导师与研究生在接触过程中产生的相互不理解的状况,不但不会消除或缩小,反而会扩大。客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时间明显减少,缩短了导师的指导时间,同时师生之间由于话题关注点不同、交流方式和交流频率的喜好与期待的不同,双方交流的愿望也会降低,形成交流不充分,导师无法发挥其意志品格和精神作风等方面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作用,进而直接影响师生间在学术领域的沟通交流,最终影响师生关系。
2.导师与研究生的动机差别影响师生之间关系。研究生为了今后能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平时花费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方面的活动较多,希望与导师交流就业和能力发展等综合素质方面内容;但导师为了出科研成果,平时指导研究生的主要精力放在研究生课题或科研上,导师与研究生交流时,最经常谈的就是课题或学位论文等学术方面话题。
导师想把研究生的时间精力多放到科研学术方面,其他方面很少投入时间与精力,而研究生又想把多一点的时间精力投到为就业准备的个人能力提高方面,在学术方面只想投入能达到毕业答辩的时间精力。由于每天的时间总是不变的,导师与研究生之间为了抢时间,进而直接影响师生间在学术和就业能力方面时间投入,最终影响师生关系。
3.导师与研究生的不同育人理念影响师生之间关系。导师与研究生对师生关系的不同认识,导师的资助现实与研究生资助期望的反差,反映出导师与研究生不同的育人观念与理念。不同的观念指导下,对问题的认识与解决问题的手段与方法不同,由此产生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不理解增加,长期双方不理解没有得到消除,进而直接影响师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沟通交流,最终影响师生关系。
导师与研究生的认知在研究生大众化教育阶段是有差异的,这是大众化的结果,但差异性的认识,可以通过导师与研究生双方加强沟通,让导师充分了解研究生的想法与喜好,让研究生向导师充分表达自己的期望,师生双方一起努力调整和修正对某一事物认知上的差距,缩短认知差异。高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建立师生双方平等、信任、理解的平台,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会形成,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就会提高。
[参考文献]
[1]乔晓艳.论新形势下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3).
一、 课堂教学有效沟通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综合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出发点,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则是最终目标。?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师生之间交流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实现。在课堂教学中教育的过程重在沟通,尤其是课堂上师生的沟通与交流,成功的沟通将会达到学生有效学习和教师成功传递知识的结果。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质就是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课堂教与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更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课堂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教学应该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流畅,这就要求教学中的两个主体的信息不断流动,角色不断变换,以促进教学的氛围和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师生信息交流的质量。
二、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的有效性
教育实践表明,师生之间沟通的好坏,交流是否畅通,将直接决定教育交往和活动的效果。课堂英语的教学离不开师生的交流,如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师生对问题的质疑和探讨等等,都是教学交流的形式。成功的师生沟通,课堂上就会出现教师激昂并富有抑扬顿挫的讲课声,学生积极参与、跃跃欲试的活跃气氛。有效课堂师生交流和沟通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释。
1.信息交流过程的重要因素
所谓交际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来往和交流信息的过程。交流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一个连续过程,整个沟通过程由八个要素组成,即信息的发出者、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和情境、反馈等。课堂教与学就如信息发送到信息接收的整个过程,信息由信息的发出者始发沟通过程,选择沟通对象,并决定沟通的目的。有效的课堂师生交流是指信息接受者学生在任何语境下都能够理解信息发出者教师的意图并能做出及时合适反馈。完整信息交流过程正如下面的课堂教学信息交流过程。
2.课堂信息交流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师生交流的过程中,首先由信息的发送者老师或学生,可以对某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发送信息。作为信息发出者重要的是如何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编码、知识文化化作语言或其他的符号体系(信息)能顺利地让沟通对象学生接受,这也就是教师在上课前为什么不仅要熟悉教材和教学技能和了解学生实际知识水平的原因。第二因素就是信息的编码,在课堂上,教师要熟悉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运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将教材中抽象的概念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才能保证与学生有效的沟通。第三要素是信息传达的方式通道,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所有的能力和手段来传递知识,如教师集动作、抑扬顿挫的声音、丰富的面部表情、各种手势并配合使用教室的多媒体设备,使知识图文并茂,声形结合,学生更容易接受。第四要素是障碍,信息接受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障碍,它可以是外部障碍、内部障碍、生理障碍和心理障碍。信息接受者要通过一系列的心理过程,如注意、知觉、记忆、储存等来充分了解发送信息者的意图,从而进行解码。但可能由于外部环境的干扰、自身的身体欠佳状态,以及极差的心态都有可能严重影响信息解码接收的效果。第五个要素是反馈,有效、及时的反馈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同时,要把学生的反馈加以归纳、总结、整理,再及时地反馈回去,形成互动。情境或场景是师生沟通互动过程中的重要第六因素。它包括:物理的场所、环境,如教室里、办公室等。因此要想成为成功的沟通交流的人就必须了解信息沟通的各个环节和要素。
三、课堂师生沟通特点
交流可以借助语言,也可以借助非语言。沟通的种类也很多,如口语、书面沟通、个人和群体沟通等。交流的渠道也很多如广播电影电视、书报杂志、广告、告示牌等,但都有它的特点。课堂教学师生交流的特点如下:1)课堂师生双方交流是动态的,沟通是一个循环往复、没有结束的动态过程。课堂上师生交流都是在不断地质疑和探讨中进行,由于讨论的主题在不断地改变,主次也随之变化,双方的角色也在不断地变换,由信息的发出者转变成信息的接受者。2)非语言交流,无声胜有声。文字交流只占信息交流的30%,70%的信息交流是通过非语言,即身体语言来实现的。身体语言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身体姿势与外表、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等。美国人类学家霍尔(1995)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指出:“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多得多,而且深刻得多……。”教师课堂上可采用它以活跃课堂气氛。3)交流强调相互理解,成功的交际应该是相互理解对方的意图,无任何误解,交际就是有效的。课堂上教师要设法将与学生交流中可遇到的障碍降到最小,充分预测交际双方交流的目的和意图,不要忽视环境、学生心态和现有知识水平,这样才能达到交际的最佳结果。
四、结束语
课堂教学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的师生信息交流动态系统,它是直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渠道,也是大学英语教师们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永恒主题,更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志。“有效”是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当前高校大学英语改革的核心思想。要实现高效的课堂教与学教师们要了解课堂信息交流的重要因素、过程理论和课堂教学师生沟通的特点,遵守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在课堂上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只有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大学英语的最终目的,实现高效的大学英语课堂师生交流。
参考文献
[1] 王坤;康捷.英语课堂交互活动中的教师话语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0(01)
[2] 白娟.浅析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26)
[3] 付嗣琴. 架起心灵沟通之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J].文教资料.2009(28)
一、销售后的客户服务部门是消费者与品牌商直接双向沟通交流的关键平台,是品牌商代表产品与消费者就产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误解、故障、麻烦等进行咨询,排解,处理、消除的售后服务过程。客服部门大部分接待的是带有“负体验”感觉的消费者,消除负面不良影响是客服的职责之一。良好,端正的态度和不厌其烦的解释以及快速有效地问题处理,是消除体验怨气的有效方法。但是,客服部门不应只局限于维修、咨询等服务,还应利用客服阵地,更好的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交流,利用营业阵地作为体验场所,巧妙的让客户体验产品的更多功能和服务,无形中,让客户在愉悦中认可产品品质。如交行信用卡中心的短信沟通平台就很实用,消费后,还款前后,账单生成等,都会在第一时间短信提醒,让消费者消费的明明白白。另外,信用卡的许多理财功能,在恰当的时间会有客服人员电话介绍,产品促销信息随时会在第一时间短信通知到位。如有问题咨询,拨通电话,客服人员会直呼客户姓(*先生,*女士)进入会话,给消费者绝对的尊贵享受。
二、品牌或产品的广告传播适当带有品质诉求,体验诉求。品牌和产品的广告传播不能只局限于潜在消费者,有时要顾及消费过产品的客户,尤其是快速消费品和易耗品。产品的品质诉求能给购买者继续以信心和心理满足,新的体验诉求引导消费者更好的消费产品,从而认可品牌。如VOLVO,多年以安全作为基本广告诉求,给潜在有安全需求的消费者以向往,给拥有者以自豪感;劲酒诉求的夏天加冰饮用方法,解决了白酒夏天饮用不适的问题;还有夜场黑方兑康师傅冰红茶的威士忌饮用办法竟成了不入流的主流饮法等等都是产品使用办法的体验诉求。
三、成立品牌的官方俱乐部或民间俱乐部。对拥有相同爱好的人群,以品牌或产品为媒介成立不同形式俱乐部。此俱乐部可以是官方的,也可以是民间组织,但是离不开品牌商的支持和赞助。俱乐部定期活动本身就带有相互的体验交流,品牌宣传功效。俱乐部人群基本上就是此品牌的忠实拥趸者。如,芭比娃娃专卖店也就是一个芭比娃娃的爱好者俱乐部,好多小孩子定期会在大人陪同下去专卖店,看新衣服,交流穿着、打扮心得等;民间雪弗莱迷们成立了克鲁兹车友俱乐部,基本是相同车型,相同颜色,出行时,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俱乐部内有人结婚,则全部出动助威,他们相互交流驾乘心得,保养办法等;贝因美则成立了自己的育婴俱乐部,凡是购买产品的消费者愿意成为俱乐部成员,提交资料,便可定期收到与自己孩子年龄相对的育婴杂志,通过官方网站,还可以参加俱乐部组织的选秀活动,冠军宝贝活动,也可将自己的育婴心得与俱乐部成员分享,真正通过俱乐部彰显了育婴专家的品牌诉求,通过俱乐部让消费者在育婴的愉悦体验中接受产品。
关键词:国际电子商务;商务英语;国际贸易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商务贸易往来也大大增加,加强各国企业之间的贸易合作往来已经成为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同时国际商务贸易活动中所需要的沟通与交流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大规模的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各国企业之间通常不太可能与自己的贸易伙伴之间面对面的进行沟通,因此,电子商务的作用就逐渐凸显出来。而作为其沟通手段的商务英语在国际电子商务中的运用,对企业间国际贸易上的沟通有着巨大的帮助。因此,分析商务英语在国际电子商务中的有效运用是十分必要的。
一、国际电子商务的意义和内涵
所谓电子商务,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商务贸易形式。电子商务可以取代传统的商务贸易方式,使其变的更加快捷、高效。作为一种商务形式,其主要的核心内容是包括商品和服务的宣传、交易和售后等一系列项目在内的商务活动[1],其手段则是通过电子化工具,简单快捷的进行上述活动。
而国际电子商务,指的是国家与国家、地区和地区之间的商务贸易往来。它既包含了电子商务的所有特性,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点。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跨越国界,消除了国内与国外的区别,这种不需要面对面交易的贸易形式给国际商务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它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这种跨越了国家与地区限制的商务形式,必然存在着沟通与交流方面的问题,而沟通则需要语言作为载体。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商务英语才诞生并不断发展完善,以至于成为一门独立的应用型语言。随着商务英语理论上的完善和实践上的经验积累,其已经成为各国间进行商务贸易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沟通方式,成为国际电子商务中的世界通用语言。
二、商务英语在国际电子商务中的特点
作为一门独立、开放、实用的语言工具,商务英语能够很好的满足国际贸易活动中对于沟通交流的需求。作为国际贸易中国与国之间最佳的沟通方式,其表现方式鲜明、语言简洁明了,使得企业之间可以良好的沟通与交易。随着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商务英语也变得越来越规范。总结起来,有如下两个特点:
(一)商务英语作为企业之间沟通的工具,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商务英语在阅读和翻译方面更加灵活和具体,可以使企业间在进行贸易活动过程中,将意思表达的更加清楚和完整。除此之外,其在语言礼貌上也是尤为重要的,不单单表现在普通的礼貌用语和敬语,还要注意用词恰当准确,避免使对方企业产生被冒犯或轻视的感觉。这就要求企业的国际电子商务人员拥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并且熟知国际电子商务和网络交易平台的相关知识,才能良好的发挥商务英语的特性。
(二)写作形式较为规范和严格
在写作上,商务英语属于比较官方的公文函的范畴,并同时涉及到国际电子商务和沟通交流的综合性写作形式。对文体的特性和写作的格式有着严格的要求,语言要简洁明了,词汇和信息要通顺完整。在翻译时则需要注重实际应用的效果,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语言,而且需要体现出礼貌和尊敬。因此对于商务英语特点的正确掌握及利用,才能使其在国际电子商务中高效的发挥作用。
三、国际电子商务中对商务英语的运用
现今,商务贸易活动正在朝着全球国际化的趋势发展,作为国际电子商务中沟通交流的基本载体,商务英语以其饱满充盈的内容,正在体现在它的重要性[2]。而对于商务英语的运用,概括起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商务英语阅读方面
在国际电子商务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的沟通交流信息、交易记录以及往来信函等等。只有充分的阅读和理解这些资料和信息,才能获取产品或服务的具体信息,正确的了解对方的意图,从而做出正确的商业判断和投资决策。因此,出色的商务英语阅读的能力在国际电子商务贸易活动中是极为重要的。同时,国际电子商务活动中,各大厂商的网站和宣传资料中都包含大量的关于产品信息和宣传推广的阅读材料。其中会含有大量的商务英语知识、专有名词和专业术语。要想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这些信息和资料,就要求企业的国际电子商务贸易人员拥有较高的商务英语水平和丰富的产品知识,才能高效、快捷的对材料进行阅读,并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从而达到自己的商业目的。
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国际电子商务中,商务英语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通俗的、习惯性的用法。例如在对某些产品的功能信息进行阐述时,会使用各种专业术语的缩写形式,这就需要从业人员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当中,不断的丰富知识、积累经验。
(二)商务英语写作方面
如果说上面提到的商务英语阅读是为了获取信息,那么商务英语写作就是向外界传递信息。这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传递企业自身和产品信息的方式,它通常都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商务英语的写作通常是以英语信函的方式存在于企业之间,其内容一般包括咨询、协商、付款、发货等方面。信函中词汇及语言的运用通常都比较正式和专业,从很大程度上可以体现出商务英语本身具有的规范性特点。这就要求国际电子商务人员具有对商业背景的正确理解和对商务英语知识的丰富积累,同时具备良好的英语写作与表达能力。
在商务英语的写作中,语言要求系统全面、简洁明了,并且使用国际上公认的英语缩写形式。应该注意的是,在面对不同的业务对象、不同的产品时,写作的细则和内容都是不同的。但是都要遵循商务英语信函写作的基本原则:简明、准确、完整和礼貌友好。
(三)商务英语的在线沟通与交流
商务英语的阅读与写作虽然能够较为有效的获取和传递信息,但是作为一种静态的沟通交流方式,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的[3]。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商务英语的表现方式也在逐渐改善。并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出现了很多在线沟通和交流的软件和工具。这些工具的出现使企业在处理国际商务问题时,信息的沟通和交流能够更加及时,确切。这使得企业之间由原来静态的商务英语交流变为动态的商务英语沟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给商务英语带来了新的发展。
而由此诞生的一些在线交流工具,例如:微软的MSN、AOL旗下的ICQ,以及阿里巴巴国际站的Trade Manager等,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国际电子商务中所发挥出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通过软件的在线聊天和离线留言功能,企业可以轻松的获取和传递信息,表达自己的意思。可以说,在国际电子商务中,这些软件体现了多种商务英语知识的综合性,涵盖了丰富且专业的英语知识[4]。作为国际电子商务人员,这些软件的应用是必须要完全掌握的,它将大大提高业务人员的商务英语实践水平。
四、总结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各国企业之间的商务合作和贸易往来也逐渐增多。而商务英语作为最基本的商务沟通方式,在国际电子商务中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了一个行业的专用语言。因此,在国际电子商务活动中,企业之间在进行商务沟通和交流时,不管是阅读、写作还是在线交流,都要熟练的掌握商务英语的语法特点和文本规范,良好的运用商务英语的规律与技巧,使信息在这些不同渠道中传播的时候,能够表现的丰富完整、淋漓尽致,从而满足日益发展的国际电子商务贸易活动中的各种要求,达到企业最终的商业目的。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邢妍.浅谈商务英语在国际电子商务中的综合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