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7 09:56:4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诗歌的起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气割的原理:气割是指利用气体火焰将被切割的金属预热到燃点,使其在纯氧气流中剧烈燃烧,形成熔渣并放出大量的热,在高压氧的吹力作用下,将氧化熔渣吹掉,所放出的热量又进一步预热下一层金属,使其达到熔点。金属的气割过程,就是预热、燃烧、吹渣的连续过程,其实质是金属在纯氧中燃烧的过程,而不是熔化过程。
气割解释:气割时,火焰在起割点将材料预热到燃点,然后喷射氧气流,使金属材料剧烈氧化燃烧,生成的氧化物熔渣被气流吹除,形成切口。气割用的氧纯度应大于百分之九十九;可燃气体一般用乙炔气,也可用石油气、天然气或煤气。用乙炔气的切割效率最高,质量较好,但成本较高。气割设备主要是割炬和气源。割炬是产生气体火焰、传递和调节切割热能的工具,其结构影响气割速度和质量。采用快速割嘴可提高切割速度,使切口平直,表面光洁。手工操作的气割割炬,用氧和可燃气体的气瓶或发生器作为气源。
(来源:文章屋网 )
蒋捷字胜欲,阳羡人。南宋度宗咸淳十年进士,后入深山隐居不仕,有《竹山词》。早期的蒋词词工句丽,善摹自然风物别有情致。刘熙载说他“洗炼缜密,语多创获。”如《一剪梅》中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至今读来仍觉闲适从客,而无半点杂色,可称他早期的范本。蒋捷的这些词颇似北宋的晏殊,往往都从自然景物中着眼入手而写人世苍凉,无论草木山川,风雨雪月都是他移情寄意的所在,大体上讲,他是一位不喜雕琢而尚自然本色的一位词手。宋亡后,蒋捷的词风大变,尽管没有移情别物,但词的内涵大大加深了,一种沉痛的恨爱始终沉于卷底、浮于笔端,使人读了既感苍然、也欲潸然。《虞美人》是怨歌的曲子,李后主曾有“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绝唱,堪说写尽了亡国的愁山恨海。而蒋捷的《虞美人》则更增添的是个人的忧怨,忧怨痛楚中看出“国破山河在”的愤懑来。先让我们看看词: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的这首词与他前期的作品比较,从风格上讲凝重厚实的词风加剧了。词工句丽的精致小品被代之以深沉含蓄的短章。做此词时,蒋捷已是垂暮之人,纵想少年,中年的岁月,感叹身世的浮沉,他自然要说好些个不畅。即使是个没什么涉阅的人,垂暮思春、多得也是怅然与愁思,何况蒋捷。而今身处空寂的古寺禅房,听晨钟暮鼓,鸟鸣虫唱,更便是欲静而不能。一夜的秋风凄雨自然触发了情思,一下子想起了少年、壮年。那也是在雨天夜里,可心境却又那么的不同。灯红酒绿的歌楼沉湎都化作灯花一梦而杳无踪迹,只有当年侠气还隐隐在胸中欲出,但“鬓已星星也”又能何为呢?蒋捷的壮年也和辛弃疾一样怀“闻鸡起舞”的壮志,但南宋的暗弱使得他成了一个有怨的歌者而一无建树。“断雁叫西风”正是他壮年处境的写照,茫茫江天空阔间,一支孤雁在伸颈哀鸣,这不正是南宋危局的江天空阔间绝望无援、身单影支的蒋捷吗?他什么也不能说,惟然对天长叹。剑已蒙尘,心已灰封,故国不堪回首,一股怨气从卷中喷出。眼前的古寺青灯,身后的烟云旧事,廊前的淅淅沥沥滴雨都已做了不眠之根,搅扰着他。只有归去而已,家园已丧,心在淌血,和着那雨滴流淌而却不知怎寄他方,一任风雨飘摇,而甘愿做那水草逐波,遗恨与怅然绵绵无绝,一个永远都在内心哭泣的亡国弱民。
第一方面:打嗝俗称“嗳气”,成因很多。胃肠道积气、积液过多,通过胃肠道的蠕动,便可引起打嗝。打嗝是无害的,就是让人感觉到不舒服而已。
第二方面:如果排除胃、食道的器质性改变,常打嗝则很有可能是得了吞气症,这种病症属于功能消化不良。长期打嗝不止的话,可以选择去医院看看自己的病情。
第三方面:打嗝是因为分隔胸腔和腹腔的横隔膜或呼吸辅助肌肉受到刺激产生痉挛所发生的一种反射运动。吃饭的时候不要暴饮暴食,一般过一会都是能够解决掉。
(来源:文章屋网 )
龙凤呈祥,孪生兄弟与孪生姐妹结成双星演唱组合
这对双胞胎兄弟,哥哥李端倪,小名和艺名叫阿健,弟弟李康倪,小名和艺名叫阿康。其中哥哥娶了双胞胎姐妹中的姐姐林三湘,弟弟娶了妹妹林四湘,如今,他们共同生活在北京。
李端倪、李康倪孪生兄弟1979年出生在湖北省京山县一户小康之家,小哥俩对音乐情有独钟,读书时就成为校园的明星,后来他们报考了武汉音乐学院,专攻作词、作曲和乐器演奏。1996年,一家歌舞团招演员,兄弟俩即兴表演了一段小品和一首自己创作的歌曲,很快被录取了,后来成为歌舞团的台柱子。
孪生姐妹林三湘、林四湘1980年3月11日出生在湖南会同县金子岩乡,侗族人。三湘、四湘从小就天生丽质、活泼可爱,对音乐和表演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会同县文化局局长看了她们的表演后觉得她们极具发展前途,当即推荐她俩去县里的一个声乐培训班学习。两年后,三湘、四湘被老师推荐到江苏一家歌舞团。两姐妹凭着甜美的歌喉和扎实的功底,成为团里的主角。
1998年,阿健、阿康兄弟俩随团到杭州演出,这时另一个歌舞团的一对双胞胎姐妹也在杭州演出,反响很好,阿健阿康所在的歌舞团团长就授意兄弟俩去把那对双胞胎姐妹挖过来。
当兄弟俩赶到绍兴剧院时,姐妹俩正在舞台上演出,他们坐在观众席上认真观看。他们被姐妹俩的表演深深吸引住了:姐妹俩身材娇小,妩媚动人,一头秀发在劲歌劲舞中飘洒自如,丹唇微启,那两对小酒窝简直令人心醉。哥哥对个头高一点的女孩有好感,心想她可能是姐姐。弟弟则对个矮一点的女孩有了爱心,估计她是妹妹。
第二天下午,林三湘、林四湘姐妹俩正在浙江绍兴剧院作演出前的准备,门口一个保安跑来问:“这里有一对叫三湘、四湘的双胞胎演员吗?外面有一对双胞胎找你们。”姐妹俩奇怪道:“谁找我们啊?”到门口一看,见这双胞胎兄弟比她们这双胞胎姐妹还相像。看着眼前的姐妹俩,两兄弟说:“我们也喜欢唱歌、也会玩乐器,想找个团参加演出。”姐妹俩随即带兄弟俩去见团长。谈了一会后,团长建议:“你们四人一起演个节目看看吧?”团长问兄弟俩会唱什么歌?兄弟俩说《爱情鸟》。旁边姐妹俩心里一惊:《爱情鸟》?跟我们以前唱的一样啊。团长说:“好,你们四个一起上。”
没想到,那天一对双胞胎兄弟和一对双胞胎姐妹的演出效果出奇地好,一曲末了,掌声如潮。演出后,三湘、四湘说:“其实我们有很大的理想,总希望有一天能自己唱出去。”两兄弟一听,一下激动起来:“你们有这种想法?我们也有啊!我们奋斗到今天,心里也一直是这么想的。”同是双胞胎的两兄弟和两姐妹都互道各自的追求和理想,短短一个小时内,四个人一拍即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双方离开各自的歌舞团,四人一起组建一个以两对双胞胎为卖点的歌舞组合。
经朋友的引荐,两对双胞胎以“龙凤四双星演唱组合”的形式,开始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在四人中。李端倪是大哥,在外闯荡的时间最长,自然成了演唱组的“头头”。在排练演出的过程中,李端倪和林四湘、李康倪和林三湘不约而同地结成对子,互相帮助,唱歌跳舞,切磋演技,配合得极为默契。兄弟俩早就对姐妹俩情有独钟,常借演出之机频频发动攻势。不久,爱情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悄悄地生根开花了。
每到一个地方演出,李端倪就和四湘争着洗衣服,整理道具,做出一个大哥哥的样子来,处处关爱她。他知道四湘不爱吃甜食,演出到深夜就满街寻找别的食物。有一年冬天,他们演出完后已是三更半夜,李端倪硬是头顶着大风雪,找遍城里的大街小巷,才买到了四湘爱吃的卤鸡腿。他的细心呵护也赢得了四湘的芳心。
李康倪在唱歌跳舞之余爱好诗歌和画画。为了表达爱慕之情,他认真地画了一幅三湘的肖像,还配上了一首爱情诗,常常睹画思人。谁知,那幅诗配画被别人无意中撕掉了。他误以为是三湘拒绝了他的爱情,便躲在寝室里灰心丧气,几天茶饭不思不理三湘。善解人意的三湘知道后,默默地买来笔记本,把康倪创作的爱情诗全部抄好了送给他。李康倪手捧着笔记本,心里一阵狂喜,渴望的爱神终于降临了。
双胞胎相爱的消息传到了湖南老家,姐妹俩的母亲不是高兴而是焦虑:三湘是姐姐却爱上了弟弟,四湘是妹妹竟爱上了哥哥,这不符合本地农村的习俗啊!三湘、四湘的母亲听说后,非要亲自看看未来的女婿怎么样。到了北京,李端倪兄弟俩晚上演出,白天就给未来的岳母端茶递水,问寒问暖,还陪她逛大街,游公园,最后,老妈妈感到满意了,却提出一个条件:要兄弟姐妹调换过来,哥哥李端倪娶三湘,李康倪娶妹妹四湘。听了妈妈的话,他们都孝顺地默默点头。也许是双胞胎真的有心灵感应,他们的关系本来就亲密无间,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不久就适应了。
喜结良缘,全国妇联主席亲自为双龙双凤证婚
随着“双子组合”事业的发展,双胞胎兄弟和双胞胎姐妹的感情愈来愈深。一天,李端倪在翻阅《中国青年报》时,看到了全国妇联将在2000年元旦举办有2000对新人参加的“世纪缘大型集体婚礼”的启事。他当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弟弟和林三湘姐妹俩,两对相恋3年而无暇举行婚礼的有情人,感到由全国妇联为他们证婚太幸福了。
2000年1月1日,他们四人和其他来自全国各地参加这一盛大婚礼的夫妇一起,在200名警察的护送下,从人山人海中穿过。他们还荣幸地代表2000对新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献上第一个花环。在北京奥运体育馆举办的世纪婚礼上,2000对新人共同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而双子组合自然成了国内备受关注的焦点人物。原全国妇联主席陈慕华、彭佩云还为端倪和三湘,康倪和四湘亲自主婚,并颁发了世纪婚礼证书,成为中国吉尼斯记录创造者。
婚礼结束后,他们作为2000余对新人的代表,参加了“世纪缘大型文艺晚会”的演出,与全国著名演员同台献艺。婚后,成双成对的生活,让阿健、阿康兄弟和三湘、四湘姐妹过得幸福快乐,每每走在街上,他们都会引来众人羡慕的目光。
一天晚上,四个人与朋友一起去吃自助餐,回来的路上,四湘
走得有点累,就喊走在前面的阿康道:“你慢点,等等我。”随即跑上前去牵住他的手,一直走了几百米后,抬头一看一声惊呼:“完了!完了!错了!”原来她刚才挽着的是哥哥阿健的手。四湘跑到前面对阿康说:“哎呀,刚才差点出大事。我把你老兄的手挽着走了好远呢。”阿康说:“这有什么,又不是外人。”原来阿健开始也以为刚才挽着自己的是妻子三湘的手,但走了几步后,他发现不是自己的妻子三湘,因为三湘每次挽他的手时,手都要抖一抖,但他为了不让四湘尴尬,没有点破。
他们同父母小住的日子里,也经常被父母认错,把这两对年轻夫妻逗得捧腹大笑。
一次,两女婿随妻子回娘家过节。看着穿着统一,长相英俊的两女婿,丈母娘的脸笑得像一朵花般灿烂。阿健、阿康不但会讨老婆的欢心,更会巴结丈母娘。他们一起来到厨房帮她做饭,打下手。阿健有模有样地帮丈母娘将一条大草鱼剖开,一丝不苟地清理鱼鳞;阿康则帮着丈母娘拣四季豆。看着两女婿既能上厅堂又能下厨房,丈母娘暗自为女儿们独到的眼光叫好,满脸幸福地做起饭来。
“阿健,快把你拣好的四季豆递过来。”机灵的阿康一听感觉不对劲,肯定是岳母把哥哥当成他了,立即不动声色地将拣好的四季豆递给岳母。
“阿康,把你洗好的鱼递给我,今天我给你们做……”阿健正把鱼递向岳母时,姐妹俩笑得前俯后仰。见女儿们捂着肚子越笑越开心,母亲立即放下手中的勺子,双手叉腰仔细辨认了几分钟,还是没有辨别出谁是哥哥,谁是弟弟。两个人不细看,真的像是复制的一般,难以辨认,最后母亲在女儿们传授了绝技后,辨别的水准越来越高,但偶尔还是会认错。
婆婆对这对漂亮的儿媳更是疼爱有加,每次儿子从外地演出带她们回家,婆婆像过年一般张罗着做她们最爱吃的菜。可她也是经常把两个儿媳认错,整个家里处处充满着欢乐的笑声。
一展歌喉,用天籁之音征服华夏
同在一个屋檐下,哪有勺子不碰锅沿的,矛盾肯定是有的。阿康说:“我和阿健从小就谁也不服谁,都想做得好一点,从小就吵架拌嘴,长大在一起合作演出后,也常争吵。比如写一首歌,为了一个词,我要用这个,他要用那个,争论不休。后来,为了减少矛盾,我们四个人做了分工,阿健做音乐,我就不参与,只负责演出和公司的电脑制作等工作;而四湘性格外向、活泼、可爱,负责外事联络;三湘细心稳重,负责我们的衣食住行。这样,矛盾就少了。”
阿康还说:“现在,我们四个人住在公司为我们提供的一套两居室里,同吃同住同演出,在婚后的这些年中,我们曾分开居住过,但在一起习惯了,分开还真不习惯,我们四个人少一个也不行。”
每个人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分工明确:哥哥阿健弹吉它,弟弟阿康演奏贝司;姐姐三湘负责打鼓,妹妹四湘敲打键盘。他们就这样组成了中国第一个“两对双胞胎夫妻”演唱组合。
三湘、四湘姐妹俩来自湖南的少数民族(侗族),阿健、阿康兄弟俩来自湖北。他们的原创音乐展现的是民族情结和现代的天籁之音,他们细如流水或激情澎湃的和声和高亢激昂的独唱,能穿透听众的耳朵和心扉。他们创作的主打歌《父爱如山》和姊妹篇《母爱如海》深情细腻,大气、回肠的创作和深情空灵的演唱,能把众人心灵深处的情感融化。他们的爱情歌曲也是激情如火,温馨感人!
他们创造了四个中国第一:他们是中国第一个“两对双胞胎夫妻”演唱组合;他们是中国第一对由双胞胎男孩和双胞胎女孩组成的四人演唱组合;他们是中国第一对既有偶像外型又有优秀创作才华的双胞胎组合;他们是中国第一对集能唱能跳,能演奏电声乐器,能作词作曲的组合。
2007年3月1日,《双子专场音乐会》由中国著名指挥家谭利华先生执棒指挥,北京交响乐团现场演奏,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陈铎主持,著名春晚导演任卫新撰稿,中国唱片总公司策划制作的一台高雅的艺术盛会。
在音乐会上作为他们的代表作品,无论《父爱如山》《母爱如海》还是《天生两对》《天长地久》.及“祝你平安、祝我也平安”的《平安是福》,他们演绎的时而激情如火,时而温情如水。他们为第二故乡创作并演唱了《故乡》《侗乡黎平我的家》《侗乡情歌》等歌曲。在音乐会现场双子四人以自弹自唱的形式献上感人肺腑的《感谢你妈妈》和欢快的《嘿箩箩》等歌曲作品,几乎都是这两对双胞胎夫妻自己的原创。
兄弟阿健、阿康和姐妹三湘、四湘集中展现的是民族和通俗相结合的演唱风格。他们演唱的作品在质朴中以情贯穿,不仅有亲情和爱情,同时也有乡情和友情,其中还有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篇《拯救地球》和爱心公益姊妹篇《爱的呼唤》《爱心传递》,在音乐会上的最高亮点是他们作为侗族文化形象大使,他们穿着华丽的侗族盛装,演唱了这首具有民族特色的、原生态的、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侗族大歌《布谷催春》。侗族大歌是当今世上唯一无文字、无乐谱、无指挥、无伴奏的多声部自然和声。同时还把两首经典老歌《北京的金山上》《打起手鼓唱起歌》献给现场的观众,在音乐会上受到热烈欢迎和各界人士的赞赏。
音乐会在音乐双子充满情感的演唱中,通过主持人的介绍穿插有关这两对孪生夫妻之间很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以及独具特色的侗族风情服饰表演,使这台音乐会既高雅又增添了许多缤纷的色彩。
一、格萨尔史诗的本体认定
格萨尔史诗,藏语中称为“格萨尔的故事”,简称“仲”或“岭仲”,意译即“故事”、“岭国的故事”。后来,受佛教术语的影响,一些文化人称“仲”为“传记”或“本生”。于是出现“岭·格萨尔王传”的称呼。近年来,由于学术交流的需要,藏族也吸收了“史诗”这一术语,“格萨尔史诗”这一词组,已成为学术界公认的专用学术术语。
二、格萨尔史诗的流传形式
在藏文产生前,格萨尔史诗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藏文产生之后,出现艺人“说唱形式”和“文本形式”同时在民间流传的情况,其中艺人的说唱形式占最大的比例。
说唱形式 由民间艺人讲唱,众人席地而坐,数日不散。这些说唱艺人一般都不会读书写字,但他们都是天才的诗人和歌唱家,有惊人的记忆力和表演才能。讲唱格萨尔史诗时,艺人们用诗的歌唱为主,散文的讲解为辅,是一种“诗、文、曲”三结合的讲唱。若不录音、录像,仅以文字难以描述艺人讲唱时声情并茂的动人场景。一些杰出的民间艺人,自称“天启”、“神授”的说唱者,只要有“施主”供应茶食,他们便能连续不断地演唱下去,据传已故著名的扎巴老人曾在功德林讲唱“霍岭大战”时就用了十三天!
据粗略统计,20世纪80年代,在藏区还有40多个老艺人,每人都能演唱40~120部格萨尔史诗,据此我们能整理出几千部格萨尔史诗本子。可见蕴藏在民间艺人中的史诗数量是巨大的。目前,藏区处在从传统向现代文明的转型时期,现代化的传煤如广播、电影、电视、卡拉OK吸引了绝大多数原有的史诗听众,青年人发现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对围坐篝火旁听老人咏唱农耕游牧文化生活没有兴趣。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老的史诗艺人也相继过世,格萨尔史诗的口头传唱在稍稍地消亡,这也是我们能切身感觉到的变化。尽管史诗作为一种重要的民间社会通迅方式的时代的终结早已是一种世界性的历史现象,但史诗所具有的独具魅力的文化功能并不会随着职业化游吟诗人的消亡而减退。
文本形式 目前,全国六七家出版社已经出版了近百部格萨尔史诗的文本。对这些文本稍加分析,不难发现其中有古代抄本、木刻本;也有文人加工整理的本子;文人根据格萨尔的故事而创作的本子;还有个别艺人自己创作的本子。当然更多的是根据录音整理出的记录本。因此,研究格萨尔史诗,必须对这百十部文本加以分类,鉴别出哪些本子是接近格萨尔史诗的原生形态,哪些本子是后期艺人、文人修改过的本子。
因为格萨尔史诗是活的史诗,它的绝大部分还保存在民间,只有一小部分形成文本供人阅读,所以,格萨尔史诗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公认的、定型的文本。这表明格萨尔史诗内容的浩博繁杂。出版一部完整、定型的格萨尔史诗虽然是大家的共同愿望,但恐怕很难实现。
三、格萨尔史诗的核心内容和整体结构
格萨尔史诗虽然浩博繁杂,但核心内容却基本一致,整体结构也十分清晰。格萨尔史诗的核心内容就是讲述自己的祖先——“董”氏的来源、世系、传承,以及格萨尔率领“三十个众兄弟南征北战,建立丰功伟绩的英雄故事”。
现已出版的《世界形成》、《董氏预言授记》、 《天界篇》等书,讲述了格萨尔祖先“董”氏族的来源、世系和传承;《诞生篇》和《赛马篇》等书,讲述格萨尔诞生和“董”的“父系三兄弟”从卫藏辗转迁徙到黄河源头,并占领其地的经历。
迁徙到岭地的“董”氏父系三兄弟与当地其他氏族联姻,组成更大的群体,史诗中称为“岭地六部”。“岭地六部”的同辈男子互为兄弟,当格萨尔降生时,‘岭地六部’共有三十个众兄弟。格萨尔率领这三十个兄弟首先征服的“四方四敌”(指“魔部”、“霍尔部”、“门部”、“姜部”),其后相继征服了邻近的“十宗”;然后占领了边远的“三十六小宗”。在征服这58个部落或邦国的过程中,格萨尔为岭地的民众夺取了牛、羊、马、金、银、绸缎、水晶、茶叶等生活必须的物质财富,并把它作为遗产留给后人,这就是史诗中反复描述的格萨尔的丰功伟绩。
通过以上对百十部史诗粗略的内容分析,顺序排列,看似繁杂庞大的史诗却有严密的整体结构,每个单行的史诗本子,在整体结构上都有自己的位置,不会出前后的错乱。所以,格萨尔史诗的整体结构可以概括为:以格萨尔为中心,纵向追溯了格萨尔祖先的渊源、传承,以及迁徙到黄河上游的过程;横向则铺陈了格萨尔的战斗一生,以及他的丰功伟绩。
四、用藏文的历史文献验证格萨尔史诗
这个史诗唱段告诉我们,“董”氏族的发展线索是:古代六氏族——“穆布董”——岭六部——三十个众兄弟。这是贯穿在整个史诗的历史线索。研究史诗的历史内涵时绝对不能脱离各种史诗文本所提供的这条脉络。而这条一脉相承的历史线索隐含在各种史诗文本中,应该引起史诗研究者的高度关注。
追溯“董”氏族的渊源,必然涉及整个藏族的族源问题。历史文献中藏族族源是多元的。如:《萨迦世系谱》主张人类祖称“天神下降”说;《朗氏家谱》主张藏族祖先从“卵中衍化”说;《德吾宗教源流》第227页有类似汉族的“开天辟地”的记载,等等。总之,藏文史书中关于藏族的族源记载是多样的,目前比较普遍的则采取“神猴与岩魔女结合,繁衍出藏族的各个氏族”的说法,我们把它称为“藏族族源猕猴之种说”。
著名的藏文史书《柱间史》⑹记载:神猴和岩魔女结合,生下六个似人似猴的孩子,父母把他们放置在林中,不久繁衍四百多个子孙。神猴根据子孙的相貌把他们分成“董”、“冬”、“斯”、“穆”四个群体(氏族)。这就是史书常称的“原初四氏族”。
格萨尔史诗中经常提到的“董”氏族,原来是藏族“原初四氏族”之一,“董”氏族最初居住在“约茹”,也就是现今西藏山南地区的雅隆。
1、关于“古代六氏族”的史料
格萨尔史诗中经常谈及的“古代六氏族”,按藏族历史文献的记载是从“原初四氏族”中分化来的。藏文历史文献中,把“原初四氏族”称为“舅父氏族”,把“古代六氏族”称为“外甥氏族”,他们是甥舅关系。所以,从“原初四氏族”中分裂出“古代六氏族”其实质是舅父氏族中分化出外甥氏族的。
“古代六氏族”在广袤洪荒的青藏高原上各自以血缘氏族为单位,随水草任意迁徙,每次迁到新的地方就认为自己是该土地的主人,藏文史料和格萨尔史诗中把它称为“占地”或“分地”。在远古时代,“古代六氏族”就已经走出了卫藏,迁徙到了“汉藏交界的地方”。《汉藏史集》第13页在记载“古代六氏族”迁到汉藏交界的地方时,“在玛卡学热带达巴这个地方,吐蕃的三父六子分地居住”这与史诗中谈及的董氏父亲三兄弟占据“玛康岭”,即占地称王的说法是极其相似的。这表明,史诗与历史事实始终互为表里,即有其事才有其说,不是艺人异想天开编造出来的。
2、关于“穆布董”——“岭”(“岭六部”)的史料
我们从藏文历史文献中终于找到了“岭巴”这氏族(部落)。它原来是穆布董氏族中的“尊者六系”之一,并不像格萨尔史诗中描写的那么强大。但“岭巴”这个氏族(部落)在历史上的确存在,它的确有“古代六氏族”——“穆布董”——“岭巴”的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线索。这个悠久的历史不仅被格萨尔史诗反复歌诵,在可靠的藏族典籍中也有明确记载,两者完全吻合。这有力地证明史诗中咏唱的“董”氏族的历史故事并非民间艺人的胡编乱造,而是有历史根据的,难怪民间艺人始终坚持说他们讲唱的是真实的历史故事,这些历史珍藏在一代又一代的艺人的记忆中。
五、格萨尔史诗与藏族最早故事集《玛桑故事》的比较
格萨尔史诗大致在什么年代初具雏形,这也是史诗研究的一大难题。本文找出藏族最早的《玛桑故事》作为“参照物”,与格萨尔史诗相比较研究,以探索格萨尔史诗形成的相对年代。
藏族的著名史书《智者喜宴》(上册)第164页在记述止贡赞普事迹时写到:“藏族最早的故事书有《遗体变金的故事》、《玛桑故事》、《麻雀的故事》等。”可见故事已经成为一种文体,故事的名目也繁多,民间讲唱故事十分盛行,看来人类的童年是在故事中度过的。
《玛桑故事》是藏族最古老的故事,可惜已经失传。但“玛桑”是藏族历史上非常活跃的一个氏族,藏文史书中有断断续续的记载。下面我把“玛桑”的史料大致地串连起来,以窥视《玛桑故事》的大概内容。
1、“玛桑”是藏族远古的氏族之一,起源于阿里地区,其势力一度波及卫藏。在吐蕃王朝以前曾在高原掌权。
2、“玛桑”氏族的一支是萨迦“昆”氏的始祖。此时“玛桑”还征服了格萨尔的祖先“董”氏族。
3、到了吐蕃时代,大臣罗昂杀死止贡赞普,并一度夺取吐蕃政权。据《柱间史》第58页记载,大臣罗昂的全名叫“玛桑·罗昂”,可见,吐蕃王朝的初期,玛桑氏族还很强大。
引用以上三条史料的目的要证明“玛桑”又是一支有着光辉历史的远古氏族,与格萨尔的祖先有过激烈的冲突。藏文史书中把《玛桑故事》推崇为藏族最早的故事集之一,据我个人的推测,《玛桑故事》的内容可能是一本讲述“玛桑”氏族起源、发展、壮大的故事,具备了史诗的性质,在古代民间广为讲唱,所以被佛教徒视为佛教经典的先声或预示,并为格萨尔史诗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文化借鉴。
现在,我们换个视角,考察一下格萨尔史诗是如何看待玛桑氏族的,史诗和《玛桑故事》有何关系。
第一,格萨尔史诗中声称“玛桑”是格萨尔的父系氏族,是母系社会的产物。在母系时代,“董”的血统按女性计算,氏族实行外婚,氏族中的女性只能与外族的男子婚配,但子女与母亲、舅父生活在本氏族中,父亲则是外族的人,子女们依稀知道自己父亲的族系。所以格萨尔史诗中把“玛桑”认定为自己的父亲,反映了史诗对母系社会的遥远、模糊的记忆。
第二,格萨尔史诗中常常用“玛桑”两字为格萨尔命名,以表示对远古父系的怀念。
第三,格萨尔史诗中有“玛桑”字样的书名。
通过玛桑史料与格萨尔史诗的比较,不难发现格萨尔史诗与玛桑氏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格萨尔有“玛桑好汉”的名字,格萨尔史诗也有称之为玛桑的书名,我们能否这样大胆地推断:藏族最古老但已失传的《玛桑故事》是否就是我们现在就能读到的《格萨尔史诗》呢?如这种推断还欠历史资料,从以上的历史资料我们完全可以断定;如果说《玛桑故事》是最古老的,那么与“玛桑”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格萨尔史诗也同样的古老。这些故事从远古传来,至少在吐蕃第八位赞普——止贡赞普时代就已初具史诗的型态,并在民间有人讲唱,有广大的听众,就是说格萨尔史诗距今至少有两千多年了。
六、史诗研究的两种误导
1、“文化中心论”的误导
20世纪30~40年代,一些中外专家初步接触到格萨尔史诗时,由于语言障碍难能与史诗艺人交流,而当时为数不多的史诗文本珍藏在寺院和贵族手中,难得一见。尽管他们连格萨尔史诗的皮毛都没有碰着,却匆匆谈观点、下结论,说什么“格萨尔是罗马凯撒(Kai-Sir),说什么“格萨尔是关公”,“格萨尔史诗是‘藏三国’”。据说这些专家运用的是高深莫测的“历史语音考证法”。他们从事学术,事先带着某种成见和情绪。
2、“历史演义小说”思维定势的误导
用这种思维定势研究格萨尔史诗,认定史诗是历史演义小说,是依据某种史实创作出来的故事。他们说“《格萨尔》基本上是吐蕃人按照吐蕃时期的基本史实创作出来的长篇诗体作品”(参见《格萨尔学集成》第二卷,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1007页),并进一步断定“格萨尔是墀松德赞的文学形象”(也就是说格萨尔史诗是依据墀松德赞的历史事实创作出来的)。因此对史诗中的征战情节作了大量的历史考证,认为史诗描写的征战与墀松德赞进行的战争完全吻合。
我认为,首先,格萨尔史诗不是历史小说,格萨尔史诗是董氏族的先民向后人讲述的氏族发展史,是董氏族的先民世世代代积累和记忆下来的祖先业绩,史诗没有作者,也不需要某个作者创作。把口头传说记录下来就是杰出的作品。其次,吐蕃和“岭”有共同的族源,但后来的发展是不同的,吐蕃以拉萨为中心,岭在黄河上游的“玛康岭”。吐蕃赞普是“穆”氏族,岭格萨尔是“董”氏族,还有格萨尔和墀松德赞是否同时代的人,也需要认真考察。
如果说“历史演义”小说是根据史实的再创作,那么史诗仅仅是对祖先历史的回忆,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把史诗当作历史小说,一味去寻找、考证历史原型,就容易在历史考据中陷入捕风捉影、牵强附会的泥潭。另外也容易走上只信文字记载的史书,而否认口碑史料,否认老人记忆,否认民间传说的极端。所以我认为用“历史小说”的研究方法去研究史诗也是一种误导。
七、简短的小结
本文对格萨尔史诗进行了粗略的追根溯源的工作。若问格萨尔史诗的源头在哪里,我的回答是:史诗的源头在藏族的猴子变人的传说里;在藏族“原初四氏族”、“古代六氏族”的衍化过程中。说得具体一点,格萨尔的祖先“董”氏族从西藏的山南雅隆出发,辗转阿里,迁徙到了“黄河源头,发展成为强大的“岭”部落,这些人群自称“岭巴”,也就是住在黄河源头的人,他们的英雄也称之为“岭·格萨尔”。格萨尔史诗是他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这部史诗产生于藏族先民中,是历代先民积累、创造的,是土生土长的民间文学。
原文:
《退食园亭效韦刺史》朝代:明 作者:蔡汝楠
崇朝署字罢,退食坐园庐。
春草阶下歇,夏花树底疏。
1、保时捷的外文名字叫Porsche,又叫作波尔舍,是德国著名的汽车品牌。
2、保时捷成立于1930年,是享誉世界车坛的著名设计师费迪南德·波尔舍先生创办的。如今,保时捷已经是世界上声名贯耳的跑车品牌,旗下的高级跑车引得全球消费者为之侧目。
(来源:文章屋网 )
片刻,他回头,摇开轮椅,让我们看那字,笑着问:怎么样?是不是有点长进了呀?
彼时,信叔半身不遂刚刚恢复到能拿起笔的状态。字,自然是好不到哪里去,但写了一辈子的信叔,还是那么乐呵呵地写着。
在墨香里,他自有他的乾坤。
年轻的时候,信叔拉扯着四个孩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根本没有钱来买笔买墨。
信叔不恼,依旧喜欢。歇息的时候,不知从哪里弄来一点点光滑的毛,固定在秸秆上,笔,有了;找一包颜料,放在水里,墨,有了;找来一些废旧的纸张,皱皱巴巴,花花绿绿的,信叔一点点弄平,叠好,练习纸,有了。
劳作间隙,他便铺开纸,写上两笔,自是神清气爽。
尤其记得,某个夏日,大雨断断续续地下了几天,房子漏了雨。他找来盆子接好了雨,望望天,放上桌,在滴滴答答的盆碗交响乐中,淡定地写起了他的字。
婶婶怒了:你看看,都什么样子的天了,你还有心思写?
信叔一笑,说:天自下来,我自写。老天爷的事咱管不了,咱自己的事,咱管……
这一下子让我想起了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老。当年,他家中失火,被烧了个干干净净。扑救大火之后,他提笔作诗《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其中写到: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
看,陶老的诗意与远方,就这样散淡在日常里。而信叔亦然:既已雨不停,且遂写我书。这样的诗意,都是骨子里的呀!
后来,条件慢慢好了,信叔的笔换成了五毛一根所谓的狼毫毛笔,墨换成了两毛一瓶廉价的墨汁,纸换成了孩子们用过的练习本。即便屋子里总是散发着刺鼻的墨迹味道,信叔仍是眉开眼笑的。
再后来,孩子们都走出去上了大学,信叔的笔墨纸越来越好了,各种字帖也越来越多。还有朋友带回来各地书法展上的作品……
即便突然半身不遂了,信叔依然笑着,拿起笔。
信叔,一辈子几乎没有走出过小村庄,但你能说他没有远方吗?你能说,他没有诗意吗?他在自己的日子里,慢慢地活出了诗意和远方,悄无声息地浸染着岁月,愈来愈香。
每个清晨或者傍晚,路过单位西配楼,总能听到有悠扬的二胡声传来。很好奇,是谁,在这样紧张又单调的日子里如此闲情逸致?
久了,才知道,竟然是单位里一中层骨干。他看着我惊愕的眼神说,虽然没有时间去听一场音乐会,也不可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每天的几十分钟还是有的,在琴弦间,找一找诗意,去一去远方,倒也惬意。
妈妈,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妇女。在我小的时候,带我去地里劳作,回家时常常带一些不知名的花放在瓶子里;也常常在某个夜晚,在油灯下,我写作业,她写生活琐事;还有,每个清晨,妈妈总打开收音机,听听广播……她说,真好啊,听着广播,就知道天下的事了……
如今,年近七十的妈妈,依然爱种一些花花草草,阳台上尽是她的瓶瓶罐罐。也依然看书,偶尔还会写一些字,不好意思地拿给我看看。但她却不远行,她说,年纪大了,容易拖累人,看看你们拍的照片,听听你们讲的那些,就足够了……
妈妈,也这样的诗意着……
我们时常埋怨着生活的鸡零狗碎,渴望着似乎遥不可及的诗和远方。其实,它们一直以一种别样的,独属你自己的方式存在着。
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住,威廉・福克纳一生的活动直径不超过60英里,但他却写出了19部长篇小说,120多部短篇小说。他的远方和诗意,在他的小镇里,在他伟大的思想里,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而你,也一样。
唐朝的方外人士、禅宗六祖慧能早就说过,何其自性,本身具足。打开电视,翻开杂志,听一则新闻,赏一曲音乐,看一朵花开,品一道美食……这都是你本身已经拥有了的远方和诗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