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7 09:56:3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分析企业的投资价值,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固定资产 账面价值 期望价值 投资价值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国民投资理财意识增强,进入资本市场参加上市企业投资的投资者急剧增加。为了使投资者更好地理解上市企业公开披露的财务报表,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分析每股净资产(元)、每股资本公积金、每股收益、每股未分配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及每股现金含量等重要财务指标,综合估算企业的未来投资价值,合理做出恰当的投资决策方案,必须客观分析企业会计报表及固定资产会计信息。
从客观的角度看来,现在公开披露利润表反映的是企业过去的盈利能力信息,而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反映却是资源给企业未来带来经济利益的盈利能力信息。尤其是占有份额大、使用目的多、事业支撑元素强的固定资产,更加对企业未来收益起着决定性作用。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代号排行前(600001-600007之间)5家企业在2006年9月30日披露资产负债表的调查分析看来,5家企业持有固定资产平均比率占总资产平均额的61.14%,超过资产总额一半以上,其中最高是中国国贸(600007)的固定资产金额占资产总额的92.29%。可见,企业的每股净资产金额中所含固定资产份额较高,也就是说能给企业未来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一半以上是固定资产。因此,要合理估算企业的未来投资价值,就必须详细了解企业资产,特别是占有份额大而且使用元素多的企业固定资产,通过综合分析固定资产的会计特征,全面评估企业价值。
2. 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确定性与期待价值增值
企业在根据本身经营战略决策进行事业投资过程中,取得并持有土地、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设备、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其目的是同过运用投资固定资产进行生产经营,并取得超过固定资产投资成本以上的事业收益。
2.1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确定性
企业资产负债表披露的固定资产账面是取得固定资产的全部成本。由于企业取得固定资产属于事业投资行为,所以购入费用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也就是说,从购入固定资产开始到交付使用为止的全部费用支出额,作为固定资产的投资原价并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及计量,并且在未来的使用年限内,通过折旧分摊费用的形式,收回固定资产这一事业投资确定成本。可见,固定资产购入时账面价值高,此时表现出来的每股净资产价额也高,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及折旧核算,表现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在减少,每股净资产价额也随之降低特点。
2.2固定资产取得的期待价值增值
企业购买固定资产的目的一般是通过使用取得固定资产进行产品生产经营,并获得超过固定资产投资成本以上的期望价值。
企业固定资产事业投资成本收回及实现期望价值是一个长期过程,而在这一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一方面随着生产技术的熟练完善、市场的不断开拓及产品销售量的扩大,营业利润会不断增;另一方面,随着固定资产的折旧会计处理,其账面价值不断减少,需要分摊的费用总额在降低。加上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年限长于折旧年限,也就是说企业固定资产经常是在累计折旧全部计提完毕之后,仍然还在使用并创造收益。因此,投资者在分析企业固定资产信息时,必须了解企业使用中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呈减少趋势、而投资可能实现的期望价值却呈增加趋势。
3.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少与绝对收益增加
根据我国2007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以下简称“会计准则”)第三条规定,企业有形固定资产是为商品生产、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使用目的而持有,并要求在使用期间实行按“使用寿命”期内摊销的核算方法。由于固定资产本身具有多重效用的客观特性,同一固定资产、同一核算成本、不同的持有目的、不同的使用方法将带来不一样的经济收益。
3.1固定资产持有的原价减少性特征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固定资产一经取得,不管使用效益如何,都按照固定资产取得原价,确认及计量于资产负债表之中,并且设立“累计折旧”科目核算固定资产减耗量。根据固定资产折旧处理的理论依据:在企业生产及经营正常进行前提下,由于物理的,机能的因素将导致固定资产使用价值和价值损失,为了合理反映这种价值减少,会计核算实行对使用固定资产在“经济使用年限”内进行折旧会计处理,通过固定资产的原价分摊形式收回其投资成本。
可见,在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过程中,无论选择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等折旧方法中的哪一种,都表现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在减少、折旧累计收回投资额在增加,即体现了持有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少性特征。
3.2固定资产的金融价值性特征
企业持有的土地、仓库、厂房及建筑物或以“在建工程形”形式核算的土地等有形固定资产,本身具有客观金融性特征。根据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保有固定资产不管是使用目的还是投资目的,持有期间都实行折旧核算,使得若干年经过账面价值变得越来越少。事实上,随着我国土地价格及建筑成本不断上升,这类固定资产的市场公允价值远远高于账面价值。
然而,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保有这部分金融性固定资产,由于具有巨大含溢价值。由此,企业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可能选择改变固定资产使用目的为金融投资目的,转为把这些固定资产在市场上以市价卖出实现变现,将取得巨大营业外收入,实现企业利润增加。
4.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以外挖掘企业投资价值
由于企业有形固定资产种类繁多、使用状况复杂、确定成本核算单一,因此,投资者必须善于有效分析企业固定资产项目、结构、使用状态及性质,从理论上发现企业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以外客观存在的未来投资价值。
4.1 善于发现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收益
根据固定资产折旧理论依据我们知道:一方面,固定资产对企业经营利润有贡献,并且这一贡献额度是通过固定资产本身的机能减耗换取而来的。一方面,在假设企业持续经营前提下,固定资产取得原价就等于资产的潜在经济使用能力。其实,对于企业生产经营长期使用的固定资产来说,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物价水平的不断上升,企业品牌价值的不断提高,固定资产在经济年限内所带来的单位年间经济收益,将大大超过原价折旧额。因此,投资者须详细了解企业固定资产项目及使用状况,善于发现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收益。
4.2善于认识固定资产的金融性价值收益
由于企业有形固定资产的确定核算特征,使得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客观呈减少趋势,而投资可能实现的期望价值却呈增加趋势。在这基础上,如果改变固定资产使用目的为金融投资目的,把金融性固定资产以市价卖出变现,将实现巨大的经济收益。
实际上,金融性固定资产按现在市场公允价值交易,将使其隐含在该资产中的“含溢”价值部分得以实现,形成企业的确定收益。这样的结果将会直接带来企业每股收益及现金流量增加的同时,创造超过期望价值、使用价值以上的扩大价值额,形成扩大面积的增值空间。
4.3挖掘超过账面价值以上的多元投资价值
[关键词]投资;企业价值;自由现金流
中图分类号:F2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4-0326-01
近几年,理性投资理念逐步战胜过去狂热的非理性投资成为主流,投资者在选取财务指标,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时也更加谨慎。自由现金流作为财务分析的重要指标,然而在股票投资者分析投资价值时却很少提及。巴菲特甚至认为:“自由现金流是衡量企业是否值得投资的唯一指标。”他指出:“一般的准则,诸如股息率、市盈率甚至是成长率,除非他们能够提供一家企业未来现金流入流出的任何线索,否则这些技术指标没有任何意义,甚至还会误导投资者作出决策。”
1 基于自由现金流指标的企业投资价值判定
ZN公司是由大连JN股份有限公司重组之后上市的一家公司,并与2009年7月1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由原铁合金冶炼转型为房地产开发和土木工程建筑(以下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网和东方财富网)。
1.1 ZN公司自由现金流指标的水平
企业投资价值分析时,一般选择五年的自由现金流量指标。本文通过分析ZN公司2009-2013年公开财务报告中的数据,计算得出自由现金流量表。
表:ZN公司2009-2013年自由现金流量表
单位:万元
从表中看到,ZN公司2009-2013年自由现金流不够稳定,多为负数,且呈现递增趋势。这说明公司在经营上存在风险,股利发放能力减弱,不具有投资价值的能力。下面就公司财务情况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
1.2 自由现金流反映的ZN公司财务状况
1.2.1 主营业务不具备盈利能力
首先,主营业务作为自由现金流的核心,对企业自身创造现金的能力至关重要。毛利率是一个能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ZN公司房产销售收入和建筑施工收入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9%,可见该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不是这两项经营活动收到的现金。而物业收入及其他的毛利率高于上述两者,说明该公司主要的两项销售业务并不赚钱。通过查看ZN公司2009-2013年公开财务报告中的现金流量表,发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均为负数,进一步说明ZN公司的主营业务不具备盈利能力。ZN公司自2008年重组后上市,处于从事经营活动的初期,由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都处于磨合期,设备和人力资源的利用率低,材料消耗大,导致成本过高。同时,为了扩展市场必须要投入大量资金,采用能将产品推向市场的一切手段,因而有可能导致公司这一时期的自由现金流为入不敷出的状态。
其次,为了完整反映ZN公司盈利能力,再来分析ZN公司净利润率和市盈率指标水平。该公司净利润率比较稳定维持在8%。而市盈率总体呈下降水平,近五年的平均市盈率为15.24,一般来说,市盈率水平在14-20,说明公司处于正常水平,这些指标都反映ZN公司具有盈利能力。但是,净利润率和市盈率等指标存在着不足:一是市盈率指标不够稳定。市盈率是股票市场价格与每股收益之比。通过调整股票的K线能看到该公司09-13年的股价波动较大,每股收益也在1左右频繁波动,所以各年的市盈率相差较大,由此算出的ZN公司平均市盈率在判断企业未来盈利能力上存在缺陷。二是净利润率指标不具有说服力。从2009-2013年的利润表中看到,ZN公司接受大量来自捐赠、政府补贴及索赔的现金,并且还有很多现金没有收回,这部分钱没有真正流入企业,所以净利润为正,而自由现金流为负的现象就正常了。美国安然公司就是典型的例子,在安然公司宣称破产前二个季度,季报显示公司盈利为4.23亿美元,可现金流居然为-5.27亿美元。
综合以上分析,单独使用市盈率和净利润率指标很难能看出公司盈利水平,因此,应该以自由现金流指标为判断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依据。
1.2.2 过度增长的营运资本存在风险
该公司营运资本过度增长并一度超过息前税后利润,最终导致自由现金流出现负数。一般来说,一个企业的经营规模和它所需求的营运资本通常成正相关,可当企业抑制不住扩张的欲望,利润增长迅猛时,营运资本就会出现过度增长的情况,给企业带来潜在的风险。人们经常错误认为,业务量增加所带来的现金流入会成为企业营运资本增加的来源,但很多情况下,这一关系是相反的。ZN公司自2008年重组后,为了在市场上抢占先机,积极寻求扩大经营规模的机会,业务量也比以前大幅度增加。ZN公司在确保产品实现销售之前,必须要垫付大量的成本(存货、工资和费用增加)。本文选取其中一个货周转率指标进行分析的原因如下:一是自由现金流相对其他指标具有优势的地方;二是存货周转率是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重要指标;三是评价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反映短期偿债能力。
通过计算,该公司2009-2013年存货周转率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存货占用资金过多,流动性变差,存货转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减慢,企业偿债能力下降。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高存货周转率来增加变现能力。因此,企业往往营运资本增加在前,业务现金流入在后,这就是ZN公司营运资本扩大后会导致经营现金流入减少的原因,由此造成ZN公司自由现金流出现负数。
1.2.3 依赖筹资活动现金流不具有可持续性
由于ZN公司内部生产现金的能力较差,未来进行项目投资的机会就减少,那么企业是依靠什么发展壮大的呢?从现金流量表看到,该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一直高居不下并逐年上涨,这说明公司靠借款收到的大量现金大于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企业偿债能力减弱。而且公司现存货币资金与通过筹资活动获得资金流入的数额相当,也证明该公司的现金来源主要依赖筹资。
2009-2013年,ZN公司由于自由现金流为负而不断吞噬现金,迫使公司为了正常的经营生产大量筹资,2013年竟高达639,816万元。虽说筹资活动已纳入公司发展规划,但是如此之大的筹资活动净额显然不正常。不管是管理者以扩大经营、投资为出发点的主动筹资行为,还是由于现金流失灵而不得已的行为,假如公司现有资金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不能使其账面上货币资金继续增长,就不断向股东伸手要钱,这种公司就像是一台烧钱机器,而不是一台印钞机,不能够自己产生自由现金流。即使筹资获得现金可以解燃眉之急,但是从长远看不具备持续性。因此,这种公司我们在投资时一定要谨慎,注意观望。
2 结论
(1)由现金流能够更客观和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有利于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2)投资者能够利用自由现金流判断企业未来投资获利的能力,在投资时应尽量选择那些自由现金流比较稳定的企业,可以降低投资亏损的风险;(3)对于自由现金流不够稳定甚至出现负数,通过大量筹资圈钱的方式获得现金流入的企业,在投资时一定要谨慎。
参考文献
1.刘召.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企业价值分析.2013;4
2.黄小玉.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2
关键词:价值管理;电网企业投资;系统工程;电力规划
中图分类号:TM7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02
一、引言
电力行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生产和投资都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多年来,中国电力市场一直处于严格的监管体制下,按照计划经济模式运营和发展。21世纪初,随着厂网分开、主辅分离改革的推进,传统的电力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同时,国资委在包括电网企业在内的大型中央企业中开始推行以价值管理为基础、以经济增加值为主要工具的考核体系。外部环境的变化促使电网企业的规划、投资、经营要逐步转到商业轨道上。
目前对于电网企业投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投资效益评价、投资策略决策两大方面。例如,曹阳、朱鑫榕、陈旭卯等从电网投资效益评价入手,分析影响电网投资效益的经济及社会类因素、构建电网投资效益的评价体系;陈武对电网投资决策理论进行了综述,将其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静态方法、动态方法、实物期权方法、期权博弈理论和动态方法。
在电网企业投资分析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基本都是从某个角度对电网企业投资的单个过程或方法进行分析和说明。然而,电网企业项目投资问题是一个动态的和涉及理论方法众多的系统问题。目前的研究中,尚未有人提出一个全面的电网企业投资分析的系统框架。因而,本文从系统工程角度出发,引入价值管理作为电网企业投资分析的主线,构造电网企业投资分析系统。
二、基于价值管理的电网企业投资分析系统
企业是由若干个要素构成的集合体,构成企业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企业通过一系列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在维持生存的基础上,不断谋求发展,通过价值创造活动获得利润,实现价值的增加,可以认为企业是一个价值增值系统。价值管理是以价值和价值评估为基础,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适时地根据环境变化进行战略制定和战略调整,合理配置资源,是为企业持续创造价值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在价值管理时代,如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为企业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在应用价值管理思想研究企业投资时,首先应该明确企业投资的价值(V),如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并建立科学的投资价值评估体系,其次,以投资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进行一系列的投资事件(S),即投资方案或措施;最后,作为投资分析的基础,需要明确企业投资所处的环境(H),这里环境为广义上的定义,包括影响到投资事件的全部因素。基于此,可以建立企业投资的环境-事件-价值分析系统,即H-S-V系统。系统内,投资事件与投资价值相互影响,投资事件又与投资环境存在耦合关系。基于价值管理的企业投资分析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投资分析系统框架
将企业投资分析的H-S-V系统应用于电网企业,可以很好的帮助电网企业投资相关决策人员对投资项目进行宏观把控。同时,通过不断对系统元素进行细化分解和元素间关系的模型量化求解可以为决策实施人员提供指导。进一步,H-S-V系统可以用来支持电网投资策略决策及其后评价的研究。下面对电网企业H-S-V系统的每个核心组成进行分析。
1.电网投资价值(V)分析
电网企业投资价值是企业所处经营环境中各种主客观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而这些因素是影响或推动价值创造的决策变量,是结果的决定因素。电网投资价值评估作为价值管理的基础,是对电网投资创造价值的度量。在电网投资价值评估过程中,通过对价值驱动要素的分析,不仅有助于管理者认识价值创造过程!识别关键价值驱动要素、合理安排各种资源,而且可促使管理者将管理重心转移到公司的价值创造上,加强对价值增值活动和非增值活动的管理,推动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电网投资价值会根据不同的电网企业而不同,同一电网企业由于所处的时期不同也会有所不同。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电网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其投资价值不仅仅为经济价值,还应将社会价值列入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便确立电网投资价值是以社会价值为主,经济价值为辅的多重价值体系。
社会价值主要包括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价值、环保节能价值、战略价值和社会满意价值。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追求的最基本价值就是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电力供应,因此首先肩负着的是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稳定、可靠、优质的供电责任。电网的安全运营情况以及供电可靠性程度是衡量电力企业电力供应价值的主要标准。
环保节能价值是一项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电网企业尤其要重视的价值,环保和节能是面向未来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而提出的,它要求通过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来带动经济的绿色发展。电网企业的环保节能价值体现在绿色供电为推动社会节能减排的贡献程度。
战略价值是电网企业投资项目对企业战略规划所带来的价值,包括市场份额、供应商利益、发展潜力等方面。社会满意价值是电网企业的投资策略所带来的社会对电网企业的满意度,包括员工利益、服务群众、回馈社会等方面。
经济价值则主要包括收入增长价值和成本节约价值两部分。收入增长价值用来衡量电网投资带来的收入变化,可以使用电网资产收入比、单位资产供电量、单位投资增供电量、单位投资增供负荷、单位投资新增主营业务收入等指标进行评估;成本节约价值用来衡量电网投资带来的成本变化,可以使用线损率指标、单位投资降损电量指标、容载比指标、欠载变电站、单位电量供电成本指标等来评估。
电网企业投资价值评估的评估思路如下:
首先对电网企业投资的社会价值进行评估,对电网投资社会价值进行评估时,指标的选取、权重确定、数据收集和处理必须以统计、管理科学等公认的科学理论为依据,从而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价值做出准确的描述、分析和评估。由于电网投资社会价值的组成部分中战略价值和社会满意价值很难进行精确的定位,因此可以根据调研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评估,而电力安全与可靠性价值与环保节能价值,其评估体系包括量化指标和非量化指标,需要对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
其次对于经济价值,选择合适的价值评估模型,如神经网络模糊综合评判等,利用历史数据合理预测评估所需的各种数据和指标来计算企业的价值,可使价值评估的结果比较直观!真实,便于从整体上进行价值管理。电网使用经济价值评估值进行历史比较和行业比较,可使电网企业不同利益相关者在判断某一阶段经营成果和进行决策时具有客观的比较依据。
最后,综合社会指标和经济指标评估出来的价值,模糊的计算出电网投资的整体价值,然后,利用企业的价值评估值及其评估过程中产生的有用信息为基于价值管理的电网企业投资分析系统服务,加强电网投资的价值管理。
2.电网投资事件(S)分析
电网投资事件分析即电网投资方案分析,在对电网投资分析的H-S-V系统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电网投资事件影响到电网投资价值的评估;另一方面,电网投资事件的确定受到电网投资环境的制约影响。
电网投资主要为固定资产投资电网投资,包括各电压等级送变电工程、小型基建工程、其他专项工程等与电网基本建设有关的投资。从电网投资的增长趋势与投资构成变动规律来看,近年来配网建设、其他专项工程占比逐年递增,尤其是“十一五”以来,电源电网技改项目、配网专项改造项目、新农村电网改造项目与智能电网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在电网投资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
3.电网投资环境(H)分析
电网投资环境分析是电网投资分析系统的基础,对投资环境分析的目的是系统全面的建立其与投资事件的耦合联系,分析投资事件对投资环境的反向作用。电网投资环境包含多个方面,主要有政策制度、市场竞争、发展需求、管理观念、投资能力五部分组成。
政策制度主要包括国家或地方制定的政策方案及相关制度。如财政政策因素、节能环保制度要求等。其中财政政策因素分为地方投资水平与财政贡献值,地方投资水平为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地区GDP的比值,是用来衡量地区固定资产水平、基本建设水平的指标。
市场竞争包括电力市场和电网竞争两方面。电力市场主要是指地区电力消费水平,以人均电力消费量来表示。把电力消费与电力需求因素区分开来,也是把电网投资、经济增长分别与发电侧用电与需求侧用电区分开来。电力消费能力的高低影响电源送出、电力输送等输变电工程的建设规模、建设强度,如果电力消费能力较高,则说明现阶段电网建设相对完善,则加大电网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相对低电力消费地区的建设积极性较低,反之对电网投资有直接的推动作用。电网竞争主要是电网企业间的良性合理竞争,包括市场份额、用户满意度竞争的方面。合理的竞争可以激励电网企业更合理的进行投资,同时也是电网企业进行电网投资活动时需要考虑的指标。
发展需求包括经济需求、技术需求、社会需求、环境需求四个方面。经济需求因素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等宏观经济环境因素,政府补贴等经济政策因素;技术需求因素包括电网安全性因素、电网容载比、资产设备改造更新需要、技术进步需要等;社会因素包括偏远地区用电需求、电力负荷增长、征地拆迁、增加就业等;环境因素包括清洁资源发电的有效输送、电动汽车等智能设备接入以及电网建设的噪声、电磁环境、无线电干扰等因素。
管理观念包括电网企业投资过程中各种关于人的因素,特别是决策者的决策理念、资历经验和业绩等。管理层的管理观念对电网投资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电网投资活动在经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之后,最终的决策方案往往仍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观念和管理素质。因此,管理层的管理观念需要作为电网投资环境的重要部分进行研究。
投资能力包括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电网成本等方面。营运能力因素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盈利能力因素包括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偿债能力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发展能力包括净利润增长率、销售增长率等;电网成本因素包括资产全寿命周期角度下的电网投资建设各阶段标准运行维护成本、标准检修成本等。
三、结语
本文针对目前对电网投资研究角度单一化的问题,引入价值管理相关理论,建立基于价值管理的电网投资分析系统。系统主要框架为环境(H)-事件(S)-价值(V),即H-S-V框架。系统主要由电网投资价值、电网投资事件、电网投资环境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组成。针对电网投资问题,分别对电网投资价值的组成和评估、电网投资事件的内容及方法和电网投资环境进行了介绍。电网投资管理者和相关领域研究者可以根据系统介绍的主要内容和方法,针对特定的投资问题,对电网企业投资过程进行系统的分析。
本文另一特点是将企业使用较多的价值管理理论应用到电网投资项目中,利用电网投资分析的HSV系统,电网企业一方面可以高效的对投资进行价值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对投资项目内部关系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和把握。
参考文献:
[1]陈武.企业项目投资决策方法综述――兼论四维决策框架体系[J].工业技术经济,2011,01:150-156.
[2]朱鑫榕,何其帼.电网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生产力研究,2011,02:86-87+172.
论文关键词:成本计价模式,公允价值模式,客观因素,自利
1.引言
为适应市场需求和建立与国际财务报告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财政部于2006年初构建起了一套包含39项会计准则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准则体系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同时鼓励其他形式企业执行。在此次准则体系修改中,对企业影响重大的修改之一是允许企业选择公允价值计价模式,即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企业可对部分资产选择公允价值进行计价。其中《第三号会计准则——投资性房地产》的实行被认为将对持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企业产生较大影响,理由是由于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计价,因而过去形成的由成本计价而被低估的投资性房地产可实现价值的快速回归,从而可实现企业业绩大幅攀升[1-3] 。
此次准则体系修改中,对企业影响重大的修改之一是允许企业选择公允价值计价模式,即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企业可对部分资产选择公允价值进行计价。其中《第三号会计准则——投资性房地产》的实行被认为将对持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企业产生较大影响,理由是持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企业会迅速将其过去采用的成本计价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计价模式,这样可以对因使用成本计价而被低估的投资性房地产实现价值的快速回归,从而实现企业业绩大幅攀升[1-3] 。
但直到2009年10月,上市企业的相关财务报告显示采用公允价值计价的企业数量仍很少,允许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公允价值计价的准则变动对上市企业的整体影响很小[4, 5] 。针对此现象学者们展开了积极地探讨,主要从客观角度总结了许多影响企业选择公允价 值计价的因素[6, 7] 。
本文认为客观因素制约影响了小部分上市公司对公允价值计价模式的选择,而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上市企业管理层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做出了不变更计价模式的选择。后文将对此观点进行论证,并对管理层如何进行计价变更决策展开具体分析自利,对为何采用公允价值计价模式的上市企业数量很少的现象给出解释。
2.新准则下投资性房地产计价特点及公允价值计价效应
新会计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定义为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而持有的房地产,并规定为如下范围: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企业自用或作为存货的房地产在新准则中被认为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新会计准则单独划分投资性房地产是基于房地产实务对固定资产区分的需要而提出的,目的是规范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和相关的披露,提高会计的相关性。旧准则里投资性房地产被当作和其他固定资产一样的资产看待,也采用相应的估计使用年限对其提取折旧。随着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提高,发现投资性房地产的市场价值不仅可能高于其账面净值,而且还经常高出数倍甚至数十倍,而采用折旧后的固定资产净值往往不能反映此类投资性房地产的真实价值。基于此,业界和学术界认为将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一般的固定资产处理不合适。因此,需要将投资性房地产从原有的固定资产中划分出来,作为单独一类确定会计规范,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由此应运而生。
2.1新准则下投资性房地产计价特点
相对于旧准则,新准则中投资性房地产在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上有较大变化,主要体现在:
1)归入的资产性质变化
在旧的会计准则中,将与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的内容分散在存货准则、固定资产准则和无形资产准则三个部分,由于各个部分的资产性质不同,因而会计处理方式也有较大差异。如:房地产开发企业自行开发的房地产用于对外出租的,作为企业存货,按存货准则规范处理:对外出租的固定资产和企业的一般性固定资产一样作为企业固定资产,按固定资产准则规范处理;对外出租土地使用权或者持有并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按无形资产准则的规范来进行处理。而在新准则中,这些不同用途的房地产统一归于投资性房地产,按照同样方式进行会计处理。
2.价值计量模式的选择变化
旧准则中,归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计价的房地产主要以成本模式计价,归入存货资产的房地产则以成本与市价熟低法原则计价,在房地产市场价格节节攀升的情况下,成本价格要远低于市场价格,由此会计账目价值与资产的实际市场价值存在较大差额。而新会计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可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也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公允价值(fair value)意指“公平合理之价值”。
3.后续计量变化
在旧会计准则中,归属于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房地产分别按照该类资产的后续计价规定进行计量。
新会计准则下的房地产后续计量则规定:原来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可以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但是一旦采用了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则不允许再变更为成本模式计量。在成本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比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准则计提折旧或摊销,并在期末进行减值测试,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自利,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2.2公允价值计价效应
我国上市企业已普遍设立投资性房地产科目,在已实施公允价值计价模式的上市企业,公允价值计价模式变更决策为实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1)极大地提升企业利润,改善企业以往较差的经营业绩,甚至力挽狂澜帮助企业避免被退市。2)改善企业报表中如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率等会计指标,增强债权人和投资者对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信心,有利于企业进一步融资以获得发展。例如ST百花通过计价模式的变更获得了巨大的价值。作为一家以餐饮为主的上市企业,ST百花2004、2005连续两年亏损,而且2006年也了预亏的报告,但最后在年报中公司通过对投资性房地产选择公允价值计价模式实现了净利润,从而避免了被退市的厄运。
虽然具有可观的公允价值计价效应,然而直到2009年10月,上市企业的相关财务报告显示采用公允价值计价的企业数量仍很少。表1是我国设有投资性房地产科目的上市企业有关计量模式的统计表,说明了上市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价的积极性不高,可看出采用公允价值计价模式的上市企业数量呈现出逐渐增多趋势。上市企业仍较普遍地实施成本计价模式,与新会计准则推出前预测上市企业将广泛采用公允价值计价大相径庭。
表1 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采用计量模式情况表
年 度
2006
2007
2008
采用成本计量模式的上市公司
619家
657家
690家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上市公司
10家
18家
23家
3.制约公允价值计价模式选择的客观因素
为何大部分上市企业不愿采用公允价值计价模式,有着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客观因素的制约,限制了部分企业不能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其拥有的投资性房地产计价;二是管理层主观选择的影响,即企业管理层的主观偏好影响了其在计价模式上的选择决策。本文第四部分将讨论管理层如何基于自身考虑做出计价模式选择。
制约上市企业公允价值计价模式选择的客观因素有:
1.公允价值计量的严格准则限制。基于对我国国情的考虑,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受到了严格的准则限制。《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第十条规定:“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2)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相对来说,国际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可采用三种方式获得:活跃交易市场的报价;类似资产可观察到的市价;运用估值技术所确定的价值。而我国公允价值估值方法不允许采用估值技术确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这样的选择限制制约了部分企业不能采用公允价值进行相关计量。
2.成本因素制约。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采用将增大企业信息披露成本和支付评估费用的成本。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要求在每个会计期末企业需外聘专业人员对投资性房地产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将增加企业会计核算与审计工作成本,而且相关准则还要求企业应在年报中详细披露房地产当期账面价值的增减变动情况、公允价值的确认方法及其理由等。相对采用历史成本计价模式,这将使企业花费更多的代价,由此也将抑制企业选择公允价值模式计价的积极性。
3.投资性房地产占总资产的价值比重影响。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的价值比重较小时,将使得企业变更计价模式的意义不大,也将制约公允价值计价模式的采用。在上市企业中,虽然房地产企业拥有大量的房地产,但是其拥有的大部分物业资产目的在于出售,而非经营或出租,故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范畴。房地产开发企业所拥有的待出售房屋建筑物,是作为企业的存货核算的,其计价基础仍采用成本模式,并不受公允价值升值影响。该类企业即使为了适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自利,而将其持有的房屋建筑物改售为租,在准则实施的第一年,其公允价值超过账面成本的部分也只能调整期初的股东权益,而不会影响当年的利润。
结合我国上市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可以认为因受上述因素制约而使得不能实施公允价值计价的企业数量很少。原因在于:首先,存在大量上市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在市场交易活跃地区,但仍然采用原成本计价模式。例如北京、上海、广东共有240余家持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上市公司,虽然这些地方房地产交易活跃,却也仅只有不到4%的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价模式。其次,虽然计价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后,会增加公司的成本支出,但这项支出一般不大,应该在公司可接受的范围内。由此可以得出,客观因素的制约不是上市企业投资性房地产没变更为公允价值计价模式的主要原因。
4.影响公允价值计价模式选择的主观分析
投资性房地产没有选择公允价值计价模式更多地是源于公司管理层基于自身利益考虑做出的决策。现代公司制度下,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属于委托关系。在代表所有者行使公司经营权时,公司管理层常常面临着众多的决策选择,为此作为人的公司管理者的决策存在着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可能。本部分即以管理层最大化自身利益的心理分析其在计价模式选择中的决策行为。
设企业已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并在资产负债表日可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考虑的决策时点是新准则颁布之后的两年内,公司是否将投资性房地产由原采用的成本计价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计价模式,实质是一个采纳与否(是否采纳公允价值计价模式)决策问题。以此变更决策是否对公司有利和对管理层有利考虑,则选择变更计价模式后公司和管理层的收益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是否变更为公允价值计价决策收益表
决策收益
管理层收益
公司收益
类型1:正,正
类型2:正,无
类型3:正,负
类型4:无,正
类型5:无,无
类型6:无,负
类型7:负,正
类型8:负,无
类型9:负,负
在表2的各收益结果中,当收益为类型1和类型4时,由于收益结果对管理层有利,对公司至少无不利影响,故管理层选择变更计价模式的可能性会很高;当收益为类型6、类型8、类型9时,管理层会放弃变更计价模式,因为变更计价模式不能为公司和管理层带来正收益;当收益为类型5时,一般管理层也会选择放弃变更计价模式,因为他们可将变更计价模式的选择权留到未来有利的情形执行;当收益为类型3时,虽然收益结果对公司为正,但基于管理层最大化自身利益的决策动机自利,可能选择不变更计价模式;当收益为类型7时,此时的收益情况正好与类型3相反,管理层可能会选择变更计价模式;当收益为类型2时,管理层可能选择变更计价模式,也可能选择不变更计价模式(以作为延期期权留待对自己最有利时执行)。可见,各上市公司是否变更计价模式取决于变更计价模式的收益结果类型。
变更决策后收益结果的判断思路是:1)对公司来说,若公司的实际经营业绩加上由于变更计价模式获得的变更会计利润,结果会对公司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则称为变更决策对公司的收益为正;若变更后对公司为负面影响,则称为变更决策对公司的收益为负;若变更决策后对公司的影响很小,则称为变更决策对公司的收益无。2)对管理层来说,若变更决策对管理层的利益有重大积极影响,则称为有正收益;反之为负收益;若无影响,则称收益无。
虽然已实施变更计价模式的上市企业出现了积极的公允价值计价效应,但并不是所有企业实施变更都会具有这种效应,也即仅在具备一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积极的影响。其中重要的条件之一是决策当期公司经营业绩情况。一般公司的经营业绩情况有两种可能:正收益,或负收益。下文分别以此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1.公司经营业绩为负时变更决策的收益结果
当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计价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计价,对公司可能的影响有:1)由于近年物业升值迅速,基于会计计量原则,计价变更必将极大地提高公司净资产价值和扭转业绩不佳的局面。2)可改善公司相关财务指标(如资产负债率),甚至可避免当期会计利润为负,利于后续年度公司实行增配股。3)当企业陷入连续多年亏损境地时,采取此变更措施可一举扭转亏损局面,甚至会因此而保住珍贵的上市资格。从计价变更后对公司的收益影响来看,当公司连续多年亏损面临退市时,此时变更计价模式会给公司带来巨大收益(保住上市资格);当公司需采用增配股方式继续融资,而实际经营业绩不佳时,计若价模式变更可以改良公司财务指标实现符合增配股相关条件要求,则变更计价模式具有巨大价值;当公司财务指标不符合贷款银行的放贷指标要求时,若变更计价模式可实现改善公司相关财务指标达到贷款银行融资标准,则变更计价模式具有正向收益;当企业既没有后续融资需要,也没有退市风险,计价模式变更则对企业来说实质上无影响或为负影响(由于将失去未来有利时的变更机会)。
投资性房地产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计价,对于管理层来说,变更获得的收益与公司是同方向的。上市公司若因业绩糟糕而退市,会给管理层带来声誉损失,这是管理层不乐意看到的,所以若变更计价模式能保留上市资格对于管理层来说此时变更收益巨大。若上市公司因变更计价模式保住业绩指标而实现后续融资,由于融资后会增大管理层所控制的资产数量,因此对管理层来说变更的收益也是正向的、巨大的。同样,当变更计价模式能为企业实现贷款融资时自利,由于增加了管理层的控制资产,对于管理者来说变更计价模式的收益也是正向的。除此之外,变更计价模式对管理层的影响很有限,可以视作无影响。
2.公司经营业绩为正时变更决策的收益结果
此情况下,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计价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计价,对公司可能的影响有:1)可在原来正经营业绩的基础上,更高地提升公司的会计利润。2)可在原相关财务指标不利的情况下,改善公司财务指标,有利于保持公司贷款融资,或保住公司增、配股融资资格。3)由于原经营业绩为正,变更计价模式将进一步增长当期会计利润,导致当期所得税支出增加。4)采用公允价值计价模式之后的各会计年度将失去成本法下折旧对所得税抵扣的好处,则后续年度税负增加,导致企业现金等实际利益的流出。从计价变更后对公司的收益影响来看,当公司需要进行融资而达不到融资条件,通过变更计价模式可以实现顺利融资或通过变更计价模式来实现后续增配股融资,此时的变更计价模式就具有正收益;除此之外,虽然变更计价模式能够提高会计净利润,但它仅是对原本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资源价值的再确认,本质上并没有给企业增加资产,反而会因此而导致资产流出(税负增加),可以认为在公司经营业绩为正的情形下计价模式变更给企业带来的是负收益或者近似无影响(当增加的税负不多时)。
投资性房地产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计价,对管理者的积极影响是:1)可能的更高业绩奖励。从我国上市企业的现实情况看,一方面我国上市企业经营管理层的奖励与经营业绩的相关性较弱,另一方面由于这样的业绩提升并不是经营管理层努力的结果,公司董事会往往不会对这样的业绩提升给予奖励,由此可以认为更高业绩奖励发生的可能性很低。2)由于变更计价模式可实现融资目标,管理层能够掌控更多资产,此时变更计价模式带来的收益为正。对于管理者不利的方面是:1)失去在未来变更计价模式的机会。这是因为准则规定使得计价模式不可逆向转变。企业未来经营业绩的不确定性会导致管理层未来利益不确定,甚至可能因经营业绩不善而遭辞退。若管理层早期实施了变更计价模式则会丧失在未来通过这一筹码来实现关键时期改善业绩的机会。2)计价模式的变更获得的会计利润提升并不为企业带来相应的现金流,但税收的交纳却将导致企业现金流出,这将削弱经营管理层能够控制和利用的资产数量。显然对于管理层来说,这种结果是不乐意接受的,所以变更计价模式的收益为负或者近似无影响。
3.收益结果类型
综上所述,在经营业绩为负的情形下,变更计价模式能帮助避免因连续多年亏损退市或帮助实现增配股融资和贷款融资时,则变更计价模式能够为公司和管理层带来正向收益,即属于表2中的收益结果类型1,管理层会选择变更计价模式;除此之外,变更计价模式对公司和管理层的收益无影响或为负影响,属于类型5或类型8自利,此时管理层不会选择变更计价模式。在经营业绩为正的情形下,当变更计价模式能有利于公司增配股融资或贷款融资,则变更计价模式能够给公司和管理层都带来正向收益,属于类型1,此时管理层会选择变更计价模式;除此之外,变更计价模式给公司和管理层带来的收益属于类型6、类型8和类型9,管理层不会选择变更计价模式。
结合我国的实际来看,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中拥有投资性房地产而实际经营出现亏损的比例很低,拥有投资性房地产并因业绩不佳面临退市压力的公司数量则更少;在经营没有出现亏损的上市公司中,因为财务指标不满足银行贷款条件,或实际某期业绩不佳需要改善以保留增配股资格的数量也很少,也即符合类型1而变更计价模式的上市公司很少,更多公司符合类型5、类型6、类型8和类型9,即不变更计价模式对其更为有利。由此对我国上市企业很少变更计价模式的现象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由上述分析还可得出此结论,即客观因素原因仅制约了很少数企业投资性房地产不能选择公允价值计价,更多数量的上市企业主要是由于管理层基于自身利益考而没有实行变更决策,他们选择的是延期变更计价模式。
5.结论
实行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价模式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以成本价格计价的房地产已不能有效揭示企业拥有的房地产实际价值。采用公允价值计价模式能够很好地反映投资性房地产的市场价值,能更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有助于企业管理层和利益相关者更好地做出与企业相关的决策判断。
虽然投资性房地产变更为公允价值计价模式能为其带来巨大的积极效应,但上市企业采用公允价值对投资性房地产计价的总体数量仍很有限。一方面是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上市企业管理层出于最大化自身利益的考虑而偏向于仍采用原成本计价模式。随着新会计准则的继续推行,相信随着企业融资要求的出现(如企业需股权再融资或进行债务融资)或经营情况的变化(如面临退市压力),将会有更多的上市企业陆续将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计价模式转变为公允价值计价模式,这也是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侯立玉.会计公允价值问题探讨[J]. 华东经济管理.2009(10).
[2]刘思淼.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与监管启示[J]. 会计研究. 2009(08).
[3]于金梅.浅议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确认模式[J]. 生产力研究.2008(10).
[4]王磊.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实际应用情形分析[J]. 会计之友(中旬刊). 2009(01).
[5]王瑞,王丽文.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企业的影响[J]. 财会研究. 2008(16).
关键词:企业合并 长期股权投资 账面价值 处理方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具体定义是指企业的投资者通过合法权利获得被投资者的股份,然而一个企业作为投资的一方则是针对其他单位的一个股权的投资,不只是获得股份而已,在法律规定的内容里,是可以长期拥有的,并且可以通过股权的投资从而达到对投资单位的一个控制作用,也或者是为了减少投资的风险等问题而建立的一个长期合作的关系,一达到降低投资的风险,那么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是什么呢,这一点值得我们共同思考!
一、企业合并跟长期股权投资的关系
在新出台的企业合并准则中规定,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企业的合并又可以分为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的合并以及在不同一企业控制下的合并。并且还指出了企业合并的一些基本方式,主要包括吸收合并、控股合并以及新设合并等基本的3种形式。
在企业合并后,如果是遵循的控股合并方式,那么被合并的一方依然具有其之前独立的法人资格,并且有权利继续经营管理,合并方或者购买企业的一方需要明确被合并方需要的投资方向。
但是如果被合并或者被收购的一方是在被合并或者被购买后失去了原有的法人资格,并且变成了合并方或者购买方的一个下属子公司,那么这种方式则是吸收合并的方式。这是方式被合并或者被收购的一方不仅是自己原有的资产变为收购合并方,而且自身的负债也会一并成为购买方的负债,跟自身将不再有独立的关系。合并的双方在合并后均被取消法人的资格,并且需要重新注册公司,合并之前各方的一切财产将会成为新公司所有,个人不再享有。
二、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
购买是一个甲乙双方自愿的原则进行的活动,买卖双方在符合法律规定,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的一种合理的交易方式,但是放到整个大背景下,购买不仅仅只是买卖那么简单的交易方式,同时它也是作为大企业之间合作的平台存在着。在国际会计准则中规定购买是一种通过转让资产、承担负债或发行股票等方式,由一个企业(购买企业)获得对另一个企业(被购企业)净资产的控制权和经营权的企业合并形式。”但是在这种大的竞争环境下,权益结合只是为了企业合并过程中国,确保每个合并的股东可以联合控制,享有更加全面的权利,确保其自身的利益,减少投资风险的存在。因此这个领域中,不存在完全的购买方,仅仅只是一个交易的平台。在明文规定中明确指出购买法的实质就是讨价还价的公平交易。而作为权益结合法的实质则是抛开购买的一种权益结合。权益法比较适用于合并换股,通俗的解释就是说,一家企业要想用自己的股份去换另一家的股份,这种现象是被允许的,而且合并以后企业本身的所有权并不会受到影响。
(一)企业会计准则在我国的规定
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中,对于企业合并中对于购买法跟权益法并没有做明确的文字规定,没有有利的文字语言可作参考,但是在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了企业合并的具体操作内容,以及新的分类方法,也就是说确定了在不是同一家企业控制而进行合并的企业可以使用购买法,同一家企业控制下的合并则使用权益法处理出现的问题。
企业进行合并以后,作为合并一方可以通过支付现金或者转让非现金的资产,以及承担债务的方式来对整个并购做出调整。作为合并方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资金则是来源于在合并当日所获得的别合并一方所拥有的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 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能用于冲减的,则用来作为收益存在。由此可以看出,在同一企业控制下进行的合并,通常是将合并当日取得的被合并一方所拥有的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但是在非统一企业合并下的企业合并,则是将整个合并的成本(公允价值)作为整个合并后期的长期的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二)后续问题处理
收购企业在对被收购企业进行长期头股权投资时,一般情况下采用成本的核算方法。企业对此实行的控制就是赋予了企业一个合理的理由,使其具有对企业的财务以及企业的经营策略有决定权,并且可以根据企业的相关活动获取相应的利益。所以说在企业合并完成以后,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问题需要按照成本法来计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作为长期股权的投资者应该明确最初的投资成本,按照最初的成本计价。在这个过程中,被投资的子公司在宣告分派的利润或者是现金股利是,都要明确的归结为是当前的投资收益。投资企业一方需要针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进行确认,但是这部分收益知识包括被投资子公司在接受正常的投资后所产生的累计利润的分配。如果出现收入的利润大于了上述所说的,那么将作为初始的投资成本的收回处理。
1、投资第一年用公式表示如下
应获得的收益份额=获得投资后所在投资公司最后获得的净利润*持股比例,如果最后的收益份额超过了应该获得的收益那么,超过的部分将会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回收,以此来将投资的账面价值减少,这笔资金在性质上不属于利润的处理而是作为投资的返还。
2、投资第二年开始应获得的现金股份,有如下公式表示
投资成本被冲减的金额=(累积获得的现金股利-累积应享有的收益份额)-累积已冲减的投资成本,应确认投资收益的金额=当年获得的现金股利-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
(注:累积确认的投资收益,必定不能大于累积获得的现金股利)。
(三)依照权益法的规定对合并报表进行调整
企业合并后,作为被合并的子公司,也享有企业对其的投资。在企业对其投资的财务报表中,因为在合并后,被合并公司的财产以及债务等问题都归合并方所有,因此在财务报表上,会将这些实质性的作出规定,体现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维护自身的权益法,也因此在制作合并报表时应该将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但是涉及到成本法跟权益法的转换,这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考虑的问题也就随之增多了,而且情况也会变得比较复杂,所以这就需要采取一个适当的方法来提高转换的效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形势下的长期股权投资,涉及到的基本原则也时刻更新中,而且长期股权投资、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也随着企业合并不断地交换、更新中,所以在企业合并过程中,长期股权的投资方也要时刻不停的接受新的消息,来确保相关工作的正确实施。在长期股权投资过程中保持警觉性,不断的自我反省,深刻的认识到投资的风险并不断地改进方法策略,保持本身特有的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人民出版社,2007
[2]陈信元. 我国上市公司换股合并的会计方法选择:案例分析与现实思考[J].会计研究,2001(5):9- 17
[3]池巧珠,陈斌.经济后果视角下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J].会计之友,2008(12):109- 110
[4]张川. 企业合并权益结合法在我国的拓展[J].财会月刊(综合),2007(9):11- 12.
【关键词】 财务弹性 企业价值 投融资行为
在2001年的时候,Graham及Harvey对于美国企业问卷的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企业为能抓住未来成长的机会与应对未来不利的冲击,进而维持财务弹性,由此可见,财务弹性是使企业的财务决策受到影响的重要因素。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同经济变革与迅速发展转型的阶段,同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比较,我国企业不仅面临大量潜在的投资机会及投资空间,更面临广阔的市场,我国的企业应更需维持财务弹性。所以研究财务弹性,对引导我国的企业做出合理的财务决策是非常重要的。
一、财务弹性的内涵与发展
财务弹性来源于剩余的债务能力与持有的现金充足,而财务弹性的研究始于1963年Modigliani与Miller针对税收与最优资本的结构关系研究中,此研究建立于资本市场没有摩擦的基础上。按照1984年Myers提出融资优序的理论,因投资者与企业内部的人员之间有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存在,企业在进行外部的融资时,会面临证券的定价偏低问题,提高了外部的融资成本,令部分净现值投资的机会出现价值偏转的情况,变成净现值为负或是为零的项目,导致企业放弃投资的机会,降低企业的价值,同时在权益融资的时候信息的不对称成本将比在债务融资的时候信息不对称成本偏高。所以,企业进行融资的时候需遵循内资金至债务融资与权益融资次序,但是,融资优序的理论成立的基础是企业应具有充足的财务,也就是企业应具备足够的现金或是负债的能力,若企业缺少充足的现金与负债的能力,将直接面临债务融资。而企业对财务保持松弛的途径,不但应包含储备债务的能力与持有充足的现金,更包含对股利支付的调整。按照Myers提出关于财务的松弛理论,企业维持财务的松弛主要原因是建立于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之上,财务松弛可令企业根据融资的优序实行融资,进而避免或是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的选择成本,并且可有效避免由于逆向选择的成本而导致企业放弃投资的机会。所以,企业维持财务的松弛主要的途径是负债能力,而维持财务松弛的主要作用便是能抓住投资的机会。
Graham及Harvey对于美国企业的投融资情况问卷调研中显示,大多数企业为能抓住未来成长的机会与应对未来不利的冲击,进而维持财务弹性。由此可见,财务弹性是使企业的财务决策受到影响重要的因素,财务弹性在公司财务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Graham及Harvey的研究中,并没有区分财务弹性及财务松弛的含义,进而导致财务弹性的研究理论依旧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Byoun认为企业需维持财务的弹性,主要原因是由于不完美的资本市场,财务弹性成为企业驱动资源应对不利的冲击与抓住成长的机会能力。影响企业的财务弹性不仅有信息的不对称等使外部的融资成本受到影响的因素,也有信贷的配给与制度的审批等使融资数量受到影响的因素。
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财务弹性主要是指企业能适应于经济环境的变化与运用投资的机会能力;具体指企业动用闲置的资金与剩余负债的能力,应对无法预见或是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与掌握未来的投资机会能力,是企业利用资源进行未来投资与应对不利的冲击能力;维持财务弹性主要的方法是持有充足的现金与具备债务的能力。
二、财务弹性同投融资行为以及企业价值的关系
1、企业的财务弹性及投融资行为
Byoun针对企业生命的周期理论,研究财务弹性对于资本结构影响,最终的结果显示,在企业成长的初期,其投资的机会相对较多,但现金流极有可能成为负数,所以部分债务的融资均可令企业破产,并且企业在进行债务的融资时,也可降低其财务的弹性,减少未来时期能获取负债的数量。但是,若进行权益的融资,可不需面对此类问题,若是在未来有不利的情况出现时,再实行权益的融资,企业承担权益发行的成本将会更多。所以,企业在成长初期,应依靠权益的融资持有相应的资本,由低负债保持财务的弹性,抓住投资的机会,以便能有效应对负向的冲击。
企业在成长的中期,相对于成长初期时投资的机会比较少,并且现金流逐渐转正,未来的现金流将更加充足,可满足未来资本的需要,进而促使保持财务的弹性重要性降低,并且企业债务的发行成本会比权益发行成本偏低。所以,企业在成长中期应通过债务的融资获取所需的资本,致使企业的负债比率也比较高。
企业在进入成熟期之后,投资的机会将会更少,但现金流略比成长的中期阶段充足,并能满足资本的需要。不过此时企业自由现金流的成本问题日益突出,企业在进行债务的融资时,自由现金流的成本会有所减少。并且由于未来时期仍然会出现不利的冲击,若企业的负债比较高,会使未来财务的弹性减少,因此企业负债的比率相比于成长的中期会下降。
DeAngelo认为,企业发放股利、持有较高现金以及保持较低杠杆等行为都是为保持财务的弹性需要,若未来有投资的机会出现或是盈余下降时,企业坚持发放股利与保持较低杠杆将比较容易进入外部的资本市场。不过企业持有现金可能会导致管理人员滥用现金以及追求个人的利益等行为的出现,将会增加保持财务的弹性成本,因而企业不应用过多持有现金的方式保持财务的弹性,而应以股利或是偿债付息方法支付现金。
若企业在缺乏债务的能力或权益融资成本比较低时,其可能进行的是权益融资而非增加负债,在权益的定价不是过低时,为能保持财务的弹性,即便企业具备债务的能力,也可进行权益的融资。Bulan对于股利及财务弹性的关系研究中发现,企业取消股利后基本上风险增加、投资增加、财务的弹性比较低以及经营的业绩比较差,而企业在终止发放股利后,大约有百分之二十五的企业经营业绩在短时间内有所改善,且终止发放股利三年内再次发放股利的企业具备更低的负债比率与更高成长性。所以,终止发放股利可有效改善企业财务的弹性,从而令企业抓住投资的机会,改善其经营的业绩。
Oded通过构造一个在风险中性、利率为零且不存在税收和交易成本等假定条件下的模型,从企业财务的弹性与自由现金流的成本角度分析股利的政策。Oded发现通过现金支付的股利能使自由现金流成本有所降低,不过也会出现投资不足的情况;管理层运用股票回购支付的方式,可有利于企业维持财务的弹性,抓住投资的机会。而Lie发现,企业增加股利的支付基本上经营的风险比较低、有良好的经营环境、现金持有量比较充足以及负债的比率相对较低,并且其财务的弹性比较充足,不会放弃投资的机会或是由于支付股利而进行高成本的外部融资。因而,股利支付增加可向投资者传递相关企业经营的风险与盈余的情况。
2、财务弹性及企业价值的关系
Garfinke与Billett认为,具备财务弹性的企业是低成本得到外部的资本,其建立了二元市场的模型,考察财务弹性同美国银行的集团企业价值间的关系。在模型中,因银行证券处于不同的资本市场,其资本的价格也有差异,银行可通过套利的方式获益,若企业缺少财务的弹性,对于进入资本的市场成本便相对较高,难以由套利的方式获益。此外,对于银行缺乏财务的弹性而言,由于进入资本的市场成本比较高,其经营的效应更依赖于内部的资金,进而促使银行缺乏财务的弹性而放弃通过放贷而获利的机会。所以财务弹性从两个方向影响银行的企业价值,具有财务弹性的银行其企业价值更高。为使企业的价值最大化,银行在缺少财务弹性后,会增加流动性的资产持有量,以便获取相应财务的松弛,令其可有效减少或是避免由于外部融资过高的成本,缩减了借贷的规模。
Trigeorgis以实物期权的理论为基础,探讨财务弹性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认为企业的财务弹性可有助于企业抓住大量投资的机会,对企业受到的影响减少不利的因素,所以财务弹性也可视为期权,企业财务的弹性越高,企业的价值也越高。Triantis与Gamba分析了影响财务弹性与企业价值的因素:外部融资成本与成长性、资本的可逆性与持有现金税负,特别是现金持有量对财务弹性价值的影响。其发现有外部融资成本的时候,由于现金持有量逐渐增加,虽然企业的边际价值有所下降,但是企业的总价值依然递增,直至所持现金导致财务的弹性价值接近于没有外部融资成本时的价值。
Aslan在探讨企业为何建立财务的弹性问题时,将1998年亚洲的金融危机作为研究的对象,探讨企业投资受到财务弹性的影响。Aslan发现若企业具备债务能力或是现金弹性,在亚洲的金融危机之后投资支出明显比其他企业没有债务能力或是现金弹性高;而与没有财务弹性企业比较,企业具备了财务弹性,其经营的业绩相对较好。Mura与Marchica将债务能力当作企业保持财务的弹性途径,企业不断保持低杠杆财务的政策更具备财务弹性,并且研究的结果显示财务弹性明显对企业未来的投资能力有所提高。
三、总结
因资本市场有各种摩擦因素的存在,为能抓住未来投资的机会,应对未来不利的冲击,企业应保持财务的弹性。对于保持财务的弹性方面,企业应及时调整投融资行为,并最终影响企业价值,而保持财务的弹性主要的方式有持有现金与保留债务的能力。财务弹性的研究还在发展中,仍然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探讨,例如,衡量财务的弹性方式、自由现金流成本的问题对于财务的弹性影响。目前财务弹性的研究主要以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作为研究的对象,而金融体系与制度的背景对于财务的弹性影响还没有引起重视。在国内,企业面临债券的市场落后以及外源性权益的融资受到限制相对较多等制度的约束,也会影响企业的财务弹性,所以企业在处于转型期背景之下,对财务弹性的探讨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得格、罗知地:财务弹性和投融资行为以及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
[2] 顾乃康、万小勇、陈辉:财务弹性与企业投资的关系研究[J].管理评论,2011(6).
投资价值指标的引入
投资价值(iv)是将当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扣除投资活动所需资金和资本成本后的资本收益。
用公式表示就是:
iv=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过去三年的平均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资本投入额×加权资本成本率
其中,本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加上过去三年平均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就是修正后的自由现金流量,本文下方的自由现金流量都是指这种修正后的自由现金流量。由上可得投资价值(iv)的另一个计算公式:
投资价值(iv)=自由现金流量—资本投入额×加权资本成本率
这里的投资价值实际上指的是在投资活动当中,扣除了机会成本以后得到的超额价值,只有具有这种超额价值的上市公司才是具有投资价值的。将超额价值和投入的资本相比,就可以得到投资价值率。
投资价值率=投资价值/本年资本投入额
投资价值率可以对不同规模企业进行横向对比。
投资价值(iv)指标的优点
投资价值以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出发点,剔除了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
投资价值采用收付实现制来计算,剔除各种利润调节手段的影响。
投资价值指标扣除各种投资项目的现金流出,具有自由现金流量的优点。投资性的现金流量净额不仅和当期经营业绩相关,也和以后一定时期经营业绩相关,因此采用过去几年的平均投资性现金流量净额进行计算,就可以将过去的投资和当期的经营收益挂钩,更加合理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同时这种处理办法也可以避免资本支出不均衡的缺陷。考虑到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和数据取得的可能性,我们采用过去三年内的平均投资现金流量净额的相反数。
投资价值指标也同样计量资本成本,在将其扣除以后反映企业真实创造的价值,具有eva的优点。
由上可见,投资价值这一指标全面地揭示了企业的经营、投资、筹资的基本信息,因此该指标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企业在有关会计年度创造的真实价值。
对德隆上市公司风险的揭示
德隆以旗下上市公司的资产、收入快速扩张为据,说明其产业整合策略是成功的,然而相关上市公司股价的崩溃为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上述的投资价值指标可以帮助投资者从盈利质量、产业整合效果、盈利预警等方面了解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辨识其中存在的投资风险。
1、盈利质量分析
湘火炬财务状况分析表(见附表1)
湘火炬是新疆德隆三家主要上市公司当中盈利增长最快的,适合于进行盈利质量分析。湘火炬主营为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机电产品进出口三大业务,并涉足工业气体、金融保险服务业等多个业务领域。湘火炬以成功的对法士特齿轮、川汽、陕汽的并购而闻名,最近几年的净利润增长较快。
从表1可见,相对于历年净利润而言,该公司经营现金流量净值的数额较低,说明盈利质量较低。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应收项目的增加和应付项目的减少,说明该公司相对于产业链的上下游而言处在劣势,德隆的产业整合策略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有关并购活动消耗了资金却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现金回报,扣除了资金成本以后投资价值为负而且不断恶化。2000年至2003年这四年中,湘火炬不但没有给股东创造价值,反而毁损了将近20亿的股东财富。投资者利益受损实际上早已注定,只不过直到今年4月份才集中体现出来。
对于债权人而言资金成本是企业必须以利息形式支付的,上市公司在自由现金流量为负时只有通过借新债来偿还换旧债,由此导致负债规模不断扩大和债权人风险不断累积,湘火炬难以偿还银行负债也是注定了的。
2、产业整合效果对比分析
新疆屯河财务状况分析表(见附表2)
新疆屯河是新疆德隆较早控制的上市公司,其主营业务原为水泥,最近几年通过资产重组,主业改为番茄制品和果汁制品。对比表2中该公司各年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和投资性现金流量净额可知:一方面,企业的经营现金流量无法满足其投资活动的现金支出,迫使企业不得不通过筹资支撑企业运营;另一方面,以前年度的巨额投资没有产生相应的回报,导致公司本身不能通过自身经营产生现金偿还负债。从2000年至2003年每年投资价值都是负值说明公司一直在毁灭股东财富,公司标榜的产业整合路线并没有产生实际效果。
对此,新疆德隆集团董事长唐万里也承认,在面对众多机遇的时候,德隆有点贪多求快,有些步子迈得太快,做法太过理想化。
3、使用投资价值指标进行业绩预警
使用投资价值进行上市公司的业绩预警可以取得非常良好的效果,原因如下:
公司业绩的变化首先从现金流量上反映出来,然后才反映在每股利润上。公司从经营的繁荣时期向萧条时期转变的时候,首先的特征是在行业景气的刺激下加大生产量,扩大产量一般要进行固定资产投资,这就会导致投资价值的大幅度下降。增加了生产能力的同时往往要购入更多的原材料,这同样耗费了大量现金。当供给逐渐超过有效需求的时候,企业的应收账款不断增加,也会导致投资价值大幅下降,但是这一切却并未影响企业的当期利润。当企业的投资价值由增长变为递减,甚至成为负值的时候,就已经直接反映了企业趋于恶化的经营情况,但是此时会计利润还相对良好。可见使用投资价值可以对企业经营业绩进行预警。
使用投资价值进行上市公司的业绩预警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使用每股收益与每股投资价值的差额来辨识。
如果每股收益增长而每股投资价值没有同步增长,那么说明企业或者是在进行资产的扩张,或者是企业的应收账款在增加;如果每股收益也开始掉头向下,同时每股投资价值更加迅速的降低,那么企业就不但是存在回款障碍,而且面临产成品大量积压、销售困难的局面。
根据每股投资价值的趋势来进行上市公司业绩预警。
如果投资价值开始下降,那么,企业可能会由繁荣走向衰落;如果企业的投资价值由正值转为负值,说明企业的经营状况可能正在急剧恶化。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应当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采取相应的对策。
德隆系三家上市公司各年的投资价值如左图所示:
投资价值指标的引入
投资价值(IV)是将当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扣除投资活动所需资金和资本成本后的资本收益。
用公式表示就是:
IV=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过去三年的平均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资本投入额×加权资本成本率
其中,本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加上过去三年平均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就是修正后的自由现金流量,本文下方的自由现金流量都是指这种修正后的自由现金流量。由上可得投资价值(IV)的另一个计算公式:
投资价值(IV)=自由现金流量—资本投入额×加权资本成本率
这里的投资价值实际上指的是在投资活动当中,扣除了机会成本以后得到的超额价值,只有具有这种超额价值的上市公司才是具有投资价值的。将超额价值和投入的资本相比,就可以得到投资价值率。
投资价值率=投资价值/本年资本投入额
投资价值率可以对不同规模企业进行横向对比。
投资价值(IV)指标的优点
投资价值以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出发点,剔除了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
投资价值采用收付实现制来计算,剔除各种利润调节手段的影响。
投资价值指标扣除各种投资项目的现金流出,具有自由现金流量的优点。投资性的现金流量净额不仅和当期经营业绩相关,也和以后一定时期经营业绩相关,因此采用过去几年的平均投资性现金流量净额进行计算,就可以将过去的投资和当期的经营收益挂钩,更加合理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同时这种处理办法也可以避免资本支出不均衡的缺陷。考虑到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和数据取得的可能性,我们采用过去三年内的平均投资现金流量净额的相反数。
投资价值指标也同样计量资本成本,在将其扣除以后反映企业真实创造的价值,具有EVA的优点。
由上可见,投资价值这一指标全面地揭示了企业的经营、投资、筹资的基本信息,因此该指标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企业在有关会计年度创造的真实价值。
对德隆上市公司风险的揭示
德隆以旗下上市公司的资产、收入快速扩张为据,说明其产业整合策略是成功的,然而相关上市公司股价的崩溃为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上述的投资价值指标可以帮助投资者从盈利质量、产业整合效果、盈利预警等方面了解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辨识其中存在的投资风险。
1、盈利质量分析
湘火炬财务状况分析表(见附表1)
湘火炬是新疆德隆三家主要上市公司当中盈利增长最快的,适合于进行盈利质量分析。湘火炬主营为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机电产品进出口三大业务,并涉足工业气体、金融保险服务业等多个业务领域。湘火炬以成功的对法士特齿轮、川汽、陕汽的并购而闻名,最近几年的净利润增长较快。
从表1可见,相对于历年净利润而言,该公司经营现金流量净值的数额较低,说明盈利质量较低。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应收项目的增加和应付项目的减少,说明该公司相对于产业链的上下游而言处在劣势,德隆的产业整合策略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有关并购活动消耗了资金却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现金回报,扣除了资金成本以后投资价值为负而且不断恶化。2000年至2003年这四年中,湘火炬不但没有给股东创造价值,反而毁损了将近20亿的股东财富。投资者利益受损实际上早已注定,只不过直到今年4月份才集中体现出来。
对于债权人而言资金成本是企业必须以利息形式支付的,上市公司在自由现金流量为负时只有通过借新债来偿还换旧债,由此导致负债规模不断扩大和债权人风险不断累积,湘火炬难以偿还银行负债也是注定了的。
2、产业整合效果对比分析
新疆屯河财务状况分析表(见附表2)
新疆屯河是新疆德隆较早控制的上市公司,其主营业务原为水泥,最近几年通过资产重组,主业改为番茄制品和果汁制品。对比表2中该公司各年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和投资性现金流量净额可知:一方面,企业的经营现金流量无法满足其投资活动的现金支出,迫使企业不得不通过筹资支撑企业运营;另一方面,以前年度的巨额投资没有产生相应的回报,导致公司本身不能通过自身经营产生现金偿还负债。从2000年至2003年每年投资价值都是负值说明公司一直在毁灭股东财富,公司标榜的产业整合路线并没有产生实际效果。
对此,新疆德隆集团董事长唐万里也承认,在面对众多机遇的时候,德隆有点贪多求快,有些步子迈得太快,做法太过理想化。
3、使用投资价值指标进行业绩预警
使用投资价值进行上市公司的业绩预警可以取得非常良好的效果,原因如下:
公司业绩的变化首先从现金流量上反映出来,然后才反映在每股利润上。公司从经营的繁荣时期向萧条时期转变的时候,首先的特征是在行业景气的刺激下加大生产量,扩大产量一般要进行固定资产投资,这就会导致投资价值的大幅度下降。增加了生产能力的同时往往要购入更多的原材料,这同样耗费了大量现金。当供给逐渐超过有效需求的时候,企业的应收账款不断增加,也会导致投资价值大幅下降,但是这一切却并未影响企业的当期利润。当企业的投资价值由增长变为递减,甚至成为负值的时候,就已经直接反映了企业趋于恶化的经营情况,但是此时会计利润还相对良好。可见使用投资价值可以对企业经营业绩进行预警。
使用投资价值进行上市公司的业绩预警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使用每股收益与每股投资价值的差额来辨识。
如果每股收益增长而每股投资价值没有同步增长,那么说明企业或者是在进行资产的扩张,或者是企业的应收账款在增加;如果每股收益也开始掉头向下,同时每股投资价值更加迅速的降低,那么企业就不但是存在回款障碍,而且面临产成品大量积压、销售困难的局面。
根据每股投资价值的趋势来进行上市公司业绩预警。
如果投资价值开始下降,那么,企业可能会由繁荣走向衰落;如果企业的投资价值由正值转为负值,说明企业的经营状况可能正在急剧恶化。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应当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采取相应的对策。
德隆系三家上市公司各年的投资价值如左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