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城乡规划实务8篇

时间:2023-05-16 10:17:0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城乡规划实务,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城乡规划实务

篇1

关键词:运河新城; 规划建设;“十三五”期间; 目标;思路

十二五期间,运河综保委深入贯彻市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围绕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战略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保护第一、生态优先、拓展旅游、系统综合、品质至上、有机更新”七大理念,做好运河“保护、建设、管理、经营、研究”五篇文章,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综保工程建设和产业培育为主线,以运河旅游国际化为中心,以运河新城、塘栖新城建设和运河江干段“城中村”改造为重点,着力落实运河综保工作在生态环境、遗产保护、民生改善、产业培育和资金保障领域的重点任务,着力推进运河综保生态环境工程、遗产保护工程、民生改善工程、产业培育工程、资金保障工程五大工程,努力实现“还河于民、申报世遗、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运河综保三大目标。

运河新城是运河综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拱墅区部分规划位于石祥路以北,余杭界以南,拱康路以西,京杭运河及巨州路以东,总用地面积7.27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达10万人。运河新城自2008年底正式启动建设以来,坚持“南北联动、以北为主、成片推进”总思路,重点突破征地拆迁,大力推进道路、河道、绿化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拆迁安置房建设,累计启动项目约79个,完成征地2563亩,拆迁农户1561户、企业91家,开工建设“十三路一桥”,开工建设拆迁安置房118万平方米,省一级重点中学杭十四中、杭州新城实验小学、红缨幼儿园新城园区等配套学校投入使用,出让A-R21-11地块80亩,出让金额7.47亿元,累计投资75亿元。

一、运河新城“十三五”时期建设的目标及工作思路

(一)总体思路

继续以运河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为主题,以南、北两大片区建设为重点,着力落实运河新城建设在生态环境、民生改善和资金保障领域的重点任务,着力推进拆迁安置工程、生态环境工程、民生改善工程、资金保障工程四大工程,努力打造城北城市副中心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总体目标

“十三五”期间,运河新城将围绕拆迁安置、生态环境、民生改善、资金保障四大工程开展工作,截止到2020年,运河新城计划完成政府总投资约40亿元(平均每年8亿元)。至2020年末,运河新城农户拆迁基本完成,南、北两大片区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十三五”期间,四大工程的具体目标是:

1.拆迁安置工程目标是:基本完成剩余400户农户拆迁,安置1400户。

2.生态环境工程目标是:新建三里洋路、丽水北路南段、顾扬路、规划支路二等道路,建成主干道金昌路,及宣杭铁路绿化带、运河景观带(康桥路-宣杭铁路)、谢村公园等景观工程。

3.民生改善工程目标是:完成西杨B地块、谢村安置地块等安置房建设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康桥文体中心等一批配套设施。

4.资金保障工程目标是:做好运河新城北片区和总管塘片区两大区块的土地整理和出让工作,完成土地整理约1000亩,地块出让约400亩。

二、运河新城“十三五”时期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拆迁安置工程

征地拆迁是实施项目建设的前提,回迁安置是维护运河新城稳定发展的关键。要继续坚持拆迁和安置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市区联动”优势和街道、社区的主体力,全力以赴推进拆迁安置工作,为项目建设和新城发展腾出空间。

拆迁工作:目前运河新城除了列入2015年拆迁计划的50户农户外,还剩余西杨村200余户农户和谢村150余户,初步计划将上述400余户农户列入“十三五规划”,确保至2020年底运河新城基本完成农户拆迁。

安置工作:努力减少运河新城在外过渡户,计划在西杨D地块、西杨A地块二期、西杨B地块、谢村安置地块等项目安置农户1400户。

(二)生态环境工程

“十三五“期间,运河新城将同步推进大型基础项目建设,努力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进一步加大路网建设工程、绿化景观工程建设投入。

路网建设工程:以形成结构合理、便捷畅通的交通网络为目标。实现新建城市主次干道4条,约5公里。主要建设任务是建成主干路金昌路,新开工次干路丽水北路(南段)、顾扬路、祥园路,三里洋路及规划支路二等;加快北片区已建成道路的交付使用。

绿化景观工程:以构筑起点线结合、穿珠成链的绿色景观长廊。新建谢村公园以及康桥路-余杭界运河景观带、宣杭铁路绿化带和姚潭洋河以南绿化带,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河道整治工程。运河新城内完成平安桥河、蒋家河、后洋浜以北规划河道、管家漾和莫婆桥河的整治工程,提高运河沿岸自然景观质量。

(三)民生改善工程

安置房建设工程:以“为民解难、为民造福”为宗旨,为民解难,就是要求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为民造福,就是实施这项工程以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提高生活质量。在具体的实施上,加快安置房建设速度,加强安置房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使土地出让、拆迁安置、工程建设相互协调,实现运河新城城中村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其中西杨B地块22万方计划2017年全部建成,谢村安置地块28万方计划2017年主体竣工,2019年全部建成。

配套公建工程:配套公建主要建设任务是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康桥文体中心(含农贸市场)。加快供电、供水、公交等市政设施用地整理工作,加快推进市政设施建设进程。

篇2

1、完善的城镇基础设施(其中包括畅通便捷的内外交通网络,先进的通信设施,良好的供电、供水、供气条件等)。

2、合理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一定的比例。

3、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功能高效、务实。

4、城镇空间布局合理。

5、保持独特的城镇生活环境。

6、良好的生态环境,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以上。

二、城镇用地规划镇区近期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取134.85㎡/人,规模为148.76ha其中建设用地规模为119.76ha;远期建设用地指标取119.94㎡/人,规模为200.00ha其中建设用地规模为245.88ha。

三、镇区用地布局

1、城镇发展方向

主要向东发展,次要向北,谨慎向南发展,控制向西发展。

2、规划区范围

镇区规划用地东至红枫路,西至合欢路,南至临河路,北至青枫路,面积552公顷。

3、规划结构和形态

3.1、结构

规划结合现状道路情况,考虑操作的方便性,及建筑物的朝向问题,基本采用方格网状的道路系统,最终整个镇区形成以“一心、两区、多组团”的规划格局结构。一心——镇区新的商业教育服务核心;两区——镇区工业生产区、镇区生活服务区。多组团——镇区生活区形成的多个居住组团。

3.2、形态

由于镇区主要向东发展,次要向北,谨慎向南发展,控制向西发展,为此镇区最终形成以原建成区为基础的逐渐形成集中团块状用地格局。

4、各类用地布局

4.1、工业用地

镇区工业为民营产业区。本区对镇域范围内部的传统工作业的整合重组,原则上要求无污染的绿色企业进驻。规划在镇区东北侧集中布置,建设用地面积49.70ha占镇区建设用地的16.55%。

4.2、仓储用地

规划集中布置了两处处仓储用地,位于镇区繁荣路和河滨路交叉口东南侧。另一处布置在产业区内,服务于工业。仓储用地总占地面积为6.30ha,占镇区建设用地的107%。主要用于粮食收储及物流存储。

4.3、居住用地

居住用地面积为92.92ha,占镇区建设用地的37.79%。

——镇区居住建设用地集中布置,由繁荣路及历大路的划分为四个组团。

——现状居住地主要进行调整,改造居住条件,调整人口密度,增加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配套服务设施。

——规划居住用地按规范要求,合理安排住宅,公建道路及绿化用地,加强居住环境建设,提高居民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并形成居住中心。

4.4、公共设施用地

公共设施建设用地依需设置,规划总用地总面积为32.13ha,占城镇建设用地的13.06%。

(1)行政办公用地:将原镇政府扩大至龙槐路和繁荣路交叉口处。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政府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政府形象的完善,其它行政办公机构用地尽可能在其周围集中设施。

(2)商业金融用地:完善原有的镇区商业金融区,规划腾飞路和盐化大道作为商业发展轴线。

(3)教育机构用地:现状城西中学和城西小学原址扩建,同时按照国家规范要求远期在北部一所小学、两所幼儿园,更好地服务于居住区居民。

(4)文体科研用地:规划在新镇政府北侧结合水体绿化景观布置科研、文化、体育用地。

(5)医疗卫生用地:现状的老医院原址扩建,并且为远期预留发展用地。

(6)集贸市场用地:为强化本镇的商业服务功能以及良好的区域位置条件,规划在东北部居住区处建设综合交易市场。

四城镇综合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规划

——过境公路:青班路,历路,均为二级公路。

——汽车站:在镇区西部设置汽车站。

——加油站:镇区共设置一个加油站。

2、城镇道路交通规划

结合现状路网情况,规划采用方格网式的道路系统,路网间距基本上为200—300m。道路等级主要采用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道路体系。

——主干道:红线宽度24-36米。规划将青枫路、红枫路作为主要干道。

——次干道:道路红线宽度为18-24米。

——支路:其他道路为支路,红线宽度14、16米。

——停车场和其它交通服务设施:停车场设置两个,一个在历大路西侧、公园路南侧,另一个考虑在民营产业园区设置停车场,镇区新建项目应按有关规范的留足停车泊位,居住区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家用小汽车的停车问题。镇 区西侧设置汽车客运站一处。

——城镇广场:在镇政府南侧设置一个广场,平时供居游憩,特殊时可做集会之用。

五、绿地系统与景观风貌规划

1、城镇绿地系统规划

1.1、城镇公园

规划在镇区设置城西水上公园以满足城镇居民的休闲、娱乐的需要。并为镇区居住环境的提升打下基础。

1.2、城镇小游园

规划中以保护和利用自然河塘为原则,结合居民的行为特征,规划结合河道设置绿地景观小游园作为镇区景观点供居民休憩、谈心、游玩等。

1.3、线性绿地

本次规划以整合镇区内部水系建设绿地为主、重点绿化道路为辅防护隔离带作为补充,形成线性网络。

——滨河绿地:在镇区北部、中部和东部通过整理形成的水系,在其两侧设宽不一的滨河绿带,以环境绿化为主,建军设对应突妯其休闲、娱乐功能。

——重点绿化道路:路和和左路规划为重点绿化道路,保证应有的道路绿化的同时,两侧还各增设4-15米的绿带,以丰富城镇景观。

——防护绿带:规划在汗水处理厂北侧和镇变电站西侧设置不小于30米的防护绿地,以尽量减少其对居民的干扰,现时为防护设施的扩建留有余地。

1.4、小块绿地

居住区的组团绿地,城镇内部的小块绿地,公建前的装饰性绿地等,在建设时,要按规范配置。

1.5、经济果林

在镇区周围结合地形、水塘种植果林,既有利于小环境气候的改善,又能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2、城镇景观风貌规划

2.1、规划原则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自身条件,塑造一个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相结合、地方特色与时代特色相结合的城镇风貌。同时强化生态景观特色的营造。

2.2、规划重点

a、主要水体景观轴线:对现状水体进行科学整治,在最大限度减少土方的同时,精心设计一个水体景观公园即“水上公园”。沿线建造造型优美的建筑物,以形成活泼有序、统一、和谐的水体景观画面‘

b、次要水体景观轴线:在现状水系的基础上加以整治疏通,设置两岸绿地小品形成次要水体景观轴。

c、道路景观轴线;以河滨路、柳林路为主要道路景观轴,在美化街道的同时对各个景观点以及各条水体刘观进行串联。

d、公园建设;公园是绿地景观系统中所占面积最大的景观中心,其建设效果直接影响整体绿化风貌,规划提出应挖掘景观资源、突出城西特色。

e、环境细部处理:规划要求在注重大环境塑造的同时,应注意各类小品、铺装、标志牌等细部设计,以真正达到环境点缀目的。

3、整体设计导则

3.1规划原则

1)以镇总体规划为指导,在城镇功能分区和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城(来源:文秘站 )镇的特色条件,加以充实、突出、提高,以创造新的城镇风貌。

充分利用城镇的经典门户区、控制点,重点规划,精心组织,使城镇景观富有生机。

根据城镇规划结构和自然环境,创造丰富有序的城镇生态景观。

3.2规划重点

重点研究在城镇总体规划前提下的城镇形态结构、城镇景观体系、开敞空间和公共性人文活动空间的组织,确定城镇特色形象塑造的标志、标识性景观区域及其景观节点,构筑城镇景观整体框架。

3.3规划措施

1)城镇形象整体景观框架构筑

城镇形态空间结构:“结合现状、中心发作、绿带环镇”的整体城镇空间形态。

2)城镇景区的划分

规划将镇区划分为以下景区:

——自然环境保护景观区:主要是中部水系周边区域。要求保护水体的自然形态,加强绿化,严禁污染;适当修筑人工景点作为镇区核心景观;

——近郊田园景观区:主要是城镇近郊观赏性农田、果林、苗圃、鱼塘等,突出田园风光特征,改善城镇生态环境;

——中心政务文化区:主要是新镇政府及附近的城镇中心区,强化建筑的风格、个性,反映现代化城镇的风貌;

——城镇门户景观区:主要是城镇对外出入口地区,其建筑、小品、环境等主要突出强调城镇门户的景观特征;

——城镇环境:强调城镇水体的保护与利用,重视绿化的质量和覆盖效果,提高景点与景区的观赏价值和品位。

——建筑物

a、建筑高度:新老镇区均为4-6层,城镇中心和地段中心可适当布置高层建筑;

b、建筑风格:以现代感为主,以有特色和个性为宗旨,建筑色彩宜淡雅、明快,并形成和体现地方特色。

六、城镇建设规划

1、规划原则

1.1、建设实施总体规划的关键步骤,注意与总体布局的协调统一。

1.2、依托现有镇区,逐步发展,充分利用原有各项设施,避免分散建设提高资金利用率。

1.3、成片集中开发为主,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1.4、在进行新区开发建设的同时,进行原有镇区控制、改造和建设。

2、建设规模

镇区人口将发展为1.5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148.76公顷,人均用地为134.85㎡/人。

3、用地发展方向

依托现有镇区,沿繁荣路、历大向北、向东发展。

4、近期建设主要项目

4、1道路建设:拓宽历大路、打通马朱孟大街海棠路、合欢路、富康路、临河路以及城西公园区域一些道路、停车场等一期工程。

4、2完成镇政府周围环境的整治。

4.3、完成河滨绿苑的一期工程。

4.4、新建、改建居民居住生活区。建设部分高档次的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示范小区。

篇3

关键词:“十三五”规划;工程机械;研究

工程机械行业现已成为一个国家的基础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机械行业现有生产企业近5万家,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导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汰趋势更加明显。特别是自2013年末以来,由于欧洲金融危机“久病不愈”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断崖式崩盘”,导致中国工程机械进入了持续低迷期。依据中国报告大厅()消息,今年上半年18家工程机械及重点零部件工程机械上市公司完成营业收入500.09亿元,同比2014年上半年的707.44亿元下降了29.31%;18家工程机械及重点零部件工程机械上市公司完成营业收入500.09亿元,同比下降29.31%;18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净利润整体亏损5.9亿元,较2014年上半年盈利39.6亿元同比下降114.89%[1]。逝去的2015年,工程机械全行业亏损已成定局,行业处于持续低迷状态。但随着国家的“十三五”规划实施,为我国的工程机械行业点亮了灯塔,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1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

“十三五”规划里提出了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议,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但是太多的人员流入城市中,势必会造成城填的住房、医疗、就业等多重问题,其中住房问题更是首当其冲的问题,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需要更大规模加快棚户区改造工程。根据我国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目标,我国将在5年内改造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2]。棚户改造既可以拉动经济,也更有利于城镇化的推进和改变二元结构社会,而由于棚户改造要带来大量的工程建设,将对工程机械的需求起到直接的拉动作用。

2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传统制造业进行“绿色改造”的概念,同时也实施了“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制造”、“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多学科综合应用。就工程机械而言,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不仅体现在数量的简单增多,更要体现在技术含量高的重大装备等先进制造领域勇于争先。不断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自主品牌产品,是各企业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同时,对于为主机配套服务的各相关供应商、商和包括我们行业协会在内的有关社会各界,也是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行业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结构优化、绿色发展”方针,打造绿色制造的新优势,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提升工业效能和清洁生产水平,抓住互联网跨界整合的机遇,以转型升级为主要任务,加快构建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可持续发展潜力大、结构优化、产业链国际主导地位突出的优势体系。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主动对接相关国家需求,通过对外工程承包和投资等,带动中国装备协作配套“走出去”,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促进中国制造升级。因此未来行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要以研发为核心、以质量优先为重点、以强化基础为切入点、以优化环境为目标。从技术发展趋向上看,工程机械现在正处于数字化、智能化、宜人化、节能与环保、巨型化和微型化、减量化、轻量化等技术发展阶段,未来将向高性能、多功能、高可靠性、人性化、环境适应性、能源多样性以及机器人工程机械方向发展。

3加强轨道交通建设,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

伴随着国家区域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的调整优化,在公路、高铁、城轨、地铁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工程机械必将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提出更高的技术质量要求,这也为工程机械企业树立了创新的目标,确定了转型升级的方向。新年伊始,各城市纷纷提出了加强实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优化快速路网,打通交通节点,增设跨河通道等项目,比如:沈阳市在2016年计划再新建东塔浑河桥、浑河金阳隧道2座跨浑河通道项目,使浑河的南北交通更加顺畅;长沙市继万家丽路在去年10月1日快速化改造、完成主线双向六车道通车后,湘府路也谋划发动快速化改造施工并在近日发动勘测及规划投标;柳州市推进柳肇、湘桂等铁路,三柳、柳梧等高速公路,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重大项目和柳江航道二期整治等重大项目建设。由此可见,轨道建设不单单是建设城市地铁项目,同时也衍生出了城市道路维修、城市高速公路建设等多类项目,伴随着各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轨道交通建设的步伐势必加快,而轨道交通建设的加快必定会带动工程机械设备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会加大市场需求,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

4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完善职称评定制度

工人的技能等级是衡量工人技术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尺度,是对工人技术培训、考核、使用的基本依据,也是工人工资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技术职称是体现专业技术人员的研发能力、工作业绩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评价和激励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手段。但因为既有的职称评审制度在年限、外语、论文等内容上,不少人觉得职称评定,根本不能全面反映个人能力水平,所以就造成了许多人根本不想去提升相关技能和职称。所以,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职称评定体系,对规范学术队伍,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人“活”了,企业的运转也就会踏上复苏的轨道上来,中国的机械工程行业必定会熬过“严冬”,迎来美丽的“春天”。总的来说,通过实施“十三五”规划,为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绘制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工程机械行业通过“建设新型城镇化”“、绿色改造传统制造业”、“辅助轨道交通建设”、“完善职称制度”和加强“后市场的服务质量”等内容,将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明天。

参考文献

[1]2015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前景分析[EB/OL].

[2]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J].城市规划通讯,2013(14).

篇4

关键词:武汉;1+8城市圈;绿色旅游;移动式旅馆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旅游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武汉“1+8”城市圈是国家为推进区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批准建立的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并作为全国旅游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是湖北发展中的重中之重。移动式旅馆规划设想是在打造建设武汉“1+8”城市绿色旅游圈,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下所提出的设想,意在突破传统营造旅馆、酒店的涉及范畴,系统地关心自然环境并显示出经济效益和服务深度,节约资源、注重环境保护,探寻未来旅游方式的可能性。

一、武汉“1+8”城市绿色旅游圈概况

武汉城市圈,是指武汉及其周边100公里范围以内的8个城市(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简称称“1+8")。圈域占全省31.2%的土地和51.6%的人口,GDP、地方财政收入均占全省的70%以上。[1]城市密集度较高,经济基础较好,环境及自然条件优越,是湖北省乃至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圈域,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发展对整个经济圈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旅游圈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根据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目的,由中心旅游城市与区域腹地相互作用形成的空间地域系统。2008年12月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旅游局签订了《湖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合作协议》,强调将把武汉城市圈作为全国旅游业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田。[2]武汉“1+8”城市旅游圈资源丰富,集中了大量的优势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一些个体资源具有较高的人文旅游价值。9个城市中有武汉、钟祥、鄂州、咸宁(赤壁)、孝感5个城市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其中武汉、钟祥还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钟祥明显陵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圈域还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处,4A级及以上景区达27处,可谓自然景观山水组合良好,山水名胜与文物古迹二者兼备。武汉“1+8”城市绿色旅游圈应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主导,首要认识到旅游发展对环境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在绿色旅游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人地和谐相处的思想,是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需要经营者和旅游者共同提高环保意识。

二、移动式旅馆相关概念

“移动式旅馆”英文为Mobile Hotel(简称:Mo.Tel),Mo.Tel出自英国考文垂大学交通工具设计专业09届硕士研究生罗布・米灵顿之手。[3]设计理念源于Thelconic Airslream房车,这种传统的房车会让人感觉到枯燥乏味且没有生气,在追求个性化和绿色环保的理念下设计一种与众不同、具有独特亮点的、充满魅力的车型吸引更多的人来体验房车生活,并衍生设计出一间安在车轮上的旅馆客房,让人们一踏入这间客房就感觉已置身于高品质生活之中。

移动式旅馆内部设置不亚于高档公寓房间的设置,全车均采用高品质材料制造而成,装饰和家居设置都非常现代化。空间设计结构紧凑、功能齐全,能够满足日常家居生活中的全部需求。比如:摆放在客厅的沙发可拼凑成临时床铺供乘车者休息,精心设计的折叠餐桌和座椅可根据需要收放,折叠座椅能变换多种姿势,使车内生活极其惬意。

三、移动式旅馆规划构想

1995年,拉塞尔(Russell)等人对绿色生态旅游的住宿设施提出定义性说明,认为其应该是:一种符合生态原则和理念的,依托自然的旅游住宿设施。指出生态旅游住宿设施的经营理念必须与生态敏感的程度密切结合。并认为“绿色生态旅游住宿设施必须符合环境道德准则,传统的旅游建筑设施必须加以改进,必须采用对环境低影响的方式进行设计才能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4]移动式旅馆的构想源自于对环境、资源、人类自身的深切关注,正好体现出了绿色生态旅游住宿设施的要求,构想打破传统思想意义中的旅游形式和行为,倡导一种经济高效的旅游理念。所追求的是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开发并重,以一个宏观的视野将新旅游方式和旅游建筑进行科学建构,达到经济效益和自然资源的长远发展。

保证了,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旅游行为。旅馆设备组成和运行流程简便、灵活,在旅游产业建设中更能与其他设施相结合,体现出社会经济效益、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效益、人类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

1、移动式旅馆的服务流程及特点。移动式旅馆以交通运输业为发展基础,结合景区、旅游公司、交管和旅游管理相关部门形成一种综合新型的旅游方式。给旅客提供比传统旅游方式更便利、更舒适、更安全、更优越的服务体验。其服务流程:

(1)旅馆在接受预订后,由机动车头拖着移动客房(即车厢)到机场(火车站或码头)接待站点等候。旅客到达后便直接进入预订的移动客房(即车厢),准备开往旅游目的地景区服务站。这一流程就有效地减少了复杂的交通转换程序,缓解旅客不必要的旅途劳顿,而把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旅游目的地游览上。

(2)在旅游线路的行程中由机动车头向移动客房(车厢)提供能源通信及服务。

(3)到达景区服务站,移动客房(车厢)与机动车头分离,与景区服务站连接。由服务站为其提供能源、餐饮、娱乐、通信、医疗设施及导游服务、客房服务等。

(4)车头可进行循环服务,投入到其他的移动客房运输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设备使用率。

移动式旅馆可使景区服务站不再需要重复建设宾馆和客房,将景区建设用地减少到最低限度,能够更好地保护土地资源、自然资源,有效节省能源损耗,减少人力和财力资源的损耗,真正实现绿色旅游。

2、移动式旅游宾馆的组成设施。(1)1+8城市旅游圈各景点。(2)在旅游景区设置中心服务站(约100-200公里一座)。(3)机动车头(环保型电动)。(4)移动客房(车厢)。(5)旅游线各线点之间的安全保障,保证旅游安全及服务。

3、移动客房的内部构造。移动客房的设计可设计为双层,可提高经济效益,利用上下两层走道和休息区所需高度的不同来降低整个车厢高度。走道高,休息区低,满足不同区域对空问功能的不同要求,同时降低整个车厢的重心,也提高了行驶中的安全性能。

4、移动客房的分类及特点。可采用多样化的客房服务:单体使用,标间;团体使用,多人间,受车厢内部空问限制,采用可折叠式床;独立使用,豪华套间。

5、移动式旅馆的安全保障。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建立旅游安全预报、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救机制;为保证1+8城市旅游圈线路的安全,还可配备直升飞机在空中巡视,以便随时监测汇报和处理旅行线路上的意外突发事件。体现了这一构想对旅游安全性的重视,同时也适用于景区环境保护,气象观测以及对景区的开发研究等。

四、移动式旅馆的前景

武汉“1+8”城市旅游圈作为全国旅游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域,奉行的是可持续发展之路,随着旅游的发展,旅游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各个景区硬件建设已初具规模,当人民收入增加,自然与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旅游者与旅游地人民之间的沟通得以实现,旅游业也需要实行更严格的环境管理标准。武汉“1+8”城市旅游圈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理念之下,需要进行科学规划,打造绿色环保型旅游圈建设,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一般来说,城市对旅游人流的接待能力是相对稳定的,它考虑了旅游人流全年时间分布不均等因素,弹性不大。而黄金周期间的巨大人流量基本达到或超过了各城市单位时间接待能力的极值,各大旅游城市的住房出租率都接近或者超过了饱和程度。[5]若因为黄金周峰值情况下城市接待能力不足而增建旅馆等固定设施,扩大接待能力,势必在平时形成接待能力的闲置,形成巨大的浪费。移动式旅游宾馆还可以用于解决黄金周景区及城市接待能力不足等问题,起到缓解旅游峰值住宿接待的目的。

移动式旅馆的构想,虽然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直接借鉴的模式和建成项目,但这一全新旅游方式,对环境、资源的保护节约,对个体贴心周到的服务,自身所配置的简洁服务流程以及切实可行的技术流程,都使它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前期规划上,可先期进行五年规划,采用试点逐步推广形成规模,在试点和推广的基础上用十年发展形成一个整体项目。就武汉城市旅游圈本身而言,需要进一步加强城市圈的旅游协作机制,打破行政壁垒完善旅游规划,健全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共同营造武汉城市旅游圈绿色健康发展。

[1] 叶亮军. 武汉“1+8”城市圈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经济论坛,2009(4) :67―69.

[2] 新华社,武汉将成全国旅游改革“试验田”[D].武汉晚报,2008-12-11(2).

[3] E Sirakaya,Mclellan RW.Modeling tour operations voluntary compliance with ecotourism principles:a behavioral approsch[J].Journal of teavel Research,1998,36(3):42-55.

篇5

《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

《浙江省文化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十二五”城镇住房保障与房地产业发展规划》

《浙江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浙江省妇女发展规划(2011―2015年)》

《浙江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

《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浙江省商贸流通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城乡社区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电子商务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

《浙江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

《浙江省核电关联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

《浙江省科学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水利科技“十二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体制改革“十二五”规划》

地方特色规划

  《浙江省城乡社区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到2015年,社区服务业增加值超过2200亿元,占全省GDP的54%;从业人员总数达到440万人。到2015年,实现社区便民服务信息平台、乡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村(居)社区服务中心全覆盖。城市社区用房满足工作服务要求,村级社区服务中心达到15000个以上。

教 育

《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到2015年,建成浙江教育计算机网、浙江省教育信息基础数据库和浙江省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库、浙江省教育管理与政务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和浙江省数字化终身学习支持服务平台;建立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和教育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浙江开放大学;教育信息资源极大丰富,师生信息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基本建成网络全覆盖、资源全覆盖和服务全覆盖的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

到2015年,全省中职教育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5000元以上;生均校舍面积达到20平方米以上;生师比达到16:1左右,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中职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达到80%以上,获得中级职业资格的比例达到85%以上。培养和培训能力达到1∶1,面向社会的各类职业培训年均规模达到70万人次以上。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比例分别达到30%左右和10%左右。

社会民生

《浙江省“十二五”城镇住房保障与房地产业发展规划》

城镇住房保障方面。到2015年,全省城镇住房保障覆盖面达到20%以上;“十二五”期间,全省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5550万平方米、76万套,新增廉租住房货币补贴家庭16万户。

房地产业方面。开发投资:到2015年达到4050亿元,五年总额达到18000亿元;市场供应:“十二五”期间,全省累计完成商品房新开工面积26亿平方米;企业发展:到2015年,全省年销售额突破百亿元的大型房地产企业达到10家以上;住宅产业化:到2015年,全省新创建国家级住宅产业化基地3个、国家康居示范工程10个以上,20个以上住宅小区通过国家A级住宅性能认定。

房地产服务业方面。到2015年,年营业收入达到400亿元;物业服务到2015年平均覆盖率达到80%以上;房地产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00万人以上;培育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全国性物业服务企业1-3家。

《浙江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1、残疾人小康实现程度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2015年达到80%以上;2、健全两个体系;3、依法维护权益;4、优化社会环境。实现省级“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区)”创建率达到75%以上。

《浙江省妇女发展规划(2011―2015年)》

1、孕产妇死亡率稳定控制在10/10万以内。缩小城乡、区域差距,降低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2、孕产妇死亡中因产科出血死亡比例控制在30%以下;3、以县(市、区)为单位,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以上;4、孕产妇系统管理率稳定在93%以上;5、妇科常见病检查率达到80%以上;6、生殖健康和优生知识宣传普及率达到80% 以上;7、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70%以上;8、孕前优生检测率达到70%以上。

《浙江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

1、婴儿死亡率控制在8‰以内;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9‰以内;3、幼儿体质抽样检测合格率达到90%以上;4、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达到85%以上;5、学前3年儿童毛入园率达到 96%以上,学前1年儿童毛入园率达到98%以上。

服务业

《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势产业、生态文明的先导产业、惠民富民的民生产业和品质生活的助推产业,使浙江成为全国旅游业创新发展的示范省和国际化发展的先行省,率先在全国建成旅游经济强省。

《浙江省电子商务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到2015年,全省企业间网络交易额超过2万亿元,占全国15%以上;网络零售额超过2500亿元,占全国10%以上;B2B、C2C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全球领先优势进一步巩固,国际市场辐射力不断增强。集聚一批国内领先的电子商务企业总部、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和生产资料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培育2-3家销售额在50亿元以上和20家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的网络零售企业;推动5-10家电子商务企业上市,引进一批国际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及配套服务商。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达80%,一批龙头骨干工商企业建成自主电子商务平台,并实现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云计算和移动商务等技术创新快速推进,培育1-2家国家级电子商务研发机构;建成覆盖全省地级市的城市物流配送网络,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浙江省商贸流通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到2015年,全省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突破6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12.5%左右;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11.5%左右;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16%左右。

2015年全省工业品产销率保持在97.5%以上,品牌营销逐步推进,生产企业新设品牌连锁网点2万个,新增运用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10万家,培育有产业依托的省内重点展会20个,培育交易额超100亿元的生产资料市场15家,30个城市建成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水泥散装率达80%。

全省性和区域性商业中心基本形成,商业网点布局更加合理,5000平方米营业面积以上网点达300家,省级特色商业示范街达50条。

乡(镇)连锁网点经营水平不断提高,村级连锁便利店覆盖率达70%。培育营业额超亿元的农产品流通企业50家,交易额超10亿元的农批市场75家,营业额超亿元的农资企业15家,农村现代居民消费、农产品流通和农资供应网络逐步形成。

《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

直接经济指标:2015年全省服务外包合同执行总额突破2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5%,其中离岸外包执行额达到50亿美元,在岸外包执行额达到150亿美元,离岸外包执行额占执行总额的比重达到25%;全省服务外包合同执行总额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有所增加,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稳步提高。

社会民生指标:2015年全省服务外包从业人员达到30万人,年均新增直接就业人数突破3万人。

企业发展指标:2015年全省形成1-2家万人以上服务外包企业,引进和发展50家千人以上企业,培育30个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和50个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

《浙江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

到2015年,物流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2%左右,达到4500亿元左右(按2010年价格计算),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3%左右,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左右;全社会物流总费用相对于GDP的比率明显下降。

其 他

  《浙江省水利科技“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规划实施16项重大水利科技项目、开展4个方向的水利基础研究、开展7个领域的面上应用性研究、建设和完善8个水利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推广应用50项左右各类先进适用水利技术和产品、建设20个地方水利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创建10个左右水利科技创新团队等主要任务。

  《浙江省核电关联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

到2015年,取得核安全许可证的企业达到50家左右,取得核电合格供应商资格的企业达到200家左右;初步建立具有技术研发、工程设计、运行维护、教育培训、建筑安装等功能的核电技术及产业服务体系,全省实现核电关联服务产值400亿元左右;培育龙头骨干制造企业5家左右,全省实现核电设备销售产值200亿元以上,带动关联设备制造企业销售产值2000亿元左右。

《浙江省科学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

力争到2015年,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员总量、发明专利授权量、新产品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等主要指标比2010年实现翻番;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2.5%;研发人员 40万人年;发明专利授权量突破10000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2万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万亿元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55% 以上,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力争达到30%。

  《浙江省体制改革“十二五”规划》

到2015年率先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基本形成充满活力的转型升级机制;2、基本形成普惠均衡的公共服务体制;3、基本形成繁荣活跃的文化发展机制;4、基本形成绿色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 5、基本形成依法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文 化

《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到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42%以上,文化服务业占比达到40%以上;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5%以上,文化服务业占比达到45%以上。

《浙江省文化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文化服务业总产出、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文化服务业年均增长20%,2015年实现增加值900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的一半以上。

《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

《浙江省文化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十二五”城镇住房保障与房地产业发展规划》

《浙江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浙江省妇女发展规划(2011―2015年)》

《浙江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

《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浙江省商贸流通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城乡社区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电子商务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

《浙江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

《浙江省核电关联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

《浙江省科学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水利科技“十二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体制改革“十二五”规划》

教 育

《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到2015年,建成浙江教育计算机网、浙江省教育信息基础数据库和浙江省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库、浙江省教育管理与政务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和浙江省数字化终身学习支持服务平台;建立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和教育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浙江开放大学;教育信息资源极大丰富,师生信息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基本建成网络全覆盖、资源全覆盖和服务全覆盖的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

到2015年,全省中职教育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5000元以上;生均校舍面积达到20平方米以上;生师比达到16:1左右,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中职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达到80%以上,获得中级职业资格的比例达到85%以上。培养和培训能力达到1∶1,面向社会的各类职业培训年均规模达到70万人次以上。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比例分别达到30%左右和10%左右。

社会民生

《浙江省“十二五”城镇住房保障与房地产业发展规划》

城镇住房保障方面。到2015年,全省城镇住房保障覆盖面达到20%以上;“十二五”期间,全省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5550万平方米、76万套,新增廉租住房货币补贴家庭16万户。

房地产业方面。开发投资:到2015年达到4050亿元,五年总额达到18000亿元;市场供应:“十二五”期间,全省累计完成商品房新开工面积26亿平方米;企业发展:到2015年,全省年销售额突破百亿元的大型房地产企业达到10家以上;住宅产业化:到2015年,全省新创建国家级住宅产业化基地3个、国家康居示范工程10个以上,20个以上住宅小区通过国家A级住宅性能认定。

房地产服务业方面。到2015年,年营业收入达到400亿元;物业服务到2015年平均覆盖率达到80%以上;房地产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00万人以上;培育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全国性物业服务企业1-3家。

《浙江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1、残疾人小康实现程度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2015年达到80%以上;2、健全两个体系;3、依法维护权益;4、优化社会环境。实现省级“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区)”创建率达到75%以上。

《浙江省妇女发展规划(2011―2015年)》

1、孕产妇死亡率稳定控制在10/10万以内。缩小城乡、区域差距,降低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2、孕产妇死亡中因产科出血死亡比例控制在30%以下;3、以县(市、区)为单位,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以上;4、孕产妇系统管理率稳定在93%以上;5、妇科常见病检查率达到80%以上;6、生殖健康和优生知识宣传普及率达到80% 以上;7、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70%以上;8、孕前优生检测率达到70%以上。

《浙江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

1、婴儿死亡率控制在8‰以内;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9‰以内;3、幼儿体质抽样检测合格率达到90%以上;4、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达到85%以上;5、学前3年儿童毛入园率达到 96%以上,学前1年儿童毛入园率达到98%以上。

服务业

《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势产业、生态文明的先导产业、惠民富民的民生产业和品质生活的助推产业,使浙江成为全国旅游业创新发展的示范省和国际化发展的先行省,率先在全国建成旅游经济强省。

《浙江省电子商务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到2015年,全省企业间网络交易额超过2万亿元,占全国15%以上;网络零售额超过2500亿元,占全国10%以上;B2B、C2C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全球领先优势进一步巩固,国际市场辐射力不断增强。集聚一批国内领先的电子商务企业总部、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和生产资料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培育2-3家销售额在50亿元以上和20家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的网络零售企业;推动5-10家电子商务企业上市,引进一批国际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及配套服务商。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达80%,一批龙头骨干工商企业建成自主电子商务平台,并实现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云计算和移动商务等技术创新快速推进,培育1-2家国家级电子商务研发机构;建成覆盖全省地级市的城市物流配送网络,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浙江省商贸流通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到2015年,全省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突破6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12.5%左右;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11.5%左右;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16%左右。

2015年全省工业品产销率保持在97.5%以上,品牌营销逐步推进,生产企业新设品牌连锁网点2万个,新增运用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10万家,培育有产业依托的省内重点展会20个,培育交易额超100亿元的生产资料市场15家,30个城市建成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水泥散装率达80%。

全省性和区域性商业中心基本形成,商业网点布局更加合理,5000平方米营业面积以上网点达300家,省级特色商业示范街达50条。

乡(镇)连锁网点经营水平不断提高,村级连锁便利店覆盖率达70%。培育营业额超亿元的农产品流通企业50家,交易额超10亿元的农批市场75家,营业额超亿元的农资企业15家,农村现代居民消费、农产品流通和农资供应网络逐步形成。

《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

直接经济指标:2015年全省服务外包合同执行总额突破2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5%,其中离岸外包执行额达到50亿美元,在岸外包执行额达到150亿美元,离岸外包执行额占执行总额的比重达到25%;全省服务外包合同执行总额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有所增加,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稳步提高。

社会民生指标:2015年全省服务外包从业人员达到30万人,年均新增直接就业人数突破3万人。

企业发展指标:2015年全省形成1-2家万人以上服务外包企业,引进和发展50家千人以上企业,培育30个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和50个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

《浙江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

到2015年,物流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2%左右,达到4500亿元左右(按2010年价格计算),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3%左右,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左右;全社会物流总费用相对于GDP的比率明显下降。

其 他

  《浙江省水利科技“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规划实施16项重大水利科技项目、开展4个方向的水利基础研究、开展7个领域的面上应用性研究、建设和完善8个水利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推广应用50项左右各类先进适用水利技术和产品、建设20个地方水利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创建10个左右水利科技创新团队等主要任务。

  《浙江省核电关联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

到2015年,取得核安全许可证的企业达到50家左右,取得核电合格供应商资格的企业达到200家左右;初步建立具有技术研发、工程设计、运行维护、教育培训、建筑安装等功能的核电技术及产业服务体系,全省实现核电关联服务产值400亿元左右;培育龙头骨干制造企业5家左右,全省实现核电设备销售产值200亿元以上,带动关联设备制造企业销售产值2000亿元左右。

《浙江省科学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

力争到2015年,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员总量、发明专利授权量、新产品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等主要指标比2010年实现翻番;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2.5%;研发人员 40万人年;发明专利授权量突破10000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2万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万亿元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55% 以上,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力争达到30%。

篇6

关键词:城乡规划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4;TU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2013105

目前,中国正在经历快速城镇化发展,面临经济、社会和产业及空间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挑战。城乡规划作为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要求规划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以此解决复杂的城乡发展问题。为此,充分意识实践教学对于新型城镇化人才需求的重要性,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尤其在当前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十分重要。

一、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

城乡规划教育要服务规划师职业发展需要[1]。中国的城乡规划已走过半个多世纪,随着国家发展战略调整及政府职能的转变,城乡规划师的角色和职业能力及综合素养发生了转变,因此,对城乡规划教育也有了新的要求。

(一)当前规划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城乡规划学科本科阶段的办学特点和专业发展要求总体来看,国内大多数院校比较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不同程度参与过实践或在实习期间接触过实践项目,但从当前实践的复杂性和国家及社会发展速度来看,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和水平,较服务职业发展需要和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4+1”人才培养模式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衔接不够。针对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五年制学习,大多数专业院校教学模式为4年理论学习,1年实践教学,主要症结在于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

学习与实践环节未有效结合,

实践教学目标中对责任感、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没有作硬性要求,尤其在理论学习阶段缺乏引入导修职业导向学习制度,即缺乏引入有丰富经验的职业规划师和管理者承担相应的核心设计课程或实践教学;(2)双师型教师师资不足,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目前中国本科实践教师群体在高校内部尚未取得相应的地位,高水平教师参与本科实践教学的少,导致实践教学师资出现缺口,使得教师技术水平和技术结构出现滞后性。实践教学方法中缺乏以学生为中心的社会实践、科研训练和社团活动;(3)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把关不严,缺乏相应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学生校内外实践教学环节缺乏联动监督机制,对于实践知识掌握情况和实践能力提升情况缺乏考评。

(二)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实践能力要求

城乡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方面,学科本身的知识体系复杂,需要广博的知识面和牢固的专业理论作基础,从城乡规划学位教育到职业发展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关注民生、了解社会、推动经济、促进发展。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复杂性,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信息网络普及以及社会深度变革等多重因素,城市功能日趋复杂,城乡规划也由技术导向的空间规划发展为融经济、社会、生态、安全以及信息相互结合的综合规划。

二、构建科W的课程体系,打造实践教学体系平台

(一)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夯实实践教学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践教学的核心,是专业理论付诸实践和人才培养目标得以落实的主要载体,因此,在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中如何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至关重要。只有构建了科学的课程体系,才能夯实实践教学体系的基座,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实践教学体系需要从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基本素养培养和实践能力个性化培养两方面进行(见表1)。按照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人才培养的教育质量基本要求(即5个知识领域、25个核心知识单元和10门核心课程)[2],以及国家新型城镇化对专业人才的要求,结合多年办学积累的基础,已经构建了一个完善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包括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创新实践和工程实践四个阶段[3]。

创新能力基本素养培养主要在基础实践阶段进行专业启发和引导教育,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初步了解城市空间的概念。规划思维训练主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个性化培养主要在综合实践、创新实践和工程实践三个阶段进行。综合实践阶段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环节,是建立以“真题”为假想,并符合实际和技术规范的设计纽带。这一实践阶段主要以建筑和规划课程设计贯穿“复合空间”载体为主线,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对城市空间的塑造,提出空间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实践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实践质量的主要阶段,主要以参加国家级竞赛为主,包括全国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会会主办的综合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和城市设计竞赛。工程实践阶段为城乡规划高年级学生直接参与工程实践训练,主要以真题毕业设计为主,依托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与实践基地进行“双导师”制指导,设计成果直接应用于实践项目。

(二)理论联系实际,拓展实践教学空间

城乡规划教育应充分反映规划理论与研究应用于实践领域,为城乡建设和发展提供规划策略和解决措施。为此,需要建立科教协同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即建立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实践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加强与社会接轨,积累实践经验。

1.建立协同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通过多届毕业生就业单位反馈和同行院校调查发现,学生的实践教育和能力教育是提高人才质量的关键。这充分说明城乡规划教育应充分让学生接触社会,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让学生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学思想强调“一个基础、两点关注、三项结合”的协同实践教学模式。 “一个基础”是强调实践基础和专业技能训练对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两点关注”是关注专业教育理念革新和学科发展的前沿热点和难点;“三项结合”是结合学生自身和地域办学特点、教师科研课题平台、实践基地建设与研究机构联合等,进行实践教育教学。

(2)优化专业基础理论内容,增强专业基础训练内容的协同。按照城乡规划基础教学 “建筑初步―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的传统课程设置顺序,会导致学生到高年级出现知识和学习思路的“突变”[4]。为此,应优化专业基础理论,将建筑类型学思维与规划方法论有效结合,注重建设设计方法教育,融入城乡规划专业特点,建立跨学科多专业协同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增强专业基础训练教学效果。

(3)建立“双师”制实践教学模式,增强实践教学质量。按照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教学的模式,以设计系列课为实践教学体系主干,并依据学生课程设计阶段,分层次进行联合教学指导。规划专业低年级学生进行思维和专业技能训练,高年级设置多元的设计实践真题,设置开放式设计课教学,并引入实践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专题讲座,开展联合指导设计等,使实践教学落实到具体课程设计中,以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2.开展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推动实践基地平台建设

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平台,也是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桥梁。就城乡规划学科优势和特点来看,建立产学研合作的一体化实践基地建设,能充分发挥高校师生的创新思维,优化社会资源,

为科研和设计单位提供思维动力,实现协同共赢,更有利于建立“研究―设计―咨询”一体的智库目标。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实践教学体系中工程实践阶段,主要通过设计院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时间段在实践基地进行学习和研究。为有效提高工程实践质量,应建立校内外联动培养的教学机制,实行双效考评制度,即校内外导师对学生实习和设计整个学习过程进行长效监督和分阶段考评,真正发挥在实践基地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严抓实践教学质量,建立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按照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创新实践和工程实践四个实践培养阶段,建立“四位一体”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主要从专业知识、职业技能、思维创新、实践能力四个方面进行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的全面考核与评价(见表2)。

(一)按照实践教学体系要求分阶段考核

按照实践教学体系的四个阶段,从基础实践能力、综合设计实践能力、创新与实践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分阶段考核。(1)实践教学基础实践考核阶段,主要根据实践教学计划目标,从学生基础理论的实践运用,专业基本技法,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等方面进行分层次考核评价。(2)综合实践阶段考核评价侧重规划整体思维和逻辑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力考核,从城市观察认知,发现社会问题,基于建筑和规划专业技能提出科学方案和解决途径。考核具体内容包括专业运用能力、设计表达能力、协作沟通能力等。(3)按照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专业人才培养意见和要求,规划教育机构应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能力的应用性、复合型专业人才。鉴于本科生知识体系和设计经验,创新实践主要指参加专指委主办的全国综合社会调查和城市设计竞赛,进行学生创新训练,提升学生解决社会热点矛盾问题,提出复合工程实际的创新方案的能力。(4)工程实践阶段考核,以团队化考核方式进行。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阶段,学生一般以团队小组形式完成真题项目。按照岗位职业技能与设计任务要求,校内外联合考核教师团队及实践单位负责人对实践成果予以答辩评定,从设计完成质量、团队协作、创新思维与设计表达等全方位考核学生宽广的学术视野和人文素养[5]。

(二)建立“过程―结果”双效考核评价机制

专业人才“过程―结果”双效考核机制是提升人才质量的指挥棒,是教学中层层分解知识,落实和培养实践技能的手段。因此,实践教学评价要注重从实践教学过程化考核、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与评价。

(1)关注过程有利于激励学习动力,培养创新思维。城乡规划专业学科特点之一是工程实际性强,因而从学生基础实践阶段引导、激励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反馈―调查”不断学习,有效激发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规划思维,为后续创新实践提供条件。

(2)“过程―结果”兼顾专业人才实现路径。鉴于城乡规划专业涉及社会、经济、人文等多领域,只驾驭技术的专业人才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学过程中,增加规划人才的价值取向、社会发展的多维分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于修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

四、结语

新时期,中国正值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高校培养的工程科技人才难以满足中国转型发展的需要[6]。作为政府决策和城乡发展源头的城乡规划专业也受到来自社会各方和周围环境的挑战,为此有效提升专业人才的综合实践能力,对于解决日渐复杂的社会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当前规划本科教育基础上要注重“细培养、强实践、快适应”的教学方法,革新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使专业人才根植于实践中,产生更好的社会效果。

参考文献:

[1] 吕斌. 规划教育要服务职业发展需要[J].城市规划,2015(1):95-97.

[2]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3] 姜云,张洪波,王宝君,等. 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4(3):13-16.

[4] 白宁,段德罡.引入规划设计条件与建筑计划的教学设计教学[J]. 城市规划,2011(12):70-74.

[5] 徐熠辉,孙国春. 重庆大学城乡规划学科教学体系创新与改革探索[J].规划师,2012(9):11-15.

[6]李培根,许晓东,陈国松. 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问题与原因探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1-6.

篇7

对于城市交通的设计与规划离不开土地资源的管理与利用。长期以来,我国逐渐对城市中的开发项目进行严格的流程管理。在这种政策形势下,对商务区进行交通影响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篇文章在剖析微型CBD在当前的交通问题及主要交通特征之后,重点分析其交通影响的具体情形。

关键词:城市规划;微型中央商务区;交通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9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对城市交通进行设计与规划必须充分考虑对土地资源的管理与利用。在城市中土地资源的发展前景及开发价值与该区域周边的服务系统及其交通系统密切相关。研究交通影响,实际上是定量性研究城市中的土地资源的开况及其变更利用如何影响城区交通。在这种定量分析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交通改善方案及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周边地区的交通负荷,形成良性发展的交通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逐渐对城市中的开发项目进行严格的流程管理,政府也在不断出台新的政策规范我国的城市交通体系。在这种政策形势下,对商务区进行交通影响分析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影响分析的进行首先要从交通规划的源头开始,促使城市的交通体系与土地资源的管理与利用相吻合。

二、微型中央商务区交通问题与特征

(一)微型中央商务区交通问题

微型中央商务区是现代服务产业集聚的区域。其采用最新的现念,借助地产项目及便捷的交通枢纽,实现了商业、服务业及地产业与生活、生产设施的有效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告诉我们:当城市的人口数量、资源结构以及经济发展程度达到一定的水平时,市区的集聚模式必然会发生显著的转变。不断由原有的单一模式向更加分散化、更加多元化的模式转变,逐步发展为微型的商务区模式。

交通的便捷程度直接影响着商务区的开发水平。因此,在建设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对交通状况进行详细的分析,时刻坚持交通优先的原则。只有经过科学的设计规划,才能尽最大可能降低交通问题对商务区的不利影响。对城市结构的不断完善能够有效的缓解市区的交通压力,能够使得商务区实现未来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综观长期以来的发展趋势,可以得到导致商务区出现交通压力的主要原因。可以总结为两点:第一,历史问题。在发展的初期,MCBD缺乏整体的设计规划,仅仅是自然而成的集聚。第二,未始终坚持交通优先的原则。由于该领域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缺乏各种交通方面的基础设施,也没有能够始终坚持交通优先的原则。

(二)微型中央商务区的交通特征

1、交通集散强度高。微型中央商务区的功能特点决定了交通吸引的强度较高。除此之外,该区域中开发的面积较大,远远高于传统的开发区域。为此,鉴于对交通的高强度开发需求以及建筑面积方面较强的吸引力的影响,出现了高强度的交通集散。

2、高峰持续时间长。作为城市中较为独特的区域,MCBD实现了高级宾馆、商务会所、休闲娱乐的有效结合。然而,正是由于该区域的集聚程度较高,才有持续时间较长的高峰期。特别是在下班时段,各场所交通流达到最高程度。等到晚上交通高峰过后,部分商业区进入高峰,出现持续不断的交通压力。

3、交通目的多样性。在商业区有各种商务以及休闲娱乐场所,这也是各种不同人群集聚的原因。在不同出行原因的驱使下,需要不同的交通设施,这就促使了交通设施的多样性。

三、微型中央商务区的交通影响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央商务区模式正逐步由单一模式向多极化、分散化发展,逐步演变、扩展成若干微型中央商务区。对其进行交通影响方面的分析能够促使我国的旅游产业、商务办公、娱乐休闲实现全面的集聚发展。

交通影响分析的一般程序

为了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究商务区的交通影响,需要经过以下程序:首先,商务区的开发商需要主动咨询相关管理部门。通过分析判断有无必要对交通影响进行分析,如果有必要即可进入分析阶段。其次,开发商委托符合要求的第三方负责分析报告的撰写工作,并将最终的报告成果提交相关部门。最后,相关部门对提交的报告成果进行审核评价,确定最后的分析方案。

(二)区域现状交通分析

对我国微型中央商务区内的主要道路和关键节点进行实地踏勘和交通调查,得到以下认识:

1、区域主要道路网已经形成,路网连通性较好,路网密度与区域发展相适应。

2、运用人工计数方法反复、随机地查看交通量,通过对上午7:00到晚上19:00这段时间的交通量进行观测、分析,可以发现流量高峰小时为晚高峰17:30~18:30。由于周边用地以居住为主,项目大多处于在建阶段,部分已建成项目入住率也相当低。

3、区域现状交通组织中所有节点均采用平交形式,路口大部分采用信号灯控制。

交通影响分析的意义

1、促进土地开发利用与城市交通环境相协调

从城市规划和交通发展的角度对开发项目进行交通影响分析,使土地开发强度与交通承受能力相匹配,促进城市结构的合理发展。以交通影响分析为杠杆,充分发挥政府对城市发展的导向作用,使城市土地利用合理化,避免土地开发强度过高而使城市机能受到损害。

2、实现城市公共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国家投入资金对我国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这在我国是较为普遍的。交通的便捷带动了周边的土地开发,,这能够带来丰厚的投资收益。收益源于公共设施应该回报社会,所以,投资开发者应该尽量保证交通便利,促使资源的公平分配。

3、强化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的整合。

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土地利用是产生交通需求的根源,不同的城市结构、土地功能和土地使用强度会产生不同的交通量,并会引起交通组成、交通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城市土地利用与开发是以便利的交通为前提的,交通设施的建设和改进会促进地区的开发和利用。

四、结束语

对交通影响进行系统完整的分析是一种较新的定量分析法。该分析方法在我国发展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短,至今仍然没有达成统一的方法。因此,在我国建立较为系统的交通影响的全面分析准则与体系已极为迫切。它能够帮助我国协调城市交通与土地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能够促使城市资源的公平分配;也能够促使我国交通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对于微型中央商务区这种特殊的大型建设项目,尤其应把好交通规划关。首先要进行开发项目的选址,其次应该对其交通进行分析。只有对交通进行充分的规划设计才能够更好地促进MCBD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乡镇公务员;成长路径;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 D2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11-0049-03

在现行行政体制下,乡镇处于国家政权结构中最低一层,各种矛盾和问题辐辏聚集。乡镇公务员则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线传递者和执行者,是改革的排头兵和冲锋队。这支队伍处在干部体系末端,队伍数量庞大、工作事务繁杂、接触群众最为广泛,如何尽快建立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群众满意度高的乡镇公务员队伍已成为推进“四个全面”在乡镇基层落实的必然要求。本文的“新乡镇公务员”特指2005年以来通过考录和部队转业到乡镇工作的公务员,他们中的大多数已成长为当前乡镇工作的有生力量和未来基层政权建设的主力军,其中一部分业已走上基层领导岗位。本文拟对温岭市最近10年进入乡镇公务员队伍人员的成长轨迹进行综合分析,探寻规律,剖解难题,构建起符合当前形势的“新乡镇公务员”成长路径。

(一)乡镇公务员编制总数及来源。温岭市下辖5个街道、11个镇,公务员编制1160人,现有1078人。2005年以来,该市共考录、安置干部465人,其中考录404人,占比87%。安置干部61人,占比13%。

(二)乡镇公务员流动情况。温岭市乡镇公务员流动主要分为调入台州市级及以上单位、温岭市级机关选调、乡镇之间调动三类,三类流动一般要求乡镇公务员在原单位工作满三年(包含试用期)。从2014年开始,依据中办《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乡镇干部在乡镇工作满5年后方可参加上级选调考试,这等于从政策层面延长了2011年进入乡镇公务员队伍人员参加上级选调的时间。自2005年以来,这批乡镇公务员共流动85人,其中调入台州市级17人,调入温岭市级机关57人,乡镇之间调动11人。

(三)2005年进入乡镇工作且留在乡镇的公务员情况。2005年以来,仍有436名公务员留在乡镇工作,占到近10年招收公务员总量的86.2%。分析其招录情况可以看出,2011年之前共招收了87人,这批人最早从2008年开始可以参加各类选调考试调离乡镇。2011年进入乡镇公务员的对象因政策上的5年服务年限限制,目前均需留在乡镇工作。

(四)乡镇公务员受培训教育情况。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管理的主体是各镇党委,市委组织部在全市层面的培训主要分为特定群体培训和普及性培训。特定群体培训包括公务员初任培训、中层干部培训、中青班等,各类特定群体培训每年至少安排一次,由市委组织部统一培训,时间从一周至三个月不等。普及性培训主要是对“新乡镇公务员”进行轮训,一般培训时间为一周。

(一)重视抓乡镇公务员的教育培养,提升乡镇公务员的素质。一是多层次抓培训。包括重视加强对新录用的乡镇公务员培训,对全市乡镇中层干部的培训。另外对于其他一些表现优秀的人员,如各级选调生,均不定期安排统一培训,加强各方面知识的提升,做到对新录用人员、中层干部及重点培养对象全覆盖。二是全面开展竞争上岗,以岗位锻炼干部。2011-2015年期间,各镇街道通过开展竞争上岗,共产生140多名中层干部,树立了良好的用人导向。三是实施乡镇干部到市直部门定期锻炼制度。时间一般为3个月到半年,通过锻炼,既加强市直部门和乡镇的沟通,也锻炼了乡镇干部,收到了很好的实效。

(二)优化乡镇的工作环境,增强乡镇公务员对乡镇的认同感。一是强化经济待遇保障,如对比市级机关,乡镇干部的经济待遇增加了1.5万元/年;提高了乡镇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的比例,从原先的15%提高到20%等;今年,又专门明确了乡镇干部住夜值班补贴标准。二是深入实施一线工作法。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年轻干部锻炼成长的“摇篮”,干部提拔向乡镇倾斜。近4年乡镇干部提拔93人,占总提拔人数的44.8%。三是强化乡镇公务员管理。一方面明确责任,加强日常管理。另外,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完善乡镇公务员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住夜值班制度等。从去年开始,全市各乡镇均开展了乡镇干部的绩效考核,用经济杠杆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阳光工资”后的“大锅饭”现象。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