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5 16:12:5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小学青春期教育,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引言
青春期是由儿童逐渐发育成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是人体迅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走向社会的转变阶段。有效的青春期性教育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人体的生理变化,形成正确的两性价值观,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增强责任感。而高中生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相较于初中生,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他们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是距离真正的成熟还相差很远。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他们对于自身出现的一些生理变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却懵懵懂懂不深入。遇到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就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因此,对于高中生的青春期性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学校教育首当其冲,成为高中生青春期性教育的首要执行者。
二、高中生性心理现状
调查显示,高中生中普遍存在对性的不正确认识,多数人认为谈性不好,对首次遗精感到害怕,认为遗精有害,不知道遗精、月经是正常现象等等。高中男生的发生率很高,而且大部分学生在后都存在愧疚心理,甚至感到有罪恶感。个别学生行为失控,影响到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出现月经不稳定和痛经状况的女生多半与对性生理现象认识不正确产生的心理压力有关,而且这在高中女生中占很高的比例。高中生在对恋爱的认识上,认为各方面未成熟、不宜谈恋爱、早恋是糊涂错误行为的占大多数。学生们对早恋问题还是有一定正确认识的。
三、高中学校青春期性教育的重要性
根据调查结果发现的问题我们可以感受到进行高中学生的青春期性教育工作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性教育不仅是知识教育,而且是人格教育,性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传授给学生大量的性知识,而是要学生学会正确的性态度和正确的。性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青少年只有很好地解决性的问题,才算获得了良好的人格。
四、高中学校青春期性教育的主要问题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学校青春期性教育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从无到有,从最初的遮遮掩掩、步履蹒跚发展到现在的逐渐普及,取得的成就值得称赞。但学校的青春期教育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去面对和解决。学校对高中生的性教育依然是比较薄弱和滞后的,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依然严峻。
1.没有设置独立的青春期性教育课程。在我国,青春期性教育至今未被列入课程大纲,性教育在正规教育体制中形同虚设。学校大多采取学科渗透的方式开展青春期性教育, 一般是通过生物课、思想品德课、班会课等进行渗透, 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时数。这样的教学方式缺乏统一性和时序性,也不容易使学生对性形成正确的认识。加之任课教师对性问题可能存在的排斥心理,使有关性内容的教学被选择性忽略,造成了走过场的事实。
2.封建的性罪恶、性观念还未完全破除。由于封建意识的长期束缚,人们把性的问题看做, 把性与下流等同起来。谈性色变、羞于谈性是中国老百姓的普遍感受。由于旧观念的束缚, 有些学校对性教育的知识轻描淡写, 对一些关键问题停留在“点到为止”的水平;有些教师就干脆避开课本中的性生理、性心理的知识而不讲。封建意识长期影响所造成的愚昧和偏见, 使我国的学校青春期性教育困难重重。
五、高中学校青春期性教育的方法
青春期性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这是最基本的方法,其优点是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较系统的性科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科学的语言进行讲授。
2.读书指导。即在青春期教育中,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有关青春期性教育的课外读物。
六、结论
我国高中学校的青春期性教育还比较薄弱, 如何从国情出发,开展青春期性教育,做到针对性强、适时、适度、适当并卓有成效,仍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做好高中学校的青春期性教育工作需要我们的领导者和教育者齐心协力、共同努力,还要进行多方面的投入和取得相关人员的支持、配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李一飞.论高中生的青春期性教育[J].中国性科学.2011(20).
青春期是人体发育成长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不仅身体增长快,而且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出现明显的男性或女性特征。同时,心理上也发生变化,从童年向成年过渡,这既是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又是道德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对处在人生成长关键时期的中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这对于他们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自身的变化,提高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期,因为身体迅速发育而强烈要求独立,又因为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而保持儿童似的依赖性。青春期就是在这种相互矛盾的心理状态中挣扎,难免会出现很多的心理问题。他们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通过反复的尝试、碰撞、回视,慢慢地走向成熟,在这段时间里,需要老师和家长很大的耐心和开放的胸怀,静观他们的表现,适当的时候给予肯定和赞扬,这对于铸就他们的自信和自尊是非常重要的。
一、青春期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
(1)帮助中学生度过“危险年龄期”。处于青春期发育期的中学生,由于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社会的成熟在程度上存在差距,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产生许多心理矛盾,极需要成人的理解、关怀、引导和帮助。教师应引导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正确对待自己身体的变化,正确处理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陶冶高尚的情操,使他们能较好地度过这个特殊时期。
(2)促进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使他们成为健康幸福的人。实践证明,在青春期引导、教育得法,可使青少年们更加蓬勃向上,把青春的活力引导到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上来,这样,就促进了中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加速了社会化的进程,强化了社会角色的责任、义务感,使他们成为符合社会期望、适应时代潮流的一代,为他们今后的事业上的成功和家庭幸福奠定基础。从长远看,这是一件关系到人口素质、社会进步、民族兴旺的大事。
二、组织青春期教育的基本要求,也即必须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正面疏导的原则。青春期教育往往涉及一个人生活和思想中最隐秘、最敏感的领域,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教育任务,要求班主任具有真诚耐心的态度和掌握谆谆善诱的教育艺术。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既要洞察学生思想感情深处的活动,又不能粗暴地闯入他们不愿被人窥视的神秘的心灵。对学生在青春期所表露的现象和问题,既不能放任不管,又不能粗涉。用简单的训斥和制止去处理这种微妙的问题,只能把事情搞得更糟。需要的是坦率真诚沉着冷静的态度,出于挚爱的关心和爱护,推心置腹的心灵的交流,细致耐心的指导和帮助。
(2)全面发展的原则。从根本上说,青春期教育就是促使人的社会化,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毫无疑问,它必须服从于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的。不能把性教育问题看成是孤立的问题,把它从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分离出来,并非说性教育是可有可无的。性教育要解决的是人人都必须会面临的最实际的课题,需要专门的知识武装和思想指导,是其他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以性教育为主的青春期教育应当渗透到德、智、体、美、劳诸育中去,服务于德、智、体、美、劳诸育的全面贯彻。
(3)注重导向的原则。导向性原则,就是通过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和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文艺的浓厚兴趣,转移他们的兴奋点,置换他们的追求目标,净化和升华他们的思想感情,把青少年旺盛的精力引导到正确的方向。
(4)掌握分寸严肃教育的原则。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教育,应当适合他们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做到及时而教,适可而止。不同的年龄阶段,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方法都应该有所不同。如初中主要进行生理知识和性道德、性心理方面的教育,使他们对生理成熟有充分的精神准备,能正确对待同学之间的友谊交往;高中则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开展恋爱观、婚姻和家庭、婚姻和社会、计划生育和提高人口素质等方面的教育。
【关键词】中职学校 学生 青春期 情感引导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是青少年心理的“断乳期”。这个时期,人的情绪不稳定,情感既丰富又脆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还不够成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差。同时,处于青春的萌动期,对异性感兴趣,性意识朦胧,难以正确处理与异性的交往,容易出现情感问题。如果能做好正确的教育引导,将对学生今后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对中职学生情感现状分析,总结出情感教育引导措施,可提高教学质量。
一、对中职学生情感现状分析
中职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生理上的逐渐变化带来了心理的急剧反应,学生似乎进入了“事故多发期”,小问题不断,大事端时有发生。特别是体内剧增的性激素迫使他们无法摆脱对异性的好奇,导致异往加大。而学生们反应最强烈的问题是:长者(教师、家长)对自己与异往的不理解,进行阻止甚至是打骂。
如何正确对待学生异往?作为教师,应该以真诚坦然的目光看待异往,通过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个时期的异往是必然的。
1. 从自身角度看:首先,学生在青春期从生理到心理都对异性产生好奇,渴求得到异性的尊重、理解和友谊。这种心理上的渴求驱使他们产生与异往的动机,而动机反过来又促成与异往的实际行动。其次,中职学生普遍兴趣单一,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不能自我克制、自我调节,更不能正确对待交往异性的行为。
2. 从社会角度看:受我国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这个阶段的孩子不能从正面去了解相关性知识,因得不到科学的指导而容易产生迷惑、焦虑或冲动,对自己的身心发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控制能力。另外,由于社会对中职生的偏见大,使多数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而产生混日子的思想。他们希望从同伴和异性朋友中找回自信和尊重。
3. 从家庭角度看:家庭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许多学生家长不知道自己承担这个责任,所以,没有几个孩子能从父母那里获得性知识。中职生很多来自单亲家庭或者问题家庭,家长对孩子平时不闻不问。学生缺乏父母的关爱,没有家庭温暖感,内心的渴望转变为实际行动,甚至少部分学生从早恋走到发生性关系,再到犯罪。面对学生的早恋普遍性和不正常的异往,多数家长束手无策,唯一手段就是一味的反对。
4. 从学校角度看:首先,多数学校缺少心理指导老师,特别是懂得性生理、性心理的老师;其次,目前我国青春期性教育教材相对较匮乏。许多学校就干脆不开性教育课,或者以《生理卫生》教材和德育课程为讲课依据。其内容比较贫乏,学生受益不大、记忆不深。
二、加强对中职生情感教育引导
学校和教师对青春期的学生既不能放任自由、不管不问,也不能急于求成,应做到正确引导,措施如下:
1. 用正确的心态对学生进行性教育:教师要进行正面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解异往行为。与学生敞开心扉共同探讨一些与心理、情感、爱恋以及选择终身伴侣有关的问题。
2. 对学生的异往不要过于敏感:青春期的学生有自己的秘密,爱写日记、喜欢偷看爱情小说,有的开始给异性写“情书”,这是正常的异性吸引,谈不上爱情。而多数家长和教师视异往如洪水猛兽,统统扣上“早恋”的帽子。反而会让学生觉得神秘,产生去冒险的激情。教师应采取适宜的方式,先稳住他们的情绪,慢慢引导,防止问题的激化。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爱情,让他们明白爱情不是简单的男女私情,它是人类最美好的一种感情,需要双方无私的奉献和高度的责任感。
4. 尊重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心:青春期的学生独立意识增强,不愿意事事被别人干涉,而许多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希望对学生的一举一动要了如指掌,往往在学生心理上产生不被尊重、不信任感,会采用漠不关心的态度去对待学习和生活。如果每位教师能加强与学生沟通,经常与他们交心,做学生信赖的朋友,青春期教育就不再变得艰难。
5. 避免用家长作风教育学生:在青春期教育中,避免用命令式的家长作风教育学生,应以朋友关系,用商量的口吻跟他们讲话、给他们建议,学生就乐意接受。
6. 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兴趣: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励学生学专业技术,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学生一旦有了目标,就能做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正确处理自身的情感问题。
7. 将青春期教育渗透各门学科:情感教育要与生理学、美育、德育等课程联系起来,在传授其他知识的过程中将青春期教育融入其中,从不同层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心理健康问题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塑造健康人格 培养挫折耐受力
1.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可以把以上表现归类为以下问题:
1.1 学习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1.1.1 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1.1.2 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
1.1.3 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
1.2 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小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 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
中小学时期,教师是学生的理想的目标、公正的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爱、理解和激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不能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同学,不能以表扬、鼓励代替批评、指责,学生则会失望,就会缺乏成就感。更有甚者,“教师对学生不尊重,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往往病态地感知这一切,这也是师生间发生冲突的原因”。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一种压抑感,消极情绪产生,师生关系日趋紧张。
1.2.2 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小学生除了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的情况。
1.2.3 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友好的家庭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1.3 青春期心理问题
1.3.1 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因而闭锁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处于消极情况下的心理而言的。中学生若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征兆。
1.3.2 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小学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一个微笑可以使情绪飞扬,彻夜兴奋,然而他们内心里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或秘密想对别人倾吐,但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1.3.3 早恋。中学生一般尚未成年,我们把中学生这种未成人时的恋爱称为早恋。中学时代,特别是初中高年级和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中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得中学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自认为认真的、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令人十分关注的问题
1.3.4 挫折适应问题
中小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中小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所谓消极反应是指人在遭遇挫折时伴随着强烈的紧张、愤怒、焦虑等情绪所做出的有悖于正常行为的反应,是对挫折的一种退缩、逃避、屈服。这种反应如不及时纠正,并在心理和行为上固定下来,便会形成对挫折的不良反应,较大时期内影响着心理行为的正常发展。
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2.维护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2.1 对中小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课程可分为两部分: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理论部分和实际训练操作部分。前一部分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课,后一部分是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其实际训练活动操作内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无性教育”简言之就是无性别针对性的教育,忽视男女生性别上存在的天然差异而对男女生进行统一化的教学。
处于青春期的中小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发生着剧变,其生理形态和代谢机能不断完善,自然的性别属性导致男女生在体能和心理上的差异日渐明显。单一陈旧的体育教学项目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进入青春期后的初中生逐渐减淡了小学阶段对于体育课的好奇心和积极性。
心理上不断滋长的不和谐因素对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进一步进行带来了诸多不便。传统的体育教学常常忽视了男女生性别上的差异,导致许多学生对于体育课的积极性不断下降,甚至出现了厌学或者逃课的现象。有些中小学校虽然注意到了针对男女生性别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模式,但是在实行的时候并没有真正地贯彻和落实,只是做表面的工作。而体育教学的顺利展开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青春期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则需要针对性的体育教育理念来促进。
二、针对体育“无性教育”的改进措施
1.开设多种选择和特色的体育项目
开设多种选择的和特色体育项目有助于学生从中选择适合自己身心发展的项目,得到切合自身发展的提升,丰富自己的体育活动范围。例如,篮球、跆拳道、武术等项目有助于培养男生坚毅和刚强的品质,开设形体、舞蹈、羽毛球等项目则对于女生身形的塑造和性格的发展有良好的作用。
2.个别性教育和统一性教育相结合
个别性教育指的是根据男女生性格趋向所选择的体育教学项目,而统一性教育指的是男女学生一起进行的基础性的体育教学。体育课程的开展本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需将统一性教育与个别性教育相结合,类似于跑步和跳远这种基础性项目需要保持。并且定期进行体质检测,引起中小学生对于自己体质提高问题的关注。
3.体育测试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体育测试大多是通过对于专项测试成绩而打分和评估,而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针对他们各自的特长项目,应该相应地开设加分测试项目,加入加分测试项目,不仅可以让学生提高课余锻炼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保持,而且对学生个性的塑造不失为一种有利的手段。
一、车祸 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小孩不懂交通规则,经常盲目横穿马路;有些学生还在公路上追逐嬉闹,甚至在马路上踢足球,遇有车来又惊慌失措,不知如何避让;有的学生家离学校较远,很小就骑自行车上学,他们车技不精,不懂自行车行驶规则而车速又快……这些都成为车祸常发的原因。因此,家长和学校应教育孩子在公路上行走时要注意力集中,要贴边靠右走,并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禁止学生在公路上打球、玩耍。另外,家长不要过早让孩子骑自行车上学,小学低年级学生,家长还要负责接送。
二、溺水 溺水有季节性,主要发生在炎热的夏季,因为这时期天气热,正是游泳的大好时光,而且正值中小学生放暑假。家长在暑假期间应加强对孩子的管理,要有大人保护,应禁止孩子私自下河(或去游泳池)游泳,以免在水中发生抽筋或体力不支,而发生溺水。至少应让孩子结伴游泳,好相互照应,并嘱咐不要游得太久,太远。
三、误食毒物 中小学生误服农药或误食刚施过农药的瓜果蔬菜,误将桐油当菜油等情况。在农村屡见不鲜;孩子不懂药品知识,私自乱服药物造成中毒身亡也时有发生。另外,食用霉变的甘蔗、毒蕈,生吃有毒的水果核仁等等,也可能造成死亡。要防止这些意外死亡的发生,主要是要加强毒物的管理;家庭自备药物要妥善放置;对于食用后易发生中毒的食物,家长要警惕,最好不要食用;采购食品要注意挑选、检查。
一、儿童身体发育普遍“提速”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日常饮食及营养也逐年改善,青少年及儿童的体格生长和青春期发育也较过去提前了。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副教授马华梅等人针对儿童体格生长和性征发育调查了广州、福州、南宁、武汉、北京、上海、青岛、重庆、天津等九大城市的男孩、女孩各约 2 万人。“首次获得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当今中国儿童第二性征发育正常参照值,得出中国儿童属国际发育较早人群的结论。”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女生青春期启动的中位年龄分别是 9.20 岁、11.16 岁以及12.27 岁;男生青春期启动的中位年龄10.55 岁、12.78 岁和 14.05 岁。这意味着我国小学四至六年级的学生就陆续步入青春期,进入性成熟年龄。中小学学生面对身体发育带来的惶恐,以及与异往引发烦恼,如果没有得到家庭、学校及时的辅导,孩子难以健康地快乐地成长。
二、儿童性教育未能与时俱进
1. 家庭性教育严重缺失。
央视曾在2012年底进行街头采访“我从哪里来?”三成受访者表示曾从父母口中得知自己是“被捡来的”,其它回答也是各种雷人的答案。由此可见,受我国传统观念影响,很多人认为性是一种本能。恋爱、结婚、生儿育女是顺其自然、无师自通的事情。生活中,女生在初潮后还能得到家长关于使用卫生巾的肤浅教导,而男生在初次遗精后,往往难以启齿,不到及时的指引。大多数家长因观念问题,或缺乏性教育的知识,对孩子羞于谈性。他们比较关注的是孩子的衣食住行及学业成绩。殊不知,因为家庭性教育的严重缺失,易诱发孩子产生心理问题,反而耽误了功课,妨碍了健康成长。
2. 学校性教育流于形式。
2008年教育部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与性教育相关的“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被纳入其中,但所占分量不多。《纲要》规定学校每学期要安排6-7课时,通过名为《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来开展教学。但在“实施途径及保障机制”却做出如下指引:“不适宜户外体育教学的天气时可安排健康教育课。”因此,很多学校没把《体育与健康》设为常规课程,导致该课程没有固定的课时确保施行。更令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开发出完整的配套的学生课本。
三、社会上另类的“性教育”
对于性教育的态度,家长欲说还休,学校隔靴搔痒,甚至很多人视之为潘多拉盒子,担心一旦全面实施儿童性教育,反而会激发学生“性”趣,诱发学生的,引发青少年性滥交。其实,身处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对于自身的发育难免惶恐,对于异性也会莫名躁动。面对孩子对性知识的渴求,家庭、学校的性教育却“供不应求”。当前社会上还出现了很多另类的性教育。
1. 医疗广告的“被动”性教育。大街上常有人派发印成日历、杂志形式关于“无痛人流”、治疗不孕不育等宣传资料,甚至个别地方电视台公然不分时段地播放某些民营医院粗俗露骨的广告。这类涉“性”的信息一般都带有很强的商业性和欺骗性,容易误导懵懂无知的孩子,形成错误的性观念。
关键词:课堂;教育;调查
一、调查背景及对象
(一)调查背景
1.青春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青春期的生理健康、心灵健康、行为规范等都直接决定着人一生的发展。因此青春期是决定人的一生发展方向的重要时期。
2.2016年3月,县内一初中学生因不懂月经的生理卫生知识,又羞于跟老师、父母交流而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3.由分管副县长牵头,联合教育、卫生等单位,全县欣起抓实青春期健康教育进课堂热潮。
(二)调查目的
1.通过对正值青春期的初中学生调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对男女生殖器官的认识,正确处理与异性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性价值观。
2.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情况,并根据已有知识结构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有的放矢地将青春期健康教育融入课堂。
(三)调查时间
2016年12月26日至12月30日,共5天
(四)调查地点
思南县思林初级民族中学
(五)调查对象
7―9年级12个教学班的615名学生
二、调查过程及获得信息情况
通过围绕以下七项内容与来自思林中学12个教学班的615名学生交流,获取信息统计如下:
三、结论分析及建议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急切渴望获取生理、心理健康知识,但他们又羞于跟父母、老师发问,仅仅是与要好的朋友、同学进行有限的交流,而他们的有限知识来源主要依靠的是网络,这就使他们很容易进入黄色网站,对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成人感”的突出,对异性的好奇心理,性意识的萌动,加之身体上突如其来的第二性征变化,都让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始料不及,因此在初中生的课堂中适当地渗透青春期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四、抓实措施及方法
根据调查情况,结合县教育局、县卫计局文件精神。思林中学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并取得成效。
一是开展好教师二级培训,由到县局参加培训的教师对全校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二是利用班会课开展主题班会活动,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视频,用生动、直观的事例教育学生。三是由生物教师牵头,确立青春期健康教育专项课题,开展青春期教育进学校课题研究。四是举行学生手抄报比赛,对优秀作品进行表彰并在学校展板中展出。五是开展青春期健康小论文竞赛,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想。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收获到了很多的青春感悟和认识,为他们安全地度过美好而烦恼的青春期指明了方向,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活动图片(部分)
⒖嘉南祝
[1]浙江省青田县船小:洪毓桢.《浅谈心理健康教育进英语课堂教学体会》,2013.01.
[2]顾维红,曹莹文.《心理班会:中学心理教育进课堂的新思路》,江苏教育・心理健康10/2016.
[3]北京市华夏女子中学:苗世荣.《少女课堂与女学生健康成长》.
[4]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华光中学:刘佳武.《优化体育课堂对“待进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周刊2008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