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教育基地建设规划8篇

时间:2023-05-15 16:12:4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教育基地建设规划,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育基地建设规划

篇1

一、基地申报条件解读

作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其主要评审依据是《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奖励评审试行标准〉的通知》(教财[2005]12号,以下简称《通知》)。

1.基地建设模式的选择

《通知》规定,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将采取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区域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型大模式)。第二种是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型小模式):选择在当地某一专业领域能起骨干示范和辐射作用的职业院校,通过一次性投资,支持建设一批以服务本校为主,又能与周边职业院校共享的专业性实训基地。我院申报的是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型小模式)。

2.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的评审标准

《通知》规定,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的评审标准包含专业备选条件和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型小模式)建设指标。

(1)专业备选条件。主要要求满足以下条件:设施要求用于实训基地建设的建筑面积应在800平米以上,其中实训车间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主要设备要求有20套以上,有不低于40个工位的专用实训场所以及两家以上的校外实习基地;师资情况专业教师(含兼职教师和实习实验指导教师)在20名以上,其中具有本专业工程类职称的教师不少于4名。

(2)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型小模式)建设指标。一级指标有:办学方向、学校基本情况、专业基本情况、师资结构与水平、教学改革情况、职业资格鉴定、国际合作与交流、校企合作、学校改革管理水平、实验实习管理水平、政府的重视和投入情况、资源共享与示范作用等。每个一级指标还对应有多个二级指标及标准内涵。

(3)其它规定。每年的申报要求都会有一定的变化。例如,为了做好2008年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教育部、财政部规定:为体现政策的延续性,如无特殊原因,各地可将上一年度推荐但未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项目优先申报;各地2008年申报的专业性实训基地项目必须有本地经济特色、市场需求量大、技能型人才紧缺的其它专业,要经过科学论证并说明申报的必要性。

二、编写申报材料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以福建省为例,申报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需提供以下材料:推荐省财政和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申报文件、项目汇总表、项目申报书、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规划等。其中,根据《通知》中的实训基地建设评审标准,对项目申报书进行编写的环节至关重要,应注意以下问题:

(1)在“申报院校基本情况”一栏中,需要填写面积与仪器、办学经费与师资、专业情况、职业技能鉴定站、校企合作经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改革成效等内容。这些内容所体现出来的办学情况与实训基地建设指标是相对应的,在编写中应认真核对相关数据,努力体现学院的办学实力。

(2)在“申报基地(专业)基本状态”一栏中,需要填写专业设置时间、年招生数、在校生数、累计毕业生数、近三年平均就业率、师资队伍、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所、本专业学生实验实训开出比例、本专业近三年年均为社会培训人次、现有校内实验实训场所状况、现有校外实训基地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根据《通知》规定,专业备选条件若不能达到则不能申请立项,本栏目中所说明的专业条件与专业备选条件一一对应,应认真加以分析。

(3)在“项目建设方案概述”一栏中,则是对包括项目建设目标、基本思路、主要举措和建设进度等进行阐述。项目建设的期限一般为三年,需要结合学校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规划、实训基地建设规划等内容进行编写。它将涉及到基地的考核,编写难度较大。

三、对基地建设方案的思考

1.项目申报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笔者认为,我院能够成功得益于以下条件:一是学院具有行业办学的优势。我院由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举办,具有行业办学特色。公司每年均投入大量的资金完善学院的实验实训条件,专业备选条件完全满足申报要求。二是学院的征地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新增了近330亩的新校区,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空间,又可用于建设一流的实习实训设施。三是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实训基地建设指导意见》的精神,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制订了2008~2010年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将学院纳入公司实训基地建设范畴,计划以新校区征地及建设为契机,投入1673万元配套建设输电线路、配电线路及变电检修三个实训基地,同时作为学生的实训基地,为今后公司系统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2.建设方案的目标和思路

我院制定的项目建设总体目标是:项目建成后,该专业实训基地将拥有省内一流的电力技术类专业实训设施和师资队伍,具备在校生专业实训、生产性实训、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师资培训等多种功能,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范围内的示范学校。项目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标准,依托中央财政、省财政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配合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2008~2010年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充分合理利用新校区,建设区域一流的电力技术类专业实训基地。

3.项目建设的实现途径

我院的电力技术类专业涵盖了电力生产的发电、输电、送配电整个过程。由于电力生产具有实时性、安全等级要求高、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因此电力生产实践技能的培养主要通过硬仿真和软仿真两种手段实现。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本项目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1)建设包括高压断路器实训室、高压隔离开关实训室、变压器实训室、电气试验实训室在内的变电检修实训基地,全面提升变电检修的硬仿真实训水平和培训工种种类。(2)建设包括配电线路及其带电作业实训室、输电线路及其带电作业实训室在内的高压输配电线路实训基地,提升现有高压输电线路实训场的硬仿真实训水平和培训工种种类。(3)建设一座220kV硬仿真变电站。(4)对包括火电仿真系统实训室、变电站仿真实训室在内的电力运行仿真实训基地进行软件升级,增加工位。(5)进行实践教学内涵的建设。以制订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为手段,深化实验实训教学改革,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生产性实训项目,编写实训指导手册,制订实训质量标准和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健全实验实训管理制度,创新实验实训管理模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4.项目的考核

《通知》要求,为了确保工作的顺利实施,教育部、财政部将对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定期组织专家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年度绩效考评,对于未达到建设要求的职业院校将采取停止拨款和摘牌等措施予以处罚。项目年度绩效考评的主要依据是《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任务书》。考核的主要内容有:一是项目建设绩效目标。所谓项目建设目标,是指项目立项起第三年达到的目标,评定指标为实训设施、教师情况、培训情况等。二是实训基地职业技能培训方面,主要考核对应各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人数和获证人数。三是项目主要设备预算落实情况。四是项目建设进度计划安排,主要考核各项目任务所对应的任务阶段目标与计划完成时间。项目阶段任务是指中央财政资金到位、地方财政资金到位、学校自筹资金到位、其它资金到位、设备招投标、设备到货、设备验收、设备投入使用和基地指导教师培训等任务。

5.实现项目建设目标应采取的措施笔者以为,要实现项目的建设目标,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二是按照项目建设规划,确保资金投入,确保专款专用,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应争取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按照投资计划安排,分年度将实训基地建设资金划拔到学院;认真按照任务书,做好中央财政资金部分的实训设备采购和添置工作,并配合上级部门做好项目的动态管理、绩效考评工作。

三是采取措施夯实培训基础,提高实训质量,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建设一支“双师”素质特色鲜明、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加快工学结合及实训教材题库课件建设;搭建网络信息共享平台,整合电力系统的图书信息、教材题库课件资源,形成符合电力技术类实训需求的网络培训模式,努力提高培训效果。

篇2

Liu Shaojun

(Xi'an Aeronautical Polytechnic Institute,Xi'an 710089,China)

摘要: 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基础,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科学研究制定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将使学院实训体系更加优化,实训资源更加丰富,实训管理更加科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Abstract: The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is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ining high quality personnel. Studying and developing plans of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will make training system more optimized, training resources more richer, training management more scientific,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关键词: 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Key words: training base;building;planning

中图分类号:G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9-0187-01

1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

根据实施意见,创新发展职业教育的重点是要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结合学院现状,经多方筹集资金同步投入,将逐步建成与12000名在校生教学、实训规模相匹配,以航空、机械、自动化、汽车类专业为重点,集教学、实训、职业技能等级鉴定为一体,具备社会技术培训及服务的区域共享实训资源。

2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

2.1 围绕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划专业实训基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我们在规划实训基地时,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专业建设发展及课程改革的需要,充分挖掘原有实训室潜能的基础上,实现相近实训室功能上的重组。从提升实训基地整体功能,满足人才专业技能培养,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培养上规划新建实训基地,完善“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顶岗实习”能力训练体系。

2.2 内筹外引,多途径建设实训基地,拓宽实训基地建设资金渠道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金,拓宽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渠道;多途径、多形式建设实训基地,探索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争取企业与各界的捐赠、支持,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依托专业人才建立产学紧密结合的实体,依托实体办专业,形成多模式、多特色的建设思路。

2.3 师资配备相当结合实训基地建设情况,组建与实验实训教学相应的实验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满足教学和培训需要。各系部成立实训教研室,成员应是“双师型”教师。基地教师总量按规划配置,教学选聘等有关制度办理。组建实训教师梯队,形成骨干名师群体和后备队伍。

2.4 规划变更有序规划审批后,专家组在新提出的改进建设初步审议中,对确有重要价值的改进意见向教务处提出变更立项报告;教务处负责人及相应系部负责人就实训基地变更方案向院长办公会上的各位委员汇报,在取得各位委员一致认同的情况下,方可审批通过,并将审批结果通报国资、财务、审计、系部等相关单位。对已采纳的变更方案在原规划中相关内容的修订和实施,由系部实训基地建设领导组按规定办理。任何人不允许擅自对规划进行变动。

3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目标和重点

3.1 建设健全全国高职示范型实训基地在2011-2015年期间,学院将与新开专业同步实施学院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将其建设成为与学院“国家级重点示范高等职业院校”规模相当、水平相乘、配置一流、高效运作的基地。贯彻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抢抓机遇,用雄厚的办学实力适应社会对高等职业院校培养质量的要求;用充足优质的实训条件适应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举措和快速增长的培养规模。

3.2 建立实训(室)基地网络信息教学平台高校实验教学网络信息平台是高校实验教学实现实践资源和教学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平台。平台应由实验室管理系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实验精品课程网、实验教学课件、实验课程中心、实验室运行查询系统、实验数据管理系统、学习系统、实验考核系统、设备和器件耗材管理系统等组成。高校实验教学网络信息平台其主要功能是:安排实验实训、课程设计课表;实验报告提交、评阅;实验数据存储;实验成绩考核评定、管理;实验现场指导和开放实验教学管理等功能。学院青果教务管理软件已经实现全院实验课表的网络系统安排,极大地规范了实验教学秩序,有利于学院监督、督促各教学单位实验、实习的执行情况。

3.3 基地为校企合作、校际联合、资源共享搭建优质平台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是以双方互利双赢为原则,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学院“合作基地”是以高校为主体的校企合作模式,即“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实行校企联合,共同培养人才。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而且参与实施对象培养任务。如学院“中锐汽车实训基地”即是以这种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学院为“中锐”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企业提供教学仪器设备,配合学院建成校内实训基地;校企双方合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队伍,共同研究制定适合该专业人才发展的培养计划。

3.4 西航工业生产训练中心为生产性实践教学与顶岗实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西航工业生产训练中心是学院投资创办的校办企业, “训练中心”完全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具有较强的实战性,这是其它校内实训基地所无法替代的。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训练中心”自身的实际确定如下的建设方案。①学院兴办企业,企业回馈学院。“训练中心”作为学院重要的实训中心,提供着真实的工作环境,每个学年度承担学院各专业学生实训近200班/周。②发挥“训练中心”与社会各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将毕业生就业与校办企业紧密联系,通过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工厂促进学生的就业工作。

4学院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注意的问题

①根据全院专业建设的规划,对实训基地坚持统筹规划,分五年实施的原则。②实训基地的各实训环节,应考虑各自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形成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实训功能模块。③立足于本地区,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④为避免实训基地重复建设,实训设备较低使用,且考虑为学院减少投资成本,提高办学效率,要做到一机多用,一室多用,充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实训基地建设的前瞻性和先进性。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实训基地建设;建设误区;职业素质培养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将职业教育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实训基地作为职业教育实训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本保障;是职业学校提升办学质量的保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无锡市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5-2020年)》都将实训基地列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重点,同时也将实训基地建设投入作为职业教育投入的重点,以我省为例,每年投入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达到数亿元。但是各校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缺乏先进理念的引领、缺乏系统规划、缺乏规范制度和有效落实等问题,笔者通过交流学习和调查研究,对实训基地建设的误区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职业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一点思路。

一、实训基地建设的误区

1.只为评建而建,不为专业发展建设

在实训基地建设前期,学校没有正确理念的指引,将实训基地建设当作是独立于人才培养之外的一项工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团队不知道实训基地怎么建设,参与实训基地建设的团队不考虑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者的思路,两者脱钩,不知道怎么做好实训基地建设的规划,更没有做好前期调研与系统规划,也缺乏对本地行业做的基础调研,基地建设走一步算一步,往往在得到上级实训基地申报通知后才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临时拼凑申报,将实训基地建设当作是阶段性的工作,为获取项目资金,临时组队,短时突击申报立项,有时直接照搬或仿照其他学校或企业的设计方案,将实训基地建设当作学校获取资金支持的手段。

2.只重硬件设备投入,不重软件内涵建设

(1)基地建设不根据学校、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脱离实际,盲目借鉴。近几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了实训基地的投资力度,有些学校为了获取项目资金或顺利通过项目验收,在建设实训基地时,缺乏调研论证,脱离人才培养目标,简单仿照某个或某类特定的企业设计方案,造成实训基地的建设不能适应相应专业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的需求,造成实训基地配置固化,缺乏灵活性。

(2)只注重规范使用资金,没有考虑合理发挥资金效益。基地立项后,为方便完成资金使用,完成验收要求,学校往往将资金用于购买高价设备,没有考虑基地建设的需要,同时还存在购买高价设备时,缺乏有效论证,流程简单、参与面窄的误区,特别是对一些三重一大的投入缺乏严格的规范制度和流程监控,这也导致实训基地后期使用中出现高成本低效益的现象。

(3)没有将基地软建设提到足够高度,只停留在制度建设和资产管理层面,没有与师资队伍建设、实训项目建设、基地文化建设、教学模式与课程改革等方面深入融合,校企合作、产教结合、赛训一体、服务研发等功能没有得到充分考虑,实训基地建成后仍然不能体现功能性、先进性和服务性。

3.只关注创建评审和验收,不注重实际使用效益

基地建设的中心工作围绕验收开展,基地验收后的使用、管理不再受到重视,建成基地的功能和作用没有得到进一步发挥,实训基地利用率低,效益差。

二、实训基地建设的建议

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应坚持“高起点建设、低成本管理、优效益运营、强特色示范”的要求。实训基地建设按照其建设进度,可以分为筹建、建设、建成三个阶段,其中筹建阶段重思路,建设阶段重实施,建成阶段重提升。为此,针对实训基地这三个阶段的建设提出三个建议:

1.理念引领,规划先行,论证立项,按步推进

职业教育需要先进教育理念的引领,基地建设也需要在先进理念的引领下开展建设,职业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应围绕人才培养的需求而建设,兼顾产教融合、区域服务和科技创新。

各校应抓住2016年“十三五”规划年的契机,抓住江苏省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的契机,结合学校实际,做好系统规划,做好地方经济产业调研,结合学校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目标,多方论证,确定本校的基地建设规划。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应分校系两级开展,校级通过论证立项,排定专业按序推进,逐步提升各实训基地的建设;系级层面对专业规划论证,制订基地建设总体规划和年度目标,保证在各级基地建设申报中顺利完成相应申报工作。

以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为例,该校近年来在“积极教育、幸福人生”教育理念引领下,确立了“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目标,初步构建了“一体两翼、三维互动”的“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模式,各专业基本建成了一套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在平时的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中对各个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做了充分的前期调研与设计准备工作,本校计算机应用和机电技术应用两个省级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积极教学”的理念,在基地建设中根据课程、实训项目、教学场景、工位布置等方面合理规划场地设施;有效使用资金,按使用紧迫性排序立项采购实训设备;考虑基地软建设,投入较多资金用于专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这些资源建设由专业教师主持,一方面契合学校自身发展理念的特色,另一方面提高了师资队伍的业务能力。

2.规范流程,合理分配,软硬皆施,综合提高

实训基地建设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以综合实训项目为教学载体、以学习型教学团队为教学主体、以职场环境为主要特征来建设。在建设实施阶段,根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实训基地建设的任务要求,一般分为硬件基础建设和软件提升建设,其中硬件建设主要涉及实训教育仪器设备的购置、教学软件购置等,相对容易实施;软建设主要包括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实训项目建设、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两者既有不同又相互关联,只有通过全局设计,合理分配,协调共建,方能实现基地建设的效益最大化。

实训基地软建设方面,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实训基地制度建设。完善的管理制度既能保证基地建设的规范合理,又能保障基地运行的效益最大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包括组织机构、成员职责、“三重一大”执行规定、仪器设备申购规定、设备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经费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进出库管理规定等。

第二,做好实训场所规划设计。基地建设围绕学校育人理念和培养人才的能力目标,结合专业建设长远目标,依据专业实训项目开设要求,按照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设计规划具有生产功能的专业实训场所。

第三,促进实训课程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随着基地硬件条件的提升,专业实践教学的实训项目也必须修订,实训基地的主要训练方式是综合性项目训练,项目主要来自职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教学项目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小(综合)到大(综合),由教师团队共同设计、筛选,符合人才培养需求。同时,随着实训基地建设中信息化技术的高度融入,还需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通过这两项建设锻炼专业师资团队,提高专业教师的课改能力。

第四,做好实训基地的文化建设。综合实训的教学环境应为真实或仿真的职场环境,通过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沉浸在复杂、真实的生产问题里,寻找解决办法。在实训基地文化建设时,须考虑建成包含有逼真的企业理念、质量管理框架、产品技术(工艺)流程、生产安全须知等内容的企业文化氛围。

实训基地硬件建设主要是在制度框架下,按照时间节点,规范执行流程,保证资金使用安全合理。同时,实训基地硬件建设要根据实际需要考虑设备投入的必要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区域符合性,要从实训教学需要、技能竞赛需要、技术引领需要、区域服务需要等方面考虑教学仪器设备的添置。

3.提升管理,深度融合,开拓创新,示范引领

实训基地建设的效益体现在基地建成后的辐射服务功能,因此,基地建成验收通过并不意味着结束,还要体现实训基地“三服务四中心”的功能,要依托基地平台,实现专业(群)建设服务、产学研服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成为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心、技能教学研究中心、技术创新推广中心和创业孵化中心。为此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持续加强制度建设和执行监控力度。为充分发挥基地功能,要根据基地发展动态修正管理制度,强化落实管理制度,依赖制度创新和精细管理来提升基地使用效益。

(2)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以学校为主体,基地为平台,高质量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对接职业岗位群和专业技术领域,推进“互联网+”,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共建共享。积极推进“校中厂”“厂中校”的建设;鼓励专业教师与地方企业开展横向科研课题研究;设立毕业生创业孵化中心,并予以政策与经费支持。

(3)创建技术教育研发中心。鼓励教师在各类培训、竞赛、技术服务、科技创新中积累产品、技术、经验,研究开发转化为专业实践教学中可用的实训项目,实现成果转化,并物化为实训教学讲义、活页和校本教材,培养师资团队,在研发中积累,在积累中提高。

(4)建设网站平台。依托平台服务地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开展实训基地社会化培训和企业化生产;承担地方技能竞赛赛事活动;提供兄弟学校专业技能实训支持。通过平台一方面有效提高基地设备使用率,另一方面也体现基地建设的资源共享和区域服务功能。

三、结语

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中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也是职业教育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性建设。基地建设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必不可少,对服务地方经济、科技创新、技术服务提供了技术平台,在当前的职业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如何做好系统规划,如何做到合理化建设,如何实现高效能运行,是每一位职教人都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秋,徐正来.实训基地建设的误区及对策[J].江苏教育,2015(12).

[2]林智慧,唐亮.关于职业教育的实训基地建设探究[J].中国电子教育,2015(3).

[3]吴学敏.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理念与策略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3).

[4]赵建勋.浅谈中职示范校校内实训基地的软件建设[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4(7).

篇4

1.管理措施不够健全,衔接协调不够充分。健全的规章制度,完善的管理措施是实习基地有效运转的根本保证。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实习基地在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由于高校和基地所在中学分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在制订管理措施时缺少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导致各自为政。一方面,高校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结合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的要求,制订出切合高等教育管理实际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基地所在中学又根据本校的管理模式及应试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制订出另一套符合中学实际的管理方案。两者虽都着眼于对实习生的管理,但由于立足点不同,所制订的管理措施往往顾此失彼,而实习生及担任实习指导的老师则往往左右为难,无所适从,对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极大的不便。

2.指导力量不足,实习科研缺失。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是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习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根本保证。由于前几年大学连续不断的扩招,导致许多高校的师资相对不足。因而在实习期间无力抽调足够的教师来从事教育实习的指导工作,即使抽调出来从事实习指导工作的教师,真正熟悉中学语文教学现状,了解语文课改新理念的教师也为数不多,导致实习指导力量的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尽管高校在科研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但语文教学研究历来被视为科研当中的“小儿科”,许多高校教师不屑为之。以湖南某地方高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该专业近年的科研成果可谓硕果累累,但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的论文屈指可数,研究语文实习基地建设的论文更是空白。实习基地建设研究的窘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实习基地建设的现状。

二、制约汉语言文学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原因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学语文教师的培养,本应与近年来蓬勃发展的高等教育同步推进。但由于上述等方面的原因,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却相对滞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师范教育的要求,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高校师范意识日趋淡薄。在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许多传统师范院校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学校建设的重心已由单纯的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学转移。有些高校甚至有意识的淡化师范色彩。专业建设也由单一向多元转换。如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中学语文教师,定位准确,培养目标清晰。但近年来,随着就业模式的不断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亦日趋多元化,许多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根据该专业学生就业面广,适应性强的特点,着力淡化该专业的师范色彩,以期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导致语文教育实习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下降,在这种背景下,语文实习基地建设的滞后也就不难理解了。

2.建设资金缺乏保障。稳定和充足的资金来源是实习基地建设的有效保障。近年来,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同时,许多地方高校文科类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并没有同步跟进,高校虽然为适应师范教育的发展颁发了若干个关于实习基地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但对基地建设的资金来源及具体数量却避而不谈。以湖南某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该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十分重视语文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制订了具体的语文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发展规划,描绘了实习基地建设的美好蓝图。但由于该校没有该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专项资金支出,基地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无法保障,基地建设规划最终沦为纸上谈兵。

3.对语文实习基地建设的认识不够充分。由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因而许多人对语文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着模糊的认识。他们认为,语文实习基地只要能为实习生提供简单的食宿条件和必要的教材和教参就行了,根本不重视实习基地的实习资源和硬件建设。殊不知,在课改环境下,语文教育已不是单纯的语言文字教育,而是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还承担着提高语文能力,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责任。“而中学语文课与其他课程相比,有鲜明的学科特点,尤其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特征,语文教育活动性的特征”。因而语文实习基地仅仅为实习生提供教材和教参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为实习生提供反映语文教改动态的各种语文专业期刊,以及现代教育技术所需的各种多媒体设备。

三、强化语文实习基地建设的策略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系列问题已严重制约高师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强化语文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充足的资金来源是实习基地建设的根本保证。因此,应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在院系应以基地现有设施为基础,根据基地接收实习生人数的多少,制订长远的资金投入和实习基地设施建设规划。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一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在院系要根据基地建设的需要向学校申请基地建设专项资金。另一方面,根据自身情况自筹部分资金。鉴于目前高校资金使用现状,一次性大规模的投入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只能化整为零,有步骤、分阶段的实施,通过3—5年的持续投入,逐步完善基地设施。高校投入的基地建设资金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用于维修实习生宿舍和试讲教室,改善实习条件。二是购置实习必需的教学设备和教学器材。三是根据实习需要购买语文教学参考资料,订阅相关的语文教学研究期刊。高校投入的基地建设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严禁挪作他用。

2.打造优秀指导团队。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是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比基地硬件建设更为重要的因素。建设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做好指导教师的选拔工作。高校要选拔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丰富,具有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背景,了解熟悉中学语文教学现状,指导经验丰富,管理组织能力较强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基地所在中学要选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语文学科专业功底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热心实习指导工作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二是加强对实习指导教师的管理和培训。高校和基地所在学校要加强衔接和沟通,联合制订实习指导教师管理条例,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和要求,每年进行考核和评比,对责任感强、实习生评价高、指导成绩突出的指导教师予以表彰和奖励,将实习指导工作纳入教师的年度绩效考核范畴。对那些责任感不强、指导效果不佳、实习生评价差的指导教师予以淘汰。定期进行指导教师培训,聘请教育专家、语文特级教师就实习指导工作进行专题讲座,让指导教师全面了解实习指导的流程和基本要求,掌握实习指导的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三是高校和基地所在学校开展校地交流。“加强高等师范院校与实习中学之间的协同关系,同心同德搞好对实习生的指导工作”。高校指导教师经常深入基地所在学校,了解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现状,熟悉语文教学流程。同时,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组织基地所在中学指导教师到高校考察交流,提升他们的教育素养。

篇5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三大“功能中心”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018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泰州地区电子信息企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对技术支撑、人才资源支撑和高新技术的培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职业院校的培养环境、教学模式、实践环节等也同样有转型升级的需要。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江苏省特色专业和本校主干专业,依托该专业的中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在服务地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方面的作用巨大,这就为建设高水平的实训基地提出更高要求,要从教学、研发、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建设[1]。

1 基地建设目标与思路

1.1 建设目标

建设紧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体现前沿技术应用、开放共享的实训基地。将基地打造成教学理念先进、实践体系科学、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团队优秀的教学中心,科研实力厚实、合作方式灵活、服务企业产品升级与技术创新的研发中心,服务对象广泛、项目种类丰富、以培训认证和企业信息化建设为主体的技术服务中心。

1.2 建设思路

以硬件建设为基础,完善教学中心,做强研发中心,做优技术服务中心。

第一,完善教学中心。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建设为内容,完善教学中心。

第二,做强研发中心。以项目为载体,以制度为保障,以工程中心、研发团队建设为内容,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做强研发中心。

第三,做优技术服务中心。以服务学生、企业和社会为出发点,以成人学历教育、技能培训、认证考试、网络系统建设、企业信息系统开发、技术咨询、创新训练、便民服务为内容,以打造培训认证区域品牌为任务,做优服务中心。

2 主要建设举措

2.1 做好基地建设规划

基地建设以地方产业规划为引领,利用校企共建阶段性成果,以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课程的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硬件建设为基础,以教学、研发、技术服务三大“功能中心”建设为核心,做好建设规划。硬件建设包括由校园网管理中心、计算机系统集成服务中心和多个实训室组成的网络与通信工程中心、软件工程中心、嵌入式技术中心、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校中厂、技术应用研究所、驻园驻地工作站的建设。

2.2 完善教学中心

第一,校企合力,充分调研,反复论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服务地方、服务产业为出发点,以就业为导向,把准专业设置、调整与改革的方向,校企联动绘好“人才培养方案”这一蓝图,形成共建共育的“项目课程+模块实训+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2]。

第二,校企紧密合作,深化课程建设与改革。大力引进企业实践前沿、体现新技术应用、符合岗位技能训练要求的项目,及时更新项目资源,校企共同开发优质实训课程和校本教材,建成包括实训项目、校本教材、课程标准、考核题库等在内的实践教学资源库。通过建设实现基地的实训项目与岗位技能要求对接,实训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训氛围与企业文化对接[3]。

第三,打造专兼结合、双向流动的实践教学团队。通过激励机制为队伍建设增强动力,校企人员互兼互聘,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术交流、专项或专门培训,以及通过访问工程师、兄弟院校挂职锻炼、学历学位提升、国内外访问学者等途径,提升教师的教学、研发、服务能力。同时,通过引进人才、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等措施打造专兼结合、能教会做的优秀实践教学团队。

第四,成立包括企业人员参与的实践教学管理工作组,负责中心的教学、课程建设、管理等工作。

2.3 做强研发中心

以网络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嵌入式技术等三大工程中心的建设为基础,以校企合作为纽带,以项目为载体,以积极申报纵向项目、争取横向项目为任务,以不断提升研发能力为重点,以服务企业为目标,做强研发中心。

第一,将教学、研发和技术服务三大功能融入基地建设之中,对照市级工程中心认定标准,做好软硬件条件建设,为研发中心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撑。

第二,将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列入长远发展规划,根据项目需要成立灵活机动的研发团队,通过以老带新、项目实战等措施锻炼队伍。

第三,以配套政策的制订与执行,推动研发中心功能的有效实现。一是将研发任务与职称挂钩,将研发任务完成情况与岗位工资的发放系数挂钩,催生全体专任教师积极主动申报或参加项目研发;二是实行项目分级制并出台分级办法;三是实行项目验收评级制并出台验收办法。

2.4 做优技术服务中心

第一,成人教育共享平台建设。基地现为专科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升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共享实训平台,其需求同时融入建设方案之中,通过建设使基地更好地满足区域成人教育与发展要求。

第二,打造技能培训认证服务区域品牌。针对即将退役的武警现役军人的计算机系统维护、网络管理等技能培训深得武警泰州支队官兵好评,先后四次在《报》、《人民武警》上报道,在全国形成一定影响。针对退役士兵的“技能+学历+就业”也已形成区域品牌,央视、人民日报等数家媒体先后多次报道。在此基础上,将培训项目拓展与进一步优化项目内涵相结合,努力打造本地区现、退役士兵教育培训的更优品牌。

基地已建成国际普尔文授权考试中心泰州地区唯一考点,依托考点,将继续打造H3C、CISCO、MCTS、SCJP等IT培训认证项目品牌,不断扩大在泰州地区的影响。

继续开展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合作,充分发挥本校“锦泰职业技能鉴定所”的作用,在做好针对学生“课证融通”课改的同时,扩大在职、待岗、再就业人员、农民工培训规模[4],并配套做好各种技能鉴定工作。

第三,与系办实体――隆泰公司深度合作,以学生为主体,为市场提供网络系统建设、升级、代维,提供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与代维,提供办公设备选型、配置和代维。共建隆泰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以该中心为平台,以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兴趣小组、技能竞赛、创业策划等活动为载体,培育学生创新素质,训练创新能力,并提供就业、创业服务。

第四,利用实训基地公共信息平台开设科技信息交流与咨询服务,并以此平台为媒介提供计算机系统免费维护和成本价维修服务(实现《计算机系统维护》课程校内生产性实训),为社会提供便民服务活动信息平台。

3 保障措施

3.1 组织保障

邀请本地及周边地区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企业、行业代表参与,组建基地共建共管委员会,并成立基地建设实施、实践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质量监督与评价、科研服务、培训认证服务等6个工作组,共同做好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责任到人,保证建设项目的有序、高效进行,确保实现建设目标。

3.2 建设开放共享式运行机制

发挥基地共建共管委员会的作用,创新基地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与合作企业实现共建共享,以相对独立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实行开放式管理,为教学、科研、创新和培训等提供服务。基地实行定岗定编,对教学、科研、培训等工作量独立核算,自主考核分配,激发基地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基地运行活力。

通过机制运作使建设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从而提升实施效率、实现过程可控。制订过程管理相关条例,按季度进行阶段性数据采集、统计、总结、检查,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及时反馈数据及时整改。学院组织相关部门每半年进行一次中期检查,确保建设任务按期、保质完成,全面实现项目目标。

3.3 资金保障

按项目进度和资金预算实施,确保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规范使用、严格管理,依照财务管理制度和项目预算,做到规范操作、专款专用,对建设方案进行充分的完善与论证,合理使用各项经费。

4 结语

按照文中介绍的思路和举措将可建成紧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充分体现先进技术应用、开放共享的高水平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成为教学、研发、技术服务三大“功能中心”。这些思路和建设举措也可应用到其他高职院校相同或相近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中。

参考文献:

[1]徐军.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30):143-144.

[2]刘振河.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实施方案[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205-208.

[3]吴学敏.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理念与策略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3):92-95.

[4]李凤水.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J].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1,(5):37-37.

作者简介:蔡伯峰(1967-),男,江苏泰州人,硕士,副教授兼工程师,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课程开发、专业建设研究及Web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工作,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郝建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篇6

关键词: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文化建设

生态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旨在通过宣传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识和关注,从而利于资源的开发,保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促进经济发展,造福于子孙。森林生态文化属于生态文化,是人与森林、人与自然之间建立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关系,以及由此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1];

森林公园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目前大批森林公园已成为大中小学生的科普基地和实习基地、科研人员的实验基地以及广大艺术爱好者的创作基地。森林公园在向全社会展示林业建设成果、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目前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扔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森林公园在进行总体规划时应当将生态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规划内容,在传播森林生态文化的同时带动公园的旅游产业发展。

一.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内容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用生态科学知识武装群众,唤起群众的生态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群众积极投身到生态建设中去[2]。

2012年,国家林业局公布《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LY/T2005-2012)》,文件要求将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作为单独一章进行规划,可见生态文化建设之重要性。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包括规划原则、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和布局、生态文化设施规划及解说系统规划四部分内容。本文以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重点探讨生态文化建设的规划原则、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和布局、生态文化设施规划三部分内容,旨在为森林公园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规划提供案例参考。

二.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的概况

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是林业部批准建立的广西最早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前身是1964年建立的良凤江植物园,1992年9月9日国家林业部林造批字[1992]154号文件批复建立“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经过多年的合理规划和开发建设,多项具有旅游价值的景点得到建设,各项基础服务设施基本完善,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公园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游览观光、休闲娱乐、科普科研于一体的综合型城郊公园,2011年旅游接待游客41万人次,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

目前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树文化、花文化、湿地文化等方面。树文化方面,公园现有植物1700多种,占广西植物种数的21%,其中热带、亚热带树种及广西特有树种1300多种,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树木标本园;花文化方面,公园建立了目前广西品种最齐全的金花茶基因库;在湿地文化方面,公园拥有大范围的水域面积和湿地面积,这为建设公园生态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公园可以此为基础,深入挖掘生态文化内涵,切实推进生态文化的建设。

三.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原则

(一)教育为先,社区共建原则

在我国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森林公园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必须注重以教育为先,联合本地社区居民、相关利益群体和游客一起,共同参与生态文化建设。森林公园必须通过导游材料、标识牌等对游客进行生态文化宣传,提高游客生态文化意识,以降低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冲击;森林公园还需要协调相关部门,对附近社区,特别是良凤江上游吴圩镇范围进行生态文化教育,以确保各生态保护措施得到群众的支持,通过社区协作发展,保证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成果不被破坏。

(二)特色化发展原则

良凤江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应紧紧抓住本身生态文化特色,开发独特的生态文化产品,树立与众不同的生态文化形象,打造能反映自身特色的生态文化品牌,才能更好地实现生态文化产业效益,进一步促进生态文化建设发展。

(三)产业化发展原则

生态文化建设离不开产业化发展。生态产业本身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产业化发展能够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和物资来源,并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动力和源泉。因此,需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林业等生态产业,以此促进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哲学、生态艺术等其他生态文化要素发展。

(四)持续滚动发展原则

生态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需要森林公园保持持之以恒的关心和投入,因此必须遵循持续滚动发展原则,不断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和创新,才能保证生态文化不断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

四.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和布局

(一)良凤江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重点

1.森林文化

公园拥有大片森林和树本园、金花茶园、落羽杉林、棕榈园、阴阳菩提等美感比较突出的森林和植物景观,森林文化建设已经有一定基础,但目前森林文化开发力度还不强,需要进一步开发,规划加强树木标本园各特色植物园建设,加强森林养生、森林美学和森林艺术建设,策划公园的森林旅游活动,例如策划森林浴、登山、漂流、溯溪、探险等活动,丰富森林文化内涵,提升森林旅游价值。

2.生态科普文化

目前良凤江森林公园已建立树本园、棕榈园、金花茶园等植物园区,并拥有大片阔叶林和针叶林,在生态科普方面建立了一定基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对森林深入研究的科研机构和一个集中展示各类生态文化,实行大众生态科普教育的设施,规划建设森林生态文化体验设施,提升各植物园区特别是树本园的科普文化内涵,增强植物园区主题性,丰富园区变化,使生态教育能够有进一步提高。

3.生态宗教文化

良凤江森林公园具有深厚的生态宗教文化底蕴,公园内的菩提树是佛教圣树,天宁寺是广西佛教协会所在地,由菩提树崇拜延伸出的佛教养生文化与公园的森林生态环境相结合,使其成为良凤江森林公园生态文化中的特色文化。

4.生态湿地文化

良凤江森林公园拥有大范围的水域面积和湿地面积,这为开发良凤江湿地文化提供良好基础。规划开发生态湿地文化,重点建设落羽杉林、良凤江堤岸和良凤江湿地,营造生态湿地景观,并建设栈桥供游客进入湿地游览。

(二)生态文化建设布局

由于目前连山旅游区还在初级发展阶段,生态文化建设基础较为薄弱,因此良凤江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在良凤江旅游区,按照“一核,两翼,三基地,四园区”进行布局。“一核”:依托树木标本园、金花茶园等生态资源优势,将其打造为良凤江森林生态文化的核心。“两翼”:以菩提文化体验区和森林生态体验区为良凤江生态文化建设两翼,加强生态养生文化建设。“三基地”:规划在良凤江华南珍稀树木园建生态艺术体验中心,在森林生态体验区建森林文化创造基地,在激情生态娱乐区建森林文化演艺中心。“四园区”:规划重点开发华南珍稀树木园、菩提园、藤蔓园、金花茶园四个生态文化园,分别突出不同主题的生态文化特色。

五.生态文化设施规划

(一)森林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规划在核心景观区建生态艺术体验中心,使良凤江森林公园成为南宁市及周边主要的生态科教场所之一,进而依托金花茶园和华南珍稀树本园建设,将森林公园发展成为广西境内全国知名的生态科普教育基地。

重点建设华南珍稀树本园、金花茶园、藤蔓园、湿地景观区等项目,突出森林生态多样性文化。各主要项目建设详见前文景区景点和项目规划一节。

(二)森林艺术创作基地建设

规划依托狮子岭的森林、峡谷景观,在森林生态体验区建设森林文化创作基地,通过与广西作家协会、美术家协会、音乐学院等组织和机构的协调,将良凤江森林公园建设成为南宁市周边重要的艺术创作基地之一,进一步促进生态艺术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项目和设施建设详见前文景区景点和项目规划一节。

(三)露营基地建设

规划建设汽车营地、露营地、户外拓展训练基地设施,并对激情生态娱乐区内原有项目和设施进行改造升级,依托这些项目和设施,发展生态宿营文化和生态康体文化,培养人们热爱自然,体验自然的兴趣。各项目建设详见前文景区景点和项目规划一节。

(四)特色主题植物园区建设

规划完善提升金花茶园、藤蔓园、棕榈园、落羽杉林、树木园等植物园,将树木园发展成为华南珍稀树木园,并在原有引种园基础上,引入佛教生态文化,建设良凤江湿地生态景观,使各特色主题植物园区特点更加鲜明,既促进生态建设、生态美学的发展,又提升其旅游景观价值和市场吸引力,使生态文化产业得到提高。

(五)生态宗教文化建设

依托人们对良凤江森林公园内阴阳合一的菩提树崇拜和在建的广西佛教协会会址天宁寺,结合南宁市的佛文化历史和发展,深度开发佛教文化。

(六)生态保护建设

规划实行林区植被保护,珍稀物种和名木古树保护,良凤江水域治理等生态保护工程,并在旅游开发中实行生态环保教育与监控,通过导游材料、标识牌建设和生态保护工程实效等形式让游客感知,体现森林公园以生态为本,注重生态文化建设的精神,进一步改善森林公园景观环境,增强森林公园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

六.总结

通过生态文化的建设,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已经被评为“全国文明森林公园”、“广西壮族自治区绿色环保教育基地”、“广西科普教育基地”等多项称号,促进公园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生态教育的和谐统一。通过生态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合理建设规划,公园的生态文化建设定能在普及生态知识、宣传生态保护、弘扬生态文明等方面做出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房西文.依托森林公园加快森林生态文化建设[J].陕西林业,2008(4):14-15.

篇7

短短五年,望谟县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县生产总值增长2.5倍(未计入龙滩电站1.8亿元税收),财政总收入增长5.2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2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100%,城镇化率从12%提高到21.45%……。

望谟是如何起跑的?

“没有秘密,思路决定出路。”望谟县委书记邓家富坦率地说,“十一五”中期,县委、县政府为加快发展实现跨越,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根据望谟山高谷深路少的劣势和地处亚热带适宜种养殖的优势,明确了“编规划、强基础、兴产业、促发展、建绿色望谟”的发展思路和定位,全力主攻以交通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以“两基”、“普实”为主的基础教育建设两大战略瓶颈,克服劣势、发挥优势,发展以现代农业为主体的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望谟”。

两大战略瓶颈,已初步突破。

“在交通水利方面,重点加快通乡油路和通村公路建设,17个乡镇中有14个通了油路,161个行政村中仅有2个未通公路,通车里程五年增加1480公里,达2240公里。”县委副书记、县长黄兴文兴奋地说,望谟至安龙高速公路已开工,黄桶至百色铁路望谟段项目进入可研阶段。西南水运出海通道望谟段航道整治后500吨级试航成功,蔗香客货码头已建成使用。总投资1.84亿元的桑郎水库已开工,完成了一批重点水库规划和现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新增库容34.15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从2005年的0.3亩提高到0.39亩,解决了13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取得巨大成绩的背后,是望谟各级党员干部的艰辛付出。直到现在,县政府还在原农贸市场办公。黄兴文告诉记者,再穷也不能穷教育。拟建办公楼的750万元全部用于教育等公共事业上。

近几年,望谟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教育投入,全县中小学已无危房。记者一路走来,看到学校真是该县最漂亮的建筑。从2009年起,该县投入1.5亿元,对达不到8级抗震要求的学校全部重建或加固,现已完工一半。2010年投资1500万元,启动教师周转房和寄宿制学生住房工程。同时通过招考录用1200名教师,充实了师资队伍。该县“两基”复查和“普实”经上级验收,双双合格。

两大战略瓶颈的初步突破,为实施以现代农业为主体的“六大规划、产业”奠定了基础。邓家富说:“规划是蓝图,是思路的具化,是实践的标线。”

防灾减灾建设规划、河流及水库建设规划、县城及乡镇水源点建设规划、农民安全饮水建设规划、骨干渠道建设规划和农民半亩基本口粮田建设规划的编制,为望谟现代农业布局构建了科学发展框架。

“据此启动了产业基地建设。”黄兴文说,这就是以10万亩绿色蔬菜基地为依托的早熟蔬菜产业;以10万亩甘蔗基地为依托的蔗糖、酒精、板材、养殖循环经济产业;以60万亩速生桉树林为基地的林、浆、纸一体化产业;以10万亩人工草场和40万亩改良草山为基地的林、草、畜配套的畜牧养殖业;以10万亩油茶为基地的绿色食品加工业;以“油桐之乡”品牌为依托的60万亩油桐种植及相关产业;以25万亩板栗、核桃、火龙果和橙类等亚热带水果为基地的干鲜果品产业;以10万亩地道药材为基地的中草药产业。

篇8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higher vocational training base, the security measures of training base is important. Taking Nantong Textile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raining base for example, the paper summed up some experiences of the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policy guarantee, organization guarantee, funding, excitation protection, in order to play a reference role on the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关键词: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实训基地;保障措施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construction engineering;training base;security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9-0200-02

0 引言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南通市唯一的一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承担了南通高职教育改革试验区的建设重任。在建筑工程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起步比较晚,但是起点比较高,在参观国内众多建筑工程实训基地的基础上,系统设计和加强了实训条件建设,建成了一批体现高职教育特点的实训基地,现拥有实训室31个。能满足专业教学实践、技术研发、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学生科技创新设计等工作的需要。保证了“做中教、做中学”高职教学模式[1]的顺利实施,基本上能够满足专业教学实践、技术研发、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学生科技创新设计等工作的需要。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实训基地的顺利进行,我们在政策保障、组织保障、资金保障、激励保障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措施,按照“集约建设、开放共享”的理念,以工业园、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职教园等为载体,按照“学校主体、政府扶持、行业指导、企业融入”的多元合作模式[2],创新建设体制和运行机制,建成集教学、生产、技术研发、成果孵化、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等功能为一体,区域内高、中职院校、行业企业共享的开放型实训基地。成立学院实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和审计监察小组,建设办公室下设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组。我们在基地建设的保障措施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现总结如下:

1 建设领导小组

建设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制定重点专业建设规划并指导实施,研究决定项目建设中的重大事项,聘任实训基地建设负责人,落实建设的配套经费与自筹经费,协调相关部门、院(系),在人、财、物等方面保证重点专业的建设与管理需要。按照省教育厅要求,指导基地建设年度报告、中期检查考核和验收等工作。

2 建设办公室

建设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具体负责与上级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工作;负责实训基地建设的整体规划工作;统筹、协调、指导实训基地建设的相关工作;起草相关项目管理办法、绩效考评办法等;开展调研、业务咨询和专题研究工作;开展年度绩效考评工作;组织完成基地建设年度报告、中期检查考核和验收等工作;负责基地建设有关精神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工作等。

基地建设所在的相关系(院)是基地建设项目组,是建设与管理的直接责任单位,主要职责是:编制并执行建设方案,完成建设计划规定的任务;确定年度资金预算及年度执行计划;组织实施项目建设,保证项目进度和建设质量;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相关问题;按学院要求编报基地建设年度报告、中期检查报告和验收总结报告;接受学校和上级有关部门对项目建设的监察和审计;及时报告、研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发挥基地综合优势对其它专业和兄弟院校的辐射和示范作用,提高资源共享程度,提高建设效益;开发和维护实训基地建设专题网站,及时展示建设成效并不断更新建设情况。

3 审计监察小组

项目审计监察小组由学院监察审计、国资管理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基地建设的审计监察;审计项目资金论证报告、年度财务预决算及执行情况;按学院要求编报项目建设审计报告;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对项目建设的审计监察;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大型、贵重、精密仪器设备购置工作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时报告、研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 实行二级项目管理

遵循“项目管理”的思想,按照学院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确定立项基地建设为一级项目,明确负责人,并将一级项目细分为若干二级子项目,实行子项目负责人制度。学院将所有子项目列为院级教学改革建设项目,项目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学院奖励相应的教科研积分。在提高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增强建设项目管理的目标性、可实施性和可监控性。

5 加强过程监控

建立“双月汇报、定期研讨、阶段检查”的项目过程质量监控机制,采取自我检查与自我评价相结合、学院考核与督查相结合、中期检查与终结考核相结合、定期调研和定期汇报相结合的方式,建立项目建设绩效考核机制,定期建设简报,对项目建设进行全程监测和跟进式指导,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开展针对性分析和研究,保证项目建设的进度和绩效。

6 资金保障

建设经费由学院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分项目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建设经费按照要求70%用于“硬件”建设、30%用于软件建设,使用专项资金所形成的资产均属国有资产,及时计入国有资产账,加强管理,合理使用,提高设备使用率。同时通过承担科研项目、提供社会服务、与社会广泛合作、接受捐赠等多种途径,多渠道筹措建设经费,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发展,并加强对建设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

7 结果质量评价

委托“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教育质量评估机构”对立项基地培养质量进行评价,以帮助发现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与薄弱环节,进而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并制定科学的规划,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努力达到基地建设质量政府满意、企业满意和学生满意。

总体来说,我们在建筑工程实训基地的保障措施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工作,初步实现了实训基地的预定的目标,保证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需要,为保证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实训基地在实践运作上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我们将继续努力,将基地办成高水平的综合性建筑工程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1]张建伟,孙燕.从“做中学”到建构主义———探究学习的理论轨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