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6 11:15:1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技术创新理论,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技术决定论 制度决定论
1912年,著名经济学家约色夫·熊彼特在其德文版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先提出了著名的“创新理论”(Innovation Theory)。按照创新理论的创始人熊彼特的定义,所谓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的内容有:引进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开辟新的市场;开辟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实现工业新组织。
战后计量经济学的广泛应用和产权理论的兴起,给创新理论在两个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一是技术创新与扩散、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得到了深入研究,综合成以技术变革和技术推广为对象的技术创新(Technical Innovation)经济学。二是,道·诺思等人把产权理论和交易费用概念引入到对制度形成和制度变迁的分析中,形成制度创新(Institution Innovation)经济学。从此,创新研究沿着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两条轨迹发展,由此也引发了一场关于二者孰重孰轻的争论。
一、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理论综述
1、技术创新决定论
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问题上,以凡勃仑与阿里斯为代表的美国制度学派认为,是技术创新决定制度创新,而不是制度创新决定技术创新,即主张“技术决定论”。
凡勃仑的“技术决定论”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物质环境(技术)决定制度,因为制度就其性质而言,就是对这类环境引起的刺激发生反应时的一种思想的习惯方式。因而,制度必然随着物质环境(技术)的变化而变化。二是物质环境(技术)是不断变化的,制度是以往过程的产物,同过去的环境相适应,无论如何也赶不上天天都在变化的环境(技术)。三是制度具有保守的倾向,除非是出于环境(技术)的压迫而不得不改变,一般总是想无限期地坚持下去。在强调技术变迁决定制度创新的同时,凡勃仑并不否认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有一定影响。凡勃仑指出,价格体系的发展中所包含的思想习惯“跟现代机器技术的兴起有很大关系”。与此同时,商业制度导致新技术的引进,导致新技术在私人利益而非社会利益基础上的利用。
阿里斯的技术决定论比凡勃仑的更为彻底。在阿里斯看来,制度对技术创新只有阻碍作用。阿里斯认为,人类行为本质上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工具使用或称影响生产的技术活动,另一种是强化地位与权威的礼仪活动,即制度。前者是动态的,不断前进的,而后者是静态的、保守的。制度始终是日益进步的变革的障碍。
支持和发展技术创新决定论的还有阿布拉莫维茨(1956)、索罗(1957)和丹尼斯(1962),特别是索洛于1957年8月发表在《经济学和统计学评论》上的“技术变化与总生产函数”(Technical Changes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揭示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从长期的角度看,正是技术创新而非规模经济或资本的投入(积累)和劳动力的增加才是经济增长的最根本的因素。索洛说:“我认为,在现实经济中,这两个因素(指技术创新和规模经济一一引者注)中的技术进步更为重要。难以相信美国主要依靠未被利用的规模经济能使人均产量的提高每年超过2%。这并不意味着否认在比美国更小的经济中更应存在着规模经济,而只是说规模经济的作用在技术进步的作用面前相形见绌。”洛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较长时期美国实际经济数据的准确分析,令人信服地支持了他的理论观点,使“技术创新决定沦”成为六、七十年代流行的观点(这也有助于解释人们为什么长期偏执于对技术创新的研究)。
2、制度创新决定论
1973年,诺思和托马斯的名著《西方世界的兴起》对“技术创新决定论”提出了有力的挑战,他们不同凡响的论点是:与技术创新相比,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具决定性。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的首页,作者即开宗明义:“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作为经济史学家,诺思教授对于产业革命起源的缜密观察,使他得出了产业革命是一系列制度创新的结果的结论。他认为:“产业革命是以前一系列事件逐步累积的结果,”并指出,“创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传统年代(1750—l830年)。正是较充分界定的产权(与自由放任不同)改善了我们在前章所述的要素和产品市场。其结果,市场规模的扩大导致了更高的专业化和劳动分工,从而增加了交易费用。组织的变迁旨在降低这些交易费用……正是这一系列变化为联结科学与技术的真正技术革命——第二次经济革命铺平了道路。”这就是诺思在经济增长问题上的“制度决定论”观点。
3、互不决定论
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问题上,新制度经济学家拉坦则认为,争论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谁决定谁没有什么意义,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他认为,引起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原因是非常相似的。一是对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需求的原因是非常相似的。二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供给的转变是由类似的力量形成的。科学与技术知识的进步降低了由技术创新所形成的新收入流的成本,社会科学及有关专业的知识的进步降低了由制度效率的收益(包括在解决冲突时的技能的提高)所形成的新收人流的成本。 由此可见,拉坦既不赞成“技术决定论”,也不赞成“制度决定论”,实际上是主张“互不决定论”。
4、马克思观点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并没有明确使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这样的概念,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辨证关系的原理实际上就是关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的理论。在马克思的生产力范畴中,生产资料和劳动者都是和一定的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着的。生产工具的发明和创造,劳动对象的革新和利用,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劳动者也必须掌握和利用科学技术,才能不断地解决人和物的矛盾,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可以认为,技术创新属于生产力范畴,生产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技术创新的结果。马克思的生产关系范畴指的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的、一定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实际上是有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的经济规则和合约,即各种制度安排。可以认为,制度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生产关系的变革实际上是制度创新的过程。对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及其发展变化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即技术的发展变化决定着制度的变迁,是技术和生产力的内在变化引起了原有的生产关系的外在不适应,从而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
马克思不仅强调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还十分重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巨大反作用,即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在阐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时,马克思指出,当一种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时,它会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而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性质与状况时,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当一种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时,只有通过革命等手段旧的生产关系即进行制度创新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创新。
二、评价与结论
从以上各种理论可以看出,人们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究竟应该如何认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本文认为,科学地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动态地、辩证地看,二者是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中演进和发展的;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制度创新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1、动态地、辩证地看待二者关系
在所有有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的理论中,只有马克思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才是惟一动态地、辨证地看待二者关系的理论。在凡勃仑与艾尔斯的理论中,动态技术与静态制度之间始终处于冲突之中,而马克思却认为,技术与制度之间有一个动态的调整过程:生产关系在适应生产力方面,总是从适应到排斥再到适应,从相对稳定到变革再到相对稳定的过程。在诺思的理论中,过于强调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完全否定了技术创新对制度创新的决定作用,他把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重要前提条件夸大为技术创新的唯一决定因素,制度创新被看作是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而始终坚持的是,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起基始作用的决定因素,正是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历史是渐变和剧变的交替过程。渐变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阶段的特征,生产力的变化更呈现出动态性;剧变是二者不相适应时生产力突破生产关系束缚阶段的特征,生产关系的变化更呈现出动态性。
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问题上,无论是技术决定论还是制度决定论都是极端的理论。科学的认识,应该把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看作是一个交互决定的动态演进过程。其中,技术创新在从根本上要求制度创新的意义上,对制度创新起着基始性的决定作用;而制度创新在作为技术创新实现的前提条件的意义上,对技术创新起着先决性的作用。
2、充分重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
关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还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就是要充分认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作用。这也是我们研究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的一个重要目的。所以,我们认为艾尔斯的“技术决定论”是不科学的,是因为它完全否定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在凡勃仑那里,我们还能看到承认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具有一定影响的论述,而到了艾尔斯那里,制度则成了“始终起消极作用”的力量。同样,我们也认为诺思的“制度决定论”是有缺陷的,不是因为诺思肯定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而是因为它把制度创新的作用过于夸大和绝对化了。
我们应充分重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当现存的制度成了技术创新的障碍或不适应技术创新发展的要求时,制度创新便成为推动技术创新的决定性力量。在这一问题上,我们过去就存在过深刻的教训。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数十年来中国多次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新兴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运动,都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到制定科学技术研究计划,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去开发新技术和组织新产品试制生产问题上,而没有在创造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本的潜力、有利于创新的制度上下功夫。当出现了科研成果向生产转移的速度过慢、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积极性等老大难问题时,也不从克服企业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缺陷着眼去解决体制和政策问题,而是希图通过‘提高创新意识’……等措施直接干预技术开发的进程,结果往往劳而无功。”正因为如此,吴敬琏提出“制度重于技术”。其意思是说,当现存制度不适应技术创新发展的要求时,制度的创新便是决定性的,必须优先考虑。
要促进我国的技术创新,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进行制度创新。过去,我国搞了几十年计划经济,原有的制度体系很不适应我国技术发展的迫切要求,进行制度创新势在必行。而在进行制度创新时,一定要重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决定作用,进而推动我国制度创新的进程。
(注: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2011B428)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常修泽:现代企业创新论—中国企业制度创新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2] 凡勃仑:有闲阶级论[M].商务印书馆,1964.
[3] 罗伯特·M·索罗:经济增长理论:一种解说[M].上海三联出版社,1989.
[4] 道·诺思、罗·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华夏出版社,1999.
[5] 道·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
[6] 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
白宁宁,(1987.9-),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学院2011级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摘 要:随着全世界资源耗竭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愈发觉得实发展绿色经济、施绿色技术创新是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以“绿色理念”指导创新的全面创新,是以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为出发点来研究技术创新的。绿色技术创新是对传统技术创新的继承与发展,绿色技术创新强调技术创新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这具有显著的进步意义。
关键词:生态化;技术;创新
一、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基本内涵
生态化技术创新一方面由于人们不能解决传统技术创新带来的负面效应,当然这也是研究技术创新视角的局限性所带来的;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科技、社会、自然和人等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所以单纯依靠一种手段或方式来解决传统技术创新的问题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使用综合的办法。技术创新的过程,既是运用自然技术的过程,也是组织和调控社会技术的过程,更加是发挥人的智力的过程,总体来讲,生态化技术创新是是融合这三者同意的的综合的运用过程。
这里所说的“生态化”不但借鉴了生态学范畴的生态含义,并超越这个含义本身是指事物之间的平衡协调、相互促进、相依共存、和谐同处、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它包括四个相互影响、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子系统,即社会生态化、自然生态化、经济生态化、和人的生态化。其中自然生态化是指通过生态化技术创新协调资源利用、节约、保护与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使人与自然共存共荣、和谐相处,来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经济生态化是指通过生态化技术创新促进经济系统中各要素和谐、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①
二、对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辨析
“技术创新”不仅是一个专有名词还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它与“技术的创新”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技术创新”是一种过程,指的是一个或多个技术组合如何应用到价值实现中。“技术的创新”是一种知识形态,它仅仅是指技术本身的发展和进步。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求“新”,“新”即是因为某种新技术的使用或一些技术的新组合运用于社会生产而首次实现新价值,而技术创新的实现和价值的获得归根到底离不开“技术”这一中介和桥梁。因此,要全面、准确地理解技术创新的内涵,就必须对技术有一个全面的理解。②
人们常常把技术理解为一种技能,这种技能是用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技巧。例如:1979年版的《辞海》把技术定义为“技术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实际上这是对技术的一种狭义的理解,技术并不只是应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中,它也存在于人的自我调节过程和人与人的关系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认为:“技艺(技术)一部分是完成自然所不能完成的东西,有一部分是模仿自然”。“交易技术在于获得金钱,医疗技术在于使人健康,军事技术在于取得胜利”,“管理技术、运用夫权的技术、运用父权的技术”。从这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的“技艺”至少有三层含义:首先是应用在生产的领域的能力与技巧,自然力的本身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如酿酒、冶铁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然技术;二是指辩论术、艺术修辞、文学等的方法与技巧,如逻辑思维等,即思维技术;三是社会领域技术,如军事技术、管理技术,即社会技术。陈文化等认为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相对应,技术也相应有自然技术、人文技术和社会技术,“自然技术是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或‘活动方式’,即如何做事的方式方法体系;人文技术是自我调节,如何做人的方式方法体系;社会技术是协调和善待人际关系,如何处世的方式方法体系”③
马克思曾说过:“技术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外化,一方面体现着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一种客观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关系,另一方面也反映着技术形态中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他在《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中指出:由于技术的进步,“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④这说明表现在“物质生活的生产过程”关系和“人对自然”中的技术也一定会表现在“社会关系”方面,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生产过程中。由此可知,马克思也认为在自然技术应用过程中,必然产生社会技术和思维技术(属于人文技术门类)。
可见,技术广泛存在于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及人与人的关系的过程中,而技术也正是有关于自然和社会的控制与人的自我调节的手段与方法体系,它是由社会技术、自然技术、和人文技术(包含思维技术)等组成的大系统。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技术创新就应改是由通过与自然、社会和人文科学相对应的自然、社会和人文技术等综合运用于社会生产而获得综合价值的活动和过程。
我们要减少甚至是消除传统技术创新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只有通过调整技术创新的价值和目标,将人文技术创新、自然技术创新和社会技术创新有机的结合起来,树立科学、全面的技术创新观,才能适应经济、科技、环境、文化、社会的变化和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学院)
注解及参考文献:
① 胡元清.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的复杂性研究[学位论文].2007.湖南大学
② 彭福扬.科学技术创新观――生态化技术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
一、发现和抓住市场机遇
满足市场需求,获得商业利润,是检验创新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所以技术创新要始于市场,终于市场,紧紧围绕市场。企业首先要对市场进行深入的了解、分析,进而发现市场的现实和潜在需求,抓住市场机遇。通常讲市场机遇主要来源于市场的拉力和技术的推力。这二者是技术创新的催化剂;而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拉力式的技术创新,对技术创新的成功往往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海尔开发的“双富豪”和“雪富豪”冷柜就属于市场拉动式技术创新。海尔在市场调查中发现,食品店或冷饮店对冷柜的需求量很大,但市场上却没有专门为此设计的产品,海尔从市场需求出发开发的“双富豪”和“雪富豪”冷柜,正是专为食品店和冷饮店设计的,这两款冷柜问世以来,在全国各地市场引起了轰动。
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践表明,在有企业参与的几乎所有成功的技术创新的项目中,企业从一开始就对市场需求情况有所了解,并对创新项目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有一定的估计。同时,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也要作好商业化的准备,抓住创新项目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商机,而不是等到项目完成,新产品或新工艺开发成功后,再去考虑市场,否则创新战略就很难成功。
二、创新目标要明确
企业在确定创新目标时要从市场出发,结合技术的可行性,认真制订出简单明确、参与者认同的切实可行的技术创新目标。确定了创新项目的目标以后,还必须据此制定有关的工作计划,把各项目标细分和转化为对项目的实际要求。工作计划分为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的计划,技术方面要确定所要达到的技术要求和指标,经济方面应确定项目成本和市场回报率。企业在选择创新目标时,技术方面的因素是前提,经济方面的因素是基础,必须把它们结合起来加以考虑,做好可行性的认证工作。
三、技术创新战略要突出重点
技术创新战略就是根据技术创新目标来构造其创新过程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一系列规划、内容和程序等方面的决策。它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可靠性的特点。具体来讲,技术创新战略主要从宏观上解决三类问题:(1)技术创新面向市场竞争采取何种态势,是进攻型或是防卫型;(2)研究开发体积技术;(3)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要获得成功必须制定有效的技术创新战略,突出重点,确定长期、中期和短期发展目标及相应的措施。
首先,确定技术创新的战略意图。它是企业长期追求的最高目标和理论,其核心内容可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如青岛海尔的战略意图是“真诚到永远”,佳能的战略意图是“打败施乐”。战略意图的主要特点是长期性、稳定性和超越性,它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长期指导并为企业技术进步和发展提供动力。
其次,确定战略意图实现的战略方案和战略措施。企业应将所要达成的总目标划分成阶段性的企业近期可望实现的分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措施。这个目标要突出重点,如邯钢将行业最低成本指标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佳能复印机为打败施乐确定的创新重点是提高产品功能,同时降低成本。
最后,技术创新项目参与的各方动机和目的不相同。企业关心的是商业回报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形成;研究机构主要的目的是开发技术,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对企业来讲,协调好技术、商业和生产战略之间的关系特别重要。创新是一种持续过程,企业技术创新的长期战略就是要对产品和工艺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
四、注意细节创新定位
企业在从事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并不能一味地追求“高、精、尖”的技术,而要贴近消费者,无微不至地为消费者所想,把消费者的愿望和要求作为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哪怕是消费者的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也要值得认真考虑。企业要学会从消费者的烦恼中捕捉用户的要求,并从解决消费者的烦恼出发来确定自己的细节创新定位。只有抓住一点一滴的细节创新,才能很快得到市场的回报。
五、选择适当的合作伙伴
一项成功的创新项目,往往是多方合作的结果,这就涉及到合作伙伴的选择问题。
首先,合作伙伴的选择要有利于形成互补性的伙伴关系,包括横向和纵向互补,横向互补是指合作伙伴具有不同的产品市场目标或技术互补性。纵向互补涉及到研究开发、产品生产、市场开发等过程。合作伙伴一般包括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企业、用户等。建立稳定而有效的伙伴关系必须以互补性为基础,项目参与各方必须各有所长、各有所需、各有所获,具有共同的责任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才能形成较强的合作创新能力,项目成功的可能性才能最大。
其次,合作协议应确定比较现实的条款和条件。伙伴间的合作关系可由协议予以保障,良好而紧密的合作关系除有法律约束外,还必须有强烈的合作意愿。
最后,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合作项目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参与创新的人员构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心情舒畅,情绪饱满,能充分发挥参与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项目合作的前提,是创新成功的保证。
六、具备创新所需的必要资源
创新需要投入,创新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是看企业是否具备必要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为创新项目提供经费,保证创新项目能够及时有效的上马;物力资源也可称技术资源,它分为硬件资源(设备、仪器等)和软件资源(专利、工艺等)以及技术测试能力,它是技术创新能够正常进行的技术保障:人力资源对技术创新的成功起决定性的作用,许多创新活动的成功都与参加项目的核心人员或项目负责人直接相关,项目核心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技能,包括技术水平、商业意识、组织能力和工作热情等。一个合格的技术创新项目负责人应该能瞄准创新目标,实事求是、精心组织、勤奋求实、坚决果断、善于制订计划、勇于面对困难以及具有良好的交际能力、领导才能和创新意识。以上三种资源构成企业技术创新的必备资源,缺一不可。
七、创新技术的保护与持续开发
论文关键词:创新商业化创新风险横向社会分摊纵向社会分摊
论文摘要: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商业化过程以及创新风险有不同的观点。从技术创新动力来源的角度出发,分析指出在技术推动下创新风险主要是整合风险、资金风险和市场风险;需求推动下创新风险主要是技术风险和资金风险;两者交互情况下还包括管理决策风险、组织风险、营梢风险等。通过技术创新所具有的社会性,提出创新风险社会分摊的必要性,并给出纵向社会转移分摊和横向社会联合分摊方案。
1技术创新商业化过程和创新风险理论综述
技术创新商业化是指从新技术思想火花的产生到体现新技术的产品或工艺问世的一系列过程川。不同学者对技术创新过程有不同的观点:美国哈佛大学的N.Abernathy和麻省理工学院的JameM.Ut-terback(1970’s)基于技术生命周期提出了A一U创新模式,即将创新活动分解为流动阶段,过渡阶段和稳定阶段;RobertG.Cooper(1986)综合研究了123个公司252项新产品的历史,提出了新产品计划7步骤,即产生新思想,初步评定,产生技术上的概念,发展工程、设计和原理,实验,试制品和实验市场,大量生产并投人市场VijayK.Jolly(1997)通过对IBM,ICI,Raychem,Sony等数十个公司新技术商业化成功与失败实例的研究与分析,提出新技术商业化是由新技术的构想、孵化、示范、推广和持续等5个子过程以及子过程之间的4个衔接环节组成。国内学者吴晓波教授基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竞争的规律和特点,提出了二次创新过程模型,该动态模型在全球市场需求与竞争的框架下分四个阶段完成,即模仿创新,创造性模仿,改进型创新和准一次创新。清华大学傅家骥教授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得新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技术创新风险是指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技术创新项目本身的难度和复杂性及创新主体自身能力的有限性而导致的创新活动中止、撤消、失败或达不到预期的经济技术指标的可能性。对此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许多研究:美国麦迪克(1982)对美国工业技术创新进行了全程研究,得出了决定高技术创新项目成败的8大风险因素:市场知识的获取,技术的指定,开发中的组织与协调,市场营销的重视程度,创新管理,产品的边际贡献,早期市场进入,新产品的技术及市场与企业现有产品的接近度;德国的Schewe(1994)归纳了各国学者关于新产品开发的成败因素判别研究结果,提出重点成败因素从纵向上归为三类:R&D相关因素,生产相关因素和市场相关因素;国内学者蔡宇(2005)将技术创新风险划分为决策风险、制度性风险、财政风险、企业文化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并对每一类风险的防范提出了相应的措施;苏越良(2005)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针对网络环境下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风险展开了深人分析,他构建的技术创新风险复杂系统将创新风险界定为环境风险、IT风险、市场风险、协作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风险类型之间的传导机制。
2不同动力来源下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分析
技术创新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对创新成败的影响很大,国外有关机构统计研究指出川,即便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新产品开发的成功率并不高:消费类工业新产品设计,研制的成功率为50%,新产品工业化试生产的成功率为45%,新产品市场消费的成功率为70%,最后综合起来的成功率也仅为16%左右。可见加强新产品开发的风险控制,降低新产品开发的风险,是提高创新活动成功率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技术创新动力来源的角度出麦,研究技术推动,需求推动以及两者交互作用下技术创新商业化过程中的风险问题。
2.1技术推动创新过程中的主要风险
技术推动的创新模型指研发和科学发现是创新的主要来源,技术创新是技术成果引发的线性过程。这一类型的创新活动主要产生在高技术行业或以科学为基础的行业,如计算机,仪表仪器,机械设备以及医药、化工等领域。该创新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基础研究主要由高等院校,政府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内部科研部门承担。此类创新的主要风险是整合风险、资金风险和市场风险。整合风险是指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各自领域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影响因素包括基础研究成果的适用性和可拓展性、应用研究和开发的可操作性、企业对研究成果的可获得性以及消化能力等。资金风险即财务风险,指创新活动可能由于资金供给的断裂而导致整个创新计划中止,该风险主要发生在应用研究和开发以及生产两个阶段上。市场收益的不确定性和创新活动的可持续性两者间的矛盾激发了风险资金投人的博弈过程。市场风险是由市场和规模的不确定性、顾客需求的不确定性、新产品竞争优势的不确定性、产品的接受时间和产品寿命、市场开发的不确定性、信自和7首棋等田青而异致的风。
2.2需求拉动创新过程中的主要风险
需求拉动的创新模型指市场是R&D构思的来源,并激发寻找满足需求的技术解决方案的研发活动。最早是由J.Schmookler于1966年提出,他对美国炼油、造纸、铁路和农业这四个产业的投资、产出与这些产业的专利数量之间关系进行了考察,发现这些产业产出变化领先于专利数量的变化,他认为专利活动(即发明活动),基本上是追求利润的经济活动,受到市场需求的引导和制约,所以创新活动受市场驱动作用明显仁。该创新过程如图2所示。此类创新的主要风险是技术风险和资金风险。技术风险来源于技术的不确定性和企业的技术能力水平,因此它的构成因素分两类:与技术本身相关的包括技术的可行性、技术的可靠性、技术的先进性、技术的可替代性、技术的难度与复杂性、技术的生命周期、技术的市场潜力、技术传播的难易程度;与企业相关的包括技术开发能力、技术信息的可获得性、辅技术的配套、技术成果保护等。资金风险主要产生在研发和生产两阶段。
2.3技术与市场交互作用的创新风险
单纯的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只是特例,Rosen-berg认为:科学技术作为根本的、发展的知识基础,与市场需求的结构在创新中以一种互动的方式起着重要的作用,创新活动由需求和技术共同决定,需求决定了创新的报酬,技术决定了成功的可能性及成本,因此这类创新更能反映实际情况。如果说单纯从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下的创新风险具有个体意义,那么此类创新的风险更具有普遍意义,除了上文提到的主要风险以外,还包括战略决策风险,组织风险,管理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生产风险,投资风险,商务风险,营销风险等圈。
3创新风险的社会分摊
技术创新不仅是经济活动,而且更重要的是社会活动。一项技术创新的成果不仅能给创新者带来效益,更是能够通过其外溢效应使全社会受益;事实上,国外一些学者通过对不同行业的产品创新实例进行了统计分析,例如,曼斯菲尔德选取了17个工业技术创新实例,其中社会所得率的中位数为56%,而私人所得率中位数中有约25%,尤其化学产品创新社会利益是私人的8倍左右;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阿罗,英国学者库因斯等都对此做了类似的研究工作。事实表明,技术创新的社会效益远高于创新者本身获得的收益,因此创新的风险承担主体不应该只是单个个人,企业或是组织,而应当是社会。社会是由许多个人、组织、团体等构成的集合体,只有把技术创新风险分摊到这些参与技术创新活动并得到受益的个人、组织、团体中去,技术创新才能更好发挥其经济和社会功能。
创新风险的社会分摊可以分为纵向社会转移分摊和横向社会联合分摊两类。纵向社会转移分摊立足于时间维度,指将创新活动商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决策风险、技术风险、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等,逐渐向社会转移,在相关社会力量中进行分摊。横向社会分摊立足于空间维度,指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使涉及到创新活动的各种社会力量(包括:政府、高校、民间组织、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社区组织及个人)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并在创新的不同阶段,分担部分创新风险。
3.1纵向社会转移分摊
3.1.1分析社会信息,降低决策风险
当技术创新活动仍处于构思阶段,创新者为了确定创新项目,会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但这些信息存在不完全性、不确定性和不对称性,创新者可以通过信息分析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验,剔除备选项目确定最终项目,以降低创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图3反映了创新者在社会信息的分析和测试中逐步剔除备选项目的过程,在第一阶段,创新者有较多的备选项目,不同社会组织对每个项目信息反馈的态度不一样,所以备选项目的数目有小幅波动,创新者通过理论或实验的验证,剔除了不合理的备选项目,在下一个阶段,重复上述分析和实验过程,直到排除所有不合理项目。在这一过程中,信息的不确定性逐步减少,创新的不确定性,即风险也逐步降低。
3.1.2加强反馈机制,降低市场风险
当创新活动处于制造和销售阶段时,市场风险即将显现出来,新产品能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能否获得消费者的肯定直接关系着创新活动的成败。为了降低市场风险,创新者可以加强反馈机制,例如在大批量地向市场投人新产品之前,可以设计一些消费者实验品,并维持客户关系,追踪客户体验信息,把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收集起来集中分析,并将可行的改进方案体现到产品中,在多次反馈信息的刺激之下,产品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市场风险得到降低。图4反映了这一过程。
3.2横向社会联合分摊
3.2.1加强联合创新,降低整合风险
联合创新是指不同社会组织共同完成一项技术创新的过程,它是分散技术创新风险的有效途径。联合创新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降低R&D成本、弥补创新资源的不足、发挥各组织优势、提高创新成果的市场竞争力等。联合创新的主要形式是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联合,即所谓的产学研模式,这一模式在技术推动下的创新尤为重要。企业在创新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可企业本身存在一些缺陷,它是以市场为载体,以盈利为目标的组织,这样很容易就限制了新思想的范围,过于单一化、市场化。而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学术氛围浓郁、具有高素质人才和新思想的摇篮,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者,大多数基础研究成果都在此产生。企业可以加强与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机构的联系,将理论性、系统性强的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各自领域,增加科研成果的转换率,以达到创新成果的成功商业化目的。作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自由发挥多种学术理论创新的同时,可以有针对性地结合某一经济领域的现实情况,将基础研究延伸到应用研究,增加科研成果的商业价值。
为了促进产研学的顺利进行,政府在此过程中也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①信息服务平台,促进高校和企业间的信息交换,加强科技成果创造者与使用者的联系,加快科研成果的转让速度;②制度约束平台,通过制度法规约束,使产学研各方互相协调、互相支撑,在合作中实现双赢;③成果转化平台,可以依托高校建立科技园区,也可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在高校内组建科研中心,解决高校研究成果产业化的问题。
3.2.2加强财政支持和金融投资,降低资金风险
关键词:循环经济;技术创新;资源;环境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3-0101-03
一、循环经济的含义和原则
“循环经济”是以解决环境恶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为目的,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Boulding K E.)提出的。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全球峰会”以来,世界各国普遍承认循环经济在防止环境破坏、改善人们生活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安排经济活动,控制废弃物的产生和反复使用,将经济活动组成为“生产者一产品一消费一再生资源”的闭环流程。循环经济倡导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指导原则,并贯穿于整个生产消费环节。
循环经济摈弃传统以线性为特征的机械论的指导,转向以反馈为特征的生态学规律。强调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看待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各种经济活动是在生态一经济这个大系统中展开的,以人为主的经济系统需要输入食品、燃料、日用品或各种原料,输出产品和排掉废弃物,而自然生态系统在消化吸收人类排放出的废弃物时,同样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二者相互作用构成循环,整个过程是一系列的各种动态的平衡过程。其中,各子系统之间的竞争和协同将整个系统从无序推动到有序,由远离旧有均衡状态移动到新的均衡。在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下,研究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演化及因此而达到的生态一经济大系统的均衡状态,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
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是循环经济的三原则。对于能耗物耗过高、资源浪费严重的发展中国家,降低前端资源、能源投入有较大的潜力,减量化原则成为循环经济的首要原则。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于生产前端的资源、能源投入和污染物的排放已有较严格的控制,所以侧重废弃物的再生和利用。如德国矿产资源并不丰富,经过工业化的大量消耗,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已十分有限,又存在大量的废钢铁、老旧汽车、废家电等。在1996年,德国制定了《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法》,旨在彻底改造废弃物处理体系,建立产品责任制度,要求在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在使用后要安全处置或重新被利用。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三种不同的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方法。对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三者的作用可能不等,但它们却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延长产品、包装物的使用寿命以及再生利用是以有足够的潜在需求和投资为前提的,如果资源、能源的消耗很大,远高于需求,则循环的量就越大,相应的成本就较高,在经济上变得不可行。所以高效的利用资源、能源首先要做的是尽可能的降低消耗;而另一方面,即使技术创新可以改变生产过程中各要素的投入比例、降低其使用量,在短期内,可以支撑一国宏观经济总体规模的扩大。但对于这种源源不断的资源投入,减量化总是有限度的。此时,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却能给资源、能源投入减量化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成为减量化极限有益且必要的补充。所以,在经济活动中首先应从源头上改进产品功效,尽量避免废弃物的产生,然后对源头上不能削减的废弃物、包装等加以回收利用,只有既不能避免产生也不能循环利用的废弃物才能作为产品的原材料重新进行还原、加工等处理。仍不能进行资源化的废弃物,则要进行分门别类的对环境无害化的处理。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废弃物作为无法再利用而被人们丢弃的东西,所涵盖的范围是不断变化的。过去高炉炼铁环节产生的煤气往往是被散排到空气中,这种低热值的有毒气体对大气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但通过在高压电站锅炉的技术创新,大量剩余的高炉煤气被用来发电,为钢铁生产创造出一条捷径高效的高炉煤气回收途径。所以,原来对环境有害的废弃物通过研发改进可以成为生产活动中的能源,废弃物只是在相对技术条件下无法再利用的而被看做是垃圾,而技术创新可以改变废弃物的范围,变废为宝。
二、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
1912年熊彼特(Sehumpter)在其著作中《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思想,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资料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系统。”而创新的主要驱动力是个人(企业家)和企业家。后来,对技术创新的研究一分为二:一是以索罗(R.Solow)、弗里曼(C.Freeman)、曼斯菲尔德(E.Mans-field)、斯通曼(P.Stoneman)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学派,从技术的变革、创新、扩散的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新古典经济学家将技术创新纳入到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提出了经济增长理论和后来著名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二是施穆克勒(J.Sehmookler)、罗森伯格(N.Roserberg)和弗里曼(Freeman C.)等人则运用经验研究和案例分析强调科技进步与经济结合的方式、途径、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等。
技术的成长是一个与时间相关的动态过程,它对旧技术的替代需要时间。这在熊彼特时代就提到了,他认为技术创新及其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是一个有机过程,创新的每个环节都会受到诸如现有技术条件、社会环境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与主流经济学所追求的静态均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长期以来经济学界一直都未给与技术创新充分的重视,1932年罗宾斯(Robbins)在他的方法论研究中还将技术创新归为心理学和工程学的研究范畴,演化理论等非主流经济学基础也就成为技术创新的理论依据。直到半个世纪后,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熊彼特对非线性动态系统的直觉推理也契合了自然科学的显明性发展,技术创新思想才引起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现代的主流经济学也从以前的静态均衡分析为主逐渐变为以长期动态均衡分析为主,并把技术创新看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之一。
在对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过程中,理论界先后出现了五代技术创新模型。第一代,技术推动创新模型又称熊彼特企业家创新模型,最初由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的沃尔什在SHPPHO项目时,依据熊彼特的观点提出,认为技术创新是内生的,推动着经济的长期增长;第二代,需求牵引创新模型则由施穆克勒提出,他在1966年发表的《发明与经济增长》中,指出市场成长和市场潜力是发明活动速度和方形的主要决定因素。第三代,技术创新连锁――回路模型,克服了前两代线性模型的弊端,将科学、技术和需求结合起来,
提出了三者互动的复杂过程。正如罗森伯格在《黑匣子之谜:技术与经济学》中所说:“作为基本的、演进着的知识基础的科学技术同市场需求的结构一道,在创新中一种互动方式起着核心作用;第四代,技术创新周期模型,则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对技术创新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创新后期不再仅是新产品的技术扩散和完善。”厄特巴克(James M.Utterback)和阿伯纳西(N.Abemathy)区分了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它们在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地位不同,技术创新轨迹也跟着从产品创新转移到工艺创新,直到新的主导技术出现,再经历这一过程;第五代,技术创新网络模型是由罗思威尔首次提出,是一个以系统集成和网络化为核心的创新模型,是一个以顾客为导向的快速反应网络系统。突出通过电子系统来实现创新的高效、快速和柔性化。
技术创新对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提升综合国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各种观点的经济学家都已承认,新产品与新工艺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源泉。随着现代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技术创新的经济学本质认识的加深,近年来经济学者已把经济分析方法应用到技术创新的研究上,对技术创新行为进行了大量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问题,并建立了相关模型。其中,除了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研究及技术扩散外,新熊彼特学派还开始了具体历史条件和环境下技术创新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新古典主义学派考虑到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市场失灵”问题,提倡政府干预减少先进技术的外溢性给创新者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经济中技术创新活动的展开。
三、技术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手段
循环经济和技术创新对主流经济都有继承,同时又有发展。前者主要引入了生态学物质循环和能量守恒的基本观点,扩充了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追求规模限制下的资源优化配置。而后者则从动态的角度考虑新产品的创造、新工艺的发明、把发明转化为商业应用的创新以及创新的普及,研究不同阶段的相互依赖和反馈以及技术的变化,不断促进经济学界打开科学技术这只“黑箱”。循环经济和技术创新对问题的分析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演进方法,解释经济中的常态――失衡,以求达到更高层次的稳态,加强了经济运行机理的过程分析。纳尔逊(R.Nelson)和温特(S.Winter)也在1974年提出“将生物进化论的原理作为经济分析的方法论基础”的建议。所以,对于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技术创新由于有着与其相同的分析角度,具备成为解开问题的出发点和关键点的优势。同时,技术创新主体与创新对象和环境是一个相互依赖,不断发展的统一体,它们对彼此的影响和改造都是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内展开,搜寻和选择经济一生态系统的规律性以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本的是要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加强环境的保护。从经济学角度看,通常有两种办法:一是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包括机器设备的更新、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和原材料材质的改善;二是改进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和替代环境污染大的生产工艺。它们的核心都是技术创新。资源(尤其不可再生资源)和环境的稀缺性是一个普遍现象,而技术创新的实质就是缓解资源的稀缺,在提高稀缺资源质量和使用效率的基础上,寻找替代资源;在生产中,机器设备、劳动力、货币资本、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消耗方式因技术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每一种要素组合方式都代表着更先进的生产方式,产业生产率和产业综合实力也随之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技术创新已成为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如何建立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为技术创新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化服务环境,促使科技成果成功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并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普遍关注。
本文所指的“技术创新服务”是指为技术创新主体提供知识、技术、经验、资金、人才、信息、基础设施和实验场地等服务以及协调和沟通各技术创新主体间的联系与交流,促成合作,实现技术创新的活动。其中包括评估咨询、成果转化、知识传播、风险投资、技术服务、技术转移、教育培训、知识产权等服务活动。技术创新服务的载体是各类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评估和咨询机构、职业培训机构、科技信息中心、大学、研究开发机构、专利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简称“创新服务机构”。
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属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涵盖范围非常广泛,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的基础是新的科技思想和科技理论,但新科技思想和科技理论又往往难以立即表现出它的社会价值,因此需要把新的科技思想、科技理论与企业现有的生产科技嫁接,开发出能够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新产品或新服务。科技创新能否成功还取决于科技流动过程的实现,即新的科技思想和科技理论的产生能否及时有效地转移给科技需求者,使他们应用这些科技开发出新产品或新服务,最终体现为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增值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主要取决于其经济体制和企业对技术创新服务的需求。就整体而言,其对外通常显示出以下几方面的功能:信息咨询、市场开拓、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等服务。
二、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
(一)国外学者关于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30年代。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内涵和外延在各国提法不一,但各国都将其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研究。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始于弗里曼1987年出版的《关于日本的技术政策与经济实绩》一书。1997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的《国家创新系统》研究报告强调了技术创新中介在各创新主体间的桥梁作用。萨克森宁等人在对硅谷的研究中也强调了技术创新服务组织的重要作用。Nancy T,GaUini研究了信息不对称下的技术转移问题。提出了设立技术创新中介组织的重要性。
综观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功能及其运行模式是学者关注的重点。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等的提出与发展,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包含了完全竞争、产品同质、信息完全、市场出清四个基本的假设。在信息完全的假设条件下,市场交易及其前景是确定的,不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进程所伴随的劳动分工的加深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市场自身发展所带来的市场广度、深度的扩大,往往使市场主体难以获得完整的交易信息,市场个体为掌握信息支付的交易费用可能十分高昂。新古典理论对经济运行的解释与现实之间的产生了严重的不和谐。罗纳德,科斯教授在1937年发表的经典性论文《企业的性质》中分析企业的起源和规模时,首次将交易成本这一概念引入经济学分析,其交易成本理论被其后的经济学家称为“科斯定理”。威廉姆森(Oliver E,Williamson)对交易费用理论进行了发展和完善,构筑了比较完善的交易费用理论体系。
根据交易成本理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作用可以用图2来分析:
图2中,pc表示转化曲线,tc和ac分别表示在缺少创新服务体系来降低交易费用情况下的交易费用曲线和生产费用曲线,tc’和ac’分别表示由于创新组织提供了服务后的交易费用曲线和生产费用曲线。这时转化费用是指生产要素转化的成本,交易费用是指人们在博弈中支付的信息成本,生产费用是转化费用与交易费用之和,即ac=pc+tc,ac’_pc+tc’。随着社会分工的加深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转化成本不断降低,而交易费用呈上升趋势,在缺少创新服务体系来降低交易费用的情况下,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发展到A点后将不再继续发展,此时的生产费用为M。如果由于创新组织提供了服务,使得交易费用下降,则图中的tc曲线不仅下移,而且其弹性也受大(大于Dc曲线),此时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从A点继续发展至B点后,生产费用从M下降至N。
另外,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日益发挥巨大的作用。首先,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具有优化创新环境,提高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其次,技术创新服务体系通过建立中间转化渠道,可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力。再次,技术创新服务体系还能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功能,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最后。技术创新服务体系还具有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实施对市场的监督和调节功能。
(二)国内关于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技术创新及其服务体系的研究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介绍西方研究成果开始的,其中对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研究始于1996年,理论架构还在进一步的探索之中。有学者认为技术创新中介服务组织是“中介方根据所掌握的知识、信息和经验,根据委托方的要求提出可操作性的方案,并与技术提供方一起,参与过程操作,在取得利益后共同分享”。也有学者提出我国技术创新服务业应建立起集“信息集散一技术评价一市场预测一决策支持一传家咨询一用户服务”六个子系统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模式,并详细论述了构成六个子系统的功能。和金生在研究我国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过程中,分析了创新中介在国家技术创新系统中的作用,以技术转化的不同阶段对技术创新服务需求为依据,将技术创新中介分为交易平台型、创新孵化型、转移型、技术扩散型四种,进而分析了四种中介机构所提供服务的特点与技术转化的关系。张景安在《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是中小企业成长的摇篮》一文中认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是近年来我国中介服务机构中最为有效的一种形式。柳卸林在《21世纪的中国技术创新系统》一文中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并详细介绍了我国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含义、现状以及发展对策。张涛则提出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主干构建社会化技术创新服务体系。钟荣丙认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构建应从技术推广、技术信息咨询、政策、人才、投融资、法律、技术风险等方面人手,建立起技术服务体系、政策服务体系、人才服务体系、投融资服务体系和法律服务体系五个子体系。
虽然国内学者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众多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有关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的理论研究行文甚少,往往只是国家技术创新系统中的一小部分,更没有充分认识到发展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对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对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研究还留有很多空白,如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概念没有明确的定义,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构架尚不清晰,我国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模式和运行机制尚未确定等。总的看来,有关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方面的研究,还只是零星的、不系统的,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
三、构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实践研究
1知识产权是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保障
加强技术创新,有利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摆脱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发展民族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也在于通过获得技术优势或用技术优势换取成本优势,进而获得市场优势。但这些优势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是否享有对技术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因为在市场经济中,高新技术商品(产品或服务)的交易主要是知识产权的交易,而知识产权的交易归根结底体现为经济利益的交换与分配,离开了利益关系,就无所谓知识产权关系。知识产权制度的设立,是通过授予知识产权主体一定范围的私权,允许其以书面形式向社会公众充分公开其技术或其他形态的知识为代价,换取国家法律保护下一定期限的龙断权。知识产权是科技进步的产物,与技术创新、高新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从西方发达国家创建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来看,知识产权的发展表现为“社会生产科技化、科技成果商品化、知识商品产权化和权利制度体系化”这一历史特征。知识产权是在法律上对技术创新成果的确认,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财产,在高新技术企业资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运用知识产权法律机制促进高新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已被世界各国所认同,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意识到用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1)知识产权对技术创新方向的引导作用。技术创新具有不确定性,而高新技术表现的“高”、“新”特点,使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强,进而导致企业对创新产品和技术路线选择上的盲目性。而知识产权由于是以公开技术内容为代价的私权,会使企业及时获知自己从事的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状态和技术的法律保护状态。知识产权制度所保护的技术创新成果必须具有新颖性,由此在企业对比分析以后,便可以已公开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产品开发方向,确定技术开发路线,既可避免重复研究,又可保证技术创新难题在可能的技术领域和可行的商业领域中解决。
(2)知识产权对技术创新成果的传播作用。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在知识产权制度的保障下,一方面可获得高收益,另一方面引导其它企业对这种高收益的追求进而进行技术模仿,在模仿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形成持续创新。对国家而言,其重要意义之一在于通过持续创新,技术得到传播、扩散,形成新的产业群。授予主体以知识产权是将专有权和促进技术信息公开统一起来,其公开的技术内容为传播提供了前提,为知识的传播、技术的转移提供了极大便利,促进企业生产要素根据市场原则合理流动。
(3)知识产权对技术创新主体的利益保障作用。知识产权对高新技术企业利益的保障作用还体现在:如果企业的知识产权被侵害,就会产生基于这种对知识产权支配权而形成的一系列的请求权和抗辩权,以保障企业利益的最终实现。如果对技术创新成果没有给予法律上的保障,技术创新的成果就会白白地“流失”,高新技术企业每年总销售额的5%的研发投入就会付之东流,30%的科技人员的技术创新劳动成了徒劳。
(4)知识产权对技术创新活动的规范作用。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竞争的存在使得不正当竞争成为可能,因为侵权仿冒的成本要比企业进行“高投入”的研发成本低得多,“寻租”行为成为可能。由技术创新形成的高新技术,因其易流动和无形性,使得技术秘密被侵权经常发生而认定侵权十分困难,知识产权制度追求权利人的技术垄断与公众利益的平衡,这种立法的“二元”价值目标决定了知识产权主体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同时又要遵守公平竞争原则。其次,知识产权所具有的专有性,使其存在着被滥用的可能,由此在知识产权制度中确立的合理使用、在先使用、法定许可、强制许可就是对权利主体垄断权的限制。再次,知识产权制度确立了发明人、专利权人和单位对技术创新收益的分配机制。
2知识产权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中远未发挥其应有的制度保障作用
发达国家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定了名目繁多、卓有成效的商标战略、专利战略等知识产权战略,大大地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如美国最早将保护发明人的专利制度作为市场竞争的武器。日本在日美专利战中受到挫折后,以美国为师,加强了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和实施。为了更好地占领加入WTO后的中国市场,各国跨国公司把对华知识产权活动的重点放在了高新技术领域。截至1999年12月31日,在我国专利申请中,国外知名的石化跨国公司申请的专利数就占到本领域的80%。在核技术、医药化学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90%以上是外国企业;在航天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国外比国内高出30倍,相比之下,知识产权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中远未发挥其应有的制度保障作用,表现为:
(1)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意识缺乏。具体为:①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习惯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科技成果管理模式,往往凭着经验或传统观念进行市场经营,缺乏专利意识和品牌意识,或对品牌的保护和防范意识,没有意识到知识产权是一种极具价值的无形财产,没有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技术创新的成果,在竞争中往往处于被动局面,市场份额越来越小,甚至被别人挤掉。②相当部分企业不是重复研究与开发,就是没有对技术创新的成果及时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反被他人以侵权为由告上法庭;有的则干脆仿冒别人的技术创新成果,严重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国际上的形象和信誉,更重要的是长期的仿冒行为会使企业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队伍,永远无法摆脱对别人的技术依赖。
(2)技术创新中尚未确定明确而稳定的知识产权战略。首先,研发项目的选择上缺少知识产权战略谋划。在企业的研究开发目标决策阶段,虽然有像海尔等极少数企业开始主动利用专利文献来为决策服务,绝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在开发立项上都有一定的盲目性,或只根据市场的短期需求确定开发目标,没有想到或不会利用专利等知识产权文献来全面分析技术、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情况,不善于运用知识产权制度进行技术和市场优势的储备;其次,在新产品的研究开发阶段,我国的绝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不善于利用专利等知识产权文献来提高研究开发工作的起点和效率。往往是在专利文献上已经公开的技术内容,本来可以用来直接参考或不必再去开发的内容,有的企业却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自己从头做起,重复开发,做无用功。最后,研究成果的专利申请阶段,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中也是一个薄弱环节。一些企业研制出新产品、新工艺后,由于没有申请专利,被别人仿制失去了市场,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有甚者,被外国企业拿走或廉价买去,申请了外国专利,使该技术的出口反而受到限制。
(3)技术创新文化中缺少知识产权的价值内核。对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价值内核进行考察时,我们不得不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所处的传统文化环境进行分析。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人治主义传统、德治主义传统、泛刑主义传统和无讼诉主义传统等传统法律文化。这些传统法律文化缺少知识产权制度和技术创新所要求的价值内核,从总体上讲对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的发展都具有消极影响。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需要倡导追求产权的价值观和鼓励竞争的价值观,而儒家的“中庸之道”则与上述价值观格格不入,由此企业总是不能够主动、积极地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技术创新成果,而是依赖于“家长”,即行政部门的指挥棒,以行政手段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3构建知识产权战略是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保障
所谓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可以理解为:高新技术企业长远的发展和全局的利益角度出发,为了抢占或维持技术创新的制高点,运用知识产权法律机制,在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中谋求最佳经济效益,并能保持自己技术优势的谋略,确立构建知识产权战略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的战略保障,这是因为:①现代企业制度必然要求企业重视知识产权这一无形财产权的作用。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产权明晰,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财产是企业“法人财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新技术企业的资产总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②知识产权战略有利于充分保护知识产权,防止和控制企业的无形资产流失。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在树立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意识、营造知识产权文化氛围和保护创新成果的经验等方面的不足,造成了知识产权大量流失。知识产权战略的确立,有利于企业对技术创新成果进行全面地、长期地和及时有效地保护。③企业产权战略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确保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国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④知识产权战略有利于企业制造国际名牌,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应当从认清知识产权本质和研究知识产权战略入手,及时制定和实施自己的知识产权战略。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一般可分为专利战略、商标战略和商业秘密战略等。从对知识产权的运作角度又可分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企业知识产权利用战略、企业知识产权价值战略、企业知识产权投资战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等。
4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法律保障
首先要完善和制定法律法规,特别是知识产权法律,以保证高新技术企业既定的知识产权战略按照预期目标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是依托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法律以其国家权威性、强制性和一定时期内的稳定性,保证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法律依据和强有力的实施保障。良好的知识产权法律环境是知识产权战略目标实现的前提和保障。由于对知识产权的利用、管理、保护都受到法律的规范,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每一步都必须以法律规范为行为规则;法律规范特别是知识产权法律规范,对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目标又具有可靠保障作用。可以说,企业知识产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优化配置,是有效的知识产权法律和知识产权战略性运用的共同结果。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必须遵循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发展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则。
一、引言
在市场经济形式下,创新能力是企业更好生存下去的重要保障。若一个企业缺乏创新能力,企业就会倒退甚至破产。当前,我国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已经是制约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巨大瓶颈。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本身和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何创新现有会计理论体系,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率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必须为企业的发展构建一个利于创新的外在环境和内部激励机制。
二、现有会计理论制约技术本文由收集整理创新的主要因素
1.现有会计理论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
在欧美国家会计理论体系中,一切以复式记账为理论原点,从十三世纪产生到十五世纪确立,对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目前我国现有的会计理论,大多数学习欧美国家,这使中国会计理论基础带有明显的工业经济烙印。在该理论的支撑下,会计理论表现为轻无形资产而重有型资产,轻人力资本而重物质资本,轻未来利润而重短期利润。在当前企业的创新主要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无形资产为主的新形势下,现有的会计理论很难满足企业的可持续创新能力。
2.现有会计理论缺乏人力资本概念
当前,在会计领域,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关联性、可靠性作为会计理论的重要理论“三性”得以保存。但是,过分苛求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诟病,甚至被人们讽刺为“向后看的科学”、“精确的错误”。因为,以技术创新为主的今天,企业创新所需要的“人力资本”运用现有会计理论无法做到精确的计算,不能满足会计“三性”中可靠性的特点。因此,会计理论技术创新模式,需要纳入“人力资本”概念。
另外,受条条框框的束缚,我国现有会计理论体系,不能满足企业自创品牌价值的诉求;不能满足企业对融资渠道的要求等等。限于篇幅的要求,笔者不在此处详表。
三、加强会计理论技术创新
1.建立新型会计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企业的变化日新月异,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迫使企业对财务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会计理论体系已经不适合目前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在企业的发展中,我们应逐步加强对建立新型会计理论体系的探索,建立新的重视无形资产、人力资本和未来盈利能力的会计理论体系,努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会计理论支撑。企业也应为会计理论的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激励机制。立足企业本身特点,从实际出发,探索适合企业自身发展模式的财务管理体系,在发展中注重对企业无形资产、人力资源和未来盈利能力等的管理。
2.将人力资本运动过程纳入会计理论体系
在会计理论的技术创新中,需要将人力资本纳入会计理论队伍中。我国传统的会计理论对资本概念的界定,仅仅包括财务资本,这种做法是很不科学的。对会计理论的技术创新模式,要求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将资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重新界定,增加对人力资本的管控。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对企业来说,人力资本相较财务资本,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很多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财富能在很短时间井喷,正是重视人力资本后的结果。在会计理论的范围内,人力资本所对应的是人力资产。资本概念内涵和外延的重新界定,将会导致会计账目中资产所有者权益范围的重新调整。人力资产作为调整后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按照重新界定后的财务数据,可以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进行重新评估,也对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不仅要很好地处理自有资本和负债之间的比例,更要很好地处理财务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的比例。时代的发展赋予了企业资本更为丰富的内涵。在会计理论的研究中,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将会为新时期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
3.建立广泛的会计理论资源观念
在会计理论体系中,企业自有资产的特点包括三个方面。其一,资产指企业在过去交易中所掌握的;其二,资产指企业能够控制或分配的所有资源;其三,指企业未来的预期收益。按照此种理念,我们可以看出,“软资源”也是企业的重要资产。软资源包括:企业所拥有的优秀管理人才、良好的市场信誉和品牌价值、稳定的融资渠道等等。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企业软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体现。因此,在会计理论创新模式中,建立广泛的会计理论资源观念,重视“软资源”的巨大作用,拓展财务管理的外延和内涵,优化企业资源结构,满足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的发展要求。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