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生产经营论文8篇

时间:2023-05-05 08:54:0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生产经营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产经营论文

篇1

我国的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但不是农业强国。土地分散、生产效率低、技术落后,水利、机械等农业设施薄弱、竞争力低。农资产品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提高。老弱妇幼留守农村,出现“老人种田”现象。

2“土地共管、统分结合”势在必行

2.1适合当前国情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所谓“土地共管”是指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者农业公司把单个农户分散的土地组织起来统一耕种,取得规模效益,主要特点是:统分结合,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把能够实行机械化作业的生产环节统一起来,以人工耕作为主的环节依旧由农民各户自己负责。这种“统分结合”的模式既稳定了承包权,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又能发挥机械化的优势,符合农村的现实情况。

2.1.1土地租赁、转包、转让、入股有根本区别

土地租赁、土地转包、土地转让,这几种模式的缺点:不能保障农民的权益。在合同期内农民不能要回自己的承包地,而农民一旦又想要回自己的承包地时就容易发生过激行为,影响社会安定。这几种模式需要大量的资金来付给农民租金,土地规模大了就很难运作。土地入股也不适合当前农村实际情况,一旦入股分红还不如农民自己种地时,入股农民就会上访要回自己的土地。

2.1.2土地共管是土地托管的过渡阶段

土地共管是统分结合,土地托管是完全统一。土地共管、统分结合,引导土地集中种植同其他模式相比,农民不失去土地,阻力小,没有风险,推广成本低,社会震荡小,增产增收的幅度更大,更容易被农民接受,也更具有推广价值。

2.2可以实现“九个统一”“七个提高”和“四个降低”

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九个统一”、“七个提高”、“四个降低”,即:实行良种、化肥、耕种、灌溉、防虫、除草、防病、收获、收购等“九个统一”;产量提高,农民收入提高,机械化效率、效益提高,规模化经营程度提高,科技兴农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水电设施利用率提高等“七个提高”;用工成本降低、农资用量降低、机械化成本降低、水电设施投入降低等“四个降低”。

2.3农业生产需要强有力的经济组织来承担

对农民来说,种地是个人的事,农民不考虑滥用农药和化肥会破坏生态平衡,会造成病虫草害的抗药性上升,会导致耕地质量下降。他只考虑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对国家来说,需要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出更多的优质农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尤其是粮食安全尤为突出。国家还需考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保护耕地和水源,维护生态平衡,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提高农业生产率。

2.4农业生产进行统一耕种乃是大势所趋

无组织混乱种植,无法发挥机械化的优势,而且会让农作物的病虫害情更严重。现实情况下,如果不能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创新,在保障农民权益和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将单个分散农户经营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统一耕种,那么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恢复农业生态平衡等很难实现。

3开展“土地共管、统分结合”的措施建议

3.1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是成功的第一步

农民的“小农思想”让很多有心进行土地集中工作,为国家分忧解难,为农民办好事的企业或部门,心生畏惧。在政府部门和农民之间,迫切需要一些中间组织来组织协调,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

3.2多数基层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工作力不从心

基层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引导土地集中工作的开路先锋。国家对基层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了很大的期望,但是多数基层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力很弱,没有能力能满足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而科研院所最大的优势是有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农业科技新成果。大型的农资公司和农产品购销公司最大的优势是优质优价农资供应和优质优价农产品购销。政府可以拨出专项经费支持这些单位和公司与基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起来做好土地共管、引导土地集中这项工作。

3.3采取试验、研究、示范、推广的方法,稳步前进

要利用一些物质奖励吸引农民入社。入社后要经常召开社员大会和技术培训会。土地集中、统一耕种的好处要经常讲,逐步引导农民进行土地集中,必须让入社农民相信合作社是为他们办好事的。尽快建立统一耕种示范田,及时召开观摩会,扩大影响。只要建立示范田,农民亲身体会到自己种地不如集体种地收益大时,就能迅速推广开来。

3.4制定鼓励政策扶持开展土地集中工作

篇2

【论文摘要】人力资源配置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科学合理地配置企业的人力资源,是企业管理者特别是老企业的管理者不能忽视的重要工作。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配置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人力资源配置不在于一个企业拥有多少学历高、职称高的人员,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的搭配要合理。只有将企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合理的搭配,并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相适应,才能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配置效率,充分发挥企业整体协同优势,从而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得以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本文主要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浅谈合理配置企业人员的原则和意义。

1、“能级对应”是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是调动、激发员工积极性、发挥其最大工作能量的前提。

所谓“能级对应”,简单地说,就是将有能力的人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上。虽然说起来比较容易,但对许多企业、特别是对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一些老企业来说,做起来还相当困难,“因人设岗”、“照顾关系”等是企业以往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地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企业目标的实现。

“能级对应”就是要采取“因岗定人”、“因事设人”,就是要根据工作分析来确定企业完成各项工作所需的工作技能、责任和知识,确定各项工作的任务和性质,进而确定所需的工作岗位,再以工作岗位的需要为出发点,配备所需人员。当然,能级对应原则不仅指避免能力不足的人员上岗,还应重视能力定位原则,即避免能力过高的人员被安排在普通工作岗位所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

另外,在实行“因岗定人”时,还要同时引入竞争机制,无论是在招聘员工时,还是在员工绩效考核时,都要严格实行竞争上岗。这就要求企业领导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定要去除老的用人陋习,一切以企业利益出发,认真把握用人的能级对应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全体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结构合理”是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要求,是使企业不断创新发展充满活力的保证。

人力资源配置的过程,实质上是使人员结构逐步合理化的过程。由于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以及目标任务都可能在不断地变化,而人员老化、员工和管理人员知识过时、专业单一,都会使企业人员观念落后、技术落后、管理落后,不仅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增长,发展缓慢,还很可能是企业发展的严重障碍。

“结构合理”就是要求人员配备上不仅要考虑个人因素,更要考虑群体素质,即企业人员的知识新颖、知识结构合理,老中青年龄结合,技术、管理、综合等各类人员比例得当。只有这样配置才能使企业人员整体素质提高,从而可以不断增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使企业得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结构合理”是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要求,企业要通过恰当有效的人员选择、员工再教育、绩效考评、内部退休、岗位轮换等多种方法和渠道来适时地培养、选拔、调配人员,使企业人员结构不断变化,以适应企业发展新的需要。

3、“人员流动”是人力资源结构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是企业保持长远生命力不断发展的法宝。

长期以来,我国对企业人员实行的是统一计划调配管理的方式,使企业一方面许多职位得不到合格人员,形成人员奇缺的现象,另一方面,又有许多专业人员专业不对口,用非所长,形成人员浪费现象。人员缺乏与人员积压并存,急切地呼唤着人员流动,合理的人员结构调整,也需要人员流动来实现。

在当今国际竞争环境的动态特征日趋明显,市场和技术的迅速变化中,企业的人员流动日益频繁,人力资源的流入、流出和其在企业内的流动,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越来越重的任务。

企业应对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就应该对员工进行动态的管理,以使员工的流动能够通过人才的合理流入和企业人才的内部流动来满足需要。人员流动的理想结果就是要达到员工和企业“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事竟其功”。即:让人才自身在企业中能够得到合适自己特长、匹配自己能力、获得自己满意的工作,在工作中创造最大的价值;让企业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最大经济效益。

篇3

1.锁定了生产经营的成本

在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都有期货市场的参与,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的功能对粮食生产者、经营者来说,都有着积极地意义。通过这几年的发展,期货市场更为大家所熟知。农产品生产者经常会利用期货市场回避价格波动的风险,进行套期保值,降低交易成本。农产品相关产业的经营者更是会从期货市场上获取大量的价格信息,有利于预期利润的实现。加入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或者投机,成为广大农产品经营者的有利选择。现代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深入人心。

2.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引导农业生产

通过期货市场的价格走势,可以预测现货市场的价格,两个市场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由期货市场的价格信息来调整相关产品的生产计划,优化了资源配置,克服了生产的盲目性。解决我国农产品产销不对路的问题,增加了收入。现在越来越多的农产品经营者参与到期货市场的交易中,利用其规避风险和价格发现的功能,对农产品的经营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我们要发展高效农业,这样有利于解决农业资源制约加大和农产品需求增长的矛盾。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对粮食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用于农业生产的耕地资源和淡水资源在逐步减少,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应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坚持走高产、优质、高效之路。

3.拓展农产品的销售与采购渠道

由于期货市场上有大量的买家和卖家,采取公开集中竞价的方式和保证金制度,使农产品期货市场类似于完全竞争市场。农产品期货市场便可以快速、准确的反映现货市场的供求状况,便于现货市场买家和卖家的决策。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比较高,买卖的安全性有保障,交易成本比较低,使现货市场上的买家和卖家的联系更加紧密。因此,我们要积极鼓励现货经营者参加期货市场的买卖,促进现货市场商品的流通,降低生产、销售、经营各个环节的成本,及时转移生产经营者的风险,促进市场相关信息的传播,使信息的传递更加顺畅。

4.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我国农产品存在质量良莠不齐、标准不够统一的问题,而且在流通过程中信息不透明,履约率偏低,这些都不利于我国农产品市场的风险转移在,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就要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研发新产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鼓励农业经营者参与期货市场的交易,利用好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的功能,降低交易的成本,形成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模式,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要使农业产业化发展,就要依靠龙头企业带动,扩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和区域布局。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为农业领域引进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以农民收入增长为核心,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跨越式发展。

二、加强和改进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对策建议

1.完善市场机制,减少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

市场机制主要运用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调节经济运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发挥市场调节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使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虽然市场有时会出现失灵的状况,需要国家运用宏观调控的手段进行调节,但是国家的宏观调控也应该建立在不损害市场机制发挥的前提之下。保证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在推进农产品市场化的过程中,应大力鼓励农产品经营者参与期货市场交易,促进期货市场的发展,使各类信息及时的反映在期货市场的价格之中。政府可以运用间接的调控手段,对产品的供给进行调控,而不直接的对市场进行干预。目前,我国的农产品市场运行还不够完善,价格波动幅度还比较大,应该运用期货市场有效的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市场。

2.打破区域分割、地方封锁,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目前,我国现货市场存在着区域分割、地方封锁的问题,国内市场的统一性程度不高,使得价格波动幅度比较大,价格往往被扭曲。由于农产品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彼此关联性程度不大,不利于各种相关信息的传播,不利于统一价格的形成。要扭转区域分割、地方封锁的局面,就应该引入公平竞争机制,加快我国农产品市场一体化进程。使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顺畅流通,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弱化地方保护机制,打破区域壁垒,加快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整合,推进农产品市场国际化发展步伐。

3.加大市场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

篇4

上面提及,从一般管理学的角度来讲,管理出效率,延伸出管理出效益。而效率提高的三大途径之二就是劳动效率最大化,其核心就是分工。其内容主要包括部门职责与每个岗位职责。其主要操作要点为编制好部门手册与人员岗位任务指导书;然后在配好高素质的人员,形成一个高素质的团队,这样就具备了执行力强的前提条件。

2理顺关系

其核心是理顺工作关系。主要内容是理顺纵向与横向的工作关系。其实理顺工作关系与健全组织与明确职责是一脉相承的。某个岗位在工作中需要明确它的上级是谁、下级是谁,即工作向上向谁请示汇报、向下给谁安排布置,这就是纵向的工作关系;横向的工作关系是指在同级或平行工作关系中与谁协调。理顺了工作关系,也就相对明确了权责,避免了“多头指挥”这一管理中的大忌。还有,理顺工作关系是靠健全组织、明确职责、健全流程实现的。

3完善流程

流程是指实际工作中可操作的办事程序,类似于生产车间的操作规程。一个现代化的企业不但需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还须有完善的作业流程。流程作为制度管理的一部分,经过实践证明:它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笔者经过初步调研与分析后认为:民族企业与外企的管理软件不同之一是:虽然二者都有管理制度与管理流程,但民族企业大多重视管理制度,而外企则更注重管理流程。制度应主要告诉大家不要做什么,做了的结果就好像是触摸了红线;而流程应是实际工作中应遵循的程序。制度的侧重点应在思想教育性,流程的侧重点在实操行。企业(公司)在成立初期需要建立流程,而经营期间则需要不断完善流程。在此,摘录两个作业流程供大家借鉴。

4其他

以上论述只是冰山一角,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内容很多,如薪酬体系建设与管理、文化体系建设与管理、资本运作、风险控制、期货运作、上市运作和项目运作等,这里不再一一敖述,以后再与大家交流。

5总结

篇5

【论文关键词】风险对策金融环境

0引言

商业银行是以信用为基础、以经营货币借贷和结算业务为主的高负债高风险行业。商业银行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银行蒙受经济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机会的可能性。由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具有隐蔽性和扩散性的特点,一旦银行经营风险转化成现实损失,不仅会导致银行破产,而且将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破坏力。因此,正确认识商业银行风险并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对商业银行而言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根据我国金融环境和商业银行的具体情况,可将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

1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1.1信用风险

对商业银行而言,信用风险即银行的客户未能按提前签订的条件履行义务的可能性。由于银行是以信用为基础、以经营货币借贷为主的企业,自商业银行产生以来,信用风险就是最为关注的风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管理的风险也逐步增多,其信用风险依然是最大风险,据了解在剥离大量不良资产的前提下,2005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为13133.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61%,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高达10274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0.49%…。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水平和管理能力远低于资产的扩张(2005年商业银行资产较2004年增长18.6%)[21,使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有扩大隐患。首先,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现状严重,具体表现为贷款结构失衡,不良资产数量巨大,贷款比重过高且投向集中,出现风险集中趋势;资产结构过于单一,以企业贷款为主,负债结构以存款为主,居民存款占比上升;资产和负债期限结构不合理,存短贷长现象严重等。其次,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中依然存在许多误区,这表现在:(1)大量的“桌上放款人”仅仅以贷款审查流程是否合规,资料手续是否完备为审批标准.而忽略对借款人的实地调查;(2)过分迷信大客户,大项目,尤其是有政府背景的项目,忽略风险的动态变化,从而盲目扩大贷款规模,引发恶性循环。(3)片面理解发展化解风险的手段,通过扩大贷款规模来缓解和延缓风险。忽略贷款市场的有效需求而进行过度贷款投放和对客户的竞争,使贷款审查降低了信用标准,也使贷款风险管理人员对贷后实际管理能力下降,增大了信用风险的发生概率。近几年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调整力度很大,中长期贷款占比不断增加,在改善了信贷资产结构的同时,也掩盖和延缓了风险暴露。在银行的信贷投入中多是大企业、大项目,这些企业大多是垄断性行业。

目前盈利性及流动性都非常好。但有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1)这种盈利性是建立在高度垄断基础之上,一旦垄断被打破,盈利性将受到影响;2)这些企业本身尚未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运作和管理机制,国有企业的固疾仍然存在,在人世后受到的冲击较大;3)由于这些企业目前效益很好,是各家银行竞争的焦点,贷款条件优惠,基本上无担保,利率全下浮,贷款金额大,而且因为当期效益很好,使商业银行对其风险情况关注较差,存在麻痹心理。将进一步增加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不利于风险的分散。

商业银行的收益结构和业务扩张模式解决了信用风险在整个银行风险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益来源是存贷利差f据2006年中期报告反映,某国有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比重高达92%),业务扩张模式主要是存贷款的急速膨胀。在加入WTO后,我国商业银行面对陌生的客户群体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现有风险管理水平和体制下,信用风险会进一步增大。根据人世承诺,到2006年我国将完全取消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取消所有现存对外资银行所有权、经营和设立形式(包括设立分支机构和许可证发放)进行限制的非审慎性措施,允许其享受与中资银行相同的待遇。这意味着外资银行就将在几乎没有任何障碍的情况下与中资银行竞争。优质客户的流失、存款的减少会加大我国商业银行的提现风险,陌生的客户群体增加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难度。在外商的冲击下.商业银行的贷款客户经营状况的恶化也将增加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而且,在开放的世界市场中,新增的各种经营风险最终均表现为信用风险。

1.2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市场/产品流动性风险和现金流/资金风险。前者是指由于市场交易不足而无法按照当前的市场价值进行交易所造成的损失。后者是指现金流不能满足债务支出的需求.这种情况往往迫使商业银行提前清算.从而使账面上的潜在损失转化为实际损失,甚至导致机构破产。流动性风险可视为一种综合性风险,它是其他风险在商业银行整体经营方面的综合体现。保持充足的流动性始终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重要任务之一。

从目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看.据央行统计.2005年底存贷差达到创记录的近9.2万亿元.达到2000年的3.7倍。体现为供给大于需求,流动性充足.但在其背后亦隐含着流动性危机。主要体现在:(1)高流动性靠存款的超长增长所支撑,且存款中主动性负债不足。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通过主动负债扩大资金来源的渠道非常有限,对客户存款的期限、金额、利率都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负债的总量结构、期限结构,利率结构和客户结构无法有效优化并与资产合理匹配。存款的超长增长保证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使得监管者和经营者都普遍认为当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已没有问题,从而放松了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关注,把目光都放在资产业务的拓展上。然而,由于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受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影响非常明显,一旦外界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存款增长趋势放缓,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将立刻显现,从而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流动性危机。

(2)资产的变现能力不足以保持足够的流动性。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经营理念不断深入,对盈利性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加大信贷资产和债券资产的投资力度,市场总体资金的充裕度不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平均期限搭不当,或者商业银行收益随着利率的下降及贷款增长的停滞而下降,都可能引起流动性问题。从目前商业银行的经营情况来看.资产形式较单一,变现能力较差的信贷资产占比大,流动性明显不足.而由于不良贷款比重仍然较高,使得信贷资产缺乏变现的环境和基础,进一步加剧了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问题。即使债券资产流动性较强,但目前商业银行受交易场所和交易对象的限制,要立即变现不但困难,而且要遭受较大价格风险。近期银行间市场资金受中央银行收缩货币信贷政策的影响由宽松逐步变为紧张。

1.3利率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利率风险管理是被动的、简单的管理。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相比,我国的利率风险更多地表现为体制性风险,国家利率政策的调整是商业银行利率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在利率管制下,管理当局赋予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主要是货币政策的有效执行和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并不要求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做出有效的规避。因此,商业银行主要关注信贷和流动性风险,缺乏对利率风险的有效管理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客观上放大了风险。首先,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管理工具缺乏,尤其缺乏衍生金融工具等有效转移风险的手段。衍生金融产品的缺乏明显地制约了中国金融风险管理现代化的进程。其次,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量化管理落后。量化管理和模型化是西方发达国家银行风险管理在技术上的重要发展趋势。中国目前在风险量化管理方面还非常薄弱,大致还停留在资产负债指标管理和头寸匹配管理的水平上,而对于在风险价值、信用计量和持续期等概念还并不能熟练使用。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水平构成严峻考验。近期利率的频繁波动充分暴露出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期限存在严重的存短贷长现象,资产负债期限以及负债和资产的:利率敏感性不匹配现象严重。(2)在利率放开初期,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会有缩小的趋势。(3)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收益率曲线的变化更为频繁,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的反转f如在商业扩张阶段.由于货币政策的逆向短期操作,短期利率贷款的重新定价利率与短期存款利率的利差就会大幅度降低甚至为负)。(4)利率的变化使得商业银行面临选择权风险.具体表现为流动性和再投资风险。因此,在利率上升或下降时,商业银行都会面临客户在不同程度上的选择权风险。

1.4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可以分为由外部客观原因和由内部工作人员的行为造成的损失。随着商业银行机构规模扩大化、金融产品多样化和复杂化,商业银行业务对计算机为代表的IT技术的高度依赖性和金融业及金融市场全球化的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使得外部条件更加复杂和难以控制,因此可能造成的外在操作风险会给商业银行带来严重的后果。然而,银行经营以人为本,对操作风险的管理也应以加强内部操作风险为基础。

导致商业银行内部员工行为失当的原因.有的是主观恶意,有的是主观善意。近年来.商业银行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完善管理办法对业务流程加以整合,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提高监测水平.通过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实施问责制等措施使商业银行的外在操作风险和主观恶意行为风险得到一定的控制,但对主观善意行为风险管理缺乏应有的重视。实际上,主观善意行为的发生频率和对银行造成的损失可能更大。由于银行对主观善意行为疏于防范,缺乏应有的事前预警、事中监测和事后分析评估和处理机制,使得银行对主观善意行为的发生特点和规律的认识远低于对主观恶意行为的认识,而且责任人也因处罚较轻而缺乏应有的警惕,使得主观善意行为的发生频率和对银行造成的损失远大于主观恶意行为风险。其次,主观恶意行为风险往往是以主观善意行为为条件。近年来.银行出现一些经济案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一些基层负责人或客户经理以提高服务效率、方便客户为借口,使一些规章制度流于形式,管理上出现漏洞,给一些犯罪分子以履行职务或服务客户为名,行经济犯罪之实提供了方便。最后,主观善意行为造成的损失具有隐形性。例如,为提高短期收益,一些银行的债券投资部门在低利率时期增加债券投资.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在缺乏避险手段情况下就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利率风险。

2商业银行风险的防范对策

风险防范的根本策略在于制度防范为主.技术防范为辅,二者相互结合.互为补充。制度防范的要点在于通过制度创新恢复和加强市场约束、监管约束、银行同业协会约束与银行内部构成的由外到内的风险防范体系。主要工作为:(1)进行产权制度改革;(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3)恢复金融监管部门监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技术防范的要点在于与制度防范相结合,通过风险防范手段的改进,建立不完全信息下的风险机制,在具体风险的管理上,应在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防范策略。

2.1防范信用风险

防范信用风险要在加强贷前调查和贷时审查等工作的基础上,重点作好:(1)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银行信用内部评级体系和风险模型。这样既可减少信用风险,又可以提高银行利润。(2)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和激励机制,严格贷款等资产业务的流程控制,明确责任和利益的关系。(3)建立并完善信用风险监测信息系统,建立客户基础数据库和开发客户跟踪系统,实现信用风险的动态化管理。(4)通过对资产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进行对比,选择适时退出策略,以实现最佳的资产配置效果。(5)利用新兴工具和技术来减少和控制信用风险,建立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主要利用贷款证券化和信用衍生品来达到提前收回债券和转移信用风险的目的,实现风险结合管理。

2.2防范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1)构建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对资金管理

体系进行创新,对资金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建立资金统一的管理和操作平台,实现流动性、利率风险管理与信用风险管理的适度分离,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在资金配置过程中建立起完备的经济、金融信息网络系统和风险监控预警系统,强化各种风险的量化分析,注意期限结构上的配比.防范利率和流动性风险.同时实行谨慎会计原则,不断补充自有资本金,增强抵御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的能力。(2)健全独立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设立专门的利率风险监管的控制部门,直接对银行董事会或行长负责.制定明确的利率风险管理及监控规程.划分利率授权权限和责任。合理确定内、外部利率。通过确定反映市场变化并兼顾各部门利益的内部利率.引导资金向高收益、低风险的项目集中.降低总体风险,实现全行战略发展意图。同时与其他部门协调合作,建立以安全为前提、以效益为中心的外部利率确定体系。(3)创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产品。

第一.根据国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进行衍生产品的基础工作。第二,开发和运用主动负债或提高资产流动性的产品,改善资产负债组合,如发行次级债券。尝试创造连接不同市场的产品.将存款与债券市场、存款与货币市场收益挂钩,如货币市场基金、结构性存款等。待条件具备后适时推出远期利率合约等产品。通过研究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资金交易,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消除全行的风险敞口,防范和化解利率风险。

篇6

摘要:复杂适应系统是由多个利益群体所形成的共同利益的集合体,它是协同竞争效应产生的载体。单个利益群体之所以愿意加入博弈的复杂适应系统,是因为它可以借助系统中的协同竞争来获得单靠自身力量所无法获得的价值提升。然而这个过程也正是本文所研究的复杂适应系统中利益群体博弈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复杂适应系统利益群体博弈协同竞争

1.前言

复杂适应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它由系统中各个阶层和各种利益点交织而成,在开放的复杂适应系统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各种复杂的交易和利益冲突。复杂适应系统总是在外部环境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作用下处在组织结构或功能的不断演化之中,竞争与协同的矛盾运动贯穿于组织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复杂适应系统中的各种利益群体都在动态中运行,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其中稳定与平衡是运动的一种趋势,而波动、不平衡、矛盾等才是运动的常态,系统在矛盾运动中表现出十分复杂的现象。从复杂性科学理论看,复杂适应系统不是社会稳定和均衡的结果,而是由许多相互作用的各个利益群体在不稳定的状况下彼此不断调整关系即利益博弈的结果。

2.复杂适应系统中利益群体博弈的主要内容

复杂适应系统是由多个利益群体所形成的共同利益的集合体,它是利益群体博弈产生的载体。单个利益群体之所以愿意加入博弈,是因为它可以借助系统中的博弈来获得单靠自身力量所无法获得的价值提升。

在复杂适应系统中利益群体的博弈主要体现在不同利益群体的协同竞争。协同竞争是指利益群体在复杂适应系统中获得的单纯依靠自身力量所无法实现的价值提升。协同竞争不同于互补效应,互补效应是由于资源上的互补性所造成的效应,而协同竞争效应主要是通过利益群体之间的协同竞争而导致的“1+1>2”的效应,是一个大于个体独立运作效应总和的效应。这里对协同竞争的解释比较强调其经济学含义,亦即利益群体在协同竞争过程中取得有形和无形利益的潜在机会。协同竞争是利益群体博弈的复杂适应系统形成并能够维持下去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利益群体加入复杂适应系统的根本理由。

竞争是利益群体生存所面临的基本环境,也是利益群体发展的根本动力。利益群体的活动无时无刻不处于竞争的压力之下,并受到竞争的深刻影响。竞争是永恒的,同时又是多变的。利益群体的竞争目标逐渐从过去单纯地追求内部资源整合转向与其他相关利益群体之间日益密切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协同是利益群体之间的协调合作,利益群体单靠自身力量来维持长期竞争优势非常困难,利益群体为了弥补自身资源与能力的局限,必须与其他利益群体相联合。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协同竞争已经成为利益群体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

协同竞争的深入发展使利益群体间的竞争行为出现了两个新的特点:一是竞争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不再单纯表现为单个利益群体间的较量,而是表现为价值链上相关利益群体组成的系统间的竞争,即价值链与价值链之间的竞争,从而增加了利益群体之间竞争行为的系统复杂性;二是竞争内容产生了质的飞跃,不仅表现为对资源的争夺上,还表现为对博弈的复杂适应系统内领导地位的争夺上,因为系统内的关键利益群体将影响并决定整个系统的发展方向。协同竞争成为了利益群体增强风险抵抗能力、最大限度地获取资源并维持持久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

3.复杂适应系统中利益群体博弈的产生原因

复杂适应系统不是单个利益群体的简单组合,而是它们以价值创造环节上的相互作用为基础所形成的复杂经济系统。仅仅依靠单个利益群体的简单组合是不足以产生协同竞争的。这是因为,根据交易费用理论,单个利益群体具有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1)有限理性传统的经济理论假定利益群体能够在给定的条件下做出充分合理的决定。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受信息传播能力、传播效率、接受信息的能力以及自身知识等因素的限制,利益群体并不具备做出理性决策的条件,而是只具备有限理性。若要提高利益群体的理性程度,就必须拥有更加充足的信息,但为此要付出更大的交易费用。

(2)机会主义假设利益群体在经济活动中总是尽其最大能力保护和增加自己的利益,只要有机会,就会追逐自利,甚至是“邪恶地追求自利”(0.E.Williamson,1985)。因此,交易过程中为了防范种种机会主义行为,发生在监督、公正、索赔、防伪等环节的交易费用必然会增加。

(3)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绝对的、常见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交易风险。由于利益群体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存在,使得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为了防范机会主义行为,有必要制定一套完备的契约,但契约的完备程度是与交易费用成正比的。

(4)小数条件竞争机制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是市场的充分竞争性,即市场中买者和卖者的数目众多,有充分的选择性,也就是所谓的大数条件。但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由于大数条件的假定前提无法得到满足,大数条件总是向小数条件转化,而小数条件使得机会主义倾向无法避免,交易费用也因此而随之上升。

可见,单个利益群体在采用市场交易方式过程中,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使得该过程产生价值的效率是低下的。要提升整体价值,利益群体就必须通过价值创造环节上的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来提高协同竞争。于是,在竞争更加激烈的背景之下,为了进一步地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竞争优势,复杂适应系统中利益群体博弈的这一机制便应用而生了。

复杂适应系统是由多个利益群体所形成的共同利益的集合体,它是协同竞争效应产生的载体。单个利益群体之所以愿意加入博弈的复杂适应系统,是因为它可以借助系统中的协同竞争来获得单靠自身力量所无法获得的价值提升。由利益群体之间协同竞争所带来的交易费用的降低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1)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协同竞争能够抑制机会主义行为制度是各种禁止不可预见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的规则的总和。作为一个组织体系,复杂适应系统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形成一整套经受得住时间和实践检验的“知识仓库”—制度,它是系统中所有成员的共同伦理价值体系。“知识仓库”的形成,有助于建立降低交易成本所必需的信任,从而使契约伙伴降低缔约成本和履行成本,并有助于使契约中的特殊做法转变为标准化的惯例,并因此而节约信息成本和再协商成本。

(2)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网络,复杂适应系统增加了利益群体的理性复杂适应系统从根本上讲可以演变为一种功能性网络,也就是由系统中的利益群体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网络。

这种网络的存在将会促使利益群体将系统中现有的制度、规则一并纳入到各自的思考范围之内,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理性选择,并且这种理性选择的结果又会进一步加强与延续系统中现有的“知识仓库”—制度、规则和关系网络。复杂适应系统正是在这种个体理性与群体理性的互动

中,作为一种可以明确预见的、理性的动态平衡体而产生的。此外,网络化的协同竞争还有助于被压缩信息的释放,削弱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利益群体更加趋于理性。

(3)无限次重复博弈创造了大数条件只要博弈重复次数是有限的,小数条件就存在,那么囚徒困境就无法导致帕累托最优。

在复杂适应系统中,多个利益群体通过责任的共同分担来共同获益,并建立一种基于相互间共同目标、相互信任、信息自由交流和知识创新成果共享的长期协作关系。因此,复杂适应系统中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近乎于无限次重复的博弈,这无疑在系统内部创造出了抑制机会主义的大数条件,使得缔约双方都能拥有一种双向的、自动控制对方的能力,都必须充分考虑和关心各自将来的支付,如果一方违约,另一方就能选择将违约方驱逐出系统以进行报复。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中的诚信就可演变成内部化交易费用的内在制度。

(4)科层运行机制减少了不确定性复杂适应系统中的科层机制并不是通常所理解的利益群体中金字塔型的科层机制,而是围绕着系统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核心利益群体建立起来的蛛网式的科层机制。为了应对变化无常的外部环境,复杂适应系统必须具有极强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因此,系统的组织体系是相当松散化的。

然而,在复杂适应系统柔性增加的同时,也会带来系统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多,这势必会导致核心利益群体对系统中其他成员监控的困难和系统中交易费用的增加。因此,在协同竞争中,围绕核心利益群体建立科层机制对系统的管理是完全必要的。科层机制以规则约束为手段,通过界定职责范围来减少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有助于抑制由不确定性导致的系统中交易费用的提升,并增强系统的稳定性程度。

4.复杂适应系统中利益群体博弈的形成过程

博弈所带来的优势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协同和竞争这两种机制在同一系统中的相互作用,相关群体的价值创造活动是相互关联的,它们的相互协调和步调一致,它们在另外一些领域的竞争则有助于促进这些领域的不断改进和效率的提高;二是协同竞争的不易模仿性,利益群体的博弈机制所创造的竞争优势具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造成了竞争优势的持久性和不易模仿性,从而给竞争对手增加了竞争难度,使竞争对手在已阐明的经验面前束手无策。

(1)价值创造过程的分解与整合在复杂适应系统中,价值增值过程已经很少能够由单一群体来完成。

在对价值创造过程进行分解的过程中,一些新的群体得以加入,并在某个环节建立起新的竞争优势。它们的进入使一些群体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并迫使它们不得不放弃某些价值创造环节,从自身的比较优势出发,选择若干环节培育核心竞争能力,重新确立自己的优势地位。价值创造过程的不断

分解,出现了许多相对独立并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价值创造环节。这些原本属于某个价值链的环节一旦独立出来,就未必只对应于某个特定的价值链,它也有可能加入到其他的价值链中去,于是出现了新的机会由价值链整合所形成的价值网络。在价值网络中,通过价值创造过程的分解与整合,几个甚至多个群体在一个完整的价值创造过程中,各自选取能够发挥自己最大比较优势的环节,携手合作,共同完成价值创造的全过程,从而能够最大幅度地降低最终成本,实现更大的收益。价值创造过程的分解与整合是利益群体之间进行博弈的首要程序,也是博弈产生的基础。它使得利益群体的竞争优势不再仅仅建立在自身的基础上,还取决于价值创造过程中与其他群体协同竞争的整合优势。

(2)博弈策略的确定与调整由于外界环境和利益群体自身条件的不断改变,在整个价值增值链条中利益群体的盈利点也会不断发生变化。盈利点的变化将改变利益群体在具体价值创造环节上战略选择的成本和收益,从而将使利益群体就具体协同竞争环节的调整成为必要。利益群体为了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在选定博弈的过程中,必定会选择最优化策略,这时候竞争与协同就是其选择的分化点。在选择策略之后,随着整个价值链的变化与发展,相应地策略也随时跟着进行调整,竞争与协同又成了调整过程中的必要环节。

5.小结

复杂适应系统中微观层次研究的个体被称之为智能体,智能体是指系统中具有适应能力的、主动的个体。利益群体就是在物质利益上地位相近的人或有一致的利益要求的人所构成的群体。利益群体具有智能体的适应性、学习能力和智能的一切性质,因此本文将利益群体作为复杂适应系统中的智能体,研究利益群体之间博弈的形成。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服务体系研究中,必须要进行系统的思考,用系统的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影响因素中,找出其重要的关键因素,从而分类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参考文献

[1]郭勇:企业决策与环境的调适方法初探[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449.

篇7

在各种环境因素条件中,环境温度对鸡生产影响最大,也是需要作重点环境控制的因素。尽管鸡对变化的环境温度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当变化过大,超出其适应范围后就会影响到鸡的生产,给养殖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养殖生产管理者要分析环境温度对鸡生产的影响原因,创造适宜鸡的生活和生产环境。环境温度对鸡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对体温调节的影响

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严重影响鸡正常的生理机能。体温过高其散热量小于产热量,体温调节系统已无法维持正常功能,严重破坏了鸡的体热平衡,超过了其体热调节能力的限度,导致体温直线升高,直至死亡[1]。如白来航鸡当气温达到40.6℃时体温升高3.4℃。低温条件下鸡缩成一团,头埋于翅膀下以减少散热,雏鸡对低温的耐受性低,成年鸡对低温的耐受力较强,但若气温持续降低则会出现冻伤,体温下降以至死亡。

2 对生理性状的影响

2.1呼吸

炎热时鸡会气喘,一般认为这个温度在29℃左右,但这也受相对湿度的影响。鸡最高呼吸次数可达每分钟140~170次,这时鸡的体温可达到44℃左右[2]。据测定,当舍温为35℃时鸡的呼吸频率比正常高出4倍多。

2.2内分泌机能

高温会抑制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相应引起血清中促卵泡素、排卵诱导素以及性腺激素的含量下降。低温情况下,鸡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含量比高温时要高。

2.3血液理化指标

高温环境下,肉鸡血液中pH值升高[3]。鸡血液的血细胞压积、血浆中必需氨基酸、血糖、胆固醇以及Ca、P、K的浓度下降。

3 对采食和饮水的影响

在高温下,鸡消化道运动减缓,肌肉收缩乏力,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同时,鸡只体热平衡遭受破坏,抑制丘脑下部的嗜食中枢,致使采食量减少,进而兴奋了饮水中枢,饮水量倍增,嗉囊充满水食,压迫内部感受器对嗜食中枢造成抑制,采食量会进一步降低,温度对鸡采食和饮水的影响见表1。

在实际生产中,环境温度在25~34℃时,每增加1℃鸡的进食量减少1.0~1.5g/d;从32~36℃时,每上升1℃可减少采食量4.2g/d[4]。

4 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4.1对产蛋性能的影响

温度是影响蛋鸡生产性能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尤其是高温,当高温袭击时,生存要求散热,这便引起一系列反应――心跳及呼吸加快。这些生理反应需要能量。能量只能来自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分解。能量用于应激便不能用于产蛋,因此,在高温应激的状态下常见产蛋量下降[4]。一般认为,产蛋鸡的适宜温度为18~23℃,临界温度为0~30℃,当温度超过适宜温度上限临界值时,其生产性能受到影响,不仅产蛋率下降,还会使平均蛋重减少、蛋壳变薄。鸡能忍受较低的温度,但舍温偏低同样是有害的。据报道,当舍温降到-9~2℃时,鸡难以维持正常的体温和产蛋高峰,如果温度降到-9℃以下时,则鸡的活动迟钝。低温可使鸡的能量消耗增多,料蛋比增高,产蛋量下降。温度对鸡产蛋量的影响见表2。

4.2对产肉性能的影响

鸡受热应激主要后果是采食量下降,营养摄入不足。研究表明,肉鸡在26.7℃和21.1℃时比较,其增重下降7%~17%,饲料转化率下降7%~14%。可见,高温环境会影响肉鸡的生长速度[5]。热应激还可降低蛋白质沉积和促进脂肪合成,使腹脂率/下脂肪的饱和脂肪酸显著提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因此,使肉质下降[6]。高温对雄性肉仔鸡的影响大于雌性。

4.3对饲料效率的影响

鸡群环境温度在20~21℃时,饲料效率最高,当温度过高时鸡的饲料效率下降,低温时由于鸡的维持需要能量增多,饲料消耗也会升高,舍温对蛋鸡饲料转换率的影响见表3。

4.4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高温会影响公鸡的机能,品质会下降,量也会减少。气温过高或过低,活动会明显减少,若采用自然其受精率会下降,即使采用人工授精,在气温高的夏季受精率也不高。

5 对鸡健康的影响

高温环境下,鸡体皮质酮升高,导致淋巴细胞数量下降,异嗜细胞增多,免疫机能降低,对微生物感染的敏感性增强。高温情况下,接种疫苗也常出现效果不佳的现象。低温会使雏鸡白痢的症状加重,成年鸡也容易诱发呼吸系统感染。环境温度的骤变对鸡的健康与生产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大。

6 鸡的适宜环境温度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环境温度造成的冷、热应激会给鸡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为了保证鸡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必须给鸡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温度。不同类型、不同周龄的鸡其适宜的环境温度有一定的差别,鸡的适宜环境温度见表4。

参考文献:

[1]刘振湘,唐晓玲.我国鸡热应激的研究进展[J].中国家禽,1998(6):41-43.

[2]倪律.高温给鸡带来的影响[J].上海农业科技,1992(4):46-47.

[3]蒋守群,林映才,周桂莲,等.高温与高密度对黄羽肉鸡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机能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03,35(8):11-14.

[4]董继红,高鹏飞,李勤建.夏季高温环境对蛋鸡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畜禽业,2003(9):33-34.

篇8

从形成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国际背景来看,日本和西方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直接理由就是我国持续多年的贸易顺差。日本经济自从上世纪80年代的泡沫经济破灭以来,已连续十几年的低迷和衰退。在2001年,日本政府就提出了人民币币值被低估的问题,并称因为我国的出口产品和日本相竞争,造成了日本经济困难。2002年12月,日本财务省黑田东彦、盐川正十郎等官员先后公开指称,我国在向世界输出“通货紧缩”,并将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责任归咎于我国,要求人民币升值。2003年7月的亚欧财长会议上,日本鼓动欧美、亚洲的一些国家开始附和日本人的“倡导”。

从2004年下半年至今,欧元区经济一直疲弱不振。为了缓解经济增长压力,欧洲也加大了对人民币的施压力度。欧洲人认为,我国所谓的“盯住美元”政策(即1美元兑换8.28元人民币的固定汇率),意味着欧元过度地承担了美元疲软带来的全球经济调整后果。

2004年6月19日,在美国最大的工商业团体——美国制造业协会的牵头下,“健全美元联盟”决定力促政府动用“301条款”来迫使人民币升值。2005年4月6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舒梅尔—格拉汉姆”提案。该提案声称,我国政府在6个月内将人民币升值,否则我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将面临高达27.5%的惩罚性关税。美国财政部宣称,要在2005年10月15日左右的下半年年度报告中,将我国明确列入汇率操纵的名单之列,这使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更倾向于提早进行。

美国压迫人民币升值除了经济原因外,还有深远的政治考虑,即防范我国迅速崛起所带来的影响。我国经济的崛起,意味着原有经济格局下的利益分配正在发生变化,使得西方一些国家对我国产生了防范和敌视心理。

近几年,由于我国出口迅猛扩张,2007年我国贸易顺差扩大到2622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47.7%。持续的贸易顺差使我国和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接连不断,多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持续多年的贸易顺差还造成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增加。因此,2005年7月21日,随着我国政府关于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措施的出台,其汇率将参考一篮子货币来确定。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产生的负面效应

1.抑制出口,增加进口

近几年来,我国贸易出口不仅保持较快增长,而且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基本稳定在20%左右,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出口行业主要有纺织、服装、化工,电子机械制造业等,这些行业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化非常敏感。人民币升值后,我国出口企业成本相应提高,引发出口产品价格上扬,原有出口优势逐步丧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削弱,进而导致出口利润空间的萎缩,不利于出口的持续扩大。尤其严重影响那些以低价格取胜、科技含量较低的产品出口。如:纺织服装业附加值低,出口价格弹性较低,降价空间很小,主要以价格为竞争手段,是受影响最大的行业。

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进口商品相对以往价格便宜,将会增加我国贸易进口,影响国内产品的需求,对略有缓解的通货紧缩又形成新的压力。部分商品尤其是奢侈品消费会被进口替代,分流部分国内消费人群,最终导致货物贸易顺差逐步缩小。由此会引发一国减少国民收入的乘数效应,使我国的国民收入减少。

2.影响外国对我国的直接投资

据我国商务部数据表明,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一直维持在400亿美元以下的水平,近两年增势更猛。据海关统计,截止2007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12549.28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57.73%。数据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经济的发展是同出口和外国直接投资密不可分的。

人民币升值,外商在我国的投资成本,如:投资建厂购置设备、人力资本的成本提升,对投资规模和本地化进程受到影响。其次,外商投资企业的各类产品和服务中有相当部分是面向国际市场,人民币升值给这此企业的产品走向海外市场受影响。再者,人民币升值,将造成国际投机资金大量流入我国,增加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可能导致直接投资的减少和生产基地的转移。因此,人民币升值将导致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不利于引进外资,并加速资本外流,减少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

3.导致国内就业压力加大

人民币升值严重打击劳动密集性企业的出口,进一步加大就业压力。目前,我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依靠出口和外国对华的直接投资,人民币升值将抑制出口,扩大进口,出口企业和外贸生产企业将会陷于困境。人民币升值还会导致我国非贸易品如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从而减弱国内需求,给就业市场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人民币升值不仅会使外资流入减少,同时也将刺激我国的海外投资,迫使我国的企业向海外进行产业转移,促使国内一些制造业萎缩,减少我国的就业机会,增加我国的失业率。

4.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人民币一旦升值,迫使央行在外汇市场上大量买进外汇,从而使以外汇占款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相应增加,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人民币升值导致购买力提高,从而加重通货紧缩,这会影响我国培育和刺激内需政策的效应。另外,人民币的升值,财政赤字增加,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尤其是对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大量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资本市场的逐利行为,容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给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5.引发房地产大涨,推动股市上扬

人民币升值,房地产业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投资者能获得与升值幅度相应的收益。人民币升值,外资的投机性需求进一步被激发,外资大量、快速地进入房地产市场,对房价上涨形成较大的压力,导致我国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受到挑战。

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不断加强,上千亿美元的游资涌入我国,这些资金正在寻找投资机会,只要股票市场基本面转好,这些资金将大规模转向股市,从而推动股市的上涨。巨额资金进入股市和房市,会促使股价、房价上涨,从而出现泡沫经济。

三、对策与建议

1.重新定位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相关政策

要解决人民币升值产生的负面效应,就必须对包括外贸政策、外资政策、产业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相关战略和政策进行调整,统筹内需和外需。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政策的控制和引导作用,通过分析及定位我国经济结构中最为脆弱的环节,实施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与政策,减小我国经济可能受到的负面影响。在政策上扶持产品出口企业,在WTO协议允许的范围内,给予相关产品出口补贴或者提高出口退税额,缩小国内外市场产品价格的差距,恢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减少国际市场的受损额。调整外资税收政策,提高外资利用水平,促进对外贸易的平衡发展,减少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摩擦,化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2.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增强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

出口企业以人民币升值为契机,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优化出口产品的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加强成本控制,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生产技术的改造,以市场化为主要手段实现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使企业逐步走向国际化。建立能够有效运转的产品销售系统,减少流通环节的费用,形成低成本的出口竞争优势。

3.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水平,通过金融手段规避外汇变动风险

央行应积极研究资产结构调整方案,盘活某些类别资产的流动性,恢复资产结构的弹性。在外汇收入和支出方面建立平衡关系,培育人民币远期和期货交易市场,大力发展汇率风险规避工具。目前,在国际金融领域,各种衍生证券交易、货币互换、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外汇市场掉期交易、远期和约等金融工具十分常见和流行。我国金融业要精心制定自身管理风险和承担风险的策略,要不断提高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和定价能力,在竞争环境中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在金融创新和改进服务的同时,金融机构也能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密切关注预期变化,加强预期指导,使我国经济可以更平衡、稳定和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扑: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王伟旭曾秋根:人民币汇率的变革选择[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3]夏斌:多视角看人民币汇率问题[J].金融广角,2004(3)

[4]林毅夫: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思考与政策建议[J].世界经济,2007(3)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