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8 08:57:0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英语博士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建设中国英语语料库,积累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语言基础中国英语语料库的建设与不断完善可以积累和夯实中国文化传播的语言基础。中国英语语料库可以分门别类地归纳总结,如:政治、经济、科技、体育、娱乐、人文、旅游等。从词汇到短语到句子到段落有层次地进行搜集总结,这样方便使用者查询使用,也可以让更多的使用者了解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利用中国英语大众传媒,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大众传媒越来越走进人们的生活中。因此,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微博、微信等大众媒体来增加中国英语的使用机会。比如,在电视上我们可以在相关栏目通过运用中国英语来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如CCTV9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等;在网上可以建立网站,微信平台上都可以增加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中国文化。
3.在文化活动中充分地使用中国英语,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国英语是基于中国文化而产生的,而文化活动作为我们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重要途径之一,她能更很好地向世界展现我们的中国文化。标准英式英语是根据英国的传统文化产生的,我们可以在文化宣传活动(如:电影会、艺术节、博览会、展销会、新闻会等)中让外国人来比较中国英语和英式英语的文化差异,这样会让外国人更加明确的了解中国文化,接受中国文化,甚至喜爱上中国文化。就比如在政府新闻会上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中国特色的本土英语,如Bequalifiedpoliticallycompetentmilitarily,haveafinestyleofwork,maintainstrictdis-ciplinebeassuredofadequatelogisticalsupport(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再有Maketheranksofcadresmorerevolutiona-ry,youngerinaverageage,bettereducatedprofessionallymorecompetent(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等一些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也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
4.将中国的经典国学、文学作品借助中国英语译制,让世界驻足欣赏中国文化的魅力加大利用中国英语翻译出版中国书籍的力度,鼓励学者、华裔、高校师生利用他们对中西文化的理解,通过他们采用中国英语的方式翻译中国优秀作品来传播中国文化。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经典文学国学更是数不胜数。通过对中国的经典国学、文学作品的中国英语的翻译会更好地通过文字所表达的特定环境下的思想观念与文化,让读者能身临其境的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二、结语
论文关键词:心理预期;信息传播;图片;文字
1引言
心理预期也可以称为预期推理,即建立在背景知识基础上的对可能发生事件的内隐期望,是受众根据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来预测未来的事件”。对预期的研究对于理解人类的决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决策的前提就是对被决策的事物形成一个预期,任何决策都是在一定的预期之下进行的,预期在个体的决策机制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它是影响受众做出决策的关键因素。
预期是基于信息的推理,影响心理预期的因素可分为信息因素和被试因素两个方面。信息因素包括信息的含量、信息的传递及呈现形式等;被试因素包括被试的背景知识、阅读技能,甚至被试的年龄焦虑状态等。本文关注的是信息的不同呈现方式对心理预期的影响。
长期以来,有关文字的阅读研究一直是心理学专家最为重视、投入精力最多的一个课题,而有关图形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近年来,人们开始对图形的研究进行了一定关注。沈德立等(2001)认为,与文字相比图片具有双重编码,而字词只是单一编码,因而图片便于记忆,更有优势效应。图片之所以具有优势效应是因为图片的视觉特征区分度较大。图形材料作为一种信息或对文字信息的诠释,具有直观、鲜明、生动的特点,更能被受众认知与把握。特别是在新闻报道中,新闻摄影以其独特的报道方式与强烈的视觉冲击,达到“一图胜千言”的效果。最近一项调查表明,当今我们对社会信息的获得,60-70%的方式是图像的方式。
本研究探讨的主要问题就是图片、文字这两种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对预期结果的影响有何不同。
预期结果包括很多方面,本研究将重点放在了预期结果的一致性、感受等个方面,即:群体对某一特定信息做出预期的一致程度是否因信息传播方式的不同而产生差异(一致性);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对受众心理预期的刺激强度是否也会不同(感受性)。在本研究中,因为预期的结果在本研究中通过问卷的答案体现,研究者通过观察两组答案的分布特点(一致性)、数量值上的差异(感受性),来观察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对预期的影响。具体为两个问题:两者对预期结果的一致性存在什么样的影响;两者对预期结果的感受性存在什么样的影响。
2研究方法
2.1被试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被试共79名,均为男性,年龄在l8到24岁之间。参加填写问卷的个体必须符合以下要求:初中以上文化水平,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被试随机分配到图片组或文字组,经检验,两组被试在年龄和文化水平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2.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材料。问卷分为两套,一套为图片问卷,共15题。每题都是一张描述特定场景的图片,然后是与这张图片相关的一个问题及七个选项。另一套为文字问卷,与图片问卷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不是用图片描述特定场景,而是用一段描述性的文字代替图片描述特定场景。
两套问卷除了场景的描述方式不同,一个用图片说明一个用文字描述,其余全部相同。为了排除答题倾向的干扰,问卷中半数的问题选项逆序排列,两套问卷逆序排列的题号及排列顺序一致。
2.3程序
2.3.1问卷的编制
本次研究以自编问卷为主。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选择图片材料并生成相应的文字描述。对入选图片的基本要求是:有一定情节(独立性),可以用简单语言进行描述,有较明显的预期感受性。以基本要求为标准,共选定33张图片作为初步人选图片。然后,由6名大学生对图片进行描述,如果大多数人对图片的描述基本一致,则符合研究目的,反之则不符合。结果33幅图片中有5幅不符合要求,l幅与研究者假设方向相反,所以有6幅图片被淘汰。由3名大学生对选定图片进行描述。(指导语为:“请你对每张图片进行描述,在描述过程中将你观察到的全部信息尽可能详细的记录下来。可以用词语、短句,尽可能不用长句,不要使用否定句和疑问句。”)为避免研究者的主观性,将3名学生的描述结果交由另一名没有参加过前两次实验的大学生进行汇总,汇总要求是:将3名学生的描述结果相同的合并、不同的接受,不要漏掉任何有关信息。这样做是因为每名学生的描述都是客观上用于判断的图片信息的真子集,如果将他们的描述中相同的合并、不同的接受,那么这个并集会越来越接近全集,即文字问卷中每题的信息含量最大限度地接近图片问卷中每题图片给予的信息(有关图片问卷和文字问卷信息量对等的问题在第五部分综合讨论中会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删去描述不清楚的图片,结果有9张图片无法准确描述被删去,最终确定15张图片做题目,3张备用。
然后,编订问卷的问题及选项。问卷问题由研究者根据最初选定图片时对图片预期的假设而编订的,并根据每个问题编制十余个备择选项。而后选取6名大学生(没有参加过以前任何试验),让他们看图对问题进行选择,目的是选定选择项的量程范围,缩小选择项之问的尺度跨度,使之更精确。在确定选择项的数量值范围之后,对于选择项为数字的那部分题目,将其在这个范围内按对数关系计算出五个数据点,加上已确定的最大值及最小值,共七个数据点,设为七个选项;选择项为文字的那部分题目,将其在数量值范围内按程度从低到高划分为七个等级,设定为七个选项。
2.3.2实施调查
对79名青年男性进行了调查施测,采用团体施测方式,分两次进行,每名被试随机分入图片组或文字组。测试指导语均为书面形式,具体如下:“请你根据以下陈述的事件(给予的图片),对相关问题进行一个推测,在1—7个选项中选出一个与你的推测最相近的答案。注意:根据上文给予的有限信息推测每个问题,只认为事件是在一般情况下发生,不考虑特殊情况。”
3结果
3.1数据的预处理和项目的筛选
用Pearson系数以及每道题与问卷每题总分相关分析了图片、文字两套问卷的信度。其中,在图片问卷中第一题的相关系数为0.205,第二题为一0.122,第四题为一0.049,文字问卷中第一题的相关系数为0.179,第二题为0.314,第四题为0.241,这三题在两套问卷中的相关显著性都大于0.05,对问卷统计结果没有意义,所以保留其余12题的结果进行分析。
3.2预期结果的一致性
首先考察在不同信息传播方式的影响下受众预期结果的一致性有何差异。预期结果的一致性是指受众选择答案的分布的离散程度是否相同,采用方差齐性检验法。结果见表1
从表1可见,对于大多数项目来说,文字问卷的方差都大于图片问卷,其中有6个项目存在显著差异,其余项目不存在显著差异。
3.3预期结果的感受性
预期结果的感受性是指受众对图片或者文字描述的心理感受程度,以及根据这个感受程度做出的预期推理。本研究通过研究受众对问题预期推断的结果来观察受众的心理感受程度。具体分析方法为:首先,计算出各名被试的总得分,即将每份问卷的答案相加(逆序编排答案的题目先进行校正),结果见表2;其次,将两组中各名被试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检验结果为:t(77)=5.258,p<0.001,表明图片、文字两种信息传播方式对受众感受性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受众对图片材料的感受性高于文字材料。
4讨论
通过以上数据可知,图片、文字两种信息传播方式对受众心理预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预期结果的一致性和预期结果的感受性。
对于预期结果的一致性,目前的数据结果还不能做出确凿的结论。从表1可知,在绝大多数项目上,图片问卷组的方差要小于文字问卷组的标准差,这意味着在绝大多数情景下,图片材料对受众心理预期的影响更加一致。但是,由于每个项目都是采用7点计分,两种情况下的方差很难出现很大的差别。就本研究的结果来说,只有大约二分之一的项目出现了显著差异。不过,在所有项目中,除了第二题和第三题,其余各题的方差都是文字问卷的大于图片问卷的。这种明显“一边倒”的情况是值得关注的。
在预期结果的感受性方面,本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图片问卷和文字问卷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图片材料对被试心理预期的影响大于文字材料。两组问卷对被试心理预期的影响之所以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种认知过程之间的差异。图片中的信息传输给被试时是并行式的,而文字描述中信息传输的形式是串行式的。被试在接收图片信息的冲击时是同时处理多个信息,而文字信息在被试脑中的处理过程是按顺序逐一接收信息再统一整合,所以图片信息给受众的冲击力要强于文字信息,这也就是图片组的感受性明显高于文字组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探讨图片、文字两种信息传播方式对心理预期的影响时,信息量是否对等是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果图片问卷和文字问卷在场景信息方面存在信息含量不对等,就会直接影响被试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两组被试选择结果的差异就有可能是由信息量的不对等引起的,而不能完全归因于两种信息传播方式之间的差异。本研究在问卷编订的全过程中力求在操作层面上尽可能地减小或者消除这种不对等。本研究的文字描述是来源于图片,所以某一名被试的描述只可能是图片包含的所有信息量的一个子集。将所有被试的描述结果整合到一起,这样也就做到了文字描述和图片的信息含量尽可能地相似。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它将心理预期这个心理现象量化,使其具有了可操作性。心理预期是一种心理现象、心理范畴,在以往的研究中,心理预期只是作为一个整体概念被人们研究。而在本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心理感受等级将心理预期划分为若干个等级,便于实验的操作、数据的对比及分析。
【关键词】公民新闻摄影 公民新闻 传播优势
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在新闻摄影领域,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照相机正在介入、组织和建构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非专业的摄影爱好者拿起相机,用镜头记录着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与传统的职业新闻摄影不同,从事新闻事件记录的主体是社会上的公民。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公民新闻”又称公共新闻、参与新闻、民主新闻,它是公民在搜集、报道、分析和散布新闻和信息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行为。公民新闻中的“公民”是特指以往没有充分机会参与媒体专业运作的普通人。①1公民摄影记者是指通过利用大众媒介和个人通讯工具,向社会自己用照相机、手机拍摄的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新闻事件的公民。他们所从事的新闻摄影活动即公民新闻摄影。自2005年的伦敦地铁爆炸案,报纸采用了现场乘客用手机拍摄的照片之后,公民新闻摄影不断发展。公民新闻摄影有其自身的传播优势,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
一、公民新闻摄影的兴起
公民新闻摄影兴起背后的动因主要表现在摄影器材的普及,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传播平台的构建。
首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闻摄影是一项对器材依赖性很大的活动。有了相机或可拍照的手机才能记录新闻事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日常的家用DC乃至专业摄影记者使用的单反相机也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记录日常生活的工具。工具的普及为公民新闻摄影的开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各种各样摄影民间组织的出现,为公民新闻摄影的开展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如今随着摄影爱好者技术水平的提升,他们的新闻纪实摄影作品已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肯定。第三,传播平台的搭建。互联网技术日益进步,网络为公民新闻摄影的传播提供了平台,博客、微博、论坛使得更多的公民新闻摄影作品得到传播。报纸也开始关注公民新闻摄影,《羊城晚报》于2005年开设“手机抓拍”栏目,刊登市民用手机拍摄的各种街头新闻,《扬子晚报》、《金陵晚报》也开设了相应的版块,专门刊登市民的新闻摄影作品。英国的《泰晤士报》甚至取消了专门的摄影记者岗位,更多的是利用公民提供的有价值的新闻摄影作品。这些举措无疑会激励更多的摄影爱好者拿起相机去记录周边的新闻,推动了公民新闻摄影的发展。
二、公民新闻摄影的传播优势
公民新闻摄影的存在及发展有其传播优势,主要表现在传播的时效性,摄影视角的多样性,摄影题材的多元化以及公民摄影所代表的公民话语权的崛起。
首先,公民新闻摄影使得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更强。新闻摄影讲求时效性,尤其在现代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各媒体都分秒必争,力求第一时间将所获得的新闻信息。传统的职业新闻摄影要求摄影记者能尽快赶到新闻现场,但是在未可预知的突发事件中摄影记者到达现场时新闻事件已经发生,无法记录现场的瞬间。此时就要发挥公民新闻摄影的优势。有相机、拍照手机的公民由于地处现场可以第一时间记录,捕捉瞬间,并且通过相应的传播渠道实现实时传播。2009年1月15日美利坚航空公司的一家空中客车A-320班机从纽约拉瓜蒂亚机场起飞过程中,因遭飞鸟撞击而动力全失,最后迫降在纽约哈德孙河面上。这架飞机上共有150多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所幸并无一人伤亡。在该事件的报道上,传统媒体反应迅速,但公民摄影记者更胜一筹。在首批到达的一艘救生艇上,贾尼斯・克鲁姆斯(Janis Krums)用自己的iphone手机拍摄下当时的一幕,并上传到Twitter,成为飞机迫降后首张现场照片。
其次,视角独特,拍摄自由,避免职业摄影记者思维定势。参与新闻摄影的公民越来越多,从他们的作品中也能体会到群众的智慧。2010年春节期间有一个引起舆论关注的人――江苏淮安换袜女环卫工孙美兰。她在大年初一扫雪一天换了三双袜子,有市民用相机拍下了她换袜的瞬间,并且将其在网络上。这张极为平常却又感人的照片在网上引起热议,央视也在《新闻联播》、《共同关注》栏目中跟踪报道了此事。拍摄者是淮安第一人民医院的工作人员。他是在街上游玩的时候抓拍了这个瞬间。虽然图片本身谈不上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但是其中传达的信息足以让我们感动。
第三,公民新闻摄影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元,风格个性化。人人有相机,人人都可以成为公民摄影记者。每个公民关注的内容不同,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新闻摄影影像。2009年第52届荷赛奖二等奖获得者景长观就是公民摄影记者。他在政府机关工作,平时喜欢拍摄一些纪实类的照片,他希望用镜头表达内心的感受,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时,他拿着相机在抗震救灾的现场拍摄,凭借《四川大地震》组照获得了荷赛奖的银奖。2009年获得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的著名摄影师卢广关注新闻纪实摄影,他拍摄的作品如《艾滋病人》、《中国的污染》等形成了卢广的风格。更多的公民摄影记者不断涌现,丰富了影像内容,也为受众提供了更多元更个性化的图片选择。
第四,公民新闻摄影代表了民间话语权。大众不仅是新闻摄影的被动接受者,同时也是主动参与者,公民拿起相机就成为新闻摄影世界的积极参与者、构建者和传播者。著名学者陈丹青说:“摄影的觉醒应该是认识觉醒,我看见,中国无数表象与隐秘,尚在摄影机前沉睡。”摄影爱好者拿起相机记录正在发生的历史,实现自己的话语表达,承担一个公民所应当履行的责任。
三、公民新闻摄影面临的问题
公民新闻摄影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种种问题,表现在四个方面:
1、影像真实性问题。职业新闻记者拍摄的作品时有层层把关,保证图片的真实性。而公民摄影记者没有受过相关的训练,缺乏新闻职业道德约束,难免会出现假照片或者人为摆布的新闻照片。周正龙的“华南虎事件”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一些经过PS合成的作品大量传播,导致媒体公信力的下降,玷污了新闻摄影的形象。
2、图片质量差,对新闻价值理解不到位。公民摄影记者毕竟是业余爱好者,虽然器材已经达到职业摄影记者的水准,但对技术的掌握、对新闻价值的理解还存在偏差。这就会导致所拍摄的照片的质量不高,直接影响传播效果。
3、容易引发伦理道德冲突和法律纠纷。很多人喜欢在街头采取街拍的方式抓拍新闻,但这其中涉及到被摄者的肖像权问题。手机新闻摄影的问题更多,由于手机体积小轻便而且易于偷拍,所以经常发生泄漏个人隐私事件。公民新闻摄影在法律法规上缺乏制度性约束,限制了公民新闻摄影的进一步发展。
4、海量图片在开放的、缺乏“把关人”的网络上泛滥,读者无法迅速获知想要的新闻信息。网络平台使公民新闻记者可以广泛传播自己的摄影作品,但带来的问题是同样一幅新闻照片会出现在不同的论坛或不同的网络社区中,海量的视觉信息充斥于网络社群,造成信息泛滥。一方面会误导受众,增加了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成本;另一方面也带来视觉污染,包含血腥暴力、恐怖、性等内容的图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视觉。
综上所述,公民新闻摄影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公民新闻摄影要充分体现和发挥其公民性和新闻性,不断扩大群众基础,利用新技术条件实现新闻摄影的高速有效传播。同时在其传播过程中应该尽量规避可能出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公民新闻摄影的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
Bow,S.and Willis,C.We Media:How Audiences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2003,The Media Center at the American Press Institute
数字电视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实现对电视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的编码、压缩、传送和接收。节目信号制作的每个过程均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电视节目的质量跟传统的模拟电视信号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善。按照数字电视节目清晰度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数字电视两种。数字电视节目信号在制作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将存储电视节目信息的信号数字化处理后经过传输线路传送到用户的电视系统中。虽然信号制作方式有了较大的变化,用户只需安装一个机顶盒,无需更换其电视机就能够实现数字节目信号的接收。电视节目信号的数字化极大的丰富了电视节目的内容和信息量,满足了不同客户对电视节目质量的需求。电视信号中包括了音频和视频两种不同类型的信号,电视信号的数字化处理即将原有信号经过采样、量化和编码等操作,然后再将其进行实时转播或者存储。用户通过电视终端接收数字信号,并且在其内部将数字信号转换成相应的声音和图像。和传统的模拟电视信号相比,信号数字化处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音频视频质量较高。数字信号在传送过程中采用较低的功率,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小,客户能够接收到高质量的视频和音频信号。数字电视信号得到的画面质量能够和高清DVD信号相媲美,彻底改变了传统模拟信号图像和声音质量差的特点。
2)抗干扰能力较强。数字信号在编码过程中采用高低电平方式,能够方便的检查信号中出现的各种错误,保证信号传播过程中没有被其它类型信号干扰。
3)频谱利用率较高。数字电视信号技术中,用户通过机顶盒接收相关电视信号,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等不同的观看模式,克服了传统模拟信号中只能一对多的弊端。另外信号数字化以后能够方便的实现信号类型的互换,传统的电视信号能够实现在互联网中的传播。
2电视图像和声音数字化的方法
电视图像采用数字化形式后,用户能够方便的对随机存储的电视节目进行检索,且电视图像经过多次复制后不会影响其图像显示质量,是非线性电视编辑中经常采用的技术。电视图像数字化过程中首先要将符合彩色电视图像中的彩色分量分离出来,然后再将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目前我国发射的大部分电视信号都是彩色的,它们是由录像带或者摄像机中传送出来的,在数字化过程中要先将模拟信号分离成YCbCr、YUV以及YIQ等分量信号,然后在采用三个不同类型的A/D转换器将各个分量信号数字化。模拟信号在数字化的过程中需要经过采样和量化处理,处理完成后信号中携带的数据量非常大,为了保证信号传播的速度和效率,必须对数字图像信号进行压缩处理。目前常采用的视频压缩技术是MPEG,它使用JPEG压缩算法来去掉数字信号中携带的大量冗余信息,并且采用运动补偿算法去掉数字信号中时间方向上的冗余信息。具体的处理步骤如下。
1)取样。取样过程中要选择正确的取样频率,一般情况下信号的取样频率要达到二倍带宽频率,否则信号恢复时无法得到原有信号。同时取样频率还要实现跟副载波之间的连锁,防止采样过程中二者拍数不同产生信号相互干扰现象。
2)离散。取样完成后,原来的模拟信号就会在时间轴上形成离散的脉冲信号,但是它的幅度还是以模拟信号的形式存在,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离散处理,用数字形式表示脉冲信号的幅度。
3)量化。将脉冲信号的幅度按照其大小不同进行分级处理,舍去每个级别中的小数部分,得到量化信号。
4)编码。将量化后的信号进行编码处理,用n个二进制表示信号的取样值。编码后的信号具有较强的抵抗干扰能力,用户能够得到较高的电视节目信号质量。用户接受到数字信号后按照数字信号形成的相反过程,重新得到原有取样信号,经低通滤波后恢复成原来信号。电视播放过程中要求声音和图像信息同步,所以在进行图像信号数字化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声音信号的数字化。其转换过程跟图像数字化的转换过程相似,只是声音信号在数字化过程中所使用的带宽范围和信噪比不同。信号传送是电视节目播放和接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信号传播通过专用线路完成,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受周围环境中信号的干扰性较大,用户接受到的信号质量不能够保证。为了保证数字信号的传播质量,按照其传播环境和用途的不同选用不同的信号压缩形式。如在电视台内部对传播通道的要求较高,故可以采用分量信号数字编码和符合信号数字编码,以串行或者并行的方式在各个部门之间传输。对于向外传播的数字电视信号,按照其图像质量要求和传输用途可以采用节目素材传送、一次分配和两次分配三种不同的传输方式进行。
3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阶段
1998年我国数字电视首次研发成功,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数字电视研发成功的国家,并且在北京进行了首次试播。2011年11月我国广电总局决定在全国13个城市开展数字电视的试运营。该阶段是我国数字电视研究的起步阶段。2003年开始,我国开始着力进行数字电视的转换,数字技术在电视行业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市场上数字电视的类型非常多,成为人们生活的必备用品。考虑到传统模拟信号电视机用户的需求,用户可以在模拟信号电视机上加装一个机顶盒,实现数字信号的接收。到2008年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数字电视信号的转换工作,预计到2015年国家停止播出模拟电视信号。该阶段是数字电视信号飞速发展的阶段。2005年以后数字电视开始向着具有双向功能的方向发展,这标志着我国数字电视信号的研究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数字电视的出现掀起了我国电视产业的技术革命,跟传统模拟电视信号相比,它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改变。
1)传输方式的改变:电视节目的传输方式从模拟信号换成了数字信号,其制作、传输和接收都采用数字的形式,减少了信号的损失,提高了电视节目质量。
2)用户收看方式的改变:传统电视节目播放是将所有电视信号录播到磁带中,按照录像的顺序播放电视节目。数字电视中增加了电子节目菜单功能,能够实现对电视节目的分类,还能够提供电视节目播出的时间表。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同时还可以通过电视查询相关公共服务信息,打破了电视只能用来观看的历史。数字电视中用户不再被动的接受电视台播放的节目,而是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另外用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向电视台发送节目定制申请,实现了用户和电视台之间的双向交流。
3)传播内容发生了改变:模拟电视节目受带宽的影响,只能够满足十套左右节目的播放,电视节目的内容受到了限制。数字电视技术中能够同时播放100套以上的电视节目,电视节目的数量放大了十倍,极大的丰富了电视节目的类型。电视台可以根据将电视节目划分成多个不同的类型,方便用户的检索。4)电视市场发生了改变:传统模拟电视信号中由于能够播放的电视节目有限,电视台一直处于垄断地位。随着数字信号的不断应用,电视频道的数量急剧增加,用户从被动接受电视台播放节目到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电视台市场逐渐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4影响数字电视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1)影响数字电视发展的因素。数字电视给电视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由于数字电视的发展时间较短,我国还没有建立其统一的数字电视播放标准,数字电视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①电视节目数字化极大的丰富了电视节目的频道,彻底打破了传统模拟信号对频道数量的限制。大量的电视节目频道需要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类型,由于观看电视的用户数量和时间是有限的,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电视节目内容的选择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电视产业市场也逐渐有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换。电视节目内容匮乏是数字电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②数字设备兼容性较差。数字电视在发展过程中以市县为单位,各自为政,分开经营。用户使用机顶盒接收相应的数字信号时需要购买不同市县生产的网卡,严重阻碍了数字电视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广电总局虽然采用了机卡合一的数字电视推广模式,但是由于不同地区数字电视信号采用的标准不同,机顶盒的兼容性较差,不能够接收到所有数字电视信号。③缺乏统一的传输标准。数字信号可以采用地面无线、有线和卫星三种方式传送到用户的电视机,但是这三种方式都没有指定比较统一的标准。浙江大学曾经就有线传输标准进行了研究,但是其标准的成熟度不够,目前大部分数字信号有线传输过程中仍然采用广电总局制定的行业标准。卫星标准中应用比较多的是DVB-S标准,该标准是欧洲国家制定的一种卫星传输标准。由于传输标准的缺少,使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同时各项设备的生产也难以形成规模,造成数字电视的运行成本较高。
2)解决策略。为了实现数字电视技术更好更快的发展,针对上述提出电视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给出了几个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为电视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①实现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的分离。数字化的发展极大的丰富了电视节目的频道,目前我国已有的电视节目连基本的公共频道都不能填满,且电视节目的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用户收看的欲望。为了满足用户对电视节目质量的需求,必须在节目内容上狠下功夫,这就要求电视台将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分开进行,让节目制作人员能够腾出更多的精力制作高质量的节目内容。②打破电视节目地方割据现象。我国电视长期以来采用广电总局制定的分级制度,导致全国电视网络和地方电视网络中存在着较大的漏洞,影响了电视节目在全国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在以后经营过程中要逐渐收编地方电视台资源,在全国建立统一的数字电视服务网络。同时电视产业的运营商也要联合起来,共同实现数字电视服务网络的统一。③形成新的数字电视播放模式,传统模拟信号电视节目中,广告一直是电视媒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收费数字电视中虽然过滤了一部分电视广告,节省了用户观看电视所需要的时间,但是电视台为了实现其收支平衡,必须要求用户对其服务进行付费。我国大部分用户认为付费电视不得播放广告,如果采取这种经营模式,广告行业将陷入巨大的灾难,电视行业也将失去巨大的利润。在数字电视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积极探索一种新的广告播出模式,既能够让用户接受,又能够符合社会伦理和法律法规。
5结论
关键词:传播生态学;微博;娱乐新闻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247-02
一、引言
微博产生影响的事件一般而言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社会公共事务话题,另一种是娱乐话题。微博是处于信息爆炸时代的媒介,其传播的信息又极具碎片化的特点,因此能够引起广大用户注意的只能是大家共同关心的公共事物,以及以娱乐圈明星为代表的八卦事物。前者是政治性质的,后者是娱乐性质的。这一点和传播学上的议程设置是不同,议程设置强调的是大众媒介环境下的社会行为。微博对于议程设置理论的不适应性主要在于话题的设定并不能有权威媒体决策,而是自发与用户间的观点、情感体验的认同性,同时用户自发的议程设置是通过关注和转发来实现的。微博对信息的选择体现在用户的信息选择权和及时权,从而把“信息社会”这个概念推向新高,让谁都能成为新闻工作者、思想传播者,使信息来源更民主化。简单的转载也可能形成一个强大的话题,并且该设置和议题的重要性并没有太大的相关性。
根据美国学者戴维・阿什德的观点,传播生态指的是情景中的传播过程,有三个维度:信息技术、传播范式、一个社会行为。生态意味着为一个话题提供一个空间和关系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和传播的飞速发展,有越来越多的社会活动被这些技术的逻辑所缠绕或被中介。传播生态要素超越它自身的功能,在处理相同事情时常常不仅仅提供一种替代的或更快捷的手段。一方面,它们在执行某些旧行为的过程时对不同的紧急事务情景有影响,另一方面,它们在这一过程中增加了新的维度。新技术和新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传播范式来实现,传播范式是指对经验和信息的选择,组织和展现。范式在性质、影响力和偏好方面的变化无疑是社会变迁的一个例子。技术和社会行为经过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而融合在一起,越来越多的社会行为发生在传播生态的情景中。
娱乐新闻的消费一般集中在都市生活中,现代社会的工作、交通、生活环境造就一种压力、沉闷、等待的生活氛围。娱乐新闻秉承市场经济中的市场原则,将新闻当作一种可以消费的商品,娱乐新闻相对来说是风险最小,受众又乐意休闲、消遣的产品,逐渐成为众多媒体的主打产品之一。微博的广泛应用使受众直接利用微博广泛了解各种简短的娱乐新闻,并且各位明星和相关人的微博内容也同时成为报纸娱乐版、门户网站娱乐版等娱乐新闻的替代物。因此微博的随时性所造就的直播娱乐新闻和不同受众之间的多元化视角比传统的娱乐新闻更适应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要求。
二、微博影响娱乐新闻的四种范式
微博本身只是一个新兴的、中性的媒介,真正产生影响的是微博背后的人。娱乐圈开通微博的以明星、经纪人、助手、各类工作人员、各种媒体官方微博为主。具体来说微博对娱乐新闻的影响主要有一下四种范式:
(一)开通微博成为娱乐新闻
在娱乐圈里,大牌明星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新闻话题,开通微博接近公众,自我揭示隐秘生活的行为,必然会成为娱乐新闻。一方面微博的运营商趁机宣传品牌价值,另一方面明星在微博“圈粉丝”,显示自己的高人气,开微博宜早不宜晚,增强与粉丝的互动交流。但是这种相对新闻价值较少的信息,一般只以网页新闻的形式出现,传统的报纸娱乐版或专业的娱乐周刊通常不会采用。新浪娱乐有一个专版就是以各大明星当天有趣的微博内容为主题的新闻,页面下方就是每天的微博新闻链接和微博开通后的粉丝排名。
(二)娱乐明星微博信息成为娱乐新闻
传统意义上娱乐记者需要24小时全职上班才可能获取到有新闻的材料。而微博的出现为娱乐记者们开辟了一条新的通路,每天浏览各大明星的微博,有新闻价值的微博可直接当作娱乐新闻发出。
笔者以赵薇的新浪微博进行了分析。赵薇于2009年11月3日开通微博,开通以来一直保持在排行榜的前四名,截止至2011年5月12日她的粉丝数为6389670名,共有微博1556条。本文主要采用她12月份的微博内容作为对她娱乐新闻产生的影响分析。12月份她不是娱乐圈主要的话题人物,选用此段时间分析日常微博对娱乐新闻的影响影响力更大,更有代表性。2010年整个12月份赵薇一共了215条博客内容,其中11日和20日只有一条微博,平均每天发7.74条信息,从总量上来说还是很大的。赵薇的粉丝网页上显示媒体12月份赵薇在纸质媒体上的新闻报道量为8条,其中4条是和她新开拍的电影《时光地道》相关,4条关于她参加的3个活动,有一条与她的微博内容相关。而笔者对赵薇2010年12月份在TOM娱乐版块的最新新闻(不包括统计和经验类的娱乐新闻)统计赵薇一共出现在了4条,其中3条直接来源于她的微博内容。
明星的微博无疑是符合网络娱乐新闻编辑的要求的,但是微博只是一种媒介,也有可能产生负面的新闻。例如2010年10月29日明星郝蕾在自己的微博上大骂河南人的微博内容第二天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甚至引发了多家河南媒体公开要求郝蕾公开道歉的新闻浪潮。
(三)娱乐新闻真实性的证实
娱乐新闻里很大一块是对明星绯闻的报道,但就目前来说绯闻很少得到明星们的正面回应,他们绝大部分采取回避策略。微博的出现开辟了一扇让观众和娱乐记者了解明星生活的窗口,透过这扇窗他们可以和媒体记者沟通,自己的官方答案,也可以仅仅是和粉丝亲密接触。
今年最轰动的娱乐新闻大小恋(大S、汪小菲)就是由网友自己爆料出来的。网友“爱喝红酒的小仙女”2010年10月27日根据大S、汪小菲的微博内容结合已有的新闻报道在论坛上贴出大S与汪小菲的恋爱纪录。2010年10月29日,汪小菲在新浪微博撰文,公开承认已经订婚,并希望舆论为他俩给予空间。11月18日深夜,大S发表独家温馨小声明。从这例娱乐新闻中可以看出微博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消息平台,充当了明星和媒体、粉丝之间的沟通媒介。而这种重大消息的一方面有助于终止外界对他们绯闻的胡乱猜疑,而转化为祝福;另一方面有助于绯闻的终止,人们的猜疑得到了明星的确认,会让受众产生一种该明星敢作敢当的正面形象;再者,其的信息都成为了各大媒体娱乐版的头条新闻,形成一股媒体旋风。
(四)娱乐事件的群体直播
传统媒体对娱乐事件的传播通常带有一定的滞后性,微博的出现以“图片+少量文字”解说的形式使小事件的娱乐新闻的直播成为可能,更为重要的是对某一明星的粉丝群来说,只要有自己圈里的人参与这一事件,那么事关自己明星的新闻直播就成为可能,这种直播一般是粉丝群体范围内传播的。微博的者常常会采用个人化和偏见化的视角,将整个事件呈现出一种自己喜欢的明星是该事件的新闻主角。例如12月29日林心如接连参加两场活动,她的粉丝都在字的微博上进行了直播,相应的信息还同步转载在她的粉丝论坛上。这是一种小规模范围内传播的娱乐新闻,而这种小范围的传播在微博的世界里有成千上万个。同一娱乐事件由于不同粉丝群体的微博直播使得该事件变得多元化,立体起来。
三、结论
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不断衍生出新兴媒介,微博所具有的简短性、随意性非常符合当今社会的快节奏、压力大的生活要求,它的诞生给社会带来了种种影响,娱乐新闻也不例外。由于娱乐新闻本身就是现代都市生活的产物,二者的结合必将对娱乐新闻领域产生重大的影响。总结微博对当今娱乐新闻产生影响的范式,这些都有助于我们对娱乐新闻实践研究的深入和微博研究的全面化,更对于明星经纪公司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国际传播;英语强势;影响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的到来,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在用一种语言即英语相互交流和传播思想。不管你是否喜欢英语,如果你要想融入全球化趋势和信息化浪潮,并开展有效的国际传播,或成为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政治家、商人和科学家,那么你必须(至少学会)能够用英语进行国际传播。“英语语言的这种强势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雪球,几乎无法阻挡”。[1]
一、国际传播中英语强势的表现方式
首先,国际传播中英语强势表现为使用英语的人口数量上。目前,全世界有近3.8亿人口把英语作为母语,约2.5亿人口把英语用作第二语言。而学习英语的人数则更多。英国文化委员会估计,全球正在学习英语的人口大约为10亿,另有15-20亿人口每天使用接触英语。到2050年,全球一半人口会较熟练使用英语。[2]
语言学家把上述使用英语的人口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指把英语作为他们的母语的人们,通常也是他们惟一的语言。这些人主要居住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冰岛、南非。第二类是指把英语当作第二语言的人们,这些人一般居住在曾经是英国殖民地或美国拥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家和地区,如印度、尼加拉瓜、新加坡、菲律宾和中国的香港。第三类是指把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的国家和地区,一般与美国和英国没有十分密切关系。[3]
虽说把汉语作为母语的人口目前也要超过13亿(包括海外华人),但讲汉语人口多限于中国人和华人,外国人把汉语作为母语或第二语言毕竟凤毛麟角。这些年,随着中国的国力的增强,也出现了汉语热,但与英语热相比,还不能同日而语。
其实,国际传播中的英语强势不但体现在使用的人口数量上,更多体现在英语的应用范围之中。冷战结束后,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到来,英语在全世界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包括政治、经济、贸易、文化、外交、旅游、通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术研究等。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性的语言。[4]有85%的国际组织把英语列为通用语言(联合国、欧盟等)。世界上有75%的邮件是用英语写的,80%的出版物和互联网信息都是用英语出版和的。[5]英语强势在科学研究领域的交流中尤为明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德语曾替代英语成为科学研究的主要语言。但是随着二战后(尤其是冷战后20年中)美国在世界上超霸地位的确立,英语的强势已势不可挡。据科学引用指数(SCI)的创始者尤金·加菲尔德(EugeneGarfield)教授对1997年全世界几千份主要科学期刊调查发现,1997年全球共发表925,000份科学论文,其中95%是用英语撰写,而且这些论文中只有一半是由来自英语国家的作者撰写的,也即有一半的论文是非英语国家的作者用英语撰写的。英语的强势可见一斑。[6]
国际传播中的英语强势在我国也较为明显,尤其是在过去20年中更是如此。我国英语媒体的大量出现便是例证。到目前为止,我国以传播新闻为主的英语媒体包括一个英语电视频道、一个外语电台、9家英文日报和周报、10家英语杂志和9大英文网站。这对于一个以中文为官方语言的国家而言,已足以显示我国在对外传播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英语语言的重要性。[7]上述的统计中还未包括全国各地以英语学习为主的英语报纸。
除英语媒体的发展外,中国的英语学习人数之庞大也足以说明英语强势的影响。据估计,我国约有3亿人口在学习和使用英语[8],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英语热,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我国英语热的出现与国家的开放政策有密切关联,这一点在我国入世后更是如此。现在,我国不但要求高初中以上所有学生必修英语,从2001年起,还要求在有条件的城市中普及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9]。英语也是我国每年高考和研究生考试的必考科目,还是提拔干部和晋升技术职称的必要条件之一。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一个人的英语能力还可以决定他是否能够成为国际化人才的标志。
二、国际传播中形成英语强势的成因
英语语言的强势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才形成的。1300年,英语还只是英格兰的“下等人”所说的语言到1500年以后,现代英语才开始形成,主要指英语已拥有相对稳定的拼写、发音和词义[10]。但英语真正作为国际性语言的出现是19世纪以后的事情。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三大方面的原因促成了英语的国际性地位。
1.从宏观角度讲,英语强势并非语言本身所促成的,因此英语强势在国际传播中的出现并非只是这种语言本身的强势。正如牛津大学教授琼·艾奇逊(JeanAitchison)指出的那样,一种语言的成功或失败与语言的内在特性并无多大关联,而与使用这种语言的人的力量有很大关系。[11]
就英语而言,这一点最明显不过了。在18-19世纪中,工业革命使得大英帝国的影响力开始遍及世界各个角落。英语也随着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的士兵和商人开始流行到世界各地,并向全球性语言的目标迈进。英语不光在英国的殖民地使用,就连非英语国家的外交谈判也用英语进行。1940年,德国和日本两国在商议建立反英美的联盟时,两国的外长(JoachimvonRibbentrop和YosukeMatsuoka)就使用了英语进行谈判。[12]
不过,无论英语的适应性有多强,也不管英语势力曾覆盖多大面积,目前英语的国际性地位主要源于二战以后讲英语的美国的大国地位。丘吉尔在二战结束后意识到大英帝国的没落不可避免,于是设想用美国的力量来维持英国对世界的领导地位,当然他得到的只是美英之间的“特殊关系”。随着全球影响力向大西洋的另一端转移,一种新的英语(美式英语)在全世界流行[13]。美式英语的流行与英式英语稍有不同:美式英语主要不靠政治和军事,而是依托流行文化和媒体市场的力量向全世界推广,其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于是出现了“可口殖民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等新的术语来描绘英语在国际传播中的强势。
除上述原因外,20世纪末,全球化的经济发展和新的政治格局也迫切需要一种“国际性”的通用语言,于是,英语语言本身的某些便利使其很快成为首选目标。
2.从语言层面讲,国际传播中的英语强势与英语语言本身的生命力有密切关联。首先,英语与印欧语系的所有语言都有联系。对于东方人而言,英语也许会很难。但对于西欧人、俄罗斯人甚至伊朗人来说,英语也许不那么难学,因为他们会发现英语的语法和词汇与他们的母语有相似之处。
与印欧语系的语言相比,英语又独具“世界语言”的特性,即英语的多样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尽管英语强势源于英国和美国英语,但是全世界五大洲都有国家把其列为官方语言。同时,英语虽然词汇量是世界上最大的语言,至少有50万个单词,比德语(近20万)和法语(10万)都要多,但一般使用者只要能掌握1000到2000个英语单词就可以用英语有效交流。
此外,英语能允许非英语人士进行“本土化”,创造出适合他们的英语,如新加坡式、中式英语(普通话和英语混合)、西式英语(西班牙文加英语)、日式英语(日文加英语)、克里奥耳语(西印地语加英语)、甚至法式英语(法语加英语)和德式英语(德语加英语)等[14],也可以包括在上海出现的“洋泾浜”英语。总之,英语的强势表现为其“能容忍非英语人士用蹩脚的英语使用英语”,进而使他们觉得英语的便利性和亲近性[15],使之更具“世界性”。
3.英语的这些“世界性”当然与其文化价值体系有密切关系。相比其他文化而言,英美文化价值观能更多地鼓励创新、能容忍“异己”。也许正因为如此,像比尔·盖茨这样的人物可能只能出现在美国,他不太可能出现在强调集体主义的欧洲和东方国家。
其次,英美媒体强大的市场化倾向和技术强势也足以使英语在国际传播中占主导作用。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好莱坞效应”和“硅谷现象”。前者主要是指文化产品,包括英语媒体、电影等娱乐产品;后者主要是指电脑和互联网为基础的技术产品。这些产品在世界的风靡必然导致产品所包含的英语语言流行到全世界,这些产品在世界的主导地位当然也会帮助英语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取得强势。
最后,英语强势的形成还因为现存世界性文化中多数已以英语语言形式出现。如上文所述,世界上80%的文献是用英语撰写的。要把这些文献转化为其他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如世界语、汉语或德语等,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英语的强势的形成就成了一个轮回逻辑:英语是世界性的,因为它本来已经具有世界性了。[16]
[page_break]
三、英语强势的特点
从上述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国际传播中英语强势的三大特点。
1.首先,英语强势的实质是讲英语国家的强势。这在英语国家中也不例外。目前,美式英语之所以能取代英式英语也只是对美国在世界格局中作为惟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和实力的反映而已。因此,如今席卷全球的语言虽然还被称为“英语”,但它携带的内容却是美国文化。[17]
2.这种英语强势是不可抗拒的,而且在短时期内较难改变。非英语国家可以选择顺应这种强势还是拒绝,但无法阻挡这种英语强势的出现。
3.由于语言和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传播业等领域是紧密相联的。英语语言强势必然也会反过来进一步强化这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传播业上的强势。也就是说,英语强势不是简单的语言世界性的问题,它会通过其强势地位运用各种手段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各个方面(包括语言)产生影响。
四、英语强势的影响
英语强势的影响像把双刃剑。它们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也可以同时出现,即一个看似是负面的影响往往也会伴随着有利的一面,反之亦然。有趣的是这一点不但适用于非英语国家,也同样适用于英语国家本身。
1.对英语国家的影响
对英语国家或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口而言,英语强势所带来的影响应该说正面、有利的影响要多于负面、不利的影响。首先英语强势使得这些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强势进一步强化,这些强势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加强英语的强势;其次,英语强势还会促使这些国家的国民自然产生一种民族优越感,使他们觉得作为英语人口的荣誉感。从长远讲,这是英语强势给英语国家带来的最大好处(或有利影响),因为这会使得整个国家和民族始终保持一种高昂姿态并会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凝聚力。当然,这种优越感和荣誉感在各个英语国家中的表现程度也会有差别,实力最强的美国可能表现最为强烈。
但是,这种强势所带来的优越感和荣誉感有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例如,由于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通用性和便利性,多数英语国家的国民没有兴趣去了解其他国家和文化,较少关心国际新闻,也不想学习外国语。据了解,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使用其他语言能力最差。2000年,全美所有大学学习阿拉伯语的人中,只有9人毕业,而英国是欧洲使用语言最单一的国家。这种惰性使得他们会越来越封闭,思维方式也会逐步僵化。[18]
此外,英语强势及其普及性也会导致英语的变种,如新加坡式、中式英语(普通话和英语混合)。这种变种不但会引起某种语言交流障碍,同时对英美两国的英语语言本身也产生了影响。《金融时报》指出对英语的真正挑战来自那些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人口,因为目前这些人口不但在数量上已远远超过英语母语人口,这些人口人数也正以迅猛速度增长。该报预言这种情况必将对英语本身产生深远的影响。[19]
2.对非英语国家影响
英语强势给非英语国家带来的影响可能与英语国家正好相反,其负面不利的影响可能要多于正面有利的影响。英语成为全球通用语言带来的直接好处是不同国家的人们能够自由地进行交流,但是语言并不仅仅是传播的工具,它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和身份的标志。面对英语强势的不可抗拒性,许多非英语国家觉得无可奈何,但对英语强势所带来的文化入侵(文化帝国主义)又表示担忧,因为这些文化入侵所带来的影响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但确确实实存在,而且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有人甚至认为文化帝国主义是这些殖民宗主国过去炮舰政策的延续,只是现在殖民的手段相对文明了一点。[20]
尤其是对那些少数语种和民族而言,英语的强势可能是毁灭性的,甚至意味着他们的语言、文化和身份的消亡。语言的消亡这种情况古已有之,只是现在规模更大,速度更快而已。有人说到本世纪中有一半的语言会消失,而有人说是90%。[21]
对于那些也想成为语言强国的非英语西方国家(如法国)而言,这种无可奈何的心理更为明显。现在,法国尽管每年花费一亿美元来推广法语文化,但是法语在世界语言中的排名仍然只有第9位,而且法语的衰落仍到处可见。法国的科学家们清楚地意识到他们的处境,“要么用英语发表文章,要么说着法语默默无闻地死去”[22]。
于是,非英语国家便会面临一种困境:是要融入世界、要现代化,还是要孤立自己、保持民族性?要现代化就必须融入世界,而要融入世界肯定会对于本民族的语言和传统文化带来一定的变化。从目前情况看,能否成功地走出这一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否有效处理国际传播中英语强势的问题。
3.对中国的影响
英语强势对我国来说正面和负面的作用都有。从正面角度讲,英语强势的直接作用是促使英语在我国的大范围的普及,从而有效提高了我国国民的素质和国际化程度,改善了我国与世界接轨的软环境。试想:如果在过去20年中没有英语这座语言桥梁,我国改革开放的结局会怎样?如果我国不引入英语强势,不重视英语学习,不把英语水平与接受教育、晋升和就职等方面挂钩,那么过去20年中就不可能出现一个又一个的英语热:从新概念英语,到3L,到《走遍美国》,到疯狂英语,也不可能出现所谓的“英语经济”,也不可能每年大批中国莘莘学子赴国外留学,也不可能出现上文中提及的那么多英语媒体。
总之,没有20多年来对英语强势的有效吸收,就没有我国现在具有初步国际化程度的大环境,而没有这样的大环境,我国要能够加入世贸、申奥成功也是不可想象的。
我国的经验表明,只要能把英语强势处理得当,只把英语当作融入世界的工具使用,那么我们就能用较少的成本较快发展本国现代化,缩小落后的时间,为尽快进行“赶超”打下基础。
当然,许多中国学者对目前的英语强势和普及所带来的潜在危险表示担忧。1998年在哈尔滨召开的“技术进步和当今世界发展”研讨会上,他们认为在当今信息技术时代,语言的强势必然会触发文化强势,从而产生新的不公正。[23]
这种担忧显然是有道理的。只要看一下英语在汉语中的渗透就可以知道:政府官员在记者招待会上随口会说出WTO、PNTR、APEC等英语缩写,仿佛说自己家乡话一样。年青人中更是满口TOEFL、GRE、NBA。即使你问一位老太太去医院干吗,她会回答:“我做CT”。
著名社会语言学家陈原认为这是汉语的奇观,奇在没有任何红头文件规定的情况下,英语单词会如此自然地出现在汉语中,即使像老太太不懂CT为何义但照说无妨。[24]
那么,如何看待英语强势在带来积极作用时也可能带来潜在的危险(负面作用)呢?如何看待英语强势对汉语甚至我国文化可能会产生的负面作用?本文认为首先我们没有必要杞人忧天。正如陈原教授所说的那样,有生命力的语言(或文化)从来不怕异物的“入侵”。任何语言都不是自给自足的,时不时会搀杂一些异物才能丰富和发展自己。[25]从另一个角度看,汉语在英语强势面前能够有效吸收众多的英语单词,正是汉语有生命力和活力的表现。因此,面对英语的强势和我们汉语的弹性,我们应该充满自信心和自豪感,而不是满怀忧虑感。
语言如此,文化当然也如此。中华文化五千年来之所以能源远流长靠的就是其能去粗取精的特性。西方文化通过英语强势必然会影响我国的文化。但是,从长远讲,我们如果能吸取外国文化的精华,去其糟粕,中华文化也一定会在吸收西方文化的基础上获得新的发展,更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五、结束语:英语强势的未来
在英语强势之前,其他语言(如拉丁语、世界语、法语和德语)也曾出现过强势,但是随着讲这种语言的国家影响力的下降,这些语言的强势已经不复存在,有的甚至已经死亡。那么,英语也会沉浮吗?英语会像其他语言一样出现颓势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既然其他语言都会沉浮,英语也不应该是个例外。那么英语颓势的标志是什么呢?《英语的未来》的作者大卫·格雷多尔(DavidGraddol)认为科学技术是一大标志,他认为英语出现颓势的标志可能是当重大技术发现不断出现在中国或其他国家的时候。这个时候英语的重要性可能会大幅度下降。[26]
科学技术当然是一个标志,但笔者认为英语出现颓势肯定还会在其他方面(如政治影响力、经济实力等)有所表现,毕竟一种语言的强势是靠其他强势来支撑的。事实上,英语国家公民中对国际新闻缺乏兴趣、对世界事务缺乏了解以及学习外国语言所表现出的“低能”都表明了这些英语国家(至少在这些方面)的不灵活性甚至僵化趋势。从长远来讲,这也许是英语走向颓势的开始,但是应该承认这一过程将是漫长的。
参考文献:
[1][2][3][19][26]Englishistheinternationallanguage.FinancialTimes.December28.2000.p.20
[2][10][11][12]Aworldempirebyothermeans.TheTriumphofEnglishDecember222001.ChristmasspecialofTheEconomist.p.63.
[4][23]Huang.C.Z.LinguisticDiversityaconcernaglobalvillage.December11.2000.ChinaDaily.p.4.
[6]TheDominanceofEnglish:Collegesworldwideabandontheirnativelanguagesforacommontongue.TheChronicleofHigherEducation.September8.2000.p.1.
[7]郭可:《我国英语媒体的发展趋势和传播效果》,2002年未。
[8]Zhao.Y.&Keith.P.C..(1998)EnglishinChina.WorldEnglishes.Vol.14.No.3.p.377-399.
[9]ChinaBoostsEnglish.21stCentury.March29.2001.p14.
[13]Stevenson.R.L(1994)GlobalCommunicationinthe21stCentury.LongmanPublishingGroup.NewYork:Longman.p.88.
[14]《地道英语将不复存在》,《参考消息》,2001年3月29日第6版。
[15]Stevenson.R.L(1994)GlobalCommunicationinthe21stCentury.LongmanPublishingGroup.NewYork:Longman.p.91.
[16][20]Stevenson.R.L.(1994)GlobalCommunicationinthe21stCentury.LongmanPublishingGroup.NewYork:Longman.p.92.
凭借分解切割的、机械的技术,西方世界取得了3000年的爆炸增长,现在它正在发生内爆(imploding)。在机械时代,我们的身体在空间范围内延伸了。今天,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电子技术发展,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又得到延伸,以至于能拥抱全球,抹去了我们星球上的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我们正在迅速接近人类延伸的最后一个阶段——技术上模拟意识的阶段。……人的任何一种延伸,无论是皮肤的、手的还是脚的延伸,都影响整个心理的和社会的复合体。
——马歇尔.麦克卢汉
西方著名的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其于1964年出版的论著《人的延伸:理解媒介》中富有创见地提出了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地球村”概念。人类进入大众传播时代以来,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电子媒介使信息传播瞬息万里,借助飞速发展的大众传播媒介地球上的信息正在实现着同步化,空间距离和时间差异正在被大众传播活动消除,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正在变成一个弹丸之地。由于大众传播的同步化性质,整个人类社会已经结成了一个密切相互作用的、无法静居独处的、紧密联系的互动的小社区。简言之,大众传播的日益发展已经使地球进入到了一个“村落化”时代。
正是由于大众传播制造的这个互动的“地球村”以及大众传播带来的人的全面延伸,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内爆,而这种内爆又引发了社会结构、知识本质和文化形态的深刻调整——调整来自世界的每一处角落和每一个个体。我们可以看到大众传播在不断制造着人类社会的当下流行神话,在这些富于爆发力的流行神话耀眼的光影之下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另外一个主题——大众文化。
究竟大众传播是如何诱发了文化体系从结构到形态的种种嬗变呢?而人类又如何来评价和界定这些变化呢?我们的现在和我们的将来之间会存在什么样的文化路径呢?我们可以找到并通过最佳的设定路径以达到我们所希求的目标吗?
概念认定及论证准备
在展开对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的论证之前有必要对其中主要的概念进行一定的认定和说明。
〔大众〕大众传播,英语对译词为mass communication,其中的限定词mass可以译为“大众”或者“大量”,这是一个特定语境下的语词,是伴随着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而出现的。大众社会理论认为,人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了大众社会,在这个时代到来以后,作为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大众传播发展的结果旧有的传统社会结构、等级秩序和统一稳定的价值体系被打破,社会成员丧失了选择和行动的统一的参照系,而成为了独立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个体,即所谓的“大众”。这里“大众”(mass)是一种新的未组织化的社群,它的主要特点有:(1)规模的巨大性(2)分散性和异质性(3)匿名性(4)无组织性(5)流动性(6)同构型。简单地说,大众是大面积分散的、不定量多数的、具有不同社会归属但有着相同的行为倾向的易受外界刺激和动员的流动的特殊社群。大众是一个传播概念,不同于其它诸如“公众”、“群众”等的政治概念。
〔大众传播〕在大众传播发展的不同亚阶段对“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ao)有着不同的定义界定,这个概念有着很不稳定的认定过程。针对本文的论证范围和论证体制,援引如下定义——“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在外延上应该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活动以及电影、流行音乐、广告等。
〔大众文化〕基于以上对“大众”的界定,我试图把握“大众文化”(mass culture)这个概念,但是很无奈。因为“文化”这个概念实在令人无从着手,从亚里斯多德、柏拉图到福柯、马尔库塞,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思想者都试图对“文化”进行一个结论性的定义,但是没有一种说法能够圆满地完成概念的认定。所以我只能在一个武断的人为设定的平台上加以一定的说明。雷蒙.威廉士曾经指出,“关于文化的(当代)用法,常见的大致上有三个”:(1)用来“描述知识、精神和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2)用于指涉“一个民族、一个时期、一个团体或整体人类的特定生活方式”,(3)用作象征“知识尤其是艺术活动的实践及其成品”。本文着重讨论的领域是基于第二、第三种关于“文化”的用法而设定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第三种用法中,文化在当代语境中应该扩充到流行文化(popular culture)和娱乐以及大众媒介。
大众传播工厂的神话
传播,无疑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着不可低估的力量,从传播史来看。我们会得出一个普遍认可的结论性认识:传播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结构、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并且值得指出的是,它对文化复合体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广义的传播媒介包括了时间性媒介和空间性媒介。时间性媒介主要指的是担负信息处理和传播功能的媒介体系,如书籍、报纸、广播、电影、电视等;而空间性媒介主要指的是担负运输和交通功能的媒介体系,如车辆、舟船、飞行器等。在人类进入电子时代之前,尤其是在机械时代,空间性媒介在人类传播活动中是主导媒介,对人类传播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力较时间性媒介更为显著(我并不否认时间性媒介在整个传播史上的主体意义和影响力)。在空间性媒介居于主导地位的机械时代,空间性媒介工具和技术的每一次革命都带来了人类社会以及附着在社会肌体上的文化形态的调整和变动。古代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为人类实现海上远航创造了条件,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正是在指南针的指引下在曾经遥不可及的海外开辟了一个又一个殖民地和贸易市场,使世界成为一体,打破了人类千百年来不同大陆不同人群的相对隔绝状态。这在某种意义上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提高了人类的活动能力,由此人类社会旧有的结构体系被打破,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构成也相应地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革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不断兴起、上升;并且,由于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大和延展,人类信息传播的要求相应提高,在此情况下刺激了人类信息传播从技术到结构形态的革命,而传播体系的革命也势必造成文化领域的震动和重组。我们看到,在资本主义开始海外市场的占领之后,报纸成为了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工具,而在此之前,报纸只是一种影响人群较窄、影响力较小的媒介。报纸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在文化领域也开始不断酝酿和引发革命,对于这种革命我们可以在文学、艺术、教育等领域找到很充分的证据。
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带来了空间距离和时间差异的削减,这在火车、轮船和飞机出现以后表现得异常明显,人类的同步化显著增强,于是就要求信息传播进一步强化。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之下,无线电技术和各种电子媒介得以飞速发展。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人类的文化复合肌体在信息量不断增大、信息传播日益迅疾、传播内容不断扩展的情况下开始发生前所未有的调整和嬗变。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时间性媒介开始成为主导媒介,它开始表现出爆炸式的影响力,并且爆炸的当量不断增大,这时的人类传播已经进入到大众传播时展期。体现在文化领域,时间性媒介造成了人类社会的交织景象: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文化种群、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政治话语系统、不同的文化传承体系在信息需求和信息技术可能性的影响之下,频繁接触、沟通、交流,并互相影响、作用和激战。文化的斗争在传播领域进行得如火如荼,而在这种需求性的斗争中,各种文化类型发生着不可避免和难以预期的各种变化,并最终导致整个文化体系的不断颠覆和不断建构。
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人类进入到了一个癫狂的时代。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大众传播时代到来之前西方人从读书识字的技术中获取了采取行动而不必立即作出反应的能力,机械时代反应和行动是割裂的、延迟的;但是机械时代消退之后,大众传播时代中人类生活在一个日益一体化的世界里,人们用电子时代之前的陈旧的、支离破碎的时间和空间模式来思考问题显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这个新的技术的和文化的背景了。经过超过3000年的专业分工的爆炸之后,人在肢体的技术性延伸中经过3000年日益加重的专业化和异化之后,世界戏剧性地逆向变化并收缩变小。在某种意义上,电子使地球缩小成为了一个村落。人类已经并且还在以电的速度发生某种内爆,在这种内爆因素的作用之下人类的生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来自于人的政治性,人的责任意识提高到了很高的程度,人们必须承担义务并参与行动,个人观点相对淡化,人变得不安起来。我们看到以电视为代表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使人类从个体到社群都发生着激荡的震动,不管有人认为这种影响表现为人的全面发展,还是有人认为它使人的异化程度深化、使人成为了流行噪音的癫狂化的工具,但都说明了大众传播对于人类文化体系的全面介入和全面改组,尤其表现在大众传播机器制造了人类文化史上最独特的类型——大众文化。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大多数的媒介文化批判理论中,人们总是狭隘地将目光集中在了雷蒙.威廉士对于当代“文化”用法的第三种形态的延伸部分(即流行文化和娱乐以及大众传播的一般行为),其实,大众传播对于知识领域的调整则更为隐蔽而意义深远。随着传播工具和传播技术的革命,人类社会在知识领域发生深刻的调整,这无疑是传播与文化关系史上的一次重要的变革。尤其是在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时代到来之后,这种调整更加显著。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所谓尖端科技都和语言有关(语言是传播体系中最为复杂而关键的问题),如音位学与语言学理论、交流问题与控制论、现代代数与信息学、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语言翻译问题与机器语言兼容性研究、存储问题与数据库、通信学与“智能”终端的建立、悖论学等等。这些信息传播科技都对知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的影响来自与知识的一个主要功能——传递。由于各种传播工具和仪器的标准化、微型化和商品化,知识的获取、整理、支配、利用等操作在今天都已经发生了变化。法国学者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曾经指出:“信息机器的增多正在影响并将继续影响知识的传播,就像早先人类交通方式(运输)的发展和后来音像流通方式(传媒)的发展曾经做的一样。”知识在大众传播时代以及已经到来的网络时代背景之下正在或者说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知识为了出售而被生产,为了在新的生产中增殖而被消费;它不再仅仅以自身为目的,它的“使用价值”正在淡化,交换成为主要的目的。知识的本质以及知识的外壳都在大众传播和信息时代的技术背景之下发生了改变,知识作为文化的关键元素,这种改变正反映了大众传播对当下的大众文化的介入是深刻的;同时,大众社会境域下的知识的重新整合是大众传播体制对大众文化极具本质意义的影响。
人类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文化在传播机制的巨大影响下已经发生了整体性的颠覆和建构。传播学的各个学派以及其它领域的学者都对这一课题进行了广泛而又卓有建树的研究,并提出了林林总总的理论。无论是为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热情讴歌,还是大声怒斥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这些理论都证明了大众传播对于大众文化的影响力是存在的,并且超乎一般人的想象。 大众文化的欢歌和悲曲
电视媒介的出现和发展无疑是20世纪人类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上个世纪60年代德国社会学家W.林格斯就把电视与原子能、宇宙空间技术的发明并称为“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大事件”,并认为电视是震撼现代社会的三大力量之一。电视媒介的出现和发展标志着大众传播时代进入到一个更加深入的阶段,并且电视媒介使得大众传播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剧,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无以复加地被抛入了大众传播的旋涡之中。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开始思考大众传播尤其是电视媒介给人类带来的种种影响,在这些学说中,既有对大众传播的赞歌,也有对大众传播的申诉,还有针对大众传播体制内部不同传播类型的对比批判。尤其在西方,媒介批判成为了传播学和文化学的重要领域,这其中不乏一些尖锐而偏激的理论学说,但是这些建构在西方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基础上的思维成果无疑都为我们思考现代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参照。
西方主流的传播学者(以经验学派为典型代表)认为大众传播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积极作用是以往任何时代背景下任何类型的传播活动所无法比拟的,在他们的学术理论体系中,极度宣扬大众传播媒介及其活动给社会文化带来的建构性影响。
德国人古登堡对于印刷技术的革新是传播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它对于现代传播的意义十分重大。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中说,“从技术角度说,古登堡所做的以及自从他的时代以后的大众传播媒介所做的,就是把一架机器放进传播过程,复制信息,几乎无限地扩大一个人的分享信息的能力。”人类正是在这种能够大量复制信息的机器作用之下由传统的口述文化进入到了一个媒介文化的社会状态中,人类分享信息能力的极大增强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现在我们还能够在一个边远的山村看到一台收音机或者电视带给一个村庄的巨大影响力。首先人们通过一种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工具获取了异常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内容涉及与这个山村相隔几万甚至几十万公里的地方,这种信息的介入无疑给山村原有的生活处境带来了一种催化剂。人们的注意力开始转向可以用于实现变革和突破的信息,而不再是故步自封和一成不变地维系旧有的生活体制。新的观念和想象在大众传播的渠道中萌动起来并借助传播的信道开始行动。我们认为,行动的先决条件就是选择,而大众传播的介入正是选择的必要条件,因为它为选择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在这个过程当中,人的注意力发生了变化,人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人的行为标准和价值体系也发生了变化,同时我们看到人的知识获取、娱乐方式、时间分配等文化的体制都在发生着变化,西方主流学者认为这种变化是大众传播带来的积极效果——大众传播为人们提供了充分的信息,来帮助人们在行动前获得足够的选择信息,这样人可以更加自由和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其中包括了选择自己的文化体制。基于突出人的存在和平权主义,西方主流学者提出种种学术性的叙述,主要的观点集中在大众传播造就和支持人的回归和人的独立,使人成为全面发展和自由选择的自我的人。确实,现代报纸的出现扩大了阅读的人群,从而改变了原有的精英文化体系,建构了一个平民化的文化体系;广播、电影、电视的出现,更使信息传播的受众要求降低,从而更加突出了社会参与的广度,社会成员更广泛地参与了社会的选择和文化的建构。在这种条件之下产生的大众文化无疑是一个众神欢歌的文化,它的广度是以往的文化类型难以企及的,因此大众文化常常以“人民的文化”自居。
但是就在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时代充满热情甚至开始癫狂起来的时候,开始有人站出来说话了,传播学批判学派的出现和活跃为传播与文化又提出了更为深入的课题。这些学派有政治经济学派、文化研究学派、意识形态“霸权”理论以及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等。这些学派和理论相比主流的经验学派来说更加具有破坏力,同时也更为复杂。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理论都是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背景之下建构起来的。在这些学派和理论中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向,一是关注传播的宏观影响,其批判话语指涉的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意识形态以及文化构成;二是关注传播过程中人的个体化行为和感受以及发展,话语指涉的是作为人的个体的存在与可能。
西方社会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高度集中和垄断的趋势不断加剧,这种独占现象反映了垄断资本主义控制下的文化生产和流通,而大众传播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垄断资本的经济利益、意识形态和统治权力。大众传播作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规定社会关系、行使政治统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并具有相对独立性。大众传播可以分为两部分: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在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媒介通过象征事物的选择和加工,将社会事物加以“符号化”和“赋予意义”;在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受众接触媒介讯息,进行符号解读。讯息符号是与一定的价值体系或意义体系结合在一起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既有促进现存不平等关系的“支配性”的价值体系,又有推动人们接受不平等、安居较低社会地位的“从属性”价值体系,还有不满足于阶级支配现状、号召社会变革的“激进的”价值体系。大众传播的符号化活动,在本质上是按照支配阶级的价值体系为事物的“赋予意义”的。因此,我们看到的日益丰富的西方大众传播产品,实际上是在发达资本主义系统中居于主导和统治地位的垄断资本的价值体系下的文化体制的产品,它自然担负着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意识形态的任务,而并非像主流经验学派所强调的那样,大众传播是人民性的、平权化的大众文化的缔造者。同时,受众在符号的解读过程中,也不是完全被动的接受的,由于符号的多义性和受众背景的多样性,受众可以对文本讯息作出多种多样的理解。S.霍尔认为,受众对媒介讯息有三种解读形态,一是同向解读或“优先式解读”,即按照媒介赋予意义来理解讯息;二是妥协性解读,即部分基于媒介提示的意义、部分基于自己的社会背景来理解讯息;三是反向解读或“对抗式解读”,即对媒介提示的讯息意义作出完全相反的理解。霍尔认为,大众传媒的符号化和受众的符号解读过程,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和各种从属性文化之间支配、妥协和反抗的关系,体现了“意义空间中的阶级斗争”。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播活动繁荣的景观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部权力机器,尽管它标榜自己是平民的、反体制的和自由的,但是实际上它仍旧是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体制的一个组件,它只是资本主义在文化领域的一种运作体系,是一个资本主义浮华文化的工厂。同时从受众角度看,受众也不是充满愉悦地接受着大众传播机器制造出来的大众文化肌体的亲近,其中的反抗、争斗正在日益激烈。
T.W.阿多诺则从微观上对大众传播造就的大众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认为大众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商品化、技术化和齐一化。他很犀利地将“大众文化”的提法推翻,并代之以“文化工业”,为了“消除一种误会,即防止人们望文生义,认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特点是从人民大众出发,为人民大众服务”。文化工业实质上是在向消费者兜售商品化的信息,并且通过不断向消费者许愿来欺骗消费者,“不断地改变享乐的活动和装潢,但这种许诺并没有得到实际的兑现,仅仅是让顾客画饼充饥而已”。大众传播机器不停地运转,不停地制造出光怪陆离的文化产品,这些产品无论是一般信息还是娱乐活动,都如同宗教说教一般是某种意义的装腔作势的空谈,并以此来控制受众的感官、选择和行为。大众文化是一种商业形态的文化,同时是一种技术化的文化,它通过传播机器大量地被制造出来,因为传播机器的规格化、标准化和体制化,所以我们看到的大众文化产品都被贴上了标签,因而大众文化也被打上了某种规格色彩。借助阿多诺的分析,我们进一步透视大众文化,会发现大众文化的工业化、商品化、技术化和齐一化特点使得大众文化成为了一种数量上极大丰富的、感官刺激巨大的但实质上却是冷漠的、物化的、没有温度的文化工厂。在大众传播歇斯底里的叫卖声里,个体的分散性和无组织性而导致的脆弱使人们迷失了方向,对于在大众文化景色里生活的人,H.马尔库塞用悲天悯人的话语到处了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的罪恶。发达工业社会中,大众传播把艺术、政治、宗教、哲学同商业和谐地混合在一起,它们在文化领域具有了一个共同的特征——商品形式,“发自心灵的音乐可以是充当推销术的音乐。”马尔库塞指出现代大众文化中受到最严格保护的价值标准之一,就是生产率。技术社会的操作原则和标准使得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的人性化内容不断地降低,在这个文化阴影下生活的人们正在成为这个文化的基础的权力结构造成的牺牲品。大众文化是一个肯定性文化、压抑性文化、单面性文化。大众传播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电视媒介的深刻介入,人类虽然在文化生活中可以享受丰富的信息服务,但是在这样的高速、大量、虚幻的大众传播语境中,人们的自主性不断降低,经验派所说的自由选择实际上只是一个乌托邦式的谎言,人们在发达工业化社会的大众传播背景下已经在逐渐丧失个体的独立性。更加突出的是,人类文化和精神世界的技术化,导致人类工业革命以后最剧烈的异化,艺术等文化形式的体制化前所未有地加深,人成为传播工具控制下的孤独的迷惘的存在,并且这种存在正在和艺术一同消亡,因为灵魂在异化过程中不断地迷失。
中国当下大众媒介与文化批判
作为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有着和西方发达工业化社会不同的特质。中国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已经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表现出了很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在传播领域,中国近20年来的发展也是前所未有的。正是在中国传播事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众文化开始成长起来。应该说,西方的大众传播实践和大众文化现象对于中国当下的传播和文化是有一定的借鉴和反思意义的。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大规模地发展起来,信息以各种各样的形态铺天盖地而来,从清晨到日暮,街头叫卖报纸的喊声、不停播放的电视节目、不断出现的广告牌……人们生活在一个被信息包围的环境里,应该注意到的是中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进入到了大众传播的癫狂状态,相比西方来得要快,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当下的传播发展和由此而来文化冲突要比西方更显著。所以思考当下中国的传播和文化问题是必要而紧迫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媒介批判领域的成果相对的偏狭,大都局限在媒介的社会责任上,而忽视了更为深入的相关文化研究和心理研究。
20年来,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是巨大的,当我们为社会信息体系的建立和由此带来的信息畅通以及人们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感到欣慰的时候,应该看到,由电视建立起来的媒介文化是一个强势的、干预性的媒介文化,人们在其中被迫处在一个弱势地位。人在电视文化中被动地选择着某种文化人性,电视的视听文化特点决定了人在这样的传播过程中变得庸懒和无聊,没有满足的视听欲望控制着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信息的商品化和电视的传播体系都造成了一个现实:电视造就了一种庸懒的被动的但很舒适的阅读方式和娱乐方式,思考成为了按动遥控器时的躁动和无助,电视很大程度上在扮演着一种勾引者的角色,被勾引的往往是青少年。我不是在鼓吹媒介的社会责任论,因为文化是一个社会镜像,传播并不是仅仅由媒介构成,所以这种文化困境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商品化的辐射作用,这种辐射的非理性状态伤害到了整个文化肌体,责任不应该仅仅由媒介来承担。如何有效地监控这种商品化的非理性辐射作用关系到文化整体的当下发展和未来走向,我们更应该致力于建立这样一个监控体系。同时,电子媒介的强势作用还表现为,当下中国人的角色错乱和自我缺失造成的价值标准的混乱。种类繁多品格各异的影视娱乐文化成为了人的物化生活情景之外的一个虚幻的生活情景,人在现实世界中的种种角色之外又开始有了种种虚幻的角色,并且这种新的不稳定的角色不断涌入现实生活,并干预着人的真实角色和行为。我们看到很多青少年模仿各类的媒介形象并产生了一些过激的体制外的反社会行为。此外还有很多隐性的社会文化问题从大众传播活动的诱发之下产生。
可以说,如何建构一个良好的健康的文化体系对于中国的传播机制和其他功能部门都是一个很棘手但迫切的问题。 霸权话语的狂乱
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日益发展的今天,信息主权和文化主权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拥有自主选择自己的文化制度、道德和价值体系、生活方式的权利。文化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是维持一个国家或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冷战结束后,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的世界背景下,在借助于最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大众媒介高度发达的今天,在文化交往发展到空前规模的情况下,文化交汇和冲突都异常显现和突出出来,并且正在改变着整个世界的文化格局。在对于文化与传播的思考中,一种叫做“文化帝国主义”的问题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
文化帝国主义(cultural imperialism)是在20世纪60年代反对“新帝国主义”的国际环境中诞生的。战后许多殖民地国家获得了民族独立,帝国主义国家的扩张手段相应进行了战略调整,由军事手段和直接的殖民统治为主转向了以经济手段和文化控制为主。新帝国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政策就表现为“文化帝国主义”。我们看到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靠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相对完备的传播体系在世界范围内扮演说话者的角色,从好莱坞电影到迪斯尼的动画城,从香槟到美女,从哈佛到畅销小说,话语的权利被发达工业社会的大众传播体系把持,作为弱势文化的发展中国家只能更多地充当听者的角色。在疯狂的叫卖声中,强势文化主体尽情地扩张,并达到倾销商品的目的,以此实现着对世界的文化支配。在文化扩张中,大众传播媒介是其最有力的制度化的手段和工具。英国学者J.汤林森在《文化帝国主义》一书中对充当着文化帝国主义主体的媒介帝国主义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尽管他的学说带着为帝国主义辩护的色彩,但是他对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利用强大的具有全球活动能力的传播体系推销美国式的大众文化这一事实也是承认的。走在中国某个省会城市的街头,你可以看到可口可乐、麦当劳、《美国大美人》、比尔.盖茨以各种形式反复出现着,就像60、70年代猫王、披头士风靡全球一样。在这样的话语霸权严重干预着发展中国家和弱势文化民族的生活和文化的情况下,我们在思考,跨文化传播究竟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在强势的高度垄断的发达传播体制的掠夺性的扩张下,发展中国家防守的最后底线是什么,有什么防御措施可以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文化,维护自己信息和文化主权?垄断的“传媒寡头”正在地球的上空游荡,你抬头就能看见他的脸,怎么办?
这是一个很无奈的问题吗?也许,我们能做些什么的。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同时,也在为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充满人性的国际信息新秩序而努力。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中间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文化传播体制,并通过各种形式来加强彼此的文化和传播合作,以此来促进自身文化的发展,并逐步突破发达国家的信息和文化传播的强大包围圈。
结语
流行神话是大众传播一手制造的,我们还很难对它神秘的身体作出明确的可固定化的判断,因为它还在光影中不断变化。我们听见它的歌唱,看见它在起舞,也听见它在嚎叫,看见它在施暴。我们能做什么呢?观望当然是不够的。
参考文献
1《人的延伸:理解媒介》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 著
2《社会水泥——论大众文化》
陈学明、吴松、远东
著
3《传播学概论》
〔美〕威尔伯.施拉姆 著
4《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著
5《文化帝国主义》
〔英〕J.汤林森 著
6《世纪晚钟》
高小康 著
7《科学的历程》
吴国盛 著
论文关键字:视频点播视频服务器机顶盒
随着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硬件存储技术的发展,人们已不再满足以往单一、被动的信息获取方式,而是希望主动参与节目之中。视频点播技术((voD)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传媒方式,它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广播式的单向视频传播方式,满足了人们对视频播放进行实时控制的愿望。
1相关概念
视频点播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网络传媒方式,该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电视技术和数字压缩技术等多学科、多领域融合交叉的产物。
视频点播简称VOD(VideoonDemand),也称为交互式电视点播系统,意即根据用户的需要播放相应的视频节目,从根本上改变了用户过去被动式看电视的不足。打开电视后可以不看广告,不为某个节目赶时间,随时直接点播希望收看的内容,就好像播放刚刚放进自己家里录像机或VCD机中的一部新片子,但是又不需要购买录像带或者VCD盘,也不需要录像机或者VCD机。这就是信息技术带来的梦想,它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将视频节目按照个人的意愿送到千家万户。
2原理与组成
视频点播的原理是VOD服务提供者将大量节目源存储在视频服务器中的超大容量、高速硬盘中,视频服务器可随时响应用户需求,并通过传输网络将压缩编码并经过打包处理的视频、音频码流传送至用户端,用户接收端利用电视机十数字机顶盒或电脑等数字多媒体终端将压缩编码并经过打包处理的视频、音频信号进行相应的逆处理,并通过电视机显示设备或电脑等数字多媒体终端还原出原始的视频、音频信息,给用户提供需要的高品质视听节目。
视频点播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视频服务器
用于存储经过相应处理后的多媒体文件,如歌曲、电影、电视剧、教学视频等等,由数据库、高速磁盘阵列、记账计算机、节目选择计算机和高性能的服务器主机等组成。
(2)Web服务端
将视频服务器上的多媒体信息通过Web服务向访问该Web网页的客户,提供用户搜索查询等功能。
(3)管理和工作站
管理和工作站是视频和音频的采集工作站,经过相应的处理后,将多媒体到视频服务器上,供用户点播播放。
(4)宽带通信网络
宽带通信网可以是高速以太网,也可以是光纤网络.
(5)多媒体终端
多媒体终端可以是机顶盒十电视机或者是电脑等数字多媒体终端。所谓机顶盒是一台网络计算机,机顶盒中有CPU.内存、调制解调器、解码器、高频头等硬件及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等软件,接收有线电视网络中传输的数字电视信号,信号经过处理后把节目在电视机上显示出来。
3应用现状
大多数广电运营商已经搭建了VOD平台,其中:合肥有线开展了基于交互电视平台的视频点播项目,向用户提供VOD服务,采用单向HFC网络,电话回传方式,及IP流媒体点播功能。武汉数字电视公司采用循环影院方式,包月14元。杭州有线数字电视平台已推出两套NVOD点播影院。青岛广电局的NVOD片源由电视台提供,网络公司负责传输,还提供股票信息业务,采用轮播方式,每天分6个时段点播,用户点播后一般可在15分钟内收看到节目,但尚未实施收费。
目前,网络也存在类似于视频点播的网站,如激动网、优度、优酷、土豆、迅雷看看等,在这些网站上面,能够搜索到自己想要看的电影、电视剧等视频信息,是视频点播的一个雏形,一个狭义概念(视频点播即点播视频内容供客户观看,这里的视频主要是指MTV、电影、电视剧等)的体现。
4应用前景
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有线电视用户由2006年底的1.389亿上升到1.43亿;中国的有线数字电视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由2006年的1600万上升到1817万户;同时,付费频道的产业链基本形成,高清电视开始启动。让人奇怪的是,在人们的家中通人了那么多粗粗的有线电视线路之后,为什么还不能按一下遥控器就立即播放电影呢?有线电视产业认为视频点播技术将能解决这一问题。在经过了多年的试验和失败后,视频点播可能要迎来自己的好时光了。费城和纽约两大城市本月都大张旗鼓地推出了视频点播服务,700万美国家庭将能访问有线电视公司的“超级DVD",在自己的电视机上播放电影等节目。这与以往的付费节目不同。以前,有线电视公司是在指定的时间播放一些电影,而视频点播让数字户花几个美元就能从大量新电影和经典影片中挑选自己爱看的,可以随心所欲地暂停、快进、重放。最棒的是,用户不必再去商店购买或租赁,不必拿回家中,也不必退还。
从家庭接人网进行分析,其特点是规模大、投资多、涉及面广,它是网络通信发展的瓶颈,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实现这种网络有多种技术,而每种技术都有具体的服务对象、带宽范围和环境特征等。它既要满足现在VOD的需求,还要考虑将来的发展及横向兼容服务问题。目前可以考虑的有以下几种:
(1)模拟调制CATV同轴电缆网;
(2)数字调制CATV同轴电缆网;
(3)无屏蔽双绞线VTP;
(4)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HFC);
(5)光纤网和双绞线混合网。
随着政府和国家越来越关心人民的生活、越来越重视人民的生活质量,如果在政府和国家的大力推行下,全民影院、全民KTV、全民课堂等将会相应地产生,同时VOD也会相应地迈进历史性的一步。
5结语
5.1存在问题
(1)VOD视频点播系统的造价昂贵,从整个VOD视频点播系统来看,系统的造价主要集中在三个部分:服务器端、传输部分和用户终端。
1)服务器端造价
服务器端的造价主要包括:高性能服务器主机、高速磁盘阵列、数据库、高性能Web服务器等的造价,伴随着高清视频信息的出现,对视频点播系统的服务器端的硬件要求更高。
2)传输部分造价
目前国内的传输主干网和接人网部分还是不能满足视频点播系统的需求,需要进行改造。伴随着高清视频的出现,对于主干网和接人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造费用是相当高的。
3)用户终端造价
用户端造价包括接入网改造造价和终端设备造价,其中,终端设备的造价相对较低。目前新建的智能小区已实现宽带接人,即千兆到小区、百兆到楼底、十兆进户。这样就给数据、语音、视频信号提供了一条高速通道。利用好这一通道,就能解决智能小区中数据、语音、视频三线合一的问题,也就能打破阻碍智能小区系统向前发展的瓶颈。但是比较老的小区接人网的速度还是有限的,改造成本也是很高的,用户不可能出资进行改造,只有VOD系统开发商进行改造,这方面的费用也是相当高的。
(2)多媒体信息的版权问题
因为几乎所有的MTV、电影、电视剧、视频教程等都涉及到版权和许可证的问题,需要从发行商手里购买,这一方面的费用是相当高的,不是一般企业能够负担的,这是VOD视频点播系统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3)多媒体信息的内容审查问题
目前在我国,不是所有的多媒体的内容都可以在网络上公开传播的,在公开传播多媒体信息之前,需要经过国家广电总局的鉴定,只有通过鉴定的多媒体信息才可以在网络卜公开传播。未经鉴定的多媒体信息公开传播,有可能触犯法律。由于多媒体文件需要通过鉴定,手续繁琐,给VOD的发展增加了障碍。
(4)网络瓶颈的限制
由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比较理想的是HFC接入方案。它综合了光纤网带宽、电缆价格便宜的优点。对于通过互联网进行视频点播的用户,接人网也可以是由电信提供的宽带接人服务,可以通过ISDN或ASDL等方式接人中心交换机。这种方案对于普通的视频点播可以基本符合要求,但是对于目前高清的多媒体信息点播显得力不从心,网络瓶颈问题突出。
5.2解决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伴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PC机、普通服务器等硬件价格下降,服务器端价格也有所下降,但配置高端服务器设备的造价还是很高,可以采用普通服务器的集群来组建VOD服务器,可以大大降低服务器端的造价;对于组建光纤网络或高速以太网络造价,目前来说几个还是很高的,可以利用现有的网络开辟出专用的快速网络通道,来支持视频点播的应用,待国家对现有网络进行改造时,可以利用改造后的网络来重新架构VOD系统模式;用户端的造价可以由用户和VOD系统的开发商共同承担,来降低开发商的投人,是VOD方案可以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