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无线网络建设论文8篇

时间:2023-04-26 15:43:3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无线网络建设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无线网络建设论文

篇1

关键词:TD;无线网优平台;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引文

虽然现在研究领域有关TD无线网络建设论文与专著数量很多,但是大部分的论著的侧重点还是停留在TD无线网络规划概况加以分析。而本文将结合着实际的工程技术来对TD无线网优平台的某些关键的技术是如何实现的来加以探讨。因为我国国内还没有最终明确TD所采用的具体频段,所以本文将不再具体地讨论频率的规划,而只是从OFDM的技术角度、多天线的技术角度、规划站点选取的技术角度、分布系统建设的技术角度等方面,来对整个的TD无线网络建设提供一些有力的技术层面上的支持。

一、TD无线网优平台中的关键技术的研究

针对TD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TD无线网优平台中的OFDM技术

OFDM技术主要是运用基于正交频分复的频分多址的技术,这种技术和过去的那些技术所不同的地方在于其中的各载波是采用彼此叠加与正交的方式从而成功避免干扰的,这样做的优点在于既能够将宽带的资源使用的效率大大提高,又能够把频率的利用的效率从中得到适当的提高。OFDM这一技术的核心便是它的调制与解调,主要还是通过对离散傅里叶变化DFT来实现的,从而让调制工作变得越来越简单,不断的循环前缀CP,这也是OFDM技术的又一个重要层面。OFDM技术,是TD无线网络规划关键技术中的多址技术,它有着高效的频谱利用率、简便的接收机、强化的带宽扩展性;容易地去帮助MIMO系统的实现,和能够让它和同连接路的自适应技术加以结合等优点,然而因为这一技术的峰均功率相对较高,这也就大大降低了射频功率方面的效益,进而造成了发射机射频模块在资金的投入上和耗电等方面都有所增加。由于OFDM技术的上下行多址的方式,可以通过提高投入的资金与相对复杂的技术的方法,进而帮助TD系统能够获得更高的数据频率,并且再通过SC-FDMA的相关使用,便极好的解决掉了OFDM眼中的高PAPR的问题。

2、TD无线网优平台中的多天线技术的具体情况

TD无线网优平台上的多天线技术,也被称作MIMO技术。主要就是在发送端和接收端,来借助设置多条天线的方式,去完成负责信号的接收工作与发送工作,进而使系统的容量大大增加,系统容量的提升是可以加快信息的传输速率的,由于信息的冗余度在增加,还可以提高它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采用这种技术,其关键的步骤是可以提高对于空间加以复用的频谱利用效果,与此同时借助这一技术还可以对系统传输的可靠性提供保障的作用,最终把接收机的灵敏度能够降低至一定的程度,然后便有效地提高了系统容量与小区覆盖的半径。

3、TD无线网优平台的物理层技术

首先就是TD无线网优平台的结构,在TDD双工模式下TD系统的结构,其主要功能是为在同一工作频率的上下行提供占用资源的时间和位置信息。对其TD无线网优平台的物理层资源块,主要包括资源单元(RE)、资源块(RB)、资源单元组(REG)、控制信道单元(CCE)等四类资源块,TD无线网优平台中一些关键技术的实现分析且具有OFDM技术的多址特点;物理层信道主要包括上行和下行信道,用于承载来自高层信息的资源单元。

二、TD无线网优平台中关键技术的实现

1、TD无线网优平台中关键技术的需求

TD网络建设要以市场业务需求为导向,将网络建设到用户真正需求的地方,中国移动建设TD无线网络平台,最大的可能是采用D频段或者F频段,而TD无线网络覆盖范围与频段的选择是密切相关的。一般情况下,D频段覆盖室外热点区域,F频段进行室外全覆盖,选择TD无线网络覆盖范围时不应仅仅考虑网格测试区、主城区、城区等范围,建议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首先对网络覆盖应该重点考虑数据区域和网络测试区,在规划TD无线网络覆盖区域时应尽量连续,特别是规划D频段时,不能因为D频段是覆盖热点区域,而被划分成一个个的小区域,如果规划覆盖范围过小,会造成后期网络测试及TD无线网络业务推广均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2、TD无线网优平台宏站规模

通常根据覆盖预测来进行TD宏蜂窝站点数量的确定。根据理论计算,在达到同等覆盖质量的前提下,如果使用F频段可比使用D频段节省46%的建站资源。在进行TD规划时,D频段站点可略多于覆盖预测的站点。但由于TD频段规划站点多于现网TD-SCDMA站点数,受限于选点难度,新选站点不宜太多。但在进行F频段的TD无线网络规划时,相对于覆盖预测,建议加大F频段的站点数量。因为在TD无线网络采用F频段时,站点数少与同覆盖区的TD-SCDMA站点数,站点可选择的余地较大,而且TD无线网络采用F频段的目的是进行连续覆盖,为了保证TD的网络质量,宜加大F频段的站点数量。

3、TD无线网优平台分布系统选择

因为TD无线网络的频段较高,对于规划区内的TD-SCDMA物业点均建议建设TD无线系统,TD无线网络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式包括单路建设方式和双路建设方式两种。双路分布系统相对于单路分布系统具有1.5~1.8倍的容量增益,对于提升小区吞吐量和用户峰值速率体验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故在数据流量较大的区域,网络应建设双路分布系统。但实际规划设计中很难按此考虑,双路分布系统由于需要双路馈线和双倍天线,建设难度很大,特别对已建单路分布系统的物业点,再建设一路分布系统协调难度很大。对某地市的现网情况进行调研后发现,现网有双路分布系统的物业点不到1%,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协调困难。而且从投资效益上说,双路分布系统投资接近翻倍,但是很多物业点并没有建设双路分布系统的必要。现网很多分布系统是为了解决TD-SCDMA网络的覆盖需求而建设的,并没有很高的用户数及数据流量,在这些物业点建设双路分布系统会造成投资浪费。

三、TD无线网优平台关方面的设计

TD无线网络规划得主要步骤上分为网络规模的估算、网络规划的需求分析、覆盖容量的仿真工作、站址的选择与无线参数的规划设计等几大部分。在设计TD无线网络时,能够采用以下几个环节来进行。

1、TD网络的频率规划

为了最终解决好小区间的干扰问题,在TD无线网络的频率规划的具体阶段,应当大力提高对于频段的分配与复用工作。运用同频组网或者异频组网的方法来实现。

2、TD网络的覆盖规划

进行TD无线网络的覆盖规划工作,要求覆盖对象要多样化,编码的调制方式也要多样化,并且帧结构的支持覆盖的极限功能要实现进一步的提高。借助由覆盖目标的计算覆盖的半径与采用覆盖的区域半径来计算覆盖的速率这两种方有效法,最终进行网络的覆盖规划。

3、TD网络的链路预算

在进行规划的仿真工作的前期,是需要来采用相关的链路预算的方法的,从而预计出系统覆盖的具体性能。在这一实现阶段,需要首先制定出一个相对明确的、尽量详细的计划,包括技术和时间等多个方面,并使用制定的预算来确定TD网络建设的大体规模,以及主要需求、重要参数和所需要补充的设备等等。

4、TD网络的容量规划

进行TD无线网络的容量规划工作,主要是使用系统的仿真、实际测量来统计数据的方法,从而获取小区的吞吐量、小区的边缘的吞吐量的信息,最终使得站址选择工作更为便捷。

5、TD网络的仿真规划

TD网络的仿真规划需要具备多天线的增益配置、承载参数配置与ICIC干扰的消除功能的,和无线资源调度等特点。在这一阶段当中,还需要应用专门的TD仿真工具去对已经确定的规划方案来进行相应的测试工作,并一定要注意对其容量和覆盖的范围加以仿真的分析。具体上讲也就是要做好导入规划数据、规划邻区、传播预测、时隙以及频率规划、蒙特卡罗仿真、业务模型配置等内容。

结束语

通过对TD无线网优平台中一些关键技术的研究探讨,能够帮助实现TD无线网络的合理规划设计,以及帮助未来TD无线网络的部署工作展开。当前中国移动计划部以及工信部都已经开始对其展开网络试验,并推动TD无线网络产业特别是终端产品的商用化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TD无线网优平台技术成为日后通信领域的主流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TD网络建设 分布系统建设 分析

现在关与TD无线网络建设的论文和专著很多,但大部分都是侧重于TD无线网络规划进行分析。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TD无线网优平台的一些关键技术的实现进行探讨,由于国内尚未明确TD所采用的频段,故本文将不讨论频率规划,只从OFDM技术、多天线技术、规划站点选取、分布系统建设等,为TD无线网络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一、TD无线网优平台中关键技术研究

针对TD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TD无线网优平台的OFDM技术

OFDM技术主要就是采用基于正交频分复的频分多址技术,这种技术与以往的技术不同的就是OFDM技术中的各载波通过彼此叠加和正交而避免干扰,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宽带资源的使用,同时也可以将频率利用效率得到相应的提高。OFDM技术的关键技术就是在于其调制和解调,主要就是通过对离散傅里叶变化DFT实现,让调制变得简单化,不断循环前缀CP,也是OFDM技术的一个关键技术。OFDM技术,是TD无线网络规划关键技术中的多址技术,有着高效的频谱利用率、简便的接收机、强化的带宽扩展性;易于帮助实现MIMO系统,可以让其与同连接路自适应技术相结合的优点,但是由于这项技术的峰均功率比较高,也就降低了射频功率的效益,进而导致了发射机射频模块在资金投入和耗电方面有所增加。基于OFDM技术的上下行多址方式,能够通过提高投入资金和较为复杂的技术的方式,帮助TD系统获得更高的数据频率,且通过SC-FDMA的使用,解决了OFDM眼中的高PAPR问题。

1.2 TD无线网优平台的多天线技术

TD无线网优平台的多天线技术,也称为MIMO技术。主要是在发送端与接收端,通过设置多条天线的形式,来完成信号复杂的接收和发送任务,从而增加系统容量,系统容量的提升能够加快信息传输速率,借助信息冗余度的增加,还能提高其可靠性和安全性。这种技术模式,关键在于能够提高对空间复用的频谱利用,同时通过该技术对系统传输可靠性的保障作用,将接收机的灵敏度降低到一定程度,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容量和小区覆盖半径。

1.3 TD无线网优平台的物理层技术

首先就是TD无线网优平台的结构,在TDD双工模式下TD系统的结构,其主要功能是为在同一工作频率的上下行提供占用资源的时间和位置信息。对其TD无线网优平台的物理层资源块,主要包括资源单元(RE)、资源块(RB)、资源单元组(REG)、控制信道单元(CCE)等四类资源块,且具有OFDM技术的多址特点;物理层信道主要包括上行和下行信道,用于承载来自高层信息的资源单元。

二、TD无线网优平台中关键技术的实现

2.1 TD无线网优平台中关键技术的需求

TD网络建设要以市场业务需求为导向,将网络建设到用户真正需求的地方,中国移动建设TD无线网络平台,最大的可能是采用D频段或者F频段,而TD无线网络覆盖范围与频段的选择是密切相关的。一般情况下, D频段覆盖室外热点区域,F频段进行室外全覆盖,选择TD无线网络覆盖范围时不应仅仅考虑网格测试区、主城区、城区等范围,建议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首先对网络覆盖应该重点考虑数据区域和网络测试区,在规划TD无线网络覆盖区域时应尽量连续,特别是规划D频段时,不能因为D频段是覆盖热点区域,而被划分成一个个的小区域,如果规划覆盖范围过小,会造成后期网络测试及TD无线网络业务推广均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2.2 TD无线网优平台宏站规模

通常根据覆盖预测来进行TD宏蜂窝站点数量的确定。根据理论计算,在达到同等覆盖质量的前提下,如果使用F频段可比使用D频段节省46%的建站资源。在进行TD规划时,D频段站点可略多于覆盖预测的站点。但由于TD频段规划站点多于现网TD-SCDMA站点数,受限于选点难度,新选站点不宜太多。但在进行F频段的TD无线网络规划时,相对于覆盖预测,建议加大F频段的站点数量。因为在TD无线网络采用F频段时,站点数少与同覆盖区的TD-SCDMA站点数,站点可选择的余地较大,而且TD无线网络采用F频段的目的是进行连续覆盖,为了保证TD的网络质量,宜加大F频段的站点数量。

2.3 TD无线网优平台分布系统选择

因为TD无线网络的频段较高,对于规划区内的TD-SCDMA物业点均建议建设TD无线系统,TD无线网络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式包括单路建设方式和双路建设方式两种。双路分布系统相对于单路分布系统具有1.5~1.8倍的容量增益,对于提升小区吞吐量和用户峰值速率体验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故在数据流量较大的区域,网络应建设双路分布系统。但实际规划设计中很难按此考虑,双路分布系统由于需要双路馈线和双倍天线,建设难度很大,特别对已建单路分布系统的物业点,再建设一路分布系统协调难度很大。对某地市的现网情况进行调研后发现,现网有双路分布系统的物业点不到1%,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协调困难。而且从投资效益上说,双路分布系统投资接近翻倍,但是很多物业点并没有建设双路分布系统的必要。现网很多分布系统是为了解决TD-SCDMA网络的覆盖需求而建设的,并没有很高的用户数及数据流量,在这些物业点建设双路分布系统会造成投资浪费。

三、TD无线网优平台关的规划

TD无线网络规划主要步骤包括网络规模估算、网络规划需求分析、覆盖容量仿真、站址选择和无线参数规划等几个流程。在规划TD无线网络上,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

3.1 TD网络频率规划

为了解决小区间的干扰,在TD无线网络频率规划阶段,应该提高对频段的分配和复用。通过同频组网或异频组网的方式进行。

3.2 TD网络覆盖规划

TD无线网络覆盖规划,具有覆盖对象多样化,编码调制方式多样化,以及帧结构支持覆盖极限功能的进一步提高等特点。通过采用由覆盖目标计算覆盖半径和由覆盖区域半径计算覆盖速率等两种方法,进行网络覆盖规划。

3.3 TD网络链路预算

在规划的仿真前期,需要采用链路预算的方式,估计系统覆盖的性能。在这个阶段,需要事先制定一个相对明确、详细的计划,包括技术及时间等方面,利用制定的预算可以确定TD网络建设的大体规模,以及主要需求、重要参数以及所需要补充的设备等等。

3.4 TD网络容量规划

TD无线网络容量规划,主要是采用系统仿真、实际测量统计数据的方法,获取小区吞吐量、小区边缘吞吐量信息,便于站址的选择。

3.5 TD网络规划仿真

具有多天线增益配置、承载参数配置和ICIC干扰消除功能,以及无线资源调度等特点。这一阶段中,需要借助于专用的TD仿真工具来对既定的规划方案进行相应测试,重点注意对其容量以及覆盖范围进行仿真分析。具体的讲就是要做好导入规划数据、规划邻区、传播预测、时隙以及频率规划、蒙特卡罗仿真、业务模型配置等内容。

篇3

【关键词】校园无线网 WiFi 方案设计

1 引言

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高校逐步建立了适应行业发展的实验平台。我院广播电视工程专业建设了三网融合实验平台,并对原来的实验室进行了全面整合,形成了一套具有传媒特色的三网融合实验室系统,该系统由天线系统、卫星接收系统、数字电视前端系统、双向传输系统、OTT系统等多种系统组成,每个系统相互独立,又可串联成一个完整的大系统。在此实验系统的基础上我们需要一个无线网络,使得OTT系统经过在线转码和离线转码后输出的多格式多分辨率的视频节目,在本实验楼的所有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手机、平板、电脑上观看,也可以通过机房的10台终端(OTT机顶盒)自带的WiFi模块接收,或者直接使用手机或平板的DLAN或AirPLay功能,将视频信号在大屏上展示。

2 网络建设目标

2.1 网路建设目标

实验楼一共6层,为满足网络需求,需要对实验楼进行全面的无线网络覆盖,其中实验楼有线线路已经完成。无线局域网是整个覆盖系统的关键,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质量。要求设计的解决方案实现以下效果:

(1)实训楼内部无死角;

(2)手提电脑测试信号在-70DB以内,最好手机测试信号在-75DB以内;

(3)功率不高于100MW;

(4)在提供无线覆盖的同时,保留有线网口可正常使用。

考虑到以上的技术需求,采用ITEM的无线覆盖解决方案,所选用的电信级设备提供了高速移动和快速漫游切换的能力,满足了室内外大规模无线组网的需求。ITEM 无线局域网作为多业务平台,具有自我组织、自动配置、性能自动调节、链路自动修复等特性,支持覆盖均衡和冗余备份功能,为各种无线覆盖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平台。

3 无线网络覆盖规划

通过对无线网络平台应用模式的综合分析,我们总结出实训楼信息化系统对无线网络平台具体要求:

3.1 良好的无线信号覆盖效果

传统上,无线接入点的设计主要用于在相对开放的空间内提供无线连接。但在拥有众多房间的实训楼规划和安装传统无线接入系统时,却存在诸多问题。面板式AP接入点安装在实训楼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防火墙、防火门、瓷砖和水管等造成的衰减。同时该类接入点也具备很高的接收灵敏度。一台接入点足以轻松支持实训楼里使用的平板电脑、便携式电脑及其他无线移动终端构成的高容量网络。

3.2 设备稳定可靠

稳定可靠的网络是为用户提供满意服务的基础,因此设计施工中要注重产品自身的性能及用户体验,拥有完善的产品测试流程及质量管理流程,保证产品的性能。无线网络化应用解决方案目前已广泛为实训楼用户所采用,运营使用过程中经受了各种复杂和恶劣网络环境的考验,是稳定、高性能、高安全性、高性价比的无线网络化应用解决方案。

3.3 综合投入成本低

因为实训楼设有从分线箱到实训楼的五类/六类网线,所以我们使用无线解决方案:通过五类/六类网线部署无线局域网。该解决方案能使实训楼以最低成本快速、轻松地实现实训楼的无线上网服务。该解决方案完全不需要重新布线,即免去了重新布线的材料费、人工费,又消除了对实训楼运营带来不利的影响,免除了实训楼的损失,安装完成后的维护人力和物力也大大减少。

4 无线网络覆盖方案

根据对实验楼无线覆盖设计的规划,结合实验楼的具体特点,我们采用了由前端无线AP规划设计和后端AP集中管理软件来共同构建2号实训楼无线覆盖解决方案。

4.1 实训楼无线覆盖设计实现

对于实训楼实训楼的无线信号覆盖,布放ITEM-HR面板式AP,直接安装在实训楼内部预留的86暗盒内,以确保实训楼内笔记本电脑测试信号在-70DB以内,手机测试信号在-75DB以内,保证用户能够流畅观看网上视频。

4.2 公共区域无线覆盖设计实现

对于诸如实训楼大堂、餐厅、会议室等公共区域,布放大功率吸顶式AP(ITEM-SR),采用吸顶式安装,美观、大方的同时,能够确保良好的无线覆盖效果。

4.3 无线组网实现

前端无线AP设备支持POE供电,若楼层交换机支持POE供电,则无需任何中间设备,无需重新布线,直接使用实训楼内已部署的网线即可;若楼层交换机不支持POE供电,则在楼层交换机处外接POE供电模块即可。

4.4 通过AC控制器实现设备的集中管理

AC控制器可以直接集中的管理所有的AP,查看其运行状态,以及所有连接用户的连接状态、用户权限、连接时间等,这种集中控管的能力和管理方式,将极大降低实训楼的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提高实训楼管理效率,作为实训楼的运营来说也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前端AP设备施工明细:安放于走廊的36台ITEM-R1型号吸顶式AP;安放于楼层弱电间的1台ZTE中兴ZXR10 2826A型号的24口POE供电交换机 ;安装于机房的1台ITEM-R1型号的AC控制器;其中根据需要还可安装路由器和认证服务器。

5 结束语

无线网络的移动性和简便性弥补了有线网络的不足。随着移动终端技术及技术的发展,依靠无线网络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科研与娱乐的基础设施平台,已经成为近年来高校发展与改革的基石。本文以山西传媒学院实验楼无线网络覆盖为例,设计了一套无线网络建设方案,给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覆盖实验室的网络环境,为日后建设智慧校园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璐倩.VWT公司无线网络规划方案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2011(09).

[2]李先权.WiFi网络构建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2012(11).

[3]颜汝南.高校无线网络规划与部署[J].信息与电脑,2015(23).

作者简介

耿小芬(1976-),女,河北省无极县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山西传媒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技术。

篇4

论文摘要:数字校园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在数字时代的必然目标,对中国高校教育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高校资源紧张,为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有效的方法是建设无线校园网,创建数字化校园,实现超时空虚拟大学。

1引言

人类全面进人信息化社会,世界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高等教育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但随着高校扩招的推进,各高校在校学生人数激增,教学资源紧张日趋严重,为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有效的方法是建设无线校园网,营造数字化校园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创建数字化校园,实现超时空虚拟大学。

2数字校园

2.1数字化校园内涵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系统为依托,支持学校教学和管理信息流,实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

2.2数字化校园是传统校园的时空拓展

(1)空间拓展。传统意义上的教室不复存在,将校园的功能突破围墙的限制,成为一个可以覆盖网络可达范围的无疆域的大学。

(2)时间拓展。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安排学习时间,突破了传统上定时定点集中上课的束缚,在网络覆盖区任何角落,只要有一台笔记本电脑,便可以随意上网接受教育。这种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不受电缆和网络线、布线限制的网络访问模式,就是无线上网。现在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LocalAreaNet-work,WLAN)在全球各地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已悄然兴起,成为教育网络发展的主要潮流。

3无线局域网

移动设备的发展催生了无线数据传输的应用。在此以前桌面机和服务器以及各种连接的电缆线还统治着市场,网络线,电话线们构筑起整个有线世界。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无线网络还是被推上了日程。作为无线网络之一的WLAN,满足了人们实现移动办公的梦想。WLAN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在一定的局部范围内建立的网络,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的功能,能够使用户真正实现随时、随地、随意的宽带网络接人。WLAN可应用于办公、医院、校园、社区、厂房、监控、会议等,是当今网络发展的一个主要潮流。

3.1WLAN网络配置

在WLAN环境中要配置两种设备。一种是用来专门进行数据接收和发送被称作无线访问节点AP(AccessPoint)的设备见图1。一个AP能够在几十至上百米的范围内连接上百个无线用户。另一种就是提供给终端用户使用的无线网卡(WLANCard),通过无线网卡才能访问整个网络。

3.2WLAN特性

WLAN具有易安装、易扩展、易管理、易维护、高移动性、保密性强、抗干扰等特性。刚开始是作为有线局域网络地延伸而存在的,各单位广泛采用WLAN技术来构建其办公网络。但随着应用的进一步拓展,WLAN已发展成为公共WLAN,成为Internet宽带接人手段。

3.3WLAN应用范畴

WLAN应用包括:①休闲旅游。应用在生活社区、游乐园、旅馆、机场车站等游玩区域;②移动办公。应用在政府办公大楼、校园、企事业单位、医疗、金融证券等。③变化区域。难于布线及频繁变化的环境,临时需要的宽带接人,流动工作站等,建立WLAN是理想的选择。

3.4WLAN网络安全

用有线网络的安全措施可以满足其安全性需求,但对于安全性要求特高的用户,仍然存在着安全隐患,需要在无线接人点AP上加密即可达到安全要求。

4创建无线校园网络

随着高等学校大量扩招,教室、公共机房、电子阅览室、实验室等都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教学资源相当紧张,造成这种困境的根本原因是教学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改变这种局面的有效方法是建设无线校园网,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自主安排学习,实现教学不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

4.1安装、维护简单易行

无线校园网络系统可有效解决上述场所物理布线困难等难题,是目前局域网用户升级、改造现有网络最佳途径。既可用于物理布线困难的地方,调试也相对简单,更能节省大量的维护费用。其特点是有良好的先进性、开放性、可靠性、扩充性、管理性、实用性。

4.2实现动态管理

运用无线网络技术,笔记本电脑和服务器之间无需物理连接,通过AP实现与现有有线网络的连接,多人可同时上网;同时支持动态接人,在有效范围内,传输信号可以穿透墙壁等固体物质。

4.3教学资源利用充分

学校不必再投人大量的资金来建设许多公共机房;有笔记本学生用其笔记本上网,无笔记本的学生用现有PC上网,无需作更多的投资就能真正实现数字化校园的功能。教学不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缓解教学资源紧张的矛盾。

4.4节约经费

网络所需的基础设施不需再埋在地下或隐藏在墙里,节省大量的布线成本。而笔记本的价格正变得越来越平易近人,在笔记本上搭载无线连接技术也成了一块新兴的市场。教师和学生都使用笔记本电脑办公,学校就无需购置专用的教学PC,仅需购置无线网卡即可。

4.5易管理

无线校园网在安全维护上并不需要特殊的投资,在管理上则完全按照有线网络来管理。即通过服务器来给不同的用户设置权限,这样不同的用户只能访问特定的资源,即使是外来用户进人无线校园网的辐射区域,只能访问公开的信息。

5存在问题

5.1无线校园网未普及

全国虽然已经有很多高校建起了校园局域网,但使用无线校园网络的高校却不很多。因此,真正实现无线网络的数字化校园,还是任重道远。

5.2信息共享欠缺

校园内部网络安全防范与信息过滤欠缺,各个应用系统之间难以保证信息的一致和及时的数据交换,形成了很多“信息孤岛”,没有资源共享的平台,造成大量可用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使用。

5.3加密防火墙

对于无线网络来说,除存在有线网络存在的网络间黑客攻击和病毒侵袭以外,最大的问题是加密密码被泄露或破解问题,因此需安装二道防火墙,以确保关键系统不被人侵。

5.4信号接收不稳

无线网络虽然免去了布线的烦恼,但是它同样也给用户出了一个难题,AP放置地点、位置、无线网卡质量好坏、用户上网的地点、位置、方向、天气等都影响信号的接收以及信号的稳定。

6国内外高校应用实例

创建无线网络的数字化校园在国内外很多大学中已经启动,如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MIT)、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纽约州立大学、德国亚深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等著名高等院校。

6.1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是中国率先进行校园无线局域网络建设的大学,而校园无线网络项目的投人使用,无疑使北大的教育网络建设在国内院校中率先走向了国际化。北京大学无线校园网共设计有250个节点,分布在办公区、教学区、学生宿舍区、图书馆、大讲堂、场、静园、勺园、朗润园、未名湖畔等处,覆盖了整个主校区。北大师生只要通过移动PC和无线网卡就可以在校园的任何地方上校园局域网或联接互联网,上网访问、查阅资料。无线网络的实施标志着北京大学将成为中国首家拥有校园WLAN的高校,也标志着中国高等院校教育网络建设在与国际接轨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6.2德国亚深大学

篇5

论文摘要:数字校园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在数字时代的必然目标,对中国高校教育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高校资源紧张,为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有效的方法是建设无线校园网,创建数字化校园,实现超时空虚拟大学。

1引言

人类全面进人信息化社会,世界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高等教育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但随着高校扩招的推进,各高校在校学生人数激增,教学资源紧张日趋严重,为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有效的方法是建设无线校园网,营造数字化校园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创建数字化校园,实现超时空虚拟大学。

2数字校园

2.1数字化校园内涵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系统为依托,支持学校教学和管理信息流,实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

2.2数字化校园是传统校园的时空拓展

(1)空间拓展。传统意义上的教室不复存在,将校园的功能突破围墙的限制,成为一个可以覆盖网络可达范围的无疆域的大学。

(2)时间拓展。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安排学习时间,突破了传统上定时定点集中上课的束缚,在网络覆盖区任何角落,只要有一台笔记本电脑,便可以随意上网接受教育。这种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不受电缆和网络线、布线限制的网络访问模式,就是无线上网。现在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LocalAreaNet-work,WLAN)在全球各地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已悄然兴起,成为教育网络发展的主要潮流。

3无线局域网

移动设备的发展催生了无线数据传输的应用。在此以前桌面机和服务器以及各种连接的电缆线还统治着市场,网络线,电话线们构筑起整个有线世界。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无线网络还是被推上了日程。作为无线网络之一的WLAN,满足了人们实现移动办公的梦想。WLAN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在一定的局部范围内建立的网络,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的功能,能够使用户真正实现随时、随地、随意的宽带网络接人。WLAN可应用于办公、医院、校园、社区、厂房、监控、会议等,是当今网络发展的一个主要潮流。

3.1WLAN网络配置

在WLAN环境中要配置两种设备。一种是用来专门进行数据接收和发送被称作无线访问节点AP(AccessPoint)的设备见图1。一个AP能够在几十至上百米的范围内连接上百个无线用户。另一种就是提供给终端用户使用的无线网卡(WLANCard),通过无线网卡才能访问整个网络。

3.2WLAN特性

WLAN具有易安装、易扩展、易管理、易维护、高移动性、保密性强、抗干扰等特性。刚开始是作为有线局域网络地延伸而存在的,各单位广泛采用WLAN技术来构建其办公网络。但随着应用的进一步拓展,WLAN已发展成为公共WLAN,成为Internet宽带接人手段。

3.3WLAN应用范畴

WLAN应用包括:①休闲旅游。应用在生活社区、游乐园、旅馆、机场车站等游玩区域;②移动办公。应用在政府办公大楼、校园、企事业单位、医疗、金融证券等。③变化区域。难于布线及频繁变化的环境,临时需要的宽带接人,流动工作站等,建立WLAN是理想的选择。

3.4WLAN网络安全

用有线网络的安全措施可以满足其安全性需求,但对于安全性要求特高的用户,仍然存在着安全隐患,需要在无线接人点AP上加密即可达到安全要求。

4创建无线校园网络

随着高等学校大量扩招,教室、公共机房、电子阅览室、实验室等都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教学资源相当紧张,造成这种困境的根本原因是教学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改变这种局面的有效方法是建设无线校园网,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自主安排学习,实现教学不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

4.1安装、维护简单易行

无线校园网络系统可有效解决上述场所物理布线困难等难题,是目前局域网用户升级、改造现有网络最佳途径。既可用于物理布线困难的地方,调试也相对简单,更能节省大量的维护费用。其特点是有良好的先进性、开放性、可靠性、扩充性、管理性、实用性。

4.2实现动态管理

运用无线网络技术,笔记本电脑和服务器之间无需物理连接,通过AP实现与现有有线网络的连接,多人可同时上网;同时支持动态接人,在有效范围内,传输信号可以穿透墙壁等固体物质。

4.3教学资源利用充分

学校不必再投人大量的资金来建设许多公共机房;有笔记本学生用其笔记本上网,无笔记本的学生用现有PC上网,无需作更多的投资就能真正实现数字化校园的功能。教学不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缓解教学资源紧张的矛盾。

4.4节约经费

网络所需的基础设施不需再埋在地下或隐藏在墙里,节省大量的布线成本。而笔记本的价格正变得越来越平易近人,在笔记本上搭载无线连接技术也成了一块新兴的市场。教师和学生都使用笔记本电脑办公,学校就无需购置专用的教学PC,仅需购置无线网卡即可。

4.5易管理

无线校园网在安全维护上并不需要特殊的投资,在管理上则完全按照有线网络来管理。即通过服务器来给不同的用户设置权限,这样不同的用户只能访问特定的资源,即使是外来用户进人无线校园网的辐射区域,只能访问公开的信息。

5存在问题

5.1无线校园网未普及

全国虽然已经有很多高校建起了校园局域网,但使用无线校园网络的高校却不很多。因此,真正实现无线网络的数字化校园,还是任重道远。

5.2信息共享欠缺

校园内部网络安全防范与信息过滤欠缺,各个应用系统之间难以保证信息的一致和及时的数据交换,形成了很多“信息孤岛”,没有资源共享的平台,造成大量可用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使用。

5.3加密防火墙

对于无线网络来说,除存在有线网络存在的网络间黑客攻击和病毒侵袭以外,最大的问题是加密密码被泄露或破解问题,因此需安装二道防火墙,以确保关键系统不被人侵。

5.4信号接收不稳

无线网络虽然免去了布线的烦恼,但是它同样也给用户出了一个难题,AP放置地点、位置、无线网卡质量好坏、用户上网的地点、位置、方向、天气等都影响信号的接收以及信号的稳定。

6国内外高校应用实例

创建无线网络的数字化校园在国内外很多大学中已经启动,如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MIT)、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纽约州立大学、德国亚深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等著名高等院校。

6.1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是中国率先进行校园无线局域网络建设的大学,而校园无线网络项目的投人使用,无疑使北大的教育网络建设在国内院校中率先走向了国际化。北京大学无线校园网共设计有250个节点,分布在办公区、教学区、学生宿舍区、图书馆、大讲堂、场、静园、勺园、朗润园、未名湖畔等处,覆盖了整个主校区。北大师生只要通过移动PC和无线网卡就可以在校园的任何地方上校园局域网或联接互联网,上网访问、查阅资料。无线网络的实施标志着北京大学将成为中国首家拥有校园WLAN的高校,也标志着中国高等院校教育网络建设在与国际接轨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6.2德国亚深大学

篇6

关键词:无线网络;网络发展;问题

1 无线网络的介绍

1.1 无线网络定义

我们所说的无线网络是利用网络技术中的无线点波来实现电脑网络设备与位置无关的互联网络数据传送的一种信息系统。无线网络是一种非常灵巧方便的数据传输系统,它是从传统的有限网络系统自然延伸出来的一种新的网络技术。

1.2 无限网络的特点

第一、随着无限网的发展,现在普遍在用的无线局域网技术大体可分为两种,无线局域网以蓝芽为主,无限广域网则以3G为主。这两种无限网络的运用和走势是最强的。无线网络最大特点就是:可以随时、随地、移动并非常便捷的使用。

第二、无线网络的优势与便捷性就是可以让人们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接入网络。

第三、无线网络使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人群都可以进行互联网访问成为可能。无线网络的发展使得不同层次的人都可以非常方便的登陆交流平台,还可以在任何时间通过电子邮件与同事及业务合伙人交流信息与处理业务关系。而且无线网络还不会受到线缆连接的限制。

第四、现实中高度移动的计算。在目前,大多数无线网络的运用是通过笔记本电脑或者是掌上电脑来完成的。但是,随着时间与网络技术的发展这种局面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信息化大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无线厂商开始提供一些功耗和无线解决方案成本的芯片级解决方案,相信这种芯片的诞生会使得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变得更迅速。

2 在无线网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无线网络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对于无线网络产品双频系统的推广、推出等一系列变化等方面。可是面对用户的实际操作应用,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无线网络的实际应用与推广。

2.2 无线网络技术使用习惯的问题

对于我国国内大多数的无线网络用户来说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就是他们随时随地需要无线网络和使用无线网络的需求还不是那么迫切,至少有很多人的需求还没有达到一个普遍的需求标准,这种网络用户使用需求的不迫切性也影响了无线网络的发展速度。

2.3 我国终端服务设备的发展还存在着不适应的现象

由于对于无线网络的运用就意味着移动和便捷高效性,所以现在市场上的笔记本电脑和一些其他无线网络服务设备还不能满足许多用户的实际需求,所以无线网络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关注不同群体之间的需求,根据他们的需求来发展无线网络,这样有利于无线网络的发展,所以随之而来的无线网络市场也将会有很大的增长变化。

3 解决的办法与方案概述

3.1 重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具开发

当前运营商的规划、优化工具的主要提供者是国外公司,由于我国公司生产与开发的工具技术含量低等各种因素,尽管有少量国内公司的产品已被运营商采用,但是这些产品的利用率很低。笔者认为,新的发展形势下的网络规划与网络优化的工具是具有技术性与实际应用性很强的一项产品,而我们仍基本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我国在对标准设备制造加大投入的同时,国家也应该对这方面研发给予一定的支持与投入,做好开发与优化等方面工具的开发。

3.2 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网络监控管理队伍

可以说运营商是建设互联网络、维护和发展互联网络的主体部分,因此网络运营商在互联网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笔者认为可行的办法是运营商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技术监控队伍,另外结合网络发展的实际共同研究理论相结合,最终的目的就是以解决网络建设和网络维护所存在的问题为主。然而,当前在互联网络的优化等领域内,许多核心的技术仍掌握在设备提供商与运营商的手中。所以运营商努力提高互联网技术人员的网络技术水平并建立一支高质量的监控队伍是有必要的。

3.3 注意无线网络运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用户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安全系统;第一、建立用户认证,第二、数据加密,第三、长时间不用的情况下关闭网络,第四、开启网络内每一台设备的网络防火墙,第五、设置MAC地址过滤,第六、为网络设备分配静态IP地址,第七、确定位置,隐藏好家庭路由器或中继器,第八、根据MAC地址对客户端进行过滤,第九、不允许自动连接,第十、虚拟专用网技术。

3.4 建立第三方优化队伍

运营商可通过高素质的技术人员指导第三方队伍实施网络的优化和维护。从以往的经验来看,第三方队伍的出现可以使运营商更好的来管理和维护自己的网络。从目前C网络优化的具体情况看,我国国内也涌现出了许多这样的公司,他们或多或少地参与了一些网络优化工作,因此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大力发展第三方队伍是可行的也是实际的,我们可以通过在优化工程的招标时根据第三方队伍的技术级别和投标价格等综合因素考虑中标者的资格与权限。

[参考文献]

篇7

论文摘要:本文简要叙述了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优势,重点论述了无线网络技术在校园图书馆中的应用以及在建设图书馆无线局域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转变,生活工作地点的移动也越来越频繁,因此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PDA等移动设备大行其道。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有线网络也逐渐暴露出种种问题:难以解决远距离信息传递、无法铺设线缆环境(如施工工地、地形比较复杂的校园环境)中的网络建设、移动办公等等。随着无线局域网技术标准、无线产品的不断推出,无线局域网的应用和普及已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发展对校园图书馆的建设有何影响,如何将无线局域网技术应用到校园图书馆中去已经成为各个学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探索的目标。

1什么是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是在有线局域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以无线信道作传输媒介的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它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利用无线多址信道支持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为计算机在移动中通信提供了可能。因此,无线局域网是不通过传统网络传输介质提供以太网或者令牌网络服务的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在发展过程中还拓广了局域网技术概念:联接不仅仅是连接;“本地”的距离从米延伸到了公里;基础设施不需要再埋在地下或隐藏在墙里;网络能够随着机构的发展而移动或变化。只要在笔记本或PC上安装PC Card适配器,用户就能够在无线网络覆盖区内自由移动而保持与网络的联结。将无线局域网技术应用到台式机系统,则具有传统局域网无法比拟的灵活性。桌面用户能够安放在缆线所无法到达的地方,台式机的位置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变换。

无线局域网技术应用到台式计算机,可以提供传统局域网无法比拟的灵活性。用户可以随心所欲地将桌面计算机安放在传统缆线无法到达的地方,且允许其位置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变换。无线局域网对于那些临时建立的工作机构或者快速发展的组织而言是最合适不过的选择。无线局域网的组建、配置和维护都较为简单,一般计算机工作人员都可以胜任网络的管理工作。

2无线局域网图书馆解决方案

按与有线局域网的关系,无线局域网分为独立式和非独立式两种。独立式无线局域网指整个网络都使用无线通信的无线局域网,非独立式无线局域网指局域网中无线网络设备与有线网络设备相结合使用的局域网。目前非独立式无线局域网居于无线局域网的主流,在有线局域网的基础上通过无线访问节点、无线网桥、无线网卡等设备使无线通信得以实现,其本身还要依赖于有线局域网,是有线局域网的扩展和补充,而不是有线局域网的替代产品。非独立式无线局域网,带有无线网卡的电脑与接人点(Access Point,简称“AP")实现无线通信,访问点通过线缆与网络的其他部分相连接。一个接人点覆盖的半径在35-100米之间,实际连接距离和速度视环境有无障碍物而定。而本校的图书馆无线局域网接人方案采用的就是非独立式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现在就结合本校实例对方案进行说明。

本校之所以选择无线局域接人学校图书馆主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2.1接入网络信息系统

通过无线局域网络,在校的老师或学生可以用便携式计算机或移动设备(如:PDA、智能手机等),通过无线网卡在学校任何地方连人信息系统查看最新的图书信息和连人数字图书馆。

2.2难以布线的环境

由于本校图书馆大楼时间较长比较陈旧导致有些部门布线困难所以采用无线局域网结构。

2.3使用移动设备进行网络连接

考虑到近几年在校师生使用便携式计算机等可移动设备的人数较多,而大多数移动设备便携式计算机都支持无线网卡所以采用无线局域网结构。

3无线局域网图书馆应注意的问题

无线局域网必须支持高速突发数据业务,在室内使用时要解决包括多径衰落、相邻子网间串扰等问题。下面我们列出组建图书馆无线局域网时必须注意和克服的4项技术难点。

3.1可靠性

有线局域网的信道误比特率达10-9,这样保证了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无线局域网的信道误比特率应尽可能低,否则,当误比特率过高而不能被纠错码纠正时,该错误分组将被安排重发。这样大量的重发分组会使网络的实际吞吐性能大打折扣。根据我们的实验数据表明,如系统分组丢失率,10-5,或信道误比特率

3.2兼容性

对室内应用的局域网,应尽可能与现有有线局域网兼容,现有的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软件应能在无线局域网上不加修改地正常运行。

3.3数据传输数率

为了满足局域网的业务环境,无线局域网至少应具备1 Mbps以上的数据传输数率。

3.4电磁环境、无线电频段的使用范围

在室内使用的无线局域网,应考虑电磁波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及其它电磁环境的影响。无线电管理部门应规定无线局域网能够使用的频段,规定发射功率及带外辐射等各项技术指标。

篇8

目前,有关TD-LTE无线网络规划的论文和专著很多,但大部分都是侧重于TD-LTE无线网络规划的理论分析。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TD-LTE无线网络规划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探讨。由于国内尚未明确TD-LTE所采用的频段,故本文将不讨论频率规划,只从覆盖范围的选择、站点规模、规划站点选取、天线选择、分布系统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覆盖范围选择

TD-LTE网络建设要以市场业务需求为导向,将网络建设到用户真正需求的地方。中国移动建设TD-LTE最大的可能是采用D频段(2570-2620MHz)或者F频段(1880-1900MHz),而TD-LTE覆盖范围与频段的选择是密切相关的。通常情况下,D频段覆盖室外热点区域,F频段进行室外全覆盖。选择TD-LTE覆盖范围时不应仅仅考虑网格测试区、主城区、城区等范围,建议综合考虑下面的因素:(1)覆盖范围应重点考虑数据热点区域与网格测试区。(2)在规划TD-LTE覆盖区域时应尽量连续,特别是规划D频段时,不能因为D频段是覆盖热点区域,而被划分成一个个的小区域,如果规划覆盖范围过小,会造成后期网络测试及TD-LTE业务推广均会出现很大的问题。(3)由于高校的数据流量一般较高,所以大学城等高校密集区域,应考虑在覆盖范围内。从现网TD-SCDMA的数据来看,虽然高校区域的TD-SCDMA载频更多,但高校区域的TD-SCDMA网络利用率仍高于非高校区域的TD-SCDMA网络利用率,高校区域也是TD-SCDMA网络首先需要扩容的区域,应优先建设TD-LTE。(4)对机场、重要的党政军机关、重要的酒店(例如处于郊区的但经常召开重要会议的酒店)应该包含在TD-LTE覆盖范围内。

图1是某城市的覆盖区域示意图,左图是数据密度仿真结果,右图是本次规划确定的TD-LTE覆盖范围。

D频段覆盖热点区域,可根据现网数据密度仿真及区域重要性划分为四个大的区域,包含了该城市中心城区、新城区、大学城等区域,如右图红色区域所示(包含蓝色区域)。F频段进行全覆盖,可根据TD-SCDMA覆盖区域及现网数据密度仿真来确定覆盖范围,如右图绿色+黄色区域所示,绿色为TD-SCDMA覆盖主城区范围,蓝色区域为主城区以外的热点区域。

三、宏站规模

通常根据覆盖预测来进行TD-LTE宏蜂窝站点数量的确定。根据理论计算,在达到同等覆盖质量的前提下,如果使用F频段可比使用D频段节省46%的建站资源(随传播模型不同,该值会不一样)。在进行TD-LTE规划时,D频段站点可略多于覆盖预测的站点。但由于TD-LTE D频段规划站点多于现网TD-SCDMA站点数,受限于选点难度,新选站点不宜太多。但在进行F频段的TD-LTE规划时,相对于覆盖预测,建议加大F频段的站点数量。因为在TD-LTE采用F频段时,站点数少与同覆盖区的TD-SCDMA站点数,站点可选择的余地较大,而且TD-LTE采用F频段的目的是进行连续覆盖,为了保证TD-LTE的网络质量,宜加大F频段的站点数量。

四、规划站点选择

在进行TD-LTE前期规划时,规划站点选择很重要,在不考虑现网实施条件的情况下,建议按以下原则进行规划站点选择:(1)TD-LTE站点不能仅仅在已建TD-SCDMA站点中选择,而应该综合GSM网络和TD-SCDMA网络的现有资源来选择。GSM网络站点数通常比TD-SCDMA网络更多,而且建设更早,综合GSM网络和TD-SCDMA网络现有和规划站址一起来规划TD-LTE站点,选择余地更大。(2)先考虑容量站点,再考虑覆盖站点。容量站点中优先选择高校站点和单站流量(G+T流量)比较高的站点。建设TD-LTE网络的目的是吸收高数据流量,高校站点通常数据流量比较高,而且发展潜力大,应优先选择。同理,单站流量(G+T流量)比较高的非高校站点也应该优先选择。(3)在容量站点确定后,才考虑覆盖站点的选择。覆盖站点优先选择建设单位标明的VIP站点,建设单位标明的VIP站点通常除了高流量站点外,大部分为需重点覆盖的站点,这些站点如果在TD-LTE覆盖范围内应全部选择。除了上述站点以外还需要挑选站点的,建议按下面的顺序考虑:①优先考虑已建TD-SCDMA/GSM共址站点;②其次考虑已建单GSM站点;③再次考虑已在前期规划但尚未建设的TD-SCDMA或者GSM网站点。

因为在TD-SCDMA/GSM共址站和单GSM站点中选择时,单GSM站点有可能不具备再增加一套系统的条件,所以优选TD-SCDMA/GSM共址站点。在已建、规划站点中选择时,应优先选择已建站点,因为TD-SCDMA或者GSM网规划的站点存在不确定性,后期可能会改址,会影响TD-LTE的规划。

五、天线选择

TD-LTE的天线选择也与其采用的频段密切相关。如果LTE采用F频段,可直接使用现网的F+A天线。如果LTE采用D频段,有两种选择,可选择新建单D天线,也可选择将原有F+A天线替换为FAD天线。

从业务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移动TD-LTE宏基站网络最终会走向F/D频段共同组网,所以对于新建站点,建议一次建设到位,直接采用FAD天线,避免后期再进行改造。

对于D频段改造站点来说,建议优先采用新建单D天线的方式,因为更换现网天线会对原有网络质量造成影响,而且FAD天线单价远高于单D频段天线单价。在前期规划过程中,应优先选择天面条件较好的站点作为TD-LTE站点,只有对于天面新增天线施工困难的情况,才考虑替换原有天线。

六、分布系统选择

因为TD-LTE的频段较高,对于规划区内的TD-SCDMA物业点均建议建设TD-LTE系统。

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式包括单路建设方式和双路建设方式两种。双路分布系统相对于单路分布系统具有1.5~1.8倍的容量增益,对于提升小区吞吐量和用户峰值速率体验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故在数据流量较大的区域,LTE应建设双路分布系统。

中国移动集团在《LTE扩大规模试验无线网建设指导意见》中建议:“对于新建场景,建议除物业点的地下室(无人员聚集)、停车场、电梯区域外,均建设双路分布系统。对于改造场景,优先采用单路室分系统改造方式,在容量需求较高或示范作用显著的物业点建设双路分布系统,覆盖除地下室(无人员聚集)、停车场、电梯外的区域。”

但实际规划设计中很难按此考虑。双路分布系统由于需要双路馈线和双倍天线,建设难度很大,特别对已建单路分布系统的物业点,再建设一路分布系统协调难度很大。对某地市的现网情况进行调研后发现,现网有双路分布系统的物业点不到1%,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协调困难。而且从投资效益上说,双路分布系统投资接近翻倍,但是很多物业点并没有建设双路分布系统的必要。现网很多分布系统是为了解决TD-SCDMA网络的覆盖需求而建设的,并没有很高的用户数及数据流量,在这些物业点建设双路分布系统会造成投资浪费。

笔者建议仅对高校、交通枢纽等物业点建设双路分布系统,其他物业点个别有需要的才建设成双路分布系统。

推荐期刊